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教师应该如何备课
新课程对教师备好课的要求
新课程对教师备好课的要求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应是师生共同建构的过程,它强调以学生为本,帮助学生在合作互助中学习,特别关注学生的主体要求,尊重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顺应学生的自我发展,关注个体的差异,鼓励学生的个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自我探究的学习能力。
如何将这些新的理念在我们日常的备课中很好地体现?这无疑给今天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新课程备课的专业准备和教学设计两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新课程备课的专业准备备课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过程,教案则是展示教师预设的创造性劳动过程的记录。
假如把课堂比作一个舞台,一篇好的教学设计恰似一个精彩的剧本,教师好比是剧作家兼导演,学生是主角。
在这个精彩的“剧本”里,蕴涵着教师的思想观点、文化品味、人文素养、个性品格、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
事实证明,良好的专业素养是备好课、上好课的前提,没有相应的专业水平,其备课无异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专业准备即教师的专业发展,其内涵非常丰富,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要有充分的知识储备。
要求广大教师应具备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和精湛的教育专业知识等职业知识,三者缺一不可。
其次,是要具有良好的品德修养。
①丰厚的人文素养。
包括伦理修养(能热爱学生、以身作则、善于合作等)、艺术精神、生命意识、民主意识、审美意识等。
②积极的专业精神。
教师既要乐业又要敬业,既要积极进取又要不断创新,还要有忘我的奉献精神。
③良好的职业心态。
备课可以说是教师生活的一部分,因而需要一种安静的心态,要对教育充满激情。
也就是教师要具有专注的专业情感,能珍爱自己的职业生命,对自我的工作充满期望,对教育事业充满美好的憧憬。
第三,是注重专业技能的训练。
教学设计需要一定的专业技能支撑,同时进行教学设计是为了实施有效的教学,如果缺乏实际操作技能,再好的教学设计也都失去了意义。
因此,教师要加强教学操作能力、班级建设能力和教育研究能力的锤炼,努力通过具体的教学行为来体现先进的教育思想,落实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备课应处理好八种关系
初步的科学和人文素养、 环境意识、 创新精神和实
侧重点有所不同, 同一 内容的 目标层次也不同, 新 课 程标 准只 是 一 个最低 限度 的要 求 ,是 一个 教材在内容编排上采取 了分散难点、螺旋上升的
基 本性 的要 求 , 因此 对教 材 编 写 、 师教 学 和 学业 策略 , 教 教师在对某一节教学 内容进行备课时, 必须 评价 的影 响 是 间接 的 、 导性 的、 性 的 。这 为编 立足全局 ,明确局部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 中的地 指 弹
。
择应符合课程标准 的要求 。教材又是课程标准最 学科教学 内容是课程标准和教材所规定的相 主要 的载 体 , 材 的编 写 思 路 、 架 、 教 框 内容 不 能违 对完 整 的体 系 , 从某 一 整 体来 看 , 组成 它 的局 部 内
背课程 标准 的到 不 同 的章 节 中 ,并且 在不 同章 节 中 的 和 实验 可 以检验 课程 标准 的合 理性 。
20 0 8年第 9期
教
T E A C H E R
师
N . ,0 8 o 9 2 0
新课程背景 下 教师备课应处理好八种关系
江 敏
( 湖南省岳 阳县教 育局教 研 室)
对 只 备课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 组成部分 , 有 学 生 。 于地 方和 学校 而 言 , 有符 合 当地 实际 是 教师 上课 之前 进行 的设计 准 备工 作 。备 课 的一 和学生需要的教材才是最好的教材 。 因此 , 教师备 般 常 规是 研 究 课 程标 准 、 研 教 材 、 钻 了解 学 生 、 选 课 时要 研 读 课程 标准 和 不 周版本 的教材 , 到“ 做 用 择 教法学 法 、 写教 学方 案等 。在新 课程 背 景 下 , 编
新课程下的教师如何备课优选篇
新课程下的教师如何备课优选篇新课程下的教师如何备课 1一、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深入了解学生实际,为学生找准真实的学习起点传统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中心,因而备课重点往往放在知识与技能的训练上。
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我以为备课的重点应转移到学生的发展上来。
教师不仅要考虑课堂上让学生学什么、怎样学,更应考虑这样的学习对学生的发展有什么作用,要时时把学生的需要放在首位。
走进课堂,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上课一开始,学生似乎都会,都懂了,使教师事先辛辛苦苦地设计很详细的教案处于无用之席,而老师却只好生拉硬扯地把学生拉回来,让学生“假装不懂”等。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备课时忽视了对学生原有的学习现状的正确分析,所设计的教学起点与实际的学习起点不相吻合。
在一次二年级的语文课上,我教学生用音序查字法来查字典,可一上课,全班百分之九十的同学竟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这种查字典的方法,这说明教材中规定的教学起点不一定是学生的真实的学习起点。
其实现在学生的学习渠道越来越宽了,他们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已有了相当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实践积累,所以我们应重新认识我们的事业,从学生的实际去备课,为了充分地了解学生,在备课时要认真思考以下问题:1、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新的学习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2、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部分教学目标中要求学会的知识和技能,没有掌握的是哪些部分等。
上述问题可以在课前了解,也可在课中利用“导入”环节进行。
二、以文本为基础,大力开发语文资源有人说:“语文天然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语文是反映生活又反过来服务于生活的一种工具。
”这就是说,要广开语文资源、搜集语文信息,才能学好语文。
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思考课内与课外的`联系,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等。
课文资源无处不在,但要遵循课外服务于课内,课外是对课内的补充和延伸。
就一篇课文来讲,理解的角度不同,需要的资源也不同,教师代替不了学生的理解、有针对性的选择、准备,但在课堂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需要,鼓励学生自我开发。
《新课程下中小学教师备课技能指导》讲稿范文
《新课程下中小学教师备课技能指导》讲稿范文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教师:大家好!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个关于《新课程下中小学教师备课技能指导》的讲稿。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新课程的实施已经成为我们的重要任务。
而备课作为教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一些备课技能,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首先,我们要了解并掌握新课程的理念和目标。
新课程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提升,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和合作精神。
因此,在备课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此外,新课程也提出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和创新能力。
在备课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其次,我们要灵活运用教学资源,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
在备课过程中,我们应该善于发掘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包括教材、电子资源、网络资源等,以丰富教学内容,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同时,我们还要善于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比如多媒体教学、网络课堂等,提高教学的效果和效率。
另外,我们要注重教学设计的针对性和差异化。
在备课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科学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学习成绩,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在教学设计中体现个别化和差异化。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对每个学生负责,提高教学效果。
最后,我们要积极参与专业学习与教师交流。
备课不仅是教师个体的工作,更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
我们要积极参加学科组会议、教研活动,与同仁进行交流和合作,共同探讨备课中遇到的问题和难题,互相分享经验和教材。
只有通过与同仁的交流合作,我们才能不断提高备课的质量和效率,真正做到教师间的共同成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教师,备课是教师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学质量的保障。
只有我们不断提高备课的能力和水平,才能更好地适应新课程要求,提升教学质量,为学生的成长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新教师如何撰写教案
新教师如何撰写教案一、新课程下备课的基本要求1、心中有新课程标准。
2、头脑有教材内容。
3、眼睛里有学生。
教师的备课要与实际相联系,特别是要与学生的研究实际和日常生活相结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历,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
注意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课堂活动,教法与学法的选择要激励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到研究活动中,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能动的主体。
4、手中有丰富的材料。
5、既备教更备学。
教师备课既要认真思考教法,如怎样引入教学,怎样设置教学情境,怎样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等。
还要指导学生学法。
二、教案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十项:1、课题名称(说明本课名称及课型如:新授课、复课、讲评课)2、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
确定三维目标——把握重点、难点、关键分解研究目标——层次分明、递进自然围绕三维目标——遴选素材、整合资源描述三维目标——要求具体、便于检验)3、教学重点(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4、教学难点(说明本课的研究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点及其解决办法等)5、课时安排(说明属第几课时)6、教具(或称教具准备,说明辅助教学手段使用的工具)7、教学过程(或称课堂结构,说明教学进行的内容、方法步骤)8、作业处理(说明如何布置书面或口头作业)9、板书设计(说明上课时准备写在黑板上的主板书内容)10、课后反思(课堂亮点、意外及处理,教学内容、方法与结构思考,教学中的败笔,教学理念的课堂呈现、课堂上的生成问题等)。
三、以下着重谈三方面的内容:教学目标如何确立,教学过程如何设置,教学反思如何撰写。
(一)三维目标的确立三维目标中,知识与技能是解决学生学会的问题;过程与方法是解决学生会学的问题;情感、立场、代价观是解决学生乐学的问题。
“三维目标”是新课程的“独创”,是新课程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体现,“知识和技能”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过程和方法”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会学,“情感、立场和代价观”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
新课程下教师应该如何备课?
新课程下教师应该如何备课?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建构的过程,它强调以学生为本,帮助学生在合作互助中学习,特别关注学生的主体要求,尊重学生的原有知识与经验,顺应学生的自我发展,关注个体的差异,鼓励学生的个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自我探究的学习能力。
那么在新课程下我们应该如何备课呢?首先要走出备课的几大误区。
误区一:备课变成教案的“克隆”有的老师把备课想象得很简单。
备课时,找来现成的教案一抄了事,就这样,年年教,年年抄,除了写了一些细节和过程,整体基本没有变化。
这样,不重视备课,不重视教法的研究,不重视教学效率,学生的学习效率自然就很低。
误区二:备课走上了“形式主义”有的老师为了在备课检查中能体现课改精神和新课程理念,将“教案”改称“学案”,并没有教后反思、二次备课等备课要求,如把以往的教学过程分解为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等。
实际内容依然是“换汤不换药”,“穿新鞋走老路”。
如此改革,备课成了一种形式。
误区三:集体备课成了“教案之和”网上的一则报道让人忍俊不禁:某学校开展对外公开课,五位教师上的都是同一节课,听课人听到的都是同一个模子:一样的导入,一样的话;一样的讨论,一样的题目;一样的过程,一样的调子。
大家感到纳闷,询问后才知,这是之前集体备课的“成果”。
他们将集体备课后的“成果”原封不动地搬进自己的课堂,照本宣科。
这般“偷工减料”,这般“投机取巧”,备课“大船”岂不会“搁浅”?误区四:备课成了网上资料的“拼盘”有些教师网上备课很轻松,从网上下载与自己备课内容相关的教案,不加取舍地变成自己的教案,全然不顾内容是否切合自己教学实际的需要。
这种“拿来”的东西,没有参与的成分,注定会造成教学的失败。
那么在新课程下我们应该如何备课,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呢?科学处理教材。
浅谈对新课标下教师备课的认识
浅谈对新课标下教师备课的认识新课程改革,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教师在备课、上课以及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所存在的一些形式,代之以全新的方式方法。
这里我们就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应如何备课谈谈粗浅的认识。
一、遵循一个前提以前的教学活动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
我们在备课时往往忽视了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是一个正在发展的人,而是把学生粗暴地理解为接受知识的一种容器,是学习的机器。
新课标在很大程度上更加注重了人文性,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时应该时时刻刻关注学生是活生生的人而决非容器、机器。
在备课时,所设计的教学步骤、教学问题都必须“以人为本”,体现备课内容的人文性。
二、实践两个观念在我们的备课中,还要实践两个观念,即大学科观念和课堂互动观。
“焕发出生命活力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这样的课堂也是我们新课程所追求的课堂。
新课程的出现,改变了教师以前不顾学生反应只顾自己满堂灌的陋习。
新课程追求的是:一个平凡的老师,应该把自己的生命和学生的心灵相融;课堂应该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而不仅仅是优秀教师展示授课技巧的表演场所。
课堂教学的互动性要求我们的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点,无论是在教学环节的设计还是在教学问题的设置上,都应该有充分的师生互动的内容。
如果教师在备课时没有考虑到这一点,那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我们将仍然走满堂灌和满堂问的老路。
三、处理三组关系在新课标实施过程中,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时间多了,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备课的投入可以减少,恰恰相反,教师在备课时投入的时间应当增加。
以往备课中所说的“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三要素是一个也不能少,而且要很好地处理这三者的关系。
教学内容一旦确定就相对稳定,而学生却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是一个发展中的人,所以“备学生”就显得尤为重要。
新课标下的备课可以用“教师搭台,学生唱戏”来概括。
“台”就是师生所共同拥有的教材,而“搭台”就是教师要通过教材这个媒介,洞悉学生心理和时代精神,建构适合学生智力发展的问题情境,以便有效地组织学生唱戏——考究教法、传授学法。
如何备课与书写教案
如何备课与书写教案如何备课与书写教案(讲座稿)第一部分,新课程下我们如何备课在备课和写教案的过程当中教师一定要做到目中有人。
否则,对学生的基础、学习态度、需要等情况若明若暗,一无所知。
即使教材备得滚瓜烂熟,也容易因为脱离学生实际,而造成教学的失败。
教师备学生应做到以下六个了解。
(一)了解班级基本情况。
教学班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教师应该对班级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了解班级的学生构成、特点、风气、智能结构、学习情况、学习兴趣,以及多数学生对自己教学所持的态度,班级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意见,班级中各正式团体和非正式团体的构成等。
(二)了解学生个体自然情况。
一个班级是由每一个学生个体组成的。
教师要对全班学生做到了解,还应去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个体自然情况。
个体自然情况包括:学生姓名、年龄、视力、听力、身体状况,同学和老师关系,家庭教育环境等。
(三)了解学生学习基础。
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包括班级的整体的学习基础,学生个人的学习基础。
优中差生的比例等。
而在讲授新课前,教师又要了解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情况。
1.了解学生是否具备学习新知识的准备知识;2.新课可能产生的困难和障碍;3.学生对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四)了解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意见。
教学的科学与艺术,既体现在教学内容上,又体现在教学方法上。
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必须要经常了解学生对自己教学方式方法的意见。
要了解学生对哪些方法适应,哪些方法不适应,喜欢什么样的方法,不喜欢什么样的方法等。
(五)了解学生个性品质差异。
个性品质包括学生的观察山、记忆山、想像山、思维力等智力因素,还包括学生的动机、兴趣、能力、气质、性格、自信等非智力因素。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学生是有很大个性差异的:教师要从通过各种渠道各种力式来了解学生兴趣爱好、气质类型、性格特点、智力差异,从而为因材施教提供依据。
(六)了解学生的变化与进步。
要全面准确地了解学生,教师不仅要从静态上了解学生,还要从动态上了解学生;即及时了解学生的变化和进步。
新课标下教师如何有效备课
新课标下教师如何有效备课
在新课标下,有效备课是教师提供高质量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
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教师在新课标下进行有效备课:1,熟悉课程标准:仔细阅读并理解与所教课程相关的标准
要求。
了解学科的核心概念和理念,帮助您进行有效备课和教学。
2.设定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
了解教学目标应包含的知识点和技能要求,以便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课和与学生进行实际课堂互动。
3.分析学生需求:了解学生的背景和学习特点,根据教学目标制定适合学生水平和能力的教学计划。
详细规划教学步骤和所需教学资源。
4.设计教学活动: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包括讲解、讨论、实验、小组合作等形式,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深入理解。
5.准备教学资源:根据教学活动的设计,准备所需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课件、实验器材等。
确保资源的质量和适用性。
6.教学评估和反馈:设计有效的评估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评估,并提供及时反馈。
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优化备课和教学过程。
7.不断专业发展:持续学习和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关
注教育研究和教学实践的最新发展。
参加专业培训和研讨会,与同行进行交流和分享经验。
以上建议旨在帮助教师在新课标下进行有效备课。
每个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求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新课程背景下备课的基本策略
新课程背景下备课的基本策略认真备好一堂课,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
能否讲好一堂课,并非决定于上台之后,而是取决于上台之前。
实践表明,要备好一堂课,应做到“心中有书,重点明确;目中有人,方法得当”。
本文结合笔者教学实践,就新课程背景下备课的基本策略做以探讨。
一、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
这个双边过程就其目的、任务的实现而言,是受人类的认识规律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所制约的。
实际上,这是一个复杂而极富艺术性过程,备课则是实施这一复杂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包含着教师组织教材,研究、探索传授知识,发展学生认识能力等内容。
因此,必须有一明确的指导思想,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给学生创造一个最适合于自己去主动寻求知识的意境。
引导学生认识医学不是死记硬背,而是有规律可循,使学生既有信心,又有兴趣,既有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又有灵活的学习方法。
然而,当前有些教师却偏离了这一指导思想,认为备课就是抄书,照本宣科;有的自认为教书多年,可临场发挥;更有甚者因种种原因不安心教学工作,根本不认真备课。
这些错误的指导思想,已导致了教学质量的滑坡。
可见,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是备好课的前提二、要吃透大纲、钻研教材、拓宽知识面教学大纲是教师备课的指导文件,它规定了该学科的目的、要求及学生必须掌握和熟悉的内容。
只有吃透大纲精神,并弄清教学目的,熟悉教材体系和基本内容,明确教学法,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在教学中有规律地完成本学科的教学任务。
教科书是教师备课的主课依据,教师应在吃透大纲的基础上反复通读、精读,以掌握教材的全部内容。
笔者认为,要掌握教材,一般要经过“懂”、“透”、“化”三个阶段。
“懂”是指读通教材,不仅要弄清每句话,每个字的含义,而且要明确各系统、-各章节的教学目的;“透”是指深入研究教材与相关学科知识的纵横联系,以及它们在每个系统、每个疾病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清重点和难点,做到“心中有书”;“化“是指教师的思想情感与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融合在一起,从而达到运用自如。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如何高效备课
经常思考和研究新的备课策略和方法,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 尝试新的备课工具和技术,提升备课效率和教学效果。 充分利用教育教学资源,拓宽备课的思路和途径。
谢谢大家
负责人:×××
项目时间:20XX年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与理念
熟悉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和理念,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 理解新课程改革所追求的教育方法和教学理念 掌握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方法和教材编写的要求
新课程的特点和要求
强调学生中心的教学观念
理解学生中心的教学观念对备课工作 的影响 了解如何通过备课方式促进学生的主 动参与和自主学习 掌握如何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 个性化的备课设计
评估结果与教学调整的关系和应用策略
结合学生反馈和评价进行调整和改进
不同方式学生评价的优点和缺点 学生评价反馈的教学设计调整原则 监测调整效果和教学成果的综合评估方法
持续学习和反思备课工作
04
参与专业培训和交流活动
听讲座和参加研讨会
参与相关领域的讲座和研讨会,了解最新的教学 理念和方法。 学习其他教师的经验,借鉴他们的备课策略和教 学方式。 通过听讲座和参加研讨会,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 和备课效率。
参观其他教师的课堂和实践
参观其他教师的课堂,观察他们的备课过程和教 学实践。 主动与其他教师交流,分享备课心得和教学经验。 -通过与其他教师的互动和观摩,不断改进自己 的备课方法和教学策略。
合作与分享备课经验
与同事共同备课和评教
与同事一起备课,共同讨论教学内容和课堂设计。 互相评教,提出建议和改进意见,共同优化备课质量。 通过与同事的合作和互动,提高备课效率和教学水平。
结合学生兴趣和实际情境设计活动
新课标下应如何备课
新课标下应如何备课随着新课标的实施,教师的备课工作亦面临着新的挑战。
如何在新课标下进行备课,是每一位教师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本文将从准备阶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希望对教师们进行一些启示和指导。
一、准备阶段备课的第一步是阅读教材。
教师应认真阅读新课标下的教材,了解教材的主旨、核心、难点和易错点等,掌握教材脉络和知识体系。
同时,教师还要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梳理,将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等进行分析,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
二、教学目标针对新课标下设置的八大素养和核心素养,教师应重新审视教学目标,明确教育任务和培养目标。
教师要将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需求相结合,切实解决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将教学目标与国家课程教育改革的目标相结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思想品质,促进学生的智能和情感的全面发展。
三、教学内容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筛选出教学内容,梳理教学重点和难点,确定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
在教学中,应注意贯穿教学中的人文关怀,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本质和深层次意义,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同时,教师还应在教学中注重特色化,为学生提供更有个性、更丰富、更真实的教学体验。
四、教学方法在新课标下,教学方法也得到了调整和改进。
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探究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游戏化学习等,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和网络教学平台,丰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要注重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的交流和合作,促进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综上所述,新课标下教师备课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但同时也给教师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可能。
教师应认真落实教育部的课程方案,积极探索课程与学生实践的结合,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优秀人才。
同时,教师还应注重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升,不断学习和更新教育理念,以更好地适应新课程和新时代的需求。
在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师如何备好课
在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师如何备好课一是要备好课标一是要备好课标((三维目标三维目标))。
课程标准是指导教学活动的基本要求本要求,,教师在备课之前教师在备课之前,,应该认真理解把握课程标准应该认真理解把握课程标准,,为即将展开的教学活动找到基础。
开的教学活动找到基础。
二是要备好教材。
虽然新课程要求课堂是互动的二是要备好教材。
虽然新课程要求课堂是互动的,,但这并不是说我们的教学活动就可以脱离教材海阔天空地胡扯。
我们的备课还应该而且必须以教材为支点课还应该而且必须以教材为支点,,立足教材围绕教材且走出教材立足教材围绕教材且走出教材,,走进生活走进生活,,结合生活结合生活,,结合社会实际才能教好语文。
结合社会实际才能教好语文。
三是要备好学生。
课堂的主体是学生三是要备好学生。
课堂的主体是学生,,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围绕学生这一主体围绕学生这一主体,,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权利。
因此因此,,教师在备课中设置的教学环节、教学问题设置的教学环节、教学问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心理等因素。
素。
四是要备好教师本身。
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四是要备好教师本身。
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要注意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在备课时用。
在备课时,,教师应结合自己的特长教师应结合自己的特长,,有效地利用好教材有效地利用好教材,,在备课、教学中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
课、教学中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
五是要备好环境。
在新课程中五是要备好环境。
在新课程中,,教师的身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要求教师与学生应该是平等的关系。
因而教师在备课时因而教师在备课时,,应该考虑到自己所处的环境。
例如例如,,不能总是站在讲台上不能总是站在讲台上,,给学生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
高高在上的感觉。
总之总之,,在新课程标准下备课在新课程标准下备课,,教师要把过去备课中强调知识的灌输转变到关注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上的灌输转变到关注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上,,在新课程标准下的备课的备课,,应该是一种开放、合作、发散的备课。
新课程下教师应该如何备课
新课程下教师应该如何备课?在新课程下教师应该如何备课,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呢?我认为,在新课程下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备课。
一、科学处理教材新课程有新“课标”,教师备课的真正目标就是如何达到新“课标”的要求。
为此我们必须深入研究“课标”和教材,仔细阅读有关参考书,弄懂教材的思想,结合学习实际情况,确定各章节的教学目的、要求、重点、难点、关键点、障碍点及知识的内在联系等,科学地确定教学目的,不断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心理特点、知识水平。
此外,教材处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选择编排教学内容,在“课标”要求的前提下,以教材中最基本的概念、原理为中心,从纵、横两方面对教材进行处理,其中“纵”指知识的“线”,即知识的内在联系,“横”指知识的“块”,即横向联系。
这样便于学生将知识联系起来,避免前学后忘。
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这是提高备课质量的关键。
教师在备课中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最优教学方法,选编典型习题,写出具体可行的教案,并设计好板书及课堂小结。
三、研究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其方法的选择应以教学目的、任务、教学内容、学生情况为依据,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教学中要抓住关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重视学习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知识水平,是提高备课质量的保证。
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
因此,教师自身学识水平的提高是关键。
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结合案例“让那面墙壁说话”,进一步探讨以下问题:(1) 该该案例体现了评价的哪些功能?、答:案例“让那面墙壁说话”体现了评价的激励功能、导向功能、管理功能、调节功能、监督作用和诊断功能。
(2)案例中采用了哪些评价方法?体现了哪些评价思想和理念?答:①案例中采用的评价方法是:观察法、调查法、作业分析法等。
②体现了以比赛、激励、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理念。
(3)回顾您所设计的教案,您是否需要对评价部分做相应的修改?答:学习了以上案例后我应该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完善教案,争取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
2024年《新课程下中小学教师备课技能指导》讲稿(2篇)
2024年《新课程下中小学教师备课技能指导》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教师们:大家好!首先,感谢大家能参加今天的会议,非常荣幸能在这里和各位一起探讨《新课程下中小学教师备课技能指导》。
我是XXX,在这里担任主讲人的角色。
如今,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的角色和要求也在不断变化。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不断提高备课能力,适应新课程的要求,为学生们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
因此,本次讲演主题选取了《新课程下中小学教师备课技能指导》,希望通过本次讲座,为广大教师们提供一些备课技巧和经验分享。
首先,我们要明确新课程的主要特点和要求。
新课程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提升,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因此,在备课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发展需求和个性差异,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
接下来,在备课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技巧和方法:一、明确课程目标。
备课的首要任务就是明确教学目标。
我们要根据新课程的要求,设立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以确保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同时,也要注重将学生的个人发展目标融入到教学目标中,使其成为学生个人成长的有效指引。
二、合理选材。
备课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和学科特点,有针对性地选取教材和教辅资料。
同时,我们也要注重多元化的选材,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三、制定教学策略。
备课的关键是确定教学策略。
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法等。
此外,我们还要注意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以提高教学效果。
四、设计教学活动。
备课的重要环节就是设计教学活动。
我们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如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实验研究等。
同时,我们也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五、评估学习效果。
谈谈新课程下教师怎样集体备课
谈谈新课程下教师怎样集体备课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集体怎样备课。
教师要加强交流合作,对课程标准和教学作深入研究,发挥集体的智慧,相互启发,集思广益。
加强集体备课组织的建设,不断总结经验,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关键词:新课程集体备课教学设计组织管理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
教师能否上好课,关键在于上课前是否备好了课。
集体备课作为教师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既节省时间,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该怎样开展集体备课活动?集体备课的内容有哪些呢?一、教师怎样集体备课(一)集体备课的环节1、制定好备课计划。
由备课组长根据学校教学进度和课标要求,在开学的第一周制订一学期的备课计划,将备课任务合理分解,落实到人,排出一学期的集体备课表。
2、教师提前预备。
提前一周每位教师都要研究课标,形成自己的教学设计及教学思路,思考备课中值得探讨的问题,做好发言准备。
3、集体研讨。
先由主要的备课教师讲述自己的备课思路和教学设计,其他教师发表自己的看法,集体进行研讨,提出教学设计的改进措施,最后形成初步的教学设计。
4、上课实践。
各位教师按照集体研讨的教学设计上课,也可以多位教师讲同一节内容,教研组进行观摩学习。
在仅有的40分钟课堂教学过程中,落实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要求。
5、交流反思。
教师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的上课反馈,以及观摩教学,认真思考,深刻反思,对集体备课的教学设计进行修改和完善,形成符合实际的个性化教学设计。
(二)集体备课的内容1、备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课堂教学、教学质量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对各门课程提出了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
课堂教学要实现怎样的目标?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依赖教学大纲来解决这些问题。
但是以前的教学大纲大量的篇幅放在了教学内容要点和知识要求上,而新课程标准阐述却又过于简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训教师资料
新课程下教师应该如何备课?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建构的过程,它强调以学生为本,帮助学生在合作互助中学习,特别关注学生的主体要求,尊重学生的原有知识与经验,顺应学生的自我发展,关注个体的差异,鼓励学生的个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自我探究的学习能力。
那么在新课程下我们应该如何备课呢?
首先要走出备课的几大误区。
误区一:备课变成教案的“克隆”
有的老师把备课想象得很简单。
备课时,找来现成的教案一抄了事,就这样,年年教,年年抄,除了写了一些细节和过程,整体基本没有变化。
这样,不重视备课,不重视教法的研究,不重视教学效率,学生的学习效率自然就很低。
误区二:备课走上了“形式主义”
有的老师为了在备课检查中能体现课改精神和新课程理念,将“教案”改称“学案”,并没有教后反思、二次备课等备课要求,如把以往的教学过程分解为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等。
实际内容依然是“换汤不换药”,“穿新鞋走老路”。
如此改革,备课成了一种形式。
误区三:集体备课成了“教案之和”
网上的一则报道让人忍俊不禁:某学校开展对外公开课,五位教师上的都是同一节课,听课人听到的都是同一个模子:一样的导入,一样的话;一样的讨论,一样的题目;一样的过程,一样的调子。
大家感到纳闷,询问后才知,这是之前集体备课的“成果”。
他们将集体备课后的“成果”原封不动地搬进自己的课堂,照本宣科。
这般“偷工减料”,这般“投机取巧”,备课“大船”岂不会“搁浅”?
误区四:备课成了网上资料的“拼盘”
有些教师网上备课很轻松,从网上下载与自己备课内容相关的教案,不加取舍地变成自己的教案,全然不顾内容是否切合自己教学实际的需要。
这种“拿来”的东西,没有参与的成分,注定会造成教学的失败。
那么在新课程下我们应该如何备课,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呢?
科学处理教材。
新课程有新“课标”,教师备课的真正目标就是如何达到新“课标”的要求。
为此我们必须深入研究“课标”和教材,仔细阅读有关参考书,弄懂教材的思想,结合学习实际情况,确定各章节的教学目的、要求、重点、难点、关键点、障碍点及知识的内在联系等,科学地确定教学目的,不断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心理特点、知识水平。
此外,教材处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选择编排教学内容,在“课标”要求的前提下,以教材中最基本的概念、原理为中心,从纵、横两方面对教材进行处理,其中“纵”指知识的“线”,即知识的内在联系,“横”指知识的“块”,即横向联系。
这样便于学生将知识联系起来,避免前学后忘。
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这是提高备课质量的关键。
教师在备课中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最优教学方法,选编典型习题,写出具体可行的教案,并设计好板书及课堂小结。
研究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其方法的选择应以教学目的、任务、教学内容、学生情况为依据,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教学中要抓住关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视学习。
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知识水平,是提高备课质量的保证。
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
因此,教师自身学识水平的提高是关键。
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1)博览群书。
从各种书籍、报刊中吸取与教学相关的精华内容,及时了解本学科、本行业的新知识、新情况,做好读书笔记。
(2)常听课。
通过听课,学习他人的长处,认真听取评议,主动征求领导意见和同行的意见,及时改正错误,倾听学生及家长的呼声,听取学生对教学的评议,以便“对症下药”,改进教学,开阔思路,不断创新。
(3)勤写。
边实践边总结,把自己积累的信息、资料、体会、办法记录下来,整理成文。
(4)走向社会。
有选择地交流,了解社会的变化与要求,使教学与社会息息相通。
培训教师资料新课标下如何进行有效备课
新课程要求教师拥有有效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有效学习,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进行有效备课。
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对于教师而言,要想上好课,却必须要备好课,而有效备课自然而然成了有效上课的前提。
如何促使一般性备课向有效备课转化呢?
一、吃透教材是有效备课的前提
教材不是教师的“圣经”,而是教师要去加工和创造的东西,教师有责任去能动地乃至个性化地解读教材。
对于教材,教师要敢于突破教师用书上的条条框框,打破陈旧的观点,敢于融入自己的独特见解,要根据课程内容结合学生实际对教材加以科学的、灵活的、有效的处理,合理地选择教学材料和教学资源(包括网络资源和学生资源)。
只有这样,教师才会放手去改组教材,拓展教材,进而超越教材,让教材亲近学生,服务生活,从而保持教师自我处理教材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二、确定目标是有效备课的保证
新课标要求教师备课的有效目标必须把握三维目标,即结果性目标(知识与技能)、程序性目标(过程与方法)、体验性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师的备课应注重三维目标的互动整合,体现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备课是教学的重要行为之一,是教师上好课的关键。
自“有效教学”的理念进入课堂后,教学是否有效不再以“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教得认真不认真”为指标,而是更注重学生学到了什么,学生的思维是否得到了发展。
教师要明确一节课知识与能力的获得经过哪些步骤、程序和阶段;懂得在学习的前、中、后选取何种具体做法,整个学习过程实现最优化。
注重学习方法,要考虑这一方法什么时候能有效发挥,不同类型的学生应采取不同方法,个体与整体学习效果最好。
备课还要考虑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怎样指导,怎样与学生互动,怎样评价等问题,考虑到课堂上会遇到这样或那样意想不到的问题,需要我们运用教育机智随机应变,需要我们进行教学反思,再进行补充备课,写出体会和反思,记下学生学习活动中的闪光点或困惑。
这样的备课对改进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是有极大帮助的。
三、转变角色是有效备课的关键
有效教学关注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因为好课一定是思维活跃,发言踊跃,氛围热烈,关系融洽的课。
死气沉沉、闷声不语的课让人压抑;慷慨激昂,滔滔不绝的课让人紧张。
只有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活动中来,实现互动的课才会让人兴奋,才会充满激情。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学会欣赏每一个学生,教师应该是一个学习者、发现者、欣赏者。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放下架子,走下讲台,来到学生中间,乐于和学生交往,及时掌握和了解学生的动态,学会平等地对待学生并懂得尊重学生。
教师在备课时要千方百计设计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在数学教学中要给学生打开一扇窗户,向他们展示一个具有吸引力的求知世界,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自我探究,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对不同见解要充分尊重,对有创意的解答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赞赏,鼓励学生质疑求新,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学生自己想要学习的效果。
四、备课形式是有效备课的载体
传统的备课形式,主要是教师抄教案或查资料,而且把每个过程,每句话都写在本子上,还有些教师甚至面对一个新知识,常常会不假思索地照搬教材,从例题到习题按部就班地逐一完成。
备课成了“背课”。
新的备课形式应是灵活多样的,要因课程内容的不同,教师上课特点而不同。
集体备课和独立备课是备课活动中的两种形式。
实行集体备课是通过改变备课的组织形式、群策群力来提高效果和质量的。
一般采取中心发言与集体讨论相结合,主备人执笔,经集体和个人修改后执行的形式。
无论采用何种形式,都必须把备课中要解决的最关键的问题和内容弄明白,说清楚。
如:教什么,怎样教;练什么,怎样练;为什么这样教,为什么这样练等。
而落实和优化备课的内容,说课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
包括说教材:从整体入手,弄清楚教材的编排体系和知识结构,所讲内容在整本书和单元中的位置和作用等。
说目标:在理解和分析教材的基础上,综合学科的年段要求和学生的知能水平确立本课教材的教学目标。
说教法:教学设计是集体备课中要着重研讨的内容,如学情预测、教学思路、课堂结构、重点及难点的突破等,教法与学法要相结合,这里学生活动的内容、方法、形式应作为重点来研究。
说依据:要求教师根据新课标、学科教学功能、学科教学原则分析和认识为什么这样教,该不该这样教,促使教师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去审视、分析自己将要付诸实施的课堂操作行为,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给学生一滴水,教师不只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一泉活水”。
教师要不断补充知识量,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要在不断的学习中形成自己的东西。
新课程提倡教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这需要不同学科的教师交流合作,增加教育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用集体的智慧有效备课,有效教学,使备课真正意义上为教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