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2017年中考历史复习策略
2017中考历史备考策略
2017中考历史备考策略一、立足教材,紧扣考纲和中考指南,吃透考纲1.根据考纲和中考指南,划定考试范围,找准知识点。
2.吃透中考指南上的“考试要求”,以帮助学生准确掌握知识。
(深度与广度,难易度)二、注重基础,全面复习中考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业水平考试,《考纲》明确规定中考的指导思想之一就是: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历史知识和历史发展脉络的掌握程度,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
娄底市的中考试题有25题是单项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难度大多不高。
所谓基础知识,我认为就是最基本的史实。
所以肯定是以考查基础知识为主,考纲范围内的基础知识要全面掌握。
三、关注热点,针对性复习学习历史是为了鉴往知来。
当今社会重大的时政、社会热点问题常被用作学业考试命题的背景材料。
1.要关注与考点相关的重大的时政和社会热点;2.关注与考点相关的周年纪念性的历史事件。
大事件我们都会关注,需要提醒一下:千万不要忽略了周年性事件中的“小”事件。
四、研究近三年的中考题,找规律,循捷径1.古代史部分,近三年考过的知识点,再考的机会会相应少些,故应侧重近三年未考过的知识点。
2.主干知识,重点知识,热点问题,经常考,年年考。
主干知识、重点知识年年考,反复考。
如中国史方面:共产党史、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中国的成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及改革开放等。
世界史方面:美国史、日本史、三次科技革命等。
五、指导学生答题1.不要写错别字,写错别字立即秒杀。
尤其是人名、地名。
2.要克服学生对选择题中古文材料题、长材料题的恐惧心理。
选择题是历史科分数高低的关键。
《考纲》的指导思想部分就明确规定:重视运用“新材料、新情境”,所以选择题材料化、情境化肯定是趋势,所以一定要学生首先克服对古文材料题、长材料题的恐惧心理。
其实有些题目的材料或情境纯粹就是虚摆设,看不懂也不影响答题。
建议:要多进行几次选择题专项训练3.要认真读题、审题,要善于“摘帽”。
2017初中历史中考备考策略
初中历史中考备考策略(一)一、复习课的特点复习课与新授课不同,复习课有三大特点:其一是复习课的教学任务是: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实现知识系统化,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实现知识的迁移和深化,拓展学生知识面,落实高层次目标,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二,复习方法须有新颖性,不能老调重弹,把复习课上为重复课。
复习课教师要善于标新立异,给学生施以新异刺激,以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
其三,复习课要精讲多练,讲练结合,详略得当,讲清重点、难点和缺点,以提高复习效率。
二、指导思想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研究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培养,使学生主动活泼的发展。
以初中毕业达标指导为纲,使学生能自主完成目标测评为据。
在中学历史复习教学中,必须紧扣《课程标准》和教材,在教学中向学生说明考试内容,排除考试要求以外的内容,以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
三、从历年中考历史试题谈历史复习从历年的中考历史试卷分析看,难度较大的题对学生的考试成绩影响并不大,试题一般为易、中、难的题目比例为4:5:1,从试题的难易程度来看,在历史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搞好历史基础知识的复习,不要只顾偏题怪题,容易好高骛远,考试时难题答不全,容易题失分率太高,中考历史试题逐渐从客观性试题向主观性试题转化,在搞好历史基础知识复习的同时,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不要只强调答案有几条,只要把要点答全即可,查阅近2~3年的中考历史试题,今年一般不再考,对此,教师要掌握近几年中考信息、试题题型,复习时对学生加以引导。
初中历史中考备考策略(二)四、历史复习过程中学科能力的培养1.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读,它是对教材的进一步熟悉和对历史知识的进一步记忆,考前复习的读,立足点要高,仔细全面。
读目录(章节目录),读子目,读关键词句、注释、插图、习题、大事年表。
读书过程中提出问题,对理解不透彻的问题做出标记,选读的内容是复习内容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选读是学生复习过程中突破难点、突出重点的有效措施。
最新中考历史备考方案
2017年中考历史备考方案九年级历史复习的时间短,任务紧,复习内容较多,共涉及七八九年级六册教材内容,但课时较少,因此我们必须合理地利用时间,全面地有重点地复习,这样才能为学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从容面对中考。
为了更好地提高复习效果,特制订如下复习计划:一、复习进度安排:计划三月中旬结束九年级下册新课内容的教学,然后进入考前综合复习阶段。
综合复习分为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梳理教材,细化知识点,夯实基础。
内容:1-----6册历史课本内容时间安排:3月18日---5月6日根据每一单元内容多少不同,预定一节课复习2-3个单元。
注重基础知识,特别是主干基础知识,尤其是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历史作用和影响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制度政策等,对知识的把握不能仅仅停留在识记上,更重要的是理解和运用。
2、第二阶段:专题复习,强化训练、热点讲解时间安排:5月7日---6月3日虽然《中考说明》规定了考试内容,但历史知识包罗万象,相互联系,千丝万缕。
作为历史教师要通过“专题”的形式将零散的知识梳理和归纳成条理和体系,通过一系列“专题”引导学生将点点滴滴的零散知识变成了系统化、体系化。
专题的设计要灵巧、细小。
切记不能设计过大的专题,进行大的专题知识梳理;要从社会现实热点问题的角度、重点问题的角度、应用和解决问题的角度,设计一些轻巧灵便的小专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们在以课本为主的前提下,为学生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案,包括知识结构归纳和习题训练两部分,知识结构归纳使学生对本专题涉及内容有提纲挈领的认识,习题训练涉及所有题型,突出重点知识。
使所复习的知识得到巩固,以提高学生的能力。
同时我们通过集体备课等形式,搞好热点问题的梳理,找准社会现实热点问题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切入点。
通过热点讲解教会学生将社会热点问题与所学的知识点之间的紧密联系,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第三阶段:综合复习,查漏补缺;模拟测试,提高能力。
2017年初中历史总复习教学建议
2017年初中历史总复习教学建议第一部分:教材专题一、中国古代史1.重要朝代专题:秦、汉、三国、隋、唐、元、明、清;秦朝:(1)知道秦始皇和秦统一中国,了解秦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2)知道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及秦朝的灭亡汉朝:(1)知道西汉、东汉的建立(2)了解文景之治;知道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知道光武中兴(3)知道张骞通西域;通过“丝绸之路”的开通,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三国:(1)知道赤壁之战;(2)知道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隋朝:(1)了解大运河的开通和科举制度的创立唐朝:(1)知道唐太宗和“贞观之治”;知道唐玄宗和“开元盛世”,初步认识唐朝兴盛的原因。
(2)以文成公主入藏、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实为例,说明唐朝民族和睦和中外交流的发展。
(3)通过经济繁荣和唐诗的盛行,了解盛唐的社会气象元朝:(1)知道“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元朝的统一;(2)通过宣政院管辖西藏,知道西藏在元朝正式纳入中国版图明朝:(1)知道明朝的建立;通过皇权的强化和“八股取士”,初步理解皇帝专权的弊端(2)了解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壮举;知道戚继光抗倭清朝(鸦片战争前):(1)知道满族入主中原;通过军机处的设置与文化专制措施,认识君主专制在清代的极端强化。
(2)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3)知道册封达赖、班禅与设驻藏大臣;知道西北边疆的巩固。
认识台湾、西藏、新疆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4)通过闭关锁国政策,了解中国开始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2.古代文化专题(掌握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文化知识,如:思想、文化、科技、人物等);(1)中华文化的勃兴①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②知道老子;③知道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④知道“百家争鸣”,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2)昌盛的秦汉文化①知道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认识造纸术的发明对传播文化的作用;②了解华佗和张仲景;③知道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④知道司马迁和《史记》(3)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①知道祖冲之与圆周率;②了解王羲之(4)辉煌的隋唐文化①了解雕版印刷术的发明;②了解光耀千古的诗坛(5)灿烂的宋元文化①通过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以及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和外传,认识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②了解宋词和元曲;③了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④了解襄阳人米芾(6)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①知道雄伟的北京紫禁城和明长城;②知道《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③了解《红楼梦》3.乡土历史专题(见《中考说明》知识考点中常识性内容);二、侵略与反抗1.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等历次侵华战争的名称、经过、重要人物、结果及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
历史开卷考试答题技巧)
4、有计划的、周期性的反复浏览做过的试卷,重点看错题,探究 自己出错的原因。
5、根据个人情况每周安排至少做两套高质量中考模拟试题。
二、中考历史试题解题技巧和注意事项 1 选择题
三大题型
2 材料解析题
3 历史小短文
1.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的解题思路
更有数百种之多,这一时期是( )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D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2016年 河南 5)“停止 ‘剿共’政策,联合红军抗日”
“召集各党各界各军的救国会议,决定抗日救国方针“”,
促成以上协议达成的历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的爆发 C.中共七大的举行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D.重庆谈判的成功
就是符合题意的选项。3)推理法,若不能确定某个选项时,可以先假设此选项正确, 然后再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分析其结论是否符合史实和逻辑关系。
比较型选择题。
• 比较型选择题是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人物、 历史现象进行比较分析。在题干中一般有“相同点”“不 同的”“共同” “相识”“区别”等提示语.
D 123.6%,每人平均净货币收入增长111.4%。农民的购买力有了成倍
增长。这直接归因于【 】
A.新中国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 C.抗美援朝胜利 D.土地改革完成
(2016年 河南 8)1955年8月,武汉钢铁公司开始施工。它的建设
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援,先后有18个省(自治区)、48个城市、l00多家
C
19.从1990-2007年,全球经济从22.8万亿美元增长至53.3万亿美元,全球贸易
2017年历史中考备考
第四步:形成答案。实际上最好在这个阶 段分两步走: 1、先打腹稿或叫草稿。 2、形成最终的答案。 答案要求:要注意语句通顺、条理清晰、 层次分明、观点正确、史论结合。
(5)活动与探究题(约占17%) 是压轴题,分值较大,区分度也较高。 注重历史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注重 历史思维的延伸。在呈现方式上体现出 综合性、概括性、分析探究性等特点。 题型有:材料型、实践活动型、阐述见 解型、小论文型等。
(3)让学生做好复习笔记:重点知识要 有划痕;背景(原因)、主要内容、历 史意义、评价等要在相应的位置有标注, 且层次分明。
●笔记的布局合理:主要指笔记做的位置 合适。每一课的笔记要记在该知识点的同 一页;单元笔记要记在单元的最前面或最 后面;整册书的综合性知识则宜记在整册 书的最前面或后面。
(4)、选做部分优秀试题:试题来源应该 是安徽省历年的中考试题或2014—2016 年的全国各地的中考历史试题(有的安 徽中考历史试题就是从其他省份的中考 通过做题培养学生的答题能力和技 试题中进行改编而成的)。
(1)目录反映的“西方据优势地位”的原因 是什么?请列举相应的史实各一例。(6分) (2)以目录中某一国家或地区为例,说明“ 据优势地位”的西方对其产生的影响。 (要求:史实准确,表述合理。4分) (3)该目录反映了世界近代历史发展的主要 趋势是什么?(2分)
答题技巧: 第一步:先看问题。看题目的设问,明白 提问的角度等问题,这样就可以在看材 料时有目的性、针对性,减少盲目性, 也节省了一些时间。 第二步:带着问题阅读材料。阅读时要仔 细,不能遗漏,找到关键的词语或句子, 最大限度地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从 材料中归纳出一些观点等。
第三步:结合教材。一般来说,回答材料 题时需要结合所学知识(也不是绝对的, 主要看题目的要求),借助教材,进一 步理解材料内容。
2016-2017学年 九年级历史中考复习计划
2017年九年级历史中考复习计划还有二个月九年级就要迎来中考,本学期我们时间紧任务重,为了能更好更全面的做好复习和迎考准备,确保将所涉及的中考考点全面复习到位,让孩子们充满信心的步入考场,现特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针对实际复习情况,本学期计划按照三步走的方式进行复习。
第一步,复习七八九年级上下册课本的基础知识;第二步,分版块进行专题和热点的复习;第三步,主要集中在练习演练,将历年的云南省历史真题和模拟题作为学生练习的重点,并在最后阶段,为学生讲解答题方式和答题技巧。
每复习一个阶段历史知识,先为学生解读历史学科考试说明,明确新课标和中考考试评价要求,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和复习指导思想。
在复习教学中,我们按考试说明中规定的知识点和能力要求进行复习。
复习课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探究意识。
回归课本,夯实基础,学会积累知识、运用知识和拓展知识学生必须掌握好课本的基础知识,夯实基础,以不变应万变。
让学生在复习的基础上,形成对知识准确的记忆,做到知识点的要点化、线索化、条例化、网络化。
复习进度及安排如下:周计划复习内容课时安排时间第七周七年级中国古代史 2 4.14~4.18第八周八年级中国近代史 3 4.21-4.26第九周八年级中国现代史 3 4.28-5.3第十周九年级世界古近代史 3 5.5-5.10第十一周九年级世界现代史 3 5.12-5.17第十二周专题复习 3 5.19-5.24第十三周专题复习 3 5.26-5.31第十四周专题复习 3 6.2-6.7第十五周中考策略 3 6.9-6.14基础知识部分:每课时复习完安排背诵任务,当天下午利用20分钟背诵时间复习掌握,最后五分钟课代表出题进行对当堂任务的检测,如发现不合格状况,立即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适合的学习计划,及时发现问题,对学生进行必要的鼓励和引导。
二、专题热点板块复习阶段:1、列强侵略人民反抗——近代中国的屈辱史与抗争史2、回顾党史曲折发展——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3、大国崛起风起云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史4、除旧布新改革创新——中外近现代史上的重要改革5、世界格局变化莫测——近现代国际关系的演变6、引领潮流思想涌动——中外历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7、和平共处和谐外交——中日、中美、中俄、中非关系8、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新疆、西藏、台湾问题9、社会保障关注民生——聚焦中国的三农问题10科技创新持续发簪——中外近代科技成就11、2014年周年热点并针对各板块复习进行专题训练在此期间要进行第一次模拟考试的准备,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模拟考试的演练。
2017中考历史答题技巧
2017中考历史答题技巧1.合理利用答题时间。
中考政史同场不同卷,造成答题时间利用的混乱。
如果太快,极有可能因没有认真审题而失分,如果过慢,就会引起在规定的时间内完不成两份试卷。
因此,考试时一定要合理地利用好有限的答题时间,以免顾此失彼。
2.先易后难。
答题时,容易的题目尽量少翻书,不能确信的,可以做个小记号,难题一定要经过思考之后再翻书,实在找不到答案的,要学会放弃,赶紧去做后面的题目,待答题完毕后再回来做它。
这样可以确保两份试卷都能完成,不漏题。
3.答题规范。
由于阅卷时是按点给分?每点一分。
这样就要求学生在答题时尽量做到“三化”,即段落化、序号化、条理化。
“段落化”就是一个问题回答完毕后要另起一行,不能把所有问题的答案挤在一块,“序号化”就是回答每一个问题时要在答案前用大小写数字符号标出这一问题在该道试题中所处的顺序,“条理化”就是按整道试题所设问的先后顺序进行答题。
4.试题全部答完后一定要检查。
所有考生在时间允许时都要检查。
检查选择题主要是做个确认,特别不自信的答案必须要翻书证实,做到心中有数,非选择题部分则按上述答题原则中的“三化”,逐条对照答案,查看有没有漏答项,如果有,及时解决。
另外,认识、把握各种题型的功能、特点、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技巧,对于提高历史中考成绩是很有必要并大有帮助的。
选择题选择题是根据教材内容、情景设置的题干和四个不同选项组成,所要求的知识面比较大,能够比较全面考查学生的知识结构、知识的准确性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选择题的方法是,首先要认真审题?找准题干中的中心词和备选项的叙述,以作出准确的选择,其次,根据题型特点?可以采用排除法和使用最佳选择法。
填空题填空题和相关连接题同样属于考查学生的知识点,答案是唯一的,因此要求学生在答题时一定要认真审题,明确题目的要求?在空格处填上准确的答案。
材料解析题材料解析题是考查学生理解问题能力、归纳史实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题型。
2017中考历史复习教学建议
2017中考历史复习教学建议各地的中考命题要求不尽相同,但又有许多共通之处:都是基于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来命制试题。
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2017中考历史复习教学建议,一起来看看吧。
2017中考历史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命题遵循《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历史课程标准》),依据人教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九年级《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并结合我市初中历史教学实际,命题体现:①基础性──试题依据《考试说明》,立足课本,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基础性,加强对初中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②发展性──试题侧重考查学生准确地再认、再现重要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提取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体现发展性。
试题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为学生进入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一级学校教育打下基础;③时代性──试题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重视初中历史与社会、生活、科学技术的联系,重视时政热点与历史的有机结合,加强考试内容与社会实际的联系,关注时政热点问题,体现时代性;④情感性──重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查,复习考试的过程,也是学生情感升华的过程。
通过考试引导今后的初中历史教学朝着三个有利于的方向发展:有利于引导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有利于高中阶段学校选拔合格新生,巩固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成果,搞好初中生与高中的衔接。
2017中考历史复习教材及热点专题(一)中国古代史1.重要朝代专题:秦、汉、三国、唐、宋、元、明、清(政治经济中的制度、措施、人物等);2.古代文化专题(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文化知识,掌握“中国古代文化史”的基本内容,如思想、文化、科技、人物等)3.乡土历史专题(三国、东汉、《襄阳好风日》目录等);复习要求:中国古代文化部分除考基础知识以外,还要注意简答题、列举题和小综合题。
2017中考历史复习备考方案
2017年中考历史备考复习方案目前,历史中考备考已进入冲刺阶段,加之历史学科中考内容多,复习时间短的特点。
因此,要做好新形势下新课程历史中考复习工作,提高复习效率十分必要。
本人就新形势下做好新课程历史中考复习,谈谈自己的一点心得。
第一阶段(三月上旬到四月中旬)立足课本,纵向复习;紧扣考点,把握命题走向在这一阶段的复习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学生的情况和复习的习惯,按历史知识的特性分成若干个专题进行复习,比如,可以按国别史、也可以按单元,进行归类复习,给学生建构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这一阶段的教学流程:单元综述——对将要复习的单元进行概括性的介绍,让学生对这一单元或这一专题有一个整体的、宏观的了解。
(3-5分钟)基础链接——主要是把课文构建成知识网络式的复习提纲,引导学生回归课本,以牢固掌握基础知识。
(10-15分钟)考题再现——呈现历年来的一些与本专题相关的中考题,让学生了解中考到底是怎么考、考什么(10-15分钟)。
考点演练——按《考试说明》要求分别以考点设计练习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以巩固知识、提高考试能力(5-10分钟)。
《中考历史说明》即将见面,《说明》是中考历史复习的考试大纲,是考点所在,也是中考命题的依据,在复习中,依据中考说明上的目标要求,将要求学生了解知道、简述、理解的知识点结合教材进行详细化编写成复习案和复习纲要印发给学生,让学生有针对性的复习,使学生明白哪些知识是识记内容,哪些是理解掌握内容,从而明确重点、难点和易混点,做到有的方矢。
同时,仔细研读考试目标要求和样卷,从中了解考试形式,题型。
并选择一些能充分展示学生能力的新活题型,对学生进行严格训练。
二、第二阶段(四月中旬到五月中旬)分类、分模块复习,突出重点,热点,拓展深化历史中考命题不回避热点,这是中考历史命题的原则,目的是缩短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以训练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能力。
这就要求教师在复习中注意结合时政热点背景材料与历史教材联系密切的知识点并提炼出来。
2017中考历史复习策略
[键入文字]2017 中考历史复习策略为了能更好更全面的做好复习和迎考准备,确保将所涉及的中考考点全面复习到位,让孩子们充满信心的步入考场,现特准备了中考历史复习策略的内容。
1、扭转错误观念一提到开卷,绝大部分同学认为,平时看不看书无所谓,反正中考时可以带课本和复习资料,到时翻书找答案就行了!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看法!中考政治、历史两份试卷同时分发,历史试卷满分是50 分,政治50 分,时间是2 个小时,折算做历史试卷的时间为60 分钟。
而命题涉及的范围是中国古代、近代、现代史,世界古代、近代、现代史,共有六本课本。
试卷知识点多,考查范围广,综合性强,并且还遵循”以能力立意命题”为趋向。
如果平时对基础知识没有系统的掌握和了解,想在短暂的60 分钟内靠查找书本和资料答好试卷,取得理想的成绩,难度很大。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时间不够。
从以往考生考试后情况来看,基础知识薄弱的同学在做试卷时,由于翻书所用时间太长,考查基础知识的题目都难以做完,更没有时间去思考能力题目和全面检查试卷。
所以平常教师就要向学生讲清楚这一点,让他们有足够的思想准备。
2、砸实基础,巧妙训练在学习课本内容和复习的过程中,要明确开卷的要求,开卷并不等于简单的抄书,平时要加强对课本知识的充分复习,并能做到层次清晰,让学生熟知主干知识,精读细读课文大字,阅读小字、图、表、引用的名言资料等,争取做到熟悉课本的每一个角落。
一些资料或读图读表题目可能就来自课本或与课本相关联。
同时要加强训练的力度,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解题技巧,选择比较经典的习题提高做题的能力,注意不要选一些“偏、难、繁、旧”的题误导思路。
每一次练习都要保证答题上的规范性,合理利用时间,要求他们在教师讲评时要理解并牢记重点,总结方法,形成经验。
1。
2017广州中考:中考历史复习策略
[键入文字]2017 广州中考:中考历史复习策略2017 广州中考:中考历史复习策略中考专题复习是同学们夯实基础知识,提高能力,有效提高历史成绩的一个重要复习阶段。
对于本阶段的复习有几点建议给大家:一、专题复习的内容的理解。
1.专题复习要探寻专题知识共性、规律性的问题。
专题复习并不是简单把涉及该专题的知识点收集整合到一起,而是站在一定的高度去认识专题的每一个知识点,多角度多层次去分析每一个知识点。
比如整个中国近现代史实际上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所以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复习,我们可以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围绕如何实现民族独立、如何实现民族的初步繁荣富强去复习。
中国近现代史也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史,我们可以从现代化的角度去认识近现代历史上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地位和作用等等。
2.专题复习要做到近现代史贯通,中外史联系。
比如三次科技革命专题,既要关注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认识科技革命推动政治民主政治发展,有利于社会稳定;政治稳定、先进的社会制度又为科技革命的发生提供了政治前提。
又要关注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认识到列强侵华是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下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3.专题复习还要关注专题之间的横向联系。
一般专题的确定是打破教材原有的知识体系,把同类的、分散的知识高度概括。
所以专题之间的横向联系是从专题内容的角度来认识的。
比如如中外改革和革命,中外思想解放等。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中外改革和革命与中外思想解放这两个专题之间就存在了联系。
比如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专题和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发展专题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中外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和中外工业化、政治民主化、中外思想解放之1。
历史中考复习知识梳理方法及策略
历史中考复习知识梳理方法及策略1.整理笔记法:将学过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整理,可以分主题、时间、事件等进行分类,清晰地呈现出历史的发展脉络。
可以使用表格、思维导图等形式来整理,便于记忆和复习。
2.多看教材:历史中考通常以教材为准备考点,所以要多花时间研读教材。
可以对照教材,注重理解关键内容,记住重要事件和人物,深入了解历史的背景和原因。
同时,也要关注教材中的图表和地图,理解和掌握相关的信息。
3.多解历年真题:历年真题是了解考试趋势和题型的重要材料。
通过多次解答历年真题,可以了解常考知识点和考点的出题方式,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在解答过程中,要注重思路和方法的积累,提高解题能力。
4.制定复习计划: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根据自己的时间和复习的重点,将复习内容分成小模块,每天安排固定的复习时间。
同时要有计划地进行知识的巩固和强化,特别是长期记忆的内容。
按照计划执行复习,提高学习的效果。
5.善用辅助资料:历史知识繁多,可以借助一些辅助资料来提升学习效果。
比如历史解读、历史艺术图册等,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
还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找到相关的视频、音频、文章等,帮助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6.小组合作学习:可与同学组成复习小组,相互讨论和交流,帮助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可以分工合作,互相监督,共同完成知识点的梳理和巩固。
7.做好知识点的总结:复习过程中,可以将重要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类,制作自己的复习笔记。
通过自己的总结,理解和把握历史知识,形成自己的学习体系,提高记忆和理解能力。
8.适度放松和调整:为了避免复习疲劳和压力过大,及时进行适度的调整和放松。
可以适当安排休息时间,进行一些娱乐活动,让大脑得到有效的休息和恢复。
同时也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体力。
总之,历史中考复习需要有计划地进行,并且要善于梳理知识点、整理笔记、多解历年真题、制定复习计划、善用辅助资料、小组合作学习、做好知识点的总结以及适度放松和调整。
17中考历史复习指导建议
中考历史复习指导建议武安市教研室靳涛2017.3一、从三个角度看中考1、从课标的角度看中考提到中考,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有两个:一是考什么?二是怎么考?回答是:新课标要求学什么、怎么学(还要考虑到近期国家提出的“核心素养”问题)。
命题理念是“以能力立意”、“以教育价值立意”。
中考从实质上分析是考课标规定的内容范围,而不是考教材表面文字内容(因为现行是一标多本)。
在能力方面,教师一定要准确把握课标三维目标及知识和能力的三个层次(了解、理解、运用)。
复习重点应放在理解、运用层次上,力争在创新层次上有所突破。
课标是每个学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是一个下限)。
所以,要求学生也应当了解课标,使学生明确中考大方向。
因为我省执行“双开”考试,又因为中考具有选拔功能,所以教师还应注意中考命题在“能力”上源于课标超于课标的问题。
2、从主干知识的角度看中考什么是主干知识?是构成历史主干的主要历史事理。
我省中考历年都强调考主干知识。
要有大历史观。
从因果关系入手,把握历史发展线索;梳理历史事理属性,进行联系、比较、评价(包括个人的认识、感受)。
3、从能力的角度看中考在课标中了解、理解、运用层次的内容分别占70%、20%、10%;而实际中考命题理解层次约占到60%左右。
从题型与能力上讲:趋向是“题型趋同,能力分类”;在考查学习终结性结果的基础上,更加重视获得结果的过程。
命题原则是——知识在课本中,答案在课本外。
二、备考措施1.抓“两头”轻“中间”.“两头”——原因、结果;“中间”——经过或过程。
原因方面:重点在于分析、区别根本、直接(或主、客观)原因。
区分方法为:A、内因、外因 B、生产关系、生产力 C、上层建筑、经济基础 D、人民群众、个人作用等项目分析比较。
结果方面:重点在于分析、区别“最重要的方面是什么?”2、“加厚”——加深对历史的理解。
从提高学生学习效益出发,定位于学生能够真正、正确理解历史,使学生自然、流畅地把握历史;对历史的来龙去脉十分清楚。
2017中考历史复习计划
2017中学历史教研计划如何才能做好中考考前复习,从容迎接2017年的中考,下面我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议及想法.一、要理清线索,找出各个事件的联系点。
历史知识是一个知识网络,孤立地掌握零碎的知识,难记也难以理解,所以要找出反映历史事件之间内在的联系线索,例如复习世界近代史的内容时,就要抓住三条基本线索进行:一是英美法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两次工业革命、俄日改革,美国内战,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等,这就构成了资本主义产生、确立发展和基本成型的第一条线.第二条线是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1848年欧洲革命,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俄国十月革命,这就构成近代工运和国际工运的第二条线。
第三条是拉美独立革命、亚洲革命风暴、亚非拉美民族民主运动,把这些连点成线,又构成了亚非拉美民族民主运动的第三条线。
再例如复习中国近代史时,要抓住三条主线索:帝国主义国家侵略中国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略中国、1937年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及每次战争造成的严重危害,即构成第一条线索中国人民的屈辱史。
中国人民奋起抗争,不断反抗,例如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又构成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二条线索即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中国人民不断探索着改变中国任人宰割、屈辱落后的状况,例如林则徐开眼看世界、魏源撰写《海国图志》向国人介绍西方情况,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口号,开始了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开始。
满清封建官僚在与侵略者打交道的过程中,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和落后,他们实践了林魏的主张,开展了学习西方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
康有为、梁启超为改变中国被瓜分豆刨的命运、救亡图存,开展了改良运动—戊戌变法,想通过温和的改革手段把垂死的清王朝改造成一个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孙中山先生忧国忧民,百折不挠地探索拯救中国的道路,并领导了辛亥革命,在文化领域,李大钊、陈独秀高举科学民主的大旗,倡导了新文化运动,在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获得胜利之后,李大钊把马克思主义引入中国,毛泽东又走上了一条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革命道路,并最终在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经历了二十八年的浴血奋战,最终迎来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这就构成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三条线索—中国人民的探索史。
2017年中考历史试题分析及复习策略
突出重要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
•中国古代史:原始社会、夏商西周、
春秋战国、秦汉、隋唐、宋元、明清 •中国近代史:19世纪中期、19世纪晚 期和末期、20世纪初、北洋军阀统治时 期(1912—1928)、南京国民政府统治 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抗日战争、解放 战争)(1927.4.18—1949.4.23) •新中国史:过渡时期、全面建设、文 革、改革开放
2017/5/25
三、后期的复习策略
1、巧用考纲,从宏观上明确考查主干。 例第二部分 (一)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 的抗争 1 .列强的侵略: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 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及被迫签定 的条约、影响。 2.中国人民的抗争:林则徐销烟
1.北京人等早期人类原始人类文化遗存。
(一)中华文 2.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 明的起源
无 罗马共和国的兴衰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 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历 史影响。 伏尔泰等人的基本主张 无 (西欧城市兴起) 意义
了解科举制度的废 除和京师大学堂的 开办
无
世界近代史
世界现代史
2017/5/25
原欧洲联盟:知道 欧洲联合的趋势和 欧盟的建立
二、2016年历史试题分析 •中国古代史7道。原始社会,春秋战国,秦汉,
改革开放会议决策:2010、2011、2012、2013、2014、2015 选择题、综合题;
第一次工业革命及意义:2010、2011、2013、2014、2015、 2016.选择、综合题
2017/5/25
4、如何解答启示类、认识类问题
(1)启示类:一般从经验、教训方面思考,侧重从要怎么样、不 要怎么样两方面回答。 (2)认识类:侧重从是什么、反映了什么、怎么样的角度回答。 解答这类题目,要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把历史 现象放在特定的环境中去思考,紧扣题目归纳总结出一些规律性认 识,不能脱离题目泛泛而谈。 (3)借鉴、建议、主张、态度、见解类:侧重从要怎么样的角度 回答。 万能答题术语 (1)世界各国改革的启示:①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 ②改革是促进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主要动力之 一; 商鞅、孝文帝、改革开 ③改革要有远见卓识,要坚决彻底; 放、俄日、罗斯福新政、 ④改革措施要符合客观实际、行之有效; 苏联等 ⑤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是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 ⑥改革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必将遭到守旧势力、既得利益者的反对, 存在着尖锐的矛盾甚至是血腥的斗争。
2017中考历史记忆方法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
复习是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
教学时教师应该:第一,在课堂中指导学生抓重点,攻难点,反复强调历史诸因素。
创造各种条件,让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内容、性质、意义、因果等要素牢牢地印在学生脑海中。
第二,课后练,要求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叙述课堂所学的内容,完整地回答课文后面的问题及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所提出的问题。
第三,单元练,即对学生进行单元复习,对部分教材内容进行重点练习。
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巩固所学知识。
第四,综合练,就是某一断代史教学结束后对学生进行综合复习和训练。
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把所学知识分类归纳、比较、分析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分析评价,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记忆、表达、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2017中考历史记忆方法:比较法有比较,才有鉴别。
所谓比较,就是对性质相同或相似的历史事件进行对比,找出异同。
例如,公元前594年,雅典梭伦实行改革扩大了奴隶制统治的基础;同年,中国春秋时期的鲁国实行“初税亩”标志着我国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的瓦解。
再如,457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西欧开始进入封建社会,而中国在公元前475年的战国开始就已进入封建社会,比西欧早了近1000年。
比较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
如把中国古代历次农民起义所提出的口号相比较,认识到农民斗争的水平在不断提高。
对《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内容作比较,认识到中国社会是如何一步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还有可把英、美、法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和过程作比较,把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的戊戌变法进行比较等等。
2017中考历史记忆方法:规律记忆法历史发展有其规律性。
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能为预示未来发展的方向提供借鉴,能帮助学生形成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例如,无论上中国史还是世界史的内容,首先我都要求学生重视其目录,明确课本内容中的社会发展规律。
另外,重大历史事件,我们都可从背景、经过、结果、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找出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