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变迁研究20年_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合集下载

民族文物现状研究报告

民族文物现状研究报告

民族文物现状研究报告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内涵的国家,数千年的演进与发展孕育了丰富多样的民族文物。

这些文物包括艺术品、工艺品、建筑物、器物等,承载了中国各民族的文化传承和独特的历史记忆。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变迁,我国民族文物面临着日益严峻的保护与传承问题。

在整个过程中,民族文物的现状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研究方向。

首先,鉴于民族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和层次,我们需要了解当前民族文物保护工作的现状和进展。

目前,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民族文物保护工作,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文物保护、修复和研究。

国家级和地方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和扩大,文物修复和保护技术的创新和进步,都为民族文物的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其次,我们还需要关注民族文物的流失与流通情况,以探究问题所在。

由于历史原因和社会现实,我国许多珍贵的民族文物长期流失到国外或私人收藏家手中。

其中,因为文物交易的问题导致文物被非法出售和流通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这对文物的完整性和保护带来很大的挑战。

因此,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相关机构的文物交易监管政策和执法力度,以及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此外,民族文物的展示和传播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通过将文物展示给更广大的人群,我们可以实现对文化传承和历史记忆的共享和传播。

然而,当前民族文物展览与传播的现状存在一些问题,如展陈方式、观众参与度和信息传递等方面的不足。

因此,需要从多个角度考虑,包括展览策划、信息技术应用、教育推广等方面,提出增强文物展览与传播的手段和方法。

最后,我们需要关注民族文物传承与继承的机制。

尽管在整个保护和传承过程中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传统的手工艺技术在现代社会中逐渐失传,年轻一代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和参与度也有所减少。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保护民族文物,我们需要思考改进相关教育体系和培训机制,鼓励年轻一代关注、参与和传承自己的文化遗产。

总之,民族文物的现状研究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涉及到文物保护、流失与流通、展示与传播以及传承与继承等多个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及其发展的调查报告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及其发展的调查报告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及其发展的调查报告一、问题的提出调查时间:2016.12.20调查对象:青少年调查目的:目前,中国传统文化在外来文化冲击下举步维艰,中国传统文化该如何前行?青少年又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呢?鉴于此种考虑我做了一份关于青少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理解方面的问卷调查,进行此问卷,旨在通过调查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及其现状,分析传统文化在传承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

同时,针对大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情况提出可行性的建议,并希望能通过此次调查唤醒广大青少年的关注、政府的作为,形成全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心理认同感和传承。

二、调查方式采取通过社交软件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

三、调查情况(一)调查人群本次调查一共90个样本,涵盖全日制大学生、研究生和已经从事社会工作恶单位职员、个体经营者、其他,被调查者的学历初高中、专科、大学本科、研究生、博士,尽量涵盖青少年群体。

(二)调查情况1、本问卷从传统文化的容、了解途径,调查了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基本认识。

传统文化的容设置了戏曲、诗词歌赋、语言文字、中国传统节日、琴棋书画、民间工艺(刺绣、剪纸等)、哲学(儒、道、阴阳、占卜、风水等)、中医、中国功夫、中国美食、瓷、不了解共11个选项(多选题),调查数据如下图:所占比重最高的是中国传统节日,占82.22%,中国主要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国庆节等,每逢佳节,百姓会按当地风俗来迎接节日的到来,比如,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中秋节打月饼、赏月,一家人其乐融融。

另外,从古到今有关中国传统节日的诗词歌赋也是举不胜举,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兄弟》中“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我们不难读出诗人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

除此之外,国家为传统节日设定了法定节假日,方便人们走亲访友。

这些因素促使青少年将中国传统节日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联系地在一起。

其次是诗词歌赋,占75.56%,我们从启蒙阶段就开始背诵唐诗宋词;入学后,开设的语文课每单元都会有诗词的精讲课文;进入到大学、研究生阶段,开始系统地学习诗词歌赋。

民族问题和少数民族事务的研究与管理

民族问题和少数民族事务的研究与管理

民族问题和少数民族事务的研究与管理第一章民族问题的概述民族问题是一个历史悠久、复杂且敏感的问题。

它涉及到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领域。

民族问题的本质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中不同民族之间的关系问题。

在全球范围内,各国都存在着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这种矛盾和冲突可能会带来严重的社会动荡和政治风险。

在中国,民族问题是一个特别重要和敏感的问题。

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地域广阔、历史悠久,加上中华民族内部存在着不同的民族,因此中国民族问题显得尤为复杂。

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长期以来都高度关注民族问题的处理与管理,通过一些特殊的政策措施和管理机制来保证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稳定。

第二章少数民族事务的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管理是指国家在涉及到少数民族利益的政策、法规、计划、工作等方面进行的专项管理。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少数民族事务的管理工作,并已经建立起了一整套完善的少数民族事务管理机制。

1. 建立少数民族地区自治制度中国政府依据宪法规定,授权少数民族地区可以在自治范围内管理自己的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等事务。

各少数民族地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本民族特点的自治条例。

通过这种制度的建立,可以保证各少数民族地区享有更多的自治权利,得到更好的发展和保障。

2. 建立和完善少数民族权益保护制度中国政府成立了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各级民族事务部门,负责协调和处理涉及到少数民族利益的政策和事务。

同时,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和政策,保护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和利益。

特别是针对涉及到少数民族的刑事案件,法律进行了特别保护和规定,确保少数民族不受侵害。

3. 积极开展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工作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问题,中国政府开展了一系列的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工作,包括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引进、扶贫帮困等政策措施。

这些工作的重点是在保护和促进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传统。

当代中国的民族问题和少数民族政治制度研究

当代中国的民族问题和少数民族政治制度研究

当代中国的民族问题和少数民族政治制度研究随着世界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各国之间的交流交往也越来越紧密,同时各国之间的文化、人口、民族等差异也变得越发突出。

在中国,民族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着56个民族,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当代中国的民族问题和少数民族政治制度研究。

本文将进一步探讨当代中国的民族问题和少数民族政治制度研究。

一、民族问题的现状和特点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着56个民族,由于历史和地理原因,各个民族之间的交流和交往并不是很紧密,因此中国的民族问题也日益复杂。

目前,中国的民族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民族地区发展不平衡。

由于地域、自然环境等原因,有些民族地区的资源和发展条件都相对较为落后,未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因此这些地区的居民生活水平较低。

2.民族文化传承问题。

在当代社会,大多数人都受到了现代文化的冲击,民族文化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和丧失,使得一些步伐慢的民族文化没有得到充分的传承和发扬。

3.民族权益保障问题。

在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的权益总是受到一些不公正的待遇,如受到不平等的待遇,少数民族权益得不到保障,各方面的发展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二、少数民族政治制度的研究为了解决当代中国的民族问题,中国共产党研究了很多少数民族政治制度,其中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少数民族自治区的设立。

为了保护少数民族的权益,中国设立了一些少数民族自治区,这些地区的政府由少数民族领导,也可以保障少数民族的文化和语言的使用。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在民族地区,政府为了保护少数民族的权益,实行了一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少数民族的自主权。

3.民族文化发展问题。

为了保护和发扬民族文化,中国也加大了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扶持和保护力度,鼓励少数民族群众积极参与到文化传承和普及工作中。

4.民族法律问题。

为了保障各种民族的权利和利益,中国也制定了民族法律,来保障各个民族的权益和利益。

中国民族问题的历史与现状

中国民族问题的历史与现状

中国民族问题的历史与现状民族问题在许多国家都是一个非常敏感而又非常重要的问题。

自从发生了拉萨“3·14”事件和乌鲁木齐“7·5”事件之后,无论是政府部门、知识阶层、大学生还是中国的普通民众,对于中国的民族问题的重要性,都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在以民族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各个学科,在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和分析视角上都有各自的学科特点,我自己的学科背景是社会学,所以想从社会学的角度去分析一下中国的民族问题,可能会提出一些和具有其他学科背景的学者不完全相同的看法。

一、“民族”一词的源流今天我们就从“民族”这个核心概念、这两个字讲起。

这两个汉字,我们平时接触得很多,比如民族理论、少数民族、民族政策等。

但是仔细考察,我们会发现,实际上这个概念会同时应用在两个不同的层面:一个层面是“中华民族”,和它相对应的是中华民族的“民族主义”。

比如说前几年南海撞机事件后我们对美国的反感,网民对法国总统萨科奇的批评,一些民众自发抵制家乐福超市的行为,以及钓鱼岛撞船事件引发的抵制日货等。

这些活动应当说反应出来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整体民族主义情绪。

另外一个层面就是“五十六个民族”,如汉民族、藏民族、维吾尔民族、蒙古民族等等,和这个层面的“民族”群体相对应的有大汉族民族主义、××民族的地方民族主义。

如果汉族中有狭隘的民族主义,就称为“大汉族主义”;如果某个地区的少数民族提出有关本民族的各种诉求,也被一些人称为“地方民族主义”。

在过去几十年的政治运动中,分析一下在当时曾经被戴上“地方民族主义”帽子的情况,如一些代表人物或具体事件,情况是十分复杂的。

有的确实带有政治分裂的倾向,大多数只是反映出有较鲜明“民族”意识的言论而已。

总的来说,现在我们在中国把“民族”这个词同时用在两个很不相同的层面,实际上是很不科学、很不准确的,在国内宣传和国外交流中都会引起很多理解上的混乱。

比如说我们批判某地区的“地方民族主义”,把它翻译成英文regional nationalism,在西方读者听起来似乎像这个地方在发动政治独立运动,其实它很可能仅仅是地方群体在资源开发、经济利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某种权益诉求,这些诉求在本质上跟其他国家追求政治的分裂和地方独立的运动是完全不同的。

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

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

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一、概述民族文化是指在特定地域、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发展起来的具有独特特点和民族精神的文化,在中国尤为重要。

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责任。

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民族文化也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而进行创新。

本文将分别从传承与创新两个方面进行探讨,探讨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问题,以期更好的推进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

二、民族文化传承1. 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历史上留下的物质或非物质的文化遗产,例如建筑、艺术品、文学作品、传统技艺、口头传说、为乐器等,代表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和文化。

传统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其实是对民族历史与传统、演变和发展的维护。

国家有关部门要积极推进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加强文化遗产的安全管理,提高文化遗产保护水平,并落实相关法律法规。

2. 语言文字语言是民族文化传承中最基础的组成部分,是人们沟通与交流的工具。

随着语言文字的流失,民族文化传承也会陷入危机之中。

所以,保护语言文字是保护民族文化的一种重要方式。

同时,要积极合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推广民族文字,提高语言文字的应用率。

鼓励各地区保存使用特色语言,在公共场合和学校中普及本地方言。

3. 民俗文化民俗文化主要包括节庆、习俗、风情、民间故事和谚语等,是亲见、亲闻、亲受的文化体验。

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域文化的特点体现。

传承民俗文化需要从多方面入手,比如组织传统节点节日、模拟出镇民居等方式来活跃民间氛围,提高民众的文化自觉意识。

三、民族文化创新传承民族文化是重要的一步,但保护传统文化不应成为盲目保守的借口,而应进一步将其进行发展和创新,才能更好的与时俱进。

1. 融合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民族文化也需要与其他文化进行融合和交流。

融合发展是指既要让民族文化保持其纯正性,也要让其与其他文化进行融合,以迎合现代社会多元化的需求。

2. 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是指民族文化在新时期的发展必须有一定的制度创新。

文化入侵现状调查与对策

文化入侵现状调查与对策

文化入侵现状调查与对策常州市新桥中学一、问题的提出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它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当代,文化的传播也同时成为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在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企图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的推行强权政治。

例如:日本、美国的一些文化已经深入人心,而中国的一些传统文化已经被渐渐遗忘、被遗弃。

用当今最流行的一个代言词来说,那就是“文化入侵”!为了防止“文化入侵”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优秀文化冲击的危害,提高中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我们小组专门对“文化入侵”进行了实践调查,希望能引起大家的重视二、研究价值及意义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它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当代,文化竞争力作为衡量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日益受到各国高度重视。

在科技文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直接推动下,世界各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这些文化的传播也同时成为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在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企图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的推行强权政治。

四、研究活动和过程每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和目标:第一阶段:动员和培训(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理解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方法)学生活动:1、让学生初步接触和讨论课题的有关问题。

2、了解本课题的学习目的。

3、学习了解本次活动的步骤、方法、各项要求和要注意的地方。

教师活动:1、让学生了解本次活动的目的、要求和步骤。

2、激发学生参与本次活动的积极性和兴趣。

3、组织学生对研究课作提问和谈想法。

第二阶段课题准备阶段(1).提出和选择课题学生活动:查阅资料和调查访问,收集各项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并从收集了解到的传统文化资料中,谈谈自己产生的一些想法,对中国传统的继承与发扬有什么好建议?教师活动:1、组织学生研究、讨论各个问题。

2、与学生一起分析问题,并协助学生选好研究内容与课题。

(2)成立课题组学生活动:1、学生分组,根据自己的专长和喜好确定自己的选题,填写小组分工合作表。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也逐渐得到了重视。

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资源匮乏等问题,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仍然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

为了促进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对策措施。

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一些进展和成就已经取得。

依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产业结构不合理、教育医疗水平不高等。

这些问题不仅制约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影响了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深入研究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对策措施,对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研究意义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意义。

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不仅关系到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还具有重要的政治、文化和社会意义,能够推动民族地区的繁荣和发展,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不断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当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比如资源禀赋差异、基础设施不完善、人力资本匮乏、市场营销渠道不畅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研究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提出有效的对策和措施,对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健康发展,加快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建设,实现国家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2. 正文2.1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其中有56个民族,其中55个少数民族分布在各个地区。

少数民族地区是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经济发展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布依族社会文化变迁研究

布依族社会文化变迁研究

布依族社会文化变迁研究布依族是中国的一个古老民族,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四川等地。

布依族拥有着自己独特的社会文化和传统,但在现代社会的冲击下,布依族社会文化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迁。

本文将从背景、表现、原因和意义四个方面,探讨布依族社会文化变迁的现象。

布依族历史悠久,起源于古代百越民族,后逐渐形成以农业为主的民族。

布依族地区多处于高原山区,地理环境复杂,交通不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20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布依族地区也受到了现代化的冲击,布依族社会文化开始发生变迁。

风俗习惯的变迁布依族传统风俗习惯丰富多彩,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许多传统习俗正在逐渐消失。

例如,传统的布依族婚礼繁琐复杂,但现在许多年轻人选择简洁的婚礼形式;传统的布依族服饰以手工刺绣为主,但现在机绣已经普遍流行。

布依族传统文化底蕴深厚,但随着社会发展,许多传统文化正在被淡化。

例如,传统的布依族歌舞、戏曲等艺术形式不再受到年轻人的追捧,流行文化开始盛行。

布依族传统宗教信仰以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为主,但随着现代思想的渗透,许多年轻人对传统宗教信仰持怀疑态度,甚至放弃信仰。

社会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布依族地区经济得到了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

许多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因此布依族社会文化发生了变迁。

文化的传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新的文化不断取代旧的文化。

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布依族传统文化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冲击,因此布依族社会文化发生了变迁。

市场的需求也是导致布依族社会文化变迁的一个重要因素。

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不断变化,许多年轻人外出务工,受到现代生活的影响,布依族社会文化发生了变迁。

有利于布依族的发展虽然布依族社会文化变迁给传统文化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但同时也为布依族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随着社会的发展,布依族地区的经济得到了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为布依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于满族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现状的调查

关于满族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现状的调查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报告题目:关于满族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现状的调查研究实践类型:√社会调查□社会服务与生产劳动□科技发明□学习参观√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报告人:付荣昊指导教师:军实践日期: 2015年8月1日关于满族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现状的调查--以省双城区乐群乡为例摘要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加大扶持力度,完善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使各少数民族分享国家现代化建设带来的发展成果,为促使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以及少数民族的建设,党和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民族文化政策,以提高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实现民族文化的共同繁荣。

本次调查以满族较大的聚集地——省双城区乐群乡为例,对满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现状进行调查研究,通过调查满族文化了解满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状况,发现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引言满族,原称满洲族,之前亦称为满民、满人等,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

满族散居中国各地,以居住在的为最多,其他散居在、、、、、、等省区。

形成大分散之中有小聚居的特点。

现在的主要聚居区已建立岫岩、凤城、新宾、青龙、丰宁等满族自治县,还有若干个满族乡。

随着现代化浪潮的加剧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剧,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断层、失传的危险日益显现。

由于人口较少、文化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弱,在与主流文化的接触和交流过程中,少数民族的文化脆弱就显现出来。

调查分析满族文化的现状,发现传承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与新问题,积极出台保护与传承满族文化的政策和具体措施,促进满族文化、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调查方法(一)访谈及问卷调查本次访谈及问卷调查以双城区乐群乡乐群村的村民为调查对象,对部分村民进行家庭访谈,详细了解满族文化及满族先民事迹。

向村民发放问卷,进行了大规模的问卷调查。

(二)收集满族文献资料通过对村民的走访,询问一些满族先民遗留的文物及参考资料,收集此类信息,图片等。

《2024年关于我国民族的识别问题》范文

《2024年关于我国民族的识别问题》范文

《关于我国民族的识别问题》篇一一、引言民族识别是我国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保障各民族平等权利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民族识别问题的现状、问题及解决对策,以期为我国的民族工作提供参考。

二、我国民族识别问题的背景及现状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56个民族。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俗习惯和语言。

为了更好地保障各民族的平等权利,我国进行了民族识别工作。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积极推进民族识别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民族识别问题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三、我国民族识别面临的问题1. 民族识别标准不统一。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在民族识别过程中存在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导致一些民族的归属不够明确。

2. 民族识别工作不够细致。

在民族识别的过程中,一些地区的识别工作不够细致,导致一些民族的特色和差异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3. 民族认同感差异。

由于地域、文化、历史等因素的影响,不同民族的认同感存在差异,给民族识别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四、解决我国民族识别问题的对策1. 制定统一的民族识别标准。

为了解决民族识别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应制定全国统一的民族识别标准,明确各民族的界定条件和范围。

2. 加强民族识别的科学研究。

应加强对各民族历史、文化、语言等方面的研究,为民族识别提供科学依据。

3. 提高民族识别工作的细致性。

在民族识别的过程中,应更加注重细节,充分体现各民族的特色和差异。

4. 加强民族团结教育。

通过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增强各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为民族识别工作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五、结论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识别工作对于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

虽然我国在民族识别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面临一些问题。

通过制定统一的民族识别标准、加强科学研究、提高工作细致性以及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等措施,可以更好地解决我国民族识别问题,促进各民族的平等发展和共同繁荣。

民族学专业学习总结民族文化与社会变迁的研究方法

民族学专业学习总结民族文化与社会变迁的研究方法

民族学专业学习总结民族文化与社会变迁的研究方法在民族学专业的学习中,我对于民族文化与社会变迁的研究方法有了一些总结和心得。

通过学习和实践的过程,我逐渐领悟到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和技巧,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研究民族文化与社会变迁的现象。

下面将从三个方面进行总结。

一、深入实地调研在研究民族文化与社会变迁方面,深入实地调研是非常重要且有效的方法之一。

通过亲自走访和观察,可以更加全面和真实地了解当地的民族文化和社会变迁情况。

在实地调研时,我通常会选择与当地民众交流和互动,倾听他们的故事和经验。

这不仅可以帮助我深入了解他们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还能够感受到社会变迁对他们的影响和变化。

同时,我也会结合实地观察来获取更多的信息和数据,例如建筑物的变迁、街道的演变等。

这些实地调研的过程使我更加贴近研究对象,对于民族文化与社会变迁产生了更深入的理解。

二、文献研究与综合分析除了实地调研,文献研究与综合分析也是必不可少的研究方法。

通过阅读相关书籍、论文和研究报告,可以系统地了解各种学术观点和理论框架,为自己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在文献研究过程中,我会注意筛选和整理有关民族文化与社会变迁的相关内容。

收集到的文献资料可以包括历史文献、民间故事、口述资料等各种形式。

在进行综合分析时,我会对比不同的观点和研究成果,找出其共性和差异,并根据自己的研究对象和目的进行适当的选择和运用。

通过文献研究与综合分析,我能够站在前人的基础上,更加深入地探索民族文化与社会变迁的本质和规律。

三、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研究民族文化与社会变迁的过程中,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可以更全面地分析和解读社会变迁的情况。

定量研究主要是运用统计学和数理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和测量,通过收集大量的数据和样本,来揭示民族文化与社会变迁中存在的规律和趋势。

这种方法可以为研究提供可量化的证据和依据,具有较高的客观性。

定性研究则注重对于实地调研和深入访谈等质性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中国民族学教育现状研究

中国民族学教育现状研究

中国民族学教育现状研究【摘要】中国民族学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民族团结、文化传承和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对中国民族学教育现状的研究,了解其发展历程、存在问题和改革建议,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研究认为,中国民族学教育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面临着发展不平衡、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课程设置,提升教学质量。

未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民族学教育将更加重视本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在培养具有民族特色和全球视野的人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本研究旨在为促进中国民族学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推动学科的繁荣与进步。

【关键词】中国民族学教育现状研究、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中国民族学教育现状概述、民族学教育发展历程、民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民族学教育改革建议、民族学教育未来发展趋势、中国民族学教育现状总结、研究成果、展望未来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国拥有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资源,民族学作为研究各民族之间文化差异和共同点的学科,在我国具有重要的地位。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民族关系的日益复杂化,民族学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目前,我国各级高校都设立了民族学相关专业,开设了相应的课程,以培养具有民族意识和文化适应能力的人才。

随着世界各国交流的增加和文化冲突的加剧,中国民族学教育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

在当前的背景下,对中国民族学教育现状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革建议,对于提高我国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水平,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中国民族学教育的研究意义在于深化对中国民族教育的认识,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作为中国特色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学教育的发展与中国的民族关系和社会稳定密切相关。

通过对中国民族学教育现状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各民族之间的教育差距和文化传承问题,进一步推动民族教育的均衡发展。

民族学教育的研究也有助于加强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互动,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

民俗文化调研报告

民俗文化调研报告

民俗文化调研报告民俗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传统、宗教、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在这次的调研中,我们深入了解了中国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多样表现,下面将就此进行详细报告。

首先,民俗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古代至今,中国的各个地区都有着不同的民俗风情,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以及婚嫁、丧葬、祭祀等生活仪式。

这些民俗活动贯穿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反映了他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情感表达。

其次,民俗文化在中国的传承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传统的民俗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更是对中国古代智慧和文化传统的传承。

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一些民俗文化也在不断地演变和更新,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比如,一些地方的传统节日庆祝活动结合了现代元素,使得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再次,民俗文化对于中国人民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具有重要意义。

民俗文化是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它承载了丰富的情感和记忆,激发了人们对家乡、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向往。

在当代社会,民俗文化也成为了人们重拾传统、寻找身份认同的重要途径,使得中国人民对自己的文化传统更加自信和自豪。

最后,我们需要意识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迁,一些传统的民俗文化可能会面临着失传的危机。

因此,我们需要重视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让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传承和发展。

同时,也需要在现代社会中注重挖掘和创新民俗文化,使其能够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焕发出新的活力。

总而言之,民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传统和情感,对于中国人民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当重视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让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传承和发展,同时也要注重挖掘和创新民俗文化,使其能够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焕发出新的活力。

这样才能让民俗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继续发扬光大,为人们的精神生活和文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布依族音乐文化传承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布依族音乐文化传承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布依族音乐文化传承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布依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贵州省的黔南和黔西南两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及贵阳、安顺等黔西北部分地区,布依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通用汉文。

如今布依族人还保留着一些古代越人的风俗习惯,如居住干栏式房屋、敲击铜鼓等。

少数民族文化传统是少数民族存在于世的重要特征,是本民族别于他民族的基本特质,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对少数民族文化传统传承和发展的探索,是民族文化理论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也是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手段。

研究少数民族文化传统的传承特点和变迁趋势,对保护少数民族独有的文化心理素质,保障民族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布依族音乐,是我国音乐文化的一朵奇葩,是我国布依族的传统音乐。

布依族的民间音乐可分为民间歌曲、器乐与戏曲音乐三类。

由于各聚居区经济发展、地理环境、土语乡音以及与相邻民族的文化交流等各种条件的差异,流传于各地的民歌呈现出形式多样、色彩各异的特点。

今天本文作者就布依族的民间音乐在本地区的传承现状作一分析,希望在各位专家学者面前能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同时也希望能够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尽自己的微博之力。

布依族民歌是我国音乐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是布依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口传心授,世代相传的民族音乐传承方式之一.充分表现了他们谈情说爱、设宴待客、婚丧嫁娶、谈论生产知识、传播历史典故等内容,布依族人民把自己的民歌分为大歌和小歌两大类,“大歌唱喝酒,小歌唱情爱”是对这两类民歌的表现内容和社会功能的高度概括。

布依族民歌音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优美的旋律让人仿佛置身于歌海里,体会到原滋原味的原生态音乐。

研究布依族民歌的风格特点对于原生态民歌音乐传承传播及二度创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布依族民歌是人类历史上产生最早的语言艺术之一,是劳动人民集体的口头诗歌创作。

同世界上任何古老民族一样,布依族民歌也是在先民们的原始狩猎、祭祀、婚恋、生产劳动等活动中萌生并逐步流传起来的。

文化遗产现状及问题保护措施

文化遗产现状及问题保护措施

文化遗产现状及问题保护措施【摘要】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的宝贵财富,但目前面临着诸多问题。

当前文化遗产存在受损、盗窃等问题,加之文化保护工作不力,导致许多珍贵文物濒临失传。

虽然已有一些保护措施,但仍不尽完善。

为了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我们需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如加强监管、提高公众意识等。

国际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共同保护世界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的保护至关重要,它不仅可以传承文化,也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未来,我们应该更加注重文化遗产的保护,并合理利用这些宝贵资源,让其发挥更大的价值。

【关键词】文化遗产、现状、问题、保护措施、保护建议、国际合作、重要性、发展方向、利用、经验交流1. 引言1.1 文化遗产现状及问题保护措施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留下的宝贵财富,它承载着民族文化的精华和智慧,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文化遗产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境。

在快速的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许多文化遗产遭受了严重破坏和腐蚀,有些甚至濒临消失。

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存在着诸多问题,包括缺乏有效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缺乏专业的保护人才、保护经费不足等。

为了有效保护文化遗产,现有的保护措施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依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势在必行。

在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过程中,国际合作和经验交流也至关重要。

通过国际合作,可以借鉴他国的成功经验,共同探讨解决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途径。

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承和发展。

只有加强保护措施,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我们的文化遗产,为后代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

2. 正文2.1 当前文化遗产的状况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宝贵的财富,是承载着历史、文化和传统的重要标志。

由于现代化的影响和城市化的发展,许多文化遗产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一些古建筑、传统技艺和民俗文化濒临失传,古代文献和历史遗迹遭受破坏或丧失。

在中国,诸如故宫、长城、丝绸之路等重要文化遗产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保护,吸引了大量游客和研究者。

传承民俗文化的国内外研究

传承民俗文化的国内外研究

传承民俗文化的国内外研究传承民俗文化的国内外研究摘要:传承民俗文化是一个重要的社会事件,它涉及到全世界各国的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并由此延伸出更进一步的民族文化研究。

我们将着重简述国内外研究传统文化的现状,重点分析国内外传承民俗文化的特点及影响,探讨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性的解决办法,以期营造民族文化共融的社会。

关键词:传承民俗文化;国内外研究;特点;可行性1. 引言传承民俗文化是指民族文化的传统与传承,是一种完整的中文文化系统。

它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史上极具意义的一种文化现象。

传统文化包括语言、宗教、习俗、民俗、艺术和知识等,它不仅仅是个体行为的综合,而且还表现出社会的历史发展趋势和社会的文化结构。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以促进传承民俗文化的研究。

2. 国内外研究传统文化的现状传承民俗文化的研究,都是从社会学、心理学、民族学的角度进行的。

社会学认为,文化是一个更宽泛的概念,它不仅涵盖了社会习俗,还涉及到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

国内外关于传承民俗文化的研究,也都是从这些方面来进行的。

国内外大量著作、论文和研究报告都在讨论传承民俗文化的问题。

新加坡国立大学发表的《新加坡传承民俗文化研究》专题报告中,提出了不同社区对民俗文化的态度,以及如何合理保护民俗文化的建议。

中国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湖北省传统民俗文化传承》研究丛书,则深入剖析了湖北省民俗文化的特点和保护条件,从传统文化保护的角度提出了一系列有用的建议。

3. 国内外传承民俗文化的特点及影响国内外传承民俗文化的特点是多样性的,受不同国家文化影响而有所区别。

例如,中国的传承民俗文化肇始于商鞅变法,以封建礼教制度为框架,通过一系列的礼仪,建立了国家、家庭等社会实体的礼制,以期保护国家稳定,社会秩序;而美国的传承民俗文化则是基于大众文化,涉及美国人文化遗产和自由的社会概念,以及强大的技术创新和艺术创作,努力实现文化的多样性和全球化的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现状分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现状分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现状分析作者:万时吉来源:《办公室业务(上半月)》 2018年第2期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定义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

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凝聚之学。

是内部凝聚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

二是兼容之学。

中华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佛学的兼容。

三是经世致用之学。

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社会的人文之化,中华传统文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

二、国内外中华优秀文化教育的研究现状近年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2007年,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的开播,在全国掀起了一股“三国热”;2009年,我国把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民族传统节日定为法定节假日;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四个讲清楚”,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他还特别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南和切实可行的实践举措,对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主要内容和重点任务都作出了精辟的阐述。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第一次就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全面系统的意见。

从目前收集的资料来看,早期的国学大师冯有兰、钱穆、张岱年从哲学或者文化哲学的角度来探讨研究中华传统文化。

民族文化教育状况调研思考

民族文化教育状况调研思考

民族文化教育状况调研思考**彝族苗族乡位于**区西北部,**东岸。

东与云龙县漕涧接壤南同板桥镇杨柳乡毗邻,西与芒宽乡隔江相望,北同瓦马乡相连。

东西长21公里,南北宽18公里,国土面积300平方公里,林地占有面积2.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34.7%。

全乡辖19个村委会,115个自然村,175个村民小组,31698人,以彝、白族为主的少数民族12026人,占全乡总人口的37.9%。

**彝族苗族乡是古西南丝绸之路的驿站,有广阔的土地,灿烂的历史文化及勤劳智慧的人民。

自然神韵,奇特环境,赋予了**”搬不完的粮仓、歌舞的海洋,古墓的展厅,天然的氧吧,民族民间艺术之宝库”的美誉。

**纯朴、善良的彝乡苗家人民历来重视文化教育的发展。

其基本情况如下:(一)民族文化方面一、**乡民族文化基本情况**乡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民族民间文化源远流长,文化遗产遍布广泛,其中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形态有着极高的历史价值和优秀的艺术创造力。

典型的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的《擦大钹》和苗族的《芦笙》。

它们深深植根于民间,为各族人民群众喜闻乐见。

在民间应用非常广泛,当地群众讨亲嫁女、户建乔迁,老人去世、超度亡灵、二月初八“姑娘节”等喜庆节日都要请“擦大钹”或“芦笙”班子表演,它们已成为我乡十分珍贵的文化遗产和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

近年来,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我们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中做了大量工作,尤其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擦大钹》地实地考察指导、挖掘。

二、非物质文化产业“擦大钹”“擦大钹”彝语称“大钹聚自得儿”,是流传在**区**彝族苗族乡徐掌、白龙井、四棵树、梅兰山等彝族聚居村寨的一种集体舞蹈、武术、杂耍、打击乐演奏于一身的非常优秀的彝族民间舞蹈,曾有省内外文艺界人士把“擦大钹”与“威风锣鼓”相提并论,誉为“南钹北鼓”之称。

关于“擦大钹”的起源,史志文献中无记载,民间也没有可靠的说法。

据艺人们讲“擦大钹”的真正来历并不知道,只知道是老一辈子传下来的。

敦煌民族史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敦煌民族史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敦煌民族史研究的现状与展望敦煌民族是敦煌学领域中内容复杂、研究难度较大的分支学科。

20世纪初敦煌藏经洞开启之后,西方学者就开始了对敦煌民族古文献的研究,尤其是德国、英国、法国、芬兰、匈牙利、俄罗斯,对于敦煌民族古文字的解读成就卓著。

最近几十年,美国、日本、土耳其奋起直追,大有迎头赶上甚或超越之势。

然而,反观我国,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

在我国,1949年以前研究者不多,偶有论及者也都主要局限于利用汉籍史乘的記载来考证在敦煌活动过的古代诸族,如三苗、乌孙、月氏、匈奴等。

1949年以后,尤其是1978年以来,随着我国学术事业的全面复兴,敦煌民族研究也开始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在社会历史、古代文献、语言文字、宗教哲学以及文学、艺术等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尤以吐蕃、粟特、回鹘与西夏研究成果最为显著。

我国不管是大陆地区还是台港澳学者,治“语”者多不通“史”、治“史”者多不通“语”,这是几十年来我国敦煌民族研究的通病。

从事敦煌民族史研究的学者,就知识结构和素质而言,除要具备相关的史学知识和文献学知识外,还必须具备扎实的古代少数民族语言知识,熟悉相关语言文字的史料。

如学术界过去将莫高窟第464窟推定为元代,如果知道八思巴文创制于1269年,比西夏亡国晚半个世纪,就不会把第464窟推定在西夏。

再如东千佛洞第2窟甬道入口左右壁皆有元代才传入中国的密教种子词,恐怕就要另外考虑该窟的时代了。

国外学术界则不同,大凡从事民族历史文化研究的学者,大多都是“语”、“史”兼通。

我们应该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大力培养精通少数民族语言的人才,进而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强对吐蕃、回鹘、粟特、西夏与于阗文文献本身的深入研究,同时还应充分利用这方面的成果,结合汉文史料的记载,对敦煌民族的社会、历史、地理、经济、文化、艺术、宗教、民族及东西文化交流等学科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综合研究。

近期,以史金波先生为代表的团队在破读西夏文草书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这对西夏文社会经济文书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日本学者森安孝夫、松井太等对敦煌回鹘文题记的研究也取得了重大进展,日本学者武内绍人等对敦煌吐蕃文契约的研究也有重大收获;在回鹘文本研究方面,近期由阿不都热西提·亚库甫主编的7卷本《古代维吾尔语诗歌集成》对敦煌回鹘文文书的整理研究颇具国际视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文化变迁研究20年———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饶旭鹏(兰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甘肃・兰州 730050)摘 要:民族文化是民族关系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文对我国近20年来民族文化研究状况进行了梳理,并指出了国内民族文化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

基础理论研究相对薄弱;研究领域存在一定局限性;研究方法创新不够。

关键词:民族文化;变迁中图分类号:C01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5)04-0084-05The Studies of N ational Cultural Change within 20Years———the present condition of study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RA O X u 2peng(School of Social Sciences ,Lan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Lanzhou ,G ansu 730050,China )Abstract :The national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aspect within the national relation study.Inthis article ,the author combed the studied condition of the national culture within 20years in our country from the aspect of macroscopic and special subject study.It pointed out the problems ex 2isting in our country ’s national culture study.There are the following 3problems.Firstly ,the foundation theory study is relatively weak ;secondly ,there are some limitation in the field of study ;thirdly ,the innovation of the study method is not enough.K ey w ords :national culture ;change 近代以来,伴随着工业化浪潮和全球市场的开辟,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群体文化间的文化接触和互动越来越频繁,各民族文化的碰撞、冲突、交流等迅速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现象。

20世纪中叶以来,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现代通讯、交通技术的长足进步,极大地缩小了世界各地的心理距离,世界正在变成一个“地球村”,全球化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在全球化过程中,如何顺应历史潮流又不丧失民族个性,促进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和共荣迅速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本文拟对近20年来国内学术界对于多民族地区民族文化变迁问题研究进行归纳和总结,并指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收稿日期:2005-05-06。

基金项目:兰州理工大学科研发展基金项目“文化转型与西部农村现代化研究”。

[作者] 饶旭鹏(1976-),男,甘肃华池人,法学硕士,兰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教师,主要从事社会学研究和教学工作。

2005年第4期(第25卷总第104期) 贵州民族研究Guizhou Ethnic Studies No 14,2005(Vol 1251G eneral 1No.104)饶旭鹏:民族文化变迁研究20年 一、民族文化变迁的宏观研究20年来,国内学者对民族文化变迁的宏观研究把民族文化变迁过程置于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探讨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与发展,儒家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关系,民族文化融合的意义、途径、过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民族文化关系等问题。

11“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1988年费孝通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学演讲中首次提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1],其基本思路和观点是:①从地理生态角度来看,中华民族各族群间有天然的联系,祖国四周皆有自然屏障,自成单元,这是中华民族生存的空间;②中华民族各族群起源的多元说和本土说,各族群起源的多元,说明我国几千年来延续至今的民族“多元”现象有它的历史渊源与根基,也说明了今后我国民族结构中的“多元”现象的长期性,中华民族的产生、目前和今后都是多元的;③考古发现,自新石器时代开始中华民族各族群就开始交流与渗透,从多元上增加了一体的格局,至今已有5000年的历史,形成了各族群外在的或潜在的共性,构成了“一体”格局的文化基础;④夏、商、周三代是华夏民族集团从多元到一体形成汉族的过程,汉族(实际上是一个“族群集团”)的形成在多元一体格局中产生了一个凝聚的核心;⑤中华民族各族群统一为一个政治实体有两个时期:第一,中原农业区与北方草原游牧区分别形成两个并立的统一体;第二,这两大区域统一为一体的过程;⑥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融合的历史。

许多分散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了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有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

21民族融合和民族同化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民族融合与民族同化的区别、民族融合的方式、影响民族融合的因素等问题的研究中,尤其侧重于我国历史上民族融合问题的研究。

刘戈把民族同化和民族融合作了区分,并探讨了两中不同的同化模式:强制同化和自然同化,认为列宁关于民族同化的论述适合于我国目前的情况[2]。

管彦波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民族关系历程,认为中华民族的融合有四个重要时期,即①先秦时期:华夏—汉民族的形成与中华民族的孕育时代;②魏晋南北朝时期;③辽宋夏金元时期;④清代。

他把促进民族融合的因素归纳为:①思想文化上的相互交融、认同;②互补互惠的族际经济联系;③各民族迁徙杂居;④族际通婚四个方面。

[3]31民族文化的传播与融合从总体上对民族文化关系的研究文章相对较少,费孝通教授1990年在日本东京“东亚社会研究国际讨论会”上的发言中把不同民族文化间的关系概括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十六个字;已有研究成果主要关注于不同民族文化的传播方式与途径,如张利洁、高永久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传播方式归纳为四种类型:①强制接受方式,②自然接受方式,③全盘主动接受方式,④部分主动接受方式[4]等。

多数学者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特定民族文化、特别是民族文化某一侧面的历史变迁及其与其他民族文化关系问题的研究上,如章立明对西双版纳傣族村寨曼刚傣族文化变迁的研究;杨桂林对麻栗坡县野猪塘苗族自然村民族文化变迁的研究等。

41儒家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关系这方面的研究认为儒家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主流,其与民族地区发展不是内在本质的冲突,而是外在现象的冲突。

那么,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呢?这实际上是一个如何认识和处理现代化和民族民族文化关系的问题,提出了构建新型民族文化体系的模式,即“(1)一体三元的多维文化观;(2)立足现实、依托传统的古今融合论;(3)以我为主、兼取众长的文化互补说;(4)创造转化、充满活力的文化发展观。

”[5]2005年第4期 贵州民族研究[双月刊] 2005年8月版51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民族文化关系这一问题的研究是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而出现的,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而,对传统的民族关系在冲突中融合的历史进程,现代化过程对民族关系的消解和重组,新时期我国民族关系的性质、主流、核心、动力,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影响因素,发展民族关系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联系,调适民族关系的途径、对策和主要原则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

61改革开放后我国民族文化关系的变化及发展趋势我国在建国以来逐渐形成了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新型民族关系,各民族文化也在相互采借、相互融合中发展成为社会主义新型民族文化。

但是,也有学者研究认为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的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我国民族关系表现出新的发展趋势,概括起来主要是:一是政治体制改革促使中央政府与民族地区、政府组织与民族企事业群体之间的直接关系逐渐减少;二是经济体制改革促使社会的经济交往增多,经济关系趋于复杂化,民族与民族之间,各地区、各行业以及民族成员之间,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更加突出;三是法制的健全与完善促使法律调整民族关系的作用加强,各民族之间以及民族成员之间法制关系将逐渐强化;四是民族关系中的阶级意识、阶级关系淡化,社会各阶层关系更加突出;五是民族关系中的宗族、家族关系弱化,人际、族际交往中的平等性、功利性加重;六是各种因素引发的影响民族关系的事端,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6]这些变化和趋势对民族地区的社会进步来说,其主流是应该肯定的,但不能忽视其中所夹杂的庸俗的民族关系趋向及其消极影响。

二、民族文化变迁的专题研究民族文化变迁的专题研究主要以实证研究为主,通过对民族文化某一侧面的考察,提出其发展的一般趋势,其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11居住格局与民族人口迁移居住格局是各民族人口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各民族人口的居住态势,它直接地反映了各民族文化融合程度。

人们对各民族居住格局的研究主要从文化地理学、人口学、社会学、民族学等学科视角出发,研究各少数民族人口的居住格局和人口迁徙状况,而且往往与族际通婚、民族意识、宗教信仰、民族语言等问题结合在一起,以实证研究成果为主。

其基本结论认为,我国汉族和各少数民族的居住格局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和民族融合,经历了一个由板块式向散点式发展的过程,最后形成“大杂居、小聚居”的居住模式,这直接标志着各民族的融合历史。

21族际交往和族际通婚族际交往和族际通婚一直是公认的研究民族关系的重要变量,也是研究民族文化变迁的重要变量,学者们把不同民族的交往和通婚结合起来加以研究,成果颇丰。

其中主要关注的是影响族际交往和通婚的因素、主要方式、变迁趋势等问题。

认为影响族际交往和通婚的因素有年龄、教育水平、职业、收入、户口登记类别、民族迁移情况、掌握对方语言的能力、邻居中是否有其他民族朋友等因素,认为伴随着民族文化的整体性融合趋势,总体上各民族的族际交往和通婚的限制因素逐渐消失,呈不断增长势头,但是仍然存在民族差异[7]。

研究者们还进行了相关的理论分析和路径分析。

如马戎对西藏居民婚姻问题和蒙汉通婚问题的研究,王俊敏对蒙、满、回、汉四族通婚的研究,姜晓萍对西南民族地区居住模式、婚姻、家庭问题的研究,李秋洪对广西各民族交往过程中心理问题的研究等。

31民族语言变迁民族语言是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的直接反映,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方面,因此民族语言一直是民饶旭鹏:民族文化变迁研究20年族文化研究、特别是民族文化变迁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