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虚静说与文学创作中的“虚静”之关系(精)

合集下载

庄子文学批评中的“虚静”、“物化”说

庄子文学批评中的“虚静”、“物化”说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庄子文学批评中的“虚静”、“物化”说庄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

庄子的"虚静"和“物化”说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中两个相互关联的重要的理论范畴,它们都是讲艺术创作特别是艺术构思过程中主体心态的。

“虚静”即一种清虚、空明、宁静,不受任何主客观干扰的心态。

"虚静"说渊源于先秦哲学,最早由老子作为一种人生态度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提出的,"致虚极,守静笃"是道家修养论之主旨。

在老子看来,自然万物乃至宇宙鸿蒙一切都起源于他所谓的“道”,并受其支配。

而“道”性为“虚”,为“静”。

庄子继承发展了老子 "虚静"的学说,庄子的虚静说,从哲学上讲属认识论,是悟“道”的途径;从文艺上讲,属创作论,是创作主体进行艺术构思的一种精神状态。

在文艺创作中,虚静能使创作主体获得思想解放,使创造才能得到充分施展和最大限度的发挥:使创作主体思维空前活跃,闪现灵感火花;还能能使创作主体提高艺术概括能力。

《庄子·天道》:“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这里所谓的虚静,即是一种清虚、空明、宁静,不受任何主客观干扰的心态。

又说:“言以虚静推于天地,通于万物,此之为天乐。

”《人世间》中也说:“唯道集虚”。

但他有进一步超越和发展老子的虚静主张,把它推延到主体创造实践的各个领域。

庄子曾拿水作比喻,说明“水静犹明”能照见人的须眉,如果人的精神静下来就能如明镜,照见天地万物,感受自然万物之美。

例梓庆削木为鐻的寓言故事,它十分形象的说明了“虚静”的心理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梓庆能够制作出“见者惊犹鬼神”的作品来,正是因为他经过了“斋以静心”,进入到“虚静”的创作心理状态中。

他排除一切功名利益的诱惑,排除一切世俗的观念的干扰,达到“忘我”的境界,从而在虚静中能够准确的观察、认识木材和鸟兽的天性,并以主体的天性去契合客体的天性,制作出的鐻才能达到鬼斧神工的地步。

庄子“虚静”说

庄子“虚静”说

庄子“虚静”说的美学阐释【摘要】虚静,是庄子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的范畴,是悟“道”以及最终实现“逍遥游”的体验理论。

它虽属于哲学的认识论范畴,却包含有极为丰富的审美思想,尤其是在庄子的一系列寓言中所反映出的技艺创造者要具备“虚静”的精神状态与审美活动息息相关,对后世的艺术创作活动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庄子;虚静;道;自由庄子的“虚静”说,成为中国传统美学中的一个重要的范畴,指一种清虚、空明、宁静,不受任何主客观干扰的心态。

它虽属于哲学的认识论范畴,却包含有极为丰富的审美思想,并在艺术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值得深入探讨。

一、“虚静说”探源“虚静”一语最早见于周厉王时代的《大克鼎》铭文:“冲让厥心,虚静于猷”,指一种谦冲、和穆、虔敬、静寂的心态,用以摆脱现实的欲念,便于崇天敬祖。

[1]先秦时期的“虚静”则超越于这种宗教心境,具有了新的理论内涵。

最早涉及“虚静”说的首推老子,老子认为“道”是先天地而生的宇宙本体,认为道是无限超出人的感觉体验的,不能用一般的方式把握,只有“致虚极,守静笃”(《老子》第十六章),即主体排除一切主客观的干扰,也就是达到“虚静”的精神状态,才能实现对“道”的观照。

老子之外,其他诸子亦注意到其重要性。

《管子·心术上》说:“去欲则寡,寡则静。

静则精,精则独,独则明,明则神矣。

”也认为只有虚静恬淡,虚而静心,才能达到最高的认识。

其后,《荀子·解蔽》提出“虚壹而静”的主张,将“虚”和“专一”统一起来。

然则庄子的虚静与老子及其他诸子的“虚静”说有相通又有所不同,庄子从超功利的自然无为的角度出发,着重主体积极独特的自由体验,它能很容易的开启艺术家们在进行审美活动过程中的“本体自由”精神,从而洞彻万物,达到对“道”的深观远照。

因此,庄子对后世的文学家的创作理念和审美态度起了重要的影响则是无可置疑,而后世又对其发展也已“虚静”的意义远远超出庄子的预期。

二、庄子的“虚静说”(一)虚静是体道、悟道的过程在庄子思想中道无所不在,庄子的终极理想是能够悟道,最终实现“无待”的自由即达到“逍遥游”。

庄子的虚静论名词解释

庄子的虚静论名词解释

庄子的虚静论名词解释庄子,古代中国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他的思想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庄子最为人称道的,莫过于他关于虚静的论述。

在庄子的哲学体系中,虚静被视为一种重要的境界和修行状态,它贯穿于庄子的思想中,无论是在对待人生境遇,还是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虚静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那么,虚静到底是什么呢?虚,可以理解为超越客观现象的一种状态,即超越感官所见的表象,归于内心的宁静。

虚并非指完全的空无,而是指摆脱物质世界的束缚,超越一切对立的二元对立,如善恶、美丑等。

虚与静合而为一,是指思绪的安宁,心灵的宁静。

静,不同于尘嚣,是指内心深处的宁静,一种达到幽默境界的安逸。

在庄子的世界观中,虚静并不是一种消极的态度,而是一种能够感悟并超越世事纷扰的智慧。

它不愿受外界所限制,不受主观欲望的驱使,不受社会规范的束缚,而是追求内在的自由和精神上的解放。

虚静是一种心态,一种从容自在的心态。

虚静并非仅仅指对自己内心的了解和掌握,它更是一种对外界事物的理解和回应的方式。

在面对外界的变化和无常时,虚静能够使人保持平静而冷静的心态,对待一切变化均能坦然接受。

庄子提倡人们放下欲望,追求内心的宁静,尽量避免情绪上的波动,以达到超脱尘世的境界。

庄子以逍遥游为例,道出了他对于虚静的理解。

逍遥游即在苦辣酸甜之间自得其所,无忧无虑地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而这个逍遥的秘籍就是虚静。

虚静可以让人心境高远,不为物欲所纷扰,使人保持一颗宁静的心,拥有自由自在的生活。

虚静的应用不仅限于个人修炼,而是可以应用于社会关系和人际交往中。

在庄子看来,虚静是一种智慧的体现,它使人们能够超越表面的争斗和利益的纷争,能够和谐相处,主动追求共同的利益。

一个虚静的人可以更加客观地看待问题,并从中获得智慧的收获。

然而,虚静并不意味着冷漠和麻木,虚静并不等于无为。

虚静在庄子哲学中有着积极的内涵,它要求人们保持内心的宁静,但也要求人们在内心宁静的基础上,积极地主动担当、奉献和参与社会生活。

浅谈“虚静”思想与文学艺术创作

浅谈“虚静”思想与文学艺术创作

浅谈“虚静〞思想与文学艺术创作论文关键词:虚静无己游心大明文学创作论文摘要: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庄首倡“虚静〞。

这一学说对中国文学艺术有着重要意义。

作为特定历史条件下哲学思想与审美意识结合的理论学说一一虚静说,其形成之后便浓缩并积淀在民族文化心理构造中,后经历代文人稚士的生发、阐释、改造、与完善,形成了对中国哲学思想、艺术创作、美学意识具有深远现实意义的理论观念。

在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当中,“虚静〞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心里概念和人们所追求的考虑潜想的至境。

我们应该认真梳理老庄有关“虚静〞的观点及阐述,剥离其中的虚无、迷离的消极意识,进而去研究虚思想对文学艺术创作的影响。

探究艺术创中构思阶段的独特规律。

“虚静〞思想是老庄学说的核心概念,庄子和老子都有相当多的阐述。

首先是老子对“虚静〞和到达这种境界途径的讲解。

老子为排除外物与杂念的干扰,提出了“致虚极,守静笃〞的思想。

“致虚极〞,强调了惟虚方能包容万物,使万物自由运行其中。

惟虚怀假设谷,方能宽宏大度,容人之过,不责于人。

“守静笃〞,讲的是应专心致志、坚持不懈地守装静〞字不放,这是得道的不二法门。

老子认为只有做到这六个字,才能体认到宇宙本原的“道〞,才能保持人的心境永远处于虚静状态老子是虚静说之首倡者。

庄子继承老子的思想在?人间世?中说:“唯道集虚,虚者,心离也。

?天道?中说:“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

虚静,就是要到达一种纯洁无杂、忘物忘我的空彻心境,没有这种心境,意会认知深人不下去,甚至会偏离正确方向,走到斜路上去。

那么如何才能到达虚静状态呢?在?庚桑楚?篇里,庄子写道:“贵富显严名利六者,勃志也;容动色理气意六者,谬心也;恶欲喜怒哀乐六者,累德也;去就取与知能六者,塞道也。

此四六者不荡胸中那么正,正那么静‘静那么明,明那么虚,需那么无为而无不为也。

fairs63、这可以说是到达静虚心境的详细条件。

如何才能其备这个条件,庄子认为最根本的方法是“无己〞,即忘记自己,从精神卜超越个体有限的存在,摆脱一切“物役〞到达独立无待。

道家的虚与静观念如何促进内心成长

道家的虚与静观念如何促进内心成长

道家的虚与静观念如何促进内心成长在道家的哲学思想中,“虚”与“静”是两个至关重要的观念。

它们不仅仅是一种理论上的思考,更是能够引导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实现内心成长的智慧法门。

首先,让我们来理解一下“虚”。

道家所说的“虚”,并非是指空洞无物或毫无意义的虚无,而是一种包容、开放且不被固有观念和成见所束缚的心态。

它意味着内心如同一个广阔无垠的空间,能够容纳各种不同的想法、感受和经历,而不会因为先入为主的判断而产生抵触或拒绝。

当我们拥有一颗“虚”的心时,我们能够更加客观地看待世界和他人。

不再固执地坚持自己的观点是绝对正确的,而是愿意倾听不同的声音,接纳不同的意见。

这种心态让我们避免了狭隘和偏见,能够从更全面的角度去理解事物。

比如,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如果我们能够以“虚”的心态对待,就不会因为对方与自己的观点不同而产生争执和冲突,而是会试图去理解对方的立场和想法,从而建立更加和谐、包容的人际关系。

“虚”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和进步。

如果内心充满了自满和成见,就很难接受新的知识和观念。

但当我们保持“虚”的状态时,就如同一个空杯子,随时准备接纳新的水源,能够不断地吸收新的信息和智慧,从而不断丰富和提升自己。

接下来,我们探讨一下“静”。

道家的“静”,是指内心的平静与安宁,不为外界的纷繁复杂所干扰。

在现代社会,我们每天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和诱惑,内心很容易变得浮躁和焦虑。

而“静”的观念则提醒我们,要在喧嚣中找到一片宁静的港湾。

当我们内心宁静时,能够更加清晰地思考问题。

纷乱的思绪和情绪就像一团迷雾,会让我们迷失方向,做出错误的判断。

而“静”能够驱散这团迷雾,让我们的思维更加敏锐和准确。

比如,在面对重要的决策时,如果我们能够让自己先静下心来,排除外界的干扰和内心的杂念,就能够更加理性地分析各种可能性和后果,从而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静”也有助于我们发现自我。

在忙碌的生活中,我们常常被各种事务所驱使,很少有时间停下来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庄子“虚静”说

庄子“虚静”说

庄子“虚静”说庄子的“虚静”说是中国哲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对于理解庄子的思想,以及对于中国哲学的整体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对庄子“虚静”说的深入探讨。

一、庄子“虚静”说的背景和内涵庄子的“虚静”说源于古代的道家思想。

道家认为,世间万物皆由“道”所生,而“道”的本质是“无”,即“虚”。

这种“虚”不是空无所有,而是指一种超越具体事物的存在方式。

在这种存在方式中,万物得以保持其本真的状态,即“静”。

这种“静”也不是静止不动,而是指一种内在的平和与宁静。

庄子的“虚静”说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他认为,人的心灵应该效仿“道”的这种特性,即“虚”和“静”。

具体来说,“虚”指的是一种去除主观偏见和欲望的状态,使人的心灵更加接近真实的自然;“静”则指的是一种内在的平静和安宁,使人能够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平和。

二、庄子“虚静”说的实践意义庄子的“虚静”说不仅是一种哲学理论,更是一种实践方法。

在实践中,人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达到“虚静”的状态:1.减少欲望和私心:庄子认为,欲望和私心是导致人心不宁、烦恼的根本原因。

因此,人们可以通过减少欲望和私心来达到“虚静”的状态。

具体来说,人们可以控制自己的物质欲望,不过度追求物质享受;同时也要保持一种开放和包容的心态,不为自己和他人设立过高的期望和标准。

2.专注内心:庄子认为,人们可以通过专注内心来达到“虚静”的状态。

具体来说,人们可以在冥想、艺术创作、自然观察等活动中专注于自己的内心感受,从而摆脱外界干扰所带来的压力和焦虑。

3.遵循自然规律:庄子认为,“道”的本质是“无为”,即不强制、不干预。

人们可以通过遵循自然规律来达到“虚静”的状态。

具体来说,人们可以顺应自然规律来安排自己的生活和事业,不强行违背自然的意愿。

三、庄子“虚静”说的影响庄子的“虚静”说对于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内在的平和与宁静的方法,使人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能够保持内心的平和。

浅析“虚静”的艺术创作论

浅析“虚静”的艺术创作论

浅析“虚静”的艺术创作论作者:牛涛来源:《读与写·下旬刊》2017年第06期摘要:“虚静”说在创作论中“虚静”不仅是激发想象,生发艺术境界的心理条件,更是意境的根本特征"境生于象外"的基础,同时“虚静”也是"物我交融"、"物我两忘"的前提条件。

关键词:虚静说;创作论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6-0008-01虚静是专指创作心境而言的,创作心境是艺术构思的一个心理前提。

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提到"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脏,澡雪精神。

"[1]这句话说明了两个意思:“虚静”是"陶钧文思"的前提;"陶钧文思"是“虚静”的目的。

1.虚静作为"陶钧文思"的前提,要做到虚静就必须"疏瀹五脏,澡雪精神",做到胸中无物,排除外界和内心的一切干扰,这是生发艺术意境的心理条件这里所说的胸中无物实际上是指创作主体凝神专注的浅层表征,是指对外界视听感官的关闭,排除了一切杂念的干扰时的一种表现。

五代宋初画家赵光辅"尤善画番马。

凡欲为之,必心潜虑密,视听皆断,方肯草木。

" [2]刘禹锡在《秋日过鸿举法师寺院便送归江陵行》中说到"能离欲,则方寸地虚,虚而万景入。

" [3]只有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关闭视听感官,排除一切杂念干扰,才能集中精神,潜心思虑。

正是在这种胸中无物、专心静思的基础上,创作主体的心胸才能容纳现实中的万千景象,展开丰富的艺术想象活动,使意境的形成成为可能。

另外虚静还是"境生于象外"的心理前提。

"境生于象外"是意境的根本特征,对于审美主体而言是一种很复杂的艺术审美心理,这种生于象外的"境",不仅仅是创作主体心理内容的复现,而且还包括了由此滋生的更加丰富生动的有着创作主体特色的心理内容,而“虚静”正是产生这种特征的一个心理前提。

老子“虚静”思想与中国古代文学创作浅析

老子“虚静”思想与中国古代文学创作浅析

老子“虚静”思想与中国古代文学创作浅析摘要:古代文学的“虚静”理论发源于老庄哲学,以“物我两忘”为本,排除主体心中的功利物欲,保持虚静的状态,观照宇宙万物的本源,去物去我,使纷杂定于一,躁竞归于静,造成一种静态的心理定势。

艺术创作需要以“虚静”的心态摒除外物的干扰复归人和社会的本真状态。

“虚静”说的发展形成了中国古代艺术创作中的独特的虚静思维,使得中国传统艺术往往刻意追求一种恬淡、本真、空灵之美,而其中又往往寄寓着极为丰富的人生体验和极其深刻的思想内涵。

关键词:虚静文学创作构思“虚静”是中国古代哲学和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虚静”并不是道家的原创,早在周厉王时代的《大克鼎》铭文中就有“冲上劂心,虚静于猷”的讲法,指的是敬天崇祖仪式中的一种谦逊、和穆、虔敬、静寂的心态。

“虚静”一词,在老子《道德经》中则是分解的:“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道德经·第十六章》)细究此章,当知虚、静本为两种不同的状态,且此两种状态密切联系,一则虚乃通往静的必然之路,或曰,若达到静,当需从“虚”开始;二则,只有致“虚”到极处,才能笃实归静,进而达到“没身不殆”之境。

亦是在此意义上,老子才有“致虚极,守静笃”之说。

而在《老子道德经憨山注》第十六章里,可见憨山对“虚静”的另一解释,憨山云:“致虚极守静笃者。

致,谓推致推穷之意。

虚,谓外物本来不有。

静,谓心体本来不动……”其将虚、静内外两分,虚者,将外物空掉也;静者,内心寂然不动也。

故欲达到静,首先要“虚”,若无“虚”之功夫,“静”之境界则难以达到。

故道家(教)所谓的“虚静”可从此境地上做两重观。

“虚”的功夫在老子《道德经》中多采取“以无观有”和“去欲”的方式而进行,且老子多言虚无之用——因为虚,故能容纳、涵盖万物。

宋人苏轼所言“空故能纳了”概括得颇为精当。

所谓“以无观有”,乃是以“空无”之心而呈现“妙有”之用:如十一章“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庄子“虚静”论在文艺创作中的作用

庄子“虚静”论在文艺创作中的作用

收稿日期:2008-03-08作者简介:段振良(1949-),男,贵州铜仁人,铜仁学院学报编辑部主编,科研处处长,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古代文学理论。

庄子“虚静”论在文艺创作中的作用段振良(铜仁学院 科研处,贵州 铜仁 554300)摘要:虚静,是庄子思想中的一个轴心范畴,指一种清虚、空明、宁静,不受任何主客观干扰的心态。

庄子的“虚静”论是主观唯心的,但是它却给文艺创作以有益的启示,具有积极意义。

在文艺创作中,虚静能使创作主体以一种超功利、非逻辑的审美心理状态获取艺术对象并对其进行审美构思;虚静能使创作主体的外在感觉与心灵相贯通,从而使创作主体产生灵感火花,进一步体察到艺术对象的生命精神;虚静能使创作主体提高艺术概括能力。

关键词:庄子;虚静;文艺创作中图分类号:I 04;I 01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2854(2008)03-0050-04《庄子》一书是先秦时期真正美的文学之一,它纵横跌宕,想象奇特,辞趣华深,善于引类取譬,以具体生动的形象,托寓发人思考的哲理,不仅是一部伟大的哲学著作,而且也是一部优美无比、丰富多彩的散文。

它是那个病态社会在一个智慧而病态的心灵上开出的奇葩,于精神现象的思考、探索,达到了一个极高的水平。

“当战国之初,降(哀)周之末,叹苍生之业薄,伤道德之陵夷,乃慷慨发愤,爰著斯论。

”[1]①庄子不仅愤怒地揭发和批判了推行仁义礼乐的虚伪性,而且深刻地探讨了人和自然界的联系,以及因任自然的个性美问题。

在先秦哲学家中,庄子的性格最富于美学的意味。

闻一多说,庄子是“最真实的诗人”,“他的思想的本身就是一首绝妙的诗”。

庄子的很多哲学命题,同时就是美学命题。

庄子的哲学思想有许多与文艺美学相通,特别是《庄子》中的一些寓言故事谈论技艺创造,更与文艺创作接近,而这些思想对后世的文艺理论影响深远,故而研究中国古代文论,仍把《庄子》作为重要内容,把庄子作为先秦时期重要的文论家。

“虚静”与古典文学

“虚静”与古典文学

“虚静”与古典文学摘要:“虚静”是中国古老的哲学美学命题,指一种虚灵宁静、物我两忘的胸怀和境界。

中国古典文学在创作、作品、作家修养、鉴赏等方面均表现出与“虚静”的密切联系。

关键词:“虚静”;创作;作品;人格;鉴赏“虚静”是中国古典美学中极其重要的概念之一,最早源于《老子》,原义主要指一种清静虚欲、与世无争的人生态度。

后来庄子的“心斋”、“坐忘”说可谓是对“虚静”理论的极大发展。

“心斋”、“坐忘”是一种无私无欲、与实际利益不发生直接关系的心理状态,这种心态正是我们经常提到的审美心态。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徒宗炳提出了“澄怀味象”的理论,把“虚静”说引入了绘画艺术,同时代的陆机、刘勰则把它直接引入了文学批评。

“虚静”作为一个古老而又意蕴深厚的哲学美学命题,与中国古典文学之间存在深刻的联系:一、“虚静”与创作“虚静”与创作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对创作心理的影响,作家们在创作之始总是努力追求达到心无杂想、空明虚欲的境界。

在促进创作主体从胶着于物、我的现实世界进入到物我两忘的艺术世界的过程中,“虚静”的确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苏轼有诗曰:“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

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可见“虚静”对艺术创作的重要。

刘勰、陆机等文学批评家更是从理论上揭示了“虚静”与创作的密切关系:“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千里”,“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等。

由此可见,“虚静”心态是想象和联想飞腾奔涌的前提。

许多大作家习惯在夜深人静时分伏案沉思,更有许多诗人离群索居,都是深谙这一艺术创造机理的。

二、“虚静”与作品中国古典文学以诗歌见长,而中国古典诗歌又与“虚静”结下了不解之缘。

不论是魏晋的玄言山水,还是唐宋的禅意诗词,随处都闪耀着“虚静”的灵光。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艺术境界分为“无我之境”和“有我之境”,他说:“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这不正是“虚静”状态下的物我同化,不执着于我,也不执着于物吗?“无我之境”的深层艺术底蕴正是艺术家的“虚静”心灵的映现。

[浅谈今本《文子》的虚静说]虚静

[浅谈今本《文子》的虚静说]虚静

[浅谈今本《文子》的虚静说]虚静摘要:《文子》是黄老道家的重要典籍,它在继承战国黄老思想和资料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发展了自己的学说。

“虚静”这一源于老庄道家哲学的概念,在今本《文子》一书中也有相当语言的描述,《文子》对其思想进行了继承与发展。

今本《文子》分别在天道观察、世道政治、人道自身等方面包含了虚静思想,《文子》的思想对“虚静”作了进一步阐释,丰富了“虚静说”。

虚静;《文子》;道《文子》①作为一部道家文献,相传是战国末年黄老学派依托文子,根据流传下来的文子的言论并结合需要加工而成的黄老学著作。

关于文子,《汉书・艺文志》说:“老子弟子,与孔子并时,而称周平王问,似依托者也。

”②《隋书・经籍志》说:“《文子》十二卷,文子,老子弟子。

”③唐代柳宗元认为:“其旨意皆本老子,然考其书盖驳书也。

”④此后学术界不断对《文子》的真伪提出怀疑。

直到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初古墓帛书及河北定县汉墓《文子》竹简的出土,推翻了伪书之说,确证其为汉初已有的先秦古籍。

事实上,即使旧籍如《文子》者为伪,亦无损其价值,因为其已沉淀入中国传统精神品格之中。

有关《文子》的诸多问题,如文子的身份及生活时代,《文子》的具体成书时间,文子与《文子》其书的关系,至今尚无定论。

然而,《文子》还是可以作为研究文子思想的依据的,就像《论语》虽非孔子手写,但依然是研究孔子思想的可靠材料。

“虚静”说最早作为一个哲学的范畴出现在先秦时代,老子之论为起源,庄子将其发扬光大。

老庄的虚静,更多的是从哲学的角度去研究,即在本体论层面上,认为道体虚静,而在认识论层面强调主体虚静。

《文子》直接对《老子》思想进行继承,也对其进行了发展。

作为思想者的老子学说已经不再局限于天算历象的观测与人间祸福的预测,而是将“天道”作为终极的依据,推衍于“世道”与“人道”。

⑤既然《文子》是对老子学说的继承和发展,那么现从天道、世道、人道三方面来探讨《文子》的“虚静说”。

一、天道观察首先,关于道的本质,《文子》与老子的观念想通。

庄子文学批评中的“虚静”、“物化”说

庄子文学批评中的“虚静”、“物化”说

庄子文学批评中的“虚静”、“物化”说庄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

庄子的"虚静"和“物化”说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中两个相互关联的重要的理论范畴,它们都是讲艺术创作特别是艺术构思过程中主体心态的。

“虚静”即一种清虚、空明、宁静,不受任何主客观干扰的心态。

"虚静"说渊源于先秦哲学,最早由老子作为一种人生态度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提出的,"致虚极,守静笃"是道家修养论之主旨。

在老子看来,自然万物乃至宇宙鸿蒙一切都起源于他所谓的“道”,并受其支配。

而“道”性为“虚”,为“静”。

庄子继承发展了老子 "虚静"的学说,庄子的虚静说,从哲学上讲属认识论,是悟“道”的途径;从文艺上讲,属创作论,是创作主体进行艺术构思的一种精神状态。

在文艺创作中,虚静能使创作主体获得思想解放,使创造才能得到充分施展和最大限度的发挥:使创作主体思维空前活跃,闪现灵感火花;还能能使创作主体提高艺术概括能力。

《庄子·天道》:“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这里所谓的虚静,即是一种清虚、空明、宁静,不受任何主客观干扰的心态。

又说:“言以虚静推于天地,通于万物,此之为天乐。

”《人世间》中也说:“唯道集虚”。

但他有进一步超越和发展老子的虚静主张,把它推延到主体创造实践的各个领域。

庄子曾拿水作比喻,说明“水静犹明”能照见人的须眉,如果人的精神静下来就能如明镜,照见天地万物,感受自然万物之美。

例梓庆削木为鐻的寓言故事,它十分形象的说明了“虚静”的心理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梓庆能够制作出“见者惊犹鬼神”的作品来,正是因为他经过了“斋以静心”,进入到“虚静”的创作心理状态中。

他排除一切功名利益的诱惑,排除一切世俗的观念的干扰,达到“忘我”的境界,从而在虚静中能够准确的观察、认识木材和鸟兽的天性,并以主体的天性去契合客体的天性,制作出的鐻才能达到鬼斧神工的地步。

道家虚静说及其美学意义

道家虚静说及其美学意义

道家虚静说及其美学意义道家虚静说及其美学意义“虚静”,是中国古代哲学和文艺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作为哲学中所述“虚静”,不仅道家有所论述,而且儒、法、佛各家都有论及。

如《荀子·解蔽》说:“虚壹而静”。

《管子·心术》说:“天之道虚,地之道静”。

《韩非子·扬权》说:“执一而静”、“虚以静后”。

虚静说是先秦时期较为普遍的一种认识,涉及到人格修养、思维方式以及宇宙论和认识论等。

对于后世文艺美学中虚静说的形成,这些认识都有一定的影响。

但其中影响更直接、关系更密切的,还当是以老庄为主的道家虚静说。

不过,老庄讲“虚静”,首先是哲学意义上的“虚静”,是在他们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基础上所讲的“虚静”。

因为,中国古代哲学特别关注理想人生问题,注重人的修养在实践人生理想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儒家讲修身,并把修身扩充到整个社会,以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

道家也是如此,它把“道”看作整个宇宙的大和谐,其目的也是要实现其“无为而无不为”的政治目标。

道家认为,要达到这一目标,作为主体的人也必须是和谐的,可是现实社会中的人都被所谓的礼义道德,智慧巧利等等所污染,这就需要一种特殊的修养功夫,以把这些妨碍主体和谐的蔽障统统加以清除,恢复其原始的素朴状态。

这种特殊的修养功夫,就是虚静的心态。

一、虚静说的缘起道家“虚静”的观念,源于老庄哲学,与老子所谓的“道”和庄子所谓的“天”有密切的关系。

虚静说的提出,是道家对其理想人生境界的追求。

道家认为,“道”是一种无所不包的和谐境界,具体表现为无声、无形、无欲、无为,“昏昏默默”老子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它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十四章》)。

庄子也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

作为万物之本的“道”,其本质特征就是“无为而无不为”的最大的和谐。

那么,受“道”支配的人世间的一切活动,当然也必须是和谐的。

只有这样,才能与“道”相合为一,无往而不和谐。

浅谈“虚静”思想与文学艺术创作

浅谈“虚静”思想与文学艺术创作
学 思 想 与 审 美 意识 结合 的理 论 学说 一虚 静 说 , 形成 之 后 便 浓 缩 并 积 淀 在 民族 文 化 心 理 结 构 中, 经 历 代 文 人 雅 其 后 士 的 生发 、 阐释 、 改造 、 完 善 , 成 了对 中 国哲 学思 想 、 与 形 艺术 创 作 、 学 意识 具 有 深远 现 实 意 义 的理 论 观 念 。 美 [ 键 词 ]虚 静 ;无 已 ;游心 ;大 明 ; 学 创 作 关 文
的 肉 体 、 命 , 心 完 全 与 道 合 一 。 它 既 是 一 种 方 法 , 是 修 生 身 也 养 过 程 中 的 最 高 境 界 。《 宗 师 》 庄 子 通 过 颜 回 向 孑 子 讲 大 里 L 述 自己 进 步 的 故 事 , 明 了这 一 境 界 。颜 回首 先 忘 了 仁 义 , 说 后 来 又忘 了 礼 乐 , 后 达 到 “ 忘 ” 最 坐 。在 庄 子 看 来 , 与 无 限 要 的“ ” 体 合 而 为 一 , 的 心 灵 必 需 经 历 J 个 阶 段 的 精 神 修 道 本 人 L
灵 。最 后 阶段 则 是 能 在 心 灵 绝 对 自 由解 放 中达 到 与 道 合 一
说 :圣 人 之 心 静 乎 !天 地 之 鉴 也 , 物 之 镜 也 。 是 要 达 到 一种 纯 洁 无 杂 、 物 忘 我 的 空 彻 心 境 , 有 这 就 忘 没
种 心境 , 会 认 知 深 入 不 下 去 , 至 会偏 离 正 确 方 向 , 到斜 意 共 走
才 能 体 认 到 宇 宙 本 原 的 “ ”才 能 保 持 人 的心 境 永 远 处 于 虚 道 , 静 状 态 。老 子 是 席 静 说 之 首 侣 青 。庄 子 继 承 老 子 的 思 想 在
《 间 世 》} : 唯 道 集 虚 , 者 , 离 也 。 … “ 《 道 》 人 『说 “ l | 虚 心 ” ’天 中

道家境界:虚静的奥妙

道家境界:虚静的奥妙

道家境界:虚静的奥妙*导读:若从道家的立场研究虚静,则须采取精微的立场分析之,否则,虚静过于混沌而陷入隐晦不明的境地。

虚静乃道家(道教)惯用语,亦是凸显道家(教)修养之深的境界语。

对于虚静,世人多以一词对待之,即以混沌、综合之眼光对待之虚静乃虚无之境界。

自然,若以大文化、大国学之视角看待之,取虚静复合义亦未尝不可。

但若从道家的立场研究虚静,则须采取精微的立场分析之,否则,虚静过于混沌而陷入隐晦不明的境地。

虚静一词,在老子《道德经》中本是分解的: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16章)细究此章,当知虚、静本为两种不同的状态,且此两种状态密切联系,一则虚乃通往静的必然之路,或曰,若达到静,当需从虚开始;二则,只有致虚到极处,才能笃实归静,进而达到没身不殆之境。

亦是在此意义上,老子才有致虚极,守静笃之说。

无独有偶,近日予读《老子道德经憨山注》第十六章时,得见憨山对虚静的另一解释,获益颇多。

憨山云:致虚极守静笃者。

致,谓推致推穷之意。

虚,谓外物本来不有。

静,谓心体本来不动憨山注老子自然多从佛家立场入手,然其对虚、静的内外二分可谓精当,笔者对于虚、静的内、外二分亦是受了憨山大师的启发才得以成文。

窃以为,虚者,将外物空掉也;静者,内心寂然不动也。

故欲达到静,首先要虚,若无虚之功夫,静之境界则难以达到。

故道家(教)所谓的虚静可从此境地上做两重观。

虚。

道家之虚虽有空之意,然却又不完全类同佛家之空。

道家视野中宇宙万物乃为道所生,应依附于道,顺应大道。

自然,人亦应顺从大道之流行方能逍遥游于万物之间。

然而,遗憾的是,人往往为外物所执而陷入有待的锁链之中,恰如老子所言: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12章)于是,人之本应澄明之道心为外在之物所污染、所束缚,最终陷入终身役役而不见其功,苶然疲役而不知所归(庄子齐物论)的悲哀境地。

故虚当谓从外物的角度而言,即要虚掉外物,进而渐次达到明静之心。

道家“虚静说与文学创作中的“虚静”之关系(精)

道家“虚静说与文学创作中的“虚静”之关系(精)

道家“虚静说与文学创作中的“虚静”之关系论文关键词]虚静道家&nbsp文学[论文摘要]文学创作中的“虚静”说本为哲学命题,从《老-y)的“涤除玄鉴”到《文心雕龙-物色》中的“入兴贵闲”,也就是“虚静”命题从哲学领域进入文艺美学领域的过程。

由于在“虚静”状态下,文人与哲人会产生类似的思维活动,进入相同的精神状态,“虚静”的概念便被“采撷”到文苑中,并以其丰赡的内蕴逐渐成为一重要的美学命题。

当主体达到“虚静”状态时,其身心必然处于一种空明澄静的境界,心境清明,思想集中,就可以达到创作佳境。

文学创作中的“虚静”说本为一哲学命题,这一命题始于《老子)。

(老子)一书中提到:“涤除玄鉴”,“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意为人们只有保持虚静的状态,泯灭是非,消除差异,才能观照宇宙万物的变化及其本质。

到了魏晋时期,“虚静”这一哲学命题被人们借用到文艺术领域。

如宗炳提出“澄怀观道”,主体只有以空明虚静的精神状态去观赏山水形象,才能获得怡身畅神的审美享受,从中领悟到宇宙的本体。

此后,刘璐也借“虚静”的命题阐述其文艺思想。

如《文心雕龙·物色》中提出:“是以四序纷回,而人兴贵闲;物色虽繁,而析辞尚简;使味飘飘而轻举,情哗哗而更新。

”其中“人兴贵闲”一语是说在闲逸轻盈的心态下,外物触发创作主体的审美感兴。

此处刘樱表述了文学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的心理特征,即“虚静”之态。

从“涤除玄鉴”到“人兴贵闲”,也就是“虚静”命题从哲学领域进人文艺美学领域的过程。

一个哲学命题被赋予某种美学意义,成为某种美学特质的代名词,绝不仅仅是表面文字的借用,或者说不能靠文字上的生硬牵扯来实现这种演变,其中必定蕴含着更深刻的联系。

“虚”就是要求人们摒弃杂念和主观成见,以腾出足够的心理空间去容纳神思的活动;心绪宁静,恬淡闲适,不受外界干扰,是为“静”。

当主体达到“虚静”状态时,其身心必然处于一种空明澄静的境界。

如:“载营魄报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老子·十章》)“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

浅谈“虚静”说

浅谈“虚静”说

浅谈“虚静”说作者:李金娜来源:《青年生活》2019年第20期摘要:“虚静”说最早来自于老庄哲学,经过一代代人地发展改造,它已经变为中国古典美学和中国古典文论尤其是创作论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

对于文学创作,它强调虚静的心境对作家创作的积极影响,作家在创作构思时都要通过努力使自己达到这一状态,因为只有在此状态下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顺利地完成文学创作构思的过程。

关键词:虚静道 ;艺术构思创作心境一、“虚静”说与悟“道”虚静说最早出现在先秦时代。

其时,它最早是被作为一种哲学里的认识论范畴和心理学范畴提出来的。

最早构建“虚静”这一概念的是老子,他提出的“致虚极,守静笃”[1]属于哲学的范畴。

所谓“致虚极,守静笃”[1]便是将自己全部倒空,达到无知、无欲、无为、无我的状态,也就是说使内心清静、虚寂达到极点,他认为这是认识“道”的方法。

老子认为作为事物之源的道是虚静的,因此,只有当心境处于空明宁静状态时方能认识道。

而道家另一代表人物庄子则开始从心理学角度提出了著名的“心斋”和“坐忘”说来补充和发挥老子的“虚静”论。

庄子同老子一样认为只有通过“虚静”才能体认不可知的“道”。

但庄子对老子有关“虚静”的论述有了极大的发展和补充。

庄子为“致虚守静”找到了两种具体方法:“心斋”与“坐忘”。

庄子在《人间世》中云:“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

耳止于听,心止于符。

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

唯道集虚。

虚者,心斋也”。

[2]认为在认识“道”的过程中,主体应该调动注意的心理功能,全神贯注于认识的对象,从而达到对“道”的深远观照,这体现了庄子对认知心理的深刻理解。

又在《大宗师》中说:“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3]这就是使人忘了世间万物,忘了一切存在,甚至也忘了自己的存在,抛却一切知识和杂念,达到与道的合一。

虚静之极,能使人“身与物化”,即丧我忘物,物我同一。

《天道》篇说:“圣人之静也。

道家境界:虚静的奥妙1

道家境界:虚静的奥妙1

道家境界:虚静的奥妙*导读:虚静乃道家(道教)惯用语,亦是凸显道家(教)修养之深的境界语虚静乃道家(道教)惯用语,亦是凸显道家(教)修养之深的境界语。

对于虚静,世人多以一词对待之,即以混沌、综合之眼光对待之虚静乃虚无之境界。

自然,若以大文化、大国学之视角看待之,取虚静复合义亦未尝不可。

但若从道家的立场研究虚静,则须采取精微的立场分析之,否则,虚静过于混沌而陷入隐晦不明的境地。

虚静一词,在老子《道德经》中本是分解的: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16章)细究此章,当知虚、静本为两种不同的状态,且此两种状态密切联系,一则虚乃通往静的必然之路,或曰,若达到静,当需从虚开始;二则,只有致虚到极处,才能笃实归静,进而达到没身不殆之境。

亦是在此意义上,老子才有致虚极,守静笃之说。

无独有偶,近日予读《老子道德经憨山注》第十六章时,得见憨山对虚静的另一解释,获益颇多。

憨山云:致虚极守静笃者。

致,谓推致推穷之意。

虚,谓外物本来不有。

静,谓心体本来不动憨山注老子自然多从佛家立场入手,然其对虚、静的内外二分可谓精当,笔者对于虚、静的内、外二分亦是受了憨山大师的启发才得以成文。

窃以为,虚者,将外物空掉也;静者,内心寂然不动也。

故欲达到静,首先要虚,若无虚之功夫,静之境界则难以达到。

故道家(教)所谓的虚静可从此境地上做两重观。

虚。

道家之虚虽有空之意,然却又不完全类同佛家之空。

道家视野中宇宙万物乃为道所生,应依附于道,顺应大道。

自然,人亦应顺从大道之流行方能逍遥游于万物之间。

然而,遗憾的是,人往往为外物所执而陷入有待的锁链之中,恰如老子所言: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12章)于是,人之本应澄明之道心为外在之物所污染、所束缚,最终陷入终身役役而不见其功,苶然疲役而不知所归(庄子齐物论)的悲哀境地。

故虚当谓从外物的角度而言,即要虚掉外物,进而渐次达到明静之心。

老子的虚静观研究

老子的虚静观研究

论文关键词:老子虚静观作用现实价值论文摘要:作为春秋时代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老子的《道德经》中提出了“致虚极,守静笃”,“重为轻根,静为躁君”,“静胜躁,寒胜热”的思想,其中的虚静,是哲学意义上的虚静,是建立在他的宇宙观和人生观的基础之上的,同时它还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范畴。

就虚静本身而言,其特点可概括为:排除主观之成见﹑杂念﹑嗜欲,保持内心平静清澈﹑聚精会神﹑心智专一。

另外“虚静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的“静”蕴藏着“以静制动”“以静养智”“宁静致远”“清静无为天下正”的智慧。

虚静观还对音乐书画茶道有重要的影响。

结合当今社会现状,虚静观的现实价值和意义显而易见,其影响极其深远。

引言《辞海》云:老子,相传春秋时思想家,道家的创世人。

一说即老聃,字伯阳,楚国苦县(现在河南鹿邑县)厉乡曲仁里人,在周王朝担任守藏室史官。

老子姓李名耳,生于公元前571年,春秋时代末期,老子年龄比孔子稍长,传说孔子曾问礼于老聃。

据说他看到周室衰微,便隐退。

西出函谷关,至秦,莫知所终。

他路过函谷关时,关令尹喜强留他著书,他便写出了《道德经》(即《老子》一书)五千言而后离去。

老子是中国古代具有原创意义的思想家、哲学家,他的哲学思想博大精深,作为中华文明的智慧源头之一,对于整个中国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老子生平在史书中的记载甚少,明确一记录老子生平的最早文献是《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其它如《史记·孔子世家》和《庄子》的《天道》、《天地》、《天运》、《田子方》、《知北游》等篇中有零星记载,但都不详尽。

关于老子其人其书,长期以来学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但这些问题又是研究老子哲学所不容回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对于老子生平,学界一般依据司马迁《史一记·老子韩非列传》中的一记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伯阳、谥号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司马迁在此肯定了老子姓李名耳,是周守藏室史(相当于今天的国家档案馆馆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家“虚静说与文学创作中的“虚静”之关系
论文关键词]虚静道家&nbsp文学
[论文摘要]文学创作中的“虚静”说本为哲学命题,从《老-y)的“涤除玄鉴”到《文心雕龙-物色》中的“入兴贵闲”,也就是“虚静”命题从哲学领域进入文艺美学领域的过程。

由于在“虚静”状态下,文人与哲人会产生类似的思维活动,进入相同的精神状态,“虚静”的概念便被“采撷”到文苑中,并以其丰赡的内蕴逐渐成为一重要的美学命题。

当主体达到“虚静”状态时,其身心必然处于一种空明澄静的境界,心境清明,思想集中,就可以达到创作佳境。

文学创作中的“虚静”说本为一哲学命题,这一命题始于《老子)。

(老子)一书中提到:“涤除玄鉴”,“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意为人们只有保持虚静的状态,泯灭是非,消除差异,才能观照宇宙万物的变化及其本质。

到了魏晋时期,“虚静”这一哲学命题被人们借用到文艺术领域。

如宗炳提出“澄怀观道”,主体只有以空明虚静的精神状态去观赏山水形象,才能获得怡身畅神的审美享受,从中领悟到宇宙的本体。

此后,刘璐也借“虚静”的命题阐述其文艺思想。

如《文心雕龙·物色》中提出:“是以四序纷回,而人兴贵闲;物色虽繁,而析辞尚简;使味飘飘而轻举,情哗哗而更新。

”其中“人兴贵闲”一语是说在闲逸轻盈的心态下,外物触发创作主体的审美感兴。

此处刘樱表述了文学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的心理特征,即“虚静”之态。

从“涤除玄鉴”到“人兴贵闲”,也就是“虚静”命题从哲学领域进人文艺美学领域的过程。

一个哲学命题被赋予某种美学意义,成为某种美学特质的代名词,绝不仅仅是表面文字的借用,或者说不能靠文字上的生硬牵扯来实现这种演变,其中必定蕴含着更深刻的联系。

“虚”就是要求人们摒弃杂念和主观成见,以腾出足够的心理空间去容纳神思的活动;心绪宁静,恬淡闲适,不受外界干扰,是为“静”。

当主体达到“虚静”状态时,其身心必然处于一种空明澄静的境界。

如:“载营魄报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老子·十
章》)“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

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老子·五十二章》)在虚静中,主体专注于对象,心态统一,才能体察到自然界的精微之处,从纷繁中抓住本质,得其真。

战国时管子学派和荀子讲的“虚一而静”,与老子的命题有着渊源关系。

庄子又将老子的“涤除玄鉴”之意,发展成为,’,心斋”、“坐忘”的命题。

“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 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

听止于耳,心止于符。

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

唯道集虚。

虚者,心斋也。

’‘(《庄子·人间世》)“堕肢体,默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庄子·大宗师))庄子要求人们从内心彻底排除利害观念,以达到“神与物游”的境界。

“虚静”说是先秦较为普遍的一种认识,涉及人格修养、思维方式以及认识论等。

作为哲学中所述的“虚静”,不论是道家、儒家,还是法家,完全是从体“道”的角度出发,将“虚静”作为认识世界本体的途径。

同样,在文学活动中,创作者如果能排除一切杂念和欲求,心境清明,思想集中,“收视反听,耽思傍讯”(《文赋》),就可以达到“情瞳眺而弥鲜,物昭晰而互进”(《文赋》)的创作佳境。

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
刘鳃提出:“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渝五藏,澡雪精神”,构思作品需以闲旷之心。

同样的论述也见于黄侃《文心雕龙札记·神思》:“故为文之术,首在治心,迟速纵殊,而心未尝不静,大小或异,而气未尝不虚。

”都强调创作中要保持宁静闲适之心。

相较而言,“人兴贵闲”强调的是创造审美意象前的身心状态>((神思》篇关注的是文学构思中的心理活动,但这两个阶段又是紧密联结、难以区分的。

从理学角度讲,当主体处于心清神静的“虚静”状态时,大脑终止了对其他意念的思考,压抑了大脑皮层的部分兴奋区域,从而促进潜意识变得活跃,进而能记起、运用一些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的表象。

总之,当主体进人一种宁静专注的“虚静”心态中,无论是哲学家,还是文学家,都会产生类似的心理活动和生理体验。

《庄子·达生》篇有“梓庆削木为键”的寓言故事,梓庆削木,“见者惊犹鬼神”,之所以有巧夺天工的艺术品,是因为“齐以静
心’‘,“不敢怀庆赏爵禄”,“不敢怀非.} }a拙”。

庄子在《知北游》中借老子之口说“汝斋戒,疏渝而L.} ,澡雪而精神,措击而知!”在庄子看来,只有去除世俗之知,功名之欲,保持虚静,才能实现精神世界的自由,“得至美而游乎至乐”(《田子方》)。

道家所谈的“无功”、“无名”、“虚静”,目的都是要排除一切干扰,保持精神的绝对纯净,进而泯灭欲望,消除争斗社会就能和谐安宁,这才是道家的终极关怀。

此处,道家虽不谈如何创造艺术美,但读者未尝不可从中有所发挥。

如梓庆削木的故事,如果用美学的眼光来看,就其超越世俗功利的性质而言,就是一种超功利的审美态度。

刘祝的“人兴贵闲”说,也是通过“疏渝五藏,澡雪精神”,达到忘世弃俗、胸中廓然无一物的状态,以林泉之心拥抱自然山水,才会发现自然之真美。

另外,闲适的心态更能激发灵感,在“精鹜八极,心游万初”中,“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文赋》),获得极大的创作自由。

无心为文,反获佳作,正所谓无意乃佳,“率尔造极”(《物色》)。

道家倡导这种“无功”、“无名”的空明心境,恰与审美活动中超越功利的审美态度有相通之处,文学家在有意无意中化用了哲学领域的“虚静”概念。

上文提到梓庆怀有不求虚名、无为之心,才能使精神得到彻底的解脱和无限自由,进人忘我忘俗、天性表露的境地。

(庄子》中还有许多关于“堕肢体”、“离形去知”的故事,如“南郭梓茶隐机而坐,仰天而嘘,嗒焉似丧其祸”(《齐物论))。

从“无功”、“无名”到“无己”,渐渐臻于“虚静”状态,头脑中没有先人为主的观念束缚,思想上自由驰骋,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同一”(《齐物论》)的精神自由。

道家虽然对感性世界持有贬斥态度,但它要把握形而上的“道”又需借助形而下的物,即在有限中体悟无限,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

那么再看中国的美学,是否也企慕某种无限之境呢?宗炳既然认为“山水以形媚道”(《画山水序》),就是说山水风物是“道”的显现,有限的“形”可以显现无限的“道”,因此审美主体要以虚静空明的心去“味象”,体悟其中蕴涵的宇宙本体和生命。

元好问有言:“万虑洗然,深人空寂,荡元气于笔端,寄妙理于言外。

”(《陶然集诗序》)也是说在这样的精神状态下,主体容易从感性形象中发现、体验到某种情味,使其审美意象含蕴丰富,做到物色尽而情有余。

可以说,中国的美学富于哲学意味。

“既不脱现实的丰富生动的感性世界,同时又内在地超越了它,上升到远比日常的现实世
界更高的精神境界。

”川2肠当然,文学活动中所寻求的这种无限不同于哲学意义上的无限,它可以是人生况味、历史兴叹,或生命本体。

哲学意义上的“虚静”与审美中的“虚静”又是有本质区别的,二者不在同一范畴内。

由于在“虚静”状态下,文人与哲人会产生类似的思维活动,进入相同的精神状态,“虚静”的概念便被“采撷”到文苑中,并以其丰赡的内蕴逐渐成为一重要的美学命题,当然还有其他的复杂因素促成这一转用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