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中国历代的科举制度.doc

合集下载

中国历代科举名录

中国历代科举名录

中国历代科举名录
下面是中国历代科举名录的一些重要内容:
1. 隋代科举:隋朝设有明经进士科、明经举人科和明经进士特科。

2. 唐代科举:唐朝设置明经进士科、明经举人科、明经举人进士科和明经举人特科。

3. 北宋科举:北宋设有明经进士科、明经举人科、明经举人进士科、进士科和特进士科。

4. 南宋科举:南宋设有明经进士科、明经举人科、明经举人进士科、进士科和特进士科。

5. 元代科举:元朝设有明经进士科、明经举人科、明经举人进士科、进士科和特进士科。

6. 明代科举:明朝设有明经进士科、明经举人科、明经举人进士科、贡士科和特顺科。

7. 清代科举:清朝设有明经进士科、明经举人科、明经举人进士科、进士科和解元科(解元科是为了选拔状元)。

这些是中国历代科举制度中的一些重要科目,也是历代拔擢人才的重要渠道。

其中,明经科目是基础科目,其他科目则根据时代的需求和制度改革而有所调整。

科举制度在中国持续了千年之久,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文化和社会结构。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一览表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一览表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一览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一览表如下:1.秦朝以前:采用“世卿世禄”制度,后来逐步引入军功爵制。

禄是官吏所得的享受财物,世卿就是天子或诸侯国君之下的贵族,世世代代,父死子继,连任“卿”这样的高官,世禄就是官吏们世世代代,父死子继,享有所封的土地及其赋税收入。

2.汉朝:采用察举制与征辟制。

前者是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才,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

3.三国——两晋:魏文帝时,陈群创立九品中正,由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

晋、六朝时沿用此制。

4.唐朝: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

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常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

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

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进士考时务策和诗赋、文章,明经考时务策与经义;前者难,后者易)。

5.宋朝:沿袭唐朝的科举制,但增加了殿试成为定制,由皇帝主持,取中者统称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取三名,依次称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

6.辽金元:科举制度虽一度被废除,但伴随着汉族先进文化的传播,部分少数民族上层开始学习儒家经典,接受科举考试。

7.明朝:科举考试的内容以儒学为主,兼及文法理工等多个领域。

明朝科举分为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四个阶段。

会试录取者称为贡士,贡士经殿试后分为三甲:一甲三人,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

8.清朝:沿袭明朝的科举制度,但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所改变。

清代的科举考试分为秀才、举人、进士三个等级。

其中进士考试最为严格,录取率极低。

中国历代科举制度

中国历代科举制度
• 1905年9月2日,在许多有识之士的同声谴责中,袁世凯、 张之洞奏请立停科举,以便推广学堂,咸趋实学。清廷诏 准自1906年开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 即停止,并令学务大臣迅速颁发各种教科书。至此,实行 了将近1300余年的科举考试制度终被废除。
• 童生试包括院试、岁试和科试。乡试三年 一考,因考期定在秋季举行,故又称“秋 闱”。其录取名额由朝廷规定,考中者称 “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会试和殿 试试最高一级考试,其中会考是带有决定 性的考试,定于乡试的第二年在京城由礼 部主持,因考期在春季,故又称“春闱”, 录取者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诗赋:科举时要求应试者须作诗,赋(时称杂文)各一篇。
小结:帖经的考试方法简单,只需考生熟读经书即可应付,后来
由于考生人数增长而录取人数限制,考官便常常出偏题,怪题。 墨义更为简单,考生只需依照原文作答,而不用运用思想。策问 的要求较高,对于考查政治才能曾是一种好办法。但是,这种考 试方法实行之后,一般士子束书不观,只拿旧策读之,以应付考 试。诗赋虽让较帖经、墨义,策问更能考查其思想,并能反映一 个人的文化修养和文学功底,但到后期过于追求孵化辞藻。可见 科举制在时间的检验下慢慢暴露出弊端。
唐朝科举考试中的各科考试内容与方法大致相同,仅侧重 不同。
值得注意的是,唐朝科举取试不仅要看考试成绩,而且还 要有知名人士的推荐。因此,考生纷纷奔走于权贵公卿之门。 这种投献自己代表作的规定,虽然有将考试与推荐相结合的 意味,但同时也为营私舞弊大开方便之门,可见也是弊多利 少。
进士及第不仅能获得为官的资格,而且还能获得皇帝“御 赐”的诸如黄榜报喜,曲江赴宴,雁塔题名等一系列恩宠有 加的活动,使自己风光,家族荣耀。唐朝的最高统治者便是 以此利禄相诱,使天下士人埋首科考,后人有诗写到:“太 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一种选拔官员的考试制度,历史悠久而庞大。

它在隋朝首次正式制定,随后在唐代达到鼎盛,并一直延续至清朝。

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考试内容以及对历史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科举制度的起源与发展科举制度起源于隋朝,由隋炀帝杨广于605年颁布实施。

当时的科举制度是为了选拔人才,提供了公平的机会,避免了贵族世袭的官员任命方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科举制度逐渐完善和发展,经历了五代十国、宋朝、元朝和明朝的不同改革。

在唐朝,科举制度进入鼎盛阶段。

唐太宗在开元年间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科举制度更加完善。

他废止了世卿世禄制度,提倡以考试选拔官员。

唐朝的科举考试分为明经和明义两科,考察学生的经义学识和文学才能。

其中,进士科是最高级别的考试,合格者可直接任命为官员,享有特权地位。

明代时,科举制度又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

朱元璋建立了明朝后,废除了唐朝的进士科,设立了明士和贡士两个科目,扩大了考试范围。

在明朝晚期,科举制度的兴盛达到了顶峰,选拔范围更广,考试内容更加多样化,参与考试的人数也不断增加。

二、科举考试的内容与特点科举考试主要考察学生的经义学识和文学才能。

学生需要熟读经典著作,掌握文学修辞和作文技巧。

对于经义学识的考察,科举考试注重答案的经典引用和注解,旨在考察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对于文学才能的考察,科举考试则注重作文和诗词的表达,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文学修辞手法,流畅地展示自己的才华。

科举考试的特点在于严格的组织和规定。

考生需要提前报名,并经过层层筛选进入考场。

考场内的考官会严格监考,防止作弊行为。

考试成绩公示后,合格者可以参加下一轮的考试,最终通过所有考试的人可以进入官场,担任各级官员。

三、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的影响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对政治制度产生了影响,也对经济和社会文化产生了重要作用。

首先,科举制度打破了贵族世袭的官员任命方式,提供了公平的选拔机会。

古代科举制度简表

古代科举制度简表
皇帝亲试
制举:
贤良方能言极谏科;
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
文辞秀逸科;
风雅古调科。
这些都是皇帝特诏举行的考试,目的是为了选拔特殊的人才。



进士
由各州考选士子送礼部应试。初制:试诗、赋、论各一首,策五道,贴《论语》十贴,对《春秋》或《礼记》墨义十条。
九经
初制:贴书一百二十贴,对墨义六十条。
五经
初制:贴书八十贴,对墨义五十条。
殿试。
中者为进士。
皇帝主试的考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
国家特考
贡生。
分:岁贡、恩贡、拔贡、副贡。
第一年或两三年由地方送年资长久的廪生入国子监,肄业的称为岁贡。逢国家庆典进贡的生员称为恩贡。每三年各省学政就本省生员择优保送中央参加朝政合格的称为拔贡。乡试取入副榜直接送经国子监的称为副贡。



童试。
中第者为生员,又叫秀才或庠生。
生员分三种:
成绩最好的是廪生,其次是增生பைடு நூலகம்新入学的称为附生。
童试是参加正式科举考试前的预考。

乡试。
中第者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
每三年在省城举行一次,又称秋闱。
礼部
会试。
中第者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所以又称礼闱和春闱。
皇帝亲试
古代科举制度简表

皇帝亲考
孝廉、茂才
汉高祖为求贤所设





州、郡
九品官:
上上、上中、上下;
中上、中中、中下;

中国历代科举制度

中国历代科举制度
• 殿试:考中者称为进士,发榜分为三甲,第 一甲的三人,称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 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 明清:科举仅进士一科.试卷以八股文体写作.
院试 秀才
明清科举考试
乡试
会试
举人
贡士
殿试 进士
一甲:进士及第 二甲:进士出身 三甲:同进士出身
乡试发榜
七清朝 -- 科举制度的终结
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 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说过: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 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 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中国古代考试选官制度对世 界文明发展产生过一定影响.
二消极影响:
1、束缚思想,阻碍学术发展. 2、科场舞弊带来虚伪性. 3、影响学校教育,使学校成为科举的附庸. 4、败坏学风、士风、腐蚀士人思想.
科举制丝使大批知识分子醉心于功名,不愿从 事冷静的学术研究和深入的思考,不愿从事对 国计民生有实用价值的科学技术研究,一旦科 考成功、金榜提名,就逐渐沦为封建统治者附 庸.
古今考试制度比较
相同点:
公平竞争,使有能力的人有施展才能的舞台;按考试成绩 选拔人才,择优录用;考试纪律严格.
不同点:
中国的科举制度,自隋唐创立之后,由于它 在选拔人才方面比以往选官制度都显得公正 得多,所以逐渐趋于鼎盛.但由于科举制度本身 是以维护封建统治者的利益出发的,故从一开 始就存在着某些消极因素.
随着封建社会的没落,科考内容脱离实际的弊 端突显,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越来 越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遏制了人们创造力的发 挥.
四个阶段的考试过程:
• 童生试院试:州县级考试,考中者称为生员、秀才 或相公,送到省里去参加乡试 ;

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

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

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一项非常重要的选拔人才的制度。

它经过漫长的发展与演进,从隋唐时期开始形成初步的形式,到明清时期成为最为完善和严格的选拔制度。

科举制度影响了几百年的中国社会和文化,对于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和教育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科举制度的起源与发展科举制度起源于古代中国的秦汉时期,那时的选拔人才主要是依靠官员推荐和举荐。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政治格局的变化,这种方式逐渐被认为是不可靠和不公正的,因为推荐往往容易受到权贵和家族势力的影响。

隋唐时期,科举制度逐渐开始形成初步的样子。

隋朝建立了乡、县、州、郡四级贡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

唐朝则进一步完善了科举制度,设置了进士考试,选拔文官人才。

这些改革使得选拔人才的方式更加公正和公开,也提高了统治者对人才的掌控能力。

宋代是科举制度发展的高峰时期。

宋朝推行了秀才科、举人科、进士科三级考试,选拔出合格的人才担任官职。

这个时期,科举制度经过多次的完善和调整,逐渐形成了系统化、统一化的考试制度。

明清时期,科举制度继续发展,成为中国古代社会地位和财富的象征。

进士科考试成为社会上承认的唯一渠道,得中进士者可以荣宗祠堂,世代受荫禄。

然而,由于科举制度过于严格和封闭,也造成了官僚主义的泛滥和思想僵化,对社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二、科举制度的选拔方式与影响科举制度的核心是通过考试选拔合格的人才。

在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乡试和殿试。

乡试是地方级别的选拔,凡是符合条件的人都可以参加,通过乡试的人才才有机会进入殿试。

殿试是在京城举行的考试,对乡试的优秀考生进行综合能力测试。

科举制度的影响是深远的。

一方面,科举制度提供了一个公正的竞争平台,打破了封建世袭权贵的垄断,使社会上的人才得以充分发展。

另一方面,科举制度对教育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促进了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科举考试的出现,使得中国古代教育逐渐从私塾向官方机构转变,教育资源逐渐向更多人开放。

中国历史上的科举制度

中国历史上的科举制度

中国历史上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历史悠久,影响深远。

在这个制度下,通过考试选拔出的士人可以进入官府从事政治、文化等工作。

本文将从科举制度的起源和发展、考试科目和流程、科举制度对社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科举制度的起源和发展科举制度起源于隋朝,成型于唐代,经过宋、元、明、清等朝代的演变和完善,最终延续了近1300年,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选拔制度之一。

科举制度的初衷是为了选拔优秀的人才,使人才得以发挥作用,同时也是统治者巩固政权的手段之一。

起初的科举制度是简单的考试选拔,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制度逐渐演变为复杂的考试体系。

明代实行的乡试、会试、殿试三级考试,以及清代的会试和殿试,成为科举制度发展的高峰阶段。

这些考试分别在不同地方进行,最终选拔出的士人可以成为官员,享有丰厚的待遇和特权。

二、考试科目和流程科举制度的考试科目主要包括文科和武科。

文科考试内容涉及经史、文言文、诗词等,要求考生有扎实的文化修养和文学创作能力。

而武科考试则注重武艺和军事技能的测试,以选拔武将和军事将领。

科举考试的流程十分繁琐。

首先是乡试,考生在本地参加笔试,通过后才能进入下一轮的考试。

然后是会试,会试要求考生亲临考场进行面试和答辩,考官会提问考生,考察其学识和理解能力。

最后是殿试,殿试是最高级别的考试,在皇帝面前进行,目的是选拔最卓越的士人,他们将会成为高级官员,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三、科举制度对社会的影响科举制度的实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科举制度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为社会提供了稳定的官僚阶层,推动了社会的经济和文化发展。

其次,科举制度打破了封建世袭的政治格局,使每个人都有机会凭借自己的才能晋升官职,增强了社会的流动性。

再次,科举制度注重文化修养,对促进国民教育和文化传承有着积极的作用。

最后,科举制度也造成了士人的特权和功利化倾向,导致社会存在一定的不公平和腐败现象。

总结起来,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一项独特而重要的制度,对于培养人才、推动社会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

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

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中国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

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科举是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为选拔人才资源,而设置的一种考试制度,让读书人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学而优则仕的一种制度。

科举制的殿试部分是由皇帝亲自主持、以分科考试形式录用人才的取士制度。

魏晋以来,采用九品中正制,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

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

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为改变这种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来选举人才。

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也是现代选拔公务员的一种制度,改名为“国考”科举以前的人才制度秦朝以前,采用“世卿世禄”制度,后来逐步引入军功爵制。

西周时,天子分封天下。

周礼之下,社会阶级分明。

管理国家由天子、诸侯、卿、士分级负责。

而各阶层依照血缘世袭。

到了东周,稳定的制度开始崩溃,于是有“客卿”、“食客”等制度以外的人材为各国的国君服务。

到了汉朝,分封制度逐渐被废,皇帝中央集权得以加强。

皇帝为管理国家,需要提拔民间人材。

当时采用的是察举制与征辟制,前者是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材,后者是中央和地方官府向社会征辟人才。

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

察举制缺乏客观的评选准则,虽有连坐制度,但后期逐渐出现地方官员徇私,所荐者不实的现象。

征辟制也存在着种种弊端。

魏文帝时,陈群创立九品中正制,由中央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

晋、六朝时沿用此制。

九品中正制是察举制的改良,主要分别是将察举之权,由地方官改由中央任命的官员负责。

但是,这制度始终是由地方官选拔人才。

魏晋时代,世族势力强大,常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后来甚至所凭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截搭题: 截取句子的头尾、尾头,或者一章与另一章的头尾,隔章 的头尾,甚至在《四书》中各取一句等。
一、科举考试的程序与内容
(三)乡试时间与名称
乡试日期:八月初九、十二、十五日,各考一场。 先一日(八、十一、十四)点名发给试卷入场; 后一日(十、十三、十六)核对交卷出场。 考试时间在秋天,故称为“秋闱”。 贡院四周围墙遍布荆棘,故又称“棘闱”。 发榜多用寅、辰日支,以辰属龙,寅属虎,所以称“龙虎榜”。 时中秋桂花开,亦称“桂榜”。 乡试中试称“举人”,第一名俗称“解元”。
历代选拔人才的方式,无外乎两种: • 荐举 考试 • 古今中外,莫不如斯。 • 但自三代至魏晋的荐举,基本上并不成功。 • 因此,隋唐以后: • 考试成为主流,而以荐举辅之。
• 武则天 ——首创皇帝主持:复核进士资格的殿试和取武将的武科。 • 科举招纳人才方法:“门荫入仕”和“杂色入流”。到了唐代后期, “牛李党争” • 宋太祖——录取的进士一律由皇帝亲自主持最后一关——殿试。 • 名次由皇帝亲定。自此进士都是“天子门生”。科考分三级:解试( 州试)、省试(礼部举行)和殿试。 • 自此,定期开考,三年一科一直延续到1905年9月2日科举被废。
二、有关考官、考生与考场的各种规定
(三)对试卷的规定
• • • • • • • • 出题:保密出题,密印密封,当场开封。 糊名:考生试卷填写履历的部分翻折封盖,加盖 骑缝章,这一过程叫做“糊名”或“弥封”。 誊录:誊录用红笔钞录原卷一份,供阅卷官评阅,称“朱卷”。 对读:将“朱卷”与原卷(墨卷)核对,准确无误,原卷封存。 阅卷: 〇 △ 、 ︱ ×(圈、尖、点、直、叉)五等。 文曰:清真雅正 雍容华贵 当行出色 逼真大家等 诗曰:清 新 妍 叶 可等 (乾隆朝兆惠不知如何阅卷,高宗曰看前人如何画圈即可。) 放榜:“朱卷”与“墨卷”相核,书写姓名与名次(乡试)。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的起源与发展•科举制度的起源:隋朝时期,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唐朝的完善:唐太宗时期,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扩充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

武则天时,首创武举和殿试。

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科目。

•宋朝的改革:宋太祖时,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科举制度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殿试成为定制,录取名额大大增加。

•元朝的变革:元朝时,科举制度时行时废,考试科目减少,以程朱理学为考试的中心。

•明朝的制度:明朝时,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八股文成为考试的主要形式。

•清朝的末路:清朝时,科举制度逐渐衰落,洋务运动后,废除八股文,改为策论。

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的主要考试•乡试:每三年在省城举行一次,称“大比”,考试合格者称为举人。

•会试:由礼部主持,在北京举行,考试合格者称为贡士。

•殿试:由皇帝主持,在北京举行,考试合格者称为进士。

科举制度的意义•选拔人才: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为政府选拔了大量的优秀人才。

•促进教育:科举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为了参加科举考试,纷纷投入到学习中。

•社会流动:科举制度改善了用人制度,使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文化传承:科举制度推动了文学、历史、哲学等文化领域的发展,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科举制度的局限性•考试内容单一:科举考试主要考查诗赋、经义等,内容较为单一,不利于考查考生的全面素质。

•选拔方式机械:科举制度采用八股文的形式,使考生过分追求形式,忽视实际能力。

•用人制度局限:科举制度存在一定的门第偏见,使得部分有才华的人无法进入仕途。

•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科举制度导致教育资源的集中,部分地区教育质量得不到保障。

总结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制度,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既选拔了大量的优秀人才,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又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中国历代科举制度年表

中国历代科举制度年表

中国历代科举制度年表秦朝 (221-206 BC)- 秦始皇统一中国,废除分封制度,实行中央集权,取消科举制度。

汉朝 (206 BC-220 AD)- 汉高祖刘邦恢复分封制度,并且开始恢复科举考试。

- 设立孝廉、博士、郎中等官职,通过科举选拔官员。

魏晋南北朝 (220-589 AD)- 三国时期开始设立文学和武学科目,并扩大科举范围。

- 晋朝时设立进士科目,以考察士人的才华和品德。

隋唐 (581-907 AD)- 隋文帝开创科举制度的制度化,设立进士科目,定期举行科举考试。

- 唐太宗设立明经、明法科目,加强考试内容的多样性。

- 唐玄宗时期考试规模进一步扩大,成为全国性的活动。

五代十国 (907-960 AD)- 五代时期科举考试衰落,由于战乱和政治动荡。

- 十国时期,南方各国开始恢复科举制度,推行礼部试制。

宋朝 (960-1279 AD)- 宋太祖继续推行科举制度,巩固官员选拔的合法性和权威性。

- 苏颂改革科举制度,推行三元及第制,考试范围扩大,考生数量增加。

- 宋高宗时期开始设立状元科目,以表彰最优秀的考生。

元朝 (1271-1368 AD)- 元世祖设立进士科目,强调蒙古人与汉人的融合与交流。

- 元朝科举考试实行至元崇宁后终止,原因包括政治改革和外族政权的影响。

明朝 (1368-1644 AD)- 明太祖建立科举制度,设立进士科目,选拔官员。

- 明成祖时期将科举制度规范化,推行纳贡考试,参试人数激增。

清朝 (1644-1912 AD)- 清朝初期继续维持明代的科举制度,选拔官员。

- 乾隆年间开始改革科举考试,取消明代科举制度的一些弊端,加强考试内容的实用性。

- 嘉庆年间设立会试,增加考试环节。

总结:中国的历代科举制度经历了推行、改革和终止等不同阶段。

科举制度在汉朝的恢复和发展,隋唐时期的制度化,宋朝的巩固和发展,以及明清时期的改革,都对中国的官僚制度和文化传统有着深远的影响。

尽管科举制度存在一些弊端,但它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选拔人才、提升社会地位和传承文化的重要角色,给中国社会带来了相当大的变化。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6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6科举制度

• 状元:约600人
明 清 科 举 制 度 示 意 图
一、科举考试的程序与内容
(二)正科(常科)与恩科
• 乡、会试分为正科(常科)与恩科。 • 乡试正科:每隔三年考试,逢子、卯、午、酉年考试。 • 乡试恩科:皇帝因事临时下诏举行的考试。 (如皇帝登基、万寿等重大喜庆年份)。 • 会试常科:逢丑、辰、未、戌年在京师考试。
韩国恢复科举考试图
2006年10月1日,韩国老人参加Gwageo考试
韩 国 首 尔 恢 复 科 举 考 试 图
贡院旧照片
(坐朝问道 垂拱平章)
南京贡院旧照
贡院与号舍图 顺天贡院模型 两位考生在号舍中
• 左图:模拟考试情景 • 右图:考箱和考篮
陈独秀《实庵自传》(ຫໍສະໝຸດ 京考场)到了八月初七日,我们要进考场了。我背了考篮、书籍、文具、食粮 、烧饭的锅和油布,已竭尽了生平的气力,若不是大哥代我领试卷,我便 会在人丛中挤死。一进考棚,三魂吓掉了二魂半,每条十多丈长的号筒, 都有几十或上百个号舍,号舍的大小仿佛现时警察的岗棚,然而要低得多 ,长个子站在里面,是要低头弯腰的,这就是那时科举出身的大老以尝过 “矮屋”滋味自豪的“矮屋”。矮屋的三面七齐八不齐的砖墙,当然里外 都不曾用石灰泥过,里面蜘蛛网和灰尘是满满的,好容易打扫干净,坐进 去拿一块板安放在面前,就算是写字台。睡起觉来,不用说就得坐在那里 睡。一条号内,一两间空号,便是这一号的公共厕所,考场的特别名词叫 做“屎号”。……如果不幸坐位编在“屎号”,三天饱尝异味,还要被人 家议论是干了亏心事的果报。
丹 陛 维 呈 作 迥 非 光 栋 材 柳 绿 桢 小 居 漫 到 协 用 百 栖 天 雅 耻 卉 蝉 是 篇 为 先 露 桐 椽 大 浥 当 表 成 三 集 瑞 堪 霄 凤

科举制的历史沿革

科举制的历史沿革

科举制的历史沿革
科举制是中国历史上最古老的考试制度,追溯至4世纪的战国时期。

该制度既能够培养出优秀的文人,也能够在政治上保持统治者的
统治权。

科举制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九品官衔”,当时的录取制注重对考
生从小就受到严格的训练,以期达到高度文化贵族素养。

宋代登文科
考试最终形成了科举制,统一了道德、礼仪以及妥善安排了文书等考
试流程,为及格者公开朱笔节试。

明朝时期,便利了考生的进出,颁布《明令》使科举制正式成为
官方考试。

此时以高级考场为聚合点,划分为多种阶内之后,统一实
行考试,根据考场考试成绩晋升官职,形成了直接对官位的晋升方式。

清末的变革把科举考试系统改为现代考试系统,开始普及公务员
考试,也提供了一个更广泛的社会流动性。

科举制逐渐被现代的竞争力考试取代,但遗留于我们的,却是它
曾给中国历代政治和社会都带来有益的影响。

科举考试系统有助于培
养文化新鲜事物,同时也加强了统治者对社会秩序的控制。

这种考试
体系也为中国很多历史经典著作、礼仪精神、高等教育思想等提供了
极大的支持。

古代科举制度

古代科举制度

古代科举制度2014-05-30 作者:编辑:化成天下中国古代的考试制度。

也是政府选拔官吏的一种方式。

开始于隋朝(公元518年——公元618年),一直到清朝(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共延续了1000多年。

读书人要先参加“童试”,参加的人不论年龄多大都叫“儒童”或“童生”,考试合格被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俗称“秀才”。

秀才分三等,成绩最好的称“禀生”,由国家按月发给粮食;二等的叫“增生”不供给粮食,“禀生”和“增生”是有一定名额的;三等是“附生”,即才入学的附学生员。

取得秀才资格的人,才可参加正式科举。

正式科举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乡试:每三年在省城举行一次,称“大比”。

考上的叫“举人”。

考试第一名称为“解元”,第二名称为“亚元”。

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首都的“礼部”(政府的一个管理机构)举行,考上的叫“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只有“贡士”才有资格参加,分“三甲”录取。

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赐“进土出身”,第一名称“传胪”。

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一、古代考试内容在古代中国两千多年的考试史中,古人几乎尝试过各种可能想到的考试内容。

从西汉到南北朝的察举时代,以推荐为主,考试还只是一种辅助手段。

那时的考试内容有两项:读书人考试经学,在朝官吏考试章奏。

此后荐选时代的考试内容变化不多。

到了以考选为主的科举时代,旧的考试内容被逐渐丰富。

唐朝进士录取以诗赋为重,从而促成了唐诗的空前繁荣。

到了宋元两朝,经义逐渐取代诗赋成为一种主要的考试内容。

明、清科举考试分量和难度都有所增加,八股文作为一种考试的文体格式逐渐发展定型。

总之,中国古代选举考试的主要内容不外乎经学(家法、帖经墨义,经疑、经义)与文学(诗赋)。

在察举时代,经学、文学分途;科举时代,两者渐渐合一。

二、八股文是中国明朝(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和清朝(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时期,科举考试时所采用的专门文体。

中国历代科举制度

中国历代科举制度

中国历代科举制度
中国历代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科举考试形式,是古代中国官宦择优出仕的重要机制。

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种人才选拔考试机制,它贯穿了中国几千年历史,在中国古代官宦争斗的过程中,极大的影响了中国的政治变化和文化发展的过程。

中国历代科举制度可追溯到战国时期。

那时,国家已经建立起官职制度,各国为了选拔优秀人才以行政管理,就提出了科举制度,各国推行各自的科举制度,但最早的科举制度应该是晋国家采用的“张彝”制度,其他国家也推行了类似的名字不同的科举制度。

秦统一六国后,历代科举制度也得到很大的发展,孝文帝统一了五科科举,把全国的科举考试制度统一起来,也就是最早的三百条考试制度,其中包括理、史和诗,即现在著名的“三科”。

自此,科举制度就变成了封建时代官宦择优出仕的主要机制,直到清朝康熙帝被灭顶替后才实现终结。

从明代到清朝,历代科举制度又经历了很大的变化和发展,从宋代只有三科,发展到到清朝的九科,也经历了从“大科”到“分科”的变化、从纯粹的文史类考试到技术类考试、从五科和九科到新增的专门科目,直到清末有十一科,经历了时代的演变,变得越来越繁复。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盘点中国历代的科举制度-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在唐代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宋代则在考试制度。

考试内容、考试层次等级以及应考对象范围都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使其更加严密、规范,录取人数也大幅度增加,显示了宋代作为中国文化鼎盛期的特征。

元代蒙古人不着重开科取仕,灭宋后一度不举办科举,至元仁宗延祐二年(1315年)才再次开办。

科举制进入宋代高峰期后的中落期。

明王朝建立,科举制又一次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

明代统治者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

但其乡试和会试头场考八股文,则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也把科举考试制度本身引向绝路。

清代的科举制度与明代基本相同,但它贯彻的是民族歧视政策。

满族人享有种种特权,做官不必经过科举途径。

旗人在乡试、会试中享有特殊的优特,只考翻译一篇,称翻译科。

科举制发展到清代,日趋没落,弊端也越来越多,直至消亡。

下面将历代科举制度简介如下:1、隋代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

隋朝统一全国后,隋文帝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他令诸州岁贡三人参加考试,合格者可以做官。

开皇三年(583)正月,又下诏举贤良。

开皇十八年(598)七月,又令京官五品以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

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四月,诏令文武官员有职事者,可以孝悌有闻、德行敦厚、结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饶、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膂力骄壮等10科举人。

大业五年(609年)正月,又诏令诸郡以学业该通,才艺优洽、膂力骄壮,超绝等伦、在官勤慎,堪理政事、立性正直,不避强御等4科举人。

大业年间,隋炀帝还设置明经,进士二科,并以试策取士,这标志着科举制正式诞生了。

2、唐代的科举制度唐王朝建立后,承袭了隋朝的科举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

唐代的科举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

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

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

俊士等科不经常举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

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

唐高宗以后进士科尤为时人所重。

唐朝许多宰相大多是进士出身。

常科的考生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生徒,一个是乡贡。

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出身,而送往尚书省受试者叫生徒;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应试者叫乡贡。

由乡贡入京应试者通称举人。

州县考试称为解试,尚书省的考试通称省试,或礼部试。

礼部试都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闱也就是考场的意思。

明经、进士两科,最初都只是试策,考试的内容为经义或时务。

后来考试的科目虽有变化,但基本精神是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

所谓帖经,就是将经书任揭一页,将左右两边蒙上,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三字,令试者填充。

墨义是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笔试。

帖经与墨义,只要熟读经传和注释就可中试,诗赋则需要具有文学才能。

进士科得第很难,所以当时流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常科考试最初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后改由礼部侍郎主持,称权知贡举。

进士及第称登龙门,第一名曰状元或状头。

同榜人要凑钱举行庆贺活动,以同榜少年二人在名园探采名花,称探花使。

要集体到杏园参加宴会,叫探花宴。

宴会以后,同到慈恩寺的大雁塔下题名以显其荣耀,所以把又把中进士称为雁塔题名。

常科登第后,还要经吏部考试,叫选试。

合格者,才能授予官职。

如果吏部考试落选,只能到节度使那儿去当幕僚,再争取得到国家正式委任的官职。

唐代取士,不仅看考试成绩,还要看有无名人推荐。

因此,考生纷纷奔走于公卿门下,向他们投献自己的代表作,叫投卷。

向礼部投的叫公卷,向达官贵人投的叫行卷。

武则天载初元年二月,女皇亲自策问贡人于洛成殿,这是我国科举制度中殿试的开始,唐玄宗曾在长安、洛阳宫殿八次亲自面试科举应试者。

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以后成为定制唐代还产生了武举。

武举开始于武则天长安二年,公元702年。

应武举的考生来源于乡贡,由兵部主考。

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摔交等。

高第者授以官,其次以类升。

3、宋代的科举制度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

相比之下,宋代常科的科目比唐代大为减少,其中进士科仍然最受重视,进士一等多数可官至宰相,所以宋人以进士科为宰相科。

进士科之外,其它科目总称诸科。

宋代科举,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进行了重大的改革。

首先,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和作用的范围。

宋代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第;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

由于扩大了录取范围,名额也成倍增加。

唐代录取进士,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少则几人、十几人。

宋代每次录取多达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

对于屡考不第的考生,允许他们在遇到皇帝策试时,报名参加附试,叫特奏名。

也可奏请皇帝开恩,赏赐出身资格,委派官吏,开后世恩科的先例。

宋代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

宋初科举,仅有两级考试制度。

一级是由各州举行的取解试,一级是礼部举行的省试。

宋太祖为了选拔真正踏实于封建统治而又有才干的人担任官职,为之服务,于开宝六年实行殿试。

自此以后,殿试成为科举制度的最高一级的考试,并正式确立了州试、省试和殿试的三级科举考试制度。

殿试以后,不须再经吏部考试,直接授官。

宋太祖还下令,考试及第后,不准对考官称师门,或自称门生。

这样,所有及第的人都成了天子门生。

殿试后分三甲放榜。

南宋以后,还要举行皇帝宣布登科进士名次的典礼,并赐宴于琼苑,故称琼林宴,以后各代仿效,遂成定制。

宋代科举,最初是每年举行一次,有时一、两年不定。

至英宗治平三年,才正式定为三年一次。

每年秋天,各州进行考试,第二年春天,由礼部进行考试。

省试当年进行殿试。

在考试方法上,从宋****始实行糊名和誊录等防止徇私的新制度。

糊名,就是把考生考卷上的姓名、籍贯等密封起来,又称弥封或封弥。

宋太宗时,根据陈靖的建议,对殿试实行糊名制。

后来,宋仁宗下诏省试、州试均实行糊名制。

但是,糊名之后,还可以认识字画。

根据袁州人李夷宾建议,将考生的试卷另行誊录。

考官评阅试卷时,不仅不知道考生的姓名,连考生的字迹也无从辨认。

这种制度,对于防止主考官徇情取舍的确产生了很大的约束力。

但是,到了北宋末年,由于政治日趋腐败,此项制度也就流于形式。

宋代科举在考试内容上也作了较大的改革。

宋代科举基本上沿袭唐制,进士科考帖经、墨义和诗赋,弊病很大。

进士以声韵为务,多昧古今;明经只强记博诵,而其义理,学而无用。

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后,对科举考试的内容着手进行改革,取消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

所谓经义,与论相似,是篇短文,只限于用经书中的语句作题目,并用经书中的意思去发挥。

王安石对考试内容的改革,在于通经致用。

熙宁八年,宋神宗下令废除诗赋、贴经、墨义取士,颁发王安石的《三经新义》和论、策取士。

并把《易官义》《诗经》《书经》《周礼》《礼记》称为大经,《论语》《孟子》称为兼经,定为应考士子的必读书。

规定进士考试为四场:一场考大经,二场考兼经,三场考论,最后一场考策。

殿试仅考策,限千字以上。

王安石的改革,遭到苏轼等人的反对。

后来随着政治斗争的变化,《三经新义》被取消,有时考诗赋,有时考经义,有时兼而有之,变换不定。

宋代的科考分为三级:解试(州试)、省试(由礼部举行)和殿试。

解试由各地方进行,通过的举人可以进京参加省试。

省试在贡院内进行,连考三天。

为了防止作弊,考官俱为临时委派,并由多人担任。

考官获任后要即赴贡院,不得与外界往来,称为锁院。

考生到达贡院后,要对号入座,同考官一样不得离场。

试卷要糊名、誊录,并且由多人阅卷。

而殿试则于宫内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及定出名次。

自宋代起,凡于殿试中进士者皆即授官,不需要再经吏部选试。

4、元代的科举制度蒙古人不着重开科取仕,灭宋后一度不举办科举,至元仁宗延祐二年(1315年)才再次开办。

元代的科举制度基本沿袭宋代,用经义、经疑为题述文。

科举分为地方的乡试,和在京师进行的会试及殿试。

元代科举只考一科,但分成左右榜。

右榜供蒙古人、色目人应考;乡试时只考两场,要求相对较简单。

左榜供汉人、南人应考,乡试时考三场,要求相对较严格。

乡试、会试考获名单俱按种族分配。

元科举所选人材通常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在元政府中产生的影响也不大。

5、明代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在明代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

明代统治者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

明代以前,学校只是为科举输送考生的途径之一。

到了明代,进学校却成为了科举的必由之路。

明代入国子监学习的,通称监生。

监生大体有四类:生员入监读书的称贡监,官僚子弟入监的称荫监,举人入监的称举监,捐资入监的称例监。

监生可以直接做官。

特别是明初,以监生而出任中央和地方大员的多不胜举。

明成祖以后,监生直接做官的机会越来越少,却可以直接参加乡试,通过科举做官。

明代参加乡试的,除监生外,还有科举生员。

只有进入学校,成为生员,才有可能入监学习或成为科举生员。

明代的府学、州学、县学、称作郡学或儒学。

凡经过本省各级考试进入府、州、县学的,通称生员,俗称秀才。

取得生员资格的入学考试叫童试,也叫小考、小试。

童生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

院试由各省学政主持,学政又名提督学院,故称这级考试为院试。

院试合格者称生员,然后分别分往府、州、县学学习。

生员分三等,有廪生、增生、附生。

由官府供给膳食的称廪膳生员,简称廪生;定员以外增加的称增广生员,科称增生;于廪生、增生外再增名额,附于诸生之末,称为附学生员,科称附生。

考取生员,是功名的起点。

一方面、各府、州、县学中的生员选拔出来为贡生,可以直接进入国子监成为监生。

一方面,由各省提学官举行岁考、科考两级考试,按成绩分为六等。

科考列一、二等者,取得参加乡试的资格,称科举生员。

因此,进入学校是科举阶梯的第一级。

明代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乡试是由南、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举行的地方考试。

地点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驻地。

每三年一次,逢子、午、卯、酉年举行,又叫乡闱。

考试的试场称为贡院。

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闱。

凡本省科举生员与监生均可应考。

主持乡试的有主考二人,同考四人,提调一人,其它官员若干人。

考试分三场,分别于八月九日、十二日和十五日进行。

乡试考中的称举人,俗称孝廉,第一名称解元。

唐寅乡试第一,故称唐解元。

乡试中举叫乙榜,又叫乙科。

放榜之时,正值桂花飘香,故又称桂榜。

放榜后,由巡抚主持鹿鸣宴。

席间唱《鹿鸣》诗,跳魁星舞。

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考试,又称礼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