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指导作文破题
2024年河南中考语文作文考前写作指导及范文
![2024年河南中考语文作文考前写作指导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28a69c6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9f.png)
2024年河南中考语文作文考前必读写作指导及范文【写作任务】题目:以花朵的样子绽放。
【写作指导】1.审题立意首先,要理解“花朵的样子”和“绽放”这两个关键词。
花朵通常象征着美丽、优雅和生命力,而“绽放”则意味着充分展现、尽情释放。
因此,题目要求我们以花朵为喻,展现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就像花朵在适当的时候以最绚烂的姿态开放。
如可以像“花朵”那样美丽的样子,可以是像“花朵”香气满乾坤的样子,可以是像“花朵”般经历抽芽、孕蕾等一系列持久过程,也可以是像“花朵”经历风吹雨打等困难才灿烂绽放,还可以指像“花朵”一样有美好的梦想、坚定的信念、乐观的心态……总之,应该是一种美好的、积极向上、努力奋进的样子。
2.谋篇布局标题揭示了写作的主要场景,可从对这个场景的描写入手,在采取倒叙的方法,记叙努力的过程,可以写自己在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不拔,如何在挫折中不断成长,最终以最美的姿态面对生活;也可以写自己在某个特定时刻或场合下,如何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和魅力,就像花朵在阳光下尽情绽放;也可从自然界中花朵绽放的情景描写入手,再自然引出对人、事的记叙和描写。
总之,写作主题应围绕“如何像花朵一样绽放”展开,结合个人经历和感悟,表达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3.写作手法在构思行文时,可以采用多种手法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例如,可以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描写来呈现花朵绽放的美丽和芬芳,以此隐喻你在生活中的绽放。
同时,可以运用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突出你在不同情境下的变化与成长,彰显你的独特魅力。
另外,标题语言生动优美,写作本文,就要注意锤炼语言,尤其是开头。
【优秀范文】 1.以花朵的样子绽放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如果不是那年初夏与一树绽放的花朵相遇,我想,我的青春定会萎靡。
曾经的我,极度不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
繁多的学习科目,如山一般的作业容量,压得我喘不过起来。
我很想像班中学霸一样,闲庭信步一般地学习,然后,在考试的时候还能取得一个好成绩。
中考作文破题思路全面分析
![中考作文破题思路全面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f8efd2a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ef.png)
中考作文破题思路全面分析中考作文历来最为考生和家长关注。
作文分数不仅决定语文的分数,甚至决定着整场考试的成败。
现状是很多学生对作文都抱着消极应付的心态,实际上北京中考作文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困难,那么难以捉摸,而是有法可循的。
这一讲主要从思路上引导学生如何破解中考题目。
一、中考作文命题趋势纵观北京中考2003至2011年作文命题,它呈现出趋于标准化、不在审题上设置障碍的趋势。
大家都知道,作文题型分成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三种。
其中,命题作文(包括半命题和全命题)占绝对多数。
尤其从2007年开始全北京正式统一中考之后,07、08、09、10、11年出现的都是命题作文,分别是07半命题,08命题,09半命题,10命题、11命题。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推测,今后几年的北京市中考作文将继续以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为主要的考查形式。
虽然我们也不能排除以后可能考话题和材料作文的可能,但是在备考过程中,仍以全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的训练当作重点功课进行。
这一讲我们主要解决的是全命题作文的破题思路问题。
二、全命题作文的题型设置在破题之前首先来了解下全命题作文在近几年的真题题型呈现:北京市2011年中考作文题目:(命题作文)知识的丰富,认识的提高,情感的加深,习惯的养成……都需要天长地久地坚持,一点一滴地积累。
请以“日积月累”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字数在600~1000之间,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北京市2010年中考作文题目:(命题作文)凝聚亲情,才会有幸福的家庭;凝聚友谊,才会有温馨的集体;凝聚爱心,才会有和谐的社会;凝聚智慧和力量,才能够战胜困难,实现理想……请以“凝聚”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字数在600~1000之间,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北京市2008年中考作文题目:(命题作文)向前,向前,向前!要求:不少于600字,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北京市2005年中考(大纲卷)作文题目:(命题作文)开端是(事情的)开头。
初中作文写作方法:破题新解作文法
![初中作文写作方法:破题新解作文法](https://img.taocdn.com/s3/m/81df22125727a5e9856a61c5.png)
初中作文写作方法:破题新解作文法例一:题目:求索破题:“求索”是一个大题,“求”为寻求,“索”为探索。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面对这样一个大题,可用“化大为小”法,截取人生的某一横断面,选取自己最熟悉的、感触最深的、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来写。
这样,就可摆脱无法取材难于下笔的困惑境地。
具体做法是,化小写作的题材和范围。
如:在正题“求索”下加副题“美好的童年”,写童年时代的求索;加副题“深山探宝记”,写向大自然的求索;加副题“图书馆中的快乐”,写在浩瀚学海中的求索。
化大为小,从小入手,从小写起,这样思路就容易展开了。
例二:题目:机遇破题:有些作文题,由于概念抽象,让人难以把握和驾驭,“机遇”一题就是这样一个题目。
怎样写好这类题目呢?用“化抽象为具体”法,可自然启开思路。
人实际就生活在机遇中,然而,机遇不是坐而待等唾手可得的,要靠自己去寻求、争取、把握。
故而应立足于自身的经历,从众多复杂的具体事物中,去开掘表现主题的矿藏。
比如,在火车上,偶遇一书法家指点迷津,使自己的书法技艺得到提高是机遇;由于经常出入书店,偶遇签名售书的作家面授机宜,从而使自己爱上了写作,也是机遇。
推而广之,偶遇一人,偶做一事,偶触一物,使自身思想上有所悟、有所感、有所振,从而使自己的生活又掀起了新篇章的一切有关内容,都是写机遇的好材料。
例三:题目:收获破题:有的文题,初看貌似简单平实,破题立意不算太难,但一经推敲,方感头绪繁多,不易理清。
要把握文题,选好角度,写出精要,尚需细细斟酌。
“收获”一题,概念内涵较为丰富,可以说是持之以恒的成功,也可以说是锲而不舍默默耕耘的结果,有一分辛劳,便有一分收获。
然而如果按照不分巨细兼而有之的立意行文,只能形成材料的堆砌和存储,达不到以文达意、以文传情的目的。
这里,就要用“化纷繁为单一”法。
所谓“化纷繁为单一”,意为从条件分析入手,于纷繁笼统中理出浅显易写的单一内容,内容单一了,主题也就易于把握和体现了。
考场作文夺分技法技法一_破题三招
![考场作文夺分技法技法一_破题三招](https://img.taocdn.com/s3/m/ce17b1c4b14e852458fb57d0.png)
对应选材 人生苦短,路途却很漫长 ,沿途风大浪急,机遇与 挑战并存,诱惑与陷阱同 去罗马的路 生,你要自卑,更要自信 ;你要知彼,更要知己; 你要辛勤劳动,更要循天 分而动。 …… ……
补题示例
对应立意 只有当坚持 成为潜行、 变成习惯时 ,坚持才可 能被喝彩、 祝福。 ……
4. 佳作赏析及名师点评
【名师点评】(1)历史名人并列呈现。考生选 取了大家耳熟能详的历史文化名人——李白和陶渊 明,‚清高‛的杰出代表。李白找到了人生目标, 成就了不朽;陶渊明迷途知返,谱写了生命自由的 篇章。两个人物素材或引用其诗文,或讲述其人生 故事,都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生命的内涵。(2)文 艺作品人物,凸显重点。考生抓住电影《阿甘正传》 中‚奔跑‛的特写镜头,诠释生命的真谛,重点突 出。
补题示例
对应选材 对应立意 提心吊胆地爬上千尺幢,惊魂 未定。爬上百尺峡,几次峰回 路转,才到了擦耳岩。左边是 无底的深渊,右边是入云的峭 只要开拓, 华山的路 壁,峭壁半腰是依着山势蜿蜒 华山何止一 起伏的窄窄山路。南天门一边 条路。 是壁立千仞,直插苍穹,一边 是云海茫茫,我们不知道究竟 有多深,只知道山在头上,云 在脚下,一道倚天绝壁矗立在 云天之间。
二、半命题作文 1. 2011遵义中考半命题作文试题 按下面的题目和要求写一篇文章。( 书写 5 分, 作文55分) 题目: 的路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 不限。③不少于 600 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 名、地名、校名。
2. 试题分析 第一招:抓关键词 “路”是题目的关键词。路,可以是有形的, 大路小路,公路铁路,陆路水路,弯路直路,纵横 交错,星罗棋布。人生之路、希望之路、成长之路、 未来之路、历史之路、心灵之路、学习之路是无形 之路。 题目空缺部分可以补充具体的人或事物,如 “野菊花”“风”“麦梢”等,也可补充抽象的体 验,如“青春”“阳光”等父亲问我没考好 的原因,为我讲解错题,而我以为 理解与关心能够拉 父亲只关心我的成绩,根本不在乎 近孩子与父母之间 我的身心成长,觉得成绩阻隔了两 的距离。 人的距离,直到发现了他记录我成 长琐事的小本子…… 和邻居小女孩出去玩的时候,看见 一个空的饮料瓶横“躺”在路中央 ,我以为她会调皮地用脚踢着玩, 没想到她却将它捡起来扔进了垃圾 桶,赞许之情油然而生。 不经意的一个细节 、一个善举往往能 够拉近人与人之间 的距离。
河南中考初中语文人教版:第四部分 写作技法一 破题三招
![河南中考初中语文人教版:第四部分 写作技法一 破题三招](https://img.taocdn.com/s3/m/8097ad0e5a8102d277a22f2b.png)
技法一破题三招破题指的是又快又准地弄清楚题目的含义,在这里包含两步:(1)弄清楚命题人让我们写什么,不让我们写什么;(2)找出自己能写什么,能把什么写好。
题目的含义是心脏,决定着文章的分数,主宰着考生的命运。
因此,要写好考场作文,必须先学会破题。
只有破好题,才能更好地选材立意,从而大大增加文章的特色。
下面针对河南历年作文的命题形式的破题进行分类指导(材料作文的破题见专题一)。
半命题作文一、原题展示(’15河南)题目:里的微感动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二、试题分析第一步审题1.紧抓关键词。
这道半命题作文一共有两个关键词———“微”和“感动”,而破题需要把握三点:一是把握“微”。
“微”即细微、微弱、微小。
正因为其“微”,所以常常被误认为“不足道”,从而被人忽视,遭人冷落。
但不要忘了,“微”还有微妙、深微、精微的意思。
当今时代,是“微”时代,因为这是一个关注个体的时代,这是一个关注草根的时代,这是一个个人价值被强调的时代,所以,微是你我,是每一个推动社会进步的微小分子。
二是把握“感动”。
“感动”就是思想感情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激动并引起同情或羡慕。
与“微”连起来,意思就是内心产生的细小的、无强烈情感起伏的感动。
这种感动不会激起内心的轩然大波,但令人动容。
“微感动”也可以特指凡人小事带来的感动,即自己或身边的平凡人、普通人给我们带来的感动。
三是考虑横线处补写的词语,构建考生与“微感动”的关系。
联系横线后的“里”字,明确横线处填的词语即为考生获得“微感动”的事物,可以是具体物体,如白发、雨伞、米饭等;可以是情景,如阳光、风雨、暗夜等;可以是事件,如唠叨、送行、拥抱等。
可以是你看到的、听到的,也可以是你亲身经历的……只要是感动了自己的,就可以入题。
2.紧抓题目要求。
“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作文写作指导 破题三招
![作文写作指导 破题三招](https://img.taocdn.com/s3/m/3200a5cf3186bceb19e8bbdb.png)
破题三招准确破题是考生能写出一篇令人满意的考场作文的关键。
破题在这里指审题——又快又准地弄清楚出题者的意图。
要写好考场作文,必须首先要学会破题。
为准确破题,我们可遵循两个原则、采取三种方式:两个原则:(1)弄清楚命题人让我们写什么、不让我们写什么;(2)找出自己能写什么、能把什么写好。
三种方式:抓关键词、抓提示语、抓题目要求。
这一招三式,能帮助考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准确把握题目要义,摆脱不会审题、审题不清或偏题、跑题的困境。
下面编者根据湖南近年来出现过的作文考查形式按类型对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一一进行讲解。
命题作文第一步审题1.紧抓关键词。
题目“书,我的良师益友”有三个关键词:书、我、良师益友。
“书”规定了所写对象,而且这里的书应是实指具体的书,而不是虚指抽象的书,如把自然、社会、他人比作书,就是对书的错误理解。
当然,“书”可以是一本书,也可以是多本书,可以有具体名称,如《三国演义》《骆驼祥子》等,也可以没有具体名称,如唐诗宋词等。
“我”强调主体是“我”,文章要写的是书对“我”的影响,而不是对别人的影响;是要写“我”与书的故事,而不是他人与书的故事。
“良师益友”指“使人得到教益的好老师和好朋友”,这一方面提示我们作文时可以从书对我们的影响和我们从书中得到的感悟着笔。
另一方面,“良”和“好”也规定了所写之书一定是好书,是给人正面引导的书,是给人“正能量”的书。
2.确定选材立意。
选择自己最熟悉的书:如经典名著、有趣的读本、充满哲理的书等。
选择的书必须是一本对你来说有特殊意义、影响很大的书,或者是曾给你提供过帮助的书等。
重点思考这本书为什么是你的良师益友,列出大致提纲。
写作时一定要将文章开头和结尾突显出来,这样才有可能拿到高分。
3. 紧扣题目要求。
题目已定,不可再改动,否则作文将会被扣分。
“文体自选(诗歌除外)”,就是诗歌除外,写什么文体,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但一定要符合自己所写文体的要求,不能出现“四不像”文体。
中考作文名师指导 破题扣题技巧及范文
![中考作文名师指导 破题扣题技巧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bb473ae31a37f111f1855b80.png)
中考作文名师指导破题扣题技巧及范文中考作文的命题走向认定是以我为中心,我的生活为半径的圆。
这个“圆”包含着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的三大板块,作为考生的写作能力要智慧地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知、独立思考和感悟,表现出审美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因而,善于调动生活的积累,打造真实的自我是最棒的。
正如越是民族的东西,越是世界的,也是最富有生命力的。
而对中考作文的准备工作,当务之急要做些什么?靠押题、套题是误人子弟,而是在临考前,把自己平时习作一下,按照中考作文的要求挑选自己的“代表作”,然后再按照材料的范围给习作分类。
譬如先选出学校生活:挑选出写老师的、写同学关系的、集体生活的各一篇;家庭生活:写父母的、写亲朋好友和一家人关系的各一篇;社会生活:关注社会热点的体验和感悟的、成长经历和兴趣爱好的各一篇。
这些习作几乎可以覆盖中学生的所见所闻所想,在此基础上作修改,打造一个真实的自我。
当我们奠定了以上基础后,在以下两个方面作考前操练,以利在考场上如愿以偿地写出可夺高分的作文。
破题就是常说的准确审题。
应试作文必须符合题意,我们比作“戴着镣铐跳舞”就是这个意思。
否则跑题、偏题将“全功”尽弃。
破题的方法就是要抓题眼。
所谓题眼就是题目中能揭示中心思想、写作重点、表明感情色彩的关键词。
它在不同结构的题目里处于不同的位置。
以一个完整作标题的,题眼往往在谓语部分,如“生活是美丽的”,“美丽”就是题眼,在自己亲历的生活圈子里选择突显美丽的人与事来写,表现自己对生活热爱与赞美的感情。
由于题目的范围较大,我们处理时要大题小做,以小见大,给立意定位,确定选择重点。
其他以短语或词组命题的题目,题眼往往是修饰性或限制性的词语,如“收获的喜悦”,“收获”就是题眼,“成长中的趣事”,“成长中”、“趣”就是题眼。
还有题目是个无修饰、限制的词,题眼往往是题目本身或它的象征意义。
如“眼神”,强调了一种情感的交流,实际上是写你心灵的情感。
奏响生活的乐章,你会发现有许多美的音符在跳动翻开生活的日记,你又会发现有令人难忘的篇章。
中考作文翻过那座山写作指导及范文
![中考作文翻过那座山写作指导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f2d3ea4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2f.png)
中考作文翻过那座山写作指导及范文一、写作指导。
1. 审题。
“翻过那座山”,这里的“山”是一个比喻。
它可以象征着困难、挫折、心理障碍、不良习惯等。
学习上的某个难题像一座山,难以攻克;和父母之间的代沟像一座山,阻碍着情感的交流;自己的胆小、懦弱等性格弱点像一座山,限制了自身的发展。
重点在于“翻过”,这意味着要有克服、战胜的过程。
这个过程需要详细地描写,包括自己的心理变化、采取的行动等。
2. 立意。
从成长的角度立意。
例如,翻过那座自傲的山,学会谦虚,从而实现个人品德的成长。
或者翻过那座依赖父母的山,变得独立,这是成长过程中的重要转变。
从梦想的角度立意。
如果梦想是到达山的那一边的美丽风景,那么中间的“山”就是追梦路上的重重阻碍,翻过它就能离梦想更近一步。
从人际关系的角度立意。
翻过和朋友之间因为误会而产生的那座山,修复友谊,体现友情的珍贵。
3. 结构。
开头可以通过设置悬念或者引用名言警句来引出“山”的存在。
例如,“‘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而那座横亘在我面前的山,就像险远之处的拦路虎,让我望而却步,可我知道,只有翻过它,才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中间部分要详细叙述“翻过那座山”的过程。
如果“山”是学习上的压力,就可以写自己是如何调整学习方法、调整心态的。
像先从自暴自弃到决定奋起直追,然后具体描述自己每天早起晚睡,向老师和同学请教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的内心也有过挣扎,如想要放弃的时候想到了自己的目标又重新振作等。
结尾部分要总结翻过这座山后的收获和感悟。
可以是自己变得更加坚强了,或者是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也可以升华主题,比如认识到人生就是不断翻山越岭的过程,每翻过一座山,就会站在一个新的高度看待世界。
4. 选材。
个人经历方面,可以写自己克服怯场的毛病,成功在舞台上表演的经历。
这座“山”就是怯场心理,先写自己以前一想到上台就紧张得手心出汗、心跳加速,然后写自己为了翻过这座山,在家里对着镜子反复练习,在学校参加小范围的表演锻炼胆量,最后终于在正式演出时成功翻过了这座“怯场”之山。
初中作文破题技巧教案模板
![初中作文破题技巧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591ab928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b6.png)
初中作文破题技巧教案模板一、引言。
作文是学生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考试中的必考内容。
但是,很多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常常遇到一个问题,就是不知道如何破题。
因此,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初中作文破题的技巧,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在写作文的时候更加得心应手。
二、主体。
1. 了解题目要求。
在破题之前,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目,了解题目的要求。
有些题目可能需要写记叙文,有些可能需要写议论文,有些可能需要写说明文,而有些可能需要写应用文。
只有了解了题目的要求,才能够更好地进行破题。
2. 梳理思路。
在了解了题目要求之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梳理思路。
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列提纲等方式,将自己的想法有条理地整理出来。
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清思路,还可以帮助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更加得心应手。
3. 找准切入点。
在梳理思路的过程中,要找准切入点。
有时候题目可能比较宽泛,我们可以从自己的生活经历、身边的故事等方面找到一个切入点,然后围绕这个切入点展开文章的内容。
这样可以使文章更加具体、生动,也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4. 运用修辞手法。
在写作文的时候,可以适当地运用修辞手法,比如比喻、拟人、排比等,来丰富文章的表达方式,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但是要注意不要过度使用,以免影响文章的整体效果。
5. 注意语言表达。
最后,在写作文的时候要注意语言表达。
要尽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词汇和句式,以免让读者产生阅读障碍。
三、结论。
破题是写作文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只有找准了破题的方法,才能够写出一篇通顺、有条理的作文。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写作中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破题技巧,写出更加优秀的作文。
中考作文《与相处的日子》审题写作指导及满分作文5篇
![中考作文《与相处的日子》审题写作指导及满分作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30044c4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ef.png)
中考作文《与相处的日子》审题写作指导及满分作文5篇中考作文《与____相处的日子》审题写作指导及满分作文5篇中考考场真题再现: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
大千世界就是由一粒沙,半瓣花这样的微小事物构成的。
生活中,触动你心灵,给你启迪,助你成长的,往往是那人、那物、那情……请以“与______相处的日子”为题,叙写自己真实的生活故事。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字数600字以上,不得抄袭、不得套作,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审题立意】1.准确破题。
题干暗示了写作的主体是“我”,写作时,需要通过写“我”与谁相处的日子,表明“我”的感受、体会、启发等。
破题需要把握三点:一是把握“相处”,相处是指共同生活,相互交往;二是明确“与谁相处”,即横线上所填的内容,这里可以是:人、具体事物、抽象事物或概念;三是构建“我”和“谁”的关系。
2.紧抓提示语。
提示语第一句话引用名言,第二句话对第一句进行阐述,第三句话是对写作内容的引导,可以写人、写物、写情感,要写出相处的日子对“我”心灵的震动、启迪,对成长的匡助,所以,选材时可以写“人”,写父母、师友、对手等,写古今中外名流、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等;可以写具体事物,伴随童年生活的书籍,见证成长的日记,勾起美好回想的文具、自行车、闹钟等;还可以写笼统事物或概念,一首钢琴曲、一句话、勇气、理想、烦恼、笑容、波折、幸福等。
3.紧抓题目要求。
“在横线上把题目弥补完全”,就是题目不完全,必须进行弥补,否则作文将会被扣分;“字数600字以上”,就是说凡600字或600字以下的文章均不能算作一等文,相应地也会被扣分;“不得抄袭,不得套作”,就是写作时要叙写自己真实的生活故事,凡是抄袭别人的作文,或是仿照写的文章,都会被扣分;末了,要留意“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凡在文章中出现真实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的,作文也会被扣分。
【满分作文】1与你相处的日子每次看到你,都感到亲热;每次看到你,都感到愉悦。
中考作文指导:破题扣题技巧及范文
![中考作文指导:破题扣题技巧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aba6010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ce.png)
中考作文的命题走向认定是以我为中心,我的生活为半径的圆。
这个“圆”包含着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的三大板块,作为考生的写作能力要智慧地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知、独立思考和感悟,表现出审美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因而,善于调动生活的积累,打造真实的自我是最棒的。
正如越是民族的东西,越是世界的,也是最富有生命力的。
而对中考作文的准备工作,当务之急要做些什么?靠押题、套题是误人子弟,而是在临考前,把自己平时习作整理一下,按照中考作文的要求挑选自己的“代表作”,然后再按照材料的范围给习作分类。
譬如先选出学校生活:挑选出写老师的、写同学关系的、集体生活的各一篇;家庭生活:写父母的、写亲朋好友和一家人关系的各一篇;社会生活:关注社会热点的体验和感悟的、成长经历和兴趣爱好的各一篇。
这些习作几乎可以覆盖中学生的所见所闻所想,在此基础上作修改,打造一个真实的自我。
当我们奠定了以上基础后,在以下两个方面作考前操练,以利在考场上如愿以偿地写出可夺高分的作文。
破题——抓题眼破题就是常说的准确审题。
应试作文必须符合题意,我们比作“戴着镣铐跳舞”就是这个意思。
否则跑题、偏题将“全功”尽弃。
破题的方法就是要抓题眼。
所谓题眼就是题目中能揭示文章中心思想、写作重点、表明感情色彩的关键词。
它在不同结构的题目里处于不同的位置。
以一个完整句子作标题的,题眼往往在谓语部分,如“生活是美丽的”,“美丽”就是题眼,在自己亲历的生活圈子里选择突显美丽的人与事来写,表现自己对生活热爱与赞美的感情。
由于题目的范围较大,我们处理时要大题小做,以小见大,给立意定位,确定选择重点。
其他以短语或词组命题的题目,题眼往往是修饰性或限制性的词语,如“收获的喜悦”,“收获”就是题眼,“成长中的趣事”,“成长中”、“趣”就是题眼。
还有题目是个无修饰、限制的词,题眼往往是题目本身或它的象征意义。
如“眼神”,强调了一种情感的交流,实际上是写你心灵的情感。
范文:生活是美丽的奏响生活的乐章,你会发现有许多美的音符在跳动翻开生活的日记,你又会发现有令人难忘的篇章。
初中考场作文辅导:破题技巧2半命题作文的补题技巧
![初中考场作文辅导:破题技巧2半命题作文的补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5474408d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5c.png)
技能解析
答案
《让我们荡起友谊的双桨》
《让上下求索的精神永恒》 《让乘风破浪的豪情常在》
《让自信的大门永开》
练习题一:
技能训练
先将题目补写完整,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
在充满______的日子里
技巧
巧用 经典歌曲
化用 诗词警句
倚仗修辞
思考内容
亲情 友情 师生情 故乡情 民族情 战争与和平 社会问题 环境保护 理想和追求
技巧
巧用 经典歌曲
化用 诗词警句
倚仗修辞
思考内容
亲情 友情 师生情 故乡情 民族情 战争与和平 社会问题 环境保护 理想和追求
选择技能
√
技能训练
答案
《青春来了》
练习题三:
技能训练
水,有时是雪,有时是露,有时是冰凌,有时是雨珠……变 地是形态,不会变的是晶莹;日子,有时是甜,有时是苦,有时 是幸福,有时是酸楚……变地是感受,不会变的是真实。生活中 许多变化着的人、事、物,都有不变的地方。
立意 第4-5分钟
选材 第6-7分钟
提分演练
自己分析 对四季的赞美。
描写春夏秋冬的风景。
提分演练
时间段 内 容
自己分析
第
构篇
4 妙 第8-10分钟
丨
丨构 12
分思 钟
创新情势
第11-12分钟
明暗线交错:以季节的更换和主观 感受的变化为线索构篇。
散文体
提分演练
时间段 内 容
自己分析
第
13 快
丨
丨 45
文格的第一行内。 2、根据完成后的作文题写一篇六七百字的作文。 3、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技巧
中考作文指导作文破题共19页文档
![中考作文指导作文破题共19页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b488dccd0722192e4436f68f.png)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Leabharlann 19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罗伯斯 庇尔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中考作文指导作文破题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中考语文 第四部分 作文 第一节 破题三招 语文版
![中考语文 第四部分 作文 第一节 破题三招 语文版](https://img.taocdn.com/s3/m/5a30d6f4195f312b3169a54b.png)
专题二中考作文夺分技法考场作文不同于平时作文,它要受考场环境和考试时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限制,需要在短时间内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平。
同时,中考作文有限的阅卷时间短,这就要求考生使用各种写作技法,充分表达个性情思,取悦阅卷老师,获得高分。
中考作文阅卷有其特殊性,阅卷老师首先关注的是一篇作文的审题立意,即所谓考生是否准确“破题”,然后才将关注的重点放在开头、中间、结尾部分上,最受阅卷老师青睐的作文,往往在这三方面很出彩。
鉴于此,我们在备考中,就要研究考场作文如何“破题”,如何写好开头,怎样写好中间内容,怎么写好结尾,从而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在众多考试作文中脱颖而出,获得高分。
第一节破题三招家黄永玉虽已年过八旬,依然每年要2.试题分析第一步审题(1)紧抓提示语。
这是一道有提示语的命题作文,在作文之前应先分析提示语。
材料中通过狗妈妈收养小袋鼠,龙应台与儿子三年六个月的书信往来,年过八旬的老画家每年回归故土等故事,生动形象地表明了“爱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
(2)仔细审题,确定立意。
这道作文题目较为简单,但是要避免审题误区。
由所给提示语可知,题目中的“爱”不仅仅是父母之爱、也可以是动物之爱、故乡之爱等各种各样的爱。
写作范围较为广泛,学生可根据自身真实体会确定写作哪一种“爱”的力量,然后围绕写作对象,合理选材并组织语言。
(3)紧抓题目要求。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即明确规定不能写诗歌,学生可选择除此之外其他自己擅长的文体来作文。
注意要写什么像什么,切忌出现四不像文体。
“书写工整,卷面整洁”,这是对书写的要求,只要在平时多加注意,即可轻松做到。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是出于保密性的要求,要尽量避免使用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若必须使用可选择用化名代替。
“不少于600字”是对作文字数的要求,要严格遵循,凡600字以下的文章均不能算作一等文,相应地作文也会被扣分。
第三步列提纲开头:直入主题,展开论述。
福建中考作文破题模板
![福建中考作文破题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7544b548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49.png)
福建中考作文破题模板一、提出问题。
1. 话题引入。
2. 问题提出。
二、分析问题。
1. 问题的现状。
2. 问题的原因。
3. 问题的影响。
三、解决问题。
1. 解决问题的方法。
2. 解决问题的步骤。
3. 鼓励性话语。
四、结尾。
1. 总结全文。
2. 对未来的展望。
3. 呼吁行动。
福建中考作文破题模板。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
其中,有些问题是我们自身所面临的,也有些问题是整个社会所面临的。
在这些问题中,有一些是我们必须要认真思考并加以解决的。
因此,本文将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结尾四个方面来探讨这一问题。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是什么。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学习上的困难、人际关系的问题、环境污染等各种问题。
这些问题都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困扰,甚至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
因此,我们有必要认真思考这些问题,并加以解决。
其次,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些问题的现状和原因。
在学习上的困难可能是因为我们的学习方法不正确,或者是因为我们缺乏学习的兴趣。
人际关系的问题可能是因为我们缺乏沟通能力,或者是因为我们缺乏包容心。
环境污染可能是因为我们缺乏环保意识,或者是因为我们过度开发自然资源。
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是有原因的,我们需要认真分析并找出解决的办法。
接下来,让我们来谈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首先,我们需要改变自己的态度,认真对待这些问题。
其次,我们需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改变学习方法、提高沟通能力、增强环保意识等。
最后,我们需要付诸行动,将解决问题的方法付诸实践,从而逐步解决这些问题。
最后,在结尾部分,让我们来总结一下全文。
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法的探讨,我们相信这些问题是可以得到解决的。
未来,我们希望每个人都能够认真对待自身所面临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和谐,我们的生活才能更加美好。
在结束语中,我们呼吁每个人都能够认真对待自身所面临的问题,并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习资料]中考语文 第四部分 作文 第一节 破题三招 语文版
![[学习资料]中考语文 第四部分 作文 第一节 破题三招 语文版](https://img.taocdn.com/s3/m/76d3aae249649b6648d7478d.png)
专题二中考作文夺分技法考场作文不同于平时作文,它要受考场环境和考试时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限制,需要在短时间内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平。
同时,中考作文有限的阅卷时间短,这就要求考生使用各种写作技法,充分表达个性情思,取悦阅卷老师,获得高分。
中考作文阅卷有其特殊性,阅卷老师首先关注的是一篇作文的审题立意,即所谓考生是否准确“破题”,然后才将关注的重点放在开头、中间、结尾部分上,最受阅卷老师青睐的作文,往往在这三方面很出彩。
鉴于此,我们在备考中,就要研究考场作文如何“破题”,如何写好开头,怎样写好中间内容,怎么写好结尾,从而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在众多考试作文中脱颖而出,获得高分。
第一节破题三招1.2015年衡阳中考作文真题展示家黄永玉虽已年过八旬,依然每年要2.试题分析第一步审题(1)紧抓提示语。
这是一道有提示语的命题作文,在作文之前应先分析提示语。
材料中通过狗妈妈收养小袋鼠,龙应台与儿子三年六个月的书信往来,年过八旬的老画家每年回归故土等故事,生动形象地表明了“爱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
(2)仔细审题,确定立意。
这道作文题目较为简单,但是要避免审题误区。
由所给提示语可知,题目中的“爱”不仅仅是父母之爱、也可以是动物之爱、故乡之爱等各种各样的爱。
写作范围较为广泛,学生可根据自身真实体会确定写作哪一种“爱”的力量,然后围绕写作对象,合理选材并组织语言。
(3)紧抓题目要求。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即明确规定不能写诗歌,学生可选择除此之外其他自己擅长的文体来作文。
注意要写什么像什么,切忌出现四不像文体。
“书写工整,卷面整洁”,这是对书写的要求,只要在平时多加注意,即可轻松做到。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是出于保密性的要求,要尽量避免使用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若必须使用可选择用化名代替。
“不少于600字”是对作文字数的要求,要严格遵循,凡600字以下的文章均不能算作一等文,相应地作文也会被扣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示例】文题《早》: “嗒嗒,嗒嗒”的声音,伴着疲劳的节奏, 母亲又早起了。习惯性的扭开那盏台灯, 继续工作了。不停地在一台缝纫机上加工 着手套,一副一角二。没有深厚的知识素 养,没有精明的商业头脑,母亲能做的便 只有这个了,而对于这几乎没有要求的工 作,所需的只有时间了。 (描写破题)
【示例】文题《我要高飞》 我是一只小小小小鸟,一只被剪断翅膀 的小小鸟,我扑腾在凄迷的风雨中,却 不想因此迷失方向。一个声音在心底呼 唤:我要飞,要高飞…… (引用破题)
破题的可靠方式: 开头以标题关键词为“起点”(语句打头词) 或“落点”(语句结束词),构筑句子,强 化对标题“关键词”的理解,引出(或包含) 自己的观点 强化对标题“关键词”的理解
示例:
题目关键词
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 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 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全文内容再来自见作文的“破题”
所谓“破题”,其实就是开头。因为它 联系题目和正文,奠定全文基调,所以 也叫“破题”
好的作文开头应做到:一简、二新、三美。
所谓简,就是开头力求简洁明了,不罗嗦重复。 本来只需要用一句话就能写清楚的内容,不要在 前面加上罗罗嗦嗦的叙述,要把废话尽数删去, 使文章显得直截了当,干净利落。 所谓新,就是开头不落俗套,新颖别致 所谓美,就是开头力求给人以美感,让人能够 得到美的享受
狮子与标签 有个动物和狮子开了个玩笑:在狮子睡觉时,在它的尾巴上挂了张标签。上 面写着“驴”,有编号,有日期,有圆圆的公章,旁边还有个签名…… 狮子醒来,愤怒地团团转,吼声打破了宁静,凶猛威严。它很恼火:怎么办 ? 这号码,这公章,肯定有些来历。撕去标签?免不了要承担责任。 狮子决定合法地摘去标签,它满怀气愤来到动物中间。 “我是不是狮子?”它激动地质问狼。 “你是狮子,”狼慢条斯理地回答,“但依照法律,我看你是一头驴!” “怎么会是驴?我从来不吃干草!我是不是狮子。问问袋鼠就知道。” “你的外表,无疑有狮子的特征,”袋鼠说,“可具体是不是狮子我又说不 清!” “蠢驴!你怎么不吭声?”狮子心慌意乱,开始吼叫,“难道我会像你?畜生! 我从来不在牲口棚里睡觉!” 驴子想了片刻,说出了它的见解:“你倒不是驴,可也不再是狮子!” 狮子徒劳地追问,结果很失望。同情狮子的,当然不是没有,可谁也不敢把 那张标签撕去。 憔悴的狮子变了样子:为这个让路,给那个闪道。一天早晨,从狮子洞里忽 然传出了“呃啊呃啊”的驴叫声。
(设问破题)
以上所有示例,都有一个共同点:开 头点题,并引起下文 强调:好的作文开头,必须在字面上明 确点题,并引起下文
这样写的好处: 1.开篇点题,有助于评卷人理解本文; 2.开篇点题,有助于自己文思的展开;
3.拓开全文思路,真正起到“破题”的 作用。
仔细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600字 以上的作文。 要求:题目自拟,中心明确,言之 有物。
【示例】文题《我想有个完美的家》 窗外阳光明媚,几只小鸟在树上欢快 地叫着,但我却无论如何也打不起精 神来,因为爸爸妈妈分居了,而且正 在闹离婚,这对我是个莫大的打击。 我要尽最大的努力使爸妈和好,因为 我想有个完美的家。 (反衬破题)
【示例】文题《峭壁上的树》 是为了摆脱那饥寒交迫的日子,你才无 可奈何地跳下悬崖?是为了免遭那被俘 的耻辱,你才义无返顾地投落这峭壁?
——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示例】文题《保持自己的风采》: 泰山,虽承受风吹雨打,却依然耸立在 齐鲁大地,保持了自己巍峨的风采;胡 杨,虽遭受黄沙袭击,却依然屹立在黄 土高坡,保持了自己挺直的风采;黄河, 虽蒙受冰封雪飘,却依然浩荡在华夏大 地,保持了自己磅礴的风采。 (排比破题)
文题《思考是生命的花》: 生命是无常的,我们无法预知生命,但我 们可以尽自己的全力改变命运,我们的思 考就是我们生命中最有活力的花,它可以 开在不同的高度,从而带着我们的生命奋 力向上攀爬,摘取属于我们生命的成功果 实。 (议论破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