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繁荣一时的隋朝1(1)

合集下载

七年级历史下册1-11课知识点归纳1

七年级历史下册1-11课知识点归纳1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一、南北重归统一1.隋朝的建立: 时间: 581年建立者: 杨坚(即隋文帝)都城: 长安2、隋朝统一全国: 589年隋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 统一全国。

二、“开皇之治”1.隋文帝的统治措施: ①改革制度②发展生产③注重吏治2、隋文帝在位时期, 国家统一、安定, 人民负担较轻, 经济繁荣发展, 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三、隋朝大运河1.以洛阳为中心, 北达涿郡, 南至余杭, 全长2000多公里。

隋炀帝在位时期605年开凿。

2.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 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3、开凿的目的: ①加强南北交通②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4、意义: 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

第2课“贞观之治”一、唐朝的建立时间: 618年开国皇帝: 唐高祖李渊都城: 长安二、贞观之治(唐高祖退位传位给李世民, 即唐太宗, 年号贞观)★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1)吸取隋亡教训。

(2)采取开明政策和措施: ①注重发展生产, 轻徭薄赋②提倡节俭③合并州县④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唐太宗时期, 政治比较清明, 经济发展较快, 出现繁荣景象, 国力逐步强盛。

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房谋杜断——唐太宗任用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于断大事的杜如晦以人为镜——人指敢于直言的魏征, 说明唐太宗善于纳谏。

三、女皇帝武则天★武则天当政期间, 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 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国力不断增强。

为开元盛世开辟了道路。

历史上称武则天的统治为"政启开元, 治宏贞观"。

第3课开元盛世一、开元之治唐玄宗励精图治的表现: (1)任用贤才(姚崇)(2)重视吏治(3)崇尚节俭。

这些改革措施, 使开元年间的政局为之一新, 史称"开元之治"。

二、盛世经济的繁荣1.农业: (1)兴修水利, 水稻采用育秧移植栽培, 从西域引入蔬菜新品种。

(2)茶叶生产占重要地位。

历史七下第1-3单元复习重点(有答案)

历史七下第1-3单元复习重点(有答案)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三、大运河的开通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

2、开凿人:隋炀帝。

3、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4、四个组成部分(自北向南):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第2课“贞观之治”★二、“贞观之治”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史称“贞观之治”。

三、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武则天。

继续实行唐太宗的政策,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也称“贞观遗风”)。

第3课“开元盛世”一、“开元之治”:唐玄宗统治前期,“励精为治”:史称“开元之治”。

二、盛世经济的繁荣1、农业方面:生产工具的改进:出现新的农业工具──曲辕犁;创制新灌溉工具──筒车。

2、手工业方面:唐三彩(世界工艺的珍品)。

3、商业繁荣: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住宅区,市为商业区。

第4课科举制度的创立一、科举制的诞生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

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这标志着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二、科举制的完善1、唐朝科举制度以进士和明经两科最为重要。

唐朝时期完善科举制度的关键人物是文学艺术的发展。

第5课“和同为一家”由于唐太宗实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所以被尊奉为“天可汗”与吐蕃的关系:1、吐蕃的概况:吐蕃人是今天藏族的祖先,生活在今天青藏高原一带。

2、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嫁给了松赞干布。

3、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入藏,嫁给了尺带珠丹。

后来吐蕃赞普上书:吐蕃和唐朝已经成为“和同为一家”了。

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中国人被称为唐人:说明唐朝的强盛和对外国影响大。

★唐与日本的关系:1、隋唐时,日本有很多遣唐使、留学生和留学僧来唐学习。

2、唐朝时期,鉴真曾六次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主持修筑了唐昭提寺。

3、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1)仿唐制度;2)创制文字;3)社会生活等各方面保留了唐朝人的某些风尚。

第7、8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一、科学技术1、建筑:隋朝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历史七下第一单元知识点

历史七下第一单元知识点

历史七下第一单元知识点历史对于七年级的你来说是一个新的科目,你理解那些知识点了吗?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历史七下第一单元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历史七下第一单元知识点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一、隋朝的建立、统一和灭亡(繁盛一时,二世而亡)1、隋朝的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隋朝的统一: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

3、隋朝的灭亡:618年,隋炀帝被部将在扬州杀死。

二、隋朝经济的繁荣──隋文帝在位时期,历史称为“开皇之治”1、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

2、社会经济繁荣发展,人口大幅增长。

3、粮食、布匹储备充足。

三、大运河的开通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时间、人物: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3、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4、长度及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5、意义、作用: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四.问题探究1.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答:①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多年里,国家治理得比较好,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这就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

②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

③有前几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2.怎样评价大运河的开凿?答:大运河的开凿既有它的积极作用,①沟通了南北交通。

②促进了运河沿线经济和商业城镇的发展。

③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消极作用:由于当时征发劳役过重﹑过急,造成的社会后果十分严重,是隋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3.隋朝大运河地图识别:它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河流,成为我国南北交通大动脉。

4.隋朝大运河的概况: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第2课“贞观之治”一、唐朝的建立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整理汇总(1-10课)

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整理汇总(1-10课)

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整理汇总(1-10课)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1.大运河的开通:(1)时间与人物: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2)运河三点: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3)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并连接五大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4)大运河的开通作用:①加强了南北交通②巩固了隋王朝的统治③大大促进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第二课“贞观之治”1.隋朝灭亡: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2.唐朝的建立:618年,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进入长安建立唐朝。

3.武则天及其统治:我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是武则天,她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她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发展农业生产,选拔人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4.贞观之治: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注重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他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

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为著名的谏臣,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

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第三课“开元盛世”1.唐朝的社会经济:(1)茶树种植:茶叶生产在江南占有重要地位,饮茶之风在全国盛行。

(2)农业生产工具改进:曲辕犁和灌溉工具筒车(3)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

唐三彩是世界工艺的珍品。

(4)商业:唐朝时期,全国的大都市有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

2.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住宅区,市为繁华的商业区。

3.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4.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第四课科举制的创立1.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始于隋文帝时。

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2.唐朝科举制度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和明经两科最为重要。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七年级历史下册记诵笔记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七年级历史下册记诵笔记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一.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一)隋朝的统一1.隋的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隋的统一:(1)时间: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

(2)原因: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②北方民族大融合,江南经济的发展。

③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3)意义: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实现了统一,为隋唐时期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开通大运河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2.时间、人物: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3.三点、四段、五河:4.评价:⑴积极:①经济上: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②政治上: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加强中央集权(加强了对南方的控制)。

⑵消极:但也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徭役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隋亡的根本原因是隋朝的暴政,大运河的开凿并不能使隋朝因此而亡国)。

总的看来,大运河的开凿,是隋对中国历史的重大贡献。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1.背景:①隋朝结束分裂,实现国家统一。

②原有选官制度存在严重弊端,影响中央集权,已不适应统治需要。

③中小地主经济实力增强,要求获得相应的政治权利(适应庶族上升的需要)。

④隋朝统一之初需要大批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2.过程:①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查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②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3.特点:由注重门第到注重才能4.意义: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促进社会阶层流动;加强了中央集权。

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300多年。

【点评】科举制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官制度”,它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防止社会的固化;英国直到工业革命后才有类似的文官制度(1853年;当然这时已是资产阶级文官制度了)。

专题5 隋唐时期:繁荣和开放的时代-2021届中考历史复习必背知识清单与真题演练

专题5  隋唐时期:繁荣和开放的时代-2021届中考历史复习必背知识清单与真题演练

2021届中考历史必背知识清单及真题演练专题五隋唐时期:繁荣和开放的时代第一部分必背知识清单一、繁盛一时的隋朝1.大运河的开通:(1)时间与人物: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2)运河三点: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3)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并连接五大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4)大运河的开通作用:①加强了南北交通②巩固了隋王朝的统治③大大促进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二、“贞观之治”1.隋朝灭亡: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2.唐朝的建立:618年,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进入长安建立唐朝。

3.武则天及其统治:我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是武则天,她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她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发展农业生产,选拔人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4.贞观之治: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注重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他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

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为著名的谏臣,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

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三、“开元盛世”1.唐朝的社会经济:(1)茶树种植:茶叶生产在江南占有重要地位,饮茶之风在全国盛行。

(2)农业生产工具改进:曲辕犁和灌溉工具筒车(3)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

唐三彩是世界工艺的珍品。

(4)商业:唐朝时期,全国的大都市有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

12.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住宅区,市为繁华的商业区。

3.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4.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四、科举制的创立1.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始于隋文帝时。

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2019-2020学年度历史七年级下册1 繁荣一时的隋朝人教版习题精选七十八

2019-2020学年度历史七年级下册1 繁荣一时的隋朝人教版习题精选七十八

2019-2020学年度历史七年级下册1 繁荣一时的隋朝人教版习题精选七十八第1题【单选题】隋朝对中国历史有重要的贡献,其中最重要的是( )A、创立了科举制B、重新统一了中国C、开通了大运河D、发展了社会生产【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结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数百年的政权分立状态,使中国重新进入统一时期的朝代相继是( )A、隋、唐B、宋、元C、明、清D、秦、汉【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如图水利工程的中心应是( )A、咸阳B、涿郡C、洛阳D、余杭【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公元6世纪80年代,使中国重归统一的皇帝是( )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武则天【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唐朝诗人皮日休曾道:“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传输,其为利也博哉”,由此课看出隋朝开凿大运河的意义是( )A、巩固了隋朝的统治B、有利于中外经济交流C、促进南北经济交流D、结束了分裂割据,实现了大统一【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事件与隋朝统一无关的条件是( )A、北方的民族融合B、北方社会经济恢复发展,南方得到空前开发C、南方陈政权统治的腐败D、隋朝大运河的开凿【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以下朝代建都在长安的是( )①北宋②隋③唐朝④元朝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隋朝开通大运河,其中连接黄河和淮河的一段名称是( )A、永济渠B、江南河C、邗沟D、通济渠【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他在位期间成功地统一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安定。

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

”他在1978年美国学者麦克·哈特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排行第82位。

这位在西方人眼中影响深远的中国皇帝是( )A、秦始皇B、汉武帝C、隋文帝D、唐太宗【答案】:【解析】:第10题【问答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唐太宗说:“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繁荣一时的隋朝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繁荣一时的隋朝
山东省东平县州城街道第二中学 刘书涛
一、南北重归统一
1、三国吴 西 晋 北朝 东魏 十六国 北方: 并存 北魏 (鲜卑族) 西魏 南方: 东晋 宋 齐 梁 北齐 581 北周 隋 陈 589 南朝
1、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北周末年,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政权, 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589年,灭陈,南北统一。


陈后主
2、隋朝经济的繁荣:
隋朝经济繁荣的表现有哪些?
时间 项目
隋初
3000多万人 1900多万顷 长安太仓
隋盛世
4600多万人 5500多万顷 洛阳含嘉仓、 兴洛仓
结论 人口激增 垦田扩大 粮仓丰实
人口 垦田 粮仓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3、隋朝经济的繁荣:

表现:

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 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提倡节俭。 比较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和隋文帝 的措施,说说有什么共同点?
历史法庭:
有人说:“隋朝的灭亡就是由于开凿大运 河,大量征发徭役和运河开通后隋炀帝 多次巡游江都导致的,所以简单地说, 就是由于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导致了隋朝 的灭亡”,你认为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和 隋朝灭亡的关系是不是这样的?为什么?
提示:不是这样。积极作用:……,消极作用……。
本课小结
繁 盛 一 时 的 隋 朝
7、大运河的开通是好事还是坏事?
⑴总的来说是好事,但不只能用一个好与坏来概括。 ⑵大运河的开通后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 经济的交流,也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⑶但当时为开凿大运河,的确是劳动人民承担了沉重的徭役、经 济负担。

原因:

初一历史繁荣一时的隋朝试题

初一历史繁荣一时的隋朝试题

初一历史繁荣一时的隋朝试题1.隋朝建立的时间是公元( )A.581年B.589年C.587年D.618年【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隋朝的建立。

隋朝建立的时间是公元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年号开皇,故选A。

2.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在于 ( )A.满足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B.南水北调C.大大加强了南北经济的交流D.便利对少数民族的战争【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大运河开通从社会经济的角度来说是最大的进步意义;A项不是重大意义,BD项表述不符合题意。

3.隋文帝统治时期被称为:( )A.光武中兴B.文景之治C.开皇之治D.贞观之治【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隋文帝统治的史实。

隋文帝建立了隋朝,其统治时期被称为“开皇之治”;“光武中兴”指刘秀统治时期;“文景之治”指西汉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贞观之治”指唐太宗统治时期,故选C。

4.下列关于隋朝大运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开凿于隋炀帝统治时期B.全长四、五千公里C.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D.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答案】B【解析】隋朝大运河开凿于始建于公元605年,正是隋炀帝统治时期,所以A项是正确的。

同时大运河开凿之后成了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加强了南北联系,对国家的统一和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至今仍造福人民。

所以C项也是正确的。

它全长四五千里,是中国古代最长的运河。

所以D项也是正确的。

但B项是错误的,应该是“里”而非“公里”。

题干要求选出不正确的,所以答案应该选B。

5.按照东、南、西、北的次序排列下列水利工程,正确的是①郑国渠②都江堰③灵渠④江南河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①③②④D.②③①④【答案】B【解析】江南河北起镇江,南至杭州,在江苏省与浙江省之间。

灵渠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

郑国渠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

根据所学中国地图,选B。

6.下列关于隋朝时期的洛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大运河的中心B.隋朝定为东都C.商业盛极一时D.李渊在此起兵反隋【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隋朝时期洛阳的史实。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课重点习题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课重点习题

第1课繁荣一时的隋朝
1、隋朝的建立581年杨坚长安
2、隋朝的统一589年隋灭陈
3、隋朝经济繁荣的表现及其原因
(1)、表现:人口、垦田、粮食
(2)、原因:①政局: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②统治者:励精图治,发展生产
4、隋朝统一的重大历史意义
答:结束了长期分裂、对峙的局面,为后来经济文化繁荣奠定了基础。

5、隋统一的条件(隋为什么能完成统一大业?)
答:客观:(1)、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南方经济的发展。

(2)、长期分裂割据,人民渴望统一。

(3)、南方陈政权的腐败。

主观:(1)、隋朝建立后,励精图治,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军事强大。

(2)、隋为灭陈做了充分准备,战略战术运用得当。

6、隋统一的影响
答:(1)、隋的统一,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近四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继秦汉之后,中国第二次实现大规模统一。

(2)、隋的统一为隋唐时期的空前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7、大运河开凿的原因和条件
答:(1)、自古以来,南北交通多有不便。

(2)、隋统一后,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和交流需要加强。

(3)、为了巩固统一成果,必须加强对东北、东南地区的控制。

(4)、隋的富庶为大运河的开凿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8、大运河对生态环境方面会有哪些影响
答:隋开凿大运河时,充分利用天然河道、湖泊;运河通航后两岸大规模植树造林,这些措施都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

初一下册历史知识点1到5课

初一下册历史知识点1到5课

初⼀下册历史知识点1到5课 初⼀历史对刚⼩升初的同学来说是⼀门⽐较有探索欲望的⼀门课程。

以下是⼩编为⼤家整理归纳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家。

初⼀下册历史知识点1到5课 第1课时繁盛⼀时的隋朝 1、隋朝的建⽴与统⼀: 581年北周外戚建⽴隋朝,定都长安,他就是隋⽂帝;年,隋灭掉陈,统⼀南北。

2、隋朝⼤运河:(1)⽬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间:在在位时开凿。

从605年起。

观察课本第4页的隋朝运河图,填写下⾯(3)⾄(6)项: (3)三点:中⼼在,北达,南⾄。

(4)四段:⼤运河从北向南依次为、、邗沟、。

(6)作⽤:。

第2课时贞观之治 1、隋朝的统治跟(朝代)很相似,只经历两代皇帝。

隋朝第⼆位皇帝实⾏暴政,最终导致隋末农民起义。

(隋朝:581-618年) 2、唐朝的建⽴:时间年,建⽴者是李渊(唐⾼祖),都城在。

⾼祖退位以后,传位于李世民即唐太宗,年号。

3、唐太宗在位期间,采取了许多巩固措施,使唐朝政治⽐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逐步强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

唐太宗采取的措施有:①吸取隋亡的教训;②重视农业⽣产,减轻⼈民负担;③注意节俭;④整顿吏治;⑤任⽤贤才和虚⼼纳谏。

4、“房谋杜断”指的是唐太宗时期重⽤的两为宰相:、。

⽽当时最著名的谏⾂是,唐太宗把他⽐喻为可以“知得失”的⼀⾯镜⼦。

5、是我国历史上唯⼀的⼥皇帝。

她改唐朝的国号为,她在位期间,继续实⾏唐太宗发展农业、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步发展,国⼒不断增强。

⼈们称她的统治“”。

6、 ⾈所以⽐⼈君,⽔所以⽐黎庶,⽔能载⾈,亦能覆⾈。

左边这段话的名⾔。

这句话的意思是:统治者好⽐是船,⼈民就是⽔;⽔能使船在⽔上航⾏,也能把船打翻。

这句话表明了⼈民⼒量的强⼤。

第3课时开元盛世 1、前期年号是开元,在他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

3、唐朝经济繁荣表现在: 农业⽅⾯:①⽔利事业发达;②耕作技术和栽培⽅法的进步;③新植物品种的出现(有新蔬菜品种和茶叶。

七年级历史下册1-—11课课后练习题(含参考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1-—11课课后练习题(含参考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1-—11课课后练习题(含参考答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1-—11课练习题与答案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581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是:A.王莽B.杨坚.李渊D.李世民2.隋朝统一全国是在:A.581年 B.605年.589年 D.611年3.下列制度属于隋朝开创的是:A.均田制、行省制B.分封制、井田制.郡县制、租调制D.三省六部制、科举制4.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在于:A.满足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B.南水北调.大大加强了南北经济的交流D.便利对少数民族的战争5.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A.攻打陈朝B.巩固隋朝的统治.巡游享乐D.攻打高丽6.下列关于隋朝时期的洛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大运河的中心B.隋朝定为东都.商业盛极一时D.李渊在此起兵反隋7.在隋朝大运河中,最南面的一段运河称为:A.永济渠B.广通渠.江南河D.灵渠8.曾三次派人去台湾的隋朝皇帝是:A.秦始皇B.汉武帝.隋炀帝D.唐太宗9.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A.土地兼并严重B.奢侈腐化,滥用民力.法律严酷D.宦官专权二、多项选择题10.隋朝封建经济繁荣的表现有:A.隋朝官仓储粮多B.造船技术水平高.洛阳商业盛极一时D.开凿大运河11.隋朝统一的历史条件是:A.广大人民渴望实现统一B.社会秩序安定,南北经济化得到交流.南方经济发展,南北差距缩小D.北方民族大融合,缓和了民族矛盾三、材料解析题12.阅读下列材料:(炀帝大业二年)隋之极盛也。

承其全实,遂恣荒淫。

登极之初,即建洛邑,每月役丁二百万人。

导洛至河及淮,又引沁水达河,北通涿郡……丁男不充,以妇人兼役,而死者大半。

及亲征吐谷浑,驻军青海,士卒死者十二三。

又三驾东征辽泽,皆举百余万众,吊运者倍之。

……举天下之人十分九为盗贼。

身丧国灭实自取之,盖资我唐之速有天下也。

——杜佑《通典•历代盛衰户口》请回答:①上述材料认为隋朝由盛而速灭的原因是什么?②这段材料列举了哪些征发农民的史实?参考答案一 1.B 2.3.D 4.5.B 6.D 7.8.9.B二 10.ABD 11.AD三 12、①隋亡原因在于:隋炀帝统治残暴,把沉重的徭役和兵役负担加在农民身上。

七年级历史下学期1-—12课练习题与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学期1-—12课练习题与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学期1-—12课练习题与答案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581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是:A.王莽B.杨坚C.李渊D.李世民2.隋朝统一全国是在:A.581年 B.605年 C.589年 D.611年3.下列制度属于隋朝开创的是:A.均田制、行省制B.分封制、井田制C.郡县制、租调制D.三省六部制、科举制4.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在于:A.满足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B.南水北调C.大大加强了南北经济的交流D.便利对少数民族的战争5.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A.攻打陈朝B.巩固隋朝的统治C.巡游享乐D.攻打高丽6.下列关于隋朝时期的洛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大运河的中心B.隋朝定为东都C.商业盛极一时D.李渊在此起兵反隋7.在隋朝大运河中,最南面的一段运河称为:A.永济渠B.广通渠C.江南河D.灵渠8.曾三次派人去台湾的隋朝皇帝是:A.秦始皇B.汉武帝C.隋炀帝D.唐太宗9.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A.土地兼并严重B.奢侈腐化,滥用民力C.法律严酷D.宦官专权二、多项选择题10.隋朝封建经济繁荣的表现有:A.隋朝官仓储粮多B.造船技术水平高C.洛阳商业盛极一时D.开凿大运河11.隋朝统一的历史条件是:A.广大人民渴望实现统一B.社会秩序安定,南北经济文化得到交流C.南方经济发展,南北差距缩小D.北方民族大融合,缓和了民族矛盾三、材料解析题12.阅读下列材料:(炀帝大业二年)隋之极盛也。

承其全实,遂恣荒淫。

登极之初,即建洛邑,每月役丁二百万人。

导洛至河及淮,又引沁水达河,北通涿郡……丁男不充,以妇人兼役,而死者大半。

及亲征吐谷浑,驻军青海,士卒死者十二三。

又三驾东征辽泽,皆举百余万众,吊运者倍之。

……举天下之人十分九为盗贼。

身丧国灭实自取之,盖资我唐之速有天下也。

——杜佑《通典·历代盛衰户口》请回答:①上述材料认为隋朝由盛而速灭的原因是什么?②这段材料列举了哪些征发农民的史实?参考答案一1.B2.C3.D4.C5.B6.D7.C8.C9.B二10.ABCD11.ACD三12、①隋亡原因在于:隋炀帝统治残暴,把沉重的徭役和兵役负担加在农民身上。

河南省郑州市第八十四中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课件 新人教版

河南省郑州市第八十四中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课件 新人教版

【课程内容】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叙述的是隋朝 以后的中国古代历史,包括 3 个单元、22 节正 课和 4 节活动课。
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内容讲述 581----960年,(共 380年的历史), 隋唐时期的历史,这一时期历史主要特点:中国 进入蓬勃兴旺的隆盛时期,对周边国家和地区产 生了巨大影响。
南京景阳宫 胭脂井 (辱井)
一,南北重归统一
(一)隋朝的建立: 时间:公元581年。 人物:杨坚,隋文帝。 都城:长安。 (二)隋朝统一南
北 公元589年,隋朝灭北周。 时间:
二,隋文帝改革发展
请同学们想想:假如你是隋文帝你将会怎
么样治理自己的国家?
⑴原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隋文帝励精图治(改革 因: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提倡节俭)
三点 四段 五河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尽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 古》
千里长河一旦开, 亡隋波浪九天来。 银帆未落干戈起, 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汴水》
材料一:“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材料二:“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材料三: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材料四: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材料五: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 惆怅龙舟更不回。
四,隋朝的灭亡
公元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所杀, 隋朝灭亡。
想一想: 隋朝的灭亡和哪个朝代 比较相似? 灭亡的根本原因是隋朝 代的暴政。
繁盛一时 的隋朝
繁盛
国家统一 经济繁荣
大运河开通
一时
二世而亡 共存37年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繁荣一时的隋朝》名师精编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繁荣一时的隋朝》名师精编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学习目标】1、了解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等基本史实。

2、思考与探索“隋炀帝为什么要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隋朝开通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等问题,培养从特定的历史条件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知识梳理】一、朝统一南北1、隋朝建立:年,(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朝,定都。

2、隋朝统一南北:年,隋朝灭,统一南北。

3、隋朝经济的繁荣:(1)原因:在位时,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出现统一安定的局面,人民负担较轻,社会经济繁荣。

(2)表现:人口激增,粮仓丰实(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二、大运河的开通1、目的:为了,巩固。

2、人物、兴修时间:从年起3、中心、起始点:以为中心,北达,南至。

4、长度及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5、四个组成部分(自北向南):6、连接五条河流(自北向南):7、开通的作用:大大促进了。

三、隋朝的灭亡:公元年,在江都被部将所杀,隋朝灭亡。

【学习自测】1、隋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继往开来的朝代,它的建立者是A 杨坚B 李渊C 赵匡胤D 朱元璋2、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A.①建立隋朝②灭亡陈朝③开通运河 B.①灭亡陈朝②建立隋朝③开通运河C.①开通运河②建立隋朝③灭亡陈朝 D.①建立隋朝②开通运河③灭亡陈朝3、“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中“河”的中心就是现在的A.北京B.杭州C.洛阳D.长安4、古人评论隋朝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指的是隋朝大运河的主要功能为A.灌溉 B.泄洪 C.运输 D.饮水5、唐朝诗人皮日休曾说:“大运河北通诼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由此可看出隋朝开凿大运河的意义是A.巩固隋朝的统治 B.有利于中外经济交流C.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D.结束了分裂割据,实现了大统一6、右图中隋朝大运河流经今江苏苏州境内的一段是7、隋朝末年,家住余杭的一位商人想通过最便捷的方式去洛阳,他选择的出行方式应是A.乘汽车 B.坐轿子 C.乘船 D.坐火车8、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天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

初一历史繁盛一时的隋朝试题

初一历史繁盛一时的隋朝试题

初一历史繁盛一时的隋朝试题1.列举隋唐时代的三大盛世的别称:;; .【答案】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隋唐盛世的准确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隋文帝杨坚所统治的开皇年间,史称“开皇之治”,唐贞观年间,国家政治清明、军事发展、社会安定、思想文化繁荣、国力日益强大、民族关系缓和、中外友好往来增多。

史称“贞观之治”,唐玄宗开元(715-741)年间,推动了文化教育的繁荣,成为了唐王朝的鼎盛时期,史称“开元之治”。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一时的隋朝·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2.隋朝大运河以长安为中心,是我国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答案】错误:长安改正:洛阳【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隋朝大运河的史实。

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从北至南分为四段,依次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全长两千多公里,是我国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而从洛阳沿着广通渠可以到达长安。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繁盛一时的隋朝3.结合所学知识推断,与下列图片所反映历史事件均有联系的历史人物最有可能是A.秦始皇B.汉武帝C.隋炀帝D.唐太宗【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以图片的形式旨在考查学生对隋朝相关史实的准确认识,分析题干中两幅图片分别是隋朝时期开凿的大运河及隋朝始设的科举制度,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期,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标志着科举考试正式诞生,据此综合分析可知C符合题意,故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一时的隋朝·大运河、科举制4.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

他认为隋文帝“有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

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

李纲的高度评价反映了隋文帝一生的最大作为是 ( ) A.加强中央集权B.实现国家统一C.开通京杭大运河D.社会经济发展【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重点要点1(第一单元)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重点要点1(第一单元)

七年级下册历史重点要点(第一单元)繁荣一时的隋朝一、南北重归统一1、隋朝的建立: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杨坚就是隋文帝。

2、隋朝的统一:589年,隋朝灭陈,重新统一南北。

3、隋文帝的统治:隋文帝是个励精图治的皇帝。

他在位时,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出现统一安定的局面,人民负担较轻,社会经济繁荣。

二、大运河的开通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

2、时间:隋炀帝从605年开3、起止: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二千多仅公里。

4、作用: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贞观之治一、唐朝的建立1、建立:隋末爆发农民起义,618年,隋炀帝被杀,隋朝灭亡。

同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二、贞观之治1、措施:(1)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不过分压榨人民(2)轻徭薄赋,发展生产(3)勤于政事,提倡节俭(4)任用贤臣,虚心纳谏(重用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名臣)2、结果: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三、女皇武则天1、措施: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2、局面: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

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开元盛世一、开元之治:1、措施:(1)任用熟悉吏治、富于改革精神的姚崇等人当宰相,“励精为治”;(2)重视地方吏治,把中央优秀官吏下放到地方任职,并亲自考核县令的政绩;(3)提倡节俭。

2、局面:这些改革措施,使开元年间的政局为之一新,史称“开元之治”。

二、盛世经济的繁荣表现:1、农业:(1)水利的兴修:四十多处大型工程(2)农耕技术的发展:南方水稻采用育秧移植栽培(3)农作物的推广:蔬菜、茶叶(4)工具的进步:曲辕犁、筒车(5)抗灾能力增强2、手工业:(1)丝织业:花色品种多,技术高超(2)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3、商业:(1)有许多大都市(2)长安:布局:分坊(住宅区)和市(商业区)地位: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国际性的大都市科举制的创立一、科举制的诞生1、背景:魏晋以来,选拔官员主要以门第出身为标准,弊端突2、诞生:(1)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2)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二、科举制的完善1、考试科目: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明经两科最为重2、关键人物:(1)、重视人才的培养、选拔,大大扩充国学的规模(2)、大力提倡科举,形成殿试制度,创设武举(3)、曾八次殿试,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考试内容三、科举制的影响(1)改善了用人制度,选拔了许多有才学的人(2)选拔官吏的权力集中到朝廷,加强了中央集权(3)促进了教育事业、文学艺术的发展(4)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影响深远和同为一家一、突厥汗国的兴衰:1、唐太宗打败东突厥,俘获颉利可汗,给予适当安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g体育最新备用网址
[判断题]湖泊一般只能取舍,不能合并。A.正确B.错误 [单选]国产指示仪表准确度等级分为:0.1,0.2,0.5,1.5,2.5,5.0七级数字表示意义是什么?()A.数字越大表示准确度越高B.数字越小表示准确度越高C.数字越小表示仪表准确度越低 [填空题]常用的强碱是()。 [单选]电子书制作的一般流程不包括()。A.内容整合B.数字内容的抽取C.打包加密D.浏览测试 [单选]下列哪个命令可进行网格渲染:()A.FacedB.WireC.2-sidedD.FaceMap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休克时最能反映组织和细胞是否缺氧、缺氧程度、休克是否好转与恶化的主要实验室检查是()。A.动脉血pH值B.动脉血乳酸水平C.血清钾离子浓度D.血清乳酸脱氢酶含量E.动脉血二氧化碳结合力 [单选]就显效和维持时间而言,拮抗肌松药的最佳组合是()A.依酚氯铵和胃长宁B.依酚氯铵和阿托品C.新斯的明和阿托品D.吡啶斯的明和阿托品E.以上均否 [单选]类风湿关节炎最终导致的主要肾脏病变为()。A.肾小球基膜多种免疫复合物沉积B.肾脏淀粉样变性C.局灶节段坏死性肾小球肾炎D.肾小管酸中毒E.小动脉内皮细胞增生 [单选]现役伤残军人的“革命伤残军人证”由()签发。A.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B.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C.中国人民解放军师以上单位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单选,A4型题,A3/A4型题]成年患者,热烧伤10%Ⅲ度,伤后10天,创面溶痂,有脓性分泌物并伴有创缘炎性反应,体温39℃,伴有寒战,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痂下组织细菌计数>10CFU/g,血培养(-)。该患者诊断为()A.非侵入性感染B.创面脓毒症C.败血症D. [单选]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这体现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A.可靠性B.相关性C.可理解性D.可比性 [名词解释]称重传感器 [单选]现浇钢筋混凝土板最小厚度不正确的有()。A.民用建筑单向楼板60mmB.工业建筑单向楼板60mmC.双向板80mmD.无梁楼板150mm [单选]珍珠母不具有的功效是()A.平肝潜阳B.凉血止血C.安神定惊D.清肝明目E.收湿敛疮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分化是指肿瘤细胞生长成熟的程度()A.分化程度越高则恶性程度越高B.分化程度越低则恶化程度越低C.未分化细胞越少则恶性程度越高D.分化程度越低则越接近其相应的发源组织E.未分化细胞越少则越接近其相应的发源组织 [单选]()反映的润C.收入D.所有者权益 [单选,A1型题]膀胱肿瘤最主要的诊断方法为()A.X线膀胱造影B.膀胱镜检查必要时活检C.尿脱落细胞学检查D.超声波检查E.膀胱区触诊 [填空题]电流互感器的相角差,即二次电流向量翻转()后与一次电流同相的()。 [问答题,简答题]使用维护过程中遇到难于解决的问题或出现异常情况如何和厂家取得联系? [单选]确诊不明原因性不孕首先选用()A.输卵管通液试验B.腹腔镜子宫镜联合检查C.B超检查D.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E.输卵管通气实验 [名词解释]临床药理学 [单选]脑血管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主要情感障碍是()。A.情感脆弱B.情感淡漠C.抑郁D.焦虑、紧张E.情感易激惹 [问答题]一架装载如下的飞机的地板的最小承载限制是多少?货盘尺寸-长37.5宽35货盘重量-34磅系留装置-23磅货物重量-1,255.4磅 [单选]下列关于吸收直接投资特点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能够尽快形成生产能力B.容易进行信息沟通C.有利于产权交易D.筹资费用较低 [单选,A1型题]患者男,20岁。被汽车撞倒后出现排尿困难.X线检查为骨盆骨折,排尿困难的原因应考虑()A.尿道球部损伤B.后尿道损伤C.腹膜内膀胱破裂D.腹膜外膀胱破裂E.前尿道损伤 [单选]厨房要有一定坡度以防积水,坡度应该保持在()A、15%~20%B、20%~25%C、25%~30%D、30%~35% [填空题]带有脱硫系统的锅炉效率()。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关于钠泵,描述正确的是().A.从细胞内泵出1个钠离子,泵入1个钾离子B.从细胞内泵出2个钠离子,泵入1个钾离子、泵入1个氢离子C.从细胞内泵入2个钠离子,泵出1个钾离子、泵出1个氢离子D.从细胞内泵出3个钠离子,泵入2个钾离子、泵入1个氢离子E.从细胞内泵 [单选]绒毛膜癌最主要的转移途径是()。A.直接转移B.淋巴道转移C.血道转移D.远处种植E.弥漫性播散 [单选]“书香门第”中的“书香”原意指什么:()A.书纸自然发出的清香B.书籍的油墨味C.书发霉后发出的怪味D.书中夹香草发出的香气E.读书人的自称 [单选,A型题]呕吐吞酸,嗳气频作,胸胁满痛,脉弦。此属何型呕吐()A.胃阴不足B.热邪犯胃C.肝郁化火D.肝气犯胃E.以上均不是 [单选]在研究胃癌与饮食习惯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中,不可用作对照的人群是()A.病例的邻居B.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C.社区中的健康人D.同一医院的其他病例E.胃癌患者的亲属、同事、朋友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的执行和实施情况,应列入()A.医疗机构校验管理和医务人员年度考核B.定期考核和医德考评C.医疗机构等级评审D.医务人员职称晋升、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E.以上都对 [名词解释]芽的早熟性 [单选]质量摩尔浓度的定义是()中含有溶质的物质的量。A.1dm3溶液B.1kg溶液C.1kg溶剂D.1dm3溶剂 [单选,A1型题]下列哪种情况下可发生紫绀()A.毛细血管血液中高铁血红蛋白超过15g/LB.毛细血管血液中血红蛋白超过150g/LC.毛细血管血液中血红蛋白少于50g/LD.毛细血管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超过50g/LE.毛细血管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少750g/L [问答题,简答题]常顶回流罐长8米,直径3米(头盖体积忽略不计),装水试漏每小时进水20m3,问几小时能装满? [单选]有关顺磁反应法测定氧浓度的叙述下列哪一点不正确A.氧分子有顺磁反应性B.同时采集参比气体(空气)C.从麻醉环路内不断采集气样检测D.耐用,无需经常更换氧电池E.氧浓度的测定值易受麻醉气体干扰 [问答题]遇到次生灾害怎么办? [单选]以下不属于各级人民法院职权范围内的信访事项的是()。A.对人民法院工作的建议、批评和意见B.对人民法院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的报案、申诉、控告或者检举C.对人民法院生效判决、裁定、调解和决定不服的申诉D.对人民法院审判活动中的违法行为的控告或者检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