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读论语的心得体会3篇
教师读论语的心得体会(通用10篇)
教师读论语的心得体会教师读论语的心得体会(通用10篇)当我们受到启发,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
那么心得体会开头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读论语的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师读论语的心得体会篇1读国学《论语》经典,从我个人来说,有不少的收获和体会。
收获可以从两方面来说:一、提高自身素养,为教育工作打好基础。
我从国学与经典中学习到不少教育理念,可以学以致用。
二、从国学经典中学到做人的道理,处世的哲学。
学习《论语》的收获是巨大的,在论语中,孔子表达的“学”,不仅仅是读书学知识,而是泛指学习做人处事的道理。
孔子一生热爱学习,而且乐此不疲,一直到了晚年还刻苦钻研非常深奥难懂的《周易》,故有“韦编三绝”的美传。
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
其次,学习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即学习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
第三,是要专心致志,知难而进。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意思是读书的人要立志于追求道义、真理,要专心致志,不要为世俗所累。
第四,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说明学无常师,作为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在教学中,我们更要鼓励学生树立远大志向,但学生树立志向后,又为这个志向做出了什么呢?我们是否只是鼓励学生凭空说出的一种空想呢?这个恐怕有人很少考虑。
远大的志向谁都能说出很多,也能说得很大、很远,但关键是要看看是否能付诸实际行动!但实际教学中,我们却对“远大”的理想大加赞扬,对现实的理想“哂之”又“哂之”,认为这是学生胸无大志的表现,没有出息的表现。
教师读论语的心得体会(6篇)
教师读论语的心得体会(6篇)教师读论语的心得体会篇一大家都知道《论语》这本千古名书是孔圣人孔老夫子所写的。
但是不要以为,《论语》是千古名书,就高不可攀了。
其实,《论语》就是要告诉我们,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就像《论语》的最前几句话,“子曰:‘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它正适合我们。
第一句是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不是很高兴吗?”这正告诉我们,学习并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困难,只要你用心了,复习了,自己的心里是很高兴的。
后面一句是在讲“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我们的心里是很快乐的。
”在生活中,我们要用慧眼找出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
这样,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中,就会有一个能和自己说说心里话的伙伴陪伴自己,人生才会快乐。
最后一句也就是讲“人家不理解我,我却不怨恨,就是君子。
”在自己的生活中,要不断结交新的朋友。
新朋友有时可能因不太了解你而误会你。
你没有生气,也没有怨恨,这就是一个君子的作风。
在人们眼里如圣书一般的《论语》,其实在教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
记住,《论语》的真谛,就是要告诉大家,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教师读论语的心得体会篇二《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一步语录体散文,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编纂而成。
全书二十篇。
四百九十二章。
首创语录之体,其书比较忠实地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
它是儒家思想的精髓,故千年来为论语作注者不尽其数,经典者也是层出不穷,而这些古代学者是用文言注文言,我们已经和传统的文言相去甚远,因此,只能舍远求近——通读一些近现代学者所注《论语》的佳作,在我看来,最为深刻的当属南怀瑾的《论语别裁》,稍为逊色则有李泽厚的《论语今读》,当然少不了热得如火朝天的《于丹心得》,这也可以作为一个大众化的版本来参照,除此之外,还有一本林语堂的《孔子的智慧》堪称经典,当然,这些都只是一些很好的参照版本,我们想深入到孔子思想里面,还是得亲身去品味《论语》那些古老的文字,还得亲身去体味孔子的箴言,亲自去领悟孔子的智慧。
《论语》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
《论语》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常言道,你有你的快乐,我有我的开心,知足常乐!孔子说:“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将眼光放长远些,你才会收获更多。
一起来看看《论语》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欢迎查阅!《论语》学习心得体会1作为一名教师已不是第一次与《论语》打交道了,《论语》在我看来像是一位变幻莫测的朋友,每次接触都使我有不同的感想,更有新的发现。
这个假期在教体局、校领导的安排下,我再次走进《论语》,与它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它教给了我们很多处事的方法和做人的道理,它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应讲原则,更应该把握原则里的分寸。
我们今天总是在说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什么事是好什么事是坏,其实有很多时候,一个事情的判断不单单是好坏之分,只是看你什么时间做这件事,或者把这件事做到什么程度,只要把握好这个尺度,就不会出现问题的。
孔子的一个学生曾经问过他,有一个人说:以德报怨何如。
以德报怨这个词我们并不陌生,我们经常说生活里头有这样的人,无论别人怎样对不起他,他还是对别人那么好,我们觉得这样的人格应该在孔子那里是得到赞赏的,可没想到,孔子反问他了一句,“何以报德?”孔子的意思是说一个人他已经用德抱怨了,那他还留下什么去报人家的恩德呢?读到这,我犹豫了。
在此之前我一直认为以德报怨是大度是豁达的表现,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在这里孔子又教会了我一个做人的道理:以直抱怨,以德报德。
就是说一个人,如果他有负于你,你可以用你的正直耿介去对待他,去处理这件事,但是你要留着你的恩德和你的慈悲去回馈那些真正有恩于你的人!孔子说:“天人合一”。
于丹老师解释说这种天人合一就是人在自然中的和谐。
身为一名教师,那么我的和谐是什么?我想最根本的应该是教师与学生的和谐,教师和学生在我看来是相辅相成的一个组合,而不是对立的组合。
孔子教育学生时态度是平和的,心中是有信念的。
我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每天面对的是一张张稚嫩渴望知识的小脸,他们年龄还小,思想尚未成熟,接受知识的能力比较慢,这就要求我在教育学生的时候能够心态平和,而且要对他们有信心,能够发自内心的肯定他们。
论语的读书感悟收获感悟5篇
论语的读书感悟收获感悟5篇论语的读书感悟心得体会篇1学习了于丹的《论语》心得使我受益匪浅。
我就从作为一名普通老师的角度就于丹《论语》心得谈谈自己的感想。
一、心灵之道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所以一个老师的心灵思想直接影响一批学生的思想观念。
于丹在“心灵之道”中这样说道:“人首先要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下来,而且要用内心的淡定与坦然弥补遗憾。
”因此我们在与学生接触的时候要先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
不要把自己不良的情绪传染给学生。
平静自己烦躁的心情,于丹是这写到的“当不幸降临了,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它尽快的过去,这样你才会腾出更多的时间去做更有价值的事情,你才会活得更有效率,更有好心情。
”不仅我们有一个好的心态,还要把这种好的心态传播出去教育学生在今天这么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保持良好的心态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更加重要。
要使学生明白在这个时代无论做什么都要有一个坦荡荡的胸怀。
二、处世之道现在我们生活的环境是相对独立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圈。
我们如何和自己周围的人相处呢?如何适应这样的社会?于丹在“论语”心得中是这样说的:“无论对朋友还是对领导,都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掌握好亲疏的分寸。
距离和独立是一种对人格的尊重,这种尊重即使在最亲近的人中间也应该保有最美的境界。
”除了有正确的交际观点,我们在为人处世上还要自我做起。
在与别人交谈或评价他人时要先考虑一下自己是否有资格去评价他人。
所以我们在为人处世上应该时时刻刻要遵循于丹“论语”心得中提出的“多思、多想、多听、多看、谨言、慎行”。
在工作中努力做到少说多做,做事要积极,说话要谨慎。
在遇到问题和处理问题时说话要用脑子,做事要考虑后果。
用这种“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处世心态要约束自己要求自己。
并贯穿到教学中去,使学生能从自己的观念中提前适应社会。
无论以后在社会中做什么工作都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真正做到在其位,谋其政。
三、君子之道于丹在“论语”心得中就孔子提出的“君子”谈了自己的三点认识,她认为作为君子要具备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是做一个善良的人,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学习的心得体会范文
论语学习的心得体会范文《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态度,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
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论语学习心得体会,来欣赏一下吧。
论语学习心得体会(一)古代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典故,虽是夸张的说法,但强调了学习《论语》的重要性。
时至今日,学习《论语》是否也重要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论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作者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而孔子是古今中外最有智慧的人物之一,应该说,《论语》是一本充满智慧的书,学习《论语》,自然可以学到智慧并且增进智慧。
《论语》又是儒家经典著作,儒家提倡“诚意,正心,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论语》中的很多思想对我们中华民族道德的建立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学习《论语》可以提高自身修养,可以学到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个人感触比较深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人生观。
《论语》的核心是讲做人,而做人的首要问题是立志。
孔子是“志存高远”的典范,“修己以安百姓”(即“修养自己,使所有的百姓都安乐”)是孔子向君子提出的要求,也是他自己的人生理想,他把个人的理想与社会责任联系在一起,而且坚持不懈地要去实现它,周游列国14年之久,力争改变无道的现实,所以有“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朝闻道,夕死可矣”,“三军可夺师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等等之说。
孔子这种以天下为己任、执着追求理想及勇于担当的精神正是当代很多人所缺少的。
价值观。
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即“长久处于贫困中”)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中的“利”,是指个人的物质利益,是物质的、自然的方面;“义”是指反映社会整体利益要求的规范和个人的社会责任,是人文的、精神的方面。
孔子肯定人们都希望富贵,厌恶贫贱,同时又要求按照义的标准来决定对富贵贫贱的取舍,自觉地把义放在第一位,以道义的要求约束自己对物质利益的追求。
2022《论语》读书心得体会(15篇)
《论语》读书心得体会 1 在这个假期里,老师又上我们背诵了《论语》这本书,再次
走进论语,给我的感受有许多…… 孔子是我国古代宏大的教化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才智启迪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所以后人称他为“圣人”,这 就是我们常说的孔圣人。
《论语》教会我如何学习,例: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 师矣。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温习旧学问时,能有新体会。新发觉, 就可以当老师了。
第3页 共27页
于义,小人喻于利。” 在学习方面,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
关键,这对于我国如今的教化改革有很重要的意义。孔子在和弟子 的交谈中多次提及学习方法问题,比如:“学而时习之,不亦乐 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 殆”。孔子还主见学习要博、要广,不能偏颇、单一。他提出要 用四种东西作为自己的学习纲要,即文化学问、品德修养、忠诚 笃厚、坚守信约。在学习目的上,孔子明确指出要学以致用,为 国家和人民做实事。
子表扬他“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有颜回者好学,不迁 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早死”,“其心三月不违仁”,在弟子三 千中,孔子认为颜回最好学,只有他的高尚品德达到了“仁”的 标准,多次在公开场合进行表扬,并以他为榜样要求弟子们学习。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他的好学精神值得我好好学习。“敏 而好学,不耻下问”,因为学无止境,所以不要觉得向比自己差 的人请教问题是一种羞辱;“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学习别人 的特长和优点,取长补短;同时,擅长提出问题,很多伟人都喜 爱问个为什么,如爱因斯坦、爱迪生等。“温故而知新”也是颜 回的优点之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反复温习学过的学问,就 会有新的发觉、新的领悟和收获。可是我在学习中满意于一知半 解,读书往往走马观花,经常造成错误百出。有的题目老师还没 讲完,我早已得意忘形地在心里说,这么简洁还用讲吗?可是做 题的时候才发觉有几个关键的地方搞不明白,只好再重新去翻书 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学习效果大大下降。在与爸爸妈妈探讨作 品中人物的时候,好几次张冠李戴,把《水浒传》里李逵的故事 说成张飞的,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又变成了吴用的了,为此没少让 爸爸笑话,他指责我读书不专心,没有深度,太过于浮躁。想来 实在令人惭愧。颜回“闻一知十”,擅长举一反三,将老师的学 说不断发展下去。
教师论语读后感
教师论语读后感《论语》中很多篇章都可以看到孔子对师德修养的相关论述,带给后世为师者莫大的启示,作为教育工作者看后受益匪浅,感触颇深。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教师论语读后感,欢迎阅读教师论语读后感篇一孔子被后世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他将毕生精力贡献于教育工作,敏而好学,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重视道德修养,是一位尽职的好教师,成为后世教师学习的楷模。
《论语》中很多篇章都可以看到孔子对师德修养的相关论述,带给后世为师者莫大的启示,作为教育工作者看后受益匪浅,感触颇深。
1、立志有恒,加强修养。
孔子强调立志在道德修养中的重要作用。
他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因此,教师不仅要自身,还要教育学生确立崇高志向,树立人生理想,作为个人努力的方向。
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带给我们启示: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取得的成绩也不是容易的事,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
你想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要教出合格的学生,这也非一朝一夕的事,要经过长时间的锻炼和知识的积累。
2、自省自克,改过迁善。
道德贵在自觉,孔子特别强调从自我做起。
他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要求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人无完人,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要随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以免再次范错误,这样就会起到自我监督的作用。
孔子认为,道德准则和规范是公共利益的体现,对个人起约束作用,因此,需要克制自我,生活中没有不犯错误的人,关键是看对待错误的态度,你及时发现错误或者别人给你指出错误,你能悬崖勒马,知错就改,不断地完善自我,升华自我。
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教师要尽自己的社会职责,应重视自身的学习修养,掌握广博的知识,具有高尚的品德,这是教书育人的前提条件。
读论语的心得体会大全5篇
读论语的心得体会大全5篇读论语的心得体会篇1百家讲坛,于丹讲“论语心得”我没看,学校每人发了一本书“于丹论语心得”看过后感触颇深,对于丹的某些论点我不敢句同,但看完心得,很是受益。
于丹“论语心得”使我受益的原因是她以平和的心态,质扑的语言,浅显的哲理,通俗的讲解了中华国人的宇宙观,心灵观,道德观,解读了交友理念,人格修养,人的良知与意志,宽怀与仁爱,正直与气节等。
读来平易,丝毫无那种造作,故弄玄虚,装腔作势的感觉,也没教师爷的嘴脸,让我感觉离孔子很近,更觉此书真的“道不远人”并引导我辈走近传统文化的源地,在世风日下,物欲横流的今天,能读到这样一本书,令我耳目一新,心旷神宜,也受到很大的启发。
有人认为因为国人普遍缺少精神信仰,而论语节目的推出,于丹的大胆演绎,在国人贫瘠的精神世界里,依稀看到了精神的归宿,所以《论语》走红,于丹成名,都是水道渠成的美事。
而我自己的感觉,是我自己的判断,先前成长过程中的种种疑惑,在听于丹说论语后,居然也找到了一些答案,原来论语可以这样来解读。
于丹果然有其独到之处,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是真实的感觉,而不是无病的呻吟。
谈到论语,必谈孔子。
孔子是儒家的灵魂人物,古今褒贬不一,反差极大。
在封建王朝里是不可争议的圣人,是万世师表。
而在今天的世界里,他一度被打倒,我也是在听着打倒孔老二的口号声中长大的一代。
所以在我开始主动接触论语的时候,我对孔子仍心存那么一丝芥蒂,我早期愤恨中庸之道,以为那是中国衰弱的原因,它掩饰了纯真的人性,使人渐渐失去血性和创造力,使人习惯于被规则约束,所谓天朝上国不就是因为这样而沉沦的吗然而在今天,我却希望自己在论语中找到心灵的归宿,时间积累下来的问题需要一个很好的解释,论语恰能给我这样的答案。
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诚不欺我也。
我按照自己的规则行事,留下伤痕累累,才悟出中庸的大道之理,它至少能让我保持被世俗力量折磨后,心中能有那么一点坦然。
我明白了我是对的,但我却不可能成功的道理。
教师读论语心得体会
教师论语学习心得体会在读罢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后,可以真切的感受到南怀瑾先生对于《论语》独到的见解,在学习上,南怀瑾先生对人们关于《论语》以往的见解进行了论述,并从另一角度来分析,不再是是以往的论述,墨守成规。
就例如对“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解释,就匠心独运,很直接的披露了学习其实是“不亦苦乎”,孔子的这句话实际上重点在于“时习”,讲求的是学习的方法,而不是违心的高呼“学习万岁”。
对于我们所学的,南怀瑾先生也不是附庸以往的那些所谓的“圣贤书”,而是讲求书的实际效益,身处在当下,只有那些搞学术研究的学者才会奋力于古典的著作,我们平常人所求的只是能够生活的一种技艺,一项本领。
因此学习不在于书籍,而在于生活。
教育应该是传授真本领,而不是传授应试技巧,南怀瑾先生对于这点也有很深刻的见解。
他在论述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时,就曾提到文化道德不实的问题,当一个学生需要老师的帮助时,如写论文,便毕恭毕敬,夸张一点可谓是点头哈腰,结果毕业时,连影子也找不到,当然,这也可以看出现在大学教育的一个失败,学生与老师之间不再是中学时的亲密,彼此互无交流,你可曾试想大学毕业后你能记住几个老师,乃至又有几个老师能知道你。
孔子教育门人是根据那个时代的社会现象,我们如今的教育也应该符合当前的国情。
读《论语》,学习的是有用的方法,从中找出适合我们这个时代的东西,这才是学习的真正意义,融会贯通方能学有所成。
《论语别裁》就是希望我们能走出圣贤经典的误区,看到当下,把握未来。
《分数的意义》这节课教学可以说是课堂教学改革一个全新的尝试。
教学的主要思想是: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基础上,能用学生自主学习、提出问题、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方式来组织教学活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1、确定基础与发展并重的教学目标以人发展为本是当前教育的共同理念。
在本节课中,教师不仅重视让学生掌握知识,并能十分重视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和学习方法的渗透,重视学生的个性化思维的展示,让学生通过回忆想象、自学教材、学习交流、动手实践等数学学习活动来发现知识,感受数学问题的探索性,促进学生学会学习。
教师读书名著心得体会(优秀10篇)
教师读书名著心得体会(优秀10篇)教师读书名著心得体会篇一寒假,我读了些《论语》,其中令我感悟最深刻的是孔子的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意思是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我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他们身上的缺点,我用来检查自己加以改正。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虚心地学习别人的长处,而要改掉自己身上的短处,使自己不断地进步。
从这里我又想到了孔子的另一句话,“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见到好的我就要向他学习,见到坏的就要反省一下自己有没有这样的错误。
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我们伟大的孔圣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一次,孔子周游列国途中被几个孩子挡住了去路,其中一个叫项橐的孩子说出了挡路的原因,孔子认为有理,见他聪明,就又提了一些问题。
项橐对答如流,孔子便虚心地向他求教了!那么有学问的孔子都虚心地向一个小孩学习,何况我们这些小学生呢更要虚心好学啊!观光电梯的发明也说明了这一点。
有一个酒店因原来的电梯不够用而请来了建造师和工程师设计新的电梯。
建造师和工程师一致认为在每层的楼板都要开一个孔,以便安装新的电梯。
一个清洁工听到他们的谈话,就建议把电梯建在酒店的外墙上就省事多了。
建筑师们眼睛一亮,连声叫好,观光电梯就这样诞生了。
因为建造师虚心地听取了清洁工的意见,才有了观光电梯的诞生。
如果建造师们看不起清洁工,不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就不能诞生今天的观光电梯。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只有不断地吸取别人的长处,改正自己的短处才能成为一个好学的人,一个不断进步的人。
教师读书名著心得体会篇二在东方,一向流传着女娲捏土造人的传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而在西方,则相信上帝创世说,也同样根深蒂固,深入人心。
然而,达尔那部惊世骇俗的巨作:《物种起源》则扭转了一切。
为世俗中迷茫的我们指引了前进的方向。
《物种起源》使那些远古的传说,在它的面前不攻自破。
它摆脱了科学的束缚,使人们的思想进一步得到了解放;它引领了时代潮流,使自然科学迅速崛起;它惠及了后世,更使我们明白了拼搏的重要。
学习论语十则心得体会3篇_学习心得体会_
学习论语十则心得体会3篇《论语》是儒家经典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翻译也一直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
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学习论语十则,希望大家喜欢! 学习论语十则心得体会范文1《论语》是儒家学派的著作之一,记录了孔子与其弟子的言行。
其中不少言论颇具哲理,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论语十则》主要讲了两个方面:一是讲学习方法及态度的;二是讲思想修养方面的。
这十则教给了我如何处世待人以及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态度。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说的是:学习了不思考就会迷惑,只思考不学习就会有害。
小学学古诗《枫桥夜泊》时,其中有一句“江枫渔火对愁眠”老师给出的解释是:江边的枫树伴着渔家的灯火,带着思想之愁我难以入眠。
可是我发现:枫树“性恶湿”,不宜生长在江边。
我又查阅了一下,发现“江枫”还有一种说法为:“江边的枫树”且当时就有一座桥名曰“枫桥”。
因此,我认为江枫应采取第二种解释。
我将我的想法告诉了老师,老师说:“现在大多采用第一种解释,而且这两种说法处于争论之间,还是选择第一种更为妥当。
”老师还夸我善于思考、探究呢!既然“学而思”如此有益,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说的是:碰到了寒冷的冬季,这以后才能知道松树柏树是最后凋谢的。
我们正应像松柏一样坚韧不拔,无论何种境地都应坚贞不屈、高风亮节。
文天祥面对着敌人提出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力诱惑,义正言辞地加以拒绝,忍受着敌人残酷的严刑拷打,宁死也不肯背叛自己的祖国。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表现得大义凛然,毅然地吼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们应当像他一样坚贞不屈,不畏艰险的环境,保守自己的节操!我们应勇于挑战困难,像松柏一样在寒风中挺立!《论语》深深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其中所蕴含的丰富哲理启迪着我们的心灵,它告诉了我们如何为人处世,修身养性。
有人说过:“人做好了,世界也就做好了。
”让我们从自身做起,完善自我,让这个世界更加和谐。
学习论语十则心得体会范文2在学习班里,同初一预备班的学哥学姐们读到了初一上册的课本,其中,《论语十则》这篇文章勾起了我浓厚的兴趣。
论语的心得体会(通用8篇)
论语的心得体会(通用8篇)论语的心得体会篇1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身为中国人,不但要关注当代文化,更应该回顾由我们的祖先从生活中感悟到的心得。
由于我学识尚浅,只能品读一些短小易懂的古文,但也一样受益匪浅。
孔子应该说是中国儒派的创始人了,他的《论语》记录了他的一些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言论,大多关于学习,最适合我们小学生阅读。
《论语》中有一句“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告诉我们,学习知识并不仅仅是学习一遍,更重要的是要经常温习,巩固知识。
同时,要把学习当作一个充实自己的过程,怀着愉快的心情去对待它。
另一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也在强调温习旧知识的重要性,还要求每一次都能有新体会、新发现。
从表面上看,要“温故知新”很困难,但只要你换一个角度去想,总会有新的发现。
而我们也从过程中获取了更丰富的经验。
孔子的这学习方法古今通用,也是现代教育人士提倡的。
通过细读《论语》,仅阅两句话,就收获了这一学习方法,难道那些对古文不屑一顾的人还不刮目相看吗?《论语》中有一段“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讲的是积累的重要性。
只有积累一撮撮不起眼的泥土,时间长了才能成为一座山,到时风雨自然兴盛了。
只有积累一滴滴的水,才能汇聚成深渊,蛟龙自然来了。
只有积累每一件小小的善事,长期不断,也就养成了品德,心灵也自然升华了。
只有积累一步半步,才能走到千里之外。
只有积累每一股细流,才能形成江海。
不就是用举例的方法告诉我们,脚踏实地地积累每一份看似渺小的知识、经验,最后就拥有了相当庞大的实力,成功自然会尾随而来了吗?《论语》只是众多经典古文中较优秀的一部,经常品读古文,不仅可以使我们拥有更丰富的知识,还教会我们学习、做人,它们难道不是我们的文化老师吗?论语的心得体会篇2《论语》是一部举世闻名的国学经典,许多人崇尚它“和为贵”的处世哲学,而我,则更迷恋它对理想的追随。
教师学论语心得体会8篇
教师学论语心得体会8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演讲稿、作文大全、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工作报告、条据文书、调研报告、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更多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essay compilation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policy documents, research reports, and other sample articles. If you want to learn more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教师学论语心得体会8篇通过实践,我们积累了丰富的心得体会,在平时的生活中,大家肯定都会遇到写心得体会的时候,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教师学论语心得体会8篇,感谢您的参阅。
论语教师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孔子及其弟子所著的《论语》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照亮了无数仁人志士的心灵。
作为一名教师,我有幸深入研读《论语》,从中汲取智慧,感悟人生的真谛。
以下是我对《论语》的感悟心得体会。
一、仁爱之心,关爱学生《论语》中提到:“仁者爱人。
”这句话告诉我们,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具备仁爱之心。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关心学生的成长,关爱学生的身心健康。
以下是我对仁爱之心的几点体会:1. 尊重学生,平等对待。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拥有自己的思想、情感和个性。
作为教师,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和关爱。
2. 关心学生,关爱成长。
我们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困惑和需求,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助力他们健康成长。
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我们要耐心倾听,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
3. 激发潜能,培养自信。
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特长,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在学生取得成绩时,我们要及时表扬,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二、严谨治学,以身作则《论语》中提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话告诉我们,作为一名教师,既要严谨治学,又要以身作则。
以下是我对严谨治学、以身作则的几点体会:1. 不断学习,充实自己。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我们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同时,我们要关注教育前沿动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
2. 严谨教学,注重实效。
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实效,遵循教育规律,科学安排教学内容和方法。
同时,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 身教重于言传。
教师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
我们要做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三、诚信为本,坚守道德《论语》中提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这句话告诉我们,作为一名教师,要坚守诚信,以身作则。
以下是我对诚信为本、坚守道德的几点体会:1. 诚信教学,树立良好师德。
我们要诚实守信,遵守教育法规,坚守教育道德底线。
关于论语的学习心得范文3篇
关于论语的学习心得范文关于论语的学习心得范文精选3篇(一)《论语》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其中蕴含了丰富的道德、伦理和人生智慧。
通过学习《论语》,我不仅对古代圣贤的思想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得到了一些宝贵的学习心得。
首先,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重要性。
在《论语》中,孔子强调了持续学习的重要性,只有不断地反复学习和练习,才能真正掌握知识。
这告诉我,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坚持和努力。
因此,我已经养成了每天学习一定时间的习惯,无论是阅读书籍还是听取他人的经验,都能不断地充实自己。
其次,我也从《论语》中学到了做人的原则和道德准则。
《论语》中有很多关于仁义道德的论述,告诉我们如何正确对待他人,如何处世守礼。
例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让我明白了待人处事要用心体谅他人,不要做出自己不愿接受的行为。
同时,《论语》中还有许多关于修身养性的观点,教导人们如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些观点在我日常生活中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此外,《论语》给了我很多对人生的启示。
孔子对于人生的思考和教诲让我深思。
他通过对“仁”的探讨,告诉我们在人生中要注重关爱他人,追求精神的提升。
他的言行激发了我对于人生的热爱和追求,让我明白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学习《论语》,我不仅加深了对古代智慧的理解,也在现实生活中得到了一定的启迪和指导。
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继续运用《论语》中的智慧,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和素质,做一个有道德、有责任感的人。
关于论语的学习心得范文精选3篇(二)学习《论语》的过程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体验。
通过阅读和思考,我对这些古代智慧的思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
首先,《论语》中的思想非常精辟而又实用。
孔子及其弟子们提出了很多关于人生、道德、政治和教育等方面的观点和教导。
这些观点非常贴近生活,并且具有长远的价值。
例如,孔子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不要对别人做自己不希望别人对自己做的事情。
这是一种非常基本的道德观念,但是在实践中却常常被忽视。
教师读论语心得体会(精选3篇)
教师读论语心得体会(精选3篇)教师读论语心得体会一:教师读论语心得体会一.教学工作需要谨言、慎行在《处世之道》中有这样一句“多思、多想、多听、多看、谨言、慎行”。
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能做到多听取师傅的意见,多用心观察身边有经验老师的言行,多进行教学思考必定能帮助自身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此谓“多思、多想、多听、多看”。
而对于“谨言与慎行”我觉得可以从两方面理解。
首先,作为一名教师在与身边同事相处时做到“谨言”和“慎行”非常地重要。
俗话说“三思而后行”,无论是言语还是行动都需要经过细致的考虑之后再去实践,在整个团队中我更多地是需要学习、倾听前辈们的经验之谈,积极的做好自己的工作,多干实事而不是夸夸其谈。
融入团队,获得更多老师的指导与帮助。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更应注重“谨言、慎行”。
教师的言行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教学设计中,老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问题都应该经过缜密的思考,要注重课堂提问的设计,问题要有明确的切入点,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也即“谨言”。
一个鼓励的眼、一次轻轻的抚摸、一个善解人意的手势都会带给学生无限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行为同样值得谨慎考虑。
为此,我将把“多思、多想、多听、多看、谨言、慎行”作为我为人、为师之道,相信它能让我不断提升自身的内在修养、增强为人师表的人格魅力。
二.教师应是“仁者”与“智者”的结合体在于丹看来,《论语》中的“仁”指的是关爱别人;而了解别人就叫做“智”。
她指出在现代社会中的为人必不可少的就是“仁”和“智”。
我想在我们教学实践中更应该提倡“仁”与“智”,通俗的说就是教师要懂得了解学生、关爱学生。
教师要了解、关爱学生就应该站到学生中间来,善于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这也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解读学生,关爱学生。
新课程标准下我们提倡教师应该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课堂教学要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充分体现民主与平等。
教师在课堂中应尊重学生,多鼓励孩子思考,使每个孩子在老师的期待中、鼓励中去求知,去创新。
读论语心得体会工作(精选6篇)
读论语心得体会工作(精选6篇)读论语心得体会工作篇1上学期,学校发了一本很厚的书,封面的篆字拿回家我妈妈都不认识,里面的内容都是从右往左从上到下竖着念,好在旁边有标注汉语拼音,我对这本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老师说这本书很珍贵要好好爱惜保管,这本书就是国学经典《学庸论语》,“论语”的“论”要读第二声。
感谢学校开了读经典这门课程,我们语文谢老师带领着我们早晚吟诵。
在幼儿园的时候背诵过《三字经》、《弟子规》之类的国学经典,我对古文化很好奇,虽然很多不太理解其中的涵义,但是谢老师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读书慢慢就能体会书本中的道理,引导我们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
老师告诉我们,《论语》是我国儒家经典核心著作,记载着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可见论语多么有用途,“修身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对我来说有些深奥,但是从读经典这几个月以来,加大了识字量,拓宽了知识面,提高了朗诵能力,对学习尤其是学习语文助力不少。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只有认真读书,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书中篇篇经典,“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一节我最喜欢,意思是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否温习了呢?我们要诚实守信,不撒谎,学习认真,温习功课,不辜负父母老师的期望和朋友的信任。
时刻提醒自己,约束自己。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意思是说要孝顺父母、尊敬师长、认真学习文化知识,做好这些,可以开启我们的智慧,陶冶我们的性情。
当然这些很多是老师和父母讲给我听的一些理解,我要按照孔子说的那样要求自己更加努力的读好经典,不断提高自己。
《论语》这本书讲的是孔子对学习、执政、敬孝、仁德、礼节和天道地论述。
我认为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他道出了人生的真谛。
孔子对弟子说,老师教过的知识要时常温习,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由此能获取新的更深的道理,这样就可以为人师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读论语的心得体会3篇读国学《论语》经典,从我个人来说,有不少的收获和体会。
收获可以从两方面来说:一:提高自身素养,为教育工作打好基础。
我从国学与经典中学习到不少教育理念,可以学以致用。
二:从国学经典中学到做人的道理,处世的哲学。
学习《论语》的收获是巨大的,在论语中,孔子表达的“学”,不仅仅是读书学知识,而是泛指学习做人处事的道理。
孔子一生热爱学习,而且乐此不疲,一直到了晚年还刻苦钻研非常深奥难懂的《周易》,故有“韦编三绝”的美传。
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
其次,学习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即学习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
第三,是要专心致志,知难而进。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意思是读书的人要立志于追求道义、真理,要专心致志,不要为世俗所累。
第四,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说明学无常师,作为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在教学中,我们更要鼓励学生树立远大志向,但学生树立志向后,又为这个志向做出了什么呢?我们是否只是鼓励学生凭空说出的一种空想呢?这个恐怕有人很少考虑。
远大的志向谁都能说出很多,也能说得很大、很远,但关键是要看看是否能付诸实际行动!但实际教学中,我们却对“远大”的理想大加赞扬,对现实的理想“哂之”又“哂之”,认为这是学生胸无大志的表现,没有出息的表现。
好象他做的都是小事,没有什么舍己为人的大理想。
但是他的内心是充盈的,他的理想是现实的,可行的,不是空洞的,不着边际的。
比如:我们教育学生爱国,怎样做才是爱国?什么样的行为是不爱国?学生心目中有没有一个完整的定位?有的教育专家提出:学生能主动捡起一片纸,这就是爱国!所以我们教育学生励志,不妨把眼光收回来,放在眼下能付诸行动的,哪怕为了理想只迈出一小步。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年代已经过去,励志要切合我们的实际,不能盲目地做“假大空”的文章。
《论语》不仅教会了我学会工作,还教会了我做人。
所以,我坚信,只要大家能够理解《论语》的真谛,你的人生一定不会遗憾。
阅读国学经典,在扩大我们的阅读量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我们的思想、行为,让优秀的国学经典始终伴随着我们健康成长,让我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并使之发扬光大。
为河东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学而致用,那只是孔子理想的快乐而已!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九万里的风等待扬起东海的波涛,托举鹏翼扶摇碧霄。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同门曰朋,来当然是切磋修养,研讨学问的;又自远方,山高水长,路途迢迢,交通不便,平素难得一见,这实在是可以快乐的事。
"何时共把盏,重与细论文",这多少古人所临风怀想的美景。
然而细细想来,我们可以有另一种理解:难道朋友都在远方?近处无友?"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不也是孔子所欣赏、所向往的`么?只是"微斯人,吾谁与归?"现实生活的周围却往往没有这样志同道合者!圣人可以光耀千秋,可以光照四海,却照不亮附近凡人们的双眸!凡人们会告诉你:太阳再鲜艳,它也有黑子,像女人脸上的雀斑;西施是美,可是她有心脏病,娶不得!所以圣人是孤独的。
所以他期待远方有一双慧眼,能够看到他的光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寂寂的柴门,等待远来的寻芳者扣响,打开一个尘封的春天。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伟大的人,他的痛苦在于,他是清醒的,他比平凡的人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他超越了他的时代;还在于他有更远大的抱负。
而这一切都是世俗所不需要的,因而他也是不合时宜的,也是不被理解的。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奈何这世上,谓我何求的人远比谓我心忧的人多!更有甚者,人们总是习惯用石块、鸡蛋来迎接启蒙者、先知者。
胆怯一点的人,滔滔者天下皆是,而谁以易之,于是避人且避世。
勇敢一点的人,毁誉无动乎中,荣辱在所不计。
即使是举身赴清流,也不肖于同流合污。
孔子说:我不生气!因为我是君子,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君子怎么好和小人计较?也罢,也只好如此了!否则,还有什么能让我宽慰自己呢?可是当一个君子,真的好难啊!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一声无奈的叹息,袅袅了千古!《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的语录体散文,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
《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是由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记录整理而成的一本书。
整本书共分20篇,分别是《学而》、《为政》、《八佾》、《里仁》、《公冶长》、《雍也》、《述而》、《泰伯》、《子罕》、《乡党》、《先进》、《颜渊》、《子路》、《宪问》、《卫灵公》、《季氏》、《阳货》、《微子》、《子张》、《尧曰》。
该书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著作。
同时,该书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
对于《论语》,我也只是大概地读了几遍,没有去深入地考察研究,但即便是这样,也在字里行间被孔子的言行深深地感动,为他的宽宏仁爱的胸襟和超人的智慧折服!也许会有许多现代的年轻人对于这本老祖宗留下来的书不屑一顾,觉得都已经是21世纪了,那种老朽的思想早已经不适合我们现在了。
其实正好相反,生活在物质欲盛行的年代的我们越是应该静下心来好好读读这本《论语》,听听我们的老祖宗给我们讲讲仁爱、孝顺、诚信、和为贵等的为人处事的道理。
这样我们才不会被无尽的物质欲望冲昏了头,离我们的本真越李越远。
其次,论语里面的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等,到现在看来还是很有实用性的。
当然,毕竟是那个时候的著作,里面的一些思想在现在我们看来是片面的或者完全是错误的,所以,我们要用批判的眼光去读这本书,取其精华,取其糟耙。
对于这本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我们现代人是很有必要一读的。
下面我就大概地讲下我读这本《论语》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要善于学习,虚心求教《论语》里面虽然大都是讲中国伦理道德和我们民族传统的文化思想,但也有些孔子关于学习方面的经典论述,这些论述到我们现在看来都是非常有理的,都是值得我们去好好学习的地方。
例如,《论语》里面讲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
”这些告诉我们现在应该抓住机会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以后进入了社会才能游刃有余,才能有所作为。
学习首先要勤奋,其次要有科学的学习方法。
勤奋不仅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方法,就是要勤学、勤记、勤思,“温故而知新”,从以前学过的内容里面再发现新的知识。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是“思”的基础,“思”要在“学”中进行,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一个人要增长知识和才干,就必须认真读书和思考,两者不可废,要养成经常思考问题和总结自己的习惯。
孔子很重视学习的态度,不仅要求我们要“敏而好学”,还强调我们要终身“好学不厌”,要有一个活到老,学到老的心态。
同时他提倡我们“不耻下问”和虚心求教,鼓励我们时刻反省自己,及时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然后加以改正。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里的“三人”当然不会都是强于自己的人,大多时候是我们身边无数的普通人。
对于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人的“善者”之处,我们就要及时吸收借鉴过来,进而提升自己:对于“不善者”之处,我们要引以为戒,改正自己也有的缺点。
这里指出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因为每个人都是有自己的优点,都有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地方。
这些看似很简单的几句话,却道出了我们学习的最重要的方法和态度,很值得我们现代人去好好品味和学习。
二、要对人仁爱,孝顺守礼孔子说:“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里仁》),我们知道“仁”是孔子思想中的核心的观念和价值。
孔子认为“仁”是君子的本质所在,告诉我们要做一个正直诚信的君子,首先必须要学会仁爱。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意思是指在家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时,则谦恭有礼,对人如兄弟一般,谨慎而诚实可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
现代人一般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关爱,得到他人的尊重,但他本人首先却没有做到对别人给予关爱和应有的尊重,这种事是值得我们好好思考的问题。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提倡仁爱,提倡我们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个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我们要先学会去关爱他人,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关爱。
其次,孔子对孝道和礼节非常注重。
《为政》里有句话孔关于孝道的话,即“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这段话的意思是讲:“父母在世的时候,我们要依礼服侍他们;父母不在世了,我们要依礼埋葬他们、依礼祭祀他们。
”《论语》里对孝的语录是比较多的,这也说明了我们这个国家历来是重视“孝道”的。
从这段话里,我们还是看出了孔子在各种各样的孝道里提倡的以顺为主的思想。
再如,“今之孝者,是为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
不敬,何以别乎?”,即说如果对父母在感情上不尊敬和爱戴的话,仅是物质上的奉养,又与犬马有什么区别呢?这些话就告诉我们要多关心长辈,常回家看看,而不单只是给点钱给父母就算了。
不过,孔子对“孝”的有些阐述在我们现在看来是不合理的,例如孔子说:“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三、要正直诚信,广交良友孔子很提倡正直诚信的品格,经常提起君子这个名称。
孔子认为,君子主要是用来指有道德、有修养的,具有完善人格的和高尚的情操人。
在我们现在看来那也就是一个正直而诚信的人。
对于君子所具有的正直诚信的品格,孔子有很多的论述。
例如,他说:“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认为君子的生命是向上发展和延伸的,小人的生命是是向下发展和延伸的,孔子道出了君子一个正直上进的品质。
孔子又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在他看来君子应该是正直的,光明正大的,是没有什么见不的人的东西的。
孔子很重视人的诚信问题,他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可见诚信对于我们是多么重要,一个人不讲信用,就像大车少了輗,小车少了軏,车子还怎么能走呢?孔子教导我们,无论是个人的修身养性还是待人接物,无论是做学问、教学生还是治理国家,诚实守信都是一个应当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
《论语》里写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益者三乐,损者三乐。
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
”可见孔子对朋友之间的交往是很看重的,在他看来朋友有时也是良师,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