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新《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总结版)

合集下载

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学习归纳总结

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学习归纳总结

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学习归纳总结作者:杨雪冰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3年第20期[摘要]根据《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242-2011和《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的具体规定,文章对住宅建筑电气设计做了进一步归纳总结。

并对照两本规范做出对比。

[关键词]《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和《住宅设计规范》具体条款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0-0570-01近些几年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负责管理和制定了一些住宅设计规范及标准,这些规范及标准与以前的住宅规范及标准有很大变化,按《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242-2011、《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等规范为依据进行归纳和总结。

下面是笔者在学习以上这些规范后归纳总结出。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与电气有关的条款同《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242-2011条款对比有不同之处如下:《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第8.7章是电气部分,这章节全部是电气的要求,下面就对比一下《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242-2011两本规范中有关住宅电气设计的区别和统一,并提出一些个人关点供大家参考-。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第8.7.1条:每套住宅的用电负荷应根据套内建筑面积和用电负荷计算确定,且不应小于2.5kW。

而旧《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第6.5.1条:每套住宅应设电度表。

每套住宅的用电负荷标准及电度表规格,不应小于表6.5.1的规定。

一类(使用面积≥34㎡)、二类(使用面积≥45㎡): 2.5 kW, 5(20)A电度表;三类(使用面积≥56㎡)、四类(使用面积≥68㎡): 4.0kW,10(40)A电度表;《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242-2011第3.3.1条:每套住宅的用电负荷和电能表的选择不宜低于表3.3.1的规定:建筑面积S≤60㎡:3.0 kW, 5(20)A电度表;建筑面积60㎡《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242-2011第3.3.2条:当每套住宅建筑面积大于150㎡时,超出的建筑面积可按40W/㎡~ 50W/㎡计算用电负荷。

JGJ162008《民用建筑设计电气设计规范》.doc

JGJ162008《民用建筑设计电气设计规范》.doc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3 供配电系统3.2负荷分级及供电要求3.2.8条:一级负荷应由两个电源供电,当一个电源发生故障时,另一个电源不应同时受到损坏。

(第十页)3.3电源及供配电系统3.3.2条:应急电源与正常电源之间必须采取防止并列运行的措施。

(第11页)4 配变电所4.3配电变压器选择4.3.5条:设置在民用建筑中的变压器,应选择干式、气体绝缘或非可燃性液体绝缘的变压器。

当单台变压器油量为100kg及以上时,应设置单独的变压器室。

(第17-18页)4.7低压配电装置4.7.3条:当成排布置的配电屏长度大于6m时,屏后面的通道应设有两个出口。

当出口之间的距离大于15m时,应增加出口。

(第24页)4.9 对土建专业的要求4.9.1条:可燃油油浸电力变压器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

非燃或难燃介质的电力变压器室、电压为10(6)kV的配电装置室和电容器室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低压配电装置室和电容器室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

(第25页)4.9.2条:配变电所的门应为防火门,并应负荷下列规定:1 变配电所位于高层主体建筑(或裙房)内时,通向其他相邻房间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通向过道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2 变配电所位于多层建筑物的二层或更高层时,通向其他相邻房间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通向过道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3 变配电所位于多层建筑的一层时,通向相邻房间或过道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4 变配电所位于地下一层或下面有地下层时,通向相邻房间或过道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5 变配电所附近堆有易燃物品或通向汽车库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6 变配电所直接通向室外的门应为丙级防火门。

(第25页)7 低压配电7.4导体选择7.4.2条:低压配电导体截面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1)按敷设方式、环境条件确定的导体截面,其导体载流量不应小于预期负荷的最大计算电流和按保护条件所确定的电流;2)线路电压损失不应超过允许值;3)导体最小截面应满足机械强度的要求,配电线路每一相导体截面不应小于表7.4.2的规定。

最 新《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最 新《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总结版JGJ 242 - 2011术语住宅建筑常用的术语有:住宅、酒店式公寓、别墅、老年人住宅、商住楼、低层住宅、多层住宅、中高层住宅、高层住宅、单元式住宅、塔式住宅、通廊式住宅、联排式住宅、跃层式住宅等。

一、供配电系统1.应急电源与正常电源之间必须采取防止并列运行的措施。

2.住宅建筑中主要用电负荷的分级表(未列出为级宜为三级)3.照明、航空障碍照明、生活水泵宜设自备电源供电。

4.每套住宅用电负荷和电能表的选择注:A.S≧150 超出的建筑面积可按 40W/~50W/ 计算用电负荷B.每套住宅用电负荷不超过 12kW用单相进户供电,超过用则三相进户5.电能表的安装位置:安装在户外A.低层:1~3;多层:4~6 ;按住宅单元集中安装B.中高层:7~9;高层:10层及以上 ; 宜按楼层集中安装;C.电能表箱安装在公共场所时,暗装箱底距地宜为,明装箱底距地宜为; 安装在电气竖井内的电能表箱宜明装,箱的上沿距地不宜高于。

6.方案设计阶段可采用单位指标法和单位面积负荷密度法;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阶段,宜采用单位指标法与需要系数法相结合的算法。

注:当单相负荷的总计算容量小于计算范围内三相对称负荷总计算容量的15% 时,应全部按三相对称负荷计算;当大于等于 15%时,应将单相负荷换算为等效三相负荷,再与三相负荷相加。

二、配变电所1.单栋住宅建筑用电设备总容量为 250kW 以下时,宜多栋住宅建筑集中设置配变电所;单栋住宅建筑用电设备总容量在250kW 及以上时,宜每栋住宅建筑设置配变电所。

2.当配变电所设在住宅建筑内时,配变电所不应设在住户的正上方、正下方、贴邻和住宅建筑疏散出口的两侧,不宜设在住宅建筑地下的最底层。

3.住宅建筑应选用节能型变压器。

变压器的结线宜采用 D,yn11 ,变压器的负载率不宜大于 85%4.当变压器低压侧电压为时,配变电所中单台变压器容量不宜大于1250kVA ,预装式变电站中单台变压器容量不宜大于 800kVA。

最 新《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总结版)

最 新《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总结版)

《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总结版JGJ 242 - 2011术语住宅建筑常用的术语有:住宅、酒店式公寓、别墅、老年人住宅、商住楼、低层住宅、多层住宅、中高层住宅、高层住宅、单元式住宅、塔式住宅、通廊式住宅、联排式住宅、跃层式住宅等。

一、供配电系统1.应急电源与正常电源之间必须采取防止并列运行的措施。

2.住宅建筑中主要用电负荷的分级表(未列出为级宜为三级)3.照明、航空障碍照明、生活水泵宜设自备电源供电。

4.每套住宅用电负荷和电能表的选择注:A.S≧150 超出的建筑面积可按 40W/~50W/ 计算用电负荷B.每套住宅用电负荷不超过 12kW用单相进户供电,超过用则三相进户5.电能表的安装位置:安装在户外A.低层:1~3;多层:4~6 ;按住宅单元集中安装B.中高层:7~9;高层:10层及以上 ; 宜按楼层集中安装;C.电能表箱安装在公共场所时,暗装箱底距地宜为1.5m,明装箱底距地宜为1.8m; 安装在电气竖井内的电能表箱宜明装,箱的上沿距地不宜高于 2.0m。

6.方案设计阶段可采用单位指标法和单位面积负荷密度法;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阶段,宜采用单位指标法与需要系数法相结合的算法。

注:当单相负荷的总计算容量小于计算范围内三相对称负荷总计算容量的15% 时,应全部按三相对称负荷计算;当大于等于 15%时,应将单相负荷换算为等效三相负荷,再与三相负荷相加。

二、配变电所1.单栋住宅建筑用电设备总容量为 250kW 以下时,宜多栋住宅建筑集中设置配变电所;单栋住宅建筑用电设备总容量在250kW 及以上时,宜每栋住宅建筑设置配变电所。

2.当配变电所设在住宅建筑内时,配变电所不应设在住户的正上方、正下方、贴邻和住宅建筑疏散出口的两侧,不宜设在住宅建筑地下的最底层。

3.住宅建筑应选用节能型变压器。

变压器的结线宜采用 D,yn11 ,变压器的负载率不宜大于 85%4.当变压器低压侧电压为 O.4kV 时,配变电所中单台变压器容量不宜大于 1250kVA ,预装式变电站中单台变压器容量不宜大于 800kVA。

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建筑电气设计规范是为了确保建筑物的电气设备安全、高效运行而制定的标准和规范。

本文将从建筑电气设计的角度,对建筑电气设计规范进行详细介绍。

一、设计原则1.1 安全原则建筑电气设计应以安全为首要考虑因素。

安全包括人身安全和电气设备运行的安全。

设计师应该根据国家和地方的相关安全标准,选择合适的电气设备,并确保设备的正确安装和使用。

1.2 可靠性原则建筑电气设计应保证电气设备的可靠性,以减少设备故障和停电的可能性。

设计师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需求,选择符合要求的电气设备,并确保其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安装和使用。

1.3 节能原则建筑电气设计应遵循节能的原则,采用高效节能的电气设备和系统。

设计师应结合建筑物的使用情况和需求,采取合理的节能措施,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达到节能的目标。

二、设计内容2.1 电气负荷计算在建筑电气设计中,首先需要进行电气负荷计算,确定建筑物所需的总电气负荷,并根据负荷计算结果确定电源容量和配电系统的规模。

2.2 电气设备选择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功能,选择合适的电气设备。

设备选择应考虑设备的质量、性能、可靠性和适用性,并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的要求。

2.3 配电系统设计建筑物的配电系统设计应包括主配电系统和次配电系统。

主配电系统负责将电源送达各个用电设备,次配电系统负责将电源送达各个插座和终端设备。

2.4 照明系统设计照明系统设计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需求,选择合适的照明设备和灯具,并合理布置,保证照明效果和节能要求。

2.5 接地系统设计建筑物的电气设备必须进行接地,以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接地系统设计应考虑到建筑物的地质条件和设备的特点,合理设计接地系统。

2.6 防雷系统设计建筑物应配备防雷系统,以保护建筑物和电气设备免受雷击的影响。

防雷系统设计应合理布置避雷针、接闪器和引下线,确保雷击电流安全通过。

2.7 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建筑物的电气设计中,自动化控制系统具有重要作用。

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1193-2011

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1193-2011

UDC P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JJ[GJJ JGJ 242 - 2011备案号 J 1193 -2011 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Code for electrical design of residential buildings 2011- 05 - 03 发布2012- 04- 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Code for electrical design of residential buildings JGJ 242 - 2011批准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施行日期 :2012 年 4 月 1 日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告 第 1001 号关于发布行业标准《住宅建筑 电气设计规范》的公告现批准《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242 - 2011 ,自 2012 年 4 月 1 日起实施。

其中,第 4.3.2 、 8.4.3 、 10. 1. 1 、 10.1.2 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1年5月3日前言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7 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 (第一批 ))的通知 )) (建标 [2007J 125 号 )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外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 1.总则 2. 术语 3. 供配电系统 4. 配变电所 5. 自备电源 6. 低压配电 7. 配电线路布线系统 8. 常用设备电气装置 9. 电气照明 10. 防雷与接地 ; 1 1.信息设施系统 12. 信息化应用系统 13. 建筑设备管理系统 14. 公共安全系统 15. 机房工程。

《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总结版)

《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总结版)

《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总结版术语住宅建筑常用的术语有:住宅、酒店式公寓、别墅、老年人住宅、商住楼、低层住宅、多层住宅、中高层住宅、高层住宅、单元式住宅、塔式住宅、通廊式住宅、联排式住宅、跃层式住宅等。

一、供配电系统1.应急电源与正常电源之间必须采取防止并列运行的措施。

2.住宅建筑中主要用电负荷的分级表(未列出为级宜为三级)3.照明、航空障碍照明、生活水泵宜设自备电源供电。

4.每套住宅用电负荷和电能表的选择注:A.S≧150m2超出的建筑面积可按 40W/m2~50W/m2计算用电负荷B.每套住宅用电负荷不超过 12kW用单相进户供电,超过用则三相进户5.电能表的安装位置:安装在户外A.低层:1~3;多层:4~6 ;按住宅单元集中安装B.中高层:7~9;高层:10层及以上 ; 宜按楼层集中安装;C.电能表箱安装在公共场所时,暗装箱底距地宜为1.5m,明装箱底距地宜为1.8m; 安装在电气竖井内的电能表箱宜明装,箱的上沿距地不宜高于 2.0m。

6.方案设计阶段可采用单位指标法和单位面积负荷密度法;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阶段,宜采用单位指标法与需要系数法相结合的算法。

注:当单相负荷的总计算容量小于计算范围内三相对称负荷总计算容量的15% 时,应全部按三相对称负荷计算;当大于等于 15%时,应将单相负荷换算为等效三相负荷,再与三相负荷相加。

二、配变电所1.单栋住宅建筑用电设备总容量为 250kW 以下时,宜多栋住宅建筑集中设置配变电所;单栋住宅建筑用电设备总容量在250kW 及以上时,宜每栋住宅建筑设置配变电所。

2.当配变电所设在住宅建筑内时,配变电所不应设在住户的正上方、正下方、贴邻和住宅建筑疏散出口的两侧,不宜设在住宅建筑地下的最底层。

3.住宅建筑应选用节能型变压器。

变压器的结线宜采用 D,yn11 ,变压器的负载率不宜大于 85%4.当变压器低压侧电压为 O.4kV 时,配变电所中单台变压器容量不宜大于 1250kVA ,预装式变电站中单台变压器容量不宜大于 800kVA。

《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前言根据原建设住建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关于开展<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局部修订工作的函》(建标标函[2017]183号)《关于印发<2007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2007] 125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外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局部制定修订本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供配电系统;4.配变电所;5.自备电源;6.低压配电;7.配电线路布线系统;8.常用设备电气装置;9.电气照明;10.防雷与接地;11.信息设施系统;12.信息化应用系统;13.建筑设备管理系统;14.公共安全系统;15.机房工程。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地址:北京首体南路9号主语国际2号楼,邮编:100048)。

本规范主编单位: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本规范参编单位: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华建集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合肥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中南工程咨询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孙兰、李立晓、黄祖凯、汪浩、汤威、李俊民、王晖、郭晓岩、杨德才、杜毅威、邵民杰、陈众励、熊江、容浩、李疆、林洪思、粟卫权、万力、刘振良本规范主要审查人员:1 总则1.0.1 为统一住宅建筑电气设计标准,全面贯彻执行国家的节能环保政策,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整体美观、维护管理方便,制定本规范。

电气设计规范最新版

电气设计规范最新版

电气设计规范最新版一、常用国标省图集99(03)D501-1建筑物防雷设施安装图集)10D303-2常用风机控制电路图10D303-3常用水泵控制电路图12D11火灾报警与控制12DX603住宅小区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12J814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图示(1)12J814-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14图示12SDX101-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计算及示例13J811-1改《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图示(2015年修改版)14D504接地装置安装14D801:超高层建筑电气设计与安装14X505-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图示15D202-2:柴油发电机组设计与安装15S202室内消火栓安装(GJBT-1344)15S909《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印刷版图示16D707-1建筑电气设施抗震安装16D401-5水下及潮湿环境电气设备设计与安装16D303-2常用风机控制电路图16D303-3常用水泵控制电路图民用建筑工程常见问题分析及图示(电气专业)消防设备电源监控系统(10Cx504国标图集)弱电监控相关图集08D800民用建筑电气设计08ZD04常用电器控制原理图15D500防雷与接地防雷与接地安装(2003合订本D501-1〜4)河南省标12YD南方电网10kV及以下业扩受电工程典型设计图集[CAD版]中南标电气图集201512D资料(全)最新电子版二、IEC规范GB13140.1-2008家用和类似用途低压电路用的连接器件__第1部分:GB7000.1-2007灯具第1部分一般要求与试验GBT18802.12-2006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SPD)第1、2部分选择GB10963.1-2005电气附件家用及类似场所用过电流保护断路器第1GBT19216.21-2003在火焰条件下电缆或光缆的线路完整性试验第21GB16916-16917规范GB16916.1-2014家用和类似用途的不带过电流保护的剩余电流动作GB16916.21-2008家用和类似用途的不带过电流保护的剩余电流动GB16916.22-2008家用和类似用途的不带过电流保护的剩余电流动GB16917.21-2008家用和类似用途的带过电流保护的剩余电流动作GB16917.22-2008家用和类似用途的带过电流保护的剩余电流动作GB16917.1-2003家用和类似用途的带过电流保护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RCBO)第1部分一般规则-2014三、插座、空调相关规范GB2099.3-2015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第2-5部分转换器的特殊要求GBT11918.1-2014工业用插头插座和耦合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GB16915.1-2014家用和类似用途固定式电气装置的开关第1部分GB17464-2012连接器件电气铜导线螺纹型和无螺纹型夹紧件的安全要求适用于0.2mm2以上至35mm2(包括)导线的夹紧件的通用要求和特殊要求GB2099.2-2012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第2部分GB17790-2008家用和类似用途空调器安装规范GB14048.2-2008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2部分:断路器GB10963.1-2005电气附件-家用及类似场所用过电流保护断路器第1GBT7725-2004房间空气调节器GB10022008GB2099-4GB2099-1四、老年人建筑规范(养老设施)养老设施建筑设计规范GB50867-2013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GBT50340-2003电子版DGJ08-82-2000养老设施建筑设计标准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JGJ122-99电子版五、电气设计现行规范55本1、GBT36040-2018居民住宅小区电力配置规范2、GBT34926-2017额定电压0.6-1kV及以下云母带矿物绝缘波纹铜护套3、GBT13955-2017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4、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6版)5、GB50311-2016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6、JGJ39-2016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7、JGJ36-2016宿舍建筑设计规范附条文8、JGJ392-2016商店建筑电气设计规范9、《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1510、GBT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11、JGJ100-2015《车库建筑设计规范》12、JGJ66-2015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13、GB50303-2015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4、JBT8681-2013YDT系列(IP44)变极多速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机座号80〜315)15、《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1416、DL5700T-2014城市居住区供配电设施建设规范附条文17、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年版)18、GB50058-2014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19、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201420、GB/T12974.2-2014交流电梯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第2部分:永磁同步电动机21、GB51039-2014《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22、GB50974-2014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23、GB50981-2014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24、GB50974-2014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附条文25、JGJ62-2014旅馆建筑设计规范26、新版消防安全标志介绍GB13495.1-201527、GBT50786-2012建筑电气制图标准28、GB50763-2012无障碍设计规范29、GB/T12974-2012交流电梯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30、GB50689-2011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31、NFPA70-2011(矢量版)32、JGJ232-2011矿物绝缘电缆敷设技术规程33、JBT7127-2010YD系列(IP44)变极多速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机座号80~280)34、GBT26189-2010室内工作场所的照明35、QXT106—2009《防雷装置设计技术评价规范》36、2009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37、GB14048.2-2008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2部分:断路器38、GB/T4728.7-2008电气简图用图形符号第7部分39、JGJ-T163-2008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40、GB7000.2-2008灯具第二部分:特殊要求应急照明灯具41、CECS120-2007套接紧定式钢导管电线管路施工及验收规程42、GA306.1-2007阻燃及耐火电缆塑料绝缘阻燃及耐3火电缆分级和要求第1部分阻燃电缆43、GA306.2-2007阻燃及耐火电缆耐火电缆44、(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45、GB50028-2006城镇燃气设计规范.46、GBT18802.12-2006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SPD)第12部分选择43、GB50225-2005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规范47、GB-T19666-2005《阻燃和耐火电线电缆通则》48、GBT20041.1-2005电气安装用导管系统第1部分:通用要求49、GB50348-2004_《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及条文说明》50、GB50348-2004_《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及条文说明》51、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52、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53、GA305-2001电气安装用阻燃PVC塑料平导管54、GB18802.1-2002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SPD)第1部分性能要55、JGJ50-2001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六、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18本1、GB/T14048.5-2017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5-1部分:控制电路电器和开关元件机电式控制电路电器2、GB14048.12-2016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4-3部分:接触器和电动机起动器非电动机负载用交流半导体控制器和接触器3、GB14048.18-2016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7-3部分:辅助器件4、GB14048.16-2016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8部分:旋转电机用装入式热保护(PTC)控制单元5、GB14048.11-2016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6-1部分:多功能电器转换开关电器6、GB14048.12-2016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4-3部分:接触器和电动机起动器非电动机负载用交流半导体控制器和接触器7、GB14048.7-2016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7-1部分:辅助器件铜导体的接线端子排8、GB14048.6-2016-T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42部分:接触器和电动机起动器交流电9、GB14048.19-2013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5-7部分:控制电路电器和开关元件用于带模拟输出的接近设备的要求.pdf10、GB14048.21-2013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59部分:控制电路电器和开关元件流量开关11、GB14048.20-2013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58部分:控制电路电器和开关元件三位使能开关12、GB14048.4-2010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4-1部分:接触器和电动机起动器机电式接触器和电动机起动器(含电动机保护器).13、GB14048.2-2008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2部分:断路器14、GB14048.3-2008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3部分开关、隔离器、隔离开关以及熔断器组合电器15、GB14048.10-2008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5-2部分:控制电路电器和开关元件接近开关16、GB14048.17-2008-T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5-4部分:控制电路电器和开关元件小容量触头的性能评定方法特殊试验17、GB14048.15-2006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5-6部分:控制电路18、GB14048.14-2006-T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5-5部分:控制电路电器和开关件-具有机械锁闩功能的电气紧急制动装置19、GB14048.13-2006-T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5-3部分:控制电路电器和开关件-在故障条件下具有确定功能的接近开关七、建筑电气装置23本1、GB16895.2-2017低压电气装置第4-42部分:安全防护热效应保护2、GB16895.28-2017-T低压电气装置第7-714部分:特殊装置或场所3、GBT16895.6-2014低压电气装置第5-52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布线系统4、GB16895.13-2012低压电气装置第7-701部分特殊装置或场所的要求装有浴盆和淋浴的场所5、GBT16895.23-2012低压电气装置第6部分:检验6、GB16895.21-2011低压电气装置第4-41部分:安全防护电击防护7、GB16895.10-2010-T低压电气装置第4-44部分:安全防护电压骚扰和电磁骚扰防护8、GB16895.18-2010T建筑物电气装置第5-51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通用规则9、GB16895.7-2009低压电气装置第7-704部分10、GB16895.1-2008低压电气装置第1部分基本原则、一般特性评估和定义装置或场所的要求太阳能光伏(PV)电源供电系统12、GB16895.24-2005建筑物电气装置第7-710部分:特殊装置或场所的要求-医疗场所13、GB16895.25-2005建筑物电气装置第7-711部分:特殊装置或场所的要求-展览馆、陈列室和展位14、GB16895.26-2005建筑物电气装置第7-740部分:特殊装置或场所的要求-游乐场和马戏场中的构筑物、娱乐设施和棚屋.15、GB16895.3-2004建筑物电气装置第5-54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接地配置、保护导体和保护联结导体16、GB16895.22-2004建筑物电气装置第5-53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隔离、开关和控制设备第534节:过电压保护电器17、GB16895.20-2003建筑物电气装置第5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第55章:其他设备第551节:低压发电设备18、GB16895.15-2002建筑物电气装置第5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第523节:布线系统载流量护第44章:过电压保护第444节:建筑物电气装置电磁干扰(EMI)防护20、[分享]GB16895.17-2002-T建筑物电气装置第5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21、GB16895.11-2001建筑物电气装置第4部分:安全防护第44章:过电压保护第442节:低压电气装置对暂时过电压和高压系统与地之间的故障的防护22、GB16895.9-2000-T建筑物电气装置第7部分:特殊装置或场所的要求第707节:数据处理设备用电气装置的接地要求23、GB16895.4-1997建筑物电气装置第5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第53章: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25 住宅(小区)电气设计25.1 一般规定25.1.1 本章适用于城镇普通及康居住宅的电气设计,住宅电气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5.1.2 普通住宅套型按居住空间个数和使用面积分为一、二、三、四类。

25.1.3 康居住宅分为:基本型(1A)、提高型(2A)、先进型(3A)。

25.1.4 住宅电气设计应与国家同期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25.1.5 住宅电气设计一般包括:供配电系统;电力、照明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安全防范系统;通信网络系统;信息网络系统;建筑设备监控与管理系统;家庭智能控制器;线路敷设及防雷、接地等。

25.2 负荷等级25.2.1 住宅楼的负荷等级应遵守本规范第3 章表3.2.2 常用用电负荷分级表的规定,消防电梯、应急照明等消防用电设备的负荷等级应符合消防电源的供电要求。

25.2.2 建筑装修标准高和设有空调系统的高级住宅、19 层及以上普通住宅的消防供电系统应按一级负荷要求设计。

25.2.3 10层至18层的普通住宅的消防供电系统应按二级负荷要求设计。

25.3 供配电系统25.3.1 供配电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 住宅小区的10kV供电系统宜采用环网方式。

2 住宅小区的220/380V配电系统,宜采用放射式、树干式、或是二者相结合的方式。

3 住宅小区供电系统宜留有发展的备用回路。

4 住宅小区内重要的集中负荷宜由变电所设专线供电。

5 住宅供电系统的设计,应采用TT、TN-S、TN-C-S接地方式,并进行总等电位联结。

6 每幢住宅的总电源进线断路器,应能同时断开相线和中性线,应具有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功能。

剩余电流动作值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1)当住宅的电源总进线断路器整定值不大于250A 时,断路器的剩余电流动作值宜为300mA。

2)当住宅的电源总进线断路器整定值为250~400A 时,断路器的剩余电流动作值宜为500mA。

最-新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总结版)(新)

最-新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总结版)(新)

《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总结版JGJ 242 - 2011术语住宅建筑常用的术语有:住宅、酒店式公寓、别墅、老年人住宅、商住楼、低层住宅、多层住宅、中高层住宅、高层住宅、单元式住宅、塔式住宅、通廊式住宅、联排式住宅、跃层式住宅等。

一、供配电系统1.应急电源与正常电源之间必须采取防止并列运行的措施。

2.住宅建筑中主要用电负荷的分级表(未列出为级宜为三级)3.照明、航空障碍照明、生活水泵宜设自备电源供电。

4.每套住宅用电负荷和电能表的选择注:A.S≧150 超出的建筑面积可按 40W/~50W/ 计算用电负荷B.每套住宅用电负荷不超过 12kW用单相进户供电,超过用则三相进户5.电能表的安装位置:安装在户外A.低层:1~3;多层:4~6 ;按住宅单元集中安装B.中高层:7~9;高层:10层及以上 ; 宜按楼层集中安装;C.电能表箱安装在公共场所时,暗装箱底距地宜为1.5m,明装箱底距地宜为1.8m; 安装在电气竖井内的电能表箱宜明装,箱的上沿距地不宜高于 2.0m。

6.方案设计阶段可采用单位指标法和单位面积负荷密度法;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阶段,宜采用单位指标法与需要系数法相结合的算法。

注:当单相负荷的总计算容量小于计算范围内三相对称负荷总计算容量的15% 时,应全部按三相对称负荷计算;当大于等于 15%时,应将单相负荷换算为等效三相负荷,再与三相负荷相加。

二、配变电所1.单栋住宅建筑用电设备总容量为 250kW 以下时,宜多栋住宅建筑集中设置配变电所;单栋住宅建筑用电设备总容量在250kW 及以上时,宜每栋住宅建筑设置配变电所。

2.当配变电所设在住宅建筑内时,配变电所不应设在住户的正上方、正下方、贴邻和住宅建筑疏散出口的两侧,不宜设在住宅建筑地下的最底层。

3.住宅建筑应选用节能型变压器。

变压器的结线宜采用 D,yn11 ,变压器的负载率不宜大于 85%4.当变压器低压侧电压为 O.4kV 时,配变电所中单台变压器容量不宜大于 1250kVA ,预装式变电站中单台变压器容量不宜大于 800kVA。

建筑设计电气规范(2022年版)GB50016-2023

建筑设计电气规范(2022年版)GB50016-2023

建筑设计电气规范(2022年版)GB50016-2023该文档旨在为建筑设计领域提供电气规范,并在2022年版的基础上进行更新与修订。

本文档将为建筑师、电气工程师和其他相关从业人员提供指导,以确保建筑电气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效率。

1. 引言本章将对建筑设计电气规范进行简要介绍,并解释其适用范围和目的。

同时,还会提供相关术语和定义,以便读者理解和适用本规范。

2. 一般要求本章将包括建筑电气系统设计和施工中的一般要求。

其中包括建筑设计电气系统的分类、设计依据、设计文件的准备、工程造价控制等内容。

3. 电气负荷与供电本章将详细说明建筑电气负荷计算的方法和原则,包括负荷类型、计算公式以及负荷参数的确定。

同时,还会涉及建筑电气供电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包括供电方式、配电系统的选型和设计等。

4. 用电安全与电源质量本章将介绍建筑电气系统的用电安全要求,包括用电设备的选择、安装和维护等方面。

此外,还会涉及电源质量的控制和保证,包括电压、电流、频率等参数的稳定性和符合性要求。

5. 电气设备与线路本章将详细说明建筑电气设备和线路的选型、规格和安装要求。

其中包括开关设备、配电盘、照明设备、插座设备等的选择和安装标准,以及电气线路的布置、敷设和保护等方面的要求。

6. 电气工程施工本章将重点介绍建筑电气工程的施工要求和质量控制。

其中包括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和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等内容,以确保建筑电气系统的合格施工。

7. 电气设备与线路的验收与运行本章将说明建筑电气设备和线路的验收和运行管理要求。

其中包括设备和线路的验收标准和方法、运行管理和维护要求等内容,以确保建筑电气系统的安全、可靠和高效运行。

8. 附则本章将包括本规范的遵守要求、违规处理、附录使用说明等内容。

以上所述即为建筑设计电气规范(2022年版)GB50016-2023的主要内容概述,旨在为从业人员提供电气系统设计与施工的指导与要求。

建筑设计领域的专业人士可根据该规范进行设计和操作,以确保建筑电气系统达到安全、可靠和高效的要求。

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1193-2011

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1193-2011

UDC P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JJ[GJJ JGJ 242 - 2011备案号 J 1193 -2011 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Code for electrical design of residential buildings 2011- 05 - 03 发布2012- 04- 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Code for electrical design of residential buildings JGJ 242 - 2011批准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施行日期 :2012 年 4 月 1 日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告 第 1001 号关于发布行业标准《住宅建筑 电气设计规范》的公告现批准《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242 - 2011 ,自 2012 年 4 月 1 日起实施。

其中,第 4.3.2 、 8.4.3 、 10. 1. 1 、 10.1.2 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1年5月3日前言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7 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 (第一批 ))的通知 )) (建标 [2007J 125 号 )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外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 1.总则 2. 术语 3. 供配电系统 4. 配变电所 5. 自备电源 6. 低压配电 7. 配电线路布线系统 8. 常用设备电气装置 9. 电气照明 10. 防雷与接地 ; 1 1.信息设施系统 12. 信息化应用系统 13. 建筑设备管理系统 14. 公共安全系统 15. 机房工程。

电气设计规范最新版

电气设计规范最新版

电气设计规范最新版最新版电气设计规范包含了许多常用的国标省图集,其中包括99(03)D501-1建筑物防雷设施安装图集、10D303-2常用风机控制电路图、10D303-3常用水泵控制电路图等。

此外,还有12D11火灾报警与控制、12DX603住宅小区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13J811-1改《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图示(2015年修改版)等图集。

IEC规范也是电气设计中必须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例如,GB.1-2008家用和类似用途低压电路用的连接器件__第1部分、GB 7000.1-2007灯具第1部分一般要求与试验、GBT .12-2006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SPD)第1、2部分选择等规范都需要遵守。

在电气设计中,还需要考虑一些常见问题,例如民用建筑工程常见问题分析及图示(电气专业)、消防设备电源监控系统(10Cx504国标图集)、弱电监控相关图集等。

此外,防雷与接地安装(2003合订本D501-1~4)、河南省标12YD、南方电网10kV及以下业扩受电工程典型设计图集[CAD版]XXX图集2015等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最后,还有一些规范需要注意,例如GB.1-2005电气附件家用及类似场所用过电流保护断路器第1、GBT .21-2003在火焰条件下电缆或光缆的线路完整性试验第21、GB-规范等。

在电气设计中,遵守这些规范是非常重要的。

GB .22- .1-2003是家用和类似用途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断路器的规范。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规范仅适用于带过电流保护的断路器。

此外,还有一些插座和空调相关的规范,如GB 2099.3- -2008等。

GB -2012是连接器件电气铜导线螺纹型和无螺纹型夹紧件的安全要求规范,适用于0.2 mm2以上至35 mm2的导线夹紧件。

而GB 2099.2-2012则是家用和类似用途的插头插座规范。

对于老年人建筑规范,有GB- T -2003等规范。

这些规范旨在为养老设施的建筑设计提供标准和指导。

住宅筑电气设计规范J

住宅筑电气设计规范J

UDC P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J[GJJ JGJ 242 - 2011 备案号J 1193 -2011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Code for electrical design of residential buildings2011- 05 - 03 发布2012- 04- 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Code for electrical design of residential buildingsJGJ 242 - 2011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 2 0 1 2 年4 月1 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001 号关于发布行业标准《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的公告现批准《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242 - 2011 ,自2012 年4 月1 日起实施。

其中,第4.3.2 、8.4.3 、10. 1. 1 、10. 1. 2 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1 年5 月3 日前言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7 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 (建标[2007J 125 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外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 2. 术语 3. 供配电系统 4. 配变电所 5. 自备电源 6. 低压配电7. 配电线路布线系统8. 常用设备电气装置9. 电气照明10. 防雷与接地;1 1.信息设施系统12. 信息化应用系统13. 建筑设备管理系统14. 公共安全系统15. 机房工程。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2020

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2020

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2020
1.本规范适用于城镇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单体及群体民用建筑的电气设计。

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采用的技术标准和装备水平,应与工程在国民经济和公共生活中的地位、规模、功能要求及建筑环境设计相适应。

认真考虑设备、材料的供应可能,以及施工安装和维护管理水平。

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应积极采取各项节能措施,努力降低电能消耗;注意节约有色金属,合理选用铜、铝材质的导体。

4.民用建筑电气设计应根据地区条件、工程特点、规模和发展规划、正确处理近期和远期发展的关系,做到以近期为主,考虑发展的可能性。

5.民用建筑电气设计应积极采取经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理论、努力创造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6.设计中应选用技术先进、经济、适用的定型产品及经过鉴定、检测的优良产品。

7.民用建筑电气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JGJ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use《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3 供配电系统3.2负荷分级及供电要求3.2.8条:一级负荷应由两个电源供电,当一个电源发生故障时,另一个电源不应同时受到损坏。

(第十页)3.3电源及供配电系统3.3.2条:应急电源与正常电源之间必须采取防止并列运行的措施。

(第11页)4 配变电所4.3配电变压器选择4.3.5条:设置在民用建筑中的变压器,应选择干式、气体绝缘或非可燃性液体绝缘的变压器。

当单台变压器油量为100kg及以上时,应设置单独的变压器室。

(第17-18页)4.7低压配电装置4.7.3条:当成排布置的配电屏长度大于6m时,屏后面的通道应设有两个出口。

当出口之间的距离大于15m时,应增加出口。

(第24页)4.9 对土建专业的要求4.9.1条:可燃油油浸电力变压器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

非燃或难燃介质的电力变压器室、电压为10(6)kV的配电装置室和电容器室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低压配电装置室和电容器室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

(第25页)4.9.2条:配变电所的门应为防火门,并应负荷下列规定:1 变配电所位于高层主体建筑(或裙房)内时,通向其他相邻房间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通向过道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2 变配电所位于多层建筑物的二层或更高层时,通向其他相邻房间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通向过道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3 变配电所位于多层建筑的一层时,通向相邻房间或过道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4 变配电所位于地下一层或下面有地下层时,通向相邻房间或过道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5 变配电所附近堆有易燃物品或通向汽车库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6 变配电所直接通向室外的门应为丙级防火门。

(第25页)7 低压配电7.4导体选择7.4.2条:低压配电导体截面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1)按敷设方式、环境条件确定的导体截面,其导体载流量不应小于预期负荷的最大计算电流和按保护条件所确定的电流;2)线路电压损失不应超过允许值;3)导体最小截面应满足机械强度的要求,配电线路每一相导体截面不应小于表7.4.2的规定。

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总结版

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总结版

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总结版一、总体要求1.住宅电气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2.设计应确保住宅电气设备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3.电气设计应充分考虑住户的实际需求和用电负荷,并合理配置电气设备。

4.设计应采用科学有效的电气布线设计,避免朝阳墙面布置插座或电器用具。

二、用电负荷计算1.用电负荷应根据住宅户型、面积、用电器具功率及使用时间等因素进行计算。

2.设计时应合理预留电气负荷的余量,以应对日后可能出现的用电增加。

三、电源供电设计1.设计时应采用220V交流电作为住宅的主要电源供电方式。

2.应确保供电线路能够满足住宅的用电负荷需要,并合理布置供电插座。

3.住宅应设置地线,并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接地。

四、电器用具安装1.设计应根据住宅平面布置合理安排电器用具的位置,并遵循电气设备定位的相关规定。

2.安全电源插座应按照规范布置,并设置可靠的漏电保护装置。

3.照明设备的安装应满足住户的实际照明需求,同时可以节约能源。

五、照明设计1.照明设计应充分考虑住宅各空间的特点和功能需求。

2.设计时应选择高效、节能的照明设备,并布置合理的开关和控制装置。

六、线路敷设和保护1.电气线路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敷设,并保持足够的通风和散热。

2.线路应设有保护装置,如过载保护器、短路保护器等。

3.线路敷设应避免与其他设施和构筑物相互干扰。

七、低电压系统设计2.低电压系统应与电气线路进行分开敷设,并设置相应的终端插座和接口。

总结: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是为了保障住宅安全和经济合理运行而制定的技术规范。

设计应充分考虑用电负荷、电源供电、电器用具安装等因素,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设计时应合理预留电气负荷的余量,采用220V交流电供电,同时布置供电插座和设置地线。

照明设计应考虑各空间特点和功能需求,选择高效、节能的照明设备并布置合理的开关和控制装置。

线路敷设和保护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并设有过载保护器、短路保护器等保护装置。

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标准J1193-201

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标准J1193-201

UDC P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JJ[GJJ JGJ 242 - 2011 备案号 J 1193 -2011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Code for electrical design of residential buildings2011- 05 - 03 发布 2012- 04- 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Code for electrical design of residential buildingsJGJ 242 - 2011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 2 0 1 2 年 4 月 1 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 1001 号关于发布行业标准《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的公告现批准《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为行业标准,编号为 JGJ242 - 2011 ,自 2012 年 4 月 1 日起实施。

其中,第 4.3.2 、8.4.3 、 10. 1. 1 、 10. 1. 2 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1 年 5 月 3 日前言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 (2007 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 (建标 [2007J 125 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外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 2. 术语 3. 供配电系统 4. 配变电所 5. 自备电源 6. 低压配电 7. 配电线路布线系统 8. 常用设备电气装置 9. 电气照明 10. 防雷与接地;1 1.信息设施系统 12. 信息化应用系统 13. 建筑设备管理系统 14. 公共安全系统 15. 机房工程。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总结版JGJ 242 - 2011术语住宅建筑常用的术语有:住宅、酒店式公寓、别墅、老年人住宅、商住楼、低层住宅、多层住宅、中高层住宅、高层住宅、单元式住宅、塔式住宅、通廊式住宅、联排式住宅、跃层式住宅等。

一、供配电系统1.应急电源与正常电源之间必须采取防止并列运行的措施。

2.住宅建筑中主要用电负荷的分级表(未列出为级宜为三级)3.照明、航空障碍照明、生活水泵宜设自备电源供电。

4.每套住宅用电负荷和电能表的选择注:A.S≧150 超出的建筑面积可按 40W/~50W/ 计算用电负荷B.每套住宅用电负荷不超过 12kW用单相进户供电,超过用则三相进户5.电能表的安装位置:安装在户外A.低层:1~3;多层:4~6 ;按住宅单元集中安装B.中高层:7~9;高层:10层及以上 ; 宜按楼层集中安装;C.电能表箱安装在公共场所时,暗装箱底距地宜为1.5m,明装箱底距地宜为1.8m; 安装在电气竖井内的电能表箱宜明装,箱的上沿距地不宜高于 2.0m。

6.方案设计阶段可采用单位指标法和单位面积负荷密度法;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阶段,宜采用单位指标法与需要系数法相结合的算法。

注:当单相负荷的总计算容量小于计算范围内三相对称负荷总计算容量的15% 时,应全部按三相对称负荷计算;当大于等于 15%时,应将单相负荷换算为等效三相负荷,再与三相负荷相加。

二、配变电所1.单栋住宅建筑用电设备总容量为 250kW 以下时,宜多栋住宅建筑集中设置配变电所;单栋住宅建筑用电设备总容量在250kW 及以上时,宜每栋住宅建筑设置配变电所。

2.当配变电所设在住宅建筑内时,配变电所不应设在住户的正上方、正下方、贴邻和住宅建筑疏散出口的两侧,不宜设在住宅建筑地下的最底层。

3.住宅建筑应选用节能型变压器。

变压器的结线宜采用 D,yn11 ,变压器的负载率不宜大于 85%4.当变压器低压侧电压为 O.4kV 时,配变电所中单台变压器容量不宜大于 1250kVA ,预装式变电站中单台变压器容量不宜大于 800kVA。

三、自备电源1.建筑高度为 100m 或 35 层及以上的住宅建筑宜设柴油发2.应急电源装置 (EPS) 可作为住宅建筑应急照明系统的备用电源四、低压配电1.住宅建筑单相用电设备由三相电源供配电时,应考虑三相负荷平衡。

2.住宅建筑每个单元或楼层宜设一个带隔离功能的开关电器,且该开关电器可独立设置,也可设置在电能表箱里。

3.采用三相电源供电的住宅,套内每层或每间房的单相用电设备、电源插座宜采用同相电源供电。

4.每栋住宅建筑的照明、电力、消防及其他防灾用电负荷,应分别配电。

5.住宅建筑电源进线电缆宜地下敷设,进线处应设置电源进线箱,箱内应设置总保护开关电器。

电源进线箱宜设在室内,当电源进线箱设在室外时,箱体防护等级不宜低于 IP54。

6. 6 层及以下的住宅单元宜采用三相电摞供配电,当住宅单元数为 3 及3 的整数倍时,住宅单元可采用单相电源供配电;7 层及以上的住宅单元应采用三相电源供配电,当同层住户数小于 9 时,同层住户可采用单相电源供配电。

7.每套住宅应设置自恢复式过、欠电压保护电器。

8.线缆选择A.高层住宅建筑中明敷的线缆应选用低烟、低毒的阻燃类线缆。

B.建筑高度为 100m 或 35 层及以上应用矿物绝缘电缆C.建筑高度为 50m~100m且 19 层~34 层的一类高层住宅建筑,用于消防设施的供电干线应采用阻燃耐火线缆.D.10 层~18 层的二类高层住宅建筑,用于消防设施的供电干线应采用阻燃耐火类线缆。

E.19 层及以上的一类高层住宅建筑,公共疏散通道的应急照明应采用低烟无卤阻燃的线缆。

F.10 层~18 层的二类高层住宅建筑,公共疏散通道的应急照明宜采用低烟无卤阻燃的线缆。

G.建筑面积大于 60的住户,进户线不应小于 10,照明插座回路不应小于2.5。

H.中性导体和保护导体截面的选择()五、配电线路布线系统1.住宅建筑套内配电线路布线可采用金属导管或塑料导管。

暗敷的金属导管管壁厚度不应小于1. 5mm,暗敷的塑料导管管壁厚度不应小于2.0mm。

2.敷设在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内的线缆保护导管最大外径不应大于楼板厚度的 1/3 ,敷设在垫层的线缆保护导管最大外径不应大于垫层厚度的 1/2 。

3.线缆保护导管暗敷时,外护层厚度不应小于 15mm; 消防设备线缆保护导管暗敷时外护层厚度不应小于 30mm。

4.当电源线缆导管与采暖热水管同层敷设时,电源线缆导管宜敷设在采暖热水管的下面,并不应与采暖热水管平行敷设。

电源线缆与采暖热水管相交处不应有接头。

5.与卫生间无关的线缆导管不得进人和穿过卫生间。

卫生间的线缆导管不应敷设在 0 、1 区内,并不宜敷设在 2 区内。

6.电气竖井A.无铠装的电缆在住宅建筑内明敷时,水平敷设至地面的距离不宜小于 2.5m; 垂直敷设至地面的距离不宜小于1. 8m。

除明敷在电气专用房间外,当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取防止机械损伤的措施。

B.当穿管管径不大于电气竖井壁厚的 1/3 时,线缆可穿导管暗敷设于电气竖井壁内。

C.当电能表箱设于电气竖井内时,电气竖井内电源线缆宜采用导管、金属线槽等封闭式布线方式。

D.电气竖井的净宽度不宜小于 0.8m。

E.电气竖井内应急电源和非应急电源的电气线路之间应保持不小于0.3m 的距离或采取隔离措施。

F.强电和弱电线缆宜分别设置竖井。

当受条件限制需合用时,强电和弱电线缆应分别布置在竖井两侧或采取隔离措施。

G.电气竖井内应设电气照明及至少一个单相三孔电源插座,电源插座距地宜为 O. 5m~1. Om。

H.电气竖井内应敷设接地干线和接地端子。

7.室外布线A.当沿同一路径敷设的室外电缆小于或等于 6 根时,宜采用铠装电缆直接埋地敷设。

B.当沿同一路径敷设的室外电缆为 7 根~12 根时,宜采用电缆排管敷设方式。

C.当沿同一路径敷设的室外电缆数量为 13 根~18 根时,宜采用电缆沟敷设方式。

D.电缆与住宅建筑平行敷设时,电缆应埋设在住宅建筑的散水坡外。

电缆进出住宅建筑时,应避开人行出人口处,所穿保护管应在住宅建筑散水坡外,且距离不应小于 200mm,管口应实施阻水堵塞,并宜在距住宅建筑外墙 3m~5m 处设电缆井。

E.各类地下管线之间的最小水平和交叉净距各类地下管线之间最小水平净距(m)各类地下管线之间最小交叉净距 (m)六、常用设备电气装置1.每套住宅内同一面墙上的暗装电源插座和各类信息插座宜统一安装高度。

2.高层住宅建筑的消防电梯应由专用回路供电,高层住宅建筑的客梯宜由专用回路供电。

3.电梯机房内应至少设置一组单相两孔、三孔电源插座,并宜设置检修电源。

4.当电梯机房的自然通风不能满足电梯正常工作时,应采取机械通风或空调的方式。

5.电梯井道照明宜由电梯机房照明配电箱供电。

电梯井道照明供电电压宜为 36V。

当采用 AC 220V 时,应装设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光源应加防护罩。

6.电梯底坑应设置一个防护等级不低于 IP54 的单相三孔电摞插座,电源插座的电源可就近引接,电源插座的底边距底坑宜为1. 5m。

7.电动门应由就近配电箱(柜)引专用回路供电,供电回路应装设短路、过负荷和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并应在电动门就地装设隔离电器和手动控制开关或按钮。

8.对于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住宅建筑,疏散通道上安装的电动门,应能在发生火灾时自动开启。

9.家居配电箱A.每套住宅应设置不少于一个家居配电箱,家居配电箱宜暗装在套内走廊、门厅或起居室等便于维修维护处,箱底距地高度不应低于1. 6m。

B.家居配电箱应装设同时断开相线和中性线的电源进线开关电器,供电回路应装设短路和过负荷保护电器,连接手持式及移动式家用电器的电源插座回路应装设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10.家居配电箱的供电回路A.每套住宅应设置不少于一个照明回路;B.装有空调的住宅应设置不少于一个空调插座回路;C.厨房应设置不少于一个电源I插座回路;D.装有电热水器等设备的卫生间,应设置不少于一个电源插座回路;E.除厨房、卫生间外,其他功能房应设置至少一个电源、插座回路,每一回路插座数量不宜超过 10 个。

F.柜式空调的电源插座回路应装设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分体式空调的电源插座回路宜装设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11.电源插座的设置要求及数量表中序号 1~4 设置的电源插座数量不包括序号 5 专用设备所需设置的电源插座数量。

12.起居室(厅)、兼起居的卧室、卧室、书房、厨房和卫生间的单相两孔、三孔电源插座宜选用 10A 的电源插座。

对于洗衣机、冰箱、排油烟机、排风机、空调器、电热水器等单台单相家用电器,应根据其额定功率选用单相三孔10A或16A 的电源插座。

13.新建住宅建筑的套内电源插座应暗装,起居室(厅)、卧室、书房的电源插座宜分别设置在不同的墙面上。

分体式空调、排油烟机、排风机、电热水器电源插座底边距地不宜低于1. 8m;厨房电炊具、洗衣机电源插座底边距地宜为1.Om~1.3m; 柜式空调、冰箱及一般电源插座底边距地宜为 O.3m~O.5m。

14.住宅建筑所有电源插座底边距地1.8m 及以下时,应选用带安全门的产品。

15.对于装有淋浴或浴盆的卫生间,电热水器电源插座底边距地不宜低于 2.3m ,排风机及其他电源插座宜安装在 3 区。

七、电气照明1.公共照明A.当住宅建筑设置航空障碍标志灯时,其电源应按该住宅建筑中最高负荷等级要求供电。

B.应急照明的回路上不应设置电源插座。

C.住宅建筑的门厅、前室、公共走道、楼梯间等应设人工照明及节能控制。

当应急照明采用节能自熄开关控制时,在应急情况下,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应急照明应自动点亮;无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应急照明可集中点亮。

D.住宅建筑的门厅应设置便于残疾人使用的照明开关,开关处宜有标识。

2.应急照明A.高层住宅建筑的楼梯间、电梯间及其前室和长度超过20m 的内走道,应设置应急照明;中高层住宅建筑的楼梯间、电梯间及其前室和长度超过 20m 的内走道,宜设置应急照明。

应急照明应由消防专用回路供电。

B.19 层及以上的住宅建筑,应沿疏散走道设置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并应在安全出口和疏散门的正上方设置灯光"安全出口"标志 10层~18 层的二类高层住宅建筑,宜沿疏散走道设置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并宜在安全出口和疏散门的正上方设置灯光"安全出口"标志。

建筑高度为 100m 或 35 层及以上住宅建筑的疏散标志灯应由蓄电池组作为备用电源;建筑高度 50m~00m 且 19 层~34 层的一类高层住宅建筑的疏散标志灯宜由蓄电池组作为备用电源。

C.高层住宅建筑楼梯间应急照明可采用不同回路跨楼层竖向供电,每个回路的光源数不宜超过 20 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