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易错知识点
初中化学易错知识点汇总(共38条,涵盖一到五单元)
初中化学易错知识点汇总一、化学的研究范围,对象,基本化学概念1.纯净是相对的,不纯是绝对的。
2.冰水共存物是纯净物,洁净的空气一定是混合物,纯净水是混合物,食盐是混合物。
3.干冰不是冰,水银不是银。
4.燃烧是化学变化,爆炸可能是物理变化,可能是化学变化。
5.干冰升华是物理变化,导电导热是物理变化,生锈和腐烂是化学变化,利用沸点不同分离气体是物理变化。
二、空气1.通常情况下氮气不活泼,但那是通常情况,氮元素很活泼。
2.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
3.氧气性质“较活泼”,不是“很活泼”。
4.稀有气体也是有化合物的。
5.氧气不可燃但可助燃,CO不可助燃但可燃。
6.三个实验室制氧气的反应均为分解反应。
7.不是所有生物都需要氧气,空气中氧气的浓度不是越高越好,不是任何时候大量呼吸纯氧气都有利于健康。
8.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
9.氧在地壳中不止以单质存在。
10.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是动态平衡的,而不是一直不变的。
三、水1.一种元素可以组成混合物,但一定不可以组成化合物。
2.雨水、自来水、海水、河水、湖水都是混合物,新制的蒸馏水是纯净物,放久的蒸馏水不一定是纯净物,软水不一定是纯净物。
3.汽化时分子体积不变,分子间隔变大。
4.大部分物质熔化体积变大,但水例外,冰熔化体积减小。
四、原子的组成、元素、化学式1.中子数不一定等于质子数,中子数可以为0。
2.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都是一个比值,单位是“1”。
3.氢的相对原子质量不为1,而是比1稍大。
4.由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没有分子量,部分化合物如二氧化硅、碳化硅没有分子量,其化学式的意义仅仅说明了原子的个数比。
5.C02、S02、Ti02中均没有02分子。
6.食品和**的标签中标有X(元素符号)的含量,这个X指的是元素而不是原子,更不是单质。
7.大部分金属单质常温常压下是固态,但汞是液态,铯、镓熔点接近室温且容易处于过冷状态。
8.地壳中氧的含量位于首位,但空气中不是。
9.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是铝而不是铁,人体内含量最多的金属是钙而不是钠,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金属是钠而不是钾。
初中化学易错必背知识点
初中化学易错必背知识点易错方程汇总1.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复分解反应)Ca(OH)2+CO2=CaCO3↓+H2O现象:石灰水由澄清变浑浊。
相关知识点:这个反应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
最好不用它检验,CaCO3+CO2+H2O=Ca(HCO3)2沉淀消失,可用Ba(OH)2溶液2.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化合反应)2Mg+O2=2MgO现象: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放热,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粉末。
相关知识点:(1)这个反应中,镁元素从游离态转变成化合态;(2)物质的颜色由银白色转变成白色。
(3)镁可做照明弹;(4)镁条的着火点高,火柴放热少,不能达到镁的着火点,不能用火柴点燃;(5)镁很活泼,为了保护镁,在镁表面涂上一层黑色保护膜,点燃前要用砂纸打磨干净。
3.水通电分解(分解反应)2H2O=2H2↑+O2↑现象:通电后,电极上出现气泡,气体体积比约为1:2相关知识点:(1)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2)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为1:8;(3)电解水时,在水中预先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硫酸,增强水的导电性;(4)电源为直流电4.生石灰和水反应(化合反应)CaO+H2O=Ca(OH)2现象:白色粉末溶解相关知识点:(1)最终所获得的溶液名称为氢氧化钙溶液,俗称澄清石灰水;(2)在其中滴入无色酚酞,酚酞会变成红色;(3)生石灰是氧化钙,熟石灰是氢氧化钙。
(4)发出大量的热5.实验室制取氧气①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分解反应)2KClO3=MnO2(作催化剂)=2KCl+3O2↑相关知识点:(1)二氧化锰在其中作为催化剂,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度或氧气的生成速度;(2)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改变;(3)反应完全后,试管中的残余固体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进行分离的方法是:洗净、干燥、称量。
②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分解反应)2KMnO4=K2MnO4+MnO2+O2↑相关知识点:在试管口要堵上棉花,避免高锰酸钾粉末滑落堵塞导管。
初中化学易错化学方程式与知识点汇总
初中化学易错化学方程式与知识点汇总引言初中化学中,化学方程式是学习的重点之一。
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的一种方式,通过化学方程式可以简明扼要地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过程中的原子、离子和分子的变化。
然而,在学习化学方程式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易错的情况。
本文将总结初中化学中常见的易错化学方程式以及相关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方程式。
示例1:氢氧化钠与硫酸的反应化学方程式:NaOH + H2SO4 → Na2SO4 + H2O这是一种酸碱反应,其中氢氧化钠(NaOH)和硫酸(H2SO4)是反应的反应物,生成了硫酸钠(Na2SO4)和水(H2O)。
在这个反应中,氢氧化钠是碱,硫酸是酸,生成的硫酸钠是盐。
需要注意的是,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符号和数字称之为化学式和系数,它们表示方程式中各种物质的种类和数量。
学生易错点:很多学生容易遗漏方程式中的化学式和系数,导致方程式不平衡。
在写方程式时,应该仔细检查每个物质的化学式和系数是否正确,并保证方程式中的原子数、离子数和分子数在反应前后是平衡的。
示例2:碳酸氢钠的热分解化学方程式:2Na HCO3 → Na2CO3 + CO2 + H2O这是碳酸氢钠的热分解反应。
在高温下,碳酸氢钠(NaHCO3)分解为碳酸钠(Na2CO3)、二氧化碳(CO2)和水(H2O)。
需要注意的是,方程式中的“2”前面的系数表示反应物的摩尔比,它表明两个碳酸氢钠分子分解产生一个碳酸钠分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和一个水分子。
学生易错点:在化学方程式中,碳酸氢钠的分解产物个数和反应物个数不平衡,容易导致方程式错误。
在书写方程式时,要注意检查方程式中各个物质的个数是否平衡。
示例3:氧化铜的变化化学方程式:2Cu + O2 → 2CuO这是氧化铜的反应。
在这个反应中,铜(Cu)与氧气(O2)反应生成了氧化铜(CuO)。
需要注意的是,方程式中的“2”前面的系数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表明两个铜原子与一个氧气分子反应生成两个氧化铜分子。
初中化学易错点
初中化学易错点化学是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它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
在初中阶段学习化学时,很多同学常常会遇到一些易错点。
下面我就来总结一下初中化学的几个易错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化学知识。
一、元素与化合物的区别在学习化学时,我们常常会遇到元素和化合物两个概念,但是很多同学却容易混淆它们的含义。
元素是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纯物质,而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化合而成。
可以说,元素是化合物的基本组成部分。
二、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反应过程的简洁表示,但是很多同学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容易出错。
一个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该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同时,还需要符合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的原则。
三、离子方程式的表示方法离子方程式是表示溶液中化学反应过程的方程式,它比化学方程式更详细、更准确。
但是很多同学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容易出现错误。
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应该将溶解的离子写成离子的形式,并在方程式的两侧保持电荷平衡。
四、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它涉及到电子的转移。
但是很多同学在判断氧化还原反应时容易出错。
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主要有三个:氧化数变化法、电子转移法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法。
五、酸碱中和反应的判断酸碱中和反应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但是很多同学在判断酸碱中和反应时容易出错。
正确的判断方法是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性质来判断,如果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那么就可以判断为酸碱中和反应。
六、酸碱指示剂的选择酸碱指示剂是用来检测溶液酸碱性质的物质,它在酸性和碱性环境中会发生颜色变化。
但是很多同学在选择酸碱指示剂时容易出错。
正确的选择方法是根据溶液的酸碱性质来选择相应的酸碱指示剂。
以上就是初中化学中的几个易错点,希望大家能够重视这些知识点,加强对其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化学学习的效果。
同时,我们也要多做练习,查漏补缺,不断提升自己的化学素养。
相信只要我们认真学习,化学将会变得更加简单和有趣。
初中化学必考知识点详细总结
初中化学易错知识点详细总结一、常见物质的俗称、名称、化学式干冰二氧化碳CO2沼气天然气甲烷CH4盐酸氢氯酸HCl大理石石灰石碳酸钙CaCO3纯碱苏打碳酸钠Na2CO3小苏打碳酸氢钠NaHCO3食盐氯化钠NaCl生石灰氧化钙CaO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钙溶液熟石灰消石灰氢氧化钙Ca(OH)2火碱烧碱苛性钠氢氧化钠NaOH水银汞Hg二、酸、碱、盐易漏化学性质1、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可溶性碱(NaOH)反应。
------为什么可溶性碱易变质的原因2、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酸。
------烧煤为什么造成降酸雨的原因3、干冰不是冰,纯碱不是碱(是盐,但微弱的碱性-------否定只有碱液才显碱性)4、溶液导电的原因是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酸碱盐的水溶液能导电------判断方法)三、推断题中的一些特别知识(方法:找出特别的地方,看其左右的内容)1、黑色固体有:氧化铜、炭粉、铁粉、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2、浅黄色粉末是:硫,红色(或紫红色)固体是金属铜3、暗紫色固体是高锰酸钾,红色固体是红磷或氧化铁4、能使澄清石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5、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是氧气6、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有:氢气、一氧化碳、木炭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8、红褐色沉淀肯定是:Fe(OH)39、蓝色沉淀可能是Cu(OH)210、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有AgCl或BaSO411、白色沉淀可溶于酸,但有气泡放出的可能是不溶性碳酸盐(___CO3)白色沉淀可溶于酸,但没有气泡放出的可能是不溶性碱(___OH)12、固体和酸混合有气泡放出的物质可能是:碳酸盐+酸或活泼金属+酸13产物有三种的化学变化有两种①高锰酸钾加热分解②碳酸盐和酸反应14、燃烧同时有两种产物生成的物质主要是甲烷燃烧。
15、碱和盐中,除三价铁(黄色)、二价铁(浅绿色)、二价铜(蓝色)外,其余物质:固体是白色,溶液是无色,16、金属氧化物的性质主要有:①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②还原剂和金属氧化物反应。
初中化学易错知识点汇总
专题一空气和氧气一非记不可1.催化剂的特点(1)“一变、二不变”,即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自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发生变化。
这里指的是化学性质不变,物理性质可能改变。
(2)具有高度的选择性(或专一性)。
一种催化剂并非对所有的化学反应都有催化作用,例如二氧化锰在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反应中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但对其他的化学反应就不一定有催化作用。
(3)某些化学反应并非只有一种催化剂,例如能对氯酸钾受热分解起催化作用的还有氧化镁、氧化铁和氧化铜等。
(4)不能决定反应的发生及改变生成物的质量。
2.物质燃烧时集气瓶中水的作用二、易错点1.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它是空气的成分。
二氧化碳的增多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使地球不再适合人类居住,因此我们提倡“低碳生活”。
2.氧气能够支持燃烧,具有助燃性,但不能燃烧,不具有可燃性。
三、易混点1.注意“烟”“雾”“气”的区别(1)烟——固体小颗粒在空气中扩散产生的现象。
(2)雾——小液滴在空气中扩散产生的现象。
(3)气——指无形状、有体积、可变形、可流动的流体。
2.不能把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混淆:实验现象是指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颜色变化、有气体或者沉淀生成等;实验结论是根据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推导、总结出来的规律。
在描述实验现象时,只能围绕“一光、二热、三生成”来描述,而不能直接说生成物的名称,实验结论则直接说明生成物的名称。
3.注意“光”和“火焰”的区分(1)光——指沸点高的固体物质燃烧产生的现象,如铁丝燃烧、木炭燃烧等。
(2)火焰——气体、沸点低的固体或液体燃烧产生的现象,如硫、乙醇、甲烷等燃烧产生火焰。
专题二碳和碳的化合物一非记不可1.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现象: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
结论: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化学性质),CO2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物理性质)。
2.二氧化碳没有毒性,但它不能供给呼吸,所以人在二氧化碳浓度偏高的环境中,会感到气闷、头痛乃至窒息死亡。
初中化学常用易错知识点
初中化学常用易错知识点初中化学这门课呀,可真是让不少同学又爱又恨。
这里面的易错知识点,就像一个个小陷阱,稍不留神就会掉进去。
今天我就来和大家好好唠唠这些易错点,说不定能帮你在化学的学习道路上少摔几个跟头。
先来说说化学符号的书写吧。
很多同学会把“二氧化碳”的化学式写成“Co₂”,哎呀,这可就大错特错啦!正确的写法应该是“CO₂”。
还有“硫酸根离子”,应该写成“SO₄²⁻”,可别写成“SO₄⁻²”哟。
这就好比你把一个人的名字写错了,那可就闹笑话啦。
再说说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这可是个技术活!就拿氢气燃烧生成水这个反应来说,H₂+ O₂= H₂O,看起来好像没啥问题,但实际上这是错的!正确的配平应该是 2H₂+ O₂= 2H₂O。
不少同学在配平的时候,总是手忙脚乱,不是这里少个系数,就是那里配错了。
这就像是搭积木,少了一块或者搭错了位置,整个“建筑”就不稳啦。
还有实验操作中的易错点。
比如过滤操作,那滤纸的折叠可大有讲究。
要是折得不好,滤纸和漏斗之间有缝隙,那杂质可就过滤不干净啦。
还有在给液体加热的时候,试管口可不能对着人,万一液体溅出来烫伤了可就糟糕啦。
我记得有一次上化学实验课,有个同学加热液体的时候心不在焉,试管口对着旁边的同学,老师眼疾手快把试管调整了方向,才避免了一场“事故”。
当时大家都吓出了一身冷汗,从那以后,我们做实验的时候可不敢再马虎了。
还有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易错点。
比如说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它可以用来做助燃剂,但可不能说氧气能燃烧哦。
再比如氢氧化钙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但氢氧化钠可不行,因为它的腐蚀性太强啦。
这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适用范围,不能张冠李戴。
还有化学计算中的易错点。
比如说计算相对分子质量的时候,一定要把各个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然后相加。
有的同学一着急,就忘了乘以原子个数,结果答案就错得离谱。
还有在计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时,要分清溶质和溶液的质量,可不能把溶剂的质量也算进去啦。
通用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易错知识点总结
通用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易错知识点总结单选题1、将酒精灯的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可使燃烧更旺的原因是A.减少酒精的挥发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答案:D分析:可燃物燃烧条件:物质是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A、增大了酒精的挥发,故A不正确;B、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变,故B不正确;C、酒精灯的灯芯拨得松散一些,不能改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C不正确;D、酒精灯的灯芯拨得松散一些,不能改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可以增大酒精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剧烈,故D正确。
故选D。
2、将石油加热炼制,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可得到不同的产品。
下列不属于石油炼制得到的产品是A.煤焦油B.汽油C.柴油D.液化石油气答案:A利用石油中各物质沸点的不同,将它们分离,可得到汽油、柴油、煤油、液化石油气等,煤焦油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煤分解而成的。
故选A。
3、装运汽油或乙醇的运输车上,所贴的危险化学品标志为A.B.C.D.答案:CA、易燃固体是指容易燃烧的固体物质,例如钠、钾等碱金属,汽油或乙醇是液体,不符合题意;B、有毒品是指对动植物发生中毒、死亡反应的化学品,汽油或乙醇不是有毒品,不符合题意;C、易燃液体是指容易燃烧的液体物质,汽油或乙醇常温下为液态,又容易燃烧,属于易燃液体,符合题意;D、腐蚀品指的是有腐蚀性的物质,比如浓硫酸、浓硝酸等,汽油或乙醇没有腐蚀性,不符合题意;故选C。
4、七氟丙烷(C3HF7)灭火剂容易汽化不留残渣,适用于电器、精密仪器、图书档案等灭火,根据上述信息可以推测七氟丙烷具有的性质是A.导电性B.腐蚀性C.不助燃D.沸点高答案:CA、七氟丙烷灭火剂适用于电器灭火,说明不导电,错误;B、七氟丙烷灭火剂适用于精密仪器、图书档案等灭火,说明没有腐蚀性,错误;C、七氟丙烷灭火剂适用于电器、精密仪器、图书档案等灭火,说明不助燃,正确;D、七氟丙烷灭火剂容易汽化不留残渣,说明沸点低,错误;故选C。
中考化学易错易混淆知识点
中考化学易错易混淆知识点1.冰水共存物是纯净物,洁净的空气一定是混合物,纯净水是混合物,食盐是混合物。
2.干冰不是冰,水银不是银。
3.燃烧和爆炸都是物理变化,但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4.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
5.氧气不可燃但可助燃,CO不可助燃但可燃。
6.三个实验室制氧气的反应均为分解反应。
7.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在氧气中才能燃烧。
8.一种元素可以组成混合物,但一定不可以组成化合物。
9.雨水、自来水、海水、河水、湖水都是混合物,新制的蒸馏水是纯净物,放久的蒸馏水不一定是纯净物,软水不一定是纯净物。
10.汽化时分子体积不变,分子间隔变大。
11.中子数不一定等于质子数,中子数可以为0。
12.相对原子量和相对分子量都没有单位,是一个比值。
13.食品和**的标签中标有X(元素符号)的含量,这个X指的是元素而不是原子,更不是单质。
14.大部分金属单质常温常压下是固态,但汞是液态。
15.地壳中氧的含量位于首位,但空气中不是。
1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是铝而不是铁,人体内含量最多的金属是钙而不是钠,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金属是钠而不是钾。
17.注意区分粒子、离子、分子和原子,粒子是后三者的合集,如:有两个电子层,外层8电子的粒子不一定就是Ne原子,也可能是02-、F-、Na+或Mg2+等等。
18.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原子团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电荷数(注意正负)。
19.氧一般为-2价,但过氧化氢中氧是-1价(注意氢不是+2价)。
20.注意语言的规范:物质由元素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几个分子由几个某某原子构成。
21.化学变化中,元素和原子种类不变,但物质和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
22.通过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若是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若在敞口容器中进行,则无论得到什么数据都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也不能说化学变化前后质量不守恒23.金刚石没有导电性但极其坚硬,石墨能导电但较软,二者属于不同物质,二者之间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初中化学知识点易错点总结
初中化学知识点易错点总结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学科,是初中阶段学生必顶学习的一门学科之一。
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遇到一些知识点易错的情况。
这些易错点可能是因为学生对一些概念理解不清晰、记忆不牢固,也可能是因为对一些实验操作和实际应用掌握不到位。
为了帮助初中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本文将对一些常见的化学知识点易错点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更加轻松地掌握知识。
1. 元素符号和化合物的表示在化学中,元素符号是表示元素的一种简化方式,通常使用元素的英文缩写来表示,如氢元素的符号为H,氧元素的符号为O。
而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按一定的化学式组成的物质,化合物的化学式是由元素符号和下标组成的。
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学生往往容易混淆元素符号和化合物的表示,导致记忆不清晰。
为了避免混淆,学生应该多加练习,巩固元素符号和化合物的表示方法,确保记忆准确。
另外,学生还应该了解元素符号的前两个字母通常为元素的缩写,而有时也可能只取元素的第一个字母,此时通常在元素符号的上方加上一个小标,表示该元素的代号。
2. 物质的分类在化学中,物质通常可以分为元素和化合物两大类。
元素是由相同的原子组成的纯净物质,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按照一定的化学式组成的物质。
在学习物质分类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忽略掉混合物这一类别。
混合物是由不同物质按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的物质,与元素和化合物不同,混合物的成分可以通过物理手段进行分离。
为了避免混淆,学生在学习物质分类时应该重点掌握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定义和特点,确保对它们有清晰的认识。
3. 常见物质的性质在化学中,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常见物质的性质,如金属的特点、非金属的特点、酸、碱、盐溶液的性质等。
在学习这些物质的性质时,学生往往会有些误解。
例如,学生可能会误认为金属都可以形成阳离子,而非金属都可以形成阴离子;也可能会误认为所有酸性物质都呈酸性,所有碱性物质都呈碱性。
为了避免这些误解,学生需要认真理解金属和非金属的特点,了解酸、碱、盐溶液的性质,同时通过实验加深对物质性质的认识,确保知识掌握准确。
初中化学易错知识点详细总结
初中化学易错知识点详细总结其实化学其实是一门肯有意思的学科,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很多学生缺乏耐心,又找不到好的学习方法,慢慢的就会在心里产生排斥,孩子学习的动力就会逐渐熄灭,成绩也自然越来越差。
如果将平时作业、考试中容易出错的题,整理起来重新复习,那么错的次数也逐渐减少。
下面我就把一些初中化学的易错知识点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一、常见物质的俗称、名称、化学式干冰二氧化碳CO2 沼气天然气甲烷CH4 盐酸氢氯酸HCl 大理石石灰石碳酸钙CaCO3 纯碱苏打碳酸钠Na2CO3 小苏打碳酸氢钠NaHCO3食盐氯化钠NaCl 生石灰氧化钙CaO 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钙溶液熟石灰消石灰氢氧化钙Ca(OH)2火碱烧碱苛性钠氢氧化钠NaOH 水银汞Hg二、酸、碱、盐易漏化学性质1、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可溶性碱(NaOH) 反应。
为什么可溶性碱易变质的原因2、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酸。
烧煤为什么造成降酸雨的原因3、干冰不是冰,纯碱不是碱(是盐,但微弱的碱性 -------否定只有碱液才显碱性)4、溶液导电的原因是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酸碱盐的水溶液能导电-------------- 判断方法)三、推断题中的一些特别知识(方法:找出特别的地方,看其左右的内容)1、黑色固体有:氧化铜、炭粉、铁粉、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2、浅黄色粉末是:硫,红色(或紫红色)固体是金属铜3、暗紫色固体是高锰酸钾,红色固体是红磷或氧化铁4、能使澄清石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5、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是氧气6、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有:氢气、一氧化碳、木炭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8、红褐色沉淀肯定是:Fe(OH)39 、蓝色沉淀可能是Cu (OH)210、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有AgCl 或BaSO411、白色沉淀可溶于酸,但有气泡放出的可能是不溶性碳酸盐(___CO3 )白色沉淀可溶于酸,但没有气泡放出的可能是不溶性碱(___OH)12、固体和酸混合有气泡放出的物质可能是:碳酸盐+酸或活泼金属+酸13 产物有三种的化学变化有两种①高锰酸钾加热分解②碳酸盐和酸反应14、燃烧同时有两种产物生成的物质主要是甲烷燃烧。
初中化学易错点汇总!(附各阶段易错题集)
初中化学易错点汇总!(附各阶段易错题集)一、初中化学24个易混淆知识点1.明明冰和水混合了,偏说它是纯净物。
这是关于混合物与纯净物的概念。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是纯净物;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
冰和水的混合物,虽然看上去是两种物质,但是水——冰之间的变化是物理变化,不是化学变化。
因此在化学上,冰水混合物还是纯净物。
2.明明只含是一种元素,偏说它是混合物。
与第一题相反,有时候由同一种元素沟成的物质,反而是混合物,例如:还有石墨和金刚石(均由碳元素构成)、红磷和白磷,等等。
3.明明讲的是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非说氢原子核不含中子。
原子由原子核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这是正确的。
但是有例外,元素周期表中的第1号元素、也是最轻的元素——氢原子的三种同位素中,有一种不含有中子。
4.明明一瓶水是无色透明的,还说它不一定是纯净物。
是否是纯净物,判断的依据是看其中是含有一种物质、还是多种物质。
生活中的水中含有大量金属离子例如镁盐、钙盐、钠离子、钾离子等等,当然属于混合物。
有色无色,是否透明,不作为判断纯净物的标志。
5.明明说燃烧是可燃物跟氧发生的反应,又说没有氧气也行。
燃烧,通常情况下是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发生的反应。
后来扩充了定义为:燃烧是发光、光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所以有些可燃物也可以在氯气、氮气中燃烧,没有氧气也行。
6.明明说爆炸是在有限空间内急速燃烧造成的,却说锅炉爆炸不是化学变化。
锅炉爆炸,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锅炉中的可燃物质爆炸,属于化学变化;锅炉本身的金属破碎,是物理变化。
7.明明合金“合”的是金属,却说铁和碳也能形成合金。
合金,是一种金属与其他物质熔化在一起形成的混合物。
铜和金属锡能形成合金(青铜),铁和非金属也能形成合金(钢)。
8.明明说二氧化碳可以灭火,又说镁着火不能用它来灭。
我们知道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这是一般情形,一些活泼金属可以在二氧化碳、氮气这样的惰性气体中燃烧,比如Mg就可以在CO2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单质碳。
初中化学易错知识点
初中化学易错知识点一、关键信息1、化学用语易错点元素符号书写错误化学式的书写与读法错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与条件标注错误2、实验操作易错点仪器的使用方法不当实验步骤顺序错误实验数据处理错误3、化学概念易错点混合物与纯净物的概念混淆单质与化合物的概念混淆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的概念混淆4、化学计算易错点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错误有关溶液的计算错误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错误二、协议内容11 化学用语方面111 元素符号是学习化学的基础,常见的易错点包括大小写混淆,如将“Cu”写成“cu”;书写不规范,如“K”写成“k”。
元素符号的意义理解不清,如“H”既能表示氢元素,又能表示一个氢原子,但不能表示氢气这种物质。
112 化学式的书写规则需要严格遵守,例如化合价的运用要准确。
易错点如氧化铁的化学式应为“Fe₂O₃”,而不是“FeO”;氯化铵的化学式是“NH₄Cl”,不是“NH₃Cl”。
化学式的读法也要注意,如“CO₂”读作二氧化碳,不能读成二氧一碳。
113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化学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配平不正确是常见错误,例如氢气燃烧生成水的化学方程式应为“2H₂+ O₂点燃2H₂O”,不能写成“H₂+ O₂点燃 H₂O”。
反应条件的标注也容易出错,如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KMnO₄加热K₂MnO₄+ MnO₂+ O₂↑”,加热条件不能遗漏。
12 实验操作方面121 仪器的正确使用至关重要。
在使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若俯视读数会导致读数偏大,量取的液体体积偏小;若仰视读数则相反。
使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若放反了,且使用了游码,则会导致称量的物质质量偏小。
122 实验步骤的顺序错误可能会导致实验失败或出现危险。
例如,在制取氧气时,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再装入药品进行实验;在过滤操作中,应先将滤纸润湿紧贴漏斗内壁,再倒入待过滤的液体。
(完整版)初中化学中考必考知识点判断易错题(带答案)
易错题整理(找对错,并改正)初三:1.医疗急救和潜水都需要用纯氧3.氮气不但可以作气体肥料,还可以制造硝酸和氮肥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由氧气和氮气两部分组成4.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所得产物为固体,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5.空气中各成分按质量分数计大约是:氧气21%、氮气78%、稀有气体0.03%、二氧化碳0.94%6.氧气易溶于水,1L 水中可溶解30mL 氧气7.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属于氧化反应8.实验室利用0.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9.硫酸钠和氢氧化钠均可增强溶液导电性,加快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速率10.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和生成物质量,自身质量和性质不发生改变13.工业生产的氧气一般降温储存在蓝色钢瓶中比较容易控制产生氧气的气流15.利用膜分离技术可制得含量95%的富氧空气,在医疗、化工生产等方面有广泛应用16.氧化反应均发光放热17.点燃系在螺旋状细铁丝下方的火柴后应立即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1.品红放入水中一段时间后,固体消失:分子间有一定间隔2.水结冰后会浮在水面上:分子间间隔减小,冰的密度减小3.铁轨接头处留有一定的缝隙:原子之间有间隔4.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分子在不断地运动5.6000L 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 的钢瓶中:分子间有一定间隔6.气体比液体容易压缩:分子间有一定间隔,增大压强,气体分子间间隔变小7.氯化钠放入水中,很快消失:氯化钠分子在不断地运动FeCl 2溶液为浅绿色而Fe 2(SO 4)3溶液为黄色:溶液中所含的阳离子种类不同9.质子和中子的质量都约等于110.国际上统一采用元素英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来表示元素11.元素周期表共7个周期18个族,7、8、9三个纵行为一个族12.碳原子和氧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原子种类不同1.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 95.6%3.淡水约占总储水量的30.4%,可以利用的淡水约占淡水总量的2.53%5.咸水约占总储水量的0.97%6.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海水中含有80多种化学物质7.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氯化钠,最多的元素是氯三: 二: 四:8.中国人均水量占世界第六位10.生物体内水的体积分数为60%以上,成人为65%—70%,香蕉生菜在90%以上40%、70%以上13.在过滤操作时,玻璃棒起搅拌滤液和引流的作用14.电解水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增强导电性15.电解水实验中正负极产生的气体质量比为1:216.卡文迪许和拉瓦锡是最早研究水的组成的两位科学家17.水垢形成的化学方程式:18.醋酸除水垢的化学方程式:1. 物质在空气中加热发生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质量必定等于反应物的总质量2.石墨做铅笔芯主要是利用石墨硬度小、有滑腻感的性质3.金刚石、石墨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原子的结构不同......C60...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6.金刚石的导热导电性远远超过硅,甚至超过银7.金刚石薄膜是由石墨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的条件下制得的10.焦炭和氧气都可以用于工业炼铁11.铜粉中混有少量炭粉可在石棉网充分加热除去炭粉12.石墨导电是因为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13.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无毒,是因为一氧化碳分子比二氧化碳分子少一个氧原子14.煤、石油等燃料的燃烧产生二氧化碳,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却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初中化学常考知识点
初中化学易错知识点1.元素知识:(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氧元素(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元素(3)人体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钙元素(4)人体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氧元素(5)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碳元素(6)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水(7)元素种类是由核内质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是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8)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原子序数=质子数=电子数2.密度最小(最轻)的气体------氢气。
3.常用的复合肥料------硝酸钾(KNO3)气体肥料------ CO24.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5.能做饮料又能做燃料的是-----酒精C2H5OH6.作保护气:氮气、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活泼且无毒)7.填充探空气球且可用作保护气的是:氦气(He)(密度比空气小且化学性质不活泼)8.环境:(1)正常雨水pH=5.6原因:CO2 + H2O = H2CO3酸雨pH<5.6(2)造成酸雨的气体: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3)过量排放造成温室效应增强的是:CO2、CH4、O3等(4)减缓温室效应: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使用清洁能源、植树造林。
9.燃料与燃烧:(1)三大化石燃烧:煤、石油、天然气(2)可再生绿色能源:乙醇(酒精)C2H5OH(3)理想清洁能源:氢气(优点:燃烧无污染、燃烧热值高、原料来源广)还未大量推广使用原因:制取成本高、贮存困难。
新型能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核能等。
(4)燃烧的条件: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三个同时俱备)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①有充足多的氧气②燃料与氧气有充足大的接触面积灭火的原理:清除可燃物;隔绝空气(或氧气);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10.六大营养素: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水营养元素:钙---常量元素;铁、锌、碘、氟、硒---微量元素11.三大合成材料(都是有机物):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五种重要有机物:甲烷CH4乙醇C2H5OH乙酸CH3COOH尿素CO(NH2)2葡萄糖C6H12O6 12.化学史:侯德榜:侯氏制碱法或结合制碱法产品为纯碱(Na2CO3)和氮肥氯化铵(NH4Cl)主要化学方程式:(1)NH3+CO2+H2O=NH4HCO3(2)NH4CO3+NaCl=NH4Cl+NaHCO3↓(3)2NaHCO3△Na2CO3+H2O+CO2↑张青莲:测相对原子质量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拉瓦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研究水的组成、提出质量守恒定律13.燃烧典型现象:(1)硫在空气中:淡蓝色火焰,刺激性气味,放热硫在氧气中:蓝紫色火焰,刺激性气味,放热(2)红磷:冒大量白烟(白烟是白色固体P2O5),放热(3)铁丝只能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热(4)碳在氧气中:发白光,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放热(5)镁条: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白色固体是MgO)放热14.能与氧气反应的物质:P和Cu(可用于除去氧气)、S、C、Fe、Mg、Al、H2、CO、CH4、C2H5OH15.能与水反应的物质:CaO、CO2(CO2与H2O反应生成无机物H2CO3,生成有机物C6H12O6)16.初中常用物质:含钙物质:CaO 、Ca(OH)2、CaCO3、CaCl2、CO2含钠物质:NaCl、NaOH、Na2CO3、NaH CO3、Na2SO4含铜物质:Cu、CuO、CuSO4、CuCl2、Cu(OH)2含碳物质:C、CO、CO2、H2CO3、CaCO3、Na2CO3、NaH CO3含铁物质:Fe、Fe2O3、Fe3O4、FeCl2、FeSO4、FeCl3、Fe2(SO4)3、Fe(OH)2、Fe(OH)3含铝物质:Al、Al2O3、Al(OH)3、AlCl3、Al2(SO4)3与氢、氧元素相关的物质: H2、O2、H2O、H2O217. 有色物质:黑色固体:碳粉、铁粉、CuO、Fe3O4、CO2红色固体:铜、氧化铁Fe2O3白色沉淀: BaSO4、AgCl、CaCO3、BaCO3、Mg(OH)2蓝色沉淀:Cu(OH)2红褐色沉淀:Fe(OH)3蓝色溶液: CuSO4、CuCl2等含铜离子溶液黄色溶液:FeCl3、Fe2(SO4)3等+3价含铁离子的溶液浅绿色溶液:FeCl2、FeSO4等+2价含亚铁离子的溶液18.物质构成:(判断方法:看化学式)水(H2O)、氧气(O2)二氧化碳(CO2)、氨气(NH3)均由分子构成;铁(Fe)、汞(Hg)、金刚石石墨(C)、氦气(He)均由原子构成氯化钠(NaCl)、硫酸铜(CuSO4)、碳酸钠(Na2CO3)均由离子构成。
最新【初中化学】易错知识点详细总结资料
【初中化学】易错知识点详细总结其实化学其实是一门肯有意思的学科,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如果将平时作业、考试中容易出错的题,整理起来重新复习,那么错的次数也逐渐减少。
下面我就把一些初中化学的易错知识点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一、常见物质的俗称、名称、化学式干冰二氧化碳CO2沼气天然气甲烷CH4盐酸氢氯酸HCl大理石石灰石碳酸钙CaCO3纯碱苏打碳酸钠Na2CO3小苏打碳酸氢钠NaHCO3食盐氯化钠NaCl生石灰氧化钙CaO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钙溶液熟石灰消石灰氢氧化钙Ca(OH)2火碱烧碱苛性钠氢氧化钠NaOH水银汞Hg★二、酸、碱、盐易漏化学性质1、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可溶性碱(NaOH)反应。
------为什么可溶性碱易变质的原因2、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酸。
------烧煤为什么造成降酸雨的原因3、干冰不是冰,纯碱不是碱(是盐,但微弱的碱性-------否定只有碱液才显碱性)4、溶液导电的原因是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酸碱盐的水溶液能导电------判断方法)★三、推断题中的一些特别知识(方法:找出特别的地方,看其左右的内容)1、黑色固体有:氧化铜、炭粉、铁粉、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2、浅黄色粉末是:硫,红色(或紫红色)固体是金属铜3、暗紫色固体是高锰酸钾,红色固体是红磷或氧化铁4、能使澄清石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5、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是氧气6、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有:氢气、一氧化碳、木炭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8、红褐色沉淀肯定是:Fe(OH)39、蓝色沉淀可能是Cu(OH)210、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有AgCl或BaSO411、白色沉淀可溶于酸,但有气泡放出的可能是不溶性碳酸盐(___CO3)白色沉淀可溶于酸,但没有气泡放出的可能是不溶性碱(___OH)12、固体和酸混合有气泡放出的物质可能是:碳酸盐+酸或活泼金属+酸13产物有三种的化学变化有两种①高锰酸钾加热分解②碳酸盐和酸反应14、燃烧同时有两种产物生成的物质主要是甲烷燃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易错知识点一、化学的研究范围,对象,基本化学概念1.纯净是相对的,不纯是绝对的。
2.冰水共存物是纯净物,洁净的空气一定是混合物,纯净水是混合物,食盐是混合物。
3.干冰不是冰,水银不是银。
4.燃烧和爆炸都既是物理变化,又是化学变化。
5.干冰升华是物理变化,导电导热是物理变化,生锈和腐烂是化学变化,利用沸点不同分离气体是物理变化。
二、空气1.通常情况下氮气不活泼,但那是通常情况,氮元素很活泼。
2.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
3.氧气性质“较活泼”,不是“很活泼”。
4.稀有气体也是有化合物的。
5.氧气不可燃但可助燃,CO不可助燃但可燃。
6.三个实验室制氧气的反应均为分解反应。
7.不是所有生物都需要氧气,空气中氧气的浓度不是越高越好,不是任何时候大量呼吸纯氧气都有利于健康。
8.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
9.氧在地壳中不止以单质存在。
10.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是动态平衡的,而不是一直不变的。
三、水1.一种元素可以组成混合物,但一定不可以组成化合物。
2.雨水、自来水、海水、河水、湖水都是混合物,新制的蒸馏水是纯净物,放久的蒸馏水不一定是纯净物,软水不一定是纯净物。
3.汽化时分子体积不变,分子间隔变大。
4.大部分物质熔化体积变大,但水例外,冰熔化体积减小。
四、原子的组成、元素、化学式1.中子数不一定等于质子数,中子数可以为0。
2.相对原子量和分子量都没有单位,是一个比值。
3.氢的相对原子质量不为1,而是比1稍大。
4.由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没有分子量,部分化合物如二氧化硅、碳化硅没有分子量,其化学式的意义仅仅说明了原子的个数比。
5.CO2、SO2、TiO2中均没有O2分子。
6.食品和**的标签中标有X(元素符号)的含量,这个X指的是元素而不是原子,更不是单质。
7.大部分金属单质常温常压下是固态,但汞是液态,铯、镓熔点接近室温且容易处于过冷状态。
8.地壳中氧的含量位于首位,但空气中不是。
9.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是铝而不是铁,人体内含量最多的金属是钙而不是钠,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金属是钠而不是钾。
10.注意区分粒子、离子、分子和原子,粒子是后三者的合集,如:有两个电子层,外层8电子的粒子不一定就是Ne原子,也可能是O2-、F-、Na+或Mg2+等等。
11.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原子团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电荷数(注意正负)。
12.氧一般为-2价,但过氧化氢中氧是-1价(注意氢不是+2价),氟氧化物中氧为正价。
13.氢一般为+1价,但活泼金属的氢化物(如NaH)中氢为-1价。
14.注意语言的规范:物质由元素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几个分子由几个某某原子构成。
15.多数气体单质是双原子的,而稀有气体都不是;多数液体和固体单质是单原子的。
五、质量守恒定律1.化学变化中,元素和原子种类不变,但物质和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
2.通过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若是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若在敞口容器中进行,则无论得到什么数据都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也不能说化学变化前后质量不守恒。
3.根据一个物质参加反应的条件可以推断该物质的某些性质和贮存方法。
4.可以利用化学变化中一种元素的质量不变和H+所中和的OH-数量守恒来巧妙地解决化学计算。
六、碳及其氧化物1.金刚石没有导电性但极其坚硬,石墨能导电但较软,二者属于不同物质,二者之间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2.常温下碳不活泼,但高温下碳可以与许多物质反应。
3.初中阶段,可以认为碳不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4.CO2无毒,可溶但不是易溶于水。
5.活泼金属如钾钙钠镁可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相应的金属氧化物和碳单质,属于置换反应,这些金属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6.一氧化碳中毒是化学变化。
7.二氧化碳使得紫色石蕊变红是因为生成了碳酸,这是一个可逆过程,干燥的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试纸变红。
七、燃烧与热量1.白磷在空气中自燃不是因为空气的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而是因为白磷在空气中缓慢氧化放出大量的热使得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
2.降温灭火时,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变,而是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下。
3.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参与。
4.甲烷不是最清洁的能源。
5.某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能证明其中有碳元素和氢元素,但不能证明其中有氧元素。
八、金属1.合金是混合物,形成合金是物理变化,合金中可能有非金属,合金中个元素都以单质存在,合金一定有金属性。
2.紫铜是纯铜,青铜和黄铜都是铜的合金。
3.金属活动性顺序是在常况下的,高温下金属的活动性不一定服从此顺序,比如高温下钠可以置换钾。
4.钾不是最活泼的金属,金不是最不活泼的金属。
5.活动性越强的金属与酸溶液反应越剧烈(钾钙钠除外)。
6.钾钙钠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相应金属的氢氧化物和氢气,将这些金属与酸溶液混合,金属先与水反应。
7.铜不和稀盐酸、稀硫酸反应。
8.所谓的“置换酸中的氢”是指非氧化性酸,不包括浓硫酸和硝酸。
九、溶液1.不溶是相对的,溶解是绝对的,没有绝对不溶的物质。
2.溶液都是混合物。
3.汽油可以除去油污是因为油污可溶于汽油,洗洁精可以除去油污是因为它可以乳化油污。
4.气体、液体、固体均可以作为溶质,不溶于水的液体也可能可以溶解于其它液体,比如碘可以溶解于酒精。
5.说溶解度的时候要注意三点:温度,单位,饱和。
6.溶质在溶剂中可以以原子、分子、离子的形式存在。
8.同一溶剂中可以溶解多种溶质:比如饱和的食盐水中仍然可以溶解蔗糖。
十、酸和碱1.水是弱电离的,水可以电离出极少量的氢离子和氢氧根,这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2.碳酸钠不是酸也不是碱,而是盐,只是在水中显碱性。
3.石蕊遇酸变红,遇碱变蓝,酚酞遇酸不变色,遇碱变蓝,不可搞错,另:它们都是化学变化。
4.将石蕊加入酸中,是石蕊变红而不是酸变红。
5.酸和碱都有一定的腐蚀性,使用时要注意,酸碱的腐蚀是化学变化。
6.稀释浓硫酸不可以将水倒入硫酸中,应将酸入水,沿容器壁缓缓倒下,同时不断搅拌,不可以用量筒稀释浓硫酸。
7.浓盐酸在空气中生成白雾是因为浓盐酸有极强的挥发性(初中常见的酸除了硫酸都有挥发性),是物理变化。
8.氨水是一种碱,在水中能电离出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9.在初中阶段,所有的酸和碱之间都可以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
10.碱和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不是复分解反应,金属氧化物和酸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11.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不仅是生成沉淀气体和水,而且要求反应物中“有酸酸可溶,无酸盐碱溶”,但碳酸镁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那是因为生成了比碳酸镁更难溶的氢氧化镁。
12.在初中阶段,所有生成碳酸的反应一律写为二氧化碳+水,不考虑二氧化碳溶解。
13.在初中阶段,大部分碱是不可溶的,只有氢氧化钠、钾、钡、钙(微溶)和氨水可以在溶液中存在,相反,大部分酸是可溶的。
14.并非所有的盐都是中性的,碳酸钠是碱性的,硫酸铵是酸性的,碳酸氢钠有较弱的碱性,硫酸氢钠有一定的酸性。
不可溶的物质自身没有酸碱性,但是可以与相应的酸或碱反应。
15.含有碳酸根离子的强碱盐溶液中一定含有氢氧根离子,含有铵根离子的强酸盐溶液中一定含有氢离子(不考虑水自身的电离)。
16.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都是中和反应。
17.中和反应都是放热的。
18.酸碱度和酸碱性是不同的,酸碱度指的是溶液的酸碱性强弱,酸碱性指的是溶液显酸性还是碱性,pH试纸测量的是酸碱度,指示剂显示的是酸碱性。
19.若不慎将盐酸或硫酸弄到手上或衣服上,不可以用氢氧化钠等强碱中和,被强碱烧伤同理。
20.酸碱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
十一、盐和化肥1.铵根离子在初中可以认为是金属离子,但氨不能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
2.盐和盐之间也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
3.氯化钠在农业上的主要作用是选种。
4.生理盐水是0.9%的食盐溶液。
5.碳酸氢钠既可以与酸反应,又可与碱反应,如其与氢氧化钾反应生成碳酸钾、碳酸钠和水。
十二、化学与生活1.淀粉没有甜味,但是经过酶催化水解后可生成有甜味的糖类,因此米饭馒头长时间咀嚼后有甜味。
2.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物质中,糖类不等于糖,不等于淀粉,不等于葡萄糖,蛋白质不等于氨基酸,油脂不等于脂肪,油脂分两种,液体的叫做油,固体叫做脂。
3.重金属中毒时,要立即服用含有大量蛋白质的物质来解毒,因为重金属离子能够与蛋白质作用,使得蛋白质变性而丧失其生理功能而危及生命。
4.医疗上用X射线检查肠胃用硫酸钡不用碳酸钡的原因是碳酸钡可溶于酸产生使人中毒的Ba2+,而硫酸钡不溶于水,也不溶于胃酸(胃酸即盐酸,注意不是硫酸)。
5.维生素不能提供能量,它的作用是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
6.钠、钾、钙不是人体内的微量元素。
7.菠菜不能与豆腐同时食用的原因是菠菜里的草酸和草酸盐能和豆腐中的钙离子生成难以吸收的沉淀物。
8.加碘盐中加入的不是单质碘(碘单质有毒),而是碘酸钾,碘酸钾在加热时会分解为碘化钾和氧气。
9.缺碘会导致甲状腺症,但是碘过量会导致人体不适,因此,即使是必需元素也有摄入量的问题,不足或过量都会影响人体健康。
10.聚氯乙烯有毒,不可以作为食品包装袋,食品包装袋中常用的是聚乙烯,它是由乙烯在高温催化剂下断开双键形成的,由于聚乙烯的碳链长度和形状不同,因此聚乙烯是混合物。
十三、实验专题1.一般原则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先装配仪器,再检查装置气密性,检查无误后装药品。
给物质加热时,先预热,再对准有药品的部位加热。
点燃可燃性气体时先验纯再点燃。
称量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再加质量小的砝码,最后移动游码。
稀释浓硫酸时,先将水倒入烧杯中,再将浓硫酸缓缓倒入水中。
进行化学反应时,一般先装固体,再加液体。
气体净化时,先除杂,再干燥。
在实验桌上,易燃、易爆、强氧化性的物质要分开放置,特别是要远离火源。
实验完毕后的废液和废弃物要倒入指定容器,不得随意丢弃或放入原瓶。
2.各类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
试管:反应液体的体积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二分之一,加热时不超过三分之一,加热前要先将试管外壁擦干,用试管夹从下方套入试管从上至下的三分之一位置。
烧杯:反应液体的体积不超过烧杯容积的三分之二,加热时下方垫石棉网。
烧瓶、锥形瓶:使用规则基本同烧杯。
滴瓶:滴管专用,用后不得冲洗,不得混用。
细口瓶、广口瓶:不得直接加热,细口瓶盛放碱液要用橡胶塞,因为碱可以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
量筒:不可加热,不可以作为实验容器,不可以量取热的溶液或液体,这样会使得刻度受热膨胀而不准确。
漏斗:过滤时漏斗颈尖端应紧贴承接滤液的容器内壁。
蒸发皿:能耐高温,但不宜骤冷。
冷凝管:冷凝水从下口进、上口出。
另外,易见光分解的物质要装在棕色瓶中贮存。
3.实验室制取气体判断气体发生装置的依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
判断气体收集装置的依据:气体的密度、溶解性和是否能与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反应长颈漏斗+锥形瓶的装置气密性检查:用弹簧夹夹住另一端的导管口,向长颈漏斗中注水,若液面不下落而是在漏斗中形成一段水柱,说明气密性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