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的设计教育

合集下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学设计心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学设计心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学设计心得(实用版2篇)篇1 目录一、引言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学理念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爱国主义教育三、教学设计的实践与思考1.教学目标的设定2.教学内容的选择3.教学方法的创新4.教学评价的改革四、总结篇1正文【引言】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性。

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成为我们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本文将结合我的教学设计实践,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学设计的心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学理念】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们教育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灵魂。

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将其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国自主创新、逐步形成的一套科学理论。

在教学设计中,我们要注重将这一理论体系融入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3.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之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

在教学设计中,我们要注重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教学设计的实践与思考】1.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

在设定教学目标时,我们要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

2.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我们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学理念。

3.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环节。

在教学方法的创新上,我们要积极探索和尝试,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4.教学评价的改革教学评价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学评价的改革上,我们要注重过程与结果的统一,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学理念。

篇2 目录一、引言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学设计的含义和特点1.含义2.特点三、教学设计的实践经验和方法1.坚持以学生为中心2.强化思想政治教育3.融入现代教育技术四、案例分析1.案例一: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设计2.案例二:德育课程的教学设计五、总结篇2正文【引言】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学设计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何克抗: 中国特色教育技术理论

何克抗: 中国特色教育技术理论
与此他们并不妄自菲薄看全鉴段车敌到要在学造好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教结的固有缺陷但充分肯定其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明显优势从而形成既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又突岀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体地位的主导一主体相结合教育思关于中国特色教育技术的教育思想这种新型教育思想的合理性及科学性不仅得到我国几百所各种不同类型学校包括一大批办学条件较差的农村学校教学实践的检验而且与21世纪以来国际教育界在教育思想方面的最新发展不谋而合如前所述进入20世纪九十年代以后随着以多媒体计算机和因特网教育应用的迅猛发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逐渐成为国际教育界占统治地位的教育思想但是在经历九十年代将近十年的网络教育实践以后国际教育界通过深入总结开办网络学院的经验并认真吸取这一过程中的教训终于认识到blearning作为一种全新的教与学方式具有传统教与学方式所不具备的许多优点但是blearning也并非人类最佳的教与学方式例如在elearning环境下比较缺乏学校的人文氛围学术氛围难以直接感受到教师的言传身教和优秀教师的人格魅力更无法实现因材施教
一.关于中国特色教育技术的教育思想
这种新型教育思想的合理性及科学性,不仅得到我国几百所各种不同类 型学校(包括一大批办学条件较差的农村学校) 型学校(包括一大批办学条件较差的农村学校)教学实践的检验,而且与 21世纪以来国际教育界在教育思想方面的最新发展 21世纪以来国际教育界在教育思想方面的最新发展不谋而合——如前所述, 进入20世纪九十年代以后,随着以多媒体计算机和因特网教育应用的迅猛发 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逐渐成为国际教育界占统治地位的教育思想. 但是在经历九十年代将近十年的网络教育实践以后,国际教育界通过深 但是在经历九十年代将近十年的网络教育实践以后 入总结开办网络学院的经验并认真吸取这一过程中的教训,终于认识到E终于认识到E 终于认识到 Learning作为一种全新的教与学方式 作为一种全新的教与学方式, Learning作为一种全新的教与学方式,具有传统教与学方式所不具备的许多 优点,但是E Learning也并非人类最佳的教与学方式 也并非人类最佳的教与学方式,例如,在E-Learning 优点,但是E-Learning也并非人类最佳的教与学方式 环境下,比较缺乏学校的人文氛围,学术氛围,难以直接感受到教师的言传 身教和优秀教师的人格魅力,更无法实现因材施教.传统的教与学方式尽管 传统的教与学方式尽管 有许多的缺陷,但它能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能因材施教, 有许多的缺陷,但它能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能因材施教, 因而有利于学生对系统科学知识的学习,理解与掌握, 因而有利于学生对系统科学知识的学习,理解与掌握,有利于学生打下较坚 实的知识与能力基础.可见,在以E-Learning为代表的全新教与学方式和传 在以E 实的知识与能力基础 在以 Learning为代表的全新教与学方式和传 统教与学方式之间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我国设计教育的发展趋势与变革

我国设计教育的发展趋势与变革

我国设计教育的发展趋势与变革一、我国设计教育的发展历史及现状中国的设计艺术教育经历了师徒相传的作坊式、对日本设计教育模式的全盘接受、对法国、美国设计教育模式的效仿,直至出现多国教育模式在中国融合的局面的时期。

我国教育自甲午战争以后都是以日本教育模式为蓝本。

当时陈之佛先生在读的浙江甲种工业学校教习图案的均为日本教员,图案教材也是采用日本版。

对日本图案教育的学习不利于中国艺术设计教育长远健康的发展,但对当时一穷二百的中国艺术设计教育也有借鉴意义,对日本图案教育的学习最早奠定了我国设计教育的基础。

1927年蔡元培主持国民政府大学院艺术教育委员会,采用中西合璧,直接促进了杭州国立艺术学院的建立。

雷圭元先生等法国留学归来的人才,开设了诸如西方建筑与装饰设计理论的课程,带回了法国的设计思想,打破了当时日本模式在中国统一天下的局面。

直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天津、广东陆续出现艺术学院;解放后,1957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成立,使我国的设计教育逐步走上正规化和规范化。

而设计教育的真正蓬勃时期是在改革开放以后。

但是时代在发展,而我们的设计教育的发展赶不上国际的步伐,达不到社会对设计人才的要求。

一直到目前,我们的设计教育中,技能型的教育占有很大比重,“重操作、轻创造”成为以往设计教育的一贯传统。

不少专业院校的设计基础教育依旧是中国式工艺美术装饰的附属品,近二十年来,其教育管理方式,仍未摆脱大美术教育思想的束缚,不少课程成为简单抄袭舶来品的专业技能课,技巧、技法显得比创造更为重要。

这样的结果是,四年本科教育与三年或两年的专科教育所得到的学生水平、素质基本一致,即偏于匠气,而少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但是,当今的设计教育,不重视开拓学生的视野,加厚学生的文化底蕴,课程设置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的发挥。

所有这些,使我们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社会文化与价值观念的变迁,难以与时代的发展趋于同步。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设计教育的理念必须得到重新定位与反思。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

2 世 纪是设 计 的世 纪 , 设计 教 育不 仅仅 是要 培养 一些 设 学 知识有 效 地进 行综 合联 系 , 反 映 在最 终 的设 计 作 品 当 中。很 l 艺术 并 计 师 , 应 当是 当前 信 息 时 代 的艺 术 设 计 文 化 的 教 育 , 负 着 多 的学生 在设 计 过程 中甚 至 把一 些 所 谓 的 基 础课 理论 知 识 忘 得 它更 肩 提 高 人类 设计 艺术 文化 素 质 的重任 , 就 意 味着 艺 术 设计 教 育 将 干二净 。在他 们 的作 品当 中很难 看 出形 式 构成 的因素 , 很 难 这 也 会 是 2 世 纪重 要 的一 种教 育 。如何 培 养 出 高素 质 且 符合 社 会 需 发 现设 计思 维 的轨 迹 , 学 生往 往是 在 设计 完成 以后再 寻 找 出 1 有些 要 的设计 人才 已成 为我 们 当今 艺术 设 计教 育 的根本 问题 。 设计 的 理念 和设 计思 维 方式加 以牵强 附会 的注解 。 1 对 当今 艺 术设 计教 育 的反 思 3 教学 方 法的创 新 当今 的政 治 经济 文化 及生 活 环境 发 生 巨 大变 化 时 , 我们 的人 随 着艺 术设 计 教育 观念 、 目标 、 理 、 容 、 管 内 的创 新 , 教 育方 其 才培 养观 和教 育 观也应 该 发生 相应 的变 化 , 育必 须 适 应社 会 的 法 也必 须创 新 。旧 的 艺术 设 计 教 育 方 法 , 制 了教 育 观 念 、 育 教 限 教 变 革 , 断进行 更 新与 改造 。我 们 有必 要 对 现有 的艺 术设 计 教 育 目标 、 育管 理 和教育 内容 的创 新 。我 们必 须 找 出一 个科 学 有 效 不 教 进行 反思 , 以培养 具有 创新 能力 的艺 术 设计 人 才 。在 当今 的艺 术 的方 法 , 先要 将 艺术 设计 教 育 的创新 模式 与 社会 的 需求 结 合起 首 设计 教 育中 , 多的是 延续 着传 统 的艺 术设 计 教 育 的体 系 。艺 术 来 , 遍 教育 与个 性培 养有 机结 合 起来 , 到 教育 方法 科 学 化 、 更 将普 做 灵 情趣 化 、 息 化 和 功 能化 。 次 创造 一个 宽松 信 【其 2 设计专业的学生往往重视形式上的动手能力 , 而忽略 了素质基础 先进 化 、 活化 、 理论 知识 , 统 的艺术 设计 教 育理 念也 更 多 地 注 重于 学 生 技能 的 的 、 传 富有 活 力 的教育 氛 围 , 调动 教 师 和学 生 积极 性 和 主动 性 , 充分 培养 , 淡化 了 对学 生 的创 造 性 设 计 思 维 的 培 养 。 因此 , 学 生 增 强学 生参 与 意识 , 被 动 的 听 变 为 主动 的想 , 主 动 的想 变 为 而 在 把 把 的 设计 作品 中艺 术 的原 创力 往 往 表现 不 足 。重 知识 教 育轻 素 质 主 动的 做 , 教师 创造 性 的教 , 学生 创造 性 的学 , 创造 性 的 教 育方 把 教 育 , 专项 教 育轻 复合 教 育 。学 生 简 单 地 认 为 设 计 只 是 在 美 法 渗透 到艺 术设 计 教育 中 。 统教 学 大部 分课 程 仍遵 循 着 从理 重 "传 化 , 多的是 在 艺术 设 计 当 中模 仿甚 至是 堆砌 设 计 元 素 , 们 把 论 讲授 到作 业 辅导 这 一 方 法 。这 种 教 学方 式 很 容 易 使 教 师 的个 更 他 大 量 的精力 运用 到 对 形 式 的 追求 上 。这 就 造 成 了 学 生作 品 的所 人 喜好 成 为 学生 设计 的标准 , 使得 学生 的设计 作 品脱 离现 实 的 而 谓 “ 院派 ” 学 现象 , 即脱 离 现 实 , 离社 会 , 乏 实用 性 , 乏 创 新 需 求 。为 了使 我们 的设计 理 论教 育更 符 合现 实 的要 求 , 尝试 着 脱 缺 缺 可 思 维 的引导 , 遍存 在单 纯 的技 能训 练 , 乏 观念 的灌 输 、 普 缺 意识 的 从 社会 上 筛选 出一些 设 计委 托任 务 作为 教学 案例 , 围绕这 些 案 例 培养, 学生 的学 习主 观能 动性 得 不到 发挥 。 展 开理 论讲 授 , 时 辅 以 大 量 的 案 例 分 析 以汲 取 设 计 名 家 的 营 同 2 改变 传统 教 学 内容 养 , 围绕 甲方 的要 求 , 析 设计 对 象 , 行市 场 分 析 , 导 学生 并 分 进 引 艺术 设计 教 育 内容 应 是 根 据 不 同 时代 所需 不 同类 型 人 才 而 进 行理 论分 析 和设 计 实 践 。 同时 由学生 自主讲 评 自己 的设 计 方 定的, 它不应 是一 成 不变 的 。2 世 纪 的今 天随 着经 济建 设 的 飞速 案 并共 同讨 论 设计 原理 、 则 的应 用 、 相 学 习互 相 借 鉴 。这 种 1 原 互 学生 在 学校 就参 与 了社 会 的 发 展 , 们 除了追 求 物 质 生 活精 神需 求也 越来 越 高 , 会 对 人 才 方 法在 教 学 中将会 取 得很 好 的效 果 , 人 社 的需 求 已不 是单 一 的 , 是 多能 的综 合 型 人 才 , 术 设 计 教 育 内 实践设计任务, 而 艺 将所学理论知识付诸实施 , 使得学生对设计 理论 容 的创 新直 接关 系 的到教 育 目标 的创 新 , 育 目标 的创 新 是通 过 和 设计 实践 知 识 掌握 更加 扎 实 , 为 了学 生将 来 走 向社会 打 下扎 教 也 内容创 新来 实 现 的。教 学 内容 的 改 革 应 该 从 创 造 思 维训 练和 素 实 的基 础 。 质 能力培 养 两个基 本点 着 手 , 而创 造力 的培 养则 是 应 成 为 现代 艺 4 思维 的创 新 术设 计教 育 的核 心 内容 … 。如 果 艺术 设计 教 育继 续 沿 袭 旧 的教 创 造性 的 意念 或观念 的产 生 , 是人 脑 创 造性 思维 的结 果 。创 外 具有 新 颖 育 内容 , 培养 出来 的 学 生 多数 处 于 匠人 的层 次 , 们 的知 识 广 度 造性 思 维是 反 映事 物本 质属 性 和 内在 、 在 有 机联 系 , 他 和 能力 远远 满足 不 了社 会 的需 求 , 么 , 术设 计 教 育从 培 养 目 的 、 义模 式 的一种 可 以物化 的思 想 心 理活 动 。创 造性 思 维 是最 那 艺 广 它使 人 类 突 破 各 自的 自然 极 限 , 标来 讲是 失 败 的。艺术 设 计 随着社 会 的发 展 , 深 入 到社 会 的 集 中表 现人 类智 慧 的 思 维 活动 , 愈加

浅谈中国现代设计教育

浅谈中国现代设计教育

浅谈中国现代设计教育摘要:21世纪的艺术设计教育应面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向全球化。

培养科学知识广泛、人文素质全面、实践技能高超、创新意识明显、敏感与理解力强烈、设计理念推陈出新的艺术设计合格人才,则需要从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科学知识教育、科学创新教育等方面注入新鲜活力,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以人文素质教育为寄托,以科学知识教育为支撑,以科学创新教育为动力,开创21世纪艺术设计教育新天地。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育专业设置设计教育体系人类社会形成以来,教育对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特别是对科学技术的推动和发展,是有目共睹的。

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丰厚的物质基础。

然而,科技作为一种资源,要转化成为可供人们使用的物质形态,则必须以设计为媒介、载体。

设计不仅是使科学技术物化的载体,尤其是使科学技术商品化的载体。

同时,设计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作为商品高附加值的方法,作为企业体的管理手段,已经得到广泛的重视。

设计既然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如此重要,那么,作为培养优秀设计人才的重要环节——艺术设计教育,就不能不为我们所关注、研究。

进入21世纪后,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大国。

然而,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的是,中国的设计教育是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与经济体制转型的历史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因此面临的问题与困难特别突出,而且中国的设计教育至今还是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尚未真正定型与成熟。

一、中国高等艺术设计教育与制造产业需求的失衡中国当代的设计教育步入了一个十字路口。

目前,我们培养的学生和社会产业对高等设计专业高要求间的差距日渐明显。

一方面,是中国设计人才匮乏,同时设计专业学生分配难,毕业生无法完全满足企业需求;另一方面,是国内设计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在沿用传统艺术和美术教育的方式,忽略了设计教育应与产业需求结合的特点。

这反映出设计教育与产业需求终端之间的矛盾,也说明了设计教育与中国制造产业的衔接出现偏差。

中国传统教学设计理念

中国传统教学设计理念

中国传统教学设计理念
中国传统教学设计理念主要包括集体主义、教师权威和知识传授的特点。

这些理念的基础是尊重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注重知识的传承和对学生思维习惯的培养。

首先,中国传统教学设计注重集体主义。

在传统的教学中,班级被视为一个大家庭,教师是指导学生的领导者。

教师关注和重视班级整体的发展和学生之间的合作,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教学设计中,鼓励学生参与集体活动、小组合作和讨论,使学生具备团结协作的能力。

其次,中国传统教学设计强调教师权威。

教师在传统教学中具有权力和威信,他们是学生的榜样和引导者。

教师在课堂中扮演着指导者的角色,主导和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纠正。

教师的地位被看作是学生应该尊敬和遵从的对象,他们的话语具有权威性和影响力。

最后,中国传统教学设计注重知识传授。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的责任是将知识传输给学生,重视知识的积累和传承。

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讲授知识、解说案例和示范实践等方式向学生传达知识,并通过习题练习和考试等形式来检验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知识的传授被看作是教育的核心,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绩是评价教学效果的主要依据。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教学设计理念在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强调集体主义、教师权威和知识传授,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建立教师的权威地位,促进知识的传承和学
生的思维习惯的培养。

尽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变化,中国传统教学设计理念也需要与现代教育相结合,但其核心价值观仍然对教育有着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学设计思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学设计思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学设计思路篇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学设计思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学设计思路是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针对中国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设计和实施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目标的教学活动。

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创新精神,以满足中国国家发展需要。

一、明确教育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学设计思路的首要任务是明确教育目标。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出发,确定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精神、创新创业能力、文化自信等方面的目标,以适应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需要。

二、贯彻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学设计思路强调贯彻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

教师要以身作则,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学设计思路鼓励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活动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锻炼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推进素质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学设计思路倡导推进素质教育。

在教学设计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包括思维能力、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通过综合素质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学设计思路强调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文化自信。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传统,在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的同时,提高学生对中国的文化自信。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学设计思路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根据中国国情和时代发展需求,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创新精神的教育思路。

它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教育事业向前发展的重要指导原则。

篇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学设计思路是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指导下,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设计思路。

传承地域文化,发展特色设计艺术教育

传承地域文化,发展特色设计艺术教育

三 、弘扬苏州地域 文化 ,凸显地方办学特色
课程 ,对场 所进行深入调研 ,以项 目或课题的形式完成对相 关
在 中华 文化的多元体系 中,吴越文化是其 中的一个 重要 组 问题的研 究。在 《 景观设计基础 》课程 中,学生们就分组对 苏
成部分 。 吴越 文化是长江 下游 的区域文化 , 长 江下游四季分 明, 州 园林 的局部 空间进行 了详尽 的研 究 ,对其历史背景 、地理位 水系发达 ,湖 泊众 多 ,丰 富的水资源既是吴越人拥有 的 自然 生 置和 自然 条件 等因素予以分析 ,并根 据测绘数据绘制成 图。这 态环境 ,又是其居 民赖 以生存的基础 。吴越 人与水为邻 ,以水 种深入现场的研究使学生们对吴越文化及其环境空 间形成 了深 为邦 ,深谙 其特有 的因时而变 、随物 赋形的特点 ,吴越文化也 刻 的 认 识 和 理 解 。
由于设立的时 间较短 、 发展速度较快 , 我 国的环境 艺术设 了我们祖先辛勤的劳动和积极 的创造 , 积 淀了民族智慧 ,反映
计专业还没有形成比较完整的教育体 系,对设 计教育理论也缺 了民族精神 , 是对其地域 自 然环境和人们生活方式的 良好 回应 ,
乏深层次的研究 。 在社会竞争 日 趋激 烈的背景下 , 其教学和人 是 自然的 、生态的 、可持续 的。这样的空 间建设思想也应该 是 才培养模式开始逐步暴露 出一些 问题 , 其 中较为突 出的是教 育 环境艺术设计 创意 的真 正源泉 ,抛弃这些经验 ,或者对其 置若
1 9 9 8 年7 月 ,由国家教 育部颁发 实施 的 《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
我 国是一个 由多民族组 成的幅 员辽阔的大 国, 在漫长 的历
学 目录 与专业 介绍 中对环 境艺 术设 计专 业培养 目标 的定位 史长河 中,很 多地 区都 已形成了 自己的地域文化传统 ,存在着 是 :培养具有环境 艺术 设计 与创作、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识 丰富 的物 质和非物 质文 化遗 产。这种地域文化一方面 有着共同

从“尽精微,致广大”看中国前沿设计教育

从“尽精微,致广大”看中国前沿设计教育

从“尽精微,致广大”看中国前沿设计教育中国设计教育在近几年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各种设计院校纷纷涌现,推出各种前沿的设计教育课程,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设计人才。

而“尽精微,致广大”作为中国设计教育的宗旨,正是在这样一种理念的指引下,中国的设计教育不断推陈出新,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本文将从“尽精微,致广大”这一理念出发,深入探讨中国前沿设计教育的发展与特点。

“尽精微,致广大”是指在设计教育中注重专业的精深和细节的处理,同时又能够关注到广泛的社会需求和人文精神。

这一理念要求学习者应当在专业的学习中,不断深耕,追求更高的专业水平,同时关注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需求,将设计的理念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实现广泛的社会价值。

这种理念在中国的设计教育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各大学校都在积极构建符合这一理念的设计课程体系。

中国的设计教育着眼于未来中国的设计教育注重实践与创新在中国的设计教育中,实践和创新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设计教育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仅是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更多的是通过实际的设计项目来锻炼自己的设计能力。

在中国的一些设计院校中,学生们会有机会参与到真实的设计项目中,与企业合作,为企业设计产品或者解决实际的设计难题。

这样的实践机会不仅可以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设计的本质,同时也可以锻炼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中国的设计教育融合了国际元素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的设计教育也在不断融合国际元素。

中国的一些设计院校纷纷与国外的知名设计学府合作,引进国外的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同时也鼓励学生们走出国门,参与国际性的设计比赛和展览,扩展国际视野。

这样的模式可以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国际潮流和趋势,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同时也可以为中国的设计教育带来更多的国际化的视野。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中国的设计教育开始注重跨学科融合。

在一些设计院校中,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课程,包括文学、艺术、经济、工程等不同专业的课程,让学生们在了解设计的基础上,还可以获得更多其他专业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包豪斯与我国艺术设计教育

包豪斯与我国艺术设计教育

包豪斯与我国艺术设计教育作者:李永春来源:《艺术教育》2013年第03期【内容摘要】包豪斯设计教育奠定了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体系的基础,世界各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因此而蓬勃发展,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的兴起和发展更是得益于包豪斯设计教育理念。

但是,我国艺术设计教育未能将包豪斯设计教育理念和中国传统艺术思想很好地结合,远未形成有中国特色的艺术设计教育和现代艺术设计。

【关键词】包豪斯艺术设计艺术设计教育包豪斯是1919年在德国成立的一所设计学院,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和艺术设计而建立的学院。

尽管由于历史和自身原因存在的时间短暂,但它奠定了现代设计教育体系的基础,对现代设计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我国艺术设计教育起步较晚,上世纪80年代初对包豪斯的认识,引入“设计”概念;早期可以称之为设计教育的“图案”“工艺美术”和“装饰”等课程,被后来的“艺术设计”“设计艺术学”“人体工程学”等专业所取代,因为接受了包豪斯现代设计教育思想,从此我国的设计教育突破了以传统图案、工艺美术和装饰等以审美为主的设计范畴,走上了现代设计教育之路。

经过了30年的认识与实践,包豪斯设计教育对我国艺术设计教育影响至深。

从“设计”这个概念的引入和广泛被国人接受,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日渐改变了人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和习惯,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足见包豪斯的影响。

但是,另一现象出现了:设计无处不在,人人都宣称能设计,如果对某个东西或现象质疑时,往往会被责“你不懂,这是设计”,俨然设计能对付一切的架势,于是设计膨胀了。

与此同时,也会听到:设计泛滥成灾、设计过了头、设计不如不设计的声音,设计贬值了。

由此,我们需要反思设计本身,更要反思其源头——设计教育。

在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逐渐意识到包豪斯是把双刃剑。

没有包豪斯,成就不了今天的中国艺术设计教育。

同样,因为有了包豪斯,也有碍于发展中国民族特色的艺术设计教育。

1.我国的艺术设计院校的兴起和发展得益于包豪斯设计教育理念。

新教改形势下我国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特色化发展方向的探讨

新教改形势下我国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特色化发展方向的探讨
专 家 的讲 学 和 讲座 、结 合 素 质 教 育课 程等 多种 教 学 形 式将 课 堂 师 要 经 常带 领 学 生 到 企 业 或 市场 中去 了解 和 掌握 与 市 场 相 关 的
教学 进 行 拓 展 .为 复合 型 设 计 人 材 的培 养 奠定 扎 实 的 基础 。学 第一手资料 。包装设计和型录设计课程中 .让学生到商品集中 校还 可 实 行 学 分 制 教学 模 式 .教 师 可 以开 设 各 种 各 样 的 专业 选 的 超市 和商 场 里 进 行 调 研 与 资料 收 集 ;展 示设 计 课 程 中 可 以带 修课 程 .学 生 可 有 目的地 选 择 对 自己 有用 的课 程 ,有 利于 毕 业 学生到会展 中心或展会现场进行观摩和考察、设计工程或设计
化 工 业 发展 需 要 .设 计教 育不 仅 要 与 新 技术 、新 材 料 、新 工艺 颁 布 的 第 一 年里 ,我 国 艺 术 设计 的发 展 同样 面 临 着 一个 严 峻 的 相结 合 ,还 要 关 注 设 计对 象与 人 的 关 系 更 要 关 注现 实世 界 的 挑 战 。 我们 必 须 以全 新 的观 念 面 对现 在 的艺 术 设 计 专业 教 育 , 对 物 质 和 精 神 两个 文 明 的发 展 动 向 创造 出符 合 现 代 生 活观 念 及 艺 术 设计 专业 课 程 教 学 进行 一 些 特 色 化 的 改 革 .使 我 国 的 艺术 方式 的产 品 。 而在 培 养 学 生 的市 场 意 识 方 面更 要 加 强 而 不 仅 设计 教 育 能 够 真 正 为社 会 服 务 .为 我 国 市 场 经济 发 展 服务 ,为 是 在 追 求 产 品 的 装饰 性 上 面 下 功 夫 。也 就 是 说 现代 设 计 教 育 不 提 高全 民文 化 素 质 服务 为我 国 产 业体 制 改革 服 务 .最终 达 到 单 纯 是 传 统 工艺 美术 的设 计 教 育 ,应 更 专 业 化 .更符 合 使 用 者 与 国际 艺 术设 计 教 育 接 轨 的 目标 。 的心 理 特 性 , 积 极 地 适应 市 场 的需 求 . 对美 的理 解 更理 性 更 将 创 造 出 适 合社 会 需 求 的设 计 。 目前 普通 高校 的艺术 设 计教 育 不 同程 度地 存 在 着一 些 问题 , 如 只重 视 学 生 的 课堂 教 学 环 节 不重 视 学 生 的 动手 实 践 环 节 同 时 只有 虚 拟 课题 ,不 重 视 实 际 设计 开 发等 现 象 ,造 成 了学 生 理

独特的中国课程设计浙江地方课

独特的中国课程设计浙江地方课

独特的中国课程设计浙江地方课独特的中国课程设计:浙江地方课程1. 引言中国教育体系以其全面性和严谨性著称于世。

在课程设计方面,中国注重将传统文化、历史、地理和现代科技知识融合在一起,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

浙江省作为中国经济和教育较为发达的省份之一,其地方课程设计具有鲜明的特色,旨在培养具有地方特色、国际视野的创新人才。

2. 浙江地方课程设计的特点2.1 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浙江地方课程充分挖掘当地丰富的文化遗产,将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与科技教育相结合。

在课程设置中,不仅有《浙江文化》、《浙江历史》等课程,让学生了解浙文化,还加入了《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基础》等课程,培养学生的科技素养。

2.2 强调实践与创新浙江地方课程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例如,《浙江地理与环境》课程,通过实地考察、调研等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浙江的自然环境、地理特点和生态保护,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课程设置中还包含了《创新思维与实践》等课程,鼓励学生敢于创新、善于实践。

2.3 拓展国际视野作为经济发达地区,浙江省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在地方课程中,加入了《国际理解》等课程,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国的历史、文化、经济等方面知识,为今后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作用做好准备。

3. 课程设置与实施浙江地方课程的设置遵循教育部的相关规定,结合地方特色和实际需求,设置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课程。

3.1 小学阶段在小学阶段,重点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良好惯。

课程设置包括《浙江文化启蒙》、《浙江地理常识》、《环保教育》等,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环保意识。

3.2 初中阶段初中阶段课程设置更加丰富,包括《浙江历史》、《浙江地理与环境》、《创新思维与实践》等。

这一阶段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地方认同感和创新精神。

3.3 高中阶段高中阶段课程设置更加注重专业性和深度。

如《浙江经济发展》、《信息技术与应用》、《国际理解》等课程,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地方经济发展、科技前沿和国际形势。

中国艺术设计教育浅谈

中国艺术设计教育浅谈
体 系融入中国传统美术教 育中。 上世纪2 年代开始 , 芽状态 的中 从 0 萌 国艺术设计将工艺和美 术结合 起来开展 活动 ,“ 民间工艺传习学 创立 校, 如国立北平大学艺术学 院手工师范、 上海美专工艺 图案科 、 四川省 立艺专应用艺术科、 国立中央大学艺术 教育系 图案科 、 国立杭 州艺专图 案系、 广州市立美术学校 图案科 以及 国立北平艺专图案系……中国近 现代的工艺美术教育从清末政府 创导的新 学课程设置 到后来诸多美术 学校 中的系科建设 , 半个世 纪 以来基 本统构于 ‘ 美术——造 型艺术 ’ 的
有所联系。 日本设计师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有不少人是从包豪斯学成 归国的, 之后结合本国的具体情况发展出了 一套 “ 构成体系” 教学, 应 用于中小学设计教育。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吉冈道隆、 小池新二等人传
入台湾, 促进 了台 湾工业设计 的飞 发展。 速 传入中国内地的 “ 三大构成” 其实来源于香港 , 上世 纪6年代设计 师王 无邪先生在 香港 中文大学校 0 外进修 部任教期间 , 以构成主义学说为基 准, 将平面、 立体 设计的各种
2世 纪的第一个l年 , 1 O 中国的经济稳步发展 , 只是大量流通 于世 界的产品上仍然写着 “ae i cia 而不是 “ein i cia。 md n hn” ds n hn” 无 g 疑表明了中国仍然 只是制造 大国, 远称不上 “ 远 为 中国设计教 育发展史 上的一件大事, 第一所
迅、 闻~ 多、 钱君匐等人都亲 自设计封面。 这些留传下的作品中可 以 从
圭元的图案学理论开始了由西方向东方的转变。 他系统地研究了中国
传统 图案理 论并积极推行 中国特 色的教学改革 , 形成了 整套 中国式 一 的图案学理论 , 最终促成 了中国图案学理论体 系的建立。2 [ ] 经过十年 “ 文化大革命” 在七八十年代改革开放 时, , 与世界潮流 断层了 十几年 的设计教育界渴求新的教育理念 和设计 潮流。“ 包豪斯 ”

全球化语境下中国设计教育的特色探析

全球化语境下中国设计教育的特色探析

我 国 的设 计 教 育 经 过 几 十 年 的 发 展 , 然 在 形 式 上 已有 很 大 改 观 , 观 念 仍 显 得 陈 旧 和保 守 . 管 虽 但 尽 信 息 时 代 的 到 来 给 艺 术 设 计 教 育 增 添 了 新 内容 , 源 于 传 统 的工 艺 美 术 教 育 观 念 并 没 有 真 正 突破 惯 性 但 思 维 方 式 . 国设 计 教 育 与 当 代 西 方 设 计 教 育 的 区别 在 于 : 虽 然 具 有 东 方 诗 意 文 化 的 特 质 , 亦 呈 现 中 它 但
对 学 生 思 辨 能 力 、 识 理 解 能 力 、 新 意 识 、 现 及 分 析 与解 决 问 题 能 力 的考 查 评 估 , 变 单 一 的艺 术 认 创 发 改 教 育 方 式 , 强 艺 术 设 计 学 科 与 其 他 学 科 的 横 向联 系及 与 传 统 文 化 的 纵 向 拓 展 ; 彻 底 学 分 制 取 代 以 加 以 往 的 课 程 结 构 和 教 学 方 法 的改 革 ; 许 学 生 休 学 创 业 及 跨 学 科 选 修 , 学 生 有 更 多 自我 选 择 和 自我 认 允 使
出 封 闭 和 程 式 化 的 痼 疾 . 长 期 隶 属 于 专 业 美 术 ( 画 ) 育 的 旗 下 , 乏 当代 独 立 的设 计 意 识 和 品格 . 它 绘 教 缺 现 在 , 们 虽 然 引 进 了 “ 豪 斯 ” 构 成 理 论 及 体 系 , 开 始 将 它 从 绘 画 的 附 荫 中独 立 出来 形 成 自己 的 我 包 的 并 设 计 体 系 , 这 种 契 入 并 非 是 从 经 济 制 度 、 化 精 神 切 人 的 , 直 接 的 目的 是 从 商 业 、 术 的层 面包 装 但 文 更 技 了设 计 教 育 的 “ 荣 ”中 国设 计 教 育 的 混 乱 和无 序 、 繁 . 浮躁 与无 奈 , 根 到 底 是 混 合 经 济 时 代 经 济 体 系 和 归

高中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案例设计——以《贯彻新发展理念,建

高中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案例设计——以《贯彻新发展理念,建

高中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案例设计——以《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个案韩雪雪(凯里学院附属中学贵州·黔东南556000)摘要本节课通过对国家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具体案例分析,让同学们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同学们的道路自信,从而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关键词新发展理念高中生自信中图分类号:F011文献标识码:A1教学分析【教材分析】:1.1课标要求本框题是必修1《经济生活》新修改的内容。

是关于“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模式进入新征程的原因、途径及意义的阐述,理解我国社会主义进入新征程,青少年要与时俱进,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做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明白对社会做出贡献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人生。

1.2教材分析本框题的两个目题:坚持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直接相关。

根据本框题两个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引导学生认识: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经过长期的努力已经进入新时代,开启了新征程。

要坚持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提高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更好的适应时代潮流,赢得国际竞争力。

引导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

【学情分析】:现阶段的高中生多为90后的独生子女,在物质资料相对宽裕和家庭溺爱思想的影响下,很多学生在不同程度上缺乏对社会责任担当的认识,缺乏自觉把人生理想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观念。

要让他们清楚的认识到国家强,人民才能安居乐业,才能拥有幸福的人生。

要形成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相联系的价值观还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与自身发展的内在关联;引导学生增强道路自信,正确认识国家发展的目标,理解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方向;帮助学生确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

【重点难点】:正确理解和把握“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两者的关系,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方法】:教师从生活实践出发,组织合作探究,恰当运用指导自学、讨论、交流、引导探究等方法,使学生在自主参与和积极体验中,促进学生对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和谐发展。

从“尽精微,致广大”看中国前沿设计教育

从“尽精微,致广大”看中国前沿设计教育

从“尽精微,致广大”看中国前沿设计教育作者:岳瑾来源:《陕西教育·高教版》2020年第06期[摘要]以中央美术学院为代表的中国最先进的前沿设计教育理念是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中华“大美术”精神的卓越表现。

本文从中央美术学院“尽精微,致广大”的校训出发,挖掘其背后所蕴涵的“中庸之道”思想文化内涵。

以“尽精微,致广大”为辐射深入探究“精微素描”的意义,进而探索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在其校训影响下“观念与模式”课程的授课特色。

[关键词]“尽精微,致广大” “精微素描” 共享空间跨界与融合“尽精微,致广大”校训影响之下的央美设计之风中央美术学院建院初期,徐悲鸿先生从《中庸》“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1]中选取“致广大而尽精微”,将其用于指导素描教学与绘画造型。

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解释其涵义为:“尊德性,所以存心而极乎道体之大也。

道问学,所以致知而尽乎道体之细也。

”[1]徐悲鸿先生“尽精微,致广大”的教学理念,集中体现了中央美术学院多年来的精神品质。

它的内涵概括为:极尽精微方能发扬光大,具体说来就是艺术创作追求的极致是既要充实广大又要穷尽精微。

它总结了艺术创作的最高标准在宏观、微观两个维度上的辨证规律,艺术作品既要体现宏观的关照和视野,又要有微观的耐心和细微,这样才能将“中庸之道”的思想文化内涵通过艺术作品提炼和激活出来,从而创作出保持自我心态和谐、与环境和谐、微观与宏观和谐的作品,达到艺术作品的理想境界。

2001年,中央美术学院花家地校区投入使用伊始,时任院长潘公凯先生就题字书写“尽精微,致广大”作为校训,鼓励师生将央美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此时依托央美校训所诞生的“精微素描”也应运而生并成为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造型课的一大特色,它是城市设计学院苏海江教授和他的团队经过多年的教学探索,在原有素描教学内容、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创造性改变,形成了新的素描认知方法论及表现方法,并用于指导设计创作的课程。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政课教学设计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政课教学设计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政课教学设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政课教学设计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到来,思政课教学也面临新的变革和挑战。

在这个背景下,如何设计一节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思政课教学,成为了摆在每位思政课教师面前的巨大课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政课教学进行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计首先,明确教学目标是设计一节成功思政课的前提。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政课的教学目标应该包括三个方面,即国情教育、民族教育和美育教育。

国情教育方面,应该让学生了解新时代中国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强化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信心。

同时,也要让学生了解国家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引导学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民族教育方面,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和价值观,坚守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培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优秀品质。

美育教育方面,应该通过讲解经典名著、引导学生欣赏音乐、学习绘画等多种形式,鼓励学生追求美、创造美、发现美,增强学生的人文修养和审美素养。

二、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内容是思政课教学的核心。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政课的内容应该体现新时代特点,并紧紧围绕国情、民族和美育教育展开。

国情教育方面,可以选取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内容,通过案例分析、视频资料播放等形式,让学生领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特魅力和中国发展的巨大潜能。

民族教育方面,可以选取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民族精神的内容,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和奋斗,鼓励学生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美育教育方面,可以选取艺术、文化、文学等方面的内容,通过欣赏精美的艺术作品、阅读经典的文学著作、参观美术馆等多种形式,让学生领略美的真谛和美的魅力。

三、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政课教学方法应该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课程内容的特点选取适当的教学方法。

幼儿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活动设计

幼儿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活动设计

幼儿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活动设计一、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了解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增强幼儿的爱国意识和社会责任感;3.培养幼儿的团结协作精神和互助互爱意识;4.提高幼儿的综合素养和表达能力。

二、活动内容1.课前活动(1)在幼儿园的墙壁或栏杆上张贴国旗和毛主席语录,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自然地了解和认知祖国;(2)老师可以利用教室内的广播、录音机等设备,通过播放歌曲和故事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的爱国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主题活动(1)观看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等相关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让幼儿了解祖国的伟大成就和未来发展前景;(2)选取适合幼儿认知和理解的材料和图片,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和基本特征;(3)通过模拟游戏等活动,培养幼儿的团结协作精神和互助互爱意识;(4)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思考,提高幼儿的综合素养和表达能力。

三、活动步骤1.开始活动前,老师简要介绍本次活动的目的和内容;2.通过课前活动让幼儿了解和认知祖国;3.观看相关教育内容,让幼儿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和基本特征;4.通过模拟游戏等活动,培养幼儿的团结协作精神和互助互爱意识,增强幼儿的爱国意识和社会责任感;5.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思考,提高幼儿的综合素养和表达能力;6.活动结束,老师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和体验,并展示幼儿们的作品和表现。

四、注意事项1.活动内容和形式应适应幼儿的认知和理解能力,尽可能地让幼儿融入其中,并享受学习的过程;2.活动中的材料和内容应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尽可能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面和发展进程;3.活动过程中应注重幼儿们的成长发展和个性差异,尽可能给予幼儿更多的参与和自主选择的空间;4.老师在引导幼儿理解和接触社会主义内容时,应避免强行灌输和机械教育,更多关注幼儿的身心健康和综合素养的培养。

艺术设计教育的特点

艺术设计教育的特点

艺术设计教育的特点西学中用的艺术,是中国现代工艺美术教育的起始阶段,1864年,由耶稣会所办的徐家汇土山湾孤儿院创设工艺院始,我国开始效仿欧美发达国家的教育制度,陆续开办了一些美术专业学校,其中设有图画手工科,设置印刷、金工、木作、刺绣、纺织、工艺图案、工艺建筑等专业。

在一些经济发达城市还直接开设以传授职业技艺为宗旨的职业学校,对工艺美术相关技艺进行传习教育,20世纪20-40年代,中国的工艺美术教育有了新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中国工艺美术(设计艺术)教育的基础。

一些留学欧洲及日本工艺美术的有志之士纷纷学成归国,带回先进的工艺美术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对中国工艺美术教育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诞生于德国的包豪斯思想也被介绍到中国。

包豪斯的教育思想也影响了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

1942年成立的圣约翰大学建筑系,一开始就引进包豪斯的现代设计教育体系,强调实用、技术、经济和现代美学思想,成为中国现代主义建筑的摇篮,开创了中国全面推行现代主义建筑教育的先河。

它的影响不仅反映在圣约翰大学建筑系的人才培养上,也反映在一系列建筑作品,包括大上海都市计划的制订。

1951年,圣约翰大学解散,各系并入有关院校,包豪斯的教育思想和设计理论在同济大学得到延续。

包豪斯的工艺思想,重视现代材料、现代技术、现代结构的应用,并由现代工业直接创造美学价值,这对工艺美术创造,适应时代发展,结合生活需要,工艺美术新领域的开拓,工艺思维的启迪,具有重要的价值。

1956年中国第一所综合性、多学科的工艺美术院校——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美院前身)建立,标志着中国工艺美术(设计艺术)教育的新开端。

专业设置以当时我国轻工业发展,特别是工艺美术行业发展的需要为基础,设有染织美术、陶瓷美术、装潢美术、工业美术等专业,逐步形成装饰艺术风格,以“适用、经济、美观”为原则,注重对生活的美化。

1958年,全国掀起教育革命运动,“教育结合生产”“勤工俭学”“勤俭办学”等方针的贯彻执行对工艺美术教育产生重大影响。

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课程设计特色

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课程设计特色

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课程设计特色
1.民族自信:通过引导学生学习中国历史文化、中华文明精神,了解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自豪感,强化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2.创新精神:通过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和素质教育,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和现代化路径,引导学生注重实践和创新,培养学生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践行“中国路径”:通过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念和实践,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国之所以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取得成功,是因为我们走了一条与西方不同的现代化路径。

在该课程中,可以将之前成功实践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经验以及现阶段的国家战略与学科内容结合起来,加以学习和探究。

4.注重国际视野:加强国际视野教育,促进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世界发展趋势和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影响。

通过学习国际化知识和经验,引导学生了解以中华文明为基础、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的力量和典型。

5.综合素质教育:通过讲授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学生良好的品德和学术精神,强调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和最新科技,以及身心健康的必要性及与人类命运相关问题等方面的综合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特色的设计教育一、设计教育改革的紧迫性我们正处于世纪之交,再过五年,人类将进入崭新的二十一世纪。

半个世纪以来,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苏联的解体,世界正向多极化发展,中国改革的成功、发展中国家的振兴,极大地改变着亚洲和世界的面貌。

当今世界处在一个大变动的历史时期,社会经济、政治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国际竞争日益加剧,以微电子和电子计算机为主要标志的高新技术革命,日新月异,发展飞速,学科高度细分化和高度综合化日趋明显,产业革命的浪潮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产业结构和人类的生活方式、生活构造。

一个世纪以来,现代设计为创造新的人类文明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一批批新产品进入亿万家庭,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求,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几十年以“多、大、快”为特色的消耗能源型大工业文明正转向适应个人电气化、多样化、信息化、多功能、省能源、系列化、少批量、多品种方向,高技术民用化、普及化成效显著,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给设计展现了无限的可能性。

知识和产品正在迅速老化。

现在,产品周期越来越短,据统计,美国百货公司中90%商品是二、三十年前所没有的,再过二、三十年现在商品的90%又将消失。

不少产品生产周期只有几个月、几天;美国的一些企业可在几秒钟内改变生产品种,以适应市场的竞争和需要。

在当今世界规模的商品竞争中,技术和设计成了成败的关键。

在技术、质量、功能等条件无明显差别的情况下,设计成了决定胜负的因素。

世界正由过去谁控制技术质量就控制市场逐步向谁控制设计就控制市场的方向发展。

企业的新产品开发也正由技术优先逐步转向设计优先。

为此,不少发达国家早已把设计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核心而列入国策,成为国家发展经济的秘密武器,在发达国家,设计早已成了热门的职业。

据不完全统计,仅1亿人口的日本,战后培养了近20万现代设计人才(建筑及工艺美术设计人员不算)现有200多所学校办设计专业)在校生达2万人,设计事务所有1.5万个,人均年产值三千万日元。

像松下、日立、东芝、丰田等一流企业中都拥有数百名设计师从事开发。

仅四千万人口的南朝鲜79年才500名工业设计人员,现在有90个学校办设计专业,每年毕业1.3万设计专业学生。

另据80年统计,每一百万人中设计人员的人数为:美国80人,奥地利76人,日本75人,南朝鲜50人,芬兰50人。

近几年,日本的经济不景气,但设计教育仍在发展,新的设计大学和专业仍相继设立)同时出现了新的特点,即:不只是像过去那样只在艺术、工科和师范学科里开设计专业,现在在家政学科和人文学科中也设立新的设计学科,同时以生活文化、人类科学和环境信息等学科来构筑新的设计学科。

为了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世界各国都在进行着不同程度的变革,欧美、日本等国的设计教育也在进行新的改革探索:学科的合并、交叉合作、课程体系的改革;学科的改造日益明显。

例如:日本千叶大学工学部已作出决定:将以特色著称的工业意匠学科和建筑学科及画像工学科合并成设计工学科,学科减少以增强学科之间的交叉。

同时,日本文部省决定撤掉各大学的教养部(即基础课部)与其它学科合并,大量减少必修课程,增大学生在各专业、各学科的选修。

有的国家还以课题项目为主组织各专业学生共同进行教学科研工作,以适应21世纪的人才需求。

国际上设计教学的变革,实际上反映了整个社会对设计的理解、认识和需求的变化。

设计人员不只是企业产品开发需要,在生活、产业、社会等各个领域也都需要设计人员。

这些领域不是仅从事形态、色彩等造型工作,而是起到创造新的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环境的关系,对社会提出新的假设,进而解决现实问题的职能。

正当我们在发展工业设计的时候,国际上再次对设计的原点重新认识,重新评价现代设计的功过。

在反思伴随大工业急速发展的现代设计所带来的副作用,例如:环境的破坏、传统文化的衰亡、传统人际关系的变异,种种现代社会问题都与设计背离了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创造未来、造福人类的宗旨有关。

不少设计师为了经济利益不惜为假冒伪劣产品涂脂抹粉、推波助澜。

为此,可以说现在的设计充满着商业味的功利性和改良性,很少有真正创造的作品。

在市场经济冲击下,如何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设计界今后重要的课题。

我国是一个拥有12亿人口、六千年文明历史、以农业为主的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我国的现代设计正在兴起热潮。

80年以后,工业设计才在我国迅速发展,80年代以前,仅中央工艺美院和无锡轻工业学院设置工业设计专业。

近几年,已有数十个大学开设设计专业,但是师资力量不足,办学条件较差,办学效率较低,教学质量不高,科学研究较弱,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以轻工系统为例:有一千多万职工,44个大行业,7万多个工厂,但只有6千多设计人员,平均11个工厂有1个设计人员。

1.2万个大多家专用车厂,2000多家零部件厂和37家摩托车厂,由于绝大部分汽车厂规模小,技术力量差,更无车型设计研究部门,因此只好模仿,采用外国车型,甚至连模具也进口。

80年代后几年内共进口轿车100万辆,耗资130亿美元。

我国由于包装不善,每年损失100亿元左右。

我国现有室内装饰企业约四万个,由于缺乏技术和设计力量,装修质量不好,1500个涉外宾馆的工程50%由外商承包,大量资金外流,大量轻工产品“一等原料、二等包装、三等价格”的状况、以及抄袭模仿的现象未能从根本上解决。

所有这一切给我国的经济建设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设计教育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情况已不能再继续下去了,因此,加快设计学科的建设和改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设计教学体系势在必行。

二、我国设计教育的现状与问题我国的设计教育不像艺术教育成熟,60年代只有两所院校,原来只在艺术和轻工院校里设置,现在综合大学、工科和师范院校中也纷纷开设设计专业,中专和成人教育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现代设计的几个主要学科专业,我国已建立,设计学科除博士层次尚未建立外,硕士、本科、专科齐全。

解放后,特别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设计教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人材辈出,成果卓著,为我国两个文明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由于现代设计教育在我国的历史较短,与国际先进水乎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就存在的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

1,教育思想和方法陈旧目前,我国的设计教育还普遍存在专业求多求全,专业划分过窄,专业界限太清、缺乏交叉综合。

教学方法为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家长式,以传授技能为主的师傅带徒弟等方式,缺乏启发式,缺乏对话研讨,忽视培养学生的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

2.培养目标不明确,我国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三面向”“四有”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无疑设计教育的目标为:培养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各类高级设计专门人才。

大学培养工程师这是在50年代学习苏联的一种模式。

纵观世界还未看到有一个学校能在四年中培养出高级的设计人才。

一般来说,在发达国家,像家电行业,必须大学毕业后在企业设计部门至少从事5年设计实践,在汽车行业则需10年以上才能独立从事本专业设计工作,要有相当水平则需10~20年时间。

因为很多知识、技术、能力和素质必须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学到。

怕培养目标写得不高就不是高校,就水平不高的想法是不对的。

现在设计教学中专业设置和专业覆盖面大窄,知识老化、方法陈旧,目标过高或目标不清的状况直接影响到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方法和教学质量。

因此,必须根据国家教育的总目标和专业的实际情况,从国情出发,正确确定各级各类专业的培养目标。

目前,国内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可以说大多流于形式,更无课程体系来保证,因为不少人认为这只是应付上级检查的文字工作,对培养目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在国外,培养目标作为办学宗旨、理念,十分明确,而且与课程体系相一致,这是确保教育质量的前提。

3.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有待建立大量事实证明,学生的质量和水平,重要的不取决于学什么专业,而取决于所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及从中获得的知识、素质和能力。

现在我国的设计教育课程体系不明,主于课程、学位课程及其内涵、目标都不清,教师上课随意性大大,课程名称不规范,因人设课,盲目随意增加课程的现象还依然存在。

此外,特殊专业的整体培养机制,以及继续教育和培训体系还有待建立。

4。

结构体系不完善设计专业现有硕士、学士、专科及中专四个层次的人才结构体系。

如何进一步明确各层欢的分工任务,各自办出特色还不够,存在盲目追求高层次教育,没肴在各自层次上办出水平,办出特色。

现在中专与大学开设的课程差不多,一方面存在中专有攀高的问题,但也反映本5。

教学质量有待提高主要表现在;①教学内容陈旧,社会在前进、科技在发展,而课程内容仍以不变应万变;②专业知识面太窄,适应性不够;③轻理论重技能;④专业与基础脱节;⑤设计艺术与科技脱节,科技知识太少;⑥重纸面和模型效果,轻综合能力训练;⑦学生负担过重,布置作业缺乏科学性,学生忙于应付,不利用培养学生创造和自学能力;⑧办学条件有待改善,大多数设计专业,由于投入不足,专业书籍缺乏,工作室太小,设备简陋,计算机及现代多媒体设备不足,远不能适应现代教学、科研的需要6。

教学科学管理较弱现在设计艺术专业普遍强调专业特点而缺乏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

有的教师上课放任自流)养成学生自由散漫。

教师打分随意性大、感情用事现象普遍存在,教学文件(大纲、计划、教材等)不全,科学规范的管理是学风建设和教学质量的保证。

7.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由于现代设计学科发展快,师资缺乏、学历层次、知识结构不合理,本科教本科、专科教本科等现象还存在,同时,有一部分教师由绘画、工艺美术和图学、机械、材料等改行,缺乏工业设计的实践和全面系统训练,尽管有高职称、高学历,但从事新学科工作尚显不足。

留校教师比例太大,不利于青年教师脱颖而出。

不少专业教师缺乏市场、工程等知识和实践经验。

在市场经济冲击下、一些专业教师流动性大,热衷于创收,教学已成第二职业,敬业精神、职业道德和自我提高意识淡薄,教师知识单一,有待更新、充实、提高。

8,办学效率不高现在设计专业普遍按纯艺术类师生比招生,且安排固定教室,班级人数少,有的学校师生比为1:3,与国际上相比差距较大。

9.“产、学、研”体制有待建立和完善我国企业普遍缺乏科学技术、设计开发力量,学校又缺乏市场和商品化实践基地,建立互补、互利的“产学研”机制对企业和教育部有帮助。

但由于企业承包,厂长普遍急功近利,缺乏长远规划,难以把产学结合提到议事日程上。

10.人才培养模式不够完善现在国内设计专业的办学模式,缺乏创造性和特色,中国的高等教育是以照搬外国办学模式开始的,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高等教育“美国化”,解放后又照搬苏联的模式,改革开放后,我国又派人到各国去留学,又引进了一些模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