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序莹《公共管理学》笔记
《公共管理学》考研笔记

《公共管理学》考研笔记一、学科概述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公共事务管理的新兴学科,主要政府、非营利组织和企业等公共部门的管理实践和理论。
它旨在揭示公共管理的本质、规律和价值,为公共部门的政策制定和执行提供理论指导。
二、研究内容1、公共政策:研究如何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包括政策制定、实施、评估和调整等环节。
2、公共组织:探讨公共组织的结构、功能、运行和管理等问题,包括组织的设立、运作、监督和改革等。
3、公共领导:研究领导理论在公共管理中的应用,包括领导力、沟通技巧、团队建设和危机管理等。
4、公共财政:分析公共部门的财政管理,包括预算制定、执行、审计和监督等。
5、公共服务:探讨公共服务的提供、评估和改进,包括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领域。
三、学习方法1、掌握基本概念:熟练掌握公共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现实问题:结合现实中的公共管理问题,深入剖析并寻求解决方案。
3、跨学科学习:结合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拓宽视野并加深对公共管理的理解。
4、案例分析:学习并分析经典的公共管理案例,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参与讨论: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学术交流活动,与同学和老师互动,分享学习心得和研究成果。
四、学习价值1、深化理论认识:通过对公共管理学的学习,深入了解公共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为未来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2、提高实践能力:掌握公共管理的实际操作技能,为未来的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公共管理学,一个看似高深却又充满着实用性的学科,它研究的是公共政策、公共机构、公共资源等公共领域的管理原则、方法和实践。
这门学科的魅力在于其既具有理论深度,又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它帮助我们理解公共领域的复杂性,并为解决现实社会问题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在深入学习公共管理学之前,我一直对公共管理感到困惑。
在我看来,公共管理似乎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充满了复杂性和矛盾。
然而,当我开始深入研究这个领域,我逐渐发现了其背后的真相:公共管理并非单纯的理论,而是一种实践,一种对公共领域中各种问题的解决策略。
公共管理学原理笔记_

公共管理学原理第一章导论,公共管理学的视野一、“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异同A、联系。
(1)都包含了合作团体的活动。
(2)都必须履行一般的管理职能。
B、差别。
(1)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使命不同。
公共管理是为公众服务,追求公共利益;私人管理以营利为目的。
(2)与私人管理相比,公共管理的效率意识不强。
(3)与私人管理相比,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管理更强调责任。
(4)就人事管理方面而言,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中的人事管理系统比私人组织中的人事管理系统要复杂和严格得多。
(5)公共管理有明显的政治性和公共性。
二、公共物品的特性:公共物品是与私人物品相对应的概念,消费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一般不能或不能有效通过市场机制有企业和个人提供,主要由政府提供。
公共物品特性: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外部性。
三、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征——与传统公共行政学的区别(1)研究对象与范围。
传—局限于政府行政机关特别是官僚机构的研究公—扩大到其他政府机关(立、司)和非营利组织或第三部门甚至私人部门的公共的方面。
(2)公更具跨学科,综合性的特点。
传—建立在政治学基础上,公—不同学科。
(3)公将研究焦点由传的“内部取向”转为“外部取向”,由重视机构过程和程序研究转到重视项目、结果与绩效研究。
(4)涉及大量公共行政学没涉及的主题。
例:公共物品,公共选择,政府失败。
(5)公既是实证的又是规范的,传—局限规范研究。
(6)公将自身建立在当代公共部门管理的实践尤其是政府改革的实践基础上,是从这种实践中产生的新理论范式,反过来成为指导这种实践的模式,因此,与传相比,它更具有现实性。
四、21世纪我国公管面临的挑战1.市场经济发展对我国政府管理提出的挑战A、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的弊端――计划经济(“命令式经济”)条件下。
所谓传统政府即“全能型政府”:集中配置社会资源,对经济和社会生活全面、微观、直接干预。
(1)政企不分、政资不分。
(2)机构臃肿,效率低下。
(3)权力过于集中。
《公共管理学》主要知识点

《公共管理学》主要知识点公共管理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学科,主要研究政府和非营利组织如何有效地管理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以达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以下是《公共管理学》主要的知识点。
一、公共管理的定义和特征公共管理是指政府、非营利组织或其他公共机构利用资源进行协调和管理的活动。
其特点包括政治性、公共性、目标导向性、社会责任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二、公共管理机构与组织公共管理机构包括政府机构、非营利组织和其他公共机构,它们通过制定政策、管理资源和提供公共服务来履行公共职责。
公共管理组织包括部门、机构、项目团队等,它们通过组织结构和人力资源管理来实现管理目标。
三、公共管理的职能和过程公共管理的职能包括政策制定、规划与决策、组织与协调、资源配置、目标管理、绩效评估等。
公共管理的过程包括政策制定、政策实施和政策评估。
四、公共管理的决策与领导公共管理中的决策过程包括问题识别、目标设定、方案选择和决策实施。
领导在公共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有效的领导可以推动组织的发展和实现目标。
五、公共管理的绩效评估和监督公共管理的绩效评估是衡量组织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的一种方法,包括效能、效率、公正和透明度等方面的评估。
监督是对公共管理行为进行监督和控制的过程,包括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
六、公共政策与公共服务公共政策是政府为解决公共问题或实现公共目标制定的行动计划,包括经济、社会、环境等各个领域的政策。
公共服务是政府和非营利组织向公众提供的服务,包括教育、医疗、环境保护等领域。
七、公共管理的与创新公共管理是政府为提高管理效能和满足公众需求而进行的,包括政治体制、行政体制和管理方法等。
创新是公共管理中的重要因素,包括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政策创新等。
八、公共管理的国际比较与合作公共管理的国际比较是通过比较研究不同国家的公共管理制度和实践,为改进和提高国内公共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国际合作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开展公共管理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以促进共同发展。
庄序莹公共管理学教材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导论一、名词解释政府部门:以财政拨款作为经费来源,免费或部分免费地向社会提供公共品和服务的单位的总称。
公共管理: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为了社会公共利益,提升公共部门绩效和公共品质量以应对不断高涨的公众需求和期望,而加强治理结构的一系列决策制定、执行、监督、控制、评价、协调和沟通等活动。
(它注重结果及管理者的个人责任。
)公共管理学:公共管理学是综合地运用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行政管理学、伦理学、法学等学科知识来研究公共部门管理目标、过程、方式及其规律性的学科。
(它试图为公共管理学提供更有效的方法。
)公共管理学是研究公共部门(核心是政府部门)如何更有效地提供公共品和公共服务以满足社会公共需求、增进公共利益的学问。
二、复习思考题1、试比较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1)主体不同。
公共管理的主体的公共部门,包括政府部门、公共企业部门和非政府组织;公共行政的主体是行政部门,特别是政府的行政机关。
(2)追求目标不同。
公共行政更关注组织内部的执行过程,而公共管理则将视野大大拓展到组织的外部,以追求最终的好的结果为己任,并时时强调将管理责任落实到个人。
(3)公共管理的逐渐兴起并对公共行政有取而代之之势。
政府部门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对它的期望和定位,公共管理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2、公共管理学有哪些学科特征?(1)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科技整合的学科。
它需要综合地吸收当代各门社会科学的合理内核,来搭建公共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学科范式和分析框架。
(2)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和途径也呈现多样化特点。
(3)公共管理的研究对象与实践发展是相吻合的。
(4)公共管理学从“内部取向”转向“外部取向”。
它重视战略管理、绩效管理、责任机制和外部整合,有助于提升公共管理学的理论竞争性。
(5)公共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开放性学科。
(6)公共管理学提倡案例分析法。
(7)公共管理学(作为指导政府部门活动的理论规范前所未有地)强调管理者个人责任和对结果负责。
公共管理学导论笔记摘抄(3篇)

第1篇一、公共管理学的概念与范畴1. 公共管理的定义公共管理是指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在履行公共职能、提供公共服务、实现公共利益的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决策、执行、监督和评估的活动。
2. 公共管理的范畴(1)公共部门:包括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公共企业等。
(2)公共问题:涉及社会公共利益的各类问题,如教育、医疗、交通、环境保护等。
(3)公共政策:政府为解决公共问题、实现公共利益而制定的行动方案。
(4)公共管理过程: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环节。
二、公共管理学的理论基础1. 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强调通过研究人的行为来揭示社会现象,为公共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代表人物有赫伯特·西蒙、约翰·肯尼思·加尔布雷斯等。
2. 系统理论系统理论认为,公共管理是一个复杂系统,需要从整体上考虑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代表人物有约翰·埃利奥特·林肯、赫伯特·A·西蒙等。
3. 政策分析理论政策分析理论强调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代表人物有查尔斯·林德布洛姆、约翰·金登等。
4. 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主张借鉴企业管理理念和方法,提高公共部门的管理效率和效能。
代表人物有彼得·布洛姆、大卫·奥斯本等。
三、公共管理学的核心内容1. 公共部门管理(1)公共部门组织结构:包括层级结构、职能结构、职权结构等。
(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包括招聘、培训、考核、激励等。
(3)公共部门财务管理:包括预算编制、资金筹集、成本控制等。
2. 公共政策分析(1)政策制定:包括问题识别、目标设定、方案设计、评估与选择等。
(2)政策执行:包括政策宣传、资源调配、协调与控制等。
(3)政策评估:包括效果评估、效率评估、公平评估等。
3. 公共管理伦理(1)公共利益:公共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2)公共责任:公共管理者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应承担的责任。
长安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考研金牌笔记公共管理学

长安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考研金牌笔记公共管理学参考书:公共管理学(庄)公共管理学(张)笔者:李尚官时间:2011作者简介:李尚官,男,长安大学经管学院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2010年以总分399分(专业课254、英语61、政治理论84)考入长安大学。
此本笔记按照考试大纲试题类型要求,包括三个部分(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分门别类,在精读参考教材的基础上,整理出来的。
优势在于,简单明了,易记易懂,两本书如有观点相异,以庄序莹为重,标有五角星的题为重中之重。
--李尚官考试大纲内容:公共管理的概念;公共管理的起源和发展;公共管理的主要学科基础;公共管理与传统行政模式、私人管理的区别;公共管理最重要的主体——政府部门的管理活动概要;政府失灵的表现和矫正方法;政府管理公共事务的路径和工具选择上的市场化管理方法;两大公共管理主体——公共企业和非营利组织各自面临的问题和发展的方向等;管理的基本要素(公共政策、绩效管理、战略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
庄序莹《公共管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第一部分名词解释1.管理:为保证一个组织业务活动而实施的一系列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决策的活动。
2.行政:指的是一定的社会组织,在其活动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组织、控制、协调、监督等特定手段发生作用的活动的总称。
★3.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为了实现社会公共利益,提升公共部门绩效和公共产品质量以应对不断高涨的公共需求和期望,而加强治理结构的一系列决策制定、执行、监督、控制、评价、协调和沟通的活动。
它注重结果及管理者的个人责任。
★4.公共管理学:是研究公共部门(核心是政府部门)如何更有效地提供公共产品以满足社会公共利益的学问。
5.公共选择理论:它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布坎南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认为有关公共事务的决策,最好还是由公众自己来作出,而不是由政府代为决策;政府的活动范围应大大缩小,并被限制在古典经济学所提出的三个基本职能上。
《公共管理学》主要知识点

《公共管理学》主要知识点公共管理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融合了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旨在研究公共组织如何有效地提供公共服务和进行公共事务管理。
以下是公共管理学中的一些主要知识点。
一、公共管理的概念与特征公共管理是指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运用公共权力,整合社会资源,为实现公共利益而进行的管理活动。
其特征包括:公共性,即服务对象是全体社会公众,追求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政治性,受到政治环境和政治决策的影响;服务性,以提供公共服务为核心使命;法治性,必须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运行。
二、公共组织公共组织是公共管理的主体,包括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和准政府组织。
政府组织具有权威性、强制性和普遍性;非政府组织则具有灵活性、专业性和志愿性;准政府组织介于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如行业协会等。
公共组织的结构形式多样,有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矩阵制等。
不同的结构形式适应不同的管理环境和任务需求。
三、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是公共管理的重要手段,是政府为解决公共问题、实现公共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
公共政策的过程包括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和政策终结。
政策制定需要经过问题界定、目标确定、方案设计、方案抉择等环节。
政策执行受到政策本身、执行机构、目标群体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政策评估则是对政策效果的衡量和判断,为政策调整和改进提供依据。
四、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包括人员的招聘、培训、考核、激励等方面。
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相比,公共部门更强调政治素质、公共服务意识和公平公正。
招聘要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选拔合适的人才进入公共部门。
培训旨在提高员工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考核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激励机制要能够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五、公共财政管理公共财政管理涉及政府的财政收支、预算编制、财政监督等。
政府通过税收等手段筹集资金,用于提供公共服务和进行公共投资。
预算编制要科学合理,确保资源的有效配置。
公共管理学笔记重点

第一章公共管理导论1、什么是公共管理?(P4)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利和公共利益。
2、公共管理有哪几种研究途径?(P9)公共政策途径(P途径)和企业管理途径(B途径) 3、公共管理与私部门管理的异同?主要表现在(1)政治权威与经济权威;(2)多元制衡与自主性;(3)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4)法的支配与意思自治;(5)政府与市场;(6)多元理性与经济理性等方面的不同。
4、行政学者古德诺于1900年提出政治与行政二分法。
P55、新公共管理以(自利人为假设),基于公共选择代理人理论及其交易成本理论,以传统的管理主义和新泰罗主义为基点而发展起来的,其核心点在于:强调经济价值的优先性、强调市场机能、强调大规模使用企业管理的哲学与技术、强调顾客导向的行政风格。
P17——18 6.新公共管理所采取的具体行动是什么?(1)企业管理技术的运用;(2)服务与顾客导向的强化;(3)公共行政体系内市场机制及竞争功能的引介。
共同特征则是引进公共管理的理念、技术及模型。
7.1900年,行政学者古德诺提出政治与行政二分法之观点,主张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现,而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
8、简述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基本特征。
P17 9.公共管理不完全等于(“政府管理”),而意味着一种新治理。
10、公共部门:是指这样一种提供服务和产品的部门,其所提供服务和产品的范围与种类不是由消费者的直接愿望决定,而是由政府机构决定的,在民主社会,是由公民的代表来决定的。
11、伍德罗·威尔逊在1887年发表的《行政之研究》,标志着行政学学科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12、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
第二章公共管理者的角色与知能1、什么是公共管理者?(P32)是受国家和公民的委托,行使公权力,负责运用资源及指挥公务人员,达成政府施政目标的人。
公共管理学笔记

黎民公共管理学笔记公共管理学是时代的产物或公共法管理学产生的社会背景一、西方国家摆脱困境的需要(一)政府角色膨胀和规模扩大引起民众不满(二)经济衰退和财政压力的加剧(三)社会问题与政府不可治理性的增加二、科技革命和全球化浪潮(一)科学技术革命是公共管理学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二)全球化是公共管理学产生和发展的另一推动力三、政府管理和民主制度方面的矛盾(一)以韦伯官僚制思想为基础的行政体制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二)西方国家民主的现状难以满足民众的“民主需求”公共物品:是和私人物品相对应的概念。
公共物品是指非竞争性的和非排他性的产品。
公共管理:指政府为代表的公共部门依法通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以保障和增进社会公共利益的职能活动。
第一节公共管理学的理论渊源一、管理理论:(一)古典学派理论。
弗里德里克·泰勒为代表。
古典学派关注焦点是“效率”和“经济”。
管理主义对公共管理学重要启示是,管理作为一种纯手段性的活动具有共通性,它包含的一系列原则,可用于私营企业,也适用于公共部门。
(二)行为学派理论。
梅奥著名霍桑实验,证实人不单纯追求经济利益,生产效率取决于士气高低,用“社会人”概念取代“经济人”,将非正式组织概念引入管理学。
(三)决策学派理论。
决策学派以赫伯特·西蒙为开端。
西蒙指出,决策在行政中处于中心地位,管理就是决策。
决策在管理的各个层面存在,但在领导高层尤为重要。
决策学派的查尔斯·林德布洛姆提出渐进决策理论。
(四)系统学派理论。
系统学派以切斯特·巴纳德将组织视为一个社会系统而得名。
20世纪670年代,系统学派发展出两大理论,生态理论,权变理论,(五)新管理主义理论。
新管理主义是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在信息革命背景下产生的理论。
还处于发展变化中的新管理主义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企业再造理论。
企业再造:指为了取得业绩的革命性进步,从根本上重新思考,彻底改造业务流程。
公共管理学的读书笔记范文(3篇)(共11页)

公共管理学的读书笔记范文(3篇)[范文仅供参考,自行编辑使用]公共管理学的读书笔记1一、学习考察,耳濡耳染,感受深刻初到,我与共同参加学习的学友们即被这座“浪漫之都”的市容市貌所倾倒,绿树成荫的街道、富有现代化气息的高楼大厦、古色古香的楼台亭榭、花团簇拥的草地,正在蓬勃发展的萧山经济开发区¨¨这就是文人墨客笔下“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的;有着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气息,又有着秀丽如画和浓厚的人文底蕴的。
走进大学,扑面而来的浓厚的学术氛围,一下子又感染了我们,有着“东方剑桥”美誉的大学,无处不体现着其“求是”的学风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所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为我们安排了涵盖面宽、知识内容丰富、能开拓视野、拓展思维的课程,使我们学习的这段时间如沐知识的海洋。
学习期间,一方面对发达城市进行了考察,一方面聆听了知名教授们的授课,学习形式也是多样性的,有与开发区领导座谈,有与教授们进行研讨或提问,有亲身体验的拓展训练,有对旅游开发的切身体会。
课堂上,教授们渊博的知识,全新的观念、精湛的学术、风趣幽默的授课方式深深吸引我们,考察期间,发达城区优越的经济发展环境,走在前沿的旅游开发,和人勇于拼搏、开拓创新的精神,让我们倍感触动也激励和鼓舞着我们。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建设》、《经济发展特点、经验及思路》¨¨等课程的学习。
对新农村建设的考察,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建设的考察及宁波、温州等发达地区考察后,我深切感受到了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充分体现了“五大时代特征”,即体现了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展水准,体现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体现了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
二、今后的工作思路通过这期学习培训和考察活动,使我在感性上有了新的认识,在理性上有了新的提高,启发很大,感触很深。
“他乡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寻找差距,愈发加重了我们实现新跨越、建设新的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时代紧迫感。
公共管理学 复习笔记

公共管理学背诵笔记一.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研究西方学者对公共管理的研究1.波兹曼“两种研究途径”:以研究理念和途径进行区分1)公共政策途径P途径公共管理是应该与公共政策的制定密切相关的管理,甚至直接将公共管理界定为政策管理①强调公共组织的特点,认为公共管理是一个独立的管理领域公共管理特指高层次的政策管理,而非一般的日常的行政事务管理②强调公共管理研究成果的政治取向③研究方法重视个案研究,以实务工作者的经验为素材注重推动高层公共管理者或官员与公共管理学者之间的对话沟通2)企业管理途径B途径公共管理是可以运用工商政策和企业战略的管理,公共管理的根本就是非政治化和企业化①不强调公共组织与私人组织的差异性②研究内容重视组织策略与组织间的管理,强调组织设计、人事和预算等过程问题③研究方法重视量化分析2.罗森布鲁姆“三种研究途径”:研究功能的视角三种途径同时满足是不可能的,基于效率的公共管理会忽略政治代表性和法律程序的价值1)管理途径把公共管理看作一种管理行为,与私营部门运作相似进一步分为传统管理途径和新公共管理途径①传统管理途径:传统文官制度腐败低效的改革,追求效能、效率和经济最大化②新公共管理途径:非政治化、企业化更加注重顾客导向、提升服务机关竞争力、创造动态市场机制、借由市场机制解决问题、授权员工追求结果、分散决策权、简化预算流程、人事管理的分权化等2)政治途径把公共管理视作一种政治过程,推崇代表性、政治回应、责任的价值观,认为这些价值不仅是建立宪政的重要元素,也应贯穿政府各层面运作,例如政治多元、阳光法案、失察听证等措施;强调行政程序规范,以接受监督实现公众参与;一般以效率为代价3)法律途径将公共管理视为在特定情境中应用法律实施法律的活动,突出公共管理中主权、机构和规制的重要性,把它看成明显的法律事务;强调法治,强调正当法律程序、实质权利、公平等价值。
焦点在于个体权利的本质,不关注为保护权利所需的社会成本3.格恩的第三条道路认为公共管理是一个整合性的概念,介于企业管理和公共行政之间的第三条道路在“什么”和“为何”层面沿袭公共行政或公共政策,在“如何”层面沿袭企业管理将私人部门的管理手段和管理理念运用于公共部门,以解决公共问题满足公众需要,同时不否认公共部门的特性4.西方学者的一致定义1)传统公共行政理论不能适应时代需要,已进入“后官僚制”2)公共管理是跨学科的,因此公共管理在管理形式上应与其他一般组织相同,技术共通3)公共管理重视政府部门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4)公共管理的目标在于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实现公共利益什么是公共管理5.公共管理的定义我们从管理活动方面来定义公共管理,公共管理是社会公共组织(主体)通过观念和手段的不断创新(途径)为增进公共利益和社会协调发展(目的),对日益多样复杂的公共事务及公共组织自身(对象)进行调节和控制(主要内容)的活动。
公共管理导论重点笔记

公共管理导论重点笔记第一章绪论1、公共管理就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依法行使公共权力,有效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以保障和增进公共利益的公共事务管理活动。
公共管理学是研究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管理,公共事务的过程及规律的科学,是关于促进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更有效的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以增进和公平分配社会公共利益的知识体系.2、公共行政新公共行政理论主张在批判主流行政学的效率经济观的基础上提出价值考量,主张社会正义和社会公平,主张改革的,入世的,与实际过程相关的公共行政学,主张构建新型的政府组织形态,提出民主行政的理念。
3、公共性公共管理主体的公共性公共管理价值观的公共性公共管理手段的公共性公共管理对象及目标的公共性4、服务性服务是一种理念,一种精神,一种目标,一种原则,一种行为模式,也是一种制度体系。
从根本上说,公共管理的服务性来自这样一种理念: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的公共权力作为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生于公众直接或间接的授权,他是公共权力的一种特殊转化形式。
5、公共管理的内涵和特征内涵:①公共管理的主体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②公共管理的客体是公共事务③公共管理的手段是依法行使公共权力④公共管理的目的是保障和增进公共利益特征:①公共管理在不改变公用部门公共性的前提下将私营部门的管理手段运用到公共部门管理上②公共管理注重运用市场机制并不是将公共服务完全市场化③公共管理重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以强调最高管理者的战略设计,政策设计为核心④公共管理不同于政府管理,他是与私营部门,非营利性部门和个人相互合作的一种模式⑤公共管理强调价值调和与责任6、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区别①管理目标不同: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②管理权威不同:政治权威和经济权威③管理理性不同:多元理性和经济理性④权力制约不同:制衡性和自主性⑤调控机制不同:政府机制和市场机制7、公共管理的公共性①公共管理主体的公共性:国家政府,公共组织共同构成的公共管理的主体②公共管理价值观的公共性:体现平等,公平,正义,民主③公共管理手段的公共性:公共权力的公共性所决定④公共管理对象及目标的公共性:国家,政府和社会的公共事务8、公共管理的服务性原则①回应性公共管理人员和管理机构必须对公民的要求作出及时的和负责任的反应,不得无故拖延或没有下文,必要的时候应当定期主动的向公民征询意见,解释政策和回答问题。
庄序莹《公共管理学》笔记

第一章导论【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为了实现社会公共利益,提升公共部门绩效和公共品质量以应对不断高涨的公众需求和期望,而加强治理结构的一系列决策制定、执行、监督、控制、评价、协调和沟通等活动。
它注重结果及管理者的个人责任。
【公共管理学】:就是综合地运用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行政学、伦理学、法学等学科知识来研究公共部门管理目标、流程、方式及其规律性的科学,它试图为公共部门管理提供更有效的方法。
简言之,公共管理学是研究公共部门(核心是政府部门)如何更有效地提供公共品以满足社会公共利益的学问。
【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的区别】主体不同、目标不同、后者欲取代前者。
【公共管理学学科基础】一、经济学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委托—代理人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交易费用理论。
二、工商管理学理论。
三、政治学和行政学理论。
第二章公共管理的一般性质【传统行政模式(官僚制)】:指的是西方国家在20世纪20、30年代初形成的公共行政学所倡导的政府行政部门管理模式,其思想基础是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理论和美国学者伍德罗.威尔逊的政治—行政二分法理念,以及私人部门的管理理论。
【传统行政模式的特征和弊端】(6大特征,5大弊端)特征:1,分工以形成专门的公职管理;2,公职等级制和权力等级化;3,管辖权有明确的规定且严格执行既定规则;4,现代公职管理建立在书面文件——档案的基础上;5,根据能力、专长及表现出来的业绩决定升迁;6,公职管理遵循一般条例,它们是稳定、全面、可以学习的。
弊端:1,官僚制的人事制度僵化、形式主义,导致该体系效率低下;2,官僚制的消极控制形式着力于避免犯错而不是提高效率;3,官僚制僵化的组织形式、不透明的行事方式违背民主精神;4,官僚制有一种不受责任机制约束的趋势,并企图对市场和个人实施全面的控制;5,官僚制强调的政治与行政相分离在现实中不可能做到。
【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不同】(6大不同点)管理的主体、对象、目标、方式、环境、权力不同。
公共管理学第一章笔记[范文大全]
![公共管理学第一章笔记[范文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9b3dbc3a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2d.png)
公共管理学第一章笔记[范文大全]第一篇:公共管理学第一章笔记第一章绪论:公共管理(学)的视野1.“公共管理学”与“公共行政”:“公共行政”是政府特别是执行机关为公共提供服务的活动,行政官员或行政人员在这种活动中主要是执行由别人(政治家)所制订的政策和法律,关注的焦点是过程、程序以及办公室的管理。
“公共管理”是公共组织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活动,它主要关注的不是过程,程序和遵照别人的指示办事以及内部取向,而更多的是关注结果和对结果的获得负个人责任。
2.公共部门与公共物品:(1)“公共部门”是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和公共物品的提供者。
广义的公共部门包括政府机构,公用事业,公共事业,非政府公共机构等部门以及各种不同组织的公共层面;狭义的公共部门仅包括政府机构以及依据政府决策产生的机构和部门,是最纯粹的公共部门。
(2)为什么“准公共部门”(第三部门)也归入公共部门中?因其“公共”特性:①与纯粹的公共部门目标一致,第三部门生产或活动的基本目标是公益性;②与政府存在密切关系,其生产、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往往由政府实行控制或必要的行政管制;③与政府为社会所提供的物品一致——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④投资主体或提供资源的主体也主要是政府。
(3)公共物品指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给排他性、自然垄断性、收费困难等特征的物品,具有规模效益大、初始投资量大的特点,政府是提供此类物品的最佳方式。
公共物品指那种能够同时供许多人享用的物品,并且供给它的成本与享用它的效果并不随享受它的人数规模的变化而变化。
(4)公共物品的划分①纯公共物品:国防,公共安全,外交,法规政策,环境保护,基础研究,空间技术。
准公共物品:道路,能源,交通,通讯,城市公共服务,教育,广播电视,社保。
②有形的公共物品(硬——):公共设施。
无形的公共物品(软——):法律。
政策,制度。
③全国性的公共物品:国家或中央政府提供的服务——国防,外交,全国性法规政策。
地方性的公共物品:城市基社,地方性法规,政策。
公共管理学知识点笔记总结

公共管理学知识点笔记总结一、公共管理学的定义与范畴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是研究政府及非政府组织所从事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事务的理论与实践的学科。
它旨在揭示和分析公共组织的运作机制、管理原则和方法,为提高公共组织的绩效和效率,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解决社会政策问题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公共管理学的范畴包括:1.公共管理的本质和特征公共管理是指政府及非政府组织在公共利益的基础上进行管理与决策的活动。
其特点是公共性、目标多元与约束多元、创新复杂、参与主体多样、社会责任强烈和公民主导等。
2.公共组织的类型公共组织可以分为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
政府组织是一种主要依赖于政府权力资源进行管理和运作的组织,包括政府部门、政府机构和政府企事业单位等。
非政府组织是指由社会自发组织而成,与政府没有法定关系的公共组织,包括社会团体、非营利组织和国际组织等。
3.公共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公共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包括管理学、行政学、政策学、组织学、决策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体系。
其中,管理学是公共管理学的核心学科,它包括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方法、技术、过程与制度等内容。
4.公共管理学的国际比较公共管理学的国际比较是公共管理学研究的重要方面,它包括公共管理学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定位、研究方法的差异、理论创新的特点、实践经验的借鉴和交流等内容。
公共管理学的国际比较对于促进公共管理学的跨国交流与合作,提高公共管理学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二、公共管理学的发展历程公共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
在公共管理学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管理科学的形成、行政学的兴起、公共管理学的确立等阶段,形成了公共管理学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1.管理科学的形成管理科学是公共管理学的理论基础,它起源于19世纪的管理实践,包括管理概念、管理原则、管理方法、管理技术等内容。
在管理科学的形成过程中,管理学家如泰勒、福特、梅约尔等提出了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公共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公共管理学读书笔记

公共管理学读书笔记导语:《公共管理学》一书是由我院副院长张成福教授和党秀云教授联合编写的一本公共管理硕士系列教材,同时也作为公共管理专业的本科生教材使用。
关于公共管理学读书笔记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提供到的范文,欢迎阅读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公共管理学读书笔记管理学上有一个很著名的理论之一叫“酒与污水定律”,意思是一勺美酒倒进一桶污水里,得到的是一桶污水。
把一勺污水倒进一桶酒里,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
“酒与污水定律”的负面影响是很大的,据说黑龙江边境的对俄贸易中,很多商人一直都是赚钱的,但是,个别有心计的中国商人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开始贩卖假货,并且真的赚到了不少钱。
其他商人见此情形,蜂拥而上,一时间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在各种贸易活动中。
俄罗斯人发现事情不妙开始有了防范,可是,当俄罗斯人觉得防不胜防的时候,干脆就放弃了和中国商人的交易,这样贩卖假货的商人和只卖正品的商人都赚不到钱了。
对于企业来讲,它是每个人的集合体,企业的整体效率取决于企业内部每个人的行为,这如同仪仗队方阵一样,要想整齐划一,每个人必须步调一致才能保证一个团队整体的效率。
但在很多企业里,也存在着几个让人头疼的人。
一个高效的团队很可能因为这样人的满腹牢骚变成了一盘散沙,一个执行力不强的人很可能让整个团队的计划无法推进……因此,污水和美酒的比例不能决定这桶东西的性质,真正起决定作用的就是那一勺污水,只要有它,再多的美酒都成了污水。
如何解决?企业中每一个人都有自身的优点和缺点,作为管理者如何用人之长,对于这样的人应找到合适其的岗位。
有这样一个故事,清代有位将军叫杨时斋,他认为军营中的人都是有用之人。
聋子,安排在左右当侍者,可避免泄露重要的军事机密;哑巴,可派他传递密信,一旦被敌人抓住,除了搜去密信,也问不出更多的东西;瘸子,命令他去守护炮台,可使他坚守阵地,很难弃阵而逃;瞎子,听觉特别好,可命他伏在阵前听敌军的动静,担待侦察任务。
照常理来说,他们不合适行军打仗,呆在军队中只会拖后腿,影响整体的实力。
公共管理学研究生笔记

公共管理学研究生笔记第一章:公共管理学概论公共管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社会科学学科,旨在研究政府和非营利组织如何更有效地管理公共事务,实现社会目标。
公共管理学研究的是公共管理的理论、方法、原则以及管理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在现代社会,公共管理不仅仅是政府行为的管理,还包括民间组织和市场机制在公共事务中的作用。
第二章: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公共管理理论涉及众多学科领域,如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涵盖了管理学、行政学等方面。
其中,新公共管理、公共治理、公共选择理论等理论对公共管理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新公共管理更加强调市场机制的运用和效率,公共治理注重多元治理结构和民间参与,公共选择理论重在分析政府决策背后的理性选择。
第三章:公共管理的实践及挑战公共管理在实践中常常面临诸多挑战,如行政效率与公平的平衡、领导与管理的结合、政府部门间的协作与竞争等问题。
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合作以及跨国组织的兴起也给公共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同时,数字化时代的来临,信息技术对公共管理模式和手段的改变也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适应。
第四章:公共管理未来发展方向未来,公共管理将继续受到全球化、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公共管理学研究生应该把握时代脉搏,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素质。
同时,注重实践与理论结合,深入了解各种公共管理模式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不断创新和实践,为推动公共管理领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结语公共管理学作为一门跨学科的学科,不仅涵盖了政府管理、公共政策等方面,还关注了社会组织、市场机制等多种管理方式。
研究生成为这一领域的未来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只有不断学习、思考与实践,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社会变革带来的挑战,为构建美好社会贡献力量。
《公共管理学》笔记

《公共管理学》笔记[]公共管理学笔记导论公共管理学的视野⼀公共管理及其相关概念1. 公共管理与公共⾏政公共⾏政:政府特别是执⾏机关为公众提供服务的活动,⾏政官员或⾏政⼈员在这种活动中主要是执⾏由别⼈所制定的政策和法律,关注的焦点以及将政策转变为实际的⾏动,并重点关注内部定向,机构和⼈员以及办公室的管理。
公共管理:尽管公共管理也包含了公共⾏政的许多内涵,但有以最低的成本取得⽬标以及管理者为取得结果负责的内涵。
所以公共管理是公共组织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活动,它主要关注的不是过程、程序和遵照别⼈的指⽰办事以及内部取向,⽽更多的是关注取得结果和对结果的获得负个⼈责任2. 公共部门与公共物品公共部门:是公共事物的管理者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义的公共部门包括政府机构、公⽤事业、公共事业、⾮政府公共机构等部门已经各种不同组织的公共层⾯;狭义的公共部门是仅包括政府决策的产⽣机构和部门,是最纯粹的公共部门。
公共物品:是具有消费的⾮竞争性和排他性、⾃然垄断性以及收费困难等特征的物品;与公共物品相对应的是私⼈物品即具有消费上的竞争性和排他性等特征的物品。
3. 公共管理与私⼈管理公共管理与私⼈管理有许多相似之处,他们的管理都包含了合作团体的活动,⽽且所有的⼤组织都必须履⾏⼀般的管理职能,如计划、组织、⼈事预算等。
但是公共管理在许多重要⽅⾯是与私⼈管理存在差别的,主要表现在如下⼏个⽅⾯:⼀、公共管理与私⼈管理的使命不同。
⼆、与私⼈管理相⽐,公共管理的效率意识不强。
三、与私⼈管理相⽐,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管理更强调责任。
四、就⼈事管理⽅⾯⽽⾔,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中的⼈事管理系统更加复杂和严格。
4. 治理与善治治理概念定义繁多,可泛指任何⼀种活动的协调⽅式。
善治是90年代后,世界银⾏提出的⼝号,它主要包括合法、法治、负责、透明、有效的政府成了善治的基本要素,成为规范政治权利的主要标准。
⼆公共管理学范式的兴起该领域发⽣了三次重⼤的范式转变,即从传统的公共⾏政学到公共政策分析再到公共管理学1.对传统公共⾏政学范式的批评⽆论是政策分析途径还是公共管理途径,都可以看作是对传统的公共⾏政学途径的过时或者失效所做出的⼀种反应,是作为它的竞争或替代途径⽽出现的。
公共管理学第三版笔记

公共管理学第三版笔记《公共管理学第三版》是一本系统介绍公共管理学的教材。
它涵盖了公共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研究方法以及实践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下面我将从不同的角度对这本教材进行全面的回答。
1. 内容概述:《公共管理学第三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公共管理的概念和特征、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公共管理的历史演变、公共管理的组织结构与功能、公共管理的决策与政策制定、公共管理的绩效评估与改进、公共管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公共管理的财务管理、公共管理的信息管理等。
这些内容全面地介绍了公共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
2. 理论框架:《公共管理学第三版》通过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公共管理理论框架。
这个框架包括了公共管理的政策环境、组织结构、决策过程、绩效评估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该教材还介绍了不同学派的公共管理理论,如新公共管理、公共选择理论、制度理论等,使读者能够全面了解公共管理领域的理论发展。
3. 研究方法:《公共管理学第三版》还介绍了公共管理研究的方法和技巧。
它包括定性研究方法、定量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方法等。
通过这些方法的介绍,读者可以学习如何进行公共管理领域的研究,并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4. 实践应用:除了理论和研究方法,该教材还着重介绍了公共管理的实践应用。
它包括公共管理的政策制定与实施、公共组织的管理与运作、公共管理的绩效评估与改进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这些实践案例的介绍,读者可以了解公共管理理论如何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提高公共管理的效能和效果。
总之,《公共管理学第三版》是一本内容全面、理论实践结合的教材。
它不仅介绍了公共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还介绍了公共管理的研究方法和实践应用。
这本教材对于学习和研究公共管理学的人士来说,是一本很好的参考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导论【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为了实现社会公共利益,提升公共部门绩效和公共品质量以应对不断高涨的公众需求和期望,而加强治理结构的一系列决策制定、执行、监督、控制、评价、协调和沟通等活动。
它注重结果及管理者的个人责任。
【公共管理学】:就是综合地运用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行政学、伦理学、法学等学科知识来研究公共部门管理目标、流程、方式及其规律性的科学,它试图为公共部门管理提供更有效的方法。
简言之,公共管理学是研究公共部门(核心是政府部门)如何更有效地提供公共品以满足社会公共利益的学问。
【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的区别】主体不同、目标不同、后者欲取代前者。
【公共管理学学科基础】一、经济学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委托—代理人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交易费用理论。
二、工商管理学理论。
三、政治学和行政学理论。
第二章公共管理的一般性质【传统行政模式(官僚制)】:指的是西方国家在20世纪20、30年代初形成的公共行政学所倡导的政府行政部门管理模式,其思想基础是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理论和美国学者伍德罗.威尔逊的政治—行政二分法理念,以及私人部门的管理理论。
【传统行政模式的特征和弊端】(6大特征,5大弊端)特征:1,分工以形成专门的公职管理;2,公职等级制和权力等级化;3,管辖权有明确的规定且严格执行既定规则;4,现代公职管理建立在书面文件——档案的基础上;5,根据能力、专长及表现出来的业绩决定升迁;6,公职管理遵循一般条例,它们是稳定、全面、可以学习的。
弊端:1,官僚制的人事制度僵化、形式主义,导致该体系效率低下;2,官僚制的消极控制形式着力于避免犯错而不是提高效率;3,官僚制僵化的组织形式、不透明的行事方式违背民主精神;4,官僚制有一种不受责任机制约束的趋势,并企图对市场和个人实施全面的控制;5,官僚制强调的政治与行政相分离在现实中不可能做到。
【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不同】(6大不同点)管理的主体、对象、目标、方式、环境、权力不同。
【公共管理的特点】(4大新特点)1,将公共部门界定在适当的范围内;2,在公共部门中确立以顾客(即公众)为服务中心的思想;3,公共决策的制定引入专家论证制度;4,建立起应对公众诉求的快速反应机制。
【公共管理变革的必然性】(4大根本原因)1,公共部门管理陷入力不从心的窘境;2,私人部门竞争加剧;3,信息技术的传播是公共管理发生变革的导火索;4,经济和管理理论的发展。
第三章政府部门的运行特征【市场失灵的表现】1,第一类市场失灵是由市场制度本身的假设不完全造成的,即完全竞争市场假设不存在,造成市场失灵;包括:公共品、外部效应、竞争失灵、信息失灵、宏观经济失衡。
2,第二类市场失灵是市场运行本身的缺陷所致;如:个人偏好不合理、收入分配不公平。
3,市场失灵的存在使政府干预成为一种可能的选择。
第四章政府制度的失灵及其改进【政府失灵的表现和原因】信息失灵、激励失灵、决策程序的缺陷、公共决策和执行中的经济人动机。
【矫正政府失灵的途径】1,将政府部门从一部分经济事务中解脱出来;2,从技术和制度环境着手;3,引入类似于私人部门的竞争方式。
【现代经济下的政府职能】(7项基本职能)1,确定法律基础以保护产权;2,提供社会所需的基础设施和基本服务;3,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4,保持私人部门的竞争环境,防止垄断的出现;5,保护弱势群体,为一些弱势人群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6,协调与解决各方利益的冲突;7,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
【政府部门履行职能的工具选择】(5种选择)1,政府部门直接“生产”;2,委托给非营利性组织;3,委托给公共企业;4,委托给私人企业:签约外包方式、特许经营方式、政府财政补贴方式、抵用券、公私合营。
5,政府管制。
第六章公共部门的财政管理【公共财政】:就是在市场经济的主导发展模式下,与此相适应的国家财政类型,政府的财政资金应主要提供市场无法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预算的基本模式】(4种模式)1,列项预算,也称分项排列预算,线性预算。
2,项目预算,也称规划——计划——预算制度,PPBS。
3,零基预算。
4,绩效预算。
【我国公共部门预算管理的现状和改革方向】缺陷:1,我国的预算仍带有计划经济色彩,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财政预算尚有较大差距;2,我国一些公共部门的活动没有在现在的复式预算中得到全面反映;3,预算编制是粗放型的,多数地区采用基数法编制预算,导致预算编制不科学,不利于对资金进行控制;4,预算编制过程不透明,时间太短,预算审批不严格,使得资金使用部门随意性过大,社会其他主体无法有效进行监督;5,我国预算管理责权不明晰、执行不严格等导致预算缺乏严肃性,长此以往,将会使预算流于形式,对预算管理极为不利,并影响我国公共财政框架的建立。
改革方向:1,按照公共财政框架建设的要求来合理地设置预算科目;2,修改和完善我国的复式预算编制;3,细化预算编制,推行部门预算;4,强化预算执行,使预算更为透明、更易监督。
第七章公共企业管理【公共企业】:政府出资占一定比例并达到控股权的企业。
【公共企业兴建的理由】(5点原因)1,政府获得稳定的财政收入来源;2,迫于外部压力兴办公共企业以追赶先进国家,保护国内弱小的民族工业;3,矫正市场失灵,以大规模的公共企业取代私人企业,摆脱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困扰,或建立社会主义的全面计划经济;4,维持自然垄断的公共生产和稳定社会经济;5,加大对弱势群体的保护,改善社会中一部分生活贫困者的境遇。
第八章非营利组织管理【非营利组织】:是独立于政府部门之外的公共部门的组成部分,组织目的在于满足社会公共利益而非营利,依靠会员缴费、捐赠者资助、政府财政拨款等资金来源完成组织使命,具有免税资格和提供捐赠人减免税合法地位的特点。
【非营利组织崛起原因】市场失灵说、政府失灵说、内在动因及其他。
【非营利组织的作用及其缺陷】(5点作用,4大缺陷)作用:1,提供公共物品和混合物品,以弥补政府缺陷;2,促进经济增长,更合理地配置社会经济资源;3,提高公众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参与性,限制政府部门的权力;4,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并弘扬互助协作的精神;5,开展跨国界的活动,发挥非营利性组织对国际事务的管理、协调和监督作用。
缺陷:1,经济人动机影响下的志愿失灵;2,非营利组织缺乏独立性,这极大地制约了非营利组织活动的展开,并影响到它提供的产品数量和质量的均一性;3,非营利组织内在运行机制不健全,表现在组织决策、财务管理、人事管理诸多环节存在缺漏;4,非营利组织的狭隘性使其活动能力受限,不能很好地满足某些特定人群的需求。
【我国非营利组织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5个问题,3个建议)问题:1,非营利性宗旨不突出,甚至以非营利性为名行营利性之实,导致社会公众对非营利组织的不信任、不支持;2,非营利组织独立性较差;3,资金来源缺乏足够的保障;4,非营利组织的持续发展能力较弱;5,非营利组织发挥的社会影响力还较为有限。
建议:1,改革目前政府部门对一些非营利组织如社会团体的登记制度,废除非营利组织需要提交业务主管单位批准成立文件的规定;2,从非营利组织自身来说,完善组织内部的治理结构、提高持续发展能力是当务之急;3,完善非营利组织的多套监督体系,发挥社会公众媒体的监督力量。
第九章公共政策分析【公共政策】:静态,公共政策是指国家各种权力机关、政治家以及其他各种政治团体等政策主体实现既定目标而颁布施行的一系列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称,包括各种法律、法规、条例、措施等等。
动态,公共政策是指政策主体为解决所面临的一些社会问题,在特定价值观念的指引之下,为协调和稳定各方社会政治经济关系而采取的一系列公共管理活动。
【公共政策的特征和功能】特征:1,阶级性和公共性;2,合法性和权威性;3,价值多元化和功能丰富性;4,动态性。
功能:引导功能、调控功能、分配功能、创新功能。
第十章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绩效管理】:就是对既定绩效目标不断评估、不断更正和完善的过程。
【绩效管理的特征、优越性、目标】特征:1,在明确目标的前提下,强调结果的重要性;2,推行顾客至上理念,以服务社会和满足公众需求为最终目的;3,实现分权式管理,为各部门完成绩效目标创造条件;4,建立责任机制,为绩效管理过程中责任落实的有效性提供保障。
优越性:1,对公众来说,作为公共利益的享受者,实行绩效管理的公共部门能更好地满足他们对各种公共物品的期望;2,站在公共部门的角度,实行绩效管理可以使它在公众心中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3,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来看,绩效管理理念充分体现了公共管理学科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先进性。
目标:4E,经济、效率、效益、公平。
【绩效管理的问题和对策】(4个问题,4个对策)问题:1,组织目标不易确定;2,建立绩效指标的困境;3,人员配置问题;4,缺乏绩效信息的充分支持。
对策:1,绩效管理过程必须有顾客的介入;2,更积极地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不断削弱公共部门的垄断地位;3,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依托,实现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网络化、现代化,建立高绩效信息系统;4,建立规范化和法制化的绩效管理制度。
【中国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问题和建议】问题:1,理论准备不足与实践的盲目性并存;2,公共部门人员对于绩效管理的思想落后,意识薄弱,观念狭隘;(人员在绩效管理过程中表现为较大的自发性和随意性,绩效管理的封闭性,将绩效评估片面等同于政绩考核,导致组织绩效的完全个人化)3,绩效管理配套设施的匮乏。
建议:1,继续学习西方的先进绩效管理思想以充实理论研究,并在更高层次对实践进行指导;2,加强制度建设,推进绩效管理的全面实行;(促进内外沟通协调,完善监督机制,人事制度改革和奖惩机制的结合,加快绩效管理的法制化进程)3,开辟绩效管理资金的独立渠道,建立绩效管理的储备人才库。
第十一章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公共部门中的各个组织依据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对其所属的人力资源开展的战略规划、甄选录用、职业发展、开发培训、绩效评估、薪酬设计、福利与保障等多项管理活动和过程的总和。
【与私人部门相比,其特征】1,公共部门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以公共利益为导向,而私营企业是以本企业利润最大化为目标;2,公共部门的管理活动缺乏私人部门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3,公共部门个人绩效评价比私营部门更困难,因为公共部门所履行的职责和义务、方向和目标不单纯是以经济指标来度量的,大多数工作是为了满足公共利益和社会效益,更有许多产出是无形的,或者是不能在短期看到成效的,根本无法用数据来度量;4,在很多非营利性公共组织中,工作人员的劳动往往不能通过薪酬和职务晋升等形式得到补偿和激励,尤其是志愿性工作人员,它们的劳动是无偿的。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原则】竞争原则、功绩原则、法制原则、民主监督公开监督原则、遵循党管干部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