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盛一时的隋朝
七年级历史下册1-11课知识点归纳1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一、南北重归统一1.隋朝的建立: 时间: 581年建立者: 杨坚(即隋文帝)都城: 长安2、隋朝统一全国: 589年隋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 统一全国。
二、“开皇之治”1.隋文帝的统治措施: ①改革制度②发展生产③注重吏治2、隋文帝在位时期, 国家统一、安定, 人民负担较轻, 经济繁荣发展, 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三、隋朝大运河1.以洛阳为中心, 北达涿郡, 南至余杭, 全长2000多公里。
隋炀帝在位时期605年开凿。
2.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 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3、开凿的目的: ①加强南北交通②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4、意义: 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
第2课“贞观之治”一、唐朝的建立时间: 618年开国皇帝: 唐高祖李渊都城: 长安二、贞观之治(唐高祖退位传位给李世民, 即唐太宗, 年号贞观)★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1)吸取隋亡教训。
(2)采取开明政策和措施: ①注重发展生产, 轻徭薄赋②提倡节俭③合并州县④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唐太宗时期, 政治比较清明, 经济发展较快, 出现繁荣景象, 国力逐步强盛。
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房谋杜断——唐太宗任用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于断大事的杜如晦以人为镜——人指敢于直言的魏征, 说明唐太宗善于纳谏。
三、女皇帝武则天★武则天当政期间, 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 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国力不断增强。
为开元盛世开辟了道路。
历史上称武则天的统治为"政启开元, 治宏贞观"。
第3课开元盛世一、开元之治唐玄宗励精图治的表现: (1)任用贤才(姚崇)(2)重视吏治(3)崇尚节俭。
这些改革措施, 使开元年间的政局为之一新, 史称"开元之治"。
二、盛世经济的繁荣1.农业: (1)兴修水利, 水稻采用育秧移植栽培, 从西域引入蔬菜新品种。
(2)茶叶生产占重要地位。
1.1繁盛一时的隋朝 (第2稿)
通济渠 邗沟 永济渠 江南河
100余万 10余万 100余万 10余万
济
605年
渠 邗 605年 沟
江都
610年 江 南 河 余杭
隋朝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最古老 的大运河。全长约2000多公里,是巴拿马运河的38倍 长,苏伊士运河的20倍长,且比他们早1300年多,是 与长城齐名的伟大工程。
HAPPY NEW YEAR
Hale Waihona Puke 2013历史学习要点
• 课前预习(课本+地图册+导学案) • 课上(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与问答+做好笔 记) • 课后(上课当天花15分钟时间复习)
中国历史上的分裂不统一
第1次大分裂: (B.C.771-B.C.221) 第1次大统一: 春秋战国
秦汉 (B.C.221-A.D.220)
杨广应该是个毁誉参半的皇帝,这样才符合历史事实。
本课小结
繁 国家统一 盛 繁盛 经济繁荣 一 大运河的开凿 时 的 隋 二世而亡 38年 一时 朝 581—618
“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
—元 马端林 《文献通考》
阅读下面材料,思考隋朝经济繁荣表现在什么地方?
隋初 隋盛时 四千六百多 万人 五千五百多 万顷 结论 人口激增 垦田扩大
人口
垦田 粮仓
三千多万人
一千九百多万顷 长安太仓
洛阳含嘉仓; 粮仓丰实 洛口仓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②北方:经过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民族界限缩小,为南 北统一创造了条件。 南方:江南经济的发展,南北人民要求结束分裂局面,加 强双方的经济交流;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教学PPT课件
• 什么叫运河,你都知道哪 些著名的运河?
想想看,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 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 1、隋文帝时国家经济繁荣,使开 凿具备了经济实力;
• 2、隋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 几百万人的可能性;
• 3、有前代开凿的几段运河做基础。
起点
中点
三点、四段、
五河流
永济渠
通济渠
邗沟
江
南
止点
河
隋朝大运河
3.隋朝的强盛:
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 ——马端临:《文献通考》
找一找隋朝经济繁荣的表现有哪些?
人口激增 垦田扩大 粮仓丰实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 1、隋朝富强的原因有哪些?
隋朝经济繁荣的原因
• 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 2、隋文帝励精图治,进行改革,
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
长江
钱塘江
C
。
材料一:“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材料二:“北达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 利也博哉!”“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五河:贯穿五大水系
江都(扬州)
长江
江南河
钱塘江 C(今杭州)
尽道大隋大亡促为进此了河我,国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对 巩至固今统千一里和赖社通会波经。济的发展都发挥了重要的 作若用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开论凿功大不运较河多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导致阶 级矛盾—激—化唐。•皮日休
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 一渠。”你能说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 再想一想,水运粮食在古代为什么重要?
A.永济渠 C.邗沟
B.通济渠 D.江南河
• 4、(2010·山东威海)隋朝,犹如一颗流 星划过历史的天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 芒四射。下列有关隋朝历史贡献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教案)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备课人:王建辉【课前延伸】:11.曾经结束分裂统一全国的有哪几个朝代? 【学习目标】:(1)记住隋朝的建立及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2)概括隋朝初年经济的繁荣;分析大运河开凿的目的和作用。
(3)认识到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安定是社会经济发展、繁荣的前提和重要保障;隋朝大运河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又一重大贡献,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我们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珍惜统一、安定、团结的环境。
【本课学习重点与难点】:学习重点:大运河的开通和作用 学习难点: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和作用 【导入新课】: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长期处于南北分裂的状态。
那么最后由谁结束了这种分裂局面,实现了全国统一呢?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课前预习,课内探究】【问题导学】根据方法自学:问题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在P2第一段中迅速找出知识点,并记住。
)注意问题:2.杨坚夺取 政权,建立隋朝。
3. 年,隋朝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 ,统一全国。
4.隋朝统一全国有什么历史意义?(讨论)方法前引:通过上面的回顾,思考:关于一个朝代的建立与统一,我们应从哪几个方面去掌握知识点? 序号:1问题二:隋朝经济的繁荣1.隋朝经济繁荣的原因有哪些?2.隋朝经济繁荣具体表现哪些方面?【自我测评】(细心造就成功!)1.隋朝的建立是在( )A .581年B .589年C .610年D .618年2.公元589年,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内乱后,中国再次归于统一,统一中国的是( ) A .隋文帝 B .唐高祖 C .秦始皇 D .宋太祖 问题三:大运河的开通1.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表(大运河开凿):(温馨提醒:大运河可是本课的重点啊!请5分钟内记牢!) 注意问题:2.大运河的方向:纵贯南北3.大运河的长度: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2000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自我测评】(细心造就成功!) 1.隋朝在我国历史上有不少贡献,其中最重要的贡献是( )A .重新统一南北B .建立三省六部制C .创立科举制D .开通大运河 2.隋朝末年,家住涿郡的一位商人要沿着新开通的大运河乘船去洛阳,他必须经过( )A .永济渠B .江南河C .邗沟D .通济渠3.公元605年至610年,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开通了一条沟通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的起止点是( )A .洛阳、江都B .洛阳、余杭C .涿郡、余杭D 长安、余杭 【合作与探究一】:(动脑筋)想想看,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①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多年里,国家治理得比较好,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这就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②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 ③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合作与探究二】:(动脑筋) 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复习资料+常考大题
七年级下册人教版历史复习资料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一、南北重归统一1、隋朝的建立时间:581年建立者:隋文帝杨坚都城:长安2、隋朝的统一时间:589年隋文帝的统治措施:①改革制度②发展生产③注重吏治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
二、隋朝大运河1、目的:加强对南方的政治控制,便利江南粮食、布帛的北运2、规模: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3、意义: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三、隋朝灭亡1、根本原因:隋炀帝的暴政表现:营建东都洛阳,开凿运河,三游江都,三次远征高丽后果:农民起义618年李渊2、隋炀帝:为政刻薄精于搜刮滥用民力第2课“贞观之治”一、唐朝的建立时间:618年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都城:长安二、贞观之治1、注重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2、注重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3、崇尚节俭;4、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
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三、女皇帝武则天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持续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为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第3课开元盛世一、开元之治唐玄宗励精图治的表现:(1)任用贤才(姚崇)(2)重视吏治(3)崇尚节俭二、盛世经济的繁荣1、农业:曲辕犁、筒车、茶2、手工业:丝织业、制瓷业、唐三彩3、商业:长安、洛阳、扬州、成都唐玄宗统治前期(开元年间),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三、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907年,唐朝灭亡。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一、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
二、科举制的诞生与完善三、科举制的影响1、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历史七下第一单元知识点
历史七下第一单元知识点历史对于七年级的你来说是一个新的科目,你理解那些知识点了吗?接下来小编为你整理了历史七下第一单元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历史七下第一单元知识点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一、隋朝的建立、统一和灭亡(繁盛一时,二世而亡)1、隋朝的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隋朝的统一: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
3、隋朝的灭亡:618年,隋炀帝被部将在扬州杀死。
二、隋朝经济的繁荣──隋文帝在位时期,历史称为“开皇之治”1、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
2、社会经济繁荣发展,人口大幅增长。
3、粮食、布匹储备充足。
三、大运河的开通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时间、人物: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3、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4、长度及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5、意义、作用: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四.问题探究1.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答:①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多年里,国家治理得比较好,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这就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
②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
③有前几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2.怎样评价大运河的开凿?答:大运河的开凿既有它的积极作用,①沟通了南北交通。
②促进了运河沿线经济和商业城镇的发展。
③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消极作用:由于当时征发劳役过重﹑过急,造成的社会后果十分严重,是隋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3.隋朝大运河地图识别:它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河流,成为我国南北交通大动脉。
4.隋朝大运河的概况: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第2课“贞观之治”一、唐朝的建立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知识要点归纳总结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要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一、隋朝的建立、统一和灭亡1、隋的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2、隋的统一:时间: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隋实现重新统一的原因: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②北方:经过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民族界限缩小,为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南方:江南经济的发展,南北人民要求结束分裂局面,加强双方的经济交流.③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意义: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对峙局面,开创隋唐时期三百二十余年的“大一统”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3、隋的灭亡:暴政引起农民起义,公元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二、隋朝经济的繁荣──“开皇之治”1、表现: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2、原因: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③统治者提倡节俭.3、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三、大运河的开通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2、开通原因:①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多年里,国家治理得比较好,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这就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②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③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3、时间、人物: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4、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5、长度及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6、四个组成部分自北向南: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7、连接五条河流自北向南: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8、流通七省区:略9、开通的作用: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第2课“贞观之治”一、唐朝的建立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思考:秦亡汉兴,隋亡唐兴,有什么共同之处秦亡汉兴,隋亡唐兴的相同点:①秦隋都是在完成统一后很快灭亡的.秦隋后期都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灭亡的原因都是统治者残暴道,政治黑暗,滥用民力,经济倒退,人民生活困苦,社会矛盾尖锐.②汉唐的兴起都是统治者吸取前朝的教训,都出现了繁荣的局面并且都成为影响当时世界的大国;汉唐两朝初的统治者,都勤于政事,轻徭薄赋,发展生产,都整顿吏治,任用贤良.二、“贞观之治”1、唐太宗采取的主要措施:①吸取隋亡历史经验教训,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②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③崇尚节俭,节制享受欲望.④合并州县,整顿吏治.⑤任用贤才、虚心纳谏:“房谋杜断”;魏征为着名谏臣.⑥大兴学校,发展科举.2、效果: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3、评价:唐朝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封建盛世.唐太宗居安思危,以史为鉴的开明思想和政治远见,在中国封建帝王中是罕见的.唐太宗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利于社会的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贞观之治为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中国古代出现治世的原因:①政策因素:农民战争的作用农民起义迫使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②政治交往因素:民族间融合和中外交往的加强.③群众作用:人民的辛勤劳动.④个体作用:杰出帝王将相的个人政治品质.三、女皇武则天1、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2、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第3课“开元盛世”一、“开元之治”唐玄宗即位以后,“励精为治”:①任用贤才姚崇;②重视地方吏治;③注意节俭.这些改革措施,使得开元年间的政局为之一新,史称“开元之治”.二、盛世经济的繁荣1、农业方面:①兴修大型水利工程.②农耕技术提高: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③茶叶生产的发展: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着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饮茶之风开始在唐朝盛兴.④生产工具的改进:出现新的农业工具──曲辕犁;创制新灌溉工具──筒车.手工业方面:①丝织业:花色品种多,技术高超.②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世界工艺的珍品.商业繁荣:①着名的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②长安城: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宅区,市为繁荣的商业区.唐都长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4、“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5、封建社会经济繁荣和发展的共同原因:①继承性因素:前朝经济基础的继承.②社会环境因素政治因素:社会安定.③政治因素:国家统一、政治清明.④经济政策因素:统治者调整经济政策,鼓励发展生产.⑤经济交往因素:民族间的经济交流和中外交往的加强.⑥群众作用:人民的辛勤劳动.⑦生产力科技因素:生产技术革新生产工具是生产力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水利的兴修.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一、科举制的诞生1、隋文帝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以分科举人取代了魏晋以来九品官人的制度.思考:隋朝为什么要采用科举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师:科举制创立前魏晋以来,土族制度和九品中正制是做高官的基本条件.官员大多只能从高门权贵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为朝廷和国家出力.官员的选拔权力集中在地方权贵手中,不利于中央集权.利用考试选拔官员.普通读书人和贫穷人家的子弟可以自愿报名参加官府的考试,这样就扩大了选官范围,选官权力也就牢牢控制在中央手中.2、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3、意义:从此门弟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选拔官吏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朝廷.二、科举制的完善1、唐朝科举制度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和明经两最为重要.唐朝时期完善科举制度的关键人物是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2、唐太宗:扩充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3、武则天:开创殿试和武举.4、唐玄宗:丰富考试的内容,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三、科举制的影响1、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风气盛行.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也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4、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第5课“和同为一家”唐朝时,唐太宗和武则天在今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一、西南──吐蕃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1、吐蕃人是今天藏族的祖先.2、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3、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4、8世纪初,唐朝又把金城公主嫁到吐蕃赞普尺带珠丹.至此,吐蕃和唐朝已经成为“和同为一家”了.二、北方──回纥的勃兴1、回纥是今天维吾尔族的祖先.2、8世纪中期,唐玄宗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后来,回纥改名为“回鹘”.三、东北──靺鞨“车书本一家”1、7世纪末,粟末靺鞨部首领大祚荣统一了周围各部,建立政权.2、8世纪前期,唐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加授渤海都督.从此,粟末靺鞨政权以“渤海”为号.粟末靺鞨有“海东盛国”之称.3、唐朝管理东北边疆的机构是渤海都督府和黑水都督府.四、西南──苍山洱海间的南诏1、六诏居民是今天彝族和白族的祖先.2、南诏首领皮罗阁统一六诏,唐玄宗封他为云南王.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人称中国人为“唐人”.一、唐与日本的关系──遣唐使和鉴真东渡1、隋唐时,中日两国交往密切.贞观年间,日本有很多遣唐使、留学生和留学僧来唐学习.2、遣唐使回国后很受重用,他们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还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在社会生活上至今都保留唐朝人的某些风尚.3、唐朝赴日本的使节和僧人中,最有影响的是鉴真,曾六次东渡日本,在日本传播唐朝文化.二、唐与新罗的关系1、方式:①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②新罗商人来中国经商,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2、表现有:仿唐制建立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官吏、引入了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三、唐与天竺的关系──玄奘西游唐朝时中国与天竺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贞观初年,他从长安出发,前往天竺.回国后,专心翻译佛经,还写成着名的大唐西域记.这部书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思考: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教材内容,说说唐朝时期对外交往的特点吗促使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因素有什么呢今天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时期,唐朝的对外交往情况对我们有什么启示特点:①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乃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②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③长安、洛阳、广州、扬州等地都有频繁的外贸活动.④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因素:①国家安定统一;②经济文化繁荣;③对外开放政策;④对外交通发达.启示:第一,必须有稳定的政治局面,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第二,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发展经济文化.第三,学习唐朝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在传播先进文化的同时,要善于吸取其精华,为己所用.第7、8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一、科学技术1、建筑:特点:规模宏大,气魄雄伟,整齐而不呆板,华美而不纤巧.代表:①隋朝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七百多年后,欧洲人才建成类似的桥.②唐都长安是当时世界最大的城市大明宫含元殿.2、印刷术:①我国在世界上最早发明印刷术,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②隋唐时期,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诗歌等.③唐朝印刷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3、医学:“药王”孙思邈千金方.二、文学:诗歌1、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流传至今的有两千多位诗人的近五万首诗歌.2、代表诗人:①李白盛唐──“诗仙”早发白帝城、蜀道难;②杜甫盛-衰──“诗圣”“诗史”“三吏”“三别”③白居易中唐──秦中吟新乐府,诗歌反映现实.三、书法:“颜筋柳骨”1、颜真卿:创立雄浑敦厚的新书体,称“颜体”,是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代表作为颜氏家庙碑多宝塔碑.颜真卿.2、柳公权:博采众长,别出新意,成“柳体”,其字方折峻丽,骨力劲健.代表作为玄秘塔碑.四、绘画1、唐朝阎立本:擅长人物画,代表作为历代帝王图步辇图.2、唐朝吴道子:“画圣”,开后世写意画先河,代表作天王送子图.五、艺术宝库代表:甘肃敦煌莫高窟大部分隋唐开凿,壁画和彩色塑像,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六、盛大欢腾的乐舞1、唐初:秦王破阵乐2、盛唐:霓裳羽衣曲以上内容用表格可简化归纳为:一、科技方面二、文学方面诗歌三、书法、绘画和石窟艺术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一、契丹的兴起和陈桥兵变1、10世纪初,契丹首领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有时称契丹,有时称辽,都城在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阿保机就是辽太祖.2、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定都东京今河南开封,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北宋建立后,陆续消灭了五代十国割据政权,结束了黄河流域分裂局面.联系:七年级上册学过的曾经统一黄河流域的人物或政权东汉末的曹操、氐族符坚建立的前秦、鲜卑族建立的北魏二、辽、宋、夏的和战1、宋与辽──澶渊之盟1背景:宋真宗统治时,澶州之战,寇准力主真宗亲征,宋军击退辽军.2内容:辽宋议和,辽朝退兵,宋给辽岁币.3评价:一分为二评价.①宋每年给辽岁币,增加了负担老百姓,对宋来说也是屈辱的.②但这个条约也使辽宋之间保持了很长时间的边境和平,这样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特别是双方在边境地区贸易的发展.2、宋与夏和战111世纪前期,党项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都城在兴庆今宁夏银川,史称西夏.2宋夏议和: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三、金和南宋的对峙1、12世纪初期,女真杰出首领阿骨打,起兵抗辽,建立金,都城会宁今黑龙江阿城.阿骨打就是金太祖.2、1127年,北宋被金灭亡,赵构登上皇位,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史称南宋.3、抗金英雄:岳飞郾城大捷4、宋金和议:宋高宗和秦桧以“莫须有”杀害了岳飞后,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后来,金迁都燕京,改名为中都今北京.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一、南方农业的发展1、原因: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代:①南方战乱少;②南迁的中原人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③自然条件的变化;④引进新品种──从越南引进占城稻.2、表现:①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主要产地在南方.②棉花的种植,由两广、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③茶树的栽培有很大发展,江南的丘陵地区新辟许多茶园.二、南方手工业的兴旺1、纺织业和棉织业:蜀地的丝织品“号为冠天下”;江浙丝绸产量高;从海南岛兴起的棉织业,南宋已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2、制瓷业: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浙江哥窑烧纸的冰裂纹瓷器,给人别致美感.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着名的瓷都.3、造船业:宋朝的造船业居世界首位,广州、泉州造船也发达.三、南方商业的繁荣1、商业都市:南宋时最大的商业都市是临安,其繁荣程度远远超过北宋时的开封,而且还出现有早市、夜市.2.海外贸易:宋朝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3.最早的纸币: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时,纸币发展形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发展.四、结论: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主要阶段及其原因:第一个阶段,是从远古到西晋时期.此阶段的特点是北方经济的发展远远超过南方,经济重心在北方,尽管其间经济重心也有所变动,但始终是在黄河中下游一线东西移动.直到三国时期,孙吴地区的农业虽得到一定程度开发,但曹魏所在的黄河流域地区经济的发展仍然是超过吴和蜀两国的.从远古到西晋期间,中国经济重心之所以在北方,主要是与北方的黄河流域自然条件较好,中华先民最早开发这一地区和主要王朝的都城都在北方等原因密切相关;三国时期,南方的吴国和西南的蜀国地区虽然开始开发,然其经济基础薄弱,这种开发仅属局部开发成功,曹魏地区经济的发展仍然是超过吴和蜀两国的,这正是日后西晋统一全国的基础.第二阶段,从西晋末年至隋唐五代时期.此阶段的特点是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经济发展从南北基本趋于平衡到南方开始超过北方.西晋末年和十六国时期,南朝所在的南方得到进一步开发,南方社会经济发展速度比北方快一些.但衡量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否超过其它地区,不能仅看其发展速度.现实经验证明,由于经济发展的起点低,往往是经济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在起步阶段经济发展速度会大大超过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据此,我们不能说此时南方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超过北方,而只能说南方此时正处于经济开发阶段,南方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隋唐统一,南北经济得到盛大发展,但唐朝“安史之乱”前,经济重心还是一直在华北平原,北方经济总的来说在整体上仍占一定优势.直到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才开始南移,从五代起,南方经济才开始逐渐超过北方.从西晋末年至隋唐五代期间,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经济之所以开始趋于平衡的原因是:①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②从西晋后期,北方大量南迁人口,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③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比较比较安定;④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的融合,加速经济发展;⑤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唐朝“安史之乱”后到五代时期,经济重心之所以开始南移,其主要原因有:①自唐朝晚期以来,北方人民为了逃避战乱,大量中原地区人口南迁,既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也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②南方战争相对较少,局势相对稳定,为江南经济发展创造了稳定的环境,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③南方政权的统治者为发展实力,重视农业,大力兴修水利,鼓励生产,推动了经济恢复和发展;④江南地区各族人民的共同劳动.第三阶段,从北宋到南宋时期.这是经济重心继续南移并最终完成的重要阶段.北宋时期,南方经济继续持续发展,到北宋末年,经济重心完成了南移的历史进程;北宋灭亡,宋室南渡,南宋开始,标志着我国经济重心转移到东南地区,中国已稳定地形成了南方经济领先于北方的经济格局,南方最发达的江浙地区长期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此后,历经元、明、清三代,经济上南重于北的形势始终没有改变,南方经济更加繁荣.经济重心始终在南方.从北宋到南宋时期,经济重心之所以继续南移并能够最终完成的原因是:①自然因素:宋代气候条件变化,使南方更适宜农业发展.同时,由于北方经济开发较早,水土流失严重,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破坏较为严重,环境恶化,影响了农业生产.而南方经过三国时期以来的经济开发,为经济发展打下一定基础,自然环境保持较好,从而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②政治因素:这表现为:一是两宋统治疆域大部分地区在南方,其中南宋时政治中心还移到南方,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南方经济的继续发展;二是自唐末以来,北方战乱频繁,而南方相对安定,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三是两宋时期,中原人民反对北方少数民族贵族掠夺的斗争阻止了北方少数民族贵族的南下,使南方免遭战祸;四是统治者重视经济的发展,采取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③经济因素:北方仍然战乱较多,而南方社会秩序相对较安定,北方人民大量南迁,为南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劳动力,使南方自然资源继续得以开发利用,社会经济秩序发展,从而最终超过南方,全国经济重心已移到了南方.经济重心南移的基本规律和启示:①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区域是从北向南、从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和江南一带、从内地向东南沿海逐渐转移的.②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趋势往往是在国家分裂或封建割据战乱时期表现的最为突出如魏晋南北朝时期、安史之乱后、五代十国时期、宋金对峙时期等等.③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南方经济发展都是在北方战乱而南方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完成的,这说明政治稳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战乱、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只能破坏社会生产力和摧毁经济发展的成果.④由于战乱,古代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给南方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体现了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最高水平,这说明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和生产力的进步是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引进和运用最先进的生产技术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⑤统治者对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得到统治者的重视.⑥政治中心南移对于经济重心南移有一定的影响,如南朝都城在建康、南宋都城在杭州对江浙地区成为全国经济重心具有一定影响.⑦经济重心南移是漫长历史变迁中自然环境与整个社会生产力之间辩证发展的必然结果,自然环境对经济的发展影响巨大.当前,在祖国西部大开发过程中,要注意经济开发与保护生态平衡之间的保持协调发展,坚定地走可持续发展之道路.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一、衣食住行等习俗的变化1、衣:各级官员服色有严格规定,百姓只穿黑白两色衣服.劳动者多穿小袖狭身的短衣.妇女缠足的陋习逐渐传开.2、食:北宋肉食以羊肉为多,南宋时南方人吃鱼多.宋代时,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以稻米为主.3、住:百姓住房多为低矮茅屋,贵族宅第宏丽,前堂后寝,两侧有耳房和偏院.4、行:宋代缺马,多用牛车,也有驴车.达官贵人出门乘轿,士大夫一般骑驴、骡.二、热闹的瓦子和欢乐的节日1、“瓦子”和“勾栏”:东京城内的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瓦子”.瓦子中圈出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它们的出现是宋朝市民阶层不断扩大的结果.2、宋代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宋代称春节为元旦,最为重视.除夕夜,百姓要祭祖、迎神功佛、挂年画、贴“桃符”、守岁等.。
人教版七下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人教版
余杭
隋朝大运河
涿郡(今北京 涿郡 今北京) 今北京 海河 永济渠
通济渠 黄河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阳 邗沟 淮河 江南河 余杭(今杭州 余杭 今杭州) 今杭州 长江 钱塘江
大运河
一条贯通南 北的大动脉
三点 四段 五河
1、隋朝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的历史地 、 位,类似于哪一朝代 A、西周 、 C、西汉 、 B、秦朝 、 D、西晋 、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课
一、隋朝的建立
北朝
隋朝
(北周) 北周)
(581年 杨坚 长安)
南朝
南朝
(陈)
(陈)
隋朝
(589年)
一、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北朝
东魏 蜀 三 魏 国 吴 晋 南方: 南方 东晋 宋 齐 梁 西 十六国 北方: 北方 并存 北魏 鲜卑族) (鲜卑族 西魏
北齐 581 北周 隋 陈 589
尽道隋亡为此河,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尽千里赖通波。 至尽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 ——皮日休 汴河通淮利最多, 汴河通淮利最多, 生人为害亦相和。 生人为害亦相和。 东南四十三州地, 东南四十三州地, 取尽膏脂是此河。 取尽膏脂是此河。 ——李敬芳 李敬芳
总的来说是好事。 总的来说是好事。大运河开通后成为 南北交通大动脉,大大促进了我国南 南北交通大动脉, 北经济的交流,也有利于国家统一。 北经济的交流,也有利于国家统一。 但当时为开凿大运河, 但当时为开凿大运河,的确是过度役 使了民力, 使了民力,给劳动人民带来沉重的徭 役负担。 役负担。
3、“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你能说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 你能说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 想一 水运粮食在中国古代为什么重要? 想,水运粮食在中国古代为什么重要?
一繁盛一时的隋朝_2
一、繁盛一时的隋朝(一)北周到了581,外戚杨坚大权集,夺权定都在长安,杨坚封为隋文帝。
589年隋灭陈,南朝北朝归统一,文帝治国有功绩,隋朝繁盛一时期。
改革制度显盛世,发展生产重吏治,提倡节俭反奢侈,以身作则节衣食。
百姓负担大减轻,社会经济大繁荣,粮食布匹都丰盛,二十多年人口增。
(二)隋朝到了隋炀帝,巩固统治开大渠,征发民工几百万,开凿运河二千几(公里),贯通海、黄、淮、长、钱,“天下转漕仰此渠”,炀帝统治施暴政,隋末农民大起义。
二、“贞观之治”(一)唐太宗李世民,隋亡教训记在心,轻徭簿赋重生产,君臣廉洁又勤政,“房谋杜断”重贤能,虚心纳谏用魏征,政治清明国强盛,“贞观之治”真繁荣。
(二)唐朝有个武则天,后宫之中掌大权,晚年称帝国号周,唯一女皇她为先,弘扬“贞观”有政绩,引出“盛世”到开元。
三、“开元盛世”(一)“开元之治”唐玄宗,任用宰相名姚崇,十项建议献良策,玄宗一一都依从。
重视吏治看政绩,改革图新大手笔,玄宗前期政局稳,“开元盛世”显生机。
(二)农田水利多工程,水稻育秧产量增,蔬菜传入新品种,饮茶之风多盛行。
犁地改用“曲辕犁”,“筒车”灌溉新工具,丝织陶瓷都出名,城市发展鼎盛期。
(三)玄宗后期图享乐,宠爱贵妃惹大祸,安史之乱局势转,唐朝从此渐衰落,907年唐朝亡,后期五代又十国。
四、科举制的创立科举诞生隋朝时,炀帝最先设进士,实行“学而优则仕”,公平竞争用考试。
太宗玄宗武则天,完善科举是关键,太宗重教扩国学,进士第一称状元,则天“武举”选武士,诗赋考试玄宗时。
教育文艺大发展,科举改善用人制,此制延续一千三,清朝末年才废止。
五、“和同为一家”(一)到了公元七世纪,青藏高原大统一,松赞干布求太宗,文成公主嫁过去。
藏汉联姻传佳话,促进经济和文化,金城公主入土蕃,藏汉“和同为一家”。
(二)渤海郡王管“两江”,六诏统一云南王,怀仁可汗治回鹘,民族友好万年长。
六、对外友好往来(一)中日关系渊源长,日派遣使来隋唐,鉴真东渡到日本,文化交流美名扬。
繁盛一时的隋朝
③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3)意义: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对峙局面,开创隋唐时期三百二十余年的“大一统”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作业布置:完成配套练习相关练习
课后反思
教学札记
个人加减
教学札记
个人加减
教学札记
个人加减
教学札记
个人加减
隋文帝统治二十余年,使隋朝的经济实力迅速增强,为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提供了充分的物质条件。
2、时间:从605年开始,至610年开通。
3、运河组成: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面三仟多公里。它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河流,是全世界最长的古代运河。
比一比:今天的运河和隋朝大运河有什么区别?运河不经过洛阳,运河北段不通航。
思考与判断:隋朝开通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他们谁说的对?你怎么看?
①总的来说是好事,但只用一个“好”字或一个“坏”字来评论大运河的作用太简单化了。
②他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说的都有一定道理,但都不够全面。③大运河开通后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也有利于国家统一。但当时为开凿大运河,的确是过度役使了民力,给劳动人民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
开凿大运河是当时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首先,隋朝的政治中心在北方,而大部分粮食要依靠江淮地区供应。依靠陆路运输,运量小,速度慢,费用大,无法满足需要。面我国主要河流大多为东西走向,开通南北运河,利用水利运输,已是势在必行。其次,隋灭陈后,需要加强对江南的控制。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南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隋文帝励精图治,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出现统一安定的局面,人民负担较轻。
繁盛一时的隋朝 知识点总结和梳理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知识点总结与梳理
1、隋朝的建立:北周外戚杨坚〔隋文帝〕于581年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589年,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政权陈,南北重归统一。
2、隋文帝统治时改革制度、开展生产、注重吏治,使国家出现统一安定的局面,人民负担较轻,社会经济繁荣。
表现在人口大幅增长,修建了很多大的仓库〔洛口仓〕。
3、大运河的开通:〔1〕目的:加强南北交通,稳固隋朝全国的统治。
〔2〕时间:隋炀帝时期,605年开场开凿。
〔3〕路线:一个中心〔洛阳〕、两个端点〔北到涿
郡,南达余杭〕、四条水渠〔永济渠、通
济渠、邗沟、江南河〕、五大水系〔海
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4〕地位: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5〕作用〔影响〕: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对我国以后的
经济开展有重大意义。
4、隋朝统一全国的意义:隋的统一,完毕了西晋末年以来近三百年的分裂、对峙局面,开创了隋唐时期三百多年的大一统局面,为经济文化的开展繁荣奠定了根底。
5、正确评价隋朝大运河的开凿:一方面增加了赋税与劳役负担,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另一方面有利于我国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造福于子孙后代,至今仍发挥重要作用。
第1 页。
繁盛一时的隋朝
经济繁荣
大运河开通 二世而亡 共存38年
(581—618)
一、隋朝的统一 1、隋朝建立: 时间: 人物:
都城:
2、隋朝统一南北: 时间: 过程:
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实现统一;
影响
有利于此后经济发展; 为隋唐的强盛奠定基础。
3、隋朝经济的繁荣: (1)原因: (2)表现:
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
——马端临:《文献通考》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河的开通 1、开通大运河的条件 经济繁荣、国家统一、古运河
2、目的:
3、时间、人物:
4、中心、起始点: 5、长度及地位: 6、四个组成部分(自北向南): 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7、连接五条河流(自北向南):
5、秦、隋朝都是二世而亡。
材料1:胡增《汴水》: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材料2:宗元鼎《炀帝冢》: 帝业兴亡是几重?风流犹自说遗踪。 但求死看扬州月,不愿生归驾九龙。
认为隋炀帝开运河、游江都是隋亡的主要 原因 不正确
材料3:李敬方《汴河直进船》: 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知。 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在承认运河劳民伤财的同时,更肯定了运 河给社会带来的社会效益 正确的 材料4:皮日休《汴河怀古》: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认为开运河造福后代,功大于过,若没有 巡游江都之事,其功可与大禹治水相比。
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8、开通的作用:
三、隋的灭亡: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杀,隋灭亡。
主要原因: 隋炀帝的暴政 四、秦、隋朝的共同点: 1、秦、隋朝由长期分裂割据到大一统。 2、秦、隋朝的各项制度,对后来的 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秦、隋朝都修建了大型的工程。 4、末年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教案).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备课人:王建辉【学习目标】(1)记住隋朝的建立及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2)概括隋朝初年经济的繁荣;分析大运河开凿的目的和作用也是本课的难点之一。
(3)认识到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安定使社会经济发展、繁荣的前提和重要保障;隋朝大运河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又一重大贡献,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我们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珍惜统一、安定、团结的环境。
【学习方法】范例导学法;表格式比较法;材料分析法;归纳概括法;讨论交流法;图示法等。
温故知新:请你列举出上学期学过的朝代名称(最好按时间顺序)。
曾经结束分裂统一全国的是哪几个?【问题导学】根据方法自学:问题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在P2第一段中迅速找出知识点,并记住。
)1.隋朝建立的时间?统一全国的时间?隋朝的建立者?都城所在地?2.隋朝统一全国有什么历史意义?(讨论)1.1.大运河开凿的目的、时间、人物、概况、意义?温馨提醒:大运河可是本课的重点啊!请5分钟内记牢!请你讨论:1.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2.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你能说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再想一合作探究:隋朝和秦朝相比有哪些相似之处?请尝试填写以下表格。
【自我总结】你能自己构建一个本课的知识结构图吗?对于本课,你还有哪些疑问?请写下来。
【自主检测】基础知识一、单项选择题:1.隋朝的建立是在( )A .581年B .589年C .610年D .618年 2.下列关于隋朝开凿的大运河的表述,正确的是( )A .目的在于消灭南方的割据政权B .促进了运河沿线的经济发展C .是隋朝灭亡的主要社会原因D .不利于巩固封建国家的统一局面 3.下列政治制度由隋朝开创的是( )A .分封制B .郡县制C .察举制D .科举制 4.隋朝能够重新统一全国的客观条件是( )A.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B.隋朝建国后强化赋税的征收C.南北经济的发展和民族大融合D.大运河的开凿沟通了南北交通能力提升5.(2006年,山东莱芜)下列关于隋运河的叙述正确的是()A.为完成隋朝统一而开凿B.以长安为中心C.北达余杭南到涿郡D.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6.(2006年,福建福州)隋朝末年,家住余杭的一位商人想通过最便捷的方式去洛阳,他选择出行的方式应是()A.乘汽车B.坐轿子C.乘船D.坐火车7.(选做题)(2007年淄博市)中国古代的建筑、水利工程和科技发明,凝聚了劳动人民的心血和汗水,至今仍发挥巨大实际效用的是()A.故宫 B.大运河 C.长城 D.地动仪二、填图题8、阅读《隋朝大运河示意图》,填出隋朝大运河四段河道的名称及相关地名。
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经过一学期的历史学习,七年级的学生初步具备历史比较、分析的能力,既有对历史学科的兴趣,也具备一定的理性分析能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本课《繁盛一时的隋朝》,让学生继续了解中国古代史。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凿及历史作用。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隋朝开通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的综合分析的能力。
提问:1、大运河的作用有哪些?
2、隋炀帝专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的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根据学生总结状况,补充不足,纠正错误
1、隋朝在历史上最大的贡献是
A、重新统一南北B、设三省六部
C、创立科举制D、开通大运河
等题
学生阅读本部分得出答案
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589年,灭掉陈,统一全国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回答
3、三点、四段、五大运河
4、作用: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学生在分析历史事物方面的能力已经具备了响应的思维能力,但是在语言表达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于学案中出现的学习目标仍然不能充分的利用。
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知识链接:封建王朝从汉朝以来,都注重以农立国“夫农天下之本也”经济繁荣的基础在于农业,那么,隋朝经济发展如何呢?
提问:隋朝经济繁荣出现的原因、表现?
二、大运河的开通
教师简介大运河:结合地理简介大运河隋朝大运河在605年开始,到610年全线开通,以洛阳为中心,他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经过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天津、北京六省市。全长四五千里,是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大运河开通后“高旅往返,船乘不绝”。
课件3: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历史线索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夏、商、西周、春秋 战国 、秦、汉
封建社会的确立和发展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 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时期 隋、唐 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五代辽宋夏金元
明清
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 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北周称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改元开皇。
D.加强北方的边防
中考链接
结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数百年的政权分立状态,使中国重新进 入统一时期的朝代相继是 A.隋、唐 B.宋、元 C.明、清 D.秦、汉
[参考答案] A [12年湖南娄底中考]第4题
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 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大运河
一条贯通南 北的大动脉
三点 四段 五河
练习
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永济渠
涿郡(今北京)
洛阳
通济渠 邗沟
江南河
余杭(今杭州)
百家争鸣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汴水》
尽道亡隋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补充
今日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全长1747公里,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堪 与长城媲美的人工奇迹。
京杭大运河一直是中国重要的南北水上运输通道,对于国家的 统一、经济的繁荣、文化的融合以及对外开放和国际交往都发挥 过非常重要的作用。
运河风光
运河风光
运河风光
运河风光
运河风光
运河风光
运河风光
运河风光
小结
隋朝
建
1,时间:公元_5_8_1年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哪 得 游 人 不 动 情 !
沙 笼 银 菊 红 颜 隐 ,
柳 枝 轻 摇 淡 淡 风 。
琼 花 初 落 疏 疏 雨 ,
中国独特的仙花 ——琼花
琼花,又称聚八仙、蝴蝶花。忍冬科落 叶或半常绿灌木。4、5月间开花,花 大如盘,洁白如玉。聚伞花序生于枝 端,周边八朵为萼片发育成的不孕花, 中间为两性小花(千点真珠擎素蕊, 一环明月破香葩)。原产于我国江苏、 浙江、湖北 ,现琼花为扬州市花,昆 山三宝之一。
三、隋 朝 大 运 河 的 开 凿:
1、目 的:加 强 南 北 交 通,巩 固 统 治 2、作用: 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3、概 况: 605——610 时 间: 隋 炀帝 人 物: 涿 郡(北京)——余 杭(杭州) 起 止 地 点: 永 四 个 组 成 部 分: 济 渠,通 济 渠、邗 沟、江 南 河 连 接 五 河 流: 海 河、黄 河、淮 河、长 江、钱 塘 江 流 经 六 省 区: 河 北、山 东、河 南、安 徽、江 苏、浙 江
想一想:在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大分裂后,隋朝为 什么能实现重新统一?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一,南 北 重 归 统 一 原因: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 望统一。②北方:经过南北朝的民族 (一)隋 朝 的 建 立: 大融合,民族界限缩小,为南北统一 创造了条件。南方:江南经济的发展, 时间: 公元581年。 南北人民要求结束分裂局面,加强双 人物: 杨坚,隋文帝。 方经济交流。③隋朝励精图治,国力 强盛。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都城: 长安。 (581___604) (二)隋 朝 统 一南 北 意义:隋朝的统一,结束了西晋末
大运河扬州段
扬州大运河 扬州自古以来就是江 淮经济文化中心,素 有“淮左名都”之誉。 扬州有许多文化古迹, 其中之一就是古运河。 它最早开凿于春秋末 年(从江苏的扬州到 淮水开一条运河,取 名邗沟,这是我国古 代最早的运河)。到 了隋朝,为了沟通南 北漕运,隋炀帝下令 利用天然河流和旧有 渠道,开通了包括邗 沟在内的大运河,形 成了全国运河系统。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PPT课件
1、原因 2、灭亡: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杀
-
22
《知识能力训练》答案
一、单选 1—5: BBCDA 6—10: BABBD 11—14:CBDB
-
23
15题.
问题一:(1)中心:洛阳;北端:涿郡;南端:余杭
。
(2)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2、隋朝统一南北于---5--8--9---年,隋军南下,灭掉最后一个政权-----陈----,重新统一南北。
3、隋朝前期的繁荣 A、措施: 改革制度、发展生产、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B、结果: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C、表现:
-
7
人口
பைடு நூலகம்
隋初 三千多万人
隋盛时
结论
四千六百多万人 人口激增
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
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参政,推动教育的发展。
-
20
“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 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这段话是在说谁呢?哪个成语 与此有关?
-
21
四、隋朝的灭亡(581—618)
隋炀帝死后,被葬在扬州西北的雷塘。唐 朝诗人罗隐在《炀帝陵》一诗中写道:“君王 忍把平陈业,只换雷塘数亩田。”
大运河的开通起到了什么积极作用?
-
16
材料一:“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材料二:“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材料三: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材料四: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请同学们比较这四则材料对大运河的评价有哪些不同,到底哪 种是正确?隋朝大运河对历史的发展起了怎样的作用?隋朝的灭亡 与大运河是否有联系?该如何评价大运河的开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难点:
对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和作用,要引导初一的学生辩证地、全面地去分析和评价,有一定难度。
四、教学方法
思考探究观察分析:为什么在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大分裂后,隋朝能实现重新统一?
隋炀帝为什么要开通纵观南北的大运河?
解疑综合归纳:隋朝开通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结论:隋文帝开通大运河的目的地有①游玩江都;②加强南北交通;③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你能说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再想一想,大运河的开通有什么历史意义?
结论: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
小结
繁盛一时的隋朝
时间:581年
隋朝的建立建立者:杨坚(隋文帝)
地位: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作用: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课后练习题
一、选择题
1、隋朝的统治类似于下列哪一个朝代?()
A秦朝B东汉C西晋D东晋
2、隋朝的建立者是:()
A.杨广B.杨勇C.杨业D.杨坚
3、隋朝最终完成国家统一是在:( )
A.581年B.589年C.前221年D.280年
4、隋朝开凿大运河最主要的目的是:()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2,学科:七年级历史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一、课前预习了解
1、隋文帝
2、大运河
二、完成课后习题
二、教学课题
了解:隋朝“繁盛”的历史,包括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等基本史实。
1、隋朝的建立
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教师概括:隋朝建立的简况如下:
时间:581年建立者:隋文帝杨坚都城:长安
2、隋朝的统一
时间:589年
展现“北周与陈对峙→隋与陈对峙→隋灭陈,南北重归统一”的演变图,帮助学生形成应有的空间观念。
东魏——北齐
北方:十六国——北魏(北朝)隋
(挂《隋朝大运河》图)----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四五千里。隋朝的大运河,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河流,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提问:“隋炀帝专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的说法对不对?”“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引导学生看书、议论、作答,使学生对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
总结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②北方:经过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民族界限缩小,为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
南方:江南经济的发展,南北人民要求结束分裂局面,加强双方的经济交流;
③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二、“开皇之治”
出示两组数据:
(1)
隋初
隋盛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结论
人口
三千多万人
四千六百多万人
掌握: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三、教材分析
本课以“繁盛一时的隋朝”为主题讲述隋朝的历史,由于课时的限制,本课实际上只讲了隋朝的“繁盛”;而“一时”,即二世而亡,只有留待下一课作为唐朝建立的背景去概述了。
三、在历史学习上: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学习仍然停留在老师引导才能完成的阶段,一步需要通过练习不断提高学生在这一方面的能力。
.
六、教师个人介绍
省份:山东学校:弥河初中姓名:张洪国职称:二级教师
电话:(0536)3810454电子邮件:mhczzhg@
通讯地址:山东省青州市弥河初中
1997年毕业,先后评为“潍坊市优秀乡村青年教师”“青州市教坛新秀”。2009年参与了中国教育学会《牵手两代》教案的编写、情景剧的拍摄。2011年考取了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并参与了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编写;2011年成为青州市第一届班主任协会会员;在第十二届潍坊市电脑制作活动中,指导学生获得二等奖。
都城:长安
时间:589年
南北重归统一隋朝的统一
隋灭陈,南北重归统一
原因: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
社会经济的繁荣
表现: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
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
时间:从605年起
三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大运河的开通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2)材料二评价的对象是什么?评价者是什么态度?
3)这条“渠”是什么时候开凿的?开通它的目的是什么?开通后有什么作用?它的规模如何?是哪位皇帝时期开通的?
五、教学反思
回顾讲授《繁盛一时的隋朝》一课,通过教学我深有感触:
一、运用“三四五”教学和“自主互助”教学法。
二、鼓励学生课外多读一些相关的书籍,在课堂上我采取了小组自主合作教学模式,根据小组成员的表现情况,给予奖励,最后评选出本节课的优胜小组。这样一方面调动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另一方面处使学生认真看书,提高了学习效率。但是也有但是也有一些弊病,有的小组简单问题反应慢,复杂的问题就更不用说了。最后产生了消极情绪;再者,在加分上有的浪费时间。虽然有些缺点,但是毕竟调动了许多学生的积极性,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继续改进,以便达到更好的效果。
教学过程
导入:从公元581年隋朝建立,到907年唐朝灭亡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发展阶段,也是我国的历史上著名的隋唐盛世。
隋朝在我国历史上做出了哪些贡献?隋朝大运河通到哪里?隋朝为什么会成为繁荣一时的朝代?你知道隋炀帝这个人吗?应当怎样评论他?学习本课你将page/video/20110613/100565.shtml
A.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一。B.满足隋炀帝南巡的需要。
C.加强北部边防,防止少数民族南侵。D.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
二、.材料一:“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材料二:“北达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1)材料一说明隋朝时经济的特点是怎样的?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人口激增
垦田
一千九百多万顷
五千五百多万顷
垦田扩大
粮仓
长安太仓
洛阳含嘉仓;洛口仓
粮仓丰实
②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
总结: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ew/1B54ezOsbak/
西晋西魏——北周
南方:东晋——宋——齐——梁——陈(南朝)
引导学生理解隋朝统一全国的重大意义:结束西晋末年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对峙局面,开创隋唐时期三百七十余年的“大一统”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思考:联系南北朝历史的特点,想想为什么在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大分裂后,隋朝能实现重新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