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技术简明教程第1章
电工电子技术教案(完整版)
第 二 讲教学章节:第一章 电路和电路元件 1.3~1.4 独立电源元件,二极管教学要求:1、熟悉电压源和电流源;2、掌握两种电源模型的等效;3、熟练掌握二极管的特性;4、掌握稳压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和光电二极管的特点。
教学重点:两种电源模型的等效,二极管的特性,稳压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和光电二极管的特点。
教学难点:两种电源模型的等效;二极管的特性;稳压二极管工作状态。
教学方法与手段:启发式讲授,联系实际,多媒体,板书。
教学内容与进程:一、引入:电压源和电流源 1、电压源⑴ 两端的电压仅由自身决定,与流过的电流及外电路无关。
⑵ 流过的电流由外电路决定。
电压源置零,等效于两端短路。
电压源不允许外电路短路。
2、电流源⑴ 电流源的电流仅由自身决定,与两端的电压无关。
⑵ 两端的电压由外电路决定。
电流源置零,等效于两端开路。
电流源不允许外电路开路。
二、实际电源的模型 1、电压源模型2、电流源模型3、两种电源模型的等效1.4 二极管 三、PN 结及其单相导电性二极管的结构和电路符号如图所示,VD 是文字符号。
R -+U +U s -R -+U I s四、二极管的主要特性和主要参数(1)正偏导通(2)反偏截止(3)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正向特性:二极管正向电压超过某一数值时电流开始快速增长,对应的电压称为死区电压,也称阈值电压或开启电压,记作U T ,二极管导通时的正向电压称为二极管导通电压或管压降,记作U D 。
方向特性:二极管反向电流一般很小,小功率硅管为几μA ,锗管为几十μA 。
反向击穿特性:反向电压增高到一定数值U (BR)时,二极管反向电流急剧增大,这种现象称为反向击穿。
五、二极管的工作点和理想特性六、稳压二极管稳压二极管是应用在反向击穿区的特殊硅二极管。
稳压二极管的符号、伏安特性和典型应用电路。
七、发光二极管和光电二极管 发光二极管工作在正向偏置状态。
光电二极管又称光敏二极管,它工作在反向偏置状态。
《简明电工学》课件第1章
计算电位时,需要选定电路中某一点作为参考点(用接地 符号⊥表示),通常设参考点 的电位为零。电路中某点至参考 点的电压,记为“Vx”,称为该点电位。
模块1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 如图1.5.1所示,选取参考点为b点,则
模块1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
原则上参考点可任意选择,但为了统一起见,当电路中的 某处接地时,可选大地为参 考点。当电路中各处都未接地时, 可选取某点为参考点,如选取元件汇集的公共端为参考 点,也 称之为“地”。
图1.5.1可简化为图1.5.2所示电路,不画电源,各端标以电 位值,二者是等效的。
模块1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
模块1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
图1.2.2 外特征曲线
模块1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
图1.2.3 理想电压源
模块1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
理想电压源的特点如下: (1)输出电压U 恒等于电动势E,与理想电压源并联的所有 元件端电压均为E。 (2)理想电压源的输出电流受外电路影响。 如图1.2.3所 示电路,若RL=2Ω,则
模块1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
1.4 电源有载工作、 开路与短路
1.电源有载工作 如图1.4.1所示,当开关S1断开,S2闭合时,电源与负载接通, 称为有载工作。可得
模块1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
图1.4.1 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
模块1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
PE 指电源产生的功率,ΔP 指内阻消耗的功率,P 指电源输 出的功率。图中负载为电 阻,P 也可表述为负载消耗的功率, 如果负载为电动机或者被充电的电源,P 可表述为负 载取用 的功率。
电工电子技术第一章习题答案
R1
R2
R3
R0 =R1 ‖R2 +R3 =R1 R2 /(R1 +R2 )+R3 =(3×6)/(3+6)+3=5 Ω
求电流. 戴维南等效电路如图: R
R0 + UOC -
I=UOC /(R0 +R)=5/(5+5)=0.5A
1-12.试用诺顿定理求图所示电路中 8Ω 电阻的电流 I。
20 Ω
5Ω
解:进行等效变换后如图
R + 9V R3 6Ω
运用叠加法求解: US1 单独作用电路如图 R1 + 15V R2 R U1
U1 =US1 (R2 ∥R)/[(R2 ∥R)+R1 ]=15×3/(3+6)=5V US2 单独作用时电路如图 R1 + R2 R U2
a R0 b US2
+
-
即无源二端网络,从 a、b 两端求得,R0=Rab=R1//R2=20//5=4Ω 求流过电阻 R3 的电流 I 诺顿等效电路如图所示
Isc
R0
R3
可得,I=Isc ×R0/(R0+R3)=24×4÷ (4+8)=8A
1-13.在图所示电路中,求电路中的电流 I 及恒流源 Is 的功率。 解:
1.10. 试用叠加定理求图中所示电路中 4Ω 电阻的电流 I。
1Ω 3Ω 4Ω + 6Ω 10A 10V
解:当仅有电流源作用时, 6Ω 电阻被短路:
1Ω 3Ω 4Ω 10A 6Ω I’ =
1 10 A=2A 41
当仅有电压源作用时:
1Ω 3Ω 4Ω + 6Ω 10V
I” =
10 =2A 14
电工电子技术实训教程 第1章 安全用电
2.判断触电程度轻重
触电者一经脱离电源,应立即进行检查。如果 触电者神志清醒,应让其充分休息,尽量少予移 动;若已经失去知觉,就应马上用看、听、试的 方法判定伤员呼吸心跳情况。 (1)看:看伤员的胸部、腹部有无起伏动作; (2)听:用耳贴近伤员的口鼻处,听有无呼气声音; (3)试:试测口鼻有无呼气的气流,再用两手指轻 试喉结旁处的颈动脉有无波动。若触电者为昏迷不 醒,但还有呼吸和脉搏,最好马上送往就近医院; 若呼吸脉搏均已停止,应立刻采用心肺复苏法。
3.心肺复苏法
(1)人工呼吸方法 一手捏住患者鼻翼两侧,另一手食指与中指抬起 患者下颌,深吸一口气,用口对准患者的口吹入, 吹气停止后放松鼻孔,让病人从鼻孔呼气。依此反 复进行。成人患者每分钟14 —16 次,儿童每分钟 20次。最初六七次吹气可快一些,以后转为正常速 度。同时要注意观察患者的胸部,操作正确应能看 到胸部有起伏,并感到有气流逸出。
1.1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及触电方式 1.2 触电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1.3 触电急救常识
1.1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及触电方式
1.1.1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当人体触及带电体时,就会有电流通过人体,对人体 造成伤害。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分为电击和电伤两种。 电击: 电流通过人体,影响呼吸系统、心脏和神经 系统,造成人体内部组织的破坏乃至死亡。 电伤:由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或机械效应对 人体造成的伤害。
1.3 触电急救
1.3.1 触电急救的原则
“迅速、就地、准确和坚持”
准确”就是抢救的方法和施行的动作姿势要合 “迅速”就是要争分夺秒,千方百计使触电者 ““ 坚持”就是抢救必须坚持到底。有时 “就地”是指在安全地方就地抢救触电者,早争取 适得当。 脱离电源,并将受害者放到安全地方。 抢救需长达几小时,直到医务人员判定 一分钟就有可能救活触电者。实验研究和统计表明, 1.3.2 触电急救的操作 触电者已经死亡,无法抢救时,才能停 如果从触电后 1分钟开始救治,则90%可以救活;如 1.迅速切断电源 止抢救。 6分钟开始抢救,则仅有10%的救活机会; 果从触电后 而从触电后12分钟开始抢救,则救活的可能性极小。 (1)救护人不可直接用手或其他潮湿的 物件作为救护工具,必须使用适当的绝缘 注 工具。 意: (2)要防止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可能的摔 伤。
电工学 电路基础简明教程 第1章
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
功 率 的 计 算 1) u、i取关联参考方向
2) u、i取非关联参考方向 p吸 =- u i 例 U = 5V, I = - 1A i + u –
+
u
i
p吸 = u i
例 U = 5V, I = - 1A
–
P吸= UI = 5× (-1) = -5 W p吸< 0 ,说明元件实际发出功率 5W
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
单位时间内电流做的功称为电功率,用“P ”表示: UIt W P = t = t = UI 国际单位制 U :V,I:A,电功率P用瓦特W。 用电器铭牌数据上的电压、电流值称额定值, 所谓额定值是指用电器长期、安全工作条件下的最 高限值,一般在出厂时标定。其中额定电功率反映 了用电器在额定条件下能量转换的本领。
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
例、 右下图电路,若已知元件吸收功率为-20W, U I + 电压U=5V,求电流I。
元件
解: 由图可知UI为关联参考方向,因此: P -20 I= -4A U = 5 = 例、右下图电路,若已知元件中电流为I=-100A, 电压U=10V,求电功率P,并说明元件是电源 还是负载。 解:由图可知UI为非关联参考方向,因此: P = UI = 10×(-100) = 1000W 元件吸收正功率,说明元件是负载
+
U E
RL
_
b
–
电位V是相对于参考点的电压。参考点的 电位:Vb=0;a点电位: Va=E-IR0=IR
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
为描述和表征电荷与元件间能量交换的规模及 大小,引入电路物理量电压、电位和电动势。 Wa-Wb 电压的定义式为: Uab = q 电位的定义式为: Va = 电动势的定义式为: 单位换算: Wa-W0 q 三者定义式 的形式相同 因此它们的 单位相同
电工学简明教程全部答案
第一章习题答案A 选择题1.4.1(A ) 1.4.2(C ) 1.4.3(C ) 1.4.4(B ) 1.5.1(B ) 1.5.2(B ) 1.6.1(B ) 1.6.2(B ) 1.8.1(B ) 1.9.1(B ) 1.9.2(B )1.9.3 (B ) 1.11.1(A) 1.12.1(B) 1.12.3 (B) 1.12.4 (B) 1.12.5 (B) B 基本题1.4.5 (1)略 (2)元件1和2为电源 ,元件3,4和5为负载(3)(-560-540+600+320+180)*w=0 平衡 1.4.6 380/(2110/8+R)=8/110,所以R ≈3.7K Ω,W R =(8/110)2×3.7K ≈20W 1.4.7 电阻R=U/I=6/50*310-=120Ω,应选者(a )图. 1.4.8 解:220/(R1+315)=0.35A ,得R1≈314Ω.220/(R2+315)=0.7A , 得R2≈0Ω.1.4.9(1)并联R2前,I1=E/( 0R +2R e +1R )=220/(0.2+0.2+10)≈21.2A.并联R2后,I2=E/( 0R +2R e +1R ∥2R )≈50A.(2)并联R2前,U2=R1*I1=212V,U1=(2R e +1R )*I1=216V. 并联R2后,U2=(1R ∥2R )*I1=200V,U1=2R e +1R ∥2R =210V.(3)并联R2前,P=212*21.2=4.5KW. 并联R2后,P=200*50=10KW.1.5.3 I3=I1+I2=0.31uA ,I4=I5-I3=9.61-0.31=9.3uA ,I6=I2+I4=9.6uA. 1.6.3 因为电桥平衡,所以不管S 断开还是闭合 ab R =5R ∥(1R +3R )∥(2R +4R )=200Ω.1.6.4 解: a U =1U =16V,b U =<[(45+5) ≈5.5]+45>×16/<[(45+5) ∥5.5] ∥5.5+45>≈1.6. c U =(45+5)∥5.5×b U /总R ≈b U /10=0.16V ,同理d R ≈cU/10=0.016V.1.6.5 解:当滑动端位于上端时,2U =(R1+RP )1U /(R1+RP+R2)≈8.41V. 当滑动端位于下端时,2U =R2*1U /(R1+RP+R2)≈5.64V. 所以输出范围为5.64-8.14. 1.6.61.7.1 解:等效电路支路电流方程:IL=I1+I2E2-RO2*I2+RO1*I1-E1=0 RL*IL+RO2*I2-E2=0 带入数据得I1=I2=20A,IL=40A1.8.2解:先利用叠加定理计算R 1上的电流 分成两个分电路 ① U 1单独作用:解A 5212111R )//R (R R U I 43211'1=++=++=② I S 单独作用: 分流A R 545.0112*1稩)//(R R R R I S32144''1=++=++=所以A 56I I I ''1'11=+=, A53I *0.5I 13==1.9.4解:根据KCL 得 则1A 1-2I -I I 123===40V2*1020I R U U 20V,1*20I R U 2212311=+=+====1A 电流源吸收的功率:20W 1*20I U P 111=== 2A 电流源吸收的功率:-80W2*-40I -U P 222===R 1电阻吸收功率:20W 1*20I R P 2231R1===R 2电阻吸收功率:40W 2*10I R P 2222R 2===1.9.5解:将电流源转换成电压源,如下图 则(1//1)1121I 1+++=,53I 3=A1.9.6解:将两个电压源转换成电流源再合并为一个1A 21122-8I =+++=1.9.7解:设E 单独作用u ab ’ = E/4 = 1/4 ×12 = 3V 则两个电流源作用时u ab ’’ = u ab - u ab ’=10-3=7V1.10.1解:设1Ω电阻中的电流为I (从上到下)U o c =4×10-10 = 30V R eq =4ΩI=30/(4+1)= 6A1.10.2解:先利用电源等效变换得下图:AR U I R V U OCOC 124682eq eq =+=Ω==+-=则1.10.3解:先利用网孔电流法解出21,I IAR U I R V I I U A I AI I I I I OCOC 510050410205512014101501020eq eq 21212121-=+=∴=-=--=∴⎩⎨⎧-==⇒⎩⎨⎧-=+-=-1.10.4 解:先用网孔法求出1I114228102471028224)43(1212221I R R R I R U U A I I I A I A I I U I R I R R EQOC 的电流从下到上为该Ω===-=-==⇒⎩⎨⎧=-=⇒⎩⎨⎧===-+1.10.5解:设有两个二端口网络等效为则(a )图等效为有U 1=E 1=4V(b )图等效为有I1=2E1/2R1=4/R1=1A =>R1=4ΩI=4/4+1=4/5A 1.11.4 解: VAVB VAVAVC V B1.12.9 解:1.开关第一次动作uc(0+)=uc(0-)=10v从1-72后, uc(--)=0, t放=RC=10ms Uc(t)=10exp(-100t)V(0<=t<= )Uc(t)=10exp(-1)v=3.68v2.开关第二次动作Uc(t+)=uc(t-)=3.68vUc(--)=10, t充=10/3msUc(t)=10-6.32exp(-300(t-0.01))v Uc(2*10E-2s)=10-6.32exp(-3)v=9.68v3.开关第三次动作Uc(0.02+)=uc(0.02-)=9.68v uc(--)=0 t=10msuc(t)=9.68exp(-100(t-0.02))1.12.10 解: i(0+)=i(0-)=-6/5A I(--)=6/5A T=i/R=9/5sI(t)=6/5-12/5exp(-5/9t)A 利用叠加法得: i(t)=9/5-8/5exp(-5/9t)A1.11.2 解:VX UA S VX UA 212209.23128.51220209.3324S =+-=-=+++-=闭合时,断开时, 1.11.3 解: 利用叠加定理计算7/100'''7200)3//2(2)50(3//2''v 50.27100)3//2(1503//2'v 50.1-=+=∴-=+-=-=+=VA VA VA R R R X R R VA R R R X R R VA 单独作用单独作用1.12.6 解:(a )i(0+)=i(0-)=0,i(∞)=3A(b )i(0+)= i(0-)=0,i(∞)=1.5A (c )i(0+)= i(0-)=6A,i(∞)=0 (d )i(0+)= i(0-)=1.5A,i(∞)=1A1.12.7 解: uc(0+)=uc(0-)=R3I=60V Uc(∞)=0τ=RC=[(R2//R3)+R1]C=10mS ∴ Uc(t)=60e-100ti1(t)=Uc(t)/(R1+(R2//R3))=12e-100t mA1.12.8 解: uc(0+)=uc(0-)=54V Uc(∞)=18v τ=RC=4mS ∴ Uc(t)=36e-250t+181.9.9 解: (1) 利用叠加定理求IU1单独作用:I’=U1/(R1+R)=5AIS单独作用:I’’=R1/(R1+R) IS=1AI=6A(2) KCL: IR1=IS-I=-4AIR3=U1/R3=2AIU1=IR3-IR1=6AUIS=RI+R2IS=10V(3) PU1=60WPIS=20WPR3=20W PR1=16W PR2=8W PR=36PU1+PIS=PR1+PR2+PR3+PR=80W 功率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二版(秦曾煌主编)习题 A选择题2.1.1(2) 2.2.1(2) 2.2.2 (1)2.3.1(1) 2.3.2(3) 2.4.1(2)2.4.2(3) 2.4.3(2) 2.4.4(1)2.5.1(2)(4)2.5.2(1) 2.7.1(1)第2.2.2题2.8.1(3) 2.8.2(2) 2.8.3(3)2.8.4(3)B基本题2.2.3U=220V,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电工学简明教程
电工学简明教程第1章电路及其分析方法1.1电路的作用与组成部分1)组成;电源.负载.中间环节2)作用;实现电能的传输和转换1.2电路模型1)电路模型简称电路1.3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1)在分析与计算电路时,常可任意选定某一方向作为电流的参考方向.所选的电流的参考方向并不一定与电流的实际方向一致2)在参考方向选定之后,电流之值才有正负之分1.4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1)额定电压=U N 额定电流=I N 额定功率=R N2)电压.电流和功率的实际值不一定等于它们的额定值1.6电阻的串联和并联1)两个串联电阻可以用一个等效电阻R来代替,等效的条件是在同一电压U的作用下电流I保持不变.2)等效电阻等于各个串联电阻之和.R=R1+R23)两个并联电阻也可用一个等效电阻R来代替4) 等效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1/R=1/R1+1/R2第2章正弦交流电路2.1正弦电压与电流1)正弦量变化一次所需的时间(秒)称为周期T.每秒内变化的次数称为频率F,它的单位是赫[兹](HZ)2)正弦量在任一瞬间的值称为瞬时值;用小写字母来表示,如i,u及e分别表示电流,电压及电动势的瞬时值.瞬时值中最大的值称为幅值或最大值,用带下标m的大写字母来表示,如Im,Um及Em分别表示电流,电压及电动势的幅值.3)正弦电流,电压和电动势的大小往往不是用它们的幅值,是常用有效值(均方根值)来计量.4)t=0时的相位角称为初相位角或初相位5)两个同频率正弦量的相位角之差或初相位角之差,称为相位角差或相位差,用φ表示6)在电阻元件的交流电路中,电流和电压是同相的(相位差φ=0)7)在电感元件电路中,在相位上电流比电压滞后90°(相位差φ=+90°)8)在电容元件电路中,在相位上电流比电压超前90°(φ=-90°)9)在电阻元件电路中,电压的幅值(或有效值)与电流的幅值(或有效值)之比值,就是电阻R10)在电感元件电路中,电压的幅值(或有效值)与电流的幅值(或有效值)之比值为ωL它的单位为欧[姆]11)在电感元件电路中,电压的幅值(或有效值)与电流的幅值(或有效值)之比值为1/ωC它的单位为欧[姆]12)阻抗的实部为“阻”,虚部为“抗”13)对电感性电路(XL>XC),φ为正;对电容性电路(XL<XC),φ为负14)在交流电路中,平均功率一般不等于电压与电流的有效值的乘积,如将两者的有效值相乘,则得出所谓视在功率S,即S=UI=∣Z∣I²。
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一章总结
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1.1 基本要求
1.了解电路模型及理想电路元件的意义; .了解电路模型及理想电路元件的意义; 2.理解电压、电流参考方向的意义; .理解电压、电流参考方向的意义; 3.了解电源的有载工作 、 开路与短路状态 , 并能理解电 .了解电源的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状态, 功率和额定值的意义; 功率和额定值的意义; 4.掌握 R、L、C 电路元件的伏安关系; . 、 、 电路元件的伏安关系; 5.理解基尔霍夫定律并能正确应用; .理解基尔霍夫定律并能正确应用; 6.掌握用支路电流法、叠加定理、戴维宁定理分析电路 .掌握用支路电流法、叠加定理、 的方法; 的方法; 7.了解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了解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8.了解电路的暂态与稳态以及暂态过程的分析方法。 .了解电路的暂态与稳态以及暂态过程的分析方法。
(1)理想电压源(恒压源) )理想电压源(恒压源) 特点: 是由它本身确定的定值, 身确定的定值 特点:输出电压 U 是由它本身确定的定值,而输出电流 I 是任意的,是由输出电压和外电路决定。 是任意的,是由输出电压和外电路决定。 注意:与理想电压源并联的元件, 注意:与理想电压源并联的元件,其两端的电压等于理想 电压源的电压 电压。 电压源的电压。 (2)理想电流源(恒流源) )理想电流源(恒流源) 特点: 是由它本身确定的定值, 身确定的定值 特点: 输出电流 I 是由它本 身确定的 定值, 而输出电压 U 是任意的,是由输出电流和外电路决定。 是任意的,是由输出电流和外电路决定。 注意: 与理想电流源串联的元件, 注意 : 与理想电流源串联的元件 , 其电流等于理想电流 源的电流 电流。 源的电流。 (3)无源元件 R、L、C ) 、 、 在电压、电流参考方向一致的前提下, 、 、 在电压、电流参考方向一致的前提下, R、L、C 两端的 电压、 电压、电流关系分别为
电工简明教程第一章2
方法之一。只要根据基尔霍夫定律、
欧姆定律列方程,就能得出结果。
缺点:电路中支路数多时,所需方程的个
数较多,求解不方便。
a b
支路数 b=4
须列4个方程式
2-16
1.8 叠加原理 1.8.1 叠加原理
在多个电源同时作用的线性电路(电路参数不随 电压、电流的变化而改变)中,任何支路的电流或任 意两点间的电压,都是各个电源单独作用时所得结果 的代数和。 I1 A I2 I1 ' A I2 ' I1'' A I2'' + _ E1
不 变 量
+ _E
b
I = Is (常数)
Uab的大小、方向均为恒定,
外电路负载对 Uab 无影响。 输出电流 I 可变 ----I 的大小、方向均 由外电路决定
I 的大小、方向均为恒定, 外电路负载对 I 无影响。
变 化 量
端电压Uab 可变 ----Uab 的大小、方向 均由外电路决定
2-32
1.9.3 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I
a
Uab I
Is
Uab
IS b 特点:(1)输出电流不变,其值恒等于电 流源电流 IS; (2)输出电压由外电路决定。
伏 安 特 性
2-28
理想电流源也是理想的电源。如果一个电源的内 阻远较负载电阻为大,即 R0 >>RL 时,则 I ≈ IS ,基 本上恒定,可以认为是理想电流源。晶体管也可近似 地认为是一个理想电流源。
I"= -1A
2-19
1.8.2 应用叠加原理要注意的问题
1. 叠加原理只适用于线性电路(电路参数不随电压、 电流的变化而改变)。
电工学简明教程课件(第一章)ppt
对 A、B、C 三个结点 应用 KCL 可列出: IA = IAB – ICA
IB = IBC – IAB
IC = ICA– IBC 上列三式相加,便得 IA + IB + IC = 0 即 I =0
可见,在任一瞬间通过任一封闭面的电流的代数和 也恒等于零。
第1章 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1.5.2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用来确定回路中各段电压之间的 关系。
[解] P = UI = (–2) 3 W= – 6 W 因为此例中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相同 而 P 为负值,所以 N 发出功率,是电源。 想一想,若根据电压电流 的实际方向应如何分析?
第1章 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1.4.1 电源有载工作 4.额定值与实际值
+
I
额定值是为电气设 备在给定条件下正常运 行而规定的允许值。
第1章 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1.4 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
1.4.3 电源短路 由于某种需要将电路的某一段短路,称为短接。
I
+ E _
R1 有 源 电 路
I 视电路而定 R U=0
U
R0
第1章 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1.5
I1
R1 I2 R2 R3 b
基尔霍夫定律
支路 电路中的每一分支 如 acb ab adb
(对任意波形的电流) (直流电路中)
第1章 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1.5.1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
I4 I1
a I2 I3
若以流向结点的电流为负, 背向结点的电流为正,则根据 KCL,结点 a 可以写出 I1 – I2+ I3 + I4 = 0
[例] 上图中若 I1= 9 A, I2 = –2 A,I4 = 8 A,求 I3 。
电工电子技术 第一章 直流电路
电源电动势 = 外电路的等效电阻 × 电流 即
U I (R Rs )
1.4 电阻串并联
1.4.1 电阻串联
把n个电阻一个接一个地串接起来,就成为串联电路。
U1
U2
R1
U
R2 I
...
Un
Rn
计算公式: R R1 R2 Rn
若 R1 R2 的阻Rn值相等则:
U R IR
U U s IRs
Ps U s I
P UI
P I 2 R
P Ps P
1.5.2 开路状态
将开关K打开,这时电路为开路状态。
1.5.3 短路状态
此时,外电路的电阻可视为零,又由于电源内阻 很Rs 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 为I很大。
1.5.4 电气设备的额定值
0 i2 R2 i3 R3 i6 R6
(4)将六个独立方程联立求解,得各支路电流的值。 联立①结果为:
0 i1 i2 i6
①
0 i2 i3 i4
②
0 i3 i5 i6
③
10 i1 2i2 4i4
④
12 3i3 4i4 5i5
⑤
0 2i2 3i3 6i6
⑥
1.8电压源、电流源及其等效变换
在电路中,各种电气设备和电路元件都有额定值, 只有按额定值使用,即额定工作状态,电气设备和电 路元件的运行才能安全可靠,经常合理,使用寿命才 会长,如下图为三相异步电动机铭牌。
1.6 基尔霍夫定律
遇到一些复杂的电路问题,如下图中的电桥电路时, 运用基本的串并联方法解决起来就非常困难了。
R1
R2
R3
如
i1
i3
i2
i1 i2 i3
电工电子技术 第一章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
I6=I4+I5=12+6=18(mA)
R1 R2 R3 I3
I5
28
2020年2月3日星期一
4.物理意义:KCL是电流的连续 性的体现,也是能量守衡的体现。
5.KCL对各支路电流施加了约束, 而与支路元件的性质无关。
q
q2
q1
29
1.6.3 KVL(电压定律)
20
4.额定值与实际值
2020年2月3日星期一
通常负载都是并联运行的。当负载增加时,电源 输出的功率也相应增加。即电源输出的功率和电流 决定于负载的大小。
既然电源输出的功率和电流决定于负载的大小, 是可大可小的,那么,有没有一个最合适的数值呢? 回答是肯定的,这个合适的值就是额定值。
各种电气设备的电压、电流及功率都有一个额定
P UI
>0负载 -
非关联方向
元件 U
+
18
2020年2月3日星期一
例题
试求电路中各元件的功率,并验证功率平衡。
1A E 5V R0 1Ω
U0
解: I
a P UI 41 4W (吸收)
+ 4V P0 U0I 11 1W (吸收)
4Ω U
R -
PE EI 15 5W (发出)
2020年2月3日星期一
绪论
电工电子技术是一门研究电能在技术领域中应用 的技术基础课,它包括: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两部分。
电路理论: 直流、交流、暂态、非正弦。 电工技术:
磁路和电机: 变压器、电磁铁、
三相异步电动机及控制。
模拟电子线路:半导体器件、分离件放大器、
电子技术:
电路与电子技术简明教程 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电路与电路模型
电路模型
在电路模型中,电池在对外提供电能的同时,内部也消耗一部分电能,所以用一个
理想电压源US和一个内电阻R0串联来表征;电灯泡用一个负载电阻RL表示;开关用S
表示;把全部的元件用导线连接在一起。
手电筒的电路模型
1-2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 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电压
某一元件的电压参考方向(由“+”指向“”)与电流的参考方向(箭头指向)一致,称为 电压与电流的参考方向是关联的,此时电压与电流的参考方向叫做关联参考方向;
否则,称为非关联参考方向。
(a) 关联参考方向
(b)非关联参考方向
电压电流的关联与非关联参考方向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电功率
在电路分析中,电功率是标志电路电能转换的快慢的一个物理量。通常把单位时 间内元件吸收或发出的电能称为电功率,简称功率,用p表示,即
电路负载元件
电容元件
电容所带电量q与端电压u的比值叫做电容元件的电容值,简称电容,用C表示。
Cq u
在SI制中,电容的基本单位为法拉(F),简称法。法拉单位太大,常用单位是微法 (F)和皮法(pF)。 单位换算关系为
1F=106μF=1012pF
电路负载元件
电容元件
电容的伏安关系(关联参考方向)
(a)I>0时
(b) I<0时
电流的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的关系
注意:在没有给定参考方向的情况下,讨论电流的正负是没有意义的。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电压
电压是描述电场力对电荷作功的物理量。电路中某两点a、b间的电压在数值上等于电场力将单位正电
荷由a点移动到b点时所做的功。
电工电子技术第1章
“电阻元件”是电阻器、电烙铁、电炉等实际电路元器 电阻元件”是电阻器、电烙铁、 电阻元件 件的理想元件,即模型。因为在低频电路中, 件的理想元件,即模型。因为在低频电路中,这些实 际元器件所表现的主要特征是把电能转化为热能。 际元器件所表现的主要特征是把电能转化为热能。用 “电阻元件”这样一个理想元件来反映消耗电能的特 电阻元件” 征。 “电感元件”是线圈的理想元件; 电感元件”是线圈的理想元件; 电感元件 “电容元件”是电容器的理想元件。 电容元件”是电容器的理想元件。
理想元件
为了便于对电路进行分析和计算, 为了便于对电路进行分析和计算,我们常把实际元件加以 近似化、理想化,在一定条件下忽略其次要性质, 近似化、理想化,在一定条件下忽略其次要性质,用足以 表征其主要特征的“模型”来表示,即用理想元件来表示。 表征其主要特征的“模型”来表示,即用理想元件来表示。
例
第一章 电路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 电路的组成及主要理量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电路的基本元件 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 简单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
返回主目录
第一节 电路和电路模型
一、电路的组成 电路的组成
电路是各种电气元器件按一定的方式连接起来的总体。 电路是各种电气元器件按一定的方式连接起来的总体。 电路的组成: 电路的组成: 1. 提供电能的部分称为电源; 提供电能的部分称为电源; 2. 消耗或转换电能的部分称为 负载; 负载; 3. 联接及控制电源和负载的部 分如导线、 分如导线、开关等称为中间环 节。
电路模型
由理想元件构成的电路,称为实际电路的“电路模型”。 由理想元件构成的电路,称为实际电路的“电路模型” 是图1-1a所示实际电路的电路模型。 所示实际电路的电路模型。 图1-1b是图 是图 所示实际电路的电路模型
电工电子技术第1章
U 0
I 1 R1 I 2 R2 I 3 R3 E1 0
a
E5 _ + I2 I3 _ E6 d b c
I1 + E1 _
+
2、应用步骤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1)在电路图上标出电流(电压或电动势)的 参考方向。 2)标出回路的绕行方向。 3)根据KVL列方程(与绕行方向一致为正)求解。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KCL的扩展应用
例1
_ +
R2 E2 R4
R3 Is
R1 _
I=?
I=0
E1
+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KCL的扩展应用
I
I =?
例2
5
+ 6V _ 1
2
+ _ 12V 1
I=0
5
P6思考与练习1.3.1
1.3.2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
表明了电路中回路电压间的相互关系
1、内容:
功率
• 物理学中的定义:
设电路任意两点间的电压为U、电流为I,则
这部分电路消耗的功率为:
a + bI U
R
P U I
(W)
问题:
如果参考方向不一致怎么办? 功率有无正负?
功率的计算
a I + U ba I U + b
U、I参考方向一致:
R
P U I
(W)
U、I参考方向不一致:
R
P U I
表明了电路中节点处各支路电流间的相互关系
1、内容:
任一瞬间,流入任一节
I2
点的电流之和等于流出
该节点的电流之和。
I1
I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