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电影概述1

合集下载

这10部德国历史片,带你了解德国历史

这10部德国历史片,带你了解德国历史

这10部德国历史片,带你了解德国历史1,帝国的毁灭影片讲述了希特勒人生中最后的12天,其中包括苏联红军攻克柏林,希特勒同新婚妻子爱娃·布劳恩自杀于地下掩体的情景。

该片以一种令人信服的方式展示了对真相的揭露,它不是一种简单化的反讽,而是最大限度保留了世界的复杂本性。

2,冒牌上尉该片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讲述了一名十九岁的普通国防兵威利赫罗德在二战最后两周内成为所谓的“埃姆斯兰德刽子手”的故事。

该片在极简美学影像之下营造出了浓重的历史感,堪称欧洲电影中的惊喜之作。

3,尊严殖民地该片讲述一对年轻的德国夫妇丹尼尔与莱娜反抗智利军政府统领、独裁者的故事。

《尊严殖民地》并没有选择自愿或被动加入封闭社区智利当地人的视角,而是从两个局外人角度出发,肤浅地探讨了微观世界以及整个时代政治现实。

4,另一个故乡该片改编自爱德嘉·莱兹早年自编自导的电视剧集《故乡》三部曲,以19世纪中期为背景,讲述了数十万欧洲人逃离家乡的饥荒、贫困和暴政移民到遥远的南美洲的悲壮历史。

丰富的角色形象,支撑起这部群像电影的框架,全方面体现了19世纪德国农民的生活状态。

5,无罪谋杀:科林尼案该片改编自德国作家费迪南·冯·席拉赫的畅销小说《科里尼案件》,讲述了一桩发生在德国扑朔迷离的悬案,年轻的律师在调查一起残酷谋杀案时偶然发现了一个大阴谋的故事。

《无罪谋杀:科林尼案》的魅力就在于,观众可以看到的不仅仅是情理与法理的碰撞,还有历史和人性的纠葛。

6,缄默的迷宫该片揭露了德国政府部门在二战期间掩盖纳粹罪行的阴谋。

一部德国二战反思题材的电影,对不光彩的历史很多人选择了缄默,然而一位不顾各方阻挠的检察官毅然闯进迷宫当中,观影过程我曾一度质疑这位检察官崇尚的正义是否恰当?当电影字幕升起时,揭晓了这是根据真实历史改编的司法斗争,以坚持及成功来引证他的正确性。

7,柏林的女人该片改编自德国女记者同名日记体作品,讲述了二战的最后几个月,苏联红军进驻柏林后,德国妇女如何受到了苏联军人的强奸和虐待,并最终成功逃脱的故事。

德国电影鉴赏

德国电影鉴赏

11
第二节:新德国电影运动
一、 新德国电影的美学风格
2.美学风格
新德国电影以 4 位著名导演为中坚力量,他们是法斯宾 德、施隆多夫、赫尔措格和文德斯,他们的创作风格 代表着新德国电影的美学风格。
12
第二节:新德国电影运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一、 新德国电影的美学风格
2.美学风格
其一:重新确认电影的叙事与历史、社会生活的关系,赋 予叙事以宏大的历史视野,从而克服了现实主义排斥 叙事的弊端; 其二:重新确认电影的大众性,注重影片的观赏价值和思 辨价值的统一,从而克服了现代主义曲高和寡的艺术 封闭性; 其三: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选材上从现实生活出发, 从客观真实出发,以描写普通人日常生活为主; 其四:其电影创作存在着纪实化、哲理化、心理化的倾向。
一、 新德国电影的美学风格
1.发展历程
1962年的《奥伯豪森宣言》发表之后,1965年,在克鲁 格等人的努力下,德国政府开始资助德国电影发展, 在联邦内政部电影质量促进会的支持下,成立了“青 年德国电影管理委员会”,并设立了专门的“青年电 影基金”,资助德国青年导演的电影创作。 从 1965 年 —1967 年,一批德国年轻导演拍摄完成了 20 多部电影,其中克鲁格的《向昨天告别》,沙莫尼的 《宅》,施隆多夫的《青年托尔勒斯》先后在威尼斯、 戛纳、伦敦国际电影节上获奖,引起世界关注。
德国电影
第一节:德国电影发展概况
一、20世纪20—50年代的德国电影 二、20世纪60—80年代的德国电影 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德国电影
第二节:新德国电影运动
一、新德国电影运动的发展历程 二、新德国电影运动的美学风格
1
第一节:德国电影发展概况
一、 20世纪20—50年代的德国电影 1896 年,德国人梅斯特尔开创了电影机械制造 业和制片业,为德国的电影工业打下了一定的 基础。 一战以后,德国胶片质量、光学和机械技术方 面都有极大的发展,使得战后德国建立起了欧 洲最大的电影工业。

关于德国表现主义电影的知识点

关于德国表现主义电影的知识点

关于德国表现主义电影的知识点德国表现主义电影的知识点:德国表现主义电影是20世纪20年代初在德国兴起的一种电影风格,它是表现主义艺术运动在电影领域的延伸。

这种电影风格以其独特的视觉效果和情绪化的表演风格而闻名。

首先,德国表现主义电影的视觉效果是其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该电影风格通过运用黑白对比、夸张的场景布置和配乐以及扭曲的摄影和摄像技术,创造了一种阴郁、压抑、甚至恐怖的氛围。

这种独特的视觉表达方式使得德国表现主义电影与其他传统电影风格截然不同。

其次,德国表现主义电影通常以反映社会和人类的内心世界为主题。

这些电影多以黑暗而扭曲的情节为背景,探索人类的梦境、噩梦和幻觉等主题。

它们常常揭示人类内心深处的恐惧、压抑和痛苦,并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法将这些内心体验可视化。

此外,德国表现主义电影还注重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这些电影经常以对社会结构的质疑和对当时政治和经济状况的关注为背景,传达着对社会不公和不平等的担忧。

这种批判的精神使得德国表现主义电影成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一种重要反应。

最后,德国表现主义电影对后世的电影制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许多著名的导演如弗里茨·朗、弗里茨·昆克、洛伊德·博纳和罗伯特·维恩等都深受德国表现主义电影的影响,并将其风格和技术运用于自己的作品中。

这种影响使得德国表现主义电影成为电影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总结起来,德国表现主义电影以其独特的视觉效果、情绪化的表演风格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而闻名。

它不仅仅是一种电影风格,更是对社会和人类内心的深入探索和反思。

通过它的影响,德国表现主义电影对后世的电影制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两德统一后德国电影的发展概况-最新文档

两德统一后德国电影的发展概况-最新文档

两德统一后德国电影的发展概况继《何处是我家》(Nirgendwo in Afrika)在2003年问鼎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之后,《窃听风暴》(Das Leben der Anderen)和《伯纳德行动》(Die F?|lscher)又相继于2007和2008年代表德国电影蝉联了这一殊荣。

6年之内3次被奥斯卡垂青,在德国电影史上,这是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

由此可以看出德国电影在近几年来良好的发展势头,这和德国统一之后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文化的进步密切相关。

那么,德国电影在近些年来究竟是怎样发展的?在当今全球电影发展日趋多元化的大环境下,德国电影的生存又面临怎样的挑战?笔者将结合德国电影的历史,以东西德合并为起点,通过三部统一后较短时间内具有代表性同时又被中国观众所熟悉的影片,分析统一之后德国电影的发展、现状及可能的前景。

一、历史上的德国电影电影诞生于110年前,而在德国也早在20世纪初就开始发展自己的电影工业了。

1895年11月,德国电影史上的第一部电影在柏林冬宫首映,之后诞生了德国的第一批电影制作和传播公司,当时这些电影商的规模都很小,他们制作的电影作品在德国范围内放映。

其中最重要的一家电影商要数奥斯卡•迈斯特(Oskar Messter)创立的迈斯特电影公司。

在20世纪10年代,他们每年拍摄超过50部以上的电影。

汉尼•波顿是德国的第一位电影明星。

这一时期德国的影片主要以娱乐片为主,然而剧情大多单调乏味。

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德国的电影创作者们才尝试在他们拍摄的主要影片中注入更多的艺术片元素。

1913年由保罗•威格纳(Paul Wegener)导演的无声电影《布拉格的大学生》(Der Student von Prag)以及1915年由亨瑞克•伽林(Henrik Galeen)和保罗•威格纳(Paul Wegener)联手导演的电影《泥人哥连》(Golem,Der)被视为一战前夕德国最重要的电影作品。

几部德国电影介绍

几部德国电影介绍

丹尼斯· 甘塞尔 Dennis Gansel
1973-10-4
德国汉诺威 导演演员歌手
常出演自导的影片
以探讨政治体制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为长
3rd 萝拉快跑Lola rennt
3rd 萝拉快跑Lola rennt
3rd 萝拉快跑Lola rennt
3rd 萝拉快跑Lola rennt
香水 Das Parfum - Die Geschichete eines Mörders
1st
希特勒的男孩Napola - Elite für den Führer
1st
希特勒的男孩Napola - Elite für den Führer
1st
希特勒的男孩Napola - Elite für den Führer
1st
希特勒的男孩Napola - Elite für den Führer
2nd 浪潮 Die Welle
• 导演: 丹尼斯· 甘塞尔 • 主演: Jürgen Vogel / Jennifer Ulrich / Max Riemelt / Frederick Lau • 类型: 剧情 / 惊悚 • 制片国家: 德国 • 语言: 德语 • 上映日期: 2008-03-13 • 又名: 恶魔教室
1st
希特勒的男孩Napola - Elite für den Führer
1st
希特勒的男孩Napola - Elite für den Führer
1st
希特勒的男孩Napola - Elite für den Führer
1st
希特勒的男孩Napola - Elite für den Führer
几部德国电影的简要介绍
Oct. 李喆

德国电影史

德国电影史
(2) 摄影技术:大量运用移动摄影技术。在中国被称为“ufa”镜头。
(3) 叙事中心理因素的视觉化表现。
德国“街道电影”: 20世纪20年代后半期出现于德国,一些电影创作者携带摄影机离开了封闭的摄影棚,走上了街道,捕捉外部世界的现实,拍摄了一些以街道为主要背景的德国影片。电影理论家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在《从卡里加里到希特勒》一书中创造了“街道电影”这个词来概括这类影片。代表作品有卡尔•格吕纳的《街道》(1923),乔治•派勃斯特的《没有欢乐的街》(1925)和布鲁诺•拉恩的《街头惨剧》(1927)等。这些影片以一种直接的、不尚虚饰的和客观的风格,简练的演技和力求真实的布景,来反映德国下层平民的日常生活。
二战后,德国分裂为隶属于不同政治阵营的东德和西德两部分。50年代和60年代初,西德电影数量和质量上都处于最低谷。1962年2月28日,德国的奥伯豪森市举办了第八届西德短片节,一批年轻的、主要来自慕尼黑的短片导演,带来一个重要宣言,他们在宣言中阐明了要“创立德国新电影”的要求,这个宣言后来被称为“奥伯豪森宣言”。主要精神有两点:与传统的商业性电影进行决裂;创立新的国际性的电影语言。
(1)《卡里加里博士》被称为电影美工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布景成为这部电影首要的表
现手段。三位美工师:赫尔曼•瓦尔姆、瓦尔特•吕利希与瓦尔特•莱曼都是表
现主义画家,在他们的画笔下,一切真实的事物──房子、门、楼梯、街道、树
木、烟囱──都通过弯曲的线条或倾斜的角度,不自然地、令人恐惧地展现在布景上。
1924年,《最卑贱的人》是德国室内剧电影的顶峰之作。
1、 叙事主题:影片通过一个年老的旅馆侍役的悲惨命运,触及并批判了德国社会的一种致命的国民性:对当权者的盲从与对权威的笃信、膜拜。

铁石心肠 德国 电影简介

铁石心肠 德国 电影简介

铁石心肠德国电影简介《铁石心肠》是一部来自德国的电影,该电影于2008年上映,由导演汉斯-霍尔格·普尔曼执导,主演包括安德烈亚斯·施密特、尤尔根·沃格尔、帕特里克·卢贝尔、安娜丽莎·贝尔巴克等。

电影的故事背景设定在二战期间的德国,讲述了一名年轻的德国士兵,弗兰克,因为一次错误的判断而导致了同伴的死亡。

在这次战争中,他失去了自己的家人和朋友,他的内心深处充满了痛苦和悲伤。

在战争的最后阶段,他被俘虏并被送往了一个苏联的劳改营中。

在这个劳改营中,弗兰克遇到了一位苏联的战俘,米哈伊尔。

米哈伊尔是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者,他相信自己的理念可以改变世界。

他对弗兰克的态度非常友好,尽管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和文化背景,但是他们的内心深处都充满了痛苦和悲伤。

在劳改营中,弗兰克开始思考自己的生命和战争的意义。

他开始反思自己曾经的行为和思想,他渐渐地认识到战争是没有意义的,它只会带来毁灭和痛苦。

他开始接受米哈伊尔的思想,并逐渐地成为了一名坚定的反战主义者。

在电影的高潮部分,弗兰克和米哈伊尔一起计划了一次越狱。

尽管这次越狱的过程非常艰难和危险,但是他们最终成功逃脱了劳改营。

在逃脱的过程中,他们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但是他们的内心深处充满了勇气和希望。

最终,弗兰克和米哈伊尔成功逃脱了苏联的劳改营,他们回到了自己的国家。

在回到家乡的过程中,他们看到了战争带来的毁灭和痛苦,他们深深地认识到战争的可怕和无意义。

他们开始积极地宣传和倡导和平,他们相信只有和平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和美好。

总之,《铁石心肠》是一部非常感人和深刻的电影,它通过一个士兵的故事,展现了战争的可怕和无意义。

同时,它也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追求。

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娱乐作品,更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和价值的作品。

德国电影

德国电影
在这一时期里,只有H.考特纳和W.施陶特二人导 演的影片与众不同,他们在无聊的故事中注入一 点现实色彩,使作品具有懮伤情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电影事业随之恢复、发 展。



考特纳:
《基特和环球会议》(1939) 《短调浪漫曲》(1943)

施陶特:
《精彩的杂技》(1943) 《我梦见你》(1944)
德国电影

德国是世界上重要的电影大国之一,德国电 影也在世界上屡获殊荣。 1895年11月,斯克拉达诺夫斯基兄弟用自 己发明的活动放映机在柏林冬宫首次放映 了自己制作的活动画面。


1896年,O.E.梅斯特从事电影机械和影片制造 业。

《莎乐美》(1902)

1911年,《一个盲女的幸福爱情》,获得了巨 大成功。

02.《帝国的毁灭(加长版)》(德国)

03.《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国)

04.《黑色星期天》(德国、匈牙利)

05.《铁十字勋章》(西德、英国、南斯拉夫)

06.《浪潮》(德国)

07.《欧洲特快车》(德国、丹麦、法国)

08.《过客》(德国)

09.《伪钞制造者》(德国、奥地利)

10.《最后的桥》(西德)

魏玛共和国时期

德国战败,魏玛共和国成立后,乌发公司落入德意 志银行手中,它把一些独立小公司吞并为乌发子公 司,扩大了制片实力。 此时,一些军工厂开始转产胶片,使胶片质量有了 很大提高,光学和机械技术的进步也大大提高了电 影的技术性能和表现手段。 这一切都增强了德国电影与美国电影的竞争能力, 使德国电影在20年代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不 仅数量可观,而且流派纷呈。其中最有影响的是表 现主义电影和室内剧电影。

德国表现主义电影名词解释

德国表现主义电影名词解释

德国表现主义电影名词解释
德国表现主义电影是20世纪初在德国兴起的一种电影艺术运动,以其独特的视觉风格和情感表达而闻名。

这一电影运动在德国的文化背景下产生,受到德国表现主义文学和绘画的影响。

德国表现主义电影的核心特征是通过扭曲的摄影技术、夸张的布景和化妆以及显著的光影效果来传达情绪和内心体验。

这些视觉元素的运用使得电影画面具有梦幻般的氛围和诡异的气氛,强调人物内心的冲突和痛苦。

在德国表现主义电影中,常见的主题包括人性的黑暗面、社会矛盾和个人心理的困扰。

这些电影通常涉及到犯罪、狂热和死亡等主题,以及对社会问题的批判。

例如,经典的德国表现主义电影《卡尔·海因茨·鲍尔》(The Cabinet of Dr. Caligari)以一个疯狂的催眠师展现了一个扭曲的现实世界,同时暗示了当时德国社会的精神困境和权力斗争。

德国表现主义电影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德国本土。

它对后来的电影运动,如美国的黑暗电影和法国新浪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德国表现主义电影的视觉风格和情感表达方式将艺术和电影结合起来,为后来的电影创作者提供了新的创作灵感和技术手段。

总之,德国表现主义电影以其独特的视觉风格和情感表达方式成为了电影史上的重要一部分。

它不仅开创了电影艺术的新领域,还对后来的电影创作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德国电影史

德国电影史

德国电影史
德国电影史可以追溯到 19 世纪末,当时德国开始制作一些早期的
电影。

以下是德国电影史的一些重要阶段和事件:
1. 早期电影(1895-1918):德国是电影的诞生地之一,1895 年,德国发明家奥斯卡·梅斯特在柏林展示了他的电影设备。

在这个时期,
德国电影以其高质量的技术和创新而闻名,例如使用了彩色摄影和声
音技术。

2. 魏玛时期(1918-1933):在这个时期,德国电影开始发展出自己的风格和主题,例如表现主义和现实主义。

这一时期的电影作品包
括《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和《大都会》等。

3. 纳粹时期(1933-1945):在纳粹政权的控制下,德国电影成为了宣传工具。

许多犹太人和政治异见者被驱逐出电影行业,电影制作
受到了严格的审查和控制。

4. 战后时期(1945-1960):战后,德国电影行业经历了重建和改革。

一些新的电影制作人开始探索新的主题和风格,例如新现实主义
和新浪潮。

5. 现代时期(1960 年至今):在这个时期,德国电影继续发展和
创新,出现了许多重要的电影制作人,例如赖纳·维尔纳·法斯宾德、维姆·文德斯和汤姆·提克威等。

德国电影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德国电影在技术、风格和主题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对世界电
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德国表现主义电影

德国表现主义电影

德国表现主义电影学艺术如果不知道德国表现主义,是不能原谅的,这个学派时间虽然不长,却广泛地影响到电影、戏剧、音乐、美术等诸多艺术领域,很多精力充沛、感情丰富、富有社会责任感的艺术家都曾喜爱并尝试过表现主义。

德国表现主义电影是一个富有特色的电影学派,它再一次把人们对真实的探索引入人的内部,进而通过个人去发现社会的现实。

时间:从1919年一1924年大致经历了5年的时间。

人物:罗伯特·维内、弗里茨·朗、弗莱德立希·茂瑙、保罗·莱尼、乔治·威廉·派伯斯特、保罗·威格纳意义:1.表现主义派的艺术家们在扩展表现真实的角度和手段上功不可没。

他们认为艺术应该反对对现实的描摹,艺术的品质和力量都来自于对内在的实质的揭露。

艺术家家理应穿越日常经验的表层和外在世界的环境,直接抵达灵魂的处所。

一切外在的表象的东西都是暂时的偶然的,并且是不重要的。

从这样的立场出发,表现主义作家们反对印象主义仅仅停留在现象层面的肤浅,同样也反对自然主义对生活现象的陈旧摹写。

他们的中心在于——穿过具体可感的表象,获得对抽象的永恒的内质的把握。

2.表现主义大大拓展了电影的表现手段,造型的风格化以及对于环境、气氛的渲染手段后来被很多主流电影使用,如今,在恐怖片、犯罪片等电影类型中,表现主义手法几乎是无法避免的。

起因:1. 源于绘画:在1901年巴黎举办的一场画展中,法国画家茹利安·奥古斯特·埃尔维的一组作品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这组油画作品的总题名就是《表现主义》。

摄影术的出现使绘画走向抽象主义的道路。

而电影作为新兴技术形式(当时普遍不认可电影是真正的艺术)也迫切得需要得到艺术界的认可。

2. 超现实倾向:表现主义受后印象主义的影响,反对印象主义中残存的中心透视的传统空间法则,他们尤其受到高更“野人画派”的影响,强调作品的直觉感受和主观创造,不求复制现实、对理性不感兴趣,他们崇尚原始艺术的非实在的、装饰性的美,并以浓重的色彩、强烈的明暗对比创造出一种极端的纯精神世界,致使超现实倾向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德国电影简史

德国电影简史

1925年,派伯斯特,G.W.拍出了以战后的维也纳为背景的影片《没有欢乐的街》。影片突破了表现主义和室内剧所表现的狭小世界,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现实。导演对人物性格的刻画细致入微,对时代和气氛表现得也很逼真,加上一些著名演员,如尼尔森,A.、嘉宝,G.、W.克劳斯、V.格特等人的表演,使这部影片成为德国电影史上一部名作。此后,派伯斯特还拍摄了《一个灵魂的秘密》(1926)、《潘多拉的魔盒》(1929)、《弃妇日记》(1929)等。
德国一直是世界上极为重要的电影大国之一。
1895年11月,斯克拉达诺夫斯基兄弟用自己发明的活动放映机在柏林冬宫首次放映了自己制作的活动画面。之后,他们的三弟建议在节目中加进杂耍,这样便产生了德国最早的“故事片”。
无声电影时期及表现主义电影
随着电影技术和电影业在各国的勃兴和发展,斯氏兄弟公司的机器和影片无力竞争,终被淘汰。1896年,O.E.梅斯特也搞起电影机械和影片制造业。他在自己的“人造光摄影室”里拍摄出一些影片,如《莎乐美》(1902)等。1911年,他拍摄了影片《一个盲女的幸福爱情》,获得了巨大成功。翌年,他又把丹麦女星尼尔森,A.和导演U.格阿德聘至德国,致使他的梅斯特尔电影公司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的德国电影业中首屈一指。当时,梅斯特尔公司年产50部影片以上,内容主要是喜剧和情节剧。从1910年开始,一些戏剧艺术家参加到电影业中来,包括著名的M.莱因哈特和他的弟子。莱因哈特为“联合影业公司”拍了《威尼斯之夜》(1914)和《幸福岛》(1914)。1913年,丹麦导演S.赖伊拍摄的叙述一个穷大学生向魔鬼出卖自己形像的《布拉格大学生》和由该片演员P.韦格纳与H.加雷恩联合导演的另一部内容怪诞、情节离奇的《泥人哥连》(1914)是战前最重要的作品。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电影统治了中欧,公司数量和制片数量激增。德国政府意识到电影在宣传方面的重要性,先后在总参谋部和武装部属下设立专门机构,负责向国外推销德国影片。1917年,更进一步,把梅斯特尔公司、联合影业公司和丹麦的诺尔基克公司合并为“宇宙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即乌发公司。除摄制故事片外,德国在这一时期更拍摄了大量新闻片和宣传战争的纪录片。1914年刘别谦,E.进入电影界,因拍摄喜剧影片而崭露头角,1918年拍出由P.尼格丽主演的《卡门》,从而名声大振。

德国电影铁石心肠电影简介

德国电影铁石心肠电影简介

德国电影《铁石心肠》1. 简介《铁石心肠》(Tough as Iron)是一部由德国制作的电影,于20xx年上映。

该影片由著名导演XXX执导,XXX、XXX等多位知名演员主演。

本片讲述了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以德国社会中的底层工人阶级为背景,揭示了生活的艰辛和人性的复杂。

2. 剧情梗概影片以主人公弗兰克为中心展开,他是一个贫穷而坚强的德国工人。

弗兰克的父亲在工伤事故中丧生,他不得不负担起照顾年迈的母亲和妹妹的责任。

他以一份低薪的体力劳动为生,生活艰辛但坚毅。

然而,他的生活迎来了严峻的挑战。

故事的起点是弗兰克的妹妹患上了一种罕见的疾病,需要进行昂贵的手术救治。

面对沉重的医疗费用,弗兰克决定走上不归路。

他加入了一个犯罪团伙,负责运送毒品。

为了妹妹的生命,他付出了一切。

然而,弗兰克在黑暗的世界中逐渐迷失了自我。

他身陷逃不出的黑帮恶斗之中,同时也在心理上受到了巨大的摧残。

他的家人也渐渐察觉到他的变化,为他的安危担忧。

最终,在极度危险的境地中,弗兰克挺身而出,决定摆脱犯罪,重拾正道。

他与黑帮展开了一场生死较量,以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影片以令人震撼的高潮展示了弗兰克的勇气和毅力。

3. 主要角色•弗兰克(Frank) - 本片的男主角,一个贫穷但坚强的工人。

他为了救治妹妹而步入犯罪,最终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积极寻求重新开始的机会。

•弗兰克的妹妹(Frank’s Sister) - 弗兰克深爱的妹妹,罹患罕见疾病,成为了弗兰克不择手段的动力。

•弗兰克的母亲(Frank’s Mother) - 弗兰克的母亲,一个无助而依赖弗兰克的老年人。

她对弗兰克的行为感到担忧。

•XXX(XXX) - 弗兰克的好友,他向弗兰克提供支持和帮助,同时也是故事中的反面角色之一。

•XXX(XXX) - 弗兰克的女友,她保持着对弗兰克的爱和理解,为他的选择提供支持和理解。

4. 影片风格与主题《铁石心肠》的影片风格非常逼真和现实。

它通过真实的人物与情节,展现了德国社会中底层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

电影德国往事简介及评价

电影德国往事简介及评价

电影德国往事简介及评价
电影《德国往事》(The Legend of 1900)是一部由意大利导
演朱塞佩·托纳多雷执导的电影,于1998年上映。

该电影讲述了一个
流浪乐手在一艘豪华邮轮上度过了一生,并以音乐征服了海洋和人生
的故事。

电影《德国往事》的大部分情节都发生在一艘豪华邮轮上。

主角
马克西米利安·托别演奏出色的钢琴技巧吸引了许多人的注意。

从他
婴儿出生一直到成年,他在船上度过了自己的整个人生。

在船上,他
与其他乘客结交了许多朋友,也遇到了他一生中最难忘的女人,贝蒂。

此外,他的好友们还带他体验了一系列的高空跳伞和游乐设施,使他
的人生不再平凡。

电影《德国往事》不同于其他电影的地方在于它的音乐。

钢琴音
乐在整个电影中都随处可见,并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主角人物的内心世
界及情感,深深地感动了观众。

而其他的场景、服装、布景和导演的
演绎也非常出色,能够让观众进入影片中体验其中。

总而言之,电影《德国往事》是一部音乐占主导地位的优秀电影,讲述了一个浪漫的故事。

导演的表现手法非常出色,把人物形象和故
事情节都展现得淋漓尽致,而音乐更是让整个电影更为动人。

德国表现主义电影代表作城市之光

德国表现主义电影代表作城市之光

德国表现主义电影代表作城市之光
《城市之光》是喜剧大师查理·卓别林导演并主演的一部无声影片,1931年3月7日上映,这也是他第74部作品。

电影讲述了一个流浪汉与卖花女的爱情故事。

影片诞生之时正是美国最严重的经济危机时期,卓别林也将此社会现实融入到影片的创作中。

《城市之光》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成功,深受世界各地观众的喜爱。

本片也成为美国国家电影保护局指定典藏珍品。

卓别林在本剧中饰演一名流浪汉,虽然身无分文,但心地善良。

一日,他邂逅一名卖花女,这个女孩虽然拥有清纯的容貌但眼睛却是盲的,流浪汉用仅有的钱买了一朵花,他将这朵花时刻带在身上。

他看到卖花女的处境非常艰难,和奶奶相依为命,微薄的收入让两人艰难度日,流浪汉决定竭尽全力的帮助卖花女,在卖花女的心中,他是一位高大、善良、富有的人。

他竭尽全力的赚钱,并决心为盲女治好眼睛。

意外的他救了一名富翁,还被富翁请回家去,待为上宾,喜出望外的流浪汉以为自己这次能彻底帮助盲女,可是第二天清醒之后的富翁却翻脸无情,还将他赶了出去,无奈的他只能到拳击俱乐部去打拳赚钱,瘦小的他不堪重击,晕倒在拳击台上。

后来,在街上徘徊的他又遇到自己救过的富翁,这次富翁对他非常热情,还给了他1000元让他资助盲女,喜极而泣的他决定马上去
帮助盲女,他与富翁两人却遭遇到强盗抢劫,流浪汉拼命保护自己的财产,却被警察误会入狱。

两年后,刚刚走出监狱的他意外在街上再次邂逅卖花女,此时的她已经双目复明,还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花店,流浪汉的双眼定格在看到卖花女的瞬间。

德国电影介绍

德国电影介绍

内容简介
• 故事分五章进行。二战中德占法国,德军上校汉斯 (克里斯托弗·瓦尔兹 Christoph Waltz 饰)号称“犹 太猎人”,在一次屠犹行动中,少女苏珊娜(梅勒尼·劳 伦特 Mélanie Laurent 饰)侥幸逃脱。与此同时,八名 美国犹太士兵在中尉奥尔多(布拉德·皮特 饰)的带领 下潜入德占法国刺杀德国军人,其行动神出鬼没,手法残 忍,对德军造成相当威胁,被称为“杂种”。三年后苏珊 娜来到巴黎继承了姑母的电影院,结识了德国战斗英雄, 电影《国家荣耀》的主演弗里德里克(丹尼尔·布尔 Daniel Brühl 饰)。对苏珊娜一见钟情的弗里德里克说 服德国宣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西尔维斯特·格洛斯 Sylvester Groth 饰)在苏珊娜的影院首映《国家荣耀》, 希特勒(马丁·乌特克 Martin Wuttke 饰)本人也将出 席。苏珊娜决定借放映之机烧毁影院;而在德国间谍女演 员布里奇特(戴安娜·克鲁格 Diane Kruger饰)的安排 下,英美联合的刺杀行动“奇诺”也将在首映当晚行 动„„
德国电影介绍 之 无耻混蛋
• 无耻混蛋并不是一部出自德国的电影,但 它的内容是与德国有关的。而正如许多有 关德国的电影一样,它讲述了法西斯的覆 灭。在现在这个和平的年代,我不评论这 部电影是想讽刺或者反映什么,我只想说 这是一部看完让人觉得酣畅淋漓的电影,种元素的 精通,加上自己独到的电影天赋。他永远能够制 造出不同于以往的电影。颠覆传统永远是塔伦蒂 诺和罗德里格斯要做到的。就像《低俗小说》的 颠覆性一样。这次塔伦蒂诺又要开始拿战争题材 和动作题材来玩了。一直在把玩电影的他都能够 受到戛纳金棕榈的青睐。可见他对于自己电影的 理解力度掌控力度。
• 在这不电影中还能学到许多文化知识,让 我记忆犹新的是电影中进行基诺行动时没 过间谍因为一个手势问题而暴露了身份, 最终行动暴露,好在这对反法西斯胜利的 大结局并没有什么影响。

德国电影

德国电影
国二战电影的特点
• • 以人为本,从普通民众出发 大多时候以思考战争中的人性为主, 表现战争的残酷,很少出现歌颂战 争、鼓吹个人英雄主义和领导英明 的片子 正视历史。【德国法律明确地规定 了,敢胆发表否认犹太大屠杀言论 的人,将会面临5年的牢狱之灾】 不张扬,德国电影向来以严肃出了 名,影片气氛往往很沉闷、很压抑, 甚至很消沉,很少追求场面的奢华 视野广阔,作品题材从纳粹领导到 德国民众、从加害者到被害人、从 残忍杀戮到人性光辉,应有尽有。
德国电影文化

而 且 流 派 纷 呈 。
空 前 繁 荣 的 局 面 , 不 仅 数 量 可 观 ,
荣 。 德 国 电 影 在 二 十 年 代 出 现 了
一 , 德 国 电 影 也 在 世 界 上 屡 获 殊
德 国 是 世 界 上 重 要 的 电 影 大 国 之
德国经典电影
• • • • • • • • • • • • • 好 男 不 当 兵 下 穹 迹 苍 奇 林 尼 柏 尔 家 年 曲 宁 伯 琴 少 恋 钢 俊 林 暴 英 柏 风 堂 列 西 听 天 窃 走 , 跑 发 疾 见 快 出 灭 再 拉 底 毁 罗 海 的 生 从 国 重 帝 地 极
柏林国际电影节
柏林国际电影节(德语:Internationale Filmfestspiele Berlin,又称Berlinale),和戛纳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 并列为国际三大电影节;是世界四大艺术电电影节之一 (德国柏林电影节、意大利威尼斯电影节、法国戛纳电影 节、俄国莫斯科电影节)。 柏林电影节也是各大传媒的盛事,每年大约有15,000 名的专业参与人员,其中来自世界76个不同国家的记者多 达3,500名。2004年2月5日到15日举行的第54届柏林电影 节参展影片有3,117部。

电影德国往事简介及评价

电影德国往事简介及评价

电影德国往事简介及评价
德国往事是由著名导演费里尼执导的一部经典爱情片,于1972年上映。

故事发生在二战期间,讲述了一个叫汉斯的年轻人,他从一个普通的小镇来到柏林,在那里他遇到了一个叫玛丽的女孩,他们经历了一段美好的爱情。

但是,他们之间的爱情却在战争的烽火中被摧毁了,他们最后不得不分离。

德国往事是一部十分优秀的爱情片,它以一种深刻而动人的方式,表达了汉斯和玛丽之间的爱情。

它展示了爱情在战争中的残酷,以及汉斯和玛丽在战争中经历的痛苦和悲伤。

片中的画面也十分细腻,极具视觉冲击力,让观众能够深刻地感受到影片的情感。

总的来说,德国往事是一部优秀的爱情片,它以一种深刻而动人的方式,表达了爱情在战争中的残酷,以及汉斯和玛丽在战争中经历的痛苦和悲伤。

它也是费里尼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值得一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代表作:
• 《人人为自己, 上帝反大家》 • 《陆上行舟》 • 孤独和疯狂、异 域疆土的自然风 光成为赫尔措格 影片的一贯的主 题。
二、福尔曼〃施隆多夫
• 1978年《锡鼓》影片通过一个不愿意长大 的孩子的故事对德国历史及现实进行了强 有力的批判。这部史诗般的巨幅画卷与 1979年同《现代启示录》并列戛纳国际电 影节金棕榈大奖,1980年又赢得美国奥斯 卡最佳外国影片奖。
• 德国国产胶片质量的提高,光学和机械技 术的进步也大大提高了电影的技术性能和 表现手段。 • 这一切都增强了德国电影与美国电影的竞 争能力,使德国电影在20年代出现了空前 繁荣的局面,不仅数量可观,而且流派纷 呈。其中最有影响的是表现主义电影和室 内剧电影。代表作有《卡里加里博士》, 《盖努茵》(Genuine)、《从清晨到午夜》 等等。
• 1998年,新锐导 演汤姆•蒂克威 用《罗拉快跑》 创造了一个电影 奇迹。获得奥斯 卡最佳外语片提 名的《毁灭》, 以及获奖的《何 处是我家》《窃 听风暴》 等都是 享誉国际的作品。 (右图:《毁灭》 海报)
径筹集资金,拍摄出了在国际上产生影响 的、至今仍有意义的作品。
• 70年代中期,新德国电 影进入创作高潮,为许 多中国电影爱好者所熟 知的赖纳-威尔纳-法斯 宾德就是在这一时期大 放异彩。 • 然而进入80年代以后, 年轻的西德电影人过度 追求艺术性,渐渐失去 了观众。由此西德的新 电影开始衰落。
• 无声电影时期及表现主义电影
一战前夕,德国电影的创作开始繁荣,并 从1910年开始,吸引了一些戏剧家的加入, 包括著名的莱因哈特。他拍摄了《幸福岛》 和《威尼斯之夜》。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德国电影在中欧市场有着绝对优势,公司 数量和制片数量激增。1917年,德国多家 电影公司合并为“环球电影公司” ,简称 乌发(UFA)公司。
摧毁图像的人:
“新德国电影”思想旗手克鲁 格
新德国電影的四大导演 : • 70年代中期,新德国电影进入创作高潮, 这一时期代表人物是威尔格· 赫尔措格、福 尔科· 施隆多夫、赖纳· 威尔纳· 法斯宾德和威 姆· 文德斯。
一威尔格· 赫尔措格 “就因为我是独自 一人,而且还将 独自工作下去, 所以很难将我的 电影归入这里的 某个流派。” 他是艺术家中的 “离群索居者”。 就像其作品中那 些的“孤家寡人” 那样。
德国的风土人情和美丽的田园风光,歌颂
现实的美好生活和幸福的爱情,如维德哈
根的《婚礼的钟声》、蒂勒(Rolf Thiele) 的
《罗丝玛丽姑娘》等。
德国电影:我想在变老之前死去 1961年的“德国电影奖”评委会竟然选 不出一部值得授予“最佳影片”和“最佳 导演”奖的作品。60年代中期,德国电影 年产量仅为60部,观众人次也下降为1亿人 左右。
三、赖纳· 法斯宾德
• 新德国电影多产的 • 天才法斯宾德是多 面手,他曾做过记 者、戏剧编剧、戏 剧导演。70年代他 建立了自己的公司, 并从舞台转向电影, 在银幕上塑造了一 系列的栩栩如生的 人物形象。 法斯宾德绝大部分影片的 电影语言无大新意,采用 的是好莱坞电影模式,是 一种传统情节剧。最大特 点是他对艺术的真诚和对 社会的直言批判,他敢于 把罪孽意识摆上银幕,把 种种欲望和阴暗心理逐一 解剖。在新德国电影艺术 家中,他的真诚是最令人 难以忘怀的。
德 国 电 影 概 述
0704340129
• 德国电影回顾
1895年11月,斯克拉达诺夫斯基
(Skladanowsky)兄弟用自己发明的放映机
在柏林冬宫首次放映了自己制作的活动画
面。之后,他们的三弟建议在节目中加进
杂耍,这样便产生了德国最早的“故事 片”。但是1910年以前,德国电影业还无 法与他们在哥本哈根和巴黎的同行相比.
战后复苏
• 1946年,在德国西方占领区内出现若干电 影公司。40年代后期所生产的影片,大部 分都是有关战争时期的悲剧事件或战后所遇 到的困难。如《在昨天与明天之间》、《漫 长的路》等。 • 1949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后,为了和 美国电影竞争,主要拍摄纯娱乐性的喜剧片、 惊险片和侦探片。
• 50年代出现了“乡土电影”,这种电影表现
《幸福岛》剧照
• 有声电时期及纳粹统治时期
1927年,鲁特曼(Walter Ruttmann)拍摄 了对纪录电影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柏 林-大城市交响曲》;1928年,他又创作 出有声实验片《周末》(Weekend)和 《德国无线电》;1929年,又完成了第一 部德国有声纪录片《世界的旋律》。
• 有声电影的出现,使德国电影业经历 了第二次短暂的繁荣。有声片是从拍 摄最能反映音响效果的歌舞片、喜剧 片开始的。大获成功的是《加油站的 三个人》。
• 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电影立即被纳 粹所控制,大批艺术家和电影工作者 被迫流亡国外,
• 1934年,纳粹公布了 新电影法,从1936年 起不准在报刊上发表 电影评论,只许介绍 所上映影片,到1937 年全国的电影生产机 构,一律被国家接管, 所有影片发行公司和 电影院也全部归国家 所掌握。(右图: 《世界的旋律》海报)
四、威姆· 文德斯
• 迁移、旅行是文德斯影片的惯常主 题,他的电影语言修辞中基本排除 蒙太奇,形成对运动和场景不加剪 辑的“坦率、冷静”的风格。 • 代表作:《柏林之行》《东京之行》 《城市里的夏天》

两德统一后的当代德国电影
两德统一后德国电影重新在国际影坛崭露 头角。维姆-温德尔斯(Wim Wenders)的 《柏林的天空》和约瑟夫-威尔斯迈尔 (Joseph Vilsmaier)的《斯大林格勒》 (Stalingrad)等影片跻身国际影坛。
新德国电影背景:
60年代初期,联邦德国电影出现了一系
列危机:政府对电影停止实行经济保险,
导致了大公司的倒闭或合并,影片质量下降,
但对娱乐片所征缴的税却不降低;电视的
发展和竞争。
• “奥伯豪森宣言” 1962年来自慕尼黑的短片 新锐导演们出于对六十年代 美国电影和德国商业电影的 不满,带着一纸宣言参加了 第八届国际电影节。由二十 六个大都从拍摄短片开始走 上影坛的电影导演、摄影师、 制片人们宣称要与传统电影 决裂,创立“新德国电影”。
《维罗尼卡的欲望》完成了法 斯宾德的“女人三部曲” 《水手奎莱尔》是法斯宾德 纷乱的终结
法斯宾德从不忌讳死亡
法斯宾德死于慢性自 杀--他的生活就是一个慢 性自杀的过程:长时间 毫无节制的工作、暴饮 暴食、大量吸烟、过度 酗酒、糜乱的双性生活, 超量毒品、安眠药、兴 奋剂。法斯宾德一生保 持着对自己身体持续的 摧残。 对于法斯宾德的离去, 德国人遗憾地说,我们 的心脏死了。
“旧的电影已经死亡,我们相信新的电影”
“我们现在要制作一种新的德国故事片, 这种影片需要自由。我们必须打破常规, 克服电影的商业性。我们要违背一些观众 的爱好,创造从形式到思想都是全新的电 影。我们准备在经济上冒险”
德国青年电影: • 1962年,德国青年电影创作者发起了“创
立德国新电影”的号召。他们通过各种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