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经典测试题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经典练习卷(1)
一、选择题1.除数和商都是6,被除数是()。
A. 1B. 12C. 36C解析: C【解析】【解答】6×6=36故答案为:C。
【分析】在除法里,除数×商=被除数,据此列式解答。
2.小华连续走两步全长大约是1米。
照这样,从教室的前面走到后面一共走了18步,大约一共走了多少米?A. 不到2米B. 大约9米C. 大约18米B解析: B【解析】【解答】解:18÷2=9(米),所以小华大约一共走了9米。
故答案为:B。
【分析】小华大约走的米数=小华从教室的前面走到后面一共走的步数÷大约走1米走的步数,据此代入数据作答即可。
3.一个数与3相乘,积是9,这个数是()。
A. 18B. 3C. 27B解析: B【解析】【解答】9÷3=3,这个数是3。
故答案为:B。
【分析】一个数乘3=9,用积除以一个因数即可求出另一个因数。
4.老师买了15盒牛奶,送给班里5个同学,平均每人分()盒。
A. 3B. 4C. 5A解析: A【解析】【解答】15÷5=3(盒)故答案为:A。
【分析】用牛奶的总盒数除以5,用除法求出平均每人分的盒数。
5.用一根长30米的绳子,可以剪成()根6米长的绳子。
A. 5B. 6C. 24A解析: A【解析】【解答】解:30÷6=5(根)。
故答案为:A。
【分析】用30除以6,求出30里面有几个6就能剪成几根。
6.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多少根?列式为()。
A. 12÷2B. 12+2C. 12-2A解析: A【解析】【解答】解:列式为:12÷2。
故答案为:A。
【分析】每份的根数=小棒的总根数÷平均分成的份数,据此列式即可。
7.把20个竹笋平均放进5个盘子里,每盘有多少个?用算式表示是( )。
A. 20÷5B. 20÷4C. 20-5D. 4×5A解析: A【解析】【解答】把20个竹笋平均放进5个盘子里,每盘有多少个?用算式表示是20÷5.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用竹笋的总个数÷盘子个数=每盘有几个,据此列式解答.8.下面的算式里,商是6的是()。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经典测试卷(培优练)
一、选择题1.余数是4的算式是()。
A. 36÷8B. 10÷4C. 18÷6A解析: A【解析】【解答】选项A,36÷8=4……4,余数是4;选项B,10÷4=2……2,余数是2;选项C,18÷6=3。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题意,先利用乘法口诀口算出结果,然后根据余数选择。
2.每条船限乘6人,32人去划船,至少需要租()条船。
A. 5B. 6C. 7B解析: B【解析】【解答】32÷6=5(条)......2(人);5+1=6(条)。
故答案为:B。
【分析】人数÷每条船限乘人数=船坐满的条数+余下人数;船坐满的条数+1=至少需要租船条数。
3.□÷○=4……6,○中的数最小是()。
A. 6B. 7C. 4B解析: B【解析】【解答】□÷○=4……6,○中的数最小是7。
故答案为:B。
【分析】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必须比除数小,据此解答。
4.每辆车限坐5人,27人同时乘车,至少需要准备()辆车.A. 5B. 6C. 7B解析: B【解析】【解答】27÷5=5(辆)…2(人)5+1=6(辆)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有余数的除法,根据题意,用总人数÷每辆车的限坐人数=可以坐满的辆数……剩下的人数,不管剩下几人,都需要再坐一辆车,据此列式解答。
5.某工地有38吨石子需要运走,用载重4.5吨的卡车运,需用()辆卡车才能一次运完。
A. 7B. 8C. 9C解析: C【解析】【解答】38÷4.5=8(辆)......2(吨);8+1=9(辆)。
故答案为:C。
【分析】石子总吨数÷每辆车拉的吨数=需要车的辆数+余下的吨数,需要车的辆数+1=一共需要的车的辆数。
6.在□÷9=7……○中,□内最大可以填()。
A. 71B. 70C. 69C解析: C【解析】【解答】解:9×7+6=63+6=69故答案为:C。
(必考题)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经典测试题
一、选择题1.5□24<5419,口里最大可以填()。
A. 9B. 3C. 4B解析: B【解析】【解答】解:5□24<5419,□里最大可以填3。
故答案为:B。
【分析】这两个数的千位上的数相等,小于号前面的十位上的数比小于号后面的十位上的数大,所以小于号前面的百位上最大能填的数就是比小于号后面的百位上的数小1即可。
2.算式517-288的结果()。
A. 小于200B. 等于200C. 大于200C解析: C【解析】【解答】 517-288≈500-300=200故答案为:C。
【分析】估算三位数的加减法,先把各数估成接近的整百数或整百整十数,然后再相加减,据此解答即可。
3.估算576+284,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它们的和比1000大一些。
B. 它们的和700小一些。
C. 576<600,284<300,它们的和一定小于900。
C解析: C【解析】【解答】576+284≈600+300=900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估算方法,把两个加数分别看成整百数,都多看了,因此,估算求出的和大于实际的和。
4.195+495的和接近()。
A. 500B. 600C. 700C解析: C【解析】【解答】195≈200,495≈500,200+500=700。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整数的估算方法,先求出加数的近似数,再求和即可。
5.贝贝的爸爸要买下面的物品,大约应该准备()钱才够。
A. 600元B. 700元C. 800元C解析: C【解析】【解答】解:128+286+379≈800(元)故答案为:C。
【分析】把128看作100,把286看作300,把379看作400,估算出三种商品的价格和即可。
6.估一估,结果大于550的算式是()A. 792-268B. 642-89C. 392+99B解析: B【解析】【解答】 792-268≈520; 642-89≈550;392+99 ≈500故答案为:B。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经典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2936和2946之间有()个数。
A. 10B. 9C. 8B解析: B【解析】【解答】2936和2946之间有9个数:2937、2938、2939、2940、2941、2942、2943、2944、2945。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万以内数的排序,按顺序列举,然后数一数即可解答。
2.用9、1、3、0这四个数字组成的最小的四位数是()。
A. 1039B. 1093C. 1390A解析: A【解析】【解答】解:用9、1、3、0这四个数字组成的最小的四位数是1039。
故答案为:A。
【分析】用四个不同的数组成最小的数,先把除了0之外最小的数放在首位,然后把剩下的数字从小到大排列起来,依次放数即可。
3.5□24<5419,口里最大可以填()。
A. 9B. 3C. 4B解析: B【解析】【解答】解:5□24<5419,□里最大可以填3。
故答案为:B。
【分析】这两个数的千位上的数相等,小于号前面的十位上的数比小于号后面的十位上的数大,所以小于号前面的百位上最大能填的数就是比小于号后面的百位上的数小1即可。
4.用、、三张卡片摆三位数,能摆成()个不同三位数。
A. 2个B. 4个C. 6个B解析: B【解析】【解答】解:能摆成4个不同的三位数。
故答案为:B。
【分析】因为要组成三位数,所以每个数放在首位,都有2种摆法,而0不能放在首位,所以一共有4种摆法。
5.一个四位数,它的千位上的数字和十位上的相同,百位上的数字和个位上的数字相同,它的个位上的数字是2,十位上的数字是个位上的4倍,这个数是()。
A. 4242B. 8282C. 2828B解析: B【解析】【解答】个位和百位上数字都是2,十位和千位上的数字都是2×4=8,这个数是8282。
故答案为:B。
【分析】先确定十位数字和千位数字,从高位到低位写出这个数。
整数的右边起依次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
6.妈妈去超市买如表三样物品.下面哪个问题适合用估算解决?()养生壶暖气扇学习机99元282元196元A. 妈妈准备多少钱才够?B. 收银员应收多少钱?C. 如果妈妈付给收银员600元钱,应找回多少钱?A解析: A【解析】【解答】对于选项A,妈妈准备的钱数应该为:99+282+196≈100+300+200=600(元),估算比较方便,可以进行估算;对于选项B,收银员应收的钱数必须是准确数,不能进行估算;对于选项C,妈妈付给收银员600元,应找回的钱数必须是准确数,否则对收银员和妈妈都不公平,故应找回的钱数不能进行估算。
2022年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经典测试卷(提高培优)(1)
一、选择题1.从24里面连续减6,减()次后结果是0。
A. 6B. 4C. 3B解析: B【解析】【解答】24÷6=4(次)故答案为:B。
【分析】要求从一个数里面连续减去另一个数,减几次为0,就是求这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
2.算式“32÷8=”表示把32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
A. 4B. 8C. 32A解析: A【解析】【解答】解:算式“32÷8=”表示把32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4。
故答案为:A。
【分析】除法算式的意义是:被除数平均分成除数的份数,每份就是求得的商。
3.计算与6÷6用同一句口诀的算式是()。
A. 6×6B. 6+6C. 6÷1C解析: C【解析】【解答】6÷6和6÷1用到的口诀都是“一六得六”。
故答案为:C。
【分析】6×6用的口诀是“六六三十六”6÷6和6÷1用的口诀都是“一六得六”。
4.20○4=5,○里填()。
A. +B. -C. ×D. ÷D解析: D【解析】【解答】解:20÷4=5。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乘法口诀表四五二十可知20÷4=5,据此解答即可。
5.下面算式中除数是2的是()。
A. 12÷2=6B. 2×3=6C. 10-2=8A解析: A【解析】【解答】解:下面算式中除数是2的是12÷2=6。
故答案为:A。
【分析】被除数÷除数=商,据此判断即可。
6.27是多少个9相加得到的,正确列式是()。
A. 27-9B. 27÷9C. 27+9B解析: B【解析】【解答】解:正确列式是:27÷9。
故答案为:B。
【分析】求一个数是由几个另一个数相加得到的,用这个数除以另一个数即可。
7.24÷3=8读作:()A. 24除以3等于8B. 24除3等于8C. 3除以24等于8A解析: A【解析】【解答】24÷3=8读作:24除以3等于8。
育才中学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经典测试(含解析)
一、选择题1.如图,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后沿线剪开,得到的图形是()。
A. B. C. B解析: B【解析】【解答】解: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可知,得到的图形是B。
故答案为:B。
【分析】这样对折再剪开后得到的图形一定是一个轴对称图形,会得到一个类似瓶子的图形。
2.下面()不是轴对称图形。
A. B. C. D. C 解析: C【解析】【解答】解: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可知,A、B、D中的数字都是轴对称图形,C 中的数字不是轴对称图形。
故答案为:C。
【分析】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边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3.由平移得到的图形是()A. B. C. C解析: C【解析】【解答】由平移得到的图形是。
故答案为:C。
【分析】在同一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按照某一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叫平移。
4.是从下列()剪下来的。
A. B. C. A解析: A【解析】【解答】是从剪下来的。
故答案为:A。
【分析】找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的方法:经过两对对称点连线段的中点画直线就是这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据此将图案左右对折即可。
5.下面图形中,()一定是轴对称图形。
A. 六边形B. 平行四边形C. 长方形D. 三角形C 解析: C【解析】【解答】长方形一定是轴对称图形。
故答案为:C。
【分析】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6.下面第()个图形是“小房子”在“小河”水中的倒影。
A. B. C. D. 以上都不是A解析: A【解析】【解答】小房子在水中的倒影是第一个图形。
故答案为:A。
【分析】小房子在水中的倒影可以理解为小房子垂直旋转了180度后的图形。
7.图案是从下列()剪下来的。
A. B. C. C解析: C【解析】【解答】图案是从下列剪下来的。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的知识,将已知图形左右对折即可得到答案。
(必考题)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经典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56÷7+□=20,□里面应填( )。
A. 12B. 28C. 16A解析: A【解析】【解答】解:56÷7+□=20,8+□=20,所以□=12。
故答案为:A。
【分析】在没有小括号,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的计算中,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在加法计算中,其中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2.小熊抱了4个玉米,熊妈妈抱的数量比小熊的3倍少2个,熊妈妈抱了()个玉米。
A. 12B. 11C. 10C解析: C【解析】【解答】解:4×3-2=12-2=10(个)故答案为:C。
【分析】用乘法先求出4的3倍,然后减去少的2个即可求出熊妈妈抱的个数。
3.校园里有杨树和松树共36棵,其中杨树有27棵,松树比杨树少( )棵。
A. 18B. 9C. 27D. 28A解析: A【解析】【解答】27-(36-27)=27-9=18(棵)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已知杨树和松树的总棵数及杨树的棵数,要求松树的棵数,用杨树和松树的总棵数-杨树的棵数=松树的棵数,然后用杨树的棵数-松树的棵数=松树比杨树少的棵数,据此列式解答。
4.一支钢笔8元,妈妈拿了50元钱买了3支,还剩多少钱?正确的列式是()。
A. 8×3+50B. 50-8×3C. 50-8-3B解析: B【解析】【解答】一支钢笔8元,妈妈拿了50元钱买了3支,还剩多少钱?正确的列式是:50-8×3。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要求妈妈剩下的钱数,用妈妈带的钱数-每支钢笔的价钱×买的钢笔数量=剩下的钱数,据此列式解答。
5.60×8+5和60×(8+5)相比,结果相差()。
A. 60B. 295C. 0B解析: B【解析】【解答】解:60×8+5=480+5=48560×(8+5)=60×13=780相差:780-485=295。
《好题》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经典测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1.如下图,3号杯中的水大约重多少克?()A. 30B. 60C. 100B解析: B【解析】【解答】根据1号可知空杯重20克;结合1号、2号可知2号杯中的水重50-20=30(克),3号杯中的水大约重30×2=60(克)故答案为:B。
【分析】观察图形可知3号杯中水大约是2号杯中水重量的2倍,用2号台秤指针数减去1号台秤指针数,即可得到2号杯中水的重量,再乘2可得到答案。
2.笑笑家的电视机约重10()。
A. 千克B. 克C. 吨A解析: A【解析】【解答】笑笑家的电视机约重10千克。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质量单位的认识,常见的质量单位有吨、千克、克,一台电视机的质量用千克作单位比较合适,据此解答。
3.一只驼鸟的体重是90千克,3只企鹅的体重是75千克,一只鸵鸟比一只企鹅重()千克.A. 15千克B. 65千克C. 87千克B解析: B【解析】【解答】90-75÷3=90-25=65(千克)故答案为:B。
【分析】由题意可知,先用除法求出一只企鹅的平均体重,再求相差多少。
4.5千克和6千米相比( )。
A. 5千米比6千克多B. 5千米比6千克少C. 无法比较C解析: C【解析】【解答】千克是重量单位,千米是长度单位,无法比较。
故答案为:C【分析】不是一个单位的量无法比较大小。
5.100颗黄豆重约25克,照这样推算,1亿颗黄豆重约()。
A. 250千克B. 2500千克C. 25000千克D. 250000千克C解析: C【解析】【解答】25÷100×100000000÷1000=0.25×100000=25000(千克)。
故答案为:C。
【分析】黄豆质量÷黄豆颗数=一颗黄豆的质量;一颗黄豆的质量×1亿=1亿颗黄豆的质量;最后除以1000把克化为千克。
6.2000克海棉和2千克铁比较()A. 铁重B. 海棉重C. 一样重C解析: C【解析】【解答】 2000克海棉和2千克铁比较:一样重。
济南稼轩中学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经典测试(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如下图,3号杯中的水大约重多少克?()A. 30B. 60C. 100B解析: B【解析】【解答】根据1号可知空杯重20克;结合1号、2号可知2号杯中的水重50-20=30(克),3号杯中的水大约重30×2=60(克)故答案为:B。
【分析】观察图形可知3号杯中水大约是2号杯中水重量的2倍,用2号台秤指针数减去1号台秤指针数,即可得到2号杯中水的重量,再乘2可得到答案。
2.下面的物体,大约重1千克的是()。
A. 一头猪B. 一个大冬瓜C. 2包食盐C解析: C【解析】【解答】下面的物体,大约重1千克的是 2包食盐。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对一头猪、一个大冬瓜和2包食盐质量的了解以及对质量单位的把握,即可解答。
3.笑笑家的电视机约重10()。
A. 千克B. 克C. 吨A解析: A【解析】【解答】笑笑家的电视机约重10千克。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质量单位的认识,常见的质量单位有吨、千克、克,一台电视机的质量用千克作单位比较合适,据此解答。
4.一本数学书大约重()。
A. 30厘米B. 300克C. 3千克B解析: B【解析】【解答】一本数学书大约重300克。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质量单位的认识,常见的质量单位有千克、克,1千克=1000克,根据生活实际可知,一本数学书的质量用克作单位比较合适。
5.把3千克、1吨、4000克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3千克<1吨<4000克B. 1吨<4000克<3千克C. 3千克<4000克<1吨C 解析: C【解析】【解答】解:1吨=1000千克,4000克=4千克,所以从小到大排列是3千克<4000克<1吨。
故答案为:C【分析】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把单位都换算成千克后再比较大小即可。
6.王力的体重是45( )。
A. 克B. 千克C. 米B解析: B【解析】【分析】一个人的体重用千克作单位,据此解答.7.一个苹果大约重200克,和5个苹果差不多重的是()。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精编练习题(共 100 道)
二年级数学下册练习题(一)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16 与 14 的和是(),再减去 20,结果得()。
2、85 比 91 少(),比 62 多 8 的数是()。
3、按规律填数。
⑴ 9 ,11 ,13 ,15 ,(),(),()。
⑵ 34 ,30 ,26 ,22 ,(),(),()。
4、小明有 19 块糖,小星的糖比小明多,小红的糖比小明少。
小星最少有()块糖,小红最多有()块糖。
5、第一行:△△△△△△△第二行:△△△△△△△△△△△△△第一行添上()个△,就和第二行同样多。
第二行拿走()个△,就和第一行同样多。
从第二行拿()个△到第一行,两行△就同样多。
6、数一数,填一填。
()边形()边形()边形7、妈妈买20 块糖,我先吃 4 块,还剩()块,又吃9 块,还剩()块。
8、兰兰有 8 张邮票,明明有 12 张邮票,兰兰比明明少()张,明明给兰兰()张,两人就同样多了。
9、如下图,长方形剪去一个角后,剩下的图形是()边形10、得数比 60 大的算式是()。
A. 70-20+35 B. 45-25+35 C. 42+30-2711、比 64 少 18 的数是()。
A. 82B. 46C. 7312、下面的图形中,不是四边形的是()。
A B C13、下图中有()个四边形。
A. 4B. 5C. 914、直接写得数30+5= 28-22= 90+6= 16-6= 78-70=66-6 = 45+5 = 78-6 = 96+4 = 47+20=15、列竖式计算23+47-39= 85-18-29= 45+17+35=76—28+44= 40+7—28= 36+36—50=16、把下面图形分成 2 个四边形17、圈出下列数中的偶数:5、66、83、12、32、16、25、36、41、22、85、7618、小红拿 50 元买礼物,阿姨找回了 29 元,这份礼物要多少钱?二年级数学下册练习题(二)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9、红花 43 朵,黄花比红花少 13 朵,黄花多少朵?20、二年级三班同学分组植树,第一组植树 35 棵,第二组比第一组多植树 8 棵。
《好题》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经典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1.一支钢笔的价钱是6元,李老师用54元可以买()支。
A. 9B. 8C. 48A解析: A【解析】【解答】54÷6=9(支)故答案为:A。
【分析】已知一支钢笔的单价与用去的总价,要求买的数量,用总价÷单价=数量,据此列式解答。
2.小刚和小强进行口算比赛。
每人做了72道,小强每分钟做9道,小刚做了9分钟。
他俩谁做得快?()A. 小刚B. 小强C. 一样快D. 无法比较B 解析: B【解析】【解答】解:72÷9=8分钟<9分钟,所以小强做得快。
故答案为:B。
【分析】问谁做得快,就是就谁用的时间短,其中小强做完用的时间=题目的道数÷小强每分钟做的道数,然后进行比较即可。
3.56米长的彩带,剪了7次,平均每段长多少米?()。
A. 8B. 7C. 6B解析: B【解析】【解答】56÷(7+1)=56÷8=7(米)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将彩带剪了7次,表示把彩带平均分成7+1=8段,要求每段有多长,用彩带总长度÷段数=平均每段的长度,据此列式解答。
4.小红做18道口算题用了2分钟,她平均每分钟做()道题。
A. 3B. 6C. 8D. 9D解析: D【解析】【解答】解:小红平均每分钟做18÷2=9道题。
故答案为:D。
【分析】小红平均每分钟做的道数=小明作题的总数÷小明做这些题用的时间,据此代入数据作答即可。
5.计算42÷6=7,想口诀()A. 六七四二B. 七六四二C. 六七四十二D. 七六四十二C解析: C【解析】【解答】解:计算42÷6=7,想口诀:六七四十二。
故答案为:C。
【分析】算式中除数是6,那么根据6的乘法口诀:六七四十二,可以计算出商是7。
6.小华做了36朵红花,每9朵扎成一束,一共可以扎()束。
A. 4B. 5C. 6D. 7A 解析: A【解析】【解答】解:36÷9=4(束)故答案为:A。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练习题(三篇)
【导语】做数学题可以⾼效帮助学习者理解全⽅位,多⾓度理解基本知识,拓展思路,积累技巧。
⽽这些恰是考试所需要的。
但是,做题有⽤的前提是,做过的题必须知道⾃⼰为什么做对,为什么做错,做错的完全理解没有,否则,只是练字,起不到做题的作⽤。
以下是整理的《⼩学⼆年级下册数学练习题(三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学⼆年级下册数学练习题篇⼀ ⼀、填空题。
1、⼀枚2分硬币约重1(),1千克=()克。
2、在算式30÷5=6中,被除数是(),除数是(),商是()。
3、56⾥⾯有()个8。
4、⼀个三位数,它的位是()位。
⼀个数的位是千位,它是()位数。
5、5573的千位和百位上都是5,千位上的“5”表⽰()个(),百位上的“5”表⽰()个()。
6、由4,6,0组成的三位数是(),组成的最⼩三位数是()。
7、⽤两个3和两个0组成⼀个四位数,其中⼀个0都不读的是(),只读⼀个0的是()和() 8、⼀台电脑的售价是4988元,约是()元。
9、括号⾥能填⼏? 5×()<43 8×()<70 10、在⾥填上“>”、“ 4900克() 5千克 1300-800() 500 4859() 4598 81÷9÷3() 2×6+4 ⼆、判断题。
(对的打“√”,错的打“×”) 1、x ÷6=7…… 的值是5。
() 2、和899相邻的两个数是900和901 () 3、三位数⼀定⽐四位数⼩() 4、⼀个苹果约重150克() 5、开窗户是在做旋转运动() 三、选择题。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
1、五五⼆⼗五这句⼝诀可以写()道除法算式。
A、 1 B 、2 C、 3 2、下⾯⼏个数,除以6没有余数的数是()。
A、 6B、 25C、 38 3、16÷4+4的结果()16÷(4+4)的结果。
A 、⼤于 B、⼩于 C、等于 4、果园⾥有76棵苹果树,梨树⽐苹果树朵⼀些,梨树可能有()棵。
二年级下册数学经典测试题
二年级下册数学经典测试题一、培优题易错题1.学校开设了美术、音乐和体育三门课,王、李、张老师分别教其中一门课。
王老师不是美术老师,李老师从不在操场上课,张老师上课要有钢琴。
这三位老师分别教哪一门课?【答案】【解析】【分析】根据条件“ 张老师上课要有钢琴”可知,张老师教音乐;根据条件“ 王老师不是美术老师”可知,王老师可能是体育老师或音乐老师,因为张老师教音乐,则王老师是体育老师,那么李老师是美术老师,据此推理。
2.先把不符合规律的图形划掉,再在后面画出正确的图形。
(1)(2)(3)【答案】(1)(2)(3)【解析】【分析】(1)观察图可知,此题是按“”三个图形为一组循环排列的,据此规律解答;(2)观察图形可知,此题是按“”三个图形为一组循环排列的,据此规律解答;(3)观察图形可知,此题是按“”三个字为一组循环排列的,据此规律解答。
3.猜一猜,画一画。
(1)(2)【答案】(1)(2)【解析】【分析】(1)观察图可知,此题是按“”两个图形为一组循环排列的,据此规律解答;(2)观察图可知,此题是按“”三个图形为一组循环排列的,据此规律解答。
4.王老师带着阳阳、小宇、小力、小颖和贝贝围成一圈做游戏(如下图),贝贝在王老师对面,王老师的两边是小力和小颖,小宇在贝贝的左边,小力正好在小宇对面.你能把他们的名字写在括号里吗?【答案】解:小颖,小宇,贝贝、阳阳、小力。
(顺时针排列)【解析】5.给下面的钟面画上时针或分针.【答案】解:【解析】6.画一画,分一分。
(1)至少能分成________个三角形(2)画一条线段,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五边形。
【答案】(1)4(2)【解析】【解答】解:(1)故答案为:4。
【分析】(1)从六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至少可以分成三角形的个数等于六边形的边数减2即可。
(2)从五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向邻边任意一点(除顶点外)作线段,可以把五边形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五边形。
7.看!小猫、小熊和小兔要进行赛车比赛了,它们比赛完谁会是第一?谁是第二?会有多少种结果呢?【答案】解:小猫第一、小熊第二;小猫第一,小兔第二;小熊第一,小猫第二,小熊第一,小兔第二;小兔第一、小熊第二;小兔第一、小猫第二。
山东省烟台第二中学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经典测试(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余数是4的算式是()。
A. 36÷8B. 10÷4C. 18÷6A解析: A【解析】【解答】选项A,36÷8=4……4,余数是4;选项B,10÷4=2……2,余数是2;选项C,18÷6=3。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题意,先利用乘法口诀口算出结果,然后根据余数选择。
2.在A÷B=14……15中,除数B最小是()。
A. 14B. 15C. 16C解析: C【解析】【解答】15+1=16.故答案为:C。
【分析】余数+1=最大的除数。
3.某工地有38吨石子需要运走,用载重4.5吨的卡车运,需用()辆卡车才能一次运完。
A. 7B. 8C. 9C解析: C【解析】【解答】38÷4.5=8(辆)......2(吨);8+1=9(辆)。
故答案为:C。
【分析】石子总吨数÷每辆车拉的吨数=需要车的辆数+余下的吨数,需要车的辆数+1=一共需要的车的辆数。
4.在□÷6=32 …○中,余数不可能是()A. 4B. 5C. 7C解析: C【解析】【解答】余数必须小于除数,故余数不可能是大于6。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判断。
5.一个两位数除以最大的一位数,余数最大是()。
A. 7B. 8C. 9B解析: B【解析】【解答】解:最大的一位数是9,余数最大是8。
故答案为:B。
【分析】在有余数的除法计算中,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因此余数最大要比除数小1。
6.超市搞促销活动,全场牛奶“买四送一”,一瓶牛奶3元钱,小华有13元,最多可以买到()瓶牛奶.A. 3B. 4C. 5C解析: C【解析】【解答】解:13÷3=4(瓶)……1(元),4+1=5(瓶)故答案为:C。
【分析】用13除以3求出买的瓶数和剩下的钱数,由于刚好买4瓶,所以要送1瓶,由此确定可以买的瓶数即可。
7.幼儿园买来46盆花,至少拿走()盆后,就能正好平均分给6个班。
【解析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经典测试(培优)(1)
一、选择题1.在一个除法算式中,除数是8,商和余数相等,被除数最大是()。
A. 62B. 63C. 64B解析: B【解析】【解答】余数最大的是7,则商也是7。
被除数=7×8+7=56+7=63。
故答案为:B。
【分析】余数小于除数,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要使被除数最大时,则需要商最大即余数最大,本题中除数是8,则余数最大是7。
2.每条船限乘6人,32人去划船,至少需要租()条船。
A. 5B. 6C. 7B解析: B【解析】【解答】32÷6=5(条)......2(人);5+1=6(条)。
故答案为:B。
【分析】人数÷每条船限乘人数=船坐满的条数+余下人数;船坐满的条数+1=至少需要租船条数。
3.□÷○=4……6,○中的数最小是()。
A. 6B. 7C. 4B解析: B【解析】【解答】□÷○=4……6,○中的数最小是7。
故答案为:B。
【分析】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必须比除数小,据此解答。
4.余数是2的算式是()。
A. 15÷7B. 18÷4C. 16÷3B解析: B【解析】【解答】A:15÷7=2……1;B:18÷4=4……2;C:16÷3=5……1。
故答案为:B。
【分析】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一位数,根据乘法口诀直接试商,用被除数减去商和除数的积确定余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5.每辆车限坐5人,27人同时乘车,至少需要准备()辆车.A. 5B. 6C. 7B解析: B【解析】【解答】27÷5=5(辆)…2(人)5+1=6(辆)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有余数的除法,根据题意,用总人数÷每辆车的限坐人数=可以坐满的辆数……剩下的人数,不管剩下几人,都需要再坐一辆车,据此列式解答。
6.循环小数5.678678.…的小数部分的第十位上的数字是()。
A. 6B. 7C. 8A解析: A【解析】【解答】解:10÷3=3……1,所以第十位上的数字是6。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经典练习题(含答案解析)(2)
一、选择题1.下表是二年级学生喜欢的图书人数情况。
种类连环画故事书科技书其他人数181284(1)喜欢( )的人数最多。
A.连环画B.故事书C.科技书D.其他(2)喜欢( )的人数最少。
A.连环画B.故事书C.科技书D.其他(3)喜欢故事书的人数比喜欢连环画的少( )人。
A.10B.6C.4D.8(4)喜欢连环画的和喜欢科技书的一共有( )人。
A.30B.20C.26D.12A解析:(1)A(2)D(3)B(4)C【解析】2.下面是三二班同学喜欢的体育项目人数情况。
项目跳绳赛跑乒乓球铅球人数(人)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喜欢赛跑的有()人。
A. 10B. 3C. 15D. 2C 解析: C【解析】【解答】解:由题可知,一笔代表1票,则可数得喜欢赛跑的有15人。
故答案为:C。
【分析】数据收集即从题目中得到相关的数据信息,据此得出喜欢赛跑的人数。
3.下面是三一班参加校运动会项目情况。
跳绳比跑步的多()人。
A. 5B. 4C. 3D. 2C解析: C【解析】【解答】解:由图可得,跳绳的×有10个,跑步的×有7个,10-7=3个,又因为一个“×”表示一个人,所以可得跳绳的比跑步的多3人。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中×的多少能反映出参加校运动会不同项目的同学人数,根据“跳绳比跑步多的人数=跳绳的人数-跑步的人数”计算即可。
4.选一选。
小动物举行运动会,四种动物参加50米跑,它们的比赛如小表。
运动员小猫小狗小熊小兔成绩13秒9秒20秒11秒A.小猫B.小狗C.小熊(2)给它们排个名次:()。
A.小猫、小狗、小熊、小兔B.小狗、小兔、小猫、小熊C.小熊、小猫、小兔、小狗D.小熊、小猫、小狗、小兔B解析:(1)B(2)B【解析】5.学校有8个班参加了回收废报纸活动。
第一天回收废报纸43千克;第二天回收废报纸38千克;第三天回收废报纸39千克。
平均每天回收废报纸()千克。
A. 39B. 40C. 41D. 42B解析: B【解析】【解答】(43+38+39)÷3=40(千克)【分析】根据简单的统计表,即得平均每天回收废报纸40千克。
(必考题)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经典测试题(1)
一、选择题1.下面不能表示12÷4=3的是()。
A. B. C.B解析: B【解析】【解答】解:12÷4=3表示把12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也表示12每4个一份,可以分成3份。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除法的意义作答即可。
2.每2个一盒,可以放几盒?就是求()。
A. 10里面有几个2?B. 把10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多少?A解析: A【解析】【解答】解:每2个一盒,可以放几盒就是求10里面有几个2。
故答案为:A。
【分析】共有10个桃子,10里面有几个2,就能放几盒。
3.8是2的几倍?正确的答案是()。
A. 10B. 16C. 4C解析: C【解析】【解答】 8是2的几倍?正确的答案是8÷2=4。
故答案为:C。
【分析】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据此列式解答。
4.一个数与3相乘,积是9,这个数是()。
A. 18B. 3C. 27B解析: B【解析】【解答】9÷3=3,这个数是3。
故答案为:B。
【分析】一个数乘3=9,用积除以一个因数即可求出另一个因数。
5.有15枝玫瑰、25枝百合,如果用3枝玫瑰和4枝百合扎成一束,这些花最多可以扎成()束。
A. 5B. 6C. 7A解析: A【解析】【解答】15÷3=5(束);25÷4=6(束)……1(枝);这些花最多可以扎成5束。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分别用除法求出两种花可以扎几束,因为是两种花合扎的花束,所以取少的得数。
6.下列算式中,商最大的算式是( )。
A. 24÷3B. 42÷6C. 36÷4D. 24÷6C解析: C【解析】【解答】选项A,24÷3=8;选项B,42÷6=7;选项C,36÷4=9;选项D,24÷6=4;9>8>7>4,商最大的是36÷4.故答案为:C.【分析】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根据乘法口诀计算,然后比较商的大小,据此解答.7.下面的算式中,商最大的是()。
(必考题)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经典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心心幼儿园新进了一批玩具。
玩具个数(个)812610心心幼儿园新进的玩具一共有()个。
A. 20B. 36C. 18D. 26B解析: B【解析】【解答】解:因为8+12+6+10=36(个),所以心心幼儿园新进的玩具一共有36个。
故答案为:B。
【分析】小熊的数量+小羊的数量+小鸭子的数量+小猴的数量=新进玩具的数量。
数据分析需理解不同的统计表中数据表示的含义,是提取有用信息和形成结论而对数据加以详细研究和概括总结的过程。
此题中个数的多少能进一步计算出新进玩具的总量。
2.下表是某城市6月份天气情况。
天气晴天雨天阴天多云天数(天)17247()天气经常出现。
A. 晴天B. 雨天C. 阴天D. 多云A 解析: A【解析】【解答】解:因为17>7>4>2,即天气是晴天的天数最多,所以说晴天天气经常出现。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中天数的多少能反映出不同天气出现的频率,比较天数的大小,天数最多的天气就是经常出现的。
3.李明调查了五个同学的身高,数据如下表。
姓名李明王芳赵兰刘玉李琴身高(cm)14113913814314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刘玉的身高最高B. 刘玉一定比其他同学吃的多C. 赵兰最矮B解析: B【解析】【解答】解:因为143>142>141>139>138,即说明刘玉的身高>李琴的身高>李明的身高>王芳的身高>赵兰的身高,所以刘玉的身高最高、赵兰最矮,所以A、C正确。
题目中并未说身高与饮食多少有关,所以B错。
故答案为:B。
【分析】数据分析需理解不同的统计表中数据表示的含义,然后提取有用信息和形成结论而对数据加以详细研究和概括总结的过程。
此题中身高的大小能反映出五个同学间身高的高矮。
4.选一选。
小动物举行运动会,四种动物参加50米跑,它们的比赛如小表。
运动员小猫小狗小熊小兔成绩13秒9秒20秒11秒(1)()跑得最快。
北京良乡第四中学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经典测试(含答案)
一、选择题1.一枚1元的硬币大约重6克,1000枚1元的硬币大约重6千克,1亿枚硬币大约重()吨。
A. 6B. 60C. 600D. 6000C解析: C【解析】【解答】解:100000000×6=600000000克=600000千克=600吨。
故答案为:C。
【分析】先算出1亿里面有几个1,那么就有几个6克,然后进行单位换算,即1吨=1000千克=1000000克。
2.下面()大约是1千克。
A. 2只鸡蛋B. 5袋大米C. 6个苹果D. 10个1元硬币C解析: C【解析】【解答】解:A:2只鸡蛋大约是100克;B:5袋大米大约是100千克;C:6个苹果大约是1千克;D:10个1元硬币大约是50克。
故答案为:C。
【分析】1千克=1000克,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千克的大小选择即可。
3.下面的物体,大约重1千克的是()。
A. 一头猪B. 一个大冬瓜C. 2包食盐C解析: C【解析】【解答】下面的物体,大约重1千克的是 2包食盐。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对一头猪、一个大冬瓜和2包食盐质量的了解以及对质量单位的把握,即可解答。
4.亲爱的同学,你认为自己的体重接近30()。
A. 克B. 吨C. 厘米D. 千克D解析: D【解析】【解答】亲爱的同学,你认为自己的体重接近30千克。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质量单位的认识,一个小学生的体重用千克作单位比较合适,据此解答。
5.一只驼鸟的体重是90千克,3只企鹅的体重是75千克,一只鸵鸟比一只企鹅重()千克.A. 15千克B. 65千克C. 87千克B解析: B【解析】【解答】90-75÷3=90-25=65(千克)故答案为:B。
【分析】由题意可知,先用除法求出一只企鹅的平均体重,再求相差多少。
6.()最接近1千克.A. 一根跳绳的长度B. 汽车的载重量C. 两包盐的重量C解析: C【解析】【解答】解:两包盐的重量最接近1千克。
故答案为: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下册数学经典测试题
一、培优题易错题
1.你能把、、、四张数字卡片按要求组数吗?(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填写)
(1)最大的四位数是多少?最小的四位数是多少?
(2)只读一个零的四位数有哪些?一个零也不读的四位数有哪些?
【答案】(1)解:最大的四位数是(6200),最小的四位数是(2006)。
(2)解:只读一个零的四位数有(2006、2060、6002、6020),一个零也不读的四位数有(2600、6200)。
【解析】要使2、6、0、0四张数字卡片组成最大的四位数,最高位上必须是最大的数字,即6,再把剩下的数字由大到小依次写在百位、十位、个位上。
要组成最小的四位数,最高位必须是这四个数字中除0以外最小的数,即2,然后把剩下的数由小到大依次写在百位、十位、个位上。
要使2、6、0、0组成的四位数只读一个零,就要在中间写一个零或两个零;要使组成的四位数一个零也不读,必须把两个零都写在数的末尾。
2.用0、2、4、6组成三位数
【答案】解:246,264,240,260,460,406,420,402,640,620,604,602
【解析】
3.下面四个小朋友站的位置是这样的:乙站在甲的右边;丙站在甲的左边;丁站在丙的左边。
请你将甲、乙、丙、丁分别填写在横线上。
【答案】
【解析】【分析】根据条件“ 丙站在甲的左边;丁站在丙的左边”可知,甲、丙、丁三人的
位置是:从左往右分别是丁,丙,甲,结合条件“乙站在甲的右边”,则四个人的位置是:丁,丙,甲,乙,据此解答。
4.行1千米需要多长时间?把出行方式和相应的时间连接起来。
【答案】解:
【解析】
5.给下面钟面画上时针和分针
(2时30分)
【答案】解:
【解析】
6.在钟面上画出时针和分针.
【答案】解:
【解析】
7.画一画,分一分。
(1)至少能分成________个三角形
(2)画一条线段,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五边形。
【答案】(1)4
(2)
【解析】【解答】解:(1)
故答案为:4。
【分析】(1)从六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至少可以分成三角形的个数等于六边形的边数减2即可。
(2)从五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向邻边任意一点(除顶点外)作线段,可以把五边形分成
一个三角形和一个五边形。
8.电影院每排有10个座位,淘气和爸爸、妈妈去看电影,他们想买第一排3张连坐的票,可以有多少种买法?买好票他们又有多少种不同的坐法呢?
【答案】解:①②③、②③④、③④⑤、④⑤⑥、⑤⑥⑦、⑥⑦⑧、⑦⑧⑨、⑧⑨⑩共8种买法。
①淘气爸爸妈妈;②淘气妈妈爸爸;③爸爸淘气妈妈;④爸爸妈妈淘气;⑤妈妈爸爸淘气;⑥妈妈淘气爸爸共6种。
答:共有8种买票法,共有6种坐法。
【解析】【分析】需要3张票连号,给这10个座位编号,从①开始,然后列举出所有连号的票即可确定买法。
三人按照顺序坐,先确定排第一的,然后确定排第二和第三的,这样列举出所有坐法即可。
9.从南通到南京的汽车,除起点、终点外,中途还要停靠5个站。
汽车公司要为这趟汽车准备多少种车票?
【答案】解:6+5+4+3+2+1=21(种)
答:汽车公司要为这趟汽车准备21种车票、
【解析】【分析】车票种数=站点总数×(站点总数-1),比如:从起点到终点和回来应该是两种票,所以车票的种数计算是排列,有顺序的。
10.按下面的方式穿珠子。
第16颗是什么颜色?第25颗是什么颜色?
【答案】解:16÷4=4(组)
25÷4=6(组)…..1(个)
答:第16颗是白色珠子,第25颗是黑色珠子。
【解析】【分析】因为珠子是有规律出现的,2黑2白四个一组。
16里面刚好有4组,所以第16个是白色;25里面有6组还多1个,所以第25颗应该是黑色。
11.排队游戏。
小冰、小亮、小强、小风四人一起排队上车。
小风在小冰和小亮的中间,小强在最后,小冰不是第一个。
请把他们的名字从前往后写下来。
【答案】小亮、小风、小冰、小强
【解析】【解答】根据分析可知,他们的名字从前往后分别是:小亮、小风、小冰、小强.答:他们的名字从前往后分别是:小亮、小风、小冰、小强.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先确定最后一个人是小强,剩下的是小冰、小亮、小风三人的排列顺序,根据条件“小风在小冰和小亮的中间,小冰不是第一个”,可以推出:小亮是第一个,小风是第二个,小冰是第三个,小强在最后,据此顺序排列.
12.从1~9中选合适的数字填入下面的方框中。
(每个算式中的数字不能重复)
(1)
(2)
(3)
【答案】(1)或
(2)或
(3)或
【解析】【分析】(1)根据和的个位是7,一个加数的个位是5,可以推出另一个加数的个位是7-5=2,根据和的十位是9,可以推出两个加数的十位可以是3和6或8和1,据此解答;
(2)根据和的个位是8,可以推断两个加数的个位数相加等于8,且两个加数不同,则两
个加数个位可以是1和7、3和5,当个位是1和7时,十位是2和4,当个位是3和5时,十位是2和4,据此解答;
(3)根据差的个位是5,减数的个位是6,可以推出被减数的个位是:6+5=11,被减数的个位是1,被减数的十位是8时,减数的十位是3,当被减数的十位是7时,减数的十位是2,据此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