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基本情况介绍
呼和浩特市概况

呼和浩特市概况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我们的首府,呼和浩特。
呼和浩特地理位置优越,早在汉唐时期,这里就是中原地区开展对外交往的重要通道,是"草原丝绸之路"的枢纽。
明清时期,已是商贾云集之地。
目前,呼和浩特已同世界上2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广泛的经济、技术合作和文化交流关系,形成了外向带动发展,全面开放的新格局。
呼和浩特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享有国家赋予的特殊优惠政策。
经过50多年的建设,呼和浩特已成为一座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科教发达、交通便利,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的新型城市。
今年的8月呼和浩特被评为中国“乳都”。
呼和浩特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是祖国北疆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无论是远古时期的"大窑文化"遗址,还是战国时期的云中古城遗址,或是明清时期的召庙艺术等,都真实地记录了呼和浩特的悠久历史,显示了这座塞外名城的古老神韵。
呼和浩特,是蒙古语,意思是青色的城,,简称“青城”。
因召庙众多,故又称之为“召城”。
(呼和浩特,是蒙古语,其汉语意思为“青色的城”,简称“青城”。
因召庙云集,故又称之为“召城”,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留下了许多具有民族特色和宗教特色的召、寺、塔、壁画等。
著名的有大黑河畔的汉代昭君墓,东郊的汉代白塔,明清时代的大召、席力图召、五塔寺、清真大寺、将军府、玉泉井等。
其中罕见的五塔寺蒙文天文图,端庄的召庙佛像,高耸的望月楼,庄重的公主府,巍峨的白塔,风格独特,技艺精湛,是我国北方的建筑艺术珍品。
还有土默特学校和尔齐召等早期革命纪念地。
乌素图召、青山公园、喇嘛洞、哈素海、以及旧石器时代文化象征大窑文化等。
从大窑文化算起呼和浩特至今已有50万年前历史可见其历史的久远。
)早在炎黄时代,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就已活跃在历史舞台上,直至战国时期蒙古高原的历史正式拉开了帷幕。
公元前306年,赵武灵王在此演兵,并沿阴山修筑长城,并设云中郡。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城中村”改造问题研究》范文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城中村”改造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呼和浩特市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重要城市之一,城市化的脚步日益加快。
在这个过程中,“城中村”现象也逐渐浮现,这成为了呼和浩特市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本文将特别针对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城中村”改造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造的必要性,以期为城市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城中村”现状(一)基本情况赛罕区位于呼和浩特市中心地带,地理位置优越,经济活跃。
然而,在这个区域内存在着大量的“城中村”。
这些地方原本是城市周边的农村,由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被城市包围,形成了独特的“城中村”现象。
这些地方在建筑风格、人口密度、社会结构等方面都呈现出独特的特征。
(二)存在问题“城中村”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筑布局混乱,环境脏乱差;二是基础设施不完善,公共设施短缺;三是居民生活质量低下,缺乏城市居民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四是社会管理难度大,存在治安隐患。
三、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城中村”改造的必要性(一)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城中村”改造的首要目的是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
通过改造,可以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使居民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
(二)推动城市发展“城中村”改造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改造,可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形象,推动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
(三)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城中村”改造可以提升土地利用效率。
通过改造,可以将零散的农村用地整合为城市用地,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为城市发展提供更多的空间。
四、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城中村”改造策略(一)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在进行“城中村”改造时,首先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
规划应充分考虑区域的地理、经济、文化等特点,明确改造的目标和任务,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二)完善基础设施在改造过程中,应注重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公共服务的水平。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民族中学基本情况简介新2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民族中学基本情况简介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民族中学成立于1975年,是赛罕区唯一的一所寄宿制完全民族中学。
学校占地面积145亩,现有教学班25个(初中18个,高中7个),在校生1100多名。
在职教职工152名,其中本科104人,专科17人,研究生4人,高级职称63人,中级职称41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100%。
其中获自治区级教学能手1人,学科带头人 1 人;市级教学能手2人,学科带头人2人;区级教学能手11人,学科带头人4人;并有多人在市、区两级教学比赛中获奖。
市级劳模1人,自治区先进教育工作者1人。
多年来我校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积极推行名师工程,建成了一支责任心强、业务过硬的优秀教师队伍。
学校位于如意开发区内,东临白塔国际机场,西接美丽的东河和如意广场,南靠自治区党委、政府办公区,北面与市委、市政府办公大楼相临,交通便利,环境优雅,人口密集,人文景观靓丽,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2001年投资兴建建筑面积为4967m2的四层教学楼一栋,可容纳30个教学班,1500多名学生就读;一栋建筑面积为3656.66m2的综合楼,内设微机室,多功能报告厅,理、化、生实验室,音乐教室和电子备课室等;硬化38099.59m2,总计投资1210万元。
2007年8月,区政府又投资146多万元,对教学楼、综合楼进行了整体外装修,凸显民族建筑特色。
2006年区政府投资近715万元,兴建了26520m2的操场,于2007年9月1日正式交付使用,建成以来,已多次承担自治区、呼市、赛罕区运动会和大型体育赛事。
2006年兴建了5451.17m2的学生公寓楼,可容纳960名学生入住;2600m2的餐厅,可容纳1000人用餐,共投资1065万元。
学生公寓和餐厅已于2007年3月1日投入使用。
同时对学生公寓楼前后和餐厅前后进行了地面硬化。
还进行了校园绿化。
2008年学校又投资296万元对大礼堂进行了内外装修,并整修了大礼堂周围的道路。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基本情况介绍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基本情况介绍一、基本情况“赛罕”,蒙古语意为美丽富饶。
赛罕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城区东南部,其前身为呼和浩特市郊区,1999年市区区划调整为市辖区,2000年6月正式定名为赛罕区。
辖区总面积1025.2平方公里,是首府面积最大的城区。
全区总人口57.2万人,常住人口39.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4.3万人,农业人口15万人。
辖1个自治区级开发区、6个乡镇、5个街道办事处、124个行政村、59个社区居委会,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的多民族聚居区。
赛罕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东距首都北京500公里,北距二连浩特内陆口岸490公里,西至草原钢城包头150公里,西南至天然气和煤炭储量丰富的鄂尔多斯市350公里,京包铁路、京包高速公路、110国道穿境而过,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座落境内,是沟通北京、连接西北,通往各省的重要通道。
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各大厅局机关大部分入驻我区,中国航天六院、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草原研究所等国家、自治区、呼市教育科研单位聚集区内,内蒙古国际会展中心、内蒙古图书馆、内蒙古文化大厦等相继落成,使赛罕区成为了首府的行政中心区和科技、教育、文化聚集区。
近年来,赛罕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奋力打造自治区第一区”为目标,以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核心,大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牧业产业化进程,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了城郊型经济向城市型经济的转变,现代时尚、充满活力的现代化首府新型城区正在逐步形成。
赛罕区先后荣获“全国先进文化区(县)”、“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区”、“全国双拥模范区”、“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地区”等多项荣誉称号。
2009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60亿元,同比增长15.7%;财政总收入突破40亿元大关,达到40.9258亿元,比市政府下达任务超收3.858亿元,同比增长4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440元,同比增长13.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688元,同比增长14%;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5亿元,同比增长25%;引进国内资金92.3亿元,同比增长55.6%;引进外资4588万美元,同比增长1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95亿元,同比增长18.9%。
呼和浩特市自然环境现状

呼和浩特市环境现状调查呼和浩特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是全区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中心,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山脚下,全市总面积17,224平方公里,现已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蒙语“呼和浩特",意为“青色的城”。
内蒙古人则通常省称为“呼市”.一、呼和浩特市自然环境调查1地理位置通过呼和浩特市卫星图可知:呼和浩特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地处东经110°46′-—112°10′,北纬40°51′—-41°8′,市区位于北纬40.48 东经111。
41 .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大青山南侧,西与包头市、鄂尔多斯市接壤,东邻乌兰察布市,南抵山西省。
全市总面积17,224平方公里。
2地质地貌2.1 土壤特征呼和浩特市气候受地形海拔高度影响,水热条件随地形海拔高度的变化呈有规律的变化,从而对土壤的形成、发育产生明显分异,在海拔1900—2000米以上的中山,年平均气温较低,水分条件好,生物循环积累和淋溶过程较为明显,从而形成森林土壤和淋溶森林土壤;而在海拔1600米以下的石质山区和黄土丘陵区则形成灰褐土、粗骨土及过度类型的栗褐土,在山前倾斜平原及黑河冲积平原,地形平缓,所形成的是隐域性潮土、盐土等。
2。
2 地貌特征境内主要分为两大地貌单元,即:北部大青山和东南部蛮汉山为山地地形,南部及西南部为土默川平原地形。
地势由北东向南西逐渐倾斜。
海拔最高点在大青山金銮殿顶部,高度为2280米,最低点在托克托县中滩乡,高度为986米,市区海拔高度为1040米.大青山为阴山山脉中段,生成很多纵向的山脉山峰.境内,由西向东主要山峰有九峰山、金蜜殿山、蟠龙山,虎头山等,东南部是蛮汉山。
2。
3 地质单元2。
3.1大青山山前倾斜平原山前倾斜平原分布于大青山南麓,哈素海,小黑村,太平庄以北地区,长约90km,宽约10km.由大青山南麓各沟口形成的洪积锥裙、冲洪积扇裙河冲洪积一湖积扇前带构成.山前倾斜平原北高南低,坡度较大,尤以山麓地带最为明显。
呼和浩特市区域环境概况

呼和浩特市区域环境概况1自然环境概况呼和浩特市地处东经110°46′~112°10′,北纬40°51′~41°8′,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大青山南侧,西与包头市、鄂尔多斯市接壤,东邻乌兰察布市,南抵山西省。
全市总面积17224km2。
境内主要分为两大地貌单元,即:北部大青山和东南部蛮汉山为山地地形,南部及西南部为土默川平原地形。
地势由北东向南西逐渐倾斜。
海拔最高点在大青山金銮殿顶部,高度为2280m,最低点在托克托县中滩乡,高度为986m,市区海拔高度为1040m。
大青山为阴山山脉中段,生成很多纵向的山脉山峰。
境内由西向东主要山峰有九峰山、金蜜殿山、蟠龙山、虎头山等,东南部是蛮汉山。
境内河流有大黑河、小黑河、什万立米水磨沟,流域面积1380.9km2,沟长68.2km,年平均径流量4972万m3。
1958年在沟口兴建红领巾水库1座,库容1650万m3,灌溉面积11万亩。
哈拉沁沟,沟长55.6km,流域面积708.7km2,年均径流量2622万m3。
全市河流总长度1075.8km,河网密度为0.177km/km2。
地下水分为浅层水含水层和深层水含水层。
浅层水含水层包括浅层潜水及半承压水等。
地下水埋藏深度、水质、水量均由北向南呈有规律的变化,全市浅层地下水年补给量为9.87亿m3。
呼和浩特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气候变化明显,差异较大,其特点: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暂炎热,春秋两季气候变化剧烈。
年平均气温由北向南递增,北部大青山区仅在2℃左右,南部达到6.7℃。
最冷月气温-12.7~16.1℃;最热月平均气温17~22.9℃。
平均年较差为34.4~35.7℃,平均日较差为l3.5~13.7℃。
无霜期:北部山区为75d,低山丘陵区110d,南部平原区为113~-134d。
日照年均1600h。
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为335.2~534.6mm,其地域分布是西南最少,年雨量仅350mm;平原区在400mm左右;大青山区在430-500mm;最多是大青山乡一前响村,年均降水达到534.6mm,其次是井乡,年均降水量为489.3mm,最少是在南坪乡、黑城乡、新营镇一带,年均降水量仅为335.2~362.8mm。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我市市辖区行政区划的通知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我市市辖区行政区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0.06.06•【字号】呼政发[2000]50号•【施行日期】2000.06.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我市市辖区行政区划的通知(呼政发[2000]50号)各旗、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公司):经国务院国函[2000]42号文件批准,自治区人民政府以内政发[2000]60号文件通知,调整呼和浩特市市辖区行政区划,郊区更名为赛罕区。
现将各区行政区域范围、边界线走向和区人民政府驻地通知如下:一、各区行政区域范围和区人民政府驻地:(一)新城区辖锡林郭勒北路、新城东街、新城西街、海拉尔东路4个街道办事处,中山东路街道办事处位于健康街以北、呼伦贝尔南路以西的部分,东风路街道办事处和迎新路街道办事处位于京风路以北的部分,以及从原郊区划入的毫沁营、保合少、小井3个乡,巴彦镇的塔利、生盖营、讨思浩、榆树沟、姚家泫、古路板、甲兰板、野马图8个村委会,巧报乡的府兴营、麻花板、新城、三合村4个村委会。
区人民政府驻新城西街。
(二)回民区辖通道衔、中山西路、环河街、新华西路、光明路、海拉尔西路6个街道办事处,以及从原郊区划入的攸攸板乡,西菜园的金龙居委会和青山、厂汉板、倘不浪、西龙王庙、四合兴、什拉门更、小府、塔布板、孔家营9个村委会。
区人民政府驻通道南街(三)玉泉区辖小召、大南街、兴隆巷、长和廊、石羊桥东路5个街道办事处,以及从原郊区划入的桃花、小黑河2个乡,西菜园乡的西霞园、巴彦乌素、芦花园、落雁、辛兴5个居委会和范家营、西瓦窑、五里营、南八里庄、西菜园、南茶坊、碱滩、大圐圙、南营子、西水磨、辛辛板、小黑河、沟子板13个村委会。
区人民政府驻公园西路。
(四)赛罕区辖原郊区的太平庄、西把栅、章盖营3个乡和榆林、金河、黄合少3个镇,巧报乡的东瓦窑、后巧报、双树,小台什,帅家营、大台什、桥靠、前巧报8个村委会、巴彦镇的商业街居委会和黑土凹、后罗家营、乔家营、郭家营、坝堰、腾家营、罗家营7个村委会,以及从新城区划入的人民路、大学西路2个街道办事处,中山东路街道办事处位于健康街,乌兰察布西路以南的部分,东风路街道办事处和迎新路街道办事处位于东风路以南的部分。
呼和浩特行政区划

呼和浩特行政区划呼和浩特市辖4个市辖区、4个县、1个旗。
即玉泉区、新城区、回民区、赛罕区、土默特左旗、托克托县、清水河县、和林格尔县和武川县。
呼和浩特市面积17271平方千米,人口214万(2004年)。
回民区面积175平方千米,人口22万。
邮政编码010030。
区人民政府驻钢铁大街。
新城区面积700平方千米,人口32万。
邮政编码010010。
区人民政府驻新城西街。
玉泉区面积213平方千米,人口19万。
邮政编码010031。
区人民政府驻昭君路赛罕区面积1013平方千米,人口36万。
邮政编码010020。
区人民政府驻巧报镇。
托克托县面积1313平方千米,人口20万。
邮政编码010200。
县人民政府驻双河镇。
武川县面积4885平方千米,人口17万。
邮政编码011700。
县人民政府驻可可以力更镇。
和林格尔县面积3401平方千米,人口19万。
邮政编码011500。
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清水河县面积2859平方千米,人口14万。
邮政编码011600。
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土默特左旗面积2712平方千米,人口35万。
邮政编码010100。
旗人民政府驻察素齐镇。
金桥开发区面积13.6平方千米金川开发区面积11.97平方千米如意开发区面积6.8平方千米金山开发区面积18平方千米此处区划地名资料截止到2005年12月;面积、人口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6)》,人口截止2004年底。
呼和浩特城市简介

城市简介呼和浩特, 蒙古语为"青色的城市" 现新命名为"中国乳都",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塞外古城.公元前306年,赵武灵王在阴山下筑长城,并设云中郡;郡治故址在今呼和浩特市西南托克托县的古城公社所在地.西汉武帝时,在河套地区兴建了一批军市.今呼和浩特东郊的塔布托村就留有西汉时期的土城遗址.土城为内外两重,外城周边3公里,是座长方形土筑小城,为当时的民居及兵营所在地;内城为官署驻地.魏晋南北朝时期,鲜卑族拓拔部在北方兴起,它的早期都城"盛乐"即在今呼和浩待南面60公里的和林格尔县境.隋唐时期,呼和浩特一带是突厥人的活动X围.唐太宗贞观年间,唐军于云中大败突厥于白道<今名蜈蚣坝,在呼和浩特市北>.唐中宗景龙二年<708>,唐王朝在今呼和浩特周围地区设立了东、中、西3个"受降城".公元10世纪初,契丹人建立了辽国,在此设天德军及丰州.丰州故址在今呼和浩特东南约20公里的白塔村附近.明隆庆六年<1572>,蒙古土默特部领主阿勒坦汗〔俺答汗〕来丰州一带驻牧,不久统一了蒙古各地和漠南地区.万历九年<1581>,阿勒坦汗和他的妻子三娘子在这里正式筑城,城墙用青砖砌成,远望一片青色,"青城"之名由此而来.明王朝赐名为"归化".此城筑成后不久,阿勒坦汗便去世,其妻三娘子成为这座城市的主宰.三娘子力主与明王朝和睦相处,以致蒙汉两族不用兵革达30年之久.长城沿线的人们为纪念这位草原女杰,将此城称作"三娘子城".清初,三娘子城被清军焚毁.康熙三十三年<1694>,清王朝为彻底打败##境内之蒙古准噶尔部队,在原三娘子城外增筑了一道外城,对准噶尔部战争胜利后,距旧城2.5公里处又增建一驻防城即新城,并命名为"绥远城".清朝末年,将旧城〔归化城〕和新城〔绥远城〕合并,称"归绥".1928年,绥远建省,将归绥县城区设为归绥市,作为省会.日寇占领期间,曾改称为"厚和特别市".1954年,撤消绥远省建制,组建##自治区,并将"归绥"更名为"呼和浩特",作为##自治区首府.基本概况呼和浩特市为##自治区首府,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自治区中部,东径110°46′-112°10′,北纬39°35′-40°51′.总面积17224平方千米.2001年全市总人口211.8万人.其中,市区人口108.4万人,非农业人口95.9万人,少数民族人口26.4万人,蒙古族约占总人口11%.市人民政府驻回民区.__010020.代码:150100.区号:0471.呼和浩特市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平均海拔约1000米.春秋季节短,昼夜温差大.名称由来呼和浩特,蒙古语为青色城市.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蒙古文《俺答汗传》中.是书载有:"大名扬天下的圣主俺答汗,在水公猴年〔藏历,即明隆重庆六年,一五七二年〕,召集举世无双的巧工名匠,模仿已失去的大都,在哈刺兀那之阳、哈屯河之滨,始建有八座楼和琉璃金银殿的雄壮美丽的呼和浩特.""哈刺兀那",蒙古语为黑山,明清著作中又称作"哈朗兀"、"喀朗乌"、"漠喀喇"等,即今大青山."哈屯河",为呼市西北乌素图谷汇流而下的五里沙河,即《绥远通志稿》中之"札达海河".《俺答汗传》中的呼和浩特之称,是迄今所见最早的记载.该书约成于1608至1612年间.1611年瞿九思编撰的《万历武功录》中的《俺答列传》记载着:明朝为俺答所建之城命名"归化".其含义为:"归化远人"或"远人归化",明显地带有歧视、贬低少数民族的用意.后来明、清的许多著作中,便把呼和浩特称为"归化"了.关于城市的确切位置,清顾祖禹编撰的《读史方舆纪要》中指出:水泉营堡正北三百里,即归化城.水泉营堡即今山西偏关县水泉营村.这一记载与《俺答汗传》所记相符.1687年X鹏翱出使俄罗斯,他在《奉使俄罗斯日记》中写道:"抵归化城,蒙古名库库河屯."这是把呼和浩特与归化并称的第一部著作.1719年X昭逵随兵部尚书X时崇西行,在所著《从西纪略》中记有:"二十二至二十九计八日,共起居于库库河屯即归化城也."从上述各种著作中的记载,完全证实了:归化城即今呼和浩特的旧城.行政区划呼和浩特市辖4个市辖区、4个县、1个旗.即玉泉区、新城区、回民区、赛罕区、土默特左旗、托克托县、清水河县、和林格尔县和武川县.呼和浩特市面积17271平方千米,人口214万〔2004年〕.回民区面积175平方千米,人口22万.邮政编码010030.区人民政府驻通道南街.新城区面积700平方千米,人口32万.邮政编码010010.区人民政府驻新城西街.玉泉区面积213平方千米,人口19万.邮政编码010031.赛罕区面积1013平方千米,人口36万.邮政编码010020.区人民政府驻巧报镇.托克托县面积1313平方千米,人口20万.邮政编码010200.县人民政府驻双河镇.武川县面积4885平方千米,人口17万.邮政编码011700.县人民政府驻可可以力更镇.和林格尔县面积3401平方千米,人口19万.邮政编码0115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清水河县面积2859平方千米,人口14万.邮政编码0116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土默特左旗面积2712平方千米,人口35万.邮政编码010100.旗人民政府驻察素齐镇.* 此处区划地名资料截止到2005年12月;面积、人口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6〕》,人口截止2004年底. *历史沿革呼和浩特是座有400多年历史的塞外名城,原分为新、旧两城.旧城建于明万历九年〔1581年〕,相传是土默特蒙古部首领俺答汗及其夫人三娘子所建,初时谓之库库和屯,明廷命名为"归化".新城建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清廷命名为归绥县.民国十七年〔1928年〕建绥远省,设归绥市.1954年,撤销绥远省建制,归绥市改名为呼和浩特市,成为##自治区的首府."呼和浩特"系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市,故有"青城"之称.因其历史上召庙较多,又称"召城".公元前306年,赵武灵王在阴山下筑长城,并设云中郡,郡治故址在今呼和浩特市西南托克托县境.西汉武帝时,在河套地区兴建了一批军市,今呼和浩特东郊的塔布托村就留有西汉时期的土城遗址.魏晋南北朝时期,鲜卑族拓拔部在北方兴起,其早期都城"盛乐"即在今呼和浩特南面60千米的林格尔县境.隋唐时期,呼和浩特一带是突厥人的活动X围.唐太宗贞观年间,唐军大败突厥于白道〔今名蜈蚣坝,在呼和浩特市北〕.唐中宗景龙二年〔708年〕,唐王朝在今呼和浩特周围地区设立了东、中、西3个"受降城".公元10世纪初,辽国在此设天德军及丰州.丰州故址在今呼和浩特东南约20千米的白塔村附近.明隆庆六年〔1572年〕,蒙古土默特部领主阿勒坦汗来丰州一带驻牧,不久统一了蒙古各地和漠南地区.万历九年〔1581年〕,阿勒坦汗和他的妻子三娘子在这里正式筑城,城墙用青砖砌成,远望一片青色,"青城"之名由此而来.明王朝赐名为"归化".长城沿线的人们为纪念三娘子,将此城称作"三娘子城".清初,三娘子城焚毁.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在原三娘子城外增筑了一道外城,包围了原城东、南、西三面.后又在距旧城东北2.5千米处另建一驻防城即新城,命名为"绥远城".新城〔绥远城〕城内主要是军营;旧城〔归化城〕内那么聚居着居民.清朝末年,将归化和绥远合并,称归绥.1928年,绥远建省,以归绥县城区设立归绥市,作为省会.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将归绥市改为"厚和特别市".日寇投降后,复称归绥市.1950年1月20日,成立归绥市人民政府.1954年,撤销绥远省建制,组建##自治区.同时,将归绥市改名为呼和浩特市,为##自治区的首府.1960年原属乌兰察布盟的土默特旗〔驻察素齐〕划归呼和浩特市领导.1963年将土默特旗划归乌兰察布盟.1970年乌兰察布盟所属土默特左旗〔驻察素齐〕、托克托县划归呼和浩特市.1995年11月21日,国务院批准将乌兰察布盟和林格尔县、清水河县划归呼和浩特市管辖.1996年5月18日,国务院批准将乌兰察布盟武川县划归呼和浩特市管辖.2000年5月14日,国务院〔国函[2000]42号〕〔1〕调整呼和浩特市市辖区行政区划,郊区更名为赛罕区.〔2〕调整后各市辖区的行政区域如下:①新城区:辖锡林郭勒北路、新城东街、新城西街、海拉尔东路4个街道办事处,中山东路街道办事处位于健康街以北、呼伦贝尔南路以西的部分,东风路街道办事处和迎新路街道办事处位于东风路以北的部分,以及从原郊区划入的毫沁营、保合少、小井3个乡,巴彦镇的塔利、生盖营、讨思浩、榆树沟、姚家湾、古路板、甲兰板、野马图8个村委会,巧报乡的府兴营、麻花板、新城、三合村4个村委会.区人民政府驻新城西街. ②回民区:辖通道街、中山西路、环河街、新华西路、光明路、海拉尔西路6个街道办事处,以及从原郊区划入的彼彼板乡,西菜园乡的金龙居委会和青山、厂汉板、倘不浪、西龙王庙、四合兴、什拉门更、小府、塔布板、孔家营9个村委会.区人民政府驻通道南街. ③玉泉区:辖小召、大南街、兴隆巷、长和廊、石羊桥东路5个街道办事处,以及从原郊区划入的桃花、小黑河2个乡,西菜园乡的西霞园、巴彦乌素、芦花园、落雁、辛兴5个居委会和X 家营、西瓦窑、五里营、南八里庄、西菜园、南茶坊、碱滩、大围困、南营子、西水磨、辛辛板、小黑河、沟子板13个村委会.区人民政府驻公园西路. ④赛罕区:辖原郊区的太平庄、西把栅、章盖营3个乡和榆林、金河、黄合少3个镇,巧报乡的东瓦窑、后巧报、双树、小台什、帅家营、大台什、桥靠、前巧报8个村委会,巴彦镇的商业街居委会和黑土凹、后罗家营、乔家营、郭家营、坝堰、膝家营、罗家营7个村委会,以及从新城区划入的人民路、大学西路2个街道办事处,中山东路街道办事处位于健康街、乌兰察布西路以南的部分,东风路街道办事处和迎新路街道办事处位于东风路以南的部分.区人民政府驻巧报乡.2000年,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呼和浩特市总人口2392895人.其中:新城区409629人、回民区284676人、玉泉区266888人、赛罕区445762人、土默特左旗340606人、托克托县185582人、和林格尔县176474人、清水河县125748人、武川县157530人.?年,全市辖9个旗县区,20个街道、96个乡镇,412个居委会和1095个村委会.?年,呼和浩特市辖4个市辖区、4个县、1个旗,25个街道、18个镇、59个乡.工业发展是##重要的工业城市,也是我国重要的毛纺织工业中心之一,现已成为一个门类比较齐全的综合性工业城市.除传统的民族用品工业、轻纺工业外,制糖、卷烟、乳品、医药、化工、冶金、电力、建筑材料等工业都已形成较大规模.涌现出了仕奇集团、伊利乳业、蒙牛乳业、呼和浩特市卷烟厂、亚华水泥厂、三联化工厂等大型企业.近年来,呼和浩特借助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乳业发展迅速,已成为文明遐迩的"乳都".文化教育是##的教育、科研、文化中心,现有##大学、##师X大学、##农业大学、##工业大学、##财经学院、##医学院等10多所高等院校.呼和浩特市还有中央、##直属和市属的多家科研机构,学科遍及农、林、畜牧科学、社会科学、草原科学、水利科学等.近年来呼和浩特市文化事业发展迅速,大量文化设施建成并投入使用,市民的精神生活不断丰富.2008年7月8日,奥运圣火在呼和浩特市传递.地理特征位于##自治区中部.地处东经110°46′--112°10′,北纬40°51′--41°8′.1949年9月19日,绥远省和平解放.12月9日,绥远省军政委员会归绥市工作团进入归绥.从1954年4月25日起,将"归绥市"改称为"呼和浩特市".1960年前,呼和浩特市辖新城区、回民区、玉泉区和赛罕区.1960年,原属乌兰察布盟的土默特旗划归呼和浩特市管辖.1971年,原属乌兰察布盟的托克托县划归呼和浩特市管辖.1995年11月21日,经国务院批准,乌兰察布盟的和林格尔县、清水河县划归呼和浩特市管辖.1996年5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乌兰察布盟武川县划归呼和浩特市管辖.呼和浩特市现行政区划共辖9个旗县区,20个街道办事处,96个乡镇,412个居委会和1 095个村委会,土地面积17 224千方公里.呼和浩特是##自治区的首府,是全区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中心,地处##自治区中部山脚下,全市总面积17,224平方公里,总人口197.7万人,居住着蒙古〔约占11%〕、汉、回、满、鄂伦春、鄂温克等10多个民族,现已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蒙语"呼和浩特",意为"青色的城".##人那么通常省称为"呼市".境内主要分为两大地貌单元,即:北部大青山和东南部蛮汉山为山地地形.南部及西南部为土默川平原地形.地势由北东向南西逐渐倾斜.海拔最高点在大青山金銮殿顶部,高度为2 280米,最低点在托克托县中滩乡,高度为986米,市区海拔高度为1 040米.大青山为阴山山脉中段,生成很多纵向的山脉山峰.境内,由西向东主要山峰有九峰山、金蜜殿山、蟠龙山,虎头山等,东南部是蛮汉山.河流有大黑河、小黑河、什万立米水磨沟,流域面积1 380.9平方公里,沟长68.2公里,年平均径流量4 972万立米.1958年在沟口兴建红领巾水库1座,库容1 650万立米,灌溉面积11万亩.哈拉沁沟,沟长55.6公里,流域面积708.7平方公里,年均径流量2 622万立米.全市河流总长度1 075.8公里,河网密度为0.177公里/平方公里.气候特征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气候变化明显,差异较大,其特点: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暂炎热,春秋两季气候变化剧烈.年平均气温由北向南递增,北部大青山区仅在2℃左右,南部达到6.7℃.最冷月气温-12.7~16.1℃;最热月平均气温17-22.9℃.平均年较差为34.4-35.7℃℃.无霜期:北部山区为75天,低山丘陵区110天,南部平原区为113-134天:日照年均1 600小时.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为335.2-534.6毫米,其地域分布是西南最少,年雨量仅350毫米;平原区在400毫米左右;大青山区在430-500毫米;最多是大青山乡一前响村,年均降水达到534.6毫米,其次是井乡,年均降水量为489.3毫米,最少是在南坪乡、黑城乡、新营镇一带,年均降水量仅为335.2-362.8毫米.旅游文化是一座拥有400年历史的塞外名城.主要景点有明代大召〔伊克召〕、小召〔席力图召〕,清代五塔寺,清真大寺,博物馆,昭君墓等,呼市北边有大青山风景,临近可观赏哈素海风光、桌子山雄姿、鄂尔多斯草原,这里地质奇特、植物珍奇,是旅游观光不可多得的地方.这里居住的人们热情好客,您不仅可观赏到美丽的草原风光,还可品尝到真正的##风味.呼和浩特市内有许多喇嘛庙,明清两代时,已是远近闻名的"召城"〔召在蒙古语里是"寺庙"的意思〕.锡林郭勒路与中山路交会一带为呼市最繁华地带,锡林郭勒路以东的新城高楼林立,以西的旧城景点较多,极富观光价值.呼和浩特具有悠久的历史,为国务院批准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城区内保存有丰富的珍贵的名胜古迹,如:人类旧石器时代的大窑文化遗址、坐落在大黑河畔的昭君墓、东郊辽代的白塔〔即"万布华严经塔"〕、公主府、将军衙署、玉泉井;呼和浩特市又被誉为"召城",有着丰富的召庙文化,这里有大召寺、五塔寺、席力图召、乌素图召等.这里有各种召庙50多座,城郊有不少风光秀丽的草原旅游点,那里芳草萋萋,牛羊遍地,鸟语花香,富有浓郁的塞外风情.呼和浩特是一座拥有400年历史的塞外名城.呼和浩特不仅拥有鉴证历史的文物古迹,还拥有美丽的自然景观,哈达门国家森林公园、乌素图旅游开发区、哈素海旅游度假村、大青山避暑山庄等景区〔点〕无不是风光秀丽、景色怡人之处.这里有各种召庙50多座,城郊有不少风光秀丽的草原旅游点,那里芳草萋萋,牛羊遍地,鸟语花香,富有浓郁的塞外风情.呼和浩特是一座拥有400年历史的塞外名城.主要景点有明代大召〔伊克召〕、席力图召〔小召〕,清代五塔寺,清真大寺,博物馆,昭君墓等,呼市北边有大青山风景,可观赏乌海风光、桌子山雄姿、鄂尔多斯草原、这里地质奇特、植物珍奇,是旅游观光不可多得的地方.近年来,借助西部大开发的契机,呼和浩特市市委、政府把发展旅游业作为城市发展的重点,努力使之成为呼和浩特市新的支柱产业,旅游基础设施得到基本改善,旅游企业在海内外的知名度得到提升.现在又有一批重大旅游项目已开工建设:将蒙古族风情、历史文化、秀美的草原风光和现代旅游相结合的蒙古风情园;使呼和浩特市北方城市冬季旅游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乌素图大型滑雪场;拥有现代功能,集休闲娱乐于一体的高尔夫球场;人称"塞外西湖"的哈素海;汇集了世界名亭和历代古币且环境优美的和林县南山公园已向游人开放;而地处黄河岸边的托克托县南湖公园也以它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迎来了众多的游客.最佳旅游时间:4-10月自然资源大青山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现已探明的有20多种,矿产地85处,其中大型4处,中型3处,小型15处,矿点矿化点63处.矿产规模以矿点及矿化点居多,工业矿床较少.除少数矿产地外,大多数矿产地开发利用较低,仅为普查阶段.其品种非金属矿产主要有石墨、大理石、花岗岩、石棉,云母、沸石、珍珠岩、膨润土、水晶,紫沙陶土等,以建筑材料为主,仅有少量冶金辅料和特种金属矿.大理石、花岗岩、石墨及拂石矿为优势种.能潭矿产主要有煤及泥炭.贵金属、稀有金属和放射性矿产主要有金、绿柱石以及伟晶岩型铀、钍.普通金属矿产主要有铁、铜、铅、锌.野生植物主要有种于植物和蕨类植雉、半翅、雕,鹰等100多种.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动物有青羊、云豹:鸟类有金雕、雀鹰、松雀鹰、燕鹰、灰背鹰、猫鹰、红鹰、小鹤、长耳鹤、短耳鹤,雕鹤、红角鹤等10多种.农作物天敌资源共有6目27科100多种,其中食蚜虫、氍虫、草蛉等捕食天敌在田密度高,分布广、食性大,适应性强,从春到秋均能捕到多种蚜虫,尤其在麦田中基本能控制麦蚜的蔓延和危害.中华厂扁步行虫,分布很广,数量大、寿命长,捕食时动作迅速、凶猛,对粘虫的发生能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利用天敌治虫,经济有效,无公害,是今后发展方向.光能资源:呼和浩特地区光能资源丰富,日照充足,是全国的一个次高值区.农作物生长季太阳辐射总量达3 559 2 828兆焦耳/千方米,是全年太阳辐射总量的63%,日照1 600小时以上,占全年日照的55%,是相当优势的生产潜力;地下水:地下水分为浅层水含水层和深层水含水层.浅层水含水层包括浅层潜水及半承压水等.地下水埋藏深度、水质、水量均由北向南呈有规律的变化,全市浅层地下水年补给量为9.87亿立方米.林牧用地:灰色森林土,主要分布在大青山的中上部,多属林牧用地:灰褐土,主要分布在大青山中下部,以林牧用地为主,有少量农耕地:粗骨土,主要分布在大青山阳坡、半阳坡,以林牧用地为主:新积土,主要分布在山前洪积扇,郊区黄合少乡的东部及托克托县黑城乡的南部,主要以农林牧综合用地,栗褐土,主要分布在土默特左旗沙尔沁乡、托克托县黑城乡和郊区榆林镇东南部、黄合少乡的东部,主要为农业用地:潮土,主要分布在黄、黑河冲积平原上,洪积扇下部和湖积台地及低洼地,是全市比较好的农业用地,盐土,主要分布在冲积平原低平处及黄、黑河两岸,多为荒弃土地:沼泽土,主要分布在山前浅水溢出带,主要为牧草滩,风沙土,主要分布在托克托县东南部及南部黄土丘陵边缘处,部分可植树种草,其余为难利用土地.交通设施近年来,呼和浩特市交通发展很快,已初步形成了市内市外、空中地面互相配套的立体交通网络.乘火车、汽车极为方便.外部交通航空呼和浩特市白塔机场位于市区东北15公里处,有20多条航线往返、广州、##、##、武汉、赤峰、通辽、锡林浩特、乌兰浩特、海拉尔等大中城市.铁路京包铁路途经呼市,有始发、通辽、兰州、乌海、二连、东胜等地的列车和每周三、四发往乌兰巴托的国际列车.公路先进的呼包高速公路已建成使用,已实现了各旗县通公路,许多世代闭塞的农牧区和边境地区也建起了公路,每日有数十班长途客运汽车开往附近各个城镇.还开辟了与蒙古、俄罗斯边境省区通车的6条客运班车路线.内部交通以市区为中心辟有近二十条公共汽车线路,通往城区各地.在火车站有1路公共汽车通往旧城,7路公共汽车通往新城.有数千辆出租车,遍及城市公共场所及大街小巷,昼夜服务.有京包铁路和110国道通过市区,距仅有669公里,京包高速公路大大缩短了两地间的交通时间.呼和浩特机场为4D级民航机场,与、广州、长沙、西安、太原、石家庄以及自治区内的锡林浩特、赤峰、海拉尔等地有定期航班,交通条件十分便利.呼和浩特市容整洁,城市绿化良好,市内建造了"青城"、"满都海"两处大型公园和多处街心供参考公园.市内有民族商场、天元商厦、百胜购物中心、华联商厦、维多利商厦等大型购物商场和义乌、祥和、通达等大型批发市场.近年来,城市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各主要交通干道〔机场路、东风路、海拉尔路、中山路等〕已重新扩路,修缮和绿化新华广场、街心花园,正在实现"现代化首府城市"的建设目标.不论哪个季节,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都掩映在飞红流翠之中,使呼和浩特成为名符其实的"青色之城".邮电通讯呼和浩特通信网分为市话网、长话网、移动通信网,已全部实现交换程控化和传输数字化.市网现有市话局12个〔含五个旗县区〕,程控交换设备总容量为290918门,全市共有话机250702部.现有两个移动局,一个模拟移动局.另一个是GSM数字移动局,总容量为16万门.区号:0471市政建设呼和浩特地区由##西部电网供电,并同华北、京津唐电网联网,电力充足,目前已建成220千伏、110千伏、35千伏、10千伏、6千伏、0.4千伏6个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和供、配电网络,市区周边220千伏、110千伏、35千伏3个等级变电站,形成了三级电压供电网,总供电量7亿度.随着呼和浩特电厂的扩建和托克托电站群的兴建,呼和浩特的电力将更加充裕.呼和浩特联合供暖、供热、供气发展较快.到目前,市区已建成热力站61个,形成区域联合供热面积667万平方米.煤气日生气能力达到16.4万立方米,石油液化气年供气总量6006吨,现在有11.6万户居民使用煤气或液化气.充足的供热、供气能力为生产和生活提供了方便.呼和浩特道路设施建设、环卫绿化、城区改造突飞猛进.已形成了以中山路、锡林路、新华大街和鼓楼立交桥为中心的城市交通主轴线,配已东西向和南北向的16条主干道,形成四通八达的道路网.城市环境卫生明显改观,园林绿化水平逐步提高.目前,市区园林绿化面积2318公顷,城市绿化覆盖率20.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6.2平方米.自然资源:呼和浩特物产资源丰富,有多种黑色和有色金属及贵重金矿产,而非金属矿产资源比金属矿产资源更为丰富.主要矿产有煤、泥炭、石墨、大理石、沸石、珍珠岩、膨润土、高岭土、石灰石、白云岩、金、铜、铁、铅、锌等上百种.现已探明的矿产地170余处,矿点及矿化点128处.其中武川境##金储量居##自治区前列,清水河境内的煤、高岭土等矿产资源极为丰富,特别是陶土的储量之大,品位之高属全国之冠.经济植物资源比较丰富,崇山峻岭区和平原的野生种子植物和人工栽培植物有770余种.药材资源更为丰富,主要分布在大青山区.11 / 11。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奶牛规模化养殖情况调查

I n n e r Mo n g o l i a Ag r i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An d T e c h n o l o g y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奶牛规模化养殖情况调查
安建明 , 范 霞, 康雪连, 张 静, 黄克 利
( 呼 和浩 特 市 赛 罕 区 农 牧业 局 , 内蒙 古 呼 和浩 特 0 1 0 0 2 0 )
中圈分类号 : ¥ 8 2 3 . 9 1
文献标识码: C
1 0 . 3 9 6 9 / j . j s s n . 1 0 0 7 — 0 9 0 7 . 2 0 1 3 . 0 2 . 0 6 0
上 的有 1 个 已建 成 的奶 牛 小 区可 容 纳 养 殖 头数 3万 多 头 . 入 住
业 产 业 链 条 的全 部 环 节 .对 目前 生 鲜 乳 收 购 环 节 中 出 现 的违 法 行 为柬 手 无 策 .成 立 的 奶 业 合作 社 组 织 没 有 全 部 运 营 并 发 挥 相
奶 牛 的小 区 7处 . 目前 , 实 际 入住 0 . 4 5万 头 , 小 区人住 率 达 1 5 %。
民增 收致 富 的 重要 途 径
赛 罕 区奶 业 的发 展 起 步 较早 。近 年 来 在各 级 政 府 的 大 力 扶 持下 , 奶 牛 养 殖 逐 步 由 家庭 养 殖 模式 向规 模 化 方 向发 展 随 着伊 利、 蒙牛等乳品龙头企业的崛起 , 极 大地 促 进 了 我 区 奶业 持 续 、
年存栏数 4 9 8 6头 ; 5  ̄ 9头 的养 殖 户 6 3 2 5户 , 年存栏数 4 4 2 7 5头 : 1 0 — 1 9头 的 养 殖 户 7 5 4 1 户. 年存 栏 数 1 0 7 6 2 2头 : 2 0 4 9头 的 养 殖户 2 9户 , 年存栏数 7 2 9头 ; 5 0 ~ 9 9头 的养 殖 户 1 3户 . 年 存 栏
《2024年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城中村”改造问题研究》范文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城中村”改造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区域,其“城中村”改造问题日益凸显。
本文旨在通过对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城中村”改造问题的深入研究,探讨其存在的现状、问题和解决方法,为该地区的城市化进程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二、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城中村”现状分析(一)地理位置与基本情况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位于城市核心区域,其“城中村”是指城市内部仍保留着农村建制和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地区。
这些地区往往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基础设施落后,与周边城市发展存在较大差距。
(二)存在问题1. 基础设施落后:道路狭窄、排水不畅、供电供水设施不完善等问题普遍存在。
2. 土地利用效率低:土地资源浪费严重,土地利用方式与城市发展不协调。
3. 居民生活水平低:居民生活环境差,生活质量难以提高。
4. 城市管理困难:由于“城中村”的特殊性质,城市管理难度大,存在安全隐患。
三、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城中村”改造的必要性(一)推动城市化进程“城中村”改造是推动城市化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二)提升城市形象“城中村”改造有助于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吸引力。
(三)改善居民生活“城中村”改造有助于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四、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城中村”改造的路径与措施(一)规划先行,科学制定改造方案根据城市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定科学的改造方案,明确改造目标、任务和措施。
(二)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完善道路、排水、供电、供水等设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三)土地利用优化,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通过土地整理和重新规划,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四)政策支持,引导居民参与改造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居民积极参与改造,如提供安置房、就业扶持等措施。
五、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城中村”改造的挑战与对策(一)资金问题加大政府投入,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多渠道筹措改造资金。
呼和浩特市自然概况

呼和浩特市自然概况:呼和浩特市位于华北西北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土默川平原。
北依阴山山脉,南濒九曲黄河,是一座历史悠久.风光秀丽的塞外名城。
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经过全市各族人民50多年的艰苦奋斗,呼和浩特已建设发展成为一座经济繁荣.市荣整洁.社会安定,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的现代化新型城市。
呼和浩特总面积17224平方公里,市区面积达2054平方公里,辖玉泉区.回民区.新城区.赛罕区.土默特左旗.武川县.和林格尔县.清水河县和托克托县九个旗县区。
总人口253万人,其中少数民族26.7万人,市区人口109.6万人。
呼和浩特市区地处中温内陆地带,平均海拔1050米,属西北大陆性气候。
四季分明,昼夜温差较大,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全年平均气温在摄氏8度左右。
经济状况:呼和浩特市——包头——东胜经济区,是内蒙古自治区资源富集区和重点开发建设地区。
呼和浩特利用和发挥中心地缘优势,坚持内涵与外延并举的发展方针,“九五”以来,实现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协调发展。
2001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11.2亿元,比上年增长19.9%。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5亿元,增长0.1%;第二产业增加值95.4亿元,增长26.4%;第三产业增加值90.3亿元,增长19.8%。
全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9902元,比上年增长18.8%;财政收入22.9亿元,比上年增长12.0%。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182元,比上年增长10.7%,农民人均纯收入2561元,比上年增长0.9%;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包括农村部分)95.3亿元,比上年增长38.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9.9亿元,比上年增长15.0%。
现在,各种潜在的资源优势正在变成现实的经济优势,经济呈现出健康、快速、高效的发展势头,呼和浩特已成为国内外投资者理想的投资热点地区之一。
工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
呼和浩特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的工业城市,已形成了以毛纺、服装、电子、机械、电力、食品、化工、建材为支柱,门类比较齐全的轻型加工工业体系。
赛罕区概况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自然概况赛罕区地处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东南,地理坐标为北纬40°36’~40°57’,东经111°40’~112°10’。
周边分别与乌兰察布市、和林格尔县、玉泉区及新城区相接。
总面积1013.1平方公里,(2005年)耕地面积4.66万公顷,其中,有效灌溉面积19906公顷,森林覆盖率为13.6%,木材蓄积量66.7万米³。
其中基本农田保护面积3.73万公顷。
全区人口36.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2万人。
区人民政府驻巧报镇,邮编:010020。
代码:150105。
区号:0471。
拼音:Saihan Qu。
【行政区划】赛罕区辖5个街道、5个镇、2个乡:人民路街道、大学西路街道、乌兰察布路街道、大学东路街道、中专路街道、巧报镇、榆林镇、巴彦镇、黄合少镇、金河镇、太平庄乡、西把栅乡。
设124个行政村、56个社区居委会。
【历史沿革】1999年,原郊区辖:榆林镇、黄合少镇、巴彦镇、金河镇、巧报乡、西菜园乡、桃花乡、太平庄乡、西把栅乡、小黑河乡、小井乡、保合少乡、攸攸板乡、毫沁营乡、章盖营乡。
2000年5月14日,国务院(国函[2000]42号)批准同意调整呼和浩特市市辖区行政区划:将呼和浩特市郊区更名为赛罕区。
①赛罕区辖原郊区的太平庄、西把栅、章盖营3个乡和榆林、金河、黄合少3个镇,巧报乡的东瓦窑、后巧报、双树、小台什、帅家营、大台什、桥靠、前巧报8个村委会,巴彦镇的商业街居委会和黑土凹、后罗家营、乔家营、郭家营、坝堰、膝家营、罗家营7个村委会,以及从新城区划入的人民路、大学西路2个街道办事处,中山东路街道办事处位于健康街、乌兰察布西路以南的部分,东风路街道办事处和迎新路街道办事处位于东风路以南的部分。
区人民政府驻巧报乡。
②将原郊区的毫沁营、保合少、小井3个乡,巴彦镇的塔利、生盖营、讨思浩、榆树沟、姚家湾、古路板、甲兰板、野马图8个村委会,巧报乡的府兴营、麻花板、新城、三合村4个村委会划归新城区管辖。
赛罕区和林格尔玉米种植区

赛罕区和林格尔玉米种植区赛罕区是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辖区,位于华北平原中部,地处呼包鄂中缝及环河平原东缘,总面积为2338.9平方公里。
而林格尔玉米种植区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总面积为1573平方公里。
两个地方都是中国主要的农业种植区,其中以玉米种植最为突出。
赛罕区是典型的农业种植区,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小麦、大豆、蔬菜等等。
而玉米是该地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主要的经济来源之一。
赛罕区的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是良好的玉米种植区。
当地农民通过科学的耕作方式,合理利用土地和水资源,通过种植玉米来满足本地的农业需求和市场需求。
玉米种植区尤其注重对土壤的管理,通过施肥、翻耕、灌溉等方式,为玉米提供充足的养分和生长环境,使得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与此同时,林格尔玉米种植区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核心区之一。
林格尔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而玉米是该地的主要粮食作物,也是当地人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
林格尔地区土地肥沃,水源丰富,气候条件适宜,为玉米种植提供了极好的生长环境。
当地农民通过科学耕作和精细管理,提高了玉米的种植产量和质量。
此外,林格尔玉米种植区也注重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通过引进高产优质的种子品种、科学施肥等方式,提高了玉米的科技含量和品质,为农业生产贡献了力量。
两个地方不仅在玉米种植方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一些差异。
首先,赛罕区是内地的农业种植区,而林格尔玉米种植区位于内蒙古这一草原牧区,两者的自然环境存在差异。
其次,两个地区的种植规模也有所不同。
由于林格尔是内蒙古的重要粮食生产基地,玉米的种植规模相对较大。
而赛罕区的规模相对较小,主要是靠农民自给自足和市场销售。
此外,两个地方在农业产业链上的位置也不同,林格尔玉米产业链的完善程度较高,包括收购、加工和销售等环节,而赛罕区的农业产业链相对薄弱。
总体来说,赛罕区和林格尔玉米种植区都是中国重要的农业产区,两地玉米生产规模较大,为当地农民提供了丰厚的经济收入。
呼和浩特赛罕区旅游景点

呼和浩特赛罕区旅游景点《呼和浩特赛罕区,有的可不止是景点!》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唠唠呼和浩特赛罕区的那些旅游景点。
赛罕区那可是个好地方呀,好玩的地方多了去了。
先来说说那个内蒙古博物院吧,一进去,好家伙,那满满的都是历史的味道!各种各样的文物和展品,让人感觉像是穿越了时空,和古代的人们来了一场奇妙的邂逅。
你能在那里了解到咱内蒙古的深厚文化底蕴,就像翻开了一本超级大的历史教科书,不过可比教科书有意思多啦。
还有那个满都海公园,那可是个让人放松的好地方。
一走进公园,就感觉自己被大自然给抱住了。
绿树成荫,湖水波光粼粼的,特别适合在里面闲逛、晒太阳。
要是赶上春天,那花开得五颜六色的,美不胜收,感觉自己就像掉进了一个花的海洋里。
老人们在里面打打太极,年轻人在里面谈谈恋爱,孩子们在里面嬉笑玩耍,那画面,和谐得很呐!
不过呢,我觉得赛罕区的魅力可不止这些景点。
这儿的美食也让人垂涎欲滴呀!走在大街小巷,那飘来的阵阵香味,能把你的魂都给勾走。
什么烧麦啦,羊杂碎啦,味道那叫一个绝!咬一口烧麦,满嘴留香,再喝上一口热乎乎的羊杂汤,哎呀妈呀,别提有多得劲了。
赛罕区的人也特别热情。
你要是在路上迷了路,随便找个人问问,他们都会特别详细地给你指路,甚至还会热情地给你介绍当地好玩的地方和好吃的美食。
这感觉,就像是到了亲戚家一样,让人心里暖暖的。
总之呢,赛罕区既有好看的景点,又有好吃的美食,还有热情的人。
在这里旅游,那真的是一种享受。
下次要是有机会,咱还得来赛罕区好好逛逛,说不定还能发现更多好玩的地方呢!怎么样,朋友们,赶紧来赛罕区感受感受吧!。
第四届兽医发展高层论坛主题报告·地方典型发言篇——赛罕区以免疫效价检测考核动物防疫员

人 区 政 府 防 疫 补 贴 范 围 ,聘 用 后 每 年
四 、免 疫效 价检 测
防 疫 员每 年 考 核 1 ,其 中最 主 次
要 的 考 核 指 标 就 是 免 疫 效 价 ,具 体 做
禽 类 10万只 ,奶 产量 达 4 .2万 吨 , 2 76
.
率 8 6/l 1 o o
兽医 己 年 期 总第1 蝴 ● 导刊 叩8 第马 王 曙
维普资讯
防 疫 员牛 、 羊 、猪 、禽 免疫 效 价 检 测 四项 指 标 全 部 合 格 可 全 额 享 受 区、 乡 镇 、 村 不 抵 于 50 0元 补 贴 。 0
四项 指标 中有一 项不 合 格扣 除防 疫 补
价 监测 方 案 》的 通知 对牛
、
羊 、 猪 以
防疫 员为单 位划片采样 ,牛按 2 %存栏 采 样 ,其 中 1月龄 到怀 孕 前 的牛 采样
维普资讯 T Be e L 托 Z克
第 届 医 展 层 坛 题 地 典 发 篇i 四 兽 发 高 论 主 搬告 方 型 言
塞 军 区 以 免 疫 鼓 价 检 测 考 核 动 防 疫 员
郭世宏 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赛罕 区动物疫病 防控 中心
。
。
三 、防疫 员聘用待 遇与考 价 测 评 。防疫 补 贴年 终 考核 后一 次 发 禽类养殖场每 场 2 份 0 核 指标
放 到 位 。一 年 3次 效 价 检 测 牛 、 羊 、 赛 罕区 2 0 0 6年出 台了 ( ( 赛罕 区动
。
( )检测结果对 比分析 二
口蹄 坡 :
近年 来 赛 罕 区动 物 免疫 效价 检 测 工作 走在 全 市的 前列 ,率先 开 展 了以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赛罕区户籍人口数量、地区生产总值和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数据解读报告2020版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赛罕区户籍人口数量、地区生产总值和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数据解读报告2020版引言本报告借助数据对呼和浩特赛罕区户籍人口数量、地区生产总值和第二产业生产总值进行深度剖析,从年末户籍人口数量,地区生产总值,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等方面进行阐述,以全面、客观的角度展示呼和浩特赛罕区户籍人口数量、地区生产总值和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真实现状及发展脉络,为需求者制定战略、为投资者投资提供参考。
呼和浩特赛罕区户籍人口数量、地区生产总值和第二产业生产总值解读报告的数据来源于权威部门如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数据以事实为基准,公正,客观、严谨。
本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本报告旨在全面梳理呼和浩特赛罕区户籍人口数量、地区生产总值和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的真实现状、发展脉络及趋势,相信能够为从业者、投资者和研究者提供有意义的借鉴。
目录第一节呼和浩特赛罕区户籍人口数量、地区生产总值和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现状 (1)第二节呼和浩特赛罕区年末户籍人口数量指标分析 (3)一、呼和浩特赛罕区年末户籍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3)二、全自治区年末户籍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3)三、呼和浩特赛罕区年末户籍人口数量占全自治区年末户籍人口数量比重统计 (3)四、呼和浩特赛罕区年末户籍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4)五、呼和浩特赛罕区年末户籍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4)六、全自治区年末户籍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5)七、全自治区年末户籍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5)八、呼和浩特赛罕区年末户籍人口数量同全自治区年末户籍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6)第三节呼和浩特赛罕区地区生产总值指标分析 (7)一、呼和浩特赛罕区地区生产总值现状统计 (7)二、全自治区地区生产总值现状统计分析 (7)三、呼和浩特赛罕区地区生产总值占全自治区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统计分析 (7)四、呼和浩特赛罕区地区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分析 (8)五、呼和浩特赛罕区地区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分析 (8)六、全自治区地区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分析 (9)七、全自治区地区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分析 (9)八、呼和浩特赛罕区地区生产总值同全自治区地区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10 第四节呼和浩特赛罕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指标分析 (11)一、呼和浩特赛罕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 (11)二、全自治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分析 (11)三、呼和浩特赛罕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占全自治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比重统计分析 (11)四、呼和浩特赛罕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分析 (12)五、呼和浩特赛罕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分析 (12)六、全自治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分析 (13)七、全自治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分析 (13)八、呼和浩特赛罕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同全自治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14)图表目录表1:呼和浩特赛罕区户籍人口数量、地区生产总值和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表 (1)表2:呼和浩特赛罕区年末户籍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 (3)表3:全自治区年末户籍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 (3)表4:呼和浩特赛罕区年末户籍人口数量占全自治区年末户籍人口数量比重统计表 (3)表5:呼和浩特赛罕区年末户籍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表 (4)表6:呼和浩特赛罕区年末户籍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表7:全自治区年末户籍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表 (5)表8:全自治区年末户籍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表9:呼和浩特赛罕区年末户籍人口数量同全自治区年末户籍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 (6)表10:呼和浩特赛罕区地区生产总值现状统计表 (7)表11:全自治区地区生产总值现状统计表 (7)表12:呼和浩特赛罕区地区生产总值占全自治区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统计表 (7)表13:呼和浩特赛罕区地区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表 (8)表14:呼和浩特赛罕区地区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表15:全自治区地区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表 (9)表16:全自治区地区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表17:呼和浩特赛罕区地区生产总值同全自治区地区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表18:呼和浩特赛罕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表 (11)表19:全自治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分析表 (11)表20:呼和浩特赛罕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占全自治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比重统计表 (11)表21:呼和浩特赛罕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表 (12)表22:呼和浩特赛罕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2)表23:全自治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表 (13)表24:全自治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3)表25:呼和浩特赛罕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同全自治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4)第一节呼和浩特赛罕区户籍人口数量、地区生产总值和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现状呼和浩特赛罕区户籍人口数量、地区生产总值和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现状详细情况见下表(2019年):表1:呼和浩特赛罕区户籍人口数量、地区生产总值和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表注:本报告以国家各级统计部门数据为基准,并借助专业统计分析方法得出。
赛罕区都市现代农业园区组织架构

赛罕区都市现代农业园区组织架构一、引言赛罕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是该市的一个行政区划。
为了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赛罕区成立了都市现代农业园区。
本文将介绍该园区的组织架构。
二、组织架构概述都市现代农业园区的组织架构主要分为三个层次:园区管委会、各部门办事处和农业企业。
1. 园区管委会园区管委会是都市现代农业园区的最高行政机构,负责整体规划、决策和管理工作。
管委会下设办公室、发展规划部、财务部、市场推广部等职能部门,各部门协同工作,推动园区的建设和运营。
2. 各部门办事处各部门办事处是园区的基层管理单位,负责具体的业务工作。
根据园区发展的需要,设立了农业科技部、农业生产部、农产品加工部、农产品销售部等部门办事处,以满足不同层面的需求。
- 农业科技部:负责农业科技研究、技术推广和示范工作,提供专业的农业科技支持。
- 农业生产部:负责统筹规划农业生产,组织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和指导,推动农业现代化生产方式。
- 农产品加工部:负责农产品的初加工和深加工工作,提高产品附加值。
- 农产品销售部:负责农产品的市场开拓和销售工作,推动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拓宽。
3. 农业企业都市现代农业园区吸引了一批农业企业进驻,这些企业在园区内从事农业生产、加工和销售等业务。
农业企业与园区管委会和各部门办事处形成了合作关系,共同推动园区的发展。
三、组织架构详述1. 园区管委会园区管委会下设不同职能部门,各部门的职责如下:- 办公室:负责协调园区各部门之间的工作,提供行政和事务支持。
- 发展规划部:负责制定园区的发展规划和政策,推动园区的整体发展。
- 财务部:负责园区的财务管理和资金统筹,监督预算执行情况。
- 市场推广部:负责园区农产品的市场推广和宣传工作,提升产品知名度和销售额。
2. 各部门办事处各部门办事处是园区的基层管理单位,具体职责如下:- 农业科技部:负责农业科技研究和创新,推广新的农业技术和种植模式。
呼和浩特打大a

呼和浩特打大a呼和浩特简介呼和浩特,简称呼市,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位于中国北方内蒙古高原的中部。
呼和浩特是内蒙古自治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也是内蒙古盟市体制改革的试点城市。
呼和浩特历史悠久,是内蒙古地区人类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呼和浩特的气候和地理特征呼和浩特地处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气候干燥且寒冷,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较短且温暖。
一般来说,五月至九月是呼和浩特的夏季,这段时间气温较高,适合旅游和户外活动。
冬季从十一月开始,气温骤降,多数时间低于零度,需要注意保暖和防寒。
呼和浩特地理特征主要由大草原、平原和山脉组成。
这里有广阔的草原和美丽的自然风景,适合进行纳凉、农家乐、徒步等户外活动。
内蒙古的草原文化非常独特,是了解和体验内陆蒙古族文化的好去处。
呼和浩特的旅游景点1. 赛罕塔拉草原赛罕塔拉草原位于呼和浩特市辖区内,是内蒙古境内最大的城市草原。
草原如茵,风光秀丽,是呼和浩特市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在这里,游客可以骑马、观看摔跤表演、品尝烤全羊等传统活动。
2. 内蒙古博物院内蒙古博物院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重点文化单位,是了解内蒙古历史和民族文化的重要场所。
博物馆陈列了丰富的文物、藏品和展览,展示了内蒙古地区的人类历史、自然历史和艺术品。
游客可以在这里了解和感受内蒙古的多元文化。
3. 海拉尔冰雪大世界海拉尔冰雪大世界位于呼和浩特市东部距海拉尔市80多公里,是一个以冰雪景观为主题的大型综合性旅游景区。
冬季,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形态各异、壮丽而浪漫的冰雪景观,感受寒冷季节的独特魅力。
这只是呼和浩特的几个著名景点,实际上还有很多其他值得一游的地方,比如蒙古大营、响沙湾等。
无论是追寻历史文化,还是亲近大自然,呼和浩特都能满足您的需求。
呼和浩特的美食呼和浩特是典型的北方城市,以其丰富的草原资源和农业产品而闻名。
这里的美食以烤肉、奶制品和面食为主。
其中最著名的美食之一是烤全羊,以其独特的烹饪方法和口感而吸引了许多游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基本情况介绍
来源:分类:赛罕区简介日期:2009-11-27
一、基本情况
“赛罕”,蒙古语意为美丽富饶。
赛罕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城区东南部,其前身为呼和浩特市郊区,1999年市区区划调整为市辖区,2000年6月正式定名为赛罕区。
辖区总面积1025.2平方公里,是首府面积最大的城区。
全区总人口57.2万人,常住人口39.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4.3万人,农业人口15万人。
辖1个自治区级开发区、6个乡镇、5个街道办事处、124个行政村、59个社区居委会,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的多民族聚居区。
赛罕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东距首都北京500公里,北距二连浩特内陆口岸490公里,西至草原钢城包头150公里,西南至天然气和煤炭储量丰富的鄂尔多斯市350公里,京包铁路、京包高速公路、110国道穿境而过,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座落境内,是沟通北京、连接西北,通往各省的重要通道。
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各大厅局机关大部分入驻我区,中国航天六院、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草原研究所等国家、自治区、呼市教育科研单位聚集区内,内蒙古国际会展中心、内蒙古图书馆、内蒙古文化大厦等相继落成,使赛罕区成为了首府的行政中心区和科技、教育、文化聚集区。
近年来,赛罕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奋力打造自治区第一区”为目标,以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核心,大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牧业产业化进程,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了城郊型经济向城市
型经济的转变,现代时尚、充满活力的现代化首府新型城区正在逐步形成。
赛罕区先后荣获“全国先进文化区(县)”、“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区”、“全国双拥模范区”、“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地区”等多项荣誉称号。
2009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60亿元,同比增长15.7%;财政总收入突破40亿元大关,达到40.9258亿元,比市政府下达任务超收3.858亿元,同比增长4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440元,同比增长13.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688元,同比增长14%;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5亿元,同比增长25%;引进国内资金92.3亿元,同比增长55.6%;引进外资4588万美元,同比增长1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95亿元,同比增长18.9%。
二、发展思路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思路是,积极融入首府“一核双圈”战略,稳步实施“142”发展战略,即建设一个中心、发展四个组团、打造两个卫星镇。
建设一个中心,即在二环路以内的范围,以高水平、现代化的城市建设为重点,建设中心城区。
发展四个组团,即在二环路与绕城高速路区间范围,按照全市总体规划和目前发展现状,建设四个组团发展区。
一是以自治区高等职业教育园区为中心,以发展教育培训、生活服务、商务服务等为重点,建设高等职业教育园区组团发展区。
二是以京包铁路、白塔机场、京藏高速公路为中心,以发展现代物流业为重点,建设白塔国际物流园区组团发展区。
三是以自治区党政办公区为中心,以发展生产性、消费性服务业为重点,建设首府行政中心区组团发展区。
四是以金桥经济开发区为中心,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建设新型工业区组团发展区。
打造两个卫星镇,即以黄合少镇和榆林镇政府所在地为中心,以小城
镇建设为突破,建设黄合少镇和榆林镇两个卫星镇。
在此基础上,实现迈进全国中心城市第一方阵先进城区行列和“三个新提高”(即实现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新提高、人文素质新提高和社会保障水平新提高)的奋斗目标。
三、工作重点
(一)发挥优势,建设菜奶基地
菜奶业是赛罕区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
近年来,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依托首府市场,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业和奶牛养殖业。
全区菜田面积达7万亩,蔬菜保护地面积达1.5万亩,形成了以合林、曙光、西讨速号、保素、乔家营等为中心的五大种植区域,打造出“塞罕”、“汇东”等无公害蔬菜品牌,蔬菜年商品量达3亿多公斤,占到全市蔬菜总产量的50%以上,成为呼市重要的蔬菜生产供应基地。
按照“企业加基地、基地联农户”的发展思路,建成封闭式奶牛养殖小区13个,综合服务站6个,新开工建设了苏木沁、碾格图、茂盛营、西黑炭、棚松营5个现代化牧场园区,奶牛存栏数达16.1万头,奶牛规模化养殖、科学化管理水平逐年提高,是蒙牛、伊利等公司的重要奶源基地,为呼和浩特打造中国乳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筑巢引凤,发展高新工业
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规划建设了13.6平方公里的金桥经济开发区,实现了七通一平,具备了承载投资300—400亿元的能力,成为了自治区20家重点工业开发区之一。
先后引进建设了中海油6万吨聚甲醛、6亿立方米煤制气、60万吨大颗粒尿素、中石油500万吨炼油扩能改造、金桥热电厂一期2×30万千瓦、神舟硅业一期1500吨和二期3000吨多晶硅、天津中环400兆瓦单晶硅等项目,基本形成了以石化、电力、烟草、印务、硅产业、太阳能电子和光伏材料为主体的新型工业体系,为呼市打造“中国硅都”和光伏材料生产基地奠定了基础。
(三)全面布局,繁荣第三产业
按照“大商业、大流通、大市场”的发展格局,在加快餐饮、商贸等传统服务业改造升级的同时,全面开发呼市东南部商贸中心,以城区商业网点为基础,中心地段商场为骨干,各类批发市场为依托,集人流、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为一体的现代化商贸体系正在形成。
引进实施了内蒙古汇商广场、上海绿地、北京金隅、北京光大、大连万达、东方君座、金盛国际家饰广场、白塔机场国际货运区、航空物流园区、高等职业教育园区等项目,带动了商业地产和物流业的发展,为开发建设高等职业教育园区组团发展区、白塔国际物流园区组团发展区、首府行政中心区组团发展区构建了基本框架。
(四)统筹推进,实现城乡一体
围绕建设现代化首府城区,按照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以现有城区为核心,新市区为重点,小城镇为延伸,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公用事业发展,大力实施城中村改造、小街巷改造、旧小区改造、农村路网改造等工程,缩小城乡差距,扩大城区覆盖面。
城乡道路等基础设施得到全面完善,城区面貌变化显著,城市管理水平和宜居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以呼和浩特新市区和自治区党政办公区为中心,城区面积大幅拓展,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使赛罕区成为了首府最具现代化气息的重要城区。
(五)改善民生,共享发展成果
大力实施科教兴区战略,不断加大社会事业投入,累计投入9亿多元,对全区近40所中小学校、幼儿园进行改造建设,增加教学班400多个,增加学生容量2.7万多人。
新建扩建6所乡镇卫生院和计生服务站,面积达1.1万平方米,教育教学条件和农村医疗卫生条件达到全市乃至自治区一流。
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形成了以城乡低保、社会救助、城镇医疗养老保险、失地农民养老医疗保险等为的社会保障体系,发展成果普遍惠及到广大人民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