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预防手足口病
预防手足口病中班教案
![预防手足口病中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b732b3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e3.png)
预防手足口病中班教案
教案概述:
本节课的目标是教导学生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通过讨论,游戏和绘画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卫生习惯,掌握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
教案步骤:
Step 1: 引入活动
老师可以通过展示一张手足口病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然后让学生谈论他们对手足口病的认识和了解,以此引导他们进入本节课的主题。
Step 2: 了解手足口病
通过老师的讲解和相关教材的展示,让学生了解手足口病的原因、症状、传播途径等相关知识,并强调手足口病的危害和影响。
Step 3: 卫生常识小游戏
设计一个小游戏,如“找找差异”或“捕捉病菌”,让学生参与其中。
通过游戏,引导学生认识卫生习惯的重要性,如勤洗手、避免接触带有病毒的物品等。
Step 4: 卫生习惯绘画
让学生用纸和彩笔画出一幅描绘卫生习惯的画面,比如洗手、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等。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创意进行绘画,并在类似的活动中不断强调正确的卫生习惯。
Step 5: 总结和延伸
与学生一起回顾和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再次强调预防手足口病的重要性。
可以鼓励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方法与家人分享,并带回家实践。
也可以布置一些延伸作业,如写一份关于预防手足口病的小小宣传册等。
这个教案的目标是教导学生如何预防手足口病,并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正确的卫生习惯。
通过引入活动,讨论,游戏和绘画等多种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最后,通过总结和延伸等环节,巩固学生的学习内容,并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预防手足口病(三篇)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预防手足口病(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34c914d3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02.png)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预防手足口病(三篇)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预防手足口病(三篇)目录: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预防手足口病一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香甜月饼二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鱼儿和好朋友三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预防手足口病一活动目标1、了解关于手足口病的传播和预防的知识。
2、教育幼儿注意个人及饮食卫生,预防疾病的发生。
3、引导幼儿正确对待手足口病,不恐慌。
活动准备图片,课件活动过程1、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⑴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好发于小儿的传染病,近些年来在世界各国广为流行。
⑵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亦可通过飞沫和呼吸道传播。
⑶患儿摸过的玩具、图书;带有病毒的苍蝇叮、爬过的食物。
⑷全年均可有发病,但3-11月份多见,6-8月份为高峰期。
这种病传播速度极快,传播范围极广,发病年龄可从4个月的婴儿到30岁的成人,但以3岁以下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
2、症状:潜伏期2—5天,初期:低热,困倦、头疼、咳嗽流涕,食欲不佳;之后粘膜出现疼痛性小泡。
并发症:脑膜炎、脑炎、心肌炎、迟缓性麻痹、肺水肿。
3、预防:⑴注意保持口腔卫生,饭后漱口⑵不吃生食物;饭前便后要洗手、勤剪指甲。
⑶健康幼儿可口服板蓝根、大青叶等药物。
⑷少去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
⑸夏天少吃冷饮,不喝生水,瓜果洗净削皮,不吃变质的食品。
幼儿加强营养,注意休息,避免日光暴晒,防止过度疲劳而降低抵抗能力。
⑹花卉:吊兰、龟背竹、满天星、芦荟、龙舌兰。
⑺艾叶煮水泡脚,患儿隔离2周。
水泡结痂,皮疹消退,热度消退。
活动结束小朋友一起探讨。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香甜月饼二活动目标:动手学会自制月饼。
知道做月饼都需要的材料。
活动准备:澄粉、糖浆、食盐、调和油、各种馅、月饼模、烤箱。
活动过程1、小朋友们中秋节要到了,我们过中秋吃什么了?2、小朋友记忆力真好,知道要吃月饼。
3、我们在家吃的月饼是不是都是买好的,回来开袋就能吃啊?4、买一袋月饼就一种馅,那我们想吃别的馅是不是还得买,吃不了就会坏掉。
幼儿园中班优秀安全教案《预防手足口病》及教学反思[优秀范文五篇]
![幼儿园中班优秀安全教案《预防手足口病》及教学反思[优秀范文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3649bfcf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f3.png)
幼儿园中班优秀安全教案《预防手足口病》及教学反思[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幼儿园中班优秀安全教案《预防手足口病》及教学反思《中班优秀安全教案《预防手足口病》含反思》这是优秀的中班安全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中班优秀安全教案《预防手足口病》含反思!活动目标:1、让幼儿了解手足口病并知道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2、教会幼儿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
3、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4、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1、活动前和担任护士的张敬泽妈妈联系2、PPT课件活动过程:1、导入:师:“小朋友们好!最近你们每天在入园的时候保健老师不光要检查你们的嘴巴还要检查你们的小手,每天保育员老师都要用消毒液擦桌子、拖地,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预防手足口病)是的,现在有的地方小朋友因患了手足口病就不能上幼儿园了,不仅影响学习,还影响长身体呢。
今天老师请来了我们班张敬泽的妈妈,她是一名护士,让她来告诉我们什么是手足口病和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2、张敬泽妈妈利用PPT课件讲解--(1)什么是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疱疹性疾病)(2)介绍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小朋友最近要经常观察自己的手和脚,如果发现有小红斑,要马上告诉老师或你的爸爸、妈妈,及时带你们去看医生。
(3)”小朋友,看了手足口病的症状,你们害怕吗?其实,小朋友们不要害怕,手足口病是可以预防的,只要我们讲究卫生,就不会得手足口病。
下面阿姨就来告诉你们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重点做到: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衣被。
(幼儿跟着念几遍,熟记)(4)小朋友,从上面的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洗干净小手对预防手足口病特别重要。
下面小朋友都把小手伸出来让我看看,(检查)。
你们会洗手吗?下面阿姨教你们如何正确洗手。
3、教幼儿正确洗手:(1)教幼儿搓手的方法:①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②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③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④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⑤弯曲各手指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⑥搓洗手腕,交换进行。
手足口病中班教案
![手足口病中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6ad086b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72.png)
手足口病中班教案一、介绍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
其特点是潜伏期短、传播速度快,易在集体环境中传播。
中班幼儿在集体活动中的互动频繁,对手足口病的传播非常容易,因此,学校需要制定相应的教案,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的传播。
二、预防手足口病的措施1. 加强个人卫生意识•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特别是在进食前、饭后、上厕所后等关键时刻,要教育幼儿正确洗手的方法。
•带领幼儿养成不用手触摸口、鼻、眼等黏膜的习惯,以防传播病毒。
•强调保持居室的通风和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定期清洁教室、幼儿用具等。
2. 做好环境卫生•定期对教室进行通风和消毒,特别是对幼儿常接触的物品、玩具等要进行消毒,以杀灭潜在的病毒。
•定期检查幼儿的座位、桌面、玩具的卫生情况,并及时进行清洁。
•配备足够多的洗手液、手纸等卫生用品,以保证幼儿在需要时可以及时进行卫生清洁。
3. 加强健康监测•学校要建立健康监测系统,每天对幼儿的体温进行监测,并记录下来。
如果发现有幼儿出现发热等症状,要及时通知家长并安排幼儿就医。
•学校要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家庭中是否有手足口病患者,以及是否有其他传染病的情况。
如发现疑似病例,要及时通知学校,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三、教学活动设计1. 提醒幼儿洗手•通过教师示范和讲解,引导幼儿正确洗手的步骤和方法。
•安排每天固定的洗手时间,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
•制作洗手步骤图表,贴在洗手池的附近,提醒幼儿按照图表上的步骤来洗手。
2. 教育幼儿保持个人卫生•通过故事、歌曲和游戏等形式,向幼儿传达个人卫生的重要性。
•强调不用手触摸口、鼻、眼等黏膜的卫生习惯,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 进行环境清洁•定期组织幼儿进行教室环境的清洁,教育幼儿要保持环境的整洁和卫生。
•制定环境清洁的标准和步骤,并组织幼儿进行操作,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环境卫生习惯。
四、幼儿的健康管理1. 监测幼儿的体温•每天上午和下午对幼儿的体温进行监测,并记录下来。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预防手足口病》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预防手足口病》](https://img.taocdn.com/s3/m/69e62e97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e7.png)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预防手足口病》教学目标
1.认识手足口病的病因和传播途径。
2.掌握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
教学准备
1.图片或幻灯片介绍。
2.给每个孩子准备一份宣传单。
教学内容及步骤
步骤一:导入(5分钟)
1.用图片或幻灯片介绍手足口病的病因以及传播途径,让孩子了解这一疾病的危害。
2.问孩子有没有得过手足口病,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步骤二:教学(15分钟)
1.向孩子介绍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
2.介绍正确认识手足口病是预防疾病的第一步,正确的知识是预防疾病的基础,孩子们需要经过不断的学习和熟悉,才能更好的预防手足口病。
3.给孩子发放宣传单,宣传单中包括预防手足口病的多种方法。
宣传单另一面可以为孩子做好自我卫生提供指导,如洗手的正确步骤、衣服的整理方式等。
步骤三:检查(5分钟)
检查孩子是否掌握如何预防手足口病,是否了解正确的自我卫生方法。
后续措施
1.孩子们可以通过口头或写字表达方式,介绍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2.孩子们需要在平时的生活中反复练习正确的自我卫生方法来预防手足口病。
教学总结
手足口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传染病,孩子们应当认真对待这一问题,掌握如何预防手足口病是每个孩子应当掌握的基本知识,才能确保自己的身体健康。
在此基础上,我们要时刻保持内心警觉,切记不要因小失大,做到预防比治疗重要。
中班预防手足口健康教案20篇
![中班预防手足口健康教案20篇](https://img.taocdn.com/s3/m/5e200955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69.png)
中班预防手足口健康教案20篇《中班预防手足口健康教案20篇》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中班健康教案《为什么会有龋齿》含反思活动目标:1.帮助幼儿树立保护身体健康的意识,知道牙齿健康的重要性。
2.培养幼儿在观察活动中探索学习的能力。
3.引导幼儿初步了解龋齿形成的原因及怎样预防。
4.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5.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1.电脑、教学光盘、教学挂图数幅挂在活动室墙上小镜子每人一个2.了解本班幼儿得龋齿的情况活动过程:1.观察牙齿,引出课题。
请幼儿照镜子观察自己的牙齿,有什么发现?“变黑、变坏或者补洞的牙齿是怎么回事?—龋齿,龋齿是怎么得的?是虫子咬得吗?还是其他什么原因?2.了解龋齿形成的原因。
(1)带着问题看光盘。
提问:龋齿是怎么得的?是虫子咬得吗?还是其他什么原因?“是什么东西把牙齿变成一种酸腐蚀掉的?(2)带着问题重点看光盘边了解引起龋齿的原因。
(3)了解龋齿的危害。
得了龋齿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怎么保护好牙齿不得龋齿呢?<来.源快思教.案网>3.幼儿利用各种方式学习保护牙齿的办法。
A.小朋友讨论防止龋齿的办法B.观察图片学习。
c.请教保健医生。
老师总结:不想得龋齿,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早晚正确刷牙;健康饮食少吃糖;饭后漱口不可少;牙齿定期去检查。
这样你一定会有一口健康美丽的牙齿。
4.老师表演快板诗。
《预防龋齿》:预防龋齿牙齿健康人人夸,健康的牙齿人人需要,小朋友要记牢,不想得龋齿一定要做到:牙齿早晚正确刷,饭后漱口要干净,健康饮食少吃糖;牙齿定期去检查;只要坚持能做到,牙齿肯定会健康。
牙好,胃口就好,吃嘛嘛香,身体倍棒!活动反思:换牙是每个孩子必须经历的过程,但是他们对保护牙齿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有些家长对孩子保牙齿方面指导的不科学,特别是我们这些农村地区,家长往往不重视这一问题,这会直接影响孩子健康生产。
中班下学期健康教案《认识手足口病》3篇
![中班下学期健康教案《认识手足口病》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95c9821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fe.png)
中班下学期健康教案《认识手足口病》中班下学期健康教案《认识手足口病》精选3篇(一)教案名称:认识手足口病教学目标:1. 了解手足口病的病因和传播途径。
2. 掌握手足口病的典型症状和预防措施。
3. 培养幼儿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
教学准备:1. 讲义或PPT2. 图片或视频资源3. 海报或手抄报教学过程:引入:1. 引起幼儿们的兴趣,可以通过展示一张手足口病患者的图片或视频,询问幼儿是否知道这种疾病。
知识讲解:2. 通过讲义或PPT向幼儿们介绍手足口病的病因和传播途径。
解释手足口病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可以通过接触病人的分泌物、食物、水源等途径传播。
3. 继续讲解手足口病的典型症状,如发热、口腔溃疡、手、足上出现红斑等。
提醒幼儿们如果发现自己或同学有这些症状,应该尽快告诉老师或家长。
4. 介绍手足口病的传播预防措施,如勤洗手、避免与患者接触、不乱吃东西等。
强调个人卫生的重要性,提醒幼儿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训练:5. 分发海报或手抄报,让幼儿们围绕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进行小组讨论。
6. 组织幼儿们展示自己的海报或手抄报,介绍其中的神奇预防方法。
7. 进行小游戏,例如\中班下学期健康教案《认识手足口病》精选3篇(二)教案标题:中班下学期健康教案详案《小小马戏团》教案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基本的健康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意识。
教案内容:1. 健康知识讲解:介绍口腔卫生、洗手、饮食、运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让学生对这些内容有一定的了解。
2. 角色扮演:安排学生扮演小小马戏团的成员,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到健康的重要性,并强化他们对健康知识的理解。
3. 艺术创作:让学生进行手工制作,做一个小小马戏团成员的面具,同时贴上有关健康的图片和文字,提醒他们要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
4. 游戏互动:开展一些健康主题的游戏,如“捡垃圾”、“模仿动物运动”等,通过游戏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健康意识。
幼儿园中班优秀安全教案《预防手足口病》2篇
![幼儿园中班优秀安全教案《预防手足口病》2篇](https://img.taocdn.com/s3/m/821eca25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02.png)
幼儿园中班优秀安全教案《预防手足口病》 (2) 幼儿园中班优秀安全教案《预防手足口病》 (2)精选2篇(一)教案名称:预防手足口病年级:幼儿园中班教学目标:1.了解手足口病的症状和传播方式。
2.掌握预防手足口病的基本方法。
3.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手足口病的症状和传播方式。
2.预防手足口病的基本方法:勤洗手、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接触患者等。
3.幼儿园的预防措施:定期消毒、教室通风、注意食品安全等。
教学准备:1.手足口病的图片、视频等教具。
2.洗手液、洗手盆等。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向幼儿介绍手足口病的概念,并通过图片或视频让幼儿了解手足口病的症状和传播方式。
新知呈现:2.通过问答的形式,引导幼儿回忆和总结手足口病的症状和传播方式,并向幼儿解释手足口病是如何传播的。
示范操作:3.引导幼儿参与示范操作,教授正确的洗手方法,强调洗手的重要性和时机,如饭前饭后、上厕所后等。
活动实践:4.分小组讨论,让幼儿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并绘制手足口病的宣传海报。
5.让幼儿观察身边环境,找出可能存在传播手足口病的风险因素,并想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总结回顾:6.让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宣传海报,并让幼儿回顾和总结今天学到的关于预防手足口病的知识点。
教师评价: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回答问题的能力,给予相应的评价。
延伸拓展:1.幼儿可以将所学知识告诉家人,并鼓励家人在家中也注意预防手足口病。
2.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接触脏物等。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幼儿对手足口病的预防有了较好的了解,并能够掌握一些预防措施。
但是对于幼儿来说,能够坚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需要不断的巩固和重复教学,后续还应该继续进行相关的教育和提醒。
此外,教案中的活动和教具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修改和调整,以更好地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
幼儿园中班优秀安全教案《预防手足口病》 (2)精选2篇(二)教案名称: 预防手足口病适用年龄: 幼儿园中班教案目标:1. 知道什么是手足口病,了解其病因和传播途径;2. 掌握预防手足口病的基本方法;3. 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预防手足口病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预防手足口病](https://img.taocdn.com/s3/m/5a5f76aa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12.png)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预防手足口病一、教学目标:识别手足口病的症状和传播途径;了解预防手足口病的措施;掌握正确的卫生习惯,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
二、教学内容:1. 手足口病的症状和传播途径。
2. 预防手足口病的措施。
3. 手卫生、口卫生。
4. 病毒传播图示。
三、教学方法:1. 演示、实验、讨论。
2.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1)幼儿与教师互动,讲述自己最近所做的事情。
(2)教师主题歌唱:“小小护卫队,幸福无小事。
手洗干净卫生,病毒无处潜。
嘴巴说话清晰,做到安全有方向。
”2. 导入:通过幼儿自己的互动讲述以及主题歌唱的形式,调动幼儿的注意力,进而引入本堂课的主题——预防手足口病。
3. 导入知识:(1)教师采用图示方式,向幼儿展示手足口病的症状和传播途径。
应注重向孩子们普及正确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2)通过幼儿自己的亲身经历,针对幼儿可能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深入幼儿对于手足口病的理解。
4. 实践操作:(1)教师示范正确的手卫生和口卫生,引导幼儿进行实践操作,并通过看图说话等形式帮助幼儿理解。
(2)教师结合幼儿的生活场景进行实际操作,重点强调一些小技巧,例如:通过握手、玩具等形式感染病毒等。
5. 结果检验:教师通过●口述、观察幼儿的自我卫生及交往形式,进一步检验教学效果。
六、教学反思:本次课中,通过实际操作和具体案例帮助幼儿了解了预防手足口病的正确方法及其重要性。
幼儿在本次课中参与积极,并且能够主动掌握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但是,有些幼儿可能存在听不清楚、听不懂等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进一步留意并给予解释。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预防手足口病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预防手足口病](https://img.taocdn.com/s3/m/f2382011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08.png)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预防手足口病教案主题:预防手足口病教案目标:1. 了解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及症状。
2. 掌握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3. 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内容:1.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及症状2. 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3. 注意事项教学准备:1. 实物道具:洗手液、肥皂、手套、面罩。
2. 平面图: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让幼儿回忆上一节课学到的关于手足口病的知识。
2. 出示图片或实物,引导幼儿描述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和症状。
二、讲解(10分钟)1. 通过平面图或实物,讲解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接触传播、食物、饮水传播。
2. 给幼儿展示手足口病的症状:发热、口腔溃疡、皮疹等。
三、预防措施(15分钟)1. 手卫生:教导幼儿正确洗手的方法,引导幼儿每次在进食、上厕所、接触异物等之前都要洗手。
2. 外卖食品:强调幼儿不要随意吃外卖食品,要选择正规、卫生的食品。
3. 个人卫生:教导幼儿用纸巾或肘部遮住口鼻打喷嚏,不要随地吐痰,保持环境的卫生。
4. 不共用物品:教导幼儿不要随便共用他人的餐具、水杯、玩具等物品。
5. 室内通风: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6. 定期消毒:强调幼儿园对公共区域、床上用品、玩具等物品的定期消毒。
四、小结(5分钟)回顾今天学到的内容,再次强调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五、实践活动(10分钟)1. 分发洗手液、肥皂,引导幼儿正确洗手。
2. 拿出几种外卖食品的包装袋,让幼儿说出哪些是卫生的,哪些是不卫生的。
3. 角色扮演:幼儿穿戴好手套和面罩,模拟进行洗手、打喷嚏等情境。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了解了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及症状,并学会了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巩固了幼儿的学习成果,并培养了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幼儿园中班健康预防手足口病教案(通用6篇)
![幼儿园中班健康预防手足口病教案(通用6篇)](https://img.taocdn.com/s3/m/745d3a5e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b8.png)
幼儿园中班健康预防手足口病教案(通用6篇)幼儿园中班健康预防手足口病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道引起疾病的原因,了解一些预防蛔虫、肠道疾病的一般知识,讲究卫生,养成爱清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装有水的两个盆、图片、幼儿用书。
【教学过程】一、出示图片,引出教学的主题:1、图片上的小朋友怎么了,为什么捂着肚子?(鼓励幼儿结合生活猜测肚子疼的原因)2、谈话讨论:(1)引起肚子疼的原因,教师逐一出示。
图片一:吃了苍蝇、蚊子叮过的食物。
图片二:喝了凉水。
图片三:不讲究卫生,用脏手吃了没清洗过的水果。
图片四:吃了许多冷饮和零食。
图片五:肚子里有蛔虫或内部器官有炎症。
让幼儿了解肚子疼的原因。
请幼儿谈谈自己肚子疼的感受和原因。
(2)师问:小朋友生病了该怎么办?(找医生看病,吃药、打针)(3)怎样做一个爱干净、讲卫生的好孩子呀?小结:只有我们讲究个人卫生,不吃不干净的食物和蚊虫叮过的食物,做到不喝生水,少吃冷饮,才能预防蛔虫和肠道疾病,身体才健康。
3、幼儿操作:(1)出示两盆水,请幼儿分组检查小手并洗手。
(教师指导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
)(2)请幼儿观察两盆水的不同,说说洗过手的水和干净的水有什么不同。
小结:我们的小手有很多细菌,要勤剪指甲,勤洗手才能做一个爱清洁,讲卫生的好孩子。
教学分析与反思:通过本次教学,让幼儿知道生活中要爱清洁,讲卫生,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孩子们都乐于参与教学,尤其是在操作教学,孩子们在充满兴趣的氛围中获得知识,激发了幼儿的学习欲望。
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为下一个环节起到了衔接的作用。
幼儿积极回答问题,并踊跃参与教学,使整个教学达到了预定的目标。
当然,在本次教学中,我也有许多不足的地方,今后在工作中会加以改进,做得会更好。
幼儿园中班健康预防手足口病教案篇2【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幼儿容易传染上的传染病的情况,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预防疾病的方法。
2、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幼儿学习一些基本的预防传染病的方法,增强幼儿预防疾病的意识。
中班健康教案《怎样预防手足口病》含反思
![中班健康教案《怎样预防手足口病》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46b8140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92.png)
中班健康教案《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手足口病的病因、症状、传染途径;
2.掌握预防手足口病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3.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健康意识。
二、教学内容
1.手足口病的介绍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常见于儿童。
主要的症状包括发热、口腔疱疹、手足皮疹等。
手足口病的传染途径包括: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消化道传播。
2.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
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经常洗手:孩子们应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如进食前、上厕所后、玩耍后等;
•避免接触患者:手足口病患者的唾液、痰液和粪便等都是传染源,应避免与患者接触;
•注意个人卫生:包括勤换衣服、勤洗澡等,尤其注意手足口病高发季节需多关注个人卫生;
•保证饮食安全:避免食用不卫生的食物,防止沙门氏菌等食物中毒。
3.教学方法
•通过投影仪,播放动画视频和图片,让学生了解手足口病的病因和症状;
•观看活动幼儿园手足口病预防小视频,引导学生了解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
•放放幼儿园的宣传海报、手抄报,呈现预防手足口病的图片与文本资料。
三、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本次教学目标不太明确,应当对目标进行优化和细化;
•教材选择:本次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教材,但是可能引起学生注意力分散,因此应该合理选择教材,避免过多的干扰因素;
•教学方式:本次教学虽然采用了多种方式,但是大多数都是听讲和观看,缺乏互动性,应该适当增强互动环节,提高教学效果。
总的来说,中班健康教育可以作为一个重点课程,需要采用多种创新的教学方法,注重教学效果与学生身体健康形成有机联动,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保障学生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中班科学教案预防手足口病
![中班科学教案预防手足口病](https://img.taocdn.com/s3/m/65c14dd5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d7.png)
中班科学教案预防手足口病【导语】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主要影响儿童,特别是幼儿园中的孩子。
为了帮助中班幼儿预防手足口病,本教案将介绍一些简单的预防措施和注意事项。
【教学目标】1. 了解手足口病的症状和传播途径。
2. 理解手足口病的预防方法。
3. 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教学准备】1. 手足口病的图片或幻灯片。
2. 描述手足口病的绘画或图片。
3. 清洁消毒用品。
【教学步骤】一、了解手足口病1. 教师使用图片或幻灯片展示手足口病的症状和感染途径。
2. 引导幼儿观察图片或幻灯片,讨论他们所看到的内容。
提示幼儿描述感染手足口病时的不适症状,例如口腔溃疡、发烧、皮疹。
3. 教师鼓励幼儿分享他们对手足口病的了解。
回答幼儿提问并纠正任何不准确的观点。
二、手足口病的预防方法1. 教师和幼儿一起制定预防手足口病的措施,例如勤洗手、保持室内清洁、戴口罩等。
2. 教师提醒幼儿避免接触感染手足口病的物品,如其他人的唾液、口水、分泌物等。
3. 鼓励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用纸巾或袖子捂住口鼻打喷嚏或咳嗽,并及时处理污染的纸巾。
4. 强调幼儿在用餐前后、接触其他物品后要洗手,并帮助他们正确洗手。
三、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1. 教师为幼儿示范正确的洗手方法,包括用流动水和洗手液洗手,并确保幼儿能理解和模仿正确的步骤。
2. 教师与幼儿一起制定洗手的时机,例如用餐前后、使用厕所后等。
3. 组织幼儿进行洗手的实践活动,监督他们按照所学的正确步骤洗手。
四、保持室内清洁1. 教师和幼儿一起整理室内的物品和玩具,确保它们干净并容易清洁。
2. 指导幼儿定期清洁玩具和物品,并告诉他们如何正确存放玩具以便下次使用。
五、观察和提醒1. 教师提醒幼儿注意自己和他人身体的变化,如发烧、口腔溃疡、皮疹等。
2. 引导幼儿学会观察和提醒他人个人卫生的重要性。
【教学延伸】1. 使用绘画或图片让幼儿描述他们在预防手足口病方面的措施。
2. 进行小组活动,让幼儿合作制作手工宣传海报,提醒其他同学注意个人卫生。
中班安全活动预防手足口病教案【含教学反思】
![中班安全活动预防手足口病教案【含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7476435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2f.png)
中班安全活动预防手足口病教案前言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容易在幼儿园等集体环境中传播。
因此,幼儿园应该加强手足口病的预防工作,同时也需要教育幼儿正确预防和处理手足口病。
本文档是一份中班安全活动预防手足口病的教案,包含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
教学目标1.浅析手足口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并且正确认识其危害。
2.学习预防手足口病的措施和方法。
3.教育幼儿双手清洗的正确方式。
4.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首先,教师可以根据幼儿阅读能力,给幼儿展示手足口病的常见症状和图片,并简单介绍手足口病的发生原因及传播途径。
2. 示范操作教师现场示范幼儿正确的双手清洗方式,讲解重点如下:1.双手首先用清水预洗;2.取适量肥皂,在掌心揉搓至出泡沫;3.双手反复搓揉,尤其是手指间、指甲缝、手背等处坚持搓40秒;4.用清水清洗干净,擦干即可。
3. 户外游戏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如跳绳、打球等运动项目,但需要提前准备好防火墙的桶或盆子,用于让幼儿洗手。
在活动前、中、后等不同时间段都需要带着幼儿去洗手,并要检查一遍,防止有幼儿遗漏。
4. 合理饮食讲解教师可以借助图片等资料,向幼儿讲解手足口病的传染途径,如空气、食物和水等途径,并提醒幼儿饮食健康,不要随意购买路边摊的食品,以免感染手足口病。
5. 教学反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及时记录幼儿们对于手足口病的认知程度,以及练习双手清洗的进步情况,通过记录可以及时更改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使幼儿更好的学习到知识。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教师认为可能是自己对于幼儿年龄层的认知不足,导致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有些地方没有讲解的很清楚。
另外,幼儿对于手足口病的危害认知较少,可能是因为教师没有在讲解过程中突出强调手足口病危害的程度。
针对这些问题,教师打算通过更好的讲解方式、更有趣的教学方式等手段,使幼儿对于手足口病危害更深刻的认识到。
结论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在幼儿园等集体环境中更容易传播。
中班下学期健康教案《认识手足口病》(2篇)
![中班下学期健康教案《认识手足口病》(2篇)](https://img.taocdn.com/s3/m/d7b24b57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92.png)
中班下学期健康教案《认识手足口病》【活动意图】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和臀等部位的丘疱疹、溃疡。
开展此次活动,旨在让大家了解此病,对此病有一个科学的认识,让孩子不再害怕,同时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及个人卫生习惯。
【活动目标】1、学习手足口病的传播和预防知识。
2、注意个人及饮食卫生。
3、正确对待手足口病。
【活动过程】1、传播途径(1)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好发于小儿的传染病,近些年来在世界各国广为流行。
(2)主要通过粪口,飞沫和呼吸道传播。
(3)患儿摸过的玩具、图书;带有病毒的苍蝇叮、爬过的食物。
(4)全年均可有发病,但3-11月份多见,6-8月份为高峰期。
2、症状潜伏期2—5天,初期:低热,困倦、头疼、咳嗽流涕,食欲不佳;之后粘膜出现疼痛性小泡。
并发症:脑膜炎、脑炎、心肌炎、迟缓性麻痹、肺水肿。
3、预防(1)保持口腔卫生,饭后漱口。
(2)饭前便后要洗手、勤剪指甲,不吃生食。
(3)健康幼儿可口服板蓝根、大青叶等药物。
(4)少去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
(5)少吃冷饮,不喝生水,瓜果洗净削皮,不吃变质的食品。
加强营养,注意休息,避免日光暴晒,防止过度疲劳而降低抵抗能力。
(6)花卉:吊兰、龟背竹、满天星、芦荟、龙舌兰。
(7)艾叶煮水泡脚,患儿隔离2周。
水泡结痂,皮疹消退,热度消退。
【活动反思】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对手足口病有了大体的了解,知道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洗头,剪指甲;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生的和腐烂变质的食物;少吃冷饮,瓜果要洗干净再吃等等。
同时也学会了正确地洗手方法。
知道手足口病是怎么回事,又知道应该怎样预防和治疗,所以,消除了孩子们心中的恐慌感,对于手足口病不再害怕。
中班下学期健康教案《认识手足口病》(2)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手足口病的基本信息,掌握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了解手足口病的症状和传播途径。
中班健康教案:《预防手足口病》精选全文完整版
![中班健康教案:《预防手足口病》精选全文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44055e9a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7e.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中班健康教案:《预防手足口病》中班健康教案:《预防手足口病》中班健康教案:《预防手足口病》1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了解"手足口病"的发病现象。
2、提高幼儿预防传染病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
4、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5、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活动准备:ppt课件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一)你们听说过"手足口病"吗?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病?(幼儿说说。
)(二)师出示课件ppt1、你们看,得了这个病,我们身上会长什么东西?2、会长在我们身体的那些位置?(幼儿说说。
)(三)教师小结:手足口病会在我们的手、足-脚、臀-屁股、口-嘴巴、背等各处长小红泡泡,小泡泡会疼,有时我们还会出现发烧、感冒等症状。
二、怎样预防"手足口病"(一)请幼儿说说"手足口病"的预防办法。
(二)教师总结:洗净手(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
1、洗手的步骤:(1)湿、搓、冲、捧、擦。
(2)搓手步骤:一搓手心,二搓手背,三搓指缝,四搓指甲,五搓大拇指,六搓手腕。
2、提醒幼儿每天要喝5杯水。
3、不在外面买不干净不熟的食物吃。
4、不能多吃冰糕三、请幼儿把今天所学的知识,回家讲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听,让他们也学习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教学反思:幼儿能用自己的方式记录预防手足口的方法,比较形象,效果好。
看动画视频的效果比教师口头介绍有直观教育作用。
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较强。
小百科: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5岁以下儿童多发,引起手足口病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A16型及肠道病毒71型。
密切接触是手足口病重要的传播方式,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玩具等引起感染,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后亦可感染,临床以手足肌肤、口咽部发生疱疹为特征。
预防手足口病中班教案
![预防手足口病中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60f235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df.png)
预防手足口病中班教案教案标题:预防手足口病中班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手足口病的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 培养幼儿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以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
3. 培养幼儿团队合作和社交技能,以减少传播手足口病的风险。
教学准备:1. 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手足口病的症状和传播途径。
2. 洗手液、纸巾、肥皂等清洁用品。
3. 游戏道具,如拼图、积木等。
4. 幼儿园卫生安全守则的海报或图片。
教学活动:活动一:引入1. 使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向幼儿展示手足口病的症状和传播途径。
2. 向幼儿解释手足口病是一种传染病,常见于幼儿园和托儿所。
3. 提问幼儿是否听说过手足口病,是否知道如何预防。
活动二:学习个人卫生习惯1. 通过讲故事、游戏等方式,向幼儿介绍正确的洗手方法。
2. 指导幼儿正确使用洗手液和肥皂,并进行示范。
3. 强调洗手的重要性,如在进食前、上厕所后、玩耍后等。
活动三:团队合作游戏1.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一份游戏道具,如拼图或积木。
2. 要求幼儿在完成游戏前,先洗手,并在完成后再次洗手。
3. 强调团队合作和分享的重要性,鼓励幼儿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任务。
活动四:卫生安全守则1. 将幼儿园卫生安全守则的海报或图片展示给幼儿。
2. 向幼儿解释守则中的内容,如不与他人共用餐具、不随地吐痰等。
3. 强调守则的重要性,提醒幼儿要时刻遵守。
活动五:总结和评价1. 与幼儿一起回顾今天的教学内容,强调预防手足口病的重要性。
2. 提问幼儿他们学到了哪些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
3.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应用所学知识,与家人分享。
教学延伸:1. 鼓励幼儿在家中继续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并与家人分享所学知识。
2. 与家长合作,组织家庭活动,如制作洗手液、制定卫生习惯等,以加强幼儿的预防意识。
教案评价:本教案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如图片、视频、游戏等,帮助幼儿了解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并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与家长的合作,加强了幼儿在家中的预防意识,提高了幼儿的健康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预防手足口病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预防手足口病
活动目标
1、了解关于手足口病的传播和预防的知识。
2、教育幼儿注意个人及饮食卫生,预防疾病的发生。
3、引导幼儿正确对待手足口病,不恐慌。
活动准备
图片,课件
活动过程
1、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
⑴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好发于小儿的传染病,近些年来在世界各国广为流行。
⑵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亦可通过飞沫和呼吸道传播。
⑶患儿摸过的玩具、图书;带有病毒的苍蝇叮、爬过的食物。
⑷全年均可有发病,但3-11月份多见,6-8月份为高峰期。
这种病传播速度极快,传播范围极广,发病年龄可从4个月的婴儿到30岁的成人,但以3岁以下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
2、症状:
潜伏期2—5天,初期:低热,困倦、头疼、咳嗽流涕,食欲不佳;之后粘膜出现疼痛性小泡。
并发症:脑膜炎、脑炎、心肌炎、迟缓性麻痹、肺水肿。
3、预防:
⑴注意保持口腔卫生,饭后漱口
⑵不吃生食物;饭前便后要洗手、勤剪指甲。
⑶健康幼儿可口服板蓝根、大青叶等药物。
⑷少去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
⑸夏天少吃冷饮,不喝生水,瓜果洗净削皮,不吃变质的食品。
幼儿加强营养,注意休息,避免日光暴晒,防止过度疲劳而降低抵抗能力。
⑹花卉:吊兰、龟背竹、满天星、芦荟、龙舌兰。
⑺艾叶煮水泡脚,患儿隔离2周。
水泡结痂,皮疹消退,热度消退。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