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塅中学八年级生物科学案
八年级下册生物说课标_说教材
八年级 下册
既要考察学生对 生物知识、生物技 能的掌握程度,也 要考察学生生物学 习的过程与方法, 更要把学生在情感 态度、价值观方面 表现纳入评价内容 之中。
评价主体 多元化
这种多把尺子衡量 学生的做法能够更 加全面、准确地反 映学生的发展情况。 尤其是学生由单纯 的被评价者,变成 了评价的主体之一, 这可以更好地调动 他们学习机积极性 和主动性。
科学探究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生物与环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生物圈中的人 生物圈中的动物和微生物 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 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技术 健康的生活
生命的发生和发 展 物种的多样性 生态系统及其稳 定 人与环境 生物技术
人与环境
八年级下册
内 容 结 构
第一节生物的分类 人口增长与计划生育 生命的起源 第一节 人与环境 第二节 关注农村环境 生物的进化 第二节 第一节植物的主要类群 生态系统概述 第一节 发酵技术 第三节 关注城市环境 人类的起源进化 第三节 第二节动物的主要类群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第二节 现代生物技术 八年级下册 第四节 家居环境与健康 第四节 第三节细菌、真菌和病毒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要坚决避免把测试作为 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评 价方法。评价的结果要 及时反馈给学生,以便 及时改进他们的学习。
新课改要求评价主体的 多元化,学校、教师、家 长、学生乃至所有与学生 生物学习相关的人都可以 成为评价者。
坚决避免过去那种将 对生物知识的掌握程度作 为唯一评价内容的做法。 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 全面健康发展。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生物学八年级下册
生物组
李丽梅
内容结构 体例特点 立体整合 说教材 教学建议
课程目标
说课标 说课流程
人教版2020年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优秀教学案例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掌握传染病的概念,了解传染病的基本特点,包括感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2. 能够区分传染病的不同类型,如病毒性、细菌性、寄生虫性等。
4. 教师巡回指导,关注每个小组的学习进展,给予针对性的帮助和指导。
(四)反思与评价
1. 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如:“我在学习中遇到了哪些问题?”“我是如何解决的?”等。
2. 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不断调整学习策略。
3.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思维品质、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人教版2020年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内容以“传染病及其预防”为主题,旨在让学生了解传染病的概念、特点、传播途径以及预防措施,从而提高他们的健康素养和生活质量。针对人教版2020年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案例。
(三)学生小组讨论
1. 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如何预防传染病?”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
2.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分享经验等方式,提出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如勤洗手、戴口罩等。
3. 小组内进行总结,形成完整的预防传染病策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总结归纳
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帮助学生巩固传染病的基本知识。
案例背景:
1. 学科:生物学
2. 课程主要内容:传染病的基本概念、特点、传播途径以及预防措施。
3. 实用性:案例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2018-2019学年湖南省岳阳市李家塅中学高二生物月考试题
2018-2019学年湖南省岳阳市李家塅中学高二生物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属于植物芳香油理化性质的是()①具有较强的挥发性②易溶于水③易溶于有机溶剂④具有特殊的植物香味.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参考答案:C【分析】1、植物芳香油具有很强的挥发性,其正常也比较复杂,主要包括萜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2、植物芳香油难溶于水,但易溶于有机溶剂,如石油醚、酒精、乙醚和戊烷等.【解答】解:①植物芳香油具有较强的挥发性,①正确;②植物芳香油难溶于水,②错误;③植物芳香油易溶于有机溶剂,③正确;④植物芳香油具有特殊的植物香味,④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比较基础,考查植物芳香油的相关知识,只要考生识记植物芳香油的理化特性即可正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2. 艾滋病是HIV感染所引起的人类免疫缺陷疾病。
有关艾滋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HIV主要通过感染人体B淋巴细胞,从而影响体液免疫B.艾滋病人群患恶性肿瘤的比率与健康人相比没有差异C.HIV在繁殖过程中,利用其RNA和宿主的翻译系统合成病毒自身的蛋白质D.HIV主要感染人体B淋巴细胞,导致机体对其它病原微生物入侵的抵抗力下降参考答案:C3. 下列关于蛋白质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蛋白质工程的实质是通过改造基因来改造蛋白质B.蛋白质工程在设计蛋白质结构时的依据是现有基因的脱氧核苷酸序列C.蛋白质工程的基础是基因工程D.蛋白质工程遵循的原理包括中心法则参考答案:B4.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光来源于地球以外,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B.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C.病毒是异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D.蚯蚓是需氧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参考答案:B5. 下列哪项实例说明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 )A.植物的向光性B.除草剂可以除掉田间的双子叶植物C.顶端优势D.将植物平放后,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参考答案:D解析:将植物平放后,根的近地侧和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
新课标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科学实验与探究的案例分享
新课标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科学实验与探究的案例分享。
一、人类疾病与基因工程这个实验旨在通过制作人造蛋白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基因工程的原理和应用。
具体步骤如下:1、介绍基因工程的概念和世界级的基因工程项目。
2、让学生了解人类疾病和基因的关系。
3、简单介绍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和意义。
4、通过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制作人造蛋白,从而掌握基因工程的原理。
具体步骤如下:(1)准备工具:毛细管、滤纸、pH计、甲醛、白蛋白液。
(2)将白蛋白液注入毛细管中。
(3)用甲醛将毛细管封闭,将封闭处浸泡在弱酸性的溶液中。
(4)通过pH计调整溶液的pH值,使之变成弱碱性,从而导致毛细管中的蛋白质被“挤”出。
(5)通过滤纸收集蛋白质,即可制作人造蛋白。
通过实验过程的演示和讲解,学生们可以亲身体验基因工程的实际操作,理解基因工程的原理以及基因工程在人类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二、生态系统的平衡控制生态系统是生物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范畴,生物学的研究重点将逐渐由简单的生物个体向复杂的生态系统转移。
本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通过模拟实验,了解生态系统平衡控制的原理。
具体步骤如下:1、讲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和各组成部分。
2、制定模拟实验计划,分配角色,并在实验中模拟真实的生态环境。
3、通过模拟实验,在模拟的生态环境中,让不同生物之间建立起相互依赖和影响的关系,掌握生态系统的平衡原理和生态系统自我平衡的机制。
4、通过实验结果的数据分析,提高生态系统的平衡控制能力,学会如何保护环境。
通过本实验的体验,学生们不仅可以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生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更可以从实践中学习生态系统的平衡控制原理和环境保护的方法。
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提高思维水平来说,科学实验与探究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这里分享的以上两个实验,不仅充实了生物学的课堂教育,更让学生们领略到生物学探究的魅力。
我们期待更多类似的生物学教学案例的分享,为新课标下的生物学教学添砖加瓦。
关于手机辐射的调查报告
关于手机辐射的调查报告篇一:关于人们对手机辐射污染认识的调查研究关于人们对手机辐射污染认识的调查研究汨罗市李家塅中学八年级研究性学习小组黄帆周觉敏许莎刘湘瑜邵紫怡杨光耀张潇云摘要:随着我国移动通信业的迅猛发展,手机已进入千家万户,成为国民的主要通信工具,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与快捷,极大的促进了社会信息的交流和经济文化的发展,但人们在使用手机时往往忽视了电磁辐射污染的潜在危机。
本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调查发现人们对手机辐射给人体带来的危害了解甚少,更不知如何进行防护。
因此此项研究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调查了解手机电磁辐射对人的身体健康危害的程度及防护办法,让公众重视手机辐射的危害,并积极进行防护。
关键词:辐射污染调查防护一、调查背景随着我国移动通信业的迅猛发展,不仅为人类社会的文明揭开了新的篇章,更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与快捷,极大的促进了社会信息的交流和经济文化的发展,但事物总有其两面性,人们在使用手机时往往忽视了电磁辐射污染的潜在危机。
随着移动通信业的快速发展和用户数量的增加,及移动通信基站的不断扩建,使用密度加大,势必会增加电磁辐射污染的强度与范围。
而当其强度与作用时间达到一定限值时,就会对有生命或无生命的物质产生损害作用。
中国是目前手机业发展最快的国家,据调查我国手机用户已达到亿人,位居世界第一,有如此大的消费团体,其电磁辐射污染着实不容忽视。
据医学界透露,电磁辐射会使人头痛、头晕、失眠、免疫力下降、患脑肿瘤等疾病,甚至会至癌。
而人们在购买手机时,往往只注重品牌、外观和价格,却很少注意过其电磁辐射,状况令人担忧。
二、调查目的通过调查了解手机电磁辐射对人的身体健康危害的程度及防护办法,让公众重视手机辐射的危害,并积极防护。
三、研究步骤本次研究性活动的开展分阶段进行:第一阶段(20XX年9月):确定课题,制定计划。
第二阶段(20XX年10月——20XX年11月):展开活动,实践体验。
八年级生物济南版(上册)优秀教学案例:415根的结构与功能
1.介绍根尖的结构,包括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以及各部分的形态特征和功能。
2.通过实物、模型或图像,展示根尖各部分的结构特点,并讲解其功能和作用。
3.讲解根毛的分布和功能,以及根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的概念。
4.结合实例,讲解根的生理功能,如吸收、固定、输导等,并引导学生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思考和讨论。
此章节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以及运用生物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并激发他们对植物生理学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根尖的结构,包括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以及各部分的形态特征和功能。
2.掌握根毛的分布和功能,理解根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的概念。
3.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方法,深入理解根的结构与功能的关联性。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小组讨论、探究等方式,共同探讨根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植物生理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对生物学科的热爱。
2.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珍惜资源的意识,让他们认识到根在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负责一部分根的结构和功能的探究任务。
2.向学生提供相关的资料和实验器材,引导他们通过观察、实验和查阅资料等方式,共同完成任务,并形成小组报告。
3.组织小组展示和分享,让学生向全班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和讨论。
4.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和反馈,共同提高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根作为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其结构与功能的密切相关性是教学重点。通过案例分析,可以有效引导学生理解根尖的结构特点,如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等,并通过观察实物、模型或图像,让学生掌握根毛的分布与功能,以及根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的概念。
最新湘美版八年级下册生物教案
最新湘美版八年级下册生物教案单元一:环境问题与保护课时一:认识环境问题教学目标- 了解环境问题的概念和种类;- 掌握环境问题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环境问题的概念和种类;- 环境问题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 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法;- 环境保护的实际行动。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 探究教学法;- 合作研究法。
教学内容1. 引入新课通过介绍最近发生的环境事件,引起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如最近南极发现塑料垃圾,大气污染严重影响人们的呼吸健康等。
2. 环境问题的分类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介绍环境问题的分类,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土地污染等。
3. 环境问题的影响介绍环境问题的相关知识,并引导学生探究环境问题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4. 环境保护为了保护环境,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负责。
介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及实际行动。
5. 小结通过问答、回顾等方式,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
课时二:生态系统教学目标- 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组成;- 掌握生态系统中能量转移关系及营养关系;- 熟悉生态平衡的概念和常见现象。
教学重点- 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生态系统中能量转移关系及营养关系。
教学难点- 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中物种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法;- 探究教学法;- 案例分析法。
教学内容1. 引入新课引入最近生态环境方面的热点话题,如珍稀濒危物种的生存现状,让学生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 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介绍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元素,如生物群落、生物种类等。
3.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转移关系通过实验或视频,让学生观察生物体的食物链,了解生态系统中的能量转移关系。
4. 生态系统中的营养关系通过生活实例,讲解生态系统中物种间的营养关系,并重点介绍消费者、分解者的作用。
5. 生态平衡介绍生态平衡的概念和常见现象,如逆境下物种的适应性变化等。
6. 小结通过课后作业、口头答问、板书等方式,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
初二生物湘教版教案
初二生物湘教版教案在教学中,认真备课,认真浏览教科参考书,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与学生的学习情形,认真编写好教案制定好教学计划。
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关心爱惜学生,特别是差生,课堂密切注意他们,教育他们求学勿中途而废。
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5篇初二生物湘教版教案内容,感谢大家浏览,期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初二生物湘教版教案1种子发芽实验(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进程与方法: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进程,用对照实验的方法视察、记录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对实验视察的爱好【教学重点】学习运用对照实验中控制某个条件的方法,研究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教学难点】能根据要求设计出自己的实验计划。
【教学准备】绿豆种子若干,实验计划单(参考书3面),实验记录表(参考书4面)。
【教学进程】一、讨论种子发芽的条件:1、谈话导入: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
那么,你觉得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呢?2、学生自由讨论,教师摘要板书。
(预设:要种到土里获得养料,需要浇水,需要合适的温度,需要阳光,需要空气等。
这时候教师不要给予取舍,保存学生的各种观点)3、进一步引导(拿起一颗绿豆种子):这是一颗完好的绿豆种子,如果要让它发芽,刚才大家说的这些条件是不是都需要呢?哪些是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呢?(说明:从种子发芽过渡到具体的绿豆种子发芽,这样的讨论更有针对性,而且更公道,由于不同种子需要的条件是有些区分的。
)4、师:大家的意见不一样,看来我们必须通过实验来判别了。
二、设计种子发芽实验:1、师:该怎样用实验来证明呢?大家说说要注意什么?(预设:制定周密的实验计划,只能改变一个条件等。
)2、师点拨:为了把实验做好,建议大家挑选自己最想研究的一个条件进行研究,而且在研究之前要设计好实验方案。
3、学生自由挑选研究内容,及时进行统计。
(预设:水组,光组,温度组,土壤组等,可在此适当排除不合适课堂研究的内容。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一章第一节传染病及预防优秀教学案例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传染病的概念、特点和分类,能够准确描述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2.掌握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者。
3.了解我国主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策略,如新冠肺炎、禽流感等。
4.能够运用所学的传染病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健康问题。
2.教师提出问题:“什么是传染病?传染病有哪些特点?”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学生分享预习成果,介绍一些常见的传染病,如流感、艾滋病等,为讲授新知识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教师详细讲解传染病的概念、特点、分类和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2.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传染病流行的基本规律,如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者。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态度,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保持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的重要性。
4.培养学生具备社会责任感,关注公共卫生问题,为构建健康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3.小组合作学习:本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究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这种合作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了学习效果。
4.实践性教学:本案例通过角色扮演、实际案例分析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传染病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这种实践性教学也使学生更加关注公共卫生问题,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设计评价量表,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反馈,鼓励学生的优点,指出不足之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湖南省岳阳市李家塅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湖南省岳阳市李家塅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赫尔希、蔡斯用32P与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A.①、⑤ B.②、④ C.①、④ D.③、⑤参考答案:C2. 酵母菌在有氧时进行有氧呼吸,无氧时进行无氧呼吸,将酵母菌放在含有培养液的密闭锥形瓶中,测得CO2的释放量比O2的吸收量大1倍,则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比为:A.1:6 B.1:3 C.1:2 D.1:1参考答案:B3. 下列有关激素和氨基酸的叙述,正确的是()①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促进葡萄糖合成为糖元②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均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③人体内没有酪氨酸就无法合成黑色素,所以酪氨酸是必需氨基酸④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浓度降底时,引起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增加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参考答案:B4. 关于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有氢键,RNA没有氢键B.一种病毒同时含有DNA和RNAC.原核细胞中既有DNA,也有RNAD.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都含有DNA 参考答案:C5. 下列有关细胞生物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物膜上可发生能量转换B.性激素的合成与生物膜有关C.生物膜上可发生信号转换D.流动镶嵌模型属于概念模型参考答案:D【考点】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分析】1、生物膜系统由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组成,生物膜在组成成分和结构上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使细胞成为统一的有机整体;生物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生物膜的功能与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目有关.2、模型: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形式: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3、合成ATP的场所包括: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解答】解:A、线粒体内膜可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产生ATP,叶绿体类囊体膜可进行光合作用光反应生成ATP,A正确;B、内质网是脂质合成车间,性激素是在内质网上合成的,性激素的合成与生物膜有关,B正确;C、生物膜上可发生信号转换如兴奋传到突触后膜时,化学信号转变为电信号,C正确;D、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内容是磷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属于物理模型.D错误.故选:D.6.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蓝藻细胞中的酶,在核糖体上合成,并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B.形成出芽小泡是内质网在结构上与其他生物膜相联系的唯一方式C.植物细胞的叶绿体和线粒体中产生的ATP,都可以用于主动运输中吸收Mg2+D.动物细胞也能渗透吸水或失水,其原因之一是细胞膜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参考答案:D7. 血红蛋白是人体内的一种重要蛋白质,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它的组成元素有C、H、O、N、Fe等B.它存在于人体内环境中C.成熟红细胞中不能合成该蛋白质D.人体的肌肉细胞中存在相关基因参考答案:B8. 自然环境中有不少盐碱土,大部分在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的地区,以及滨海地区。
湖南省岳阳市李家塅中学2018年高三生物期末试题含解析
湖南省岳阳市李家塅中学2018年高三生物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分析,下列正确的是()A.一个细菌既属于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B.高等动物和高等植物都具有器官和系统C.构成生命系统的结构仅具有有层次性D.一个池塘中的所有动物可以看成是一个群落。
参考答案:A2. 某科学工作者研究某细胞的组成成分时,提取到两种物质T和D,其基本组成单位分别是t和d。
已知t是葡萄糖,且T遇碘不变蓝,D可以被胃液中的某种酶消化。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T和D的合成过程中都能产生水B.该细胞肯定为植物细胞,T物质是纤维素C.d物质中肯定含有元素氮,不含元素硫D.物质D一定是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上合成的,其合成受核DNA控制参考答案:A3. 下列对生物技术实践的相关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用平板划线法接种微生物时,每次划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进行灭菌B.配制MS培养基时,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激素类物质的使用都需先配制母液C.在胡萝卜素的提取实验中,浓缩前,需进行过滤,除去萃取液中的不溶物D.在其他条件适宜时,果胶酶量增加到某个值后果汁体积不能再提高,则该酶量为此条件下的最适用量参考答案:D【考点】果胶酶的活性测定;从生物材料中提取某些特定成分;植物的组织培养.【专题】正推法;酶的应用.【分析】在固体培养基上接种时常用的方法主要有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用平板划线法接种时,每次划线后都要对接种环进行灭菌,在酒精灯火焰旁冷却后再进行下次划线.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MS培养基,需要先配置母液.培养基按其特殊用途可分为加富培养基、选择性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温度、pH和酶抑制剂等条件会影响酶的活性.【解答】解:A、用平板划线法接种时,每次划线后都要对接种环进行灭菌,在酒精灯火焰旁冷却后再进行下次划线,A正确;B、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MS培养基,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激素类物质的使用都需先配制母液,B正确;C、在胡萝卜素的提取实验中,浓缩前,需进行过滤,除去萃取液中的不溶物,C正确;D、酶具有高效性,但易受温度、pH和酶抑制剂的影响,在最适温度、pH条件下酶的用量还受酶催化反应时间、果泥的影响,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的接种方法、植物组织培养、胡萝卜素的提取和果胶酶的实验等内容,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4. 下列人体细胞中,含有Y染色体的是A.精原细胞B.初级卵母细胞C.卵细胞D.次级卵母细胞参考答案:A5. 两个电表(甲、乙)的电极A、B和C、D分别连接在两条神经纤维外侧,其中电极D 所在位置神经纤维有膜损伤(负电位且无法产生兴奋);未受刺激时电表指针如图所示。
湖南省岳阳市李家塅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湖南省岳阳市李家塅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关于细胞膜化学组成的表述中,最全面的是A.蛋白质、糖类、脂质 B. 糖蛋白、核酸、脂质C. 蛋白质、糖类、脂肪D. 糖蛋白、核酸、脂肪参考答案:A2. 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实现3:1的分离比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是()①F1体细胞中各基因表达的机会相等②F1形成的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③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④F2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率相等⑤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是完全的⑥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A.①②⑤⑥B.②③④⑤⑥C.①②③④⑤D.①③④⑥参考答案:B3. DNA复制过程中,保证复制准确无误进行的关键步骤是A.破坏氢键并使DNA双链解开B.游离脱氧核苷酸与母链碱基互补配对C.配对的游离脱氧核苷酸连接成子链D.子链与模板母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参考答案:B4. 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 ()A.种群 B .群落 C.生物圈 D.细胞参考答案:D5.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是()A.复制→分离→联会→分裂 B.联会→复制→分离→分裂C.联会→复制→分裂→分离 D.复制→联会→分离→分裂参考答案:D【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类似于有丝分裂).【解答】解:A、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先联会(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后分离(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A错误;B、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先进行复制(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后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错误;C、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先进行复制(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后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最后发生染色单体的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错误;D、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是:复制→联会→分离→分裂,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6. 右图表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其中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基因是:A.Aa与DdB.BB与AaC.Aa与CcD.Cc与Dd参考答案:A略7. 某病原体第一次感染人体,人体不会产生相应的()A.浆细胞 B.记忆细胞 C.过敏反应 D.免疫反应.参考答案:C8. 如欲观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可选用的材料是()。
湖南省岳阳市李家塅中学2019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湖南省岳阳市李家塅中学2019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马铃薯在进行无氧呼吸时产生的能量减少,是因为还有部分能量储存在()A. 丙酮酸分子中B. 乳酸分子中C. 酒精分子中D. ATP分子中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是对无氧呼吸概念、类型和过程的考查,无氧呼吸有2种类型,一种是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另一种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酒精.不论那一种无氧呼吸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解:马铃薯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由于乳酸中含有部分能量未被释放,因此与有氧呼吸相比,无氧呼吸产生的能量较少.故选:B.考点:无氧呼吸的概念与过程.2. 检查一个骨质疏松患者骨组织中的部分生活细胞,发现有一种含量最多的化合物,占细胞干重的一半以上,这种物质应该是A.水B.蛋白质 C.糖原 D.脂肪参考答案:B3. 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 酶是生物体具有免疫活性的生物大分子B. RNA是某些细菌储存遗传信息的生物大分子C. DNA是碱基组成与RNA完全不同的生物大分子D. 蛋白质是以氨基酸为单位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生物大分子参考答案:D【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或RNA;核酸是由核苷酸聚合形成的多聚体,包括DNA和RNA两种,DNA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四种碱基分别是A、T、C、G;RNA 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四种碱基分别是A、U、C、G;通蛋白质是由氨基酸聚合形成的多聚体,由核酸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控制合成。
【详解】A.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活性的生物大分子,A错误;B. 细菌储存遗传信息的生物大分子是DNA,B错误;C. DNA是碱基组成是A、T、C、G,RNA的碱基组成是A、U、C、G,DNA碱基组成与RNA不完全相同,C错误;D. 蛋白质是由多个氨基酸分子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D正确。
李家中学八年级生物阶段检测试卷一
李家中学八年级生物阶段检测试卷一总分:100分时量:50分钟班级:姓名:计分1、下列关于水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有口有肛门B附着生活C身体几乎透明,大约长1厘米D身体呈辐射对称2、腔肠动物所具有的特殊细胞的是()A领细胞B刺细胞C变形细胞D腺细胞3、下列关于涡虫的说法正确的是( )A身体是辐射对称B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C有口有肛门D头部感觉器官集中,能最先感知外界刺激4、医生在有的胃肠病患者体内发现了近千条蛔虫,请问蛔虫的成虫寄生在人体的里()A胃B肺C小肠D大肠5、防止蛔虫的做法不科学的是()A饭前便后洗手B不喝不清洁的生水,水果蔬菜要洗净C管理好人畜的粪便D每周服用一次肠虫清(一种治疗蛔虫的药物)6、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要注意保持蚯蚓的体表湿润,这有利于蚯蚓进行()A消化B呼吸C运动D排泄7、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共同特征是()A具有外骨骼B具有贝壳C身体分节D足分节8、蜗牛、乌贼的共同特征是()A有口无肛门B柔软的身体外面有外套膜C身体细长D体表具有坚硬的甲9、蝗虫生活在陆地上,需要从空气中获得氧气,与此有关的是()A触角B气门C湿润的外骨骼D鳃10我国有漫长的海岸线,众多的江河湖泊,因此鱼类十分丰富,据调查我国的淡水鱼就有1000多种,其中属于四大家鱼的是()A鲫鱼、鲢鱼、草鱼、大马哈鱼B青鱼、草鱼、鲢鱼、鳙鱼C鲫鱼、乌鱼、草鱼、鲳鱼D鲢鱼、黄花鱼、草鱼、鳙鱼11、从6月1 日中午12时开始,我国黄渤海海域进入了三个月的伏季休渔期,渔业资源萎缩加剧,出海捕捞成本加大,多数渔民主动提前半个月进入休渔期。
下列关于休渔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有效控制对幼鱼的捕捞,提高渔业资源量B休渔期会减少渔民的收入,应该废除C防止鱼类种类的减少,保护海洋动物烦人多样性D渔船可以得到充分的休整,为继续捕捞做好准备12、下列关于青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青蛙的后肢发达,适合跳跃B青蛙的趾间有蹼,适合在水中游泳C青蛙用鳃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D青蛙主要用肺呼吸,适应在陆地的生活13、在绿色的草丛中发现的青蛙体色是绿色,对此正确的解释是()A绿色可以进行光合作用B有利于跳跃,捕捉昆虫C是一种保护色,防止被天敌发现D有利于观察周围环境,防止迷失方向14爬行动物完全适应了陆地生活,成为真正的陆生动物,主要的原因不包括()A将受精卵产在陆地上,有卵壳的保护,里面含有水分,并在陆地上发育成幼蜥B有角质的鳞片或甲,减少水分的蒸发C肺发达,气体交换能力强D有四肢,可以贴在地面迅速爬行15、某地区的农林虫害和鼠害非常严重,最有可能的一个原因是()A农药用量少B农药的毒性弱 C 鸟类大量减少D害虫鼠类繁殖太快了16、下列有关鸟类适应空中飞行生活特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身体流线型,前肢变成翼B消化能力强,飞行时可以随时排除粪便C骨骼和肌肉都很轻且薄D有气囊辅助肺呼吸,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17、下列动物中属于恒温动物的是()A企鹅B扬子鳄C蝾螈D鲨鱼18、鲫鱼,虾、河蚌、蟹都生活在水中,若将他们分为两类,其依据是()A是否用肺呼吸B有无脊柱C体温是否恒定D是否胎生19、下列哪一个是真正的鱼()A鲸鱼B甲鱼C鲫鱼D章鱼20、与蚯蚓进行气体交换有关的结构是()A体壁内的肌肉B体壁中的毛细血管C刚毛D肠壁上发达的肌肉21、下列有关动物的生活环境及捕获食物的方式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腔肠动物生活在水中,利用触手和刺细胞捕获食物B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中,吸收小肠中的营养C河蚌生活在水中,靠入水管,出水管获取水里的食物颗粒并排除残渣D节肢动物生活在陆地上,分布地域广,利用口器获取食物22、蜥蜴生活在()A陆地上B水中C沼泽D海洋中23、2013 年农历蛇年,蛇属于()A 两栖动物B软体动物C爬行动物D节肢动物24、成语“金蝉脱壳”中的“壳”指得是()A外骨骼B皮肤C细胞膜D细胞壁25、下列生物不属于扁形动物的是()A血吸虫B猪肉绦虫C水螅D华支睾吸虫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l0分.正确的用A表示,错误的用B表示)26.鱼的呼吸器官是鳃,它的皮肤也具有辅助呼吸的功能。
湖南省常德市第二中学 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常德市二中2021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问卷)八年级生物时量: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食品加工中,主要用到乳酸菌的是()A. 酸奶B. 面包C. 醋D. 酱油2.“蚕吐丝结茧”,这里所说的“蚕”、“茧”分别指()A. 蚕蛾、蚕蛹B. 蚕蛾、蚕卵C. 蚕蛹、蚕卵D. 蚕幼虫、蚕蛹3.下列关于动物生殖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A. 青蛙将受精卵产入水中发育B. 蜘蛛有外骨骼发育需要蜕皮C. 蝗虫是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D. 鸡卵中的卵黄将发育成雏鸡4.“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中提到的动物是由哪类动物进化来的?()A. 古代的两栖类B.古代的爬行类C.古代的哺乳类D. 古代的鱼类5.下列属于有性生殖的是()A. 用带芽眼的马铃薯块茎繁殖B. 用月季枝条扦插繁殖C. 菜豆产生种子繁殖后代D. 用组织培养方法繁殖胡萝卜6.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和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子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B. 人体细胞中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的数目是相同的C. 男性的精子中只有X或Y染色体,体细胞中没有性染色体D. 堂兄妹或表兄妹婚配产生的后代一定会患遗传病,所以禁止近亲结婚7.学完“被子植物的一生”后,同学们在一起交流,你赞同哪一位同学的观点()A. 甲同学说:花的结构中最重要的是花蕊B. 乙同学说:绿色开花植物只能进行有性生殖C. 丙同学说:种子在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中就能萌发D. 丁同学说:根尖的结构中,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伸长区8.自然界中动物种类繁多,形态千差万别,下列哪种描述是错误的()A. 腔肠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都属于无脊椎动物B. 鸟类的身体大都呈现流线型,有与肺相通的气囊C. 哺乳动物一般是体表被毛,胎生D. 蚯蚓身体分节,因此蚯蚓属于节肢动物9.有关哺乳动物骨、肌肉和关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 骨骼肌的两端附着在同一块骨两端B. 关节腔内的滑液可减少骨之间的摩擦C. 屈肘动作时肱二头肌处于收缩状态D. 骨骼肌牵引骨绕关节活动产生运动10.关于植物类群主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 蕨类植物具有真正的根、茎、叶B. 裸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C. 苔藓植物植株矮小,茎和叶中有输导组织D. 藻类植物都是结构比较简单的单细胞生物11.下列关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 自然界中,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B. 生物为了获得足够的食物和空间而进行生产斗争C. 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D. 抗生素的使用使细菌产生了抗药性变异12.从行为的获得途径看,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A. 老马识途B.海豚表演C.鹦鹉学舌D. 蜘蛛结网13.下列各项中,能够完整地表示一条食物链的是()A. 狐吃兔子,兔子吃草B.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C.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D. 猫头鹰捕食田鼠,狐也捕食田鼠1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 一个生态系统包括一定区域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非生物环境B. 依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不同,一般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C.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捕食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D.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可以反复利用15.下列日常生活中问题的处理方式与原因解释错误的是()A. 牙龈出血应多吃水果蔬菜--水果蔬菜富含维生素AB. 对胃有刺激的药物被装在用淀粉制作的胶囊中--胃不消化淀粉C. 胆囊炎患者不能吃油腻的食物--胆汁能乳化脂肪D. 糖尿病患者不能口服胰岛素--胰岛素属于蛋白质会在胃内分解16.二胎政策全面放开后,洋洋的妈妈想再生一个孩子。
初中八年级生物教案-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 第一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市一等奖】
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设计禾山中学罗晶一、教学目标1.说出传染病的概念。
2 举例说明传染病的流行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3分辨常见传染病的病原体、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4 说出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二、教学重点1.举例说明传染病的流行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2 说出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三、教学难点1.分辨常见传染病的病原体、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2 举例分辨传染病预防措施的类型。
四、教学准备教师课前准备学生课堂用学案、制作若干写有“乙肝病毒”或“流感病毒”的硬纸卡片五、教学策略和设计亮点本课采用以评价促进学习的策略,并以优胜小组的评选的积分评价贯穿整节课。
首先带领分享学习目标,并在最后回顾学习目标自评达成情况来促成学生的自我评价。
在对传染病的预判断中采用手势来给出自己的答案,避免相互干扰。
设计“你演我猜”活动:在对传染病的流行环节进行概念学习以后,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标准,分小组当堂准备流感或甲肝的传播过程。
在演绎和竞猜中加深对流行环节的理解。
通过讨论传染病预防措施,自评星级等方式再次促进学生自评学习成效。
(教师组织学生用手势回答,认为是传染病将手指向左边,认为不是传染病则将手指向右边)2提问:你根据什么特点认定这些病是传染病呢教师引导并补充:传染性、流行性。
(学生常见的误判是将肺结核、龋齿、蛔虫病判断为不是传染病。
)2很快说出因为传染病会传染他人。
鲜感,同时又避免了不加思考,起哄乱喊的现象。
四、传染病的概念1教师举例分析:近视眼和结膜炎的病因。
并指出引起结膜炎的外来致病细菌称为病原体。
质疑1:病原体如果侵入其它人体内会使他人患结膜炎吗2我们现在尝试总结什么是传染病3布置完成学案学习任务一,从课本中找到简练的概念表述。
2分钟后要求全班齐读学案任务一。
4提问:根据传染病概念解释龋齿为什么是传染病质疑2:根据这个思路,其它传染病是否也是由某种病原体引起的5教师依次展示蛔虫病、血吸虫病、肺结核、流感、麻疹、艾滋病图片,依次带领学生说出引起该病的是哪种病原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蝌蚪
青蛙
外形特征
运动方式
生活环境
呼吸器官
5、青蛙的发育过程为什么属于变态发育?青蛙发育的全过程为
6、什么叫两栖动物,请据所学发表自己的观点。
想一想:青蛙的发育过程与家蚕的有什么异同?
任务二:理解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需要的环境条件
自学课本14页资料分析研究1、2、3,小组讨论:
1、上述事例说明,环境的变化对两栖动物的繁衍有什么影响?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阅读课本P12—14,自己独立完成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这部分内容。
(1)、、、等,都是两栖动物。
(2)春末夏初,你会听到青蛙的叫声此起彼伏,悄悄来到水过,你会发现:正在鸣叫的青蛙,它们的口角有一对,这些青蛙是。幸运的话,你会看到雌雄蛙的现象。
(3)仔细观察水面,会发现水中漂浮着一片片胶状半透明的东西,里面有许多深色的小点,这就是青蛙产下的卵块(里面有许多)
④有前肢的蝌蚪⑤有外鳃的蝌蚪 ⑥幼蛙⑦成蛙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⑤②③④⑥⑦C.①③②④⑤⑥⑦D.①④③②⑤⑥⑦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蝌蚪不仅用鳃呼吸,还用肺呼吸,因此称为两栖类动物B.青蛙在生殖季节,雌雄抱对,进行体内受精C.青蛙的发育经历受精卵、蝌蚪、成蛙三个时期D.两栖动物是由水生向陆生过渡的类群
课型
新授
教具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一)知识回顾
1、完全变态发育:→→→?哪些昆虫是这种发育方式?
2、不完全变态发育:→→?哪些昆虫是这种发育方式?
(二)情景引入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春末夏初时青蛙的叫声彼起彼伏,青蛙为什么要鸣叫呢?雌雄蛙都会鸣叫吗?
(三)研究探索
任务一: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4)雄蛙和雌蛙经过_______,分别把精子和卵细胞排到_______中,精子和卵细胞在_______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这种受精方式叫___________对生殖有什么意义?
3、青蛙个体发育的起点是什么?哪一个时期特别像鱼?
4、请同学们从外部形态、运动器官、生活环境、呼吸器官等方面比较青蛙和蝌蚪。
6.青蛙的生殖和发育是在( )。A.水中和陆地进行B.水中进行C.陆地进行D.母体中进行
7.小明在调查某地动物资源中发现,该地的两栖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比较多,那么当地的环境可能是怎样的?( )A.温暖多雨B.常年寒冷
C.炎热干旱D.工业化城市
拓展练习:想一想:在你的家乡,两栖动物的生活环境如何?它们的数量是不是在不断减少?如果是,我们应该采取哪些保护措施?
C体外受精、幼体体内发育D体外受精,幼体水中发育
3、青蛙被称为两栖动物的原因是( )。A.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只能生活在陆地上B.在水中生殖,在陆上发育C.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上,也能生活在水中,主要用肺呼吸D.青蛙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上4.蝌蚪发育的先后顺序是( )。①受精卵②有内鳃的蝌蚪③有后肢的蝌蚪
李家塅中学八年级生物科(下)学案
设计:颜兰审核:
课题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学习目标
1、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2、通过调查实践活动和资料分析,关注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学习重点
环境对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的影响
学习难点
认同动物是生物圈中重要成员的观点,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2、某些地区出现畸形蛙,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3、从上述事实你受到哪些启示?
(四)归纳总结:
两栖动物的生殖有什么特点?它们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变化有什么关系?
(五)效果反馈:
1、青蛙属于生殖,受精(填体内或体外),受精(填水中或陆上)
2、雌雄青蛙抱对时,会分别将卵细胞和精子排到水中。这说明青蛙的生殖发育物征是()A雌雄异体、体内受精B雌雄同体、体外受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