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
小学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全册)

小学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全册)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一、教材内容及分析本册教材主要对剪纸、制作劳动做了较集中的安排,教材编入10篇课文。
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爱劳动的意识。
2.组织实际操作活动,培养观察、想象、推理、判断、思维能力。
同时帮助学生明确概念,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3.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既争取大多数学生的积极参与,又有利于优生才能的发展。
4.组织实际操作活动,综合实践能力。
同时帮助学生明确概念,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认识各种工具。
2.初步掌握剪刀、刻刀和裁纸刀的使用方法。
3.教学生学会制作拉花的方法。
4.教学生学会制作对称图形的方法。
四、教学措施1.教师要钻研教材,全面理解教材,明确教学的目的,把握教学的重点,做到被学生备课、教材,备操作,备教具,让学生全面掌握每项劳动技能、技巧。
2.劳动课不仅要以劳动实践为主,还要以培养学生的劳动概念,养成良好劳动习惯,如进行自己动手讲好卫生的教育,勤俭节约的教育,讲科学的经验教育。
3.每项劳动都有一定的程序,教学中一定要紧密结合,做到规范化,只有这样才防止发生一些不安全的事故发生。
4.教学时,教师可采取边讲解边操作的方式进行,也可去课堂讲解课外实践的方法进行,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的能力。
五、教学进度表周次教学内容第 1 -2周课程表第 3-4 周小鸟的“家”第 5-6周立纸花第 7-8 周液晶电视第 9-10周松鼠宫灯第11-12周磁悬浮列车第13-14周卡车第15-16周面具第 17-18周小熊帽饰第 19-20周猪形储蓄罐第一课《课程表》一、教学要求:在学生已初步掌握了抽拉技术在手工制作中的运用的基础上,继续学习运用抽拉手法制作“课程表”。
二、教学难点:通过抽拉使人物活动起来。
三、教学准备:制作件“课程表”成品一份。
剪刀、刻刀、胶水、制作材料。
四、教学时间:1 课时。
五、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第一章:认识劳动与技术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1. 劳动与技术的定义。
2. 劳动与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讨论对劳动与技术的理解。
2. 通过实例展示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
作业:1. 调查身边的劳动与技术应用实例。
第二章:劳动安全常识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安全知识。
2. 培养学生遵守劳动安全规范的习惯。
教学内容:1. 劳动安全的基本要求。
2. 劳动中的安全操作规范。
教学活动:1. 讲解劳动安全的基本要求。
2. 演示安全操作规范。
作业:1. 列举自己在家庭、学校中的劳动安全注意事项。
第三章:日常生活中的劳动技术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基本劳动技术。
2. 培养学生独立完成日常劳动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整理床铺、衣物。
2. 扫地、拖地。
教学活动:1. 示范讲解整理床铺、衣物的方法。
2. 分组进行扫地、拖地实践操作。
作业:1. 回家后尝试独立完成整理床铺、衣物的任务。
第四章:简单的手工制作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简单的手工制作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
2. 制作简单的纸质手工作品。
教学活动:1. 讲解剪刀、胶水的使用方法。
2. 示范制作纸质手工作品。
作业:1. 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图案,尝试制作纸质手工作品。
第五章:植物种植与养护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种植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内容:1. 植物种植的步骤。
2. 植物的养护方法。
教学活动:1. 讲解植物种植的步骤。
2. 示范植物的养护方法。
作业:1. 选择一种适合在家养的植物,按照所学方法进行种植和养护。
第六章:环保意识与回收利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学会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的方法。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第一章:认识劳动与技术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和意义。
培养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劳动与技术的定义和特点。
劳动与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和意义。
展示法:展示劳动与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1.4 教学步骤:1. 引入:引导学生思考劳动与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劳动与技术的定义和特点。
3. 展示:展示劳动与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4. 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劳动与技术的理解和体验。
第二章:学习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介绍。
动手操作的注意事项。
2.3 教学方法:演示法:演示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2.4 教学步骤:1. 引入:引导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的重要性。
2. 演示:演示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
3. 实践: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并注意安全。
4. 指导:引导学生反思和评价自己的操作过程。
第三章:培养劳动与技术的美感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美学价值。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3.2 教学内容:劳动与技术的美学特征。
审美观念的培养。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劳动与技术的美学特征。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劳动与技术作品的美感。
3.4 教学步骤:1. 引入:引导学生思考劳动与技术作品的美感。
2. 讲解:讲解劳动与技术的美学特征。
3. 观察: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劳动与技术作品的美感。
4. 创作:让学生尝试创作具有美感的劳动与技术作品。
第四章:学习劳动与技术的创新思维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4.2 教学内容:劳动与技术的创新思维介绍。
创新思维的培养方法。
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劳动与技术的创新思维。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职业素养拓展课教案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职业素养拓展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职业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技术、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1. 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概念:介绍劳动与技术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劳动与技术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
3. 动手实践:安排一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培养职业素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简要讲解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概念,阐述职业素养的内涵。
3. 实践: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操作不当之处。
4.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实践活动中的收获,强调职业素养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积极参与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动手操作能力: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动手操作能力,如操作规范、技能掌握等。
3. 职业素养表现: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职业素养表现,如团队合作、尊重他人、创新思维等。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
2. 教具:实践活动所需的工具和材料。
3. 课件:用于辅助讲解和展示教学内容。
4. 视频资料:用于展示实践活动示例或相关职业场景。
六、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各种职业的特点和要求,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职业选择意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技术、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
七、教学内容1. 各种职业的特点和要求:介绍不同职业的特点和要求,让学生认识到不同职业的乐趣和挑战。
2. 职业选择意识:讲解职业选择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职业规划。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第一章:认识劳动与技术1.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与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兴趣和意识。
1.2 教学内容:劳动与技术的定义与意义。
劳动与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讨论劳动与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
讲解劳动与技术的定义与意义。
分享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的实例。
1.4 作业: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劳动与技术实例,进行观察与分析。
第二章:学习劳动与技术的方法2.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学习劳动与技术的方法。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劳动与技术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观察与实践:学习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方法。
合作与交流:与他人合作学习劳动与技术的技巧。
2.3 教学活动:讲解观察与实践的学习方法。
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实践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法。
2.4 作业:学生选择一个劳动与技术项目,运用观察与实践的方法进行学习,并记录学习过程与成果。
第三章:动手实践3.1 学习目标: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培养动手能力与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动手实践的意义与方法。
解决实际问题的劳动与技术项目。
3.3 教学活动:讲解动手实践的意义与方法。
引导学生参与解决实际问题的劳动与技术项目,进行动手实践。
3.4 作业:学生选择一个实际问题,运用劳动与技术进行解决,并记录动手实践的过程与成果。
第四章:学习劳动与技术的安全知识4.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劳动与技术的安全知识。
培养学生遵守安全规定的好习惯。
4.2 教学内容:劳动与技术的安全知识。
安全规定与注意事项。
4.3 教学活动:讲解劳动与技术的安全知识。
学生进行安全演练,掌握安全规定与注意事项。
4.4 作业:学生总结劳动与技术的安全知识,制定个人的安全计划。
第五章:劳动与技术的评价与反思5.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劳动与技术的评价与反思的方法。
培养学生自我评价与反思的能力。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社会实践技能培养教案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社会实践技能培养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社会实践的概念和意义;(2)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兴趣和积极性;(3)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沟通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调查、访问等方式,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2)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3)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沟通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敬劳动人民的情感;(2)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意识;(3)培养学生珍惜劳动成果、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观念。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社会实践的概念和意义1. 导入: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社会实践,社会实践的重要性。
2. 新课内容:讲解社会实践的概念、意义和作用。
3. 实例分析:分享一些小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案例,让学生感受社会实践的乐趣和收获。
4. 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可以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并制定计划。
三、教学内容第二课时:参与社会实践的技巧和方法1. 导入:引导学生了解参与社会实践的技巧和方法。
2. 新课内容:讲解如何选择合适的社会实践活动,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处理社会实践中的问题等。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自己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4. 课后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社会实践计划,准备所需材料和工具。
四、教学内容第三课时: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1. 导入: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
2. 新课内容:讲解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步骤,包括准备、开展、总结等。
3. 实践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计划,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
五、教学内容第四课时:社会实践成果的展示和交流1. 导入: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实践成果的展示和交流的意义。
2. 新课内容:讲解如何展示和交流社会实践成果,包括制作展板、PPT等。
3.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合作,展示自己的社会实践成果。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小小发明家创意工坊教案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小小发明家创意工坊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简单的劳动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第1课:认识工具学习使用锤子、螺丝刀、锯子等基本工具。
了解工具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2. 第2课:制作小木屋学习使用锤子和钉子,制作一个小木屋模型。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 第3课:简单的机械学习滑轮、杠杆等简单的机械原理。
让学生通过实验,理解机械的作用。
4. 第4课:制作小风车学习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制作一个风力发电的小风车。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环保意识。
5. 第5课:创意手工艺学习使用废旧物品,如纸盒、塑料瓶等,进行创意手工艺制作。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环保意识。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 采用分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注重个别指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四、教学评价:1. 通过观察学生的操作过程,评价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
2. 通过学生的作品,评价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3. 通过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评价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五、教学资源:1. 教学PPT、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料。
2. 各种工具、材料、废旧物品等。
3. 实验室、工坊等实践场所。
六、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将教室布置成一个创意工坊,准备好各种工具、材料和废旧物品。
2. 教学资源准备:制作好教学PPT、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料。
3. 学生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一个组长,负责组织小组成员进行合作学习。
七、教学实施:1. 第6课:探索身边的科技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科技产品,了解其原理和作用。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成果。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整册教案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整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认识到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4.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第五单元:我是小厨师教学内容:学习使用厨房工具,了解简单的烹饪方法,学会制作简单的菜品。
2. 第六单元:环保小卫士教学内容:学习环保知识,了解垃圾分类,学会制作环保小制作,提高环保意识。
3. 第七单元:变废为宝教学内容:学会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 第八单元:手工制作教学内容:学习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掌握简单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5. 第九单元:快乐种植教学内容:学习基本的种植知识,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学会照顾植物。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劳动与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习劳动与技术。
2. 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采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采用问答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热情。
2. 学生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实践操作,评价学生的动手能力。
3. 学生作品:评价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作品,体现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 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在小组合作过程中,评价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5. 学生综合素质:综合评价学生在劳动与技术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态度、习惯、创新能力等。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2. 教具:厨房工具、环保材料、废旧物品、手工制作材料、植物种子等。
3. 课件: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图片、视频等。
4. 参考资料:关于劳动与技术的书籍、文章、网络资源等。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手工艺术品制作教案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手工艺术品制作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手工艺术品制作的基本技巧和工艺。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兴趣,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手工艺术品制作的基本技巧1. 学习手工艺术品制作的基本技巧,如剪、折、粘、画等。
2. 学生动手实践,完成一个简单的手工艺术品。
第二课时:纸艺品制作1. 学习纸艺品制作的方法和技巧。
2. 学生动手实践,完成一个纸艺品的制作。
第三课时:布艺品制作1. 学习布艺品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学生动手实践,完成一个布艺品的制作。
第四课时:陶艺品制作1. 学习陶艺品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学生动手实践,完成一个陶艺品的制作。
第五课时:综合材料手工艺术品制作1. 学习使用综合材料制作手工艺术品的方法和技巧。
2. 学生动手实践,完成一个综合材料手工艺术品的制作。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学生动手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2. 学生创作的手工艺术品的创意和质量。
3. 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兴趣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手工艺术品制作的工具和材料。
2. 相关的手工艺术品制作的教材和参考资料。
3. 教学视频或图片等教学资源。
六、教学实施步骤:1. 准备工具和材料:根据不同的手工艺术品制作内容,提前准备好相应的工具和材料。
2. 讲解和示范:教师对每个手工艺术品制作项目进行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制作过程和方法。
3. 学生动手实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动手实践,完成手工艺术品的制作。
4. 创意发挥:鼓励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发挥自己的创意,进行个性化创作。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作品展示,教师对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七、教学注意事项:1. 注意学生的安全,避免使用锐利的工具造成伤害。
2. 鼓励学生合作,共同完成作品,培养团队精神。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与技术知识,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品质。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劳动与技术基础知识2.简单的劳动技能3.劳动安全与卫生4.劳动与技术实践活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劳动与技术基础知识、简单的劳动技能、劳动安全与卫生。
2.教学难点: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1.第一课时:劳动与技术基础知识(1)导入: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概念。
(2)讲解:介绍劳动与技术的基本知识,如工具的使用、材料的选择等。
(3)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了解的劳动与技术知识。
2.第二课时:简单的劳动技能(1)导入: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劳动与技术知识。
(2)讲解:介绍简单的劳动技能,如整理书包、扫地、擦桌子等。
(3)示范:教师进行示范,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4)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第三课时:劳动安全与卫生(1)导入: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劳动安全与卫生的重要性。
(2)讲解:介绍劳动安全与卫生的基本知识,如正确使用工具、注意环境卫生等。
(3)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安全与卫生经验。
4.第四课时:劳动与技术实践活动(1)导入:回顾前三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
(2)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实践活动。
(3)实践:指导学生按照活动要求进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展示:组织学生进行成果展示,交流实践经验。
(1)回顾:回顾本册书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
(2)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4)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
2.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实践活动等了解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小小发明家创意工坊教案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小小发明家创意工坊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和技术知识。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兴趣。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认识工具1. 学习使用简单的工具,如螺丝刀、扳手、剪刀等。
2. 了解工具的用途和正确使用方法。
第二课时:简单机械1. 学习简单机械的原理和作用,如杠杆、滑轮等。
2. 制作一个简单的机械装置,如杠杆吊车。
第三课时:创意制作1.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设计一个简单的创意作品。
2. 动手制作作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第四课时:环保意识1. 学习环保知识,了解环保的重要性。
2. 制作一个环保作品,如废旧物品再利用。
第五课时:团队合作1.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分组进行创意制作。
2. 每组完成一个作品,展示并分享制作过程和心得。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工具的使用方法、简单机械的原理等。
2.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制作作品。
3. 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基本工具的使用方法。
2. 学生能理解简单机械的原理和作用。
3. 学生能独立完成创意作品,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
4. 学生能体现环保意识,学会废旧物品再利用。
5.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能积极参与,具备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资源:1. 工具箱:螺丝刀、扳手、剪刀等基本工具。
2. 材料:废旧物品、零件等。
3. 教材: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材。
4. 课件:工具使用、简单机械原理等。
5. 视频:相关劳动与技术制作的教程。
六、教学步骤:第一课时:认识工具1. 引入新课,讲解工具的重要性。
2. 演示并讲解基本工具的使用方法。
3. 学生分组实践,学习使用基本工具。
第二课时:简单机械1. 引入新课,讲解简单机械的原理和作用。
2. 演示并讲解杠杆、滑轮等简单机械的使用方法。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5篇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5篇教案是老师为顺当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同学的实际状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详细设计和支配的一种有用性教学文书。
以下是我为大家细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1.三班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茶垫在日常生活中的有用价值与装饰作用。
2、依据自己的爱好,设计制作一个美观的茶垫。
3、能将自己的劳动成果在日常生活中应用,从中体验创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把握用纸绳盘绕圆形,并将圆形有序粘接做成茶垫的相关技术。
教学难点:将做成的圆形有序地粘接成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等图案。
教学预备:各色纸绳、胶水、剪刀。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见过,或是使用过茶垫吗沟通汇报所见过的茶垫的外形、制作材料等方面的状况。
那你们见过用纸绳制作的茶垫吗想不想亲自来做一个呢揭示课题。
二、探究讨论1、观看“金点子”中供应的四件范例作品。
讨论争论这四件作品各自的特点与它们的共同点。
2、想一想,在制作茶垫时应留意什么三、学学做做老师对花形茶垫进行示范制作:1、盘圆表:将辫子绳边涂胶水边盘成6个圆形,其中一个直径稍长一些。
2、接粘:将6个圆形拼成花形的图杂,的一个放在中心,交接处涂上胶水。
3、围外框:将辫子绳边涂胶水边在花形的外围框2~3圈。
四、想想做做鼓舞同学选择自己喜爱的茶垫外形,并制作茶垫,老师巡察进行个别指导。
五、作品展评将同学制作的茶垫按外形分类,然后从形状、小圆的粘接,纸绳绕的平整度、紧密度方面进行评价。
2.三班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教学目标:学会用纸绳子粘贴热带鱼,激发同学爱好,丰富课余生活。
教学预备:每生若干纸绳、固体胶重点:学会用纸绳子粘贴热带鱼难点:自我创新教学过程:一、激发爱好老师首先给同学放了一段海底的热带鱼的录像,接着让同学看一些从网上下载的一些美丽的热带图片,同学看了之后立即就会喜爱上了。
二、老师展现作品并演示制作方法1、展现作品,比较鱼的不同2、演示制作方法三、同学实践,老师巡察指导四、同学作品展现(同学很感爱好,动手操作的欲望和学习的乐观性都很高。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第一章:了解劳动与技术的意义1.1 学习目的: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认识到劳动与技术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的作用。
1.2 教学内容:讲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和定义。
分析劳动与技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
探讨劳动与技术对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意义。
1.3 教学活动:观看劳动与技术的实例视频,引发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兴趣。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劳动与技术的理解和体会。
教师总结并强调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
第二章:学习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2.1 学习目的:让学生掌握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2.2 教学内容:介绍劳动与技术中常用的工具和设备。
演示基本技能的操作方法和技巧。
练习实际操作,让学生熟练掌握基本技能。
2.3 教学活动:观察和分析劳动与技术工具和设备的使用场景和作用。
教师演示基本技能的操作,并进行讲解。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指导并纠正错误。
第三章:培养劳动与技术的美学意识3.1 学习目的:让学生培养劳动与技术的美学意识,提高审美能力。
3.2 教学内容:讲解劳动与技术中的美学原理和法则。
分析劳动与技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
引导学生创作具有美学价值的技术作品。
3.3 教学活动:欣赏和分析劳动与技术作品,让学生了解美学原理和法则。
教师展示创作技术作品的过程,并进行讲解。
学生进行创作实践,教师指导并评价。
第四章:学习劳动与技术的创新思维4.1 学习目的:让学生培养劳动与技术的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4.2 教学内容:讲解劳动与技术中的创新思维和方法。
分析劳动与技术创新的成功案例和经验。
引导学生进行劳动与技术的创新实践。
4.3 教学活动:观看劳动与技术创新的案例视频,引发学生对创新的兴趣。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创新的理解和体会。
教师总结并强调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第五章:劳动与技术的实际应用5.1 学习目的: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实际应用,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介绍劳动与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实例。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整册教案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整册教案第一章:了解劳动与技术教育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概念和意义。
培养学生对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兴趣和积极性。
1.2 教学内容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定义和目的。
劳动与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和作用。
1.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什么是劳动与技术教育?讲解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定义和目的。
分享劳动与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和作用。
1.4 作业学生分组讨论:劳动与技术教育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章:学习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
2.2 教学内容劳动与技术基本技能的介绍。
劳动与技术实践活动的指导。
2.3 教学活动讲解劳动与技术基本技能的重要性和应用。
指导学生进行劳动与技术实践活动。
2.4 作业学生分组讨论:劳动与技术实践活动中的合作与沟通。
第三章:培养劳动与技术的美感与创造力3.1 教学目标让学生培养劳动与技术的美感与创造力。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3.2 教学内容劳动与技术美感与创造力的培养方法。
劳动与技术创作活动的指导。
3.3 教学活动讲解劳动与技术美感与创造力的培养方法。
指导学生进行劳动与技术创作活动。
3.4 作业学生分组讨论:劳动与技术创作活动中的创新与改进。
第四章:学习劳动与技术的安全知识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安全知识。
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4.2 教学内容劳动与技术安全知识的介绍。
劳动与技术实践活动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4.3 教学活动讲解劳动与技术安全知识的重要性和应用。
指导学生进行劳动与技术实践活动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4.4 作业学生分组讨论:劳动与技术实践活动中的安全问题及解决方法。
第五章:劳动与技术教育实践案例分享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实践案例。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5.2 教学内容劳动与技术教育实践案例的介绍。
劳动与技术实践活动的反思与总结。
5.3 教学活动分享劳动与技术教育实践案例。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社会实践技能培养教案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社会实践技能培养教案第一章:了解社会实践的意义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社会实践的概念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对社会实践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内容:1. 讲解社会实践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分享一些有趣的社会实践经验。
3.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感兴趣的社会实践方向。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询问学生对社会实践的了解和经历。
2. 讲解社会实践的意义:介绍社会实践的概念和重要性。
3. 分享经验:邀请学生分享自己或他人的社会实践经验。
4. 思考方向:让学生思考自己感兴趣的社会实践方向,并讨论可行性。
作业:1. 调查身边的人对社会实践的看法和经历。
2. 思考并计划自己感兴趣的社会实践项目。
第二章:学习社会实践的技能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社会实践的基本技能。
2. 培养学生解决社会实践中的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讲解社会实践中的基本技能,如沟通、团队合作、问题解决等。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解决社会实践中的问题。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询问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最需要哪些技能。
2. 讲解基本技能:介绍社会实践中的基本技能及其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社会实践中的问题,并讨论解决方法。
4. 实践演练: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演练,模拟解决社会实践中的问题。
作业:1. 思考并记录自己在社会实践中最常用的技能。
第三章:社会实践的安全意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社会实践中的安全问题。
2. 培养学生遵守社会实践安全规则的意识。
教学内容:1. 讲解社会实践中的常见安全问题。
2. 引导学生了解并遵守社会实践的安全规则。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讨论社会实践中的安全问题。
2. 讲解安全问题:介绍社会实践中的常见安全问题及其原因。
3. 安全规则:讲解并强调社会实践中的安全规则。
4. 实践演练:进行一些社会实践的安全演练,如紧急疏散等。
作业:1. 思考并记录自己在社会实践中最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篇一:浙教版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三年级的大部分学生通过学习有正确的劳动观念,掌握了劳动技能,但有不少学生劳动技能差,劳动观点不强,家长有偏爱现象,要针对实际坚持不懈地做好劳动教育。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主要对家务劳动做了较集中的安排,教材编入16篇课文,从劳动的性质划分有厨房的膳食方面的,有生活自理方面的,有小制作方面的,有认识使用工具方面的,有简单的生产劳动的。
另外结合学生实际安排一些学生自我服务劳动内容,通过指导学生劳动的制作和自我服务劳动等项目的训练和实践,培养学生爱劳动的观念和提高学生劳动技能。
三、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劳动的光荣感。
2、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
3、初步培养爱劳动的观念。
4、使学生争做爱劳动的好孩子。
5、指导学生欣赏,让学生感受美。
四、思想品德教育结合点1、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2、教育学生知道劳动是光荣的,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而且每个人都有义务参加劳动。
五、教学措施1、认真备课,精心准备教具和学生实践材料。
2、劳动课要以劳动实践为主。
3、寓思想教育于劳动实践之中把思想教育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掌握知识、技能有机结合起来。
4、因地制宜,结合实际,选择一些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的劳动项目进行训练和实践。
5、加强与学生家长和社会的联系,发挥劳动教育的整体教育功能。
6、加强纪律和安全教育,确保劳动实践安全。
六、教学评价(一)评价原则劳动与技术学习的评价以发展性评价、激励性评价为根本宗旨。
凡参与劳动与技术的学习与实践活动,完成或基本完成所规定的学习任务,都应当予以肯定。
对那些劳动与技术学习表现突出,成绩优异,或有所发明与创造的应给予特别鼓励。
劳动与技术学习的考核等级一般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种。
(二)评价内容劳动与技术学习的评价是对学生多方面发展目标的整体性评价。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3篇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3篇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电在我们生活中的广泛用途及电的来源。
2、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家用电器,并学会用不同的方法对他们进行统计分类。
3、通过教学,使学生养成节约用电的好习惯。
教具准备:1、制作多课件:城市夜景,语音教室,医院手术室,商场电梯,花卉喷灌,电子显示屏。
2、电的来源及发电方式的录像片。
3、拍摄一些家用电器照片。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启发学生讨论:假如我们的生活中没了电将会怎样?(引导学生依据自身的认知经验提出各种假设)2、学生在交流的基础上得出: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都离不开电,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3、揭示课题,明确本节课学习内容。
(二)学习课文,认识电的广泛用途及它的来源。
1、多展示电在我们生活中的用途。
2、请学生说说点的其他用途,认识点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
3、观看录像资料,让学生了解电的来源和发电方式。
4、了解电的来源后,针对不同的发电方式,可以有目的的教育学生养成节约用电的习惯,并可以学生讨论什么样的方式是节约用电(比如:随手关灯,出门关掉电视机等)5、同时还可以开展爱国教育,因为我们国家虽然国土面积很大,在世界排名第三位,但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占有的资源就很少了,节约用电就是减少资源的消耗,这也是爱国的一种具体行为。
(三)学习课文,评议学生家里的家用电器。
1、出示家用电器照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你家里有哪些家用电器?那些你会用?小组内可议一议使用各种家用电器的体会,进一步认识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
同时完成书上习题。
2、小组内合作完成课文中的统计表。
3、小组内合作完成课文中的.填空题。
4、引导学生思考是否可以采取其他方法给家用电器分类。
(四)因地制宜,加强现场教学。
学生议一议自己希望用的的家用电器及理由,先小组内交流,后小组内推选交流。
有条件的学校,可学生到当地的家用电器生产企业参观,了解家用电器的生产流程;或到专业的家用电器商场参观,要赢有关人员作介绍,边参观边讲解,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也可给学生分号租后让学生自己去参观,回校后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自学制作步骤,学会制作"课程表",给自己的学习到来方便。
2、了解抽拉玩具的主要部件:操纵杆和摇臂。
教学重点通过抽拉使人物活动起来。
教学难点通过抽拉使人物活动起来。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已经制作好的"课程表"1份。
2.学生准备:剪刀、胶水、01号制作材料。
教学程序个性修改1.教师出示"课程表"成品,抽拉几次,调动起学生制作活动课程表的浓厚兴趣和迫切要求。
2.完成该制作件的难点:(1)怎样粘贴上下底板,让课程表动起来;(2)怎样使课程表中的小男孩站起来?为突破难点,教师应准备相应的多媒体课件或放大了的教具,演示说明,让学生看清楚,明白该怎样做;海的复习一下纸工制作符号的操作要点,如山线怎样折叠等等。
(3)在学生制作体验的基础上,帮助学生了解通过操纵杆完成抽拉连动的现象,启发学生动脑筋,想一想抽拉连动在生活中的应用。
我们还能设计制作别的抽拉纸玩具吗?3.评价作品。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内容第二课小剪刀教学目标1、通过自学制作步骤,学会制作"小剪刀"。
2、了解剪刀的基本结构以及剪刀的活动是利用杠杆原理。
教学重点剪刀的两部件在支点处的结合。
教学难点剪刀的两部件在支点处的结合。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已经制作好的"小剪刀"1份。
2.学生准备:剪刀、胶水、针、线、04号制作材料。
教学程序个性修改1.让学生仔细观察自己使用的剪刀,了解剪刀的结构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教师出示"小剪刀"成品,调动学生的制作兴趣。
2.制作难点:(1)将4片把手与4片垫片粘贴成剪刀的两部分,注意不要贴错。
(2)用针线将两部分固定。
固定时,先将剪刀两部分的针孔对齐。
是用针线时,要提示穿针,打结的方法,并强调针的使用安全。
3.作品评价。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内容第三课排气扇教学目标1、通过自学制作步骤,学会制作"排气扇"。
2、了解排气扇的基本结构,知道它是一种变体风车。
教学重点了解该制作的结构和组合方式教学难点了解该制作的结构和组合方式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制作成品"排气扇"、"纸风车"各1份。
2.学生准备:剪刀、美工刀、胶水、05号制作材料。
教学程序个性修改1.首先展示"纸风车",提问:是什么使风车转动?风车可以帮助人们干哪些事?接着展示各种风车的图片,提问:风车以电风扇有什么区别?(风车将风力转化为其他动力,电风扇将电力转化为风力)再出示,说明"排气扇"成品。
2.制作难点:(1)排气扇外壳有多处需挖空,可以使用美工刀完成,操作中务必强调安全。
(2)了解制作件的结构,按照正确的顺序组装。
3.通过"排气扇"的制作,使学生了解运用轮轴使纸玩具动起来的办法。
4.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后设计制作不同类型的纸风车。
5.作品评价。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内容第二单元圆纸筒第一课小鸟的家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知道平时见到的圆纸筒都是由平面的纸张卷制而成的。
2、学会制作"小鸟的家"。
3、在制作中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动手动脑,发挥想象,独立完成制作任务。
教学难点动手动脑,发挥想象,独立完成制作任务。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录像片"树林与小鸟"、"小鸟的家"示范作品。
2.学生准备:剪刀、刻刀、胶水、02号制作材料。
教学程序个性修改1.激发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先放一段录像:小鸟的家在树林里,那里有茂密的大树,小鸟在那里生活得自由自在。
学生可以先说说看了录像之后的感受,然后导入课题。
2.制作之前先复习一下几种制作符号。
制作时,由学生自己观察,研究应该如何制作小鸟的家,理出操作顺序,再剪、刻、卷折、粘贴、插接。
整个制作过程,应该是学生发现问题,自己想办法克服困难的过程。
提倡在小组里,同学间及时交流讨论,互相启发,团结协作解决问题。
3.小鸟的家安在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上。
制作好的圆筒,使大树的树干,绿色的部分是树叶的位置。
树叶的设计、选择及怎样拜访,则要求各自发挥想象:你认为小鸟喜欢在什么树上安家?形态各异的树叶,造就了各式各样小鸟的家。
这一制作步骤,意在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利用不同的树叶创造性的安排小鸟的家,使制作件"小鸟的家"多姿多彩。
4.作品评价。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内容第三单元美化墙壁第一课立纸花教学目标1、通过自学制作步骤,学会制作"立体花"。
2、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
3、用花瓣组合成一朵立体花,培养学生严谨的作风。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立纸花之范作品,相关的电教多媒体课件及设备。
2.学生准备:美工刀、直尺、胶水、03号制作材料。
教学程序个性修改(一)了解墙面装饰。
你认为经过装修的墙壁是不是更好看?(出示有关墙面装饰的图片--彩色涂料粉刷的墙壁、做出纹理效果的墙面、画有壁画的墙面、挂了花或装饰了浮雕的墙面等。
)你家的墙壁是怎样装饰的?说说你见过的经过装饰的墙壁。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制作一种可以装饰墙面的工艺制品--立纸花。
(展示立纸花作品)(二)制作立纸花1.制作立纸花的一个单元部件。
立纸花是由几片"花瓣"组成的,一个"花瓣"就是一个单元部件。
制作件上已标出一些切割线,我们应该用什么工具?怎样切割呢?小组讨论,并强调提示注意安全。
制作步骤:切割--将折线画痕--粘贴成圈--折叠2.组合立纸花看一看这些立纸花作品,观察、探究组合单个部件的方法。
独立组合完成立纸花制作。
3.如果制作卡上画好折线和切割线的部件不够,还可以在另一半卡纸上画出折线和切割线,自己设计制作部件。
(三)作品展示。
比一比,看谁的立纸花做得更漂亮。
(四)作品评价。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内容第二课盛开的花教学目标1、通过自学制作步骤,学会制作"盛开的花"纸浮雕。
2、接触、认识、了解纸浮雕及浮雕艺术。
教学重点学习、掌握制作纸浮雕最基本的手法技巧。
教学难点学习、掌握制作纸浮雕最基本的手法技巧。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盛开的花纸浮雕示范作品,有关浮雕作品及资料。
2.学生准备:剪刀、胶水、06号手工制作材料。
教学程序个性修改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来制作一件纸浮雕作品。
我们先来看一组图片吧。
课件点击,请同学欣赏。
问:你感受到了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制作一件与花有关的纸浮雕作品盛开的花出示老师制作的作品。
说:同学们,你看,这就是老师事先做好的,您喜欢吗?你呀,一定能比老师做得更漂亮,有信心吗?二、新授:(一)自学讨论1.讨论制作步骤:先观察制作材料,想一想应该怎样制作,然后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大家听,据学生发言,明确制作步骤,并相机板书制作步骤:剪切、折叠、粘帖,三大步骤。
2.明确制作难点:说一说花瓣和叶片,花瓣要沿着剪切线剪开,叶片只有一张该怎么办呢?让学生说办法。
折叠时出示老师事先折好的花瓣和叶片。
让学生明确。
粘贴时只需粘住叶子的底部和花瓣的底部即可,是拿出样子给学生看一看,明确一下。
(二)动手制作1.接下来,以4人一组,做好后还要请同学来评一评,请小组长分工。
2.动手制作,教师巡视。
(放音乐)3.小组同学之间互助合作,会做的同学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三)展示评比1.在小组内自评,互评,一评谁做得好,二评哪个小组和做得最好。
评出优秀作品,请做得好的同学上台展示他们的作品,介绍制作经验。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内容第四单元礼品包装第一课漂亮的礼品包装盒教学目标1、通过自学制作步骤,学会制作"漂亮的礼品包装盒"。
2、学会运用纸工接插技术。
教学重点盒盖的连接。
教学难点盒盖的连接。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礼品包装盒示范作品,包装盒的资料及相关的电教课件及设备。
2.学生准备:剪刀、胶水、红丝带、07号手工制作材料。
教学程序个性修改1.激趣导入结合将要到来的节日("六一"儿童节、母亲节、同学的生日等)引出礼品包装的主题。
先展示各种精美的包装盒实物或图片,以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他们的兴趣。
2.按照卡片上印好的职工符号正确制作礼品包装盒。
包装盒的盒盖连接要运用职工插接技术,使难点,这里要借助示范作品讲解说明清楚。
3.装饰。
装饰盒盖,可以选择制作材料上提供的图案,但最好由学生自己设计、装饰。
包装盒制作完成后,可继续自行设计,用丝带在包装盒上扎蝴蝶结或进行其他美化装饰,使作品成为漂亮的礼品包装盒。
4.作品评价。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内容第二课纸盒造型教学目标1、通过对纸盒的了解,培养学生"联想状物"、"借形造像"的能力。
2、学会借助生活中的各种纸盒,创造出一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