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时 比例尺(3) 【教案】

合集下载

比例尺数学教案《比例尺》(优秀5篇)

比例尺数学教案《比例尺》(优秀5篇)

比例尺数学教案《比例尺》(优秀5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以下是勤劳的小编sky帮大家找到的5篇数学教案《比例尺》,欢迎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比例尺》教学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中需要的比例尺,能读懂两种形式的比例尺。

2.在操作、观察、思考、归纳等学习活动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正确计算比例尺,了解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的各种用途。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教学难点:把线段比例转换成数值比例尺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引入比例尺脑筋急转弯师:坐公共汽车从沙市红星路到荆州火车站,一共要用50分钟,但有只蚂蚁从沙市红星路爬到荆州火车站却只用了40秒钟。

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生猜:蚂蚁可能在地图上爬。

师:对了。

蚂蚁爬的是从沙市红星路至荆州火车站的图上距离,而人们坐车所行的是从沙市红星路到荆州火车站的实际距离。

师:那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先来做个游戏。

二、动手操作,认识比例尺1、操作计算。

师:你们喜欢画画吗?那我们来个较简单的——画线段游戏。

我说物品的长度,你用线段画出它的长,行吗?①橡皮长5厘米②圆规长11厘米③米尺长1米师:咦?怎么不画了?生:画不下。

师:那怎么办呀?快想想,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把1米画到纸上去?生:可以把1米缩小若干倍后画在纸上。

师:这个办法不错。

就用这种方法画吧。

学生画完,集体交流。

师:你是用图上几厘米的线段来表示实际1米的呢?教师有选择的板书:师:像2厘米、5厘米、10厘米这些在图上画出的线段的长度,我们叫“图上距离”,而这1米就叫“实际距离”。

师:你能用比表示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关系吗?教师指名回答,并板书计算过程。

2、揭示比例尺的意义。

(1)初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师:其实像这样一幅图的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就叫这幅图的比例尺。

小学数学《比例尺》教案教学模板

小学数学《比例尺》教案教学模板

小学数学《比例尺》优秀教案教学模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概念,知道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例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比例尺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比例尺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2. 比例尺的应用: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比例尺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比例尺的应用。

2. 教学难点:比例尺的应用,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比例尺的定义、表示方法及应用实例。

2. 学生准备练习本,用于记录解题过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PPT展示比例尺的定义和表示方法,引导学生思考比例尺的作用。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理解比例尺的概念,学习比例尺的表示方法。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比例尺的概念,举例说明比例尺的表示方法,并进行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演示。

4. 课堂练习: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比例尺的应用方法,强调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注意事项。

6.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作业,巩固比例尺的概念和应用。

7.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讲解中的参与程度、理解程度和回答问题的准确性。

2. 课堂练习评价:评估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解题思路、方法和结果,关注学生的操作技能和计算准确性。

3.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关注学生的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关注比例尺在地图、建筑设计、工程测量等方面的应用。

2. 比例尺的历史发展:介绍比例尺的起源和发展,让学生了解数学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八、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创设实际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感受比例尺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3《比例尺》|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3《比例尺》|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3《比例尺》 | 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比例尺的概念,学会计算比例尺,并能够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学生能够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未知、解决问题的欲望。

教学内容1. 比例尺的定义:介绍比例尺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比例尺是表示地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例关系。

2. 比例尺的计算:教授学生如何根据地图上的比例尺和实际距离计算地图上的距离。

3. 比例尺的应用: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如何使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如测量地图上的距离、计算实际距离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比例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难点:如何将比例尺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图、尺子、计算器。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地图,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地图上的距离。

2. 新课讲解:介绍比例尺的定义和计算方法,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应用。

3. 动手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使用地图和尺子测量距离,并计算实际距离。

5.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比例尺的定义: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例关系。

2. 比例尺的计算:地图上的距离 = 实际距离× 比例尺。

3. 比例尺的应用:测量地图上的距离,计算实际距离。

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计算给定比例尺下地图上的距离和实际距离。

2. 提高练习:解决实际问题,如测量学校到家的距离,并计算实际距离。

3. 拓展练习:研究不同比例尺的地图,分析其特点和适用场景。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观察学生对比例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评估教学效果。

2.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本节课的反馈,了解他们的学习体验和困惑。

3. 改进措施:根据教学效果和学生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比例尺》数学教案

《比例尺》数学教案

《比例尺》数学教案标题:《比例尺》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和掌握比例尺的含义,学会计算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之间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比例尺的含义,掌握比例尺的应用。

难点: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教师展示一张中国地图,让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为什么这么大的中国可以在一张小小的地图上表现出来?”引导学生思考地图中的大小和实际大小的关系,从而引入比例尺的概念。

(二) 新知讲解1. 定义比例尺教师讲解比例尺的定义:比例尺是一个数值,表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值。

例如,如果一个物体的实际长度是10厘米,而它在地图上的长度是2厘米,那么这个地图的比例尺就是1:5。

2. 计算比例尺教师举例说明如何计算比例尺,并带领学生进行练习。

(三)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相关的习题,如计算给定比例尺下的实际距离或图上距离,让学生进行练习,以此来巩固对比例尺的理解和应用。

(四) 小组讨论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讨论生活中哪些地方会用到比例尺,以及比例尺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五) 总结回顾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比例尺的重要性和应用,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

四、作业布置布置一些关于比例尺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回家后完成,以检验他们对比例尺的理解和应用。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和理解程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同时,也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比例尺教案教学设计六篇

比例尺教案教学设计六篇

比例尺教案教学设计六篇比例尺教学设计(一):【教学资料】《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47、48页,练习八第1-3题。

【设计理念】数学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仅要思考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就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

学生数学概念的获得要在观察、比较、概括、归纳等数学活动中才能构成。

对于比例尺这样的数学概念,抓住其外延和内涵设计有效的数学活动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主要途径。

【学情与教材分析】比例的应用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比和比例的好处、比例的基本性质之后的一个教学资料。

比例尺是运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的一个典型范例之一。

本节课,要透过在生活中的应用,把握比例尺的内涵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认识两种不同的比例尺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

比例尺的内涵是教学的一个重点,学生在学习时,对于比例尺的本质比例尺是一个比,往往容易因为名称的误导产生歧义,对于由比例尺的规定形式前项或后项为1,而产生的计算上的易错点,都是教学中需要个性关注的。

【教学目标】1.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中需要的比例尺,能读懂两种形式的比例尺。

2.在操作、观察、思考、归纳等学习活动中理解比例尺的好处,正确计算比例尺,了解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的各种用途。

3、感受数学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培养亲近数学的良好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重点】理解比例尺的好处【教学难点】把线段比例转换成数值比例尺【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引入比例尺(脑筋急转弯)师:同学们,你们必须去过漳州,那你们坐车从华安到漳州大约需要多长时间?(1个多小时),但是有只蚂蚁却只用了4秒钟。

你明白是怎样回事吗?生猜:蚂蚁可能在从华安到漳州的地图上爬。

师:对了。

蚂蚁爬的是地图上的图上距离,(板书:图上距离)而我们坐车所行的是从华安到漳州的实际距离。

(板书:实际距离)师:看,在这幅地图上(出示第一幅地图)从华安到漳州蚂蚁只用了4秒钟,(出示第二幅地图)在这幅地图上蚂蚁用4秒钟还能到达吗?(出示第三幅地图)在这幅地图上呢?师:为什么同样是从华安到漳州,有的只需4秒钟就能到达,而有的却到达不了呢?(地图有大有小)请同学们观察这几幅地图,它们虽然大小不同,但形状却一样,这是什么原因呢?(让学生思考片刻后才说,可先让学生说)是因为人们在制作这三幅地图时所用的比例尺不同,这就是我们这天要学习的资料:比例尺(板书课题)【设计意图:脑筋急转弯意在激趣引出地图,对学生都比较熟悉的地图,透过这几幅地图,它们虽然大小不同,但形状却一样,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个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透过三张地图大小不一样,而表示的实际距离却相同,引起学生认知冲突,聚焦依据比例不同,表示的大小也不相同,从而引出比例尺,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有关比例尺的资料。

比例尺教案

比例尺教案

比例尺教案
题目:比例尺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比例尺的定义和作用,掌握比例尺的读法和制作方法。

2.能够运用比例尺求解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1)比例尺的定义和作用。

(2)比例尺的读法和制作方法。

(3)运用比例尺求解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
(1)将实际距离和比例尺上的距离进行相互转化。

(2)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

1.讲解法:讲解比例尺的定义、作用、读法和制作方法。

2.互动式教学法:练习比例尺的读法和制作方法,让学生自己制作比例尺。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及完成实际问题的解决。

四、教学准备。

课件,比例尺实物。

五、教学内容和步骤。

1.教学内容。

Step 1 讲解比例尺的定义和作用。

学生肯定都做过学校里的图纸,比如教学楼的平面图,那么进入教学楼后,我们对照图纸查找我们要去的班级,就可以看到图纸上面有一个比例尺(如图1.1),那么这个比例尺具体是干什么的呢?
图1.1教学楼平面图。

六年级下册数学第3课时 比例尺(3)教案优秀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数学第3课时  比例尺(3)教案优秀教学设计

第4单元比例第3课时比例尺(3)【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能力目标:会应用比例的知识求平面图的比例尺。

情感目标: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教学重难点】重点:会应用比例的知识求平面图的比例尺。

难点: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比例的知识,比例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有什么用途呢?请同学们看一看我们教室有多大,它的长和宽大约是多少米。

(长大约8米,宽大约6米。

)如果我们要绘制教室的平面图,若是按实际尺寸来绘制,需要多大的图纸?可能吗?如果要画中国地图呢?于是,人们就想出了一个聪明的办法:在绘制地图和其他平面图的时候,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再画在图纸上,有时也把一些尺寸比例小的物体(如机器零件等)的实际距离扩大一定的倍数,再画在图纸上。

不管是哪种情况,都需要确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

这就是比例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应用。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二、探究交流,解决问题教学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教师:知道了一幅图的比例尺,我们可以根据图上距离求出实际距离,或者根据实际距离求出图上距离。

(1)教学例题2(课件出示图)下面是北京轨道交通示意图,地铁1号线从苹果园站至四惠东站在图中的长度大约是7.8cm,从苹果园站至四惠东站的实际长度大约是多少千米?解:设从苹果园站至四惠东站的实际长度是x km。

x 8.7=4000001 x =7.8×400000x =31200003120000cm=31.2km答:(略)(2)出示例3 (指名板演)200m=20000cm 400m=40000cm250m=25000cm20000×100001=2(cm ) (40000-20000)×100001=2(cm ) 25000×100001=2.5(cm ) 三、拓展应用一个长方形操场,长110米,宽90米,把它画在比例尺是的图纸上,长和宽各应画多少厘米?四、总结这节课即将结束,你有哪些收获呢?五、作业布置教材58页10、11题【板书设计】比例尺的应用例2 解:设从苹果园站至四惠东站的实际长度是x km 。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3课时比例尺(3)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3课时比例尺(3)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3课时比例尺(3)人教新课标教案:比例尺(3)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主要包括比例尺的应用和实际问题解决。

具体章节为第3课时,比例尺(3)。

本节课将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尺的概念及应用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掌握比例尺的应用方法,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通过计算得出准确的结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掌握比例尺的应用方法。

难点: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通过计算得出准确的结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课件。

学具:笔记本、尺子、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上课之初,我会向学生展示一幅地图,并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幅地图上的距离和实际距离之间的比例关系吗?”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 例题讲解:接着,我会出示一道例题:“地图上两点之间的距离是5厘米,实际距离是10公里,求地图上的距离和实际距离之间的比例尺是多少?”引导学生通过计算来解决问题。

3.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会给出几道类似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指导和解答。

4. 比例尺的应用:5. 课堂小结:我会对课堂内容进行小结,并强调比例尺的概念和应用方法。

六、板书设计比例尺的概念及应用方法。

七、作业设计1. 请解释比例尺的概念,并给出一个比例尺的例子。

答案:比例尺是表示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比例关系的工具。

例如,1:1000的比例尺表示地图上的1厘米等于实际距离的1000厘米。

地图上两点之间的距离是8厘米,实际距离是15公里,求地图上的距离和实际距离之间的比例尺是多少?答案:比例尺为1:1875。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对课堂进行反思,看看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同时,我会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拓展延伸,如收集有关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的例子,加深对比例尺的理解。

第3课时 比例尺(3)——2025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第3课时  比例尺(3)——2025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20000×
1 10000
=2(cm
小亮家到学校的图上距离:
(40000-20000)×
1 10000
=2(cm)
小红家到学校的图上距离:
25000× 1 =2.5(cm
10000
) 你能在图中画一画吗

小明、小亮、小红三家和学校的位置平面图

小红家

小明家
小亮家
学校
0(100)m
巩固运用
(教材P53 做一做)
1900km=190000000cm
x∶190000000=1∶40000000
x=4.75 答:地图上这两个城市之间铁路线的长度大约是4.75cm。
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明家在学校正西方向,距学校200m;
小亮家在小明家正东方向,距小明家400m;
小红家在学校正北方向,距学校250m。
(比例尺1∶10000)
想:根据“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比例尺”,
得到“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200m=。20000cm,400m=40000cm,250m=25000cm
。小明家到学校的图上距离
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级下册
第4单元 比 例 3.比例的应用
第 3 课时 比例尺(3)
复习导入
1.什么是比例尺? 一幅图的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叫作 这幅图的比例尺。
2.已知比例尺和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图上距离÷比例尺 )。
3.已知比例尺和实际距离,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比例尺 )。
探究新知Biblioteka 3小明家在学校正西方向,距学校200m;小亮家在 小明家正东方向,距小明家400m;小红家在学校

《比例尺》教案(精选9篇)

《比例尺》教案(精选9篇)

《比例尺》教案(精选9篇)《比例尺》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学会求比例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比例尺产生过程和探究比例尺应用的过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求比例尺、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

教学难点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小黑板、中国地图一张。

学具准备:学生各自准备一张地图、一张方格纸。

教法学法教法:对于意义理解部分主要采用尝试法。

对于运用比例尺进行相关计算时,主要用引导发现法。

学法: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动手操作,大胆设想、自主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必要时进行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一、导入激趣师:同学们,你们见过这个吗?(板书:以――当――)生:以一当十。

(指名回答)师:那这样的话以三当几?以七当几?你是怎么算的?生:以三当三十,当七当七十。

三乘十等于三十,七乘十等于七十。

(指名回答)师:那反过来,以几当五十?以几当一百二十?你又是怎么算的呢?生:以五当五十,以十二当一百二十。

五十除以十等于五,一百二十除以十等于十二。

师:大家真聪明!今天我们就用数学的眼光来看一下在数学中如何以一当十,以一当百,以一当千,甚至以一当更多。

二、意义构建1、师:如果要给我们教室画一个平面图,它应该是什么形状的?生:长方形。

师:我们以前测量过教室的长、宽各是多少?(生:长大约8米,宽大约6米。

)师:请大家在方格纸上画出我们教室的平面图。

(生画师巡视)(以谈话的形式,从学生熟悉的教室入手,让学生先估计教室的长和宽,再尝试画出教室的平面图,这样既复习了上节课图形的放缩知识,又为下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师:大家画的图是长8米,宽6米吗?(不是)谁来说说是怎么画的?(展示生的作品)(学生的答案可能有:长方形长8厘米,宽6厘米。

比例尺教学设计(精选12篇)

比例尺教学设计(精选12篇)

比例尺教学设计(精选12篇)比例尺教学设计(精选12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比例尺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比例尺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中需要比例尺。

2、通过观察、操作与交流,体会比例尺实际意义,了解比例尺的含义,并且知道什么是图上距离,什么是实际距离。

3、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4、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逐步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1、正确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2、利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地图,简易建筑图纸。

五、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教师:今天,老师要测试一下同学们的反应能力,你们准备好了吗?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单位转换”)2、学生集体回答。

(个别难题,教师引导计算,并且提问学生:你是怎么想的?注意学生的鼓励表扬)3、创设情境(1)师:今天我们班的两位同学产生了一场争论,你们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2)学生情景表演。

(师播放动画)(3)通过刚才的观看,你们会支持哪一位同学呢?你有什么办法把操场画进本子吗?生: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

(4)教师:你的想法很对,那你打算在本子上用多长的距离表示操场的长80米,用多长的距离表示操场的宽60米?生1:用8厘米表示80米,用6厘米表示60米。

(板书)(5)其他同学认为他说的对吗?我们一起来表扬他。

4、师:现在,在我们的黑板上出现了两组量,这两组量中,哪组是我们画在图上的距离?(8厘米和6厘米)哪组是实际生活中的距离?(80米和60米)5、小结:我们把画在图上的距离叫图上距离,把实际生活中的距离叫实际距离。

数学六年级《比例尺》教学设计范文(精选6篇)

数学六年级《比例尺》教学设计范文(精选6篇)

数学六年级《比例尺》教学设计数学六年级《比例尺》教学设计范文(精选6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六年级《比例尺》教学设计范文(精选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数学六年级《比例尺》教学设计1教案背景:本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正比例和反比例”这一单元的内容。

它是在学生对比例的意义有了一定的建构基础以及掌握了比例的基本性质这样背景下进行探索学习的。

学好这部分内容,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更好地理解地图。

教学课题:《反比例》教材分析:教材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知识引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就是比例尺。

再通过练习巩固比例尺的相关知识,使学生能根据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这部分内容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为学生架起一道数学学习和现实生活之间的桥梁,使他们充分感受到数学的现实意义,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并为后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中需要比例尺。

2、通过观察、操作与交流,体会比例尺实际意义,了解比例尺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3、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逐步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教学难点: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体会比例尺的实际意义,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法教法:情境导入,激发求知欲望。

对于意义理解部分主要采用实例讲解法。

对于运用比例尺进行相关计算时,主要用引导发现、提示理解法。

学法: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动手操作,大胆设想、自主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必要时进行合作交流。

比例尺教学设计(21篇)

比例尺教学设计(21篇)

比例尺教学设计(21篇)《比例尺》教案1设计说明《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并动手实践,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此理念本节课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1.设疑、激趣,引发探究欲望。

上课伊始,通过“中国地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探究新知的欲望,为进一步了解并理解比例尺做好铺垫。

2.操作、计算,探究比例尺的内涵。

因为名称的缘故,“比例尺”很容易被学生误认为是一种尺,所以在教学中,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通过操作、计算,逐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掌握比例尺的本质——是一个比,而不是一种尺。

3.测量、换算,灵活运用比例尺知识解决问题。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在应用比例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常常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中的任意两个量求第三个量,所以本节课的教学加强了灵活应用比例尺知识解决问题的尝试。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中国地图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直尺教学过程第1课时认识比例尺⊙激趣导入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我们的祖国地域辽阔,拥有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如此伟大的祖国,怎能不让我们感到自豪呢!今天老师把咱们的祖国搬进了课堂,你们猜是什么?(中国地图) 师:咦,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为什么可以画在一张小小的纸上呢?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2.引入新知。

师:在现实生活中,有时需要把实际物体缩小或扩大若干倍以后画到图纸上。

你能举出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吗?你知道这是把实际物体扩大了还是缩小了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例尺。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导入新课,不仅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验到比例尺的意义。

⊙新知探究1.探究比例尺的意义。

(课件出示教材21页淘气和笑笑画的图)(1)观察图片,判断其合理性。

师:观察这两幅图,⊙预设生1:我认为淘气画得不合理,因为淘气画的这三条线段的长度基本上是相同的,在图上没有显示出三个地方到学校的。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比例尺 北师大版 (3)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比例尺 北师大版 (3)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比例尺北师大版 (3)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比例尺的概念和使用方法;
2.能够计算地图上两点之间的实际距离;
3.可以画出规定比例尺的图形。

二、教学重点
1.比例尺的概念和使用方法;
2.计算实际距离。

三、教学难点
1.识别地图上的比例尺;
2.计算地图上两点之间的实际距离。

四、教学内容
1.比例尺的概念和使用方法;
2.实际距离的计算方法。

五、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
2.讲解示范;
3.实际操作。

六、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向学生出示多幅地图,并要求他们画出地图上的比例尺,引导学生发现比例尺的规律和作用。

2. 学习比例尺的概念和使用方法
1.讲解比例尺的定义和使用方法;
2.给学生提供多幅真实地图,并要求他们根据比例尺计算地图上两点之间的实际距离。

3. 计算和练习
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计算实际距离和绘制规定比例尺的图形。

七、教学评价
1.课堂表现;
2.练习作业。

八、作业
完成本课程相关的习题,并在下节课考核。

九、教学反思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较为基础,但是在实际操作时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

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多给学生提供示范并进行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比例尺的概念和使用方法。

第3课时比例尺(教案)5篇

第3课时比例尺(教案)5篇

第3课时比例尺(教案)5篇第一篇:第3课时比例尺(教案)第3课时比例尺(3)【教学内容】比例尺(3)(教材第56~58页第3~10题)。

【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巩固对比例尺的认识。

2.培养学生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重点难点】把比例尺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投影仪。

【复习导入】1.什么是比例尺?比例尺1∶1000表示什么?2.说说实际距离、图上距离和比例尺之间的关系。

【新课讲授】 1.教授例3。

(1)教师用投影出示教材55页的例3。

(2)组织学生讨论:画出三家和学校的平面图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使学生明确: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求出长和宽的图上距离。

(3)学生分组求出各图上距离,教师订正。

(4)组织学生画出平面图,并在全班交流。

2.巩固应用:完成教材第55页“做一做”。

组织学生独立完成,同桌间相互检查。

【练习讲授】1.出示习题:小明家要搬新家了,他特别高兴。

可是,他很担心新家离学校太远。

小明的爸爸按比例为他画了一幅图,并且告诉他旧家与学校之间的距离是900m。

小明量得新家到学校的图上距离是7cm,旧家到学校的距离是3cm。

同学们,你们能帮助小明算算新家与学校之间的距离吗?(1)学生根据手中的图纸,分小组研究用什么知识来解答,然后合作计算出结果。

(2)学生汇报所在小组是怎样想的及利用了什么知识。

教师要求学生每说出一步算式要说出理由,并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求。

方法一:运用比例尺。

900m=90000cm 3∶90000=1∶30000 7×30000=210000(cm)=2100(m)方法二:运用倍比关系。

7÷3=77 900×=2100(m)332.教师:通过同学们的计算,我们知道了小明的新家距学校比旧家远了不少,但小明还是非常高兴的,因为小明的新家比旧家宽敞。

小明的新家按1∶200画出的户型图是这样的。

《比例尺》备课教案

《比例尺》备课教案

《比例尺》备课教案比例尺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比例尺的定义和作用;2.学会计算比例尺;3.能够在地图上使用比例尺进行测量和比较;4.培养学生观察力和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比例尺的定义和计算;2.在地图上使用比例尺进行测量。

三、教学难点1.比例尺的概念理解;2.地图上使用比例尺进行测量的实际操作。

四、教学准备1.教学地图;2.尺子、直尺等测量工具;3.黑板、粉笔。

五、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张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图上的比例尺,并询问比例尺的作用和意义。

步骤二:概念讲解(10分钟)1.通过示意图解释比例尺的概念,即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地图上的一段距离与实际地面上的对应距离的比值。

2.介绍比例的表示方法,如1:50000或1/50000。

步骤三:比例尺的计算(15分钟)1.教师通过实例进行比例尺的计算教学,例如:地图上的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多少千米。

2.引导学生找到地图上的比例尺,以及地图上的已知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关系,进行计算。

步骤四:实操演练(20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测量练习,在地图上标注两个地点,并测量它们之间的实际距离。

2.学生使用比例尺进行计算,并在地图上标注出对应的距离。

步骤五:拓展应用(15分钟)1.教师提供更多的地图和测量练习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可尝试在地图上测量更复杂的距离,如曲线距离等。

步骤六:总结归纳(5分钟)1.学生回答教师提问,总结比例尺的计算方法和使用技巧;2.教师进行简要的概念回顾和技巧指导。

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比例尺的概念和作用,学会了比例尺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在地图上使用比例尺进行测量和比较。

七、作业布置1.课后练习册完成相关习题;2.自行准备一张地图,测量地图上两个地点的实际距离,并计算对应的比例尺。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地图和概念讲解引起学生兴趣,使学生了解比例尺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通过实操演练和拓展应用,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操作能力。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3课时比例尺(3)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3课时比例尺(3)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3课时比例尺(3)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课时为六年级下册数学第3课时,主题为比例尺(3)。

本节课将深入学习比例尺的概念,包括缩小比例尺和放大比例尺的运用。

学生将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尺在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比例尺的概念,能够准确计算缩小比例尺和放大比例尺。

2. 学会使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如地图比例尺、模型比例尺等。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比例尺的概念,特别是缩小比例尺和放大比例尺的区别。

2. 学会使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地图比例尺和模型比例尺的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1. 地图、模型等实物教具。

2. 白纸、尺子、圆规等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地图和模型,引导学生思考比例尺的概念。

2. 新课导入:讲解比例尺的定义,包括缩小比例尺和放大比例尺的概念。

3. 案例分析: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比例尺在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使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6. 课堂练习:布置课堂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板书比例尺(3)2. 板书内容:比例尺的定义、缩小比例尺、放大比例尺、比例尺的应用等。

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布置相关的书面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实践作业:让学生在家中寻找含有比例尺的物品,进行实际测量和计算。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地图和模型的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了比例尺的概念。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掌握了比例尺的使用方法,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比例尺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讲解。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难点”和“教学过程”部分。

下面将针对这两个部分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

教学难点理解比例尺的概念在讲解比例尺的概念时,需要特别强调比例尺是表示实际长度与图上长度之间的比例关系。

例如,1:1000的比例尺表示实际长度是图上长度的1000倍。

第3课时 比例尺

第3课时 比例尺

第二单元比例第3课时比例尺教学内容: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P21~23内容。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练习,使学生深刻理解比例尺的含义,运用比例尺寸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计算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深刻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教学难点: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中的两个量求第三个量。

教法:引导法学法:自主探究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复习。

1.什么叫比例尺?2.怎样求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3.课件出示教材第32页的第2题图。

(1)小东家到学校的实际距离是1000米,图上距离是()厘米;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的实际距离是()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2)渺茫家到健身中心的图上距离是()厘米,实际距离是()米。

(3)电影院在小东家西偏南30度方向,实际距离为500米的地方,请在图书馆标出电影院的位置。

(4)根据上面的示意图,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二、解决问题。

1.在一幅比例尺是1:3000000的地图上,量得成都到北京的距离是4.8厘米,成都到北京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2.在一幅比例尺是8:1的精密零件图上,量得一个零件的长度是40毫米,这个零件的实际长度是多少?3.北京与天津大约相距120千米,在比例尺是1:600000的地图上的距离约是多少厘米?4.某小学的校园长200米,画在平面图上是20厘米,量得校园的宽是150米,在这张平面上应画多少厘米?三、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笔记第3课时比例尺(3)
教学内容
教科书P55例3,完成教科书P57~58“练习十”中第9、11题。

教学目标
1.在理解比例尺的意义的基础上,能根据比例尺求出相应的图
上距离,并完成相应平面图的绘制。

2.在用比例尺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解决问题方法的多
样性,提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受比例尺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能根据比例尺求出相应的图上距离,并完成相应平面图的绘
制。

教学难点
能灵活运用比例尺知识解决作图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铅笔,刻度尺。

教学过程
一、出示问题,导入新课
师:小明、小亮、小红接到了一个任务,要在一幅图中画出他
们三家和学校的位置平面图,他们想请大家帮帮忙。

课件出示教科书P55例3。

师:请你想一想,要想帮助他们三人完成这个任务,要用到什么知识呢?
【学情预设】预设1:要用到位置与方向的知识。

预设2:要用到比例尺的知识。

师:真是一群会思考的孩子,相信你们一定能帮助小明、小亮、小红完成这个任务。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比例尺的应用。

[板书课题:比例尺(3)]
【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初步了解到要利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

二、自主探究,解决实际问题
1.理解题意,明确问题。

师:你从题中知道了什么?
【学情预设】预设1:我们知道了平面图的方向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10000。

预设2:知道了小明家在学校正西方向,距学校200m;小亮家在小明家正东方向,距小明家400m;小红家在学校正北方向,距学校250m。

要画出他们三家和学校的位置平面图。

师:要想解决问题,该怎么做呢?大家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说一说。

【学情预设】指导学生说出:先要求出小明家、小亮家、小红家分别到学校的图上距离,然后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向标出位置,还要把数值比例尺改写成线段比例尺。

2.自主尝试,解决问题。

师:现在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自己试一试吧!
【学情预设】预设1:10000cm=100m
小明家到学校的图上距离:200÷100=2(cm)
小亮家到小明家的图上距离:400÷100=4(cm)
小红家到学校的图上距离:250÷100=2.5(cm)
预设2:200m=20000cm 400m=40000cm 250m=25000cm 教学笔记
【教学提示】
要注意让学生自己审题,理解题意,明确首先要求出图上距离,再按照相应的方向标出位置,并把数值比例尺化成以m 为单位的线段比例尺。

小明家到学校的图上距离:20000×1
10000
=2(cm)
小亮家到学校的图上距离:(40000-20000)×1
10000
=2(cm)
小红家到学校的图上距离:25000×1
10000
=2.5(cm)
预设3:图上距离∶实际距离=1∶10000
200m=20000cm 400m=40000cm 250m=25000cm
解:设小明家到学校的图上距离是x cm。

x∶20000=1∶10000 x=2
设小亮家到小明家的图上距离是x cm。

x∶40000=1∶10000 x=4
小亮家到学校的图上距离:4-2=2(cm)
设小红家到学校的图上距离是x cm。

x∶25000=1∶10000 x=2.5
师:我们先来看看3种求图上距离的解题方法,你知道他们是
怎么想的吗?
【学情预设】预设1:方法一是先把数值比例尺转化成线段比
例尺,得到图上距离1cm表示实际距离100m,200m里面有2个
100m,所以小明家到学校的图上距离是2cm;小亮家在小明家正
东方向,距小明家400m,400m里面有4个100m,所以小亮家到
小明家的图上距离是4cm;小红家在学校正北方向,距学校250m,
250m里面有2.5个100m,所以小红家到学校的图上距离是2.5cm。

预设2:方法二是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推出图上
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来计算的。

(板书: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预设3:方法三是列比例的方法,是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比例尺列出比例来求出图上距离的。

师:这几种方法都是根据比例的意义,也就是图上距离、实际
距离与比例尺之间的数量关系来解决问题的。

你喜欢哪一种就用哪
一种。

我们再来看看同学们画的平面图,我收集了两幅,请你们评
教学笔记
价一下。

(出示课件
)
教学笔记Array【学情预设】学生会说出第一幅图中小亮家的位置画错了,因
为根据题目中的信息,小亮家是在小明家正东方向400m,不是在
学校正东方向400m,其实小亮家在学校正东方向200m。

师:同学们的眼睛真亮,一下子就找到了错误,而且清楚地说
明了错误的原因,为你们点赞!
【设计意图】在展示与交流中,充分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
使学生在聆听别人的发言中获取更多的解决问题的经验,加深对比
例尺意义的理解。

3.回顾与反思。

师:我们顺利地帮助小明、小亮和小红完成了任务,请大家认
真想一想,我们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注
意些什么?
【学情预设】学生会根据自己的感受说出要认真审题,理解题
意,弄清楚方向和图上距离,画图时要看清楚以谁为观测点,不要
忘了标上比例尺等。

教师适时指导、评价。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确定方向、标出比例尺、计算图上距离、找准观测点。

)
【设计意图】回顾与反思是解决问题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学
生经历了解决问题的过程,然后在回忆中去感受解决问题的步骤、
方法、出错的地方等,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有很大帮助。

三、巩固练习,综合应用
1.课件出示教科书P55“做一做”。

师:题目中有哪些要求?在组内说一说。

【学情预设】题目要求画出一个长80m、宽60m的长方形操场平面图,比例尺是1∶2000。

师:如何画平面图呢?
学生独立解答后交流。

【学情预设】引导学生说出先算出图上距离,长4cm,宽3cm,然后利用画垂线的方法画出一个长4cm、宽3cm的长方形。

教师注意指导计算图上距离的方法和画规范的长方形的方法。

课件出示正确的解答。

2.完成教科书P58“练习十”第1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

【学情预设】预设1:我确定的比例尺是1∶10000,所以小明家到街心公园的图上距离是5cm,街心公园到科技馆的图上距离是3cm,科技馆到动物园的图上距离是10cm,动物园到医院的图上距离是4cm。

预设2:我确定的比例尺是1∶20000,所以小明家到街心公园的图上距离是2.5cm,街心公园到科技馆的图上距离是1.5cm,科技馆到动物园的图上距离是5cm,动物园到医院的图上距离是2cm。

预设3:我确定的比例尺是1∶50000,所以小明家到街心公园的图上距离是1cm,街心公园到科技馆的图上距离是0.6cm,科技馆到动物园的图上距离是2cm,动物园到医院的图上距离是0.8cm。

师:看了几位同学的展示,你有什么想法呢?
【学情预设】第一种方法的图画到边界之外了,第三种方法的图画得太小了,只有第二种方法的图比较合适。

教师可以补充:确定比例尺之前,不仅要关注题目中数据的特点,还要先测量这幅平教学笔记
【教学提示】
这道题对学生要求比较高,需要学生自行确定比例尺,再画平面图。

放手让学生去画,展示各种不同比例尺的平面图,在观察、比较中体会确定比例尺要综合考虑数据的特点和平面图中各位置与观测点之间的距离,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作图习惯。

面图中小明家到四条边框的大致距离是多少,确定比例尺时要使得
教学笔记在平面图上画这四个地点时,都尽量在边界以内。

教师指导学生对比例尺进行调整,重新画图。

3.合作完成教科书P57“练习十”第9题。

师:仔细读题,读懂题意,说说要解决这个问题该怎么做。

【学情预设】指导学生说出先算出2.5m和4m的图上距离,
再根据条件在图中标出3人的位置。

教师和学生一起完成这道题。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新的收获呢?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解决一个实际问题中拉开序幕,教师直接引导学生分
析解决这一问题所需要的条件,再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让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注重引导学生抓住比例尺的本
质,灵活运用多种思路解决问题。

通过“反思”帮助学生构建解决问
题的模型,形成解决问题的经验。

本课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较强,学
生可能在计算及作图的细节上有许多疏漏,教师要善于利用每一个
错误例子,让每一个错误例子都成为课堂中的精彩!
作业设计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或《状元作业
本》对应课时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