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岳阳楼记(名师教案)【九上部编语文】

合集下载

(名师整理)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0课《岳阳楼记》省优质课获奖教案

(名师整理)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0课《岳阳楼记》省优质课获奖教案

(记叙)(包括导引新课、依标导
人不堪其忧,仲淹不改其乐也。

(副宰相)谪守邓州。

勤政爱民,有政声,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仲淹少年时为什么发愤苦读?
“广”,
”,是关键词,
楼记
情感态度价值观:
负和思想情怀。

朗读法,合作探究法。

中的虚
“则有……者矣”是一长定语句。

“者”指代“览物之情”。

以第
虑谗言,惧怕讥讽,满眼凄凉,感伤到极点而悲痛的心情了。

”“……就会产
象。

洋洋,众多或盛大貌,这里形容喜的样子。

朗读时“喜”字后要稍
浓厚的感情色彩。

以第
(不具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
迁客骚人的悲喜观呢?请欣赏文章最后一部分。

和用法。


以及由景而生的。

不同的“情”。

作为一篇“
的本意却不在写景抒情,而在于由此引出一番振聋发聩的讨论来
学生讨论、归结: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往往因个人遭遇或外物的触化而发生变
个人遭遇也没有关系。

系。

他们的悲喜是和民
生疾苦和国家命运相关的。

是作者所认为的“古仁人之心”。

提示:作者以天下为己任,常说“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的机会,提出这种理想化的人物来,正是为了“假托古人,自写怀抱”,表明
步领会本文“景”“情”“理”
忧。

(部编)人教语文九年级上册《阅读 10 岳阳楼记》优质教案_7

(部编)人教语文九年级上册《阅读 10 岳阳楼记》优质教案_7

《岳阳楼记》教学目标:1、理清思路,学习将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结合的写法。

2、理解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理想境界,树立准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学习将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结合的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的人生理想和政治抱负,树立准确的人生观。

设计思路:一、引入:《渔家傲秋思》表面写的是思乡,其实其中的白发将军就是作者的写照,作者借白发情、征夫泪含蓄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而今天我们要篇文章一改含蓄风格。

二、温故知新:1、通假字:百废具兴属予作文以记之2、一词多义:予观夫巴陵胜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南极潇湘此乐何极感极而悲者矣而或长烟一空或异二者之为浊浪排空长烟一空政通人和北通巫峡3、词类活用百废具兴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忧谗畏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4、句子翻译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三、品读文本1、范仲淹的谥号是什么?(文正)“文正”这个谥号在宋代是对一个文官极高的褒奖,范仲淹之所以被授予“文正”这个谥号,除了他的政绩之外,还因为他的一种思想,而这种思想就写在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中。

你知道是哪一句道出了他的思想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资料助读:范仲淹幼年丧父,生活贫苦,却刻苦读书,少有大志。

据《宋史》记载,他从小就立下“不能利泽生民,非丈夫平生之志”的誓言。

欧阳修给他写得墓碑文也说:“公少有大节,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先忧后乐”是他毕生所求。

2、开篇为何不直抒胸臆?作此文受谁之托?背景链接:滕子京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

文正与之友善,爱其才,恐后贻(遗留)祸。

然滕豪迈自负,罕(很少)受人言,正患无隙以规之。

九年级语文上册《岳阳楼记》优质教案优秀3篇

九年级语文上册《岳阳楼记》优质教案优秀3篇

课时篇一一、预习1、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2、背诵全文。

二、导入上节课我们已疏通文意,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深入研究课文。

三、正课1、朗读课文。

2、背诵前要理解文章层次结构,这样有助于快速掌握文章内容,快速背诵。

下面请同学们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讨论并归纳: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段):记叙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及作记的缘由,由此发出一篇之意。

第二部分(2-4段):文章主体。

写迁客骚人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

第1层(2段):写洞庭湖雄伟壮丽的景象并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问。

第2层(3、4段):用两个排比段分别写出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一明一暗,一喜一悲,形成鲜明对比。

3、提问:写文章,往往以一两个警句(关键性词句)振起全篇,第1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这背景是什么?说明了什么?4、提问:第2段写洞庭湖的。

全景,用衔远山,吞长江,如果把衔改为连,把吞改为接好不好?为什么?讨论并归纳:洞庭湖是无生命之物,用衔吞则使人产生有生命之感,把远山长江跟洞庭湖的关系写得活灵活现,成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动人画面。

如果用连接来替换,只是客观地说明三者的相对位置,画面是静止的,效果没有这样好。

5、提问:从岳阳楼上看到的雄伟景象有哪些?讨论并归纳:(1)气势非凡:衔远山,吞长江。

(2)宽阔无边: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3)湖光山色: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讨论并归纳: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7、朗读第3段,提问:这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讨论并归纳:极力渲染悲的气氛。

因己而悲。

8、朗读第4段,提问:这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讨论并归纳:极力渲染喜的气氛,因物而喜。

讨论并归纳: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喜。

这样写是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情自然转入议论,突出全文的主旨。

10、提问:古仁人之心是怎样的?讨论并归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岳阳楼记》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岳阳楼记》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语】1046年,范仲淹的挚友滕⼦京谪守巴陵郡,重修岳阳楼。

当时,范仲淹亦被贬在邓州做官。

滕⼦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记,并送去⼀本《洞庭晚秋图》。

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表达了他“不以物喜,不以⼰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忧,后天下之乐⽽乐”的政治抱负。

激励我们要以天下为⼰任,树⽴崇⾼的理想,要有宽阔的胸怀。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课⽂ 宋代: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以记之。

(具通:俱)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湖。

衔远⼭,吞长江,浩浩汤汤,横⽆际涯;朝晖⼣阴,⽓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观也,前⼈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异乎? 若夫霪⾬霏霏,连⽉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星隐曜,⼭岳潜形;商旅不⾏,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萧然,感极⽽悲者矣。

(隐曜⼀作:隐耀;霪⾬通:*⾬) ⾄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或长烟⼀空,皓⽉千⾥,浮光跃⾦,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之⼼,或异⼆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悲;居庙堂之⾼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乐耶?其必⽈:“先天下之忧⽽忧,后天下之乐⽽乐”乎。

噫!微斯⼈,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五⽇。

教案 教学⽬的 1.朗读、背诵全⽂。

2.学习⽂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起的写法。

3.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4.学习和积累⽂⾔词汇。

重点难点 1.重点: (1)朗读和背诵全⽂。

(2)学习和积累⽂⾔词汇。

2.难点: (1)学习⽂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起的写法。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部编版)第10课《岳阳楼记》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部编版)第10课《岳阳楼记》教案

第三单元第10课岳阳楼记【教学目标】1.积累“观”“极”“或”“以”“然则”等文言词语,疏通文意,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3.理解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教学重点】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情境导入】同学们,范仲淹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他出身贫寒,为官以后始终严于律己,以人民疾苦为念,并以所得俸禄在家乡置“义田”千亩,救济族中贫寒的人,死后无余财;在朝廷则敢于直言进谏,被欧阳修誉为“立朝有本末”,虽屡遭贬谪,而全不在意。

俗话说,“文如其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范仲淹的代表作《岳阳楼记》,看看他是怎样通过自己的文章来真切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以及表达了怎样的思想。

【新课解读】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学提示及要求:1.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和朗读节奏。

2.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读懂文句,初步理解全文大意。

3.请试着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明确:1.滕.(Ténɡ)谪.守(zhé)衔.(xián)骚.人(sāo)淫.雨(yín)霏.霏(fēi)樯.倾(qiánɡ)楫.摧(jí)冥.冥(mínɡ)谗.(chán)波澜.(lán)芷.(zhǐ)汀.兰(tīnɡ)郁.郁(yù)神怡.(yí)偕.忘(xié)嗟.夫(jiē)朝晖.(huī)潜.形(qián)皓.月(hào)朗读点拨:本文骈散结合,朗读时应注意节奏。

读骈句,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如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其余按意义划分,不要读破句,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相邻的两组骈句之间,要有稍长的停顿,如,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部编版语文九上第10课《岳阳楼记》教案

部编版语文九上第10课《岳阳楼记》教案

岳阳楼记目标定位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文。

2.积累掌握文言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熟练地翻译课文。

3.品味优美语言,学习记事、写景、议论紧密结合的写法。

4.体会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进步的政治主张。

重点难点1.背诵并默写课文,翻译课文。

2.品味优美语言,体会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积累掌握文言词语,熟练地翻译课文。

重点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2.积累掌握文言词语,熟练地翻译课文基础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江西的滕王阁因“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的《滕王阁序》而闻名天下,湖北的黄鹤楼因崔颢的《黄鹤楼》一诗而声名远播。

洞庭淜畔的岳阳楼,也是文人墨客云集的地方,因孟浩然、李白、杜甫等人的题咏而名扬天下;到了宋代,更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而熠熠生辉。

今天就让我们跟着本文的记述,去洞庭一游,去感受那万顷碧波的阴晴明暗,去聆听作者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拳拳心语吧!二、整体感知1.明确学习目标。

2.范读课文(1)学生听读课文,注意字音,语句的节奏、停顿、轻重音等,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学生自由朗读两遍课文,进一步感知课文内容,做到流利朗读。

(3)指名朗读或齐读,教师对学生的误读或语气的轻重缓急给予必要的指导。

3.疏通文义。

(1)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义。

如遇问题,先在四人小组内讨论解决。

教师明确重点词语(可适当介绍通假字等文言现象)。

越明年....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朝晖.夕阴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连月不开.薄.暮冥冥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至若春和景.明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是进.亦忧,退.亦忧微.斯人,吾谁与归.(2)指名学生翻译课文,其他学生补充,教师对疑难语句给予引导。

例如,“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皓月千里,浮光跃金”等句子,学生能正确理解即可,不必做对号入座式的硬译。

第10课《岳阳楼记》教案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0课《岳阳楼记》教案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2】、特殊用法归纳
(1)、一词多义。
⑴和: 政通人和(和乐) 至若春和景明(和煦)
⑵通: 政通人和(顺利) 北通巫峡(通向)
⑶观: 予观夫巴陵胜状(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
⑷空: 浊浪排空(天空) 长烟一空(消散)
⑸一: 一碧万顷(一) 长烟一空(全)
⑹极: 南极潇湘(尽,直通) 感极而悲者矣(极点)此乐何极(穷尽)
“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2、朗读课文,扫清障碍(做到借助课文注释和词典对文中字的形、音和词的含义有清楚明白的了解,为研习课文内容扫清障碍。)
(1) 读准字音:谪守Zhé 怒号Háo予观夫fú属于作文zhǔ 偕忘xié樯倾楫摧qīng浩浩汤汤shāng
第三部分(5自然段):抒发作者的阔大胸襟和政治抱负。这是全文的核心。
(二)析一析
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而“重修岳阳楼”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滕子京在逆境中“不以己悲”,仍奋发有为,有阔大的胸襟,和一般的“迁客”不同。
2.哪些句子写岳阳楼大观?作者在这里没有对岳阳楼详加描绘,原因是什么?
(洞庭湖全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湯湯,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我国古代的很多名胜古迹,大多留下了文人骚客的诗词歌赋。比如,我国古代的三大名楼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上面就铭刻了很多美文妙句。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令人神往之至;崔灏《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让人回味无穷;而岳阳楼上,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唱不衰。《岳阳楼记》成为写景状物抒情的名篇。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第10课 岳阳楼记教案(详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第10课 岳阳楼记教案(详案)

10.岳阳楼记【教学目标】1、积累掌握文言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2、学习记事、写景、议论紧密结合的写法,学习精炼、生动的语言;培养翻译和朗读的能力。

3、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进步的政治主张。

4、背诵全文教学【教材分析】重点:1.掌握重要加点字词,背诵课文难点:1.学习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

2.抓住本文骈散结合的写法。

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合理停顿,抑扬顿挫,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达到顺畅地背诵全文的目的。

【教学设想】本课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言文。

作者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范仲淹。

文中除了大量的文言实词、虚词和重要的句子需要翻译理解外,还要学习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

因此学习中把重点放在文言知识的掌握上,难点放在对文章主旨的把握上。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封建时代许多有志的文人士大夫都把“穷则独善其身,大则兼济天下”当作自己的人生信条。

他们为官时积极从政,力主改革,为官一方,造福百姓;被贬时,则寄情山水,独善其身。

苏轼、柳宗元、范仲淹都是其中的代表。

特别是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是表现出了阔大的胸怀和远大的抱负。

成为天下人的楷模。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名篇《岳阳楼记》。

二、作家作品简介1.作家简介: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深刻。

26岁登进士第,因敢于直言强谏,屡遭贬斥,久不被重用。

宋仁宗天圣年间任西溪盐官,建议在泰州修捍海堰。

宝元三年,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屡立战功。

庆历三年,西夏请和,范仲淹还朝,任参知政事。

曾提出十条改革措施,包括限制以“思荫”为官,选用干练的人员、严格执行政令,又主张兴修水利。

因遭保守派反对罢政,于庆历五年贬放邓州,以后还做过杭州、青州的太守。

语文九年级上册《岳阳楼记》教学设计(精选5篇)

语文九年级上册《岳阳楼记》教学设计(精选5篇)

语文九年级上册《岳阳楼记》教学设计(5篇)在工作和生活中,少不了要写各种各样的文档,不论是写制度、写总结、写计划、写方案、写教案还是写其它的材料,能写出一篇好的文档,体现了一个人的文笔,也体现着一个人的能力,下面是我整理的《语文九年级上册《岳阳楼记》教学设计(5篇)》,快快拿去用吧!语文九年级上册《岳阳楼记》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疏通文句,并尝试背诵课文。

2、识记文言一些文言实词、虚词。

3、能找出过渡性的词句,体会课文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特点。

【教学重点】1、朗读、背诵。

2、体会课文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多媒体出示词句练习:1、解释词义:⑴乃重修岳阳楼⑵属予作文以记之⑶予观夫巴陵胜状⑷此则后阳楼之大观也⑸前人之述备矣⑹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⑺若夫霪雨霏霏⑻薄暮冥冥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⑽至若春和景明⑾而或长烟一空⑿宠辱偕忘⒀或异二者之为⒁是进亦忧,退亦忧2、翻译:⑴览物之情,得无异乎?⑵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⑶微斯人,吾谁与归?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二、精心导入1、以赏析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导入课文。

2、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三、解难答疑1、学生集体朗读课文。

2、请学生说说预习感受。

3、学生质疑,小组讨论后,教师点拨明确。

4、学生自由朗读刚才自己有疑难的语句,进一步疏通句意。

四、研读分析本文做到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的高度融合,这是本文的一大特色:1、请同学们找出对应的语段或语句。

2、第一节的“谪守”与第二节的哪个词对应?他们被“谪”后的心情会怎样?明确:“谪守”与“迁客”对应。

3、第二节中有一个过渡句,自然地引出下文对“迁客”之“情”的描写,请找出来,读一读。

明确:过渡句“览物之情,得无异乎?”4、“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有“异”,那么究竟有什么不同呢?为什么会有不同呢?明确:“物”“异”而“情”“异”:阴冷险恶──悲;春光明媚──喜。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0 岳阳楼记 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0 岳阳楼记 教案

10 岳阳楼记教案教材分析:《岳阳楼记》是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的名作。

文章通过对洞庭湖两种不同景色、不同心情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政治抱负。

全文立志高远,气势磅礴,语言优美,不失为古代散文的上乘之作。

文章描写的雄伟壮阔、气象万千的洞庭景象,曾使古今多少读者为之倾倒;作者昂扬的激情,豁达的胸怀,又曾让古今多少读者振奋砺志!教学中教师要调动所有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观其湖、感其情而通其志,进而弘扬传统文化的瑰宝。

教学目标:1.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所体现的作者的胸怀和抱负。

2.了解本文借景抒情,借记抒怀,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为一体的写法。

教学重点:借助流畅的诵读理解全文。

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翻译课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通过反复诵读,了解了文章的大概内容,这节课我共同赏析这篇千古名文。

二、复习作者相关介绍补充: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他曾任参知政事(副宰相),敢于直言,实行有一定进步意义的政治改革,不幸遇到排斥被贬放邓州任太守。

《岳阳楼记》便是他在邓州上任应好友滕子京所请而作。

三、疏通文意(一)结合书下注释,默译。

(二)小组民主讨论,互译。

(三)个别疑难句子,共译。

四、大屏幕展示学生课前搜集到的对联和诗赋,师生共同赏析,全面了解岳阳楼的文化背景。

五、播放岳阳楼风光片,进入课文情境。

六、赏析全文以主旨句带动全文的分析,设计如下思考题:(1)整篇文章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全文表现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政治抱负和“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博大胸襟。

(2)理出文章的整体思路?叙事――写景――抒情――议论(3)叙事部分交待了什么?作记缘由(4)写景部分写了什么?表达怎样的情感?运用了什么手法?阴――――晴(对比)悲――――喜(对比)(5)个别找出描写洞庭湖上阴冷画面和晴明画面的语句和写登楼者不同心情的语句。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0《岳阳楼记》第2课时【教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0《岳阳楼记》第2课时【教案】

10 《岳阳楼记》教案(二)教学目标:1.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体会文章骈散结合的语言。

2.领会作者博大的胸襟和旷达的思想情怀,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1.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境界。

2.学习文章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体会文章骈散结合的语言。

教学难点:1.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2.学习文章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 以比赛的形式检查背诵。

2.抢答: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谪守巴陵郡谪: 贬官②予观夫巴陵胜状胜: 美好③朝晖夕阴晖: 日光④锦鳞游泳鳞: 代指鱼⑤长烟一空一: 全⑥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 嘱咐(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政通人和, 百废具兴。

政事顺利, 百姓和乐, 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②沙鸥翔集, 锦鳞游泳。

沙洲上的白鸥时而飞翔, 时而停歇, 美丽的鱼儿游来游去。

③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不因外界环境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或喜或悲。

二、④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三、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 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四、精读赏析1.朗读课文, 说说作者分别描写了哪几幅洞庭湖的景色?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文中具体语句赏析。

(小组交流、讨论, 派代表展示成果。

)明确: 巴陵胜状图;凄风阴雨图;春和景明图。

巴陵胜状图:(1)气势非凡: “衔远山, 吞长江”。

运用拟人、对偶的修辞手法, 极写洞庭湖浩大的气势。

(“衔”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湖与山的关系, “吞”不仅生动形象写出了湖与江的关系, 而且读来有气势磅礴之感。

两个动词形象再现了洞庭湖的浩瀚气势, 使静景富有动态感和活力。

)(2)壮阔无边: “浩浩汤汤, 横无际涯”。

极言水波壮阔, 从空间上形容水势的浩荡和湖面的宽阔无边。

(3)气象变化多端:“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

描写不同时间洞庭湖的不同景色, 表现了它景象的千变万化。

岳阳楼记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4篇

岳阳楼记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4篇

岳阳楼记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岳阳楼记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精选4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岳阳楼记》的作者、创作背景和历史价值。

2.理解文中描绘的景色和人物形象。

3.分析文中的写景技巧和修辞手法。

4.感受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人民的关爱之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1.文中描写的意境和形象的把握。

2.理解文中修辞手法的运用。

3.发表个人观点和表达合理的感受。

教学方法:1.讲授法。

2.课堂讨论法。

3.个别辅导法。

教学准备:1.多媒体设备。

2.课件:展示文本、图片。

3.学生课本和教辅。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岳阳楼的图片,引出《岳阳楼记》一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让学生讨论自己的家乡是否有名胜古迹,有的话请简单介绍一下,并说说自己对家乡的爱和对名胜古迹的敬佩之情。

二、讲授《岳阳楼记》(30分钟)1.教师简单介绍《岳阳楼记》的作者、创作背景和历史价值。

2.教师讲解文中描绘的景色和人物形象,引导学生理解文中的意境和情感。

3.教师分析文中的写景技巧和修辞手法,如拟人、借景、比喻等。

4.请学生读一遍课文,理解全文大意,并标注出自己认为重要的段落和句子。

三、个别辅导和小组讨论(20分钟)1.教师根据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进行个别辅导,解答学生对文中理解不透彻的问题。

2.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互相讨论各自标注的重要段落和句子,并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四、展示和讨论(20分钟)1.请学生代表小组上台展示自己的标注和理解,并讲述自己的感受和观点。

2.全班讨论,教师指导学生解答对方的问题,扩展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五、总结和巩固(10分钟)1.教师对学生的观点、理解和表达进行总结,回顾本节课学到的知识。

2.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课堂讨论和个人理解,写一篇关于自己家乡名胜古迹的文章,并用文中的修辞手法进行修饰。

岳阳楼记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精选4篇(二)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和掌握《岳阳楼记》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2.能够运用相关的阅读策略和技巧,归纳整理文章的结构和篇章层次;3.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4.能够通过写作活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素养。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0课《岳阳楼记》名师教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0课《岳阳楼记》名师教案

10 岳阳楼记我国的很多名胜古迹,都留下了文人骚客的诗词歌赋。

比如我国古代的三大名楼——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上面就铭刻了很多美文妙句。

王勃《滕王阁序》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令人神往之至;崔颢《黄鹤楼》中的“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让人回味无穷;而岳阳楼上,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唱不衰,《岳阳楼记》成为写景状物、抒发真情的名篇。

1.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

2.品味文章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以及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4.正确理解和评价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理想和政治抱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古往今来,迁客骚人为洞庭湖壮丽的景观书写了浩如烟海的优美文字,岳阳楼上更是题满了文人的诗词歌赋。

因此,有人说,岳阳楼就是一部文学史,连范仲淹也说“前人之述备矣”。

面对前人熠熠生辉的文字,范仲淹没有像李白登临黄鹤楼时那样“眼前有景道不得”,而是另辟蹊径,用神来之笔使岳阳楼再放异彩,《岳阳楼记》从此名于世,传于后,一纸文章天下传。

那么,这篇文章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魅力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去寻找答案吧。

请大家打开书,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有气势。

(板书文题、作者)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指导朗读(1)读出骈句的节奏感、散句的错落有致。

(2)准确把握情感,注意语气的轻重缓急。

其中,第①段以叙为主,应读得舒缓。

第②段写洞庭湖景的文字,气势雄壮,应读得开朗雄浑。

“前人之述备矣”语调转入平缓。

“然则”引出新意境,语调应升高。

“得无异乎”应读出疑问语气。

第③段以“若夫”起笔,意味深长,“若夫”以下描写了一段悲凉的情境,由天气的恶劣写到人心的凄楚。

第④段从“至若”领起写景,描摹出一幅湖光春色图,色彩明丽,生机盎然,应读出欢乐和畅的韵味。

“此乐何极”一句把喜悦的感情推向高潮。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岳阳楼记》精品教案.docx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岳阳楼记》精品教案.docx

10.岳阳楼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熟记文言生字、特殊文言词语和句式,识记作家作品。

品味精练、生动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赏析精彩语段,理解作家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理解本文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以及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的忧乐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学习重点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加强文言词汇的积累。

把握文章的思路,理解作者的博大胸襟弓政治抱负。

学习难点理解本文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以及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学法指导诵读法;品读法;讨论探究法。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环节一新课导入同学们,我国的很多名胜古迹,都留下了文人骚客的诗词歌赋。

比如我国古代的三大名楼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上面就铭刻了很多美文妙句。

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鹫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令人神往之至;崔激《黃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让人回味无穷;而岳阳楼上,范仲淹的“先天下Z忧而忧,后天下Z乐而乐”传唱不衰。

《岳阳楼记》成为写景状物抒发真情的名篇。

今天,我们就来阅读这一名篇,看看它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环节二主学习一、助学资讯1 •作者简介: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号“文正。

”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颇深。

他以六十四岁的人生,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政治主张,深受当世和后人称道。

文章和诗词俱脱俗超凡,是其心志和情感的形象外化。

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2.背景介绍: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范仲淹因提出政治改革主张,触动了朝廷中保守派的利益,被罢去参知政事(副宰相)的职务,贬放邓艸1 (现在河南省邓县)。

第二年六月,谪守巴陵的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行将落成,函请范仲淹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

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就是在这年九月十五日写成。

二、字词积累 1. 听录音朗读,读准下列字音。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阅读:10岳阳楼记》公开课教案_0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阅读:10岳阳楼记》公开课教案_0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读文章最后一段,感悟作者思想。

2.阅读背景资料,体会作者如何劝勉好友滕子京。

3.品味关键语句,感悟作者崇高的思想境界以及济世情怀。

4.赏析课文语言特色,体会课文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为一体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1. 读文章最后一段,感悟作者思想。

2.阅读背景资料,体会作者如何劝勉好友滕子京。

3.赏析语言特色,体会课文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为一体的写法。

难点:品味关键语句,感悟作者崇高的思想境界以及济世情怀。

教学方法:朗读法:以朗读为主线,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自读自悟、合作探究,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博大胸怀。

点拨法:利用本文语言特点,抓住精彩的段落,深入领会关键的语句,深入作品的意境。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预习作业学生:预习感知文本,查找相关背景资料教学过程:一. 走进作者他生于北宋,一个内忧外患的时代;他少年苦学,有志于天下;他屡遭贬谪,几起几落却百折不挠;他造福百姓,实行改革,遭到排挤却不改其志;他捐资购买千亩良田,成立公偿金,扶贫助弱;他去世后,朝廷给予他宋代文臣最高等级的谥号——文正,以褒奖他济世治国的功绩。

师导语:“文正”这个谥号在宋代是对一个文官极高的褒奖,范仲淹之所以被授予“文正”这个谥号,除了他的政绩之外,还因为他的一种思想,而这种思想就写在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中。

设计意图:设计这一环节,可让学生了解范仲淹的生平,增强学生对他的钦佩之情,激发求知欲。

二. 学习课文(一)品读文末,感悟作者思想1.文章哪一个地方道出了作者的思想?学生回答,教师范读,并请同学说说意思。

教师引导:有个问题想问问大家,这句话出现在文章最后一段,那是不是范仲淹写着写着突然灵光一现想到的呀?如果是早已有之的,你能找出证据吗?(引导学生从作者的介绍中找出来)2.其实我们刚才读过的课文里也有一个字提到这种思想很早就有了,你能发现么?哪一个字?引导回答:“尝”就是“曾经”,说明这种思想早已有之。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十课《岳阳楼记》语文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十课《岳阳楼记》语文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十课《岳阳楼记》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岳阳楼记》的基本内容,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并掌握课文的生字词及重点句子。

提高文言文阅读和欣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解读课文。

学会通过注释、工具书等手段解决阅读中的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范仲淹的博大胸怀和高尚情操。

培养热爱自然、关注社会、关爱他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并掌握课文的生字词及重点句子。

2.教学难点:文言文的阅读理解。

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图片、视频等手段,展示岳阳楼的美景,激发学生兴趣。

简要介绍范仲淹的生平及创作背景。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学生查找并学习课文的生字词。

3.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理解其含义。

分组讨论,探讨作者的情感及表达方式。

4.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和讲解。

对课文中的难点进行解析,帮助学生理解。

5.情感体验让学生通过朗读、背诵等方式,感受作者的情感。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

6.作业布置完成课后练习题。

四、教学细节1.生字词学习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注释、工具书等方式学习生字词。

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教师进行点评。

2.重点句子解析教师针对课文中的重点句子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学生通过朗读、背诵等方式,感受句子的美感。

3.情感体验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等方式,感受作者的情感。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教师进行点评。

4.课后作业教师布置课后练习题,要求学生按时完成。

教师批改作业,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五、教学反思1.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有所提高。

2.学生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并产生共鸣。

3.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

4.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良好,但部分学生仍需加强文言文阅读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掌握了《岳阳楼记》的基本内容,还提高了文言文阅读和欣赏能力。

【教案】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0岳阳楼记

【教案】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0岳阳楼记

【教课设计】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0岳阳楼记1.有感情地朗诵课文,掌握重音及节奏并背诵全文。

2.赏析精练、生动的语言及出色语段。

3.学习文章将叙事、写景、抒怀和谈论奇妙联合的写法。

4.深刻理解和正确评论范仲淹“天生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生活理想和政治志向,建立正确的人生观。

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封建时代很多有志的文人士医生都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看作自己的人生信条。

他们为官时踊跃从政,力主改革,为官一方,造福百姓;被贬时,则寄情山川,独善其身。

苏轼、柳宗元、范仲淹都是此中的代表。

特别是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天生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是表现出了阔大的胸怀和远大的志向,成为天下人的模范。

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他的名篇《岳阳楼记》。

二、教课新课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认识写作背景作者简介:《岳阳楼记》选自《范仲淹全集》,作者范仲淹(989— 1052) ,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他身世贫穷,幼年丧父,对基层人民的难过感觉极深。

26 岁登进士第,因敢于直言强谏,屡遭贬低,久不被重用。

宝元三年,任陕西经略抚慰招讨副使,增强对西夏的防守,屡立战功。

庆历三年,西夏请和,范仲淹还朝,任参知政事。

曾提出十条改革举措,包含限制以“ 恩荫” 为官、采用干练的人员、严格履行政令等,又主张兴修水利。

因遭守旧派反对罢政,于庆历五年贬放邓州,以后还做过杭州、青州的太守。

后在赴颍州任途中病死。

谥号“文正”,世称“ 范文正公”,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写作背景:《岳阳楼记》是范仲淹被罢去参知政事一职而贬官河南邓州时,应挚友滕子京之请而作。

滕子京请范仲淹为重建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幅《洞庭晚秋图》。

范仲淹依照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滕子京与范仲淹同年举进士,因才干盖世但豪放自负,被显贵所嫉,贬谪到岳州做太守。

范仲淹熟知他的思想和性格,想安慰他,却向来无时机。

适逢滕子京重建岳阳楼,请范仲淹代笔录胜,这就给了范仲淹一个规箴知音的好时机,因自己在贬中,亦有抒发自己理想的需要,于是范仲淹就写下了这篇抒发自己胸怀、劝说朋友的千古名篇。

(部编)人教语文九年级上册《阅读10岳阳楼记》教案13

(部编)人教语文九年级上册《阅读10岳阳楼记》教案13

教学内容10岳阳楼记疏通文意,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境界。

教学目标学习文章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体会文章骈散结合的句法形式。

注重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品位,体会文章的特点,理解作者阐述的主要观点,领悟文中警句的思想光荣。

教学重重点:1、掌握文中常见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难点难点:1、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2、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教学方法多媒体与手段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

教学内容及活动学生教活动第二课时一、学生展示上节课所学知识:二、学生研讨、交流一、研习新课学1.理解文章层次结构。

下面请同学们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讨论并归纳:共分三个局部。

2.提问:写文章,往往以一两个警句(关键性词句)振起全篇,第1自然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这背景是过什么?说明了什么?3.提问:第2自然段写洞庭湖的全景,用“衔远山,吞长江〞,如果把“衔〞改为“连〞,把“吞〞改为“接〞好不好?为什么?程4.提问:从岳阳楼上看到的雄伟景象有哪些 ?讨论并归纳:(1)气势非凡:衔远山,吞长江。

(2)宽阔无边: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3)湖光山色: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5.提问:作者没有停留在写景上,而用“然那么〞从岳阳楼的地理形势,转入写什么?讨论并归纳: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第一局部(1自然段):记叙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及作记的缘由,由此生发出一篇之意。

第二局部(2—4自然段):文章主体。

写“迁客骚人〞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

第一层(2自然段):写洞庭湖雄伟壮丽的景象并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问。

第二层(3—4自然段):用两个排比段分别写出“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一明一暗,一喜一悲,形成鲜明比照。

第三局部(5自然段):抒发作者的阔大胸襟和政治抱负。

这是全文的核心。

二.朗读第3自然段,提问:这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三、小组合作展示或代表发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讨论并归纳1:在“政通人和,百讨论并归纳:竭力渲染“悲〞的气氛。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0岳阳楼记【教学目标】1.了解《岳阳楼记》的创作背景、内容及影响。

2.积累文言词汇、成语、名言警句,并朗读、背诵全文。

3.学习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融为一体的写法。

4.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内涵。

5.微练笔,感悟作者情怀。

【教学课时】3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了解《岳阳楼记》的创作背景及影响。

2.反复诵读,整体感知文本内容。

3.积累文言词汇、成语和名言警句。

【课时预习】1.搜集整理有关范仲淹的生平事迹、《岳阳楼记》创作背景和岳阳楼的资料。

2.思考:本文题为《岳阳楼记》,但并未具体描写岳阳楼本身,这是为什么呢?3.带着问题参照注释读课文,看看课文到底写了哪些内容。

【设计意图】本文涵盖的信息量大,因此让学生课前自学,充分预习,事先查阅作者生平及创作背景,初步感知内容,为上课做好知识准备。

【教学过程】一、竞猜,巧切课题1.人物竞猜根据下列信息,猜猜他是谁。

课件出示:(1)自幼孤贫,勤学苦读;(2)庆历新政,政治革新;(3)几起几落,百折不挠;(4)军中一范,西贼破胆;(5)先忧后乐,心系天下。

预设:范仲淹。

2.切入课题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感受他的忧乐情怀。

【设计意图】用一段信息资料进行人物竞猜,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巧妙快速地走进课文。

二、展示,走进文本1.走近作者请学生展示搜集整理的作者资料。

资料助读1:作者简介课件出示: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谥号文正。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夜或昏怠,辄以水沃面。

往往粥不充,日昃始食。

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2.走进背景请学生展示搜集整理的本文创作背景的资料。

资料助读2:写作背景课件出示:滕子京和范仲淹同榜考上进士,两人的友谊从此开始。

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范仲淹因提出政治改革主张,触动了朝廷中保守派的利益,被罢黜参知政事(副宰相)的职务,贬放邓州。

支持范仲淹改革的滕子京也因此被贬谪到岳州。

第二年,滕子京重新修建的岳阳楼即将落成,想请范仲淹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

范仲淹欣然受命,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就此诞生。

3.走进岳阳楼请学生展示搜集整理的岳阳楼的资料。

资料助读3:岳阳楼课件出示:岳阳楼在湖南岳阳古城西门城墙之上,其前身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

唐玄宗开元四年(716),贬守岳州的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士们登楼赋诗。

岳阳楼高三层,下临洞庭,遥望君山,建筑雄伟,气势磅礴,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与湖北武汉黄鹤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设计意图】督促学生养成课前查阅资料的好习惯,充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检查课前的预习效果,养成“知人论世”的阅读习惯。

三、读顺,读准字音节奏1.准确读,读准字音课件出示:具,同“俱”(读“jù”)属,同“嘱”(读“zhǔ”)谪.守(zhé)浩浩汤.汤(shānɡ)淫.雨霏.霏(yín)(fēi)怒号.(háo)樯.倾楫.摧(qiánɡ)(jí)薄.暮冥.冥(bó)(mínɡ)嗟夫..(jiēfū)2.顺畅读,把握节奏第一步,指导读:(1)骈句的节奏要整齐对称。

例句: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2)散句的节奏要根据意义来停顿。

例句: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3)重点词语要重读。

例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第二步,自由读:(1)个读,读准停顿、重音、语气。

(2)点读,小组内评价朗读。

(3)齐读,交流重点句读,全班齐读。

预设: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3.动听读,读出情绪(1)听读感受情绪(播放朗读录音)。

(2)自读分享情绪。

预设:第1段以叙事为主,要读出平缓沉稳之情。

例如: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同是写景,第2段要读出激昂豪迈之情。

例如: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第3段要读出悲凉失落之感。

例如: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第4段要读出欢快愉悦之情。

例如: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设计意图】本文生字词较多,一定要先读准字音,认准字形结构。

从句式看,骈散结合,读起来朗朗上口,可以感受音韵美。

加强诵读训练,可以培养语感,快速成诵,促进感知文本内容。

4.寻找读,积累词句(1)找出文中出现的成语,并探究它们在今天的意义。

课件出示:气象万千: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

政通人和:政事顺遂,人民和乐。

形容国泰民安。

百废具兴:各种被废置的或该办未办的事业都兴办起来。

(在现代汉语中,“具”写作“俱”)浩浩汤汤:水势浩大的样子。

(在现代汉语中,多写作“浩浩荡荡”)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2)找出文中的名言警句。

课件出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设计意图】古词新用,名言警句励志,既要学有所获,又要学有所用。

四、读通,理解文意1.寻找读,理解重点词语利用工具书,参照注释,了解重点文言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可参见《状元大课堂》P81“字词清单”)课件出示:(1)通假字百废具.兴(“具”同“俱”,全、皆)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嘱托)(2)一词多义极:南极.潇湘(至、到达)此乐何极.(尽头)感极.而悲者矣(到达极点)观:予观.夫巴陵胜状(看、观赏)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一:在洞庭一.湖(全,整个)一.碧万顷(数词,一)长烟一.空(全)国:去国.怀乡(国都)国.恒亡(国家)以:不以.物喜(介词,因为)属予作文以.记之(连词,来)(3)词类活用百废.具兴(形容词用作名词,荒废了的事业)(4)虚词然则..淫雨霏霏(用在一段话开头,以引起下文)..北通巫峡(如此……那么)若夫则.有心旷神怡(就)2.翻译读,理解句意与同桌探讨翻译,疑难共同解决。

课件出示:(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3)属予作文以记之。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5)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6)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7)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8)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9)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0)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1)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12)噫!微斯人,吾谁与归?3.整合读,熟悉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由音读到义读,最后整合朗读,反复朗读课文,使学生能尽快熟悉文本内容,以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五、布置作业1.识记本节课积累的文言词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熟读成诵。

【设计意图】积累课内学习的文言词汇,朗读并背诵课文,增强文言语感。

第2课时【课时目标】1.整体感知作者的写作意图及思路。

2.学习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融为一体的写法。

3.分析迁客骚人的眼中景、览物情和悲喜观。

【教学过程】一、再读,读出内容与思路1.自读,读出每段主要内容2.辨读,读出语言表达方式预设:第1段:滕子京谪守巴陵郡的政绩,交代作记缘由。

(叙事)第2段:概括描写洞庭湖全方位的胜景,是登楼所见。

(融情于景)第3、4段:细致描写洞庭湖阴晴之景带来的悲喜之情,是登楼所感。

(写景抒情)第5段:抒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怀和先忧后乐的人生抱负,是劝勉言志。

(议论抒情)3.析读,读出本文写作思路预设:第1段:作记缘由,引出下文。

第2段:用洞庭湖胜景引出后面两段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第3、4段:抒发迁客骚人看到阴晴之景所产生的悲喜之情,为下文的议论做铺垫。

第5段:阐述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怀,与迁客骚人形成对比,总结全文。

4.思读,读出略写楼详写湖之因预设:当时滕子京谪贬岳州,情绪十分低落,范仲淹担心他惹出祸患,想找机会劝他,所以作者借滕子京请他为新修的岳阳楼作记的契机,将洞庭湖晦明变化、风雨阴晴的景色与“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联系起来,跳出一般亭台楼记的框架,将立意放在抒写政治胸怀和思想抱负上,规劝朋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并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与之共勉。

既完成了楼记之作,亦收到规劝之效。

【设计意图】通过四步读,梳理课文内容、思路,将长文章读短,能更明晰地体会作者打破唐代亭台楼记以记事为主,议论、抒情为辅的写法,同时吸收骈体文的特点,加重了议论、抒情的色彩,充分表达了自己的创作主旨,让学生能看出并鉴赏到这一写法。

二、议读,初识情怀读第1段,读出你眼中的滕子京。

1.指导读,读出滕子京的身份、作为预设:身份——谪贬;作为——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思读,说说你眼中的滕子京预设:“谪守巴陵郡”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可见滕子京虽遭谪贬,却积极作为,造福一方,是一个地方好官。

【设计意图】了解滕子京的为官处境和情怀,让学生明白此段的内容只是作者写景抒怀的一个引子,为后面的赏析张本。

三、赏读,感观湖景(一)瞰洞庭全景1.自由读,领略洞庭全景(1)读出描写洞庭全景的句子。

预设: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2)读出全景的层次,说说你的理由。

预设:空间之景——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时间之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3)读出每层的感受。

预设:空间上——宽阔无边;时间上——气象万千。

(4)读出全景的特点。

预设:壮美。

2.比较读,体会用词效果“衔远山,吞长江”中如果把“衔”改为“连”,把“吞”改为“接”,好不好?说出你的理由。

预设:洞庭湖是无生命之物,用“衔”“吞”则使之产生生命之感,把远山、长江跟洞庭湖的关系写得活灵活现,勾勒出一幅气势磅礴的动人画面。

如果用“连”“接”两字替换,则只能客观地说明三者的相对位置,画面是静止的,缺少灵气。

3.设疑读,感悟段落作用(1)为什么略写岳阳楼之大观?预设:第一,前人之述备矣;第二,这不是作者的写作意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