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法的分类和应用37页PPT

合集下载

中医灸法的应用 ppt课件

中医灸法的应用  ppt课件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前言
1、灸法的概念和特点
概念
以艾绒为主要燃烧材料,烧灼、薰熨或刺激体表的一定部 位的一种医疗保健方法。 “灸焫”
特点
➢具有火热之性,是一种温热性刺激
➢弥补针药之不足 阳气衰微,沉寒痼冷
特殊
《医学入门》:“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
必须灸之” ppt课件

间接灸
隔蒜灸 隔盐灸 隔附子饼灸
温和灸
分 灸法
悬 灸 雀啄灸
回旋灸

艾卷灸
(条) 实按灸 太乙针灸

雷火针灸
温针灸
温灸器灸——各种温灸器
非艾灸类 灯草灸
天 灸 ppt课件
8
灸法种类和应用
(一)艾炷灸
概念:圆锥形的艾团。壮:每燃烧一个艾炷,称为一壮。
艾炷 制作
规格:大、中、小
ppt课件
9
灸法种类和应用
5
前言
2、施灸材料
性属温热,纯阳之性;芳香无毒,主灸百病
艾叶 易燃,渗透

药源丰富,价廉
艾绒 ①芳香;②易燃,温和;③使用方便
其他
ppt课件
6
一、灸法的作用
防病保健
逆灸-“无病而针灸曰逆,逆,未至而迎之也。”
保健灸(《针灸ຫໍສະໝຸດ 英》)扶阳培元, “卫外而为固”
温经散寒
温经通络--风寒湿痹证 温中驱寒逐湿--寒湿为患、阳虚诸证
阳阴 左右对称 依次施灸
(二)艾灸补泻法
《灵枢•背俞》 “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等待)自灭也; 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傅,拊)其艾,须其 火灭也。”
ppt课件
17
三、施灸的注意事项

(医学课件)灸法--针灸学

(医学课件)灸法--针灸学

灸法--针灸学xx年xx月xx日•灸法的基本知识•灸法的基本技巧•灸法的临床应用•灸法的学习与培训目•灸法的传承与发展录01灸法的基本知识灸法是以艾绒为主要原料,点燃后放置于身体的一定部位,利用艾绒燃烧产生的温热刺激,通过经络腧穴,达到温经散寒、活血通络、回阳固脱、补中益气等作用的疗法。

灸法的定义灸法起源于远古时期,经过数千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以艾灸为主,辅以其他材料的多种灸法。

从先秦到明清,灸法不断发展完善,成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灸法的历史灸法的定义与历史非艾灸包括灯火灸、熏脐灸、天灸等,具有简便易行、容易掌握等特点,适用于感冒、咳嗽、哮喘等急性病症。

艾灸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直接灸包括瘢痕灸和无瘢痕灸,间接灸包括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等。

适用于寒证、虚证、瘀血、疼痛等病症。

电热灸利用电能转化为热能进行艾灸,具有操作方便、温度可调、刺激性强等特点,适用于寒证、痹证等病症。

灸法的分类及其应用灸法的作用主要包括温经散寒、活血通络、回阳固脱、补中益气等作用。

灸法的作用原理通过调节人体气血、阴阳平衡,改善人体内部环境,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同时,灸法还可以调节人体免疫功能,提高人体抵抗力。

灸法的作用及其原理02灸法的基本技巧施灸的先后顺序先灸上部,后灸下部一般来说,施灸时应先灸头部、肩部、腰部等上部穴位,再灸下肢、背部等下部位穴位。

先灸背部,后灸腹部背部为阳,腹部为阴,先灸背部可以调和阴阳平衡。

先灸后脑勺,后灸前胸部后脑勺为阳气聚集之处,先灸后脑勺可以调和阳气,再灸前胸部则可以调和脏腑功能。

施灸的常用手法将艾条放在穴位上方,距离皮肤约2-3厘米,以患者感到温热为度,一般每处穴位灸5-10分钟。

温和灸将艾条在穴位上方上下移动,以患者感到温热为度,一般每处穴位灸10-15分钟。

回旋灸将艾条在穴位上方快速上下移动,以患者感到温热为度,一般每处穴位灸5分钟左右。

雀啄灸将艾条放在穴位上方,距离皮肤约1.5-2厘米,以患者感到温热为度,一般每处穴位灸10-15分钟。

灸 法

灸 法
• 二、艾卷灸(艾条灸)
• 艾卷由纯净细软的艾绒外裹细草纸做成。其为长20 cm、直径约1.5 cm的圆柱形(见图5-33-6)。也可在艾绒中掺入药物,制成药物艾 卷,如“太乙神针”“雷火神针”。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灸法的种类及操作
• 艾卷灸根据操作方法可分为悬灸和实按灸。 • 1. 悬灸 • 包括温和灸、雀啄灸和回旋灸。 • (1)温和灸。将艾条一端点燃,在距离施灸部位约1寸处进行熏灸(
在穴位或肿块上, 上置艾炷点燃施灸,当艾炷燃尽时换炷再灸。一 般每穴可灸5~7壮。具有消肿化结、拔毒止痛、杀虫的作用。临床用 于瘰疬、痈疽疮毒未溃、肺痨、腹中积块等。 • (3)隔盐灸。多用于脐窝部施灸。操作时先将湿纸铺于脐孔中,上 用细食盐填平,食盐上盖一鲜姜片,上置艾炷施灸(见图5-33-5)。 具有回阳救逆、温中散寒的作用。临床用于急性腹痛吐泻、痢疾、四 肢厥冷、虚脱、中风脱症等。
瘢痕灸和瘢痕灸。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灸法的种类及操作
• (1)无瘢痕灸(非瘢痕灸)。用中、小艾炷。将艾炷放在穴位上, 从上端点燃,当剩2/5左右、患者感到烫时,用镊子将艾炷夹去,换 炷再灸,一般灸3~7壮。灸至局部皮肤红晕而不起泡为度。若灸后起 小水泡,无须处理。出现大水泡时,可用消毒针穿破放水。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灸法的作用
• 气为血帅,血随气行,而气得温则行,气行血亦行。灸之能使气机通 利,营卫调和, 瘀血自消。临床常用于治疗气血凝滞的乳痈初起、 瘰疬、瘿瘤、寒性疖肿未化脓等证。
• 4. 防病保健 • 无病自灸,能激发人体正气,增强抗病能力,一方面可预防疾病发生
,另一方面使人精力充沛、减缓衰老、延年益寿。
见图5-33-7), 使局部有温热感,每穴灸5~7 min,以皮肤红晕为度 。对昏厥、局部知觉减退的患者和小儿,医者可将食、中两指置于施 灸部位两侧,感知患者局部受热程度,随时调节施灸距离及时间,防 止烫伤。温和灸多用于灸治慢性病。 • (2)雀啄灸。

中医灸法PPT课件

中医灸法PPT课件

2019年11月26日
.
5
中医灸法
• 5、引热外行
• 艾火的温热能使皮肤腠理开放,毛窍通畅,使热有去路, 从而引热外行。
• 临床上可用灸法治疗疖肿、带状疱疹、丹毒、甲沟炎等某 些实热病证。
• 对阴虚发热也可使用,但要注意施灸量不宜过大。
2019年11月26日
.
6
中医灸法
• 三、灸法的种类
• (一)艾柱灸
2019年11月26日
.
11
雷火灸
2019年11月26日
.
12
雷火灸
• 雷火灸的作用
中医角度来讲,雷火灸具 有:
1.温通经络、祛风散寒 2.活血化淤,散瘿散瘤 3.扶正祛邪等功效
2019年11月26日
西医角度来讲,雷火灸具有: 1.通过火热力及红外幅射力, 达到循经感传通导经络和调 节微循环的作用 2.在用灸区域形成高浓药区, 在热力的作用下,渗透组织 深部
用手工或器具将艾绒制成的圆锥状物,称为艾柱。
将艾柱置于穴位或病变部位上,点燃施灸的方法称为艾柱灸。
分类:1、直接灸
2、间接灸
2019年11月26日
.
7
中医灸法
• (二)艾条灸 • 将艾绒制成艾条进行施灸,称为艾条灸。 • 1、悬起灸:将艾条的一端点燃,悬于腧穴或患处一定高度之上,使热
力较为温和地作用于施灸部位。适用于多种可灸病证。 ① 温和灸 ② 雀啄灸 ③ 回旋灸
2019年11月26日.源自15雷火灸• 使用步骤
• 1.扭开灸盒,取下灸药顶部的大头针,插入盒口小孔中,固定灸药.
• 2.点燃灸药顶端,注意随时吹掉药灰,保持红火。
• 3.将灸药火头对准应灸部位,距离皮肤2-3cm熏烤,至皮肤发红,深部组织

(医学课件)灸法--针灸学

(医学课件)灸法--针灸学

隔物灸
将选定药物放在艾炷和皮肤之间进行施灸,以达 到药物和艾灸的双重作用效果。
热敏灸
通过寻找个体化的热敏穴位,进行艾灸刺激,以 达到温通经脉、调和气血的效果。
灸法的作用原理
温热刺激
艾叶的药用价值
灸法通过温热刺激可以扩张血管、促进血液 循环、改善局部组织营养,从而起到温经散 寒、活血通络的作用。
艾叶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等作用,因此 艾灸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改善机体状态。
穴位刺激
综合作用
通过对穴位的刺激,可以调和气血、平衡阴 阳,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灸法的作用原理还包括综合作用,即通过调 节机体内在的各种机制,使机体自身发挥治 疗作用。
02
灸法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
灸法在内科中的应用
1 2
消化系统疾病
灸法可以有效缓解胃痛、腹泻、便秘等症状, 改善消化系统功能。
呼吸系统疾病
小儿腹泻
灸法可以有效缓解小儿腹泻症 状,改善小儿消化系统功能。
小儿遗尿
灸法可以缓解小儿遗尿症状, 提高小儿泌尿系统功能。
03
灸法与传统疗法的关系
灸法与中药的关系
灸法与中药各有所长
灸法与中药在治病原理上有所不同,各有优势。
灸法对中药的辅助作用
灸法可以辅助中药治疗,提高药效,增强治疗效果。
中药对灸法的辅助作用
灸法--针灸学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灸法概述 • 灸法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 • 灸法与传统疗法的关系 • 灸法的研究与发展 • 灸法的注意事项与预防措施
01
灸法概述
灸法的定义与历史
灸法定义
灸法是以艾绒或其他药物为主要施灸材料,点燃后放置于人 体体表的一定部位或穴位上,通过烧灼和熏熨刺激,以温通 经脉、调和气血、协调阴阳平衡。

灸法ppt课件

灸法ppt课件
白芥子灸、蒜泥灸、斑蝥灸
艾柱灸
1.直接灸
含义:将大小适宜的艾柱,直接放在皮肤上
施灸的方法。 又名:
分类:
化脓灸
①瘢痕灸
——将皮肤烧伤化脓,愈后留瘢痕
②无瘢痕灸
——不将皮肤烧伤化脓,愈后不留
瘢痕
瘢痕灸
注意: 1.每壮必须燃尽,除去灰烬后,易炷再 灸,灸至起疱为度。 2.施灸时产生剧痛,可以在施灸周围 轻轻拍打,缓解疼痛。 3.正常情况,灸后1周左右,施灸部位 化脓成灸疮,5~6周痊愈,结痂脱落 后留下瘢痕。 4.必须征得患者同意方可进行。 5.常用于慢性顽疾(哮喘、肺痨、瘰疬等)。
雀啄灸
回旋灸
艾条灸
2.实按灸 含义:按在皮肤上,中隔物。 分类:太乙针、雷火针
太乙针
雷火针
注意:1.点燃太乙针,用7层布包裹燃着的一 端,立即紧按于应灸的部位。
2.针冷再燃再熨,反复7~10次为度。 3.应用:风寒湿痹、肢体顽麻、痿弱无
力、半身不遂等。
温针灸
1.适用于? 2.针刺得气后,将艾绒或长约2cm的艾条插在
灸法的注意事项
⑥施灸时的安全:注意用火安全,用过的艾 条放入灭灸器内未燃尽的艾绒或其他材料 应装入专门的容器内,并盖严以防复燃。
灸法
内容提要
灸用材料和灸法的作用 灸法的分类及操作 灸法的注意事项
灸用材料和灸法的作用
一、灸用的材料
树枝
消除
柴草
疾病
艾 草
(温经止血,散寒调经,安胎)
灸用材料和灸法的作用
一、灸用的材料

1.艾叶一般在农历的4~5月采集,

“湖北蕲州”为佳。
2.将干燥的艾叶,捣制后除去杂质,
即成为纯净细软的艾绒。

灸法PPT课件

灸法PPT课件
将间隔物置于艾炷与皮肤之间,点燃施灸 的方法。根据间隔药物的不同,间接灸又有多 种灸法。
(1)化脓灸(瘢痕灸)
艾炷灸-直接灸
操作:
① 选择体位——舒适、平正、宜于持久; ② 安放艾炷——穴位局部涂以少许葱、蒜的
汁液,增加刺激,放置中、小艾炷; ③ 点火施灸——病人感到灼痛,可在施灸处
周围轻轻拍打以减轻疼痛。灸完一壮后,用 纱布蘸冷开水轻檫灸处,反复灸7~9壮。 ④ 灸后处理——敷膏药,灸后护理。 适应病症: 顽固性疾病
①便于搓捏成形;
②芳香易燃,火力温和, 穿透力强,可深入脏腑或 透达病所;
③价格低廉,便于采集。
①农历3~5月采集新鲜肥厚艾叶; 艾绒的制作 ②曝晒干燥,捣碎去杂梗、泥沙;
③晒、捣筛反复多次,形成艾绒。 粗艾绒:间接灸 细艾绒:直接灸 艾绒的保藏 注意防潮、防霉、防蛀。
《孟子》有“七年 之病,求三年之艾” 之说。
化脓灸图
(2)非化脓灸
① 将施灸处涂少许凡士 林,安放中、小艾炷, 点燃灸之;
② 出现灼痛时用镊子夹 去艾炷或压灭,更换艾 炷再灸;
③ 连续灸3~7壮,以皮 肤轻度红晕为度。
适应病症:一般虚寒性病 症。
艾炷灸-直接灸
2.间接灸法 (1)隔姜灸
① 制作姜片:将鲜姜切片, 厚0.2~0.5cm,直径约 2cm,中间用针穿数孔;
温和灸
距离相对固定, 2~3 厘米,灸10~ 15 分钟 ,局部红晕为 度。
适应症:慢性病、 虚证。
艾条灸
雀啄灸
对准穴位,上下 移动,如雀啄食。
适应症:急性病、 实证。
艾条灸
回旋灸
距离相对固定, 平行移动或左右旋 转。
适应症:筋脉 痹阻、风湿痹痛。

灸法护理PPT课件

灸法护理PPT课件

艾炷灸法
• 适应症 以虚症、寒症和阴症为主,适用于慢性久病以及阳气不足之 证 ·禁忌症
▲实热、阴虚阳亢;如发热、高血压、出血 ▲头、颜面部,血管表浅部位,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 ▲体质虚弱、空腹、极度疲劳及对灸恐惧者。
艾炷灸法
• 操作步骤
查对1----解释---体位+部位---查对2----施灸---观察----清洁皮肤----查对3整理 -----记录+签名
温灸器灸
其他灸法
1、灯火灸 护理注意:每穴一般只灸1次,灸时蘸油 不要太多,以免烫伤,灸后皮肤可能发黄 或气泡,注意避免感染,一般无需特殊处 理。 2、天灸 ※蒜泥灸 ※白芥子灸 ※斑蝥灸
灸法的适应症和护理
• 适应症 • 护理
施灸的先后顺序 施灸的补泻方法 施灸的禁忌 施灸后的护理
THANKS
灸法护理
成都中医药大学硕士 龙泉驿区中医院 冯蓓主治中医师
内容
>> 灸法的基本知识
01
>> 灸法的种类及操作
02
>> 灸法的适应症和护理
03
第一部分 灸法的基本知识
一、概念 灸,又称为艾灸,是以艾绒为主要材料,在体表的一定部位进行熏 灼或温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温通经脉、调和气血、协和阴阳、 扶正祛邪,达到治疗疾病、防病保健目的地一种方法。
艾炷灸法
• 直接灸 1、瘢痕灸(化脓灸)
护理注意:★需征得患者同意★灸前涂抹凡士林★灸后嘱患者不可碰水, 每天消毒★灸疮约45天愈合,结痂脱落后留下疤痕★如继发感染按外科 常规护理方法处理★体弱年老、糖尿病患者不宜使用
2、无瘢痕灸(非化脓灸)
艾炷灸法
• 间接灸 1、隔姜灸 护理注意:如觉灼热可移动姜片,或在姜片下再垫一块姜片或直接提起 2、隔盐灸 护理注意:选择干燥的食盐,或在食盐上搁置姜片 3、隔蒜灸 护理注意:如觉灼热可移动蒜片 4、隔附子灸 护理注意:如觉灼热可移动附子饼

艾灸疗法在临床中的应用 ppt课件

艾灸疗法在临床中的应用  ppt课件

温针灸

温针灸,是在毫针刺入穴位后留针过程中,在针柄上插
入艾卷施灸的一种灸法,是毫针针刺和艾卷灸的结合。《针
灸聚英》中载有:“王节斋日,近有为温针者,乃楚人之法。
其法针于穴,以香白芷作团饼,套针上。以艾蒸温之,多以
取效”。

操作时,在针刺得气后,将针留在适当的深度,在针柄
上穿置一段长约1.5~2cm、距皮肤2~3 cm的艾卷,从艾
艾属草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我国各地均有 生长,以蕲州产者为佳,故有“蕲艾”之称。
《名医别录》载:"艾味苦, 微温,无毒,主灸百病。"
气味芳香
艾叶
容易燃烧
火力温和
艾绒的制作
选用干燥的艾叶,捣制后除去 杂质,即可制成纯净细软的艾绒,
晒干贮藏,以备应用。
灸法的作用
(一)温经散寒
《素问·异法方宜论篇》 载:“脏寒生满病,
度。每日1~2次,至治愈。

4、隔姜灸法:用鲜姜切成直径大约3厘米~4厘
米,厚约0.3厘米~0.4厘米的放于姜片上点燃施灸,
当患者感觉灼烫时,可将姜片稍微提起,稍停后放
下再灸,以免烫伤。艾炷燃尽,易炷再灸,每穴每
次艾灸5~7壮。每次选取3~4穴,每日1次,至痊愈。

2.在所灸的部位覆盖几层棉纸或布,再将点燃的艾条隔着纸或布,直接
按在穴位上,留1~2秒钟即可。紧接着再按其他穴位。若火熄则重新点燃。
每次按灸10次左右。

(2)雷火针疗法
• 雷火针疗法是用沉香、木香、乳香、蕲艾等药物粉碎, 用绵纸卷紧,然后点燃,灸治一定的部位来治疗疾病的一 种方法。(闪腰岔气、风寒湿痹、腰疼腿痛、关节疼痛、 寒性腹痛、寒性腹泻) 此法见载于明代杨继洲的《针灸大 成》,属于灸法的一种,主要用于畏针患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灸法的分类和应用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