笔画书写八大规律
汉字书法笔画书写八大规律

汉字书法笔画书写八大规律汉字书法--笔画书写八大规律一、点和组合点的书写规律(一)楷书的基本点有五个:斜点——反捺的浓缩竖点——垂露竖的浓缩左点——右短竖的浓缩撇点——短斜撇的浓缩提点——提的浓缩这些点是这五个对应笔画的缩写——去中间行笔,接两头起笔和收笔。
二)组合点的用法及写法1、两点水:用作左偏旁。
上为斜点,下为提点。
这个部首一般用在字之左,故右边沿要垂直对齐。
以避免提点过长占用右偏旁的空间。
2、三点水:用作左偏旁。
在两点水之间再加一个斜点,这个点应靠近第一点并呈斜对齐,便于提点收笔延伸到它留下的空白区,以保证右边沿垂直对齐,道理同上。
3、相向点:用作字头。
左为斜点,右为撇点。
为保证下边沿整齐,故撇点起笔要高于斜点。
4、顺三点:用作字头。
在相向点中间插入一个斜点,分布原理与三点水相同,是为保证下边沿整齐。
5、相背点:用作字底。
左为撇点,右为斜点,起笔平齐,是为保证上边沿整齐。
6、隔三点:用作字头。
在相向点中间插入一个竖点,笔顺是先中间,后两边。
7、四点底:用作字底。
按对称辐射分布原理写,左边两点为左点,右边两点为斜点,中间两点要稍小而垂,两边两点应稍长而斜,上边沿要整齐。
8、向心四点:用在字的两边。
左为两点水,右为撇点和斜点。
右下部斜点稍大。
二、折和钩的书写规律1、起笔折法——弹、挑、点、带、转此种方法即还原法,特别适合写竖折、撇折以及竖提,就是将折笔看成两个线类笔画的连接,如横折可看成横和竖的连接(竖折可看成竖和横的连接、撇折可看成撇和横的连接,即上笔的收笔步骤接着下笔的起笔步骤),横折即可写成横的收笔(保留“弹”和“挑”,去掉“折”和“转”)接着竖的起笔(“点、带、转”),竖折、撇折可以此类推(见图3 —6)。
要想使折笔具有康有为所说“凝整沉着”的效果,还须注意折笔角度要在直角以内。
2、三角形法——弹、挑、折、折、转这种方法的关键是后三步折、折、转钩出三角形的轮廓,再调整笔锋运笔。
特别适合写横折、横钩、竖钩,也特别适合初学者使用。
笔画书写八大规律

笔画书写八大规律一、点和组合点的书写规律(一)楷书的基本点有五个:斜点——反捺的浓缩竖点——垂露竖的浓缩左点——右短竖的浓缩撇点——短斜撇的浓缩提点——提的浓缩这些点是这五个对应笔画的缩写——去中间行笔,接两头起笔和收笔。
(二)组合点的用法及写法1、两点水:用作左偏旁。
上为斜点,下为提点。
这个部首一般用在字之左,故右边沿要垂直对齐。
以避免提点过长占用右偏旁的空间。
2、三点水:用作左偏旁。
在两点水之间再加一个斜点,这个点应靠近第一点并呈斜对齐,便于提点收笔延伸到它留下的空白区,以保证右边沿垂直对齐,道理同上。
3、相向点:用作字头。
左为斜点,右为撇点。
为保证下边沿整齐,故撇点起笔要高于斜点。
4、顺三点:用作字头。
在相向点中间插入一个斜点,分布原理与三点水相同,是为保证下边沿整齐。
5、相背点:用作字底。
左为撇点,右为斜点,起笔平齐,是为保证上边沿整齐。
6、隔三点:用作字头。
在相向点中间插入一个竖点,笔顺是先中间,后两边。
7、四点底:用作字底。
按对称辐射分布原理写,左边两点为左点,右边两点为斜点,中间两点要稍小而垂,两边两点应稍长而斜,上边沿要整齐。
8、向心四点:用在字的两边。
左为两点水,右为撇点和斜点。
右下部斜点稍大。
二、折和钩的书写规律1、起笔折法——弹、挑、点、带、转此种方法即还原法,特别适合写竖折、撇折以及竖提,就是将折笔看成两个线类笔画的连接,如横折可看成横和竖的连接(竖折可看成竖和横的连接、撇折可看成撇和横的连接,即上笔的收笔步骤接着下笔的起笔步骤),横折即可写成横的收笔(保留“弹”和“挑”,去掉“折”和“转”)接着竖的起笔(“点、带、转”),竖折、撇折可以此类推(见图3 —6)。
要想使折笔具有康有为所说“凝整沉着”的效果,还须注意折笔角度要在直角以内。
2、三角形法——弹、挑、折、折、转这种方法的关键是后三步折、折、转钩出三角形的轮廓,再调整笔锋运笔。
特别适合写横折、横钩、竖钩,也特别适合初学者使用。
期末考点笔顺规则总结

期末考点笔顺规则总结一、横画大多数汉字的横画是从左到右书写的。
但是有一些例外情况,比如“丁”字和“了”字,它们的横画是从右到左书写的。
二、竖画大多数汉字的竖画是从上到下书写的。
但是也有一些例外情况,比如“乃”字和“刁”字,它们的竖画是从下到上书写的。
三、撇画撇画是斜向下走的一笔,大多数汉字的撇画是从左上到右下的。
但是也有一些例外情况,比如“乙”字和“包”字,它们的撇画是从右上到左下的。
四、捺画捺画是斜向上走的一笔,大多数汉字的捺画是从左下到右上的。
但是也有一些例外情况,比如“山”字和“攴”字,它们的捺画是从右下到左上的。
五、点画点画通常是汉字中最后一画,它是在其他线条画完之后,用一个小圆点点上去的。
点画的位置和大小可以根据具体的字形和字体进行微调。
六、钩画钩画是指带有钩状结构的笔画。
大多数汉字的钩画是从上到下书写的,并且通常是在其他线条画完之后再画的。
七、竖弯钩竖弯钩是指带有竖向曲线的钩状笔画。
大多数汉字的竖弯钩是从上到下书写的,并且通常是在其他线条画完之后再画的。
八、双钩双钩是指带有两个钩状结构的笔画。
大多数汉字的双钩是从上到下书写的,并且通常是在其他线条画完之后再画的。
九、收笔顺在书写汉字的时候,每一笔都应该有一个自然的收笔顺序。
通常情况下,我们应该从下到上、从右到左进行收笔。
这样可以使字写得更加流利、舒展,并且有助于整体结构的平衡。
总结以上笔顺规则,我们可以发现,笔顺的顺序和方向对于字形的整体结构和平衡有着重要的影响。
正确的笔顺可以使字写得流利、舒展,并且有助于提高书写的速度和准确性。
因此,在学习和书写汉字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掌握正确的笔顺规则,以提高书写水平和字形美感。
笔画书写八大规律

笔画书写八大规律(书法入门)一、点和组合点的书写规律(一)楷书的基本点有五个:斜点——反捺的浓缩竖点——垂露竖的浓缩左点——右短竖的浓缩撇点——短斜撇的浓缩提点——提的浓缩这些点是这五个对应笔画的缩写——去中间行笔,接两头起笔和收笔。
(二)组合点的用法及写法1、两点水:用作左偏旁。
上为斜点,下为提点。
这个部首一般用在字之左,故右边沿要垂直对齐。
以避免提点过长占用右偏旁的空间。
2、三点水:用作左偏旁。
在两点水之间再加一个斜点,这个点应靠近第一点并呈斜对齐,便于提点收笔延伸到它留下的空白区,以保证右边沿垂直对齐,道理同上。
3、相向点:用作字头。
左为斜点,右为撇点。
为保证下边沿整齐,故撇点起笔要高于斜点。
4、顺三点:用作字头。
在相向点中间插入一个斜点,分布原理与三点水相同,是为保证下边沿整齐。
5、相背点:用作字底。
左为撇点,右为斜点,起笔平齐,是为保证上边沿整齐。
6、隔三点:用作字头。
在相向点中间插入一个竖点,笔顺是先中间,后两边。
7、四点底:用作字底。
按对称辐射分布原理写,左边两点为左点,右边两点为斜点,中间两点要稍小而垂,两边两点应稍长而斜,上边沿要整齐。
8、向心四点:用在字的两边。
左为两点水,右为撇点和斜点。
右下部斜点稍大。
二、折和钩的书写规律1、起笔折法——弹、挑、点、带、转此种方法即还原法,特别适合写竖折、撇折以及竖提,就是将折笔看成两个线类笔画的连接,如横折可看成横和竖的连接(竖折可看成竖和横的连接、撇折可看成撇和横的连接,即上笔的收笔步骤接着下笔的起笔步骤),横折即可写成横的收笔(保留“弹”和“挑”,去掉“折”和“转”)接着竖的起笔(“点、带、转”),竖折、撇折可以此类推(见图3 —6)。
要想使折笔具有康有为所说“凝整沉着”的效果,还须注意折笔角度要在直角以内。
2、三角形法——弹、挑、折、折、转这种方法的关键是后三步折、折、转钩出三角形的轮廓,再调整笔锋运笔。
特别适合写横折、横钩、竖钩,也特别适合初学者使用。
笔画书写八大规律

笔画书写八大规律一、点和组合点的书写规律(一)楷书的基本点有五个:斜点——反捺的浓缩竖点——垂露竖的浓缩左点——右短竖的浓缩撇点——短斜撇的浓缩提点——提的浓缩这些点是这五个对应笔画的缩写——去中间行笔,接两头起笔和收笔。
(二)组合点的用法及写法1、两点水:用作左偏旁。
上为斜点,下为提点。
这个部首一般用在字之左,故右边沿要垂直对齐。
以避免提点过长占用右偏旁的空间。
2、三点水:用作左偏旁。
在两点水之间再加一个斜点,这个点应靠近第一点并呈斜对齐,便于提点收笔延伸到它留下的空白区,以保证右边沿垂直对齐,道理同上。
3、相向点:用作字头。
左为斜点,右为撇点。
为保证下边沿整齐,故撇点起笔要高于斜点。
4、顺三点:用作字头。
在相向点中间插入一个斜点,分布原理与三点水相同,是为保证下边沿整齐。
5、相背点:用作字底。
左为撇点,右为斜点,起笔平齐,是为保证上边沿整齐。
6、隔三点:用作字头。
在相向点中间插入一个竖点,笔顺是先中间,后两边。
7、四点底:用作字底。
按对称辐射分布原理写,左边两点为左点,右边两点为斜点,中间两点要稍小而垂,两边两点应稍长而斜,上边沿要整齐。
8、向心四点:用在字的两边。
左为两点水,右为撇点和斜点。
右下部斜点稍大。
二、折和钩的书写规律1、起笔折法——弹、挑、点、带、转此种方法即还原法,特别适合写竖折、撇折以及竖提,就是将折笔看成两个线类笔画的连接,如横折可看成横和竖的连接(竖折可看成竖和横的连接、撇折可看成撇和横的连接,即上笔的收笔步骤接着下笔的起笔步骤),横折即可写成横的收笔(保留“弹”和“挑” ,去掉“折”和“转” )接着竖的起笔(“点、带、转”),竖折、撇折可以此类推(见图3 —6)。
要想使折笔具有康有为所说“凝整沉着”的效果,还须注意折笔角度要在直角以内。
2、三角形法——弹、挑、折、折、转这种方法的关键是后三步折、折、转钩出三角形的轮廓,再调整笔锋运笔。
特别适合写横折、横钩、竖钩,也特别适合初学者使用。
笔画书写八大规律

笔画书写八大规律一、点和组合点的书写规律(一)楷书的基本点有五个:斜点——反捺的浓缩竖点——垂露竖的浓缩左点——右短竖的浓缩撇点——短斜撇的浓缩提点——提的浓缩这些点是这五个对应笔画的缩写——去中间行笔,接两头起笔和收笔。
(二)组合点的用法及写法1、两点水:用作左偏旁。
上为斜点,下为提点。
这个部首一般用在字之左,故右边沿要垂直对齐。
以避免提点过长占用右偏旁的空间。
2、三点水:用作左偏旁。
在两点水之间再加一个斜点,这个点应靠近第一点并呈斜对齐,便于提点收笔延伸到它留下的空白区,以保证右边沿垂直对齐,道理同上。
3、相向点:用作字头。
左为斜点,右为撇点。
为保证下边沿整齐,故撇点起笔要高于斜点。
4、顺三点:用作字头。
在相向点中间插入一个斜点,分布原理与三点水相同,是为保证下边沿整齐。
5、相背点:用作字底。
左为撇点,右为斜点,起笔平齐,是为保证上边沿整齐。
6、隔三点:用作字头。
在相向点中间插入一个竖点,笔顺是先中间,后两边。
7、四点底:用作字底。
按对称辐射分布原理写,左边两点为左点,右边两点为斜点,中间两点要稍小而垂,两边两点应稍长而斜,上边沿要整齐。
8、向心四点:用在字的两边。
左为两点水,右为撇点和斜点。
右下部斜点稍大。
二、折和钩的书写规律1、起笔折法——弹、挑、点、带、转此种方法即还原法,特别适合写竖折、撇折以及竖提,就是将折笔看成两个线类笔画的连接,如横折可看成横和竖的连接(竖折可看成竖和横的连接、撇折可看成撇和横的连接,即上笔的收笔步骤接着下笔的起笔步骤),横折即可写成横的收笔(保留“弹”和“挑”,去掉“折”和“转”)接着竖的起笔(“点、带、转”),竖折、撇折可以此类推(见图3 —6)。
要想使折笔具有康有为所说“凝整沉着”的效果,还须注意折笔角度要在直角以内。
2、三角形法——弹、挑、折、折、转这种方法的关键是后三步折、折、转钩出三角形的轮廓,再调整笔锋运笔。
特别适合写横折、横钩、竖钩,也特别适合初学者使用。
硬笔书法间架结构八大规律

硬笔书法间架结构八大规律
硬笔书法间架结构的八大规律是:
1. 横竖结构:笔画的横竖方向应该清晰可辨,划分出明确的上下结构。
2. 左右对称:书法间架结构应保持左右对称,左右方向的笔画长度、厚薄应相互呼应。
3. 内外结构:书法间架内外结构应相对鲜明,内部的笔画长度和密度应较大,外部的笔画应较小。
4. 重心稳定:书法作品的整体布局重心应稳定,不应出现左右倾斜或前后倾斜的情况。
5. 重心连贯:书法作品中的各个部分的重心应相互连接,形成一个整体的平衡。
6. 动静对比:书法作品中的笔画应有动静对比,既有疾如骏马奔腾的感觉,也有从容稳定的感觉。
7. 虚实结合:书法作品中的虚实关系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虚与实的对比。
8. 节奏感:书法作品中的笔画应有节奏感,既有疾如雷霆的感觉,也有慢如流水的感觉。
硬笔书法结构八个规律口诀

硬笔书法结构八个规律口诀硬笔书法是一种传统的中国文化艺术形式,它强调筆画的规范、构造的严谨以及整体的美感。
为了使初学者更好地掌握硬笔书法的技巧,今天我们将介绍硬笔书法结构八个规律的口诀,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上至四分,下至六分,正中留白不要漏。
这句话强调的是书写时要注意字的整体构造,上下分割的比例要为四分和六分,并将正中间留出一定的空白,使整个字体看上去更加美观。
2. 左右对称,上下平衡,体味造型寻真相。
书写时要把握对称和平衡的关系,让左右对称,上下平衡的重要性得到重视。
进而领悟造型的灵魂,遵循结构的语言和灵气。
3. 横平竖直,字形飘逸,草率去糟操必然误。
写字时要保证横平竖直,切忌因为草率或心浮气躁引起的失误。
字形一定要飘逸自然,力度和姿态的统一,让整个字体呈现出更加流畅的美感。
4. 高矮宽窄,顶削底裁,字身结构尤为重。
高矮宽窄的关系是书写时最为基本的要求之一,需要注意每个笔画的高低、宽窄,随着时间推移,文化的传承和历史的沉淀,硬笔书法更注重结构对于字形的制约和掌握。
5. 正曲合宜,圆矩有序,刚柔贯通情自得。
写字时要让曲线的弧度和角度适宜,圆矩有序的美便呈现出来。
同时,还需把握刚柔并济的原则,根据章法的排列顺序,将人念涵蕴纳入其中。
6. 承平稳健,出入平衡,筆勢筆法要高超。
写字时需要有稳健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加上出入平衡的技巧,使笔画更加坚实,而筆勢筆法的高超则体现出创作的水平和技能。
7. 着重点粗,相对点细,研习功夫进一层。
着重点粗和相对点细的原则是硬笔书法的基础规则之一,书写时必须按此原则来掌握。
同时,研习功夫要深,在点画中不断寻求进一层的提高。
8. 轻重加注,画出三分,末笔回穿艺术胜。
写字时需要善于用轻重加注的技巧,使字体的整体效果更加分明。
要注意掌握三分之二的规律,使笔画在上中下三部分进行分层,最后一号笔则是灵气的神采,方寸之间蕴含灵光。
以上八个规律是硬笔书法的基本口诀,掌握它们能够帮助我们写出更好的书法作品,并欣赏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笔画书写八大规律

笔画书写八大规律(下)2013-10-02 伍佰艺书画门户图王羲之作品四、笔画接笔规律(一)相接法1、实接法:一笔画起笔或收笔被另一笔画所掩盖。
这一方法像木匠接榫头一样,要把两根木头接得严丝合缝,牢固无比,做成的家具才结实耐用。
2、虚接法:一笔画起笔或收笔的笔锋与另一笔画相搭。
写出来的效果有空灵之感。
这一方法为相接法中的重点技巧,因为绝大多数习字者都不善于运用此法来表达书法的较高层次的美。
掌握这一方法必须要掌握笔画的尖锋轻起和露锋收笔两种技巧。
3、相交法:两笔画相互穿插交叉。
这一方法较为简单。
不需专门练习。
(二)相离法两笔画相互分离,但笔断意连。
很多人只注意笔断,忽视了意连。
殊不知没有意连的笔断是一盘散沙,写出的字没有凝聚力,缺乏整体感。
这一方法需要在书写时做到意在笔先,一气呵成,切忌边写边想,犹豫迟疑。
五、粗细平衡规律(一)密细疏粗。
笔画多的字为了能写在格子正中且不拥挤,就要将笔画写细些;相反,笔画少的字虽然很容易写在格子正中,但如果也写细就会有寒俭之感,所以要写粗。
(二)长细短粗。
初学者写字遇到长短笔画时总是忽略这一规律。
不是长短一样粗细,就是短细长粗,这样写不符合视觉平衡原理,长笔画相对于短笔画来说,其视觉张力大,即它比短笔画显眼,只有将其写得比短笔画细,才能让短笔画也较显眼,从而取得视觉平衡。
(三)横细竖粗。
这可用建筑学中的道理来解释,横相当于房梁,竖相当于顶梁柱。
如果顶梁柱细了,而房梁很粗,会给人以不安稳的感觉,只有将顶梁柱加粗,房梁变细,才有安稳的感觉。
(四)左细右粗。
这是对字的左右两边都是竖而言的,因为这样写符合人们的审美心理习惯。
六、重画变异规律(一)重横变异规律:一字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横时,要写出起笔的平斜点、收笔的俯仰及长短粗细之变化;(二)重捺变异规律:一字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捺时,除主笔写成斜捺外,其余皆写成反捺,因为这样写才能突出主题笔画,使整个字主次分明。
古人讲的“字无两捺”就是这个道理。
记住这八大规律,让你立马写好所有竖画!

记住这八大规律,让你立马写好所有竖画!
竖画是汉字书写中的一种基本笔画,也是汉字书法中最重要的笔画之一。
对于初学者来说,掌握竖画的规律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汉字的结构和特点。
下面是八大规律,让你立马写好所有竖画。
1. 竖画一般都是从上到下书写,长度和粗细比较均匀。
例如“一”字就是一个简单的竖画。
2.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竖画会略微倾斜或弯曲。
例如,“丁”字的竖画就稍微向右倾斜了一点。
3. 大多数汉字中有竖画,包括一些常用的词语,如“人”,“山”和“水”。
4. 竖画通常出现在汉字的左侧或右侧,但也可能出现在中间。
例如,“木”字就是竖画位于中间的一个字。
5. 一些汉字的竖画可能会延伸到其他部分,例如“长”字的竖画延伸到了下方的横画。
6. 竖画的长度和粗细也可以根据不同的汉字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的字体和书写风格。
7. 竖画在汉字笔顺中通常是很重要的一步,因为它可以帮助你确定其他部分的位置和形状。
8. 当你写竖画时,要尽量保持手臂和手腕的稳定性,这样可以使线条更加平滑和连贯。
总之,掌握竖画的规律对于学习汉字和汉字书法都非常重要,
希望这八大规律能够帮助你更好地掌握竖画的特点和技巧。
八大笔画的运笔和规律

八大笔画的运笔和规律咱中国人写字,那可是有大学问的呀!这八大笔画,就像是汉字的灵魂建筑师。
你瞧,横就像是一条稳稳当当的扁担,挑起了汉字的大梁。
写横的时候可得注意啦,不能歪歪扭扭的,得有那股子平稳劲儿,就像咱走路一样,稳稳当当的才好看呢!竖呢,那就是汉字里的顶梁柱呀!直直地立在那里,给整个字增添了骨气。
写竖的时候可不能偷懒,得一笔到位,挺拔有力,这才像个样子嘛!撇像什么?就像一阵潇洒的风呀,轻轻一挥,那股子洒脱劲儿就出来了。
写撇的时候要干脆利落,不能拖泥带水的,不然可就没了那股子潇洒啦!捺呢,如同一只展开的翅膀,给字带来了灵动。
写捺的时候要有捺出风采的决心,让字仿佛要飞起来一样。
点就像是一颗小珍珠,别看它小,作用可大着呢!点得恰到好处,能让字一下子就精神起来。
提就像是一个小钩子,把字的韵味给勾出来。
写提的时候要有力道,不能软绵绵的。
折呢,就像是人生的拐弯处,要处理得自然流畅,这样字才不会生硬。
钩像是给字加了个小尾巴,让字变得更加有趣。
咱写汉字的时候,不就像是在塑造一个个小生命吗?每个笔画都得用心对待,这样写出来的字才好看、才有韵味。
你想想,要是横不平竖不直,撇不洒脱捺不灵动,那这字能好看吗?那肯定不行呀!咱平时写字可得养成好习惯,一笔一划都要认真写。
别小看这八大笔画,它们可是汉字的根基呀!就像盖房子,根基不牢,房子能稳吗?咱写字也是这个道理。
你再看看那些书法家写的字,哇,那真是让人惊叹啊!每一个笔画都恰到好处,每一个字都像是艺术品。
这都是他们平时刻苦练习的结果呀!咱虽然不一定能成为书法家,但至少可以把字写得工整漂亮呀,对不对?所以呀,大家可得重视这八大笔画,好好练习,让我们写出的字都能漂漂亮亮的,这多有成就感呀!这八大笔画的运笔和规律,咱可得好好琢磨琢磨,让汉字在我们笔下绽放出最美的光彩!。
书法笔画八个规律口诀

书法笔画八个规律口诀书法笔画八个规律口诀,三联小编整理,欢迎阅读!1、方字不方正,左右都内行。
(田白回向)阴笔划细,右阳粗笔明2、划斜体不斜,整体要端正。
(五古直质)斜虽明显,立稳是主功。
3、中划长启下,横担要分明。
(喜吾娄安)一笔揽腰过,不失砥柱用。
4、人字八交叉,叉处空中顶。
(会合金命)下部要对准,不要偏西东。
5、八字下交叉,亦在字正中。
(天父文支)如若偏东西,此字不成形。
6、本来字端正,横笔斜上行。
(主王生正)倘要平或下,反倒减美容。
7、有字无正笔,划撇偏斜行。
(易母力乃)偏者要稍正,整体美容生。
8、上划不要长,下划是主功。
(丕互立并)整体两划间,排列宜适中。
9、左右有竖者,左短宜瘦形。
(页自因固)右竖粗又壮,主笔浑圆成。
10、有横又有竖,横短要记清。
(木米朱未)竖长不得减,撇捺展长风。
11、有字笔划多,横长竖短行。
(染粟架桑)撇捺要收缩,以点补其空。
12、乙字本偏斜,弯度是硬功。
(乙已包乞)宜活不宜死,划少亦生风。
13、划少本单薄,粗壮不减容。
(卜了月土)该字不宜长,免去瘦弱病。
14、上下都有点,上点向内行。
(兼煎兴羔)下点应向外,扎根各西东。
15、以点为字边,上下要照应。
(冷次洪海) 上点俯其下,下点望星空。
16、点多宜收偃,不要展外生。
(亦赤然点) 方向宜相背,碎石铺仙宫。
16、马齿最难写,斜中要有正。
(马鸟焉为) 上部为基点,下部对正中。
17、左直且要短,让位于右方。
(伊侈使便) 左右形相顾,右撇宜奔放。
18、左撇右直者,左缩右应展。
(川升卯邦) 为使中不空,左右相顾盼。
19、天覆天要大,覆盖宜于严。
(审官富宫) 万象包在内,不准露其边。
20、地载地要广,托住万宝藏。
(至皇孟盖) 疏密要适宜,轴线在中央。
21、两字并其一,左高右要低。
(斯部红即) 左部占要位,右部让分厘。
22、左右合一起,右部为主体。
(读蝶塘) 右部高左部,右占广天地。
23、竖多分长短,不是争高低。
(册再用甫) 全为字形美,参差而不齐。
中国汉字的笔画顺序规律

中国汉字的笔画顺序规律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把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联系在一起,而且还与中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改革有着密切的关系。
汉字也是研究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它们拥有精美的表意图案,令人赞赏,并且汉字的书写和构成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本文从“汉字的笔画顺序规律”这个话题出发,对汉字的笔画顺序规律进行详细阐述,从而加深大家对汉字书写方法的理解。
一、汉字的笔画顺序规律汉字是以笔画来书写的,每个汉字都有自己的笔顺和笔画顺序。
据统计,汉字的笔画可以分为八种类型,分别是:横、竖、撇、捺、折、钩、顿、提。
1、横(héng)从左往右连续书写一条水平笔画,如“丶”、“一”、“丨”等。
2、竖(shù)从上往下连续书写一条竖线笔画,如“一”、“”、“冂”等。
3、撇(piě)从上往下连续书写一条斜笔画,如“两”、“二”、“横”等。
4、捺(nà)从右往左连续书写一条斜笔画,如“丶”、“丿”等。
5、折(zhé)由上下两部分组成的笔画,由右上一部分横着书写,再由下一部分竖着书写,如“十”、“”等。
6、钩(gōu)从右上往左下连续书写一条斜笔画,如“口”、“丨”等。
7、顿(dùn)在汉字底部出现的笔画,由两个点组成,如“口”、“女”等。
8、提(tí)在汉字顶部出现的笔画,由一个折线组成,如“口”、“丨”等。
根据汉字的书写特点,汉字的笔画顺序规律可以简单分为以下三类:1、横竖撇捺法按照这种排列顺序,先书写汉字的横笔画,然后是竖笔画,接着是撇和捺,最后是折、钩和提。
如:“马”字,横笔画为“一”,竖笔画为“丨”,撇笔画为“一”,捺笔画为“丿”,折笔画为“十”,没有钩和提笔画。
2、横折竖钩捺法按照这种排列顺序,先书写汉字的横笔画,然后是折笔画,接着是竖笔画,再接着是钩笔画,最后是捺笔画。
例如:“鱼”字,横笔画为“丨”,折笔画为“十”,竖笔画为“一”,钩笔画为“一”,捺笔画为“丶”,没有提笔画。
写好字必须懂得的8个结构规律!!!值得收藏!

写好字必须懂得的8个结构规律!!!值得收藏!很多朋友在学习练字的过程中,没少下功夫,写的字就是看着不顺眼,怎么回事呢?关键是没有把字的结构安排好。
有没有规律可循?有。
请对照自己的字,看是否符合了以下结构规律了呢?楷书、行楷书基本都是符合这个规律的,但是在行书里面就有很多不同的变化了。
1、间距相等规律:写字要关注笔画本身,更要注意笔画之外的空间大小,布白均匀是写好字的关键所在。
例如下面几种情况:横与横:三、日、里、言、音、重、等竖与竖:川、洲、舞、带、删等撇与撇:杉、形、物、家、象、多等点与点:江、汗、杰、恩、志等2、笔顺规律:在近几年书法教学发现,不光是小学生,包括中学生、大学生里面也有很多笔顺错误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笔顺直接影响到汉字的神采,只有运用正确的笔顺进行书写才能达到笔画之间的呼应,才能产生正确的笔势,才能写出字的神采和精神。
所以,我们要注意运用正确笔顺进行书写。
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先中间后两边;先里头后封口;先主体后加点。
3、主笔规律:主笔要突出,没有主笔就没有收和放、也没有疏和密。
独体字与上下结构(包括上中下结构),首先要找出横向的主笔,一般为横、撇、捺、横钩、竖弯钩。
其中优先级最高的为:四点底、皿字底、木字底、女字底、立字头等,次之为:人、儿、心等。
例字:丰、合、意、热、柴、盖、要、兄、恩。
4、缩短规律:同样,有突出的主笔,也有缩短的附笔,主笔要突出,附笔就要缩短。
玩、此、场、攻、到、乱、取、职等字的偏旁,底部长横要缩短,右边的笔画要齐平。
另外,撇捺组合的字做偏旁,当位于左时,撇长而捺化成点:烂、和、料、彩、耕、短。
位于右时,撇短捺长:峰、路、政、松、技。
5、中心线规律:找对字的重心是把字写端正的关键,一定要注意上点和中竖的上下关系。
首点居正:主、宇、市、中直对正:常、桌、卓、上下结构的字,纵向中心线两边对称。
左右结构的字,横向中心线上下对称。
汉字书写八大规律

汉字书写八大规律首先,间距相等规律。
简而言之,就是字的组成部分之间距离相等,包括了点与点、撇与撇、竖与竖、横与横之间的距离。
当然我们要举一反三,好比,横与横结构还包括:日、月、里、言、重等,其中横结构有多有少,可是全部都需要保持距离相等,有的甚至还需要保持相互平行。
第二,笔顺规律。
掌握笔顺规律,是为了帮助孩子可以更快、更稳定地练习写字。
千万不要把笔顺想得那么的无足轻重,可有可无。
孩子掌握笔画笔顺是很有必要的。
你想,孩子考试时,写一篇篇幅较长的作文,考试时间有限,掌握了正确笔画笔顺的孩子可以自然而然地写每个字,一气呵成,每个字节省一些时间,一篇作文便可以节省几分钟,这几分钟用来做题,用来检查,那不香吗?第三,主笔规律。
画山者必有主峰,作字者必有主笔!所以每个字的主笔在哪儿?不知道各位家长在孩子练字过程中,有没有发现孩子经常出现主笔不突出的问题。
我们分析每个字的结构,会发现每个字都有一到两个笔画作为这个字的主笔,孩子学会找主笔,然后练好这个主笔,写出来的字马上就可以好看许多。
第四,缩短规律。
缩短规律一般在组合字体中比较容易见到,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字其中一部分结构,为了整体的美观要做出牺牲变短,好比林字的左边木的“捺”要变成“点”,体字右边的“本”字的“撇”要写得稍短一些。
第五,中心线规律。
这个规律,主要出现在一些上下结构、上中下结构、上点下字结构的字中,字中位居中间的结构,可能是竖,也可能是点,都要居正,然后其他结构看齐中心线两边对称。
第六,错位规律。
这个规律一般出现在特定结构的字中,只要是左右结构,且右边部分上面平而下面有向下延伸的笔画的字则写成左高右低的错位结构,比如抨、柯、河、押、扩等。
还有包括右耳刀旁的字一律错位,却、即、部、都等。
斤在右边的字也要错位,比如斯、拆等。
第七,包围结构规律。
包围结构的字一般要遵守下面以下的规则,左半包围时要偏右,右半包围要偏左,上三包围要靠上,左三包围下横长,下三包围包一半,全包围时写中间。
写好字的八句口诀练字口诀

写好字的八句口诀练字口诀头正身直臂开足安头要正,三位一体练字法中国字,变化大,把握特点不用怕,刚开始要练笔划并用直线代替它,练笔划,不用怕,节奏训练管住它八笔划,是关健撇捺以外走直线八笔划,并不齐增添笔划来迁移点横竖撇捺折勾提点:左点右点上点下点左右点向上点向内点斜点斜同点写点画,要多练,上面尖,下面圆。
由轻到重画直线,点画总是斜着站。
横:横平,竖直不是水平,是平稳学写横,要稍平,左低右高收笔停,长横短横不一样,长高平,短稍仰,用力基本都一样竖:垂露竖,悬针竖写竖划,仔细分,有垂露,有悬针,用力垂直向下伸,垂露圆,悬针尖,竖画都是画直线撇:长撇,短撇,竖撇(共同特点:都要撇尖,由重到轻,由慢到快,稍带弧度)写撇划,都一样,长,短,弯,斜,要适当,收笔都要撇出尖,仔细观察才漂亮捺:要求一波三折学写捺,不用怕,倾斜下沉又下滑,有斜捺,有平捺,运用角度有变化.折:写折划,很简单,转折处,走直线,棱角显,每一笔,走直线,直线转折是关键是关健钩:写钩划,要注意,关健在于爆发力竖弯钩:先写竖画右弯转,底部横画不宜短。
钩画之前要稍停,钩尖用力向上行。
竖折折钩:横竖中间两个折,横画竖画均稍斜。
每个笔画走直线,直线转折是关键。
横折弯钩:横竖稍斜底部平,钩画直线向上行。
特殊方法特殊待,三个勾划要除外。
(斜勾、弯勾、卧勾、武、手、心)提:写提划,讲技巧,右上挑,慢慢用力逐渐小。
提直提尖提直线,长短斜平把握好。
撇点:撇画稍长点稍短,撇尾点尖要相连。
撇折:书写落笔左下行,折笔改向再写横,横画斜度比较平。
坐姿:眼睛距本一尺,身体距桌一拳,手距笔尖一寸)头要正,身要直,两臂分开讲方式,三个一,脚肩齐,边写本子边前移。
握笔:执笔方法并不难,指实掌虚是关键,拇食中指卡笔杆,笔杆斜靠虎口间。
(食指指根处)笔划:横、竖、撇、捺、点、折、勾、提刚开始,练比划,利用直线代替它。
练笔划,不用怕,节奏训练管住它。
八笔划,是关键,撇捺以外走直线。
中小学生最重要的八个基本笔画秘诀

钩前顿笔 笔画就显得圆润
出锋迅速 钩才能写得尖
比较: 哪一个“水”精神?哪个笔画影响了字的精神面貌?
口令: 顿——提——
顿 肯定 干净
提 迅速
点的写法:
由轻到重
顿笔即提笔
不能回锋 不能钻成一个圆点
写字口诀
——八个基本笔画
小小一点要点好,学会顿笔很重要;
横要平,竖要直,撇有锋,捺有脚;
贫 冒 点 类
返回
8个基本笔画
注意点: 1、顿笔方向如图, 不能写成一个圆点。 起步阶段, 顿笔可以略长。 用口令的方式可以有效 规范学生的书写: 顿——行——顿 2、顿笔要肯定、干净。 3、行笔要轻快, 不能写得又重又慢。 要提高书写的速度, 就是要提高行笔的速度, 也只有写得轻快, 笔画才流畅。
比较
1、顿笔太长, 起笔、收笔不干净。
提钩要尖折有角,行笔轻快要记牢;
认真练习功夫到,笔画健美字才好。
笔画训练的方法: 节奏训练法
提高笔画质量的方法: 循环训练法
左右结构(一)
jì n dà n bié
劲
左右等宽
淡
左窄右宽
别
左宽右窄
左右结构的长短搭配 鸣、和、颂
攻、私、塔
短的在左往上挪,让出位 置给右坐。
鸣
攻
短的在右向下移,左右平 稳才适宜。
和
私
上宽扁 下 窄 长
上 窄 长 下宽扁
上宽扁
上宽扁
下 窄 长
下 窄 长
上 窄 长 下宽扁
上 窄 长 下宽扁
肯
真
冒
点
贫
类
返回
我们听听 蓝猫怎么说!
主 笔
肯
往下
你注意到了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笔画书写八大规律 (1)一、点和组合点的书写规律 (1)二、折和钩的书写规律 (4)三、起笔、行、收笔规律 (8)四、笔画接笔规律 (13)五、粗细平衡规律 (16)六、重画变异规律 (21)七、主笔优先规律 (25)八、斜捺作主笔的组合规律 (29)笔画书写八大规律一、点和组合点的书写规律(一)楷书的基本点有五个:斜点——反捺的浓缩竖点——垂露竖的浓缩左点——右短竖的浓缩撇点——短斜撇的浓缩提点——提的浓缩这些点是这五个对应笔画的缩写——去中间行笔,接两头起笔和收笔。
(二)组合点的用法及写法1、两点水:用作左偏旁。
上为斜点,下为提点。
这个部首一般用在字之左,故右边沿要垂直对齐。
以避免提点过长占用右偏旁的空间。
2、三点水:用作左偏旁。
在两点水之间再加一个斜点,这个点应靠近第一点并呈斜对齐,便于提点收笔延伸到它留下的空白区,以保证右边沿垂直对齐,道理同上。
3、相向点:用作字头。
左为斜点,右为撇点。
为保证下边沿整齐,故撇点起笔要高于斜点。
4、顺三点:用作字头。
在相向点中间插入一个斜点,分布原理与三点水相同,是为保证下边沿整齐。
5、相背点:用作字底。
左为撇点,右为斜点,起笔平齐,是为保证上边沿整齐。
6、隔三点:用作字头。
在相向点中间插入一个竖点,笔顺是先中间,后两边。
7、四点底:用作字底。
按对称辐射分布原理写,左边两点为左点,右边两点为斜点,中间两点要稍小而垂,两边两点应稍长而斜,上边沿要整齐。
8、向心四点:用在字的两边。
左为两点水,右为撇点和斜点。
右下部斜点稍大。
二、折和钩的书写规律1、起笔折法——弹、挑、点、带、转此种方法即还原法,特别适合写竖折、撇折以及竖提,就是将折笔看成两个线类笔画的连接,如横折可看成横和竖的连接(竖折可看成竖和横的连接、撇折可看成撇和横的连接,即上笔的收笔步骤接着下笔的起笔步骤),横折即可写成横的收笔(保留“弹”和“挑”,去掉“折”和“转”)接着竖的起笔(“点、带、转”),竖折、撇折可以此类推(见图3 —6)。
要想使折笔具有康有为所说“凝整沉着”的效果,还须注意折笔角度要在直角以内。
2、三角形法——弹、挑、折、折、转这种方法的关键是后三步折、折、转钩出三角形的轮廓,再调整笔锋运笔。
特别适合写横折、横钩、竖钩,也特别适合初学者使用。
(见图3 —7)。
3、折钩的书写规律折钩(横钩、竖提、竖钩)的书写规律与折的三角形法基本相同,都可按“弹、挑、折、折、转”五个步骤书写,不过竖钩应按“弹、折、折、转”四个步骤书写更合理,因为如果竖钩也写出同竖提一样的“脚后跟”,其效果必然难看而且拖沓累赘。
竖提更适合用弹、挑、点、带、转法书写。
(见图3 —8)。
4、弧钩的书写规律——弹、弧、折、转弧钩(斜钩、卧钩、竖弯钩、竖左弯钩)的写法同折钩略有不同,如用三角形法书写,钩的背部多出一个拐角,因而特别难看,所以要用“弧”代替折钩的“挑、折”两步,这样,写出的弧钩才有美感。
弧钩的书写规律可以用“弹、弧、折、转”四字概括(见图3—9)。
附:折钩类笔画写法要点图表三、起笔、行、收笔规律笔画是构成汉字的基本元素。
要想写好字,首先就要写好笔画。
就象盖房子要讲究材料的质量一样,偷工减料盖起来的房子必然是“豆腐渣”工程,写字的道理也是如此,那种不认真练习笔画就直接写字的学法是不符合毛笔楷书学习规律的。
王羲之说:“……一点失所,若美人之病一目;一画失节,如壮士之折一肱。
”充分说明了笔画质量与字的整体美的关系。
汉字的基本笔画共有四十余个,可分为点(斜点、竖点、左点、撇点、提点)、线(长横、短横、左尖横、悬针竖、垂露竖、短竖、长斜撇、短斜撇、短平撇、竖弯撇、竖撇、斜捺、平捺、反捺、提)、折(横折、竖折、撇折)、钩(横钩、竖提、竖钩、斜钩、卧钩、竖弯钩、竖左弯钩)及复合笔画(共10个,名字略)五大类,每一类笔画的写法都是有规律可循的,这些规律掌握起来并不难,以下就是我在学习和教学毛笔楷书过程中总结的规律。
1、起笔规律:点、带、转适用于一拓直下起笔法,之所以教这种写法是方便学生以后学习行书(见图3 —1)。
点:任何笔画都由点起。
笔杆垂直,以斜势(45°)(缺省为这个角度,具体到不同风格楷体可作相应调整)下笔由轻到重写出前尖后圆的杏仁点。
要求下笔要轻,角度要斜,根据笔画的粗细写出点的长短,不可一味拉长以免给下一步带来麻烦。
带:是为了写出起笔轮廓,也便于转笔。
以横为例,杏仁点写完后,毛笔按笔画运笔方向(横向右、竖向下、撇向左下、捺向右下、提向右上)侧锋带笔形成平形四边形块面,这样做既写出了起笔的轮廓,又便于笔锋在其中不露痕迹地换向,保证下一步的中锋运笔。
注意:带时毛笔不要提起,把点的头和尾盖住(以看不见点的头尾为准),写出三条直边两个方角。
转:是为了调整笔锋指向以达到中锋运笔要求。
平形四边形块面形成后,笔锋不须提起,接着就是靠大拇指和食指逆时针转动笔杆(横、提为逆时针转动,竖、撇为顺时针转动,捺因为下笔方向同点一致,故不须转动),带动笔锋作逆时针调锋,使原来的笔锋指向由向左前变成向左,这时向右运笔才是横的中锋行笔。
注意:转笔时毛笔不要提起,直接用拇指和食指转动笔杆带动笔锋在纸上转动,像跷跷板一样,让接触纸面的笔尖和笔跟部同时向笔画中心移动,直到笔锋状态符合中锋要求为止。
以上只是以横为例说明起笔点、带、转的规律,其它笔画起笔可类推。
至于横、竖、撇、提、捺五个最基本笔画的起笔点、带、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请看表和(图3 —2)。
2、行笔规律:中锋铺毫起笔三步完成后,紧接着中锋铺毫行笔,在行笔过程中,要始终保持笔锋指向与运笔方向正好相反,同时要求笔锋始终保持在笔画的中央,随着手腕的运动,笔杆可以倒向笔锋所指方向(不能往运笔方向也不能往笔画两边倒,否则会造成拖锋或偏锋),笔杆倾倒幅度越大,笔锋与纸面的摩擦力越大,笔毫克服阻力前进,写出的笔画自然就有力度美(见图3 —3)。
3、收笔规律行笔结束后,接下来就要收笔,收笔有两种方法:(1)藏锋收笔:弹、挑、折、转中锋行笔到末尾,收笔第一步是笔锋反弹提起(越是弹性小的笔或按笔幅度大的情况,越要反弹提起),因为象横、垂露竖或短竖以及反捺的收笔需要较轻的笔触才能圆满完成收笔。
所以反弹提起是圆满收笔的关键一步。
这里我用一个“弹”字概括反弹提起这一步。
第二步“挑”概括的是笔锋上挑(对横而言)或笔锋左挑(对竖而言),这一步的目的是同第三步“折”配合形成棱角,以强调笔画的造型效果。
注意:挑时要用一分笔轻挑,不可用很重的笔触。
第三步“折”概括的是笔锋在“挑”之后折笔(方向与起笔点的方向保持平行)向右下形成方角,与下一步圆转形成的圆弧收笔构成方圆对比。
注意:这一步依然要用一分笔轻折。
第四步“转”概括的是圆转回收,完成“折”后,手腕带动毛笔,使笔锋轻松一转,从下方轻轻收回,整个笔画到此圆满结束。
垂露竖、短竖、反捺都可以此法收笔(见图3 —4)。
(2)露锋收笔:弹、倾、踢露锋收笔是要写出笔锋。
与藏锋收笔相同的是第一步也需要反弹提起(此步也称“弹”),不过这种反弹提起是反复且连续进行,运笔一次比一次轻,直到写出笔锋为止。
伴随着反复多次反弹提起,为使笔毫能渐渐收拢,笔杆必须向笔锋所指方向倾斜,(此步谓“倾”),最后一步笔尖快速从纸面踢出,形成笔锋(此步谓“踢”)。
基本笔画中如悬针竖、撇、捺、提及钩的收笔全用此法。
需要注意的是:要想收出漂亮的笔锋,起笔时转笔就要到位,只有转笔到位,才能在收锋时将笔锋写到笔画的中心线上,从而产生美的外观(见图3 —5)。
附:基本笔画写法要点示意图表四、笔画接笔规律(一)相接法1、实接法:一笔画起笔或收笔被另一笔画所掩盖。
这一方法像木匠接榫头一样,要把两根木头接得严丝合缝,牢固无比,做成的家具才结实耐用。
2、虚接法:一笔画起笔或收笔的笔锋与另一笔画相搭。
写出来的效果有空灵之感。
这一方法为相接法中的重点技巧,因为绝大多数习字者都不善于运用此法来表达书法的较高层次的美。
掌握这一方法必须要掌握笔画的尖锋轻起和露锋收笔两种技巧。
3、相交法:两笔画相互穿插交叉。
这一方法较为简单。
不需专门练习。
(二)相离法两笔画相互分离,但笔断意连。
很多人只注意笔断,忽视了意连。
殊不知没有意连的笔断是一盘散沙,写出的字没有凝聚力,缺乏整体感。
这一方法需要在书写时做到意在笔先,一气呵成,切忌边写边想,犹豫迟疑。
(一)密细疏粗。
笔画多的字为了能写在格子正中且不拥挤,就要将笔画写细些;相反,笔画少的字虽然很容易写在格子正中,但如果也写细就会有寒俭之感,所以要写粗。
(二)长细短粗。
初学者写字遇到长短笔画时总是忽略这一规律。
不是长短一样粗细,就是短细长粗,这样写不符合视觉平衡原理,长笔画相对于短笔画来说,其视觉张力大,即它比短笔画显眼,只有将其写得比短笔画细,才能让短笔画也较显眼,从而取得视觉平衡。
(三)横细竖粗。
这可用建筑学中的道理来解释,横相当于房梁,竖相当于顶梁柱。
如果顶梁柱细了,而房梁很粗,会给人以不安稳的感觉,只有将顶梁柱加粗,房梁变细,才有安稳的感觉。
(四)左细右粗。
这是对字的左右两边都是竖而言的,因为这样写符合人们的审美心理习惯。
六、重画变异规律(一)重横变异规律:一字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横时,要写出起笔的平斜点、收笔的俯仰及长短粗细之变化;(二)重捺变异规律:一字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捺时,除主笔写成斜捺外,其余皆写成反捺,因为这样写才能突出主题笔画,使整个字主次分明。
古人讲的“字无两捺”就是这个道理。
(三)重折变异规律:一笔画或一个字中如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折时,应写出方圆之变化,这样才能破除单调,刚柔相济。
如横折折撇、横折折钩、竖折折钩以及“马”之类的字。
(四)重钩变异规律:一字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钩时(相同方向的钩),要写出钩的藏露、大小之变化;七、主笔优先规律很多初学者为什么在写楷书时,把字写得四平八稳,老气横秋?因为不懂得这一重要规律,所以写楷时犹如布算。
要想把楷书写得有生气,耐人寻味,掌握这个规律是主要途径。
主笔即字中的主题笔画,一个字只有一个主题笔画,其他笔画皆为从属笔画。
从属笔画应让位于主笔,不可喧宾夺主、抢占空间,只能烘云托月,以突出主笔。
相对从属笔画而言,主笔占的空间要大一些。
所以写主笔时应张扬放开,写从笔时应抑制收缩。
这就是主笔优先规律。
基本笔画中作主笔的有长横、悬针竖、斜捺、横钩、竖钩、斜钩、横折钩、横折斜钩、竖弯钩、竖折折钩等。
以长横为主笔的组合长横作地载长横作腰横八、斜捺作主笔的组合规律(一)斜捺与撇的相接组合:以“大”为典型字的系列1、撇要用竖弯撇,不可写成长斜撇或竖撇,否则难以表现捺主撇从的关系;2、捺上横不能写成很平的长横,一般是写成短横,如欧体字;在颜柳中可写成长横,但要斜——左低右高,不能写平;而且要写在方格的偏左位置而非正中;3、撇捺是实接关系,不是虚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