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药剂学复习题及答案汇总
生物制药复习题(有答案)
《生物技术制药》习题(课后作业)一、下列概念:⑴生物制药:⑵生物药物:包括生物技术药物,天然生化药物,微生物药物,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
(3)生物技术制药: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借助某些微生物、植物、动物生产医药品。
(4)生物技术药物:采用DNA重组技术或其他生物新技术研制的蛋白质或核酸类药物。
(5)现代生物技术: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 把生物体系与工程学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按照预先的设计,定向地在不同水平上改造生物遗传性状或加工生物原料, 产生对人类有用的新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之综合性科学技术。
(6)基因表达:⒈转录:在RNA聚合酶的催化下以DNA为模板合成mRNA的过程。
2、翻译:以mRNA为模板,tRNA作为运载工具,将活化的氨基酸在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的过程(7)质粒的分裂不稳定:基因工程菌分裂时产生一定比例不含质粒的子代菌的现象,即重组分子从受体细胞中逃逸。
(8)质粒的结构不稳定:DNA从质粒上丢失或碱基重排、缺失所致工程菌性能的改变。
重组DNA分子某一区域发生变异,导致表观生物学功能的丧失;(9)显微注射:显微注射就是借助光学显微镜的放大作用,利用显微操作仪,直接把DNA注射到动物早期胚胎、胚胎干细胞、体细胞或卵母细胞中,然后生产动物个体的技术。
经过显微注射DNA发育而成的动物中,有少数整合了被注射的DNA分子,成为转基因动物。
(10)悬浮细胞:(11)补料分批培养:是指分批培养过程中,间歇或连续地补加新鲜培养基的培养方法。
(12)连续培养行下去的一种培养方法。
(13)接触抑制:细胞在生长分裂时达到相互接触而停止分裂的现象,称为接触性抑制(14)单克隆抗体:由一个抗原决定簇刺激的、单一的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增殖后所产生的、高度均一的抗体。
(15)多克隆抗体:一种抗原具有多个抗原决定簇,每个抗原决定簇都能刺激一个B细胞产生一种抗体。
这样所获得的免疫血清是多种抗体的混和物。
(16)人-鼠嵌合抗体:人一鼠嵌合抗体是将鼠源单抗的可变区与人抗体的恒定区融合而得到的抗体。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复习题及答案.doc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药物的溶出速率可用下列哪个表示?A、Noyes-Whitney 方程B、Henderson-Hasselbalch 方程C、Ficks 定律D、Higuchi 方程2.在溶媒化物中,药物的溶解度和溶解速度顺序为A、水合物<有机溶媒化物<无水物B、无水物<水合物v有机溶媒化物C、有机溶媒化物v无水物v水合物D、水合物<无水物v有机溶媒化物3.在新生儿时间,许多药物的半衰期延长,这是因为A、较高的蛋白结合率B、微粒体酶的诱发C、药物吸收很完全D、酶系统发育不全4•有A、B两种不同药物,给一位患者静脉注射,测得其剂量与半衰期数据如下:AC、药物B是以一•级过程消除D、都以零级过程消除5.药物在肺部的吸收属于机理A、被动扩散B、主动转运C、促进扩散D、吞噬6.骨架制剂的药物溶出机理是A、零级B、一级C、HiguchiD、Weibull 分布7.Michaelis-Menten 方程系指A.DF=Cssmax-Cssmin/Css B、-dC/dt=V m• C/Km+CC、AIC=NlnRc+2PD、dX/dt=KaXa-KX&根据药物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以下哪项为III型药物?A、高的溶解度,低的通透性B、低的溶解度,高的通透性C、高的溶解度,高的通透性D、低的溶解度,低的通透性9.可作为多肽类药物口服吸收部位的是A、十二指肠B、盲肠C、结肠D、直肠10.消化道分泌液的pH 般能影响药物的吸收A、被动扩散B、主动转运C、促进扩散D、胞饮作用11•下列有关药物表观分布溶积的叙述中,叙述正确的是A、表观分布容积大,表明药物在血浆中浓度小B、表观分布容积表明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实际容积C、表观分布容积不可能超过体液量D、表观分布容积的单位是”升/小时“12.有吸收过程但吸收程度与静脉注射相当的是A、肌肉注射B、皮内注射C、皮下注射D、动脉内注射13.测得利多卡因的消除速度常数为0.3465h- 1,则它的生物半衰期A、4hB、1.5hC、2.0hD、0.693h14.关于治疗药物监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治疗药物监测理论基础是临床药理学B、治疗药物监测重要组成部分是血药浓度分析技术和临床药理学C、开展治疗药物监测的先决条件是现代分析技术的发展D、治疗药物监测的英文简称是TI15.关于生物等效性,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A、两种产品在吸收的速度上没有差别B、两种产品在吸收程度上没有差别C、两种产品在吸收速度与程度上没有差别D、在相同实验条件下,相同剂量的药剂等效产品,它们的吸收速度与程度没有显著差别16.下列成分不是细胞膜组成成分的是A、脂肪B、蛋白质C、磷脂D、糖类17.下列属于生理因素的是A、药物理化性质B、药物剂型及给药方法C、制剂处方与工艺D、生理与病理条件差异药物的主要吸收部位是A、胃B、小肠C、大肠D、均是19.各类食物中,胃排空最快A、糖B、蛋白质C、脂肪D、一样20.下列可影响药物的溶出速率的是A、离子大小B、多晶型C、溶剂化物D、均是21.胞饮作用的特点是A、有部位特异性B、需要载体C、不消耗机体能量D、逆浓度梯度转运22.对于同一药物,吸收最快的剂型是A、片剂B、软膏剂C、溶液剂D、混悬剂23.下列属于剂型因素的是A、药物剂型及给药方法B、制剂处方与工艺C、A、B均是D、A、B均不是24.下列属于生理因素的是A、种族差异B、性别差异C、遗传因素差异D、以上均是25.大多数药物吸收的机理是A、被动扩散B、主动转运C、促进扩散D、膜孔转运26.不属于屮央室的是A、血液B、心C、肝D、肌肉27.消化道分泌液的pH —般能影响药物的吸收A、被动扩散B、主动转运C、促进扩散D、胞饮作用28.下列哪条不是主动转运的特征?A、消耗能量B、有饱和状态C、不需载体进行转运D、逆浓度差转运29.影响药物胃肠道吸收的剂型因素不包括A、粒子大小B、多晶型C、解离常数D、胃排空速率30.影响药物胃肠道吸收的生理因素不包括A、胃肠液成分与性质B、胃肠道蠕动C、药物在胃肠道中的稳定性D、循坏系统31.对于同一药物,吸收最快的剂型是A、片剂B、软膏剂C、溶液剂D、混悬剂32.下列属于剂型因素的是A、药物剂型及给药方法B、制剂处方与工艺C、A、B均是D、A、B均不是33.血流量可以显著影响药物在的吸收速度A、胃B、小肠C、大肠D、以上均不是34.弱碱性药物奎宁的Pka=8.4,在小肠中pH = 7.0解离型和未解离型的比为A、25/1B、1/25C、1D、无法计算35.药物主动转运的特异性部位是A、小肠B、盲肠C、结肠D^直肠36.消化道分泌的PH 一般彤响药物的吸收A、被动扩散B、主动转运C、促进扩散D、胞饮作用37.在溶出为限速过程吸收中,溶解了的药物立即被吸收,即为状态A、漏槽B、动态平衡C、均是D、均不是3&消化液屮的能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从而影响药物的吸收A、胆盐B、酶类C、粘蛋白D、糖39.1期临床药物动力学实验时,下列哪条是错误的?A、目的是探讨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消除的动态变化过程B、受试者原则上应男性和女性兼有C、年龄以18〜45岁为宜D、一般应选择目标适应症患者进行40.膜孔转运有利于药物的吸收A、脂溶性大分子B、水溶性小分子C、带正电荷蛋白质D、带负电荷药物41.淋巴系统对的吸收起着重要作用A、脂溶性药物B、水溶性药物C、大分子药物D、小分子药物42.弱酸性药物的溶出速率大小与pH大小的关系是A、随pH增加而增加B、随pH减少而增加C、与pH无关D、视具体情况而定43.某有机酸类药物在小肠中吸收良好,主要因为A、该药物在肠道中的非解离型比例大B、药物的脂溶性增加C、小肠的有效面积大D、该药物在胃中不稳定44.用减少药物粒度方法来改善吸收,仅在情况下有意义A、吸收过程的机制为主动转运B、溶出是吸收的限速过程C、药物在碱性介质中较难溶解D、药物对组织刺激性较大45.若药物溶液型剂型比固体剂型好,则A、固体剂型不崩解B、固体剂型没有配置好C、药物口服只受溶出速度的限制D、以上均不是46.以下关于氯霉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无味氯霉素有A、B、C三种品型及无定型,其中A晶型为有效晶型B、无味氯誓素混悬剂中,氯誓素为B晶型,故有治疗作用C、无定型为有效形式D、无味氯霉素有效晶型的血药浓度比其无效晶型的血药浓度高47.下列各种因素中除外,均能加快胃的排空A、胃内容物渗透压降低B、胃大部分切除C、阿司匹林D、普蔡洛尔4&红霉素的生物有效性可因下列哪种因素而明显增加?A、缓释片B、薄膜包衣片C、肠溶片D、增加颗粒大小49.下列关于载体媒介转运的描述正确的是A、逆浓度梯度转运B、不需要载体参入C、需要消耗能量D、转运具有饱和现象50.下列关哪条不是促进扩散的特征?A、不消耗能量B、有结构特异性要求C、不需载体进行转运D、由高浓度到低浓度转运51.下列关于经皮给药吸收的论述不正确的是A、脂溶性药物易穿透皮肤,但脂溶性过强容易在角质层聚集,反而不易穿透皮肤B、某碱性药物的透皮给药系统易调节pH值偏碱性,使其呈非解离型以利吸收C、脂溶性药物软膏剂,应以脂溶性材料为基质,才能更好地促进药物的经皮吸收D、药物主要通过细胞间隙或细胞膜扩散穿透皮肤,但皮肤附属器亦可能成为重要的透皮吸收途径52.药物在肺部沉积的机制不正确的是A、雾化吸入B、惯性碰撞C、沉降D、扩散53.关于注射给药正确的表述是A、皮下注射容量较小,仅为0」〜0.2ml, —般用于过敏实验B、不同部位肌肉注射吸收速率顺序为臀大肌>大腿外侧肌〉上臂三角肌C、混悬型注射剂可于注射部位形成药物贮库,吸收时间较长D、显著低渗的注射液局部注射后,药物被动扩散速率小于等渗注射液54.提高药物经角膜吸收的措施有A、增加滴眼液浓度,降低局部滞留吋间B、减少给药体积,减少药物流失C、弱碱性药物调节制剂pH至3.0,使Z呈非解离型存在D、调节滴眼液至高渗,促进药物吸收55.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特点有A、结合型与游离型存在动态平衡B、无竞争性C、无饱和性D、结合率取决于血液pH56.药物的表观分布容积是指A、人体总体积B、人体的体液总体积C、游离药物与血浓之比D、体内药量与血浓之比57.下列有关药物表观分布容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表观分布容积大,表明药物在血浆中浓度小B、表观分布容积表明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实际容积C、表观分布容积不可能超过体液量D、表观分布容积具有生理学意义58.药物与蛋白结合后A、能透过血管壁B、能由肾小球滤过C、能经肝代谢D、不能透过胎盘屏障59.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淋巴循坏可使药物不经过肝从而减少首过作用B、乳剂有利于脂溶性药物通过淋巴系统吸收C、都对D、都不对60.5 -氟尿U密唳不同乳剂给药后,转运进入淋巴的量依次为A、W/O/W 型〉W/0 型>0/W 型B、W/0 型〉W/O/W 型>0/W 型C、0/W 型〉W/O/W 型〉W/0 型D、W/0 型>0/W 型〉W/O/W 型61.体内细胞对微粒的作用及摄取主要有以下儿种方式A、胞、吸附、膜间作用、膜孔转运B、膜孔转运、吸附、融合、内吞C、膜孔转运、胞饮、内吞D、膜间作用、吸附、融合、内吞62.关于蛋白结合的叙述正确的是A、蛋白结合率越高,由于竞争结合现象,容易引起不良反应B、药物与蛋白结合是不可逆过程,有饱和竞争结合现象C、药物与蛋白结合后,可以促进透过血脑屏障D、蛋白结合率低的药物,由于竞争结合现象,容易引起不良反应63.以下关于药物向中枢神经系统转运的叙述正确的是A、药物的脂溶性越高,向脑内转运越慢B、药物的脂溶性越低,向脑内转运越慢C、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越高,越易向脑内转运D、延长载药纳米粒在体内的循环时间,降低了药物向脑内转运的效率64.以下关于药物代谢与剂型设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药酶有一定的数量,因此可以利用给予大剂量药物先使药酶饱和,从而达到提高生物利用度的目的B、药物代谢的的目的使原型药物灭活,并从体内排出C、老人药物代谢减慢,故服用与正常人相同的剂量,易引起不良反应和毒性D、盐酸疑节丝月井为脱竣酶抑制剂,与左旋多巴组成复方,可以抑制外周的左旋多巴的代谢,增加入脑量65.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光学异构体对药物代谢无影响B、瞅氨节青每素使氨节西林的前体药物,在肝脏转化为后者而发挥作用C、黄体酮具有很强的肝首过效应,因此口服有效D、硝酸廿油具有很强的肝首过效应,故通过皮肤、鼻腔、直肠、口腔黏膜吸收可以提高生物利用度66.药物在体内以原型不可逆消失的过程,该过程是A、吸收B、分布C、代谢D、排泄67.药物排泄的主要器官是A、肝B、肺C、脾D、肾6&药物除了肾排泄以外的最主要排泄途径是A、胆汁B、汗腺C、泪腺D、呼吸系统69.药物除了肾排泄以外的最主要排泄途径是A、胆汁B、汗腺C、泪腺D、呼吸系统70.可以用来测定肾小球滤过速度的物质是A、青霉素B、链霉素C、菊粉D、葡萄糖71.药物的脂溶性是影响下列哪一步骤的最重要因素?A、肾小球过滤B、肾小管分泌C、肾小管重吸收D、尿量72.酸化尿液可能对下列药物屮的哪一种肾排泄不利?A、水杨酸B、葡萄糖C、四环素D、麻黄碱73 •—定吋间内肾能使多少容积血浆中该药物清除的能力被称为A、肾排泄速度B、肾清除率C、肾小管分泌D、肾小球过滤速度74.分子量增加可能会促进下列过程中的哪一项?A、肾排泄速度B、胆汁排泄C、重吸收D、尿排泄速度75.下列过程中的哪一种过程不存在竞争性抑制?A、肾小球过滤B、胆汁排泄C、肾小管分泌D、肾小管重吸收76.在胆汁中排泄的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在小肠中移动期间重新被吸收返冋肝门静脉的现象被称为A、肝首过作用B、肝代谢C、肠肝循环D、胆汁排泄77.下列中哪一种最有可能从肺排泄?A、乙醸B、青霉素C、磺胺嗪噪D、扑热息痛7&下列药物中哪一种最有可能从汗腺排泄?A、氯化钠B、青霉素C、链霉素D、格列苯腺79.重复给药的血药浓度-时间关系式的推导前提是A、单室模型B、双室模型C、静脉注射给药D、血管内给药80.以下关于稳态血药浓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达到稳态后,血药浓度始终维持在一个恒定值B、平均稳态血药浓度是最大血药浓度和稳态最小血药浓度的算术平均值C、平均稳态血药浓度在数值上更接近稳态最小血药浓度D、半衰期越长,稳态血药浓度越小81.以下关于重复给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累积总是发生的B、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取决于给药频率C、静脉给药达到稳态吋,一个给药问隔失去的药量等于静脉维持剂量D、口服给药达到稳态吋,一个给药间隔失去的药量等于口服维持剂量82.某药具有单室模型特征,血管外重复给药时A、稳态的达峰时等于单剂量的达峰时B、稳态时,一个给药周期的AUC不等于单剂量给药曲线下的总面积C、每一次给药周期的峰浓度在两次给药间隔内D、平均稳态血药浓度仅与给药剂量.给药间隔吋间有关83.应用叠加原理预测重复给药的前提,除了均是A、一次给药能够得到比较完整的动力学参数B、给药时间和剂量相同C、每次剂量的动力学性质各自独立D、符合线性动力学性质84.可以用来反应重复给药血药浓度波动度的指标,除了均是A、坪幅B、波动百分数C、波动度D、血药浓度变化率85.下列哪些参数可以用于评价缓控释制剂的质量?A、血药波动度B、根据药-时曲线求得的末端消除半衰期C、AUCD、给药剂量86.应用于药物动力学研究的统计矩分析,是一种非隔室的分析复方它主要用于体内过程符合的药物A、隔室B、非隔室C、线性D、非线性87.药时-曲线下的总面积AUC—称为A、一阶矩B、零阶矩C、三阶矩D、二阶矩8&静脉注射后,在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呈现单指数项方程特征情况下,MRT表示消除给药剂量的所需要的吋问A、50%B、25%C、63.2%D、73.2%89.对于静脉注射后具有单室模型特征的药物t l/2=XMRT ivA、1.693B、0.693C、.3465D、2.69390.对于肾功能衰退患者,用药时主要考虑A、药物经肾脏的转运B、药物在肝脏的代谢C、药物在胃肠的吸收D、个体差异91.新生儿的药物半衰期延长时因为A、酶系统发育不完全B、蛋白结合率较高C、微粒体酶的诱导作用D、药物吸收完全92.药物的作用强度主要取决于A、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B、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C、药物排泄的速率D、药物在靶器官的浓度93.丙磺舒增加青霉素的疗效是因为A、对细菌代谢有双重阻断作用B、两者竞争肾小管的分泌通道C、在杀菌作用上有协同作用D、延缓耐药性的发生94.药物A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5%,药物B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为85%,药物A单用时t“2 为4h,如药物A和B合用,则药物A的“2为A、小于4hB、不变C、大于4hD、大于8h95.当可被肝药酶代谢的药物与酶抑制剂合用吋比单独应用的效应A、无效B、减弱C、不变D、增强96.应用双香豆素治疗血栓时合用苯巴比妥,使凝血酶原时间比未增加时缩短,这是因为A、苯巴比妥抑制凝血酶B、患者对双香豆素产生了耐药性C、苯巴比妥抗血小板聚集D、苯巴比妥诱导肝药酶使双香豆素代谢加速97.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A、有利于药物进一步吸收B、有利于药物从肾脏排泄C、加快药物发生作用D、血浆蛋白量低者易发生药物中毒9&在进行口服给药药物动力学研究时,不适于采用的动物为A、家兔B、犬C、大鼠D、小鼠99.缓控释制剂药物动力学参数中HVD是指A、延迟商B、波动系数C、半峰浓度维持时间D、峰谷摆动率100.SFDA推荐首选的生物等效性的评价方法为A、药物动力学评价方法B、药效动力学评价方法C、体外研究法D、临床比较研究法二、多项选择题1.可减少或避免肝首过效应的给药途径是A、皮肤给药B、直肠给药C、吸入给药D、腹腔注射E、口腔给药2.影响胃排空速度的因素有A、食物理化性质B、食物的组成C、胃内容物的体积D、胃内容物的粘度E、药物因素3.直肠给药的吸收途径有A、直肠上静脉B、胃肠道C、淋巴循D、直肠屮下静脉E、直肠下静脉4•可提高药物鼻粘膜吸收的措施有A、药物的分子量大于1000B、选择合适的剂型,如膜剂.软膏剂C、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适当D、药物的分子量小于1000E、选择合适的剂型,如气雾剂、喷雾剂、吸入剂等5.下述制剂屮属速效制剂的是A、异丙基肾上腺素气雾剂B、硝苯地平控释微丸C、肾上腺素注射剂D、硝酸甘油舌下片E、磺胺嚅陀混悬剂6•有关药物的体内分布,正确的是A、脂肪组织血流慢,药物蓄积速度快B、脂肪组织血流慢,药物蓄积速度慢C、同一药物的异构体体内分布相同D、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是一种可逆过程E、表观分布容积可用于评价药物体内分布的程度7.药物代谢反应的类型有A、氧化B、还原C、水解D、结合E、聚合&与药物吸收有关的生理因素是A、胃肠道的pH值B、药物的pKaC、食物中的脂肪量D、药物的分配系数E、药物在胃肠道的代谢9•单室模型静脉注射给药,有关动力学参数的求法有等方法A、血药浓度对时间作图,即C-H作图B、当km>k时,药物代谢产物血浆浓度对数对吋间作图,即lgCm->t作图C、尿药排泄速度的对数对时间作图,即lgAXu/At->tc作图D、尿药排泄亏量的对数对时间作图,即lg-Xu^t作图X:E、血药浓度的对数对时间作图,B|J lgC->t作图“10.影响生物利用度试验的因素有A、受试者的性别.年龄.体重B、食物C、饮水量和饮用水水温D、烟酒E、•运动11.药物通过被动扩散吸收的机理,有如下特征A、耗能B、不耗能C、需载体D、不需载体E、顺浓度差通过生物膜12.非线性药物动力学特点有A、剂量增加,tl/2不变B、剂量增加,tl/2延长C、AUC和Css与剂量成正比D、AUC和Css与剂量不成正比E、药物代谢物的组成比例可由于剂量变化而变化13.哪些药物宜饭后服用?A、毒性大B、对胃有刺激C、弱碱性D、弱酸性E、主动转运吸收机理的药物14.尿药排泄数据法中速度法的特点有A、误差小B、误差大C、需求Xu®D、不需求Xu8E、只需3〜4个tl/2的集尿时间15.体外研究口服药物吸收作用的方法有A、组织流动室法B、外翻肠囊法C、外翻环法D、肠道灌流法E、Cacoo-2细胞模型16.下列哪些因素一般不利于药物的吸收?A、不流动水层B、P・gp药泵作用C、胃排空速率增加D、加适量表面活性剂E、溶媒牵引效应17.促进药物吸收的方法有A、制成盐类B、加入口服吸收促进剂C、制成无定型药物D、加入表面活性剂E、增加脂溶性药物的粒径体内常见的结合剂主要包括A、葡萄糖醛酸B、乙酰辅酶AC、S —腺昔甲硫氨酸D、硫酸E、盐酸19.药物代谢第一相反应包括A、氧化B、还原C、S水解D、结合E、聚合20.生物利用度的实验设计包括哪些内容?A、受试者的选择B、标准参比制剂的选用C、受试制剂与给药剂量的确定D、生物样本中药物浓度分析方法选择E、实验方案的设计三、名词解释1•首过效应2.牛:物等效性3.表观分布容积4.药物动力学5.肝清除率6.单室模型7.pH ■分配假说&被动转运9.蓄积因子10.肾清除率11•生物利用度12.二室模型13住物药剂学14.时辰药动学15.PK-PD 模型16.群体方法17.延迟商18.抗菌药后效应19.坪幅20.双峰现象四、简答题1.为什么临床上推荐氨基糖昔类抗生素每天给药一次?2.试述残数法求k及ka的操作步骤。
第6章 生物药剂学
第6章生物药剂学一、最佳选择题1、下列转运方式为逆浓度转运的是A、被动转运B、易化扩散C、简单扩散D、主动转运E、促进扩散2、药物的处置过程包括A、吸收和分布B、吸收、分布和排泄C、代谢和排泄D、分布、代谢和排泄E、吸收、代谢和排泄3、大多数药物转运方式是A、被动转运B、膜孔转运C、主动转运D、易化扩散E、膜动转运4、药物的消除过程包括A、吸收和分布B、吸收、分布和排泄C、代谢和排泄D、分布和代谢E、吸收、代谢和排泄5、有关易化扩散的特征错误的是A、不消耗能量B、有饱和状态C、具有结构特异性D、转运速率较被动转运大大提高E、不需要载体进行转运6、关于被动扩散(转运)特点的说法,错误的是A、不需要载体B、不消耗能量C、是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的转运D、转运速度与膜两侧的浓度差成反比E、无饱和现象7、药物首过效应较大,不可选用的剂型是A、注射剂B、口服乳剂C、舌下片剂D、气雾剂E、膜剂8、首过效应主要是指药物入血前A、胃酸对药物的破坏B、肝脏对药物的代谢C、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D、肾脏对药物的排泄E、药物对胃肠黏膜的刺激9、药物除了肾排泄以外的最主要排泄途径是A、胆汁B、唾液腺C、汗腺D、泪腺E、呼吸系统10、药物代谢所涉及的化学反应主要有A、氧化、异构化、氨基化、结合B、氧化、甲基化、水解、脱羧C、氧化、还原、水解、结合D、氧化、乙基化、分解、结合E、还原、水解、结合、乙基化11、药物向中枢神经系统的转运,主要取决于A、药物的亲脂性、药物的脂溶性越高,向脑内转运越慢B、药物的亲脂性、药物的脂溶性越低,向脑内转运越慢C、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结合率越高,越易向脑内转运D、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结合率越低,越易向脑内转运E、不受影响12、胎儿器官形成期,对药物损害敏感,易影响器官形成,引致器官畸形的是妊娠A、1~3周B、3~12周C、12~20周D、20~36周E、36~40周13、药物通过血液循环向组织转移过程中相关的因素是A、溶解度B、分子量C、制剂类型D、血浆蛋白结合E、给药途径14、药物代谢第I相反应药物分子的变化不包括A、异构化B、还原C、氧化D、水解E、结合15、关于肠肝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A、肠肝循环是药物及其代谢物通过门静脉重新吸收入血的过程B、肠肝循环的药物应适当减低剂量C、肠肝循环发生在由胆汁排泄的药物中D、肠肝循环的药物在体内停留时间延长E、所有药物都存在肠肝循环16、影响药物在胃肠道吸收的物理化学因素不包括A、制剂处方B、脂溶性C、解离度D、药物溶出速度E、药物在胃肠道中的稳定性17、对于同一药物的不同晶型其溶出速度大小为A、稳定型>亚稳定型>无定型B、亚稳定型>稳定型>无定型C、稳定型>无定型>亚稳定型D、无定型>亚稳定型>稳定型E、无定型>稳定型>亚稳定型18、不影响胃肠道吸收的因素是A、药物的粒度B、药物在胃肠道中的稳定性C、药物成盐与否D、药物的熔点E、药物的多晶型19、除下列哪项外,其余都存在吸收过程A、皮下注射B、皮内注射C、肌肉注射D、静脉注射E、腹腔注射20、眼部药物发挥局部作用的有效吸收途径是A、角膜渗透B、结膜渗透C、瞳孔渗透D、晶状体渗透E、虹膜渗透21、关于注射部位的吸收,错误的表述是A、一般水溶液型注射剂中药物的吸收为一级动力学过程B、血流加速,吸收加快C、合并使用肾上腺素可使吸收减缓D、脂溶性药物可以通过淋巴系统转运E、腹腔注射没有吸收过程22、不存在吸收过程的给药途径是A、静脉注射B、腹腔注射C、口服给药D、肌内注射E、肺部给药23、关于药物肺部吸收叙述不正确的是A、肺泡壁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B、肺部吸收不受肝脏首过效应影响C、不同粒径的药物粒子停留的位置不同D、药物的分子量大小与药物吸收情况无关E、药物从呼吸道吸收主要为被动扩散过程24、口腔黏膜给药剂型中,常用于全身作用的是A、气雾剂B、舌下片C、喷雾剂D、混悬型漱口剂E、溶液型漱口剂二、配伍选择题1、A.滤过B.简单扩散C.胞饮D.吞噬E.胞吐<1> 、水溶性的小分子物质依靠膜两侧的流体静压或渗透压通过孔道A B C D E<2> 、药物的扩散速度取决于膜两侧药物的浓度梯度、药物的脂水分配系数及药物在膜内的扩散速度A B C D E<3> 、细胞通过膜动转运摄取液体A B C D E<4> 、细胞通过膜动转运摄取微粒或大分子物质A B C D E<5> 、大分子物质从细胞内转运到细胞外A B C D E2、A.半透性B.流动性C.饱和性D.不对称性E.特异性关于生物膜的特点<1> 、脂溶性药物容易透过,脂溶性很小的药物难以通过,小分子水溶性药物可经含水性小孔吸收,是指A B C D E<2> 、膜外层的蛋白质和脂类大部分为糖蛋白和糖脂,膜中的蛋白质有的附着于脂质双分子层的表面,有的嵌入甚至贯穿脂质双分子层,是指A B C D E<3> 、脂质双分子层具有A B C D E3、A.吸收B.分布C.代谢D.排泄E.消除<1> 、药物以原形或代谢物的形式通过排泄器官排出体外的过程A B C D E<2> 、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过程A B C D E<3> 、药物在血液与组织间可逆性的转运过程A B C D E<4> 、药物在体内发生化学结构变化的过程A B C D E4、A.限制扩散B.主动转运C.易化扩散D.膜动转运E.溶解扩散<1> 、有载体的参加,有饱和现象,逆浓度梯度转运,此种方式是A B C D E<2> 、有载体的参加,有饱和现象,不消耗能量,此种方式是A B C D E<3> 、细胞膜可以主动变形而将某些物质摄入细胞内,此种方式是A B C D E5、A.蓄积B.血浆蛋白结合率C.血脑屏障D.酶诱导E.酶抑制<1> 、某些化学物质能提高肝药酶活性,增加自身或其他药物的代谢速率的现象A B C D E<2> 、能抑制肝药酶活性,减慢其他药物的代谢速率的现象A B C D E<3> 、为保护中枢神经系统,使其具有稳定的化学环境A B C D E<4> 、与蛋白质结合的药物和血浆中的全部药物的比例A B C D E<5> 、药物从组织进入血液循环的速度比进入该组织的速度慢,连续应用该组织中的药物浓度逐渐升高A B C D E6、A.血脑屏障B.膜动转运C.胎盘屏障D.胃排空E.肝提取率<1> 、在母体和胎儿间的药物交换发挥重要作用的是A B C D E<2> 、通过细胞膜主动变形将药物摄入细胞内或从细胞内释放到细胞外的过程是A B C D E7、A.首过效应B.酶诱导作用C.酶抑制作用D.肝肠循环E.漏槽状态<1> 、药物或代谢产物随胆汁排泄到十二指肠后,在小肠中又被吸收回门静脉的现象称为A B C D E<2> 、从胃肠道吸收的药物,经门静脉进入肝脏被代谢后,使进入循环的药量减少的现象称为A B C D E<3> 、药物使自身或其他合用的药物代谢加快的现象称为A B C D E<4> 、在受溶出速度限制的吸收过程中,溶解了的药物立即被吸收的现象称为A B C D E8、A.水杨酸盐B.地西泮C.红霉素D.胃蛋白酶E.螺内酯<1> 、主要在胃吸收的药物A B C D E<2> 、主要在肠道吸收的药物A B C D E<3> 、在胃内易破坏的药物A B C D E<4> 、作用点在胃的药物A B C D E9、A.胃排空速率B.肠肝循环C.首过效应D.代谢E.吸收<1> 、从胆汁中排出的药物或代谢物,在小肠中转运期间又重吸收返回门静脉的现象A B C D E<2> 、单位时间内胃内容物的排出量A B C D E<3> 、药物从给药部位向循环系统转运的过程A B C D E10、A.血脑屏障B.首过效应C.肾小球过滤D.胃排空与胃肠蠕动E.药物在胃肠道中的稳定性<1>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A B C D E<2> 、影响药物吸收的剂型因素A B C D E<3> 、药物的分布A B C D E<4> 、药物的代谢A B C D E11、A.<2μmB.2~3μmC.2~10μmD.>10μmE.<10μm肺部给药时<1> 、粒子沉积于气管中A B C D E<2> 、粒子可到达支气管与细支气管A B C D E<3> 、粒子可到达肺泡A B C D E12、A.静脉注射给药B.肺部给药C.胃肠道给药D.口腔黏膜给药E.肌内注射给药<1> 、多以气雾剂给药,吸收面积大,吸收迅速且可避免首过效应的是A B C D E<2> 、不存在吸收过程,可以认为药物全部被机体利用的是A B C D E<3> 、药物先经结缔组织扩散,再经毛细血管和淋巴进入血液循环,一般吸收程度与静注相当的是A B C D E13、A.静脉注射B.动脉内注射C.皮内注射D.肌内注射E.静脉滴注<1> 、注射后药物先经结缔组织扩散,再经毛细血管和淋巴进入血液循环的是A B C D E<2> 、注射吸收差,只适用于诊断与过敏性试验的是A B C D E<3> 、可使药物靶向进入特殊组织或器官的注射方式的是A B C D E三、多项选择题1、以下属于载体转运的是A、易化扩散B、简单扩散C、滤过D、主动转运E、膜动转运2、生物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A、类脂质B、蛋白质C、少量糖类D、纤维素E、维生素3、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蛋白质、类脂和多糖组成B、极性端向内,非极性端向外C、蛋白质在膜上处于静止状态D、膜上的蛋白质担负着各种生理功能E、生物膜是一种半透膜,具有高度的选择性4、药物代谢的结果有A、极性增大B、失去活性C、产生活性D、形成有毒物质E、产生有毒物质5、血脑屏障包括A、血液-脑屏障B、血液-脑脊液屏障C、灰质-血液屏障D、脑浆-血液屏障E、脑脊液-脑屏障6、肾脏排泄的机制包括A、肾小球滤过B、肾小管滤过C、肾小球分泌D、肾小管分泌E、肾小管重吸收7、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有A、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B、血液循环系统C、药物代谢酶系统D、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能力E、微粒给药系统8、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有A、给药途径B、给药剂量C、药物剂型D、生理因素E、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9、食物对药物吸收的影响包括A、使胃肠道内的体液减少B、增加胃肠道内容物的黏度C、延长胃排空时间D、促进胆汁分泌E、与药物产生物理或化学相互作用10、核黄素属于在十二指肠主动转运而吸收的药物,因此最好是A、饭后服用B、饭前服用C、大剂量一次性服用D、小剂量分次服用E、空腹服用11、影响药物胃肠道吸收的因素有A、药物的解离度与脂溶性B、药物溶出速度C、药物在胃肠道中的稳定性D、胃肠液的成分与性质E、胃排空速率12、影响药物胃肠道吸收的生理因素包括A、胃排空B、食物C、循环系统D、药物的溶出速度E、药物的脂溶性13、关于鼻黏膜的吸收正确的叙述是A、无肝脏的首过作用B、以主动转运为主C、脂溶性药物容易吸收D、小分子药物容易吸收E、鼻黏膜带负电荷,带正电荷的药物易于透过14、某药肝脏首过效应较大,可选用适宜的剂型是A、肠溶片剂B、舌下片剂C、口服乳剂D、透皮给药系统E、气雾剂答案部分一、最佳选择题1、D主动转运是从膜的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转运(逆浓度转运),需要消耗能量,其他选项均是从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转运,不消耗能量。
生物药剂学药动学习题+答案汇总
第一章生物药剂学概述1、什么是生物药剂学?它的研究意义及内容是什么?生物药剂学(biopharmaceutics)是关于药物制剂或剂型用于生命有机体(或组织)的科学。
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剂型因素、机体生物因素与药物效应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生物药剂学涉[1] 及到的知识面很广,它与生物化学、药理学、物理药学、药物动力学、药物治疗学等有密切关系,并相互渗透、相互补充。
但生物药剂学作为药剂学的一个分支,着重研究的是给药后药物在体内的过程,它与药理学、生物化学在研究重点上有所区别。
它既不像药理学那样主要研究药物对机体某些部位的作用方式和机制,也不像生物化学那样把药物如何参加机体复杂的生化过程作为中心内容。
生物药剂学[1] 与药物动力学的关系更为密切。
生物药剂学[1]的研究内容主要有:(1)剂型因素的研究。
研究药物剂型因素和药效之间的关系,这里所指的剂型不仅是指片剂、注射剂、软膏剂等剂型概念,还包括跟剂型有关的各种因素,如药物的理化性质(粒径、晶型、溶解度、溶解速度、化学稳定性等)、制剂处方(原料、辅料、附加剂的性质及用量)、制备工艺(操作条件)以及处方中药物配伍及体内相互作用等。
(2)生物因素的研究。
研究机体的生物因素(年龄、生物种族、性别、遗传、生理及病理条件等)与药效之间的关系。
(3)体内吸收机理等的研究。
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机理对药效的影响,保证制剂有良好的生物利用度和安全有效。
2、何为剂型因素与生物因素?(一)剂型因素1.药物的某些化学因素如同一药物的不同盐、酯、络合物或衍生物。
2.药物的某些物理因素如粒子大小、晶型、晶癖、溶解度、溶出速度等。
3.药物的剂型及用药方法。
4.制剂处方中所用的辅料种类、性质和用量。
5.处方中药物的配伍及相互作用。
6.制剂的工艺过程、操作条件和贮存条件等。
(二)生物因素主要包括:1.种属差异2.性别差异3.年龄差异新生儿因葡萄糖醛酸结合酶不足,加之肾功能发育不全,服用氯霉素后的消除过程受到影响,血药浓度升高,易蓄积中毒而致“灰婴综合征”。
生物药剂学复习题及答案
生物药剂学复习题及答案生物药剂学试题库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关于生物药剂学的描述,正确的是A.剂型因素是指片剂、胶囊剂、丸剂和溶液剂等药物的不同剂型B.药物产品所产生的疗效主要与药物本身的化学结构有关C.药物效应包括药物的疗效、副作用和毒性D.改善难溶性药物的溶出速率主要是药剂学的研究内容2.以下关于生物药剂学的描述,错误的是A.生物药剂学与药理学和生物化学有密切关系,但研究重点不同B.药物动力学为生物药剂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研究手段C.由于生物体液中药物浓度通常为微量或痕量,需要选择灵敏度高,专属重现性好的分析手段和方法D.从药物生物利用度的高低就可判断药物制剂在体内是否有效3.对生物膜结构的性质描述错误的是A.流动性 B.不对称性C.饱和性 D.半透性E.不稳定性4.K+、单糖、氨基酸等生命必需物质通过生物膜的转运方式是A.被动扩散B.膜孔转运C.主动转运 D.促进扩散E.膜动转运5.红霉素的生物有效性可因下述哪种因素而明显增加A.缓释片B.肠溶衣C.薄膜包衣片 D.使用红霉素硬脂酸盐E.增加颗粒大小6.下列哪项不属于药物外排转运器A. P-糖蛋白B.多药耐药相关蛋白C.乳腺癌耐药蛋白 D.有机离子转运器E.ABC转运蛋白7.以下哪条不是主动转运的特点A.逆浓度梯度转运B.无结构特异性和部住特异性C.消耗能量 D.需要载体参与E.饱和现象8.胞饮作用的特点是A.有部位特异性B.需要载体C.不需要消耗机体能量 D.逆浓度梯度转运E.以上都是9.下列哪种药物不是P-gp的底物A.环孢素A B.甲氨蝶呤C.地高辛D.诺氟沙星E.维拉帕米10.药物的主要吸收部位是A.胃 B.小肠C.大肠 D.直肠E.均是11.关于影响胃空速率的生理因素不正确的是A.胃内容物的黏度和渗透压B.精神因素C.食物的组成 D.药物的理化性质E.身体姿势12.在溶出为限速过程吸收中,溶解了的药物立即被吸收,即为( )状态A.漏槽B.动态平衡 C.饱和 D.均是 E.均不是13.淋巴系统对( )的吸收起着重要作用A.脂溶性药物B.解离型药物C.水溶性药物 D.小分子药物E.未解离型药物14.有关派伊尔结(PP)描述错误的是A.回肠含量最多B.≤10Vm的微粒可被PP内的巨噬细胞吞噬C.由绒毛上皮和M细胞(微褶细胞)构成D.与微粒吸收相关E.与药物的淋巴转运有关15.药物理化性质对于药物在胃肠道的吸收影响显著,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药物的溶出快一般有利于吸收B.具有均质多晶型的药物,一般其亚稳定型有利于吸收C.药物具有一定脂溶性,但不可过大,有利于吸收D.酸性药物在胃酸条件下一定有利于吸收;碱性药物在小肠碱性的条件下一定有利于药物的吸收E.胆汁分泌常会影响难溶性药物的口服吸收16.影响片剂中药物吸收的剂型和制剂工艺因素不包括A.片重差异B.片剂的崩解度C.药物颗粒的大小 D.药物的溶出与释放E.压片的压力1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膜可以主动变形而将某些物质摄入细胞内或从细胞内释放到细胞外,称为胞饮B.大多数药物通过被动扩散方式透过生物膜C.被动扩散需要载体参与D.主动转运是借助载体或酶促系统从低浓度区域向高浓度区域转运的过程E.促进扩散一般比单纯扩散的速度快得多18.pH分配假说可用下面哪个方程描述A.Fick's方程 B.Noyes-Whitney方程C.Henderson-Hasselbalch方程 D.Stokes方程E.Michaelis-Menten方程19.漏槽条件下,药物的溶出速度方程为A. dC/dt=kSCsB.dC/dt=kCs C.dC/dt=k/SCsD.dC/dt=kS/Cs E.dC/dt=k/S/Cs20.一般认为在口服剂型中药物吸收的大致顺序为A.水溶液>混悬液>散剂>胶囊剂>片剂B.水溶液>混悬液>胶囊剂>散剂>片剂C.水溶液>散剂>混悬液>胶囊剂>片剂D.混悬液>水溶液>散剂>胶囊剂>片剂E.水溶液>混悬液>片剂>散剂>胶囊剂21.关于药物间及药物与辅料间的相互作用描述错误的是A.药物引起胃肠道pH的改变会明显妨碍药物的吸收B.药物在制剂中与辅料发生相互作用形成络合物可使药物在吸收部位的浓度减小C.华法林与氢氧化镁同时服用可提高华法林的血药浓度D.脂质类材料为载体制备固体分散体,可不同程度地延缓药物释放E.药物被包合后,使药物的吸收增大22.根据药物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以下哪项为Ⅱ型药物A.高的溶解度,低的通透性B.低的溶解度,高的通透性C.高的溶解度,高的通透性 D.低的溶解度,低的通透性E.以上都不是23.下列关于药物转运的描述正确的是A.浓度梯度是主动转运的动力B.易化扩散的速度一般比主动转运的快C.P-gp是药物内流转运器D.肽转运器只能转运多肽E.核苷转运器是外排转运器24.对低溶解度,高通透性的药物,提高其吸收的方法错误的是A.制成可溶性盐类B.制成无定型药物C.加入适量表面活性剂D.增加细胞膜的流动性E.增加药物在胃肠道的滞留时间25.弱碱性药物的溶出速率大小与pH大小的关系是A.随pH增加而增加B.随pH减少而不变C.与pH无关D.随pH增加而降低E.随pH减少而减少26.根据Henderson-Hasselbalch方程式求出,酸性药物的pKa-pH=A.lg(Ci×Cu)B.lg(Cu/Ci)C.Ig(Ci-Cu)D.lg(Ci+Cu) E.lg(Ci/Cu)27.在溶剂化物中,药物的溶解度和溶解速度顺序为A.水合物<有机溶剂化物<无水物B.无水物<水合物<有机溶剂化物C.水合物<无水物<有机溶剂化物 D.有机溶剂化物<无水物<水合物E.有机溶剂化物<水合物<无水物28.哪种方法可提高地高辛的药物吸收A.增大DnC.增大DoB.减小DoD.减小DnE.减小An29.下列有关溶出度参数的描述错误的是A.溶出参数td表示药物从制剂中累积溶出63.2%所需要的时间B.Ritger-Peppas方程中释放参数n与制剂骨架等形状有关C.Higuchi方程描述的是累积溶出药量与时间的平方根成正比D.单指数模型中七越小表明药物从制剂中溶出的速度越快E.相似因子与变异因子可以定量地评价参比制剂与试验制剂溶出曲线之间的差别30.关于肠道灌流法描述正确的是A.小肠有效渗透系数(Peff)是决定药物在小肠吸收速度和程度的一重要参数B.对受试动物的数量没有要求C.吸收研究过程中药物必须以溶液状态存在D.与体内情况相关性较差E.能排除药物肠道代谢、肠壁吸附等因素所致的药物损失31.研究药物的吸收时,生理状态更接近自然给药情形的研究方法是A.小肠单向灌流法B.肠襻法C.外翻环法 D.小肠循环灌流法E.Caco-2模型32.寡肽转运体PEPT1的底物包括A.嘧啶类B.心律失常药C.头孢菌素类D.抗组胺药物E.维生素类33.多肽类药物以( )作为口服的吸收部位A.结肠B.盲肠C.十二指肠D.直肠E.空肠34.多晶型申以()有利于制剂的制备,因为其溶解度、稳定性较适宜A.稳定型B.不稳定型C.亚稳定型D.A、B、C均是E.A、B、C均不是35.血流量可显著影响药物在( )的吸收速度A.直肠B.结肠C.小肠 D.胃E.以上都是36.下列有关药物在胃肠道的吸收描述错误的是A.胃肠道分为三个主要部分:胃、小肠和大肠,而小肠是药物吸收的最主要部位B.胃肠道内的pH从胃到大肠逐渐上升,通常是:胃pH1~3(空腹偏低,约为1.2~1.8,进食后pH上升到3),十二指肠pH5~6,空肠pH6~7,大肠pH7~8C.pH影响被动扩散药物的吸收D.胃是弱碱性药物吸收的最佳环境E.主动转运很少受pH的影响37.下列可影响药物溶出速率的是A.粒子大小B.溶剂化物C.多晶型D.溶解度E.均是38.下列各种因素中除( )外,均能加快胃的排空A.胃内容物渗透压降低B.胃大部分切除C.胃内容物黏度降低D.普萘洛尔E.吗啡39.关于胃肠道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A.当食物中含有较多脂肪,有时对溶解度特别小的药物能增加吸收量B.一些通过主动转运吸收的物质,饱腹服用吸收量增加C.一般情况下,弱碱性药物在胃中容易吸收D.当胃空速率增加时,多数药物吸收加快E.脂溶性,非离子型药物容易透过细胞膜40.膜孔转运有利于( )药物的吸收A.脂溶性大分子 B.水溶性小分子C.水溶性大分子D.带正电荷的蛋白质E.带负电荷的药物41.影响被动扩散的主要因素是A.药物的溶解度 B.药物的脂溶性C.药物的溶出速率 D.药物的晶型E.药物的粒子大小42.各类食物中,( )胃排空最快A.碳水化合物 B.蛋白质C.脂肪 D.三者混合物E.均一样43.弱碱性药物奎宁的pKa=8.4,在小肠中(pH=7.0)解离型和未解离型的比为A.1 B.25/1 C.1/25 D.14/1 E.无法计算44.某有机酸类药物在小肠中吸收良好,主要因为A.该药在肠道中的非解离型比例大 B.药物的脂溶性增加C.小肠的有效面积大 D.肠蠕动快E.该药在胃中不稳定45.以下关于氯霉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棕榈氯霉素无效晶型经水浴加热(87~89℃)熔融处理后可转为有效晶型B.棕榈氯霉素混悬剂中,氯霉素为B晶型,故有治疗作用C.无定型为有效晶型D.棕榈氯霉素有A、B、C三种晶型及无定型,其中A晶型是有效晶型E.棕榈氯霉素有效晶型的血液浓度比其无效晶型的血液浓度高46.药物的溶出速率可用下列( )表示A.Higuchi方程 B.Henderson-Hasselbalch方程C.Fick定律 D.Noyes-Whitney方程E.Stokes方程47.细胞旁路通道的转运屏障是A.紧密连接B.绒毛C.刷状缘膜 D.微绒毛E.基底膜48.消化液中的( )能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从而影响药物的吸收A.黏蛋白B.酶类C.胆酸盐 D.糖E.维生素49.胃肠道中影响高脂溶性药物透膜吸收的屏障是A.溶媒牵引效应B.不流动水层C.微绒毛D.紧密连接E.刷状缘膜50.药物和血浆蛋白结合的特点有A.结合型与游离型存在动态平衡B.无竞争C.无饱和性 D.结合率取决于血液pH E.结合型可自由扩散51.药物的表观分布容积是指A.人体总体积 B.人体的体液总体积C.游离药物量与血药浓度之比 D.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之比E.体内药物分布的实际容积52.下列有关药物表观分布容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表观分布容积大,表明药物在血浆中浓度小B.表观分布容积表明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实际容积C.表观分布容积不可能超过体液量D.表观分布容积的单位是L/hE.表观分布容积具有生理学意义53.药物与蛋白结合后A.能透过血管壁B.能由肾小球滤过C.能经肝代谢 D.不能透过胎盘屏障E.能透过血脑屏障54.以下错误的选项是A.淋巴循环可使药物不通过肝从而减少首过作用B.乳剂有利于脂溶性药物通过淋巴系统吸收C.大分子药物易于向淋巴系统转运D. A、B、C都不对E.A、B、C都对55.5--氟尿嘧啶不同乳剂给药后,转运进入淋巴的量依次为A.W/O/W型>W/O型>O/W型B.W/O型>W/O/W型>O/W型C.O/W型>W/O/W型>W/O型D.W/O型>O/W型>W/O/W型E.O/W型>W/O型>W/O/W型56.体内细胞对微粒的作用及摄取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A.胞饮、吸附、膜间作用、膜孔转运B.膜孔转运C.膜孔转运、胞饮、内吞 D.膜间作用、吸附、融合、内吞E.胞饮、内吞57.以下关于蛋白结合的叙述正确的是A.蛋白结合率越高,由于竞争结合现象,容易引起不良反应B.药物与蛋白结合是不可逆,有饱和和竞争结合现象C.药物与蛋白结合后,可促进透过血脑屏障D.蛋白结合率低的药物,由于竞争结合现象,容易引起不良反应E.药物与蛋白结合是可逆的,无饱和和竞争结合现象58.以下关于药物向中枢神经系统转运的叙述正确的是A.药物的脂溶性越高,向脑内转运越慢B.药物的脂溶性越低,向脑内转运越慢C.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越高,越易向脑内转运D.延长载药纳米粒在体内的循环时间,降低了药物向脑内转运的效率E.弱酸性药物易于向脑内转运59.有关表观分布容积的描述正确的是A.具有生理学意义,指含药体液的真实容积B.药动学的一个重要参数,是将血浆中药物浓度与体内药量联系起来的比例常数,其大小与体液的体积相当C.其大小与药物的蛋白结合及药物在组织中的分布无关D.可用来评价体内药物分布的程度,但其大小不可能超过体液总体积E.指在药物充分分布的假设前提下,体内全部药物按血中同样浓度溶解时所需的体液总容积60.当药物与蛋白结合率较大时,则A.血浆中游离药物浓度也高B.药物难以透过血管壁向组织分布C.可以通过肾小球滤过D.可以经肝脏代谢E.药物跨血脑屏障分布较多61.有关药物的组织分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一般药物与组织结合是不可逆的B.亲脂性药物易在脂肪组织蓄积,会造成药物消除加快C.当药物对某些组织具有特殊亲和性时,该组织往往起到药物贮库的作用D.对于一些血浆蛋白结合率低的药物,另一药物的竞争结合作用将使药效大大增强或发生不良反应E.药物制成制剂后,其在体内的分布完全与原药相同62.一般药物由血向体内各组织器官分布的速度为A.肝、肾>脂肪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皮肤B.肝、肾>肌肉、皮肤>脂肪组织、结缔组织C.脂肪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皮肤>肝、肾D.脂肪组织、结缔组织>肝、肾>肌肉、皮肤E.肌肉、皮肤>肝、肾>脂肪组织、结缔组织63.药物在体内以原形不可逆消失的过程,该过程是A.吸收B.分布C.代谢 D.排泄E.转运64.药物除了肾排泄以外的最主要排泄途径是A.胆汁B.汗腺 C.唾液腺 D.泪腺 E. 呼吸系统65.可以用来测定肾小球滤过率的药物是A.青霉素B.链霉素 C.菊粉 D.葡萄糖E.乙醇66.药物的脂溶性是影响下列哪一步骤的最重要因素A.肾小球过滤B.肾小管分泌 C.肾小管重吸收 D.尿量E.尿液酸碱性67.酸化尿液可能对下列药物中的哪一种肾排泄不利A.水杨酸B.葡萄糖 C.四环素 D.庆大霉素E.麻黄碱68.盐类(主要是氯化物)可从哪一途径排泄A.乳汁B.唾液 C.肺 D.汗腺E.胆汁69.分子量增加可能会促进下列过程中的哪一项A.肾小球过滤B.胆汁排泄C.重吸收D.肾小管分泌E.尿排泄过度70.下列过程中哪一种过程一般不存在竞争抑制A.肾小球过滤 B.胆汁排泄 C.肾小管分泌D.肾小管重吸收E.药物从血液透析71.肠肝循环发生在哪一排泄中A.肾排泄 B.胆汁排泄 C.乳汁排泄D.肺部排泄E.汗腺排泄72.下列药物中哪一种最有可能从肺排泄A.乙醚 B.青霉素 C.磺胺嘧啶 D.二甲双胍 E.对乙酰氨基酚二、判断题1.注射给药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没有吸收过程。
生物药剂学练习题库与答案
生物药剂学练习题库与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关于肠肝循环描述错误的是A、药效学上表现为药物的作用时间延长B、氯霉素、地西泮等药物具有肠肝循环现象C、只发生口服的药物中D、在药时曲线上会出现双峰现象E、发生在经胆汁排泄的药物中正确答案:C2、以下关于生物药剂学概念的描述,正确的是A、药物产品所产生的疗效取决于药物本身的化学结构。
B、改善难溶性药物的溶出速率主要是药剂学的研究内容,而不是生物药剂学的研究内容。
C、概念中的药物效应主要是指药物的疗效。
D、药物的生物因素主要包括种族、种属、年龄、性别等各种因素。
E、概念中的剂型因素是指片剂、胶囊剂、丸剂和溶液剂等各种具体的剂型。
正确答案:D3、血流量可显著影响药物在( )的吸收速度A、小肠B、结肠C、直肠D、胃E、盲肠正确答案:D4、蛋白多肽类药物一般在胃肠道中吸收不好,其原因不包括A、没有主动吸收B、容易被酶降解C、胃肠道pH中不稳定D、分子量太大E、脂溶性太小正确答案:A5、胞饮作用的特点是A、饱和现象B、有部位特异性C、不需要消耗机体能量D、需要载体E、逆浓度梯度转运正确答案:B6、药物由血液向中枢神经系统转运时,()药物容易向脑脊液转运。
A、离子型药物B、弱酸性药物C、大分子药物D、水溶性药物E、弱碱性药物正确答案:E7、简单扩散的特点描述错误的是A、药物之间无理化相互作用时,转运过程无相互影响B、不需要转运蛋白C、不消耗能量D、顺浓度梯度转运E、扩散速率与浓度梯度差成正比,符合零级动力学正确答案:E8、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过程是指()A、分布B、消除C、排泄D、代谢E、吸收正确答案:E9、哺乳动物中最重要的结合反应是A、氨基酸结合B、葡萄糖醛酸结合C、乙酰化反应D、硫酸结合E、谷胱甘肽结合正确答案:B10、关于影响鼻腔给药的生理因素描述错误的一项是A、鼻粘膜纤毛运动主要是用来清除外来异物,但不会影响药物的吸收。
B、pH值对药物的吸收有一定的影响,主要是影响药物的解离度C、鼻腔部位药物的吸收主要是被动转运D、鼻腔的血液循环对药物的吸收影响较大,但对温度湿度等较为敏感E、鼻腔中的酶对药物的吸收影响较少正确答案:A11、影响片剂中药物吸收的剂型和制剂工艺因素不包括A、药物的溶出与释放B、药物颗粒的大小C、压片的压力D、片剂的崩解度E、片重差异正确答案:E12、下列关于药物的体内过程描述正确的是()A、所有药物的体内过程都包括吸收。
(完整word)生物药剂学复习题及答案汇总,推荐文档
生物药剂学试题库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关于生物药剂学的描述,正确的是A.剂型因素是指片剂、胶囊剂、丸剂和溶液剂等药物的不同剂型B.药物产品所产生的疗效主要与药物本身的化学结构有关C.药物效应包括药物的疗效、副作用和毒性D.改善难溶性药物的溶出速率主要是药剂学的研究内容2.以下关于生物药剂学的描述,错误的是A.生物药剂学与药理学和生物化学有密切关系,但研究重点不同B.药物动力学为生物药剂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研究手段C.由于生物体液中药物浓度通常为微量或痕量,需要选择灵敏度高,专属重现性好的分析手段和方法D.从药物生物利用度的高低就可判断药物制剂在体内是否有效3.对生物膜结构的性质描述错误的是A.流动性 B.不对称性C.饱和性 D.半透性E.不稳定性4.K+、单糖、氨基酸等生命必需物质通过生物膜的转运方式是A.被动扩散B.膜孔转运C.主动转运 D.促进扩散E.膜动转运5.红霉素的生物有效性可因下述哪种因素而明显增加A.缓释片B.肠溶衣C.薄膜包衣片 D.使用红霉素硬脂酸盐E.增加颗粒大小6.下列哪项不属于药物外排转运器A. P-糖蛋白B.多药耐药相关蛋白C.乳腺癌耐药蛋白 D.有机离子转运器E.ABC转运蛋白7.以下哪条不是主动转运的特点A.逆浓度梯度转运B.无结构特异性和部住特异性C.消耗能量 D.需要载体参与E.饱和现象8.胞饮作用的特点是A.有部位特异性B.需要载体C.不需要消耗机体能量 D.逆浓度梯度转运E.以上都是9.下列哪种药物不是P-gp的底物A.环孢素A B.甲氨蝶呤C.地高辛D.诺氟沙星E.维拉帕米10.药物的主要吸收部位是A.胃 B.小肠C.大肠 D.直肠E.均是11.关于影响胃空速率的生理因素不正确的是A.胃内容物的黏度和渗透压B.精神因素C.食物的组成 D.药物的理化性质E.身体姿势12.在溶出为限速过程吸收中,溶解了的药物立即被吸收,即为( )状态A.漏槽B.动态平衡 C.饱和 D.均是 E.均不是13.淋巴系统对( )的吸收起着重要作用A.脂溶性药物B.解离型药物C.水溶性药物 D.小分子药物E.未解离型药物14.有关派伊尔结(PP)描述错误的是A.回肠含量最多B.≤10Vm的微粒可被PP内的巨噬细胞吞噬C.由绒毛上皮和M细胞(微褶细胞)构成D.与微粒吸收相关E.与药物的淋巴转运有关15.药物理化性质对于药物在胃肠道的吸收影响显著,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药物的溶出快一般有利于吸收B.具有均质多晶型的药物,一般其亚稳定型有利于吸收C.药物具有一定脂溶性,但不可过大,有利于吸收D.酸性药物在胃酸条件下一定有利于吸收;碱性药物在小肠碱性的条件下一定有利于药物的吸收E.胆汁分泌常会影响难溶性药物的口服吸收16.影响片剂中药物吸收的剂型和制剂工艺因素不包括A.片重差异B.片剂的崩解度C.药物颗粒的大小 D.药物的溶出与释放E.压片的压力1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膜可以主动变形而将某些物质摄入细胞内或从细胞内释放到细胞外,称为胞饮B.大多数药物通过被动扩散方式透过生物膜C.被动扩散需要载体参与D.主动转运是借助载体或酶促系统从低浓度区域向高浓度区域转运的过程E.促进扩散一般比单纯扩散的速度快得多18.pH分配假说可用下面哪个方程描述A.Fick's方程 B.Noyes-Whitney方程C.Henderson-Hasselbalch方程 D.Stokes方程E.Michaelis-Menten方程19.漏槽条件下,药物的溶出速度方程为A. dC/dt=kSCsB.dC/dt=kCs C.dC/dt=k/SCsD.dC/dt=kS/Cs E.dC/dt=k/S/Cs20.一般认为在口服剂型中药物吸收的大致顺序为A.水溶液>混悬液>散剂>胶囊剂>片剂B.水溶液>混悬液>胶囊剂>散剂>片剂C.水溶液>散剂>混悬液>胶囊剂>片剂D.混悬液>水溶液>散剂>胶囊剂>片剂E.水溶液>混悬液>片剂>散剂>胶囊剂21.关于药物间及药物与辅料间的相互作用描述错误的是A.药物引起胃肠道pH的改变会明显妨碍药物的吸收B.药物在制剂中与辅料发生相互作用形成络合物可使药物在吸收部位的浓度减小C.华法林与氢氧化镁同时服用可提高华法林的血药浓度D.脂质类材料为载体制备固体分散体,可不同程度地延缓药物释放E.药物被包合后,使药物的吸收增大22.根据药物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以下哪项为Ⅱ型药物A.高的溶解度,低的通透性B.低的溶解度,高的通透性C.高的溶解度,高的通透性 D.低的溶解度,低的通透性E.以上都不是23.下列关于药物转运的描述正确的是A.浓度梯度是主动转运的动力B.易化扩散的速度一般比主动转运的快C.P-gp是药物内流转运器D.肽转运器只能转运多肽E.核苷转运器是外排转运器24.对低溶解度,高通透性的药物,提高其吸收的方法错误的是A.制成可溶性盐类B.制成无定型药物C.加入适量表面活性剂D.增加细胞膜的流动性E.增加药物在胃肠道的滞留时间25.弱碱性药物的溶出速率大小与pH大小的关系是A.随pH增加而增加B.随pH减少而不变C.与pH无关D.随pH增加而降低E.随pH减少而减少26.根据Henderson-Hasselbalch方程式求出,酸性药物的pKa-pH=A.lg(Ci×Cu)B.lg(Cu/Ci)C.Ig(Ci-Cu)D.lg(Ci+Cu) E.lg(Ci/Cu)27.在溶剂化物中,药物的溶解度和溶解速度顺序为A.水合物<有机溶剂化物<无水物B.无水物<水合物<有机溶剂化物C.水合物<无水物<有机溶剂化物 D.有机溶剂化物<无水物<水合物E.有机溶剂化物<水合物<无水物28.哪种方法可提高地高辛的药物吸收A.增大DnC.增大DoB.减小DoD.减小DnE.减小An29.下列有关溶出度参数的描述错误的是A.溶出参数td表示药物从制剂中累积溶出63.2%所需要的时间B.Ritger-Peppas方程中释放参数n与制剂骨架等形状有关C.Higuchi方程描述的是累积溶出药量与时间的平方根成正比D.单指数模型中七越小表明药物从制剂中溶出的速度越快E.相似因子与变异因子可以定量地评价参比制剂与试验制剂溶出曲线之间的差别30.关于肠道灌流法描述正确的是A.小肠有效渗透系数(Peff)是决定药物在小肠吸收速度和程度的一重要参数B.对受试动物的数量没有要求C.吸收研究过程中药物必须以溶液状态存在D.与体内情况相关性较差E.能排除药物肠道代谢、肠壁吸附等因素所致的药物损失31.研究药物的吸收时,生理状态更接近自然给药情形的研究方法是A.小肠单向灌流法B.肠襻法C.外翻环法 D.小肠循环灌流法E.Caco-2模型32.寡肽转运体PEPT1的底物包括A.嘧啶类B.心律失常药C.头孢菌素类D.抗组胺药物E.维生素类33.多肽类药物以( )作为口服的吸收部位A.结肠B.盲肠C.十二指肠D.直肠E.空肠34.多晶型申以()有利于制剂的制备,因为其溶解度、稳定性较适宜A.稳定型B.不稳定型C.亚稳定型D.A、B、C均是E.A、B、C均不是35.血流量可显著影响药物在( )的吸收速度A.直肠B.结肠C.小肠 D.胃E.以上都是36.下列有关药物在胃肠道的吸收描述错误的是A.胃肠道分为三个主要部分:胃、小肠和大肠,而小肠是药物吸收的最主要部位B.胃肠道内的pH从胃到大肠逐渐上升,通常是:胃pH1~3(空腹偏低,约为1.2~1.8,进食后pH上升到3),十二指肠pH5~6,空肠pH6~7,大肠pH7~8C.pH影响被动扩散药物的吸收D.胃是弱碱性药物吸收的最佳环境E.主动转运很少受pH的影响37.下列可影响药物溶出速率的是A.粒子大小B.溶剂化物C.多晶型D.溶解度E.均是38.下列各种因素中除( )外,均能加快胃的排空A.胃内容物渗透压降低B.胃大部分切除C.胃内容物黏度降低D.普萘洛尔E.吗啡39.关于胃肠道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A.当食物中含有较多脂肪,有时对溶解度特别小的药物能增加吸收量B.一些通过主动转运吸收的物质,饱腹服用吸收量增加C.一般情况下,弱碱性药物在胃中容易吸收D.当胃空速率增加时,多数药物吸收加快E.脂溶性,非离子型药物容易透过细胞膜40.膜孔转运有利于( )药物的吸收A.脂溶性大分子 B.水溶性小分子C.水溶性大分子D.带正电荷的蛋白质E.带负电荷的药物41.影响被动扩散的主要因素是A.药物的溶解度 B.药物的脂溶性C.药物的溶出速率 D.药物的晶型E.药物的粒子大小42.各类食物中,( )胃排空最快A.碳水化合物 B.蛋白质C.脂肪 D.三者混合物E.均一样43.弱碱性药物奎宁的pKa=8.4,在小肠中(pH=7.0)解离型和未解离型的比为A.1 B.25/1 C.1/25 D.14/1 E.无法计算44.某有机酸类药物在小肠中吸收良好,主要因为A.该药在肠道中的非解离型比例大 B.药物的脂溶性增加C.小肠的有效面积大 D.肠蠕动快E.该药在胃中不稳定45.以下关于氯霉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棕榈氯霉素无效晶型经水浴加热(87~89℃)熔融处理后可转为有效晶型B.棕榈氯霉素混悬剂中,氯霉素为B晶型,故有治疗作用C.无定型为有效晶型D.棕榈氯霉素有A、B、C三种晶型及无定型,其中A晶型是有效晶型E.棕榈氯霉素有效晶型的血液浓度比其无效晶型的血液浓度高46.药物的溶出速率可用下列( )表示A.Higuchi方程 B.Henderson-Hasselbalch方程C.Fick定律 D.Noyes-Whitney方程E.Stokes方程47.细胞旁路通道的转运屏障是A.紧密连接B.绒毛C.刷状缘膜 D.微绒毛E.基底膜48.消化液中的( )能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从而影响药物的吸收A.黏蛋白B.酶类C.胆酸盐 D.糖E.维生素49.胃肠道中影响高脂溶性药物透膜吸收的屏障是A.溶媒牵引效应B.不流动水层C.微绒毛D.紧密连接E.刷状缘膜50.药物和血浆蛋白结合的特点有A.结合型与游离型存在动态平衡B.无竞争C.无饱和性 D.结合率取决于血液pH E.结合型可自由扩散51.药物的表观分布容积是指A.人体总体积 B.人体的体液总体积C.游离药物量与血药浓度之比 D.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之比E.体内药物分布的实际容积52.下列有关药物表观分布容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表观分布容积大,表明药物在血浆中浓度小B.表观分布容积表明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实际容积C.表观分布容积不可能超过体液量D.表观分布容积的单位是L/hE.表观分布容积具有生理学意义53.药物与蛋白结合后A.能透过血管壁B.能由肾小球滤过C.能经肝代谢 D.不能透过胎盘屏障E.能透过血脑屏障54.以下错误的选项是A.淋巴循环可使药物不通过肝从而减少首过作用B.乳剂有利于脂溶性药物通过淋巴系统吸收C.大分子药物易于向淋巴系统转运D. A、B、C都不对E.A、B、C都对55.5--氟尿嘧啶不同乳剂给药后,转运进入淋巴的量依次为A.W/O/W型>W/O型>O/W型B.W/O型>W/O/W型>O/W型C.O/W型>W/O/W型>W/O型D.W/O型>O/W型>W/O/W型E.O/W型>W/O型>W/O/W型56.体内细胞对微粒的作用及摄取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A.胞饮、吸附、膜间作用、膜孔转运B.膜孔转运C.膜孔转运、胞饮、内吞 D.膜间作用、吸附、融合、内吞E.胞饮、内吞57.以下关于蛋白结合的叙述正确的是A.蛋白结合率越高,由于竞争结合现象,容易引起不良反应B.药物与蛋白结合是不可逆,有饱和和竞争结合现象C.药物与蛋白结合后,可促进透过血脑屏障D.蛋白结合率低的药物,由于竞争结合现象,容易引起不良反应E.药物与蛋白结合是可逆的,无饱和和竞争结合现象58.以下关于药物向中枢神经系统转运的叙述正确的是A.药物的脂溶性越高,向脑内转运越慢B.药物的脂溶性越低,向脑内转运越慢C.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越高,越易向脑内转运D.延长载药纳米粒在体内的循环时间,降低了药物向脑内转运的效率E.弱酸性药物易于向脑内转运59.有关表观分布容积的描述正确的是A.具有生理学意义,指含药体液的真实容积B.药动学的一个重要参数,是将血浆中药物浓度与体内药量联系起来的比例常数,其大小与体液的体积相当C.其大小与药物的蛋白结合及药物在组织中的分布无关D.可用来评价体内药物分布的程度,但其大小不可能超过体液总体积E.指在药物充分分布的假设前提下,体内全部药物按血中同样浓度溶解时所需的体液总容积60.当药物与蛋白结合率较大时,则A.血浆中游离药物浓度也高B.药物难以透过血管壁向组织分布C.可以通过肾小球滤过D.可以经肝脏代谢E.药物跨血脑屏障分布较多61.有关药物的组织分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一般药物与组织结合是不可逆的B.亲脂性药物易在脂肪组织蓄积,会造成药物消除加快C.当药物对某些组织具有特殊亲和性时,该组织往往起到药物贮库的作用D.对于一些血浆蛋白结合率低的药物,另一药物的竞争结合作用将使药效大大增强或发生不良反应E.药物制成制剂后,其在体内的分布完全与原药相同62.一般药物由血向体内各组织器官分布的速度为A.肝、肾>脂肪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皮肤B.肝、肾>肌肉、皮肤>脂肪组织、结缔组织C.脂肪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皮肤>肝、肾D.脂肪组织、结缔组织>肝、肾>肌肉、皮肤E.肌肉、皮肤>肝、肾>脂肪组织、结缔组织63.药物在体内以原形不可逆消失的过程,该过程是A.吸收B.分布C.代谢 D.排泄E.转运64.药物除了肾排泄以外的最主要排泄途径是A.胆汁B.汗腺 C.唾液腺 D.泪腺 E. 呼吸系统65.可以用来测定肾小球滤过率的药物是A.青霉素B.链霉素 C.菊粉 D.葡萄糖E.乙醇66.药物的脂溶性是影响下列哪一步骤的最重要因素A.肾小球过滤B.肾小管分泌 C.肾小管重吸收 D.尿量E.尿液酸碱性67.酸化尿液可能对下列药物中的哪一种肾排泄不利A.水杨酸B.葡萄糖 C.四环素 D.庆大霉素E.麻黄碱68.盐类(主要是氯化物)可从哪一途径排泄A.乳汁B.唾液 C.肺 D.汗腺E.胆汁69.分子量增加可能会促进下列过程中的哪一项A.肾小球过滤B.胆汁排泄C.重吸收D.肾小管分泌E.尿排泄过度70.下列过程中哪一种过程一般不存在竞争抑制A.肾小球过滤 B.胆汁排泄 C.肾小管分泌D.肾小管重吸收E.药物从血液透析71.肠肝循环发生在哪一排泄中A.肾排泄 B.胆汁排泄 C.乳汁排泄D.肺部排泄E.汗腺排泄72.下列药物中哪一种最有可能从肺排泄A.乙醚 B.青霉素 C.磺胺嘧啶 D.二甲双胍 E.对乙酰氨基酚二、判断题1.注射给药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没有吸收过程。
生物药剂与药物动力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生物药剂与药物动力学》课程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请先翻译成中文再解释)1.absorption:2.enzyme induction:3.enterohepatic cycle:4. mean residence time,MRT:5.first pass effect:6.appare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7.enzyme inhibition:8.bioequivalence:9.loading dose:10.PPK:11.AUC:12.passive transport:13.cytochrome P450:14.wash-out period:15.facilitated diffusion:16.distribution:17.membrane pore transport:18.accumulation:二、简答题:1.药物转运机制主要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2.非线性药物动力学的特点是什么?其形成原因是什么?3.某药按生物药剂学分类属于IV型,请问可以采用什么手段提高生物利用度?4.鼻粘膜给药有何特点?举例说明在新制剂研发中的应用。
5.简述缓控释制剂体内评价的主要内容。
6.从影响药物吸收的剂型因素分析,可以通过什么手段增加难溶性药物的生物利用度?7.注射药物过量后,为了加快药物从血液中的排除,可以采用什么手段?8.TDM有何意义,哪些药物需要TDM?9.从药物的经肾排泄机制分析药物过量后如何加快药物的排泄?10.创新药物研究时,药物代谢研究包括哪些主要内容?11.简述口腔黏膜给药的特点以及适用于该给药途径的制剂特点。
试举例说明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12.决定药物被组织摄取和积蓄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哪些组织摄取药物最快?13.为什么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后,会延长仅由肾小球滤过药物的肾清除率,但不影响通过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主动分泌两种途径清除药物的肾清除率?14.如何通过药剂学途径增加药物的淋巴转运?15.何为生物药剂学中的剂型因素与生物因素?16.简述载体媒介转运的分类及特点。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习题及答案1-15章
第一章生物药剂学概述【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关于生物药剂学的描述,正确的是A。
剂型因素是指片剂、胶囊剂、丸剂和溶液剂等药物的不同剂型B.药物产品所产生的疗效主要与药物本身的化学结构有关C.药物效应包括药物的疗效、副作用和毒性D.改善难溶性药物的溶出速率主要是药剂学的研究内容2.以下关于生物药剂学的描述,错误的是A.生物药剂学与药理学和生物化学有密切关系,但研究重点不同B。
药物动力学为生物药剂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研究手段C.由于生物体液中药物浓度通常为微量或痕量,需要选择灵敏度高,专属重现性好的分析手段和方法D.从药物生物利用度的高低就可判断药物制剂在体内是否有效二、多项选择题1.药物及剂型的体内过程是指A.吸收B.渗透C.分布 D.代谢E.排泄2.药物转运是指A。
吸收 B.渗透C.分布D。
代谢E.排泄3.药物处置是指A。
吸收B.渗透C.分布D。
代谢E.排泄4.药物消除是指A.吸收B.渗透C.分布 D.代谢E.排泄三、名词解释1.生物药剂学;2.剂型因素;3.生物因素;4.药物及剂型的体内过程四、问答题1.生物药剂学的研究工作主要涉及哪些内容?2.简述生物药剂学研究对于新药开发的作用.【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 2。
D二、多项选择题1.ACDE 2.ACE 3.CDE 4.DE三、名词解释1.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的生物因素与药理效应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剂型因素主要包括:(1)药物的某些化学性质:如同一药物的不同盐、酯、络合物或衍生物,即药物的化学形式,药物的化学稳定性等。
(2)药物的某些物理性质:如粒子大小、晶型、晶癖、溶解度、溶出速率等.(3)药物的剂型及用药方法。
(4)制剂处方中所用辅料的种类、性质和用量.(5)处方中药物的配伍及相互作用。
(6)制剂的工艺过程、操作条件和贮存条件等。
3.生物因素主要包括:(1)种族差异:指不同的生物种类和不同人种之间的差异。
生物药剂学复习题1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
生物药剂学复习题1.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的生物因素与药物效应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研究生物药剂学的目的是为了正确评价药物制剂质量,设计合理的剂型、处方及制备工艺,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使药物发挥最佳的治疗作用并确保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3.药物的吸收、分布和排泄过程统称为转运,而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称为处置,代谢和排泄过程称为消除。
4.药物的吸收过程影响药物进入体循环的速度和程度;分布过程涉及药物到达各组织和器官的能力;代谢于排泄过程则与药物在体内的存留时间有关。
5.影响剂型体内过程的因素:1.剂型因素:(1)化学性质(2)物理性质(3)药物的剂型与用药方法(4)处方中辅料的种类、性质、用量(5)药物的配伍及相互作用(6)制剂的工艺过程、操作条件和贮存条件。
2.生物因素:(1)种族差异(2)性别差异(3)年龄差异(4)生理和病理条件的差异(5)遗传因素6、细胞外表面的质膜与各种细胞器的亚细胞膜统称为细胞膜,它不仅把细胞内容物和细胞周围环境分割开来,也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门户。
7、细胞膜主要由膜脂、蛋白质和少量糖类组成;膜脂主要包括磷脂、糖脂和胆固醇三种类型,胆固醇含量一般不超过膜脂的1/3,其功能是提高脂质分子层的稳定性,调节双分子层流动性,降低水溶性物质的渗透性。
8、生物膜的性质包括:(1)流动性(2)结构的不对称性(3)结构的半透性。
9.药物跨膜转运的机制及特点转运机制转运形式载体机体能量膜变形被动转运单纯扩散无(被动)不需要无模孔转运无(被动)不需要无载体媒介转运促进扩散有(主动)不需要无主动转运有(主动)需要无膜动转运胞饮作用无(主动)需要无吞噬作用无(主动)需要无10.药物透膜转运的运行方向和通量不仅取决于膜两侧的浓度梯度、点位梯度和渗透压梯度,也与膜对该药的屏障作用有关。
药物的渗透性决定了药物的吸收能力。
生物制剂试题及答案解析
生物制剂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生物制剂通常指的是:A. 植物生长调节剂B. 动物疫苗C. 用于治疗疾病的生物制品D. 所有上述选项2. 下列哪项不是生物制剂的特点?A. 高效性B. 特异性C. 可复制性D. 长期稳定性3. 重组DNA技术在生物制剂开发中的作用不包括:A. 增强生物制剂的稳定性B. 提高生物制剂的产量C. 改变生物制剂的活性D. 降低生物制剂的生产成本4. 生物制剂在医药领域的应用不包括:A. 治疗癌症B. 预防疾病C. 治疗遗传性疾病D. 治疗感染性疾病5. 下列哪个不是生物制剂的分类?A. 蛋白质类B. 核酸类C. 病毒类D. 无机盐类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生物制剂的生产工艺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三个主要步骤。
7. 基因工程药物是利用______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到宿主细胞中,使其表达出具有治疗作用的蛋白质。
8. 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原理是利用______细胞和______细胞融合,产生既能无限增殖又保持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细胞。
9. 生物制剂的保存条件通常需要______、______和______。
10. 基因治疗是一种将正常或修复基因导入到患者体内,以治疗______的方法。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1. 简述生物制剂在农业中的应用。
12. 阐述生物制剂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四、论述题(30分)13. 论述生物制剂在新药开发中的重要性及其面临的挑战。
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答案:D。
生物制剂包括植物生长调节剂、动物疫苗和用于治疗疾病的生物制品。
2. 答案:D。
生物制剂的特点包括高效性、特异性和可复制性,但长期稳定性不是其特点。
3. 答案:A。
重组DNA技术可以提高生物制剂的产量、改变活性和降低成本,但不直接增强稳定性。
4. 答案:C。
生物制剂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包括治疗癌症、预防疾病和治疗感染性疾病,但不包括治疗遗传性疾病。
生物制药考试试题及答案
生物制药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生物制药中常用的细胞培养技术是:A. 静态培养B. 动态培养C. 悬浮培养D. 混合培养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生物制药中常用的生物反应器类型?A. 搅拌式反应器B. 填充床反应器C. 流化床反应器D. 离心式反应器答案:D3. 重组DNA技术中,用于将目的基因导入宿主细胞的方法是:A. 电穿孔法B. 化学转化法C. 转导法D. 共轭法答案:A4. 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杂交瘤细胞的筛选通常不包括以下哪项?A. 特异性筛选B. 克隆性筛选C. 稳定性筛选D. 产量筛选答案:D5. 生物制药中,用于提高蛋白质稳定性的常见策略不包括:A. 添加稳定剂B. 改变pH值C. 降低温度D. 增加盐浓度答案:D6. 下列哪项不是生物制药中常用的分离纯化技术?A. 色谱法B. 离心法C. 沉淀法D. 热处理法答案:D7. 在生物制药过程中,用于检测蛋白质活性的常用方法不包括:A. ELISAB. Western blotC.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D. 免疫沉淀答案:D8. 生物制药中,用于提高蛋白质产量的策略不包括:A. 优化培养条件B. 基因工程改造C. 使用廉价培养基D. 增加细胞密度答案:C9. 下列哪项不是生物制药中常用的质量控制方法?A. 微生物检测B. 内毒素检测C. 热原检测D. 放射性检测答案:D10. 生物制药中,用于评估蛋白质纯度的常用技术不包括:A. SDS-PAGEB. HPLCC. 质谱法D. 流式细胞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生物制药中,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细胞培养的效果?A. 培养基成分B. 温度C. pH值D. 光照答案:ABC2. 在生物制药过程中,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蛋白质的稳定性?A. 蛋白质本身的结构B. 储存条件C. 蛋白质的修饰D. 蛋白质的浓度答案:ABCD3. 生物制药中,下列哪些技术可用于蛋白质的定量分析?A. BCA法B. Bradford法C. Lowry法D. 紫外吸收法答案:ABCD4.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单克隆抗体的制备?A. 融合细胞的选择B. 筛选方法C. 培养条件D. 抗体的纯化答案:ABCD5. 生物制药中,下列哪些方法可用于蛋白质的纯化?A. 离子交换色谱B. 亲和色谱C. 凝胶过滤色谱D. 离心分离答案:ABC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生物制药中细胞培养的基本原理。
生物药剂学练习试题和答案解析
习题一二、单项选择题(将正确选项填在括号里,每空 2 分,共20 分)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 ( d )。
A.通常水溶性大的药物较难溶性药物易吸收B.分子型药物比离子型药物易于透过细胞膜C.非解离型药物的比例由吸收部位pH 决定D.通常酸性药物在pH 低的胃中,碱性药物在pH 高的小肠中的未解离型药物量减少,吸收也减少,反之都增加2. 反映难溶性固体药物吸收的体外指标主要是( a )。
A.溶出度 B.崩解时限 C.片重差异 D.含量3. 药物(和其代谢物)最主要的排泄途径为:( d )。
A、汗腺B、呼吸系统C、消化道D、肾4.在体内,药物的代谢反应均是在药物代谢酶的催化作用下完成的,其代谢反应速度符合非线性动力学过程,即符合:(b)A、Fick 扩散方程B、Michaelis-menten 方程C、Handerson-Hasselbalch 方程D、Noyes-whitney 方程5. 在新生儿期,许多药物的半衰期都延长,是因为( d )。
A. 较高的蛋白结合率B. 微粒体酶的诱发C. 药物吸收完全D. 酶系统发育不全6. 口腔粘膜中渗透能力最强的是:( c )。
A、牙龈粘膜B、腭粘膜C、舌下粘膜D、内衬粘膜E、颊粘膜7. 给药过程中存在肝首过效应的给药途径是:(a )。
A. 口服给药B. 静脉注射C. 肌肉注射D. 舌下给药8.下列叙述错误的( b )A.植入剂一般植入皮下B.皮内注射,只用于诊断与过敏实验,注射量在1m l 左右C.鞘内注射可用于克服血脑屏障D.肌肉注射的容量一般为2--5ml.其溶媒为水,复合溶媒或油9.若罗红霉素的剂型拟以片剂改成注射剂,其剂量应( c ) A.增加,因为生物有效性降低B.增加,因为肝肠循环减低C.减少,因为生物有效性更大D.减少,因为组织分布更多10. 如两个受试制剂与一个标准制剂比较时( b )A、必须进行交叉实验B、3*3 拉丁方实验设计C、必须多选择受试对象D、分别进行交叉实验比较三、判断对错(共10 分)1 硝酸甘油舌下片较普通片吸收好。
生物药剂学练习答案及习题
一.名词解释1.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生物因素与药物疗效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生物膜:细胞外表面的质膜和各种细胞器的亚细胞膜统称为生物膜。
3.细胞通道转运:药物借助其脂溶性或膜内蛋白的载体作用,透过细胞而被吸收的过程。
4.单纯扩散:药物由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的运输,不需要消耗细胞的代谢能量,也不需要载体的一种转运方式。
5.胃排空:胃内容物从胃幽门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称为胃排空。
6.漏槽状态:在胃肠道中,溶出的药物透膜后不断地被血液循环运走,使胃肠道膜两侧始终维持较高的药物浓度差,这种状态称为漏槽状态(sink state)。
7.表观分布容积:是假设药物在充分分布的前提下,体内全部药物按血中同样浓度溶解时所需的体液总容积。
8.生物半衰期:系指血浆中药物浓度下降至原来浓度一半所需的时间值。
9.消除:代谢与排泄过程药物被清除,合称为消除。
10.首过效应:在肝药酶作用下,药物可产生生物转化而使药物进入体循环前降解或失活,这种作用称为首过效应。
二.填空题1.口服给药后经胃肠道吸收,包括胃、小肠、大肠,其中以小肠吸收最为重要。
2.1972年提出生物膜液态镶嵌模型。
强调膜的流动性和不对称性。
3456.ADME7pH-分配假说。
8.弱酸性药物的溶出速率随pHpH药物的溶出速率随pH上升而逐渐增大。
910三.选择题1.大多数药物吸收的机理是()A. 被动扩散B.主动转运C.促进扩散D.膜孔转运2.被动扩散的特点是()A. 顺浓度差进行的扩散过程B.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的高浓度向低浓度侧的移动过程C.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的高浓度向低浓度侧的移动过程D.不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的移动过程3.对于同一种药物,口服吸收最快的剂型应该是()A. 片剂B.糖衣片C.溶液剂D.混悬剂4.无吸收过程的给药方式有()A.直肠给药B.透皮给药C.静脉滴注D. 鼻腔给药5.某药肝首过效应较大,可选用的适宜剂型是()A. 胶囊剂B.口服液体制剂C.舌下片剂D.颗粒剂四、问答题1.影响药物组织分布的因素。
生物药剂学试题及答案
生物药剂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是指()。
A. 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速度B. 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量C. 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速度和量D. 药物从血液循环到达作用部位的速度答案:C2. 药物的生物等效性是指()。
A. 两种药物在体内吸收速度和程度相同B. 两种药物在体内分布速度和程度相同C. 两种药物在体内消除速度和程度相同D. 两种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消除速度和程度相同答案:A3. 药物的首过效应是指()。
A. 药物在胃肠道吸收后,部分被肝脏代谢B. 药物在胃肠道吸收后,部分被肾脏代谢C. 药物在胃肠道吸收后,部分被肺部代谢D. 药物在胃肠道吸收后,部分被脾脏代谢答案:A4. 药物的溶解度是指()。
A. 药物在溶剂中的溶解能力B. 药物在溶剂中的溶解速率C. 药物在溶剂中的溶解程度D. 药物在溶剂中的溶解速度和程度答案:A5. 药物的渗透性是指()。
A. 药物在生物膜中的扩散能力B. 药物在生物膜中的扩散速率C. 药物在生物膜中的扩散程度D. 药物在生物膜中的扩散速度和程度答案:D6. 药物的稳定性是指()。
A. 药物在储存过程中的化学稳定性B. 药物在体内外的化学稳定性C. 药物在体内的生物稳定性D. 药物在体内的化学稳定性答案:B7. 药物的剂型是指()。
A. 药物的物理形态B. 药物的化学形态C. 药物的生物形态D. 药物的物理和化学形态答案:D8. 药物的给药途径是指()。
A. 药物进入体内的途径B. 药物在体内的分布途径C. 药物在体内的消除途径D. 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途径答案:A9. 药物的剂量是指()。
A. 药物的给药量B. 药物的给药次数C. 药物的给药时间D. 药物的给药速度答案:A10. 药物的半衰期是指()。
A. 药物在体内的消除速率B. 药物在体内的消除程度C. 药物在体内的消除速度和程度D. 药物在体内的消除速率常数答案:A11. 药物的生物转化是指()。
生物药剂学复习题
1.名词解释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及其制剂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用药对象的生物因素一药物效应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吸收:是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过程,除了血管给药以外,药物应用后,都要经过吸收过程。
分布:是药物被吸收进入体循环后透过细胞膜向机体组织、器官或体液转运的过程。
代谢:是药物在吸收过程中或进入体循环后,受体液环境、肠道菌丛或体内酶系统等的作用导致结构发生转变的过程,也称为生物转化。
排泄:是指药物或其代谢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转运:药物的吸收、分布和排泄过程统称为转运。
处置:药物的分布、代谢、排泄过程称为处置。
消除:药物的代谢与排泄过程合称为消除。
2.剂型因素与生物因素各包括哪些方面?剂型因素:剂型种类、药物的某些化学性质、药物的某些物理性质、制剂处方、配伍药物在处方及体内的相互作用,以及制备工艺、贮存条件和给药方法等。
生物因素:种属差异、种族差异、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生理和病理条件的差异及遗传因素等。
3.简述生物药剂学的研究目的,请举例说明。
生物药剂学的目的:是为了正确评价药物制剂质量、设计合理的剂型及制剂工艺、指导合理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以确保用药的安全与有效。
4."药物化学结构唯一决定药物疗效"的观点正确吗?请分析原因。
不正确。
因为随着生物药剂学的产生和发展,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药物在一定中所产生的效应除了与药物本身的化学结构有关外,还受到剂型因素与生物因素的影响,甚至在某种情况下,这种影响对药物疗效的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所以"药物化学结构唯一决定药物疗效"的观点不正确。
1.名词解释胃空速率:单位时间内胃内容物的排出量.多晶型:同一化学结构的药物,由于结晶条件的不同,可得到数种晶格排列不同的晶型这种现象称为同质多晶.溶出速率:是指固体药物制剂中有效成分在特定的溶解介质中的溶解速度和程度。
pH分配学说:这种药物的吸收取决于其解离状况和油/水分配系数的学说,称为pH 分配学说。
执业药师《生物药剂学》知识题
执业药师《生物药剂学》知识题执业药师《生物药剂学》知识题导语:生物药剂是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分支,它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和人体生物因素与药效的关系的一门科学。
那我们一起来看看相关内容试题吧。
一、最佳选择题1、关于注射部位的吸收,错误的表述是()。
A、一般水溶液型注射剂中药物的吸收为一级动力学过程B、血流加速,吸收加快C、合并使用肾上腺素可使吸收减缓D、脂溶性药物可以通过淋巴系统转运E、腹腔注射没有吸收过程2、大多数药物转运方式是()。
A、被动扩散B、膜孔转运C、主动转运D、易化扩散E、膜动转运3、除下列哪项外,其余都存在吸收过程()。
A、皮下注射B、皮内注射C、肌肉注射D、静脉注射E、腹腔注射4、关于肠肝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A、肠肝循环是药物及其代谢物通过门静脉重新吸收入血的过程B、肠肝循环的药物应适当减低剂量C、肠肝循环发生在由胆汁排泄的药物中D、肠肝循环的药物在体内停留时间延长E、所有药物都存在肠肝循环5、有关鼻黏膜给药的叙述错误的是()。
A、鼻腔给药方便易行B、可避开肝首过效应C、吸收程度和速度不如静脉注射D、多肽类药物适宜以鼻黏膜给药E、鼻黏膜内的丰富血管和鼻黏膜的高度渗透压有利于吸收6、主动转运的特点不包括()。
A、有结构特异性B、逆浓度梯度转运C、不受代谢抑制剂的影响D、主动转运药物的吸收速度与载体量有关,往往出现饱和现象E、需要消耗机体能量,能量的来源主要由细胞代谢产生的ATP提供7、药物的消除过程包括()。
A、吸收和分布B、吸收、分布和排泄C、代谢和排泄D、分布和代谢E、吸收、代谢和排泄8、下列关于主动转运描述错误的是()。
A、需要载体B、不消耗能量C、结构特异性D、逆浓度转运E、饱和性9、不影响胃肠道吸收的因素是()。
A、药物的粒度B、药物胃肠道中的稳定性C、药物成盐与否D、药物的熔点E、药物的多晶型10、影响药物在胃肠道吸收的生理因素()。
生物药剂学复习题
生物药剂学复习题生物药剂学试题库一、名词解释:1. 生物药剂学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和人体生物因素与药效的关系的一门科学2. 表观分布容积用血药浓度来估计体内药量的一个比例常数。
用Vd表示,为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的比值,即X0=VC0,单位为L或L/kg。
对于某一具体药物而言,表观分布容积是个确定值。
其大小反映药物分布特性。
3. 血浆蛋白结合率定量描述药物与血浆蛋白非特异性结合能力的参数,用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量占血浆中全部药物的百分比表示。
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下降,血浆中游离药物浓度增高,药物效应增强,但易引起中毒4. 肝药酶主要存在于肝或其他细胞的内质网上的药物代谢酶系。
对催化底物的选择性低,酶的活性有限,易受药物诱导或抑制5. 肝提取率药物经过肝脏后被减少的比例,ER =(CA - CV)/ CA,CA和CV分别表示进、出肝脏的血药浓度6. 肾清除率肾脏在单位时间内排除的药量相当于多少容积血浆中的药,体现肾排泄的效率,Clr = U V /P,U和P分别为尿和血中药物浓度,V为每分钟尿量7. 首关消除某些药物在通过肠粘膜及肝脏时受酶代谢灭活,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称为首过消除效应8. 稳态血药浓度是一个重复给药情况下非常有用的参数。
用符号Css表示,当血药浓度达到稳态后,在一个剂量间隔内,血药浓度曲线下面积除以时间间隔所得的值,就是稳态平均血药浓度。
二、简答题:1.药物跨膜转运有哪些机制?其定义如何?药物跨膜转运包括以下机制:被动转运(单纯扩散和膜孔扩散)、载体媒介转运(主动转运(和易化扩散)、膜动转运(胞饮作用和吞噬作用)。
它们的定义如下:单纯扩散又称脂溶扩散,脂溶性高,极性小的药物易于扩散通过细胞膜。
膜孔扩散为能通过上皮细胞膜上的微孔(平均半径为0.4~0.8nm)的水溶性小分子物质可穿过冲满水的膜上细孔随水一道被吸收。
主动转运是指一些机体所必须的物质,如单糖、氨基酸等,是借助于载体的帮助,能从浓度低处往浓度高处逆向转运,转运过程中需消耗能量。
生物药剂学药动学习题+答案汇总
生物药剂学药动学习题+答案汇总第一章生物药剂学概述1、什么是生物药剂学?它的研究意义及内容是什么?生物药剂学(biopharmaceutics)是关于药物制剂或剂型用于生命有机体(或组织)的科学。
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剂型因素、机体生物因素与药物效应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生物药剂学涉[1] 及到的知识面很广,它与生物化学、药理学、物理药学、药物动力学、药物治疗学等有密切关系,并相互渗透、相互补充。
但生物药剂学作为药剂学的一个分支,着重研究的是给药后药物在体内的过程,它与药理学、生物化学在研究重点上有所区别。
它既不像药理学那样主要研究药物对机体某些部位的作用方式和机制,也不像生物化学那样把药物如何参加机体复杂的生化过程作为中心内容。
生物药剂学[1] 与药物动力学的关系更为密切。
生物药剂学[1]的研究内容主要有:(1)剂型因素的研究。
研究药物剂型因素和药效之间的关系,这里所指的剂型不仅是指片剂、注射剂、软膏剂等剂型概念,还包括跟剂型有关的各种因素,如药物的理化性质(粒径、晶型、溶解度、溶解速度、化学稳定性等)、制剂处方(原料、辅料、附加剂的性质及用量)、制备工艺(操作条件)以及处方中药物配伍及体内相互作用等。
(2)生物因素的研究。
研究机体的生物因素(年龄、生物种族、性别、遗传、生理及病理条件等)与药效之间的关系。
(3)体内吸收机理等的研究。
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机理对药效的影响,保证制剂有良好的生物利用度和安全有效。
2、何为剂型因素与生物因素?(一)剂型因素1.药物的某些化学因素如同一药物的不同盐、酯、络合物或衍生2.药物的某些物理因素如粒子大小、晶型、晶癖、溶解度、溶出速度等。
3.药物的剂型及用药方法。
4.制剂处方中所用的辅料种类、性质和用量。
5.处方中药物的配伍及相互作用。
6.制剂的工艺过程、操作条件和贮存条件等。
(二)生物因素主要包括:1.种属差异2.性别差异3.年龄差异新生儿因葡萄糖醛酸结合酶不足,加之肾功能发育不全,服用氯霉素后的消除过程受到影响,血药浓度升高,易蓄积中毒而致“灰婴综合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药剂学试题库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关于生物药剂学的描述,正确的是A.剂型因素是指片剂、胶囊剂、丸剂和溶液剂等药物的不同剂型B.药物产品所产生的疗效主要与药物本身的化学结构有关C.药物效应包括药物的疗效、副作用和毒性D.改善难溶性药物的溶出速率主要是药剂学的研究内容2.以下关于生物药剂学的描述,错误的是A.生物药剂学与药理学和生物化学有密切关系,但研究重点不同B.药物动力学为生物药剂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研究手段C.由于生物体液中药物浓度通常为微量或痕量,需要选择灵敏度高,专属重现性好的分析手段和方法D.从药物生物利用度的高低就可判断药物制剂在体内是否有效3.对生物膜结构的性质描述错误的是A.流动性 B.不对称性C.饱和性 D.半透性E.不稳定性4.K+、单糖、氨基酸等生命必需物质通过生物膜的转运方式是A.被动扩散B.膜孔转运C.主动转运 D.促进扩散E.膜动转运5.红霉素的生物有效性可因下述哪种因素而明显增加A.缓释片B.肠溶衣C.薄膜包衣片 D.使用红霉素硬脂酸盐E.增加颗粒大小6.下列哪项不属于药物外排转运器A. P-糖蛋白B.多药耐药相关蛋白C.乳腺癌耐药蛋白 D.有机离子转运器E.ABC转运蛋白7.以下哪条不是主动转运的特点A.逆浓度梯度转运B.无结构特异性和部住特异性C.消耗能量 D.需要载体参与E.饱和现象8.胞饮作用的特点是A.有部位特异性B.需要载体逆浓度梯度转运D. .不需要消耗机体能量C.E.以上都是9.下列哪种药物不是P-gp的底物A.环孢素A B.甲氨蝶呤C.地高辛D.诺氟沙星E.维拉帕米10.药物的主要吸收部位是A.胃 B.小肠C.大肠 D.直肠E.均是11.关于影响胃空速率的生理因素不正确的是A.胃内容物的黏度和渗透压B.精神因素C.食物的组成 D.药物的理化性质E.身体姿势12.在溶出为限速过程吸收中,溶解了的药物立即被吸收,即为( )状态A.漏槽B.动态平衡 C.饱和 D.均是 E.均不是13.淋巴系统对( )的吸收起着重要作用A.脂溶性药物B.解离型药物C.水溶性药物 D.小分子药物E.未解离型药物14.有关派伊尔结(PP)描述错误的是A.回肠含量最多B.≤10Vm的微粒可被PP内的巨噬细胞吞噬C.由绒毛上皮和M细胞(微褶细胞)构成D.与微粒吸收相关E.与药物的淋巴转运有关15.药物理化性质对于药物在胃肠道的吸收影响显著,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药物的溶出快一般有利于吸收B.具有均质多晶型的药物,一般其亚稳定型有利于吸收C.药物具有一定脂溶性,但不可过大,有利于吸收D.酸性药物在胃酸条件下一定有利于吸收;碱性药物在小肠碱性的条件下一定有利于药物的吸收E.胆汁分泌常会影响难溶性药物的口服吸收16.影响片剂中药物吸收的剂型和制剂工艺因素不包括A.片重差异B.片剂的崩解度C.药物颗粒的大小 D.药物的溶出与释放.压片的压力E.1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膜可以主动变形而将某些物质摄入细胞内或从细胞内释放到细胞外,称为胞饮B.大多数药物通过被动扩散方式透过生物膜C.被动扩散需要载体参与D.主动转运是借助载体或酶促系统从低浓度区域向高浓度区域转运的过程E.促进扩散一般比单纯扩散的速度快得多18.pH分配假说可用下面哪个方程描述A.Fick's方程 B.Noyes-Whitney方程C.Henderson-Hasselbalch方程 D.Stokes方程E.Michaelis-Menten方程19.漏槽条件下,药物的溶出速度方程为A. dC/dt=kSCsB.dC/dt=kCs C.dC/dt=k/SCsD.dC/dt=kS/Cs E.dC/dt=k/S/Cs20.一般认为在口服剂型中药物吸收的大致顺序为A.水溶液>混悬液>散剂>胶囊剂>片剂B.水溶液>混悬液>胶囊剂>散剂>片剂C.水溶液>散剂>混悬液>胶囊剂>片剂D.混悬液>水溶液>散剂>胶囊剂>片剂E.水溶液>混悬液>片剂>散剂>胶囊剂21.关于药物间及药物与辅料间的相互作用描述错误的是A.药物引起胃肠道pH的改变会明显妨碍药物的吸收B.药物在制剂中与辅料发生相互作用形成络合物可使药物在吸收部位的浓度减小C.华法林与氢氧化镁同时服用可提高华法林的血药浓度D.脂质类材料为载体制备固体分散体,可不同程度地延缓药物释放E.药物被包合后,使药物的吸收增大22.根据药物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以下哪项为Ⅱ型药物A.高的溶解度,低的通透性B.低的溶解度,高的通透性低的溶解度,低的通透性D. .高的溶解度,高的通透性C.E.以上都不是23.下列关于药物转运的描述正确的是A.浓度梯度是主动转运的动力B.易化扩散的速度一般比主动转运的快C.P-gp是药物内流转运器D.肽转运器只能转运多肽E.核苷转运器是外排转运器24.对低溶解度,高通透性的药物,提高其吸收的方法错误的是A.制成可溶性盐类B.制成无定型药物C.加入适量表面活性剂D.增加细胞膜的流动性E.增加药物在胃肠道的滞留时间25.弱碱性药物的溶出速率大小与pH大小的关系是A.随pH增加而增加B.随pH减少而不变C.与pH无关D.随pH增加而降低E.随pH减少而减少26.根据Henderson-Hasselbalch方程式求出,酸性药物的pKa-pH=A.lg(Ci×Cu)B.lg(Cu/Ci)C.Ig(Ci-Cu)D.lg(Ci+Cu) E.lg(Ci/Cu)27.在溶剂化物中,药物的溶解度和溶解速度顺序为A.水合物<有机溶剂化物<无水物B.无水物<水合物<有机溶剂化物C.水合物<无水物<有机溶剂化物 D.有机溶剂化物<无水物<水合物E.有机溶剂化物<水合物<无水物28.哪种方法可提高地高辛的药物吸收A.增大DnC.增大DoB.减小DoD.减小DnE.减小An29.下列有关溶出度参数的描述错误的是A.溶出参数td表示药物从制剂中累积溶出63.2%所需要的时间与制剂骨架等形状有关n方程中释放参数B.Ritger-PeppasC.Higuchi方程描述的是累积溶出药量与时间的平方根成正比D.单指数模型中七越小表明药物从制剂中溶出的速度越快E.相似因子与变异因子可以定量地评价参比制剂与试验制剂溶出曲线之间的差别30.关于肠道灌流法描述正确的是A.小肠有效渗透系数(Peff)是决定药物在小肠吸收速度和程度的一重要参数B.对受试动物的数量没有要求C.吸收研究过程中药物必须以溶液状态存在D.与体内情况相关性较差E.能排除药物肠道代谢、肠壁吸附等因素所致的药物损失31.研究药物的吸收时,生理状态更接近自然给药情形的研究方法是A.小肠单向灌流法B.肠襻法C.外翻环法 D.小肠循环灌流法E.Caco-2模型32.寡肽转运体PEPT1的底物包括A.嘧啶类B.心律失常药C.头孢菌素类D.抗组胺药物E.维生素类33.多肽类药物以( )作为口服的吸收部位A.结肠B.盲肠C.十二指肠D.直肠E.空肠34.多晶型申以()有利于制剂的制备,因为其溶解度、稳定性较适宜A.稳定型B.不稳定型C.亚稳定型D.A、B、C均是E.A、B、C均不是35.血流量可显著影响药物在( )的吸收速度A.直肠B.结肠C.小肠 D.胃E.以上都是36.下列有关药物在胃肠道的吸收描述错误的是A.胃肠道分为三个主要部分:胃、小肠和大肠,而小肠是药物吸收的最主要部位B.胃肠道内的pH从胃到大肠逐渐上升,通常是:胃pH1~3(空腹偏低,约为1.2~1.8,进食后pH上升到3),十二指肠pH5~6,空肠pH6~7,大肠pH7~8 影响被动扩散药物的吸收C.pH.D.胃是弱碱性药物吸收的最佳环境E.主动转运很少受pH的影响37.下列可影响药物溶出速率的是A.粒子大小B.溶剂化物C.多晶型D.溶解度E.均是38.下列各种因素中除( )外,均能加快胃的排空A.胃内容物渗透压降低B.胃大部分切除C.胃内容物黏度降低D.普萘洛尔E.吗啡39.关于胃肠道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A.当食物中含有较多脂肪,有时对溶解度特别小的药物能增加吸收量B.一些通过主动转运吸收的物质,饱腹服用吸收量增加C.一般情况下,弱碱性药物在胃中容易吸收D.当胃空速率增加时,多数药物吸收加快E.脂溶性,非离子型药物容易透过细胞膜40.膜孔转运有利于( )药物的吸收A.脂溶性大分子 B.水溶性小分子C.水溶性大分子D.带正电荷的蛋白质E.带负电荷的药物41.影响被动扩散的主要因素是A.药物的溶解度 B.药物的脂溶性C.药物的溶出速率 D.药物的晶型E.药物的粒子大小42.各类食物中,( )胃排空最快A.碳水化合物 B.蛋白质C.脂肪 D.三者混合物E.均一样43.弱碱性药物奎宁的pKa=8.4,在小肠中(pH=7.0)解离型和未解离型的比为A.1 B.25/1 C.1/25 D.14/1 E.无法计算44.某有机酸类药物在小肠中吸收良好,主要因为A.该药在肠道中的非解离型比例大 B.药物的脂溶性增加C.小肠的有效面积大 D.肠蠕动快E.该药在胃中不稳定45.以下关于氯霉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棕榈氯霉素无效晶型经水浴加热(87~89℃)熔融处理后可转为有效晶型B.棕榈氯霉素混悬剂中,氯霉素为B晶型,故有治疗作用.无定型为有效晶型C.D.棕榈氯霉素有A、B、C三种晶型及无定型,其中A晶型是有效晶型E.棕榈氯霉素有效晶型的血液浓度比其无效晶型的血液浓度高46.药物的溶出速率可用下列( )表示A.Higuchi方程 B.Henderson-Hasselbalch方程C.Fick定律 D.Noyes-Whitney方程E.Stokes方程47.细胞旁路通道的转运屏障是A.紧密连接B.绒毛C.刷状缘膜 D.微绒毛E.基底膜48.消化液中的( )能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从而影响药物的吸收A.黏蛋白B.酶类C.胆酸盐 D.糖E.维生素49.胃肠道中影响高脂溶性药物透膜吸收的屏障是A.溶媒牵引效应B.不流动水层C.微绒毛D.紧密连接E.刷状缘膜50.药物和血浆蛋白结合的特点有A.结合型与游离型存在动态平衡B.无竞争C.无饱和性 D.结合率取决于血液pH E.结合型可自由扩散51.药物的表观分布容积是指A.人体总体积 B.人体的体液总体积C.游离药物量与血药浓度之比 D.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之比E.体内药物分布的实际容积52.下列有关药物表观分布容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表观分布容积大,表明药物在血浆中浓度小B.表观分布容积表明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实际容积C.表观分布容积不可能超过体液量D.表观分布容积的单位是L/hE.表观分布容积具有生理学意义53.药物与蛋白结合后A.能透过血管壁B.能由肾小球滤过C.能经肝代谢 D.不能透过胎盘屏障E.能透过血脑屏障54.以下错误的选项是A.淋巴循环可使药物不通过肝从而减少首过作用.乳剂有利于脂溶性药物通过淋巴系统吸收B.C.大分子药物易于向淋巴系统转运D. A、B、C都不对E.A、B、C都对55.5--氟尿嘧啶不同乳剂给药后,转运进入淋巴的量依次为A.W/O/W型>W/O型>O/W型B.W/O型>W/O/W型>O/W型C.O/W型>W/O/W型>W/O型D.W/O型>O/W型>W/O/W型E.O/W型>W/O型>W/O/W型56.体内细胞对微粒的作用及摄取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A.胞饮、吸附、膜间作用、膜孔转运B.膜孔转运C.膜孔转运、胞饮、内吞 D.膜间作用、吸附、融合、内吞E.胞饮、内吞57.以下关于蛋白结合的叙述正确的是A.蛋白结合率越高,由于竞争结合现象,容易引起不良反应B.药物与蛋白结合是不可逆,有饱和和竞争结合现象C.药物与蛋白结合后,可促进透过血脑屏障D.蛋白结合率低的药物,由于竞争结合现象,容易引起不良反应E.药物与蛋白结合是可逆的,无饱和和竞争结合现象58.以下关于药物向中枢神经系统转运的叙述正确的是A.药物的脂溶性越高,向脑内转运越慢B.药物的脂溶性越低,向脑内转运越慢C.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越高,越易向脑内转运D.延长载药纳米粒在体内的循环时间,降低了药物向脑内转运的效率E.弱酸性药物易于向脑内转运59.有关表观分布容积的描述正确的是A.具有生理学意义,指含药体液的真实容积B.药动学的一个重要参数,是将血浆中药物浓度与体内药量联系起来的比例常数,其大小与体液的体积相当C.其大小与药物的蛋白结合及药物在组织中的分布无关D.可用来评价体内药物分布的程度,但其大小不可能超过体液总体积.指在药物充分分布的假设前提下,体内全部药物按血中同样浓度溶解时E.所需的体液总容积60.当药物与蛋白结合率较大时,则A.血浆中游离药物浓度也高B.药物难以透过血管壁向组织分布C.可以通过肾小球滤过D.可以经肝脏代谢E.药物跨血脑屏障分布较多61.有关药物的组织分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一般药物与组织结合是不可逆的B.亲脂性药物易在脂肪组织蓄积,会造成药物消除加快C.当药物对某些组织具有特殊亲和性时,该组织往往起到药物贮库的作用D.对于一些血浆蛋白结合率低的药物,另一药物的竞争结合作用将使药效大大增强或发生不良反应E.药物制成制剂后,其在体内的分布完全与原药相同62.一般药物由血向体内各组织器官分布的速度为A.肝、肾>脂肪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皮肤B.肝、肾>肌肉、皮肤>脂肪组织、结缔组织C.脂肪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皮肤>肝、肾D.脂肪组织、结缔组织>肝、肾>肌肉、皮肤E.肌肉、皮肤>肝、肾>脂肪组织、结缔组织63.药物在体内以原形不可逆消失的过程,该过程是A.吸收B.分布C.代谢 D.排泄E.转运64.药物除了肾排泄以外的最主要排泄途径是A.胆汁B.汗腺 C.唾液腺 D.泪腺 E. 呼吸系统65.可以用来测定肾小球滤过率的药物是A.青霉素B.链霉素 C.菊粉 D.葡萄糖E.乙醇66.药物的脂溶性是影响下列哪一步骤的最重要因素A.肾小球过滤B.肾小管分泌 C.肾小管重吸收 D.尿量E.尿液酸碱性67.酸化尿液可能对下列药物中的哪一种肾排泄不利.麻黄碱E 庆大霉素D. 四环素C. .葡萄糖B 水杨酸A.68.盐类(主要是氯化物)可从哪一途径排泄A.乳汁B.唾液 C.肺 D.汗腺E.胆汁69.分子量增加可能会促进下列过程中的哪一项A.肾小球过滤B.胆汁排泄C.重吸收D.肾小管分泌E.尿排泄过度70.下列过程中哪一种过程一般不存在竞争抑制A.肾小球过滤 B.胆汁排泄 C.肾小管分泌D.肾小管重吸收E.药物从血液透析71.肠肝循环发生在哪一排泄中A.肾排泄 B.胆汁排泄 C.乳汁排泄D.肺部排泄E.汗腺排泄72.下列药物中哪一种最有可能从肺排泄A.乙醚 B.青霉素 C.磺胺嘧啶 D.二甲双胍 E.对乙酰氨基酚二、判断题1.注射给药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没有吸收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