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化 摊销与减值之间的关系

合集下载

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减值会计分录

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减值会计分录

研发支出是企业为了开发新产品或改进现有产品而进行的支出,对于科技类、制造业来说,研发支持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在进行研发支出时,企业有权选择资本化支出或费用摊销,并且需要考虑到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问题。

本文将围绕研发支出的资本化支出减值会计分录展开讨论,并给出具体的操作步骤。

一、研发支出的资本化概念1. 研发支出的资本化是指将企业为了开发新产品或改进现有产品而发生的支出资本化列示在资产负债表中,以待后期摊销或减值。

2. 资本化支出是指企业在开发新产品或改进现有产品时,产生的费用可以长期益用的支出,包括直接发生的研发支出、直接相关的直接费用和其他相关的直接费用。

二、资本化支出减值的会计处理1. 当资本化支出发生减值时,企业需要对该资产进行减值测试,以确定资产是否需要减值。

2. 减值测试的方法通常采用资产减值测试项目的直接采用原值法,即与未来可预期的经济利益现值的差额是否为资产账面价值。

三、资本化支出减值的会计分录根据上述内容,资本化支出减值的会计分录应该包括以下步骤:1. 当发生资本化支出减值时,首先需要根据企业的会计政策确定将资本化支出减值列示为资产费用的金额。

2. 公司在确定资本化支出减值金额后,需要把相关金额及时地记入会计账簿。

3. 在记账时,应该根据资本化支出减值的对象来确定会计科目,以便确保准确计量。

4. 需要对资本化支出减值进行及时的会计核算和披露,以便监管机构和利益相关者可以了解企业财务状况。

四、总结和展望本文围绕研发支出的资本化支出减值会计分录展开论述,从资本化的概念、资本化支出减值的会计处理和具体的会计分录步骤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研发支出的资本化支出减值相关会计知识,并在实际操作中有所帮助。

未来,随着企业经营环境和会计标准的不断变化,关于资本化支出减值的会计处理方法也将不断完善和调整。

希望读者在实际操作中注重对会计法规的学习和理解,及时跟进相关政策的变化,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变化和挑战。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与累计摊销的十大区别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与累计摊销的十大区别
财 会 探 舔 斤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与累计摊铺的十大区别
一 方 飞虎 杭州 万 向职业 技术 学 院
[ 摘 要]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与累计摊销是 无形 资产核算 的重要 组成部 分 ,又都是 “ 无形资产”的备抵 项 目,它们共同
反 映 着 无形 资 产 的现 时价 值 , 既 有 共 同之 处 ,也 有 许 多区 别 , 因而 在 实 务 中时 常 对 两 者 的 关 系认识 不 清 ,存 在许 多模 糊 之 处 。 本 文 针 对 两 者 的 区别 做 一 剖 析 , 以期 达 到正 确 认 识 两者 之 间 的 关 系的 目的 。 [ 键 词 】无形 资 产 减 值 无形 资产 减 值 准备 关 摊 销 区别
耗 的计量 ” ,它把 无形资产 的价值按照一定标准分摊 到无形资产 发的3 项具体准则中包括了重新制定 的 《 8 企业会计准则第六号一
预计可使用的期限 内,以实现收入与费用则第八号—— 资产 减值 》 。新准 则
配手段或分摊过程。摊销表示的无形资产价值的减损 .主要是 由 《 企业会计准则 第六号—— 无形资产》对 无形资产 的摊销在 第 于无形资产参与生产经 营活动而形成 的价值转移 .它可 以从业务 四节后续计量 ” 了具体规定 . 作 而对无形资产如何计提减值准备 , 收入 中得到补偿。而无形资产减值是指无形资产的可收 回金额低 则在第二十条做 了交代 ,即 “ 当按照 企业会计准则第八号一 应

计入费用 .而这正是权 责发生制具体 要求的体现 。 三 准则适用不 同
对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与计提摊销的相关规定 ,在 l准则 E l

性质 目的不同
无形资产摊销是指将使 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应摊 销金额

资本化的会计处理

资本化的会计处理

资本化的会计处理在企业财务会计中,资本化是一种重要的会计处理方式。

它是将企业购置的长期资产(如房屋、设备等)的成本分摊到资产的使用寿命期间,而不是一次性作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表的会计准则。

本文将介绍资本化的会计处理方式、其背后的原理以及资本化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一、资本化的概念及原理资本化是将企业购置的长期资产的成本分摊到资产的使用寿命期间的一种会计处理方式。

其核心原理基于以下几点:1. 成本分期摊销的原则:资本化的基础是分期摊销的原则,即将长期资产成本分摊到其预计使用寿命期间。

这样可以体现资产的长期效益,避免一次性计入当期损益表对财务报表的扭曲。

2. 利益与成本的关系:资本化认为长期资产在其使用寿命期间将为企业带来连续多个会计期间的效益,因此应该将其成本分散到相关的会计期间。

这样可以更准确地反映长期资产对企业的经济利益。

3. 长期资产的折旧:资本化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是长期资产的折旧计提。

在使用寿命期间,企业按照折旧率逐年计提折旧费用,从而反映资产的价值递减和使用寿命的消耗。

二、资本化的应用范围资本化的会计处理方式主要适用于以下情况:1. 购置长期资产:当企业购置房屋、机器设备等长期使用的资产时,可以选择将其成本资本化处理。

2. 自建资产:企业自行开发、建造的资产,其成本也可以选择资本化处理。

3. 改进、扩建资产:对现有资产进行改进、扩建时,相关成本也可以通过资本化方式分摊。

资本化的应用范围可以帮助企业更加准确地反映长期资产对经济活动的支持情况,并且遵循相关会计准则和规范。

三、资本化对财务报表的影响资本化的会计处理方式会对企业的财务报表产生一定的影响。

1. 资产表:资本化处理将长期资产以资产形式呈现在资产表中,增加了企业的总资产。

同时,相关的长期负债也会相应增加,反映了企业购置长期资产所产生的债务。

2. 损益表:部分原本应作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表的成本经过资本化处理后转变为资产,因此,在损益表中所反映的费用会相应减少。

会计操作技能精通资本化与摊销

会计操作技能精通资本化与摊销

会计操作技能精通资本化与摊销在会计领域中,资本化与摊销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和技能。

它们在企业的资产管理和财务报表编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掌握资本化与摊销的操作技能对会计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资本化与摊销的概念、原则以及操作技巧。

一、资本化资本化是指将一项长期具有经济效益的支出项目计入企业资产,以逐步摊销其成本的过程。

它反映了企业对长期资产的投资和利用情况,并体现在资产的财务报表中。

资本化的原则包括以下几点:1. 支出项目具有长期的经济效益,可以为企业带来未来的收益;2. 支出项目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使其能够明确投入到特定资产中;3. 支出项目的金额较大,可以与购买或建造资产的价值相对应。

在实际操作中,会计人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来确保正确进行资本化:1. 仔细审查支出项目的性质和经济效益,确保其符合资本化的要求;2. 确定资本化的基础金额,即支出项目的成本;3. 确定资本化的摊销期限和折旧方法;4. 将资本化的金额和摊销计划记录在相应的会计科目和工具中。

二、摊销摊销是指将企业长期资产的成本分摊到相应的会计期间中,以反映资产的逐渐耗用情况,同时也可降低一次性支出对当期财务状况的影响。

摊销的原则包括以下几点:1. 摊销的金额和期限应根据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况确定;2. 摊销的方法应与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方式相匹配;3. 摊销的计算应符合会计准则和法规的要求。

在进行摊销时,会计人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步骤:1. 确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和残值;2. 选择合适的摊销方法,例如直线摊销法或加速折旧法;3. 按照摊销计划,记录摊销的金额和摊销期间;4. 定期检查资产的残值和预计使用寿命,及时调整摊销计划。

综上所述,资本化与摊销是会计操作中不可或缺的技能。

准确掌握资本化与摊销的概念、原则和操作技巧,对于正确编制企业财务报表,实现财务管理的目标至关重要。

会计人员需要时刻关注法规和会计准则的更新,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操作技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和监管要求。

财务会计中的资本化与摊销方法

财务会计中的资本化与摊销方法

财务会计中的资本化与摊销方法财务会计是企业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它涉及到资本化和摊销等重要概念和方法。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财务会计中的资本化和摊销方法,以及它们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和意义。

一、资本化方法资本化是指将企业的支出或成本转化为资产的过程。

在财务会计中,资本化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处理企业的长期投资和固定资产等方面。

首先,资本化方法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和控制资本支出。

当企业进行长期投资时,资本化方法可以将支出分摊到多个会计期间,从而减轻企业在一段时间内的财务压力。

这有助于企业更好地规划和管理资金流动,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资本化方法可以提高企业的财务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通过将支出转化为资产,企业可以将成本分摊到多个会计期间,从而减少每个会计期间的财务负担。

这有助于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并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

最后,资本化方法可以提高企业的财务透明度和可比性。

通过将支出转化为资产,企业可以更好地展示其资本投资和固定资产的价值和贡献。

这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向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传递信息,提高企业的信誉和声誉。

二、摊销方法摊销是指将企业的支出或成本分摊到多个会计期间的过程。

在财务会计中,摊销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处理企业的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等方面。

首先,摊销方法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和控制无形资产的价值和使用期限。

无形资产如专利、商标等具有一定的使用期限,通过摊销方法,企业可以将其价值逐步分摊到多个会计期间。

这有助于企业更好地评估和管理其无形资产的价值和贡献。

其次,摊销方法可以提高企业的财务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通过将支出分摊到多个会计期间,企业可以减少每个会计期间的财务负担,从而提高企业的财务稳定性。

这有助于企业更好地规划和管理资金流动,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摊销方法可以提高企业的财务透明度和可比性。

通过将支出分摊到多个会计期间,企业可以更好地展示其无形资产和长期待摊费用的价值和贡献。

财务会计中的资本化与摊销方法探讨

财务会计中的资本化与摊销方法探讨

财务会计中的资本化与摊销方法探讨在财务会计中,资本化和摊销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和方法。

它们对企业的财务报表和资产评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资本化和摊销方法进行探讨,并分析其在财务会计中的应用。

一、资本化的概念与方法资本化是指将企业长期使用的资产、费用或成本分摊到多个会计期间的过程。

它将直接与企业收入相关的成本转化为资产,以期在未来的多个会计期间内通过摊销的方式逐渐转化为费用,从而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济效益。

在资本化中,常见的资产项目包括土地、房屋、设备、机器等。

企业在购买这些资产时,可以选择将其直接列为费用,或者选择将其资本化。

如果企业选择将其直接列为费用,则在购买时会立即计入当期的成本,并在当期财务报表中反映。

而如果企业选择将其资本化,则会将相关成本列入固定资产账户,在未来的会计期间内通过摊销的方式逐步转化为费用。

资本化的好处是能够更准确地反映资产的使用价值,并且能够在未来多个会计期间内平摊相关成本,避免一次性对当期利润的冲击。

二、摊销方法的概念与应用摊销是指将资本化的费用或成本逐渐转化为费用的过程。

它通常用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长期待摊费用等项目。

摊销的目的是在适当的时机、适当的会计期间内,将资产的价值转化为费用,以准确反映企业当期的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

在摊销过程中,常用的摊销方法包括直线法、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等。

直线法是一种简单且常见的摊销方法,根据资产的估计使用寿命将其价值平均摊销到多个会计期间。

年数总和法则是根据资产的估计使用寿命和残值来计算每年摊销的金额,从而使每年摊销的金额不同。

双倍余额递减法则是根据资产的剩余价值和折旧/摊销率来计算每年的摊销金额,使前几年的摊销额比后几年要大。

三、资本化与摊销的应用案例以企业A购买一台机器为例,若该机器价格为10000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无残值,企业A选择将其直接列为费用,则当期的成本为10000元,净利润将受到10000元的冲击。

会计操作实战借款费用的资本化与摊销

会计操作实战借款费用的资本化与摊销

会计操作实战借款费用的资本化与摊销在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常常会有借款产生。

而借款所支付的利息费用又该如何在会计上进行处理呢?本文将运用实际案例,介绍借款费用的资本化与摊销操作,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会计知识。

一、借款费用的资本化借款费用(包括利息费用)的资本化,在会计上是将其纳入到资产成本中,分期摊销计入损益的一种会计处理方法。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原则上需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才能够将借款费用资本化:1.与资产的取得、建造或生产直接相关。

即借款费用必须是为了取得、建造或生产资产而产生的,与资产形成直接的因果关系。

2.费用金额可以可靠计量。

即借款费用的发生金额可以被明确计量,并且能够可靠地反映实际发生的经济事项。

以某企业A公司购置一项新设备为例,该公司为了购置新设备而向银行借款,为了得到该笔借款,公司需支付一定的利息费用。

按照上述两个条件,该笔利息费用可以被资本化,计入设备成本中。

二、借款费用的摊销资本化后的借款费用需要通过摊销的方式计入损益。

这涉及到以下会计科目的操作:1.资本化借款费用的会计分录:借:固定资产(或在建工程)-增加贷:银行贷款2.摊销借款费用的会计分录:借:摊销借款利息费用贷:应付账款(银行贷款)对于摊销周期的确定,通常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因素:1.借款费用的期限:根据借款合同可以得知借款费用的期限是多久,这可以作为其中一个参考因素。

2.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根据资产所规定的预计使用寿命,可以决定将借款费用摊销的年限。

以前述的案例为例,如果购置的新设备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借款期限为3年,那么可将该笔借款费用在3年的时间内进行摊销。

三、案例分析某企业B公司决定购置一台机器,预计使用寿命为4年。

为了购置该机器,该公司在银行借款100万元,年利率为5%。

根据借款合同约定,借款期限为3年。

首先,应对借款费用进行资本化处理。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由于借款费用与资产购置直接相关,并且费用金额可以可靠计量,故可将该笔借款费用资本化。

注会CPA:合同履约成本、合同取得成本及其摊销和减值

注会CPA:合同履约成本、合同取得成本及其摊销和减值

【知识点】合同成本★★(一)合同履约成本合同履约成本确认为资产应满足的条件如下:1.该成本与一份当前或预期取得的合同直接相关与合同直接相关的成本包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制造费用或类似费用(如,与组织和管理生产、施工、服务等活动发生的费用,包括管理人员的职工薪酬、劳动保护费、固定资产折旧费及修理费、物料消耗、取暖费、水电费、办公费、差旅费、财产保险费、工程保修费、排污费、临时设施摊销费等)、明确由客户承担的成本以及仅因该合同而发生的其他成本(如,支付给分包商的成本、机械使用费、设计和技术援助费用、施工现场二次搬运费、生产工具和用具使用费、检验试验费、工程定位复测费、工程点交费用、场地清理费等)。

2.该成本增加了企业未来用于履行(或持续履行)履约义务的资源3.该成本预期能够收回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应当在下列支出发生时,将其计入当期损益:一是管理费用,除非这些费用明确由客户承担。

二是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或类似费用)。

三是与履约义务中已履行(包括已全部履行或部分履行)部分相关的支出,即该支出与企业过去的履约活动相关。

四是无法在尚未履行的与已履行(或已部分履行)的履约义务之间区分的相关支出。

【提示】核算时应设置“合同履约成本”科目。

与“生产成本”核算方法基本相同。

【例题·计算分析题】甲公司经营一家酒店,该酒店是甲公司的自有资产,甲公司在进行会计核算时,除发生的餐饮、商品材料等成本外,还需要计提与酒店经营相关的固定资产折旧(如酒店、客房以及客房内的设备家具等)、无形资产摊销(如酒店土地使用权等)费用等。

要求:说明甲公司应如何对这些折旧、摊销进行会计处理。

『正确答案』本例中,甲公司经营一家酒店,主要通过提供客房服务赚取收入,而客房服务的提供直接依赖于酒店物业(包含土地)以及家具等相关资产,即与客房服务相关的资产折旧和摊销属于甲公司为履行与客户的合同而发生的服务成本。

该成本需先考虑是否满足收入准则资本化条件,如果满足,应作为合同履约成本进行会计处理,并在收入确认时对合同履约成本进行摊销,计入营业成本。

会计实务指南研发费用的资本化与摊销

会计实务指南研发费用的资本化与摊销

会计实务指南研发费用的资本化与摊销一、引言在企业运营过程中,研发活动是推动创新和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然而,研发费用的处理方式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本文将探讨会计实务中关于研发费用的资本化与摊销的相关规定和指导。

二、研发费用的概念和特点研发费用是指企业为获得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而进行的开发和实验所发生的费用。

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长期性:研发过程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不同于其他日常经营成本,因此需要特殊处理。

2. 未来经济利益:研发活动的成果通常可以为企业带来长期的经济效益。

3. 高度不确定性:由于研发活动的不确定性较高,实际结果可能与预期的收益存在差异。

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对研发费用的处理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企业应当将研发费用分为两类,即研发阶段和开发阶段。

1. 研发阶段:在研发阶段,研发费用应当被视为当期费用,应当及时计入损益表,并在财务报表中予以披露。

这是因为在研发阶段,预期的经济利益较为不确定,不足以支持资本化处理。

2. 开发阶段:在开发阶段,如果满足以下条件,企业可以选择将研发费用资本化处理:(1)开发项目已经通过技术可行性和商业可行性的评估;(2)企业具备完成该项目并取得经济利益的意图和能力;(3)可以可靠地衡量研发费用的金额。

资本化后的研发费用应计入资产账面价值,并在未来的摊销期间以合理的方式进行摊销。

四、中国会计准则对研发费用的处理根据中国会计准则,研发费用的处理相对灵活,并且可以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决策。

通常情况下,研发费用应当被视为当期费用进行计入。

然而,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研究与开发活动》,当企业满足以下条件时,可以选择将研发费用资本化处理:(1)研发项目具有明确的经济利益;(2)项目所需的成本可以可靠地衡量;(3)企业有能力完成该项目;(4)项目的经济效益能够可靠地估计。

资本化后的研发费用应当在合理的摊销期间以合理方式摊销,并在财务报表中予以披露。

减值与摊销会计处理方法

减值与摊销会计处理方法

减值与摊销会计处理方法标题:减值与摊销会计处理方法导言:在商业运营中,减值与摊销是会计中非常重要的概念。

减值(Impairment)是指企业资产价值降低,超出其能够产生的经济利益,需要进行减值处理。

摊销(Amortization)则是指资产价值逐渐减少的过程,通常针对有限的使用期限进行计算与处理。

本文将详细介绍减值与摊销的定义、原因、计算与会计处理方法。

一、减值的定义与原因1. 定义:减值是指企业某一资产的账面价值(Book Value)与其实际价值(Fair Value)之间的差额。

这种差额可能是因为资产价值下降、未来收益预期下降等原因引起。

2. 原因:a. 经济环境变化:经济危机、市场不景气等原因导致企业资产价值下降。

b. 技术变革:新技术的出现使得旧设备、技术或产品变得过时,导致资产减值。

c. 法律法规变更:法规限制了某些企业的特定业务,导致相关资产价值下降。

d. 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如地震、洪水等导致资产受损或无法使用,需要进行减值处理。

二、减值的计算方法1. 资产组合测试(Portfolio Test):按照资产组合的方式处理减值。

一组相关联的资产被视为一个整体,在组合水平上进行减值测试。

一旦减值发生,需要为整个组合的减值进行会计处理。

2. 基于每个资产的测试(Asset-by-Asset Test):根据每个独立的资产进行减值测试。

a. 以成本法(Cost Approach)为基础:对资产的预期未来现金流量进行估计,然后与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比较,如果未来现金流量小于账面价值,则需要减值。

b. 以市场价值法(Market Approach)为基础:根据市场上相似资产的交易价格,对资产进行估值。

若市场价值小于账面价值,则需要减值。

c.以收益法(Income Approach)为基础:通过预测资产未来可实现的现金流量,使用贴现方法估算资产的现值。

若现值小于账面价值,则需要减值。

三、减值的会计处理方法1. 一次性减值损失:出现重大减值时,通常需要将减值金额作为一次性损失计入企业的损益表或利润表中。

资本化 摊销与减值之间

资本化 摊销与减值之间

三者的联系
• 1.资本化 摊销和减值都是长期资产的会计处理 过程中的活动。 • 2.资本化过程产生了递延成本,摊销则将资本 话所产生的递延成本在一个或多个预期收益期 做费用化处理。资本化就是作为资产(尤指固 定资产,无形资产)只能分期进行摊销,而不 能直接把全部给记入当期损益。比如说借款费 用计入在建工程的部分,就是将其资本化,记 入固定资产,分期摊销。
• 第一个条件是资产支出已经发生。这一条件是指企业 购置或建造固定资产的支出已经发生,包括支付现金、 转移其他资产或者承担带息债务。 • 第二个条件是借款费用已经发生。这一条件是指已经 发生了因购建固定资产而专门借入款项的利息、折价 或溢价的摊销,辅助费用或汇兑差额。 • 第三个条件是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所必要的 购建活动已经开始。这里所指的“为使资产达到预定 可使用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活动”主要是指资产的实体 建造工作,例如主体设备的安装、厂房的实际建造等。 其中,资本化在发生意外中断的时候还应该暂停
摊销
• 定义:是将递延成本在一个或多个未来预 期收益期定期做费用化处理的过程。
• 这一过程发生在有形资产上称为折旧,发 生在无形资产上称为摊销,发生在自然资 源上称为折耗。成本摊销的具体金额取决 于:受益期,残值,年限。
减值
• 定义:是在资产的预期现金流量已经不足 以弥补资产负债表上报告的剩余成本时, 减记其账面价值的过程。
资本化 摊销与减值之间 的关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资本化
• 定义:是指符合条件的相关费用支出不计 入当期损益,而是计入相关资产成本,作 为资产负债表的资产类项目管理。简单地 说,资本化就是公司将支出归类为资产的 方式。就是对某项当期发生,但其收益预 期将延续至未来一个或多个期间的成本进 行递延的过程。

减值或摊销:商誉面临的主要问题

减值或摊销:商誉面临的主要问题

减值或摊销:商誉面临的主要问题商誉是指企业在合并或收购过程中支付的超出被收购公司净资产价值的部分,是由于被收购公司的品牌影响力、员工技能、客户关系或者其他无形资产而导致的超额支付。

商誉是一种无形资产,通常会在一定期限内摊销,但也需要不断进行减值测试,以确保其价值不会超出实际收益。

商誉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减值测试的不确定性、商誉摊销的影响以及商誉管理的挑战。

商誉的减值测试存在不确定性。

财务报表要求企业对商誉进行定期的减值测试,以确定商誉的实际价值是否高于其账面价值。

减值测试的过程非常复杂,涉及到许多估计和假设,这使得测试的结果很难确定。

这种不确定性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因为一旦商誉的价值被低估,就会导致企业的净利润减少,从而影响到投资者对企业的预期收益。

商誉摊销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影响。

商誉是一种长期资产,在其使用寿命内需要按照合理的方法进行摊销。

商誉的摊销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在摊销开始时,会导致企业的净利润和财务报表的结构发生变化,这可能会影响到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对企业的评价和决策。

商誉管理是一个挑战。

由于商誉的价值很难确定,企业需要进行持续的管理和监控,以确保商誉的价值不会超出其潜在收益。

这对企业的管理层和财务团队来说都是一个挑战,因为他们需要不断地进行商誉的减值测试,并根据测试的结果来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以确保企业的财务报表能够准确地反映商誉的真实价值。

在面对这些问题时,企业需要做好准备,加强对商誉的管理和监控,确保商誉不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造成不利影响。

企业也应该加强对商誉减值测试和摊销方法的研究,以选择最合适的方法来处理商誉,从而减少不确定性和风险。

企业还可以通过加强对商誉价值的评估和监控,来提高商誉管理的有效性和透明度,从而减少商誉管理所面临的挑战。

商誉后续会计处理的演变

商誉后续会计处理的演变

商誉后续会计处理的演变纵向看来,至今为止,商誉后续处理的演变可以大致划分为以下历程:立即注销——摊销——减值——简化减值而横向看来,我国商誉后续处理经历了从10年摊销期限到减值测试的历程;国际会计准则商誉后续处理则经历了20年摊销上限到减值的历程。

而美国商誉后续处理经历了立即注销、40年摊销上限、20年摊销上限、摊销减值并存、减值、简化减值的历程。

如果从美国这一资本市场最为发达的国家寻找商誉后续处理方式的发展轨迹,实际是朝着更加市场化更加简单化的方向在演变。

实际上,这也是符合历史的发展趋势的,并购是企业竞争的一种资本战略,而非单纯的市值管理。

对于身处竞争中的企业而言,求战则存求存则亡,因此,并购或者被并购,都是竞争需要,是市场化出清行为。

并购市场在本质上不是一个套利市场,而是一个价值交易的市场。

强合规与强监管,起到的作用更多是正本清源,而非打击市场化交易。

期望通过商誉摊销来打压估值泡沫,防范商誉爆雷,实际上是“防君子不防小人”。

而且,如果实施商誉摊销,实际是回到了20年前的做法,更像一种倒退。

要理解摊销和减值哪种方式更合理,需要我们结合时代背景,有横向的对比和历史的纵深,借鉴历史也参考他山之石。

对于其他问题,也是如此。

我们理解监管制度、市场规则以及公司投资价值,都是要从最基础的本源出发,通过历史的纵深和反复的逻辑推演得出结论。

(一)商誉减值将改为摊销?1月4日,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网站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动态(2018年第9期)》,公告了企业会计准则咨询委员会咨询委员对IFRS会计准则咨询论坛“商誉及其减值”议题文件的反馈意见。

根据反馈意见观点摘编,大部分咨询委员同意对商誉的摊销处理,认为摊销比减值更为恰当。

一石激起千层浪,“大部分咨询委员同意商誉摊销比减值更恰当”的新闻刷爆朋友圈。

虽然这是一个十分轰炸性的新闻,但大家也不要太激动。

目前对于商誉是否重回摊销的探讨,只是咨询委员内部的一个议题,甚至尚未立项,而且是针对IFRS准则。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与累计摊销的十大区别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与累计摊销的十大区别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与累计摊销的十大区别作者:方飞虎来源:《商场现代化》2008年第32期[摘要]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与累计摊销是无形资产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又都是“无形资产”的备抵项目,它们共同反映着无形资产的现时价值,既有共同之处,也有许多区别,因而在实务中时常对两者的关系认识不清,存在许多模糊之处。

本文针对两者的区别做一剖析,以期达到正确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的目的。

[关键词] 无形资产减值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摊销区别无形资产减值与摊销是无形资产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会计准则第六号——无形资产》中关于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与“累计摊销”账户的设立有许多新的变化和突破。

从资产负债表上看,“累计摊销”与“减值准备”都是“无形资产”的备抵项目,两者互为补充,共同反映无形资产账面价值的减少。

无形资产减值与摊销有着许多共同之处,所以导致实务中对两者的关系认识不清。

为此,本文着重就两者之间的区别做一探析。

一、性质目的不同无形资产摊销是指将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应摊销金额在其使用寿命内进行系统合理地分配。

累计摊销是“资产价值损耗的计量”,它把无形资产的价值按照一定标准分摊到无形资产预计可使用的期限内,以实现收入与费用的配比,属于成本的分配手段或分摊过程。

摊销表示的无形资产价值的减损,主要是由于无形资产参与生产经营活动而形成的价值转移,它可以从业务收入中得到补偿。

而无形资产减值是指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

无形资产作为资产的一种,意味着“未来经济利益”,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实质上是从“资产是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的角度出发,对可收回金额与账面价值进行定期比较。

当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时,确认无形资产发生了减值,要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从而调整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以使账面价值真实客观地反映实际价值。

无形资产减值所表示的价值减损,主要是由于企业外部环境或内部因素的变化而引起的,与生产经营的关系不大,它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与累计摊销的区别【会计实务经验之谈】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与累计摊销的区别【会计实务经验之谈】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与累计摊销的区别【会计实务经验之谈】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与累计摊销的区别作为一种长期资产,无形资产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能力逐渐降低,其价值也会在其使用期限内逐渐减少,直至全部丧失。

因此,无形资产的价值也应分期摊销。

那么无形资产的减值准备和累计摊销有什么区别呢?跟着小K一起看下去吧!1、性质目的不同。

计提摊销是对无形资产价值的分摊,并不表示无形资产价值的实际减少。

尽管摊销,特别是加速摊销,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反映诸如技术进步等因素带来的资产贬值的作用,但这并非摊销的主要作用,摊销不能及时反映与调整可收回金额与账面价值的偏差;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正是在对无形资产计提摊销的基础上,以一种更灵活、更及时的方式,确保无形资产现时价值计量信息的有用与相关。

因此,也有人认为计提减值准备是对历史成本的修正,反映了无形资产当前的价值,是一种资产计价的手段。

2、理论基础不同。

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理论基础主要是使无形资产符合资产的定义。

而当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减至账面价值以下时,由此所形成的减值已不符合无形资产的定义,因而应将这部分减值从无形资产价值中剔除,并将减值列入当期损益。

无形资产摊销的理论基础是权责发生制会计假设。

会计基本准则规定,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

权责发生制要求企业对收入与费用的确认应当以收入和费用的实际发生和影响作为计量的标准。

无形资产能在较长的时间里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而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价值将随时间的推移而消失,因此,要将其无形资产价值按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分期计入费用,而这正是权责发生制具体要求的体现。

3、核算原则不同。

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是以谨慎性原则为依据的。

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收益、低估负债或费用。

将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同时冲减其账面价值,体现了“谨慎”思想。

审计中的资产减值和摊销

审计中的资产减值和摊销

审计中的资产减值和摊销资产减值和摊销是审计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它们在企业财务报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资产减值和摊销的概念、原因、方法以及审计中的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资产减值概念与原因资产减值是指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根据资产市值下降或未来现金流量的减少等因素,对资产进行价值调整的过程。

资产减值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经济环境变动:如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市场竞争压力等因素,可能导致资产的价值下降。

2. 业绩不佳:企业的业绩不佳、利润下滑等情况可能导致资产减值的发生。

3. 技术进步:某些科技行业的资产价值容易随着技术进步而下降,如电子产品、通讯设备等。

二、资产减值方法1.减值测试法:企业应定期对其资产进行减值测试,以确定资产是否存在减值风险。

减值测试法包括确定减值测试单元、估计未来现金流量和确定减值损失等步骤。

2.资产组合减值法:企业可以将相同属性的资产组合在一起计算减值损失,以减少减值计提的复杂性。

三、摊销概念与方法摊销是指企业按照资产在其可用寿命内的使用期限,将其成本分摊到不同的会计年度中。

摊销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反映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况,实现费用与收入的匹配。

1. 直线摊销法:按照资产原值减去预计残值后的净值,除以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得到每年应摊销的数额,按照这个数额进行年度摊销。

2. 平均摊销法:将资产原值除以预计使用寿命得到平均每年摊销的数额,然后按照这个数额进行摊销。

四、审计中的应对措施在审计过程中,审计师需要根据相关法规和准则,对资产减值和摊销进行审核,确认是否符合财务报表披露要求。

具体应对措施包括:1. 查核减值准备计提依据:审计师需对企业减值测试过程进行复核,确认计提减值准备的依据合理可靠。

2. 核查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正确性:审计师需核实企业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是否符合相关法规和会计准则,确保计提金额的合理性。

3. 审查摊销政策及依据:审计师应对企业的摊销政策进行审查,确认企业是否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摊销,并核实依据的准确性。

论累计摊销与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关系

论累计摊销与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关系

论累计摊销与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关系摘要:累计摊销与减值准备都是无形资产的备抵账户,二者共同反映无形资产账面价值的减少,不同程度地体现了谨慎性原则。

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本文试对两者之间的关系做一剖析。

关键词:累计摊销减值准备关系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与累计摊销是无形资产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又都是“无形资产”的备抵项目,两者互为补充,共同反映着无形资产的现时价值。

无论是计提减值准备,还是提取摊销,都体现了“不得多计资产或是收益,少计负债或是费用”的谨慎性原则。

无形资产减值与摊销有着许多共同之处,但也有许多区别,本文着重就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做一剖析。

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与累计摊销的区别1.性质目的不同。

无形资产摊销是指将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应摊销金额在其预计使用寿命内进行系统合理的分配。

它把无形资产的价值按照一定标准分摊到无形资产预计可使用的期限内,以实现收入与费用的配比,属于成本的分配手段或分摊过程。

摊销表示无形资产价值的减损,主要是由于无形资产参与生产经营活动而形成的价值转移,它可以从业务收入中得到补偿。

无形资产减值是指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

无形资产作为资产的一种,意味着“未来经济利益”,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实质上是从“资产是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的角度出发,对可收回金额与账面价值进行定期比较。

当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时,确认无形资产发生了减值,要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从而调整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以使“账实相符”。

无形资产减值所表示的价值减损,主要是由于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引起的,与生产经营的关系不大,它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由此可见,计提摊销相对来说是内部的、静态的,计提减值准备相对来说是外部的、动态的。

计提摊销虽然表示的是无形资产价值的减损,但不能及时反映与调整可收回金额与账面价值的偏差;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正是在对无形资产计提摊销的基础上,以一种更灵活、更及时的方式,确保无形资产现时价值计量信息的有用与相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本化摊销与减值之间的关系
一资本化:是指符合条件的相关费用支出不计入当期损益,而是计入相关资产成本,作为资产负债表的资产类项目管理。

简单地说,资本化就是公司将支出归类为资产的方式。

就是对某项当期发生,但其收益预期将延续至未来一个或多个期间的成本进行递延的过程。

开始资本化的条件有三个:
第一个条件是资产支出已经发生。

这一条件是指企业购置或建造固定资产的支出已经发生,包括支付现金、转移其他资产或者承担带息债务。

第二个条件是借款费用已经发生。

这一条件是指已经发生了因购建固定资产而专门借入款项的利息、折价或溢价的摊销,辅助费用或汇兑差额。

第三个条件是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活动已经开始。

这里所指的“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活动”主要是指资产的实体建造工作,例如主体设备的安装、厂房的实际建造等。

其中,资本化在发生意外中断的时候还应该暂停
二摊销:是将递延成本在一个或多个未来预期收益期定期做费用化处理的过程。

这一过程发生在有形资产上称为折旧,发生在无形资产上称为摊销,发生在自然资源上称为折耗。

成本摊销的具体金额取决于:受益期,残值,年限。

三减值:是在资产的预期现金流量已经不足以弥补资产负债表上报告的剩余成本时,减记其账面价值的过程。

三者的联系:
1.资本化摊销和减值都是长期资产的会计处理过程中的活动。

2.资本化过程产生了递延成本,摊销则将资本话所产生的递延成本在一个或多
个预期收益期做费用化处理。

资本化就是作为资产(尤指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只能分期进行摊销,而不能直接把全部给记入当期损益。

比如说借款费用计入在建工程的部分,就是将其资本化,记入固定资产,分期摊销。

3.摊销已经进行行后,在某一时期发现预期现金流低于资产结存价值(成本减
去累计摊销)时,就可认为发生了减值。

4.确认发生减值后,则要将新的公允价值作为作为新的成本价,然后再按照剩
余使用年限与残值重新计算摊销。

5.成本摊销与资产减值都只是一个摊销过程,而不是为了估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