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染色(结缔组织染色)

合集下载

病理学技术-特殊染色技术

病理学技术-特殊染色技术
在病理形态学上用以判定各种组织病变程度与修复情况。对 于鉴别梭形细胞软组织肿瘤的来源属于纤维性、肌肉性还是 神经性,可用Mallory 和Masson三色染色法进行鉴别。
Masson氏染色时胶原纤维呈蓝色(被苯胺蓝所染)或绿色 (被亮绿所染),肌纤维呈红色(被酸性品红和丽春红所染), 这与阴离子染料分子的大小和组织的渗透性有关。如已固定 的组织用一系列阴离子水溶性染料先后或混合染色,则可发 现红细胞被最小分子的阴离子染料着染,肌纤维与胞质被中 等大小的阴离子染料着染,而胶原纤维则被大分子的阴离子 染料着染。由此说明了红细胞对阴离子染料的渗透性最小, 肌纤维与胞质次之,而胶原纤维具有最大的渗透性。
细菌(bacteria)是常见的一类病原微生物,其体积较小,一般需放大到百倍(油镜) 以上才能看到,根据特殊染色方法可以把细菌分为一般细菌和抗酸杆菌两大类 。 一般细菌常用的方法是选用革兰氏等染色法,所用的碱性染料在与细菌的核糖酸 镁盐一蛋白质复合物结合,因此革兰阳性菌摄取结晶紫多且较牢固,其结果呈蓝 色或紫色,而革兰阴性菌缺乏或含核糖酸镁极少,即易被酸性复红和中性红等染 成红色。

.
抗酸杆菌 (acid fast bacteria) 体内含有脂质、蛋白质和多糖类并由糖脂形成一 个蜡质的外壳,能与苯酚碱性复红结合成复合物,这种复合物能抵抗酸病毒引起疾病的时候,其感染 的细胞内可以形成包涵体,而存在于细胞浆和细胞核内,但有时 胞浆和胞核内同时可见到包涵体,在一般的情况下, RNA病毒形 成胞浆内包涵体,DNA病毒形成核内包涵体。
结缔组织复合染色法 胶原纤维染色 网状纤维染色 弹性纤维染色
结缔组织(connective tissue)广泛分布于人体和动物体内, 其结构特点是细胞分散,有大量的细胞间质纤维和基质,而 化学成分是含有大量的蛋白 和多糖。结缔组织一般分为固 有结缔组织(其中包括疏松、致密和网状结缔组织等)、软 骨组织和骨组织。

特殊染色

特殊染色

字号:大中小第一节结缔组织和肌纤维染色Van Gieson苦味酸酸性复红法(VG法)用途:VG法用于区分胶原纤维和肌纤维。

原理:酸性复红和苦味酸对这两种纤维都具有较强的亲合力,结果胶原纤维被酸性复红染成红色,肌肉被苦味酸染成黄色。

此方法是一种优良的传统方法。

固定:10%福尔马林切片:4-6微米试剂:Weigert铁苏木精液:A液:苏木精1g,无水酒精100 ml。

一般配制后需要数周或数月自然氧化,成熟后使用。

B液:29%三氯化铁水溶液4 ml,蒸馏水95 ml,盐酸1 ml。

两液分别配制,临用时A、B液等量混合,过滤后使用。

24h后失去染色能力。

Van Gieson液:1%酸性复红水溶液10 ml苦味酸饱和水溶液90 ml临用时1:9混合过虑后使用。

Van Gieson苦味酸酸性复红法(VG法)步骤:1.石蜡切片脱蜡至水。

2.Weigert苏木精液5-10 min。

3.充分水洗。

4.Van Gieson液1-5 min。

5.95%酒精迅速分化数秒。

6.无水酒精脱水、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固。

结果:胶原纤维呈红色、肌肉、神经胶质、胞浆、红血球呈黄色、细胞核呈黑色或棕蓝色。

体会与说明:由于酸性复红退色较快,染色结果不能长期保存,一般只能保存3~6个月。

二Masson三色法试剂:Regaud 氏苏木精:苏木精1g,95%酒精10ml,甘油10ml,蒸馏水80ml。

将苏木精加入蒸馏水内加温溶解,冷却后加入酒精和甘油,放数日后即可应用。

Masson丽春红酸性复红液:丽春红0.7g,酸性复红0.3g,蒸馏水99ml,冰醋酸1ml。

0.2%冰醋酸水溶液:冰醋酸0.2 ml,蒸馏水100 ml。

1%磷钼酸水溶液:磷钼酸1g,蒸馏水100 ml。

苯胺蓝水溶液:苯胺蓝2g,蒸馏水98 ml,冰醋酸2 ml。

1%光绿水溶液:光绿1g,蒸馏水100 ml。

Masson三色法步骤1.石蜡切片脱蜡至水。

2.铬化处理或去汞盐沉淀(甲醛固定的组织此步可略)。

病理学技术—特殊染色最最全总结(均配图)

病理学技术—特殊染色最最全总结(均配图)

病理学技术—特殊染色最最全总结(均配图)结缔组织染色法1.1 Mallory三色染色法Mallory三色染色法可用于胶原和网状纤维的染色,其中蓝色代表胶原和网状纤维,淡蓝色代表软骨、粘液和淀粉样变物质,红色代表神经胶原纤维、肌纤维和酸性颗粒,橘红色代表髓鞘和红细胞。

图表A1.1展示了Mallory三色染色法的效果,其中A组排列规则。

1.2 Masson三色染色法Masson三色染色法可用于胶原纤维和肌纤维的染色,其中绿色代表胶原纤维,红色代表肌纤维,橘红色代表红细胞。

图表B1.2和C1.2展示了Masson三色染色法在胃癌组织和血管平滑肌中的应用。

1.3 显示胶原、网状和弹性纤维的三联染色法三联染色法可用于显示胶原、网状和弹性纤维,其中红色代表胶原纤维,黑色代表网状纤维,绿色代表弹性纤维,淡黄色代表肌肉和红细胞。

图表D展示了Weigert间苯二酚法的效果。

胶原纤维染色法2.1 天狼星红苦味酸染色法天狼星红苦味酸染色法可用于胶原纤维的染色,其中红色代表胶原纤维,绿色代表细胞核,黄色代表其他物质。

天狼星红苦味酸染色法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Ⅰ型呈强双折光性,呈黄色或红色纤维,Ⅱ型呈弱双折光,呈多种色彩疏网状分布,Ⅲ型呈弱双折光,呈绿色的细纤维,Ⅳ型呈弱双折光的基膜,呈淡黄色。

图表E展示了胶原纤维的染色效果,以及XXX.)苦味酸-酸性品红法在心肌梗塞后2个月的应用。

2.2 Van Gieson(V.G)苦味酸-酸性品红法Van Gieson(V.G)苦味酸-酸性品红法可用于胶原纤维的染色,其中鲜红色代表胶原纤维,黄色代表肌纤维、细胞质和红细胞,蓝褐色代表胞核。

图表E展示了胶原纤维的染色效果,以及XXX.)苦味酸-酸性品红法在心肌梗塞后2个月的应用。

三、网状纤维染色3.1 XXX-Sweets银氨染色法XXX-Sweets银氨染色法可用于网状纤维的染色,其中黑色代表网状纤维,红色代表胞核(核固红复染),黄棕色代表胶原纤维,淡红色代表细胞质(红液复染)。

病理学技术特殊染色最总结均配图

病理学技术特殊染色最总结均配图

病理学技术特殊染色最总结均配图结缔组织染色法Mallory三色染色法蓝色:胶原和网状纤维淡蓝色:软骨、粘液、淀粉样变物质红色:神经胶原纤维、肌纤维、酸性颗粒橘红色:髓鞘、红细胞图表 A 染色,显示胶原纤维,A组排列规则. Masson三色染色法绿色:胶原纤维红色:肌纤维橘红色:红细胞图表 B Mssson三色法. 显示胶原、网状和弹性纤维的三联染色法红色:胶原纤维黑色:网状纤维绿色:弹性纤维淡黄色:肌肉、红细胞图表 D 间苯二酚法二、胶原纤维染色法. Van Gieson()苦味酸-酸性品红法鲜红色:胶原纤维黄色:肌纤维、细胞质、红细胞蓝褐色:胞核图表 E 2.胶原纤维,Van Gieson.)苦味酸-酸性品红法图心肌梗塞 myocardial infarction:心肌梗塞后2个月,van Gieson 染色, 坏死心肌被染成红色的纤维组织所代替,黄色区域为残留的心肌纤维。

天狼星红(Sirius red)苦味酸染色法(参照上图)红色:胶原纤维绿色:细胞核黄色:其他三、网状纤维染色Gordon-Sweets银氨染色法(梅花开枝图,金色阳光伴树枝)黑色:网状纤维红色:胞核(核固红复染)黄棕色:胶原纤维淡红色:细胞质(红液复染)图表 F 3.Gordon-Sweets氢氧化银氨液浸染法Gomori氏银氨液配制法图表 G Gomori氏银氨液配制法四、弹性纤维染色Gomori醛复红染色法*甲醛生理盐水液固定的染色效果最佳图表 H 醛复红染色法五、显示弹性、胶原纤维的双重组合染色法蓝绿色:弹性纤维红色:胶原纤维黄色:背景图表 I 间苯二酚法六、肌肉组织染色△横纹肌组织染色Mallory磷钨酸苏木精染色法(PTAH)蓝色:胞核、纤维、肌肉、神经胶质纤维、纤维蛋白、横纹肌黄色或枚红色:胶原纤维、网状纤维软骨基质、骨微紫色:粗弹性纤维(有时)紫蓝色或棕黄色:缺血缺氧早期病变的心肌图表 K .磷钨酸苏木素染色液△早期心肌病变组织染色染色法(1974年)红色:缺氧心肌、红细胞黄色或黄棕色:正常心肌蓝色:细胞核图各组小鼠心肌组织Nagar-Olsen染色(光学显微镜, ×200)显示缺氧心肌染色法(1964年)绿色:其他组织七、糖类染色过碘酸-Schiff(PAS)染色法红色:糖原及其他PAS反应阳性物质蓝色:细胞核图表 L 7.胃贲门腺体胞浆呈PAS阳性八、黏液物质(黏多糖)染色阿尔辛蓝过碘酸雪夫(ABPAS)染色法(1956)红色:中性黏液物质蓝色:酸性黏液物质紫红色:混合性黏液物质图表 M 染色结肠粘膜图表 N .胃粘膜组织 AB-PAS染色 40×:2.爱先蓝()法蓝色:唾液酸、弱硫酸化黏液物质、一般粘液红色:胞核不着色:强硫酸化黏液物质图表 O .爱先蓝()染色液图表 P .爱先蓝法图表 Q .爱先蓝法—3、爱先蓝()法蓝色:含硫酸黏液物质不着色:非硫酸化酸性黏液物质红色:复染后的胞核九、黑色素染色黑色素银浸染色法黑色:黑色素及嗜银细胞颗粒红色:胶原纤维浅黄色:背景图表 R pigment in cells . malignant melanoma, Fontana-Masson stain.亚铁染色法暗绿色:黑色素浅绿或不着色:背景黄色:肌纤维和背景十、含铁血黄素染色Perls blue(普鲁士蓝)反应显示三价铁蓝色:含铁血黄素浅红色:其他组织图表 S 10.普鲁士蓝染色肝脏普鲁士蓝染色呈蓝色的含铁血黄素颗粒大量沉着在肝实质细胞和库普弗细胞内。

几种常用特殊染色操作过程中的要点

几种常用特殊染色操作过程中的要点
4
一、网状纤维染色 ——氢氧化银氨法(Gomori法)
5
(一)网状纤维的形态结构
较细的纤维组织、短、分支多,交织成网状
(与胶原纤维共同为细胞丰富的器官起到支撑作用)
HE呈淡红色,银氨液浸染、甲醛还原后呈黑色
(嗜银性/嗜银纤维:黑色)
主要由Ⅲ型胶原蛋白构成,表面被覆糖蛋白
(PAS染色:淡紫红色)
6
+蒸馏水,洗涤沉淀(50-100ml蒸馏水) <反复/3次,沉淀不浑浊>
留下沉淀及少许上清液(4ml)
<保留沉淀物质>
逐滴+氢氧化铵(一次1-2滴加入)
<边加摇晃>
至沉淀逐渐完全溶解
<无色溶液>
逐滴+10%硝酸银,至刚出现浑浊 加氢氧化铵一至数滴,使沉淀消失
+蒸馏水至40ml,2-8°C冰箱
<浑浊状态>
2
四、淀粉样物 刚果红法(甲醇刚果红、碱性刚果红)、甲基紫法 五、色素 含铁血黄素(Perls)、黑色素(Masson-Fontana)铜(罗 丹明、红氨酸) 六、糖类物质 糖原(PAS)、黏液物质(AB-PAS、AB) 七、脂内物质 中性脂肪(苏丹Ⅲ、Ⅳ、油红O)
3
八、神经组织 尼氏体(硫瑾、甲苯胺蓝)、神经髓鞘(变色酸2R、砂罗 铬花青) 九、肝脏穿刺 Masson、网状纤维、含铁血黄素、PAS、铜等。 十、肾脏穿刺组织 Masson、六胺银、PAS、刚果红等
1.氧化(KMnO4):使网状纤维内羟基转变为醛基。<选择性> 2.漂白(H2C2O4):棕色变为无色。 3.媒染(铁明矾):增加网状纤维对银氨液的选择性。 4.浸银(氢氧化银氨):银氨液中Ag(NH3)2+被组织吸附后与醛基结合。 5.还原(甲醛):与网状纤维结合的银氨配位化合物还原成黑色的金属 银。

特殊染色

特殊染色
净,最后用蒸馏水洗2次。 ⑥ 把玻璃器皿倒置于有孔架上自然晾干或温箱
中烤干,最后存放橱内备用。
.
11
常用的特染
第一节 结缔组织染色
.
12
一、胶元纤维染色(VG 染色)
㈠ 胶元纤维的分部组成成分
胶原纤维是结缔组织中的三种纤维之一, 分布最为广泛,含量最多。主要分布于真 皮、腱、韧带、骨、透明软骨、动脉、肠 壁 、子宫和基底膜等。胶原纤维具有韧性 大,抗拉力强的特点。胶原纤维单位主要
性肿瘤(癌)仅癌巢周围有网状纤维包绕,巢内癌 细胞之间则没有网状纤维分部。来源于间叶组织的 恶性肿瘤(肉瘤),瘤细胞之间往往可见较多的网
状纤存在。
.
23
⑵ 用于某些肿瘤的诊断
根据染色所显示的网状纤维多少、分布 及行走特点,可用于诊断下列肿瘤。
.
24
1)平滑肌肉 细胞之间见有大量平行分
布的网状纤维。
在病理实验室可用的玻璃器皿,都 必须经过清洗干净才能使用,清洗的
方法依玻璃器皿的新旧而不同。
.
7
1、新购玻璃器皿的处理 对于新购买的玻璃器皿应先用洗衣 粉浸泡洗刷,自来水冲洗后再用1—2% 盐酸水溶液浸泡数小时后,用自来水冲 洗干净,必要时可的处理
每次使用后的玻璃器皿都必须及时彻底 清洗干净,以供下次实验之用,如轻视这一 步骤,可用的玻璃器皿不够干净,则会影响 染色效果,甚至导致染色失败,特别在酶组 化和银离子反应操作过程中更有严格的要求, 使用后的玻璃器皿在一般清洗后,还要求用
来的。 因此,特殊染色也是制片染色中不可缺少的组 成部分,它在病理诊断常着辅助作用,也为科
研提供依据。
.
4
二、学习特染技术应掌握的重点 (注意事项)

病理学技术特殊染色总结

病理学技术特殊染色总结

病理学技术特殊染色总结一、结缔组织染色法Mallory三色染色法蓝色:胶原和网状纤维淡蓝色:软骨、粘液、淀粉样变物质红色:神经胶原纤维、肌纤维、酸性颗粒橘红色:髓鞘、红细胞Masson三色染色法绿色:胶原纤维红色:肌纤维蓝褐色:胞核三联染色法红色:胶原纤维黑色:网状纤维绿色:弹性纤维淡黄色:肌肉、红细胞二、胶原纤维染色法Van Gieson(V.G)苦味酸-酸性品红法鲜红色:胶原纤维黄色:肌纤维、细胞质、红细胞蓝褐色:胞核天狼星红(Sirius red)苦味酸染色法红色:胶原纤维绿色:细胞核黄色:其他三、网状纤维染色Gordon-Sweets银氨染色法(梅花开枝图,金色阳光伴树枝)黑色:网状纤维红色:胞核(核固红复染)黄棕色:胶原纤维淡红色:细胞质(伊红复染)四、弹性纤维染色Gomori醛复红染色法*甲醛生理盐水液固定的染色效果最佳紫红色:弹性纤维橘黄色:背景五、弹性、胶原纤维的双重组合染色法蓝绿色:弹性纤维红色:胶原纤维淡黄色:背景六、肌肉组织染色△横纹肌组织染色Mallory磷钨酸苏木精染色法(PTAH)蓝色:胞核、纤维、肌肉、神经胶质纤维、纤维蛋白、横纹肌黄色或玫红色:胶原纤维、网状纤维软骨基质、骨微紫色:粗弹性纤维(有时)紫蓝色或棕黄色:缺血缺氧早期病变的心肌△早期心肌病变组织染色Nagar-Olsen染色法(HBFP)红色:缺氧心肌、红细胞黄色或黄棕色:正常心肌蓝色:细胞核Poley显示缺氧心肌染色法红色:缺氧心肌紫色:胞核绿色:其他组织1七、糖类染色过碘酸-Schiff(PAS)染色法红色:糖原及其他PAS反应阳性物质蓝色:细胞核八、黏液物质(黏多糖)染色Mowry阿尔辛蓝过碘酸雪夫(AB-PAS)染色法红色:中性黏液物质蓝色:酸性黏液物质紫红色:混合性黏液物质阿尔辛蓝(爱先蓝,PH 2.5)法蓝色:含硫酸黏液物质不着色或淡然:强硫酸化黏液物质红色:胞核阿尔辛蓝(爱先蓝,PH 1.0)法蓝色:含硫酸黏液物质不着色:非硫酸化酸性黏液物质红色:胞核(如复染)九、黑色素染色Masson-Fontana黑色素银浸染色法黑色:黑色素及嗜银细胞颗粒红色:胶原纤维浅黄色:背景Lillie硫酸亚铁染色法暗绿色:黑色素浅绿或不着色:背景黄色:肌纤维和背景十、含铁血黄素染色亚铁氰化钾法(Perls blue普鲁士蓝显示三价铁)蓝色:含铁血黄素浅红色:其他组织十一、胆色素染色三氯醋酸染色法绿色:胆色素红色和黄色:其他(复染)十二、脂褐素染色三氯化铁-铁氰化钾法(非特异性)暗蓝色:脂褐素醛品红法(现配现用)深紫色:脂褐素浅黄色:背景十三、脱色素染色通常用来鉴定是否有黑色素存在,3张连续石蜡切片,1张HE,1黑色素染色,1张氧化漂白脱色素十四、纤维蛋白染色Lendrum等MSB染色法*本法的MSB指马休黄猩红蓝法红色:纤维蛋白紫色:陈旧性纤维蛋白蓝色:细胞核黄色:红细胞Gram甲紫染色法蓝黑色:纤维蛋白红色:背景十五、淀粉样物质染色刚果红染色法红色:淀粉样物质蓝色:细胞核Jurgens甲紫染色法红色或紫红色:淀粉样物质蓝色:细胞核十六、真菌染色2Grocott六胺银染色法*真菌均被着色黑褐色:菌丝和孢子红色:细胞核淡绿色:背景高碘酸复红染色法紫红色:真菌浅黄色:红细胞十七、细菌染色一般细菌革兰氏染色(Gram碱性复红结晶紫染色法)蓝色:革兰阳性菌红色:革兰阴性菌红色:细胞核抗酸杆菌Ziehl-Neelsen抗酸杆菌染色法红色:抗酸杆菌灰蓝色:背景胃幽门螺杆菌Warthin-Starry胃幽门螺杆菌染色法棕黑色或黑色:胃幽门螺杆菌淡黄色:背景十八、螺旋体染色硝酸银染色法黑色或棕黑色:梅毒螺旋体、钩端螺旋体淡黄至淡棕色:背景Ryu碳酸钠碱性复红法红色:螺旋体十九、病毒包涵体染色荧光桃红-酒石黄法亮红色:病毒包涵体蓝褐色:细胞核黄色:背景二十、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染色Shikata地衣红染色法(现配现用)棕色:HBsAg阳性醛复红改良染色法紫色:HBsAg阳性红色:结缔组织黄色:红细胞及基质维多利亚蓝染色法蓝绿色: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物质红色:细胞核二十一、神经组织染色△神经细胞尼氏体染色方法缓冲亚甲蓝法蓝色:尼氏小体及核仁△神经纤维的染色方法Holmes神经纤维染色黑色:神经纤维灰紫色:背景Bielschowsky神经纤维染色黑色:神经纤维紫色:背景Von Braunmubl神经纤维、扣结、老年斑染色黑色:神经纤维、扣结、老年斑浅灰色:背景Eager退变神经纤维染色黑色:退变神经纤维浅棕色:背景△神经髓鞘的染色方法Weigert-Pal髓鞘染色蓝黑色:髓鞘淡灰色:背景Weil髓鞘染色(石蜡切片理想)蓝黑色:髓鞘淡灰色:背景Kultshitzky髓鞘染色蓝黑色:髓鞘淡黄色:背景3Luxol fast blue髓鞘染色蓝色:髓鞘紫色:核仁、尼氏体变色酸2R—亮绿髓鞘染色深红色:神经髓鞘绿色:轴索、间质不着色:脱髓鞘纤维Marchi退变髓鞘染色方法黑色:退变髓鞘浅棕色:背景△神经胶质细胞染色方法Cajal星形细胞染色紫黑色:原浆性及纤维性星形胶质细胞Weil及Davenport小胶质细胞及少突胶质细胞黑色:神经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黄棕色:背景二十二、神经内分泌细胞染色△亲银反应Lillie-Masson二胺银反应法黑色:亲银颗粒细胞红色:细胞核淡灰黄色:背景Gomori-Burtner六胺银法黑色:亲银细胞浅红色:背景△嗜银反应De Grandi改良硝酸银反应法棕黑色:嗜银细胞颗粒红色:细胞核碱性重氮反应法橘红色至红色:嗜银细胞颗粒蓝色:细胞核黄色:胞质二十三、嗜铬细胞染色Giemsa改良染色法红色至紫红色:嗜铬细胞蓝色:皮质细胞粉红色:红细胞Wiesel染色法黄绿色:嗜铬细胞质红色:细胞核蓝色:其他二十四、肥大细胞染色甲苯胺蓝改良染色法紫红色:肥大细胞颗粒蓝色:细胞核醛复红法深紫色:肥大细胞颗粒橘黄色:红细胞黄色:其他组织二十五、DNA染色酸水解—无色品红法紫红色:DNA绿色:细胞质、其他成分甲基绿—派洛宁法紫红色:细胞质和核仁内RNA 绿色或绿蓝色:核内DNA二十六、脂肪染色苏丹法橘红色:中性脂肪蓝色:细胞核油红O染色法深橙红色:中性脂肪蓝色:细胞核4。

生物显微镜技术2-其他常用制片方法和特殊染色方法

生物显微镜技术2-其他常用制片方法和特殊染色方法

操作方法及步骤: (1)取材,未能固定的组织取材,不能太大太厚, 厚者冰冻费时,大者难以切完整,最好为 24×24×2mm。 (2)速冻:为了较好地保存细胞内的酶活性或尽快 制成切片标本的需要,一般在取材后就要立刻对组织 块进行速冻,使组织温度骤降,缩短降温的时间,减 少冰晶的形成。 常用的骤冷剂有:① CO2气(-78℃) ② 丙酮干冰 冷却的轻石油醚、乙烷和庚烷(-80℃) ③ 液氮 (-190℃)④ 液氮冷却的丙烷(-19℃)。 液氮适用于组织化学,较安全。缺点:组织块易发生 龟裂。如组织块小可适量加OCT包埋剂

一、结缔组织染色法
结缔组织的组成
光学技术切片的结缔组织染色是指胶原纤
维,弹力纤维和网状纤维染色,而通常所 说的结缔组织染色多指胶原纤维染色。

(一)胶原纤维染色法
1、Ven Gioeson氏苦味酸复红法(1889) 此法是用来区分胶原纤维和肌纤维的经典染色方法,习惯称 之为V-G染色法。 染液是苦味酸和酸性复红的混合液 操作方法:切片脱蜡常规至水,蒸馏水洗;Weigent氏铁苏 木素液染核;水洗(用自来水充分冲洗);1%酸盐酸酒精分 化;流水冲洗;Ven Gieson氏苦味酸复红染色 1—5分钟; 滤纸稍印干或用 95%酒精迅速脱色与脱水;无水酒精脱水, 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盖。 结果:胶原纤维红色,肌纤维黄色,核褐色。
独特的滑动式切片机, 具有自动步进马达进样 功能。切片厚度范围1100µm,样本大小最大 可至155×90mm。极其 平滑的刀架运动确保舒 适、无疲劳的操作。智 能化和现代的电子控制 配合高精度的机械性能 确保最佳的切片效果。
优点:火棉胶制片包埋不用二甲苯及石蜡,
不经高温,可避免组织收缩及变脆,适用于 精细材料(脑)的切片,火棉胶有韧性,切 片不至于有折卷或破裂,适用于大块组织、 多空洞组织(脑、眼球)、硬度较高组织 (骨、肌腱),在制作较大结构(如眼球、 睾丸等)的切片时,常用火棉胶包埋法;骨 和牙等坚硬的组织,可用弱酸(稀硝酸)脱 钙后,用石蜡或火棉胶切片

特殊染色

特殊染色

特染方法 刚果红染色法
结果 淀粉样物质红色,细胞核蓝色。 淀粉样物质红色或紫红色,细胞核蓝色。 真菌黑褐色,细胞核红色,背景淡绿色。 真菌紫红色,红细胞浅黄色。
注意事项
淀粉样物质染色 Jurgens甲紫染色法 Crocott六胺银染色法 真菌染色 高碘酸复红染色法
Gram碱性复红结晶紫染色法 革兰阳性菌蓝色,阴性菌红色,细胞核红色。 细菌染色 Ziehl-Neelsen抗酸杆菌染色 抗酸杆菌红色,背景灰蓝色。 法 Warthin-starry胃幽门螺杆菌 棕黑色或黑色,背景淡黄色。 染色法 Gimesa染色法 螺旋体染色 Ryu碳酸钠碱性复红法 病毒包涵体染色 螺旋体红色 螺旋体及细菌蓝到淡紫色,细胞质蓝色,红细胞橘黄色。
Macchiavello包涵体染色法 包涵体红色,其余组织蓝色。 Shikata地衣红染色法 HBsAg阳性棕色。 HBsAg阳性紫色,结缔组织红色,红细胞及基质黄色。 HBsAg阳性蓝绿色,细胞核红色。 尼氏小体紫色,胶质细胞淡紫色,背景无色。 尼氏小体黑蓝-紫色,核蓝色,背景浅灰色。 尼氏小体淡蓝色,细胞核深蓝色,背景无色。
含铁血黄素染色 胆色素染色
Perls blue(普鲁士蓝)反应 含铁血黄素蓝色,其他组织浅红色。 显示三价铁 三氯醋酸染色法 MSB染色法 胆色素绿色,其他呈复染的红色和黄色。 纤维蛋白红色,陈旧性纤维蛋白紫色,细胞核蓝色,红细胞黄色。 纤维蛋白蓝黑色,背景红色。
纤维蛋白染色 Gram甲紫染色法
物质
物质
特染方法 Mallory三色染色法
结果 胶原和网状纤维蓝色,软骨、淀粉样变物质淡蓝色,神经胶质纤维 、肌纤维和酸性颗粒红色,髓鞘和红细胞橘红色。 胶原纤维绿色,肌纤维红色,红细胞橘红色。 胶原纤维红色,网状纤维黑色,弹性纤维绿色,肌肉和红细胞淡蓝 色。

结缔组织的染色方法

结缔组织的染色方法

结缔组织的染色方法结缔组织的染色方法一般所说的结缔组织是指纤维性结缔组织而言,其结构特点是细胞间质内基质外含有较多的纤维成分,主要是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和网状纤维,我们仅简述这三种纤维的常见染色方法。

(1)Mallory三色染色法:常用于判定多种组织、器官的病变程度及修复状况,区分肿瘤组织中的纤维成分与平滑肌。

染色步骤:①中性甲醛液固定组织,石蜡切片,常规脱蜡至水。

②重铬酸钾液10min。

③蒸馏水冲洗2min,蒸馏水2次。

④酸性复红液2min,蒸馏水稍洗。

⑤苯胺蓝液20min,95%乙醇快速分化。

⑥直接用无水乙醇脱水,二甲苯透亮,中性树胶封固。

结果判定:胶原和网状纤维呈蓝色。

(2)Van Gieson苦味酸酸性复红法:可以显示组织、器官的损伤、修复及硬化状况,特殊是用于鉴别肿瘤组织中的胶原纤维与平滑肌纤维,可为诊断供应重要依据。

染色步骤:①组织切片按常规脱蜡水洗。

②用Weigert苏木素液染细胞核5~l0 min。

③自来水充分洗涤数分钟。

④用显微镜检查细胞核的着色程度,过深可用0.5%盐酸乙醇分化。

⑤自来水洗至变蓝;用蒸馏水洗。

⑥用Van Gieson液染1~5 min。

⑦倾去染液,直接用95%乙醇分化和脱水。

⑧无水乙醇脱水,二甲苯透亮,中性树胶封固。

结果判定:胶原纤维呈深粉红色,肌纤维、胞浆及红细胞黄色,细胞核呈棕黑色或兰黑色。

(3)网状纤维染色-Wider染色法:可以用来显示病变组织网状支架的破坏状况。

特殊是在肿瘤病理诊断中,网状纤维染色对于鉴别来源于上皮组织和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具有重要价值。

染色步骤:①组织切片脱蜡至水。

10%②磷钼酸,2~5min。

蒸馏水冲洗,5min。

1%③硝酸铀,5s。

蒸馏水冲洗,10s。

④氧化银溶液,5~10min。

95%⑤乙醇速洗,1~2s。

⑥还原液还原,1~2s。

蒸馏水冲洗,2min。

0.2%⑦氯化金调色,2~20s。

蒸馏水冲洗,5min。

5%⑧次亚硫酸钠,2min。

特染PPT课件

特染PPT课件
物理机制: 毛细管渗透作用:染色剂沿组织间微孔渗透到组织中。 吸收或溶解作用:组织吸收或溶解染料而着色,如脂肪染
色 吸附作用:染料的色素粒子浸润组织中,因分子引力,色
素粒子被吸附而染色
.
6
• 例如脂肪染色:
苏丹类染色剂在脂质中的溶解度>酒精中的 溶解度
溶解于酒精的苏丹类染色剂与组织中的脂质 接触时,染色剂就从溶液中“转移”到脂质中,
酸性粘蛋白(硫粘蛋白和唾液酸蛋白): 蓝色 蛋白多糖和透明质酸: 蓝色 细胞核:红色
.
35
糖类物质染色——2、AB染色
应用
• 用于一般黏液性病变的观察。 • 在肿瘤诊断与研究中:
①用于肿瘤类型的鉴别,如黏液腺癌与未分化癌的鉴别, 黏液表皮样癌与鳞癌的鉴别; ②黏液染色还可以证明癌细胞是否浸润间质; ③观察胃黏膜腺体的肠上皮化生等
染色的方法和结果: Verhoeff铁苏木素染色 结果:弹力纤维呈黑色,细胞核蓝色,胶原
纤维呈红色
.
29
结缔组织染色——弹力纤维染色
应用:
(1)显示皮肤组织中弹刀纤维的变化:如硬皮病,皮肤松 解症等
(2)显示与判断心血管疾病: 鉴别心内膜弹力纤维症与心内膜心肌纤维化 动脉粥样硬化时粥样斑块低部弹力板的情况 高血压小动脉的改变 老年性动脉病变,动脉弹力板变性,增厚
特殊染色:除HE以外的所有染色,显示特定的组织结构 和成分。
单一染色:用一种染料进行的染色,如甲苯胺蓝染幽门螺 杆菌
多色染色:用两种以上染液染色的方法,如三色染色 对比染色:又称复染或衬染,先将某一成分或结构染色后,
再用另一种染料染其他成分,如苏木素衬染细胞核
.
9
染色的常用术语
进行性染色:渐进性染色,采用低浓度的染液,使 组织成分着色自浅入深,直到达到合适强度,

现代病理学技术条件下特殊染色的应用价值

现代病理学技术条件下特殊染色的应用价值
法。
染 色方法 有阿新 蓝 ( B 、 A ) 黏液胭 脂红 ( S 、 MC )高碘 酸无
色 品红 ( A ) P S 和六胺银 ( MS 等。P S法可显示大多数真菌 , G ) A G MS法显示 曲菌 、念株 菌和放线 菌有最佳 效果 , B和 MC A S
N esn和 WaeFt法 。 el e d—i e
肥大细胞是一种恒定 的结缔组织成分 ,胞质 内充满 了粗
大 的嗜碱性颗粒 , 分成熟 ( 肝素 ) 和幼稚( 组胺 ) 颗粒 。 在一些肿 瘤 间质 中肥大细胞数量明显增多 ,肥 大细胞脱颗粒 的降解产 物有抗肿瘤作用 。 染色方法有 甲苯胺蓝 、 i a苏木素. Ge 、 ms 中性 红、 醛品红. 黄 G、 橙 硫堇 、 天青 A、 焦油紫等。
病理学技术发 展和应用程度如何 , 特殊染 色技术仍然 占有重
要 的地位 。 目前病理实验室最常用的特殊染色有以下几 种。
1 结 缔 组 织 染 色
1 胶原纤 维 : . 1 是含量最 多 的纤 维 , 由胶原原纤 维集合 成束 而成 , 主要 为 I、 Ⅳ型胶原纤维 , 常用 Masn染色来 显示 肾小 so 球基底膜 , 胶原纤维呈蓝 色。 1 网状纤 维 :是 Ⅲ型胶原纤 维与 嗜银蛋 白多糖结合 的产 . 2 物 。可 由纤维母细胞 、 纤维细胞 、 血管外膜细胞等间叶细胞及 间叶性肿瘤细胞产生。 多采用 G ro . et 色法 , odns e染 w 网状纤维 染色应用十分广泛 。
脂 红。
42 黏液物 质 : . 正常黏膜 上皮细胞能 分泌黏液 , 黏液 分中性
1 弹力纤维 : . 3 由集 合成 束的弹力微纤维和均质状 弹力 蛋 白
组成 , 可用 Vi r le 色法 , t i bu 染 oa 在皮肤 弹力纤维 瘤和显示肺 泡结构方面有意义。 1 肌纤 维 : . 4 包括 骨骼肌 、 心肌和 平滑肌 , 常用 P t a h法来 显 示 骨骼肌和心肌中的横纹。

组织细胞特殊染色

组织细胞特殊染色
1.De Grandi改良硝酸银反应:嗜银细胞颗粒呈棕黑色,胞核呈红色
2.碱性重氮反应:嗜银细胞颗粒呈橘红色至红色,胞核呈蓝色,胞质呈黄色。显示小肠和类癌颗粒
嗜铬细胞染色
1.Giemsa改良染色
嗜铬细胞呈红色至紫红色,皮质细胞呈蓝色,红细胞呈粉红色
2.Wiesel染色法
嗜铬细胞呈黄绿色,胞核呈红色,其他均染成蓝色。
2、地衣红染色法
3、弹性和胶原纤维的双重染色法
弹性纤维呈蓝绿色、胶原纤维呈红色,背景呈淡黄色
肌肉染色
1、(横纹肌)Mallory磷钨酸苏木精染色
细胞核、纤维、肌肉、神经胶质纤维、纤维蛋白、横纹肌等均呈蓝色:胶原纤维、网状纤维软骨基质及骨呈黄色或玫瑰红色:粗弹性纤维有时被染成微紫色,有缺血缺氧早期的心肌呈紫蓝色或棕黄色
2.Weil及Davenport小胶质细胞及少突胶质细胞染色:神经胶质细胞及少突胶质细胞呈黑色,背景呈黄棕色
神经内分泌细胞染色
1.亲银反应:
1:Lillie-Masson二胺银:亲银颗粒细胞呈黑色,胞核呈红色,背景呈淡灰黄色
2.Gomori-Burtner六氨银:亲银细胞呈黑色,背景浅红色
2.嗜银反应
3.Kultshitzky:髓鞘呈蓝色,背景淡黄色
4.Luxol fast blue:髓鞘呈蓝色,核仁紫色,尼氏体呈紫色
5.变色酸2R-亮绿髓鞘染色:髓鞘呈深红色:轴索和间质呈绿色,脱髓鞘纤维不着色
6.Marchui退变髓鞘染色:退变髓鞘呈黑色,背景淡棕色
4.神经胶质细胞染色
1.Cajia星形胶质细胞:原浆性及纤维性星形胶质细胞呈紫黑色
中性甲醛固定
胶原纤维染色
1、(V.G)苦味酸-酸性品红法
胶原纤维呈鲜红色,肌纤维、细胞质和红细胞呈黄色,细胞核呈蓝褐色

特殊染色(结缔组织染色)

特殊染色(结缔组织染色)

【资源】转贴---特染:结缔组织染色wanliheng丁香园版主.438积分473得票545粉丝加关注. 2009-04-19 11:38 消息引用收藏分享分享到哪里?复制网址新浪微博豆瓣社区腾讯微博开心网人人网只看楼主第一节结缔组织多色染色法一、Mallory三色染色法1. 试剂配制(1)重铬酸钾液重铬酸钾2.5g,醋酸5ml,蒸馏水95ml(2)苯胺蓝桔黄G液苯胺蓝0.5g,桔黄G2g,磷钨酸1g,蒸馏水100ml(3)酸性复红液酸性复红0.5g,蒸馏水100ml2.染色步骤(1)中性甲醛液固定组织,石蜡切片,常规脱蜡至水。

(2)重铬酸钾液10min。

(3)蒸馏水冲洗2min,蒸馏水2次。

(4)酸性复红液2min,蒸馏稍洗。

(5)苯胺蓝液20min,95%乙醇快速分化。

(6)直接用无水乙醇脱水,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固。

3.结果胶原和网状纤维呈蓝色,软骨、粘液、淀粉样变物质呈淡蓝色,神经胶质纤维、肌纤维和酸性颗粒呈红色,髓鞘和红色呈桔红色。

4.注意事项(1)酸性复红液易溶解于水,肉眼观察切片上保留一定的红色。

(2)苯胺蓝液染色后,用95%乙醇分化时,须用显微镜观察掌握。

(3)对陈旧的固定标本,其染色效果较差,可增加染色时间。

(4)另张切片,可同时作胶原纤维对照染色而进行鉴别组织成分。

二、Masson三色染色法1.试剂配制(1)Masson复合染色液酸性复红1g,丽春红2g,桔黄G2g,0.25%醋酸300ml。

(2)亮绿染色液高绿SF0.1g,0.2%醋酸100ml。

2.染色步骤中性甲醛液固定组织,石蜡切片,常规脱蜡至水。

(1)Masson复合染色液5min。

(2)0.2%醋酸水溶液稍洗。

(3)5%磷钨酸5-10min。

(4)0.2%醋酸水溶液浸洗2次。

(5)亮绿染色液5min,0.2%醋酸水洗2次。

(6)无水乙醇脱水,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固。

3.结果胶原纤维呈绿色,肌纤维呈红色,红细胞呈桔红色。

病理学技术-特殊染色技术

病理学技术-特殊染色技术

结缔组织染色 肌肉组织染色 糖类染色 色素类染色 病理内源性沉着物染色 病原微生物染色 内分泌细胞染色
一、纤维素染色
纤维素 (fibrin) 又称为纤维蛋白, 它是存在于血液内的纤维蛋白原分子聚合 而形成的特殊蛋白质。 在病理状态下, 血管内和血管外以及其它组织中, 均可见到纤维素沉着物 。 常见于炎症渗出性改变,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 高血压的小血管壁和一些胶原性疾病的疏松纤维,肾小球的毛细血管腔内和 基底膜等均有纤维素的存在。
.
抗酸杆菌 (acid fast bacteria) 体内含有脂质、蛋白质和多糖类并由糖脂形成一 个蜡质的外壳,能与苯酚碱性复红结合成复合物,这种复合物能抵抗酸的脱色, 所以称为抗酸杆菌。
病毒是最小的非细胞型微生物,当病毒引起疾病的时候,其感染 的细胞内可以形成包涵体,而存在于细胞浆和细胞核内,但有时 胞浆和胞核内同时可见到包涵体,在一般的情况下, RNA病毒形 成胞浆内包涵体,DNA病毒形成核内包涵体。
一、弥散神经内分泌细胞染色(diffuse neuroendocrine system, DNES) 弥散神经内分泌系统的细胞具有细胞化学、 病理和超微结构的形态特点 。 从生物
化学方面而言,这些内分泌细胞都能合成和分泌胺,而且细胞是通过摄取胺前体 (氨基酸) 经脱羧后产生胺的。随着对细胞研究的深入,发现其不仅产生胺,而且还 产生肽。 DNES 的组成至今已有40多种细胞,分为中枢和周围两大部分。中枢部分包括下丘 脑一垂体轴的细胞和松果体细胞。周围部分包括胃、肠、胰、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 的内分泌细胞,以及甲状腺滤泡旁组胞,甲状旁腺细胞,嗜铬细胞,颈动脉体细胞 等。 日前证明这些细胞的染色方法较多,但常用的是使用亲银和嗜银反应来鉴别细胞浆 中的银颗粒。

第九章特殊染色

第九章特殊染色
癌组织发生,发展过程以及癌组织生长速度, 可通过网染进行观察和研究,如癌巢周围的网状纤 维包囊完整,说明癌组织生长较慢,恶性程度低; 再如子宫颈鳞状细胞癌巢周围网状纤维分解,说明 癌组织正在扩散,其恶性程度较高。
第九章特殊染色
(5) 用于显示和研究肝组织病变
用网状纤维的染色法,观察肝脏病变处 的网状支架形态、分布特点及其破坏情况, 可以判定和研究其病变性质、程度及其发展 与转规。
第九章特殊染色
二、学习特染技术应掌握的重点 (注意事项)
(1)染色方法的成败,应该在温度、浓度、时 间和PH值等方面找原因。 (2)注意特染的应用范围,如某种病变应用什 么方法染色才能达到目的,一般先在HE切片所 见的要求去选择适当的特染方法,一种或多种。
第九章特殊染色
(3)必须掌握各种特殊染色的结果,避免 导致错误的结论或严重的误诊,如在网染时 把胶元纤维误以为网状纤维。 (4)尽量要阳性切片作对照,便于选择特 染方法,并与HE切片作对照。 (5)特染的组织,在其固定、脱水根据要 求选择。所用的器皿都必须化学清洗。
第九章特殊染色
【染色步骤】
(1) 切片脱蜡至水洗。 (2) 0.25%高锰酸钾液氧化5’。 (3) 自来水洗2次。 (4) 2.5%草酸液漂白1-2’,水洗2’。 (5) 2%硫酸铁铵媒染(铁明矾)10’。 (6) 水洗,蒸馏水洗2次。 (7) 滴染氨银液1’左右。
第九章特殊染色
(8) 蒸馏水洗2次。 (9) 10%中性早醛还原3′。 (10) 蒸馏水洗1—2次。 (11) 0.2% 的氯化金调色5′ 水洗。 (12) 5%硫代硫酸钠固定5′。 (13) 自来水冲洗,蒸馏水洗。 (14) 复染(对比染色)伊红、中性红、VG。 (15) 脱水、透明、封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源】转贴---特染:结缔组织染色wanliheng丁香园版主.438积分473得票545粉丝加关注. 2009-04-19 11:38 消息引用收藏分享分享到哪里?复制网址新浪微博豆瓣社区腾讯微博开心网人人网只看楼主第一节结缔组织多色染色法一、Mallory三色染色法1. 试剂配制(1)重铬酸钾液重铬酸钾2.5g,醋酸5ml,蒸馏水95ml(2)苯胺蓝桔黄G液苯胺蓝0.5g,桔黄G2g,磷钨酸1g,蒸馏水100ml(3)酸性复红液酸性复红0.5g,蒸馏水100ml2.染色步骤(1)中性甲醛液固定组织,石蜡切片,常规脱蜡至水。

(2)重铬酸钾液10min。

(3)蒸馏水冲洗2min,蒸馏水2次。

(4)酸性复红液2min,蒸馏稍洗。

(5)苯胺蓝液20min,95%乙醇快速分化。

(6)直接用无水乙醇脱水,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固。

3.结果胶原和网状纤维呈蓝色,软骨、粘液、淀粉样变物质呈淡蓝色,神经胶质纤维、肌纤维和酸性颗粒呈红色,髓鞘和红色呈桔红色。

4.注意事项(1)酸性复红液易溶解于水,肉眼观察切片上保留一定的红色。

(2)苯胺蓝液染色后,用95%乙醇分化时,须用显微镜观察掌握。

(3)对陈旧的固定标本,其染色效果较差,可增加染色时间。

(4)另张切片,可同时作胶原纤维对照染色而进行鉴别组织成分。

二、Masson三色染色法1.试剂配制(1)Masson复合染色液酸性复红1g,丽春红2g,桔黄G2g,0.25%醋酸300ml。

(2)亮绿染色液高绿SF0.1g,0.2%醋酸100ml。

2.染色步骤中性甲醛液固定组织,石蜡切片,常规脱蜡至水。

(1)Masson复合染色液5min。

(2)0.2%醋酸水溶液稍洗。

(3)5%磷钨酸5-10min。

(4)0.2%醋酸水溶液浸洗2次。

(5)亮绿染色液5min,0.2%醋酸水洗2次。

(6)无水乙醇脱水,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固。

3.结果胶原纤维呈绿色,肌纤维呈红色,红细胞呈桔红色。

4.注意事项(1)Masson复合染色液,经磷钨酸分化时须用显微镜控制肌纤维清晰为止。

(2)亮绿染料可用苯胺蓝替换,可用来作为对比观察染色的效果。

三、显示胶原纤维、网状纤维和弹力纤维的三联染色法(1993年)1.试剂配制(1)高锰酸钾硫酸液0.5%高锰酸钾水溶液中加入5ml的硫酸。

(2)维多利亚蓝染色液维多利亚蓝2g,糊精0.5g,间苯二酚4g,蒸馏水200ml。

将上述物质混合后加热煮沸,边煮边搅拌,约5min。

然后用另一容器取30%三氯化铁水溶液25ml,另行加热煮沸后慢慢倒入上述混合液中继续煮沸3min,不断搅拌溶液呈胶体状。

去火冷却过滤,将滤纸上的残渣连同滤纸放在60℃恒温箱中烤干。

残渣呈深蓝色细颗粒状粉末,再溶于400ml的70%乙醇液中。

然后加浓盐酸4ml和苯酚5g放置至成熟后使用。

(3)丽春红染色S染色液0.5%丽春红S水溶液15ml,苦味酸饱和水溶液85ml。

(4)Gomori氨性银改良液取5%硝酸银水溶液5ml,滴加浓氨水由棕黑色变清为止,再加入3%氢氧化钠水溶液5ml,此时该液突变紫黑色,这时再加入氨水使之变清晰为止。

最后用蒸馏水补足至50ml,盛棕色试剂瓶中,置于冰箱中备用较长时间。

2.染色步骤(1)中性甲醛液固定组织,石蜡切片,常规脱蜡至水。

(2)高锰酸钾硫酸液氧化3min后,自来水浸洗后,用2%草酸漂白2min。

(3)5%硫酸铁铵1min。

(4)Gomori氨性银改良液染1min。

(5)蒸馏水洗2次,用15%甲醛液还原1min。

(6)蒸馏水洗2次,0.2%氯化金30s,蒸馏水洗1次。

(7)70%乙醇浸一次,再浸入维多利亚蓝液中染30min-1h。

(8)95%乙醇分化1min左右。

(9)浸入蒸馏水中1min后,用丽春红S染色液染色2min。

(10)直接用无水乙醇脱水,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固。

3.结果胶原纤维呈红色,网状纤维呈黑色,弹力纤维呈绿色,肌肉和红细胞呈淡黄色。

4.注意事项氨性银液滴染时,要用干净吸管,防止银液污染而发生沉淀。

氨性银液作用后的切片不能倾倒,应将蒸馏水冲洗切片上的银液,这样就不会使银液表面挥发的银颗粒而沉积在组织上。

第二节胶原纤维一、胶原纤维的分布和组成成分胶原纤维是结缔组织中的三种纤维之一,分布最为广泛,含量最多。

主要分布于真皮、键、韧带、骨、透明软骨、动脉、肠壁、子宫和基底膜等,胶麻纤维具有韧性大,抗拉力强的特点。

在弱酸或沸水中可慢慢溶化成胶水,称白明胶。

胶原纤维和网状纤维的基本构造相似,都以胶原单位(蛋白质为主的大分子)为基本单位。

胶原单位接连和融合形成网状纤维;它是粗约1μm左右的分支状纤维,形成全身组织的支架,在HE染色中看不清楚。

但其外面裹着的一层类蛋白,凭借镀银法可以清楚地显示出来,故又称为嗜银纤维。

胶原纤维单位主要由纤维母细胞合成。

其他如平滑肌细胞等也能产生。

胶原单位的形成开始于细胞的粗面内质网,合成比构成胶原单位的α肽链更长的前α肽链,经高尔基体分泌出细胞,在细胞外液的内切肽酶作用下,切去前α肽链的附加肽段而形成胶原单位;再经细胞外液的赖氨酰氧化酶作用使两条肽链通过醛醇或醛胺缩合构成共价交联。

这样胶原单位分子之间就形成了稳定的联系,形成胶原微纤维,然后再聚合而成胶原纤维。

二、胶原纤维染色的应用胶原纤维染色在病理诊断上主要用于鉴定梭形、纤维形细胞肿瘤的组织来源:常常要在纤维、平滑肌和神经三者之中作出选择。

还能使用于其他的情况下,如观察动脉硬化的心脏,在HE切片中,心肌内散在的小疤痕灶和心肌均被染作红色,而作胶原纤维染色可将胶原组织和心肌组织明显地区分开来。

早期肝硬化用胶原纤维染色,也可使小叶之间少量增生的胶原纤维突出地显示出来。

由干胶原纤维是由成纤维细胞产生的一种纤维蛋白成分,常常被酸性染料染色。

l. Van Gieson苦味酸酸性复红法(1889年)[试剂配制](l) Van Gieson液l%酸性品红水溶液10ml,苦味酸饱和水溶液(约l.22%)90ml。

(2)Weigert铁苏木素溶液甲液:苏木素lg,95%或无水乙醇100ml;乙液:29%三氯化铁水溶液4ml,蒸馏水95ml,盐酸l ml。

临用时取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即可。

铁苏木素不能像明矾苏木素一样配制后放置,因铁与染色剂的色素可引起化合而形成不溶性沉淀。

所以,以铁作为媒染液时,必须与染液分别配制、分别应用或临时混合应用。

[染色方法](1)组织固定于10%甲醛液,常规脱水包埋。

(2)组织切片脱蜡至水。

(3)用Weigert苏木素液染5~l0min。

(4)自来水冲洗数分钟。

(5)根据染色的深浅可用0.5%盐酸乙醇分化。

自来水洗至变蓝;用蒸馏水洗。

(7)用Van Gieson液染1~5min。

倾去染液,直接用95%乙醇分化和脱水。

(9)无水乙醇脱水,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固。

[结果] 胶原纤维呈红色,肌纤维、胞质及红细胞黄色,胞核呈黑色。

[注意事项](1)目前以苦味酸、复红的Van Gieson染液直接染此一种溶液即可。

(2)Weigert铁苏木素分甲、乙两液,应于临用前将两液等量混合使用,而不宜预先混合,否则易氧化沉淀而逐渐失其染色能力。

(3) Van Gieson染色液分别在临用时混合,防止放置时间长,则酸性品红不易着色。

2. Siriured染色法这种方法可使胶原纤维长期保存,是不易褪色的一种好方法。

[试剂配制](l)Siriusred 饱和苦味酸液0.5%Siriured l0ml,苦味酸饱和液90ml。

(2)天青石蓝液天青石蓝B1•25g,铁明矾1.25g,蒸馏水250m1。

溶解煮沸,待冷过滤后,加入甘油30m1,然后再加入浓盐酸5ml。

[染色方法](1)组织固定于10%甲醛液,常规脱水包埋。

(2)切片脱蜡至水。

(3)入天青石蓝液染5~10min,(4)蒸馏水洗多次。

(5)Siriured饱和苦味酸液染15~30min。

无水乙醇直接分化与脱水。

(7)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固。

[结果] 胶原纤维呈鲜红色,细胞核绿色,其他为黄色。

3. Lillie改良Van Gieson法(1965年)[试剂配制]A. 用1%醋酸配成0.1%快绿FCF 液,或为得到较蓝的绿色用3%毛绿S(Wool greenS )。

B. 且0.2%酸性复红,0.2%紫胺(Violamine)或用0.1%~0.5%丽春红S(ponceau S) 溶于饱和的苦味酸水溶液。

[染色方法](1)按常规将切片脱蜡至水。

(2)用Harris明矾苏木素液染3min。

(3)自来水洗,盐酸乙醇分化数秒钟。

(4)自来水洗至显蓝,蒸馏水洗。

(5)在A溶液中染4min。

在1%醋酸中洗2次。

(7)在B溶液中染l0~l5min。

在1%醋酸中洗2min。

(9)无水乙醇脱水,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固。

[结果] 结缔组织红色,肌肉、胞质灰绿色,红细胞绿色,核蓝黑色。

4. Clark改良Van Gieson台盼蓝法(1971年)用于胶原纤维、包括非常细的纤维,以及肌肉角化上皮的染色。

[固定] 甲醛固定液。

[试剂配制](l)A液0.3g萘酚黄S(naphthol yellow S)溶窜犯100mI蒸馏水。

(2)B液0.2g酸性复红溶于100ml蒸馏水中。

(3)C液0.2g台盼蓝溶于100ml 蒸馏水中。

染色液由40份A溶液,2.5份B溶液和2份C溶液组成。

每40分A溶液加入,0.4ml浓盐酸。

[染色方法](1)石蜡切片,脱蜡至水(2)在Weigert铁苏木素中5ml。

(3)自来水洗。

(4)在染色液中染l0min。

(5)在水中迅速洗一下即经过50%、70%与95%乙醇,无水乙醇两次。

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固。

[结果] 核-蓝黑色;胞质-黄色,胶原纤维-粗纤维红色,细纤维蓝色。

[说明] 本法中的Weigert铁苏素液染色,可改用棓花青-铬矾溶液中染16 h。

5 . Biebric猩红染色法Lillie,1965年[显示目的] 胶原纤维、网状纤维、肌肉、胞质。

[固定] 甲醛液,Orth液。

[试剂配制](l)A液Weigert铁苏木精,见苦味酸酸性复红法。

(2)B液0.2gBiebrich猩红溶于100ml1%醋酸。

(3)C液0.1g苯胺蓝溶示100ml饱和苦味酸水溶液。

[染色方法](1)常规脱蜡至水。

(2)在A溶液中染5min。

(3)自来水冲洗。

(4)在B染液中染4min。

(5)自来水洗。

在C染液中染5min。

(7)直接移入1%醋酸中3min。

无水乙醇脱水,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固。

[结果] 结缔组织蓝色,肾小球基质蓝色,网状纤维蓝色,红细胞橙红至猩红色,肌肉粉红色,胞质粉红色至灰色,核黑蓝色,粘液浅蓝色。

6. 苦味酸氨基黑染色法L i1lie,1965年[显示目的] 胶原纤维、网状纤维、基膜、肾小球基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