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山谷风环流对大气污染的影响分析

合集下载

常见热力环流形式及其影响

常见热力环流形式及其影响

整理ppt
1
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及其 影响
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及其影响
整理ppt
2
1、海陆风
影响:使得滨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少,降水增多
低压
高压
高压
低压
白天
近地面
高空
陆地 增温快 升流降压
补流增压
海洋 增温慢 收缩增压
整理ppt
沉流降压
夜晚
近地面
高空
降温快 沉流降压 收缩增压
降温慢 升流降压
补流增压
3
侦探小故事:
小明到海边露营,夜里小明钱包不见了,于是找来了警察。 警察确认了两名嫌疑犯,录口供时:
嫌疑犯甲说:我当时在海边散步,面朝大海,风吹着我脸庞, 好舒服,钱包不是我偷的。
嫌疑犯乙说,当时我坐在海边,面朝大海,风从我身后吹过 来,我觉得好冷,然后就回去睡觉了, 钱包不是我偷的。
当录完口供后,那名警察说,他们之中有一个人 在说谎,说 谎的那个人就是真凶。
2、山谷风
谷风
山风
影响: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的山风吹响谷底,使
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阻碍了空气的垂直运动
易造整理成ppt 大气污染
4
3、
影响:工厂和卫星城的布局 1.对大气有污染的工厂企业要布
局在城市热岛环流的下沉之外
B 郊A区
郊区
整理ppt
整理ppt
7
下课啦
整理ppt
8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感谢你的观看!
市区
城市
郊A区 B
郊区
5
1、海陆风及其影响
小结
2、山谷风及其影响

山谷风环流对空气污染影响

山谷风环流对空气污染影响

山谷风环流对空气污染影响首先,山谷风环流可能导致空气污染物在山谷中积聚。

由于山谷的地势高低不平,空气在上升和下沉的过程中会受到地形的限制和影响。

这导致山谷中的空气相对稳定,很难形成对流混合,使大气污染物在山谷中积聚。

例如,汽车尾气、工厂烟囱排放的废气等污染物可能积聚在山谷中,使得山谷地区的空气质量下降。

其次,山谷风环流可导致污染物的扩散受限。

山谷的地势使得山谷风环流中的上升气流会受到山谷顶部的屏障阻挡,使得气流无法向外扩散。

这可能导致山谷中的污染物无法有效扩散,从而使得污染物在山谷中停留时间变长,造成空气质量恶化。

另外,山谷风环流可能导致特定区域的污染物浓度升高。

山谷中的风流会形成污染物在山谷特定区域的集聚。

由于山谷的地形限制了空气的流动,使得污染物浓度在特定区域升高,尤其是在山谷的底部。

这对于山谷地区的居民和生态环境都可能带来不利影响。

此外,山谷风环流还可能影响空气污染物的输出。

由于山谷风环流的存在,山谷中的空气流动受到限制,使得污染物输出的可能性减小。

这也就意味着山谷地区的污染物可能无法有效地输出到周边地区,从而造成山谷地区的污染物积聚,增加空气污染的风险。

为了减轻山谷风环流对空气污染的影响,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首先,可以通过加强污染物的控制和治理来减少污染物排放量,改善空气质量。

例如,加强汽车尾气的净化处理,推行清洁能源车辆的普及,以及控制工业废气的排放等。

其次,可以利用大气模型和预警系统来研究山谷风环流的特点和影响程度,提前预警和采取相应措施,以减少污染物的积聚和扩散受限。

最后,可以利用地形地貌进行合理规划和建设,减少山谷风环流的影响。

例如,对山谷地区的建筑布局进行规划,减少对流限制,增加空气流动的可能性。

总之,山谷风环流对空气污染有一定的影响。

它会导致污染物在山谷中积聚,扩散受限,浓度升高,以及输出减小。

为了减轻这种影响,应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和积聚,以及利用科学研究和规划来减少山谷风环流的影响。

影响大气污染的地理因素

影响大气污染的地理因素

影响大气污染的地理因素1.地形和地物的影响:地面是一个凹凸不平的粗糙曲面,当气流沿地面流过时,必然要同各种地形地物发生摩擦作用,使风向风速同时发生变化,其影响程度与各障碍物的体积、形状、高低有密切关系。

山脉的阻滞作用,对风速也有很大影响,尤其是封闭的山谷盆地,因四周群山的屏障影响,往往是静风、小风频率占很大比重,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

城市中的高层建筑物、体形大的建筑物和构筑物,都能造成气流在小范围内产生涡流,阻碍气流运动,减小平均风速,降低了近地层风速梯度,并使风向摆动很大,近地层风场变得很不规则。

一般规律是建筑物背风区风速下降,在局部地区产生涡流,不利于气体扩散。

2.山谷风:它发生在山区,是以24小时为周期的局地环流。

山谷风在山区最为常见,它主要是由于山坡和谷地受热不均而产生的。

如图2-14所示,在白天,太阳先照射到山坡上,使山坡上大气比谷地上同高度的大气温度高,形成了由谷地吹向山坡的风,称为谷风。

在高空形成了由山坡吹向山谷的反谷风。

它们同山坡上升气流和谷地下降气流一起形成了山谷风局地环流。

在夜间,山坡和山顶比谷地冷却得快,使山坡和山顶的冷空气顺山坡下滑到谷底,形成了山风。

在高空则形成了自山谷向山顶吹的反山风。

它们同山坡下降气流和谷地上升气流一起构成了山谷风局地环流。

山风和谷风的方向是相反的,但比较稳定。

在山风与谷风的转换期,风方向是不稳定的,山风和谷风均有机会出现,时而山风,时而谷风。

这时若有大量污染物排入山谷中,由于风向的摆动,污染物不易扩散,在山谷中停留时间很长,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

3.海陆风:它发生在海陆交界地带,是以24小时为周期的一种大气局地环流。

海陆风是由于陆地和海洋的热力性质的差异而引起的。

如图2-15所示,在白天,由于太阳辐射,陆地升温比海洋快,在海陆大气之间产生了温度差、气压差,使低空大气由海洋流向陆地,形成海风,高空大气从陆地流向海洋,形成反海风,它们和陆地上的上升气流和海洋上的下降气流一起形成了海陆风局地环流。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地理试题(上海专用)含解析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地理试题(上海专用)含解析

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模拟卷(含解析)(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在规定位置贴好条形码。

2.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0.5mm黑色签字笔答题,不得用铅笔或圆珠笔答题;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3.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一、地球历史的“书页”和“文字”(18分)地球演化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地层和化石是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和“文字”。

叠层石中记录了地球早期的生命之一——蓝细菌(最早的光合放氧菌)生活的“足迹”。

2016年在格陵兰岛发现的叠层石,年龄约37亿年。

1、下列关于地层和化石的叙述正确的是()(不定项选择)(4分)A.地层中的化石是指沉积物中的生物遗体B.各类地层中均含有化石C.含有软骨鱼化石的地层多形成于古生代D.在新生代地层中容易找到丰富的石油资源2、图1中①②③④四个地层的形成按时间早晚排序正确的是()(单选)(2分)A.②①③④B.②③①④C.②④①③D.②④③①3、地球演化过程中形成了众多矿产资源,两次主要的成煤时期是,。

(4分)4、叠层石的发现使科学家对生命起源的研究可追溯到的地质年代是()(单选)(2分)A.太古代B.元古代C.中生代D.新生代5、研究显示,距今25亿年为蓝细菌繁盛时期。

由此推测,此后地球的()(单选)(2分)A.海洋面积不断扩大B.大气成分发生变化C.大气温度逐渐升高D.陆地上形成了很多巨型盆地6、图2所示地质年代的海陆演化特征是,该地质年代结束的标志是。

(4分)【答案】1、CD2、D3、古生代后期中生代4、A5、B6、板块运动剧烈、联合古陆解体、各大陆漂移。

恐龙灭绝【详解】1、化石是岩石形成过程中保存下来的石化的古代生物遗体或遗迹,A错误;地球上生命出现后的地层中才可能有化石,B错误;软骨鱼类的化石在古生代的地层中非常常见,因此可以推断含有软骨鱼化石的地层多形成于古生代,C正确;新生代地层因其特定的地质条件和历史演化过程,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石油资源丰富的主要地质时期,D正确。

2023-2024学年北京海淀区人大附中高一(上)期中地理试题及答案

2023-2024学年北京海淀区人大附中高一(上)期中地理试题及答案

2023北京人大附中高一(上)期中地理2023年11月1日本试卷共2进大题,34道小题,共10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1卷(选择题部分共60分)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60分)影片《流浪地球》讲述了太阳即将“氦闪”,人类开启“流浪地球”计划。

该计划第一步,终止地球自转:第二步,将地球推入土星轨道,借助土星引力,弹射出太阳系;第三步,地球经历2500年的星际流浪,抵达新家园,距离地球4光年外的比邻星。

完成下面小题。

1.如果地球顺利泊入比邻星轨道,则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为()A. 太阳系B. 银河系C. 河外星系D. 地月系2.影片中“流浪地球”计划利用木星加速流浪,地球推进至木星附近,需要穿越的行星轨道是()A. 金星B. 水星C. 火星D. 土星3.由于“流浪地球”计划第一步的成功实施,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将发生巨大变化的是()A. 安全的宇宙环境B. 适宜的温度条件C. 适中的日地距离D. 稳定的太阳光照4.随着月球在公转轨道中的位置变化以及地球自转,我们看到的月亮形状——月相不同,升落时间不同。

我国农历就是以月相变化周期作为一个月的长度。

下图为2019年9月北京某校同学每日固定时刻观测到的月相变化示意图(部分)。

读图,回答推测接下来的一周内该校同学在相同时刻可能观测到的月相及其方位是A. B.C. D.图1为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图,图2为热带雨林、亚寒带针叶林景观及生物量图。

生物量指单位面积内生物体的总质量(干重)。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 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A. 由西向东递减B. 由北向南递减C. 由高纬向低纬递减D. 由低纬向高纬递减6. 热带雨林和亚寒带针叶林生物量有差异,主要是由于()A. 热带雨林分布区气温高,植被四季常绿B. 热带雨林分布区降水量大,植物体内含水量大C.亚寒带针叶林地区太阳辐射量小,植被密度小D. 亚寒带针叶林地区光照不足,树木植株高大2023年10月20日报道称,太阳在最近4天内发生了三次X级耀斑,并伴随着高能带电粒子流抛射(CME)。

北京地区大气氡浓度日变化与气象要素影响分析

北京地区大气氡浓度日变化与气象要素影响分析

Copyright 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辐射防护通讯 2022 年 6 月 第 42 卷 第 3 期
量和记录保存数据。 氡及氡子体测量仪均可实现
人口密度等因素,选择四周开阔,远离高层建筑,
无人值守在线连续测量和测量数据的实时远程传
氡气及其短寿命衰变子体作为天然衰变系中
进行了全时自动连续监测, 对照北京地区的气象
,国内外在不同时期开展了氡暴露水平
象因素的关系。 本文结果可为大气中氡及氡子体
的放射性气体,贡献了人类所受天然辐射照射一
半以上
[1]
的调查研究
[2-3]
。 关于大气中氡与相关气象因素
的研究方面,王康等
[4]
分析了平凉地区的气温气
study of outdoor radon concentration in Milan and corre-
务地形梯度效应评价[ J] . 水土保持研究,2020,27
lation between its temporal variations and dispersion
(4) :247-255.
在这个时间点附近。
3 分析及结论
在 14:00 和 05:00,而氡浓度最大值及最小值分
土壤氡是大气氡的主要来源 [17] ,其密度大于
时间差。 图 2b 显示, 相对湿度最大值和最小值
变,辐射出的 α 粒子减速为带两个正 电 荷 的 氦
别出现在 08:00 和 18:00 附近,变化存在一定的
东北部为军都山属燕山山脉,西部为西山属太行
山脉,三面环山;地势自西北向东南缓缓倾斜,形
成一个向东南展开的半圆形山弯,称之为“ 北京
湾” [10] 。 特殊地形使得北京地区山谷风明显,平

大气污染物的扩散与气象条件2

大气污染物的扩散与气象条件2

山区成为旅游胜地,而不再是建造工业企业的胜地。
山谷风
山谷风:谷风
气象条件对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影响
(5)屋脊型。 其成因与熏烟型的大气状况正好相反,烟囱高度以下的大气层处于稳 定状态,烟囱髙度顶部以上的大气层处于不稳定状态,此时下面的逆
温层阻止烟气向下扩 散,而只向上部扩散,烟形呈屋脊型。
这种烟形下部浓度小,如不与山丘或建筑相遇,不会造成严重污染。 这种情况下多发生于晴天傍晚。
陆边界混合层(海陆热力内边界层〕
由于温度层结昼夜不同,因此混合层厚度也有日变化。 晴朗微风的夜间,乡村地区可 能不存在混合层,城市由于 热岛效应,会有一定髙度的混合层。 日出后,随着地面温度的 升高,湍流增强,混合层厚度开 始增加,到午后达最大值。
可见,混合层厚度对大气污染物的稀释扩散影响很大
h H H’ h’
陆边界混合层(海陆热力内边界层〕
在海岸地带,白天有海风吹向陆地时,因陆地白日的气温比
海面髙,由海洋吹向陆地 的气流下部逐渐被陆地地面加热,
湍流增强,层结变为不稳定或中性。
而其上部仍然保持 来自海洋上的稳定层结,此时气流下部即
形成混合层,也称该层为热力内边界层。
该混合 层的髙度随离开海陆交界处的距离而变化,越深入内 陆,混合层髙度越髙。
天气形势是指大范围气压分布状况。
局地气象条件总是受天气形势的影响和制约 的,因此局地扩 散条件与大型天气条件相联系。
气象条件对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影响
7、天气形势
一般的污染物高浓度往往出现在准静止反气旋控制的区域内。
这类反气旋的结构特征为地面是高气压,高空有暖温度脊与
之相伴。在这种情况下,一般天气比较晴朗,风速 较小,并 伴有空气的下沉运动,往往在几百米或1〜2 km的高度上形 成下沉逆温,阻止污 染物的扩散,抑制湍流的向上发展,容 易造成地面污染。

北京天气气候特征

北京天气气候特征

xx天气气候特征北京市地处欧亚大陆的东岸边缘,虽东濒海洋,但海洋对本市气候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夏季,其它季节主要受西风带大气环流的影响,是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

北京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决定了北京气候的以下特点:1)降水集中且降水强度大。

北京处在大陆干冷气团向东南移动的通道上,每年从10月到翌年5月几乎完全受来自西伯利亚的干冷气团控制,只有6-9月三个多月受到海洋暖湿气团的影响。

所以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7、8月尤为集中。

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很大,丰水年和枯水年雨量相差悬殊。

2)降水量地区分布不均。

来自东南的暖湿空气受燕山及太行山的抬升,在山前迎风坡形成多雨区,而背风坡形成少雨区。

3)山前平原增温显著。

冷空气由于受到山脉阻挡以及下沉增温作用,致使北京平原地区冬季气温比临近的同纬度地区偏高,形成山前暖区。

4)风向日变化显著。

“北京湾”的特殊地形使得北京地区山谷风明显,平原地区午后多偏南风,午夜转偏北风。

南口、古北口等地,沿山间河谷形成较周围地区风速明显偏大的风口。

5)四季分明,冬季最长,夏季次之,春、秋短促。

xx各季的气候特点如下:春季:冷暖空气交替活动频繁,气温回升快,干旱多风。

春季降水只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之十左右,有“十年九春旱”之说。

升温快,昼夜温差大是春季气候的显著特点之一。

春季短促,约两个月左右即进入夏季,这也是北京大陆性气候的一个特点。

夏季:炎热多雨是其显著特点。

夏季平原区平均气温在25℃左右,7月平均气温最高,在26℃左右。

夏季三个月中,最高气温在30℃以上的日数为53天(观象台,1951~2008年),极端最高气温曾高达40℃以上;夏季雨量集中,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5%,而7~8月降水量要占65%左右。

经常出现强对流天气,造成暴雨、冰雹和雷雨大风等灾害性天气。

秋季:冷暖适宜、少风少雨,秋高气爽的时光甚短,平均只有50多天,10月底开始,寒冷的西北气流逐渐控制本市,逐渐进入冬季。

冬季:寒冷干燥,多风,季节漫长。

气象条件等因素对空气污染的影响PPT精选文档

气象条件等因素对空气污染的影响PPT精选文档
26
湍流稳定度参数-梯度理查孙数
Ri
g
z
u z
2
Ri < 0:热力因子和动力因子都使湍流运动加强;
Ri = 0:热力因子不起作用,动力因子使湍流增强;
R流i 最> 0终:是热否力发因展子,使取湍决流于减弱u ,的动大力小因。子使湍流增强,但是湍
Ri 临界值:1/2~1/4
z
Ri <1/2~1/4:湍流容易发展;
湍流逆温:低层空气湍流混合形成逆温
z
原层结曲线
z2
z1 Гd
逆温层 混合层
混合后层结曲线
36
T
不同温度层结下烟流形状
逆温 逆温
扇形 熏烟形
环形 圆锥形 屋脊形
37
3 辐射与云
不同的辐射条件及云况,稳定度情况不同.
辐射强:大气不稳定,有利于污染物扩 散;
辐射弱:大气稳定,形成逆温;不利于 污染物扩散;
度随高度明显增加 平流层气流运动主要以水平运动为主 水汽极少,颗粒物极少,能见度极好 大气污染物进入平流层后能长期存在
4
中间层
从平流层顶至85km高度左右 层内温度随高度增加而下降 空气的垂直对流运动强,故又称之为高空对
流层或上对流层
5
热层
约至550km高度 温度随高度增加而上升 带电粒子运动受地球磁场的作用明显 极光
陆地上空有周日振荡
变化缓慢
12
3) 边界层结构日变化
白天:近地面层、混合层、夹卷层; 夜间:近地面层、稳定边界层、残
留层
13
边界层结构的日变化
高度 (m)
2000
云层
卷挟
自由大气 盖顶逆温
1000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训练:热力环流的原理和应用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训练:热力环流的原理和应用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训练:热力环流的原理及应用山谷风环流因山地平原地形的差异而产生,对冬季静稳天气(近地面风速较小,大气稳定)下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的影响很大,而海陆风的影响则相对较弱。

静稳天气下,下图中山前地区的偏南风与偏北风以日为周期的消长与进退影响着北京及其以南地区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变化。

据此完成1—3题。

1.冬季海陆风环流对京津冀地区的影响较弱,其主要原因是A.植被覆盖率较低B.海平面略有下降C.热岛效应较明显D.海面被海冰覆盖2.下图所示的山谷风环流中,能将南部大气污染物汇聚至北京的气流是A.①B.②C.③D.④3.在静稳天气条件下,北京市冬季凌晨至清晨大气污染物浓度明显降低的地区是A.北部地区B.南部地区C.东部地区D.西部地区草原犬鼠(土拨鼠)有自己的生存智慧。

它们善于挖掘洞穴,其洞穴有两个出口:一个是平的,而另一个则是隆起的土堆(如下图)。

这使地面上的风能够吹进洞穴,形成“穿堂风”,给犬鼠带去习习凉风。

据此,完成4—5题。

4.根据上图犬鼠洞穴的“穿堂风”,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甲为气流出口B.甲洞口气压比乙洞口高C.乙处气温较低D.甲洞口地面气流流速较快5.湖南省衡阳市丘陵地区的民居要利用“穿堂风”,以下布局合理的是A.房屋东西朝向,房前河流,屋后水泥地面B.房屋东西朝向,房前水泥地面,屋后山林C.房屋南北朝向,房前山林,屋后河流D.房屋南北朝向,房前水泥地面,屋后河流河北省张北坝上地区,建有特大型风电站。

山区风机布局在山脊、鞍部、沟谷等风力强劲、风向稳定的地方,风电场占地面积大,对捕鼠黄鹰柄息、觅食危害较大。

下右图为山脊上空黄鹰空中盘旋路线示意图。

据此回答6—7题。

6.据图推测常影响黄鹰在空中盘旋的风最可能是A.谷风B.西南季风C.盛行西风D.热岛风7.下列天气对黄鹰飞行威胁最小的是A.雨雪天气B.低温寒潮C.北风强劲D.微风和煦山谷风是山区昼夜间风向发生反向转变的风系。

白天太阳辐射导致山坡上的空气增温强烈,暖空气沿坡面上升,形成谷风;反之,则形成山风。

北京天气气候特征

北京天气气候特征

北京天气气候特征北京市天气气候特征北京市地处欧亚大陆的东岸边缘,虽东濒海洋,但海洋对本市气候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夏季,其它季节主要受西风带大气环流的影响,是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

北京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决定了北京气候的以下特点:1)降水集中且降水强度大。

北京处在大陆干冷气团向东南移动的通道上,每年从10月到翌年5月几乎完全受来自西伯利亚的干冷气团控制,只有6-9月三个多月受到海洋暖湿气团的影响。

所以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7、8月尤为集中。

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很大,丰水年和枯水年雨量相差悬殊。

2)降水量地区分布不均。

来自东南的暖湿空气受燕山及太行山的抬升,在山前迎风坡形成多雨区,而背风坡形成少雨区。

3)山前平原增温显著。

冷空气由于受到山脉阻挡以及下沉增温作用,致使北京平原地区冬季气温比临近的同纬度地区偏高,形成山前暖区。

4)风向日变化显著。

“北京湾”的特殊地形使得北京地区山谷风明显,平原地区午后多偏南风,午夜转偏北风。

南口、古北口等地,沿山间河谷形成较周围地区风速明显偏大的风口。

5)四季分明,冬季最长,夏季次之,春、秋短促。

北京各季的气候特点如下:春季:冷暖空气交替活动频繁,气温回升快,干旱多风。

春季降水只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之十左右,有“十年九春旱”之说。

升温快,昼夜温差大是春季气候的显著特点之一。

春季短促,约两个月左右即进入夏季,这也是北京大陆性气候的一个特点。

夏季:炎热多雨是其显著特点。

夏季平原区平均气温在25C左右,7月平均气温最高,在26C 左右。

夏季三个月中,最高气温在30 C以上的日数为53天(观象台,1951〜2008年),极端最高气温曾高达40C以上;夏季雨量集中,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5%而7〜8月降水量要占65%左右。

经常出现强对流天气,造成暴雨、冰雹和雷雨大风等灾害性天气。

秋季:冷暖适宜、少风少雨,秋高气爽的时光甚短,平均只有50多天,10月底开始,寒冷的西北气流逐渐控制本市,逐渐进入冬季。

2022年高考地理全国乙卷选择题9-11题深度解析

2022年高考地理全国乙卷选择题9-11题深度解析

2022年高考地理全国乙卷选择题9-11题深度解析我国一海滨城市背靠丘陵,某日海陆风明显。

图3示意当日该市不同高度的风随时间的变化。

据此完成9~11题。

9.当日在观测场释放一只氦气球,观测它在1千米高度以下先向北漂,然后逐渐转向西南。

释放气球的时间可能为A.1时B.7时C.13时D.19时10.据图推测,陆地大致位于海洋的A.东北方B.东南方C.西南方D.西北方11.当日该市所处的气压场的特点是A.北高南低,梯度大B.北高南低,梯度小C.南高北低,梯度大D.南高北低,梯度小这个题被为压轴题,密集的风向标不但恐吓住了学生,也吓住了一群老师。

这个看似创新了的题目,其实是个“老题”了。

常年奋斗在高三的老师,对于这类题应该是不畏惧的。

请看“老题”北京地区最主要的局地环流为山谷风。

图1为北京周边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图2为北京上旬子站秋季山谷风的位势高度图(海平面位势取零),图中a、b表示山谷风厚度的变化曲线。

完成下面小题。

9.关于北京地区山谷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风厚度大于谷风厚度B.谷风风速大于山风风速C.山风谷风转换时风速大D.山风偏南风谷风偏北风10.山谷风开始和结束的时刻在不同季节有所差异。

与秋季相比,冬季( )A.山风开始时间晚,结束时间早B.谷风开始时间晚,结束时间晚C.山风开始时间早,结束时间早D.谷风开始时间晚,结束时间早解析:9.根据山谷风的形成原理判断,白天吹谷风,夜晚吹山风,根据下图可知,图中a出现在夜晚,表示山风,山风风速在2级左右,b出现在白天,表示谷风,谷风风速2-4级,所以谷风风速大于山风风速,B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

根据图中a、b表示山谷风厚度的变化曲线可判断,b(谷风)厚度在870-1350m之间,a(山风)厚度在390-630m之间,因此谷风厚度大于山风,A选项错误。

根据风力大小进行判断,山风向谷风转换时风速小,C选项错误。

故选B。

10.山谷风开始和结束的时刻在不同季节有所差异,主要是由于各季节气温差异导致的,与秋季相比,夜晚,冬季山顶降温速度将较秋季快,山顶气温低于同一高度山谷的时间来得早,所以山风开始的时间较早,而白天,冬季山顶气温高于同一高度的山谷的时间较来得晚,因此山风结束较晚,D选项正确。

山谷风环流对空气污染的影响

山谷风环流对空气污染的影响
山谷风对空气污染的影响
山区地形复杂,局地环流多样,最常见的局地环流是山谷风,它是由于山坡和谷底受热不均匀引起的。晴朗的白天,阳光使山坡首先受热,受热的山坡把热量传给其上的空气,这一部份空气比同高度谷底上空的空气暖,比重轻,于是就上升,谷底较冷的空气来补充,形成从山谷指向山坡的风,称之为“谷风”。夜间,情况正好相反,山坡冷却较快,其上方空气相应冷却得比同一高度谷底上空的空气快,较冷空气沿山坡流向谷底,形成“山风”。
热岛风环流对空气污染的影响
1.热岛效应使得城市里的废气不能扩散
只能集中在城市里 造成城市空气的污染得不到缓解
使得城市空气质量更差.
2.在“热岛效应”的影响下,城市上空的云、雾会增加,使有害气体、烟尘在市区上空累积,形成严重的大气污染。人类有许多疾病就是在“热岛效应”下引发的。
医学研究表明,环境温度与人体的生理活动密切相关。环境温度高于28度时,人们就会有不舒适感;温度再高就易导致烦躁、中暑、精神紊乱;气温高于34度,并伴有频繁的热浪冲击,还可引发一系列疾病,特别是使心脏、脑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上升,死亡率明显增加。此外,高温还可加快光化学反应速率,从而提高大气中有害气体的浓度,进一步伤害人体健康。
在湖泊、江河的水陆交界地带也会产生水陆风局地环流,称为“水陆风”。但水陆风的活动范围和强度比海陆风要小。
海陆风对空气污染的影响有如下几种作用:一种是循环作用,如果污染源处在局地环流之中,污染物就可能循环积累达到较高的浓度,直接排入上层反向气流的污染物,有一部分也会随环流重新带回地面,提高了下层上风向的浓度。另一种是往返作用,在海陆风转换期间,原来随陆风输向海洋的污染物又会被发展起来的海风带回陆地。
热岛风环流对空气污染的影响
热岛风环流的形成
一是城市下垫面(大气底部与地表的接触面)特性的影响。城市内大量人工构筑物如铺装地面、各种建筑墙面等,改变了下垫面的热属性,这些人工构筑物吸热快而热容量小,在相同的太阳辐射条件下,它们比自然下垫面(绿地、水面等)升温快,因而其表面的温度明显高于自然下垫面。比如夏天里,草坪温度32℃、树冠温度30℃的时候,水泥地面的温度可以达到57℃,柏油马路的温度更高达63℃,这些高温物体形成巨大的热源,烘烤着周围的大气和我们的生活环境,怎么能不热呢?

山谷风形成的原因和对天气的影响_

山谷风形成的原因和对天气的影响_

山谷风形成的原因和对天气的影响_白天风从山谷吹向山坡,这种风叫谷风;到夜晚,风从山坡吹向山谷,这种风称山风。

山风和谷风总称为山谷风。

山谷风的形成原理跟海陆风类似。

白天,山坡接受太阳光热较多,成为一只小小的加热炉,空气增温较多;而山谷上空,同高度上的空气因离地较远,增温较少。

于是山坡上的暖空气不断上升,并在上层从山坡流向谷地,谷底的空气则沿山坡向山顶补充,这样便在山坡与山谷之间形成一个热力环流。

下层风由谷底吹向山坡,称为谷风(见图5-41)。

到了夜间,山坡上的空气受山坡辐射冷却影响,加热炉变成了冷却器,空气降温较多;而谷地上空,同高度的空气因离地面较远,降温较少。

于是山坡上的冷空气因密度大,顺山坡流入谷地,谷底的空气因汇合而上升,并从上面向山顶上空流去,形成与白天相反的热力环流。

下层风由山坡吹向谷地,称为山风。

谷风的平均速度约每秒2-4米,有时可达每秒7-10米。

谷风通过山隘的时候,风速加大。

山风比谷风风速小一些,但在峡谷中,风力加强,有时会吹损谷地中的农作物。

谷风所达厚度一般约为谷底以上500-1000米,这一厚度还随气层不稳定程度的增加而增大,因此,一天之中,以午后的伸展厚度为最大。

山风厚度比较薄,通常只及300米左右。

在晴朗的白天,谷风把温暖的空气向山上输送,使山上气温升高,促使山前坡岗区的植物、农作物和果树早发芽、早开花、早结果、早成熟;冬季可减少寒意。

谷风把谷地的水汽带到上方,使山上空气湿度增加,谷地的空气湿度减小,这种现象,在中午几小时内特别的显著。

如果空气中有足够的水汽,夏季谷风常常会凝云致雨,这对山区树木和农作物的生长很有利;夜晚,山风把水汽从山上带入谷地,因而山上的空气湿度减小,谷地空气湿度增加。

在生长季节里,山风能降低温度,对植物体营养物质的积累,块根、块茎植物的生长膨大很有好处。

山谷风还可以把清新的空气输送到城区和工厂区,把烟尘和漂浮在空气中的化学物质带走,有利于改善和保护环境。

北京地区山谷风环流对大气污染的影响分析

北京地区山谷风环流对大气污染的影响分析

北京地区山谷风环流对大气污染的影响分析陈洪灏(1)李炬(2)(1)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2)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北京,100089)摘要:关键词:北京地区;山谷风环流;空气污染1、前言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一般而言是指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10μm 的悬浮颗粒物(PM10)。

其中,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 的细粒子PM2.5,因易于富集空气中有毒重金属、酸性氧化物、有机污染物、细菌和病毒等,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远比空气动力学直径在2.5μm~10μm之间的粒子大。

有研究表明,可吸入颗粒物在大气中停留时间长达7~30天,输送距离可以超过到几百公里。

国内外大量流行病学和毒理学研究所证实可吸入颗粒物对人类呼吸系统、心肺功能等的危害性。

尤其是对于老人、儿童和已患心肺病者等敏感人群,具有较大风险。

不仅如此,空气中的颗粒物还降低了能见度,在酸沉降、气候强迫、大气化学成分循环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对城市天气和气候也有重要影响。

首都北京,是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一个人口超过千万人的超大城市。

约50%人口分布在占全市面积不足7%的市区内,市区人口稠密,燃料消耗量大。

近年来,随烟气及汽车尾气排放的PM10每年超过5 万吨,另外城市建筑、市政等大量工程施工,物料堆放,地面裸露等产生的扬尘也是PM10 的主要来源。

市区每年无组织排放PM10总量大于9万吨。

不仅如此,由于地处华北平原,冬春季干冷多风,北京PM10区域背景浓度很高。

据北京市环保局公布的2004~2006年空气质量公报结果,北京市区内PM10年平均浓度依次为151、144、162μg·m-3,超过国家二级标准44~62%以上,空气质量超标日中,首要污染物PM10的天数分别多达96%、98%和99%。

控制可吸入颗粒物污染是北京市目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重点。

机动车排放污染物已经成为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相关研究已成为国内外许多科学家关注热点。

影响大气污染的地理因素

影响大气污染的地理因素

二、影响大气污染的地理因素
地形地势对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和浓度分布有重要影响。

地形地势千差万别,但对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影响其本质上都是通过改变局部地区(流场和温度层结等)气象条件来实现的。

这里主要讨论三种典型地形地势条件对大气污染的影响。

(一)山区地形
山区地形复杂,局地环流多样,最常见的局地环流是山谷风,它是由于山坡和谷底受热不均匀引起的。

晴朗的白天,阳光使山坡首先受热,受热的山坡把热量传给其上的空气,这一部份空气比同高度谷底上空的空气暖,比重轻,于是就上升,谷底较冷的空气来补充,形成从山谷指向山坡的风,称之为“谷风”。

夜间,情况正好相反,山坡冷却较快,其上方空气相应冷却得比同一高度谷底上空的空气快,较冷空气沿山坡流向谷底,形成“山风”。

山谷风对污染物输送有明显的影响。

吹山风时排放的污染物向外流出,若不久转为谷风,被污染的空气又被带回谷内。

特别是山谷风交替时,风向不稳,时进时出,反复循环,使空气中污染物浓度不断增加,造成山谷中污染加重。

山区辐射逆温因地形作用而增强。

夜间冷空气沿坡下滑,在谷底聚积,逆温发展的速度比平原快,逆温层更厚,强度更大。

并且因地形阻挡,河谷和凹地的风速很小,更有利于逆温的形成。

因此山区全年逆温天数多,逆温层较厚,逆温强度大,持续时间也较长。

备战2020年高考地理 考点一遍过 考点10 热力环流(含解析)

备战2020年高考地理 考点一遍过 考点10 热力环流(含解析)

考点10 热力环流考点热度★★★☆☆1.热力环流的形成原因:地面冷热不均。

2.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地面冷热不均→空气的上升或下沉→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具体如下图所示:(1)近地面冷热与气流垂直运动有何关系?提示:近地面热,气流上升;近地面冷,气流下沉。

(2)近地面与高空的气压高低有何关系?提示:近地面气压总是大于高空的气压。

(3)近地面的气压高低与近地面冷热有何关系?提示:近地面热,形成低压;近地面冷,形成高压。

(4)气流的水平运动流向有何特点?提示:总是从高压流向低压.热力环流的形成原因及应用1.形成原因掌握热力环流要抓住“一个过程、两个方向、三个关系”(1)一个过程近地面冷热不均错误!空气的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错误!同一水平面上存在气压差异错误!空气的水平运动错误!热力环流.(2)两个气流运动方向①垂直运动——受热上升,冷却下沉。

②水平运动—-从高压指向低压。

(3)三个关系①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类型相反关系②温压关系:热低压、冷高压(如上图中甲、乙、丙三地所示)。

③风压关系:水平方向上,风总是从高压吹向低压(如上图中a、b、c、d处所示).2.常见热力环流(1)海陆风①成因分析——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前提和关键。

②影响与应用:海陆风使海滨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夏季气温低,空气较湿润,是避暑的好地方。

(2)山谷风①成因分析——山坡的热力变化是关键。

②影响与应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大气稳定,易造成大气污染。

所以,山谷地区不宜布局有污染的工业。

(3)市区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①成因分析-—“城市热岛”的形成是突破口。

②影响与应用:一般将绿化带布置在气流下沉处以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在下沉距离之外。

海子写过一首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现在影视剧中往往让女主角面朝大海,在海风吹拂下让头发向后飘逸以反映女主角的快乐心情。

甲、乙两图分别是北半球某滨海地区海陆环流图和气温变化特征图.读图,完成1-2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地区山谷风环流对大气污染的影响分析陈洪灏(1)李炬(2)(1)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2)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北京,100089)摘要::关键词:北京地区;山谷风环流;空气污染1、前言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一般而言是指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10μm 的悬浮颗粒物(PM10)。

其中,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μm 的细粒子,因易于富集空气中有毒重金属、酸性氧化物、有机污染物、细菌和病毒等,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远比空气动力学直径在μm~10μm之间的粒子大。

有研究表明,可吸入颗粒物在大气中停留时间长达7~30天,输送距离可以超过到几百公里。

国内外大量流行病学和毒理学研究所证实可吸入颗粒物对人类呼吸系统、心肺功能等的危害性。

尤其是对于老人、儿童和已患心肺病者等敏感人群,具有较大风险。

不仅如此,空气中的颗粒物还降低了能见度,在酸沉降、气候强迫、大气化学成分循环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对城市天气和气候也有重要影响。

首都北京,是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一个人口超过千万人的超大城市。

约50%人口分布在占全市面积不足7%的市区内,市区人口稠密,燃料消耗量大。

近年来,随烟气及汽车尾气排放的PM10每年超过5 万吨,另外城市建筑、市政等大量工程施工,物料堆放,地面裸露等产生的扬尘也是PM10 的主要来源。

市区每年无组织排放PM10总量大于9万吨。

不仅如此,由于地处华北平原,冬春季干冷多风,北京PM10区域背景浓度很高。

据北京市环保局公布的2004~2006年空气质量公报结果,北京市区内PM10年平均浓度依次为151、144、162μg·m-3,超过国家二级标准44~62%以上,空气质量超标日中,首要污染物PM10的天数分别多达96%、98%和99%。

控制可吸入颗粒物污染是北京市目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重点。

机动车排放污染物已经成为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相关研究已成为国内外许多科学家关注热点。

Cantanho对巴西圣保罗的PM10源强分布作了研究, 得到结论为PM10的重要来源是汽车尾气。

等研究指出,机动车排放污染逐渐成为发达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源。

在广州、珠海等地做了一系列的交通大气污染观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PM10浓度主要来自不同交通工具的污染排放。

而且与这些污染物有关的疾病发生率在总疾病发生率中占很大比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长和,城市大气污染类型正在由煤烟型向混合型和机动车污染型转化。

北京机动车保有量从2003年200万辆,到2008年已突破350万辆。

机动车尾气的直接排放、以及排放物二次转化形成的颗粒物已占到整个颗粒物排放相当的比例。

王英利用北京市8 个国控点污染物浓度数据,分析了北京各区域大气污染分布与季节变化特征,发现机动车排放污染最明显的季节与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季节明显重合,说明机动车排放对北京市大气污染贡献的重要程度。

许艳玲用中尺度气象模式ARPS与空气质量模式CMAQ对北京空气污染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交通扬尘对北京市大气PM10影响显著。

陈建华等对北京市交通路口大气颗粒物与交通流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也印证了汽车尾气对大气颗粒物的显著贡献。

气象条件可以对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空间分布、二次污染物的形成和转化等产生重要影响。

背景环流、局地中小尺度环流以及边界层结构、降水过程等,影响了大气污染物的输送、扩散、二次转化过程以及干湿沉降,进而影响污染物浓度和空间分布。

污染过程的形成总是伴随着特定的天气条件而产生,其终结往往也是由于降水、大风等天气的出现而结束。

有关北京地区气象条件和污染物关系的工作比较多,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孟燕军等对有利于和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天气类型进行了研究。

王淑英等根据两年多的污染物资料和和气象要素观测资料,分析了PM10大于等于4 级污染日年、季及随不同天气类型的变化特征,归纳了不同天气类型PM10大于等于4 级污染日的气象条件。

苏福庆分析了2000 —2001 年采暖期重污染天气型演变、垂直温湿层结结构及区域污染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华北平原区域性同步污染现象受制于高空持续稳定的西风及低空各类稳定的天气型配置。

北京地形复杂,城市位于容易造成污染物堆积的“北京湾”。

具有日变化特征的中尺度山谷风环流,会对污染物输送、扩散和累积产生重要影响。

研究不同季节、天气条件下日变化山谷风的特征和规律,以及环流对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的影响和作用,具有重要科学价值和应用前景。

国际上对山谷风的研究有很多,按研究对象可分为斜坡流(Slope Wind)、峡谷风(Valley Wind)、横跨山谷的风(Cross-valley Wind)、山区-平原环流(Mountain-plain Circulation)和高原/盆地风(plateau/Basin Wind)等。

在斜坡流的研究中,科学家寻找一些相对简单的地形进行观测,并结合数值模式模拟进行分析。

但由于每个斜坡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坡度、地表覆盖、植被、朝向等),很难得到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结论。

因此,在研究过程中,都需要根据斜坡特征和实地情况来进行具体观测和分析。

峡谷风是指沿着山谷走向的气流。

这种沿山谷走向在白天和夜间方向相异的气流,是由于谷地上方与同高度平原上方空气存在气压梯度而形成,通常是闭合的环流。

这方面的研究很多,如Hawkes 1947和Whiteman 1986的研究。

国外科学家还研究了斜坡风和峡谷风之间的关系、谷中逆温层变化与斜坡风和下谷风关系、以及山谷中污染物的扩散和输送日变化。

还有一种是横跨山谷的风,主要是山谷两侧不同朝向的坡地接收到的日照不同,因此而产生的横跨山谷气流。

这样的气流会将谷底中央的污染物吹向山谷的某一侧,甚至越过山脊边缘(Bader & Whiteman 1989)。

山区-平原环流与斜坡风和峡谷风相比尺度上更大。

Reiter和Tang用850mb资料分析了美国中西部山区-平原之间环流。

这些环流风向不仅存在季节变化(所谓的“高原季风”),而且也有日变化差异。

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山区-平原之间环流不仅会带来吹向山区的水汽,而且会造成污染物远距离输送。

高原/盆地风系统则从高原或盆地的角度,研究上述几种气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在高原或盆地形成的流场。

比较有代表性关于高原风的研究就是对墨西哥高原(Bossert 1997, Whiteman 2000)的研究,这其中包括研究地方风系统如何影响墨西哥城的空气污染。

因为更加容易发生空气污染事件,盆地风系统、冷池以及对空气污染影响也被学者广泛关注和研究。

北京地处太行山和燕山山脉交界,周边地形地貌复杂多变。

两山相交形成的向东南方向展开的半圆形大山湾俗称“北京湾”。

北京市区就处于山湾环抱的平原,平原地区与山区海拔高差最大超过1800米。

由于所处的特殊复杂地形以及随之产生的山谷风环流,不仅造成“北京湾”容易在本地污染排放和外来污染物输送的共同影响下形成污染物的堆积,而且山谷风环流可以导致污染物在“北京湾”内往复输送和累积。

已有不少观测资料分析、数值模拟的工作从不同角度讨论和分析了北京地区日变化的山谷风。

这些工作大多基于对个例的观测分析和模拟,缺乏用较长时间观测资料的统计分析。

李玉英对北京地区的流场进行了分析,认为:在平稳、小风天气形势下,热岛环流和山谷环流会显示出来。

胡小明等分析了北京夏季和冬季风场和温度场,证实了夏季地面存在的日变化风场,认为而这种日变化风场在冬季会不明显。

蔡旭晖用风场诊断方法和观测资料对北京低层大气背景流动情况进行分析,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秋冬多受强天气系统影响,春夏更多表现出局地中尺度热力环流特征。

仲季芹用RAMS中尺度模式模拟了稳定天气条件下的边界层环流,并讨论了山谷风环流和热岛环流之间的相互作用。

刘树华等用MM5模式模拟了京津冀地区不同季节温度场和风速场等边界层特征量及其变化特征,并分析讨论了该地区存在的山谷风、海陆风、热岛环流的耦合效应。

除上述研究外,还有不少研究是从区域的角度来分析北京地区空气污染与华北区域性流场输送的关系。

但在这些工作中,没有对局地山谷风环流对污染物的影响作用和机制进行专门分析。

苏福庆等提出,太行山山前、燕山山前常年存在输送汇。

输送汇及其摆动常造成华北平原及北京地区区域大气污染物汇聚,是形成重污染区的主要形式。

在弱气压场或均压场背景下,地方性山风及山前串状城市热岛群形成的热动力低压环流,是输送汇形成的主因。

苏福庆还对北京边界层外来污染物输送通道进行了研究,指出:西南风带汇发生频率占45%,东南风带汇占36%,东风风带汇占19%。

蔡旭晖对一次重污染过程个例用印痕方法进行了分析,也揭示了北京西南方向的输送通道。

任阵海利用多台激光雷达对一次北京重污染过程进行了观测和分析,指出:除区域性大气输送汇对污染粒子分布产生影响外,地区尺度主导风环境场中的静风汇和输送汇的城市尺度摆动时影响污染粒子浓度分布的重要原因。

这种局地的流场正是山谷环流和热岛环流相互作用的体现。

蔡旭晖等还用风场诊断和随机游走扩散模拟的方法,分析北京城区污染物输送扩散作用对郊外清洁对照点(定陵站) 浓度监测结果的影响,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山谷风可能的影响作用。

~2000年,北京出现了多次,大量,程度严重的沙尘活动,北京的沙尘暴成为了妇幼皆知,街谈巷议的热点话题,甚至惊动了党中央,开始重拳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随着2008北京奥运会的到来,环境治理工作愈发重要,为了更进一步提高北京的空气质量,北京市政府甚至提出了“单双号限行”的政策限制机动车的数量,但是从环保局的观测数据上看,效果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那么理想,依然出现了多次的重度污染过程。

§1.北京地区山谷风环流大气的运动是复杂的,受到众多的因素影响,但是大气的运动也会出现一些典型的周期事件,例如:以季节变换为周期的季风风系,对流层大气环流的年际变化。

在山谷地区,同样也可以观测到这样周期性风系特征,对局地的气象条件产生影响,这种山地地区的以日为变化周期的周期性风系就是山谷风。

§山谷风的形成机理山谷风的形成机理和海陆风十分相似,都是由热力效应驱动的,如果山坡顶上空气在初始条件下是平静,无云的。

白天,山顶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热量,因此,山顶的空气比同一海拔的自由大气的温度要高。

在较冷的自由大气中的垂直气压梯度大于在山顶附近的较暖的空气中的气压梯度。

这意味着在给定山坡加热影响高度上,气压变得高于远离山坡的点的气压。

这种水平气压梯度力使空气离开山坡流向气压更低的地方。

山脚地区的空气沿上坡上升补充,既是谷风,谷地高空的空气沿反方向流向谷地,叫反谷风,并配合谷风形成环流。

夜间,由于山坡上强烈的辐射冷却,使山顶的空气迅速冷却,密度增大沿坡面下滑流入谷地,形成山风,谷底的空气因辐合而上升,并在谷地上空流动成为反山风,形成与白天完全相反的热力环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