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理工大学_土木与建筑学院__导师方向介绍
高等教育-985 211 土木专业学校

985 211 土木专业学校985大学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土建与水利学院大连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土木系东北大学土木工程研究所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厦门大学土木工程系清华大学土木工程学会浙江大学土木系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211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建工学院石河子大学水建学院长安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大连海事大学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土木系东北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太原理工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东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新疆大学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新疆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云南大学城市建设与管理学院土木工程系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郑州大学江南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内蒙古大学交通学院上海大学土木工程系南昌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北京林业大学土木系普通大学安徽工业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安徽建筑工业学院石家庄铁道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学院绍兴文理学院深圳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沈阳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沈阳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沈阳建筑大学地铁研究所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沈阳建筑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苏州科技学院土木学院北京耐恒检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台州学院建筑工程长江大学城市建设学院山东科技大学土木建筑学院长沙理工大学土建学院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土木工程系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铜陵学院长沙大学土木工程系皖西学院常州大学皖西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系常州工学院潍坊学院建筑工程学院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科技处温州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成都大学城乡建设学院温州大学建工学院大连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五邑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大连大学土木教研室武汉工程大学大连海洋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武汉工程大学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大连民族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武汉工业学院土建学院武汉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东北电力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东北石油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西安科技大学福建农林大学交通学院西安理工大学土木系福建三明学院西北工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建筑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西华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广西工学院土木建筑工程系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广西工学院鹿山学院西南林业大学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厦门理工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贵州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湘潭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贵州民族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湘潭大学贵州师范大学材料与建筑工程学院孝感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孝感学院城市建设学院桂林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烟台大学土木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盐城工学院哈尔滨学院工学院盐城工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杭州邦威机电控制工程有限公司燕山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扬州大学建筑科技与工程学院合肥学院建筑工程系云南农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河北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浙江工业大学河北工程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浙江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河北科技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浙江海洋学院船舶与建筑工程学院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城市建设学院浙江科技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河北农业大学城建学院浙江树人大学城建学院河南城建学院土木与材料工程系郑州大学出版社河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中国电力大学出版社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系中国计划出版社河南信阳师范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黑龙江科技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教材中心湖北工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建筑工程学院力学湖南城市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湖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工学院建筑系重庆科技学院建工学院土木系湖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青海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湖南科技学院土木工程与建设管理系清华大学建设管理系湖南理工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人民交通出版社湖南文理学院人民交通出版社土木中心华北科技学院土木工程系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山东科技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华东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华南农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陕西理工学院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宁波大学建筑工程与环境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城市建设学院宁波工程学院建工学院化学工业出版社攀枝花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淮海工学院土木工程学院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淮阴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青岛农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机械工业出版社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吉林北华大学交通建筑工程学院南通大学吉林北华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交通学院吉林建筑工程学院交通科技与工程学院南京工程学院建工学院吉林建筑工程城建学院南京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济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交通学院佳木斯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南京航天航空大学土木系佳木斯职教集团建筑工程系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嘉兴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南京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江苏科技大学土木学院南阳理工学院土木系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校区)土木学院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科技出版社鲁东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昆明理工大学土木系内蒙古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内蒙古科技大学昆明学院城乡建设与工程管理系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学院力学。
985 211 土木专业学校

985大学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土建与水利学院大连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土木系东北大学土木工程研究所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厦门大学土木工程系清华大学土木工程学会浙江大学土木系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211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建工学院石河子大学水建学院长安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大连海事大学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土木系东北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太原理工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东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新疆大学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新疆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云南大学城市建设与管理学院土木工程系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郑州大学江南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内蒙古大学交通学院上海大学土木工程系南昌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北京林业大学土木系普通大学安徽工业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安徽建筑工业学院石家庄铁道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学院绍兴文理学院深圳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沈阳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沈阳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沈阳建筑大学地铁研究所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沈阳建筑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苏州科技学院土木学院北京耐恒检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台州学院建筑工程长江大学城市建设学院山东科技大学土木建筑学院长沙理工大学土建学院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土木工程系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铜陵学院长沙大学土木工程系皖西学院常州大学皖西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系常州工学院潍坊学院建筑工程学院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科技处温州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成都大学城乡建设学院温州大学建工学院大连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五邑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大连大学土木教研室武汉工程大学大连海洋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武汉工程大学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大连民族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武汉工业学院土建学院武汉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东北电力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东北石油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西安科技大学福建农林大学交通学院西安理工大学土木系福建三明学院西北工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建筑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西华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广西工学院土木建筑工程系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广西工学院鹿山学院西南林业大学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厦门理工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贵州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湘潭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贵州民族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湘潭大学贵州师范大学材料与建筑工程学院孝感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孝感学院城市建设学院桂林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烟台大学土木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盐城工学院哈尔滨学院工学院盐城工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杭州邦威机电控制工程有限公司燕山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扬州大学建筑科技与工程学院合肥学院建筑工程系云南农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河北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浙江工业大学河北工程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浙江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河北科技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浙江海洋学院船舶与建筑工程学院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城市建设学院浙江科技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河北农业大学城建学院浙江树人大学城建学院河南城建学院土木与材料工程系郑州大学出版社河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中国电力大学出版社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系中国计划出版社河南信阳师范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黑龙江科技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教材中心湖北工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江苏) 建筑工程学院力学湖南城市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湖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工学院建筑系重庆科技学院建工学院土木系湖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青海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湖南科技学院土木工程与建设管理系清华大学建设管理系湖南理工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人民交通出版社湖南文理学院人民交通出版社土木中心华北科技学院土木工程系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山东科技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华东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华南农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陕西理工学院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宁波大学建筑工程与环境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城市建设学院宁波工程学院建工学院化学工业出版社攀枝花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淮海工学院土木工程学院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淮阴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青岛农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机械工业出版社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吉林北华大学交通建筑工程学院南通大学吉林北华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交通学院吉林建筑工程学院交通科技与工程学院南京工程学院建工学院吉林建筑工程城建学院南京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济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交通学院佳木斯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南京航天航空大学土木系佳木斯职教集团建筑工程系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嘉兴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南京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江苏科技大学土木学院南阳理工学院土木系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校区)土木学院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科技出版社鲁东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昆明理工大学土木系内蒙古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内蒙古科技大学昆明学院城乡建设与工程管理系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学院力学。
土木类国家教学名师

张亚英,王强,甄进平,韩宇峰,赵春荣
111
国家“十五”规划教材《水工建筑物》(教材)
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西安理工大学
林继镛,张社荣,林皋,练继建,苗隆德,彭新民,杨敏,迟世春
240
开放•交叉•融合—以设计创新为核心的建筑学专业本科教学新体系
东南大学
王建国,钱强,龚恺,韩冬青,陈薇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得者名单(2014年):
一等奖:
序号
成果名称
完成单位
完成人
24
20年磨一剑——与国际实质等效的中国土木工程专业评估制度的创立与实践
同济大学、高等教育土木工程专业评估委员会、东南大学、苏州科技学院、南京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李国强、沈祖炎、赵琦、邱洪兴、何若全、陈以一、孙伟民、何志方、何敏娟、赵宪忠、邹超英
哈尔滨工业大学
梅洪元、孙澄、周立军、邵郁、徐洪澎、李玲玲、邢凯、陆诗亮、史立刚
186
建筑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教育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华南理工大学
孙一民、肖毅强、冯江、庄少庞、苏平
214
面向转型期我国城乡建设需求的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与实践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刘克成、陈晓键、段德罡、周庆华、李昊、任云英、惠劼、白宁、王侠、李小龙
大土木类(土木、建筑、水利)的国家教学名师名单(学校排名前30位的高校查询):
姓名
单位
获得年份
袁驷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
2003
王其亨
天津大学建筑系
2003
洪嘉振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
2003
赵振兴
河海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003
易思蓉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研究——以桂林市正阳路东西巷为例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研究——以桂林市正阳路东西巷为例Research on the Protection and Renewal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locks— T ake the East-west Lane of Zhengyang Road in Guilin as an Example■邓春凤 DENG Chunfeng 吕佳文 LYU Jiawen摘 要: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历史簿与会客厅,具有重要的存留与宣传意义,亟待加强保护利用与更新研究。
桂林正阳路东西巷是这个历史文化名城遗留至今的少数几条风貌相对完整的巷子之一。
文章以桂林市正阳路东西巷的更新为背景,梳理该街区历史脉络,结合伴随着历史发展过程东西巷出现的问题,评析更新保护现状,以致力于实现桂林东西巷更原真、更完整、更具文化特色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东西巷;更新保护Abstract: As a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distric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its existence and publicity. Therefore, it is urgent to strengthen the research on protection, utilization and renewal. The East-West lane of Zhengyang Road is one of the few relatively complete lanes left in Guilin, a famou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the renewal of the East and West lanes of Zhengyang Road in Guilin, this paper sorts out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lock, and evaluat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enewal and protection.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Guilin East-West Lane more original, more complete and mor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Keyword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district; East-west Lane; renewal and protection0 引言老建筑和老街区作为一种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文化名城的构成要素之一,是历史文化名城的物化体现和标志。
研究生培养计划表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
学生姓名
学号
所属系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填表时间2009-9-24
桂林理工大学研究生处制
桂林理工大学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
(本表由研究生和导师共同填写,一式五份,研究生处、院(系)、导师和研究生各一份。
)
姓名:学号:
所在院系: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入学时间:2009年9月
专业:结构工程研究方向:工程结构应用研究
导师姓名:导师职称:教授
一、硕士研究生的业务水平概述(逐条简明说明)
二、导师组成员
三、课程学习计划
四、研究生必读的重要书目与经典论文(精读、泛读一栏打勾)
六、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工作计划
七、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的环节。
土木工程专业介绍

土木工程专业介绍本专业学习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岩土力学和市政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主要培养从事铁路、公路、机场等工程和房屋、桥梁、隧道、地下工程的规划、勘测、设计、施工、养护等技术工作和研究工作的高层次工程人才。
毕业生可在高校、设计部门和科研单位教学、设计、研究工作,也可以在管理、运营、施工、房地产开发等部门从事技术工作。
一、专业基本情况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岩土力学和市政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从事土木工程的项目规划、设计、研究开发、施工及管理的能力,能在房屋建筑、地下建筑、隧道、道路、桥梁、矿井等的设计、研究、施工、教育、管理、投资、开发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培养要求本专业培养掌握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岩土力学和市政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从事土木工程的项目规划、设计、研究开发、施工及管理的能力,能在房屋建筑、地下建筑、隧道、道路、桥梁、矿井等的设计、研究、施工、教育、管理、投资、开发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岩土力学和市政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受到课程设计、试验仪器操作和现场实习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土木工程的规划、设计、研究、施工、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了解当代科学技术的主要方面和应用前景;◆ 掌握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岩土力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工程规划与选型、工程材料、结构分析与设计、地基处理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有关建筑机械、电工、工程测量与试验、施工技术与组织等方面的基本技术;◆ 具有工程制图、计算机应用、主要测试和试验仪器使用的基本能力,具有综合应用各种手段(包括外语工具)查询资料、获取信息的初步能力;◆ 了解土木工程主要法规;◆ 具有进行工程设计、试验、施工、管理和研究的初步能力。
3、主干学科;力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
土建类高校产学研联合的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以桂林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为例

2022年6月第23期Jun. 2022No.23教育教学论坛EDUCATION AND TEACHING FORUM土建类高校产学研联合的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以桂林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为例钱 凯,李 治(桂林理工大学 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摘 要]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创新的演进,技术创新变得越来越重要,高校教育发展得到了阶段性的飞跃。
产学研合作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适应科技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必然要求。
对于建筑工程系的学生来说,除了传统的在教室、图书馆理论学习外,还应该加强科研创新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
以产学研合作培养作为辅助的多元化的研究生培养体系是为了提高专业硕士的培养质量,提高学校的办学能力,将大学与地方经济相结合,解决地方经济需要的一种模式。
以桂林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专业研究生联合培养为例,提出构建相应的产学研联合创新体系建设框架。
[关键词] 产学研;土木工程;教学模式[基金项目] 2021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教改重点项目“土木类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2021JGZ124)[作者简介] 钱 凯(1983—),男,浙江宁波人,工学博士,桂林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结构加固、抗倒塌方面的研究;李 治(1991—),男,江西赣州人,工学博士,桂林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讲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建筑结构方面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23-0157-04 [收稿日期] 2021-11-22企业、学校、科研机构相互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研发、生产开发相结合的先进体系,在经营过程中体现综合优势的过程就是产学研。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互联网在项目驱动式教学中的运用--以指导土木工程毕业设计为例

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互联网在项目驱动式教学中的运用———以指导土木工程毕业设计为例于啸波景天虎王志兵(桂林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广西桂林541004)【摘要】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远程教学成为主要教学手段。
本文介绍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使用网络教学的经验,以及项目驱动教学法的运用。
将设计报告分解为若干章节任务分配给学生,以录制视频技术指导为主,网络交流为辅,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加深其学习实践体验。
本文内容可为土木工程相关课程教学建设、改革作为参考。
【关键词】远程教育;项目驱动教学;本科;毕业设计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DOI :10.19694/ki.issn2095-2457.2020.35.11※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20JGB205)。
作者简介:于啸波,男,博士,桂林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岩土地震工程。
景天虎,桂林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索道桥的设计与施工理论。
王志兵,男,博士,桂林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特殊土边坡方面研究。
0前言远程教学通常是课堂教学的补充手段,但是在2020年暴发的世界范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背景下,远程教学成为首选或唯一手段。
相对于中小学,大学课程更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更适合远程教学开展;但事实上,大学课程难度高于中小学课程,大学生自控能力并未比中学生明显提高,师生互动频率低。
因此,远程教学在大学课程中并不能成为主要手段,开展此类教学需要针对专业、课程、学生特点进行认真准备,同时需要将教学内容数字化,是一种定制化的教学,教师付出的时间、精力投入远高于传统课堂授课方式。
传统教育模式是教师讲述,学生被动接受,这种方式优点在于授课内容逻辑清晰、系统完整,适合于学科基础理论教学;对于综合性强、自由度高的课程与实践,这种说教模式效果一般。
长短桩复合地基设计计算方法探讨

长 短桩 复合 地基 设计 计 算方 法探讨
文 海 涛 ,赵 艳 林 ,王 磊 ,刘 宝 臣
( . 林理工 大学 土木 与建筑T程 学 院 ,广西 桂林 1桂 5 10 ; . 4 0 4 2 广西 大学 土木 建筑工程学 院 ,南 宁 50 0 ) 304
摘
要 :分别从 长桩和短桩 作用机理 两方 面阐述 了长短桩 复合地 基 的作用机 理 。以刚性 长桩 和柔性 短
1 1 长桩作用 机理 .
1 .长短 桩 复合 地 基作 用 机 理
长短桩 复合地 基 因其 桩 长 的差异 , 用机 理有 作
长短桩 复合地 基 中 , 长桩 的主要 作用 是在 提高 承载 力 的基 础上将荷 载通 过桩 身 向地 基深 处传 递 ,
以减 小压缩 土层 的变 形 , 同时 起到 对短 桩 的保护 作 别 于一般桩 体复合地 基 。长 桩和 短桩 间作 设 置 , 使 用 , 与短桩 一起 抑 制 周 围 土体 的隆 起 。 因此 , 并 长 复合地 基形成 了 3个不 同作 用 的工作 区域 ( 1 : 桩 多采用 桩体强 度 高 的刚性 桩 ( C G桩 、 混凝 图 ) 如 F 素 加 固区 I —— 以提 高 承载力 为 主的长 、 短桩 联合 工 土桩等 ) 。在加 固 区 I深度 范 围 内, 桩体 间具有 较 作 区 ; 固区 Ⅱ—— 以减小沉 降量 为 目的的长桩 工 明显 的“ 挡 ” 加 遮 效应 , 间 土 与桩 体共 同沉 降 ; 桩 而在 作区; 非加 固 区 。3区共 同作 用 , 提 高地 基 承 载 加 固区 Ⅱ的长 桩 , 以 由于 土 体 和桩 体 不 能 同 时沉 降 , 力、 减少地基 沉降 , 形成 了 良好 的长 短桩复 合地基 。 其桩 端将会 对桩端 土层产生 一定 的刺 入量 。
遥感影像配准方法探讨

科技信息2010年第7期SCIENCE&TECHNOLOGY INFORMATION遥感是目前为止能够提供全球范围的动态对地观测数据的惟一手段,其成像模式多种多样。
多源传感器影像的数据融合,可以产生出比单一信息源更精确、更完整、更可靠的影像信息。
在融合这些多源遥感影像数据时,必须先进行影像配准,经过适当配准的多传感器图像可以在像素级直接融合形成融合图像,然后在此基础上完成目标探测、特征提取和目标识别等处理。
图像配准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图像镶嵌、图像融合、目标识别、虚拟现实等领域。
1图像配准的基本概念图像配准是指同一目标的两幅(或者两幅以上)图像在空间位置上的对准,图像配准的技术过程称为图像匹配。
影像匹配实质上是在两幅(或多幅)影像之间识别同名点,是计算机视觉及遥感数字图像制图的核心问题[1]。
对影像匹配可作如下数学描述[2]:若影像I1与I2中的像点O1与O2具有坐标P1=(x1,y1)、P2=(x2,y2)及特征属性f1与f2,即O1=(P1,f1)、O2=(P2,f2)。
其中f1与f2可以是P1与P2为中心的小影像窗口的灰度矩阵g1与g2,也可以是其他能够描述O1与O2的特征。
基于f1与f2定义某种测度m(f1,f2)。
所谓影像匹配就是建立一个映射函数M满足:P2=M(P1,T)、M(f1,f2)=max或min(O1∈I1,O2∈I2)。
其中T为描述映射M的参数矢量,测度m表示O1与O2的匹配程度,称为匹配测度。
基于不同的理论或不同的思想可以定义各种不同的匹配测度,因而形成了各种影像匹配方法及相应的实现算法。
2图像匹配的一般算法2.1基于图像灰度的匹配方法基于图像灰度的匹配方法的基本思想是:首先对待匹配图像做几何变换;然后根据灰度信息的统计特性定义一个目标函数,作为参考图像与变换图像之间的相似性度量,使得匹配参数在目标函数的极值处取得,并以此为匹配的判决准则和匹配参数最优化的目标函数,从而将匹配问题转化为多元函数的极值问题;最后通过一定的最优化方法求得正确的几何变换参数。
互联网时代多学科交叉融合土木类专业课程体系实践与研究

146Internet Education互联网+教育互联网时代多学科交叉融合土木类专业课程体系实践与研究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各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而高新技术的不断进步也使得各行业在发展模式和经济增长方式等方面都出现了重大的变化。
以新科技、新产业和新服务为特征的新型经济社会正在高速发展,人们面临和处理的问题也更加复杂化和专业化,对专业人员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提高新型科技人才的综合素养以适应高新技术所产生的重大变化。
当前新型科技和经济的发展给我国带来了各种挑战。
2017年我国陆续开展了三次高等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会议达成新工科建设共识[1]。
新工科建设作为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对工科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行动指南和教学改革方案提出了新的要求。
2018年教育厅、财政部和发改委共同发布《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指导意见》[2],提出“双一流”高校应打破学科之间的隔阂,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
因此,高校必须响应国家教育体系的发展要求,在互联网时代新工科建设思想的指引下深化教育体系改革。
土木类专业作为我国重点关注的工科专业,应顺应新工艺、新科技、新材料和新思想的变革,改进人才培养目标,优化教学体系。
一、土木类专业现状及存在问题(一)土木类专业现状土木类专业作为我国重点关注的工科专业,许多高校在面对土木类专业的发展问题中,经过不断地探索与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土木相关领域的学科专业群。
此外拥有地质、材料、信息、人工智能等摘要:在互联网新时代和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复合型、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的提出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土木类高校应顺应新时代教育和教学改革的要求以及自身的工科优势和教学资源,立足于新工科建设发展要求,培养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应用型人才。
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教学体系是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方法,本文结合土木类高校的教学现状和人才发展需求,基于多学科交叉融合进行教学改革,构建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土木类高校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推动土木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土木类高校教学质量的发展。
桂林理工大学(原桂林工学院)

桂林理工大学成人高等教育2010年招生章程学校代码:10596学校概况桂林理工大学座落在山水甲天下的国际风景旅游名城――桂林。
学校创建于1956年,原为部委属院校,1998年改制为中央与广西共建。
学校办学实力雄厚,现占地面积1700多亩,校舍面积67万多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3亿多元,图书馆藏书142万册。
有教职工1588人,其中专任教师1022人,专任教师中有博士生导师19人,硕士生导师290多人,教授129人,副教授336人。
有各类在校学生近30000人,其中全日制学生17000多人,成人高等教育学生10000余人。
我校成人高等教育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方向,贯彻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建立不断完善各项管理服务制度,注重学生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结合,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成人教育教学质量与管理经广西区教育厅评估、检查、验收定为优秀学校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我校2010年成人高等教育将面向广西全区招收高起专和专升本各类学生数千人。
学校地址:桂林市建干路12号桂林理工大学成人教育学院电话:(0773)5893063、5890096、5896463、5890858、5898383、5896673、5899729、5899819 邮政编码:541001 传真:(0773)5890096 5895107欢迎报考祝您成功!报考注意事项所有考生都必须参加全国2010年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入学考试。
报考条件:专科起点升本科:已取得教育部审定核准的国民教育系列高等学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机构颁发的专科毕业证书的人员可报考。
高中起点升专科: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历(包括职高、技校、中专等)均可报考。
报名时间和地点:凡符合条件的考生,约2010年8月中、下旬开始在广西区成人高考网上预报名,然后到所在市、县招生考试办公室现场确认。
具体时间以当地招生办公布的为准。
录取办法:在录取新生时,我校各专业招生人数将根据生源数量情况进行调整。
桂林理工大学成人教育高起专专业介绍课程

高起专(函授、业余)专业一览电脑艺术设计高起专艺术(文)业余2.5年主要课程:大学英语、设计素描、色彩、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装饰设计基础、室内设计基础、表现技法、网络与办公自动化控制、装饰工程、CAD 制图、计算机图形绘制、广告艺术设计、三维效果图设计、CI设计、装饰工程与材料预算、室内艺术设计等。
区域地质调查及矿产普查高起专理工类函授2.5年主要课程:大学英语、构造地质学、结晶学与矿物学、古生物地史学、矿床矿相学、资源勘探评价与管理、应用地球物理、应用地球化学、遥感地质学、计算机地质、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
矿山地质高起专理工类函授2.5年主要课程:大学英语、普通地质学、构造地质学、矿山地质学、结晶学与矿物学、岩石学与晶体光学、古生物地史学、矿床矿相学、资源勘探评价与管理、矿山安全与矿山环境保护、采选概论、计算机地质、遥感地质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
工程地质勘查高起专理工类函授2.5年主要课程:大学英语、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岩土工程勘察、水环境与水文地球化学、土质学、勘察技术方法概论、环境地质学、专门水文地质学、水质监测、计算机数值模拟、水文地质勘察、地基处理等。
给排水工程技术高起专理工类函授2.5年主要课程:大学英语、水泵与水泵站、水处理微生物学、市政工程施工、管网与取水工程、市政排水管网与防洪工程、给水处理工程、污废水处理工程、建筑给排水工程、城市水资源与节水、环境法学、建筑概论、水处理新进展等。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高起专理工类函授2.5年主要课程:大学英语、水力学、土建工程制图、污水处理工程、工业废水处理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1、2)、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环境噪音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工程、水分析化学、环境质量评价、城市环境规划等。
工业分析与检验高起专理工类函授2.5年主要课程:大学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知识及应用初步、基础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工业分析、商品检验与质量管理、商品养护学、防伪技术和条形码技术、药物分析、工业品分析、环境化学与监测等。
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南宁校区)简介

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南宁校区)简介桂林理工大学(原桂林工学院)创建于1956年。
学校办学实力雄厚,现占地面积1700多亩,有屏风、雁山、南宁三个校区,校舍面积67万多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3亿多元,图书馆藏书142万册。
教职工1588人,其中专任教师1022人,专任教师中有博士生导师19人,硕士生导师290多人,教授129人,副教授336人。
各类在校学生27000人,其中全日制在校学生17000多人。
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原桂林工学院南宁分院)座落在风景秀丽的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主要从事高职高专教育,设有冶金工程、机电工程、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经济管理4个系和基础学科部,开设有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选矿技术、冶金技术、工程测量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计算机应用技术、电脑艺术设计、通信技术、旅游管理、市场营销、会计等30多个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500余人,分别来自全国近20个省、市、自治区。
南宁分校在专业设置、培养模式上既依托工科院校、本科教育的办学优势,又突出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特点,在师资、教学资源等方面与学校本部实现资源共享。
经过多年的办学实践,南宁分校在办学条件、培养模式方面已形成明显的教育优势和办学特色。
南宁分校现有教师200多人,其中30%多的教师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70%以上的教师具有“双师”资格, 60%以上的青年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
近几年,南宁分校通过教育教学改革,在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上取得明显成效,冶金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通信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旅游管理、商务英语等6个专业被评为自治区级优质专业,《局域网组建与维护》、《JAVA程序设计》等课程被评为自治区级精品课程,有多项课题获国家获自治区立项,教改成果显著。
南宁分校坚持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生产、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的办学宗旨,突出学生职业技能、外语水平、创新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聘 外聘 外聘 外聘
13 刘立龙 男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测绘科学与技术
14 唐诗华 男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电子通讯
15 陈天伟 男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测绘科学与技术
16 李景文
男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地理学 空间信息管理与分析处理
土木工程
52 付 强 女
结构工程
土木工程
53 杨婷连 女
结构工程
土木工程、力学
54 江雪 女
结构工程
建筑与土木工程
55 邢心魁 男
结构工程
结构工程
56 杨军平 男
结构工程
结构工程
57 张敏 男
结构工程
钢结构抗震
58 邓波 男
结构工程
土木工程
59 莫时旭 男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路基路面工程
60 朱万旭 男
姜宏
(注:01~05方向导师不分方 向)
邓波 金凌志
周明芳
朱万旭
唐爱华
刘丽荣
赵军
王磊
付强
杨婷连
江雪
罗延忠
张敏
邢心魁
杨军平
06建筑工程经济
赵艳林 曹霞
邓波
金凌志
朱万旭
唐爱华
刘丽荣
杨婷连
081405防灾减灾工程及
防护工程
15
01结构工程灾害及加固技术 研究 02工程灾变检测与评价 03综合防灾减灾 (注:01~03方向导师不分方 向)
地质工程、岩土工程 地质工程、岩土工程 地质工程、岩土工程
土木工程、地质灾害防治
土木工程、岩土体稳定性评 价与治理
土木工程、基坑工程
35 朱寿增 男
地质工程、岩土工程
土木工程
36 牟春梅 女 37 高武振 男 38 蒋忠诚 男 39 赵艳林 男
40 韦昌富 男
41 吕海波 男 42 谭景和 男 43 朱苦竹 男 44 李文兴 男
文鸿雁
唐诗华
覃辉 彭军还
(注:01~04方向导师不分方 向)
陈伟清 任超
刘立龙
罗满建
朱军桃
081603地图制图学与地
理信息工程
18
01地理信息工程 02地理信息与移动通讯集成
周国清 黄俊华
03国土资源与城市信息系统
陈大克
04遥感技术在国土资源调查 与管理中应用 (注:01~04方向导师不分方 向)
李景文 韦春桃 李占元
岩土工程 结构工程
工程结构力学计算 预应力锚具设计
外聘
填表须知:
1、各学院要严格审查并准确、完整地填写表格内容。 2、同一申请者申报多个专业,请在“申请专业学位授权点名称”栏用“/”分 隔。
004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5896348 081303城市规划与设计
01城市与小城镇规划设计 02数字城市与城市规划管理 新技术 03区域规划与区域经济 04城市设计与景观特色研究
环境工程
22 陈大克 男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23 李占元 男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地图学;GIS技术应用
24 陈伟清 女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25 罗满建 男
大地测量学与测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06岩土加固与工程设计
王杰光
07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共同 作用 08深基坑与边坡
包惠明 朱寿增
(注:01~08方向导师不分方 向)
肖明贵
刘宝臣
高武振
刘之葵
谭景和
朱苦竹
牟春梅
081402结构工程
18
01结构工程基础理论研究
赵艳林
02结构实验技术研究
王杰光
03工程结构应用研究
李文兴
04施工技术研究
曹霞
05结构工程加固技术研究
27 彭军还 男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信息理论与数字地球
28 肖明贵 男
地质工程、岩土工程
土木工程
29 陈学军 男
地质工程、岩土工程
土木工程、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30 王杰光 男 31 包惠明 男
地质工程、岩土工程 地质工程、岩土工程
岩土工程
交通运输工程、地质灾害、 边坡工程
32 刘之葵 男 33 刘宝臣 男 34 陈先华 男
孔云峰
陈天伟
韦波
蓝贵文
081803地质工程
18
01地质灾害防治
陈学军
02水文工程地质与环境地质
陈先华
03岩土加固与工程设计 04岩土体稳定性评价与治理 05地质工程测试与监测技术
王杰光 包惠明 朱寿增
(注:01~05方向导师不分方 向)
肖明贵 刘宝臣
高武振
刘之葵
蒋忠诚
牟春梅
赵艳林
王杰光 李文兴
曹霞
姜宏
邓波
金凌志
周明芳
朱万旭
陈学军
肖明贵
刘宝臣
唐爱华
刘丽荣
杨婷连
陈富坚
朱苦竹
04岩土工程灾害及减灾技术 研究
赵艳林 王杰光
周明芳
陈学军
包惠明
肖明贵
刘宝臣
05道路工程灾害及防护技术 研究
陈学军 包惠明
刘宝臣
莫时旭
081601大地测量学与测
18
量工程
01精密工程测量与变形观测 技术 02测绘数字化技术与自动化 成图 03测绘信息采集与数据处理 04“3S”技术集成与应用
城市规划与设计 城市规划与设计 城市规划与设计 城市规划与设计 城市规划与设计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12 朱军桃 男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城市规划与设计 市政工程
城市规划与设计 景观规划与设计
建筑学 防灾减灾与工程管理
建筑学、建筑节能 城市规划与设计 城市规划与设计 城市规划与设计 城市规划与设计 测绘科学与技术 测绘科学与技术
多孔介质多场耦合问题 岩土工程
土木工程
岩土工程、边坡工程
土木工程、力学 体外预应力加固,缓粘结预 应力结构,活性粉末混凝土
结构 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结构工程加固
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混凝土材料与施工技术
外聘 外聘 外聘 外聘 外聘 外聘 外聘
外聘 外聘
50 赵 军 男
结构工程
土木工程
51 王 磊 男
结构工程
黄耀志 冯兵
文正敏 熊宇
127 22
(注:01~04方向导师不分方 向)
刘丽荣 卫更太
黄淑娟
谷海洪
谢华
05城市艺术设计
吴筱荣
陈伟利
金旭明
温军鹰
赵前锟
081401岩土工程
18
01土动力学与地基抗震
赵艳林
02环境岩土工程
陈学军
03岩土工程测试与监测技术
韦昌富
04地基与基础工程
吕海波
05道路岩土工程
陈先华
45 曹 霞 女
46 姜 宏 女 47 金凌志 女 48 周明芳 女 49 唐爱华 女
地质工程、岩土工程 地质工程 地质工程 结构工程
岩土工程
岩土工程 岩土工程 岩土工程 结构工程
结构工程
结构工程 结构工程 结构工程 结构工程
岩土工程、工程地质
水文工程地质
水文工程地质
土木工程 水利工程、地质灾害防治、
17 韦春桃 女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地理信息系统 测绘科学与技术
18 韦波 男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空间技术集成与应用 摄影测量与遥感
19 蓝贵文 男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20 周国清 男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21 孔云峰 男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已具备学术学位研究生导师资格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汇 总表
序 号
姓名
性别
作为学术学位研究生导师 专业
研究方向
备注
1 文正敏 男 2 冯兵 男
3 黄淑娟 女
城市规划与设计 城市规划与设计 城市规划与设计
4 刘丽荣 女 城市规划与设计、结构工程
5 熊宇 女 6 黄耀志 男 7 谷海洪 男 8 卫更太 男 9 谢华 女 10 文鸿雁 男 11 任 超 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