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造地质学 考研试题 作图必备

合集下载

中国地大(武汉)普地历年考研题含02—0709—12

中国地大(武汉)普地历年考研题含02—0709—12

2003 年一、名词解释(50 分,每题5 分)1.克拉克值2.火山作用3.变质作用4.生物层序律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普通地质学要点◢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165.洋脊6.河流的平衡剖面7.地震的烈度8.沉积构造9.准平原10.环境地质学二、简述题(60 分,每题10 分)1.湖泊的地质作用。

2.举例说明控制岩石风化特征与风化速度的因素。

3.地下水的地质作用。

4.简述地球上地震的分布。

5.板块构造的含义和板块划分的依据。

6.地球上生命形成和演化的主要阶段。

三、论述题(40 分,每题20 分)1.试论述显生宙时期地球演化的特点。

2.结合自己的认识,谈谈“地球系统科学”的特征、研究内容和方法。

2004 年一、名词解释(44分,每题4分):1. 河流阶地2. 冰期3. 间冰期4. 地层5. 生物风化作用6. 相对年代7. 绝对年龄8. 矿物9. 大气圈10. 冰川11. 雪线二、简答题(28分,每题7分):1.什么是黄土?其成因是什么?2. 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3. 论述风化作用的类型及他们之间的联系。

4. 变质作用的基本类型和主要特点。

三、论述题(78分):1.外力作用的三大因素是什么?你怎样理解它们的作用和意义?(15分)2.简述湖泊的地质作用。

(15分)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For evaluation only.◤普通地质学要点◢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173.如果大气CO2含量急剧升高,将会导致什么结果?(15分)4.在地下水开发利用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15分)5.谈谈环境地质学的研究内容。

(18分)__2002 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普通地质学考研试题1、名词解释(每小题5 分,共30 分)(1)历史比较法(2)克拉克值(3)冲积物的二元结构(4)冰蚀谷(5)潮坪(6)滑坡2—8、简述题(每小题10 分,共70 分)2.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及其依据3. 举例说明化学风化作用的主要方式4. 岩溶作用发育条件及主要岩溶地形5. 风威沙的特点6.河流地质作用的一般趋势7.火山喷发类型及其特征8.基岩海岸的海蚀地貌类型及其形成过程湖北襄阳海角⑦号制作整理地—2—大考研真题2003 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普通地质学考研试题1、名词解释(每小题5 分,共50 分)(1)波切台(2)潮坪(3)冲积物的二元结构(4)底层层序律(5)风化作用(6)滑坡(7)侵蚀基准面(8)软流圈(9)岩浆(10)浊流2、论“历史比较法”(10 分)3、地壳上升对河流、地下水地质作用的影响(10 分)4、干旱气候区湖泊的演化过程(10 分)5、河流的侧蚀作用及其演化趋势(10 分)6、河流地质作用的一般趋势(20 分)7、浅海区化学及生物沉积作用方式及主要沉积物类型和特点(20 分)8、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20 分)湖北襄阳海角⑦号制作整理地—3—大考研真题2004 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普通地质学考研试题1、名词解释(每小题5 分,共30 分)(1)变质作用(2)波切台(3)泥石流(4)侵蚀基准面(5)地震震级及烈度(6)浊流2—7 为论述题(每小题20 分,共120 分)2、干旱气候区湖泊的演化过程3、河流地质作用的一般趋势4、举例说明化学风化作用的主要方式5、试述大陆漂移说的主要证据6、试述河谷、冰蚀谷的主要区别7、试述岩石地层单位湖北襄阳海角⑦号制作整理地—4—大考研真题2005 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普通地质学考研试题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 分,共30 分)1、海啸2、胶结作用3、层理4、化石5、平行不整合6、泥石流二、 7—12 为论述题(每小题20 分,共120 分)7、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及其依据8、河流地质作用的一般趋势9、试述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10、海滨区的沉积作用类型及特点11、试述岩石地层单位与年代地层单位的关系12、断层的组合类型并用图示意湖北襄阳海角⑦号制作整理地—5—大考研真题2006 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普通地质学考研试题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 分,共40 分)1、解理2、风化壳3、三角洲4、深切河曲5、石笋6、岩床7、变质作用8、地震震级和烈度二、论述题(共110 分)1、试述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及其主要特征(30 分)2、河流侧蚀作用过程及其产物(30 分)3、试述河谷、冰蚀谷和风蚀谷的成因及差异(30 分)4、试述断裂构造类型及主要特征(20 分)湖北襄阳海角⑦号制作整理地—6—大考研真题2007 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普通地质学考研试题一、问答题(100 分)1、举例说明非共轴递进变形(20 分)2、剪节理的主要特征(20 分)3、简述劈理的分类及其应变意义(20 分)4、简述纵弯滑褶皱的主要特点及其次级小型构造(20 分)5、野外识别断层的主要标志(20 分)二、选择题(50 分)1、确定岩层产状的两个基本因素()A 走向和倾向B 走向和倾角C 倾向和倾角1、两套地层关系反映了构造演化为:下降沉积—褶皱、岩浆侵入并遭受剥蚀—再下降沉积,其接触关系为()A 平行不整合B 角度不整合C 整合D 假整合2、岩层产状和厚度不变,若坡向与倾向相同,当坡角越接近倾角时,则露头宽度()A 越大B 越小C 无变化3、在共轴递进变形情况下应变椭球体长轴大体相当于()A 最大压应力方向B 最大张应力方向C 中间应力轴方向4、线理延伸方向与应变椭球体A 轴一致成为A 型线理()A 石香肠构造B 褶皱线理C 矿物生长线理湖北襄阳海角⑦号制作整理地—7—大考研真题5、褶皱内弧曲率相同,等倾斜线等长的褶皱是()A 顶薄褶皱B 等厚褶皱C 平行褶皱D 相似褶皱6、鞘褶皱是一种特殊的A 型褶皱,它是()A 在强烈压扁条件下产生B 在强烈拉伸条件下长石C 发育在韧性剪切带中强烈剪切部位7、正断层形成的安德森模式是A δ2 直立,δ1δ3 水平B δ1 直立,δ2δ3 水平Cδ3 直立,δ1δ2 水平__2009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普通地质学考研试题一、名词解释(5×6=30):将今论古风棱石岩浆矿物层理二、判断题(10×3=30):重力异常知识、有关地热流的概念、球形风化的理解、倾向走向的关系、地震震级与烈度的概念。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造地质学 考研试题必备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造地质学 考研试题必备

1.名词解释共 73 道 009 剪应变Ans:在递进变形过程中,如果各增量应变椭球体的主轴001 视倾角Ans:变形的结果引起两条线段之间的夹角的变化叫做剪与有限应变椭球体的主轴不一致,叫做非共轴递进变形。

Ans:当剖面与岩层的走向斜交时,岩层与该剖面的交迹应变。

019增量应变线叫视倾斜线,视倾斜线与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间的 010 剪裂角Ans:变形期中某一瞬间正在发生的小应变叫增量应变。

夹角称为视倾角,也叫假倾角。

Ans:剪裂面与最大主应力的夹角 020 有限应变002 真倾角 011 共轭剪裂角Ans:物体变形的最终状态与初始状态对比发生的变化称Ans:当剖面与岩层的走向垂直时,岩层与该剖面的交迹 Ans:两组共轭剪节理的夹角为共轭剪裂角。

为有限应变线叫倾斜线,倾斜线与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间的夹角 012 均匀应变021 蠕变称为真倾角。

Ans:物体内各质点的应变特征相同的变形。

Ans:在恒定应力作用下,应变随时间持续增长的变形称003 侧伏向与侧伏角 013非均匀应变为蠕变。

Ans:当线状构造包含在某一倾斜平面内时,此线与该平Ans:物体内各质点的应变特征发生变化的变形。

022劈理面走向线间所夹之锐角即为此线在那个平面上的侧伏 014 应变椭球体Ans:将岩石按一定方向分割成平行密集的薄片或薄板的角,构成侧伏锐角的走向线的那一端的方位叫侧伏向。

Ans:应变椭球体:为了形象地描述岩石的应变状态,常此生面状构造。

004倾伏向与倾伏角设想在变形前岩石中有一个半径为 1 的单位球体,均匀 023劈理域Ans:某一直线在空间的延伸方向,即某一倾斜直线在水变形后形成为一个椭球,以这个椭球体的形态来表示岩Ans:劈理域:由层状硅酸盐或不溶残余物质富集成的平平面上的投影线所指示的该直线向下倾斜的方位,叫倾石的应变状态,这个椭球体便是应变椭球体。

行或交织状的薄条状或薄膜。

伏向;倾斜直线与其水平投影之间所夹锐角叫倾伏角。

中国地质大学_工程地质学_考试试题库(试题参考)

中国地质大学_工程地质学_考试试题库(试题参考)

一、填空题:(40×0.5’)1、工程地质学的研究任务是:(1)阐明建筑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2)论证建筑物所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3)选择地质条件优良的建筑场址(4)研究工程建筑物兴建后对地质环境的影响(5)提出有关建筑物的类型规模结构和施工方法合理建议;(6)为拟定改善和防治不良地质作用的措施方案提供地质依据2.活断层:指目前正活动着的断层或过去历史上有过活动且不久的将来可能会重新发生活动的断层(即潜在活断层)。

3.震级:是衡量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由地震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大小地震震动强烈程度所决定。

烈度:抗震设计受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震源深度、震中距、震域介质条件的影响。

4.地上悬河形成的三个基本条件:河水中携带有大量的敏感土粒子(0.25-0.01mm);抗震设计河水中有0.25-0.01(时间平均流速小于0.7m/s);敏感水流河流具有足够广阔可能被泛滥的面积.二、简述题1、活断层的识别标志有哪些?2、什么是斜坡的变形与破坏,试论述斜坡变形破坏的三个不同演化阶段。

3、泥石流的形成条件为何?1.地质方面:最新沉积物的错断:活断层带物质结构松散: 伴有地震现象的活断层,地表出现断层陡坎和地裂缝地貌方面:断崖:活断层两侧往往是截然不同的地貌单元直接相接的部位常表现为:一侧隆起区,一侧凹陷区水系:对于走滑型断层(1)一系列的水系河谷向同一方向同步移错(2)主干断裂控制主干河道的走向不良地质现象呈线形密集分布水文地质方面:导水性和透水性较强泉水常沿断裂带呈线状分布,植被发育历史资料方面古建筑的错断、地面变形考古地震记载地形变监测资料水准测量、三角测量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2.斜坡形成过程中,由于应力状态的变化,斜坡岩土体将发生不同方式、不同规模和不同程度的变形,并在一定条件下发展为破坏。

斜坡破坏系指斜坡岩土体中已形成贯通性破坏面时的变动。

而在贯通性破坏面形成之前,斜坡岩体的变形与局部破裂,称为斜坡变形。

最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学基础试题库

最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学基础试题库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地质学;现实类比;历史分析二、填空题1.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

2.地质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及()等若干方面。

3.地质学的特点()、()及()。

4.“The present is the key to the past。

”这句话的意思是(“ ”)。

简言之,就是地质研究中常用的(“ ”)的思维方法。

这一思维方法由英国地质学家()所提出,并由()发展和确立。

5.地质学研究主要方法()、()、()和()。

三、问答题1.地质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具有哪些特点?针对这些特点,在地质学研究中采取了哪些特殊的研究方法?2.地质研究有哪些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3.地质学的分支学科有哪些?各分支学科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4.在应用“将今论古”的思维方法进行地质分析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第一章绪论答案二、填空题1.岩石圈。

2.地壳的物质组成及其存在形式、形成条件及分布规律;构造运动及形成的地质构造;地球及地壳的演化历史;地质学在实践中的应用;推动地质学发展的新方法、新技术研。

3. 学科的实践性;现象的复杂性;认识的局限性。

4.今天是过去的钥匙;将今论古;郝屯;莱伊尔。

5. 野外观察;现实类比与历史分析法;综合分析法;实验模拟。

第二章地球一、名词解释大地水准面;大陆;山地;丘陵;平原;盆地;裂谷;大陆边缘;大陆架;大陆坡;大陆基(裾);海沟;岛弧;洋脊;洋隆;大洋盆地;海山;海岭;重力;理论重力值;实测重力值;重力异常;地磁;地磁场;地磁要素;磁异常;地热;变温层;恒温层;增温层;地温梯度(地热增温率);地面热流;地热异常;地震波;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康拉德面;莫霍面;古登堡面;地壳;地幔;地核;岩石圈;软流圈二、是非题1地球两极的理论重力值比赤道大。

()2.在同一纬度上,大陆上的重力值一般比海面上小。

()3.因为地心处重力值为零,所以地心处压力值也为零。

()4.地球内部物质密度随深度增加呈直线型增加。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造地质学 考研试题 必备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造地质学 考研试题 必备

一、名词解释1.地质构造2.构造地质学3.构.岩层5.岩层产状6.走向7.倾向8.倾角9.视倾向10.视倾角11.真倾角12.真厚度13.视厚度14.“V”字形法则15.露头宽度16.整合接触17.不整合接触18.角度不整合19.平行不整合20.应力21.主应力22.应力状态23.应力场24.构造应力场25.应力椭球体26.应变椭球体27.变形28.均匀变形29.非均匀变形30.应变31.主应变32.线应变33.剪裂角34.共轭剪切破裂角35.单剪应变36.纯剪应变37.递进变形38.蠕变39.松弛40.背斜41.向斜42.背形43.向形44.枢纽45.轴面46.轴迹47.槽线48.脊线50.侧伏角51.等倾斜线52.同沉积褶皱53.底辟构造54.穹窿55.构造盆地56.隔档式褶皱57.隔槽式褶皱58.滑脱构造59.纵弯褶皱作用60.横弯褶皱作用61.弯滑作用62.弯流作用63.剪切褶皱作用64.柔流褶皱作用65.膝折作用66.节理67.剪节理68.张节理69.节理组70.节理系71.纵节理72.横节理74.走向节理75.倾向节理76.斜向节理77.顺层节理78.纵张节理79.横张世理80.断层81.滑距82.断距83.正断层84.逆断层85.平移断层86.地堑87.地垒88.枢纽断层89.阶梯状断层90.叠瓦状断层91.裂谷92.断层效应93.深大断裂94.同沉积断层95.擦痕96.阶步98.B型俯冲99.A型俯冲100.薄皮构造101.劈理102.流劈理103.破劈理104.滑劈理105.轴面劈理106.线理107.拉伸线理108.石香肠构造109.窗棂构造110.铅笔构造111.杆状构造112.流线113.流面114.枕状构造115.柱状节理116.构造置换117.叠加褶皱118.构造解析119.构造样式120.表生构造121.蠕动构造122.滑坡123.上薄褶皱124.鱼尾状褶皱125.撞击构造126.撞击熔岩127.撞击玻璃128.撞击角砾岩二、判断题1.常温常压条件下,岩石的抗张强度总是小于抗剪强度和抗压强度.2.常温常压条件下,岩石的抗张强度总是大于抗剪强度和抗压强度.3.岩层的视倾角永远大于真倾角.4.岩层的视倾角永远小于真倾角.5.岩层厚度是指岩层顶、底面之间的距离。

构造地质学习题答案 总结框图 期末考试 考研复习

构造地质学习题答案  总结框图  期末考试  考研复习

四、褶皱褶皱形态正交剖面转折端:转折端为圆尖箱圆弧褶皱、尖棱褶皱、箱型褶皱、挠曲翼间角0 5 30 70 120 180等斜紧闭中常开阔平缓轴面轴面(直、斜、水平)两翼倾向、倾角倒转直立褶皱斜歪褶皱倒转褶皱平卧褶皱翻卷褶皱对称性轴面与包络面关系两翼长度对称褶皱不对阵褶皱枢纽方向倾斜角0 5 85 90水平褶皱倾伏褶皱倾竖褶皱平面轮廓长:宽 3 10等轴褶皱短轴褶皱线性褶皱褶皱分类①位态分类轴面(0 20 80 90)+枢纽(0 10 70 90)直立水平褶皱直立倾伏褶皱倾竖褶皱斜歪水平褶皱斜歪倾伏褶皱平卧褶皱斜卧褶皱②形态<1>几何形体与各褶皱层厚度平行褶皱(等厚褶皱、同心褶皱):褶皱面做平行弯曲,各层厚度一样相似褶皱:各褶皱面具有相同的曲率顶薄褶皱:核部岩层真厚度小于翼部岩层真厚度底辟构造:<2>兰塞姆褶皱分类等斜线收敛、长度内外曲率厚度I类Ia型Ib型Ic型II类III类褶皱的组合方式阿尔卑斯式:侏罗山式日耳曼式褶皱成因横弯褶皱作用纵弯褶皱作用剪切褶皱作用五、节理六、断层名词解释:构造叠加:已变形的构造又再次变形产生的复杂构造。

走向、倾向、倾角、侧伏角、正应力与剪应力:垂直与截面上的应力分量。

主应力:某一截面上只有正应力,没有剪应力时的正应力。

应力场:物体内各点应力状态的总和。

剪应变、线应变、均匀应变、递进变形、旋转变形、剪应变:角应变(变形前相互垂直的两条直线,变形后其夹角偏离直角的量ψ)的正切值。

线应变:变形前后线段长度的变化ε均匀应变:物体内各质点的应变特点相同的变形。

变形前的直线,变形后仍是直线;变形前的平行线,变形后仍是平行线。

递进变形:有限应变(总应变):物体变形的最终状态与初始状态对比发生的变化。

递进变形:变形的发展过程(许多微量应变逐次叠加的过程)。

可分为两种:共轴递进变形变形前后的主轴方向不变;另一种为非共轴递进变形旋转变形:代表应变主轴方向的物质线在变形前后发生了方位的改变。

构造地质学_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构造地质学_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构造地质学_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下列哪些产状要素可以完全确定岩层面的产状?答案:倾向和倾角2.线理在所在层面上的侧伏角是指答案:线理与所在平面走向线的锐夹角3.当我们要准确描述在一个物体在倾斜面的相对滑动方向时,可以使用()产状要素来描述答案:侧伏向和侧伏角4.地层的面向向下代表地层答案:倒转5.叠层石穹状纹层的凸出方向,往往指向岩层的答案:顶面6.当一个地区长期处于地壳运动相对稳定的条件下,沉积物一层层地连续堆积而没有沉积间断。

这样一套套产状一致、时代连续的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为答案:整合接触7.Unconformity 正确的中文表达为答案:不整合8.描述粘性材料的应力与应变速率之间的比例系数η 称为答案:粘度9.根据断层两盘的相对运动关系,断层类型可划分为答案: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10.可以准确指示断层两盘相对运动方向的是答案:断层面上擦痕线理的产状11.按照安德森断层理论,逆断层发育的有利条件是答案:水平挤压12.背形向斜是指答案:地层向上弯曲,核部地层新,两翼地层老的褶皱13.经历两期或多期褶皱构造变形的地区,后期褶皱变形会在早期褶皱构造基础上叠加,称为答案:重褶皱14.下面褶皱作用为答案:被动褶皱作用15.根据下图中寄生褶皱样式,恢复褶皱构造样式答案:倒转背斜16.“韧性剪切带”正确的英文表达为答案:Ductile shear zone17.地表出露韧性变形岩石,其可能经历了哪种构造运动答案:隆升运动18.铅笔构造通常发育于答案:泥质岩中19.砂岩和灰岩中因压溶作用而形成的面理称为答案:压溶劈理20.地堑在空间上位于正断层的答案:上盘21.均匀形变的特点答案:连续介质中任意取向直线上的质点,形变前后保持在一条直线上各点的应变相等形变前的圆(或者球)形变后变成椭圆(或者椭球)形变前后平行线保持平行22.应力的单位有答案:kbarPaMPa23.面理构造的产状要素有答案:走向倾角倾向24.当岩层直立时,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答案:岩层倾角等于90°在平面地质图上,地质界线总是一条直线,不受地形的影响在水平地表面上,真实厚度等于露头宽度岩层厚度等于岩层底面与顶面的水平距离25.要准确测量岩层面的倾角,必需的正确操作为答案:调整罗盘的圆柱形气泡居中使罗盘整体保持铅直状态使罗盘的侧边与岩层面的走向线垂直26.上下两套地层之间存在一个明显的古风化壳,则两套地层之间可能的接触关系是答案:角度不整合接触平行不整合接触27.剪节理的特点答案:节理面光滑、平直,有时可见擦痕、摩擦镜面砾岩中的剪节理可切穿砾石,而不改变其方向剪节理产状稳定,延伸较远,如被矿脉充填,则矿脉的厚度、产状也较稳定28.在断层运动过程中,会形成一些指示断层运动学方向的伴生构造,主要有答案:擦痕牵引褶皱分支断裂阶步29.断层野外识别的地貌标志有答案:断层陡坎断层三角面水平错断的山脊串珠状湖泊洼地30.下面有关地震带与活动断层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答案:大多数强震的极震区和等震线的延长方向与当地断层走向一致在许多活动断层上都发现了古地震及其重要现象,重复的时间在几百年至上万年绝大多数强震震中分布于活动断层带内31.下面褶皱可以描述为答案:相似褶皱顶厚褶皱32.平卧褶皱的特点有答案:地层发生倒转枢纽水平轴面水平33.平行褶皱的特征有答案:等倾线与岩层面切线垂直等倾线长度不变岩层厚度处处相等34.褶皱的初始主波长与( )有关答案:强硬层与基质的粘度比强硬层的初始厚度35.弯滑褶皱作用的变形表现为答案:平行层理的简单剪切岩层滑动界面上发育与滑动方向一致的擦痕线理变形前后,岩层厚度不变主伸展轴与层面斜交36.侏罗山式褶皱的代表性样式为答案:隔槽式褶皱隔档式褶皱37.下列哪些是韧性剪切带内常见的构造答案:云母鱼旋转碎斑38.下图中韧性剪切带内的典型运动学标志为答案:指示右行剪切旋转碎斑39.下列哪些属于原生面理答案:岩浆面理层理40.逆冲推覆构造的台阶式结构发育一般是受控于一套强弱相间的地层,其中答案:断坪往往产出于软弱层断坡往往产出于强硬层41.当我们用罗盘测量岩层面倾角的时候,要使罗盘的圆柱形气泡居中。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造地质学期末试题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造地质学期末试题

015031— 2 构造地质试题 B 卷标准答案一、名词解释 1、1)广义断层效应由断层活动引起的一切地质构造现象 2)狭义断层效应在平面或剖面上看到断层活动的假象运动现象 2、1)递进变形包含有若干连续微量应变的变形 2)有限应变物体变形的最终状态,又称总应变或全量应变 3、1)内力固有内力—组成物体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力包括〈附加内力—外力作用下,质点间产生的“派生粒子力” 2)外力面力—通过接触面传递的力包括〈体力—物体本身的重力4、1)透人性构造在地质体中连续、均匀分布的构造 2)非透人性构造在地质体中不连续、非均匀分布的构造二、问答题 1、褶皱构造基本要素 1)核2)翼 3)拐点 4)翼间角 5)转折端 6)枢纽 7)脊线、槽线 8)轴面 2断层分类标准、具体类型 1)与有关构造的几何关系(1)断层走向/岩层走向:走向、倾向、斜向、顺层断层(2)断层走向/褶皱轴向:纵向、横向、斜向断层 2、两盘相对运动 A 正断层 B 逆断层 C 平移断层 D 正(逆)---平移断层 E 平移---正(逆)断层3、中和面褶皱作用的应变特征与变形特点 1)应变特征(图形—略)褶皱层的外弧受到拉张作用,内弧受到压缩作用,中间层既不伸长、也不缩短 2)变形特点(图形—略)劈理:与外弧层平行,与内弧层垂直张节理:与外弧层垂直,与内弧层平行剪节理:与外弧、内弧层均呈斜交关系,且常呈共轭形式发育4、韧性剪切带总特征、具体特点、剪切指向标志 1)总特征:似断非断,似褶非褶 2)具体特点:A 可见 S—C 组构 B 糜棱岩发育 C 可能见有鞘褶皱 3)剪切指向标志(图形—略)(1)鞘褶皱(2)云母鱼(3)书斜构造(4)S—C组构(5)压力影(6)曲颈瓶(7)旋转碎斑(8)S 形标志层(剖面上看)构造地质学试卷参考答案(一)一、名词解释(20分)1、是成层岩层顶面法线所指的方向,是岩层由老到新的方向。

盆地由2、是指早期一个张性或张扭性的盆地后期转变为压性或压扭性构造盆地(正反转)伸展沉降转变为挤压上隆,正断层转变为逆断层的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作图题1.已知岩层产状,勾绘地质界线(注:图中岩层倾角均小于山坡坡角)。

2.已知某岩层产状为SE120°∠45°,某线理产状为NW300°∠45°,求作赤平投影图解。

270360° 180° 90°270360°180°90°岩层产状赤平投影 线理产状赤平投影3.示意画出直立倾伏背斜、斜歪倾伏背斜的立体图形。

4.示意画出阶梯状正断层组合、叠瓦式逆断层组合的剖面图形。

5.用剖面图表示出以下不同褶皱的形态A B相似褶皱C 隔槽式褶皱6.用形成三类断层的三种不同应力状态(安德森模式),分析解释不同断层的形成原因。

A 正断层B、逆断层C、平移断层答案:A、正断层:σ1直立,σ2、σ3水平,水平拉伸和铅直上隆是形成正断层的有利条件。

(剖面上看)B、逆断层:σ1和σ2水平,σ3直立。

水平挤压有利于形成逆断层。

(剖面上看)C、平移断层:σ1和σ3水平,σ2直立(平面上看)7.画出图示共扼节理的应力椭圆和应变椭圆(5分):8指出图示擦线的侧伏方向(5分):9.下图A层为一煤层,求其产状,并在图中画出可以采煤的区域(10分)10.已知某岩层产状为S180∠45,求作赤平投影图解(5分)11. 下图为一简易的地质图(平面图),画出图切剖面图(10分)12.分析判别下图,指出断层两旁相对运动方向及断层类型(正、逆或平移)答案:左图:断层上盘(图中左上角)上移,下盘(图中断层线右下方)下移,故为逆断层右图:依据断层效应,可以判断该断层为逆断层13.根据小褶皱或劈理分析判断地层层序并恢复背、向斜的转折端(用虚线画出)14.指出A、B图所示为何种类型从属褶皱,并利用从属褶皱确定C图高一级褶皱的转折端(用虚线画出)(计10分)A图为“Z”型,B图为“S”型,C图高一级褶皱为背斜(图略)15.指出A -F 图中应力莫尔圆所代表的应力状态(计12分)A.单轴压应力;B.静水压力;C.三轴压应力;D.双轴压应力;E.平面应力(拉压应力);F.纯剪应力(等值拉压应力)16. 指出下列图中断层的运动学性质 (5分)。

17. 指出下图中褶皱的形成时代 (5分)。

100200300400(m)K 2K 1C 3C 2C 1C 2C 3P 1P 2T 1T 2T 1P 2P 1C 3SE18. 指出图示擦线的侧伏向、估计侧伏角 (5分)。

19. 指出图中最发育节理的条数及平均走向方位角的度数 (5分)。

481216(条)2709021. 指出下列图件反映的地质构造问题 (25分)。

①J1/C2接触关系②断层的运动学性质③花岗岩形成时代④褶皱的位态类型⑤地质构造演化序列角度不整合;逆断层;形成于P2 之后, J1之前;斜歪倾伏; D3- P2(沉积)-褶皱,断层变形-岩浆侵入-J 沉积 22.1、 图中存在__个不整合接触关系,分别为_______________。

2、 寒武-志留系褶皱的基本特征及断层与褶皱的关系 。

3、 F1的断层性质是___断层,F2的断层性质为____断层。

4、 花岗岩体(r )与F1 、F2的关系为 , 侵入时代为____。

5、 分析区内构造形成的时代,构造事件发生相对顺序由老至新为___________。

_ 。

1J 1J 101:10000r23.1、J1与下伏地层为_____接触2、背斜轴面产状为____,枢纽产状为_____,向斜轴面产状为______,其枢纽产状为______。

3、花岗岩体(Υ)与J地层为_____接触,侵入时代为___,基性岩体(υ)产状为____,侵入时代为_____。

4、断层(F)的运动学类型为,形成时代为。

5.构造发展简史。

24、简述下图各构造层基本特征(S与D、P与K、E与Q之间均为角度不整合接触)16分。

、简述下图各构造层基本特征(S与D、P与K、E与Q之间均为角度不整合接触)16分。

答题要点如下:1、S与D角度不整合界面之下、由S构成下构造层。

由一系列近东西向褶皱、断层与花岗岩组成,本构造层是以S与D角度不整合为标志的加里东期构造运动的结果。

2、第二构造层是S与D角度不整合界面之上、P与K角度不整合界面之下,由D、C、P构成。

可能为海西构造运动形成北西西向褶皱与断层。

3、P与K角度不整合界面之上为第三构造层,由K、E与Q构成。

未经构造变动,K、E仍为水平岩层。

25、图形题(共12分)1画出两期叠加褶皱的横剖面,并标出相应的轴面.(6分)2画出左下图断层运动方向.(6分)26、简述下图地层与构造特征22分27.阅读分析所附地质图并回答下列问题(30分)1、地层发育状况及其接触关系;2、是否发育褶皱构造及其类型;3、是否发育断层性质和判断标志;4、侵入体(γ)活动时代;5、地质事件演化序列。

答题要点:存在不整合;发育褶皱构造,其类型为向斜构造;发育断层;侵入体(γ)活动时代为晚侏罗之后;地质事件演化序列视答题完整性给分。

28.判读及作图题(35分)1.用箭头(或文字)指出下列图中岩层变新的方向,并用虚线绘出褶皱的转折端(5分)2.分析下图,根据劈理与层理的关系用虚线绘出褶皱转折端(3分)3.在下面地质图上用作图法求岩层产状(打点A层),若A层为煤层,请用斜线画出煤层分布范围(包括地下隐伏部分)。

(6分)4.分析下图,根据断层切割褶皱及断层两盘地层出露情况,确定断层运动方向及断层类型(5分)5.根据下面火炬状节理,分析其形成时的受力状态和应变状态(标出应力轴和应变轴即可)(5分)6.用箭头标出下列(a)、(b)图中断层两盘的相对运动方向,并给出断层的具体名称(正、(a) (b)7.下图为一逆冲推覆构造,请按A-B剖面线画出构造剖面(示意)(5分)倒转背斜,南翼倒转倒转背斜,产状为75°∠20°,岩层以东地下有煤正断层;5.σ1直立,σ3水平,σ2 垂直纸面,Z轴平行σ1,X轴平行σ3,σ2平行Y轴(图略)6.(a)正断层;(b)逆断层;7.图略29.读图分析(25分)1.指出地层间的不整合接触关系及其类型;2.指出岩体γ与围岩的接触关系;3.分析并确定褶皱的类型(位态分类);4.分析断层F,并给予具体名称(正、逆或平移断层)5.由老至新列出图区的构造发展序列;读图分析1.J1与下伏地层为角度不整合接触;2. 岩体γ与围岩D1-P2为侵入接触,J1与为角度不整合接触;3.直立倾伏背斜;4. 逆断层;5. D1-P2 期间,地壳下降-沉积,P2 之后J1之前发生构造运动,使D1-P2 (地层)发生构造变形,形成北东向褶皱,继褶皱之后形成北东乡逆断层,及花岗岩体侵入,经风化剥蚀,然后又下降沉积,形成下侏罗统与下伏地层(D1-P2)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30、综合分析判断题1.指出下列图件反映的地质构造问题:J1/C2接触关系;断层的运动学性质;花岗岩的形成时代;褶皱的位态类型;地质构造演化序列。

1、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2、逆断层J1/P2(J1之前,P2之后)3、斜歪(或直立)倾伏J1/P2(J1之前,P2之后)4、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沉积接触关系)31.1、K 和C 等 地层之间的接触 关系为——。

2、断层性质为——, 形成时代为——。

3、褶皱形态为——, 形成时代为——。

4岩体(γ)侵入时代为——。

答案:1、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 2、逆断层 、P2后K1前 3、背斜、P2后γ前 4、P2后K1前32..利用原生小构造,确定下图中岩层层序的正常与倒转,并勾绘出背斜、向斜构造分。

某地构造信手剖面图33.指出下列图件反映的地质构造问题:1)J1/C2接触关系;2)断层的运动学性质;3)花岗岩的形成时代;4)褶皱位态类型;5)地质构造演化序列1:10000答案1)角度不整合 2)逆断层3)C3之后,J2之前。

4)斜歪倾伏着褶皱 5)褶皱-断层-岩体-角度不整合34.1、图中K1与P1之间的接触关系: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

2、图中P-J形成的褶皱位态类型为直立倾伏。

3、F是正断层断层,形成时代为K2/J3(K2之前,J3之后)。

4、花岗岩体(γ)与K1的接触关系为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沉积接触关系)。

五、问答题1.断层分类标准及主要具体类型。

一)根据断层与有关构造的几何关系分类1)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的关系:走向断层: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基本一致的断层。

倾向断层:断层走向与岩层倾向一致的断层。

即与岩层走向直交的断层。

斜向断层: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斜交的断层。

顺层断层:断层面与岩层层面等原生界面基本一致的断层2)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的关系:纵断层: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一致或与区域构造线方向基本一致的断层。

横断层: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直交或与区域构造线方向近于直交的断层。

斜断层: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斜交或与区域构造线方向斜交的断层。

二)根据断层两盘相对运动分类正断层:断层上盘相对下盘沿断层面向下滑动的断层。

逆断层:指断层上盘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

平移断层:断层两盘顺断面走向相对运动的断层。

2.中和面褶皱作用的应变特征及变形特点(文字、图件)答案:1、变形特征与应变特点:1)在理想情况下,平行于褶皱轴的方向没有拉伸作用,褶皱是一种平面应变,褶皱轴平行于区域的中间应变轴;2)褶皱层各处垂直层面的厚度不变。

3)虽然褶皱层的总体厚度不变,但是其内部各个部分顺层发生了长度的变化以调节层的弯曲。

表现为褶皱层的外弧伸长和内弧缩短。

在接近岩层中部,有一个即无伸长也无缩短的无应变面,称未中和面,其面积或横剖面上层的长度在应变前后保持不变,变形前的圆形标志仍然保持圆形。

层内各点应变量的大小,与其到中和面的距离成正比。

各点的应变椭球体的压扁面(AB面),在中和面的外侧平行于层面排列,在中和面的内侧垂直于层面成正扇形排列。

3.何谓纵弯褶皱作用?何谓剪切褶皱作用?答案:岩层由于受水平挤压作用而形成的褶皱称为纵弯褶皱。

剪切褶皱作用是由于受到一组垂直或近于垂直于岩层方向的密集剪切面发生不均匀剪切滑动,造成岩层的相对位移而形成的褶皱。

4.如何确定断层的运动方向答案:(1).根据断层两盘地层的新老关系。

(2)根据被切错褶皱核部,在平面上的宽窄变化。

(3)根据牵引褶皱和岩层弯曲的突出方向,判定断层的运动方向。

(4).擦痕:由粗而深到细而浅的方向指示对盘运动方向阶步:与擦痕直交的陡坎正阶步:陡坎指示对盘运动方向反阶步:陡坎指示本盘运动方向(5) 派生羽状节理、小褶皱羽状节理与断面的锐夹角指示本盘运动方向小褶皱轴面与断面的锐夹角指示对盘运动方向(6) 断层角砾岩:断裂带构造岩中被压扁拉长的角砾或构造透镜体长轴与断面的锐夹角可指示对盘的运动方向。

5.简述韧性剪切带的概念、剪切指向判别标志和S-C组构的特征(并画简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