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信号与系统、信号处理书籍的个人看法(转)

合集下载

2024年信号与系统课设心得体会(2篇)

2024年信号与系统课设心得体会(2篇)

2024年信号与系统课设心得体会经过一周的课程设计,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对于以前不理解的知识,通过试验的学习得到了理解,学会的知识也得到了进一步深化。

这学期开设的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是信号与系统课程的延续,带着对信号与系统学习的兴趣,我满怀信心的开始了对数字信号处理这门课程的学习。

因为对信号与系统这门课程学习的还算透彻,所以以为数字信号处理这门课程也应该不在话下,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信号与系统相对来说更倾向于对数学理论及公式的学习,需要理解的部分也较浅显易懂,计算也较简单,只是简单的接触并学习了一些信号的基本知识。

而数字信号处理是信号知识的深化学习,既重理论又重实践,理解起来也相当困难,特别是对于一些以前没接触过的概念,学习起来真有点寸步难行。

课程设计在刚接触的时候感觉很难,但我们并没有被困难所吓倒。

我们组的成员积极的复习课本上与用窗函数设计fir低通滤波器的相关知识,又从图书馆借来有关matlab语言及函数库的书籍,从中收获了不少知识,模糊的实验步骤渐渐清晰起来。

为了使设计的实验更严谨____,一周的时间我都充分的利用了起来,不仅是fir滤波器的知识,也将课本复习了一遍,这不仅仅加强了我们对fir滤波器知识的理解,也使后来的考试变得更有自信。

课程设计虽然结束了,但它带来的影响却是无穷尽的。

2024年信号与系统课设心得体会(2)信号与系统是电子信息类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对于理解和掌握信号处理与系统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在2024年的信号与系统课设中,我深深感受到了这门课对于我的专业学习和未来的职业发展的重要性。

在完成课设的过程中,我不仅巩固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还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我将结合课设的过程和收获,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在进行课设之前,我对于信号与系统的理论知识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和复习。

通过阅读教材,参考相关资料,我对离散时间信号、连续时间信号以及线性时不变系统等基本概念和性质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浅谈《信号与系统》课程学习心得

浅谈《信号与系统》课程学习心得

浅谈《信号与系统》课程学习心得信号与系统的课程是大学里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信号与系统课程以其强有力的工具性、应用性等特点,成为高等院校工科各专业的重要课程。

为帮助同学们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好这门课程,我谈几点学习心得。

第一:重视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也是很多同学难以理解的问题。

其实理解概念最好的方法就是结合实际。

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把所学知识联系起来,尽量从日常生活、生产中发现问题并自己去解决问题。

当你真正解决了问题后,相信你会对概念的理解更加透彻。

这种方法看似简单,但往往很多同学没能做到,或者做到了却不能灵活运用。

第二:多思考。

这一点很多同学都知道,但在实际过程中往往没有坚持下去。

其实只要养成良好的习惯,遇到问题后认真思考,你会慢慢地发现自己的进步,成绩也会越来越好。

第三:要有意识培养自己归纳总结的习惯。

很多同学遇到一个问题,马上就开始想它有哪些表达式,然后就根据自己已有的表达式开始套用,殊不知很多时候一个问题的解决并不需要那么多复杂的公式和数字。

归纳总结的习惯能让你对问题的分析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有助于对问题的把握。

信号与系统这门课主要是对连续系统与离散系统之间的转换,如信号的时域和频域表示及傅立叶变换,而不是对这两个连续时间系统本身。

信号与系统这门课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和训练学生用时域和频域来分析和处理信号的能力,特别注重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讲授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科学的研究方法,特别是“分类讨论”的科学研究方法。

信号与系统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部分:信号与系统的概念;系统的时域分析;系统的频域分析;系统的性能分析。

这门课教学效果的优劣,对今后的课堂教学以至毕业设计都会产生直接影响。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认真备课,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引导学生对概念、定理进行多次反复地强化,使他们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要求学生对信号与系统的课程基本内容有比较清晰的了解,对其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有比较深入的认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继课程打下扎实的基础。

经典数字信号处理图书的个人评述

经典数字信号处理图书的个人评述

经典数字信号处理图书的个人评述数字信号处理是电子与信息专业的骨干课程,其应用非常广泛。

这方面的图书正可谓是浩如烟海,有的侧重理论推导,有的侧重工程应用,有的侧重软件实现,真可谓是百花齐放。

真是因为这方面的图书太多,让很多初学者“乱花渐欲迷人眼”,不知从哪本开始。

下面是个人数字信号方面图书阅读的一些体会。

(由于数字信号处理的涉及面非常广,这里列出的仅是以滤波和傅立叶变换为主的经典数字信号处理方面的图书)一、外版书(一)1、The Scientist and Engineer's Guide to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这本书还有另外一个名字是: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A Practical Guide for Engineers and Scientists。

作者是Steven W. Smith。

这本书写得非常浅显易懂,物理意义很清晰,公式推导很少,对数学功底要求很低,非常适合从零开始的读者,是入门者的不二选择,对有一定数字信号处理经验的读者也会有很大的启发。

的确做到了如书名所言的,是一本很好的对科学家和工程师的信号处理导论。

这本书在亚马逊网站上评价也很高。

虽然是英文版,但读起来并不费力。

特别是,这是一本开源的图书,在作者主页上可以免费下载,网址为:/pdfbook.htm。

这本书有中文译本,名为《实用数字信号处理》,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年出版。

2、understanding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这也是一本广受好评的数字信号处理图书,作者R. Lyons同时还是IEEE信号处理杂志的副主编,负责信号处理技巧专栏。

这本书不仅写得通俗易懂,而且与通用的教材结合非常紧密,堪称是学院派与实用性完美结合的典范。

实际上,这本书也重新定义了教材著作的范式,成为优秀教科书的代表。

与上面那本smith的书相比,数学公式稍多一些,但不难理解。

《信号与系统》读后感

《信号与系统》读后感

《信号与系统》读后感《信号与系统》是一本电子信息类本科阶段的专业基础课教材,深入探讨了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分析方法。

阅读这本书,让我对信号与系统有了更为系统和深入的理解,也为我后续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首先,书中对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进行了清晰、准确的阐述。

信号是信息的载体,而系统则是对信号进行处理的工具。

通过对信号的时域和频域分析,以及对系统的冲激响应和传递函数等内容的介绍,我逐渐理解了信号与系统的基本特性和工作原理。

其次,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在介绍各种分析方法时,作者不仅详细讲解了它们的原理和应用步骤,还给出了丰富的实例和习题。

这些实例和习题不仅让我更好地理解了理论知识,也让我学会了如何运用这些理论去解决实际问题。

此外,书中还介绍了MATLAB等工程软件在信号与系统分析中的应用,这使我能够更加方便地进行实验和验证。

在阅读过程中,我还深刻感受到信号与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无论是在通信、控制、图像处理等领域,还是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电子设备中,都离不开信号与系统的应用。

通过学习这本书,我不仅了解了信号与系统的基本原理,也学会了如何分析和设计信号与系统,使其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同时,我也注意到这本书的一些特点。

它的结构严谨、对称,尤其是在介绍拉普拉斯变换与Z变换时,简直可以列表逐项比较。

此外,书中对通信系统的介绍也为后续的通信原理中的调制部分打下了基础。

然而,这本书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例如缺乏对流图和状态变量分析的介绍,以及对1阶和2阶系统的分析显得有些鸡肋,实际使用的滤波器都是高阶系统的。

总的来说,《信号与系统》是一本非常优秀的教材,它以系统的方式介绍了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分析方法,让我对信号与系统有了更为深入和系统的理解。

同时,书中也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我能够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虽然有一些不足之处,但这并不影响它作为一本优秀的教材所带来的价值和影响。

信号与系统课设心得体会

信号与系统课设心得体会

信号与系统课设心得体会信号与系统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本课程主要涉及数字信号处理、模拟信号处理以及系统分析与设计等方面的知识。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不仅通过理论学习了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还进行了一些实践操作,完成了信号与系统的课设项目。

通过这个课设项目,我对信号与系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

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首先,信号与系统的理论知识需要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在课设项目中,我们需要根据实际问题设计信号处理系统,并对系统进行仿真和优化。

在这个过程中,只有理解信号与系统的基本原理,并能够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才能够设计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因此,在学习信号与系统的理论知识时,我们应该多思考如何将这些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在实践中进行验证和优化。

其次,信号与系统的实验操作是加深理解的重要途径。

在信号与系统课程中,我们进行了一些实验,比如设计FIR滤波器、进行傅里叶变换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信号与系统的特性和处理方法。

实验操作让抽象的理论知识更具体化,增强了对信号与系统的理解。

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实验操作,尽可能多地进行实践。

此外,信号与系统的问题解决能力需要锻炼。

在课设项目中,我们需要独立设计信号处理系统,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这就要求我们具备较强的问题解决能力。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仿真结果不符合预期、系统性能不稳定等。

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运用信号与系统的知识和分析方法,找出问题所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优化。

这个过程既是对理论知识的应用,也是对问题解决能力的锻炼。

最后,团队合作能力在信号与系统课设中也尤为重要。

在课设项目中,我们通常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工作。

每个人都承担着不同的任务,需要与其他成员密切合作,共同完成项目。

团队合作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项目的进展和成果的质量。

在团队中,我们需要相互协作、互相支持,合理分工,共同完成任务。

2024年信号与系统课设心得体会

2024年信号与系统课设心得体会

2024年信号与系统课设心得体会2024年信号与系统课设心得体会(____字)一、引言信号与系统是我大三上学期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对于信号的理解和应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2024年信号与系统课设中,我选择了一个与数字信号处理相关的课题,通过设计一个数字音频滤波器实现对音频信号的处理和改变。

本文将对我在该课设中的心得体会进行详细的总结和阐述。

二、课设背景和目标在数字音频处理中,滤波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可以对音频信号进行降噪、增强特定频段的声音等操作。

因此,我选择了设计一个数字音频滤波器作为本次课设的目标。

在课设开始之前,我首先对数字音频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了一定的了解。

同时,我也研究了市面上一些成熟的音频滤波器的工作原理和算法,为我后续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三、课设过程和具体实现1. 信号的采集与处理在设计数字音频滤波器之前,我首先需要采集一段音频信号用于后续的处理。

我选择了一首流行歌曲的音频文件,并通过MATLAB将其读入到我的代码中。

读取音频文件后,我对音频信号进行了必要的预处理,包括对其进行采样和量化。

采样是将连续时间的信号转换为离散时间的信号,而量化则是将连续幅度的信号转换为离散幅度的信号。

通过这两个步骤,我得到了一段离散时间的音频信号。

2. 滤波器的设计与实现设计滤波器是整个课设的核心和重点。

在设计滤波器之前,我首先需要确定滤波器的类型和参数。

在研究了不同滤波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后,我选择了一个数字低通滤波器作为我的设计目标。

低通滤波器可以使频率低于一定阈值的部分通过,而将高于该阈值的频率部分削弱或滤除。

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音频信号的降噪和去除噪声的效果。

在确定了滤波器类型后,我开始设计滤波器的参数。

这包括滤波器的阶数、截止频率等。

通过调整这些参数,我可以改变滤波器的工作特性,从而实现对音频信号的不同处理效果。

3. 滤波器的实现与效果评估在确定了滤波器的参数之后,我开始使用MATLAB进行滤波器的实现。

信号与系统课设心得体会

信号与系统课设心得体会

信号(xìnhào)与系统课设心得体会信号(xìnhào)与系统课设心得体会经过四周的时间,我们的信号与系统测试实验课画上了一个句号。

可以说,信号与系统测试实验课是我们真正的开始接触这个学科,因为以前学的都是理论知识,学懂得(dǒng de)仅仅是理论,而信号与系统测试实验课就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将理论付诸于时间的时机,在这四周的实验课中,我收获了很多很多,也许会了很多很多。

可以说,这是我们第一次真正的进实验室,初中的实验室都是那些很简单的器材,以前也对大学的实验室充满了好奇,很想亲自送到实验室去体验体验。

然而,进了实验室我才发现,实验室并不像我的那样好玩,恰恰相反,实验室需要很严肃认真,来不得丝毫的玩笑。

每一个实验都要求很严格(yángé),只有认真的预习好实验的原理与详细操作方法,然后在实验时按照要求完成每一个步骤,才可以完成实验任务。

每一个微小的错误都有可能导致数据不准备,得不到正确的结论,所以在做实验的时候必须有一个严谨的态度。

在这短短的四周(sìzhōu)时间了,我们一共做了四个实验。

清楚是“信号的观察与分类”、“非正弦周期信号的频谱分析”、“信号的抽样与恢复(PAM)”、“模拟滤波器实验”。

通过这四个实验,我们根本上将所学的信号与系统的知识得到了全面的应用。

“信号的观察与分类”实验中各种常用的信号,这就要求对常用信号的波形特点及产生方法有所理解。

经过第一次的实验课,我不仅对各个常用信号的波形有了更深化的理解,也对信号的产生有了一定的认识。

在这个试验中,还用到了示波器,进过这次试验,根本理解了示波器的使用方法,各个按钮的功能,还有如何利用示波器显示出需要的信号。

“非正弦周期信号的频谱分析”实验中要求我们队非正弦周期信号的离散型、谐波性、频谱特性等有一定的理解,以及如何测试非正弦周期信号。

在这个实验中,我接触到了频谱仪和DDS信号源。

经典信号处理书籍简介

经典信号处理书籍简介

经典信号与系统、信号处理书籍简介经典信号与系统、信号处理书籍简介1、《Linear Systems and Signals》——thi这本书个人觉得很不错,是一本线性系统和信号的入门好书。

可以适用于通信、电路、控制等专业。

虽说是入门的好书,但是本书的编排是内容由浅入深,讲述可是深入浅出。

我通读全书后,觉得深有体会,看这本书就像在看小说一般,对于一个话题的介绍,往往从其历史发展说起,让你知道其来龙去脉。

不像国内的书,一上来就是定理、定律。

同时,书中每讲完一个知识点,都会有适当的例题让你加深理解。

本书给我的一种感觉就是,作者将一种菜吃透了,消化了,而且掌握了作者这种菜的方法,然后把这种做法告诉你,然你自己去做菜,做出来的菜可能不一样,但是方法你是掌握了。

最根本的你掌握了,做什么菜是你自己的发挥了。

不像国内的教科书,就要你做出一样的菜才是学会了做菜。

这本书讲述了线性系统的一般原理,信号的分析处理,例Fourier变换、Laplace 变换、z变换、Hilbert变换等等。

从连续信号说到离散信号,总之是一气呵成,中间似乎看不出什么突变。

对于初学者,这是一本很好的入门书,对于深入者,这又是一本极好的参考书。

极力推荐。

实话说,Lathi的书每看一回都会有新的感觉,常看常新。

2、《Fundamentals of Statistical Signal Processing,Volume I: Estimation Theory》——Steven M. Kay3、《Fundamentals of Statistical Signal Processing,Volume II: Detection Theory》——Steven M. Kay这两本书是Kay的成名作。

我只读过第一卷,因为图书馆只有第一卷 :p这两本书比Van Trees的书成书要晚,所以内容比较新。

作者的作风很严谨,书中的推导极其严密。

不失为一位严谨的学者的作风!虽说推导严密,但是本书也不只是单纯讲数学的,与工程应用也很贴近。

信号与系统思政心得体会

信号与系统思政心得体会

信号与系统思政心得体会在学习信号与系统的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信号与系统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涉及到多个学科的知识和理论。

在不断的学习中,我不仅掌握了信号与系统的基础知识和理论,更重要的是,我对人生和社会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思考。

首先,学习信号与系统让我更加注重细节和规律。

信号与系统是一个充满细节的学科,其中的每个理论和公式都有其规律和特点。

对于我这样一个喜欢大而化之的人来说,信号与系统的学习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和提高自己注重细节和规律能力的机会。

通过不断地学习和练习,我发现只有注重细节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信号与系统的相关知识,也只有掌握规律,才能在实际应用中更加娴熟地运用这些知识。

其次,学习信号与系统让我更加注重系统性思维。

信号与系统是一个充满系统性思维的学科,其中的每个理论和公式都有其相互关联的系统结构和体系。

在学习信号与系统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从整体、系统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发现其中的内在联系和规律。

这样的思考方式不仅在学习信号与系统中有很大帮助,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也会有很大的作用,可以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事物的本质和关系,进而更加理性地做出决策和处理问题。

最后,学习信号与系统也深入了我对教育和未来发展的思考。

信号与系统这门学科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数学和物理基础,也需要较为全面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未来的发展需要的正是这样的人才。

因此,我认为,学习信号与系统不仅是一项对自己成长和发展的投资,也是一项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关注和支持。

综上,学习信号与系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它不仅让我掌握了实用的理论和技能,更在我对人生和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思考。

信号与系统的学习,不仅仅是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更是一种态度和思维方式的培养。

我希望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能够更好地将信号与系统的理论和方法运用到实际的生活和工作中,为自己和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信号与系统读后感

信号与系统读后感

信号与系统读后感今天,我怀着好奇心翻开了《信号与系统》这本书。

它使我大开眼界、受益匪浅!这本书的作者是数学家陈大燮和他的夫人戴煦(1901-1995)。

其中有许多精彩故事,比如:周期函数对称性质;频率分析和时域分析相结合;把连续信号转换成离散信号等等……这些问题让我产生很多疑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神奇而又简单的图像呢?为什么经过三个步骤就能确定函数的极值点位置?电视机显示器上每一帧都不同的画面是怎么做到的呢?真令我感叹数学知识的奥妙无穷啊!读完此书,我明白了科学研究必须具备严谨的态度。

要想得到正确答案,就需要大量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动手实践。

如果半途而废,那只能说明你没有耐心,缺乏勤奋刻苦钻研的精神。

同时,在遇到困难时要善于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这并不意味着科学技术越来越复杂、高深。

要是以前就能够掌握的概念和方法,却总是理解不透彻或者推导不清楚,也会引起一些误解甚至混乱。

例如,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虽然已被反复强调,但用“苹果掉地”来类比仍然常见,但若能从形象化入手来理解,则更易懂、记忆更牢固。

所谓概括就是抓住关键词语进行提炼,把枯燥无味的物理模型变成鲜活直观的画面。

下次当老师讲课时,我们可以通过画图表示它,这样既加深印象又省去了很多麻烦。

数学的美丽之处还体现在它逻辑性特别强,看似毫无规律可循的数字和符号,往往蕴含着某种哲理,隐藏着背后深刻的道理,非常适合抽象思维的训练。

这是一本好书,使我受益匪浅。

《信号与系统》是由杨东,陈本兴编著的。

内容丰富,语言朴素,很有趣味性,将知识性和趣味性融合为一体。

内容包括绪论,周期信号和非周期信号,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连续时间系统的频域分析,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连续时间信号的复频域分析,离散时间信号的复频域分析,离散时间系统的 Z 域分析,连续时间系统的状态空间分析,连续系统的状态空间分析和离散系统的状态空间分析,状态变量分析初步。

信号与系统感想(全文5篇)

信号与系统感想(全文5篇)

信号与系统感想(全文5篇)第一篇:信号与系统感想很多朋友和我一样,工科电子类专业,学了一堆信号方面的课,什么都没学懂,背了公式考了试,然后毕业了。

先说“卷积有什么用”这个问题。

(有人抢答,“卷积”是为了学习“信号与系统”这门课的后续章节而存在的。

我大吼一声,把他拖出去枪毙!)讲一个故事: 张三刚刚应聘到了一个电子产品公司做测试人员,他没有学过“信号与系统”这门课程。

一天,他拿到了一个产品,开发人员告诉他,产品有一个输入端,有一个输出端,有限的输入信号只会产生有限的输出。

然后,经理让张三测试当输入sin(t)(t<1秒)信号的时候(有信号发生器),该产品输出什么样的波形。

张三照做了,花了一个波形图。

“很好!”经理说。

然后经理给了张三一叠A4纸: “这里有几千种信号,都用公式说明了,输入信号的持续时间也是确定的。

你分别测试以下我们产品的输出波形是什么吧!”这下张三懵了,他在心理想“上帝,帮帮我把,我怎么画出这些波形图呢?” 于是上帝出现了: “张三,你只要做一次测试,就能用数学的方法,画出所有输入波形对应的输出波形”。

上帝接着说:“给产品一个脉冲信号,能量是1焦耳,输出的波形图画出来!” 张三照办了,“然后呢?”上帝又说,“对于某个输入波形,你想象把它微分成无数个小的脉冲,输入给产品,叠加出来的结果就是你的输出波形。

你可以想象这些小脉冲排着队进入你的产品,每个产生一个小的输出,你画出时序图的时候,输入信号的波形好像是反过来进入系统的。

”张三领悟了:“ 哦,输出的结果就积分出来啦!感谢上帝。

这个方法叫什么名字呢?”上帝说:“叫卷积!”从此,张三的工作轻松多了。

每次经理让他测试一些信号的输出结果,张三都只需要在A4纸上做微积分就是提交任务了!张三愉快地工作着,直到有一天,平静的生活被打破。

经理拿来了一个小的电子设备,接到示波器上面,对张三说: “看,这个小设备产生的波形根本没法用一个简单的函数来说明,而且,它连续不断的发出信号!不过幸好,这个连续信号是每隔一段时间就重复一次的。

《信号与系统》第二版写作后记

《信号与系统》第二版写作后记

《信号与系统》第二版写作后记我从这本书中发现了很多规律,虽然还没有仔细的去学习它们,但它已经在我心中扎下了根。

让我觉得自己的成绩不是那么的差。

也许你和我一样也喜欢这本书吧!下面就是我为你写的读后感。

1、知识点掌握的重要性。

学习就是靠积累,只有不断的积累才能获得更大的进步。

我一直坚信这个原则。

在学习信号与系统之前,看过第二版。

当时老师和我们说的这个内容都比较抽象,理解起来有点难度,不像高数和英语那样可以凭借几节课的突击而记住。

而且刚开始学习的时候,老师讲解的内容也不太清晰,有些同学感到压力很大,怕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进度。

其实这些都是很正常的想法。

我觉得现在的教育制度确实是不够完善,老师们总是会将一些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复杂的问题变得容易理解。

其实这样做有两方面的好处:首先,可以使老师的授课更加的生动有趣,激发起同学们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上的活跃气氛;其次,同学们可以根据老师的讲课方式进行复习。

因为有些东西是重点,老师讲的时候自己应该努力的记住,而不是理解着,复习着。

因此,他们都会特别留意老师讲的重点知识。

其实在上课的时候,如果你觉得自己记住的不牢固,是很正常的,只要你及时的问老师或者课后多复习一下就可以了。

2、无条件要相信。

在做最后一道题时,我看到这句话:“每个人的基础是不同的,所以我们必须对每一位同学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找出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用心去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这句话深深的触动了我。

在课堂上,老师要认真观察每一位同学,尽量满足每一位同学的学习需求。

从每一位同学身上挖掘出自己的优势,并且给予充分的肯定,这样做一定会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相反,如果老师总是抱怨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或者干脆放弃一些学生的学习,这样只会打击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师生之间的隔阂,最终导致学生成绩不理想。

在这方面,老师也应该多向一些其他学校的老师请教一下,然后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争取更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信号与系统学习感受

信号与系统学习感受

信号与系统学习感受先说书籍吧,我看的是奥本海姆的《信号与系统》,看完以后最强烈的感受是这本书的结构无比的严谨、对称。

尤其是拉普拉斯变换与Z变换,简直是可以列表逐项比较。

关于傅里叶变换,也讲的非常细致,从傅里叶级数,傅里叶变换,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层层过度。

与其他书籍不同,作者很早的就提出了系统函数的概念,方便对比分析系统函数与因果、稳定性的关系。

在采样那一章,不仅讲解了采样定理,而且讲解了更为实用的多速率信号处理的例子。

在讲解滤波时,不仅讲了理想滤波器,而且也提到了实际系统实用的非理想滤波器。

通信系统那一章为后续的通信原理中的调制部分也打下了基础。

而且几乎不讲时域分析,因为相比于时域分析,变换域分析是更有力的工具,没必要在上面浪费过多时间。

说一些缺点吧,就是跟现行的课本相比,没有将信号的流图以及状态变量的分析。

而多了系统稳定性的分析和对1阶和2阶系统的分析。

尤其是1阶和2阶系统的分析,感觉有点鸡肋,实际使用的滤波器都是高阶系统的。

而且现在有丰富的工具是可视化的分析,估计成书那会儿还没有吧。

再说视频,我看的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视频。

很有特色,就是一门课分给好几个教授讲,每人只讲1到2章时域分析的时候非常强调线性系统的叠加性,从而引出了系统函数的概念,但是时域分析有些啰嗦,特别后面的算法方法,俨然就是变换域方法的结论。

傅里叶级数讲的稍微有点少,因为作者的观点是用傅里叶变换(包括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统一的分析问题,这一思路个人觉得是有可取之处的。

讲3种变换的老师讲的非常细致,经常动手自己算题。

后面的女老师讲课风格个人不是特别喜欢,不做评价。

最后说一下在我的工作中,这门课的知识的应用,先说傅里叶变换,其实学过数字信号处理都知道,实际使用的是FFT,用处最多的是分析功率谱和OFDM;虽然滤波器用到了很多的Z变换的知识,但是由于现在工具的完备,很多时候只要会调用滤波器设计参数即可了。

浅谈《信号与系统》课程学习心得

浅谈《信号与系统》课程学习心得

浅谈《信号与系统》课程学习⼼得2019-06-16摘要:信号与系统的课程理论内容⽐较枯燥,⽽且理论性⽐较强。

实践课程通过丰富的实验来进⼀步加深学⽣对课堂上所学内容的理解,能充分弥补课堂上这部分内容⽆法与学⽣互动的不⾜。

教师在教学⼿段上,将传统板书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在实验教学⽅⾯,将硬件实验和软件实验相结合。

实践证明,教师的这些改⾰措施有效地提⾼了教学质量,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信号与系统多媒体教学学习⼼得中图分类号:G42 ⽂献标识码:A ⽂章编号:1007-0745(2013)06-0033-021、引⾔信号与系统课程是电⽓⼯程及其⾃动化专业的⼀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论是从教学内容,还是从教学⽬的来看,都是⼀门理论性与应⽤性并重的课程,以⾼等数学、复变函数、电路分析等课程为基础,同时⼜是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等课程的基础,在课程体系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

[1]该课程的基本分析⽅法和原理⼴泛应⽤于通信、数字信号分析与处理、数字语⾳处理、数字图像处理等领域。

如何有效地提⾼“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如何培养学⽣在信号分析与处理等领域具有较强的获取知识、特别是应⽤知识的能⼒是我们进⾏课程改⾰的⽬的。

[2]下⾯就⼏个⽅⾯探讨⼀下本⼈在信号与系统这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些⼼得。

2、教师应在教学中引⼊多媒体辅助教学将多媒体课件的形象⽣动、图⽂并茂、课堂信息量⼤等特点与传统教学中所采⽤的层层递进的逻辑推理、起伏有致的教学节奏以及灵活多变的课堂调控等⽅法有机地结合起来。

信号与系统的基本理论和⽅法在现代科学技术领域应⽤⾮常⼴泛,这⼀点⼀般在绪论中都会强调。

但在授课过程中,学⽣容易陷⼊繁琐的数学推导和运算,⽽对其应⽤认识不⾜。

所以,结合学⽣专业特点,并结合教师科研课题,适当穿插讲解信号系统基本理论⽅法在通信、图像处理、⽣物医学、雷达信号处理等领域的应⽤,对提⾼学⽣学习兴趣,加深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有着显著效果。

我对《信号与系统分析》的学习体会

我对《信号与系统分析》的学习体会

我对《信号与系统分析》课程的认识大二第二学期转眼已经过去六个星期了,在这学期除了毛概、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外,我们更是接触了除电路之外本专业的另外三门专业课,即数电、模电以及信号与系统分析等课程,而其中的信号与系统分析更是测控与仪器技术专业的重中之重的专业课。

而通过六个礼拜的学习,我对信号与系统分析这门课程有了属于自己的认识。

就我个人的理解,信号与系统分析可以分为两方面,一个就是信号的分析与处理:就我们所知,信号是运载消息的工具,是消息的载体。

电系统中,信号主要形式是电压信号与电流信号,可以用时间函数u(t)和j(t)表示。

第二个就是对系统的求解。

而系统一般我们采用如下的定义:即系统是由一些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一个有机整体。

综合来说,信号与系统这门课程对我们学生的学习要求很高。

因为信号与系统分析这门课程是建立在高等数学、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以及电路分析的基础上的,只有先掌握好这三门课程,才能在他们的基础上很好的对信号及系统进行分析与处理。

估计之前会有不少学生对信号与系统这门课抱着这种看法,即“信号与系统”课程就是求系统响应和三大变换,其实我之前也是这样认为的,但是后来通过老师的讲解我逐渐发现要从信号表示和系统描述两方面来理解这门课程的内容,三大变换只是信号的多种表示方式,系统的不同描述而已。

了解了这门课程后,紧接着便是思考该如何学好这门课程了。

记得刚刚接触这门课程的时候,就像对其他的各科已经学过的课程一样,认为只要上课的时候认真听就一定可以学好这门课,但是事实证明我是错的,如果自己不在课前认真预习,那么课堂上大多数学生估计都会和我一样感觉像是在听天书,而另一方面,如果做到了课前认真预习而且课堂上也认真听讲但却不认真做作业的话,估计也很难能够对知识点有较长时间的记忆,所以刚开始时我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很是苦恼,明明上课的时候听得懂、例题也明白但课后却又有点一窍不通的感觉。

信号与系统学习心得

信号与系统学习心得

信号与系统学习心得经过几个星期对《信号与系统》的学习与认知,让我逐步的走进这充满神秘色彩的学科。

现在我对于这么学科已经有了一点浅浅的认识。

下面我就谈谈我对这门学科的认识。

所谓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单元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根据系统处理的信号形式的不同,系统可分为三大类:连续时间系统、离散时间系统和混合系统。

而系统按其工作性质来说,可分为线性系统与非线性系统、时变系统与时不变系统、因果系统与非因果系统。

信号分析的内容十分广泛,分析方法也有多种。

目前最常用、最基本的两种方法是时域法与频域法。

时域法是研究信号的时域特性,如波形的参数、波形的变化、出现时间的先后、持续时间的长短、重复周期的大小和信号的时域分解与合成等、频域法,是将信号变换为另一种形式研究其频域特性。

信号与系统总是相伴存在的,信号经由系统才能传输。

最近我们学到了傅里叶级数。

由于上一学期在《高等数学》中对这一方面知识有了一定的学习,我对这一变换有了一点自己的感悟与认知。

以下就是我对傅里叶级数的一点总结:1.物理意义:付里叶级数是将信号在正交三角函数集上进行分解(投影),如果将指标系列类比为一个正交集,则指标上值的大小可类比为性能在这一指标集上的分解,或投影;分解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分析事物的特征,正交集中的每一元素代表一种成分,而分解后对应该元素的系数表征包含该成分的多少2.三角函数形式:)(t f 可以表示成:∑∞=++=+++++++++=111011*********)]sin()cos([)sin()2sin()sin()cos()2cos()cos()(n n n n n t nw b t nw a a t nw b t w b t w b t nw a t w a t w a a t f其中,0a 被称为直流分量)sin()cos(11t nw b t nw a n n +被称为 n 次谐波分量。

dt t f T K dtt f a T T T T ⎰⎰--==2/2/102/2/01111)(1)(dt t nw t f T Ka dtt nw t f a T T n T T n ⎰⎰--==2/2/112/2/11111)cos()(2)cos()(dt t nw t f T Kb dtt nw t f b T T n T T n ⎰⎰--==2/2/112/2/11111)sin()(2)sin()(注:奇函数傅里叶级数中无余弦分量;当f (t )为偶函数时b n =0,不含正弦项,只含直流项和余弦项。

信号与系统学习心得体会

信号与系统学习心得体会

信号与系统学习心得体会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对傅利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z变换及其应用产生了极大地兴趣,这三大变换在信号的处理和分析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信号分为离散和连续,数字和模拟,每一种变换都离不开这三个变换,他们各有各的特点,又相互补充。

傅里叶变换:以频率为自变量,研究系统的频域特性。

拉普拉斯变换:以平面坐标形式的复数s为自变量,研究连续时间系统的复数域特性。

z变换:以极坐标形式的复数z为自变量,研究离散时间系统的复数域特性。

傅里叶级数是在连续时间周期信号里定义的。

,傅立叶变换将原来难以处理的时域信号转换成了易于分析的频域信号,可以利用一些工具对这些频域信号进行处理、加工。

最后还可以利用傅立叶反变换将这些频域信号转换成时域信号。

傅里叶变换有多种性质,分别为线性、奇偶性、对称性、尺度变换、时移特性、频移特性、卷积定理、时域微分与积分、频域微分与积分。

傅里叶变换也可以分析处理离散信号。

利用傅立叶分析来研究信号系统,将只局限与系统的冲击响应有傅立叶变换的情况,即满足狄力克雷条件的信号。

但还有一些不满足此条件的信号,为了用变换的方法研究信号系统,建立了一种更为一般化的连续时间傅立叶变换的情况——拉普拉斯变换。

拉普拉斯变换是为简化计算而建立的实变量函数和复变量函数间的一种函数变换。

对一个实变量函数作拉普拉斯变换,并在复数域中作各种运算,再将运算结果作拉普拉斯反变换来求得实数域中的相应结果,往往比直接在实数域中求出同样的结果在计算上容易得多。

引入拉普拉斯变换的一个主要优点,是可采用传递函数代替微分方程来描述系统的特性。

这就为采用直观和简便的图解方法来确定控制系统的整个特性、分析控制系统的运动过程以及综合控制系统的校正装置提供了可能性。

Z变换是对离散序列进行的一种数学变换,常用以求线性时不变差分方程的解。

它在离散时间系统中的地位,如同拉普拉斯变换在连续时间系统中的地位。

离散时间信号的Z变换已成为分析线性时不变离散时间系统问题的重要工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TePub 综合论坛 &raquo; 网络通信与电子工程 &raquo; 推荐信号与系统、信号处理书籍的个人看法(转)
作者:标题: 推荐信号与系统、信号处理书籍的个人看法(转)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Volume I: Estimation Theory》——Steven M. Kay
3、《Fundamentals of Statistical Signal Processing,
Volume II: Detection Theory》——Steven M. Kay
“信号与系统”不仅是弱电类本科生必修的基本课程,而且,作为该课程核心的
一些基本概念和方法,对所有工科专业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这本书可以说是我接触得最早的一本电子工程类的英文书籍(另外一本比较出名
这两本书是Kay的成名作。我只读过第一卷,因为图书馆只有第一卷 :p
这两本书比Van Trees的书成书要晚,所以内容比较新。作者的作风很严谨,书
中的推导极其严密。不失为一位严谨的学者的作风!虽说推导严密,但是本书
电路、控制等专业。
虽说是入门的好书,但是本书的编排是内容由浅入深,讲述可是深入浅出。我通
读全书后,觉得深有体会,看这本书就像在看小说一般,对于一个话题的介绍,
推荐信号与系统、信号处理书籍的个人看法(转) - 网络通信与电子工程 - 免费下载电子书籍-计算机电子书籍论坛
首页|社区论坛|iTePub书库|在线阅读|电图引擎|图书查询|光盘刻录 |
zhengcx78: 退出 |短消息 |控制面板 |搜索 |统计 |社区银行 |帮助 管理团队
生教材。主编Oppenheim教授是本领域中的一个权威,在国际上享有盛名。本书
在内容编排上进行了精心设计,各章节之间的关系合理,且充实了丰富的内容,
加强了实际应用方面的知识。全书共11章,分别为:信号与系统;线性时不变
往往从其历史发展说起,让你知道其来龙去脉。不像国内的书,一上来就是定理、
定律。同时,书中每讲完一个知识点,都会有适当的例题让你加深理解。
本书给我的一种感觉就是,作者将一种菜吃透了,消化了,而且掌握了作者这种
作为一本信号与系统专业的书籍,这绝对是一本经典著作。也是Oppenheim的力
作之一(另一本下面会介绍)。但是这不是一本入了门就甩一边的书籍,常看常
新呀!
对于初学者,这是一本很好的入门书,对于深入者,这又是一本极好的参考书。
极力推荐
2、《Fundamentals of Statistical Signal Processing,
我是戈多
验证会员
积分 0
发贴 6
现金 0
存款 10
注册 05-5-17
这本书是普林斯顿大学统计信号处理专业课的教材,可以得见,此书是以理论见
长。我觉得工程应用涉及得不多。理论算法倒是讲得很透彻。书中的推导论述确
实很严谨,无可挑剔,本人觉得适合研究生阅读,虽然是导论,但是我们的一般
菜的方法,然后把这种做法告诉你,然你自己去做菜,做出来的菜可能不一样,
但是方法你是掌握了。最根本的你掌握了,做什么菜是你自己的发挥了。不像国
内的教科书,就要你做出一样的菜才是学会了做菜。
本科生的理论水平比起普林斯顿大学的本科生差别很大(不是我贬低我们国内的
大学生,Princeton的学生的理论水平你不服不行,诺贝尔奖获得者做老师的不
少,学生得大师之精髓要更容易;至少出了个爱因斯坦,呵呵)。读了此书,你
的话我会选择Oppenheim那本。这本书的作者Rernd Girod是斯坦福电子工程的教
授,Rudolf Rabenstein和Alexander Stenger是德国的教授和研究人员。由此可
见,这本书的论述及定理公式的推导是很严密的,这是德国人的一贯作风。
这本书讲述了线性系统的一般原理,信号的分析处理,例Fourier变换、Laplace
变换、z变换、Hilbert变换等等。从连续信号说到离散信号,总之是一气呵成,
中间似乎看不出什么突变。
的是一本计算机书籍,就是Tanenbaum的《Computer Network》)。当时学习信
号与系统的时候就是用这本书作为参考的(这本书有中文版的,翻译得不错),
刚入门,觉得还不错,信号与系统的所有知识点都涉及到了,可以说是一本字典
的理论水平会上一层楼!!!
6、《Signals and Systems》——Alan V. Oppenheim
先抄一段书后的介绍:“本书是MIT(麻省理工)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本科
也不只是单纯讲数学的,与工程应用也很贴近。这就是本书的特点。
这两册书是统计信号之集大成者。有志于这个领域的,此书必备。
4、《Modern Spectral Estimation: Theory and Application》
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这本书是应用型的,书中附了很多例程,提供了谱分析的算
法实现,但是使用的是Basic语言,只能费点力气看懂了转化为C语言的了(天下
没有不长刺的鱼),还是要费一番劲挑刺的,呵呵。我以前用的就是Basic,所
类的书籍。刚看的时候,觉得Oppenheim好象是个女的,对一个问题说得特罗嗦
的感觉。有时候读着读着就觉得是在分析英语的句子,而不是在学习信号与系统。
但是后来我有时间将它重看了两遍,这时候觉得好象每看一次都有了新的感觉,
7、《Signals and Systems》
——Rernd Girod;Rudolf Rabenstein;Alexander Stenger
这也是一本很不错的信号与系统的书籍,如果让我选择,入门我会选这本,深入
这本书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它和国内的很多教材相反,不是一上来就讲定
义,而是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将你一步步引进定义的内涵,到最后很自然地给
出定义的说明。不会给你一种为什么一开始就有这个定理,这个定理是怎么来的
可能一开始已经花了时间把难搞懂的句子给弄了,再次阅读的感觉就好多了。总
之,只要你善待这本书,多读几遍,定能使你有层层升华的感觉和快感。
这本书的最大特点就是习题设计的非常好,分等级分水平,也很有意思。
疑问。同时这本书也很适合国内的学生,因为它的数学推导比较多,符合工科学
——Steven M. Kay
这本书成书较早,是80年代的书籍。但是至今仍然为人所赞。学习谱分析的必读
书籍。书的风格和Kay的作风一致,详细的上面已经说了。
以障碍不大,嘻嘻
5、《An Introduction to Signal Detection and Estimation》
——H. Vincent Poor
系统;周期信号的傅立叶级数表示;连续时间傅立叶变换;离散时间傅立叶变换;
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和频域特性;抽样;通信系统;拉普拉斯变换;Z变换;线性反
馈系统。每章配有不同层次的习题,书后附有答案。”
推荐信号与系统、信号处理书籍的个人看法(转)
《Linear Systems and Signals》——thi
这本书个人觉得很不错,是一本线性系统和信号的入门好书。可以适用于通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