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世界工业文明的曙光与近代社会的开端PPT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初中课件】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6.3.3《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3课件ppt.ppt

【初中课件】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6.3.3《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3课件ppt.ppt
————-罗伯斯庇尔墓志铭
有关法国大革命推荐
与法国大革命有关的文学著作: 《双城记》《九三年》 《悲惨世界》 雨果 《丹东》 罗曼·罗兰
电影:
感悟厅--革命影响
时间 背景
成果
第一次 起义
第二次 起义
1789年
国王为筹款,召开三级会 议,巴士革命的序幕,颁布《人权
2、农民生活穷苦 3、启蒙运动的宣传
矛盾
国王
资产阶级
--
史 料 厅 革 命 浪 潮
自主学习 巴黎人民三次武装起义
时间 背景
成果
国王为筹款,召开三级 攻占巴士底狱,掀开了法国
第一次起义
1789年
会议,巴士底狱的大炮 大革命的序幕,颁布《人权
对准了工人住宅区
宣言》,建立君主立宪制
第二次起义 第三次起义
【资料五】法国大革命虽然废除了君主制,但世俗的共和国走向专制和军事化, 造成欧洲极大的苦难,导致法国长达百年的动乱。据统计,法国大革命死亡了 40万人,拿破仑战争法国死亡过百万。
感悟厅--革命影响
资料 《人权宣言》(全称《人权和公民权利宣言》) 是法国大革命的重要成果之一,其中包括以下内容:
•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是人们的天赋权利; •主权在民; •人民有言论、信仰、著作和出版的自由;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1、巴黎人民的三次武装起义将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充分彰显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
感悟厅--革命影响
3、法国大革命时期及后来的政权更替 ▪ 波旁王朝(843-1792.9) ▪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9-1804.12.2) ▪ 法兰西第一帝国(又称拿破仑帝国) ▪ 波旁王朝第一次复辟(君主专制统治) ▪ 百日王朝 ▪ 波旁王朝第二次复辟(君主专制统治) ▪ 七月王朝(君主立宪制) ▪ 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848.2.24-1852.11) ▪ 法兰西第二帝国(1852.11-1870.9.4) ▪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0.9.4-1940.) ▪ 法兰西第四共和国与法兰西第五共和国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六单元 世界工业文明的曙光与近代社会的开端 6.3.3《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六单元 世界工业文明的曙光与近代社会的开端 6.3.3《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

第三课资产阶级革命:新体制的创立第三课时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⑴通过阅读、收集资料,知道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产生的历史背景、发展,掌握几个有代表性的实行资产阶级共和制度的国家。

⑵能够说出法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产生的影响及其历史作用。

⑶通过学习,知道资产阶级革命中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知道他(它)们对历史发展进程产生的积极影响;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体会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中所起的积极促进作用,明白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

能力目标:⑴阅读和观察能力。

通过阅读文字和观察图片获取历史信息。

⑵从历史现象提炼历史观点的能力。

通过掌握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三次武装起义的经过和结果,得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

⑶分析探究能力。

通过对重要历史人物的分析明白他们对历史发展进程产生的积极影响。

情感目标:⑴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体会到重要历史人物的重要作用,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中所起的积极历史作用。

⑵通过课堂活动,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精神,激发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⑶通过学习,了解历史上专制与民主,人治与法治的演变过程,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⑴教学重点:掌握资产阶级革命三次武装起义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⑵教学难点:通过对重要历史人物的分析,体会他们对历史发展进程的积极影响。

通过分析重要历史事件,体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

三、教学过程建议教学导入:(视频展播)播放视频《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完后,教师直接提问“你想进一步了解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吗?”由此导入。

新课教学1.(大革命前的法国公民)出示法国的等级制度图,并出示问题:通过问题的回答,使学生能够分析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

2.(革命中的法国公民)播放法国三次起义的视频,让学生探究:巴黎人民举行了几次武装起义,起义的成果分别是什么?3.(归纳总结)出示巴黎三次起义比较表,学生完成表格。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根据表格内容思考:①三次武装起义所取得的成果之间有什么联系?②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真正动力?让学生认识到法国的革命是一次比一次深入、彻底,不断把革命推向高潮,从而得出: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真正动力。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下6.3.3《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案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下6.3.3《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案

第三课资产阶级革命:新体制的创立第三课时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⑴通过阅读、收集资料,知道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产生的历史背景、发展,掌握几个有代表性的实行资产阶级共和制度的国家。

⑵能够说出法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产生的影响及其历史作用。

⑶通过学习,知道资产阶级革命中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知道他(它)们对历史发展进程产生的积极影响;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体会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中所起的积极促进作用,明白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

能力目标:⑴阅读和观察能力。

通过阅读文字和观察图片获取历史信息。

⑵从历史现象提炼历史观点的能力。

通过掌握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三次武装起义的经过和结果,得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

⑶分析探究能力。

通过对重要历史人物的分析明白他们对历史发展进程产生的积极影响。

情感目标:⑴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体会到重要历史人物的重要作用,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中所起的积极历史作用。

⑵通过课堂活动,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精神,激发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⑶通过学习,了解历史上专制与民主,人治与法治的演变过程,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⑴教学重点:掌握资产阶级革命三次武装起义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⑵教学难点:通过对重要历史人物的分析,体会他们对历史发展进程的积极影响。

通过分析重要历史事件,体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

三、教学过程建议教学导入:(视频展播)播放视频《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完后,教师直接提问“你想进一步了解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吗?”由此导入。

新课教学1.(大革命前的法国公民)出示法国的等级制度图,并出示问题:通过问题的回答,使学生能够分析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

2.(革命中的法国公民)播放法国三次起义的视频,让学生探究:巴黎人民举行了几次武装起义,起义的成果分别是什么?3.(归纳总结)出示巴黎三次起义比较表,学生完成表格。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根据表格内容思考:①三次武装起义所取得的成果之间有什么联系?②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真正动力?让学生认识到法国的革命是一次比一次深入、彻底,不断把革命推向高潮,从而得出: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真正动力。

2021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作业本(八年级下册)答案(

2021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作业本(八年级下册)答案(

2021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作业本(八年级下册)答案(答案、、《义务训练教材历史与社会作业本(八班级下册)》答案(浙江训练出版社)第五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明清帝国的兴替1---6、BDDACD 7、(1)威逼汉人梳辫和圈占土地。

影响:激起中原人民的抵抗,加剧动荡,导致社会经济的倒退。

(2)清初统治者调整了野蛮落后的政策。

(3)统治者制定政策时应顺民心合民意;发觉问题准时实行措施加以调整。

8、略(开放性试题,回答符合题意即可)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进展1---6、ADDCDD7、①雅克萨②尼布楚条约③郑胜利④台湾府⑤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任选一个)⑥驻藏大臣⑦大小和卓⑧伊犁将军8、明中后期,戚继光、俞大猷奉命抗倭,肃清东南沿海的倭寇;1662年郑胜利战胜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1685年—1689年清军抵抗沙俄入侵,发动雅克萨之战,取得成功,签订了《尼布楚条约》9、(1)明朝是以增修和加固长城的方式来防范北方游牧民族入侵;清朝则是采纳联络感情、以德化民的怀柔政策对待游牧民族。

(2)如:明明朝的更有利,因为长城的修建有效地爱护了中原地区的进展,迫使长城北部的蒙古族乐观与中原地区进展贸易,促进北方经济的进展,因此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展。

(开放性试题,回答符合题意即可)农耕文明的繁盛1---5、CDADC 6、(1)①生产目的由自给自足变为商品生产,用于市场交易;② 劳动方式由自由劳动变为雇佣劳动;③生产规模由小变大。

(2)明代江南地区消失了新的工场手工业经营方式商品经济非常活跃消失了资本主义萌芽。

7、略(开放性设问,可以从手工业、商业、经济总量等方面作答要求正确,结论合理)。

第二课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文化专制与八股取士1---5、BDAAC 6、(1)读书人只顾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股,不讲求实际学问。

朝廷选拔的不是真正的治国人才而是皇帝的奴仆。

(2)与明清时期考试内容只在“四书”“五经” 范围内命题,考生须依据指定观点答题,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答卷必需遵循八股文体有关。

义务教育教科书《历史》八年级下册整理

义务教育教科书《历史》八年级下册整理

第五单元:农耕文明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第一课: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知识点一:明清帝国的兴替(1)明朝建立:朱元璋(2)【明初统治措施及作用】:i)政治:强化皇权:①废丞相②创内阁③设厂卫特务机构ii)经济:经济恢复发展:①奖励垦荒②轻徭薄赋③提高手工匠身份iii)改革赋役制度,刺激商品经济发展,推动市镇经济高度繁荣。

(3)明朝强盛的表现:①朱棣期间:社会安定,国家富强,成为中国古代历史又一强盛时期。

②【郑和下西洋】:表明了明朝对国外的强大影响和在世界范围的先进地位。

(4)明末农民起义: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闯王)】·为什么明末农民起义能够迅速发展,并得到农民支持?·因为李自成率领的起义军提出“均田”,“免粮”口号,减轻了农民的赋税劳役负担;起义军赈济贫穷,“平买平卖”等措施得到农民的支持,从而迅速发展。

(5)清朝建立:女真努尔哈赤建立“大金” 皇太极改族名“满州” 改国号为“清”清初各民族抗清斗争促使统治者调整政策,制止社会经济倒退,经康熙、雍正、乾隆三世,社会经济发展。

■知识点二: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巩固与发展(1)抗倭——戚继光——日本海盗——东南沿海(2)郑成功收复台湾——荷兰殖民者(熟记P5 图5-4,已备考查)【设立台湾府作用】: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我国东南海防。

(3)雅克萨之战——中俄(4)明:防御政策(明长城作用):有效地保护了中原地区经济的发展;长城北部的蒙古族积极与中原地区发展贸易,从而出现长期稳定的和平交往局面。

(5)准噶尔叛乱、大小和卓叛乱、设立伊犁将军★(新疆!新疆!新疆!)★(6)清:★【怀柔政策】★修承德避暑山庄、喇嘛庙。

作用:接见……联络感情,加强民族感情,以巩固统治。

【一系列措施意义】:维护了国家统一,奠定了今天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版图。

■知识点三:农耕文明的繁盛【农耕文明达到鼎盛!】(1)农业:①精耕细作②新品种(甘薯、玉米)作用:一定程度上解决中国因人口带来的粮食紧张问题。

新人教版《历史与社会》教材目录(全六册)

新人教版《历史与社会》教材目录(全六册)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目录第一单元人在社会中生活第一课我的家在哪里1. 从社区看我家2. 在社区中生活第二课乡村与城市1. 乡村聚落2. 城市聚落3. 往来在区域之间综合探究一从地图上获取信息第二单元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第一课大洲和大洋1. 人类的栖息地2. 海洋对人类的影响第二课自然环境1. 地形多样2. 气象万千3. 众多的河湖4. 风光迥异第三课世界大家庭1. 人口与人种2. 语言与宗教3. 国家和地区综合探究二从地球仪上看世界第三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第一课家住平原1. 稻作文化的印记2. 用机械种庄稼第二课与山为邻1. 垂直的生计2. 山地之国第三课傍水而居1. 耕海牧鱼2. 水上都市第四课草原人家1. 逐水草而居2. 现代化的牧场第五课干旱的宝地1. 石油宝库2. 沙漠绿洲综合探究三如何认识区域——以南非为例第四单元文明中心——城市第一课美国政治的心脏:华盛顿第二课文化艺术之都:巴黎第三课 IT新城:班加罗尔第四课汽车城:蔚山第五课城市规划的典范:巴西利亚综合探究四如何认识城市——以莫斯科为例第五单元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第一课国土与人民1. 辽阔的疆域2. 行政区划3. 众多的人口4. 多民族的大家庭第二课山川秀美1. 复杂多样的地形2. 季风的影响3. 母亲河第三课地域差异显著1. 秦岭—淮河分南北2. 东部和西部差异显著3. 交流与互补综合探究五认识宝岛台湾第六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第一课北方地区1. 红松之乡2. 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3. 古老而现代的首都——北京第二课南方地区1. 水乡孕育的城镇2. 富庶的四川盆地3. 开放的珠江三角洲4. 我国的经济中心——上海第三课西北地区1. 丝路明珠2. 草原风情3. 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乌鲁木齐第四课青藏高原1. 海报最高的牧区2. 高原圣城——拉萨综合探究六如何开展社会调查——以调查家乡为例第七单元生活的变化第一课规则的演变1. 规则之“源”2. 规则之“变”第二课传媒的行程1. 生活中的文化传播2. 现代社会的大众传媒第三课生活的故事1. 生活的时代印记2. 生活的代际差异综合探究七区域的变化第八单元文明探源第一课原始先民的家园1. 追寻原始先民的足迹2. 走访原始的农业聚落第二课早期文明区域1. 大河流域的文明发祥地2. 诞生于爱琴海与中美洲地区的文明第三课中华文明探源1. 中华文明的曙光2. 炎帝、黄帝与尧舜禹的传说综合探究八过去是怎样被记载下来的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目录第一单元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第一课亚非大河文明1. 古代埃及2. 古代西亚国家3. 古代印度第二课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1. 早期国家与社会2. 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3. 百家争鸣第三课西方古典文明1. 西方文明的摇篮2. 罗马帝国的兴衰3. 西方文明之源综合探究一对比早期区域文明之间的异同第二单元相继兴衰的中古欧亚国家第一课西欧封建国家与基督教文明第二课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第三课日本的大化改新综合探究二从宗教景观看文化的多样性第三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第一课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第二课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第三课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结局第四课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第五课昌盛的秦汉文化综合探究三探寻丝绸之路第四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二):“多元一体”格局与文明高度发展第一课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1. 三国鼎立与西晋的统一2. 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3. 北方的民族融合4. 璀璨的科技与艺术第二课隋唐:开放革新的时代1. 隋的兴亡2. 唐的盛衰3. 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4. 唐代的科技文化与时代风尚第三课宋元: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与文明高度发展1. 高度集权的北宋政治2. 北宋与辽、西夏并立3. 南宋与金的和战4. 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拓展5. 经济重心的南移6. 社会生活与文化7. 影响深远的宋元科技综合探究四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都市生活第五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农耕文明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第一课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1. 明清帝国的兴替2.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3. 农耕文明的繁盛第二课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1. 文化专制与八股取士2. 进步思潮与世俗文化3. 群星璀璨的晚明科学巨匠第三课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1. 皇权膨胀2. 近代前夜的危机综合探究五探讨乾隆盛世危机第六单元世界工业文明的曙光与近代社会的开端第一课连通世界的新航路第二课冲破思想的牢笼1. “人的发现”2. 科学革命3. 启蒙运动第三课资产阶级革命:新体制的创立1. 英国议会对王权的胜利2. 美国的诞生3.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综合探究六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第七单元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第一课工业革命第二课工人的斗争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三课资本主义的扩展1. 德国统一2. 美国南北战争3. 俄国改革4. 明治维新第四课殖民扩张与民族解放运动第五课第二次工业革命综合探究七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第八单元 19世纪中后期工业文明大潮中的近代中国第一课民族危机与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1. 鸦片战争的烽烟2.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3. 甲午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4. 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第二课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第三课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1. 维新变法运动2. 文化教育革新综合探究八结识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目录第一单元 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第一课世界的格局与第一次世界大战1. 20世纪初的世界格局2.第一次世界大战3.凡尔赛体系下的“和平”第二课中国的时局与辛亥革命1. 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2. 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创建3. 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第三课悄然改变中的社会生活1. 生活中的变化2. 头脑中的变化综合探究一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第二单元开辟新的发展道路第一课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1.俄国十月革命2.苏联早期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二课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1. 土耳其凯末尔革命2. 印度的觉醒第三课美国的资本主义改革1. 30年代的大危机2. 罗斯福新政第四课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新文化运动2.“五四”运动3.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第五课开辟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1.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2.工农武装割据3.红军长征与遵义会议综合探究二历史地认识多样的发展道路第三单元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第一课中国抗日战争1. 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2. 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3. 全民族的抗战4. 抗日战争的胜利第二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扩大1. 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2. 大战的爆发3. 德国进攻苏联和日军偷袭珍珠港第三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与胜利1. 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和大战的转折2. 雅尔塔会议与德日投降综合探究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看中国的地位与作用第四单元中国革命的胜利第一课两种命运的决战1. 内战的爆发2. 土地改革与三大战役第二课新中国的诞生综合探究四回顾近代中国的百年历程第五单元冷战时期的世界第一课两极格局的形成第二课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 美国成为超级大国2. 西欧的复兴与联合3. 日本成为经济大国4. 福利国家的出现第三课苏联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1. 苏联的发展与改革2.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第四课亚非拉地区的发展1.殖民体系的瓦解2.动荡的中东综合探究五聚焦文化软实力第六单元新中国的建设与改革第一课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与探索1. 巩固新生政权2.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3. 失误与挫折第二课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1.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2. 改革开放的推进第三课民族区域自治与民族团结第四课“一国两制”与统一大业第五课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综合探究六走在复兴之路上:感受新中国的精神力量第七单元跨世纪的中国与世界第一课历史性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国1.改革开放的新阶段2.中国发展的历史性跨越第二课经济全球化第三课世界多极化趋势1.世界多极化与欧洲一体化2.联合国与走向世界的中国第四课当代科技革命与社会生活综合探究七如何面对“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第八单元共同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第一课不断变化的人口1.世界人口的数量变化2. 我国的人口警钟须长鸣第二课日益严峻的资源问题1.世界面临的资源问题2.应对我国的资源问题第三课共同关注的环境问题1.愈演愈烈的环境问题2. 直面我国的环境问题第四课发展的选择1.走可持续发展之路2.因地制宜谋发展综合探究八让历史告诉未来:我们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世界工业文明的曙光与近代社会的开端PPT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世界工业文明的曙光与近代社会的开端PPT
2.政治:封建等级制度森严
1、经济:法国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根本原因)
法国等级制度
2.政治:封建等级制度森严
1.经济:法国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根本原因)
大革命前,在法国的宫廷内,国王及其家属和贵族们,穷奢极欲路易十六夫妇更是挥金如土。政府财政常常入不敷出,1788年,政府收入有503亿锂,但支出却需要629亿锂。
四、拿破仑与法兰西第一帝国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这是谁说的呢?
夺权
1799年发动雾月政变,建立执政府。
1804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对内
颁布《法典》把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在法律上确定下来,是一部典型的资产阶级法典
对外
多次反击欧洲反法联盟并侵略多国及与英俄争霸。
结局
1812年 远征俄罗斯失利1814年 战败退位,封建王朝复辟1815年 滑铁卢战败后,第一帝国覆亡,退出历史舞台
二、法国大革命的进程
1.导火线——三级会议的召开
《莱茵军战歌》
第一阶段
革命爆发
革命结果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保留国王
通过《人权宣言》 —君主立宪制
抗击外国干涉军
《马赛曲》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
攻克巴士底狱,掀开革命的序幕,国庆纪念日
第一次巴黎人民起义
a进步性:有力地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
限定生活必需品的价格;
严惩反动分子;
大革命达到顶峰
动员一切力量反对内外敌人。
欧洲一些国家组成反法联盟,攻打法国
第三次巴黎人民起义
三、法国大革命的性质和意义
Ⅰ.性质:
是一场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学设计和课后
反思
新课标备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学设计
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华侨中学叶春亚陈兴勇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了解巴黎人民三次起义的时间、成果,理解《人权宣言》和法国大革命的意义;了解拿破仑帝国的建立、极盛和覆灭,理解《拿破仑法典》的作用和拿破仑对外战争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法国大革命爆发原因的剖析,提高史实的因果推断能力;通过对《人权宣言》的理解,提高史实联系比较能力;通过对《拿破仑法典》和拿破仑对外战争的史实分析,提高史论结合能力和历史人物评价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学习过程中认识新体制创立的曲折性,感受自由、民主、共和精神的普适性价值,体会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巴黎人民三次起义的成果,《人权宣言》
2.难点: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拿破仑对外战
争的影响
三、教学策略
1.采用史料剖析、历史地图解读、史论反推、史实比较法,指导学生开展历史探究活动。

2.采用问题情境法,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神入历史,思考历史,提高对历史发展趋势的把握能力。

3.教师准备:阅读法国大革命的相关书籍,把握法国大革命的精神主线,制作多媒体课件。

4.学生准备:预习课本,通过网络、图书馆,初步了解法国大革命的概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课件: 生物课件:
地理课件:
历史课件:
1789年7月14日 攻占巴士底狱
2021/02/21
巴士底狱不是一 般的监狱,它是专门 关押政治犯的。是统 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 的统治,关押被统治 阶级的地方。巴士底 狱是法国封建势力的 象征。人们向它开火, 就意味着要向传统的 封建势力开战。攻占 巴士底狱,这是大革 命的开端,从此掀开 了大革命的序幕。
2021/02/21
7
1.启蒙运动弘扬自由、平等,伏尔泰提 倡思想、言论和信仰自由,孟德斯鸠提倡 法治,卢梭宣扬“人民主权”。这些主张 在《人权宣言》中都得到了体现。
2. 这份宣言以《独立宣言》为范本,从 形式到内容,很多方面体现了美国革命的 影响。
2021/02/21
8
2021/02/21
9
1792年,废除君主制度,建立法兰西第一 共和国,处死法国国王路易十六
2021/02/21
10
4. 法国大革命的高潮 雅/21
11
巴黎人民第一次起义 法国大革命 巴黎人民第二次起义
巴黎人民第三次起义
1.说说法国爆发了几次起义? 2.起义中主力军和领导阶级分别是谁? 3.法国革命的主要对象是谁? 4.起义过程中发生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
2021/02/21
12
人民是法国大革命的主力, 并把革命一步步推向高潮。
攻占巴士底狱 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
罗伯斯比尔
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或人物对法国有何积 极影响?
2021/02/21
13
5. 法国大革命的意义
历史意义(对法国的影响)
1.结束了法国的封建专制统治。 2.沉重地打击了欧洲其他国家的封建制度。 3.法国大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但充分显示了 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 4.法国大革命以后,虽经几次王朝复辟,但共和 政体最终确立起来,延续至今。
2、我们应该如何去认识拿破仑发动的对外战争?
虽然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但也损害了被侵略 国的利益,激起人民的反抗。
2021/02/21
21
2021/02/21
23
法典清除封建法规,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的 立法规范,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2021/02/21
18
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2021/02/21
19
转向领土扩张: 战争性质变化
2021/02/21
20
1、拿破仑对内实行了哪些政策?这 些政策说明了第一帝国的什么性质?
对内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颁布《法 典》,维护和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因此第一帝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帝国。
2021/02/21
14
二、拿破仑帝国
2021/02/21
1799 年,拿 破仑 发动 政变, 夺取 政权.
15
《拿破仑法典》
1804—1810年,拿破仑 制定和颁布了《民法典》《商 法典》和《刑法典》等法律文 献。其中最著名的是1804年颁 布的《民法典》,1807年改名 为《拿破仑法典》。
法典确立了民事权利平等、 财产所有权无限制和契约自由 等资产阶级民法的基本原则, 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打 击封建势力,促进了法国资本 主义的发展。
5
资料: 《人权宣言》(全称《人权和公民权利宣言》)是法国
大革命的重要成果之一,其中包括以下内容。 ➢ 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 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是人们的天赋权利; ➢ 主权在民; ➢ 人民有言论、信仰、著作和出版的自由; ➢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想一想,《人权宣言》的内容反映出法国大革命 和启蒙运动、美国独立战争之间有什么关系?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2021/02/21
1
一、法国大革命
1. 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
2021/02/21
2
法国的封建等级制度
深受压迫的法国农民
1.受压迫的是哪个阶层?
2.这样的等级制度对法国 有何影响?并说明你的理 由。
2021/02/21
教士 贵族
第一等级 第二等级
资产阶级 工匠
城市贫民 农民
第三等级
3
2. 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开端
2021/02/21
三级会议召开的场景
4
3. 法国大革命的经过
PPT模板:
PPT素材:
PPT背景:
PPT图表:
PPT下载:
PPT教程:
资料下载:
范文下载:
试卷下载:
教案下载:
PPT论坛:
PPT课件:
语文课件: 数学课件:
英语课件: 美术课件:
科学课件: 物理课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