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体课教案提沉冲靠组合

合集下载

古典舞提沉组合教案

古典舞提沉组合教案

一、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古典舞提沉组合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培养学生的舞蹈节奏感、协调性和表现力。

提高学生的舞蹈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古典舞提沉组合的基本介绍。

提沉动作的分解教学与练习。

提沉组合的连贯演练。

舞蹈表现力的培养与提升。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提沉动作的准确性与连贯性。

难点:舞蹈表现力的自然流露与情感的传递。

四、教具和多媒体资源音响设备:播放舞蹈伴奏音乐。

舞蹈教室:提供足够的空间进行舞蹈练习。

镜子:帮助学生观察并纠正自己的动作。

五、教学方法激活学生的前知:通过简单的舞蹈动作热身,唤醒学生的身体记忆。

教学策略:采用示范、讲解、模仿、练习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学生活动:分组练习,相互观摩,互相评价。

六、教学过程导入:介绍古典舞提沉组合的背景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逐一讲解并示范提沉动作,引导学生模仿并练习。

巩固练习:分组进行提沉组合的连贯演练,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归纳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提沉动作的要领和舞蹈表现力的重要性。

七、评价与反馈设计评价策略:通过观察学生的舞蹈动作和表现力,以及小组互评的方式进行评价。

为学生提供反馈: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具体的建议和指导,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

八、作业布置复习本节课所学的提沉动作,并自行练习。

收集并了解其他古典舞蹈的相关知识,拓宽舞蹈视野。

将所学提沉组合展示给家人或朋友,提升自信心与表现力。

九、教师自我反思十、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意识到在教授技巧的同时,更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和情感传递能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我也会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体验。

提沉组合动作要领

提沉组合动作要领

提沉组合动作要领1. 引言提沉组合动作是一种常见的健身训练方法,通过结合提升和下蹲两种动作,可以有效地锻炼身体的力量、耐力和灵活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提沉组合动作的要领,包括正确的姿势、呼吸技巧以及注意事项等。

2. 动作要领2.1 提升动作•站立直立,双脚与肩同宽,保持身体平衡。

•屈膝并向前倾身体,保持背部挺直。

•将手臂伸直并放在大腿前方。

•吸气,用双手抓住杠铃或哑铃,并将其提起至大腿前方。

•肩部向后收缩,臀部稍微收紧。

•保持上半身稳定,并用大腿和臀部的力量将杠铃或哑铃推至胸前。

•慢慢放下杠铃或哑铃,回到起始位置。

2.2 下蹲动作•站立直立,双脚与肩同宽,保持身体平衡。

•吸气,将手臂伸直并放在大腿前方。

•屈膝并向后倾身体,保持背部挺直。

•将臀部向后推,并慢慢下蹲至大腿平行于地面。

•保持膝盖与脚尖的方向一致,并确保膝盖不超过脚尖。

•用大腿和臀部的力量慢慢站起来,回到起始位置。

3. 注意事项3.1 姿势正确在进行提沉组合动作时,正确的姿势非常重要。

保持身体挺直,背部不要低垂或过度弯曲。

注意保持头部与颈部的自然姿势,避免过度仰头或低头。

3.2 呼吸技巧呼吸是提沉组合动作中的关键。

建议在提升动作时吸气,在下蹲动作时呼气。

这样可以帮助稳定身体并提供足够的氧气供应。

3.3 力量控制在进行提沉组合动作时,要注意控制力量的使用。

过于追求重量可能导致技术不准确或受伤风险增加。

建议从较轻的重量开始,逐渐增加负荷。

3.4 适应个人能力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能力不同,因此在进行提沉组合动作时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调整。

可以选择合适的重量和次数,并逐步提高难度。

3.5 休息和恢复提沉组合动作是一种较为高强度的训练方法,因此需要给身体足够的休息和恢复时间。

建议每周进行2-3次训练,并在训练日之间留出充分的休息时间。

4. 结论提沉组合动作是一种有效的健身训练方法,可以全面锻炼身体的力量、耐力和灵活性。

通过正确掌握动作要领,并注意姿势、呼吸技巧以及个人能力等方面的要点,可以更好地进行训练并获得良好的效果。

《中国古典舞-提沉组合》说课稿

《中国古典舞-提沉组合》说课稿

《中国古典舞身韵——提沉组合》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幼师《舞蹈》全一册第二十三页的内容,是中国古典舞练习内容之一。

中国古典舞是以练习舞蹈的韵味、韵律跟肢体表现力为练习目的,讲究的是身体韵律、内在气息以及手眼身法步的配合,对培养学生的乐感、舞感和动作表现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本节课参考《北京舞蹈学院女班中国古典身韵教材》,中国古典舞身韵包括元素和短句部分。

元素是古典舞身韵教材中最基本、最单纯的动律,主要有提、沉、冲、靠、含、腆、移等,从元素逐渐到动作的深化练习,同时辅以手、头、脚的基本位置的规律和眼神的配合,体现中国古典舞“拧、倾、圆、曲”的动作特点和审美风格。

短句训练是元素向动作过渡的桥梁。

这部分训练主要是增强肢体的协调性、应性和表现性,同时加强肢体的流动意识及提高肢体表现的动作旋律性。

二、教学目标设计由于教学中的学生大多来自乡村,有些学生由于家庭客观因素,不具备舞蹈的身体优势,还有些同学连成型的表演都没有看过,更不用说接受基本的表演练习,虽然有几个学生艺术天份稍好一些,但总的来说幼师教师呈现出来的表演能力较差。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师特点我设定了下面三个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对中国古典身韵的内涵和审美规范等有初步的认识,并在切身的训练中去体验、了解中国古典身韵的独特风格。

2、能力目标通过中国古典身韵的训练,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舞身韵的认识和把握,发展学生身体协调配合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热爱,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提高民族文化自信。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中国古典舞因起源于中国的戏曲,所以其风格特点在于一个“圆”,在某种程度上和我国的另一种国粹“太极拳”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在古典舞中,任何动作,任何动作变化都离不开圆,“平圆”“立圆”“8字圆”而正是这个圆体现了中国古典舞的韵律所在——眼随手走,欲左先右,起于腰、奔于肋、行于肩的舞蹈风格。

2、教学难点:学生在学习基本舞步和基本动作变化时,至始至终都要贯彻这个“圆”字,只有掌握了圆的规律,才能把握好中国古典舞的风格特征。

提沉组合动作要领

提沉组合动作要领

提沉组合动作要领一、引言提沉是一种常见的健身动作,可以锻炼全身肌肉,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稳定性。

而组合动作则是将多个动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行训练,能够更加全面地锻炼身体。

本文将介绍提沉组合动作的要领和技巧。

二、动作要领1. 准备姿势: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身体保持挺直。

2. 弯腿提沉:屈膝下蹲,臀部向后坐,保持背部挺直,双手自然放在大腿前部。

然后,用力推腿,将身体迅速抬起,并同时将双手向上伸展,直到双手与地面平行,保持姿势。

3. 稳定动作:在抬起身体的同时,保持腹部收紧,臀部和大腿肌肉用力,保持身体的稳定。

同时,保持头部与脊椎的直线,目光前视。

4. 保持姿势:保持提沉的姿势,保持5-10秒钟,然后缓慢放松身体,回到起始姿势。

5. 多次重复:根据个人情况,可以重复进行多次提沉动作,每次保持姿势的时间可以适当延长。

三、技巧提示1. 姿势正确:在进行提沉动作时,要保持身体的正确姿势。

背部要挺直,不要弯曲或过度伸展。

头部要保持与脊椎的直线,目光前视。

双腿要分开与肩同宽,避免双腿过度内收或外展。

2. 注意呼吸:在进行提沉动作时,要注意呼吸。

可以在下蹲时吸气,抬起身体时呼气。

保持平稳的呼吸可以帮助稳定身体,减少疲劳。

3. 控制动作速度:在进行提沉动作时,要控制动作的速度。

过快的动作可能导致身体失衡,过慢的动作则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适当控制动作的速度,可以更好地锻炼肌肉。

4. 适度增加难度:如果对提沉动作已经熟练掌握,可以适度增加难度。

可以使用哑铃或杠铃等器械,增加负重,从而增加肌肉的挑战性。

5. 安全第一:在进行提沉组合动作时,要注意自身的身体状况和能力。

如果有身体不适或有慢性疾病,应该避免过度用力。

此外,动作要轻柔流畅,避免突然停止或猛烈摆动,以免受伤。

四、总结提沉组合动作是一种有效的全身肌肉锻炼方法,可以增强肌肉力量和身体的稳定性。

通过正确的动作要领和技巧,可以更好地进行提沉组合动作训练。

在进行训练时,要注意身体的姿势和呼吸,控制动作的速度,并适度增加难度。

形体课教案—提沉冲靠组合

形体课教案—提沉冲靠组合

舞蹈形体课程教案———————————古典舞身韵《提沉冲靠》组合——————————授课教师:董靖授课时间:2009年12月30日第四节课授课地点:艺术楼第四舞蹈教室授课对象:艺09(3)班学生(音乐表演专业)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授课教案、音乐磁带教学方法:示范讲解法、训练法教学目的:舞蹈真正的生命力在于运动的过程,而舞蹈中运动的路线更是千变万化的。

人体形成“平圆,立圆,八字圆”这三种最基本最典型的运动路线和轨迹根本关键和枢纽在于腰的运用。

很多学生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出现的上身过于“僵”,其实主要体现在胸腔的紧张和腰部的生硬,正是不善于用“提、沉、冲、靠、呼、吸”等基本动律。

通过《提沉冲靠》组合的训练能使得学生改变学习舞蹈时出现的上身“僵”、上身与腰部不灵活、不协调的缺点是学习《提沉冲靠》组合的关键所在,所以《提沉冲靠》组合是训练腰部、呼吸和身体动律必不可少的一环。

教学重点:1、掌握“提、沉、冲、靠”四个动作的要领2、在“提、沉、冲、靠”中学会运用呼吸教学难点:1、强调在动作中气息的运用。

2、动作中腰椎的运用。

3、使学生懂得“提、沉、冲、靠”四个动作的要领并能用身体表现出来。

教学过程:1、学习单一的提、沉、冲、靠动作。

2、教师示范动作。

3、学生练习单一的提、沉、冲、靠动作。

4、教师讲解要点并对学生动作进行纠正、补导。

5、授组合动作,学生练习。

6、动作与组合音乐配合。

《提沉冲靠》组合动作顺序预备拍:坐与地上,双腿盘于身前,开跨。

后背自然垂直,肩胸放松,眼平视。

手腕搭于膝盖上,通过吐气身体到“沉”的状态。

(一)1×8拍:身体经过“提”往2点方向斜移到“冲”的位置后回到“提”再回到“沉”的位置。

1×8拍:身体经过“提”往6点方向斜移到“靠”的位置后回到“提”再回到“沉”的位置。

1×8拍:身体经过“提”往8点方向斜移到“冲”的位置后回到“提”再回到“沉”的位置。

1×8拍:身体经过“提”往4点方向斜移到“靠”的位置后回到“提”再回到“沉”的位置。

形体课教案提沉冲靠组合

形体课教案提沉冲靠组合

形体课教案提沉冲靠组合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舞蹈形体课程教案———————————古典舞身韵《提沉冲靠》组合——————————授课教师:董靖授课时间:2009年12月30日第四节课授课地点:艺术楼第四舞蹈教室授课对象:艺09(3)班学生(音乐表演专业)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授课教案、音乐磁带教学方法:示范讲解法、训练法教学目的:舞蹈真正的生命力在于运动的过程,而舞蹈中运动的路线更是千变万化的。

人体形成“平圆,立圆,八字圆”这三种最基本最典型的运动路线和轨迹根本关键和枢纽在于腰的运用。

很多学生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出现的上身过于“僵”,其实主要体现在胸腔的紧张和腰部的生硬,正是不善于用“提、沉、冲、靠、呼、吸”等基本动律。

通过《提沉冲靠》组合的训练能使得学生改变学习舞蹈时出现的上身“僵”、上身与腰部不灵活、不协调的缺点是学习《提沉冲靠》组合的关键所在,所以《提沉冲靠》组合是训练腰部、呼吸和身体动律必不可少的一环。

教学重点:1、掌握“提、沉、冲、靠”四个动作的要领2、在“提、沉、冲、靠”中学会运用呼吸教学难点:1、强调在动作中气息的运用。

2、动作中腰椎的运用。

3、使学生懂得“提、沉、冲、靠”四个动作的要领并能用身体表现出来。

教学过程:1、学习单一的提、沉、冲、靠动作。

2、教师示范动作。

3、学生练习单一的提、沉、冲、靠动作。

4、教师讲解要点并对学生动作进行纠正、补导。

5、授组合动作,学生练习。

6、动作与组合音乐配合。

《提沉冲靠》组合动作顺序预备拍:坐与地上,双腿盘于身前,开跨。

后背自然垂直,肩胸放松,眼平视。

手腕搭于膝盖上,通过吐气身体到“沉”的状态。

(一)1×8拍:身体经过“提”往2点方向斜移到“冲”的位置后回到“提”再回到“沉”的位置。

1×8拍:身体经过“提”往6点方向斜移到“靠”的位置后回到“提”再回到“沉”的位置。

1×8拍:身体经过“提”往8点方向斜移到“冲”的位置后回到“提”再回到“沉”的位置。

中国古典舞身韵提沉组合教案

中国古典舞身韵提沉组合教案

中国古典舞身韵提沉组合教案《中国古典舞身韵提沉组合教案》
嘿,同学们!今天咱们要来一起探索神奇的中国古典舞身韵提沉组合啦!
先来说说提沉,这就像是我们身体里的小魔法。

想象一下,我们吸气的时候像气球慢慢鼓起来,这就是提;然后呼气的时候像泄气的皮球慢慢瘪下去,这就是沉啦。

是不是很有意思呀!
咱们开始练习咯!大家站好,先慢慢地吸气,把身体往上提,感觉自己像朵轻轻飘起来的云,哎呀,对啦,就是这种感觉。

然后再慢慢地呼气,让身体沉下去,像一片叶子悠悠地飘落。

嘿,别着急,慢慢感受这个过程。

在做提沉的时候,注意身体的协调性哦,可别手忙脚乱的像只小猴子。

要让每个动作都流畅自然,就像小河流水一样。

练习过程中大家可能会觉得有点累,但是别放弃呀!就像爬山一样,虽然累,但到了山顶那景色可美啦!等你们掌握了提沉组合,跳出来的舞蹈那可真是美极了。

好啦,大家继续加油练习,想象自己是舞台上最闪耀的明星,把提沉组合完美地展现出来。

等你们熟练了,就会发现自己仿佛能在舞蹈中自由翱翔啦!
哎呀,不知不觉就快下课啦,同学们今天表现得都很棒哦!希望你们回去后也能多多练习,把提沉组合练得棒棒的。

下次上课的时候,我可要检查你们的成果哟!那就这样咯,拜拜啦,小舞蹈家们!
怎么样,同学们,是不是对中国古典舞身韵提沉组合有了更深的理解呀!记得要多练习,相信你们会越来越棒的!。

形体课教案—提沉冲靠组合

形体课教案—提沉冲靠组合

舞蹈形体课程教案———————————古典舞身韵《提沉冲靠》组合——————————授课教师:董靖授课时间:2009年12月30日第四节课授课地点:艺术楼第四舞蹈教室授课对象:艺09(3)班学生(音乐表演专业)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授课教案、音乐磁带教学方法:示范讲解法、训练法教学目的:舞蹈真正的生命力在于运动的过程,而舞蹈中运动的路线更是千变万化的。

人体形成“平圆,立圆,八字圆”这三种最基本最典型的运动路线和轨迹根本关键和枢纽在于腰的运用。

很多学生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出现的上身过于“僵”,其实主要体现在胸腔的紧张和腰部的生硬,正是不善于用“提、沉、冲、靠、呼、吸”等基本动律。

通过《提沉冲靠》组合的训练能使得学生改变学习舞蹈时出现的上身“僵”、上身与腰部不灵活、不协调的缺点是学习《提沉冲靠》组合的关键所在,所以《提沉冲靠》组合是训练腰部、呼吸和身体动律必不可少的一环。

教学重点:1、掌握“提、沉、冲、靠”四个动作的要领2、在“提、沉、冲、靠”中学会运用呼吸教学难点:1、强调在动作中气息的运用。

2、动作中腰椎的运用。

3、使学生懂得“提、沉、冲、靠”四个动作的要领并能用身体表现出来。

教学过程:1、学习单一的提、沉、冲、靠动作。

2、教师示范动作。

3、学生练习单一的提、沉、冲、靠动作。

4、教师讲解要点并对学生动作进行纠正、补导。

5、授组合动作,学生练习。

6、动作与组合音乐配合。

《提沉冲靠》组合动作顺序预备拍:坐与地上,双腿盘于身前,开跨。

后背自然垂直,肩胸放松,眼平视。

手腕搭于膝盖上,通过吐气身体到“沉”的状态。

(一)1×8拍:身体经过“提”往2点方向斜移到“冲”的位置后回到“提”再回到“沉”的位置。

1×8拍:身体经过“提”往6点方向斜移到“靠”的位置后回到“提”再回到“沉”的位置。

1×8拍:身体经过“提”往8点方向斜移到“冲”的位置后回到“提”再回到“沉”的位置。

1×8拍:身体经过“提”往4点方向斜移到“靠”的位置后回到“提”再回到“沉”的位置。

形体课教案—提沉冲靠组合

形体课教案—提沉冲靠组合

舞蹈形体课程教案———————————古典舞身韵《提沉冲靠》组合——————————授课教师:董靖授课时间:2009年12月30日第四节课授课地点:艺术楼第四舞蹈教室授课对象:艺09(3)班学生(音乐表演专业)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授课教案、音乐磁带教学方法:示范讲解法、训练法教学目的:舞蹈真正的生命力在于运动的过程,而舞蹈中运动的路线更就是千变万化的。

人体形成“平圆,立圆,八字圆”这三种最基本最典型的运动路线与轨迹根本关键与枢纽在于腰的运用。

很多学生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出现的上身过于“僵”, 其实主要体现在胸腔的紧张与腰部的生硬,正就是不善于用“提、沉、冲、靠、呼、吸”等基本动律。

通过《提沉冲靠》组合的训练能使得学生改变学习舞蹈时出现的上身“僵”、上身与腰部不灵活、不协调的缺点就是学习《提沉冲靠》组合的关键所在,所以《提沉冲靠》组合就是训练腰部、呼吸与身体动律必不可少的一环。

教学重点:1、掌握“提、沉、冲、靠”四个动作的要领2、在“提、沉、冲、靠”中学会运用呼吸教学难点:1、强调在动作中气息的运用。

2、动作中腰椎的运用。

3、使学生懂得“提、沉、冲、靠”四个动作的要领并能用身体表现出来。

教学过程:1、学习单一的提、沉、冲、靠动作。

2、教师示范动作。

3、学生练习单一的提、沉、冲、靠动作。

4、教师讲解要点并对学生动作进行纠正、补导。

5、授组合动作,学生练习。

6、动作与组合音乐配合。

《提沉冲靠》组合动作顺序预备拍:坐与地上,双腿盘于身前,开跨。

后背自然垂直,肩胸放松,眼平视。

手腕搭于膝盖上,通过吐气身体到“沉”的状态。

(一)1×8拍:身体经过“提”往2点方向斜移到“冲”的位置后回到“提”再回到“沉”的位置。

1×8拍:身体经过“提”往6点方向斜移到“靠”的位置后回到“提”再回到“沉”的位置。

1×8拍:身体经过“提”往8点方向斜移到“冲”的位置后回到“提”再回到“沉”的位置。

古典舞身韵冲靠组合教案

古典舞身韵冲靠组合教案

古典舞身韵冲靠组合教案
古典舞身韵冲靠组合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掌握身韵冲靠动作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
2. 能够熟练地表现身韵冲靠组合舞蹈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身韵冲靠动作的基本技巧
2. 身韵冲靠组合舞蹈的整体表现和协调性
三、教学过程
1. 热身操
1)教练引导学生做几组热身操,包括举手、扭腰、打操等动作,使学生身体热起来,为后续的学习做好准备。

2. 身韵冲靠动作练习
1)身韵冲靠的基本动作介绍:
身:同时向前移动左脚和右臂,右脚落地,左臂向后挥。

韵:右脚向内拧,同时右臂向前弯曲,手掌向上。

冲:向前跨出右脚同时双臂向前伸直。

靠:整个身体向前倾斜,右臂向上伸直,手掌向下,左手向后抬。

2)练习身韵冲靠的基本动作,要求学生根据身体协调性和舞蹈节奏,形成稳定的节奏感和良好的表现效果。

3. 身韵冲靠组合舞蹈练习
1)教练根据音乐节奏,编排身韵冲靠组合舞蹈,让学生学习全套动作。

2)由慢到快,逐步提高舞蹈的难度和速度,要求学生越来越熟练、流畅地表现身韵冲靠组合舞蹈。

4. 整体表演
1)练习过后,教练让学生整体表演舞蹈,注重舞蹈的协调性和整体效果。

2)教练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让学生自我纠正不足之处,加强学习。

五、教学评价
1. 教练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定期考核,评价学生的学业水平和舞蹈表现效果。

2. 教练要及时给学生反馈,鼓励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挥舞蹈潜力,提高舞蹈表现效果。

地面提沉冲靠组合之欧阳治创编

地面提沉冲靠组合之欧阳治创编

地面提沉冲靠组合(一)教学任务:掌握提沉身韵的基本要求并准确做出,掌握组合中每个动作姿态的要求并准确做出,基本掌握第一部分组合顺序并熟练表演。

培养学生身体的协调性、平衡能力和柔韧性,培养学生身体的韵律感。

使学生初步感受和体验舞蹈时呼吸与动作、呼吸与神韵的密切关系。

重点、难点:动作的协调性、准确性欧阳治创编 2021.03.10动作与呼吸的默契配合教学内容提要: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

2、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新授:1、提沉的单一动作:⑴训练目的:使学生初步感受和体验舞蹈时呼吸与动作、呼吸与神韵的密切关系。

增强舞蹈时自然呼吸的能力,不断提高自身舞蹈动作的表现力。

⑵单一动作;提——沉——2、组合动作顺序:欧阳治创编 2021.03.10前奏:四拍,后两拍沉准备姿势:双腿盘坐面向一点,双手后背[1×8]提沉一次[2×8]四拍提沉一次,第二次沉时停一下再沉。

[3×8]四拍提沉两次,右左手各撩收一次。

[4×8]双手提沉一次,“1、2”拍双撩至山谤位,“2”拍后半拍沉手翻掌到摊掌位;“3”时摊掌亮相,“4”沉(手心向上),“5”撩到山膀位,“6、7、8”沉,背手。

[5、6×8]内盘手提沉右、左欧阳治创编 2021.03.10共四次。

三、复习、巩固四、结束:1、总结课堂学习情况。

2、布置作业。

中国古典舞身韵元素练习(摘自雀巢小咖啡同名作品)冲在“沉”的过程中,用肩的外侧和胸大肌向8点或2点水平冲出,肩与地面保持水平线,切记上身不要向前倾倒,感觉腰侧肌拉长,头与肩相反,肩向左冲,头略向又偏,眼和冲的方向一致。

靠首先“提”,然后在“沉”的过程中,用后肩部及后肋侧带动上身向4点或6点“靠”出,感觉前肋往里收,后欧阳治创编 2021.03.10背侧肌拉长,要求肩与地面保持水平拉出,决不能有躺倒之感,身如向右靠,头则微向左转,眼平视放神,头及颈部略向下梗。

移做法:要求肩部在腰的发力下向左或向右正旁移动,与地面成横向的水平运动。

身韵提沉教案

身韵提沉教案

身韵提沉教案课题:身韵提沉教学目标:1. 了解身韵提沉的定义及其在形体塑造中的作用。

2. 学会通过身体姿势调整和肌肉锻炼来提高身韵提沉能力。

3. 锻炼学生的专注力和身体协调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 通过播放相关视频介绍身韵提沉的概念和作用。

2. 提问学生,你们在生活中是否有过身韵提沉的体验?二、理论讲解(15分钟)1. 介绍身韵提沉的定义和原理。

2. 解释为什么身韵提沉对形体塑造和舞蹈表演至关重要。

3. 以具体的例子说明身韵提沉在不同舞蹈中的应用。

三、实践演练(30分钟)1. 引导学生进行身韵提沉的基本动作练习,如站立、坐姿、行走等。

2. 分组进行舞蹈动作练习,要求学生在动作过程中注重身韵提沉的表达。

3. 集体表演,评价并提供改进建议。

四、肌肉锻炼(15分钟)1. 引导学生进行肌肉锻炼,重点锻炼背部、腹肌和腿部。

2. 解释不同肌肉锻炼对身韵提沉的影响。

3. 引导学生进行伸展运动,缓解肌肉疲劳。

五、总结(10分钟)1. 让学生总结身韵提沉的重要性和在舞蹈表演中的应用。

2. 播放相关舞蹈表演视频,让学生观察并评价演员的表现。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舞蹈练习中继续注重身韵提沉的训练。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实践演练和肌肉锻炼中的表现,评价其身韵提沉能力的提高程度。

2. 综合学生的表演和总结,评价学生对身韵提沉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资源:1. 视频资料:身韵提沉的概念和作用。

2. 相关舞蹈表演视频。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和实践演练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对身韵提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体验。

但在实践演练过程中,发现有些学生对身韵提沉的掌握较困难,需要更多的示范和练习机会。

下次教学可以考虑增加实践演练的时间,以及提供更多的示范和指导。

同时,可以引入更多有趣的肌肉锻炼运动,使学生更主动参与。

形体课教案—提沉冲靠组合

形体课教案—提沉冲靠组合

舞蹈形体课程教案———————————古典舞身韵《提沉冲靠》组合——————————授课教师:董靖授课时间:2009年12月30日第四节课授课地点:艺术楼第四舞蹈教室授课对象:艺09(3)班学生(音乐表演专业)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授课教案、音乐磁带教学方法:示范讲解法、训练法教学目的:舞蹈真正的生命力在于运动的过程,而舞蹈中运动的路线更是千变万化的。

人体形成“平圆,立圆,八字圆”这三种最基本最典型的运动路线和轨迹根本关键和枢纽在于腰的运用。

很多学生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出现的上身过于“僵”,其实主要体现在胸腔的紧张和腰部的生硬,正是不善于用“提、沉、冲、靠、呼、吸”等基本动律。

通过《提沉冲靠》组合的训练能使得学生改变学习舞蹈时出现的上身“僵”、上身与腰部不灵活、不协调的缺点是学习《提沉冲靠》组合的关键所在,所以《提沉冲靠》组合是训练腰部、呼吸和身体动律必不可少的一环。

教学重点:1、掌握“提、沉、冲、靠”四个动作的要领2、在“提、沉、冲、靠”中学会运用呼吸教学难点:1、强调在动作中气息的运用。

2、动作中腰椎的运用。

3、使学生懂得“提、沉、冲、靠”四个动作的要领并能用身体表现出来。

教学过程:1、学习单一的提、沉、冲、靠动作。

2、教师示范动作。

3、学生练习单一的提、沉、冲、靠动作。

4、教师讲解要点并对学生动作进行纠正、补导。

5、授组合动作,学生练习。

6、动作与组合音乐配合。

《提沉冲靠》组合动作顺序预备拍:坐与地上,双腿盘于身前,开跨。

后背自然垂直,肩胸放松,眼平视。

手腕搭于膝盖上,通过吐气身体到“沉”的状态。

(一)1×8拍:身体经过“提”往2点方向斜移到“冲”的位置后回到“提”再回到“沉”的位置。

1×8拍:身体经过“提”往6点方向斜移到“靠”的位置后回到“提”再回到“沉”的位置。

1×8拍:身体经过“提”往8点方向斜移到“冲”的位置后回到“提”再回到“沉”的位置。

1×8拍:身体经过“提”往4点方向斜移到“靠”的位置后回到“提”再回到“沉”的位置。

提沉组合教案

提沉组合教案

提沉组合教案教案标题:提沉组合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理解并掌握提沉组合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操作提沉组合的相关技巧和方法。

3. 学生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 学生能够独立设计并实施提沉组合实验。

适用对象:高中生教学内容和步骤:1. 导入(5分钟)- 调动学生对提沉组合的兴趣,例如分享一些关于提沉组合的真实案例或实际应用。

- 引入提沉组合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 知识讲解(15分钟)- 介绍提沉组合的基本原理和作用机制。

- 解释提沉组合的分类和不同应用领域。

3. 示范实验(20分钟)- 展示一个提沉组合实验的示范,包括实验设备和材料的介绍。

- 演示实验操作步骤和相关技巧。

4. 分组实践(30分钟)-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由3-4名学生组成,让他们共同设计并实施一个提沉组合实验。

- 提供一些实验主题或问题供学生选择,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

- 监督和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并及时回答他们可能遇到的问题。

5. 实验结果分析与总结(20分钟)- 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实验结果,并一起分析和讨论实验数据。

- 引导学生总结实验中的观察和发现,结合知识讲解部分,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

6. 拓展活动(15分钟)- 提出一些与提沉组合相关的进一步研究或探索方向,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和思考。

-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一个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初步的研究计划。

7. 总结和评价(10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实践活动,与学生一起总结所学知识和技能。

-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鼓励他们对提沉组合继续进行探索和学习。

扩展活动建议:- 学生可以尝试设计不同实验条件下的提沉组合实验,比较不同条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学生可以组织小型研究小组,深入了解某一领域的提沉组合应用,并撰写相关研究报告。

- 学生可以参加科学竞赛或学术会议,展示他们的提沉组合实验和研究成果。

注意事项:- 指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并正确使用实验设备和材料。

舞蹈提沉教案

舞蹈提沉教案

舞蹈提沉教案舞蹈提沉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舞蹈《提沉》的基本动作和节奏。

2.培养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和舞蹈协调性。

3.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和音乐感觉。

二、教学重点:1.正确理解和掌握舞蹈《提沉》的动作和节奏。

2.培养学生良好的动作表现力和舞蹈协调性。

三、教学难点:1.提高学生们的节奏感和身体协调能力。

2.统一学生们的动作表现力。

四、教学准备:音乐播放器、音乐《提沉》、教学视频、舞蹈教学笔记。

五、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进行一些基本的全身拉伸和热身运动,准备身体。

2.引入舞蹈:播放舞蹈《提沉》的音乐,让学生们先观看一遍视频,了解舞蹈的整体形式和动作。

然后带领学生们进行一遍整体的跟随动作,让学生们熟悉舞蹈的基本动作。

3.学习动作细节:逐个细节教学舞蹈中的各个动作部分,注重动作的准确性和优美性,以及每个动作的配合节奏。

4.分组练习:将学生们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依次进行舞蹈的练习,互相观摩和指导,帮助学生们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表现力。

5.整合舞蹈:将各小组的表演进行整合,统一动作和节奏表现。

注重舞蹈的整体效果和呼吸感。

6.表演展示:组织学生们进行表演展示,展示他们的舞蹈成果。

可以在学校或社区的舞台上进行展示,让更多人欣赏到学生们的精彩表演。

六、教学延伸:可以让学生们在舞蹈的基础上进行创编,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原有的动作基础上进行变化和加强,创作出自己的舞蹈作品。

七、教学总结:通过舞蹈提沉的教学,学生们不仅能学到舞蹈动作和节奏的表现,还能提高他们的身体协调性和音乐感觉。

并且通过舞蹈的展示,培养学生们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意识。

同时,通过舞蹈的创编延伸,激发学生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艺术表达能力。

舞蹈教学不仅仅是一门课,更是一种艺术的享受和情感的表达。

提沉组合教案

提沉组合教案

提沉组合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提沉动作的基本要领,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2. 培养优美的舞蹈姿态和良好的气质风度。

3. 理解提沉动作的文化内涵,激发对舞蹈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 提沉动作的分解教学。

2. 提沉组合的连贯演练。

3. 舞蹈表现力的培养与提升。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提沉动作的准确性与连贯性。

难点:舞蹈表现力的自然流露与情感的传递。

四、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 音响设备:播放舞蹈伴奏音乐。

2. 舞蹈教室:提供足够的空间进行舞蹈练习。

3. 镜子:帮助学生观察自己的动作和姿态。

五、教学方法1. 讲解示范法:教师先进行动作的示范,并详细讲解动作的要领和注意事项。

2. 练习指导法:学生模仿教师的动作进行练习,教师进行个别指导,纠正错误的动作。

3.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成小组,互相观摩练习,交流心得体会,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播放优美的舞蹈音乐,引导学生进入舞蹈的世界,激发学生对舞蹈的兴趣和热爱。

2. 学习新课:教师先进行提沉动作的示范,并讲解动作的要领和注意事项。

学生模仿教师的动作进行练习,教师进行个别指导,纠正错误的动作。

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提沉组合的连贯演练,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同时,教师通过播放音乐,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节奏和韵律感。

3. 巩固新课:学生分成小组,互相观摩练习,交流心得体会,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舞蹈表现力的培养与提升,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舞蹈的情感和内涵。

4. 小结作业: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和评价,并布置适当的课后作业,以巩固所学内容。

同时,教师鼓励学生多参加舞蹈活动和比赛,提高自己的舞蹈水平和综合素质。

七、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提沉动作的准确性和连贯性、舞蹈表现力和情感的传递、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等。

2. 评价方法: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等多种方式相结合。

提沉教学设计

提沉教学设计

舞蹈课身韵《提沉》组合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1、身韵提沉的呼吸及动作标准。

2、身韵组合:《提沉》
3、音乐练习强化
二、教学目的
1、通过身韵提沉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古典舞的基本风格,基本造型,
动作韵律特点等。

2、扩大丰富学生的眼界知识,广大积累舞蹈素材,不断提高自身鉴赏和舞
蹈表演能力。

3、培养、增进学生热爱祖国的民族文化情感。

三、教学重点
1、了解古典舞身韵舞蹈特有的“提沉”的舞姿特点及韵律感。

2、正确、熟练的掌握古典舞身韵提沉的基本动作韵律,完成组合学习。

四、教学难点
1、连贯、准确、有没得完成动作,情绪表达恰当,准确的把握舞蹈的
风格和韵律。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六、教具准备
VCD 音响
七、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复习提沉组合
1、学生分组复习
2、集体复习
(三)、新授
1、结合复习内容进行延伸。

2、学习基本动作
(一)基本手形
男生:虎口掌女生:兰花指
摊掌推掌
(二)基本手位
1、山膀位
2、托掌位
3、托按掌位
3、组合学习
a、教师示范
b、分步讲解动作要领
c、指导学生练习
d、跟音乐表演
4、集合,嘱咐学生课后练习,下课。

站立提沉组合教案

站立提沉组合教案

站立提沉组合教案
站立提沉组合是一种常见的健身动作组合,可以锻炼腿部和臀部的肌肉,下面是一份供参考的教案。

一、准备动作
站直,脚距与肩同宽,双臂自然下垂,手心向内。

二、提沉动作
1. 双手握紧哑铃或其他重物。

2. 慢慢抬起双臂,将手臂伸直,直到哑铃离开大腿。

3. 同时腿部弯曲,使臀部向后下方移动,保持背部平直。

4. 将哑铃抬高到约肩膀高度,双臂伸直,大腿伸直,重心在脚跟。

5. 慢慢降下哑铃,恢复到初始姿势。

三、反复动作
按上述提沉动作进行连续动作,重复12-15次,然后休息30秒。

进行三组。

四、注意事项
1. 腿部弯曲时需保持背部平直,避免过度弯曲。

2. 抬起哑铃时不要过于用力,以免损伤肌肉。

3. 建议选择适合自己重量的哑铃,避免使用过重或过轻的哑铃。

4. 进行提沉动作时应注意呼吸,吸气时抬起哑铃,呼气时降下哑铃。

总体来说,站立提沉组合动作简单易学,适合健身初学者和日常健身者进行锻炼。

古典身韵提沉组合教案

古典身韵提沉组合教案

古典身韵提沉组合教案古典舞蹈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优美的身姿、灵动的舞步和深沉的内涵吸引着广大观众的眼球。

以此为背景,本文将推出一套名为“”的舞蹈教学方案。

通过该方案,希望能够帮助学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古典舞蹈的精髓。

一、背景介绍古典舞蹈是中国传统舞蹈的代表之一,它以华美的服饰、精湛的技巧和卓越的艺术表现力著称。

而“”则是一套旨在培养学员身体力行和情感表达能力的课程。

通过严谨的训练和富有内涵的舞蹈演绎,学员可以感受到古代文化的魅力和古典舞蹈的韵味。

二、课程设计此次教案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阶段。

每个阶段的内容都包括理论课、实践课和演出课三个部分,以确保学员全面掌握所学知识和技巧。

1. 初级阶段(1)理论课:通过课堂讲解,介绍古典舞蹈的起源、发展和特点,并学习与舞蹈相关的诗词和乐曲。

了解这些背景知识,有助于学员更好地理解古典舞蹈的内涵和意义。

(2)实践课:学习基本的古典舞蹈技巧,包括站立姿势、手势和脚步动作等。

通过反复练习,使学员能够熟练掌握这些基础动作,并培养出舞蹈的优雅和协调性。

(3)演出课:在课堂上,学员将学到的舞蹈动作编排成简单的舞蹈片段,并进行表演。

演出旨在培养学员的表现力和自信心,让他们更好地展示自己。

2. 中级阶段(1)理论课:深入探讨古典舞蹈的造型原则和意境表达。

通过学习优秀的古典舞蹈作品,让学员了解更深层次的意义,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2)实践课:学习更复杂和高难度的古典舞蹈动作,如转体、跳跃和翻腾等。

提高学员的技术水平和身体控制能力,使他们更具表现力和舞台魅力。

(3)演出课:学员将学到的舞蹈动作结合音乐,编排成一段完整的舞蹈作品,并进行表演。

演出旨在检验学员的综合素质和舞蹈才能。

3. 高级阶段(1)理论课:深入研究古典舞蹈的更高层次和更深刻的内涵,尤其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

通过分析古典舞蹈作品和经典文学作品,学员可以更好地理解古典舞蹈艺术的精髓。

(2)实践课:学习更复杂和独特的古典舞蹈技巧,如手指动作和身体曲线的运用等。

舞蹈身韵教案

舞蹈身韵教案

舞蹈身韵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舞蹈身韵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培养学生掌握身韵的基本元素,如提、沉、冲、靠、含、腆、移等。

3、提高学生身体的协调性、柔韧性和表现力。

4、培养学生对舞蹈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掌握身韵的基本元素,并能够准确地表现出来。

(2)通过身韵练习,提高身体的控制能力和表现力。

2、难点(1)如何将身韵元素自然流畅地融入舞蹈动作中,使其具有韵味和美感。

(2)在舞蹈中准确把握呼吸与动作的配合。

三、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亲身示范,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身韵的动作要领和表现方式。

2、讲解法:详细讲解身韵的概念、元素和要求,使学生有清晰的理论认识。

3、练习法:学生进行反复的练习,巩固所学的身韵知识和动作。

4、纠正法:教师及时纠正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错误,帮助学生改进。

5、欣赏法:让学生观看优秀的舞蹈作品,提高对身韵的理解和审美水平。

四、教学准备1、宽敞、明亮的舞蹈教室,配备镜子和把杆。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音乐。

3、教学资料,如身韵教学视频、图片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1)通过播放一段优美的舞蹈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2)提问学生对舞蹈中身体韵味的感受和理解,引导学生思考身韵在舞蹈中的重要性。

2、知识讲解(1)介绍舞蹈身韵的概念,强调身韵是舞蹈的灵魂,是体现舞蹈韵味和风格的关键。

(2)讲解身韵的基本元素,如提、沉是通过气息带动身体的上下运动;冲、靠是身体的横向运动;含、腆是胸部的前后运动;移是身体重心的移动等。

(3)讲解每个元素的动作要领、发力点和呼吸配合。

3、示范与练习(1)教师进行每个身韵元素的示范,边示范边讲解动作的细节和注意事项。

(2)学生跟随教师进行单个元素的练习,教师逐个指导纠正。

(3)将元素组合起来进行练习,如提沉与冲靠的结合,含腆与移的结合等。

4、舞蹈组合练习(1)教师编排一段包含身韵元素的舞蹈组合,示范给学生。

(2)学生分组练习舞蹈组合,教师巡回指导,强调身韵元素在组合中的运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体课教案提沉冲靠组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舞蹈形体课程教案
———————————古典舞身韵《提沉冲靠》组合——————————
授课教师:董靖
授课时间:2009年12月30日第四节课
授课地点:艺术楼第四舞蹈教室
授课对象:艺09(3)班学生(音乐表演专业)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授课教案、音乐磁带
教学方法:示范讲解法、训练法
教学目的:
舞蹈真正的生命力在于运动的过程,而舞蹈中运动的路线更是千变万化的。

人体形成“平圆,立圆,八字圆”这三种最基本最典型的运动路线和轨迹根本关
键和枢纽在于腰的运用。

很多学生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出现的上身过于“僵”,
其实主要体现在胸腔的紧张和腰部的生硬,正是不善于用“提、沉、冲、靠、呼、吸”等基本动律。

通过《提沉冲靠》组合的训练能使得学生改变学习舞蹈时出现
的上身“僵”、上身与腰部不灵活、不协调的缺点是学习《提沉冲靠》组合的关
键所在,所以《提沉冲靠》组合是训练腰部、呼吸和身体动律必不可少的一环。

教学重点:
1、掌握“提、沉、冲、靠”四个动作的要领
2、在“提、沉、冲、靠”中学会运用呼吸
教学难点:
1、强调在动作中气息的运用。

2、动作中腰椎的运用。

3、使学生懂得“提、沉、冲、靠”四个动作的要领并能用身体表现出来。

教学过程:
1、学习单一的提、沉、冲、靠动作。

2、教师示范动作。

3、学生练习单一的提、沉、冲、靠动作。

4、教师讲解要点并对学生动作进行纠正、补导。

5、授组合动作,学生练习。

6、动作与组合音乐配合。

《提沉冲靠》组合动作顺序
预备拍:坐与地上,双腿盘于身前,开跨。

后背自然垂直,肩胸放松,眼平视。

手腕搭于膝盖上,通过吐气身体到“沉”的状态。

(一)1×8拍:身体经过“提”往2点方向斜移到“冲”的位置后回到“提”再回到“沉”的位置。

1×8拍:身体经过“提”往6点方向斜移到“靠”的位置后回到“提”再回到“沉”的位置。

1×8拍:身体经过“提”往8点方向斜移到“冲”的位置后回到“提”再回到“沉”的位置。

1×8拍:身体经过“提”往4点方向斜移到“靠”的位置后回到“提”再回到“沉”的位置。

身体经过“提”往2点方向“冲”右手到按掌位置,再往8点方向“靠”,手到扬掌位置,最后回到“沉”的位置。

1×8拍:反面重复一遍。

2×8拍:正反面重复一遍。

4×8拍:身体做“提沉”动作同时双手做“小五花”动作重复4次。

布置作业:
1:课后复习所学过的内容。

2:要求学生每次练习时必须做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