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卫生运动基本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爱国卫生运动基本知识
一、爱国卫生运动的由来及发展
爱国卫生运动是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亲自发动,并在党中央、国务院直接领导下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卫生工作方式。新中国刚成立,美国发动朝鲜战争,并使用细菌弹。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毛泽东主席发出“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粉碎敌人的细菌战争”的伟大号召。
1952年3月为粉碎敌人的细菌战争,中央人民政府成立防疫委员会,周恩来总理任主任。各地政府亦陆续成立了相应机构。同年12月政务院发出《关于1953年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指示》,明确各级防疫委员会,以后统称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至此,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成为我国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1955年中共中央发出通知,赋予爱国卫生运动“除四害”的任务。由此“除四害”成为爱国卫生运动的特殊使命。此后,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发出指示,要求加强对爱国卫生运动的领导。即使在十年“文革”时期这一运动虽一度遭受挫折,但周恩来总理还是多次要求继续把这一伟大运动开展下去。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爱国卫生运动重新焕发生机,迈入开创新局面的历史时期。1978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重新组建中央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并把这一运动列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求“各地各级迅速恢复和健
全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极其办事机构,把卫生运动切实领导起来”。由此,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作为政府的议事协调机构,以“政府组织,地方负责,部门协调,群众动手,科学指导,社会监督”为工作方针,对涉及社会各部门的公共卫生工作进行高层次协调和组织发动。
1988年4月重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21条规定“开展群众性卫生运动,保护人民健康”以国家根本大法的规定为标志,爱国卫生运动被完全固化为各级政府必须领导并认真开展的一项非常重要的群众性工作。
1989年国务院作出的《关于加强爱国卫生工作的决定》指出:“鉴于社会卫生和除害防病任务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和社会性,应当把爱国卫生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进一步提高群众的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要求“各级政府要把爱国卫生工作纳入社会发展规划,切实加强领导,使卫生条件的改善及卫生水平的提高,与四化建设同步发展”。
2010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主任李克强,主持召开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全体会议,再次强调要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扎实做好春夏季传染病防控工作,全面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维护群众身体健康,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爱国卫生运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工作侧重点,但都与我们国家各个阶段的国情相适应。特别是在历次救灾防病及重大疫情防控过程中,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群众需求的不断提高,60年来,爱国卫生运动的范围不断扩展,内涵不断丰富,内容也不断增加,要求不断提高。特别是近年来,我省爱国卫生工作发展较快,工作内容由单项到多项,工作范围由点到面,不断扩展,特别是在卫生创建、病媒生物防制、改水改厕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效。
二、城乡卫生创建活动
城乡卫生创建活动是为了营造一个城市干净、整洁、卫生、舒适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环境,不断改善城市的卫生环境和人文环境,提高城市人民的幸福指数和健康水平。
创建工作是爱国卫生运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以来,就已经有了这方面的内容,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创建工作内容在不断充实,方法在不断改进,标准在不断完善。1990年经国务院批准,全国爱卫会印发《关于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的通知》(全爱卫[89]第52号)文件开始,对全国455个城市进行卫生检查评比活动,并初定每两年组织一次,当年就有50个城市被评为“卫生城市”和“十佳卫生城市”。威海市成为我国第一个“全国卫生城市”。1992年以后改为每三年组织一次。由全国爱卫会统一组织城市卫生检查团,分赴全国大、中城市进行检查,根据检查情况,全国爱卫会进行综合评比评出名次并通报表彰。1990年、1992年、1995年和1998年先后进行了四次全国城市卫生大检查,简称“国检”。
1999年由于形势任务发生变化,经全国爱卫会研究决定,不再进行全国性的城市卫生检查评比活动,“全国卫生
城市”的检查评比成为历史。同年,全国爱卫会印发了关于印发《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及《国家卫生城市考核命名办法》的通知(全爱卫发[1999]第7号)。
截至2012年4月,全国爱卫会已经累计命名了153个国家卫生城市,32个国家卫生区,其中比较多的是江苏、山东、浙江,卫生区比较多的是北京、上海,国家卫生城市中地级以上的城市有96个,县级54个。
省级卫生城市和国家级卫生城市的标准条件是分别由省级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和国家级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制
定的,目的在于使全国、全省各个城市(各地市、县区是主体)以创建卫生城市为契机,大力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根据全国爱卫会制定的《国家卫生城市标准》,2004年甘肃省爱卫会制定下发了《甘肃省城市卫生考核管理办法》、《甘肃省卫生村、社区、单位考核命名及监督管理办法》、《甘肃省镇(乡)考核命名和监督管理办法》、《甘肃省城市卫生检查考核标准》、《甘肃省县城卫生检查考核标准》、《甘肃省单位卫生检查考核标准》、《甘肃省社区卫生检查考核标准》、《甘肃省行政村卫生检查考核标准》。2010年7月甘肃省爱卫会又根据我省实际情况对上述办法及标准进修了重新修订并实施。
甘肃省卫生城市标准适用于全省各市及县级市,范围涵盖被检查城市的全部建成区。涉及爱国卫生组织管理、健康教育、市容环境卫生、环境保护、公共场所和生活饮用水卫生、食品安全、传染病防治、病媒生物防制、窗口单位卫生、单位和居民区卫生、民意测验等11项内容。“甘肃省卫生
城市”荣誉称号的有效期为3年,获得甘肃省卫生城市”的各市、州爱卫会须于每年12月底向省爱卫会递交专题督查或自评报告。
近年来,全省卫生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成效显着。嘉峪关市于本世纪初开始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通过几年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努力,2007年被全国爱卫会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实现了我省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零的突破。金昌市在创建省级卫生城市的基础上,于2009年提出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目标,2010年被全国爱卫会命名为我省第2个“国家卫生城市”。兰州市、庆阳市、武威市、天水市、酒泉市、张掖市、白银市、定西市、敦煌市、临夏市、玉门市2009年被命名为“甘肃省卫生城市”。全省初步形成了卫生城市、卫生县城、卫生乡镇、卫生先进单位、卫生社区、卫生村等一系列创建活动联创互动的良好局面。
到2011年底,全省共创建了2个国家卫生城市,11个省级卫生城市、33个省级卫生县城和一批、卫生村、卫生社区和卫生先进单位。
三、病媒生物防制
病媒生物防制源于除“四害”,是爱国卫生工作的法定职责,是预防控制传染性疾病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需要。80年代后期,全国开展创建灭鼠、灭蝇、灭蟑螂先进城区达标活动。90年代以来,除“四害”达标活动列入了创建卫生城市的必备条件。目前病媒生物防制已成为创建国家和省级卫生城市标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