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当代社会道德滑坡现象的分析
当前社会出现道德滑坡的主要原因和解决路径
![当前社会出现道德滑坡的主要原因和解决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fac5f4b743323968011c92bf.png)
浅析当前社会出现道德滑坡的主要原因和解决路径————————————————————————————————作者:————————————————————————————————日期:浅析当前社会出现道德滑坡的主要原因和解决路径伴随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与世界接轨程度的不断加深,不经意间“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影响社会道德体系的不良风气已暗潮涌动,由此导致道德滑坡的出现,其所带来的恶劣的影响必须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下面就从道德滑坡的主要原因和解决的路径方面来分析这一问题。
一、经济飞速发展带来社会道德的断层,金钱崇拜填补道德真空。
建国初期,中国始终在搞社会主义建设。
在这个过程中,运动与建设相生,整顿与生产相伴。
刚从政治上和经济上被解放的人民群众带着极大的热情,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的建设大潮之中。
在这一时期,人们的思想极其单纯,大家并不认为经济收入少、加班加点不对;相反,在做好分内工作的同时,还做了大量的分外工作。
可以说,为了工作人们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近乎疯狂。
在当时人们的思想中以传统的和当代的道德观自觉地抵制着所谓的资产阶级思想。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飞速发展让中国人耳目一新。
面对突然的变化、繁杂的环境、飞速发展的经济和反差极大的生活,人们来不及思考,对某些社会现象没有时间去做本质上的深入的分析,而是简单武断地否定过去的体制,顺带的全盘否定了过去的道德观。
我们思想领域旧的东西被丢掉,而新的东西又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人们的思想观念处于一种迷茫的状态,社会道德出现了断层。
在社会道德出现断层和真空时,金钱的作用却被无限的夸大了。
有钱能使鬼推磨的思想渐渐在人们心中蔓延。
对金钱顶礼膜拜的人们不顾道德甚至法律约束,去疯狂追求他们崇尚的利益。
“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钱是万万不能的。
”这句话道出了所有人的心声。
社会变得越来越现实,也使得在这样的大环境成长起来的人们跟着变得更加现实。
以至于我们现在教育子女都经常会说:“现在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将来就可以找个好工作,挣很多钱。
当前社会出现道德滑坡的主要原因和解决途径
![当前社会出现道德滑坡的主要原因和解决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3cfea050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32.png)
当前社会出现道德滑坡的主要原因和解决途径第一篇:当前社会出现道德滑坡的主要原因和解决途径当前社会出现道德滑坡的主要原因分析以及解决的路径伴随我国改革开放深度和广度的进一步扩展,我国经济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与世界接轨程度的不断加深,面对缤纷多彩的世界,人们在“被消费”主宰的情况下,不经意间促使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影响道德价值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由此,那些为人所鄙视的落后道德观念有了一定的市场,其影响在不断加深并影响着年轻新一代,由此,导致道德滑坡的现象的出现,其所带来的恶劣的影响必须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并针对社会现状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一次促进社会主义道德价值体系的完善与发展。
下面就道德滑坡的原因及其对它的分析和解决的路径方面来分析这一问题。
道德滑坡的原因之一在于社会风气的破坏和道德氛围的未建性。
曾经看过一个报道。
在德国,当长辈或家长看到孩子在自己的身边时,他们不会不顾红绿灯,即使没有车辆通过,他们依然会等到绿灯亮起再通过。
不论这个孩子与自己有何关系,哪怕无亲无故。
他们如此做的一个原因就是为孩子们树立一个榜样,以一种身体力行,为孩子言传身教。
这个事件和我国孟子杀猪教子的故事有不少雷同之处。
但是,在当今社会,我们却很难寻觅到这样的现象。
由此,我们不得不说,家长和社会在日常生活中必须给予孩子潜移默化的好的影响。
由此可见,我们缺少一种文化的氛围。
我们对传统文化缺少一种正确的解读。
由于对传统文化中所涉及的道德问题,我们必须以一种辩证的眼光来看待。
我们在批判古代“三纲五常”的同时,却忽略了其中积极的影响。
古代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尽管我们说,这样的一种孝顺在当今的人看来不免有些过火,但是,古人那种对父母的尊敬和爱戴却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可是,如今,养儿防老已成为一种不合适宜的说法。
父母们已经不再奢望后辈们能够使他们享受“老有所终”,啃老族的出现,说明现代人的责任意识在不断地弱化,如此导致,责任心的丧失。
关于中国当代社会道德滑坡现象的分析 (1)
![关于中国当代社会道德滑坡现象的分析 (1)](https://img.taocdn.com/s3/m/a3dd6ed7b7360b4c2e3f64f4.png)
关于中国当代社会道德滑坡现象的分析论文关键词:社会道德道德滑坡表现原因应对论文摘要: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型时期,全国上下正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由于经济建设与道德建设发展的失衡和市场经济本身就有的盲目性、自发性的缺陷,导致了某些社会道德滑坡现象的出现。
当下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树立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消除各种不道德现象是提高全国人民精神文化素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社会转型期的一个特点是,由于社会处于激烈而探刻的变革之中,各种社会关系社会矛盾都在调整之中,必然存在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道德滑坡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一、道德缺失现象的几点表现1.诚信缺失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诚信是一个古老的道德命题,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体现。
由于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时间较短,发展尚不完善,加之人们对经济学本身的内涵还不够了解,导致中国社会生活中出现了诚信缺失现象。
在经济领域,存在着企业信用缺失,在其他社会生活领域,假东西充斥如假文凭、假证件、假发票、假政绩、假鉴定等,不一而足。
以企业道德缺失为例,“三鹿奶粉事件”、“地沟油事件”、“老酸奶事件”等等一系列企业的道德缺失一次又一次的挑战着国人的心理极限。
诚信缺失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暴露无遗了。
2.职业道德缺失道德是一定群体认同的调节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集团之间行为关系的规范、原则的总和。
一个群体所遵循的规范和原则是以某种职业的道德体系来体现的,职业领域中的道德素质滑坡和从事职业的主体奉行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权利本位的价值观密不可分的。
医生收取“药品回扣”、收受“红包’、“漠视生命”;警察“知法犯法”、与罪犯暗中勾结、“随意扩张权力范围”;公务员“行贿受贿”、“公款私用”、“行政不作为”都是一个个鲜活的例证。
可见,职业领域中存在的道德缺失现象确实令人担优。
3.社会责任感缺失所谓社会责任感,不仅指对自己的家庭和国家承担责任,而且是指对全社会、全人类的共同责任的担负,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关于中国当代社会道德滑坡现象的分析[五篇材料]
![关于中国当代社会道德滑坡现象的分析[五篇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58e18b1d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f1.png)
关于中国当代社会道德滑坡现象的分析[五篇材料]第一篇:关于中国当代社会道德滑坡现象的分析关于中国当代社会道德滑坡现象的分析论文关键词:社会道德道德滑坡表现原因应对论文摘要: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型时期,全国上下正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由于经济建设与道德建设发展的失衡和市场经济本身就有的盲目性、自发性的缺陷,导致了某些社会道德滑坡现象的出现。
当下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树立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消除各种不道德现象是提高全国人民精神文化素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社会转型期的一个特点是,由于社会处于激烈而探刻的变革之中,各种社会关系社会矛盾都在调整之中,必然存在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道德滑坡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一、道德缺失现象的几点表现 1.诚信缺失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诚信是一个古老的道德命题,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体现。
由于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时间较短,发展尚不完善,加之人们对经济学本身的内涵还不够了解,导致中国社会生活中出现了诚信缺失现象。
在经济领域,存在着企业信用缺失,在其他社会生活领域,假东西充斥如假文凭、假证件、假发票、假政绩、假鉴定等,不一而足。
以企业道德缺失为例,“三鹿奶粉事件”、“地沟油事件”、“老酸奶事件”等等一系列企业的道德缺失一次又一次的挑战着国人的心理极限。
诚信缺失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暴露无遗了。
2.职业道德缺失道德是一定群体认同的调节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集团之间行为关系的规范、原则的总和。
一个群体所遵循的规范和原则是以某种职业的道德体系来体现的,职业领域中的道德素质滑坡和从事职业的主体奉行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权利本位的价值观密不可分的。
医生收取“药品回扣”、收受“红包’、“漠视生命”;警察“知法犯法”、与罪犯暗中勾结、“随意扩张权力范围”;公务员“行贿受贿”、“公款私用”、“行政不作为”都是一个个鲜活的例证。
有关社会道德滑坡
![有关社会道德滑坡](https://img.taocdn.com/s3/m/1ecab93f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e0.png)
有关社会道德滑坡目前中国社会道德败坏现象十分严重。
这已引起人民的强烈不满。
各种媒体发出的“道德滑坡”的惊呼,也透露了从上到下无法掩饰的忧虑和无奈心态。
---道德的基础是什么?如何重新确立道德理念,进而弘扬一个民族的精神价值,已成为目前国人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
近20年来,党和国家在经济方面采取一条务实路线,逐渐由集权式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
多种所有制出现后,虽然经济的发展给人民生活带来一些改善,但如其它专制社会一样,对社会生活的严密控制,使得统治权力很容易就介入了国家资源的配置。
与此同时,在社会商业化的趋势下,不择手段追求私利的做法得到鼓励和确认,各种职业观、义利观的变迁,使中国人的人生目标和价值取向日趋繁杂分离,人与人之间难有赤子之心相待,传统的“仁、义、忠、恕”之道更无可行之处尽管文明的趋势是永远上升的,但是,当下中国社会道德良心已经进入了它的休眠状态。
这方面整体堕落的形势十分明显。
在这当中,官德、吏德的败坏尤为突出。
官场的糜费奢侈、不计后果的及时行乐风气,也极大地影响了社会风俗。
吏治的败坏更使它失去了以身示范和教育人民的作用。
上行下效,在严酷而不公正的经济竞争下,面对广告化、千面人,粗俗低下的个人主义道德伦理观在民间的滋生漫延,许多人视道德为儿戏,出现怀疑、否定道德的倾向。
职业道德的下降首当其冲。
各行各业都表现出前所未有的金钱至上观念。
从人们日常生活感受到各种大案、要案的出现。
党、政、军、司法、工、商、无不腐败。
就连一向清白的医疗、教育二界,也只顾捞钱、见死不救、拒学门外。
以往“悬壶济世”、“桃李满天下”的赞誉,早已被亵渎。
这足以反映整个社会堕落之深。
假药、假米、假烟酒、假合同、假学历、假新闻、虚报数字的假政绩、以及各种假货充斥市场。
在现今的中国,很少有人关心社会和他人。
品德正直、忠于自己的见解、关心国家前途命运、仗义直言的人逐渐消失。
而自私自利、唯利是图、言行不一、麻木不仁、随遇而安、毫无原则、见机行事的人,则充斥社会的各个角落。
关于中国当代社会道德滑坡现象的分析
![关于中国当代社会道德滑坡现象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5ec78a3d1f34693daef3e09.png)
关于中国当代社会道德滑坡现象的分析【摘要】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型时期,全国上下正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由于经济建设与道德建设发展的失衡和市场经济本身就有的盲目性、自发性的缺陷,导致了某些社会道德滑坡现象的出现。
当下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树立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消除各种不道德现象是提高全国人民精神文化素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社会转型期的一个特点是,由于社会处于激烈而探刻的变革之中,各种社会关系社会矛盾都在调整之中,必然存在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道德滑坡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论文关键词】社会道德道德滑坡表现原因应对措施道德是人与人价值关系的一个领域、一个层面,它主要是指人的行为对于人伦关系的意义,即:在人的一切活动中,人的思想感情、言论行动是否符合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定结构、秩序和规则的要求,是否有助于它的合理、稳定和发展。
如果是这样,就被人们和社会所肯定、接受,判定是合乎道德的、善的;反之则被否定和排斥,判定是不道德或恶的。
这一理解来自对道德实践的观察和描述。
一、道德缺失现象的几点表现:(一)诚信缺失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诚信是一个古老的道德命题,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体现。
由于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时间较短,发展尚不完善,加之人们对经济学本身的内涵还不够了解,导致中国社会生活中出现了诚信缺失现象。
在经济领域,存在着企业信用缺失,在其他社会生活领域,假东西充斥如假文凭、假证件、假发票、假政绩、假鉴定等,不一而足。
以企业道德缺失为例,“三鹿奶粉事件”、“地沟油事件”、“老酸奶事件”等等一系列企业的道德缺失一次又一次的挑战着国人的心理极限。
诚信缺失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暴露无遗了。
(二)职业道德缺失道德是一定群体认同的调节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集团之间行为关系的规范、原则的总和。
一个群体所遵循的规范和原则是以某种职业的道德体系来体现的,职业领域中的道德素质滑坡和从事职业的主体奉行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权利本位的价值观密不可分的。
论中国社会道德滑坡现象
![论中国社会道德滑坡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d8df1531580216fc700afd6f.png)
论道德滑坡现象对于当今社会道德的问题,总体呈现滑坡趋势。
在商业中,昨日的三鹿奶粉,他们怎么可能不知道三聚氰胺有毒呢?而今日的南山奶粉,又被查出含有有毒物质黄曲霉素M1。
又该作何解释?被利益熏黑了眼睛,蒙蔽了心的商家,我想问问,金钱带来的快乐敌得过良心的谴责吗?他们剥夺了那些父母们给与小孩最基本的爱和去爱的勇气,他们连一包奶粉也不敢去买,只因不知是爱还是害,不仅毒奶粉、,还有苏丹红、瘦肉精、地沟油事件等等频繁发生,民以食为天,可是现在,这片天被戳出了很多窟窿,我们的内心会有怎样的波动呢?这些商业性欺诈,我们身边的例子还少吗?制作伪品在学生中贩卖,网购东西拿不到真品,类似的商业欺骗在学生中间更是层出不穷啊。
官府方面呢代表不了我们群体,在这里我就不谈了。
还有昔日年仅2岁的小悦悦,被两辆车碾压,7min中内竟然有18个路人视而不见?最后残忍的离去。
重庆一老人摔得头破血流,围观者数十人竟无一人将老人送往医院,武汉李大爷摔到街头无人扶起,最终窒息而死。
什么时候我们人情变得如此冷漠?什么时候我们的心变得如此残忍麻木?我们身边的彭宇还有多少?提起彭宇,不得不说,他好心搀扶老人却引火上身,被救家庭是被钱熏黑了眼睛吗?而空巢现象是不是更让我们哑然失语呢?自己的父母,自己都可以置之不理?当然,我们不能以偏概全。
只是这种现象是否该让我们反思一下当今的我们呢?还有昔日为救溺水而献出生命,却换来冷漠的离去,今日的夺回被抢包却换来模糊的背影和小孩的一句别多管闲事的讽刺。
当我们热火朝天的弘扬雷锋精神时,当我们看到整个社会闪烁雷锋精神光芒时,当我们欣喜这个社会还有爱、温暖时,现实却给了我们一巴掌。
好人听不到感谢、看不到感恩,得到的是被助者冰冷的走开。
为啥会出现这些问题呢?我是这样看的:我们的诚信缺乏、法律意识的淡薄。
在一些发达国家,人们相互之间有信任感,他们甚至表现得很傻很天真。
他们面对素不相识的人,先是把他看作是一个诚实的人,自己也以诚相待.但一旦被他发现,这人不诚实,那他再也不会信任他了。
中国当今社会“道德滑坡”现象原因分析
![中国当今社会“道德滑坡”现象原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c6e3274a26925c52cc5bfde.png)
l张 家 口教育 学 院中 文系 河 北张 家 口 0 50 2河 北北 方 学 院学报编 辑 部 70 0 河北 张家 口 05 0 7 00 摘 要 道 德教 育在 任何 一 个 国家 都 占有主 导地 位 。 国 内外社 会环 境 的变 化给 中 国的道 德 教育 带来 较 大冲击 。对 经 济体 制 改 革 思想 准备 不足 、学校 教育 滞 后 、家庭 教育 单 一 、社会 道 德教 育偏 弱等 是 导致 中 国当今 社 会 “ 道德 滑坡 ”的重 要原 因 。呼 吁 全 社会 重视 德育 教育 ,努 力 营造 有利 于和 谐社 会建 设 、经 济文 化健 康 发展 的社会 环 境 。 关键 词 道德 滑坡 ;原 因分析 ;德 育 教育 ;和 谐社 会 中图分 类号 :G 1 文 献标 识码 :B 46 文 章编 号 :1 7—8 X 20 ) 108 —2 6 14 9 (09 2— 0 50
目前,中国的道德状况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社会 2学校德育教育滞后是导致 “ 道德滑坡” 的重要原因
“ 德滑 坡 ”现 象分 析成 为人 们 的热 点话 题 ,而 且 参加 讨论 道 的人越 来 越 多, 范 围也越 来越 大 ,涉 及 的领域 也 越来 越广 , 1 7 年 高考 制 度 的 恢 复 , 教 育界 吹来 一股 浓 浓 的 芳 98 给 香 , O  ̄. f 知 识 的极度 渴 望如 火 山岩 浆 进 发而出 , 园 1年 M J 对 校
问题 的研 究也 越来 越深 入 。人 们把 种 种不 道德 或 归于 市场 经 沸腾 了, 又安 静 了。教师 学生都 有 了一个 共 同的 目标 , 那就 是攻 济 ,或归 于社 会环 境 ,或 归于 法律 法 规不 健全 ,或 归于 学校 克 高考 这 座 堡 垒 。 校 的 中心工作 也 非常 明确 , 是教 学 , 学 就 说
浅谈当今社会道德滑坡现象
![浅谈当今社会道德滑坡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222a30174431b90d6c85c732.png)
浅析当代社会道德滑坡现象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在社会经济建设领域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然而,在这些经济奇迹的背后我们却不可忽视一个问题,那就是社会道德的严重滑坡。
诸如社会诚信问题、社会冷漠度问题等。
怎样认识当前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与社会道德严重滑坡的关系也就成了一个急迫的问题。
道德滑坡现象:在当今市场经济社会里,人们的思想观念呈现多元化趋势,社会道德建设如同物质上的贫富悬殊一样,形成观念上的“两极分化”;一方面是英雄人物辈出,道德模范不断涌现;一方面是诚信空前危机,假冒伪劣屡禁不止。
不讲诚信、不顾责任、不凭良心的人和事屡见不鲜。
在一些人眼里,物欲横流、见利忘义、缺乏荣辱感、笃信潜规则,道德底线一再失守。
当硫酸泼向无助的黑熊,当枪弹射向无辜的教师,当汽油浇向熟睡的流浪者,当因学习上的分歧而掐死同窗,当因一句骂人的话而去投毒,当好心车主扶起摔倒的老奶奶被敲诈,当18位路人无视躺在路边濒临死亡的小女孩的时候,每个人们的处境都处于危险中,正是这种潜在危险使得众多的“旁观者”走向前台来关心道德建设的问题。
道德滑坡已经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涉及到各个阶层,各个领域。
它带给人们的印象只有一个——混乱。
这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无疑是致命的。
在我国倡导建设精神文明的今天,提高全民道德文化修养已成了当务之急。
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说:“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
”我国道德水平下滑的主要表现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3]:第一,家庭道德伦理关系改变而带来的矛盾与冲突。
第二,职业道德陷入了没有精神支柱的泥潭。
第三,社会公德开始失去平衡。
第四,腐败现象难以得到有效遏制。
随着时代进步而出现道德观念的变迁是必然的,但一些“保守”的人认为,这是世风日下,出现“道德滑坡”了,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误解。
我们不能说每次道德观念的变化都值得肯定,但从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来看,道德观念是向着更进步、更文明的方向发展的。
当代中国的道德状况及其反思
![当代中国的道德状况及其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f2e20594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80.png)
当代中国的道德状况及其反思【摘要】当代中国的道德状况备受关注,道德沦丧现象普遍存在,道德教育缺失与挑战愈发突显。
道德观念多元化、碎片化,社会文化背景对道德观念影响深远。
当代社会环境塑造着人们的道德行为。
建设和谐社会需重视道德建设,文化自信与传统道德观念传承至关重要。
个体责任与社会责任应统一起来,每个人都有责任维护社会道德秩序。
道德建设不仅是个人修养,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石。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道德建设必须得到高度重视和实践,以构建和谐、稳定、文明的社会环境。
【关键词】道德状况、反思、道德沦丧、道德教育、多元化、碎片化、社会文化背景、道德观念、环境塑造、和谐社会、文化自信、传统道德观念、个体责任、社会责任。
1. 引言1.1 当代中国的道德状况及其反思当代中国的道德状况备受关注,社会上出现了种种道德沦丧现象,引起了人们的深切反思。
在一个物质丰富的社会中,金钱至上、功利至上的价值观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人们在追求物质享受的往往忽略了道德规范和伦理准则。
道德教育的缺失和挑战也是当代中国道德困境的一个重要方面,学校、家庭和社会对青少年和群众的道德教育不够到位,导致道德观念的淡化和扭曲。
道德观念的多元化和碎片化也给道德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人们对于什么是好的道德行为产生了分歧和混淆。
社会文化背景对道德观念的影响不可忽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使人们在道德选择上更加困惑。
当代社会环境对道德行为的塑造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社会风气的浮躁和功利主义的普遍存在影响了人们的道德选择和行为。
对于当代中国的道德状况,我们需要深刻反思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建设和谐社会需要人人重视道德建设,文化自信与传统道德观念的传承是道德建设的基础,个体责任与社会责任的统一是实现道德进步的关键。
2. 正文2.1 道德沦丧现象在当代中国的普遍存在在当代中国社会,道德沦丧现象普遍存在,表现在各个领域和层面。
在公共场所,许多人缺乏基本的道德规范和素养,常常出现推搡、挤占等现象,缺乏公德心和礼貌。
前我国社会道德现象滑坡的根源以及学校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前我国社会道德现象滑坡的根源以及学校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196bb78802d276a200292e67.png)
分析当前我国社会道德现象滑坡的根源以及学校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第一部分:当前我国社会道德现象滑坡的根源:1.根源探寻:根据文中第三章“历史观与社会”中由历史观引申出的五个问题中的第二个问题,即“德治与法治”的问题中,我们就可以基本找到当前我国社会道德现象滑坡的根源。
2.具体观点:德治与法治,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首先是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中国古代文化是重在德治的。
孔子即明确提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在这段话里明显地体现出德治重于法治或优于法治的思想。
孔子的“德治”思想,到孟子就进一步发展为“施仁政”的思想。
当然在孟子的思想中,也忽视法治的作用,或者说也主张与刑罚并用,即“德刑并用”。
其次是荀子,他提出德治与法治并重的思想,主张德治与法治兼用,把“礼”与“法”结合起来。
也可以说他更重视法治,把法作为治国的首要准则。
后来他的弟子韩非子集法家之大成,法治便成为治国安邦的主要手段。
从此法治与德治便分道扬镳。
中国历代的改革家,不少人是以法家的思想来修改和补充儒家的某些观点,成为内法外儒的政治家的。
由于德治和法治的要求不同,因而对人才的标准和使用也就各有不同。
由此,在我国的不同历史发展时期,由于对德治和法治重视程度不同而带来的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不同也就显而易见了。
我国由于长期的封建统治和儒家思想的深远影响,法制观念比较淡薄,因而依法治国、治教,曾一度是我国发展的重点。
后来政策制定者发现,只有法治,还不能全部解决社会问题,德治仍有着不可替代的社会作用,为此必须将法治与德治有机结合起来,使之相互为用,以求得社会的发展和稳定。
3. 分析阐述:一方面,从国家方针政策角度来考虑:在1997年,党的十五大站在是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界的战略高度,明确提出,到2010年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立法工作目标。
在1999年,宪法修正案第一次提出“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从而使依法治国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特征。
当今社会出现道德滑坡的原因分析及其解决途径
![当今社会出现道德滑坡的原因分析及其解决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623f280e4a7302768e9939ce.png)
当今社会出现道德滑坡的原因分析及其解决途径诚实守信,善良互助,一直是我们引以为豪,传承了几千年的传统美德。
可是,在这个物欲横流,几乎所有人都被金钱所左右的社会里,道德,似乎已经变成了一个遥远的故事。
商人为金钱驱使,为牟取暴利不择手段,不惜以牺牲消费者健康甚至生命为代价来充实自己的钱包,于是就出现了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事件;利益的驱使使假货越来越多,如假食品,假药,假学历,假职称,假论文,假公济私等等,一句话,一切切的假冒伪劣,在这样下去,我们还能相信什么,该相信什么;如今好人难做,路上老人跌倒了不敢扶,怕一个好事最后倒落个狗咬吕洞宾。
至于官员腐败,上行下效,就更不用提了。
道德滑坡,着实已经成为现代中国的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正在侵蚀国民的心灵。
对于这个不容乐观的现状,我认为是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
一、金钱的作用被无限的夸大。
有钱能使鬼推磨的思想渐渐在人们心中蔓延,生根发芽。
在学习经济学常识的时候,我了解到马克思《资本论》中经典的一句话,认为讲的真的是十分的透彻。
马克思说:“如果有20%的利润,资本就会蠢蠢欲动;如果有50%的利润,资本就会冒险;如果有100%的利润,资本就敢于冒绞首的危险;如果有300%的利润,资本就敢于践踏人间一切的法律”。
对金钱顶礼膜拜的人们就不顾道德甚至法律约束,去追求他们崇尚的利益。
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这句话道出了所有人的心声。
社会变得越来越现实,也使得在这样的大环境成长起来的人们跟着变得更现实。
甚至会有人说,道德是什么?能当饭吃还是能买衣服穿?当人们都脱下虚假的外衣露出赤裸裸的贪婪的真实的时候,道德良知,便成为了一个被遗忘在角落的物件。
偶尔会想起,但是不会对现实有任何的改变。
作为一个来自普通家庭的大学生,我们听到的很多都是:现在好好奋斗,将来就可以找个好工作,有可观的薪水。
归根到底我们现在的努力还是为了那个叫做金钱的东西吧。
分析现在人道德滑坡的原因
![分析现在人道德滑坡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8839db34af45b307e8719762.png)
对于所谓的“道德滑坡”,我有以下的看法:1. 即使没道德的人也开始拿道德说事儿(这帮人以前可能拿财力,武力,或阶级说事儿)。
2. 道德权利,法定权利,实际权利是有区别的。
我看见一小偷/强盗但不敢喊,或路人不敢抓,是我道德坏了?路人道德坏了?我是一个生活在现代城市的人,不是农村,没有街里街坊,乡亲故旧。
所以城市要有城市的规矩。
我喊,人抓,那得靠制度,宣传,治安保障等一系列的高于个人的,法理上的,执法上的,甚至政治权利上的规定,保障。
然后依靠个人力量来解决这些公共问题才合情合理,人人乐为(其他事例同理)。
4. 由于某个群体,一直自称道德标兵,而又少干人事儿,然后他们的朋友又比较容易获得经济或其他社会资源,以致有人觉得现在人道德出现滑坡。
我认为,如果是考虑全体民众的道德水准,除去历史上极少数的尚有争议的短期阶段,今天是五千年来中国道德水平最高的时期。
所谓的道德滑坡,我们批判的是绝大多数有违社会道德的行为,放到仅仅七十年前,根本就不算是大事,更别说一百五十年前或更早了。
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平提高,长远来看,必然建立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基础上。
我相信国人的道德素质是在提升的,现在想扶倒地老太的人肯定比过去多。
但关键在于过去扶一个老太虽然不一定有好处,至少不会有坏处。
现在你扶,好事做不成没准还变了凶手。
道德成本增加,人们只有选择不扶。
道德的成本的增加,又在于社会安全感和信任感的丧失。
而法治水平与政府公信力,是社会安全感和信任感的本质来源。
法治上,现在的法治水平并非不如几十年前,而是:法治水平的发展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太不匹配。
经济的发展会带来更多更复杂的法律问题,而现有的法治水平不足以解决问题。
执法水平上的不匹配则更多,很多执法者的法治意识停留在三十年前,暴力执法、有罪推定屡见不鲜。
法治建设的落后使社会安全失去了制度性保障。
没有制度性保障的个体在社会中是非常无力的,不可能感受到任何安全感。
所以他们会选择规避任何可能的风险,包括道德风险,包括扶倒地老太。
思想道德滑坡总结
![思想道德滑坡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0437797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f0.png)
思想道德滑坡总结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也在不断变化。
在过去,人们普遍注重道德伦理的约束,倡导真善美的价值观,但是,如今却出现了一种思想道德滑坡的现象。
思想道德滑坡是指在思想观念和道德行为方面逐渐偏离正确的方向,不再注重道德准则,追求私利和享乐主义。
下面将详细分析思想道德滑坡的原因和影响。
首先,新闻媒体的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报纸、电视已不再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而是被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所取代。
互联网的兴起为人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信息资源,同时也带来了信息传播的快速和广泛,使得人们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
其次,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和挑战,为了追求物质利益和个人欲望,许多人不择手段地追求成名、权力和金钱,忽视了道德的底线和人性的本真。
这使得人们对道德规范的遵循程度下降,思想观念也开始偏离正轨。
此外,教育体制的改革也对思想道德产生了影响。
近年来,教育体制倾向于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和知识技能,而忽视了人文关怀和道德素养的培养。
这导致了很多年轻人在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上的缺失,对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责任感的减弱。
思想道德滑坡对个人和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个体的道德观念淡薄,人们对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的遵守程度下降,造成社会的秩序混乱和法治环境的恶化。
其次,道德滑坡导致信任危机,人们对他人的诚信和善意产生疑虑,社会的信任基础开始动摇。
此外,思想道德滑坡还导致社会价值观的扭曲,美德和正义开始受到质疑和怀疑,人们对于真善美的追求也逐渐淡化。
针对思想道德滑坡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加以解决。
首先,加强道德教育的力度,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强调道德的重要性和作用。
其次,加强舆论监督,通过媒体和网络传播正确的道德观念,引导社会舆论形成正确的导向。
此外,要加强对个人和组织的道德约束,建立完善的法律和制度,对于违法犯罪行为严厉打击,倡导诚信和公平的社会环境。
总之,思想道德滑坡是一个复杂而严重的社会问题,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简析我国的道德沦陷现象
![简析我国的道德沦陷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157e37ce8bd63186bcebbcc3.png)
简析我国的道德滑坡现象内容概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基本上达到了小康,但在精神领域却出现了道德滑坡的问题。
这种问题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我国转型期的社会产生了相当大的危害。
因此,有必要对该问题进行反思以期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
加强道德教育,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道德文化的优良传统,唤醒全民族新时代的道德意识,创造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道德体系显得尤其重要。
关键词:道德滑坡原因对策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同时也出现了许多严重的道德问题。
2011年最受公众关注的十大焦点问题依次是:房价、物价、食品安全、医疗改革、腐败问题、住房改革、社会道德风气、教育改革、生活成本上升以及就业问题。
其中我们可以知道社会道德风气首次成为焦点。
我们来看看当今出现在中国社会的道德怪象:南京彭宇案。
2006年11月20日,南京徐老太在等公交车的时候被人撞到,刚刚下车的小伙彭宇将其扶起并送至医院。
事后,老太及其家属一口咬定彭宇就是“肇事者”。
最后南京市鼓楼区一审宣判彭宇赔付徐老太4万余元。
“范跑跑”事件。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四川某中学教师范美忠一夜之间千夫所指,原因出在他的一篇网文上。
网文披露,在地震发生的那一刻,范美忠自己率先跑出教室,不顾学生安危逃生。
他还在文中解释说:“先人后己和牺牲是一种选择,但不是美德!”。
广东佛山小悦悦事件。
2011年10月13日,广东佛山两岁女童小月月被车撞后又不幸遭到碾压。
据监控录像显示,先后有十八个人匆匆走过,有的甚至停车查看后又径直离开,但却无人救援,最后只有目不识丁的拾荒阿婆陈贤妹将孩子救起。
诸如此类的事件还有“掺沙大米”、“隔年月饼”·、“楼脆脆”、“桥垮垮”·····表明无德行为和缺德事件在社会许多领域屡屡发生。
浅析当前社会出现道德滑坡的主要原因和解决路径
![浅析当前社会出现道德滑坡的主要原因和解决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e023db7027d3240c8447ef69.png)
浅析当前社会出现道德滑坡的主要原因和解决路径伴随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与世界接轨程度的不断加深,不经意间“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影响社会道德体系的不良风气已暗潮涌动,由此导致道德滑坡的出现,其所带来的恶劣的影响必须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下面就从道德滑坡的主要原因和解决的路径方面来分析这一问题。
一、经济飞速发展带来社会道德的断层,金钱崇拜填补道德真空。
建国初期,中国始终在搞社会主义建设。
在这个过程中,运动与建设相生,整顿与生产相伴。
刚从政治上和经济上被解放的人民群众带着极大的热情,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的建设大潮之中。
在这一时期,人们的思想极其单纯,大家并不认为经济收入少、加班加点不对;相反,在做好分内工作的同时,还做了大量的分外工作。
可以说,为了工作人们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近乎疯狂。
在当时人们的思想中以传统的和当代的道德观自觉地抵制着所谓的资产阶级思想。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飞速发展让中国人耳目一新。
面对突然的变化、繁杂的环境、飞速发展的经济和反差极大的生活,人们来不及思考,对某些社会现象没有时间去做本质上的深入的分析,而是简单武断地否定过去的体制,顺带的全盘否定了过去的道德观。
我们思想领域旧的东西被丢掉,而新的东西又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人们的思想观念处于一种迷茫的状态,社会道德出现了断层。
在社会道德出现断层和真空时,金钱的作用却被无限的夸大了。
有钱能使鬼推磨的思想渐渐在人们心中蔓延。
对金钱顶礼膜拜的人们不顾道德甚至法律约束,去疯狂追求他们崇尚的利益。
“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钱是万万不能的。
”这句话道出了所有人的心声。
社会变得越来越现实,也使得在这样的大环境成长起来的人们跟着变得更加现实。
以至于我们现在教育子女都经常会说:“现在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将来就可以找个好工作,挣很多钱。
”可见对金钱的崇拜已经深入到了社会的深层。
钱对于生活固然重要,但是当太多的人把它当作了生活的全部时,道德的滑坡就会不可避免的发生。
浅析中国当今社会“道德滑坡”现象原因
![浅析中国当今社会“道德滑坡”现象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aeee1b154693daef5ff73d2f.png)
浅析中国当今社会“道德滑坡”现象原因论文关键词:道德滑坡原因分析德育教育和谐社会论文摘要:道德教育在任何一个国家都占有主导地位。
国内外社会环境的变化给中国的道德教育带来较大冲击。
对经济体制改革思想准备不足、学校教育滞后、家庭教育单一、社会道德教育偏弱等是导致中国当今社会“道德滑坡”的重要原因。
呼吁全社会重视德育教育,努力营造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经济文化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
目前,中国的道德状况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
社会“道德滑坡”现象分析成为人们的热点话题,而且参加讨论的人越来越多,范围也越来越大,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问题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人们把种种不道德或归于市场经济,或归于社会环境,或归于法律法规不健全,或归于学校教育不得力,或归于个人自我修养差,等等,众说纷纭,观点不一[1]。
笔者认为,导致中国当今社会“道德滑坡”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 人们对突如其来的经济体制改革开放,没有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面对“繁荣”的局面,表现出一种本能的接受,而不是主动“拿来”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始终在搞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这个过程中,运动与建设相生,整顿与生产相伴。
而从政治上和经济上被解放了的人民更是带着极大的热情,带着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和对党的无限忠诚,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的建设大潮之中。
这一时期,人们的思想极其单纯,大家并不认为经济收入少、加班加点、商品供应匮乏不对,相反,在做好分内工作的同时,还做了大量的分外工作,可以说,为了工作人们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近乎疯狂。
在人们的思想深处有一道铜墙铁壁似的防线,以传统的和时代的道德观自觉地抵制着所谓的资产阶级思想。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在中国人面前展开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让中国人耳目一新。
面对突然的变化、豁然的局面、繁杂的环境、飞速发展的经济和反差极大的生活,人们来不及思考,对某些社会现象没有时间去做本质上的分析,而是以自己工作、学习、感觉上的需求,简单而武断地否定过去的体制和传统的道德观,并迅速地从一种单纯的思想进入另一种单纯的思想,而且带着这样的思想又一次投入到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之中。
道德滑坡的原因及对策
![道德滑坡的原因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7d987a09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92.png)
道德滑坡的原因及对策道德滑坡是指社会中道德观念逐渐淡化、人们道德行为逐渐恶化的现象。
在当今社会,道德滑坡问题日益突出,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道德滑坡呢?在面对这一问题时,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思考和分析。
首先,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导致道德滑坡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普遍追求物质享受和经济利益最大化,对道德伦理的关注逐渐淡化。
一些人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不择手段地违法乱纪,甚至背离了社会公序良俗,这无疑会加剧道德滑坡的现象。
其次,媒体的影响也是导致道德滑坡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信息时代,媒体的影响力日益增强。
然而,一些媒体为了追求高点击率和收视率,往往渲染一些负面、低俗的内容,这种不负责任的报道和宣传无疑会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使人们的道德观念逐渐丧失。
此外,社会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也是导致道德滑坡的原因之一。
在一些领域,监管力度不足,导致一些人利用法律漏洞或者权力寻租,从而违法乱纪。
这种现象无疑会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使人们对道德规范逐渐产生怀疑和漠视。
那么,面对道德滑坡问题,我们应该采取哪些对策呢?首先,加强道德教育是解决道德滑坡问题的基础。
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等多个渠道,加强对青少年和社会大众的道德教育,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增强他们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感。
其次,加强法制建设是解决道德滑坡问题的重要手段。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同时加强对监管机构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法律的公正执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此外,加强媒体监管也是解决道德滑坡问题的重要环节。
加强对媒体内容的审查和管理,遏制低俗、负面内容的传播,鼓励媒体积极宣传正能量和正面价值观。
最后,加强社会监督和参与是解决道德滑坡问题的关键。
鼓励公民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共同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和道德秩序。
总之,道德滑坡问题是一个复杂而严重的社会问题,在解决这一问题过程中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思想道德滑坡总结与反思
![思想道德滑坡总结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d0cb742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03.png)
思想道德滑坡总结与反思思想道德滑坡是指社会中普遍存在着思想观念逐渐偏离传统道德标准的现象。
在现代社会中,思想道德滑坡已经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本文将围绕思想道德滑坡的原因、表现及对策,进行总结与反思,并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考。
首先,思想道德滑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现代科技进步带来的信息爆炸。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接触到的信息变得丰富多样,但其中也不乏一些不良信息和价值观。
第二,市场经济的发展。
市场经济追求利益最大化,为此可能牺牲某些道德原则。
例如,商业竞争中的不正当手段和不公平行为导致道德滑坡。
第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影响。
现代社会重视个人权利和自由,这种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对道德的相对化认识,即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导致思想道德的滑坡。
其次,思想道德滑坡在社会中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人们普遍缺乏道德底线和责任意识。
在追求个人利益和欲望的过程中,很多人丢失了对社会公德和伦理的基本尊重,不负责任地从事违法乱纪的活动。
第二,道德评判标准失去准确性。
面对复杂的价值观和信息,很多人在道德问题上容易产生犹豫和迷茫,无法准确判断何为对与错。
第三,弱肉强食和道德沦丧现象增多。
一些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惜使用不正当手段和行为,导致社会文化风气逐渐崩坏。
针对思想道德滑坡现象,我们需要从个人和社会两个层面进行反思和对策。
在个人层面,我们应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和自律意识。
这包括培养良好的价值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自身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感。
此外,要在日常生活中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积极践行道德行为。
在社会层面上,应加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力度。
家庭是灌输道德观念的第一课堂,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的道德修养和公民意识,让他们从小就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学校作为培养社会新一代的地方,应重视德育教育的力度,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中国当代社会道德滑坡现象的分析论文关键词:社会道德道德滑坡表现原因应对论文摘要: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型时期,全国上下正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由于经济建设与道德建设发展的失衡和市场经济本身就有的盲目性、自发性的缺陷,导致了某些社会道德滑坡现象的出现。
当下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树立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消除各种不道德现象是提高全国人民精神文化素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社会转型期的一个特点是,由于社会处于激烈而探刻的变革之中,各种社会关系社会矛盾都在调整之中,必然存在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道德滑坡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一、道德缺失现象的几点表现1.诚信缺失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诚信是一个古老的道德命题,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体现。
由于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时间较短,发展尚不完善,加之人们对经济学本身的内涵还不够了解,导致中国社会生活中出现了诚信缺失现象。
在经济领域,存在着企业信用缺失,在其他社会生活领域,假东西充斥如假文凭、假证件、假发票、假政绩、假鉴定等,不一而足。
以企业道德缺失为例,“三鹿奶粉事件”、“地沟油事件”、“老酸奶事件”等等一系列企业的道德缺失一次又一次的挑战着国人的心理极限。
诚信缺失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暴露无遗了。
2.职业道德缺失道德是一定群体认同的调节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集团之间行为关系的规范、原则的总和。
一个群体所遵循的规范和原则是以某种职业的道德体系来体现的,职业领域中的道德素质滑坡和从事职业的主体奉行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权利本位的价值观密不可分的。
医生收取“药品回扣”、收受“红包’、“漠视生命”;警察“知法犯法”、与罪犯暗中勾结、“随意扩张权力范围”;公务员“行贿受贿”、“公款私用”、“行政不作为”都是一个个鲜活的例证。
可见,职业领域中存在的道德缺失现象确实令人担优。
3.社会责任感缺失所谓社会责任感,不仅指对自己的家庭和国家承担责任,而且是指对全社会、全人类的共同责任的担负,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中国实现现代化的理想能否早日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社会各阶层社会责任感的强弱。
而在当代的中国,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自私自利思想泛滥,假冒伪劣、粗制滥造商品层出不穷,以权谋私、损人利己行为屡见不鲜,吸毒贩毒、赌博盗窃、坑蒙拐骗等丑恶现象滋生蔓延,使整个社会道德秩序混乱,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这种现状如果不能及时控制,必将对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二、社会道德滑坡的原因1.市场经济本身具有的盲目性、自发性的缺陷引发了社会道德滑坡。
市场经济的发展促使人们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我国现阶段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使得不少投机分子视社会道德而不顾,利欲熏心地追求金钱而忽视道德规范,使得社会上形成了不顾他人、自私自利的风气,引发了社会道德的滑坡。
2.西方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
由于中国对外开放和当代互联网的普及,使得西方国家的思想文化迅速的席卷中国。
不少人对西方的思想文化缺乏科学理性的认识,不分良莠一味的接纳吸收,接受了西方不良思想,助长了自私自利的社会风气。
3.社会对思想道德建设重视程度不够。
在当代中国,很难多个人、企业、地区只重视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只重视GDP的片面增长而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只重视小区域的经济增长而忽视整体的均衡发展,这些都对社会的道德滑坡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重塑社会道德的必要性一个国家的文明发展,经济建设至关重要,它是国家文明进步的物质基础。
但国家的文明发展,不仅包括物质文明,还包括精神文明,而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公平正义和社会公德就是精神文明的体现。
当国家处于贫穷落后状态时,首先要搞好经济建设和物质文明,但当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就要将精神文明的发展摆到更加突出和重要的位置上,否则就会影响物质文明的发展。
我国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社会精神文明特别是社会道德发展明显滞后,质疑问题如果不能很好的解决,必将影响改革开放大局,影响社会稳定,影响经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
因此,我们有必要大力加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四、关于社会道德滑坡的应对1.完善法律体系,加大执法力度一方面,我国法制不健全。
由于执法不严、执法不公,造成对违法违纪的败德者惩处力度不够。
例如,对制假售假,我国产品质量法规定:生产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以(包括已经售出和未售出的产品)货值金额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从上述规定可知:对于大多数假冒伪劣的生产者而言,处罚主要以罚款为主。
在稽查力度有限和规定不够详细的现实约束下,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销售者只要10次中有5次,甚至只要有3次能逃脱处罚,就有利可图。
另一方面,执法不严,执法弹性过大。
司法人员、政府官员作为社会公共权力的掌握者,他们负有依法行政、公正执法的义务。
连这些社会公正的守护人都为了私利而弄虚造假,那就证实了公共权力的霉变、腐烂,社会诚信则将化为云烟。
权大于法,使法律臣服于公权,整个社会就会导致出现“人们的行为连道德底线都没有了”的不良后果。
2.健全道德建设中的制度机制唤醒人们的良知,养成人们的善恶道德理性,形成正确评价善恶是非的标准,仅靠道德说教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加强包括法制在内的制度建设,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中国社会中的道德缺失现象。
因为只有提供一套公正、健全的制度机制系统,并将基础的道德规范和要求经法定程序予以权威化,这样才能为人们划出行为的界限,使之明确道德行为选择的合理空间,促使个体在进行行为选择时充分考虑可能招致的利害得失,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不道德行为的发生。
3、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文化有人说,中国的传统文化对当代人而言已经过时了。
在人类历史上存在的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文化主体保留至今,这就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并没有过时,她贯穿古今,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尤其是在当今社会日益凸显其较大的社会利益。
世界需要中国古老文化理念,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普及和复兴会带来人际关系的和谐,社会的长治久安。
西方发达国家竞相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而我国自己的传统文化在百年来却遭遇到了史无前例的压制和废弃。
以先秦诸子的思想为例,儒家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思想,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墨家的“兼爱”思想在今天仍然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并能对今天的社会道德建设发挥巨大的指导作用。
深刻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我们一定能找到道德建设的良方。
公民道德建设:解决社会道德困境的突破口兰州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陈慧瑞道德是人们经济生活和其他社会生活要求的反映,涉及到我们每个人的方方面面,具有使社会保持良好秩序和营造高尚社会风尚的重要功能。
社会主义道德是先进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本质要求的反映,它广泛渗透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之中,能够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因此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从公民道德建设入手,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政治、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方面获得长足发展的同时,道德滑坡现象也出现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道德、网络道德、青少年道德、共产党员道德、公民道德等的方方面面。
一、价值选择的谬误:道德困境产生的重要因素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号召“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强调要“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弘扬爱国主义、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特别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因此,必须在坚持依法治国的同时,努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社会道德水平。
中共中央颁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对我国的道德建设作出的估计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道德是进步的,表现为公民总体道德水平有所提高,公民对党和政府在加强道德建设方面的努力有较强的认同感,公民的责任意识、维权意识大大增强。
这些成就表明道德进步与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同步性,市场经济的发展能够促进道德水平的提高,党和政府一贯高度重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与此同时,我们更要正视当前公民道德建设面临的挑战,具体表现为:(1)公民价值选择呈现多元化。
由于公民生活实践、受教育程度等不同,价值取向表现出明显的多元化特征。
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使人们自然会首先关注那些能够带来显性功效的生活价值,如金钱价值等,并相应地弱化对精神价值、信仰价值等的追求,制约了精神生活的发展;又由于现阶段人们的价值选择带有盲目性和随意性,易受社会潮流和时尚的左右,多数人往往用经济活动的价值观来衡量生活价值和道德价值,有人甚至把金钱和财富价值作为评价生活意义的最重要参数,严重影响了公民道德建设。
(2)理想与信仰缺乏引导。
社会现实生活中,人们对物的依赖性在不断膨胀,欲望也在不断地强化,现代人功利性的逐利心态几乎弥漫整个社会,社会成员潜意识地变得实际、功利,过分的物欲追求必然导致对自我精神世界的忽略,淡化或放弃对理想和信仰价值的追求,对理想的理解趋于务实和功利,理想对个人生活的激励作用被庸俗地实用化,一些人没有任何信仰,与此相关体现理想和信仰价值的道德对一般民众精神生活的影响呈弱化趋势,政府、主流媒体对理想与价值的重视与引导程度远远不够,虽然现实中宣传了大量的英雄和模范人物典型,但英雄和模范人物的事迹和品德对人们的激励和教育作用却不明显。
(3)道德建设的重要地位难以落到实处。
虽然多次强调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要协调发展,又提出了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并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可是在公民道德建设的实际过程中,贯彻得总是不尽如人意,更多关注的是经济的发展、财政的增收、基础设施等能体现形象和政绩的建设,而对于公民道德建设往往只仅仅强调而已。
(4)公民对现代道德观缺乏主动自觉的认同感。
目前现代公民道德的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人们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观念并未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带有被动服从的色彩,不能自觉地把自身融于公民道德建设之中,不能主动地关心公民道德事务,因而,能够被大多数人所承认的协调公民道德关系的伦理共识尚未形成。
基于多元文化中价值抉择的广度和深度,广大人民由于在自我认知,自我教育,自我塑造中的差异性而导致了公民道德程度的层次不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