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二叉树的深度叶子结点数总结点数()

合集下载

计算二叉树中叶子结点的数目知识点

计算二叉树中叶子结点的数目知识点

计算二叉树中叶子结点的数目是二叉树数据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

在二叉树中,叶子节点是指没有左右子节点的节点。

计算二叉树中叶子节点的数目,可以通过遍历二叉树来实现。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二叉树的遍历方法。

常见的二叉树遍历方法有前序遍历、中序遍历和后序遍历。

其中,前序遍历的顺序是根节点、左子树、右子树,中序遍历的顺序是左子树、根节点、右子树,后序遍历的顺序是左子树、右子树、根节点。

在计算叶子节点数目时,我们可以使用后序遍历的方法。

后序遍历的特点是先遍历左右子树,再访问根节点。

因此,在后序遍历的过程中,当访问到一个节点时,如果该节点没有左右子节点,那么它就是一个叶子节点。

我们可以通过统计访问到的叶子节点的数目来得到整个二叉树中的叶子节点数目。

具体实现时,我们可以使用递归的方式进行后序遍历。

在递归函数中,首先判断当前节点是否为叶子节点,如果是,则将叶子节点数目加一;否则,递归遍历左右子树。

最后返回叶子节点数目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在计算叶子节点数目时,需要特别处理空二叉树的情况。

如果二叉树为空,那么叶子节点数目为零。

下面是一个使用Python实现的计算二叉树中叶子节点数目的示例代码:pythonclass TreeNode:def __init__(self, val=0, left=None, right=None):self.val = valself.left = leftself.right = rightdef count_leaves(root):if root is None:return 0if root.left is None and root.right is None:return 1return count_leaves(root.left) + count_leaves(root.right)在这个示例代码中,我们定义了一个TreeNode类来表示二叉树的节点。

count_leaves 函数使用递归的方式进行后序遍历,统计叶子节点的数目。

二叉树知识点总结

二叉树知识点总结

二叉树知识点总结1. 二叉树的性质1.1 二叉树的性质一:二叉树的深度二叉树的深度是指从根节点到叶子节点的最长路径长度。

对于一个空树而言,它的深度为0;对于只有一个根节点的树而言,它的深度为1。

根据定义可知,深度为k的二叉树中,叶子节点的深度值为k。

由此可知,二叉树的深度为所有叶子节点深度的最大值。

1.2 二叉树的性质二:二叉树的高度二叉树的高度是指从根节点到叶子节点的最短路径长度。

对于一个空树而言,它的高度为0;对于只有一个根节点的树而言,它的高度为1。

由此可知,二叉树的高度总是比深度大一。

1.3 二叉树的性质三:二叉树的节点数量对于一个深度为k的二叉树而言,它最多包含2^k - 1个节点。

而对于一个拥有n个节点的二叉树而言,它的深度最多为log2(n+1)。

1.4 二叉树的性质四:满二叉树满二叉树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二叉树,它的每个节点要么是叶子节点,要么拥有两个子节点。

满二叉树的性质是:对于深度为k的满二叉树而言,它的节点数量一定是2^k - 1。

1.5 二叉树的性质五:完全二叉树完全二叉树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二叉树,它的所有叶子节点都集中在树的最低两层,并且最后一层的叶子节点从左到右依次排列。

对于一个深度为k的完全二叉树而言,它的节点数量一定在2^(k-1)和2^k之间。

2. 二叉树的遍历二叉树的遍历是指按照一定的顺序访问二叉树的所有节点。

二叉树的遍历主要包括前序遍历、中序遍历和后序遍历三种。

2.1 前序遍历(Pre-order traversal)前序遍历的顺序是:根节点 -> 左子树 -> 右子树。

对于一个二叉树而言,前序遍历的结果就是按照“根-左-右”的顺序访问所有节点。

2.2 中序遍历(In-order traversal)中序遍历的顺序是:左子树 -> 根节点 -> 右子树。

对于一个二叉树而言,中序遍历的结果就是按照“左-根-右”的顺序访问所有节点。

2.3 后序遍历(Post-order traversal)后序遍历的顺序是:左子树 -> 右子树 -> 根节点。

二叉树习题及答案

二叉树习题及答案

1.设一棵完全二叉树共有699 个结点,则在该二叉树中的叶子结点数?1根据二叉树的第i层至多有2A(i - 1)个结点;深度为k的二叉树至多有2A k - 1 个结点(根结点的深度为1)”这个性质:因为2A9-1 < 699 < 2A10-1 , 所以这个完全二叉树的深度是10,前9 层是一个满二叉树,这样的话,前九层的结点就有2A9-1=511 个;而第九层的结点数是2A(9-1)=256 所以第十层的叶子结点数是699-511=188 个;现在来算第九层的叶子结点个数。

由于第十层的叶子结点是从第九层延伸的,所以应该去掉第九层中还有子树的结点。

因为第十层有188 个,所以应该去掉第九层中的188/2=94 个;所以,第九层的叶子结点个数是256-94=162,加上第十层有188 个,最后结果是350 个2完全二叉树:若二叉树中最多只有最下面两层的结点的度可以小于2,并且最下面一层的结点 (叶结点) 都依次排列在该层最左边的位置上,这样的二叉树为完全二叉树。

比如图:完全二叉树除叶结点层外的所有结点数(叶结点层以上所有结点数)为奇数,此题中,699 是奇数,叶结点层以上的所有结点数为保证是奇数,则叶结点数必是偶数,这样我们可以立即选出答案为B!如果完全二叉树的叶结点都排满了,则是满二叉树,易得满二叉树的叶结点数是其以上所有层结点数+1 比如图:此题的其实是一棵满二叉树,我们根据以上性质,699+1=700,700/2=350,即叶结点数为350,叶结点层以上所有结点数为350-1=349。

3完全二叉树中,只存在度为2 的结点和度为0 的结点,而二叉树的性质中有一条是:nO=n2+1 ; nO指度为0的结点,即叶子结点,n2指度为2的结点,所以2n2+1=699 n2=349 ;n0=3502.在一棵二叉树上第 5 层的结点数最多是多少一棵二叉树,如果每个结点都是是满的,那么会满足2A(k-1)1 。

实验报告二叉树求叶子结点数目

实验报告二叉树求叶子结点数目

实验报告二叉树求叶子结点数目实验目的:1.理解二叉树的概念和基本操作。

2.学会使用递归算法实现对二叉树的遍历和操作。

实验内容:给定一个二叉树,求其叶子结点的数目。

实验原理:二叉树是一种常用的数据结构,其所有节点的度不超过2、对于二叉树的遍历,有三种常见的方式:前序遍历、中序遍历和后序遍历。

其中,前序遍历是先访问根节点,然后依次访问左子树和右子树;中序遍历是先访问左子树,然后访问根节点,最后访问右子树;后序遍历是先访问左子树,然后访问右子树,最后访问根节点。

根据二叉树的定义,叶子结点即没有子节点的节点,可以通过递归的方式遍历二叉树来求解叶子结点的数目。

具体操作如下:1. 创建一个变量count,用于记录叶子结点的数目,初始值为0。

2.若当前节点为空,则返回0。

3. 若当前节点没有左子树和右子树,则说明当前节点是叶子结点,count加14. 若当前节点有左子树,则递归调用函数求解左子树的叶子结点数目,并将结果加到count上。

5. 若当前节点有右子树,则递归调用函数求解右子树的叶子结点数目,并将结果加到count上。

6. 返回count作为结果。

实验步骤:1.创建一个二叉树的类,包括节点类和二叉树类,定义根节点和相关操作方法。

2. 在二叉树类中定义一个递归函数countLeafNodes,用于求解叶子结点的数目。

3. 在countLeafNodes函数中实现上述的递归算法。

4.在主函数中创建一个二叉树对象,并插入一些节点。

5. 调用countLeafNodes函数,输出叶子结点的数目。

实验结果:经过测试,结果正确。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进一步理解了二叉树的概念和基本操作,并学会了使用递归算法实现对二叉树的遍历和操作。

特别是通过实现统计叶子结点数目的功能,我对递归算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实验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例如如何正确地进行前序遍历,并正确判断叶子结点。

通过查阅资料和与同学的讨论,我逐渐解决了这些问题。

数据结构 第6章习题答案

数据结构 第6章习题答案

第6章树和二叉树习题解答一、下面是有关二叉树的叙述,请判断正误(每小题1分,共10分)(√)1. 若二叉树用二叉链表作存贮结构,则在n个结点的二叉树链表中只有n—1个非空指针域。

(×)2.二叉树中每个结点的两棵子树的高度差等于1。

(√)3.二叉树中每个结点的两棵子树是有序的。

(×)4.二叉树中每个结点有两棵非空子树或有两棵空子树。

(×)5.二叉树中每个结点的关键字值大于其左非空子树(若存在的话)所有结点的关键字值,且小于其右非空子树(若存在的话)所有结点的关键字值。

(应当是二叉排序树的特点)(×)6.二叉树中所有结点个数是2k-1-1,其中k是树的深度。

(应2i-1)(×)7.二叉树中所有结点,如果不存在非空左子树,则不存在非空右子树。

(×)8.对于一棵非空二叉树,它的根结点作为第一层,则它的第i层上最多能有2i—1个结点。

(应2i-1)(√)9.用二叉链表法(link-rlink)存储包含n个结点的二叉树,结点的2n个指针区域中有n+1个为空指针。

(正确。

用二叉链表存储包含n个结点的二叉树,结点共有2n个链域。

由于二叉树中,除根结点外,每一个结点有且仅有一个双亲,所以只有n-1个结点的链域存放指向非空子女结点的指针,还有n+1个空指针。

)即有后继链接的指针仅n-1个。

(√)10. 〖01年考研题〗具有12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有5个度为2的结点。

最快方法:用叶子数=[n/2]=6,再求n2=n0-1=5二、填空(每空1分,共15分)1.由3个结点所构成的二叉树有5种形态。

2. 【计算机研2000】一棵深度为6的满二叉树有n1+n2=0+ n2= n0-1=31 个分支结点和26-1 =32个叶子。

注:满二叉树没有度为1的结点,所以分支结点数就是二度结点数。

3.一棵具有257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它的深度为9。

(注:用⎣ log2(n) ⎦+1= ⎣ 8.xx ⎦+1=94.【全国专升本统考题】设一棵完全二叉树有700个结点,则共有350个叶子结点。

完全二叉树的总结点数公式

完全二叉树的总结点数公式

完全二叉树的总结点数公式完全二叉树是一种特殊的二叉树结构,它的每个节点都有两个子节点,除了最后一层的叶子节点外,其他层的节点都是满的。

在完全二叉树中,叶子节点只会出现在最后一层或者倒数第二层,并且最后一层的叶子节点都靠左排列。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完全二叉树的总结点数公式以及相关的性质。

完全二叉树的总结点数公式是一个重要的数学公式,它可以帮助我们计算完全二叉树中节点的数量。

这个公式的表达式如下:总结点数 = 2的h次方 - 1其中,h代表完全二叉树的高度。

这个公式的推导过程是基于完全二叉树的性质而得出的。

在完全二叉树中,每一层的节点数都是满的,除了最后一层。

因此,在计算总结点数时,我们只需要计算除了最后一层外的节点数量,然后再加上最后一层的节点数即可。

我们来看完全二叉树的第一层。

由于完全二叉树的定义,第一层只有一个节点,即根节点。

因此,第一层的节点数为1。

接下来,我们来看完全二叉树的第二层。

根据完全二叉树的定义,第二层的节点数等于第一层节点数的两倍,即2。

继续往下,我们可以得到第三层的节点数为4,第四层的节点数为8,以此类推。

可以观察到,每一层的节点数都是2的次方。

因此,我们可以用2的h次方来表示每一层的节点数。

接下来,我们需要计算除了最后一层之外的节点数。

在完全二叉树中,除了最后一层的节点数是满的,其他层的节点数都是满的。

如果完全二叉树的高度为h,那么除了最后一层之外的节点数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除最后一层之外的节点数 = 2的(h-1)次方 - 1接下来,我们需要计算最后一层的节点数。

根据完全二叉树的定义,最后一层的节点数是小于或等于前面各层节点数的两倍。

因此,最后一层的节点数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最后一层的节点数 = 2的(h-1)次方或者 2的h次方 - 2的(h-1)次方我们将除了最后一层之外的节点数和最后一层的节点数相加,即可得到完全二叉树的总结点数。

将上述公式代入,我们可以得到完全二叉树的总结点数公式:总结点数 = 2的(h-1)次方 - 1 + 2的h次方 - 2的(h-1)次方简化上述公式,我们可以得到:总结点数 = 2的h次方 - 1这就是完全二叉树的总结点数公式。

数据结构课后习题(第6章)

数据结构课后习题(第6章)

【课后习题】第6章树和二叉树网络工程2010级()班学号:姓名: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1.从逻辑结构看,树是典型的。

2.设一棵完全二叉树具有999个结点,则此完全二叉树有个叶子结点,有个度为2的结点,有个度为1的结点。

3.由n个权值构成的哈夫曼树共有个结点。

4.在线索化二叉树中,T所指结点没有左子树的充要条件是。

5.在非空树上,_____没有直接前趋。

6.深度为k的二叉树最多有结点,最少有个结点。

7.若按层次顺序将一棵有n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的所有结点从1到n编号,那么当i为且小于n时,结点i的右兄弟是结点,否则结点i没有右兄弟。

8.N个结点的二叉树采用二叉链表存放,共有空链域个数为。

9.一棵深度为7的满二叉树有___ ___个非终端结点。

10.将一棵树转换为二叉树表示后,该二叉树的根结点没有。

11.采用二叉树来表示树时,树的先根次序遍历结果与其对应的二叉树的遍历结果是一样的。

12.一棵Huffman树是带权路径长度最短的二叉树,权值的外结点离根较远。

二、判断题(如果正确,在对应位置打“√”,否则打“⨯”。

每题0.5分,共5分)1.对于一棵非空二叉树,它的根结点作为第一层,则它的第i层上最多能有2i-1个结点。

2.二叉树的前序遍历并不能唯一确定这棵树,但是,如果我们还知道该二叉树的根结点是那一个,则可以确定这棵二叉树。

3.一棵树中的叶子结点数一定等于与其对应的二叉树中的叶子结点数。

4.度≤2的树就是二叉树。

5.一棵Huffman树是带权路径长度最短的二叉树,权值较大的外结点离根较远。

6.采用二叉树来表示树时,树的先根次序遍历结果与其对应的二叉树的前序遍历结果是一样的。

7.不存在有偶数个结点的满二叉树。

8.满二叉树一定是完全二叉树,而完全二叉树不一定是满二叉树。

9.已知二叉树的前序遍历顺序和中序遍历顺序,可以惟一确定一棵二叉树;10.已知二叉树的前序遍历顺序和后序遍历顺序,不能惟一确定一棵二叉树;三、单项选择(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写在下表对应题号下面。

二叉树的各种遍历算法及其深度算法

二叉树的各种遍历算法及其深度算法

二叉树的各种遍历算法及其深度算法一、二叉树的遍历算法二叉树是一种常见的数据结构,遍历二叉树可以按照根节点的访问顺序将二叉树的结点访问一次且仅访问一次。

根据遍历的顺序不同,二叉树的遍历算法可以分为三种:前序遍历、中序遍历和后序遍历。

1. 前序遍历(Pre-order Traversal):首先访问根节点,然后遍历左子树,最后遍历右子树。

可以用递归或者栈来实现。

2. 中序遍历(In-order Traversal):首先遍历左子树,然后访问根节点,最后遍历右子树。

可以用递归或者栈来实现。

3. 后序遍历(Post-order Traversal):首先遍历左子树,然后遍历右子树,最后访问根节点。

可以用递归或者栈来实现。

二、二叉树的深度算法二叉树的深度,也叫做高度,指的是从根节点到叶子节点的最长路径上的节点数目。

可以使用递归或者层次遍历的方式来计算二叉树的深度。

1.递归算法:二叉树的深度等于左子树的深度和右子树的深度的较大值加一、递归的终止条件是当节点为空时,深度为0。

递归的过程中通过不断递归左子树和右子树,可以求出二叉树的深度。

2.层次遍历算法:层次遍历二叉树时,每遍历完一层节点,深度加一、使用一个队列来辅助层次遍历,先将根节点加入队列,然后依次取出队列中的节点,将其左右子节点加入队列,直到队列为空,完成层次遍历。

三、示例为了更好地理解二叉树的遍历和求深度的算法,我们以一个简单的二叉树为例进行说明。

假设该二叉树的结构如下:A/\BC/\/\DEFG其中,A、B、C、D、E、F、G分别代表二叉树的结点。

1.前序遍历:A->B->D->E->C->F->G2.中序遍历:D->B->E->A->F->C->G3.后序遍历:D->E->B->F->G->C->A4.深度:2以上是针对这个二叉树的遍历和深度的计算示例。

树的叶子结点计算公式

树的叶子结点计算公式

树的叶子结点计算公式树是一种重要的数据结构,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科学和数学领域。

树由节点组成,每个节点可以有零个或多个子节点。

其中,叶子节点是指没有子节点的节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如何使用树的叶子节点来进行计算。

让我们回顾一下树的基本概念。

树由根节点、子节点和叶子节点组成。

根节点是树的顶部节点,没有父节点。

子节点是根节点的直接后代节点,而叶子节点是没有子节点的节点。

在树的叶子节点计算公式中,我们将关注叶子节点的数量以及它们的特性。

叶子节点的数量在树的结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计算叶子节点的数量,我们可以获得关于树结构的重要信息,如树的高度、深度以及节点的总数。

树的叶子节点计算公式如下:叶子节点计数 = 总节点数 - 非叶子节点计数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计算公式,让我们看一个例子。

假设我们有一个二叉树,它包含7个节点。

我们想要计算叶子节点的数量。

首先,我们需要计算非叶子节点的数量。

对于二叉树来说,非叶子节点的数量等于总节点数减去叶子节点的数量。

在这种情况下,非叶子节点的数量为4。

因此,叶子节点的数量等于总节点数减去非叶子节点的数量,即7-4=3。

所以这个二叉树有3个叶子节点。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树的叶子节点计算公式的应用。

通过计算非叶子节点的数量,我们可以推导出叶子节点的数量。

这个计算公式在树的分析和应用中非常有用。

除了计算叶子节点的数量,我们还可以使用叶子节点来进行其他类型的计算。

例如,我们可以计算叶子节点的平均值、最大值或最小值。

这些计算可以帮助我们对树的结构和内容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我们还可以使用叶子节点来进行树的遍历。

遍历是指按照一定的顺序访问树的所有节点。

通过遍历叶子节点,我们可以获得树的内容和结构的更多细节。

常见的树的遍历方式包括前序遍历、中序遍历和后序遍历。

在计算机科学和数学领域,树的叶子节点计算公式是一种重要的工具。

通过计算叶子节点的数量,我们可以获得关于树结构的重要信息。

此外,叶子节点还可以用于其他类型的计算和树的遍历。

求二叉树的深度、总结点数和叶子结点数

求二叉树的深度、总结点数和叶子结点数

求⼆叉树的深度、总结点数和叶⼦结点数⼆叉树的⼆叉链表的存储结构:typedef char TElemType;typedef struct BiTNode{TElemType data;//数据元素BiTNode * lchild;//指向左孩⼦BiTNode * rchild;//指向右孩⼦}BiTNode,* BiTree;⼀、⼆叉树的深度如果⼆叉树为空,结点的深度为0;如果⼆叉树只有⼀个结点G为例,其中,它的左右⼦树的深度为0;⽽这种情况⼆叉树的深度为1。

如果⼆叉树有两个结点D,G为例,其中,以D为根结点的⼆叉树的左⼦树的深度为0,右⼦树的深度为(0+1);⽽这种情况⼆叉树的深度为2。

…………如果⼆叉树有n个结点,⼆叉树的深度为⼆叉树左右⼦树深度的最⼤值+1。

代码:int Depth(BiTree T){int m,n;if(!T) return 0;if(!T->lchild && !T->rchild) return 1;else{m = Depth(T->lchild);n = Depth(T->rchild);return 1+(m>n?m:n);}⼆、⼆叉树的叶⼦结点数如果⼆叉树为空,⼆叉树的叶⼦结点数为0;如果⼆叉树只有⼀个结点G(左右⼦树为空)为例,⽽这种情况⼆叉树的叶⼦结点数为1。

如果⼆叉树有两个结点D(右⼦树为⾮空),G(左右⼦树为空)为例,其中,以D为根结点的⼆叉树的左⼦树的叶⼦结点数为0,右⼦树的叶⼦结点数为1;⽽这种情况⼆叉树的叶⼦结点数为1。

…………如果⼆叉树有n个结点,⼆叉树的叶⼦结点数为⼆叉树左右⼦树叶⼦结点数的和。

代码:int CountLeaf(BiTree T){int m,n;if(!T) return 0;if(!T->lchild && !T->rchild) return 1;else{m = CountLeaf(T->lchild);n = CountLeaf(T->rchild);return m+n;}}三、⼆叉树的结点数如果⼆叉树为空,⼆叉树的结点数为0;如果⼆叉树只有⼀个结点G(左右⼦树为空)为例,⽽这种情况⼆叉树的结点数为1。

二叉树的深度计算方法

二叉树的深度计算方法

二叉树的深度计算方法二叉树是一种常见的树形数据结构,在二叉树中,每个节点最多有两个子节点,分别称为左子节点和右子节点。

深度是指从根节点到最远叶子节点的路径的长度,或者是从根节点到一些节点的路径的长度。

计算二叉树的深度有多种方法,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方法一:递归法递归法是最常用的计算二叉树深度的方法之一、对于一个二叉树来说,它的深度等于左子树的深度和右子树的深度中的较大值加1、递归地计算左子树和右子树的深度,然后取较大值加1即可得到二叉树的深度。

具体的实现过程如下:1.如果二叉树为空,返回0;2. 否则,递归计算左子树的深度,记为left_depth;3. 递归计算右子树的深度,记为right_depth;4. 返回left_depth和right_depth中的较大值加1代码实现如下:```pythondef maxDepth(root):if root is None:return 0leftDepth = maxDepth(root.left)rightDepth = maxDepth(root.right)return max(leftDepth, rightDepth) + 1```方法二:层序遍历法层序遍历法是另一种计算二叉树深度的常用方法。

通过层序遍历二叉树,每一层遍历完后层数加1,直到遍历到最后一层为止,即可得到二叉树的深度。

具体的实现过程如下:1.定义一个队列,将根节点入队;2.初始化深度为0;3.循环直到队列为空:-获取当前队列中的节点数,记为当前层的节点数;-循环当前层的节点数次:-将当前节点出队;-将当前节点的左子节点和右子节点入队;-深度加1;4.返回深度。

代码实现如下:```pythondef maxDepth(root):if root is None:return 0queue = [root]depth = 0while queue:num = len(queue)for _ in range(num):node = queue.pop(0)if node.left:queue.append(node.left)if node.right:queue.append(node.right)depth += 1return depth```方法三:迭代法迭代法是另一种计算二叉树深度的常用方法。

树和二叉树的计算公式

树和二叉树的计算公式

树和二叉树的计算公式
树和二叉树是计算机科学中常见的数据结构,它们可以用于存储、搜索、排序等操作。

在进行算法分析时,我们需要知道树和二叉树的一些基本计算公式,例如节点数、深度、叶节点数等。

对于一棵普通的树,我们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节点数和深度:
节点数 = 1 + 所有子树的节点数之和
深度 = 1 + 所有子树的深度的最大值
对于一棵二叉树,我们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节点数、深度和叶节点数:
节点数 = 2^(深度+1) - 1
深度 = log2(节点数+1) - 1
叶节点数 = (节点数+1)/2
其中,log2表示以2为底的对数。

这些公式可以帮助我们在算
法分析中更准确地估计时间和空间复杂度,从而更好地设计和优化算法。

- 1 -。

二叉树最深叶子结点之和acm模式

二叉树最深叶子结点之和acm模式

二叉树最深叶子结点之和acm模式二叉树是一种常见的数据结构,它由节点组成,每个节点最多有两个子节点。

二叉树的深度是指从根节点到叶子节点的最长路径的长度。

本文将探讨如何求解二叉树中最深叶子节点的和,并介绍一种基于ACM模式的解题思路。

我们需要了解一下ACM模式。

ACM(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是计算机协会的简称,ACM模式是指解题时的一种常用方法,具有严谨性和高效性。

在ACM模式中,我们通常需要对问题进行分析、设计算法、实现代码,并对代码进行测试和优化。

接下来,我们将针对求解二叉树最深叶子节点的和这个问题展开讨论。

首先,我们需要思考如何遍历二叉树以获取所有叶子节点的深度,并计算最深叶子节点的和。

一种常用的二叉树遍历方法是深度优先搜索(DFS)。

DFS通过递归地访问每个节点的左子树和右子树,从而遍历整个二叉树。

在DFS 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记录每个叶子节点的深度,并找到最大深度。

具体实现DFS的代码如下:```pythondef dfs(node, depth, deepest, sum):if node is None:returnif node.left is None and node.right is None:if depth > deepest[0]:deepest[0] = depthsum[0] = node.valelif depth == deepest[0]:sum[0] += node.valdfs(node.left, depth + 1, deepest, sum)dfs(node.right, depth + 1, deepest, sum)```在代码中,我们使用了一个列表`deepest`来保存最大深度,使用另一个列表`sum`来保存最深叶子节点的和。

初始时,`deepest`和`sum`都是空列表。

接下来,我们可以使用DFS函数来获取最深叶子节点的和。

计算机二级上机考试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二级上机考试试题及答案

XX年计算机二级上机考试试题及答案20世纪60年代中期之前的第一代计算机网络是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

下面是的关于计算机二级上机考试试题,希望大家认真练习!1[单项选择题] 一棵二叉树中共有80个叶子结点与70个度为1的结点,那么该二叉树中的总结点数为A.219B.229C.230D.231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二叉树中,度为0的结点数等于度为2的结点数加1,即n2=n0-1,叶子结点即度为0,那么n2=79,总结点数为n0+n1+n2=80+70+79=229,答案为B。

2[单项选择题] 下面对对象概念描述正确的选项是A.对象间的通信靠消息传递B.对象是名字和方法的封装体C.任何对象必须有继承性D.对象的多态性是指一个对象有多个操作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对象之间进展通信的构造叫做消息,A正确。

多态性是指同一个操作可以是不同对象的行为,D错误。

对象不一定必须有继承性,C错误。

封装性是指从外面看只能看到对象的外部特征,而不知道也无须知道数据的详细构造以及实现操作,B错误。

3[单项选择题] 下面不能作为构造化方法软件需求分析工具的是A.系统构造图B.数据字典(DD.C.数据流程图(DFD图)D.判定表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构造化方法软件需求分析工具主要有数据流图、数据字典、判定树和判定表。

4[单项选择题] 下面不属于软件测试实施步骤的是A.集成测试B.回归测试C.确认测试D.单元测试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软件测试主要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确认测试和系统测试。

5[单项选择题] 某二叉树共有12个结点,其中叶子结点只有1个。

那么该二叉树的深度为(根结点在第1层)A.3B.6C.8D.12参考答案:D【解析】二叉树中,度为0的节点数等于度为2的节点数加1,即n2=n0—1,叶子节点即度为0,no=1,那么n2=0,总节点数为12=nO+n1+n2=1+n1+0,那么度为1的节点数n1=11,故深度为12,选D。

数据结构实验三——二叉树基本操作及运算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实验三——二叉树基本操作及运算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与数据库》实验报告实验题目二叉树的基本操作及运算一、需要分析问题描述:实现二叉树(包括二叉排序树)的建立,并实现先序、中序、后序和按层次遍历,计算叶子结点数、树的深度、树的宽度,求树的非空子孙结点个数、度为2的结点数目、度为2的结点数目,以及二叉树常用运算。

问题分析:二叉树树型结构是一类重要的非线性数据结构,对它的熟练掌握是学习数据结构的基本要求。

由于二叉树的定义本身就是一种递归定义,所以二叉树的一些基本操作也可采用递归调用的方法。

处理本问题,我觉得应该:1、建立二叉树;2、通过递归方法来遍历(先序、中序和后序)二叉树;3、通过队列应用来实现对二叉树的层次遍历;4、借用递归方法对二叉树进行一些基本操作,如:求叶子数、树的深度宽度等;5、运用广义表对二叉树进行广义表形式的打印。

算法规定:输入形式:为了方便操作,规定二叉树的元素类型都为字符型,允许各种字符类型的输入,没有元素的结点以空格输入表示,并且本实验是以先序顺序输入的。

输出形式:通过先序、中序和后序遍历的方法对树的各字符型元素进行遍历打印,再以广义表形式进行打印。

对二叉树的一些运算结果以整型输出。

程序功能:实现对二叉树的先序、中序和后序遍历,层次遍历。

计算叶子结点数、树的深度、树的宽度,求树的非空子孙结点个数、度为2的结点数目、度为2的结点数目。

对二叉树的某个元素进行查找,对二叉树的某个结点进行删除。

测试数据:输入一:ABC□□DE□G□□F□□□(以□表示空格),查找5,删除E预测结果:先序遍历ABCDEGF中序遍历CBEGDFA后序遍历CGEFDBA层次遍历ABCDEFG广义表打印A(B(C,D(E(,G),F)))叶子数3 深度5 宽度2 非空子孙数6 度为2的数目2 度为1的数目2查找5,成功,查找的元素为E删除E后,以广义表形式打印A(B(C,D(,F)))输入二:ABD□□EH□□□CF□G□□□(以□表示空格),查找10,删除B预测结果:先序遍历ABDEHCFG中序遍历DBHEAGFC后序遍历DHEBGFCA层次遍历ABCDEFHG广义表打印A(B(D,E(H)),C(F(,G)))叶子数3 深度4 宽度3 非空子孙数7 度为2的数目2 度为1的数目3查找10,失败。

求二叉树中叶子结点个数的算法

求二叉树中叶子结点个数的算法

求二叉树中叶子结点个数的算法二叉树是一种常见的数据结构,由节点和边组成。

每个节点最多有两个子节点,分别称为左子节点和右子节点。

叶子节点是指没有子节点的节点。

求二叉树中叶子节点个数的算法可以使用多种方法,下面将介绍三种常见的算法:深度优先(DFS)、广度优先(BFS)和递归。

算法一:深度优先(DFS)深度优先是一种遍历二叉树的方法,它从根节点开始,优先访问左子树,再访问右子树。

当遍历到叶子节点时,将其计数加一具体步骤如下:1. 初始化计数变量 leafCount 为 0。

2. 从根节点开始进行深度优先,使用递归函数 dfs,传入当前节点作为参数。

3. 在 dfs 函数中,如果当前节点为空,则返回。

4. 在 dfs 函数中,如果当前节点是叶子节点,则将 leafCount 加一5. 在 dfs 函数中,分别递归调用 dfs,传入当前节点的左子节点和右子节点作为参数。

具体实现代码如下:```int countLeafNodes(TreeNode* root)int leafCount = 0;dfs(root, &leafCount);return leafCount;void dfs(TreeNode* node, int* leafCount)if (node == NULL)return;}if (node->left == NULL && node->right == NULL)(*leafCount)++;}dfs(node->left, leafCount);dfs(node->right, leafCount);```算法二:广度优先(BFS)广度优先是一种逐层遍历二叉树的方法,它从根节点开始,先遍历第一层的节点,再遍历第二层的节点,以此类推。

当遍历到叶子节点时,将其计数加一具体步骤如下:1. 初始化计数变量 leafCount 为 0。

2. 使用队列 queue 存储待遍历的节点。

已知完全二叉树的结点数,求叶子节点数

已知完全二叉树的结点数,求叶子节点数
博客园 用户登录 代码改变世界 密码登录 短信登录 忘记登录用户名 忘记密码 记住我 登录 第三方登录/注册 没有账户, 立即注册
已知完全二叉树的结点数,求叶子节点数
定达到最大个数,第 h 层所有的结点都连续集中在最左边,这就是 完全二叉树 例题:假如一个完全二叉树中有743个节点, 则该二叉树中的叶子节点个数为? 假设完全二叉树中,度为0的叶子结点为n0,度为1的结点为n1,度为2的结点为n2,总结点数为n。 则n=n0+n1+n2; 并且有n-1=2n2+n1; 如果总结点数为奇数,则n1为0,为偶数,则n1为1; 带入式子求得n0: 371

完全二叉树总结点数与叶结点数关系分析

完全二叉树总结点数与叶结点数关系分析
返回
思路2:
将完全二叉树的结点按层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1开始编号,则N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中,最后一个结点的编号为N,根据完全二叉树的性质,编号为N的结点的父节点编号为【N/2】,如返回
将完全二叉树的结点按层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1开始编号,则N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中,最后一个结点的编号为N,根据完全二叉树的性质,编号为N的结点的父节点编号为【N/2】,如图所示:叶结点个数为总结点个数减去分支结点个数,而最后结点的父节点是最后一个分支结点,所以叶结点个数n0=N- 【N/2】
全二叉树总结点数与叶结点数关系分析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对一棵具有n个结点的二叉树按层序编号,如果编号为i(1≤i≤n)的结点与同样深度的满二叉树中编号为i的结点在二叉树中位值完全相同,则这棵二叉树就称为完全二叉树。
完全二叉树定义
完全二叉树性质:
如果对一棵有n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的结点按层序编号,则对任一结点i(1in),有: (1) 如果i=1,则结点i是二叉树的根,无双亲; 如果i>1,则其双亲是i/2 (2) 如果2i>n,则结点i无左孩子; 如果2in,则其左孩子是2i (3) 如果2i+1>n,则结点i无右孩子; 如果2i+1n,则其右孩子是2i+1
思路1
思路2
思路1:
先用归纳的方法找出完全二叉树中度为1的结点个数n1与总结点数N的关系,下面给出结点数N=1、2、3、4的完全二叉树,如下图
N=1n1=0
N=2n1=1
N=3n1=0
N=4n1=1
通过观察不难发现,度为1的结点个数n1=0,1,0,1……n为奇数时,n1=0,n为偶数时,n1=1;------------(1)总结点个数可以表示为N=n0+n1+n2; ------------(2)结点总数=二叉树分支数+1;二叉树分支数=0*no+1*n1+2*n2故N=1*n1+2*n2+1 --------- ---------- ---------(3)由(2)(3)得 n0=n2+1 --------------------(4)由(2)(4)得 N=n0+n1+(n0-1)----------(5)最终由(1)(5)得当N为奇数时,N=2n0-1,n0=(N+1)/2当N为偶数时,N=2n0, n0=N/2

二叉树的节点规律

二叉树的节点规律

二叉树的节点规律二叉树是一种常见的数据结构,在计算机科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节点规律如下:1. 节点数二叉树的节点数为 $n$ 个,且满足 $n = 2^{h} - 1$,其中 $h$ 为二叉树的高度。

这意味着在一个满二叉树中,节点数等于 $2^{h}-1$,在其他类型的二叉树中,节点数则少于该值。

2. 深度二叉树的深度等于最深节点的层数,也就是从根节点到最深节点的路径长度。

深度可以用递归算法求解,具体方法是将左右子树的深度比较并加一。

根节点的深度为 $1$,叶节点的深度为最大深度。

3. 节点分类二叉树节点可以分为三类:根节点、叶节点和内部节点。

根节点是二叉树中唯一的一特殊节点,它是所有节点的父节点,没有父节点。

叶节点是指没有子节点的节点,也称为终端节点。

内部节点则是除根节点和叶节点之外的所有节点,都至少有一个子节点。

4. 子节点个数由于是二叉树,每个节点最多有两个子节点。

如果一个节点有且仅有一个子节点,则该节点必须是其父节点的左子节点或右子节点。

如果一个节点没有子节点,则该节点是叶节点。

5. 节点编号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律给二叉树的每个节点编号,通常使用数组或链表的方式来存储二叉树。

对于二叉树中的任意一个节点 $i$,它的左子节点的编号为 $2i$,右节点的编号为 $2i+1$。

6. 节点权值在一些应用中,每个节点可能会有权值。

权值可以表示节点的重要程度、节点所表示的数值等。

对于具有权值的二叉树,可以对节点进行排序,如果父节点的权值大于子节点,则称为大根堆;如果父节点的权值小于子节点,则称为小根堆。

以上是关于二叉树的节点规律的介绍,掌握这些规律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使用二叉树。

完全二叉树的叶子结点数 一棵有 1001 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其叶子结点数为 ▁▁▁▁▁ 。

完全二叉树的叶子结点数 一棵有 1001 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其叶子结点数为 ▁▁▁▁▁ 。

完全二叉树的叶子结点数一棵有 1001 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其叶子结点数为▁▁▁▁▁ 。

总结以下两种理解方式:
1.完全二叉树的最后一个结点的编号是n,则它的父结点的编号为[n/2],则叶子结点个数为n-[n/2]。

结点数为奇数,所以度为1的结点有0个;所以非空左子树为0;非空右子树为0;
完全二叉树的最后一个结点的编号一定是1001,则它
的父结点的编号为1001/2=500,则叶子结点个数为
1001-500=501.非空左子树为0;非空右子树为0;
2.结点数为奇数,所以度为1的结点有0个,度为2的节点数=度为0的节点数-1,所以2*度为0的节点数-1 = 1001,所以度为0的节点数为501
n0 = n2 + 1,代入n0 + n1 + n2 = 1001得到2n2 +
1+ n1 = 1001,
n1只能是0或者1,为满足2n2 + 1 + n1 = 1001,必须n1 =0,因此n2 = 500,所以n0 = 501,即叶子个数是501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if(bt==NULL)
return 0;
if(bt->lchild==NULL&&bt->rchild==NULL)
count++;
CountLeaf(bt->lchild);
CountLeaf(bt->rchild);
return(count);
}
int CountNode (NODE* bt)/*求二叉树结点数的递归遍历算法*/
{
printf("\n\t\t\t %c",bt->data);
Preorder(bt->lchild);
Preorder(bt->rchild);
}
}
void Inorder(NODE* bt)
{
if(bt!=NULL)
{
Inorder(bt->lchild);
printf("\n\t\t\t %c",bt->data);
Inorder(bt->rchild);
}
}
void Postorder(NODE* bt)
{
if(bt!=NULL)
{
Postorder(bt->lchild);
Postorder(bt->rchild);
printf("\n\t\t\t %c",bt->data);
}
}
int CountLeaf(NODE *bt)/*求二叉树叶子结点数的递归遍历算法*/
#include"malloc.h"
#define NULL 0
#include"stdio.h"
typedef struct node
{
char data;
struct node *lchild,*rchild;
}NODE;
int count;
NODE *crt_bt_pre()/*二叉树先序创建算法*/
printf("\n\t\t\t* 3-------中序遍历*");
printf("\n\t\t\t* 4-------后序遍历*");
printf("\n\t\t\t* 5-------统计叶子数*");
printf("\n\t\t\t* 6-------统计结点数*");
printf("\n\t\t\t* 7-------求二叉树深度*");
return 0;
else
x=TreeDepth(bt->lchild);
y=TreeDepth(bt->rchild);
if(x>y)
return(x+1);
else
return(y+1);
}
void main()
{
NODE *bt;
char choice;
int j=1;
int x;
while(j)
{
printf("\n\t\t\t该二叉树的后序遍历序列为: ");
Postorder(bt);
}
else if(choice=='5')
{
count=0;
CountLeaf(bt);
printf("\n\t\t\t该二叉树有%d个叶子结点。\n",count);
}
else if(choice=='6')
{
NODE * bt;
char ch;
printf("\n\t\t\t");
scanf("%c",&ch);
getchar();
if(ch==' ') bt=NULL;
else
{
bt=(NODE*)malloc(sizeof(NODE));
bt->data=ch;
printf("\n\t\t\t请输入%c结点的左孩子:",bt->data);
{
printf("\n\n\n");
printf("\t\t\t-二叉树的基本运算--\n");
printf("\n\t\t\t************************************");
printf("\n\t\t\t* 1-------建二差树*");
printf("\n\t\t\t* 2-------先序遍历*");
printf("\n\t\t\t* 0-------退出*");
printf("\n\t\t\t************************************");
printf("\t\t\t请选择菜单号(0--7):");
scanf("%c",&choice);getchar();
if(choice=='1')
{
count=0;
x=CountNode(bt);
printf("\n\t\t\t该二叉树共有%d个叶子结点。\n",count);
}
else if(choice=='7')
{
x=TreeDepth(bt);
printf("\n\t\t\t该二叉树的深度为%d",x);
}
else if(choice=='0')
}
else if(choice=='2')
{
printf("\n\t\t\t该二叉树的先序遍历序列为: ");
Preorder(bt);
}
else if(choice=='3')
{
printf("\n\t\t\t该二叉树的中序遍历序列为: ");
Inorder(bt);
}
else if(choice=='4')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j=0;
printf("\t\t\t程序结束!\n");
}
}
}
街拍Q438K3bt53Kv
{
if(bt==NULL)
return 0;
else
count++;
CountNode(bt->lchild);
CountNode(bt->rchild);
return(count);
}
int TreeDepth(NODE* bt)/*求二叉树深度的递归遍历算法*/
{
int x,y;
if(bt==NULL)
bt->lchild=crt_bt_pre();
printf("\n\t\t\t请输入%c结点的右孩子:",bt->data);
bt->rchild=crt_bt_pre();
}
return(bt);
}
void Preorder(NODE* bt)/*二叉树先序递归遍历算法*/
{
if(bt!=NULL)
{
printf("\n\t\t\t请输入按先序建立二叉树的结点序列: ");
printf("\n\t\t\t说明:逐个输入,输入空格代表后续结点为空,按回车输入下一个结点.");
printf("\n\t\t\t请输入根结点: ");
bt=crt_bt_pre();
printf("\n\t\t\t二叉树成功建立!\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