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一地理知识点整理..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必背版(完整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必背版(完整版)

两 地
⑶计算:①昼长
=昼弧对应的经度数÷15°;②夜长 =夜弧对应的经度数÷15°
经度㈢区时的计算
差 所求地的区时 =已知地的区时±两地时区数差 ;
换 说明:①时区数的计算:当地经度数÷ 15°,商四舍五入得时区数。 算
两②时间差的计算:同减异 加——两地同为东时区或西 时区相减;一为东时区一为西 时区相加。

时③加减号的选用条件:东加西 减(同为东时区,时区数越大越偏东;同为西
时区,时区数越小越偏东;
间一东一
差;西 ,东时区偏东时间早)
判断★㈣光照图的判读方法和步骤
两地1.标自转方向,判断晨昏线
东西2.定日期:
⑴北极圈出现极昼(或南极圈出现极夜)为 方 入⑵计北算极。圈出现极夜(或南极圈出现极昼)为
6 月 22 日; 12 月 22 日;
外部条件
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
自身条件
适宜的温度
日地距离适中
适于呼吸的大气
体积、质量适中
液态的水——来自地球内部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为地球提供能量
1.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课本 P8 图 1.7 ) ⑴提供光热资源;⑵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⑶煤、石油等矿物 燃 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⑷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 站 的主要能量来源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专业资料分享
Word 格式
1
专业资料分享
格式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优秀6篇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优秀6篇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优秀6篇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篇一第一单元从宇宙中看地球第一讲地球与地图一、地球与地图1、赤道上经度相差10实地距离大约为111千米,其他纬线上经度相差10实地距离大约为111× 千米。

经线上纬度相差10实地距离大约为111千米。

2、东半球的范围从200W向东到1600E。

3、球面两点的最短距离为两点之间的“大圆劣弧”,常见大圆为赤道、经线圈和晨昏圈。

北半球同一纬线上的最短距离向北偏,南半球同一纬线上的最短距离向南偏。

4、该地看北极星的仰角就是该地的纬度。

5、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东西方向是相对的,要根据劣弧进行判断。

(劣弧即两点经度差小于1800)二、等高线地形图1、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读数值范围,判断地貌类型:海拔在200m以下,等高线稀疏的是平原;海拔在200m~500m,等高线较稀疏的是丘陵;海拔大于500m,等高线密集的是山地;海拔在1000m 以上,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稀疏的是高原;四周等高线密集且数值大,中间等高线稀疏且数值小的是盆地。

(2)读疏密程度,判断坡度: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

从山顶向四周,等高线高密低疏,为凹坡,可通视;高疏低密,为凸坡,易挡住人们的视线。

(3)读弯曲状况:等高线凸向高处的是山谷,凸向低处的是山脊(凸高为谷、凸低为脊)。

(4)读局部闭合等高线:等高线闭合,中高周低的地形类型是山峰;中低周高的地形类型为盆地;特殊情况,规律判读为“大于大的”为山坡上的小山丘或“小于小的”为山坡上的小洼地。

(5)基本特征:同线等高;同图等距;相邻两条等高线数值可以相等,如河谷两侧相邻的等高线,也可以递变;任意两条等高线一般不会相交,若相交或重叠则为陡崖。

2、等高线地形图中的有关计算:(1)计算两点的相对高度:先算出最大值和最小值的范围,再进行相减或(n-1)×d△H(n+1)×d(2)进行陡崖高度的计算:其相对高度(n-1)×d≤△H(n+1)×d(n为陡崖处重叠的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复习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复习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1.天体: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

恒星、星云、行星、流星、彗星,其中恒星和星云是最基本的天体。

恒星特点:①自身可以发光、发热;②体积、质量巨大;③距离遥远。

彗星哈雷彗星 76周年比较: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金星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

2.天体系统:运动中的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河外星系地球3.天体系统:总星系地月系月球太阳系其他行星系银河系其他恒星系4.八大行星名称: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星(距日远近)5.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分类巨行星木星土星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6.共同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日地距离适中,形成了适宜生物生长的温度条件内部条件体积和质量适中,吸引大气聚集,形成了适宜生命物质呼吸的大气地球上有液态水7.存在生命安全的宇宙环境的行星外部条件稳定的光照条件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概况:主要成分是氢和氦,其表面温度约为6000K.2.太阳能量的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

3.太阳辐射的影响:①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②维持着地表温度,是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③直接、间接地为地球上提供了能源4.太阳辐射的分布:从赤道向两极递减5.太阳的结构:由内向外,分别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6.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光球层;耀斑---色球层---太阳活动最激烈(剧烈)的显示周期约为11年7.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影响地球的电离层,使无线电通信受到影响甚至中断②影响地球的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③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④影响地球气候,发生异常。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1.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类型绕转中心方向速度周期角速度线速度自转地轴自北西逆向南东顺除南、北极点为零外,其他各地均相等(15°/时)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南北极点为零恒星日(23时56分4秒)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公转太阳近似正圆的椭圆,速度大小不等近日点(1月初),角速度、线速度快远日点(7月初),角速度、线速度慢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备注:1.地球自转时,最北端(北极)永远指向北极星附近。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地球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如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

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3.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是地月系(课本P3图1.2)太阳系银河系其他行星系总星系总星系其他恒星世界河外星系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课本P4图1.4)1.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八大行星分类(课本P5图1.5)分类特点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木星、土星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三、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课本P6)外部条件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自身条件适宜的温度日地距离适中适于呼吸的大气体积、质量适中液态的水——来自地球内部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为地球提供能量1.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8图1.7)1⑴提供光热资源;⑵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⑶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⑷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1.太阳大气由里到外分层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志光球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色球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日冕太阳风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11)⑴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和黑子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课本P11活动);⑵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⑶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⑷两极地区产生极光;⑸地球上水旱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地球自转地球公转围绕地轴转动在椭圆轨道上围绕太阳转动运动方式自西向东。

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南极上空自西向东,南顺北逆。

运动方向为顺时针【南顺北逆】。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地球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如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

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3.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是地月系(课本P3图1.2)太阳系银河系其他行星系总星系总星系其他恒星世界河外星系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课本P4图1.4)1.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为地球提供能量1.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8图1.7)⑴提供光热资源;⑵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⑶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⑷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⑴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和黑子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课本P11活动);⑵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⑶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⑷两极地区产生极光;⑸地球上水旱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如图示0°★2..地球公转过程中两分两至点的判断23°26′S(南回归线)依据:看日地球心连线和赤道的位置关系——连线在赤道以北说明太阳直射23°26′N, 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夏至点;连线在赤道以南说明太阳直射23°26′S, 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冬至点简便方法:看地轴——地球逆时针公转时,地轴左偏左冬,地轴右偏右冬。

如下图3..地球公转过程中速度变化的判断依据:1月初,地球运行至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7月初,地球运行至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

二、昼夜交替和时差★㈠昼夜交替1.⑴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不透明、不发光;⑵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是——地球自转。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地球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如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

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3.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是地月系(课本P3图1.2)太阳系银河系其他行星系总星系总星系其他恒星世界河外星系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课本P4图1.4)1.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一、为地球提供能量1.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8图1.7)⑴提供光热资源;⑵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⑶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⑷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⑴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和黑子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课本P11活动);⑵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⑶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⑷两极地区产生极光;⑸地球上水旱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N★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如图示0°★2..地球公转过程中两分两至点的判断 23°26′S依据:看日地球心连线和赤道的位置关系——连线在赤道以北说明太阳直射23°26′N, 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夏至点;连线在赤道以南说明太阳直射23°26′S, 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冬至点简便方法:看地轴——地球逆时针公转时,地轴左偏左冬,地轴右偏右冬。

如下图3..地球公转过程中速度变化的判断依据:1月初,地球运行至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7月初,地球运行至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

二、昼夜交替和时差★㈠昼夜交替1.⑴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不透明、不发光;⑵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是——地球自转。

2.晨昏线的判读:在晨昏线上任找一点,自西向东越过该线进入昼半球,说明该线是晨线,反之是昏线。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全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全册知识点总结

一、地球的位置及特殊性1.天体:恒星、星云、行星、流星、彗星等,连同通过天文望远镜或其他空间探测手段才能探测到的星际空间的物质。

2.恒星:由赤热气体组成,能自己发光的球状或类球状天体星云:比如气体和尘埃组成的成云雾状外表的天体,主要成分是氢行星:在椭圆轨道上绕恒星运行的近似球状的天体,本身不发光,靠反射恒星的光而发亮卫星:环绕行星运转的天体3.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4.地球处在的位置从小到大: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可观测宇宙5.月地距离约38.4万km,日地距离约1.5亿km6.地球自转自西向东,太阳系天体的旋转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7.类地行星(更靠近太阳,有固体表面,体积较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体积巨大,主要由气态物质组成):木星,土星远日行星(远离太阳,主要由气态物质组成):天王星,海王星8.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具有适宜高级智慧生命,生存和繁衍的温度,水,大气等条件,这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自身的体积和质量有关。

也与地球有一个安全的宇宙环境有关二、地球的历史1.地层及化石的概念:地层是具有时间顺序的层状岩石。

沉积岩的地层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一般先沉积的层在下,后沉积的层在上。

在沉积岩的形成过程中,有些生物的遗体或遗迹会在沉积物中保存下来,形成化石,所以同一时代的地层往往含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化石。

生物总是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向复杂进化的,因此,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低级、越简单生物的化石。

2.地质年代表的概念:根据地层顺序、生物演化阶段、岩石年龄等,科学家把漫长的地球历史按照宙、代、纪等时间单位,进行系统性地编年3.演化历程:(1)前寒武纪:A.时间:距今5.41亿年前,约占地球历史的90%。

B.特点:地球大气层、海洋和陆地慢慢形成,地球形成之初,大气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和氨,缺少氧气,到太古宙时期出现了蓝细菌,元古宙时期,蓝细菌大爆发,大气成分开始发生改变。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大全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大全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大全第一章自然地理环境总论- 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学科特点和研究方法- 地球的地理环境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中国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第二章地球上的生命- 生物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 生物地理分区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类型- 植被的分布与特点- 动物的分布与特点- 生物资源的类型与分布第三章水资源的利用与管理- 水资源的重要性和分布特点- 中国的水资源状况和分布特点- 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措施- 水问题的产生及其对地球的影响第四章自然灾害与防治- 自然灾害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地震的发生与防治- 水灾的发生与防治- 气象灾害的发生与防治- 火灾的发生与防治- 自然灾害应对与救援措施第五章全球气候与气候系统- 气候系统的组成和层次- 全球气候的分区与特点- 全球气候变化的产生原因和影响- 气象要素的观测与分析- 气候预测与预报方法第六章区域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和原则-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和要素-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和方法-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措施第七章人口与城市- 人口变动与发展的基本规律- 人口问题的产生与影响- 人口发展战略- 城市化的内涵和特征- 城市化的影响和问题第八章我国的产业格局和问题- 产业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中国的产业分布格局和特点- 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产业发展的问题和对策第九章农业的发展与问题- 世界农业发展格局与农业区划- 中国农业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和路径-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与措施第十章第三产业的发展与问题- 第三产业的概念和特点- 中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第三产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和问题- 第三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对策第十一章劳动力资源与人力资源开发- 劳动力资源的概念和类型- 劳动力资源的分布与利用- 人力资源开发的途径和措施- 劳动力和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第十二章区域发展与区域规划- 区域发展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中国区域发展的格局和差异- 区域规划的目标和内容- 区域规划的实施和问题以上是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的知识点总结大全。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天体及类型:天体是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

星光闪烁——恒星;恒星卫士——行星;行星卫士——卫星;轮廓模糊——星云;一闪即逝——流星;拖着长尾——彗星;气体和尘埃天体系统:运动着的天体与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形成的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的层次:最高一级天体系统:总星系;最低一级天体系统:地月系。

宇宙包括总星系和人类未探测区域。

光年:计算天体间距离的单位。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运动特征:同向、共面、近圆 结构特征:质量、体积、距离离太阳由近到远:水金地火、木土天海;小行星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金星距地球最近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①有适宜的温度——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因而有适宜的温度 ②有液态水;——内部物质运动、距离适中③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

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因而有适量的大气 ④安全的宇宙环境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发射能量,这种现象称为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核聚变4H ——He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生物的生长(光、热资源);促进水、大气的运动;生产生活:太阳能、煤、石油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主要类型有黑子、耀斑,黑子发生在光球层,耀斑发生在色球层。

黑子:温度比其他地方低;耀斑:色球的某些区域突然出现的大而亮的斑块。

每当耀斑爆发会释放出很强的无线电波,大量的紫外线,X 射线,γ射线,以及高能带电粒子黑子、耀斑周期:11年,同步起落,体现太阳活动的整体性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电离层扰动,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干扰地球磁场,磁暴现象;影响气候。

注意:太阳对地球的最大影响是太阳辐射!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地球运动的两种形式:自转和公转 地轴的方向: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自转的方向、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 自转的周期:恒星日23时56分4秒(真正的周期),太阳日24小时(昼夜更替的周期,与日常生活有关)自转角速度:除两极,角速度相同,约15度每小时。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 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包括银河系和河外星系)——银河系(包括太阳系和其他恒星系)——太阳系(包括地月系和其他行星系)——地月系。

2. 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3.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普通性: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地球的质量、体积、密度、公转和自转运动等方面都没有特殊之处。

特殊性:存在生命。

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 太阳辐射(1)概念: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

(2)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3)对地球的影响:为地球提供光和热,维持着地表温度;是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提供能源,如煤、石油、太阳能等。

2. 太阳活动(1)太阳大气层:从里向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2)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黑子(出现在光球层)、耀斑(出现在色球层)。

(3)对地球的影响:影响地球气候;干扰地球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产生极光。

三、地球的历史1. 地层和化石地层是具有时间顺序的层状岩石。

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

通过研究地层和化石,可以了解地球的历史。

2. 地球的演化历程(1)太古代:原始生命出现。

(2)元古代:藻类繁盛。

(3)古生代:早期三叶虫等无脊椎动物繁荣,中期鱼类大量繁衍,后期两栖类动物出现,蕨类植物繁盛。

(4)中生代:爬行动物盛行,恐龙称霸,裸子植物迅速发展。

(5)新生代: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大发展,人类出现。

四、地球的圈层结构1. 地球的内部圈层(1)地震波:分为纵波(P 波)和横波(S 波)。

纵波传播速度较快,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横波传播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体。

(2)地球内部圈层划分: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地球内部可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人教版必修一地理知识点

人教版必修一地理知识点

人教版必修一地理知识点人教版必修一地理知识点概述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和运动- 地球的赤道半径和极半径-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更替、时差、地转偏向2. 地图的基本知识- 地图的定义和分类- 比例尺、地图投影、地图符号- 地图的方向、比例和图例3. 地图的解读与应用- 等高线和地形图的阅读- 气候图、政区图、资源分布图的解读- 地图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二、自然地理1. 大气和气候-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2. 水文循环与海洋- 水文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河流的特征和分类- 海洋的特征、资源及其对气候的影响3. 地貌- 地壳的结构和板块构造- 内外力作用下的地貌形态- 地貌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 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 人口问题及其影响- 城市化进程与城市规划2. 农业与工业- 农业的分类和分布- 工业布局的因素- 农业与工业的可持续发展3. 地域联系与全球化- 交通运输方式及其发展- 地域联系的形式和意义- 全球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四、地理信息技术1. 遥感技术- 遥感的基本原理- 遥感在地理学中的应用- 遥感数据的解读和分析2. 地理信息系统(GIS)- GIS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GIS在地理研究中的作用- 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处理和分析3. 全球定位系统(GPS)- GPS的工作原理- GPS在定位和导航中的应用- GPS技术与地理研究的结合五、地理环境保护1. 环境问题的类型与成因- 自然环境问题:如全球变暖、水资源短缺- 人文环境问题:如城市污染、土地退化2. 环境保护的措施与政策- 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 国家层面的环境保护政策- 个人和社区的环保行动3.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 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案例- 可持续发展与地理教育的关系以上是人教版必修一地理的主要内容概述,每个部分都包含了该领域的核心知识点。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一、自然地理基础知识1. 地球与地球运动•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略扁球体,存在地球赤道、南北半球和各种经纬度等特征。

•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引起昼夜交替的现象。

•地球的公转:地球绕太阳公转,形成不同季节的变化。

•地球的倾斜轴和地球的倾斜面:地球的倾斜轴和倾斜面使得地球各地季风、气候和温度有所不同。

2. 地球表层圈与地球内部圈•地壳:地壳是地球表层最薄的一层,分为岩石地壳和海洋地壳。

•地幔:地幔是地壳和地核之间的中间层,主要由硅酸盐矿物组成。

•地核:地核是地球内部最深的一层,由铁和镍组成。

3. 地球的尺度与地图•地球尺度的代表:使用1:100 000 000的比例尺表示,即1厘米代表1000公里。

•地球仪和地图的区别:地球仪是对地球的缩小模型,地图是对地球表面的平面映射。

•地图的构成要素:地图由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等要素组成。

二、地球与生命环境1. 生命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动态系统。

•生物圈:生物圈是地球表层所有生物聚集的层次。

2. 地球的水资源和水文循环•地球的水资源:地球上的水资源主要由淡水和海水组成,其中,淡水资源是有限的。

•水文循环:水文循环描述了水在地球表层不断循环流动的过程。

3. 地球的岩石与矿产资源•岩石资源:岩石是地球表层最主要的构造材料,可用于建筑、道路、工业原料等。

•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是矿石、矿砂和矿矿物等自然集合体的总称,用于冶金、能源等方面。

三、地球与人类社会1. 人口与城市•人口分布规律:人口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河流流域和平原地区。

•城市化:城市化是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

2. 地球的农业与粮食问题•农业和农业区位因素:农业是人类生活中最基本的生产活动,区位因素包括气候、土壤、水资源等。

•粮食问题:粮食问题是指人类口粮供应与人口增长的矛盾。

3. 工业与能源资源•工业的地理分布: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和资源丰富的地区。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全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全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全册知识点归纳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能量来源①地球大气受热能量的根本来源:太阳辐射。

②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地面辐射。

2.削弱作用:大气层中的水汽、云层、尘埃等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

(1)高海拔地区(以青藏高原地区为例)(2)内陆地区(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3)湿润内陆盆地(以四川盆地为例)3.保温作用:大气逆辐射对近地面大气热量的补偿作用。

玻璃温室的增温原理:波长较短的太阳辐射能够穿过玻璃进入温室内,使室内增温,而波长较长的地面辐射则很难穿透玻璃,使热量难以散失。

(1)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2)农业实践中的一些常见现象①我国北方地区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

(1)据数值南北递变可判断南北半球-气温向北降低为北半球,向南降低为南半球(2)据等温线的延伸方面可判断影响因素①与纬线平行(受太阳辐射影响);②与海岸线平行(受海陆位置影响);③与等高线平行(受地形、地势影响)(3)据疏密程度可判断温差大小,进而判断季节、海陆等①密大疏小;②冬季密,夏季疏;③温带密,热带疏;④陆地密,海洋疏;⑤平原、高原面疏,山地和高原边缘密(4)据弯曲状况判成因①陆地上一般考虑山脉或谷地。

等温线穿过山地时一般向气温高的方向凸出,穿过谷地时,一般向气温低的方向凸出。

②海洋上一般考虑洋流。

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

③等温线的弯曲还可能与海陆分布有关。

1月份同纬度的陆地等温线向南凸,海洋上向北凸;7月份,同纬度的陆地上等温线向北凸,海洋上向南凸。

(即“一陆南,七陆北”)。

(5)据局部闭合判成因表示局部区域内气温出现特殊值,如山峰(低温)、盆地(高温)、城市(热岛效应),判读原则:大于大值、小于小值。

①低温中心:低温中心一般与地形有关,山地一般为低温中心;纬度较高的盆地在冬季时也往往成为低温中心,纬度较高的山脉冬季风的迎风坡也往往成为低温中心(区域地理:中国1月气温分布图-重点关注中国1月气温分布图下的地形)。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地球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如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

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3.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是地月系(课本P3图1.2)太阳系银河系其他行星系总星系总星系其他恒星世界河外星系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课本P4图1.4)1.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课本P6)一、为地球提供能量1.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8图1.7)⑴提供光热资源;⑵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⑶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⑷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11)⑴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和黑子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课本P11活动);⑵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⑶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⑷两极地区产生极光;⑸地球上水旱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二、太阳直射点移动23°26′N★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如图示0°★2..地球公转过程中两分两至点的判断23°26′S依据:看日地球心连线和赤道的位置关系——连线在赤道以北说明太阳直射23°26′N, 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夏至点;连线在赤道以南说明太阳直射23°26′S, 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冬至点简便方法:看地轴——地球逆时针公转时,地轴左偏左冬,地轴右偏右冬。

如下图3..地球公转过程中速度变化的判断依据:1月初,地球运行至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7月初,地球运行至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

新人教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汇总

新人教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汇总

新人教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地图知识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0°以东,180°以西,为东经度;0°以西,180°以东,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0°-30°为低纬,30°-60°为中纬,60°-90°为高纬。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于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5.东西经的判断:沿着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6.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7.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

8.东西方向的判断:劣弧定律(例如东经80°在东经1°的东面,在西经170°的西面)。

9.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分母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分母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大。

10.地图上方向的确定: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一般指向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极点投影图可通过自转确定方向。

12.等值线的疏密: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压线越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

第二单元行星地球(地球概论)1.天体的类别: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卫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等。

(陨石、回收(返回)的飞行器不属于天体)2.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半径约200亿光年)——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日地平均距离1.5亿km)——地月系(地月平均距离38.4万km)。

3.宇宙的两大特性:物质性、运动性(其运动是有规律、有层次的,天体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必背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必背版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地球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 .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如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

2 .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3.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是|地月系(课本P3图1.2)「太阳系|银河系j其他行星系总星系L其他恒星世界河外星系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课本P4图1.4)1 .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 、海王星。

一、为地球提供能量1.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8图1.7)⑴提供光热资源;⑵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⑶煤、石油等矿物燃 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⑷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 的主要能量来源★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3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11)⑴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和黑子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课本P11活动);⑵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⑶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⑷两极地区产生极光;⑸地球上水旱灾 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依据:看日地球心连线和赤道的位置关系一一连线在赤道以北说明太阳直射23° 26' N,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 上的夏至点;连线在赤道以南说明太阳直射23° 26' S,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冬至点 3.1. 球公转过程中速度变化的判断依据:1月初,地球运行至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7月初,地球运行至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

二、昼夜交替和时差 ★㈠昼夜交替1 .⑴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一一地球不透明、不发光;⑵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是一一地球自转。

2.晨昏线的判读:在晨昏线上任找一点,自西向东越过该线进入昼半球,说明该线是晨线,反之是昏线。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1第一章行星地球1.宇宙中的地球(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多层次的天体系统: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2)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3)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自身条件:适宜的温度、合适的大气,充足的水分外部条件:稳定的太阳光照,安全的宇宙环境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为地球提供能量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发射的能量。

(2)太阳活动影响地球太阳活动类型:黑子---光球层,耀斑和日珥---色球层,太阳风---日冕层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耀斑→磁暴→影响短波通信,太阳风→极光3.地球的运动(1)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自转:自西向东,恒星日(23时56分4秒),各地相等15°/小时(两极除外),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公转:自西向东,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近日点(1月初)快,远日点(7月初)慢,平均1°/日。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周期为一个回归年。

(3)昼夜交替和时差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个太阳日。

经度每隔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

(4)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

(5)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那个半球昼长赤道全年昼夜平分,春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方向递减,离直射点越近太阳高度越大(6)四季更替和五带四季更替在中纬度地区明显。

夏季是一年中白昼较长,太阳高度较大的季节,冬季反之。

春秋两季是过渡季节。

4.地球的圈层结构(1)地球的内部圈层地壳---(莫霍界面平均约17km)---地幔---(古登堡界面2900km)----地核纵波(P波):能在固体、液体中传播,较快横波(S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较慢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合在一起组成。

(完整版)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重点)

(完整版)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重点)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地球—、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如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

2. 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 3•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是 •地月系(课本P3图1.2)「太阳系{「银河系* L 其他行星系总星系总星系J L 其他恒星世界•河外星系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课本P4图1.4)1•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 、海王星。

2•八大行星分类(课本 P5图1.5)一、为地球提供能量1 •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

2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8图1.7)⑴提供光热资源; ⑵维持地表温度, 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⑶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⑷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太阳 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11)⑴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和黑子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课本P11活动);⑵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⑶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⑷两极地区产生极光; ⑸地球上水旱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如图示'★ 2..地球公转过程中两分两至点的判断23° 26'-S--依据:看日地球心连线和赤道的位置关系一一连线在赤道以北说明太阳直射23° 26' N,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夏至点;连线在赤道以南说明太阳直射23° 26' S,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冬至点简便方法:看地轴——地球逆时针公转时,地轴左偏左冬,地轴右偏右冬。

如下图3..地球公转过程中速度变化的判断依据:1月初,地球运行至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7月初,地球运行至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一知识点整理广东省广宁县广宁中学 王天亮第一章 行星地球识记:1、恒星与行星的区别2、八大行星以及小行星带的位置分布清况。

3、天体与天体系统的概念并区分。

4、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1、安全的宇宙环境。

2、液态水的存在。

3、质量体积适中,能吸附人类生存的大气。

4、日地距离适中,表面温度适宜)5、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6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和耀斑)、周期(11年为一个周期)以及影响(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磁暴”现象、“极光”、影响天气和气候)。

7、南北半球的划分界限为赤道。

8 东西半球的划分界限为20°W ,160°E 。

.9、东西经的划分界限为0°,180°。

理解掌握:1、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周期(24h),自转的俯视图和侧视图(南极上空来 看顺时针,北极上空为逆时针)。

2、晨昏线的判读(随着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为晨线,反之为昏线)3、晨昏线只有在春秋分这两天才与经线重合。

4、时间计算:a 、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

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b 、“东加西减”原则。

若所求的地方在已知地点的东侧,则用已知地点的地方时加时间差。

若所求的地方在已知地点的西侧,则用已知地点的地方时减时间差。

所得结果如果大于24小时,则日期加一天,时间减24小时。

如结果小于24小时,则日期减一天,时间加24小时。

c 、时间计算的隐含条件: 晨线 与 赤道交点以及该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6:00。

昏线与赤道交点以及该点所在经线地方时18:00。

赤道全年6:00日出,18:00日落。

d 、无论何时,东边的地方时要比西边的地方时早,时间数值东边要大于西侧、e 、一天之中,12:00为白天的分界点(小于12:00为上午,大于12:00为下午),夜晚的分界点为24:00/0:00.。

f 、若知某地x 点日出,则昼长=(12-x)×2 夜长=2x若已知某地y 点日落,则昼长=(y-12)×2 夜长=(24-y)×220°W20°W 160°E 160°E 东半球 东半球 西半球5、时区计算:a 、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相差1小时。

计算方法同样遵循“东加西减”原则。

b 、计算某时区的中央经线。

东(西)x 区中央经线为x ×15°=y °E(W)c 、计算某经线为何时区。

如某条经线为X °,则X °E(W)÷15°=Y 。

若Y 为整数,则为东(西)Y 区。

若有余数,则看余数是否大于7.5。

如果大于7.5,则为东(西)Y+1区。

如果小于7.5,则为东(西)Y 区、 日界线:共有2条日界线,一条是认为界线为180°,另外一条是自然界线为零点经线。

180°以西为新的一天,180°以东为旧的一天。

0:00所在经线以东为新的一天,以西为旧的一天地球公转:1、黄赤交角目前为23°26′,回归线度数为23°26′。

南北极圈度数为90°—23°26′。

因此,黄赤交角变大时,热带和寒带范围扩大,温带范围变小。

2、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3、太阳直射点移动造成的昼夜长短问题:3.21~6.22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

北极点附近极昼范围逐渐扩大。

6.22~9.23 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北半球夜渐长,昼渐短。

北极点附近极昼范围逐渐缩小。

9.23~12.22 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

南极点附近极昼范围逐渐扩大。

12.22~3.21 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南半球夜渐长,昼渐短。

南极点附近极昼范围逐渐缩小。

4、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1、四季(以北半球为例):12月、1月、2月为冬季。

3月、4月、5月为春季。

6月、7月、8月为夏季。

9月、10月、11月为秋季。

2、五带:0°~30°为低纬,热带。

30°~60°为中纬,温带。

60°~90°为高纬,寒带。

0° 180° 0° 180° 新 旧 新 12.22 3.216.22 9.23 12.226.2212.223.21 9.23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识记:1、“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暖大地”。

2、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为长波辐射。

.3、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吸收、散射、反射)。

使地球表面白天温度不至于过高、大气对太阳辐射又具有保温作用,使地球表面夜晚温度不至于过低。

总体使地球表面温度适中。

4、高低气压中心的区分。

中心气压值高于周围气压值为高气压中心,中心气压低于周围气压为低气压中心。

5、低压或气旋,高压或反气旋,分别是对同一个天气系统不同描述。

低气压与高气压,是指气压分布状况而言的;气旋与反气旋,是指气流状况而言的。

其中热低压,冷高压。

低压中心的垂直气流下降,为晴天;高压中的垂直气压上升,为降水。

6、气旋和反气旋的判读(左手定则和右手定则)以及实例(气旋--台风、反气旋--伏旱)。

7、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气压)。

地转偏向力(南半球向物体的运动方向的左侧偏转,北半球向物体运动方的右侧偏转,赤道地区无偏转)。

8、海陆风(白天吹海风风,夜晚吹陆风)、山谷风(白天由谷底吹向山顶,夜晚由山顶吹向谷底)、城市风(无论白天还是夜晚都是由郊区吹向城市)。

理解掌握9、气压带和风带:全球共有7个气压带,其中热力因素形成的共有3个,分别是赤道低气压带和南北半球的极地高气压带。

动力因素形成的气压带有4个,分别是南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

风带全球共有6个,分别是南北半球的信风带、盛行西风带和极地东风带。

(注:南北半球风带的风向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略有不同)。

10、气候类型:着重记忆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气候、温带海洋气候的成因、分布、气候特点以及对应的植被类型。

(建议结合气压带风带来理解记忆,特别注意一些特殊地区的气候类型,<马达加斯加岛。

南北美洲西部海岸等>)11、掌握根据气压带风带的移动方向来判断季节。

12、南亚的热带季风冬季吹东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吹西南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13、根据气温和降水来判断气候类型(以温定带、以水定型)。

14、等压线的判读a、判风向,b、判风力。

15、天气系统的判读(冷风、暖风、准静止锋)以及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气温、气压和天气状况。

第三章知识点整理1、水体存在的形式(气态、固态、液态),三者的数量大小关系。

2、水循环模式图,重点记忆水循环各个环节(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目前人类影响最大的环节为地表径流)3、水循环的意义:①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②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③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④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4、目前人类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储量只占全球水体总量的十万分之七。

5衡量指标 多年平均径流总量特点 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表 现大洲 除南极洲外,亚洲多年平均径流量最多,其次是南美洲,大洋洲最少 国家巴西多年平均径流量最多,其次是俄罗斯,我国居世界第六位6 ②时空分布不均⎩⎪⎨⎪⎧空间: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时间:夏秋较丰富,冬春较贫乏(注: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由于受季风影响,降水年际变化大)7、水资源短缺主要有资源型缺水(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和水质型缺水(长三角和珠三角)两种。

8、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措施:(1)开源措施⎩⎪⎨⎪⎧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修筑水库,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分布开渠引水,调节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海水淡化、人工增雨(2)节流措施⎩⎪⎨⎪⎧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节水意识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9、水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关系:①水资源的数量会影响经济活动规模的大小。

②水资源的质量会影响一个地区经济活动的效益。

③科学技术促进了人水关系的发展,拓展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10、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间的相互补给11、根据河流补给关系图判断补给类型:12、河流的水系特征和水文特征的描述方向。

水文特征 水位、流量、汛期、结冰期(凌汛)、水能、含沙量 水系特征长度、流域面积、支流多少、弯曲度、水系形状1314、洋流的影响因素:盛行风、地转偏向力和陆地形状。

(其中盛行风为主要动力)。

15、主要洋流名称、流动方向以及性质(北半球“8”字型和南半球“0”字型记忆)。

(注:要特殊记忆印度洋洋流成因以及流向) 16、洋流的地理意义:a 、影响气候(1)全球影响: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和水分的输送和交换,维持全球水热平衡。

(2)沿岸影响⎩⎪⎨⎪⎧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b 、影响海洋生物分布:(1)寒暖流交汇海区形成渔场:如日本的北海道渔场。

(2)上升流形成渔场:如秘鲁渔场。

c 、影响海洋航行:(1)顺洋流航行可节约燃料,加快速度。

(2)寒暖流相遇,往往形成海雾,对海上航行不利。

(3)洋流从北极地区带来的冰山对航行构成威胁。

d 、影响近海污染: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17、洋流图的判读(1)判定南北半球:根据等温线分布判定。

若某海区等温线的水温由南向北递减,则表明该海区位于北半球,如图甲所示;反之则位于南半球,如图乙所示。

12℃ 16℃ 14℃ 14℃16℃ 12℃ 图甲 图乙(2)确定冬、夏季节:根据北印度洋的季风环流确定北半球的冬、夏季节。

(3)根据海水等温线的分布来确定洋流。

①判断南北半球:根据图示方向(一般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越往北水温越低的为北半球,反之为南半球。

如图,图甲为北半球,图乙为南半球。

②判断洋流流向:等温线弯曲方向即为洋流流向。

如等温线向北弯曲,则洋流就在等温线弯曲处向北流。

③判断寒流、暖流:洋流由温度高的海区流向温度低的海区为暖流,如图甲;洋流由温度低的海区流向温度高的海区为寒流,如图乙。

第四章知识点整理1、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2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壳运动水平运动形成绵长的断裂带和巨大的褶皱山系垂直运动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岩浆活动岩浆只有喷出地表才能直接影响地表形态变质作用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3言,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4、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

5表现因素作用结果风化作用温度、水、生物①使岩石发生崩解和破碎;②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条件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于平缓侵蚀作用水、冰川、空气等①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进行破坏;②常使被侵蚀掉的物体离开原地,并在原地形成侵蚀地貌搬运作用风、流水、冰川等①移动风化或侵蚀的产物;②为堆积地貌的发育输送大量物质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于平缓堆积作用外力减弱或遇到障碍物被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6、岩石圈的物质循环(1)岩石的分类:A是岩浆岩;B是沉积岩(或变质岩);C是变质岩(或沉积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