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备考资料精编_庄子,一只真正的蝴蝶

合集下载

庄周梦蝶的故事寓意

庄周梦蝶的故事寓意

庄周梦蝶的故事寓意庄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的作品中有一则著名的寓言故事——“庄周梦蝶”。

这个故事讲述了庄子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飞来飞去,忘记了自己原本是庄子这个人。

当他醒来后,他开始思考自己是谁,是庄子还是蝴蝶?这个故事虽然简短,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寓意。

庄周梦蝶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生如梦,一切皆虚。

在这个故事中,庄子在梦中变成了一只蝴蝶,飞来飞去,忘记了自己原本是庄子这个人。

这个情节表达了一个深刻的哲理,即人生的真实性和虚幻性。

我们所经历的一切,可能只是一场梦境,而我们所认为的现实,可能只是一个虚幻的幻象。

因此,我们不能轻信自己所看到的一切,要保持怀疑的态度,不要轻易相信自己的感官和经验。

同时,庄周梦蝶的故事也告诉我们,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

在梦中,庄子忘记了自己原本是庄子这个人,而变成了一只蝴蝶。

这个情节表达了一个深刻的哲理,即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

我们所能够认识和理解的世界,只是一个局部和片面的,而真实的世界可能远远超出了我们的认识能力。

因此,我们要保持谦逊和谨慎的态度,不要自以为是,不要轻易下结论,要不断扩展自己的认识边界,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

此外,庄周梦蝶的故事还告诉我们,人的身份和本质是可以变化的。

在梦中,庄子变成了一只蝴蝶,忘记了自己原本是庄子这个人。

这个情节表达了一个深刻的哲理,即人的身份和本质是可以变化的。

我们所认为的自己,可能只是一个偶然的产物,而我们的身份和本质,可能会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因此,我们要保持开放和包容的态度,不要固执己见,不要将自己局限在某种身份和本质之中,要不断调整和改变自己,适应社会和环境的变化。

总之,庄周梦蝶的故事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寓意,对我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有着深刻的启示。

人生如梦,一切皆虚;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人的身份和本质是可以变化的。

我们要保持怀疑的态度,不要轻易相信自己的感官和经验;要不断扩展自己的认识边界,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要保持开放和包容的态度,不要固执己见,不要将自己局限在某种身份和本质之中。

庄子:蝴蝶仅是一个“物化”的标本而已,万物同体才是世界的本质

庄子:蝴蝶仅是一个“物化”的标本而已,万物同体才是世界的本质

庄子:蝴蝶仅是一个“物化”的标本而已,万物同体才是世界的本质庄周梦蝶是一个画面绮丽而富含哲理的寓言故事,蝴蝶在这则故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那么,蝴蝶本身有没有什么深刻寓意呢?蝴蝶的出场不是真实的出场,而是虚幻地出现在梦中的。

庄子为什么要选择这个美丽的配角呢?庄子做梦为什么要成为了一只自在飞舞的蝴蝶呢,为什么没有成为一只自由灵巧的猿猴呢?如果化成了猿猴,是不是庄子就成为了“进化论”的发现者?也许庄子也像现代的导演一样喜欢选用俊男靓女。

蝴蝶是美丽的,也是自在的,无关乎是否入梦,以及蝶化庄周。

蝴蝶,色彩艳丽,与花为伴,任之自然,随之变化,展现了一种纯粹自然的生命状态。

蝴蝶本身是否就是一个完美的“物化”标本呢?蝴蝶由幼虫变成蛹,由蛹再蜕化成蝶,可以说不同的生命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生命形态,这种形态变化并没有改变同一生命体的本质,不断变化的生命形态只是不同的生命现象而已。

花与果也是如此,花是一种生命形态,花谢了,果结了,果是另一种生命形态。

不同的生命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生命形态,但并没改变同属一个生命体的本质,花果只是不同的生命现象而已。

以此类推,庄周与蝴蝶也是如此,虽然生命形态完全不同,但是否同属于一个伟大的生命体呢?不可否认,庄子的思想逻辑应该是这样的。

庄周与蝴蝶也是一样,二者只是不同的生命现象,本质是没有差别的。

得道的过程,就是消除这种差别的过程,摒弃二元对立的观念。

“以道观之”,学会从整体统一的角度看世界,这可称为把握住了大道的枢纽。

物都是相对的,因为物都是变化的,这就是“物化”,重点是化,人们的思想认知也是如此。

比如我们每天吃饭,各种食材就转化成了我们身体的一部分。

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新陈代谢相互转化的过程,就像一个大熔炉,万物在里面不停地演化着,你成为我,我变成你,化而不休,变而不止。

万物之间的转化,告诉我们物与物之间并没有天然的鸿沟,而是相互依存统而为一的。

这种转化是自然的,也是必然的,这意味着万物之间是相通的,内含统一的共性,从宇宙的角度看万物是一体的,物我是没有分别的。

高考备考资料精编_50个话题解读范文及点评

高考备考资料精编_50个话题解读范文及点评

50个话题解读范文及点评论文作文0519 1955目录命题1:境遇例文(1)境遇与努力打赌徐子菲例文(2)蔷薇的启示潘锐例文(3)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尹秋鸽命题2:蝴蝶效应例文(4)蝴蝶梦·执著·坦然徐子菲例文(5)三幕剧姚天骄例文(6)种子·蝴蝶·稻草丁薇命题3:距离例文(7)心灵的距离姚天骄例文(8)留一点飘渺给自己许维静例文(9)我在你心中赵天枢命题4:家例文(10)家李舒妍例文(11)家·春·秋吴伊琼例文(12)家的味道朱克诺例文(13)与纪伯伦谈话许维静命题5:位置例文(14)关于位置谷书斌例文(15)夏夜的童话杨小扬例文(16)橘子红了荣文婷命题6:协作例文(17)几辈子的真理吴越例文(18)七天七世纪赵天枢命题7:生命例文(19)生命的价值朱克诺例文(20)真生命赵天枢例文(21)蜂垂死许维静例文(22)自然的国度快乐多多于赫赫命题8:智者四句话例文(23)我相信朱克诺例文(24)拨一块心田给别人项楠命题9爱我所有例文(25)露珠啊,幸福吧崔扬扬例文(26)因为爱,所以爱赵天枢例文(27)驻足,爱吧尹秋鸽命题10:速度例文(28)我,比你快吴越例文(29)加速!加速!尹秋鸽命题11:态度与成功例文(30)心中的花园马明睿命题12:三学者谈治学例文(31)心在天上,脚在地上徐冉例文(32)路在脚下隋然命题13:……本来就是丰富多彩的例文(33)现实的空间潘锐例文(34)多彩的生活冯慧峤例文(35)生命的色彩隋然例文(36)选择七彩阳光任之光例文(37)生活,多彩的万花筒刘红岩例文(38)秋风,馈赠给我们的孙雪命题14:卵石与钻石例文(39)学会满足冯慧峤例文(40)选择,不需要后悔苗地例文(41)收获快乐潘锐例文(42)卵石与钻石刘爽例文(43)得失一瞬间宋卓例文(44)苦难是一笔财富刘红岩命题15:镜子例文(45)处处需要一面镜子苗地例文(46)为自己身边留一面镜子王哲例文(47)忠言逆耳利于行刘洋例文(48)诤友——照亮人生之路的明镜刘红岩命题16:关于等待例文(49)甩开步子,踏出精彩人生苗地例文(50)需要等待孙路尧命题17:为他人开一朵花例文(51)梦里花落知多少刘英茜例文(52)为他人开一朵花陈璐莹例文(53)为他人开一朵花王伟男命题18:……更有力量例文(54)和风细雨更有力量李茉例文(55)委婉更有力量陈曦例文(56)和风细雨更有力量杨雯静命题19:关于尊重例文(57)以尊为重隋然命题20:熟悉的地方有(没有)风景例文(58)风景,就在熟悉的地方韩光皓例文(59)错过的风景隋然例文(60)熟悉的地方充满风景宋卓例文(61)风光在畔关乐禾命题21:都在干例文(62)众人划桨开大船徐冉例文(64)团结才是力量徐锦命题22:给生命定调例文(64)曲中人杨柳例文(65)生命交向曲文一采例文(66)命运乐章于静雯命题23关于传统文化例文(67)千年泪孙竹溪命题24:小狗也应大声叫例文(68)小小百合也有春天赵弥文命题25:库丁和他的两个儿子例文(69)舒展翱翔的翅膀王维娇例文(70)当河流之上没有桥的时候王浩屹命题26:母语的魅力例文(71)久伴芝兰嗅其芳麻男迪例文(72)呵护精神家园享受逍遥人生李倩茹命题27:英雄的背后例文(73)莫使英雄泪满襟刘婉荟例文(74)时代呼唤英雄张少楠例文(75)选择了,就无悔远航于婧命题28:潜力与创造例文(76)水不激不活人不激不奋刘怡汐例文(77)莫等闲韩冰例文(78)我能李长宇命题29:利诱与做人例文(79)考试李天舒例文(80)抵住诱惑,我能!郭静例文(81)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张少楠例文(82)静观世界求一是淡对利诱无奢心李倩茹例文(83)做人孟繁一命题30:中国的气质例文(84)肩起世界的责任马聪命题31:谁肯帮我一把例文(85)上帝今天不上班刘婉荟例文(86)关键时刻,叫自己的名字张俏例文(87)打错了杨柳例文(88)扶助,在下一个路口沈芳宇命题32:荣誉的悲剧例文(89)脚力尽时山更好李一命题33:三个头脑与一个完整的人例文(90)读书——生活——完整的人黄丽莹命题34:看我胖了吗例文(91)省略平淡刘婉荟命题35:小卒的牢骚例文(92)给愤愤不平的小卒的一封信何双双命题36:偶尔停下来例文(93)路旁孟繁一命题37:爱心与储蓄例文(94)真爱无悔刘琳命题38:认识幸福例文(95)守护幸福于婧命题39:学会……例文(96)风雨彩虹宋洋命题40无声的告诫例文(97)心灵之撼无声之重李诗命题41:精神的统一与丰富例文(98)请相信刘学谦命题42规则例文(99)昔时圭臬今日笑谈张晓盈命题43:出发与到达例文(100)真如铁从头越王姞命题44面具例文(101)面具的口供周冰例文(102)面具,戴上?摘下?何莹蕊例文(103)换一种眼神卡面具何双双命题45:门例文(104)转身回头别有阡陌翟文雯例文(105)擦亮我们的心灵张晋竹命题46:对手例文(106)与你同行葛妍例文(107)对手,一对拉紧的手徐子菲命题47: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例文(108)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丁薇命题48:底线例文(109)历史的底线何双双例文(110)画条底线在心田孙婷婷例文(111)画好心中那条线王卓命题49:某某小传例文(112)陈琼小传吴闰瑶例文(113)粗心妈妈小传刘水例文(114)小风正传张虹例文(115)云儿小传崔宇例文(116)轶群小传孙悦悦例文(117)南瓜小传许维静例文(118)考考小传张梦冉例文(119)天骄小传曹郁命题50:压力[例文(120)]人无压不立何双双附录附录(1)开头,进军的第一步孙长江附录(2)结尾,用尽最后一个“力”孙长江附录(3)马思边草拳毛动孙长江附录(4)再谈把“根”留住孙长江附录(5)切莫把感情做标尺孙长江附录(6)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孙长江附录(7)一个让人叫好的命题孙长江附录(8)守住自己心中的月亮孙长江附录(9)缝制一片蓝天孙长江附录(10)“点”上有着大文章孙长江附录(11)2015年高考作文命题之最孙长江附录(12)论据,原来可以这样用孙长江附录(13)如何将“寻常话题”写得不同寻常孙长江附录(14)推陈出新是告诫孙长江[命题(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世上有很多人抱怨自己境遇不好。

【高三作文】庄子的蝴蝶

【高三作文】庄子的蝴蝶

【高三作文】庄子的蝴蝶庄子,战国时期的一位哲学家,他的思想深刻,引人深思。

他曾写过一篇名为《庄子·齐物论》的文章,其中流传甚广的一段话便是“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

此之谓物化。

”这段话说的是庄子曾经梦到自己变成一只蝴蝶,然而当他醒来后,又不确定这个世界究竟是真实的,还是他只是在蝴蝶的梦中。

这个故事常常被人们引用,从而引发许多关于“物化”的思考。

“物化”的思想,是庄子哲学的核心之一。

所谓“物化”,是指一切万事万物都有其虚幻与真实两个层面。

现实世界以人类感知为基础,因此我们所看到的世界并非绝对真实;而虚幻世界,则是人类对法则,对认知本源不断的猜测与模拟所形成的幻觉,因此界限模糊、永不为绝对真实。

庄子梦想飞行的蝴蝶,突显的是物化思想的特质之一:一切事物的本质相对独立,且不可强求对于其真正意义的把握。

我们常常通过细节来进一步了解文化、文明与自我身份,然而,即便我们勤于解读一些特定的细节,也不可能真正了解它们。

正如人类所听到的声音只有部分反映了它们的真实含义,而大多数往往被我们自行解释去了。

如果把庄子的蝴蝶比作一个难以捉摸的概念,那么人类对于物化思想的理解,就好比我们在极端压缩下阅读庄子趣梦的过程一样:或许无法准确解释其所蕴含的意义,但我们可以在其中发现自己对于宇宙的看法。

物化,永远是一个让我们难以理解的词汇。

如何才能理解这个哲学理念呢?在庄子的思考中,蝴蝶可以视作一种存在在某个虚幻维度的元素;人类则是只能看到有形之物的存在,它们之间所形成的“误区”,就是人类思想的局限性。

庄子的这个例子,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之大、人类的认知之小。

当我们思考“物化”的时候,我们应该告诫自己:人类只是这个宇宙的一小部分,而对于“真实”、“幻觉”等概念的理解则恰恰被“物化思想”所定义了。

从庄子的故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个重要的道理:我们无法从外在的现象中得到严谨的、精确的真实。

庄子成语故事之庄周梦蝶

庄子成语故事之庄周梦蝶

庄子成语故事之庄周梦蝶
【原文】: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
【故事】:
有一天,庄周睡觉的时候两臂抬起又落下,落下又抬起,像鸟翼扇动,脸上还露出婴儿般甜梦的笑容。

他的妻子看到后摇醒他并问:“你在干什么?”睡眼惺忪的庄周好像没有听到妻子的询问,突兀地问道:“我是什么?”
“你不是我的丈夫庄周吗?”妻子惊诧不已。

“不、不、不不”,庄周仍旧是恍兮惚兮地,“我是想问我是谁?”
“你是庄周啊”,妻子更加惶惑不解。

“不,不不,我不是庄周,庄周只是我做得一场梦,我事实上是一只蝴蝶。


“怕是你在做梦吧,那么我如今让你醒醒吧”,说完妻子拧了庄周一把。

庄周感叹地说:“既然我是庄周,那么刚刚就是一场梦了,在梦里,天是那么的蓝,花是那么的艳,空气是那么的清爽,风是那么的'温柔!我是一只美丽的蝴蝶,煽动翅膀,飞呀飞呀,穿过树林草丛,飞过那么悠然,那么满意,压根不知道我是庄周。


“可是我如今仍旧不能确定:我本身就是庄周,只是在梦中才
是蝴蝶呢?还是我本身就是一只蝴蝶,只是在梦中才是庄周?”
【寓意】:
这则寓言是表现庄子齐物思想的名篇。

寓意人们假如能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则无往而不欢乐。

庄周与蝴蝶那必定是有区分的。

这就叫做物、我的交合与改变。

在这里,庄子提出一个哲学问题——人如何熟悉真实。

假如梦足够真实,人没有任何力量知道自己是在做梦。

高考备考资料精编_话题作文“人性的美丽”佳作赏析

高考备考资料精编_话题作文“人性的美丽”佳作赏析

话题作文“人性的美丽”佳作赏析作文专题0614 1019话题作文“人性的美丽”佳作赏析【作文话题】人性的光辉常常在我们自己身上或身边人物的身上闪现。

请从生活中取材,以“人性的美丽”为话题些一篇文章。

题目自拟,文体不限,800字左右。

【范文】1舞踏人生人生就像是一个舞台,而我们每个人都是那舞踏的人,演绎最美的人性是我们的目标。

人性在于乐观旷达天台国清寺里有两个诗僧,一个叫寒山,一个名拾得。

他们共同走在月光里,林木摇曳的石桥上,开始了这样的一段对话:寒山问:“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恶我憎我毁我弃我,如何处治?拾得答:“你且任他由他听他任他避他放他不要理他,你且听他!”(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拾得答:只是忍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让他不要理他你且看他!)红尘如网。

我们往往被尘世所羁绊,而不能脱身。

我们为何不学学那老僧,拥有一份如日月的心境,同竹林一起遮断人世所有的纷乱与繁杂。

做梦蝶的庄子吧,独立于舟上,宁曳尾于涂中飞舞于花丛;做闲适的陶潜吧,未尝不可“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做清淡放达的王维吧,让他教你如何“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人性在于自强不息汪国真有一句话,我一直细细品味:不要让泪水遮盖住脸,把眼泪擦干净,我们定要重绽三月的容颜。

生命总是像一个布满挫折与困惑的舞台,而悲剧也在所难免。

但是不要忘了,批评、讪笑和毁谤锋利的师子正是通向自信、潇洒、自由的台阶。

当我们破坏那满是荆棘的牢笼出而感慨时,那留在荆棘上的血肉未尝不显得明亮。

自信让海子学会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学会用生命之水来作为浇灌花木的玉露;自信让三毛给撒哈拉留下绝美的回忆;自信让凡高的《向日葵》生机勃勃,《夜空》深邃。

人性在于寻找幸福曾经有那么一个衡量幸福感的公式:幸福=目标实现值÷目标希望值。

从中可明显地看出,幸福希期值越高,那么人的幸福感就越差。

曾经有一个富人,醉醺醺地倒在纽约街头,有人问他:“你为什么不回家?”他回答说他没有家。

浅析庄子的蝴蝶梦全稿

浅析庄子的蝴蝶梦全稿

浅析庄子的蝴蝶梦——超越现实的梦境“庄周梦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老庄哲学中的精髓,引发了无数文人的遐想,他们或借《庄周梦蝶》的故事抒发人生如幻,变化无常,时光易逝,富贵不可求的惆怅与感叹;或借《庄周梦蝶》的故事来吊古怀今,悲今伤古,咏叹人生;或借《庄周梦蝶》寄托着文人才子们对故国、故土、故人的思念之情;这都源自于庄子的独到思想,梦作为一种独特的意境加之蝴蝶这一浪漫的意象,在人的脑海中编织出了一幅瑰丽的画面,在感性的认识中蕴藏着理性的哲学思维,不仅使人感叹这位伟大的思想家思想之深邃。

即使在物质生活快速发展的今天,庄子的思想对现实中的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矫正有着深刻的实际意义,并对人们的人生态度、行为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

一.梦——心灵的出口。

庄子是战国中期人,那是一个天下大乱的年代,群雄鼎立,民不聊生。

他在宋国的蒙县做地方官员,也就相当于今天的基层干部,后来,他不再为五斗米折腰就辞职了。

回家后靠编草鞋为生。

可以说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平民。

1.梦的产生:人为什么会做梦?西方有一则寓言,说一个牧童白天工作劳累不堪,但是一睡着就梦到自己变成国王,乐不思蜀。

相对于此,一个国王白天享受荣华富贵,一睡着就梦到自己变成牧童,苦不堪言。

庄子并没有梦见自己发财,而是梦到了蝴蝶。

他所向往的不是物质生活的富裕,而是心灵可以摆脱世俗的牵绊,自由地与万物往还。

人的生命是落在一个时空里面,你不能选择生在什么时代,也不能选择你的出身,做梦往往是心灵的出口。

有的人在小时候生活很穷困被压抑,他压抑的欲望在做梦时显示出来,只能在梦境中寻找解脱。

这样就形成了人的潜意识。

在幼年时所有受挫的念头与欲望,由于压抑而埋藏在内心深处,这些东西构成了潜意识的主要内容。

弗罗伊德的《梦的解析》中,指出:人会做梦,是因为潜意识的作用。

所谓潜意识,是指我们平常清醒时无法意识到的部分,这一部分潜藏于心中,有如冰山在水面下的六分之五的体积,其庞大复杂的内容远非我们所能想象。

庄周梦蝶的故事寓意

庄周梦蝶的故事寓意

庄周梦蝶的故事寓意庄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他的一生都在思考人生、世界和宇宙的奥秘。

他的一段梦境,成为了他思考人生和现实的启示,也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这就是《庄周梦蝶》。

庄子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飞舞在花丛中,忘记了自己是庄子。

当他醒来后,他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他是庄子还是蝴蝶?他是在梦中做了一个蝴蝶,还是蝴蝶在梦中做了一个庄子?这个故事的寓意非常丰富,它可以引发人们对现实和梦境的思考,对人生和存在的探讨。

首先,庄子梦见自己变成蝴蝶,暗示了人们在梦境中可能会失去对现实的认知,也可能会陷入虚幻的世界之中。

这是人们对梦境和现实的思考,也是对人生意义的探讨。

其次,庄子在梦中忘记了自己是庄子,变成了一只蝴蝶。

这也引发了人们对自我认知和身份认同的思考。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是否真的了解自己?我们是否能够清晰地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这些问题都是人们在思考人生意义时需要思考的问题。

再次,庄子在醒来后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他不确定自己是庄子还是蝴蝶,也不确定自己是在梦中做了一个蝴蝶,还是蝴蝶在梦中做了一个庄子。

这反映了人们对现实和梦境的认知模糊,也反映了人们对自我和世界的认知困惑。

这些困惑和思考,也是人们在探讨人生意义时需要思考的问题。

最后,庄子梦蝶的故事寓意深远,它引发了人们对现实和梦境、对自我和世界的思考和探讨。

它告诉人们,人生是一场梦境,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自己,理解现实和梦境的关系,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这个故事激发了人们对人生的思考,也启示了人们对人生的理解。

人们需要清醒地认识自己,理解现实和梦境的关系,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总之,庄子梦蝶的故事寓意非常丰富,它引发了人们对现实和梦境、对自我和世界的思考和探讨。

它告诉人们,人生是一场梦境,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自己,理解现实和梦境的关系,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这个故事激发了人们对人生的思考,也启示了人们对人生的理解。

人们需要清醒地认识自己,理解现实和梦境的关系,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高考作文经典素材人物类汇总版

高考作文经典素材人物类汇总版

人物类作文经典素材及使用范例二——庄子课堂经典诗歌精编庄子(约公元前369—前286),名周,蒙城(今安徽蒙城)人。

曾为漆园吏,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

庄子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同时他也是一位优秀的文学家、哲学家。

他以其代表作《庄子》(又被称为《南华经》)阐发了道家思想的精髓,发展了道家学说,使之成为影响深远的哲学流派。

一、人物事略涸辙之鲋庄子曾做过漆园吏的小官,但不久他就辞了,从此再未做过官。

有一次,庄周家里没有了吃的,就去贷粟于监河侯。

监河侯说:“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说:“周昨来,有中道而呼。

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

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耶?’对日:'我东海之波臣也。

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日:‘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日:'吾失吾常与,我无所处。

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

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濮水之钓庄子在濮水边垂钓,楚王派遣两位大臣先行前往致意,说:“愿以境内累矣(楚王愿将国内政事委托给你而劳累你了)。

”庄子手把钓竿,头也不回地说:“吾闻楚有神龟,死己三千岁矣。

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

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我听说楚国有一神龟,己经死了三千年了,楚王用竹箱装着它,用巾饰覆盖着它,珍藏在宗庙里。

这只神龟,是宁愿为了留下骨骸显示尊贵而死去呢,还是宁愿活着在泥水里拖着尾巴呢?”两位大臣说:“宁生而曳尾涂中(宁愿拖着尾巴活在泥水里)。

”庄子说:“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你们走吧!我仍将拖着尾巴生活在泥水里)。

”濠梁之辩庄子和惠子一一道在濠水的桥上游玩。

庄子说:“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鱼游得多么悠闲白在,这就是鱼儿的快乐)。

”惠子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说:“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说:“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也是完全可以肯定的)。

【高中文言文阅读】庄子的翅膀阅读答案

【高中文言文阅读】庄子的翅膀阅读答案

【高中文言文阅读】庄子的翅膀阅读答案庄子的翅膀① 人们到中年时感到越来越沉重。

这种沉重感就像一个人掉进沼泽。

你拼命想从泥水的包围中挣脱出来,让自己的身体变得轻盈,以便从沼泽的吸引力中脱颖而出,但你挣扎得越多,陷得越深。

②我感觉自己正陷入这种恐惧。

我周围的生活就像一个巨大的泥沼,我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这时候我想到了庄子,想到了那个贫穷而中年丧妻的庄子。

这只蝴蝶,或者大鹏。

这是长翅膀的庄子,从人世的巨大泥沼中超脱出来从而变得轻盈无比的庄子。

比起我生活的时代,庄子的周围才真正称得上是一个巨大的泥沼,一个恐怖的陷阱。

庄子,包括和庄子一样地位卑微的“士”以及比庄子地位更加卑微也更多数的“庶”,他们只是君主的猎物,被围困在君主的苑囿里,君主什么时候高兴了或者不高兴了,就宰杀一只,纯粹为了娱乐。

那是一个毫无生命尊严的时代,那是一个人命低于草芥的时代。

③ 庄子也是一个猎物。

他被君主包围,但他冲破了君主的包围,胜利逃走了。

对于“学者”,君主并不是纯粹用剑来对付他们。

他们还使用蜂蜜、甜酒、玉石、丝绸和铜币。

他们想把一些猎物变成宠物来取悦自己。

同时,它们也会充当爪子和牙齿,为自己猎取较低的“蜀”。

④庄子被诱惑。

楚王派使者持千金来了。

楚王要降服这一只桀骜不驯的猎物。

温柔的大网张开了,暗藏杀机。

但庄子就是不入其彀中。

庄子选择了突围。

庄子冲天而起。

庄子就是这样被逼出了一双翅膀。

⑤ 庄子不再是猎物。

庄子完成了自己。

因为翅膀,因为抛弃。

庄子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

什么是自由?自由是在你一无所有后,你可以自信地对每个人说:“我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我们有这种精神吗?不,所以我们不可能是庄子。

⑥庄子曾经向监河侯贷粟,因为庄子家贫。

庄子从来不是迂腐的伯夷叔齐,庄子知道生命的可贵。

但庄子从来不向君主摇尾乞怜,像那些君主豢养的哈巴狗。

庄子是有翅膀的人。

庄子的灵魂在天上,在与天地精神相往还的浩渺宇宙间。

庄子是能够吞吐宇宙的人,“抟扶摇直上者九万里”,庄子宁愿在污泥中曳尾,因为曳尾污泥,那是在与大自然肌肤相亲。

庄子蝴蝶梦的故事

庄子蝴蝶梦的故事

庄子蝴蝶梦的故事
《庄子蝴蝶梦》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创作的一篇寓言故事,用来探讨人生和现实的本质。

下面是该故事的梗概:
故事中的主人公是庄子(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他是中国古代的一位重要哲学家和文学家。

庄子有一次做了一个奇特的梦,他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自由自在地飞翔在花丛中。

在梦中,庄子完全沉浸在蝴蝶的世界里,忘记了自己原本是庄子这个人。

当庄子醒来后,他感到非常困惑和疑惑。

他开始思考自己到底是谁,他是庄子还是一只蝴蝶。

庄子开始怀疑现实的真实性,他思考人类与世界的关系以及人类对于自我和现实的认知。

庄子在这个故事中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哲学观点,即人类与世界之间存在着模糊的界限。

他认为现实世界是多变而虚幻的,人们的感知和认知受到主观意识和感官的限制。

他质疑人们是否真正了解自己和世界,以及人类对于真实和虚幻的认识能力。

通过这个梦境故事,庄子表达了他对于人生和现实的深刻思考。

他认为人们应该超越表面现象和局限的认知,寻求更高层次的智慧和真理。

他主张追求心灵自由,放下对于权力、名利和物质的追逐,以达到超脱和内心的宁静。

《庄子蝴蝶梦》成为中国哲学中的经典之作,被广泛引用和研究。

这个故事通过寓言的形式,引导人们思考人生和现实的意义,并提倡追求内心的自由和超越。

1/ 1。

庄子,一只真正的蝴蝶

庄子,一只真正的蝴蝶

庄子,一只真正的蝴蝶作者:韩明礼来源:《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08年第06期【摘要】庄子是一只真正的蝴蝶,人类的灵魂只因有了这只蝴蝶故能在流浪漂泊之后找到终归。

庄子,我们民族文化崇拜的图腾;《庄子》,我们民族文化信仰的宗教。

【关键词】庄子;蝴蝶;文化;宗教当人类的精神家园在不经意间悄悄滑落的时候,我们便会想起庄子,想起一只还在永远看守人类精神家园的蝴蝶,一只真正的永恒的蝴蝶。

他是一只真正的蝴蝶。

清新飘逸,无拘无束,点缀着蔚蓝的天空。

它浑沌的身躯窜出灵巧的翅膀,徜徉百花,流连燕草;它扑腾羽翼,有粉尘委地;它越过扶之树,到达姑射之山;它站于花蕊汲花粉,歇于草间采露珠;它翩翩于阳光鲜花的有形世界,也能缠绵于朦胧的无形爱河。

这只孤独的蝴蝶时不时的在文化长廊的回廊处对人类投下诡秘的一笑,夹杂着悲悯的却又不屑一顾的诡秘。

只见它羽翼轻轻一振,却又在文化长河中掀起滔天巨浪随后又在轰然间归于宁静。

这只诡异的蝴蝶所扇起的似乎是人类思想永远的不安,但人类又似乎从不安中悟到了什么似的。

人类需要这种顿悟,文化需要这种顿悟。

还好,有一只永恒的蝴蝶在警醒人类与文化,会让人类苏醒,会让文化苏醒。

这只近乎于荒唐的蝴蝶,能随口吐出无稽之谈,扔下无端之词,在人类震惊和惶恐之余飘然离开,却又似乎永远伫立于人类的视线之内。

那翩翩薄巧的双翼不只一次的轻拍过人类虔诚的眼帘,掀起的灵动的些许的尘埃也让人类心襟动荡。

无法让这只蝴蝶从漫漶的想象中抹去,人类只得小心翼翼地用诚挚的双手崇拜式的将它托起,将文化虔诚地托起,作膜拜之状。

无论是濮水边宁做曳尾于涂的誓言,还是惠水边对鱼之乐的诡辩;无论是对树大无用的诠释,还是对蝶之梦的兴叹……,无论怎样,人类的感情只因有了这只蝴蝶故能翻起滚滚巨浪而后归于平静;人类的思想只因有了这只蝴蝶故能涌起冲天洪波而后收于深邃;人类的灵魂只因有了这只蝴蝶故能在流浪漂泊之后找到终归。

庄子,这只荒唐的蝴蝶又不知会在什么时候让人类瞠目结舌无话可说,也不知会在什么时候让人类翻然悔悟津津乐道。

【高三作文】庄子的蝴蝶

【高三作文】庄子的蝴蝶

【高三作文】庄子的蝴蝶庄子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哲学家,他以其独特的思想和洞察力而著称。

他的著作《庄子》是中国文化中的经典之作,被视为道家哲学的集大成者。

在《庄子》中,有一个著名的寓言故事,即庄子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这个故事被誉为庄子的“蝴蝶梦”。

蝴蝶被认为是自由而美丽的象征,它们可以自由地在花丛中飞舞,没有束缚和拘束。

在庄子的蝴蝶梦中,他变成了一只自由自在的蝴蝶,忘却了自己是庄子这个人。

他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享受着自由飞翔的快乐。

这个故事反映了庄子对于自由的追求和对于真实世界的怀疑。

在现实社会中,人们往往被各种各样的束缚和羁绊所困扰,追求自由变得异常艰难。

而蝴蝶的自由则显得如此靠谱和简单。

庄子在梦中体验了蝴蝶的自由之后,对于现实世界的生活更加持怀疑态度,认为那是虚幻不真实的。

庄子的蝴蝶梦还有着更深层次的意义。

它暗示了人们应该放下自我,超越自己的身份和身份认同。

在现实社会中,人们常常将自己的身份和角色看得非常重要,认为这是自己存在和价值的依据。

庄子认为这些身份只是一种表象,真正重要的是超越这些身份的自由和本性。

庄子的蝴蝶梦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

我们应该追求内心的自由和舒适,不要被外界的束缚所困扰。

无论是身处逆境还是顺境,我们都应该保持自由的心态,超越外界的一切。

我们应该放下自我,超越身份的界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和身份,但这并不能限制我们的思维和追求。

只有超越这些身份,我们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潜能和价值。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忽略了内在的自由和追求,而为了名利地位而奔波劳碌。

当我们迷失在这些追求的背后时,往往会发现这一切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快乐和满足。

庄子的蝴蝶梦为我们指明了一条追求真正自由和快乐的道路。

只有放下自我的束缚,超越身份的局限,我们才能飞翔在自由的天空中,与周围的世界融为一体。

庄子的蝴蝶梦是一则生动的寓言故事,它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思考和启示。

庄子以其独特的思想和智慧,为人们指引了一条超越现实的追求自由的道路。

人民版高二历史必修三_知识拓展:庄周梦蝶

人民版高二历史必修三_知识拓展:庄周梦蝶

知识拓展:庄周梦蝶原文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

此之谓物化。

(《庄子·齐物论》)译文过去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很生动逼真的一只蝴蝶,感到多么愉快和惬意啊!不知道自己原本是庄周。

突然间醒过来,惊惶不定之间方知原来是我庄周。

不知是庄周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中变成庄周呢?庄周与蝴蝶那必定是有区别的。

这就可叫作物、我的交合与变化。

庄子梦中幻化为栩栩如生的蝴蝶,忘记了自己原来是人,醒来后才发觉自己仍然是庄子。

究竟是庄子梦中变为蝴蝶,还是蝴蝶梦中变为庄子,实在难以分辨。

后遂以“庄周梦蝶、庄周化蝶、蝶化庄生、蝴(胡)蝶梦、蝶梦、梦蝴(胡)蝶、梦蛱蝶、梦蝶、化蝶、蝶化、化蝴蝶、蝴蝶庄周、庄周蝴(胡)蝶、蝶与周、蝶为周、周为蝶、漆园蝶、南华蝶、庄蝶、庄生蝶、庄叟蝶、枕蝶、蝶入枕、庄周梦、庄叟梦、庄梦、蘧蘧梦、梦蘧蘧、梦蘧、梦栩栩、栩栩蘧蘧、蘧蘧栩栩、蝶蘧蘧”等写虚幻、睡梦及边蒙之态;亦用以写蝶。

后世影响概述“庄周梦蝶”的故事因其深刻的意蕴,浪漫的情怀和开阔的审美想象空间而备受后世文人们的喜爱,同时也成为了后世诗人们借以表达离愁别绪、人生慨叹、思乡恋国、恬淡闲适等多种人生感悟和体验的一个重要意象。

其一:离愁别绪庄子《齐物论》“梦蝶”的寓言故事充满了梦幻迷离:是庄周梦为蝴蝶呢,还是蝴蝶梦为庄周呢?庄周与蝴蝶又有什么分别呢?庄周的“蝴蝶梦”就像那只栩栩飞舞的蝴蝶一样让人梦魂牵绕,其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使无数文人墨客为之倾醉,此后“梦”与“蝶”交织在一起,以其迷离的梦幻色彩为历代迁客骚人所吟唱,这一文学意象也变得越来越迷人而富有魅力。

此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文人们虽然对蝴蝶有大量的描写,但把蝶与梦联系起来演绎庄周梦蝶的故事,借此抒怀的,应首推梁简文帝萧纲。

他在《十空六首·如梦》一诗中首次运用庄周梦蝶的典故来表达一切皆空、人生如梦的思想:“秘驾良难辨,司梦并成虚。

庄子与蝴蝶的故事

庄子与蝴蝶的故事

庄子与蝴蝶的故事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之一,他以其深邃的智慧和独特的思考方式闻名于世。

在他的许多思想故事中,有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是关于他与一只蝴蝶之间的对话。

这个故事既给人以启示,也让我们思考人生的意义。

故事开始的时候,庄子正在享受大自然的美丽。

他漫步在一片花园中,充满喜悦地欣赏着各种花草的绚烂。

突然,一只华丽的蝴蝶飞舞而至,引起了庄子的注意。

他们开始了一场富有哲学意味的对话。

蝴蝶问庄子:“你能告诉我,我是谁吗?”庄子微笑着回答说:“你是一只美丽的蝴蝶。

”蝴蝶接着问:“那你是谁呢?”庄子沉思片刻后答道:“我是一个梦中的人。

”他解释道:“在我的梦中,我以为自己是庄子。

但是,当我醒来后,我才发现自己是另一个人。

”蝴蝶听了庄子的回答后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我以为我是一只蝴蝶,但是现在我开始怀疑了。

也许我是庄子的一部分,或者庄子是我的一部分。

”庄子微笑着点点头,他意识到这只蝴蝶所言不无道理。

这个对话引发了他对于自我认知和人生意义的深思。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与自然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

我们与世界的联系是复杂而模糊的,我们的存在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庄子通过这个对话表达了他对生命的独特理解,他认为人生就如同梦境一般,我们的身份和观念都可能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变化。

对于蝴蝶而言,它开始怀疑自己的身份,这也让我们思考自己是谁,我们的存在是否也是一个梦中的人。

这个故事还可以理解为反思人类对于自然界的认知。

庄子通过将自己和蝴蝶进行对话,表达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密联系。

我们应该以一种谦卑的态度去认识和尊重自然,而不是仅仅将其视为我们可以支配和利用的对象。

我们是和自然共同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一部分,我们的存在和结果都是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共同创造的。

庄子与蝴蝶的对话给了我们许多启示。

它让我们思考自我认知和人生的意义,提醒我们与自然界保持和谐的关系。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对我们所处的世界有更深入的理解,也可以在追求个人成长和幸福的道路上找到一些指引和启发。

庄子二则 复习书籍

庄子二则 复习书籍

庄子二则复习书籍
本文将复庄子的两个故事,并讨论相关的主题和观点。

故事一:庄子梦蝴蝶
庄子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蝴蝶,飞翔自在,尽情享受自由。

然而,当他醒来时,他不确定他是否是庄子,或者他只是一只梦中的蝴蝶。

这个故事探讨了现实和梦境之间的界限以及自我认同的困境。

庄子认为,人们的存在是一个不断流动变化的过程。

他提出了“逍遥游”的理念,即通过超越现实界限和个人欲望,寻找内心的自
由和平静。

他的思想质疑了现实世界中的一切,提醒我们要放下对
物质和社会规范的执着,追求内心的安宁。

故事二:庄子放逐鱼
庄子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条鱼,尽情畅游在江河湖海之间。

但当
他被捕鱼者捉住后,被关在一只盆里。

庄子的弟子问他,他宁愿是
作为鱼还是被放逐的庄子。

庄子回答道,他宁愿成为放逐的庄子,因为他知道自由比任何外在限制更重要。

这个故事强调了庄子对自由的追求。

他认为人们应该追求内心的自由和满足,而不是被外在的世俗束缚住。

他主张超越权力和利益的追逐,追求内心的真实和平衡。

这两个故事共同反映了庄子对人类存在和自由的思考。

他的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引发了许多关于存在意义、自我认同和人生价值的哲学思考。

因此,通过复庄子的这两个故事,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索和思考这些哲学主题,并从中汲取智慧,以指导我们的生活和人生观。

以上为本文对庄子二则的复内容,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和启发。

总字数:XXX字。

庄生梦蝶的典故出处及原文整理

庄生梦蝶的典故出处及原文整理

让知识带有温度。

庄生梦蝶的典故出处及原文整理故事:庄周曾经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还是一只很生动逼真的蝴蝶,他当时感到特别的开心和满意,连自己原本是庄周这个人都已经不记得了。

梦醒之后,庄周突然觉得惊惶不定,想起来我是庄周啊。

不过究竟是庄周梦中变成蝴蝶,还是蝴蝶梦中变成庄周已经说不清晰了,只是觉得庄周与蝴蝶必定是有区分的。

成语典故庄子以故事的形式对此进行了如下阐述:过去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很生动逼真的一只蝴蝶,感到多么开心和满意啊!不知道自己原本是庄周。

突然间醒过来,惊惶不定之间方知原来我是庄周。

不知是庄周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中变成庄周呢?庄周与蝴蝶那必定是有区分的.。

这就可叫作物、我的交合与变化。

庄子梦中幻化为栩栩如生的蝴蝶,遗忘了自己原来是人,醒来后才发觉自己仍旧是庄子。

毕竟是庄子梦中变为蝴蝶,还是蝴蝶梦中变为庄子,实在难以辨别。

在这里,庄子提出一个哲学问题——人如何熟悉真实。

假如梦足够真实,人没有任何力量知道自己是在做梦。

在一般人看来,一个人在醒时的所见所感是真实的,梦境是幻觉,不真实的。

庄子却以为不然。

虽然,醒是一种境界,梦是另一种境界,二者是不相同的;庄周是庄周,蝴蝶是蝴蝶,二者也是不相同的。

庄周看来,他们都只是一种现象,它是道运动中的一种形态,一个阶段而已。

第1页/共2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庄子在用一个最简洁的寓言来说明一个人类最沉重的疑问,即生死问题。

清人张潮写的《幽梦影》中有这么一句妙语,可谓是点出了庄子哲学的精髓:“庄周梦为蝴蝶,庄周之幸也;蝴蝶梦为庄周,蝴蝶之不幸也。

”庄周化为蝴蝶,从喧嚣的人生走向逍遥之境,是庄周的大幸;而蝴蝶梦为庄周,从逍遥之境步入喧嚣的人生,唯恐就是蝴蝶的悲伤了。

但是庄周梦蝴蝶是他渴望的境界,渴望的选择。

并不是每个人都憧憬逍遥之境。

蝴蝶梦庄周,这是蝴蝶的选择,蝴蝶的憧憬。

不能一概而论。

这种理论哲学方面运用很广。

文档内容到此结束,欢迎大家下载、修改、丰富并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人。

庄子与蝴蝶的故事

庄子与蝴蝶的故事

庄子与蝴蝶的故事庄子与蝴蝶的故事源自庄子的《庄子·梦蝶》一篇。

故事中,庄子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化成了一只蝴蝶,自由自在地翩翩飞舞在蓝天白云之间。

当庄子醒来后,他陷入了沉思,不知道自己是庄子还是蝴蝶,他开始怀疑人生的真实性。

这个故事生动地描绘了两个不同生命形态的交替,引发了人们对生命的价值和本质的深入思考。

蝴蝶象征着自由、快乐和无拘束,而庄子则代表了理性和人类的思维能力。

他们之间的对比使人们意识到生命是多样且无常的,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现实的一种形态和思维方式。

这个故事给我们一种指导意义,那就是确立自己真实的身份和价值观。

庄子醒来后的困惑和探究是他对生命的认真思考,也是他对自我和世界的质疑。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考方式和价值观,应该勇于探索和质疑。

我们应该学会认识自己,明确自己想要什么,并为之努力奋斗。

此外,这个故事还提醒我们珍惜眼前拥有的一切。

蝴蝶在梦中的自由飞舞令庄子心生羡慕,但他醒来后却发现自己恢复了人类的身份。

这让他感悟到生命中的现实与理想不尽相同。

我们经常在追求更好时忽视了身边已有的美好。

我们应该学会感恩,欣赏身边的人和事,并珍惜眼前所拥有的一切。

最重要的是,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接纳变化和转变。

庄子在梦中成为了一只蝴蝶,而醒来后又变回了人类。

变化是生命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我们无法永远保持不变。

我们应该学会适应和接受变化,并从中寻找新的发展机会。

只有积极面对变化,我们才能去追求更好的生活。

综上所述,庄子与蝴蝶的故事给予我们深刻思考与指导。

通过庄子对人生的反思和对蝴蝶自由的向往,我们应该认识自己,珍惜眼前,接纳变化。

让我们以庄子的梦境为启示,找到真实的自我,并以积极的心态去追逐更美好的人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庄子,一只真正的蝴蝶
作文专题
0106 2104
庄子,一只真正的蝴蝶
:韩明礼
当人类的精神家园在不经意间悄悄滑落的时候,我们便会想起庄子,想起一只还在永远看守人类精神家园的蝴蝶,一只真正的永恒的蝴蝶。

他是一只真正的蝴蝶。

清新飘逸,无拘无束,点缀着蔚蓝的天空。

它浑沌的身躯窜出灵巧的翅膀,徜徉百花,流连燕草;它扑腾羽翼,有粉尘委地;它越过扶之树,到达姑射之山;它站于花蕊汲花粉,歇于草间采露珠;它翩翩于阳光鲜花的有形世界,也能缠绵于朦胧的无形爱河。

这只孤独的蝴蝶时不时的在文化长廊的回廊处对人类投下诡秘的一笑,夹杂着悲悯的却又不屑一顾的诡秘。

只见它羽翼轻轻一振,却又在文化长河中掀起滔天巨浪随后又在轰然间归于宁静。

这只诡异的蝴蝶所扇起的似乎是人类思想永远的不安,但人类又似乎从不安中悟到了什么似的。

人类需要这种顿悟,文化需要这种顿悟。

还好,有一只永恒的蝴蝶在警醒人类与文化,会让人类苏醒,会让文化苏醒。

这只近乎于荒唐的蝴蝶,能随口吐出无稽之谈,扔下无端之词,在人类震惊和惶恐之余飘然离开,却又似乎永远伫立于人类的视线之内。

那翩翩薄巧的双翼不只一次的轻拍过人类虔诚的眼帘,掀起的灵动的些许的尘埃也让人类心襟动荡。

无法让这只蝴蝶从漫漶的想象中抹去,人类只得小心翼翼地用诚挚的双手崇拜式的将它托起,将文化虔诚地托起,作膜拜之状。

无论是濮水边宁做曳尾于涂的誓言,还是惠水边对鱼之乐的诡辩;无论是对树大无用的诠释,还是对蝶之梦的兴叹……,无论怎样,人类的感情只因有了这只蝴蝶故能翻起滚滚巨浪而后归于平静;人类的思想只因有了这只蝴蝶故能涌起冲天洪波而后收于深邃;人类的灵魂只因有了这只蝴蝶故能在流浪漂泊之后找到终归。

庄子,这只荒唐的蝴蝶又不知会在什么时候让人类瞠目结舌无话可说,也不知会在什么时候让人类翻然悔悟津津乐道。

如此一来,一只装载着人类命运悖论的蝴蝶,凡是面对着它的人,既有话可说,又无话可说;有话可说,又不知怎么说;无话可说,却发现想说的话实在太多。

这只神秘的蝴蝶飞翔与歇息之时,总是弥散着一股不同凡俗的怪异之气,即便是在悠悠的语调、轻轻的语气中,也隐透着一种从上古传来的神秘。

这不免会有人说,庄子的哲学是东方神秘主义哲学,但如果我们顺着这只蝴蝶飞翔的行踪看,它会在文化命运中留下飞翔的印迹,沿着这个印迹走下去,就会找到人类最终的归宿——自由。

自由凸现生机,自由呈现崇高。

而所谓的神秘主义,那只能是我们的蒙昧时代还未结束,精神与灵魂的顿悟之门尚未开启,人类就只能从这扇门缝里窥见一只诡异的蝴蝶身影,它撩动了人类迷朦的视线,刺痛了人类僵硬的灵魂,微微颤动了一下。

如果人类多了这种颤动,文化就多了高远与超脱。

庄子是一定要变成蝴蝶的。

它似乎不食五谷,只吸风饮露。

它乘云飞,御飞龙,游于四海之外。

它对生死的理解,超越了时空,达到了无限,在虚无的表面下那无穷的统摄力从否定和净化中上升到超越万物,超越了自我,直达极致。

逍遥的极致是自由的精品;风景的极致是文化的精品。

如果说一部《论语》煽动了中国人几千年积极入世的激情,那么一部《庄子》则安慰了中国人几千年的失意与怅惘,熨贴着中国人几千年来怀才不遇与不得志的心态,并将整个中华民族颤动的灵魂收伏在山山水水之中,伏贴在这只蝴蝶的羽翼之下。

庄子,我们民族文化崇拜的图腾;《庄子》,我们民族文化信仰的宗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