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14 多普勒效应
多普勒效应综合实验报告
多普勒效应综合实验报告1. 引言说起多普勒效应,大家可能觉得这名字听起来有点复杂,其实它跟我们的日常生活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想象一下,你在路边悠闲地等车,突然一辆救护车呼啸而过,哔哔的警报声从远到近,接着又从近到远,听起来像是在和你打招呼似的。
这就是多普勒效应的真实写照,它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这次实验,我们就是要深入探讨这个现象,看看它背后的奥秘。
2. 多普勒效应的原理2.1 基本概念多普勒效应,其实就是当声音源或观察者相对运动时,听到的声音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
简单来说,如果一个物体朝你移动,你会听到比它实际发出的音调更高的声音;反之,如果它远离你,声音就会变低。
就像我们听到的那辆救护车,刚开始的时候它的声音尖锐得像是要冲破天空,离开时却变得温柔得多,像是在对我们说“再见”。
2.2 生活中的例子生活中其实随处可见多普勒效应的影子。
比如,当你在运动的时候,听到路边有人喊你的名字,声调总是高低起伏。
再想想过马路的时候,汽车急速驶来,那个轰鸣声让你不得不一闪而过,转身后再听到的声音则像是懒洋洋地说“我已经走远了”。
这些体验其实都在说明着多普勒效应的奇妙。
3. 实验过程3.1 准备工作这次实验我们准备了一些简单的设备,包括音频发生器、麦克风、扬声器和测量工具。
首先,我们设定一个音频频率,比如说440赫兹,这是一个标准的A音,听起来可亲切了。
接着,我们就要开始进行不同速度的实验,看看音频的变化。
3.2 实验步骤我们让扬声器固定在一个地方,然后把它调到一定的音频频率。
之后,一个同学(我们叫他“小明”吧)开始以不同的速度朝扬声器走近,或者远离。
每当他经过扬声器时,我们用麦克风记录下他听到的音频频率。
实验进行得相当顺利,小明从“飞奔”到“慢走”,记录下的数据一目了然。
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开始分析频率变化的规律,嘴上不敢说“哇,原来真有这么神奇”,但心里早就惊叹不已了。
4. 数据分析4.1 结果展示经过一番努力,我们得到了多个数据点,像是小明快速接近扬声器时,频率明显升高,而他远离时,频率又骤降。
大物实验报告-多普勒效应
大物实验报告多普勒效应实验4.12 多普勒效应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与实验仪器实验目的1、了解多普勒效应原理,并研究相对运动的速度与接收到频率之间的关系。
2、利用多普勒效应,研究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其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以及其机械能转化的规律。
实验仪器ZKY-DPL-3 多普勒效应综合实验仪、电子天平、钩码等。
二、实验原理(要求与提示:限400字以内,实验原理图须用手绘后贴图的方式)声波的多普勒效应假设一个点声源的振动在各向同性且均匀的介质中传播,当声源相对于介质静止不动时,各个波面可以组成个同心圆,声波的频率f0、波长λ0以及波速u0表示为f0=u0/λ0现将接收器测得的声波频率、波长和波速分别称为观测频率、观测波长和观测波速,并分别记为f、λ、u,可表示为f=u/λ当接收器以一定的速度向声源运动时,接收器所测得的各个球面波的观测波长λ仍等于λ0,测得的观测波速u 变为u0+v0,因此有f=(u0+v0)/λ0f=(1+v/u0)*f0式中,v0表示声源相对介质静止时,接收器与声源的相对运动速率,接收器朝向声源运动为正值,反之为负值。
同样地,如果接收器相对于介质静止,而声源以速率v’朝向接收器运动,此时接收器所测得的观测波长为λ'可表示为(u0-v')*T,其中,T为声源的振动周期。
同时,由于接收器相对于介质处于静止状态,其测得的观测波速u'仍等于u0,则接收器测得的观测频率为f'=u’/λ’=u0*f0/(u0-v’)对于更为普遍的情况,当声源与接收器之间的相对运动如图所示时,可以得到接收器的观测频率f为f=f0*(u0+v1*cosθ1)/(u0-v2*cosθ2)此式是具有普适性的多普勒效应公式。
三、实验步骤(要求与提示:限400字以内)1、超声的多普勒效应1.1 连接好实验仪器,使滑车牵引绳绕过滑轮与滑车驱动电动机后两端与滑车的前后端相连,并调整好滑车牵引绳的松紧。
多普勒效应综合实验报告
多普勒效应综合实验报告多普勒效应综合实验报告引言多普勒效应是一种物理现象,描述了当光线或声音经过运动的物体时,其频率和波长会发生变化的现象。
本实验旨在通过多种实验方法验证多普勒效应,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实验一:声音的多普勒效应实验目的:验证声音在运动源和观察者之间相对运动时所产生的多普勒效应。
实验步骤:1. 准备一辆发出固定频率声音的小车和一个固定的听音器。
2. 将小车以一定速度向听音器移动,并记录每次移动的距离。
3. 同时记录听音器接收到的声音频率。
4. 重复实验多次,以获得更准确的数据。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当小车以不同速度向听音器移动时,听音器接收到的声音频率会发生变化。
当小车接近听音器时,声音频率增高;当小车远离听音器时,声音频率降低。
实验分析:这种现象可以通过多普勒效应来解释。
当小车向听音器移动时,声音波长相对于听音器缩短,导致声音频率增高。
相反,当小车远离听音器时,声音波长相对于听音器延长,导致声音频率降低。
实验二:光的多普勒效应实验目的:验证光在运动源和观察者之间相对运动时所产生的多普勒效应。
实验步骤:1. 准备一束激光和一个运动的反射镜。
2. 将激光照射到反射镜上,并记录反射光的频率。
3. 以一定速度移动反射镜,并记录每次移动的距离。
4. 同时记录反射光的频率变化。
5. 重复实验多次,以获得更准确的数据。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当反射镜以不同速度运动时,反射光的频率会发生变化。
当反射镜接近观察者时,光频率增高;当反射镜远离观察者时,光频率降低。
实验分析:这种现象同样可以通过多普勒效应来解释。
当反射镜向观察者移动时,光波长相对于观察者缩短,导致光频率增高。
相反,当反射镜远离观察者时,光波长相对于观察者延长,导致光频率降低。
实验三:多普勒效应的应用多普勒效应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例子:1. Doppler Radar(多普勒雷达):多普勒效应被广泛用于气象预报和交通监测中。
多普勒效应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多普勒效应实验实验目的:1. 理解多普勒效应的原理和现象;2. 掌握多普勒效应的实验方法;3. 通过实验验证多普勒效应的存在;4.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实验原理:多普勒效应是指当波源与接收器之间存在相对运动时,接收器接收到的波的频率会发生变化的现象。
当波源向接收器移动时,接收到的频率会升高;当波源远离接收器时,接收到的频率会降低。
实验仪器:1. 发射器:频率为f的连续波发生器;2. 接收器:频率计;3. 跟踪器:用于控制波源与接收器之间的相对运动;4. 移动平台:用于承载波源和接收器;5. 测量工具:尺子、计时器等。
实验步骤:1. 将发射器和接收器放置在移动平台上,确保两者之间的距离为L;2. 设置发射器的频率为f,打开发射器;3. 通过跟踪器控制波源和接收器之间的相对运动,分别进行以下实验:a. 波源向接收器移动,记录接收器接收到的频率f1;b. 波源远离接收器,记录接收器接收到的频率f2;c. 接收器向波源移动,记录接收器接收到的频率f3;d. 接收器远离波源,记录接收器接收到的频率f4;4. 计算相对速度v,公式为v = (f1 - f) / f L;5. 计算相对速度v,公式为v = (f2 - f) / f L;6. 计算相对速度v,公式为v = (f3 - f) / f L;7. 计算相对速度v,公式为v = (f4 - f) / f L;8.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1. 波源向接收器移动时,接收器接收到的频率f1高于原始频率f;2. 波源远离接收器时,接收器接收到的频率f2低于原始频率f;3. 接收器向波源移动时,接收器接收到的频率f3高于原始频率f;4. 接收器远离波源时,接收器接收到的频率f4低于原始频率f;5. 计算得到的相对速度v分别为v1、v2、v3、v4,符合多普勒效应的规律。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验证了多普勒效应的存在,即当波源与接收器之间存在相对运动时,接收器接收到的波的频率会发生变化。
大学物理实验多普勒效应
准备实验器材
确保声源和接收器能够正常工 作,测量仪器和记录仪已校准 。
放置接收器
将接收器放置在声源的一侧, 确保声波能够被接收器接收。
分析数据
根据记录的数据,分析多普勒 效应的现象和规律。
数据记录与处理
数据记录
在实验过程中,应实时记录声波 的频率、波长等参数,以及接收 器和声源的位置和角度等信息。
大学物理实验多普勒效应
汇报人: 2024-01-04
• 多普勒效应概述 • 实验目的与要求 • 实验器材与步骤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实验总结与思考
01
多普勒效应概述
多普勒效应的定义
总结词
多普勒效应是指波源和观察者之间相对运动时,观察者接收到的波长和频率发生 变化的现象。
详细描述
多普勒效应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波源和观察者之间相对运动时 ,观察者接收到的波长和频率的变化情况。当波源和观察者之间存在相对运动时 ,观察者感受到的波长和频率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被称为多普勒效应。
VS
减小误差的方法
为了减小误差,我们采用了高精度的测量 工具,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并对数据进行 多次测量和取平均值处理,以提高结果的 可靠性。同时,我们还采用了合适的数学 模型和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以减小误差对结果的影响。
05
实验总结与思考
实验总结
实验目的达成情况
通过本次实验,学生成功观察到了多普勒效 应的现象,并利用公式测量了声源与观察者 之间的相对速度。
实验操作流程
实验操作流程清晰,从设备安装到数据测量,再到 结果分析,每一步都有详细的指导。
数据记录与处理
多普勒效应实验报告
多普勒效应实验报告多普勒效应是指当光源和观测者之间有相对运动时,光的频率会发生改变的现象。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不同速度下的多普勒效应来验证这一现象,并分析其中的规律。
实验仪器与原理实验中使用的仪器包括平行光管、声源、频率计、速度计等。
声源发出的声波通过平行光管发射出去,频率计用于测量声波的频率,速度计用于测量平行光管的运动速度。
当声源静止时,所发出的声波频率为f0。
当声源以速度v向观测者运动时,观测者接收到的声波频率为f1,根据多普勒效应公式,可以得出:f1 = f0 * (v + c) / (v + c')其中,f1为观测者接收到的声波频率,f0为声源发出的声波频率,v为声源的运动速度,c为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为平行光管的移动速度。
实验步骤(1)调节频率计和速度计,保证其准确度。
(2)测量声源相对于观测者的运动速度v。
(3)让观测者在不同速度下测量接收到的声波频率。
(4)记录实验数据。
数据处理与分析在不同速度下,我们分别记录了声波的频率和声源的运动速度,并计算出了实验数据。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当声源向观测者运动时,接收到的声波频率会增加,而当声源远离观测者时,接收到的声波频率会减小,这符合多普勒效应的规律。
(2)通过实验数据的对比分析,可以得出声波频率与声源运动速度之间的关系,验证多普勒效应公式的准确性。
结论通过实验,我们验证了多普勒效应的存在,并成功测量了不同速度下声波的频率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多普勒效应在声波传播中起着重要作用,对于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是本次多普勒效应实验的报告内容,希望能够对相关知识有所帮助。
感谢您的阅读。
多普勒效应及声速测量实验报告
多普勒效应及声速测量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多普勒效应原理及其在声速测量中的应用。
实验原理:多普勒效应是指在观察者和物体之间相对运动时,物体发出的声波的频率和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之间的变化。
当物体向观察者靠近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比物体发出的频率要高;相反,当物体远离观察者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比物体发出的频率要低。
在声速测量中,我们可以利用多普勒效应来测量声速。
我们可以发射一个声波信号,当信号击中另一固体物体反弹回来后,我们测量反弹信号的频率变化,从而计算出声速。
实验设备:声音发生器、音叉、示波器、计时器、直尺、实验台。
实验步骤:1. 将发生器放在实验台上,并调节成合适的频率。
2. 将音叉放在实验台上,调节成与发生器相同的频率。
3. 将示波器与音叉相连,观察示波器显示的波形,并记录下音叉的频率。
4. 将音叉固定在实验台上,将示波器调至多普勒效应实验模式,并调节示波器的控制器,使波形频率增加50Hz左右。
5. 开始实验,将一个直尺放在音叉震动的方向上,将其上的一段用胶布固定在音叉上,并让另一端在示波器前来回振动。
6. 启动计时器,记录下直尺来回振动一次所需的时间,反复测量多次并取平均值。
7. 计算出声波的频率,利用多普勒效应公式(f1 = f0(v - v0) / (v + v1))计算出声速。
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记录了多组来回振动一次所需的时间,并计算出平均值,如下所示:来回振动时间(秒)平均值(秒)0.417 0.4210.416 0.4180.415 0.4210.418 0.4200.422 0.423通过上述记录和计算,我们可以得出音叉的频率为440Hz,利用多普勒效应公式,可得出声速为340m/s。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探究了多普勒效应的原理并在声速测量中应用,更深入地了解了声波在空间中的传播规律,并通过实验得出了准确的声速计算结果,从而加深了对声学的理论和实践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多普勒效应测声速实验报告(共7篇)
多普勒效应测声速实验报告(共7篇)【引言】多普勒效应是声波传播中较为重要的现象之一,广泛应用于医疗、气象、地质探测、防护等领域。
本实验通过制作测声速设备,利用多普勒效应来测量声速,并探讨了声速和温度、同济和介质类型的关系。
经过实验测量和数据处理,得出了一定的结论和启示。
【实验原理】在测量声速时,可以利用声波的多普勒效应来获得,即声波在静止的观测者听到的频率与声波源相对运动的速度有关,可表示为:f’ = f * (1 + v / V)其中f’为观测者听到的频率,f为声波源的频率,v为观测者和声波源之间的相对速度,V为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因此,通过测量声波在不同条件下的频率和相对速度,可以求出声速的大小。
【实验设备和方法】1. 实验设备(1)多功能信号源(2)示波器(3)麦克风(4)各种电缆及连接器(5)热水杯2. 实验方法(1)设置多功能信号源为振幅调制模式,调节频率为2kHz,输出一个正弦波信号。
(2)将麦克风稳定地放置在恒温水杯中,使水杯内的水温保持在40℃左右。
(3)将麦克风接到示波器上,将示波器设置为 X-Y 模式。
(4)调整多功能信号源的振幅和频率,使其输出符合要求。
(5)通过调节热水杯的温度,改变介质的密度和声速,记录各个状态下的频率、相对速度等数据。
(6)根据测量的数据计算声速,并探讨声速和温度、同济和介质类型的关系。
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如下的实验数据:| 温度℃ | 频率f(Hz) | 相对速度v(m/s)||:--------:|:-----------:|:----------------:|| 30 | 1999.6 | 1.2 || 35 | 1999.8 | 1.4 || 40 | 2000.0 | 1.6 || 45 | 2000.2 | 1.8 || 50 | 2000.4 | 2.0 |根据公式f’ = f * (1 + v / V)和测量的数据可以计算出室温下的声速约为332.88 m/s,温度对声速的影响符合一定的规律:随温度升高,声速也会相应地升高。
多普勒效应 实验报告
多普勒效应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多普勒效应的基本原理以及相关概念;2.利用多普勒效应来测量声源的速度;3.学习利用频率变化原理判断物体运动方向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多普勒效应是指当声源或接收器相对于空气运动时,其工作频率会发生变化的现象。
这是由于声波在空气中以有限速度传播,如果有物体相对于媒质自身运动,则声波的传播速度相对于物体而言会有差异,从而改变了声波的频率。
例如,当一个声源自身静止时,其工作频率为f0,但是当其向接收器方向移动时,由于声波传播速度相对于声源自身而言变快,所以接收器接收到的频率f1会变大;反之,当声源向远离接收器方向移动时,接收到的频率f2会变小。
多普勒效应还可以用来测量物体的速度和运动方向,例如利用多普勒雷达来测量飞机的速度和方向。
三、实验器材1.震荡器、扬声器;2.频率计、示波器;3.电源、电缆。
四、实验步骤1.连接实验线路,将示波器接收端接在扬声器上,将震荡器与扬声器固定在相距一定的地方(约1m);2.将震荡器的频率调整为f0,扬声器发出的声音的频率与震荡器的频率相同;3.移动扬声器,使其相对于震荡器和示波器运动,记录频率计显示的频率;4.测量不同距离下的频率,记录数据。
根据多普勒效应的公式计算出声源运动的速度。
五、实验结果在进行实验过程中,我们记录了不同距离下频率计显示的频率值,根据多普勒效应公式计算出了在此距离下的速度,并绘制出速度与距离的关系曲线(图1)。
从图中可以看出,当声源与接收器间的距离越远,测量得到的速度值越接近真实值。
此外,我们还利用多普勒效应来判断物体的运动方向。
当声源向接收器方向运动时,我们发现接收到的声音的频率较大;当声源远离接收器方向运动时,接收到的频率较小。
因此,通过观察频率变化可以判断物体的运动方向。
图1:声源速度与距离关系曲线六、实验分析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多普勒效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物理现象,在实际应用中有很大的作用。
例如,利用多普勒雷达可以测量飞机、汽车等运动物体的速度和方向;利用多普勒医学成像可以观察人体内部的血流情况。
多普勒效应实验报告
多普勒效应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观察并验证多普勒效应现象。
2、测量声速,并通过多普勒效应计算声源的运动速度。
3、深入理解多普勒效应的原理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多普勒效应是指当波源与观察者之间存在相对运动时,观察者接收到的波的频率会发生变化。
对于声波来说,如果声源向着观察者运动,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会升高;如果声源远离观察者运动,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会降低。
设声源的频率为 f₀,声速为 v,观察者相对于介质的速度为 v₀(靠近声源为正,远离声源为负),声源相对于介质的速度为 vs(靠近观察者为正,远离观察者为负),则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 f 为:当声源运动,观察者静止时:f = f₀×(v + v₀) /(v vs)当观察者运动,声源静止时:f = f₀×(v + v₀) / v当声源和观察者都运动时:f = f₀×(v + v₀) /(v vs)三、实验仪器1、信号发生器:用于产生稳定的音频信号。
2、扬声器:作为声源。
3、麦克风:用于接收声音信号。
4、数据采集卡:将麦克风接收到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传输给计算机。
5、计算机:用于控制实验、采集数据和进行数据分析。
四、实验步骤1、连接实验仪器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连接到扬声器,以提供声源信号。
将麦克风连接到数据采集卡的输入端口。
将数据采集卡插入计算机的 PCI 插槽,并安装驱动程序和相关软件。
2、软件设置打开计算机上的实验控制软件,设置采样频率、通道选择等参数。
选择合适的显示方式,以便观察和分析采集到的数据。
3、测量声速在实验环境中,让扬声器和麦克风保持固定距离。
信号发生器产生一个已知频率 f₀的正弦波信号,通过扬声器发出声音。
麦克风接收声音信号,并通过数据采集卡传输到计算机。
测量声音信号从扬声器发出到麦克风接收的时间差 t。
根据声速公式 v = d / t(其中 d 为扬声器和麦克风之间的距离),计算出声速 v。
实验14-多普勒效应
实验14-多普勒效应多普勒效应综合实验当波源和接收器之间有相对运动时,接收器接收到的波的频率与波源发出的频率不同的现象称为多普勒效应。
多普勒效应在科学研究,工程技术,交通管理,医疗诊断等各方面都有十分广泛的应用。
例如:原子,分子和离子由于热运动使其发射和吸收的光谱线变宽,称为多普勒增宽,在天体物理和受控热核聚变实验装置中,光谱线的多普勒增宽已成为一种分析恒星大气及等离子体物理状态的重要测量和诊断手段。
基于多普勒效应原理的雷达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导弹,卫星,车辆等运动目标速度的监测。
在医学上利用超声波的多普勒效应来检查人体内脏的活动情况,血液的流速等。
电磁波(光波)与声波(超声波)的多普勒效应原理是一致的。
本实验既可研究超声波的多普勒效应,又可利用多普勒效应将超声探头作为运动传感器,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
【实验目的】1、测量超声接收器运动速度与接收频率之间的关系,验证多普勒效应,并由f-V关系直线的斜率求声速。
2、利用多普勒效应测量物体运动过程中多个时间点的速度,查看V-t关系曲线,或调阅有关测量数据,即可得出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变化情况,可研究:①匀加速直线运动,测量力、质量与加速度之间的关系,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②自由落体运动,并由V-t关系直线的斜率求重力加速度。
③简谐振动,可测量简谐振动的周期等参数,并与理论值比较。
④其它变速直线运动。
【实验原理】1、超声的多普勒效应根据声波的多普勒效应公式,当声源与接收器之间有相对运动时,接收器接收到的频率f为:f = f0(u+V1cosα1)/(u–V2cosα2)(1)式中f0为声源发射频率,u为声速,V1为接收器运动速率,α1为声源与接收器连线与接收器运动方向之间的夹角,V2为声源运动速率,α2为声源与接收器连线与声源运动方向之间的夹角。
若声源保持不动,运动物体上的接收器沿声源与接收器连线方向以速度V运动,则从(1)式可得接收器接收到的频率应为:f = f0(1+V/u)(2)当接收器向着声源运动时,V取正,反之取负。
大学物理多普勒效应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多普勒效应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观察并理解多普勒效应现象。
2、测量声速,并通过实验数据验证多普勒效应公式。
3、掌握使用多普勒效应测量物体运动速度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多普勒效应是指当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时,观察者接收到的波的频率会发生变化。
对于机械波,如声波,其频率变化的规律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当波源向着观察者运动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f'$为:$f' =\frac{v + v_{o}}{v v_{s}} f$当波源远离观察者运动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f'$为:$f' =\frac{v v_{o}}{v + v_{s}} f$其中,$v$为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_{o}$为观察者相对于介质的运动速度,$v_{s}$为波源相对于介质的运动速度,$f$为波源发出的频率。
在本实验中,我们使用超声发射器作为波源,接收器接收超声信号。
通过测量接收器接收到的频率变化,来研究多普勒效应。
三、实验仪器1、多普勒效应实验仪,包括超声发射器、接收器、导轨、小车等。
2、数字频率计,用于测量频率。
3、计算机及相关软件,用于数据采集和处理。
四、实验步骤1、仪器调节将超声发射器和接收器安装在导轨上,并确保它们对准。
打开实验仪和数字频率计的电源,预热一段时间。
调节实验仪上的增益旋钮,使数字频率计上显示的频率稳定且清晰。
2、测量声速让小车静止在导轨上,记录此时接收器接收到的频率$f_{0}$。
已知超声发射器的频率$f$,根据公式$v = f \lambda$,其中$\lambda$为波长,由于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的距离固定,可通过测量距离计算出波长,从而得到声速$v$。
3、研究多普勒效应让小车以不同的速度沿着导轨运动,分别测量小车靠近和远离接收器时接收器接收到的频率$f_{1}$和$f_{2}$。
记录小车的运动速度$v_{s}$,根据多普勒效应公式计算理论上接收到的频率,并与实验测量值进行比较。
多普勒效应实验
多普勒效应实验多普勒效应是描述当发出声波或电磁波的源与接收者之间相对运动时,观测到的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
它对我们理解宇宙中物体的相对运动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具有广泛的实际应用,例如天文学、天体物理学、无线通信等领域。
为了更好地理解多普勒效应,我们可以进行一项相关实验。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多普勒效应的公式。
根据多普勒效应的表达式,当源和接收者相对静止时,接收到的频率为:f' = f,其中f是发射频率,f'是接收频率。
当源和接收者以速度v相对运动时,接收到的频率为:f' = (v + vo) / (v - vs) * f为了进行这项实验,我们需要准备以下材料和设备:1. 频率发生器:用于产生较为稳定的频率的声波或电磁波信号。
2. 音源或光源:用于作为波源产生声波或电磁波信号。
3. 麦克风或接收器:用于接收波源发出的信号。
4. 能够移动的平台或车辆:用于模拟源和接收者之间的相对运动。
5. 计时器:用于测量信号的频率和持续时间。
接下来,我们开始进行实验:1. 将频率发生器连接到音源或光源,并设置所需的发射频率f。
确保频率发生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2. 将麦克风或接收器放置在接收者位置,并调整至最佳接收信号的位置。
确保麦克风或接收器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3. 在平台上放置源,并调整源和接收者之间的距离d。
确保距离的准确性。
4. 启动实验,开启频率发生器和源,开始记录接收到的频率f'。
5. 移动平台或车辆,模拟源和接收者之间的相对运动。
可以选择以下两种方式:a. 静态实验:保持源和接收者相对静止,通过调整频率发生器的频率来模拟相对运动。
每次调整频率后,记录接收到的频率f'。
b. 动态实验:通过移动平台或车辆,以一定的速度v进行相对运动。
在每个固定的时间间隔内,记录接收到的频率f'。
6. 切换不同的运动速度v,重复步骤4和5,直到所需的数据和实验结果都被收集完成。
实验完成后,我们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模拟来验证多普勒效应的公式,评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多普勒效应综合实验报告结论
多普勒效应综合实验报告结论1. 引言嘿,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多普勒效应,简单来说,就是声音和光在移动的时候的“魔法”。
想象一下,当救护车呼啸而过时,声音是高高低低,像是在跟你打招呼。
今天的实验,咱们就是要深度探讨这个现象,让大家听得懂、看得懂,甚至还要乐得起来!2. 实验内容2.1 实验目的首先,我们得明确实验的目的。
咱们想要探究的就是多普勒效应如何影响声音的频率。
简单来说,就是当声源靠近你时,声音变高;而当它远离时,声音又变低,这就像你在和朋友打电话时,他往前走,突然声音变得清晰又尖锐,接着又模糊了,感觉是不是有点儿好玩?2.2 实验步骤在实验中,我们首先准备了一个音响系统和一个可以移动的发声器。
然后让发声器在固定轨道上来回移动,同时我们用手机录下声音的变化。
过程中的每一个音符,都是在告诉我们多普勒效应的“秘密”。
当发声器往我们这边冲来时,声音就像过山车一样,急速上升;而它一转身,声音就“啪”地掉下来了,仿佛是被什么东西打了一下。
3. 结果分析3.1 数据观察通过录音,我们发现,确实如我们所料,声音的频率随着距离的变化而变化。
数据记录下来后,我们分析发现,这个变化幅度还真是让人惊讶,大家几乎都笑出声来,感叹声波的“脾气”真是变化多端。
这就好比一首歌曲的节奏,有时快、有时慢,让人忍不住想跟着哼哼。
3.2 实验结论最终,咱们得出的结论是,声源运动的方向和速度直接影响声音的频率变化,真是再明显不过的事儿了!就像打篮球,球员们的移动决定了篮球飞向的方向和速度一样,声波也在告诉我们,它的旅行同样有着独特的节奏。
换句话说,多普勒效应就像一场无声的音乐会,让我们听见了声波的舞蹈。
4. 总结所以,朋友们,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不仅了解了多普勒效应的基本原理,还体会到了科学的乐趣。
每一个音符都在呼唤我们去探索更深层次的奥秘,仿佛在说:“嘿,快来跟我一起跳舞吧!”未来,我们还会继续探索更多这样的“魔法”,让科学的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多普勒效应的实验报告
多普勒效应的实验报告
《多普勒效应的实验报告》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探讨多普勒效应对于声音和光的影响。
多普勒效应是指当波源和接收器相对运动时,波的频率和波长会发生变化的现象。
这一效应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用于测速仪和天文学中的星体运动等。
首先,我们进行了声音多普勒效应的实验。
我们设置了一个固定的声源和一个移动的接收器,然后通过改变接收器的位置和速度来观察声音的频率和波长的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当接收器向声源靠近时,声音的频率会增加,波长会缩短;而当接收器远离声源时,声音的频率会减小,波长会增加。
这一实验结果验证了多普勒效应在声音传播中的存在。
接着,我们进行了光的多普勒效应实验。
我们使用了激光作为光源,通过改变接收器的位置和速度来观察光的频率和波长的变化。
实验结果显示,当接收器向光源靠近时,光的频率会增加,波长会缩短;而当接收器远离光源时,光的频率会减小,波长会增加。
这一实验结果再次验证了多普勒效应在光传播中的存在。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多普勒效应对声音和光的影响。
这一现象的发现不仅在科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在工程技术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希望通过我们的实验报告,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认识多普勒效应,探索其在各个领域中的潜在价值。
多普勒效应综合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多普勒效应的基本原理和现象;2. 掌握多普勒效应的测量方法;3. 通过实验验证多普勒效应的存在;4. 掌握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提高实验技能。
二、实验原理多普勒效应是指波源和接收器之间有相对运动时,接收器接收到的波的频率发生改变的现象。
当波源向接收器移动时,接收到的频率变高;当波源远离接收器时,接收到的频率变低。
多普勒效应广泛应用于声波、光波等多种波动现象中。
本实验采用声波多普勒效应,通过测量声波频率的变化来验证多普勒效应的存在。
实验中,声源发出一定频率的声波,接收器接收声波并测量其频率。
当声源和接收器之间有相对运动时,接收到的频率将发生改变。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发射器:超声波发生器,频率可调;2. 接收器:超声波接收器;3. 测量仪器:示波器、频率计;4. 支撑架:用于固定发射器和接收器;5. 距离测量工具:卷尺。
四、实验步骤1. 将发射器和接收器固定在支撑架上,确保两者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2. 打开超声波发生器,调节频率为设定值;3. 开启示波器和频率计,记录接收器接收到的频率;4. 改变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的相对位置,分别向左、向右移动,记录不同位置下的频率;5. 重复步骤4,分别向上、向下移动,记录不同方向下的频率;6. 对比不同位置和方向下的频率变化,分析多普勒效应现象。
五、实验数据与处理1. 记录不同位置和方向下的频率数据;2. 根据多普勒效应公式计算频率变化量;3. 分析频率变化量与相对速度之间的关系。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表明,当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有相对运动时,接收到的频率会发生改变,验证了多普勒效应的存在;2. 通过计算频率变化量,发现频率变化量与相对速度成正比,符合多普勒效应公式;3. 分析实验误差,可能来源于声源频率的波动、测量仪器的精度等因素。
七、实验结论1. 多普勒效应是波源和接收器之间相对运动时,接收到的波的频率发生改变的现象;2. 通过实验验证了多普勒效应的存在,并计算出频率变化量与相对速度之间的关系;3. 本实验有助于加深对多普勒效应的理解,提高实验技能。
多普勒效应的实验报告
多普勒效应的实验报告多普勒效应的实验报告引言多普勒效应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现象,它描述了当光或声波源与观察者相对运动时,观察者所接收到的频率会发生变化的现象。
本实验旨在通过模拟多普勒效应的实验,深入了解该现象的原理和应用。
实验设备和方法实验中使用了一个音频发生器和一个音频接收器,它们分别被放置在实验室中的不同位置。
首先,我们将音频发生器固定在一个位置,设定一个固定频率的声音。
然后,我们移动音频接收器,记录接收到的声音频率的变化。
接着,我们将音频接收器固定在一个位置,移动音频发生器,再次记录频率的变化。
通过这样的实验设计,我们可以观察到多普勒效应在不同运动条件下的表现。
实验结果和讨论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当音频接收器靠近音频发生器时,接收到的声音频率会变高,而当音频接收器远离音频发生器时,接收到的声音频率会变低。
这与多普勒效应的预期结果一致。
多普勒效应的原理是基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的相对运动。
当波源和观察者相向而行时,波源发出的波长会变短,频率会增加,观察者接收到的声音频率也会增加。
当波源和观察者背离而行时,波长会变长,频率会减小,观察者接收到的声音频率也会减小。
这种现象可以通过多普勒效应的公式来计算,即:f' = f * (v + v0) / (v - vs)其中,f'为接收到的频率,f为发出的频率,v为波速,v0为观察者的速度,vs为波源的速度。
实验中,我们通过移动音频接收器和音频发生器,改变了观察者和波源的相对位置和速度,从而观察到了多普勒效应的变化。
这个实验结果验证了多普勒效应的存在,并与理论预测相符。
多普勒效应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它被用于测量星体的速度和距离,通过观察星体发出的光的频率变化来推断它们的运动状态。
此外,多普勒效应也被用于雷达和超声波成像等技术中,通过测量回波的频率变化来判断目标物体的运动状态和位置。
结论通过模拟多普勒效应的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这一现象的原理和应用。
多普勒效应的实验步骤
多普勒效应的实验步骤
咱先得准备点东西呢。
要有一个能发出稳定频率声波或者电磁波的装置,就像那种小的信号发生器之类的。
然后呢,还得有个能接收这个波的仪器,像是接收器啥的。
另外,还需要一个可以移动的平台,能让发出波的装置或者接收装置在上面动起来。
把信号发生器放在那个移动平台上,然后让它开始发出波。
这时候,接收器就放在一个固定的地方等着接收信号。
刚开始的时候呢,让平台静止,记录下接收器接收到的波的频率。
这就像是一个基准频率啦。
接着呢,让平台开始慢慢移动起来哦。
朝着接收器的方向移动。
这时候你就会发现,接收器接收到的频率开始变高啦。
就好像声音变得更尖了似的,如果是声音波的话。
为啥呢?这就是多普勒效应在起作用啦。
在这个过程中呢,要多记录几次不同位置下接收器接收到的频率数值哦。
然后呢,再让平台往远离接收器的方向移动。
这时候你就会发现,接收器接收到的频率开始变低啦。
就像声音变得低沉了。
同样的,也要记录下不同位置对应的频率数值。
做完这些之后呢,咱就可以根据记录下来的数据来分析啦。
你可以画个小图表,把平台的位置和对应的频率数值画在上面。
这样就能很清楚地看到,随着平台的移动,频率是怎么变化的啦。
宝子,这个实验是不是还挺有趣的呀?通过这个实验就能很直观地感受到多普勒效应这个神奇的现象呢。
就好像我们发现了一个小秘密一样,嘻嘻。
多普勒效应实验
多普勒效应实验多普勒效应是指当光源或声源相对于观察者运动时,光或声的波长和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它是现代物理学的重要实验之一。
本文将介绍多普勒效应的定义、实验装置、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
一、实验目的通过多普勒效应实验,验证多普勒效应的存在,探究声音和光线在接近和远离观察者时的频率变化规律。
二、实验原理多普勒效应的实验要求在实验装置的一端固定一个发射源(如声音发生器或光源),在另一端放置接收器(如麦克风或光电探测器),通过测量接收的信号的频率来观察发射源的运动对信号的影响。
对于移动光源,当光源靠近观察者时,光波前的间距变小,波长缩短,频率变高;当光源远离观察者时,光波前的间距变大,波长延长,频率变低。
三、实验装置1.移动光源装置:包括电动车、激光发射装置、旋转反光镜、光电接收器;2.移动声源实验装置:包括振动源、扬声器、音频振荡器、振荡电路、麦克风。
四、实验步骤1.移动光源实验:安装好实验装置,将电动车固定在光源前面,接通电源,调整反光镜的旋转方向和速度,使激光束可以从反光镜上反射到接收器上。
在第一次实验时,固定接收器的位置,记录下收到的激光波长和频率。
重复上述操作,分别记录光源靠近和远离接收器时的波长和频率,并记录下反光镜旋转的时间和速度。
2.移动声源实验:将振动源和扬声器固定在车上,将音频振荡器和振荡电路连接到扬声器上,将麦克风连接到示波器或计算机上。
调整振动源的频率和幅度,使扬声器发出稳定的声音。
在第一次实验时,将麦克风固定在一个位置,调整振动源的位置和速度,记录下接收到的声音波长和频率。
重复上述操作,分别记录声源靠近和远离接收器时的波长和频率,并记录下振动源运动的时间和速度。
五、实验结果及分析1.移动光源实验结果:运动状态波长λ(nm)频率f(Hz)静止状态650 4.62e14接近631 4.752e14远离669 4.48e14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当光源靠近接收器时,波长变小,频率变高;当光源远离接收器时,波长变大,频率变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普勒效应综合实验当波源和接收器之间有相对运动时,接收器接收到的波的频率与波源发出的频率不同的现象称为多普勒效应。
多普勒效应在科学研究,工程技术,交通管理,医疗诊断等各方面都有十分广泛的应用。
例如:原子,分子和离子由于热运动使其发射和吸收的光谱线变宽,称为多普勒增宽,在天体物理和受控热核聚变实验装置中,光谱线的多普勒增宽已成为一种分析恒星大气及等离子体物理状态的重要测量和诊断手段。
基于多普勒效应原理的雷达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导弹,卫星,车辆等运动目标速度的监测。
在医学上利用超声波的多普勒效应来检查人体内脏的活动情况,血液的流速等。
电磁波(光波)与声波(超声波)的多普勒效应原理是一致的。
本实验既可研究超声波的多普勒效应,又可利用多普勒效应将超声探头作为运动传感器,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
【实验目的】1、测量超声接收器运动速度与接收频率之间的关系,验证多普勒效应,并由f-V关系直线的斜率求声速。
2、利用多普勒效应测量物体运动过程中多个时间点的速度,查看V-t关系曲线,或调阅有关测量数据,即可得出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变化情况,可研究:①匀加速直线运动,测量力、质量与加速度之间的关系,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②自由落体运动,并由V-t关系直线的斜率求重力加速度。
③简谐振动,可测量简谐振动的周期等参数,并与理论值比较。
④其它变速直线运动。
【实验原理】1、超声的多普勒效应根据声波的多普勒效应公式,当声源与接收器之间有相对运动时,接收器接收到的频率f为:f = f0(u+V1cosα1)/(u–V2cosα2)(1)式中f0为声源发射频率,u为声速,V1为接收器运动速率,α1为声源与接收器连线与接收器运动方向之间的夹角,V2为声源运动速率,α2为声源与接收器连线与声源运动方向之间的夹角。
若声源保持不动,运动物体上的接收器沿声源与接收器连线方向以速度V运动,则从(1)式可得接收器接收到的频率应为:f = f0(1+V/u)(2)当接收器向着声源运动时,V取正,反之取负。
若f0保持不变,以光电门测量物体的运动速度,并由仪器对接收器接收到的频率自动计数,根据(2)式,作f —V关系图可直观验证多普勒效应,且由实验点作直线,其斜率应为k=f0/u,由此可计算出声速u=f0/k 。
由(2)式可解出:V = u(f/f0– 1)(3)若已知声速u及声源频率f0 ,通过设置使仪器以某种时间间隔对接收器接收到的频率f采样计数,由微处理器按(3)式计算出接收器运动速度,由显示屏显示V-t关系图,或调阅有关测量数据,即可得出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变化情况,进而对物体运动状况及规律进行研究。
2、超声的红外调制与接收早期产品中,接收器接收的超声信号由导线接入实验仪进行处理。
由于超声接收器安装在运动体上,导线的存在对运动状态有一定影响,导线的折断也给使用带来麻烦。
新仪器对接收到的超声信号采用了无线的红外调制-发射-接收方式。
即用超声接收器信号对红外波进行调制后发射,固定在运动导轨一端的红外接收端接收红外信号后,再将超声信号解调出来。
由于红外发射/接收的过程中信号的传输是光速,远远大于声速,它引起的多谱勒效应可忽略不计。
采用此技术将实验中运动部分的导线去掉,使得测量更准确,操作更方便。
信号的调制-发射-接收-解调,在信号的无线传输过程中是一种常用的技术。
【实验仪器及简介】多普勒效应综合实验仪由实验仪,超声发射/接收器,红外发射/接收器,导轨,运动小车,支架,光电门,电磁铁,弹簧,滑轮,砝码等组成。
实验仪内置微处理器,带有液晶显示屏,图1为实验仪的面板图。
实验仪采用菜单式操作,显示屏显示菜单及操作提示,由 ☐ ❑ ♦ ◆ 键选择菜单或修改参数, 按“确认”键后仪器执行。
可在“查询”页面,查询到在实验时已保存的实验的数据。
操作者只须按提示即可完成操作,学生可把时间和精力用于物理概念和研究对象,不必花大量时间熟悉特定的仪器使用,提高了课时利用率。
实验一 验证多普勒效应并由测量数据计算声速让小车以不同速度通过光电门,仪器自动记录小车通过光电门时的平均运动速度及与之对应的平均接收频率。
由仪器显示的f -V 关系图可看出,若测量点成直线,符合(2)式描述的规律,即直观验证了多普勒效应。
用作图法或线性回归法计算f -V 直线的斜率k ,由k 计算声速u 并与声速的理论值比较,计算其百分误差。
一.仪器安装如图2所示。
所有需固定的附件均安装在导轨上,并在两侧的安装槽上固定。
调节水平超声传感发生器的高度,使其与超声接收器(已固定在小车上)在同一个平面上,再调整红外接收传感器高度和方向,使其与红外发射器(已固定在小车上)在同一轴线上。
将组件电缆接入实验仪的对应接口上。
安装完毕后,让电磁铁吸住小车,给小车上的传感器充电,第一次充电时间约6~8秒,充满后(仪器面板充电灯变绿色)可以持续使用4~5分钟。
在充电时要注意,必须让小车上的充电板和电磁铁上的充电针接图2 多普勒效应验证实验及测量小车水平运动安装示意图图1 多普勒实验仪面板图触良好。
【注意事项】① 安装时要尽量保证红外接收器、小车上的红外发射器和超声接收器、超声发射器三者之间在同一轴线上,以保证信号传输良好;② 安装时不可挤压连接电缆,以免导线折断;③ 小车不使用时应立放,避免小车滚轮沾上污物,影响实验进行。
二.测量准备1.实验仪开机后,首先要求输入室温。
因为计算物体运动速度时要代入声速,而声速是温度的函数。
利用 ♦ ◆ 将室温T 值调到实际值,按“确认”。
2.第二个界面要求对超声发生器的驱动频率进行调谐。
在超声应用中,需要将发生器与接收器的频率匹配,并将驱动频率调到谐振频率f 0,这样接收器获得的信号幅度才最强,才能有效的发射与接收超声波。
一般f 0在40KHz 左右。
调谐好后,面板上的锁定灯将熄灭。
3.电流调至最大值后,按“确认”。
本仪器所有操作,均要按“确认”键后,数据才被写入仪器。
【注意事项】①调谐及实验进行时,须保证超声发生器和接收器之间无任何阻挡物; ②为保证使用安全,三芯电源线须可靠接地。
三.测量步骤1.在液晶显示屏上,选中“多普勒效应验证实验”,并按“确认”; 2.利用 ◆ 键修改测试总次数(选择范围5~10,一般选5次),按 ▼ ,选中“开始测试”; 3.准备好后,按“确认”,电磁铁释放,测试开始进行,仪器自动记录小车通过光电门时的平均运动速度及与之对应的平均接收频率; 改变小车的运动速度,可用以下两种方式: a .砝码牵引:利用砝码的不同组合实现;b .用手推动:沿水平方向对小车施以变力,使其通过光电门。
为便于操作,一般由小到大改变小车的运动速度。
4.每一次测试完成,都有“存入”或“重测”的提示,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确认”后回到测试状态,并显示测试总次数及已完成的测试次数; 5.改变砝码质量(砝码牵引方式),并退回小车让磁铁吸住,按“开始”,进行第二次测试; 6.完成设定的测量次数后,仪器自动存储数据,并显示f -V 关系图及测量数据。
【注意事项】小车速度不可太快,以防小车脱轨跌落损坏。
四.数据记录与处理由f -V 关系图可看出,若测量点成直线,符合(2)式描述的规律,即直观验证了多普勒效应。
用 ◆ 键选中“数据”,❑ 键翻阅数据并记入表1中,用作图法或线性回归法计算f -V 关系直线的斜率k 。
公式(4)为线性回归法计算k 值的公式,其中测量次数i =5 ~ n ,n ≤10。
22ii ii i i V V f V f V k -⨯-⨯=(4)由k 计算声速u = f 0/k ,并与声速的理论值比较,声速理论值由u 0 = 331(1+t/273)1/2 (米/秒)计算,t 表示室温。
测量数据的记录是仪器自动进行的。
在测量完成后,只需在出现的显示界面上,用 ◆键选中“数据”,❑ 键翻阅数据并记入表1中,然后按照上述公式计算出相关结果并填入表格。
表1 多普勒效应的验证与声速的测量 f=实验二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验证牛顿第二运动定律质量为 M 的接收器组件,与质量为m 的砝码托及砝码悬挂于滑轮的两端,运动系统的总质量为 M +m ,所受合外力为 (M -m)g (滑轮转动惯量与摩擦力忽略不计)。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系统的加速度应为:a = g (M -m) /(M +m ) (5)采样结束后会显示 V -t 曲线,将显示的采样次数及对应速度记入表2中。
由记录的t ,V 数据求得V -t 直线的斜率即为此次实验的加速度a 。
将表2得出的加速度a 作纵轴,(M -m)/(M +m)作横轴作图,若为线性关系,符合(5)式描述的规律,即验证了牛顿第二定律,且直线的斜率应为重力加速度。
一.仪器安装与测量准备1.仪器安装如图4所示,让电磁阀吸住自由落体接收器,并让该接收器上充电部分和电磁阀上的充电针接触良好。
2.用天平称量接收器组件的质量M ,砝码托及砝码质量,每次取不同质量的砝码放于砝码托上,记录每次实验对应的m 。
3.由于超声发生器和接收器已经改变了,因此需要对超声发生器的驱动频率重新调谐。
【注意事项】① 须将“自由落体接收器保护盒”套于发射器上,避免发射器在非正常操作时受到冲击而损坏;② 安装时切不可挤压电磁阀上的电缆; ③ 调谐时需将自由落体接收组件用细绳拴住,置于超声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得中间,如此兼顾信号强度,便于调谐。
④ 安装滑轮时,滑轮支杆不能遮住红外接收和自由落体组件之间信号传输。
二.测量步骤1.在液晶显示屏上,用 ▼ 选中“变速运动测量实验”,并按“确认”; 2.利用 ◆ 键修改测量点总数为8(选择范围8~150),▼ 选择采样步距,并修改为50 ms (选择范围50~100ms ),选中“开始测试”;3.按“确认”后,磁铁释放,接收器组件拉动砝码作垂直方向的运动。
测量完成后,显示屏上出现测量结果。
图4 匀变速直线运动安装示意图4.在结果显示界面中用 ◆ 键选择“返回”,“确认”后重新回到测量设置界面。
改变砝码质量,按以上程序进行新的测量。
【注意事项】需保证自由落体组件内电池充满电后(即实验仪面板上的充电指示灯为绿色)开始测量。
三.数据记录与处理采样结束后显示 V -t 直线,用 ◆ 键选择“数据”,将显示的采样次数及相应速度记入表2中,t i为采样次数与采样步距的乘积。
由记录的t ,V 数据求得V -t 直线的斜率,就是此次实验的加速度a 。
将表2得出的加速度a 作纵轴,(M -m)/(M +m)作横轴作图,若为线性关系,符合(5)式描述的规律,即验证了牛顿第二定律,且直线的斜率应为重力加速度。
【注意事项】① 为避免电磁铁剩磁的影响,第1组数据不记;② 接收器组件下落时,若其运动方向不是严格的在声源与接收器的连线方向,则α1(为声源与接收器连线与接收器运动方向之间的夹角,右图是其示意图)在运动过程中增加,此时公式(2)不再严格成立,由(3)式计算的速度误差也随之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