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知识点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第一课《放大镜》1.放大镜可以把物体(放大)。
2.放大镜的特点是透明、中间(厚)边缘(薄)。
所以放大镜又叫(凸透镜)。
3.通过透镜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视野)。
4.老花眼镜是运用(凸透镜)制作的,近视眼镜是运用(凹透镜)制作的。
第二课《怎样放得更大》1.自制简易显微镜是由两个(凸透镜)组成,是用一个放大镜把另外一个放大镜(放大)形成的像进一步(放大)。
2.显微镜主要分为(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
3.光学显微镜里,靠近物体的透镜叫做(物镜),靠近眼睛的透镜叫(目镜)。
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取决于两块凸透镜的放大倍数,即(物镜)的倍数×(目镜)的倍数。
第三课《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1.使用(放大镜)能够看清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微之处,使用(显微镜)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物体的细微结构。
2.蝴蝶的翅膀是由许多彩色的鳞片组成,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第四课《观察洋葱表皮细胞》1.物体必须制成(薄而透明)的玻片标本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清楚。
2.使用显微镜时要双眼睁开,用(左眼)看目镜进行观察,右眼协助记录。
3.1663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观察软木的薄片,发现了许多小房间一样的物质,把它命名为(细胞)。
4.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观察的视野就越小,视野内的细胞数量就越少,细节越明显。
第五课《观察更多的生物细胞》1.自然界中的大多数的生命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是生物体最基本的(功能)和(结构)单位。
2.植物的叶表皮上有(气)孔,它的主要作用是(蒸腾)和(呼吸)。
3.生命体细胞具有(消化)、(呼吸)、(生长发育)、(繁殖遗传)、(运动)、(排泄)等功能。
4.显微镜主要由(物镜)、(目镜)、(反光镜)、(载物台)、(调节旋钮)等部分构成。
第六课《观察水中的微小生物》1.微生物也是(生物),它具有同其他生物一样的共同特征,如:(呼吸)、(繁殖)、(排泄)等。
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四单元能量
1.各种形式的能量
形式:然界存在(声、光、电、热、磁)等各种能量的表现形式。
机械能:能量的表现形式虽然各不相同,但最终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
作用:(机械能 )可以使物体运动起来。
2.调查家中使用的能量
形式:家庭里经常使用的能量形式有(声)能、光能、(电)能、热能、太阳能等。
弊端:每一种能量形式都需要付出一定的(经济成本)和(环境代价)。
3.电和磁
关系:电可以转化为(磁)。
发现:丹麦科学家(奥斯特)最先发现(电流的磁效应)。
4.电能和磁能
电磁铁: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作(电磁铁);
(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性质。
实验:改变电流 (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关系:电能和磁能可以(相互转换),也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5.电磁铁
磁性强弱:电磁铁的磁性(强弱)是可以改变的。
影响因素:线圈匝数多磁性(强),线圈匝数少磁性(弱);
电流大磁性(强),电流小磁性(弱)。
6.神奇的小电动机
性质:(电动机)是利用电能产生动力的机器。
工作原理: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推动转子转动。
7.能量从哪里来
太阳:(太阳)是自然界最大的能量来源。
电能:(电能)是由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来的。
特点:能量有多种形式,可以储存在一些(物质)中,也能相互(转换)。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机械和工具1、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非常简单,又叫做简单机械。
2、像撬棍如此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它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环绕转动的位置叫支点,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3、杠杆尺平衡时,左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
4、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劲。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别省力也别费劲。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
5、像水龙头如此,XXX和轴固定在一起,能够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轮轴由一具较大“轮”和一具较小的“轴”组成,在“轮”上用力时省力。
轮越大越省力。
6、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具位置转动而别挪移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定滑轮别能省力,能改变力的方向。
能够随重物一起挪移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动滑轮能省力,但别能改变力的方向。
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滑轮组,既能改变力的方向又能省力。
7、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歪面。
歪面的坡度越小,在歪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小,歪面的坡度越大,在歪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大。
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旋到里面去就越省力。
8、链条与两个齿轮啮合,起到传递动力而使自行车运动的作用。
9、简单机械的比较:10、各类型滑轮的作用。
11、自行车内的各部分应用了哪种简单机械?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一、重点知识:第一课:反抗弯曲1、屋子、桥梁等都有柱子和横梁,横梁比柱子容易弯曲;2、横梁普通是立着放置的;3、形状和结构妨碍着物体承受力的大小;4、增加纸梁的宽度能够增加抗弯曲能力,增加纸梁的厚度,能够大大增加抗弯曲能力。
第二课:形状与抗弯曲能力1、把薄板形材料弯折成V、L、U、T或I等形状,尽管减少了材料的宽度,却增加了材料的厚度。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 能量 知识点填空
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第四单元能量4.1.各种形式的能量1. 世间万物都是的,能量是对物体运动的一种描述。
相对于不同形式的运动,能量的形式也各不相同,声、光、电、热、磁都是能量的表现形式,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是可以相互的。
2.我们组装的电路,电池提供的经过小灯泡,转换成了和。
在这个过程中电能的总量与光能和热能的总量是的。
3.各种各样的车子运动起来主要是依靠的,车子运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来源于汽油、太阳能、电、磁等。
4.能量的表现形式虽然各不相同,但最终都可以转化为一种新的能量形式——,可以使物体运动起来。
4.2.调查家中使用的能量1.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要补充和消耗。
2.家庭中使用的能量形式有、、、、太阳能、热能等,每种能量形式都要付出相应的经济成本和环境代价。
所以我们要懂得节约能源,爱护环境的重要性。
3.能量来自于能源,能源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和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等能源。
4.一辆汽车大约只有 %的燃料用于驱动车辆,剩下的燃料主要转换成了和 ,散发到环境中去了。
燃油汽车发动机排出的气体对植物、动物、建筑物危害很大,对地球的环境造成。
5. 指的是工作时单位时间内消耗电量的大小,功率为1千瓦的电器,一小时的耗电量就是度,功率的单位是,符号是。
(一种电器一天的耗电量=功率×每天用电时间÷1000)6.填写一下能量之间的转换: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转化成能;电风扇-电能转化成能和能;发电机-机械能转化成能;电饭锅-电能转化成能;电冰箱-电能转化为能。
7.你能提出哪些节能建议?4.3.电和磁1.丹麦的首次发现了电和磁之间的关系。
2.实验一:用通电导线靠近指南针,观察导线是否会产生磁性实验方法和步骤:①组装一个电路,点亮小灯泡,以确保电路是。
(用导线将各个部件连接形成一个闭合的回路)②在桌上放一个指南针,指针停止摆动时,指南针指向方向(当小磁针发生偏转时,周围存在有磁性的物体。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整理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整理第一课校园生物大搜索1、物种数量: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并分类记载的生物超过(200万)种,估计地球上现存的物种应该有(200万—450万)种。
2、寻找动植物时,遇到不认识的动植物,可以:画下来或拍成照片,再编上号。
3、调查校园中的动植物要注意:不要采摘植物和伤害动物;可以从脚印、粪便、毛等踪迹推知躲藏起来的动物,经常飞来的鸟也应该记下来;找生活在地下的小动物要带上小铲,最好带上放大镜;可以用绘画、拍照等适宜的方法记录不知名的动植物等。
第二课校园生物分布图1、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时,有的地方校园生物种类太多,写不下时,可以:给生物编号,写号码。
2、珍惜动物的分布区域:藏羚羊:西藏、青海、新疆扬子鳄:浙江、江西、安徽、江苏大熊猫:四川、山西、甘肃白鳍豚:长江中下游、洞庭湖、钱塘江珙桐:贵州、四川、云南第三课多种多样的植物1、科学家分类植物的方法:科学家主要根据植物的(特征)对植物进行分类。
如他们根据植物有没有花把植物分成了(开花)的植物和(不开花)的植物。
2、植物的种类:在植物中,已发现的种类约有(30多万)种,开花的植物约占(一半以上)。
3、不开花的植物:在不开花的植物中,(蕨类)、(藻类)、(苔藓类)和开花植物一样,自己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菌类)不能自己制造养料。
4、举例:开花的植物:月季、凤仙花、桃花、水仙、玫瑰蕨类:金钱蕨、铁线蕨藻类:海带、紫菜、石花菜、海藻苔藓类:葫芦藓、地钱、青苔第四课种类繁多的动物1、科学家分类动物的办法:(分类)是研究动物的一种基本方法。
科学家根据动物(骨骼的特征)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身体中有(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没有(脊柱)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
2、动物的种类:在动物中,已发现的种类有(150多万)种,(昆虫)是动物王国中种类最多的,已知的达到(100多万)种,约占80%。
3、动物分类:脊椎动物鸟类身体上长羽毛鸽子、麻雀、大雁、老鹰、燕子哺乳动物直接接生小动物,用乳汁喂养小动物人、牛、狗、猪、鲸鱼、蝙蝠、海豚鱼类终生在水里生活,用鳃呼吸鲤鱼、黄鱼、泥鳅、带鱼、金鱼爬行类肚皮贴地爬行扬子鳄、乌龟、蛇、壁虎无脊椎动物昆虫类身体上有三对足蚂蚁、蝗虫、蜜蜂、蚊子、蝉第五课相貌各异的我们1、每个人的相貌都是(唯一)的,世界上找不到两个一模一样的人。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汇总【完整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1.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科学道理)。
2.机械: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像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构造很简单的机械,又叫(简单机械)。
3.杠杆: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杠杆)。
杠杆有(3)个点。
支撑这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4.杠杆能否省力,主要看:(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和(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5.省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6.杠杆举例:省力杠杆:开瓶器、核桃钳、羊角钉锤、裁纸刀、老虎钳…费力杠杆:火钳、镊子、筷子、裁缝剪刀、钓鱼竿…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天平、订书机、跷跷板…7.轮轴: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轮轴)。
轮轴在轮上用力时(省力),在轴上用力时(费力)。
当轴一样大时,轮越大越(省力)。
8.轮轴机械:门把手、自来水龙头、汽车方向盘、自行车把手、扳手…9.实验:螺丝刀刀柄粗细的秘密我的猜想:螺丝刀刀柄粗,省力;刀柄细费力。
研究的材料:2把刀柄粗细不同的螺丝刀,2枚螺丝钉、1块木板研究的方法:(1)分别用刀柄粗细不同的2把螺丝刀把2枚螺丝刀拧进木板中;(2)比较2把螺丝刀所用力的大小。
研究的结论:螺丝刀刀柄粗,省力;刀柄细费力。
10.定滑轮:固定在一个位置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它的作用是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11.动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它的作用是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12.同一种工具,用法不一样,所应用的科学原理也不一样,如:螺丝刀拧螺丝钉运用了(轮轴)的工作原理;螺丝刀撬罐头盖,运用了(杠杆)的工作原理。
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重点知识整理笔记
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一、使用工具1.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2.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3.用螺丝刀可以比较方便的把螺丝钉从木头中取出,用羊角锤可以比较方便的把铁钉从木头中取出。
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
二、杠杆的科学1.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2.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3.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4.杠杆尺上有支点,左右两边都有到支点距离的标记,是研究杠杆作用的好工具。
5.用三种不同的方法挂钩码,使杠杆尺保持平衡,把你的方法在下图画出来。
三、杠杆类工具的研究1.省力的是(铁片、羊角榔头、老虎钳、开瓶器),费力的是(火钳、镊子)。
2.常用的杠杆类工具中羊角锤、老虎钳、开瓶器是省力杠杆;火钳、筷子、镊子是费力杠杆;跷跷板、天平、订书器是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
有些杠杆类工具设计成费力的是因为它有方便的好处(如:镊子、钓鱼竿等)。
3.“秤砣虽小,能压千斤”,那是杆秤利用了杠杆原理的结果(提绳是支点,秤砣是用力点,称重物处是阻力点)。
4.我们身体上的前臂骨像是杠杆,肘关节是支点,手握物体处是阻力点,上臂的肱二头肌处就是用力点。
5.阿基米德曾说:“只要在宇宙中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用一根长长的棍子把地球撬起来。
”这里的棍子相当于杠杆。
四、轮轴的秘密1.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螺丝刀是轮轴类工具,它的刀柄是轮,刀杆是轴。
2.在轮上用力带动轴运动时省力;在轴上用力带动轮运动时费力。
3.轮轴可以省力,轮越大,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越省力。
所以螺丝刀的刀柄总是比刀杆要粗一些。
4.扳手套在螺帽上组成了轮轴,这时整个扳手是轮,螺帽部分是轴。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一、单元一:微观世界1、原子和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的。
分子是由两个或更多的原子组成的,是物质的最小单位。
2、显微镜下的世界:显微镜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到细小的物体,例如细菌、细胞和分子。
光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在1000倍左右,而电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可以超过100万倍。
3、物质的构成: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而原子又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4、原子和分子的模型:模型可以帮我们更好地理解物质的结构。
例如,球棒模型可以用来表示原子的结构,而比例模型则可以用来表示分子的大小和形状。
二、单元二:地球探索1、地球的结构:地球由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组成。
地壳是地球表面最外层的部分,包括岩石、土壤和海洋。
2、地球的年龄:地球的年龄可以通过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来推算,大约是45亿年。
3、地壳运动:地壳运动是指地球表面的岩石在地幔上移动,形成山脉、峡谷和海沟等地形。
4、地球的磁场:地球的磁场是由地核的电流产生的。
地核中的金属流体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电流,从而形成地球的磁场。
三、单元三:生物研究1、生物的分类:生物可以根据其特征和亲缘关系进行分类。
分类学将生物分为界、门、纲、目、科、属和种。
2、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的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命的多种形式和种类。
生物的多样性对于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至关重要。
3、生物的生命周期:生物的生命周期是指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
每个生物都有其特定的生命周期,包括生长、繁殖和死亡。
4、生物的适应性:生物的适应性是指生物如何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例如,沙漠中的骆驼可以在没有水源的情况下生存,而北极熊的厚毛皮可以抵御寒冷的环境。
四、单元四:宇宙探索1、天体的分类:天体可以根据其类型和特征进行分类,包括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星云和黑洞等。
2、天体的距离和运动:天体的距离可以用光年来测量,而天体的运动则可以通过它们的相对位置和速度来观察和研究。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4单元《生物的多样性》知识点
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知识点4-1★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并分类记载的生物种类超过了(200万)种,估计地球上现存的物种应有200万到450万种。
★我们周围生活的生物是多种多样的。
4-2★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生物。
★不要采摘植物和伤害动物。
●我们在整理校园生物时,可以按树木、花草或其他标准将植物和动物分类,最后统计出共发现了多少种动物、多少种植物。
●统计校园生物时,不能漏掉那些不知名的动植物。
★大熊猫主要分布在四川、陕西、甘肃等地,扬子鳄主要分布在安徽、江苏、江西等地,藏羚羊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等地,亚洲象主要分布在云南等地。
★珙桐:中国鸽子树。
人参:“关东三宝”之一。
金花茶:“茶花皇后”。
水杉:植物界的“活化石”。
银杏:植物界的“大熊猫”。
4-3★科学家常常要对一个区域的动植物(种类)和(分布)情况进行调查。
●用(分类)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辨别和研究植物。
科学家主要是根据(植物的特征)对植物进行分类的。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植物分成不同的类型。
①根据植物有没有花分为:(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
②根据生活环境可分为:(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
荷花为水生植物,其他植物为陆生植物。
③根据茎的特点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荷花、玉兰、大叶黄杨、雪松、圆柏为木本植物,牛筋草、苦苣菜等为草本植物。
④根据是否落叶的特点分为:(落叶植物)和(常绿植物)。
雪松、圆柏为常绿植物,其他为落叶植物。
⑤根据人类食用的需要分为:蔬菜、水果、粮食、药材。
★开花植物的身体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个部分。
★在已经发现的(30多万)种植物中,开花植物约占(一半)以上。
★不开花的植物中,(蕨类)、(藻类)、(苔藓类)和开花植物一样,自己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4-4★(分类)是研究动物的一种基本方法。
★科学家根据(动物骨骼)的特征将动物分为两大类: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身体中有(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没有脊柱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知识点梳理汇总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知识点梳理汇总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一、使用工具1.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2.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3.用螺丝刀可以比较方便的把螺丝钉从木头中取出,用羊角榔头可以比较方便的把铁钉从木头中取出。
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
4.机械: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像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构造很简单的机械,又叫(简单机械)。
实验方法:(1)把一块木板分别搭在高低不同的木块上,做成几个坡度不同的斜面;(2)用测力计勾住重物,用同样的速度沿不同坡度的斜面提升重物;(3)记录下在每种斜面上用力的大小,并进行比较。
八、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1.自行车运用了杠杆(如:刹车、车铃的按钮)、轮轴(如:把手、脚蹬)、斜面(如:螺丝钉)等简单机械的原理。
这些简单机械起到省力或方便的作用。
2.自行车上齿轮转动的快慢与齿轮大小的关系是: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时,小齿轮转动比大齿轮快;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转动时,大齿轮转动比小齿轮慢。
3.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杠杆:刹车、车铃按钮、后架上的弹簧夹。
轮轴:车把手、小齿轮和后车轮、脚踏板和大齿轮。
滑轮:车轮和车轴、脚蹬板和脚蹬轴。
斜面:螺丝钉。
第二单元知识点考点一、抵抗弯曲1.房屋、桥梁结构中有直立的“柱子”和横放的“横梁”,横梁比柱子容易弯曲和断裂,所以要提高横梁的抗弯曲能力。
2.提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增加材料的宽度,还可以增加材料的厚度或改变材料的形状。
3.纸的宽度增加,抗弯曲能力也会增加;纸的厚度增加,抗弯曲能力会大大增加。
4.研究的问题:纸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大小有关吗?实验材料:两叠书、三张A4纸、若干个垫圈实验假设:有关,纸越宽的抗弯曲能力越大实验步骤:①把两叠书当作桥墩,放上一张纸,最多能承受几个垫圈;②放两张纸,最多能承受几个垫圈;③放三张纸,最多能承受几个垫圈;④比较结果,得出结论。
实验中应控制不变的量:纸的宽度;不变的量有:桥墩的高度、宽度,每张纸的大小,每个垫圈的重量,纸被压垮的程度。
(完整版)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完整版)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经典)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一、使用工具1.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2.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非常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3.用螺丝刀能够比较方便的把螺丝钉从木头中取出,用羊角榔头能够比较方便的把铁钉从木头中取出。
别同的工具有别同的用途。
二、杠杆的科学1.像撬棍如此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2.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环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3.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劲;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别省力也别费劲。
4.杠杆尺上有支点,左右两边都有到支点距离的标记,是研究杠杆作用的好工具。
5.用三种别同的办法挂钩码,使杠杆尺保持平衡,把你的办法在下图画出来。
三、杠杆类工具的研究1.省力的是(铁片、羊角榔头、老虎钳、开瓶器),费劲的是(火钳、镊子)。
2.常用的杠杆类工具中羊角榔头、老虎钳、开瓶器是省力杠杆;火钳、筷子、镊子是费劲杠杆;跷跷板、天平、订书器是别省力也别费劲杠杆。
有点杠杆类工具设计成费劲的是因为它有方便的好处(如:镊子、钓鱼竿等)。
3.“秤砣虽小,能压千斤”,那是杆秤利用了杠杆原理的结果(提绳是支点,秤砣是用力点,称重物处是阻力点)。
4.我们躯体上的前臂骨像是一根杠杆,肘关节是支点,手握物体处是阻力点,上臂的肱二头肌处算是用力点。
5.阿基米德曾讲:“只要在宇宙中给我一具支点,我能用一根长长的棍子把地球撬起来。
”这个地方的棍子相当于杠杆。
四、轮轴的隐秘1.像水龙头如此,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螺丝刀是轮轴类工具,它的刀柄是轮,刀杆是轴。
2.在轮上用力带动轴运动时省力;在轴上用力带动轮运动时费劲。
3.轮轴能够省力,轮越大,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越省力。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1.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科学道理)。
2.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作(机械)。
(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做(简单机械)。
3.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它有三个点,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支点)。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
4.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5.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6.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7.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斜面的坡度越小,在斜面上晋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小,斜面的坡度越大,在斜面上晋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大。
螺丝钉就是利用斜面的原理,螺丝钉的罗纹越密,旋出来就越省力。
8.链条与两个齿轮啮合,起到传递动力而使自行车运动的作用。
9.各种简单机械的比较:杠杆:省力杠杆:开瓶器、切刀、核桃夹、羊角锤。
不省力也不辛苦杠杆:跷跷板、订书机、天平。
辛苦杠杆:筷子、镊子、钓鱼杆。
轮轴:水龙头、门把手、偏向盘、扳手拧螺帽、螺丝刀拧螺丝。
斜面:盘猴子路、大桥引桥、螺丝钉。
10.写出各类型滑轮的作用。
滑轮类型动滑轮定滑轮作用省力改变用力的方向滑轮组既省力又改变用力方向11.自行车上的各部分应用了哪种简单机械原理?自行车部件车把手、车轮和车轴、大齿轮和小齿轮、脚蹬车上的螺丝钉后架上的弹簧夹、车铃的按钮所应用的简单机械原理轮轴斜面杠杆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1.多的房屋和桥梁都是依靠直立的材料柱子和横放的材料横梁支撑住的。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上知识点汇总(小升初复习资料)
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知识点第1课放大镜1.放大镜的镜片又叫凸透镜,是透明的,且中央厚、边缘薄。
只要具有这两个特点(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玻璃杯,一滴水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2.不同放大倍数镜片的凸度不同,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凸度有关。
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所能观察到的范围就越小。
第2课怎样放得更大1.一个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能把物体放得更大。
用透镜组合而成的显微镜叫光学显微镜。
2.组合凸透镜中上方靠近眼睛的凸透镜相当于显微镜中的目镜,位于下方靠近观察物体的凸透镜相当于显微镜中的物镜。
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3.放大倍数:光学显微镜(一两千倍)、电子显微镜(200万倍)、扫描隧道显微镜(3亿倍)。
4.显微镜的组成及作用①目镜:放大倍数。
②调节旋钮:调节物镜与被观察物体之间的距离。
③物镜:放大倍数。
④载物台:放置被观察的物体。
⑤反光镜:增强光线。
第3课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1.显微镜的使用:①安放、②对光、③上片、④调焦、⑤观察2.放大倍数越大,图像越大,视野越小;放大倍数越小,图像越小,视野越大。
第4课观察洋葱表皮细胞1.第一个发现细胞的人是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
洋葱表皮细胞结构细胞核2.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
3.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必须薄而透明,所以物体需要制成玻片标本,才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
4.洋葱表皮玻片标本的制作过程①滴、②撕、③展、④盖、⑤染、⑥吸注意:①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时,滴碘酒是为了让细胞染色,便于观察。
5.洋葱表皮细胞的特点(1)在显微镜视野中,洋葱表皮细胞的形状大体为长方形,它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等。
(2)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看到的小黑点是细胞核。
第5课观察更多的生物细胞1.除病毒外,绝大多数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2.观察更多的生物细胞(1)生物细胞的形态多种多祥,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同一生物不同组织或器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单元知识点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一、使用工具1.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2.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3.用螺丝刀可以比较方便的把螺丝钉从木头中取出,用羊角榔头可以比较方便的把铁钉从木头中取出。
4、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科学道理。
二、杠杆的科学1.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2.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3.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4.杠杆尺上有支点,左右两边都有到支点距离的标记,是研究杠杆作用的好工具。
5.用三种不同的方法挂钩码,使杠杆尺保持平衡,把你的方法在下图画出来。
6、使杠杆尺保持平衡的方法是,左边阻力乘以阻力臂等于右边动力乘以动力臂。
三、杠杆类工具的研究1、支点在中间的不一定省力,阻力点在中间的一定省力,用力点在中间的一定费力。
2.省力的是(铁片、羊角榔头、老虎钳、开瓶器),费力的是(火钳、镊子)。
3.常用的杠杆类工具中羊角榔头、老虎钳、开瓶器是省力杠杆;火钳、筷子、镊子、面包夹、鱼竿是费力杠杆;跷跷板、天平、订书器是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
有些杠杆类工具设计成费力的是因为它有方便的好处(如:镊子、钓鱼竿等)。
4.“秤砣虽小,能压千斤”,那是杆秤利用了杠杆原理的结果(提绳是支点,秤砣是用力点,称重物处是阻力点)。
5 开瓶器、面包夹、镊子它们这些杠杆的支点不在用力点和阻力点之间。
6.我们身体上的前臂骨像是一根杠杆,肘关节是支点,手握物体处是阻力点,上臂的肱二头肌处就是用力点。
7.阿基米德曾说:“只要在宇宙中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用一根长长的棍子把地球撬起来。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知识点梳理汇总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知识点梳理汇总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一、使用工具1.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2.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3.用螺丝刀可以比较方便的把螺丝钉从木头中取出,用羊角榔头可以比较方便的把铁钉从木头中取出。
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
4.机械: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像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构造很简单的机械,又叫(简单机械)。
实验方法:(1)把一块木板分别搭在高低不同的木块上,做成几个坡度不同的斜面;(2)用测力计勾住重物,用同样的速度沿不同坡度的斜面提升重物;(3)记录下在每种斜面上用力的大小,并进行比较。
八、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1.自行车运用了杠杆(如:刹车、车铃的按钮)、轮轴(如:把手、脚蹬)、斜面(如:螺丝钉)等简单机械的原理。
这些简单机械起到省力或方便的作用。
2.自行车上齿轮转动的快慢与齿轮大小的关系是: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时,小齿轮转动比大齿轮快;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转动时,大齿轮转动比小齿轮慢。
3.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杠杆:刹车、车铃按钮、后架上的弹簧夹。
轮轴:车把手、小齿轮和后车轮、脚踏板和大齿轮。
滑轮:车轮和车轴、脚蹬板和脚蹬轴。
斜面:螺丝钉。
第二单元知识点考点一、抵抗弯曲1.房屋、桥梁结构中有直立的“柱子”和横放的“横梁”,横梁比柱子容易弯曲和断裂,所以要提高横梁的抗弯曲能力。
2.提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增加材料的宽度,还可以增加材料的厚度或改变材料的形状。
3.纸的宽度增加,抗弯曲能力也会增加;纸的厚度增加,抗弯曲能力会大大增加。
4.研究的问题:纸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大小有关吗?实验材料:两叠书、三张A4纸、若干个垫圈实验假设:有关,纸越宽的抗弯曲能力越大实验步骤:①把两叠书当作桥墩,放上一张纸,最多能承受几个垫圈;②放两张纸,最多能承受几个垫圈;③放三张纸,最多能承受几个垫圈;④比较结果,得出结论。
实验中应控制不变的量:纸的宽度;不变的量有:桥墩的高度、宽度,每张纸的大小,每个垫圈的重量,纸被压垮的程度。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4单元必背知识点整理
一、知识解读1.世间万物都是运动的,能量是对物体运动的一种描述。
2.能量的形式各不相同。
声、光、电、热、磁都是能量的表现形式。
3.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4.像我们组装过的电路一样,电池提供的电能经过小灯泡,转换成了光能和热能。
在这个过程中,电能的总量与光能和热能的总量是粗箜的。
5.能量的表现形式虽然各不相同,但是最终都可以转化为一种新的能量形式—机械能。
机械能可以使物体运动起来。
6.所有的用电器都是一个电能的转换器,能够把输入的电能转换成其他形式的能。
二、活动重现活动:寻找身边的能量形式1.活动器材:公园场景图、实验记录单等。
2.活动过程:(1)找一找我们身边都有哪些能量形式,这些能量形式最终使物体发生了哪些变化。
(2)完成我们身边的能量形式记录表。
(3)继续寻找公园场景里的能量表现形式,说说这些能量引起了什么改变。
3.活动记录:(1)观察到的现象:转动的电风扇,能量的表现形式是电能,物体发生的变化是叶片转动;磁铁吸起铁钉,能量的表现形式是磁能,物体发生的变化是铁钉被吸起来;电水壶将水烧开,能量的表现形式是电能,物体发生的变化是水被烧开。
(2)公园里存在的能量形式有光能、热能、生物能、风能、电能、声能、水能、机械能等;能量存在的证据有太阳会发光发热,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风筝在天上迎风飞翔,装有电池的音响能发出声音,摩天轮在转动,船在水中由人划动向前行驶等。
尸体发现了喝些'45.活动结论:能量的表现形式各不相同,最终都可以转化为一种新的能量形式——机械能。
机械能可以让物体运动起来。
指点迷津问题:在公园场景图中,物体的变化和能量之间有哪些联系?太阳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能量,风为风筝的飞翔提供了能量,电池为音响播放音乐提供了能量,人握住船桨在水中划动给船的运动提供了能量等。
一、知识解读1.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会补充和消耗能量。
2.大多数的小汽车、卡车、船舶、飞机的燃料都来源于石油这种不可再生的能源。
2021-2022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整理
新教科版2021-2022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第1课放大镜1.比较放大镜的镜片、玻璃片和近视眼镜的镜片(1)放大镜中央厚、边缘薄,能放大图像。
(2)玻璃片无厚薄,不能放大图像。
(3)近视眼镜镜片中央薄、边缘厚,不能放大图像。
2.放大镜的镜片是透明的,且中央厚、边缘薄。
3.不同放大倍数镜片的凸度不同,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凸度有关。
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4.我们可以用一个烧杯、烧瓶、玻璃杯和矿泉水瓶等中央厚、边缘薄的透明容器加满水制作成一个放大镜。
也可以在透明的塑料膜或玻璃片上滴一滴水制作成一个放大镜。
5.放大镜的镜片又叫凸透镜,近视眼镜的镜片又叫凹透镜。
6.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方法(1)方法一:保持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2)方法二: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第2课怎样放得更大1.一个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能把物体放得更大。
2.制作一个组合凸透镜(1)制作方法:①用一个放大镜观察书上较小的文字,当图像放到最大并且清晰时,保持这个放大镜的位置不动。
②在第一个放大镜下增加一个放大镜,并和第一个放大镜相互平行,上下移动第二个放大镜,当图像放到最大并且清晰时,测量这两个凸透镜之间的距离。
③把两个凸透镜用纸筒固定。
(2)当放大镜离书本较近时,图像清晰但放大的倍数较小;当放大镜离书本较远时,图像模糊但放大的倍数较大;必须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这个位置上的图像是清晰的,放大倍数也相对较大。
(3)组合凸透镜的放大倍数大于其中任意一个放大镜的放大倍数。
3.组合凸透镜中上方靠近眼睛的凸透镜相当于显微镜中的目镜,位于下方靠近观察物体的凸透镜相当于显微镜中的物镜。
图片4.用透镜组合而成的显微镜叫光学显微镜。
光学显微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一两千倍。
5.用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的图像放大约200万倍。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教科版六年级科学新版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作机械。
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做简单机械。
像螺丝刀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它有三个点,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摆脱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支点。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
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床叫做轮轴。
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称做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把幼线转用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像挤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斜面的坡度越小,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小,斜面的坡度越大,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上大。
螺丝钉抛物线就是利用斜面的原理,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旋进去就越省力。
链条与两个齿轮啮合,起到传递动力而并使自行车运动的抑制作用作用。
各种简单机械的比较:杠杆:省力杠杆:开瓶器、切刀、核桃夹、羊角锤。
不省力也不吃力杠杆:跷跷板、订书机、天平。
费力杠杆:筷子、镊子、钓鱼杆。
轮轴:水龙头、门把手、方向盘、扳手拧螺帽、螺丝刀拧螺丝。
斜面:盘山公路、大桥引桥、螺丝钉。
写出各类型缆索的作用。
滑轮类型作用动滑轮省力定滑轮改变用力的方向滑轮组既省力又改变双脚方向自行车简单机械上所的各部分应用了哪种简单机械?车把手:轮轴。
车上的螺丝钉:斜面。
刹车:杠杆。
车轮和车轴:轮轴。
大齿轮和小齿轮:轮轴。
后架上的弹簧夹:杠杆。
车铃的按钮:杠杆。
脚蹬:轮轴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很多的房屋和桥梁都是依靠直立的材料柱子和横放的材料横梁支撑住的。
它们受压时,横梁比柱子容易弯曲脱落和断裂,所以,如何进一步增强横梁抗弯曲能力是建筑上很重要的问题。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精品知识点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精品知识点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第1课放大镜1.比较放大镜的镜片、玻璃片和近视眼镜的镜片2.放大镜的镜片是透明的,且中央厚、边缘薄。
3.不同放大倍数镜片的凸度不同,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凸度有关。
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4.我们可以用一个烧杯、烧瓶、玻璃杯、矿泉水瓶等中央厚、边缘薄的透明容器加满水制作成放大镜。
也可以在透明的塑料膜或玻璃片上滴一滴水制作成放大镜。
5.放大镜的镜片又叫凸透镜,近视眼镜的镜片又叫凹透镜。
第2课怎样放得更大1.一个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能把物体放得更大。
2.制作一个组合凸透镜(1)制作方法:①用一个放大镜观察书上较小的文字,当图像放到最大并且清晰时,保持这个放大镜的位置不动。
①在第一个放大镜下增加一个放大镜,并和第一个放大镜相互平行,上下移动第二个放大镜,当图像放到最大并且清晰时,测量这两个凸透镜之间的距离。
①把两个凸透镜用纸筒固定。
(2)组合凸透镜的放大倍数大于其中任意一个放大镜的放大倍数。
3.蚜虫只有针眼般大小,肉眼看到的蚜虫密密麻麻,也看不清细节,而在组合凸透镜下能较为清楚地看到蚜虫的肢体。
4.用透镜组合而成的显微镜叫光学显微镜。
光学显微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一两千倍。
5.组合凸透镜中上方靠近眼睛的凸透镜相当于显微镜中的目镜,位于下方靠近观察物体的凸透镜相当于显微镜中的物镜。
6.用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的图像放大约200万倍。
7.显微镜的发明,把人类带人了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
第3课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1.显微镜的使用2.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观察同一物体,图像的大小和视野(看到的范围大小)均不同。
图像越大,视野越小;图像越小,视野越大。
3.通过显微镜观察标本时,注意移动标本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相反。
4.在显微镜下,蝴蝶的彩色翅膀其实是由许多小鳞片组成的。
5.在放大镜下观察,能发现不同昆虫的触角形状不同。
6.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这个“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有的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最新版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新版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精品知识点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第1课放大镜1.比较放大镜的镜片、玻璃片和近视眼镜的镜片观察工具放大镜玻璃片近视眼镜能否放大物体图像能放大不能放大(且图像大小不变)不能放大(但能把图像缩小)特点中央厚、边缘薄一样厚中央薄、边缘厚2.放大镜的镜片是透明的,且中央厚、边缘薄。
3.不同放大倍数镜片的凸度不同,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凸度有关。
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4.我们可以用一个烧杯、烧瓶、玻璃杯、矿泉水瓶等中央厚、边缘薄的透明容器加满水制作成放大镜。
也可以在透明的塑料膜或玻璃片上滴一滴水制作成放大镜。
5.放大镜的镜片又叫凸透镜,近视眼镜的镜片又叫凹透镜。
第2课怎样放得更大1.一个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能把物体放得更大。
2.制作一个组合凸透镜(1)制作方法:①用一个放大镜观察书上较小的文字,当图像放到最大并且清晰时,保持这个放大镜的位置不动。
②在第一个放大镜下增加一个放大镜,并和第一个放大镜相互平行,上下移动第二个放大镜,当图像放到最大并且清晰时,测量这两个凸透镜之间的距离。
③把两个凸透镜用纸筒固定。
(2)组合凸透镜的放大倍数大于其中任意一个放大镜的放大倍数。
3.蚜虫只有针眼般大小,肉眼看到的蚜虫密密麻麻,也看不清细节,而在组合凸透镜下能较为清楚地看到蚜虫的肢体。
4.用透镜组合而成的显微镜叫光学显微镜。
光学显微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一两千倍。
5.组合凸透镜中上方靠近眼睛的凸透镜相当于显微镜中的目镜,位于下方靠近观察物体的凸透镜相当于显微镜中的物镜。
6.用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的图像放大约200万倍。
7.显微镜的发明,把人类带人了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
第3课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1.显微镜的使用2.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观察同一物体,图像的大小和视野(看到的范围大小)均不同。
图像越大,视野越小;图像越小,视野越大。
3.通过显微镜观察标本时,注意移动标本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相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知识点1.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并分类记载的生物种类超过了200万种,估计地球上现存的物种应有200万—450万种。
2.科学家常常要对一个区域的动植物种类和分布情况进行调查。
分区域观察研究是科学研究常用的方法。
3.调查校园中的动植物要注意:不要采摘植物和伤害动物;可以从脚印、粪便、毛等踪迹推知躲藏起来的动物,经常飞来的鸟也应该记下来;找生活在地下的小动物要带上小铲,最好带上放大镜;可以用绘画、拍照等适宜的方法记录不知名的动植物等。
4、寻找动植物时,遇到不认识的动植物,可以:画下来或拍成照片,再编上号。
5、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时,有的地方校园生物种类太多,写不下时,可以:给生物编号,写号码。
6、珍惜动物的分布区域:藏羚羊:西藏、青海、新疆扬子鳄:浙江、江西、安徽、江苏:大熊猫:四川、山西、甘肃白鳍豚:长江中下游、洞庭湖、钱塘江珙桐:贵州、四川、云南7.校园里的动植物种类很多,生活的环境也各不相同。
8.我国珍稀植物有珙桐、人参、水杉、银杏、金花茶等。
9.我国珍稀动物有大熊猫、藏羚羊、扬子鳄、白鳍豚、亚洲象、金丝猴等。
10、用分类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辨别和研究植物。
11、已经发现并分类记载的生物种类超过200万种。
其中植物有30多万种,动物有150多万种。
12、植物可以分为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
不开花的植物包括蕨类、苔藓和藻类植物等。
/13.我们可把植物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落叶植物和常绿植物等。
不同的标准可把同一植物划分到不同的种类里面去。
14、在植物王国中,已发现的种类有40万种之多,开花的植物约占一半以上。
15、不开花植物包括蕨类、苔藓和藻类植物等。
它们和开花的植物一样自己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16、植物的分类方法很多,可以根据植物茎的质地软硬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也可以根据生活环境的不同分为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还可以根据有没有花分成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等等。
17、科学家分类植物的方法:科学家主要根据植物的(特征)对植物进行分类。
如他们根据植物有没有花把植物分成了(开花)的植物和(不开花)的植物。
18、植物的种类:在植物中,已发现的种类约有(30多万)种,开花的植物约占(一半以上)。
19、不开花的植物:在不开花的植物中,(蕨类)、(藻类)、(苔藓类)和开花植物一样,自己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菌类)不能自己制造养料。
20、举例:[开花的植物:月季、凤仙花、桃花、水仙、玫瑰、油菜花、金鱼藻等蕨类:金钱蕨、铁线蕨藻类:海带、紫菜、石花菜、海藻、蕨菜苔藓类:葫芦藓、地钱、青苔21.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植物分成不同的类别。
如根据茎的特点植物可以分为木本植物(如:桃树樟树)和草本植物(如:狗尾草、水稻);根据生活环境将植物分为水生植物(如:浮萍)和陆生植物(如:雪松)。
22、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的动物是昆虫;终生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的动物是鱼类;身体上长羽毛的动物是鸟类;直接生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小动物的是哺乳动物。
23、已发现的动物种类有150多万种,是生命世界中类别最多的;其中昆虫达到100多万种,约占80%。
24、科学家分类动物的办法:(分类)是研究动物的一种基本方法。
科学家根据动物(骨骼的特征)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身体中有(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构造比较复杂。
没有(脊柱)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
25、动物的种类:在动物中,已发现的种类有(150多万)种,(昆虫)是动物王国中种类最多的,已知的达到(100多万)种,约占80%。
*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的动物是鱼类;身体上长羽毛的动物是鸟类;直接生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小动物是哺乳动物。
爬行动物:身体表面有鳞或甲,肚皮贴近地爬。
两栖动物:小时候在水里生活,用鳃呼吸;长大后在陆地生活,用肺呼吸。
28.动物的身体构造和生命活动特征是科学家对动物进行分类的重要标准。
29.脊椎动物是动物身体中长有脊柱,构造比较复杂的一类,它又可以分为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
'脊椎动物:哺乳动物:蝙蝠、羊、兔、猪、鲸、海豹鸟类:鸡、鸭、鹅、老鹰、大雁、猫头鹰爬行动物:壁虎、蛇、鳄鱼、龟、蜥蜴、甲鱼两栖动物:蟾蜍、蝾螈、娃娃鱼鱼类:海马、鲫鱼、鳗、泥鳅、黄鳝、鲤鱼30、根据动物运动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水中游的、空中飞的、地上走(或爬)的;根据它们生存的方式可以分为野生的和家养的;根据它们的身体特征可以分为鸟类、鱼类、哺乳动物、昆虫和软体动物等;根据它们的食性可以分为植食动物、肉食动物和杂食动物等等。
31、动物的身体构造和生命活动特征是科学家对动物进行分类的重要标准。
32、动物的分类方法很多,可以根据是家养的还是野生的,分为野生动物和饲养动物;也可以根据生活环境分水中游的,陆上走的和空中飞的,还可以根据有没有脊柱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33、每个人的相貌都是(唯一)的,世界上找不到两个一模一样的人。
34.不同的生物有各种不相同的特征。
35.植物的叶具有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功能。
仙人掌生活在缺水的沙漠,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叶子退化成刺状,茎绿色、肥厚多汁,承担起光合作用和储存水分的功能;松树生活的区域较为广泛,针形叶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有利于保持身体温度;香蕉生活在水分充足的热带地区,叶子宽大,更有利于蒸发体内水分,调节植物体的温度。
植物所具有的不同的形态结构是它们长期适应生活环境的结果。
、36.在不同环境中生活的动物,也有明显不同的形态结构。
37.浮萍是水生植物中的浮水植物,根系退化,只有一根较细的根;小草和玉米都生活在陆地上,根既要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又要负责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供植物体生活,因此它们都有庞大的根系。
38.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它们所生活的环境和生活习性相关联。
猫的脚有肉垫,在地上跑时发出的声音较小,不易被捕食对象发现;带钩的鸟爪,容易抓住树干,适宜生活在森林中,并有利于捕捉小动物;鸭的脚有蹼,可以用来划水,适宜生活在水中;苍耳种子上有刺,在陆地上生活容易被动物携带传播;莲子有较硬的外壳,可在水中漂流;蒲公英种子上有毛,容适宜的。
(40、“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大自然就是运用这一法则选择和淘汰着生物家族的一个个成员。
41、仙人掌将叶退化成尖刺是为了(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香蕉长着又宽又长的叶子是为了(加速体内水分的蒸发),调节自身温度。
猫的爪长有厚厚的肉垫是为了(减少行走时发出的声音)鸟的爪长成钩状是为了(便于抓住树干和捕食),鸭的蹼脚是为了(便于游泳时划水),苍耳的钩刺是为了(便于钩住动物的皮毛传播种子)莲子的外壳是为了(便于在水中漂流)—在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是为了(便于随风飘散传播种子)。
42、地球从出现简单生命到现在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地球(环境变化)是主要原因。
人类对生物生存(环境)的改变和对一些动物的(驯化)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43、家猪是由(野猪)驯化来的;家鸭是由(野鸭)驯化而来的;(水稻)和(稗子)杂交形成杂交水稻;金鱼是由(鲫鱼)培育而来的,以上这些都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长颈鹿)、(北极熊)、(北极狐)、(青蛙)等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44.在田野中,绿色青蛙因为有好的伪装而被保留下来,其它颜色的青蛙因为过于显眼而被猎食者吃掉。
}45.生物学家对不同地方的生物个体进行比较时,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即同一种生物,愈冷的地方,个体就愈大,身体愈接近圆形;并且鼻子、耳朵、腿等暴露在外部的器官就越小。
46.环境发生改变,动物的形态结构也相应发生变化。
多样的生物是由多样的环境造成的。
47.大自然的选择使得生物发生变化,然而人工选择也在丰富着物种的多样性。
48.在实验中,我们发现大的球形烧瓶这个容器内的水温降得慢,细而长的玻璃瓶这个容器内的水温降得快。
在大自然中,大而圆的动物的体形降温慢。
49.地球是我们美丽的家园,各种各样的生物,在这个家园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着。
50.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51.每种生物都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人类的衣食住行离不开生物的多样性。
52.多样的生物对我们人类有不同的价值。
有的具有欣赏价值和科学价值,有的具有经济价值,有的具有药用价值。
53.就像人类生活离不开生物的多样性一样,每一种生物也需要生活在生物多样性的环境之中。
举例:花繁殖后代需要昆虫帮助传粉;苍耳靠动物传播种子;动物排出的粪便可成为植物的养料;蝗虫生活需要以水稻等植物为食物。
(54.保护生物多样性,要从保护家乡生物多样性做起。
55.人类是生物大家族中的一员,我们理应平等对待家族中的每一个成员。
56.人类生活离不开植物:提供给人类做食物;供人类欣赏;提供给人类做药材;人类可以用植物做成生活及学习用品;可以净化空气;提供给动物做食物。
57.生物的基本生存条件包括阳光、空气、水源和地域等。
58.《生物多样性条约》于1993年正式开始实行。
59.每年的5月22日被称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60.全世界已有180多个国家成为《生物多样性条约》缔约国。
61、生物的多样性:指的是地球上生物圈中所有的生物,即(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基因)和(生存环境)。
62、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中国)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12个国家之一。
63、已经灭绝的生物:拟斑马、袋狼、卡罗莱纳鹦哥鸟。
1、生物多样性指的是地球上生物圈中所有的生物,即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基因和生存环境。
它包含三个层次: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64、菌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来制造养料,而靠吸收其他生物或土壤里的营养来生存。
65、生物的形态结构是与它们所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
66、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改变着生物,造就了生物的多样性。
67、地球是我们美丽的家园,各种各样的生物,在这个家园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68.人类生活离不开植物:提供给人类做食物;供人类欣赏;提供给人类做药材;人类可以用植物做成生活及学习用品;可以净化空气;提供给动物做食物。
69、地球上出现简单生命体开始,到现在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地球环境变化是主要原因。
70、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生物多样性指的是地球上的生物圈中所有的生物,即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基因和生存环境。
它包含三个层次: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中国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12个国家之一。
71、38亿年前,地球上出现简单生命体开始,到现在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地球环境变化是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