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简答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建筑抗震设计简答

建筑抗震设计简答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之杨若古兰创作1、简述两阶段三水准抗震设计方法.答: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规定:进行抗震设计的建筑,其抗震设防目标是:当蒙受低于当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普通不受损坏或不需补缀可继续使用,当蒙受相当于当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可能损坏,经普通补缀或不需补缀仍可继续使用,当蒙受高于当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预估的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具体为两阶段三水准抗震设计方法:第一阶段是在方案安插符合抗震设计准绳的前提下,按与基本烈度绝对应的众值烈度的地震撼参数,用弹性反应谱求得结构在弹性形态下的地震感化效应,然后与其他荷载效应组合,并对结构构件进行承载力验算和变形验算,包管第一水准下须要的承载力可靠度,满足第二水准烈度的设防请求(损坏可修),通过概念设计和构造措施来满足第三水准的设防请求;对大多数结构,普通可只进行第一阶段的设计.对于少数结构,如有特殊请求的建筑,还要进行第二阶段设计,即按与基本烈度绝对应的罕遇烈度的地震撼参数进行结构弹塑性层间变形验算,以包管其满足第三水准的设防请求.2、简述确定水平地震感化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次要步调.(1)计算多自在度结构的自振周期及响应振型;(2)求出对应于每一振型的最大地震感化(同一振型中各质点地震感化将同时达到最大值);(3)求出每一振型响应的地震感化效应;(4)将这些效应进行组合,以求得结构的地震感化效应.3、简述抗震设防烈度如何取值.答:普通情况下,抗震设防烈度可采取中国地震撼参数区划图的地震基本烈度(或与本规范设计基当地震加速度值对应的烈度值).对已编制抗震设防区划的城市,可按批准的抗震设防烈度或设计地震撼参数进行抗震设防.4、简述框架节点抗震设计的基来源根基则.节点的承载力不该低于其连接构件的承载力;多遇地震时节点应在弹性范围内工作;罕遇地震时节点承载力的降低不得危及竖向荷载的传递;梁柱纵筋在节点区内应有可靠的锚固;节点配筋不该使施工过分困难.5、简述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的震害情况.答:1. 共振效应惹起的震害;2. 结构安插分歧理惹起的震害;3. 柱、梁和节点的震害;4. 填充墙的震害;5. 抗震墙的震害.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楼层屈服强度系数”的概念及感化是什么?答:楼层屈服强度系数是指按构件实际配筋和材料强度尺度值计算的楼层受剪承载力和按罕遇地震感化计算的楼层弹性地震剪力的比值.感化:判断结构的单薄层地位.2、什么是《抗震规范》“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① 小震不坏 在建筑物使用期间内可碰到的多遇地震(小震),即相当于比设防烈度低1.5度的地震感化下,建筑结构应坚持弹性形态而不损坏,按这类受力形态进行内力计算和截面设计. ② 中震可修 即在设防烈度下,建筑结构可以出现损坏,经补缀后仍可以继续使用,并包管生命和设备的平安.③ 大震不倒 当遭受了千年不遇的罕遇地震(大震),建筑物会严重损坏,但请求不倒塌,包管生命平安.所谓大震,普通指超出设计烈度1~1.5度的地震.3、什么是剪压比?为何要限制梁剪压比? 剪压比即0c bh f V梁塑性铰区截面的剪压比对梁的延性、耗能能力及坚持梁的强度、刚度有明显的影响,当剪压比大于0.15时,量的强度和刚度有明显的退化景象,此时再添加箍筋,也不克不及发挥感化. 4、多道抗震防线的概念?举例说明? 多道抗震防线:(1)一抗震结构体系,应有若干个延性较好的分体系构成,并由延性较好的结构构件连接起来协同工作.如:框架—抗震墙体系是由延性框架和抗震墙两个零碎构成;双肢或多肢抗震墙体系由若干个单肢墙分零碎构成.(2)抗震结构体系应有最大可能数量的内部、内部赘余度,有认识地建立一系列分布的屈服区,以使结构能够接收和耗散大量的地震能量,一旦破坏也易于修复.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如何进行抗震设计中的二阶段设计?(1)第一阶段设计对绝大多数建筑结构,应满足第一、二水准的设计请求,即按照第一水准(多遇地震)的地震参数进行地震感化计算、结构分析和构件内力计算,按规范进行截面设计,然后采纳响应的构造措施,达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的请求.(2)第二阶段设计对特别次要的建筑和地震时容易倒塌的结构,除进行第一阶段设计外,还要进行单薄层部位的弹塑性变形验算和采纳响应的构造措施,使单薄层的水平位移不超出答应的弹塑性位移,实现第三水准的请求.2、如何确定结构的单薄层?根据楼层屈服强度系数确定,对楼层屈服强度系数沿高度分布均匀的结构,单薄层可取在底层,对楼层屈服强度系数沿高度分布不均匀的结构,单薄层可取其绝对较小的楼层,普通不超出2-3处.3、影响框架梁柱延性的身分有哪些?影响框架梁延性及其耗能能力的身分很多,次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纵筋配筋率、剪压比、跨高比、塑性铰区的箍筋用量.4、砌体结构房屋的概念设计包含哪几个方面?(1)建筑平面及结构安插(2)房屋总高和层数符合规范请求(3)高宽比符合请求(4)抗震墙间距满足规范请求(5)砌体墙段的局部尺寸符合限值。

抗震原理简答题

抗震原理简答题

1、简述两阶段设计方法的基本内容?(6分)答:第一阶段设计:按多遇地震烈度对应的地震作用效应和其它荷载效应的组合验算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和结构的弹性变形;(3分)第二阶段设计:按罕遇地震烈度对应的地震作用效应验算结构的弹塑性变形。

(3分)2、哪些情况下可不进行结构强度抗震验算?(6分)下列情况可不进行结构强度抗震验算,但仍应符合有关构造措施:1)6度时的建筑(建造于Ⅳ类场地上较高的高层建筑与高耸结构除外);(3分)2)7度时Ⅰ、Ⅱ类场地、柱高不超过10米且两端有山墙的单跨或多跨等高的钢筋混凝土厂房(锯齿形厂房除外),或柱顶标高不超过4.5米,两端均有山墙的单跨或多跨等高的砖柱厂房。

(3分)3、简述砌体结构楼层地震剪力分配原则?(6分)答:楼层地震剪力一般假定由各层与其方向一致的各抗震墙体共同承担。

在各墙体间的分配主要取决于楼盖的水平刚度和各墙体的抗侧移刚度。

(2分)(1)横向地震剪力分配:1.刚性楼盖:按各抗震横墙的侧移刚度比例分配于各墙体(1分);2.柔性楼盖:按各墙体所承担的重力荷载比例进行分配(1分);3.中等刚性楼盖:采用前述两种分配算法的平均值(1分)。

(2)纵向楼层地震剪力的分配:按各纵墙侧移刚度比例分配(1分)。

4、框架结构设计中为什么要求“强柱弱梁”,如何满足?(6分)答:框架结构设计中要控制梁、柱的相对强度,使塑性铰首先在梁端出现,尽量避免或减少柱子中的塑性铰,保证梁端的破坏先于柱端的破坏,防止柱先倒塌。

(2分)内力调整方法:1)对同一节点,使其在地震作用组合下,柱端的弯矩设计值略大于梁端的弯矩设计值或抗弯能力;(2分)2)一、二、三级框架结构底层柱下端截面弯矩设计值,应分别乘以增大系数1.5、1.25、1.15;(2分)5、单层厂房横向抗震计算应考虑哪些因素进行内力调整?(6分)答:1)考虑空间工作作用和扭转影响的内力调整;(2分)2)对高低跨交接处上柱的地震作用效应的调整;(2分)3) 考虑吊车桥架自重引起的地震作用效应,并乘以效应增大系数。

防震减灾知识测试题及其答案

防震减灾知识测试题及其答案

防震减灾知识测试题及其答案一、选择题1. 地震是由什么引起的?A. 风力B. 电力C. 地球运动D. 水力答案:C. 地球运动2. 以下哪个不是减少地震危害的措施?A. 建造抗震建筑B. 加固老旧建筑C. 提高地震预警系统能力D. 加大地震发生频率答案:D. 加大地震发生频率3. 震中是指什么地方?A. 发生地震的地方B. 地震波传播最快的地方C. 地震波幅度最大的地方D. 距离地震中心最近的地方答案:A. 发生地震的地方4. 以下哪个不是地震前的预兆?A. 岩石变形B. 地表地貌变化C. 动物异常行为D. 雨水增加答案:D. 雨水增加5. 震源深度越浅,地震对地表产生的破坏力越大。

A. 对B. 错答案:A. 对二、填空题1. 地震的强度通常使用哪个指标来表示?答案:里氏震级2. 地震波传播最慢的波是什么波?答案:S波3. 地震烈度是根据地震对地表破坏程度进行评定的,常用的评定标准是什么?答案:中国地震烈度表4. 地震的发生是随机的,无法预测。

答案:对5. 地震后,我们应该迅速撤离危险区域,避免继续受到伤害。

答案:对三、简答题1. 简述地震预警系统的作用和原理。

答案:地震预警系统的作用是在地震发生前,提前预警可能受到地震影响的区域,使人们有更多的时间采取逃生或防护措施。

该系统通过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差异,利用地震台网的观测数据来进行地震预警。

当地震波从震源传播到某个地震台网的观测点时,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的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差异,可以预测地震波到达其他地区所需的时间,从而提前发出预警信号。

2. 简述抗震建筑的设计原则。

答案:抗震建筑的设计原则包括以下几点:- 结构合理:建筑结构应采用合理的构造形式和强度设计,使其能够在地震发生时承受地震力的作用。

- 刚性足够:建筑物应具备足够的刚性,能够抵抗地震引起的变形和振动,减小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

- 疏散通道畅通:建筑物内部应设置合适的疏散通道,确保人员在地震发生时能够迅速撤离。

防震减灾知识测试题及其答案

防震减灾知识测试题及其答案

防震减灾知识测试题及其答案1. 什么是地震?地震是地球上地壳中发生的震动现象。

地壳中的岩石在地质运动的作用下产生应力,当应力超过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石发生破裂释放能量,导致地震的发生。

2. 什么是地震的震级和震源?地震的震级是用于表示地震能量大小的指标,常用的是里氏震级和矩震级。

震级越高,地震的能量越大。

地震的震源是指地震发生的具体位置,通常是地壳中的断层带或破裂面。

3. 地震的破坏因素有哪些?地震的破坏因素包括地震本身的震级和震源位置、地震波的传播特性、建筑物的结构和材料、地基的稳定性等。

4. 防震减灾的基本原则是什么?防震减灾的基本原则是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基本原则包括预防、减轻和恢复三个方面。

5. 防震减灾的措施有哪些?防震减灾的措施包括建筑物的抗震设计、加固和改造、地震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设、地震应急救援体系的建立、公众的地震教育和安全意识提高等。

6. 地震应急避险措施有哪些?地震应急避险措施包括室内和室外的避震方法。

室内避震方法包括躲避到坚固的桌子、床下、门框等避难点,保护头部和颈部。

室外避震方法包括远离高大建筑物和危险物品,躲避到开阔地带等。

7. 如何进行地震安全教育?地震安全教育包括普及地震知识、研究地震应急避险技能和培养地震安全意识等。

可以通过举办地震安全讲座、开展地震演和推广地震安全手册等方式进行地震安全教育。

8. 地震预警系统是什么?地震预警系统是一种通过监测地震前兆信号,提前发出地震警报的系统。

它可以在地震波到达之前几秒到几十秒的时间内,提供给人们逃生避险的宝贵时间。

9. 如何应对地震灾害后的救援工作?地震灾害后的救援工作包括搜救被困人员、提供紧急救护、恢复基础设施、提供生活救助等。

应当建立完善的地震救援体系,提前做好灾后救援的准备工作,并与相关机构进行协调合作。

10. 如何评估地震灾害的损失?评估地震灾害的损失可以通过统计受灾人口和房屋损坏情况、估算经济损失、分析社会影响等方式进行。

防震减灾专题知识竞赛题目及答案

防震减灾专题知识竞赛题目及答案

防震减灾专题知识竞赛题目及答案题目一震中与震源有何区别?答案一:震中是指地震波在地表上最先到达的点,一般是地震的发生地点;而震源是指地震发生的具体位置,即地震的起源位置。

题目二什么是地震烈度?如何判断地震烈度?答案二:地震烈度是用来描述地震对地表造成破坏程度的指标。

判断地震烈度可以通过观察地震对房屋、道路、桥梁等建筑物和设施造成的破坏程度,以及人们感受到的地面晃动情况来进行评估。

题目三什么是地震预警系统?它如何工作?答案三:地震预警系统是一种能够提前发现地震并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的系统。

它通过监测地震波传播速度和强度的变化来判断地震的规模和位置,然后将预警信息通过各种渠道传递给受影响地区的人们,以便他们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题目四震中距离越远,地震烈度会越大吗?答案四:不一定。

地震烈度与震中距离并不直接相关。

地震烈度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地震的规模、震源深度、岩石性质等。

因此,即使距离震中较远,如果地震规模较大或者震源较浅,地震烈度仍然可能很高。

题目五地震时,我们应该采取哪些紧急避险措施?答案五:地震时,我们应该采取以下紧急避险措施:- 在室内,迅速躲到桌子下或者靠近坚固结构的角落,保护头部和颈部;- 远离窗户、玻璃、吊灯等易碎物品,以免受伤;- 尽量不要使用电梯,选择安全的楼梯下楼;- 在室外,远离高大建筑物、电线杆等可能倒塌的危险区域;- 避免靠近山体、河岸等可能发生滑坡或泥石流的地方。

以上就是防震减灾专题知识竞赛题目及答案。

希望能增加大家对防震减灾知识的了解和认识,提高应对地震的能力。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的试题与答案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的试题与答案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的试题与答案试题一1. 什么是地震?- 地震是地球上地壳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

2. 地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地震的主要原因是地壳板块运动引起的地壳应力积累和释放。

3. 什么是震源?- 震源是地震能量释放的地点,通常位于地壳深处。

4. 什么是震中?- 震中是震源在地表上的垂直投影点,也是地震发生的地点。

5. 地震的强度如何衡量?- 地震的强度可以通过震级来衡量,常用的震级标准有里氏震级和矩震级。

试题二1. 什么是地震烈度?- 地震烈度是描述地震对地面破坏程度的指标,常用的烈度标准有中国大陆地区的《地震烈度表》。

2. 震中附近地震烈度最高的地方通常是什么样的地形?- 震中附近地震烈度最高的地方通常是软弱地基或受侵蚀的地层,如河床沖积层、湖底沉积物等。

3. 什么是地震波?- 地震波是地震能量在地球内部传播的波动,主要包括纵波和横波。

4. 什么是地震预警?- 地震预警是利用地震波传播速度较慢的特点,在地震发生前几秒到几十秒的时间内提前发出警报,以便采取防护措施。

5. 震中附近的地区在地震发生后可能遭受到哪些次生灾害?- 震中附近的地区在地震发生后可能遭受到次生灾害,如地震海啸、地震火灾、地震滑坡等。

试题三1. 在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 在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迅速躲避到安全的地方,如桌子底下、门窗旁边等,保护好头部和颈部。

2. 地震过后,我们应该如何处理伤员?- 地震过后,我们应该迅速组织救援力量进行伤员救助,将伤员转移到安全地点进行治疗。

3. 什么是避震设防?- 避震设防是指在建筑物设计、建设和使用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和减轻地震灾害损失。

4. 地震烈度越高,建筑物所受到的破坏程度越大,是否正确?- 正确。

5. 震中附近的地区在地震发生前是否可以通过一些迹象预测地震?- 是的,地震前常会出现一些地震前兆,如地震云、地下水位变化、地磁异常等,可以用于地震预测。

防震抗灾知识问答题目及解答

防震抗灾知识问答题目及解答

防震抗灾知识问答题目及解答1. 什么是地震?地震是地球上发生的一种自然灾害,是由地壳板块运动引起的地球震动。

地震会导致地面摇晃、建筑物倒塌以及其他大规模破坏。

2. 为什么地震会造成灾害?地震造成灾害的原因包括地震本身的能量释放和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

地震释放的能量会导致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破坏,同时可能引发山体滑坡、洪水、火灾等次生灾害。

3. 如何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使用抗震设计和建筑材料- 加固建筑结构,如增加钢筋混凝土柱、墙等- 安装地震减震装置,如减震器和隔震系统- 定期检查和维护建筑物的结构完整性4. 地震预警系统是什么?地震预警系统是一种通过监测地震波传播速度来提前发出地震警报的系统。

它可以在地震波到达目标地区之前几秒到几十秒的时间内提供警报,让人们有足够的时间采取安全措施。

5. 在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采取哪些行动?在地震发生时,应该采取以下行动:- 尽量保持冷静,避免惊慌- 迅速寻找避难场所,如桌子下、门框旁边等结构坚固的地方- 远离窗户、玻璃、壁橱等可能会破裂或倒塌的物体- 尽量避免使用电梯,选择使用楼梯下楼- 在地震结束后,小心检查周围环境是否存在危险物品或破坏的建筑物6. 如何制定地震应急预案?制定地震应急预案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了解地震的风险和可能的影响- 确定家庭或工作场所的安全区域和避难场所- 准备地震应急包,包括食物、水、急救用品等生活必需品- 制定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计划,确保在地震发生时能够互相联系- 参与地震演和培训,提高应对地震的能力和反应速度7. 地震后的救援工作包括哪些方面?地震后的救援工作包括以下方面:- 搜索和救援被困人员- 提供紧急医疗援助和急救服务- 提供食物、水和其他基本生活物资- 清理瓦砾和废墟,恢复基础设施- 提供心理支持和灾后重建指导8. 地震灾害应对中的心理健康支持很重要吗?是的,地震灾害应对中的心理健康支持非常重要。

抗震结构设计(简答题)

抗震结构设计(简答题)

抗震结构设计(简答题)1、简述地基土液化原因答:地震时,饱和砂土和粉土的颗粒在强烈振动下发生相对位移,从而使土的颗粒结构趋于密实,如土本身的渗透系数较小,则将使其孔隙水在短时间内未能排出而受到挤压,这将使孔隙水压力急剧上升。

当孔隙水压力增加到与剪切面上的法向压应力接近或相等时,砂土或粉土受到的有效压应力下降乃至完全消失。

这时,砂土颗粒局部或全部将处于悬浮状态,土体的抗剪强度等于零,形成了犹如“液体”的现象,即称为场地土达到液化状态。

影响地基土液化的主要因素:(1).土的地质年代和组成(2)土层的相对密度(3)土层的埋深和地下水位的深度(4).地震烈度和地震持续时间2、简述结构的抗震变形验算内容答:(1)多遇地震作用下的结构抗震变形验算(2)罕遇地震作用下的结构抗震变形验算a.结构弹塑性变形的控制与计算b.结构弹塑性层间位移的控制与计算。

3、建筑抗震概念设计的主要内容答:(1)场地选择(2)建筑的平面布置(3)结构选型与结构布置(4)多道抗震防线(5)刚度、承载力和延性的匹配(6)确保结构的整体性(7)非结构部件处理4、简述结构隔震设计中基础隔震的原理答:即是通过设置隔震装置系统形成隔震层,延长结构的周期,适当增加结构的阻尼,使结构的加速度反应大大减小,同时使结构的位移集中于隔震层,上部结构像刚体一样,自身相对位移很小,结构基本处于弹性工作状态,从而使建筑物不产生破坏或倒塌。

5、多层钢筋混凝土房屋的主要震害有哪些?(1)共振效应引起的震害(2)结构平面或竖向布置不当引起的震害(3)框架柱、梁、或节点的震害(4)框架砖填充墙的危害(5)抗震墙的震害。

6、框架节点的抗震设计准则:(1).节点的承载力不应低于其连接构件(梁、柱)的承载力(2).多遇地震时,节点应在弹性范围内工作(3).罕遇地震时,节点承载力的降低不得危及竖向荷载的传递(4).梁柱纵筋在节点区应有可靠的锚固(5).节点配筋不应使施工过分困难。

防震抗灾知识问答题目及解答

防震抗灾知识问答题目及解答

防震抗灾知识问答题目及解答
1. 什么是地震?
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一种现象,导致地壳的震动和变形。

2. 为什么地震会造成破坏?
地震造成破坏的主要原因是地震波传播导致的建筑物振动,超
出建筑物可承受的极限,从而导致倒塌、破裂等破坏。

3. 如何预防地震?
预防地震的主要措施包括地震建筑设计规范的遵守,采用抗震
结构和抗震设备,以及加强地震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设。

4. 如何在地震发生时保护自己?
在地震发生时,应尽量躲避窗户、天花板和其他可能掉落物品
的地方,迅速躲到桌子下或者坚固的家具旁边,保护头部和颈部。

5. 什么是抗震设备?
抗震设备是指用于减少建筑物在地震中受力和振动的装置,常
见的抗震设备包括隔震设备、阻尼器等。

6. 如何进行地震应急预案?
地震应急预案包括组织人员疏散、提供临时避难所、救援伤员和灭火等措施,需要在地震前进行充分的准备和演练。

7. 地震预警系统是什么?
地震预警系统是通过监测地震波传播速度和震级,提前向公众发出地震预警信息,以便人们有足够的时间采取防护措施。

8. 如何保护建筑物免受地震破坏?
保护建筑物免受地震破坏的方法包括合理的抗震设计、加固和改造老旧建筑、使用抗震材料和装置等。

9. 地震和火灾之间有什么关系?
地震可能导致火灾的发生,地震破坏了电力系统和燃气管道,造成火灾风险增加。

10. 地震对人体健康有哪些影响?
地震可能导致人员伤亡、精神创伤、疾病传播和饮用水污染等健康问题。

以上是关于防震抗灾知识的问答题目及解答。

希望这些知识能够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应对地震灾害。

抗震简答题(含答案)

抗震简答题(含答案)

抗震简答题(含答案)1、从地震时地面建筑物的破坏现象来看:震级较大、震中距较远的地震对长周期的结构的破坏,比同样地震烈度而震级较小、震中距较近的地震造成的破坏要重。

试解释该现象的原因。

解答:地震波在由震源向外扩散传播时短周期分量衰减快而长周期分量衰减慢,历次地震表明,大震级、远震中距地震记录的长周期分量明显比小震级、近震中距地震记录的大,因而对周期较长的高层建筑的影响较大,其震害也较重。

此外,长周期地震波在软土地基中放大较多,与周期较长的柔性结构产生共振现象。

2、简述框架抗震设计时,有哪些改善框架柱延性的措施?解答:(1)强柱弱梁,使柱尽量不出现塑性铰;(2)在弯曲破坏之前不发生剪切破坏,使柱有足够的抗剪能力;(3)控制柱的轴压比不要太大(4)加强约束,配置必要的约束箍筋。

3、什么是动力系数、地震系数和水平地震影响系数?三者之间有何关系?解答:动力系数为单自由度弹性体系的最大加速度反应与地面运动最大加速度的比值,它是无量纲的,主要反应结构的动力效应;地震系数是地面运动最大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它反应该地区基本烈度的大小。

基本烈度愈高,K值愈大,而与结构性能无关;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是单自由度弹性体系的最大绝对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水平地震影响系数等于动力系数与地震系数的乘积。

4、以框架柱和抗震墙为例,简述采取哪些措施来保证结构形成理想的总体屈服机制?解答:对于框架结构,理想的屈服机制是让框架梁首先进入屈服,形成梁铰机制,以吸收和耗散地震能量,防止塑性铰在柱子首先出现(底层柱除根部外),形成耗能性能差的柱铰机制。

为此,应合理选择构件尺寸和配筋,体现“强柱弱梁”、“强剪弱弯”的设计原则,要控制柱子的轴压比和剪压比,加强对混凝土的约束,提高构件,特别是预期首先屈服部位的变形能力,以增加结构延性。

为使抗震墙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设计中应遵守以下原则:在发生弯曲破坏之前,不允许发生斜拉、斜压或剪压等剪切破坏形式和其他脆性破坏形式,采用合理的构造措施。

抗震房屋试题及答案

抗震房屋试题及答案

抗震房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抗震房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A. 提高房屋的美观性B. 增加房屋的使用面积C. 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D. 降低房屋的建造成本答案:C2. 以下哪项不是抗震房屋设计中常用的结构形式?()A. 框架结构B. 剪力墙结构C. 砖混结构D. 筒体结构答案:C3. 抗震房屋设计中,以下哪项不是必须考虑的因素?()A. 地震烈度B. 土壤类型C. 建筑物高度D. 建筑物的颜色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 抗震房屋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哪些因素?()A. 地震烈度B. 建筑物的用途C. 建筑物的地理位置D. 建筑物的外观设计答案:A, B, C2. 在抗震房屋设计中,以下哪些措施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A. 增加建筑物的层数B. 使用高强度材料C. 优化结构布局D. 加强地基处理答案:B, C, D三、判断题1. 抗震房屋设计时,地震烈度越高,建筑物的抗震要求就越低。

()答案:错误2. 抗震房屋设计中,建筑物的地基处理是提高抗震性能的关键。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 请简述抗震房屋设计中的“三防”原则。

答案:抗震房屋设计中的“三防”原则指的是防震、防裂、防倒塌。

防震是指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使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能够吸收和分散地震能量,减少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

防裂是指通过控制建筑物的裂缝发展,防止裂缝扩展导致结构破坏。

防倒塌是指通过加强建筑物的整体性和稳定性,确保在强烈地震作用下建筑物不会发生整体倒塌。

2. 请列举抗震房屋设计中常用的几种隔震技术。

答案:抗震房屋设计中常用的隔震技术包括:基础隔震、结构隔震、设备隔震等。

基础隔震是通过在建筑物基础和地面之间设置隔震装置,减少地震对上部结构的影响。

结构隔震是在建筑物的某些部位设置隔震装置,如隔震支座,以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设备隔震是针对建筑物内部的重要设备,通过设置隔震装置,保护设备在地震中不受损害。

五、论述题1. 论述抗震房屋设计中应如何考虑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与经济性的关系。

抗震房屋试题答案

抗震房屋试题答案

抗震房屋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抗震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提高建筑物的美观度B. 增加建筑物的使用面积C. 减少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D. 降低建筑成本答案:C2. 下列哪种结构类型在抗震设计中较为常见?A. 框架结构B. 砖混结构C. 钢结构D. 木结构答案:A3. 地震力属于哪种性质的力?A. 静态力B. 动态力C. 恒定力D. 非恒定力答案:B4. 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烈度是根据什么来确定的?A. 建筑物的用途B. 建筑物的结构类型C. 所在地区的地震活动性D. 建筑材料的种类答案:C5. 在抗震设计中,建筑物的基础设计应考虑哪些因素?A. 土壤的承载能力B. 地下水位的高低C.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二、填空题1. 抗震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是________,即在地震作用下,建筑物应保持整体稳定,避免________。

答案:小震不坏,倒塌2. 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会引起地面的________和________,从而对建筑物产生破坏作用。

答案:振动,液化3. 在抗震设计中,建筑物的________和________是保证其安全的关键。

答案:刚度,强度4. 为了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设计时应尽量避免________和________的布局。

答案:不规则,不均匀5. 抗震设防烈度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个地区内可能发生的最强烈地震的________。

答案:概率三、简答题1. 请简述抗震设计中“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的区别。

答:在抗震设计中,“生命安全”指的是确保地震发生时建筑物不会发生倒塌,保障人员的生命不受威胁。

而“财产安全”则是指在保证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地震对建筑物及内部设施的破坏,以降低经济损失。

2. 为什么需要对建筑物进行抗震加固?答: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年久失修、设计标准提高、地震活动性变化等原因,导致其抗震能力下降。

抗震加固可以提高这些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减少地震时的破坏,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防震减灾相关问题及其答案

防震减灾相关问题及其答案

防震减灾相关问题及其答案1. 什么是防震减灾?防震减灾是指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和策略来减少地震对人类和财产造成的损害。

这包括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设计和建造,救援和紧急响应措施,以及公众教育和意识提高。

2. 防震减灾的重要性是什么?防震减灾的重要性在于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减少财产损失。

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其破坏力巨大,可能导致大量伤亡和经济崩溃。

通过采取防震减灾措施,可以降低地震对社会的影响,并提高抵御和恢复能力。

3. 防震减灾的主要措施有哪些?主要的防震减灾措施包括:- 建筑物设计和加固:建筑物应采用抗震设计标准,并加固已有建筑物以提高其抗震能力。

- 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桥梁、道路、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的抗震设计和建设。

- 紧急响应和救援:建立健全的紧急响应机制,包括救援队伍、预警系统和应急设施等。

- 公众教育和意识提高:提供地震知识和应对技能的教育,提高公众对地震风险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4. 防震减灾的挑战是什么?防震减灾面临的挑战包括:- 资金和资源限制:实施防震减灾需要大量的资金和资源投入,对于一些贫困地区或发展中国家来说可能难以承担。

- 技术和专业知识:防震减灾需要专业的工程设计和建设技术,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和技术可能导致措施效果不佳。

- 公众意识和参与:公众对防震减灾的认识和参与程度不足,可能导致措施的执行和效果受限。

5. 地震预警系统有用吗?地震预警系统可以在地震发生前几秒到几十秒的时间内提供预警信息,可以让人们有更多时间采取避难和保护措施。

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地震造成的伤亡和破坏。

然而,地震预警系统并不能预测地震的具体发生时间和地点,只能提供预警信息,因此仍然需要其他防震减灾措施的配合。

6. 防震减灾的效果如何评估?防震减灾的效果可以通过以下指标进行评估:- 人员伤亡和死亡人数:防震减灾措施的效果可以从减少人员伤亡和死亡人数的角度进行评估。

- 建筑物损坏程度:防震设计和加固措施可以通过减少建筑物的损坏程度来评估其效果。

建筑结构抗震简答题汇总

建筑结构抗震简答题汇总

x(t)=co只([QW" sin co (t - s 抗震题目汇总一、简答题1、什么是地震烈度?我国地震烈度的划分主要是根据三类大的情况进行分类,当存在地面强震记录资料的地方时还会参考了地面加速度和速度的峰值测量结果作为综合评定烈度的依据,请问烈度划分的这三大类情况是什么?什么是设防烈度?请说明我国设防烈度确定的数学模型和基本参数。

•地震烈度是地震对地面影响的强烈程度,主要依据宏观的地震影响和破坏现象来判断,如从人们的感觉、物体的反应、房屋建筑物的破坏和地面现象的改观等方面。

是表示某一区域范围内地面和各种建筑物受到一次地震影响的平均强弱程度的一个指标,是地震作用的一个总评价。

• 2008年颁布的中国烈度考虑了人的感觉、房屋震害、其他震害现象和地面水平向地震动参数等指标。

烈度划分的这三大类情况是人的感觉、房屋震害、其他震害现象;其中,I -V度以地面上人的感觉及其他震害为主;VI-X度以房屋震害和其他震害现象综合考虑, 人的感觉仅供参考;XI-XII度以地表震害现象为主。

凡有地面强震记录资料的地方,地面峰值加速度和峰值速度可作为综合评定烈度的依据。

•抗震设防烈度是指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的,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

抗震设防烈度反映的是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发生的最大地震影响,而非某次地震发生以后对某个地区的影响程度,也是衡量设计地震作用大小的一个指标。

我国规范采用的是极值川型模型,风险水平为50年,超越概率10%,以此确定设防烈度(习惯称为中震)。

2、假如你将派往某地调查某次地震后的震害情况,请你设计震害调查的方案,详细描述方案的要点及设置理由。

•了解地区的场地土分类情况,确定抽样比例,可以自然村或城镇分区进行,但不小于1 平方公里;•实地调查、访谈、目测与仪器测试相结合;•按基本完好、轻微破坏、中等破坏、严重破坏及毁坏等进行房屋震害程度分类;•根据人的感受、房屋震害指数、其他现象、地震动参数、地表现象等分析烈度;3、试从Duhamel积分表达式x(f) ------ sin 3, (t - ,讨论影响结构地震co -反应的外激励因素和结构自身因素有哪些?什么是地震加速度反应谱,试给出地震加速度反应谱的表达式,并从基本概念出发解释地震反应谱理论为何被称为“准动力理论”。

抗震结构设计(简答题)

抗震结构设计(简答题)

抗震结构设计(简答题)抗震结构设计(简答题)1、简述地基土液化原因答:地震时,饱和砂土和粉土的颗粒在强烈振动下发生相对位移,从而使土的颗粒结构趋于密实,如土本身的渗透系数较小,则将使其孔隙水在短时间内未能排出而受到挤压,这将使孔隙水压力急剧上升。

当孔隙水压力增加到与剪切面上的法向压应力接近或相等时,砂土或粉土受到的有效压应力下降乃至完全消失。

这时,砂土颗粒局部或全部将处于悬浮状态,土体的抗剪强度等于零,形成了犹如“液体”的现象,即称为场地土达到液化状态。

影响地基土液化的主要因素:(1).土的地质年代和组成(2)土层的相对密度(3)土层的埋深和地下水位的深度(4).地震烈度和地震持续时间2、简述结构的抗震变形验算内容答:(1)多遇地震作用下的结构抗震变形验算(2)罕遇地震作用下的结构抗震变形验算a.结构弹塑性变形的控制与计算b.结构弹塑性层间位移的控制与计算。

3、建筑抗震概念设计的主要内容答:(1)场地选择(2)建筑的平面布置(3)结构选型与结构布置(4)多道抗震防线(5)刚度、承载力和延性的匹配(6)确保结构的整体性(7)非结构部件处理4、简述结构隔震设计中基础隔震的原理答:即是通过设置隔震装置系统形成隔震层,延长结构的周期,适当增加结构的阻尼,使结构的加速度反应大大减小,同时使结构的位移集中于隔震层,上部结构像刚体一样,自身相对位移很小,结构基本处于弹性工作状态,从而使建筑物不产生破坏或倒塌。

5、多层钢筋混凝土房屋的主要震害有哪些?(1)共振效应引起的震害(2)结构平面或竖向布置不当引起的震害(3)框架柱、梁、或节点的震害(4)框架砖填充墙的危害(5)抗震墙的震害。

6、框架节点的抗震设计准则:(1).节点的承载力不应低于其连接构件(梁、柱)的承载力(2).多遇地震时,节点应在弹性范围内工作(3).罕遇地震时,节点承载力的降低不得危及竖向荷载的传递(4).梁柱纵筋在节点区应有可靠的锚固(5).节点配筋不应使施工过分困难。

抗震期末考试简答题

抗震期末考试简答题

抗震简答题1、为什么不用地震震级,而是用烈度作为抗震设防的依据?地震设防的目的是通过建筑物加固或其他措施,尽量减少发生地震时建筑物倒塌、损毁,从而减轻经济损失及人员伤亡。

一个地方发生地震建筑物的损毁情况不能用地震震级衡量,而要用烈度衡量。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有多个烈度。

烈度表示发生地震时建筑物的破坏程度,烈度越大建筑物损毁越严重。

因此抗震设防的依据应是地震烈度,而不是震级。

2、解释抗震设计中“规则”的含义。

如何处理不规则结构?“规则”的含义有:建筑及其抗侧力结构的平面布置宜规则、对称,应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建筑的立面和竖向剖面宜规则,结构的侧向刚度宜均匀变化,竖向抗侧力构件的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宜自下而上逐渐减小,避免抗侧力结构的侧向刚度和承载力突变。

不规则的建筑,在结构设计时要进行水平地震作用计算和内力调整,并应对薄弱部位采取有效的抗震构造措施。

3、动力系数的含义是什么?它与水平地震影响系数间的关系是什么?答:动力系数是单质点弹性体系的最大绝对加速度反应与地震地面运动最大加速度的比值。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是地震系数与动力系数的乘积。

4、何为概念设计?结构设计时,何时应考虑概念设计(从烈度的角度)?何时应该进行抗震计算(从烈度的角度)?答:为了保证结构具有足够的抗震可靠性,在进行结构的抗震设计时,必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着重从建筑物的总体上进行抗震设计,这就是结构概念设计。

抗震设防烈度6度以下,对乙类建筑以下应考虑概念设计.抗震设防烈度6度以上,应进行抗震计算.5、对建筑抗震有利地段有哪些?危险地段有哪些?答:有利地段包括坚硬土或开阔平坦、密实均匀的中硬土等;危险地段包括地震时可能发生滑坡、崩塌、地陷、地裂、泥石流等及发震断裂带上可能发生地表错位的部位。

6、为什么短柱是危险的?答:因为短柱的抗剪承载力及变形能力不足,短柱由于长度比较短,线刚度比较大,那么它分配的地震力就大,所以短柱在地震作用下容易发生破坏.7、为满足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抗震结构体系应符合哪些规定?(从概念设计的角度论述)答:当建筑物遭受多遇的低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应保证建筑物一般不受损坏或不经修理仍可以继续使用;当遭受本地区设防烈度时,建筑物可能有一定的损坏,经一般的修理或不修理仍可以继续使用;当遭到高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时,建筑物不知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

抗震简答题

抗震简答题

1、 工程结构抗震设防的三个水准是什么如何通过两阶段设计方法来实现答:抗震设防的三个水准 :第一水准: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第二水准: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可能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第三水准: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

两阶段设计方法:第一阶段设计:对结构和构件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承载能力验算和弹性变形验算;第二阶段设计:对有明显薄弱层的不规则部位和有特殊要求的结构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变形验算并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

什么是小震、中震和大震。

答:小震指该地区50年内超越概率约为%的地震烈度,即众值烈度,又称为多遇地震。

中震指该地区50年内超越概率约为10%的地震烈,又称为基本烈度或设防烈度。

大震指该地区50年内超越概率为2%~3%左右的地震烈度,又为称为罕遇地震。

2、 抗震设计中为什么要限制各类结构体系的最大高度和高宽比答:随着多层和高层房屋高度的增加,结构在地震作用以及其他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水平位移迅速增大,要求结构的抗侧移刚度必须随之增大。

不同类型的结构体系具有不同的抗侧移刚度,因此具有各自不同的合理使用高度。

房屋的高宽比是对结构刚度、整体稳定、承载能力和经济合理性的宏观控制。

震害表明,房屋高宽比大,地震作用产生的倾覆力矩会造成基础转动,引起上部结构产生较大侧移,影响结构整体稳定。

同时倾覆力矩会在混凝土框架结构两侧柱中引起较大轴力,使构件产生压曲破坏;会在多层砌体房屋墙体的水平截面产生较大的弯曲应力,使其易出现水平裂缝,发生明显的整体弯曲破坏。

3、 简述现行抗震规范计算地震作用所采用的三种计算方法及其适用范围。

答:现行抗震规范计算地震作用所采用的三种计算方法为:底部剪力法,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

适用条件:(1) 高度不超过40米,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结构,以及近似于单质点体系的结构,可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

防震减灾常识决赛问答题库(学生组,含答案)

防震减灾常识决赛问答题库(学生组,含答案)

防震减灾常识决赛问答题库(学生组,含答案)1.地球由表及里可分为(B)A.地壳、地核、地幔B.地壳、地幔、地核C.地幔、地核、地壳D.地核、地幔、地壳2.地震发生的原因是(C)A.地气积累太多而喷发所致B.由天气原因造成C.由地壳岩石的破裂或错动形成D.由地下水的变化而引发3.世界上最不容易发生地震的地方是(C)A.中维度地区B.高纬度地区C.南、北极D.赤道4.按地震成因划分,目前世界上发生的地震灾害主要属于(A)A.构造地震B.火山地震C.塌陷地震D.人工地震5.我国处于(A)地震带之间,地震活动频率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

A.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B.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C.台湾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D.欧亚地震带和台湾地震带6.下列哪个因素不属于地震三要素?(B)A.发震时间B.震源深度C.震级D.震中7.对不同地震释放的能量关系描述正确的是(B)A.震级相差一级,能量相差约50倍。

B.震级相差一级,能量相差约30倍。

C.震级相差一级,能量相差约20倍。

D.震级相差一级,能量相差约10倍。

8.下面哪个指标是衡量一次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A)A.震级B.烈度C.建筑破坏程度D.地震灾区面积9.哪次地震被成功预测预报预防,避免了严重的生命财产的损失,被联合国有关组织称为世界第一次有减灾实效的地震预报实践。

(A)A.1975年海城地震B.1976年龙陵地震C.1976年唐山大地震D.1976年松潘-平武地震10.听到有人预报,本地于某年某月某日将发生某级大地震,时间地点和震级都非常精确,应该相信他吗?(B)A. 时间、地点和震级如此精确,应该相信。

B. 正因为时间、地点和震级太精确,因而不可信。

C. 此人是大专家,应该相信。

D. 该预报意见是内部传出来的,应该相信。

11.室内躲避地震时,最安全的身体姿势是(D)A.站立B.趴卧C.侧卧D.蹲伏12.对生态环境造成最严重的地震次生灾害是( D )A.海啸B.堰塞湖C.火灾D.核泄漏13.地震发生时,教学楼内不宜躲避的位置是( C )A.课桌下B.讲台旁C.楼梯间D.内墙根14.地震时引发的哪种次生灾害最常见、最严重( B )A.水灾B.火灾C.瘟疫D.污染15.地震后互救的原则是( A )A.以最快速度救出最多的人B.尽量把伤员运出灾区C.让被救出的人也投入到互救行动中去D.把埋压程度最重的人救出来16.以下哪一个预报时间段属于地震短期预报?( B )A.1~2年B.3个月C.10天内D.10年17.唐山7.8级地震发生在( A )A.1976年7月28日B.1966年7月28日C.1986年7月28日D.1978年7月28日18.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汶川县发生( C )地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从地震时地面建筑物的破坏现象来看:震级较大、震中距较远的地震对长周期的结构的破坏,比同样地震烈度而震级较小、震中距较近的地震造成的破坏要重。

试解释该现象的原因。

解答:地震波在由震源向外扩散传播时短周期分量衰减快而长周期分量衰减慢,历次地震表明,大震级、远震中距地震记录的长周期分量明显比小震级、近震中距地震记录的大,因而对周期较长的高层建筑的影响较大,其震害也较重。

此外,长周期地震波在软土地基中放大较多,与周期较长的柔性结构产生共振现象。

2、简述框架抗震设计时,有哪些改善框架柱延性的措施?解答:(1)强柱弱梁,使柱尽量不出现塑性铰;(2)在弯曲破坏之前不发生剪切破坏,使柱有足够的抗剪能力;(3)控制柱的轴压比不要太大(4)加强约束,配置必要的约束箍筋。

3、什么是动力系数、地震系数和水平地震影响系数?三者之间有何关系?解答:动力系数为单自由度弹性体系的最大加速度反应与地面运动最大加速度的比值,它是无量纲的,主要反应结构的动力效应;地震系数是地面运动最大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它反应该地区基本烈度的大小。

基本烈度愈高,K值愈大,而与结构性能无关;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是单自由度弹性体系的最大绝对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水平地震影响系数等于动力系数与地震系数的乘积。

4、以框架柱和抗震墙为例,简述采取哪些措施来保证结构形成理想的总体屈服机制?解答:对于框架结构,理想的屈服机制是让框架梁首先进入屈服,形成梁铰机制,以吸收和耗散地震能量,防止塑性铰在柱子首先出现(底层柱除根部外),形成耗能性能差的柱铰机制。

为此,应合理选择构件尺寸和配筋,体现“强柱弱梁”、“强剪弱弯”的设计原则,要控制柱子的轴压比和剪压比,加强对混凝土的约束,提高构件,特别是预期首先屈服部位的变形能力,以增加结构延性。

为使抗震墙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设计中应遵守以下原则:在发生弯曲破坏之前,不允许发生斜拉、斜压或剪压等剪切破坏形式和其他脆性破坏形式,采用合理的构造措施。

5、试述基础隔震和消能减震的基本原理?解答:基础隔震:将整个建筑物或其局部楼层坐落在隔震层上,通过隔震层的变形来吸收地震能量,控制上部结构地震作用效应和隔震部位的变形,从而减小结构的地震响应,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可靠性;消能减震:在房屋结构中设置消能装置,通过其局部变形提供附加阻尼,以消耗输入上部结构的地震能量,达到预期设防要求。

6、什么是建筑结构构件的耐火极限?确定结构构件耐火极限时应考虑哪些因素?解答:建筑结构构件的耐火极限是指构件受标准升温火灾条件下,从受到火的作用起,到失去稳定性或完整性或绝热性为止,抵抗火作用所持续的时间,一般以小时计;确定结构构件的耐火极限时,应考虑下列因素:(1)建筑的耐火等级(2)构件的重要性(3)构件在建筑中的部位9、工程结构抗震设防的额“三水准两阶段”抗震设防的三个水准:(1)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一般不受损伤或不需要修理仍可继续使用;(2)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可能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3)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

两阶段设计方法:第一阶段设计:验算工程结构在多遇地震影响下的承载力和弹性变形,并通过合理的抗震构造措施来实现三水准的抗震设防目标;第二阶段设计方法:验算结构在罕遇地震影响下的弹塑性变形,以满足第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

10、抗震设计中为什么要限制各类结构体系的最大高度和高宽比?答:随着多层和高层房屋高度的增加,结构在地震作用以及其他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水平位移迅速增大,要求结构的抗侧移刚度必须随之增大。

不同类型的结构体系具有不同的抗侧移刚度,因此具有各自不同的合理使用高度。

房屋的高宽比是对结构刚度、整体稳定、承载能力和经济合理性的宏观控制。

震害表明,房屋高宽比大,地震作用产生的倾覆力矩会造成基础转动,引起上部结构产生较大侧移,影响结构整体稳定。

同时倾覆力矩会在混凝土框架结构两侧柱中引起较大周丽,是构件产生压曲破坏;会在多层砌体房屋墙体的水平截面产生较大的弯曲应力,使其易出现水平裂缝,发生明显的整体弯曲破坏。

11、什么是鞭端效应,设计时如何考虑这种效应?答:地震作用下突出建筑物屋面的附属小建筑物,由于质量和刚度的突然变小,受高振型影响较大,震害较为严重,这种现象称为鞭端效应。

设计时对突出屋面的小建筑物的地震作用效应乘以放大系数3,但此放大系数不往下传。

12、简述提高框架梁延性的主要措施答:(1)“强剪弱弯”,使构件的受剪承载力大于构件弯曲屈服时实际达到的剪力值,以保证框架梁先发生延性的弯曲破坏,避免发生脆性的剪切破坏;(2)梁端塑性铰的形成及转动能力是保证延性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应限制梁端截面的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大配筋率或相对受压区高度,另一方面应配置适当的受压钢筋(3)为增加对混凝土的约束,提高梁端塑性铰的变形能力,必须在梁端塑性铰区范围内设置加密封闭式箍筋,同时为防止纵筋过早压屈,对箍筋间距也应加以限制。

(4)对梁的截面尺寸加以限制,避免脆性破坏。

13、砌体结构中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和圈梁的作用答: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作用:显著提高墙体的变形能力,限制墙体裂缝的开展和延伸,从而提高墙体抗剪承载力(10%-30%)同时保证竖向承载力不致下降过快;与圈梁一起形成弱框架,提高整体性,可以使结构在大震下的抗倒塌性增加。

设置圈梁的作用:增加纵横墙体的连接,加强整个房屋的整体性;圈梁可箍住楼盖,增强其整体刚度;减小墙体的自由长度,增加墙体的稳定性;可提高房屋的抗剪强度,约束墙体裂缝的开展;抵抗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上部结构破坏,减小构造柱计算长度。

14、为什么要限制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横墙间距?(1)横墙间距过大,会使横墙抗震能力减弱,横墙间距应能满足抗震承载力的要求(2)横墙间距过大,会使纵墙侧向支撑减少,房屋整体性降低(3)横墙间距过大,会使楼盖水平刚度不足而发生过大的平面内变形,从而不能有效地将水平地震作用均匀传递给各抗侧力构件,这将使纵墙先发生出平面的过大弯曲破坏,即横墙间距应能保证楼盖传递水平地震作用所需的刚度要求。

15、在软弱土层、液化土层和严重不均匀土层上建桥时,可采取哪些措施来增大基础强度和稳定性。

答:(1)换土或采用砂桩。

(2)减轻结构自重、加大基底面积、减小基底偏心。

(3)增加基础埋置身度、穿过液化土层(4)采用桩基础或沉井基础以增大基础强度与稳定性,减小地震力,避免扭转破坏。

16、地基抗震承载力比地基静承载力提高的原因答:(1)建筑物静荷载在地基上所引起的压力,作用时间很长,地基土由此所产生的压缩变形将包括弹性变形和残余变形两部分,而地震持续时间很短,对于一般黏性土,建筑物因地面运动而作用于地基上的压力,只能使土层产生弹性变形,而土的弹性变形比土的残余变形小得多,所以,要使地基产生相同的压缩变形,所需的由地震作用引起的压应力将大于所需的静荷载压应力;(2)土的动强度和静强度有所不同(3)考虑地震作用的偶然性、短时性以及工程的经济型,抗震设计安全度略有降低。

构件在制造过程中,将受到来自各种工艺等因素的作用与影响;当这些因素消失之后,若构件所受到的上述作用与影响不能随之而完全消失,仍有部分作用与影响残留在构件内,则这种残留的作用与影响称为残留应力或残余应力。

残余应力是当物体没有外部因素作用时,在物体内部保持平衡而存在的应力。

凡是没有外部作用,物体内部保持自相平衡的应力,称为物体的固有应力,或称为初应力,亦称为内应力。

残余应力是一种固有应力。

钢管混凝土就是把混凝土灌入钢管中并捣实以加大钢管的强度和刚度.17、简述框架节点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1)节点的承载力不应低于其连接构件的承载力(2)多遇地震时节点应在弹性范围内工作(3)罕遇地震时节点承载力的降低不得危及竖向荷载的传递(4)梁柱纵筋在节点区应有可靠的锚固(5)节点配筋不应使施工过分困难18、简述确定水平地震作用的阵型分解反应谱法的主要步骤(1)计算多自由度结构的自振周期及相应振型(2)求出对应于每一振型的最大地震作用(同一振型中各质点地震作用将同时达到最大值)(3)求出每一振型相应的地震作用效应(4)将这些效应进行组合,以求得结构的地震作用效应19、按简化方法验算框架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层间弹塑性位移的一般步骤:(1)按梁、柱实际配筋计算各构件极限抗弯承载力,并确定楼层屈服承载力Vyi.(2)按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αmax,确定α1,计算楼层的弹性地震剪力和弹性层间位移(3)计算楼层屈服强度系数,并找出薄弱层(4)计算薄弱层的层间弹塑性位移(5)验算层间位移角,要求满足式:20、计算层间位移的一般步骤:(1)计算梁柱线刚度(2)计算柱侧移刚度及(3)确定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Ti(4)查表由设计反应谱特征周期Tg,确定α1(5)计算结构底部剪力FEK。

(6)计算楼层剪力Vi(7)求层间弹性位移(8)验算是否满足式:P10621、试分析地震动的三大特性及其规律(1)地震动幅值特性。

地震动幅值的大小受震级、震源机制、传播途径、震中距、局部场地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一般说来,在近场内,基岩上的加速度峰值大于软弱土层上的加速度峰值,而在远场则相反。

(2)地震动频谱特性。

所谓地震动频谱特性是指地震动对具有不同自振周期的结构的反应特性,通常可以用反应谱、功率谱和傅里叶谱来表示。

震级、震中距和场地条件对地震动的频谱特性有重要影响,震级越大、震中距越远,地震动记录的长周期分量就越显著。

硬土且地层薄的地基上的地震动记录包含丰富的高额成分,而软土且地层厚的地基上的地震动记录卓越周期偏向长周期。

另外,震源机制也对地震动的频谱特性有重要影响。

(3)地震动持时特性。

地震动持时对结构的破坏程度有较大的影响。

实际上,地震动强震持时对地震反应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非线性反应阶段。

持时的重要意义同时存在于非线性体系的最大反应和能量耗散积累两种反应之中。

22、试说明地震烈度、地震基本烈度和抗震设防烈度的区别与联系。

答:地震烈度表示地震时一定地点地面震动强弱程度的尺度。

地震基本烈度是指未来50年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的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值。

抗震设防烈度是按国家规定的权限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

23、何为反应谱?反应谱理论的基本假定有哪些?答:所谓反应谱就是单自由度弹性体系在给定的地震作用下,某个最大反应量与体系自振周期T的关系曲线。

地震是随机的,即使在同一地点、相同的地震烈度,前后两次地震记录到的地面运动加速度时程曲线也可能有很大差别。

根据同一类场地上所得到的强震时地面运动加速度记录分别计算出它的反应谱曲线,然后将这些曲线进行统计分析,求出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平均反应谱曲线作为设计依据,通常称这样的曲线为抗震设计反应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