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存在主义感悟人的存在与人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存在主义感悟生存和人生
知足,出自《老子》第四十六章“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人们常说“知足常乐”,意指对自我的生活、事业、学习等方面现实状况的满足,表明了一种人生态度。一般来说,这种想法对于缓解消除人们处在社会环境遇到的各种紧张、焦虑、怨尤等情绪很有益处。
老子提出“知足”,中国正处在春秋战国时代变革的历史时期。当时周室衰微,分封制开始崩溃,天下诸侯纷纷扩张争霸,战乱不止,民不聊生。具有社会批判意识、忧患意识的一部分士阶层——隐士群体,认为“天下无道”,无力改变“天下大乱”的现实,也不愿同流合污,于是倡导人们控制贪欲和欲望,顺应自然,知足无为。
当今人们重提知足,也有其社会原因。在现代社会,尤其在市场经济里,每个人作为社会生产大机器上的一个零件,工作分工越加细化,个人所在组织、行业的内外部竞争持续存在,传统生活的稳定性、和谐性被打破,易产生很深的孤独感、漂泊感、虚无感乃至荒谬感,急需寻找到精神家园,知足就是人们对现实种种困境的自我顺应和融入,这是一种人们面对现实的内心情感、情绪的自我安慰和暗示,属于非理性思维,具有一定的消极性。根据认识运动的过程辩证来看,对世界认识的发展不是单纯的按理性思维如感性直观、逻辑判断等方式循序渐进的过程,也不是单纯的按非理性思维如情感、意志、信念等因素的跳跃、飞跃,而是理性思维的循序渐进过程和非理性的跳跃上升过程的有机统一。为寻求精神慰藉,非理性思维对人们认识世界、
适应世界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知足而乐就是非理性思维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起作用的典型示例。
但是,知足并不能够真正符合人内在的本性。人存在于世,有着物质、精神两方面的需求。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概括为有生理、安全、爱与归属、尊重、自我实现五个不断发展的需要层次,强调人的成长和发展。从这理论可以借鉴,人的需要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其中自我实现是核心,自我实现可定义为“不断实现潜能、智能和天资”、“完成天职或称之为天数、命运或禀性”,“在个人内部不断趋向统一、整合或协同动作的过程”。也就是说,个体之所以存在,就是能够展现、发挥个体的独一无二和禀性,能自由选择人生道路。可是现代工业生产单调重复的标准化流程、作业,与自我在物质、精神这两个方面的自由选择存在现实冲突,无法自由实现物质、精神的需要,人在现实世界中表现在没有满足感、成功感,这就导致人们感觉不到自我存在,于是“知足而乐”的生活习惯、态度这一非理性就成为应对精神危机的锦囊妙计,其实人们遇到的这一问题就是人的生存哲学问题。
存在问题和生存哲学,人们一直就在讨论这一哲学基本问题。赫拉克利特的“存在又不存在”,巴门尼德的存在与非存在,柏拉图的理念存在论、亚里士多德“存在之为存在”的问题,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康德的物自体论、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论等,传统存在论是以“主体”和“客体”的截然二分为前提的,20世纪存在主义流派的海德格尔提出存在和存在者的区别。认为传统形而上学试图追问的是
存在的问题,但追问的方式却使对存在问题的追问变成了对存在根据问题的追问,正是由于传统形而上学追问的是存在的根据,对存在者的研究取代对存在本身的研究,从而遗忘了存在。海德格尔认为存在是存在者的存在,这一方面意味着存在与存在者不可分割地共属于同一;另一方面则意味着存在与存在者有差别,存在不是存在者。用现象学的语言说,存在是对存在者的还原,存在就是括去了存在者的那个剩余者。我们首先来看看不同类型的存在者。有些存在者不能发展与自身的关系,比如木头、石子等非人的存在者莫不如此。但是,人不仅存在,而且能够发展与自身的关系、与他人及其他非人的存在者的关系。所以人不是单纯的存在者,而是有待实现的东西,按海德格尔的说法,就是人能忘却和遮蔽自身并肩负着存在的使命,将人称之为“此在”,称“此在”的存在即人的生存的最基本结构和意义为“在世”,这是此在最根本的状态。人在世的本质就是“烦”,与物打交道叫烦物, 与人打交道叫烦神,在烦中不断地筹划着、领会着自身。人在日常生活中展开三种基本生成结构: 现身、领会、言谈, 通过“现身”获知自己, 通过“领会”理解世界,通过“言谈”了解他人。海德格尔认为,从实现本己存在的可能性方面去领会谋划自己的“存在”,称本真状态。反之则“自我分解”为非本真状态,被抛在世, 从自己的本真状态脱落, 混迹在共在之中, 沉沦、异化为“常人”, 受公众意见统治, 一切依公共舆论为准则。人在世既然筹划着自身,就必须作出选择,成为本真的自我,保持独立、自由,或者非本真地存在下去,成为无个性的“常人”中的一员,“常人”怎样,我就怎
样。存在主义集大成者萨特认为,应该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人可以在存在的基础上自我造就,活得精彩。
笔者,人的存在不是现成的而是生成的,它总是向未来、向新的可能开放,而不会最终完成于某一确定的状态。现代西方生存哲学认为,生存的根据或支点不仅在人的生存之中,而且取决于人在生存中的自我理解和自我发展。现代生存哲学自觉地关注人的生存、生活的内在要素,发挥其反思功能,批判感性的内在的人性。现代西方生存哲学的确是我们进行生存哲学感悟的重要思想资源,它从人的生命感受、内在信念方面来理解看待现实世界的思想,是现代哲学共有的思维倾向,和马克思哲学有相通之处。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哲学的角度研究人的存在。马克思在批判与宗教神学互相补充、互相支持的黑格尔的泛逻辑主义,并扬弃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的过程中,以批判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力量和对感性具体的、活的人及其生活的统治和扼杀的立场,有力地扭转了人们对抽象的形而上学的看法,把现实理解为由人的感性对象性活动——实践所创设,并为人直接地感受着,从而深刻地把握住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马克思主义哲学没有阐述个体性生存,未把人的存在、生存归结为个人内在的生存感受,强调的是人的社会存在,包括人们的社会关系、社会组织和个体生存的社会性这两个方面。马克思认为人的感性对象性活动即实践是人的最基本的生存方式,而包括人的生命感觉在内的生存现实,都是在人的对象性活动中形成和变化的。因而,马克思哲学就不可能只是停留于唤醒人们的生命体验和个体意识,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