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防治宣传的预防知识
疟疾防治知识:罹患疟疾该怎么办?
疟疾防治知识:罹患疟疾该怎么办?疟疾的感染源是疟原虫,热带和亚热带为其主要的流行地区,其中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疟疾流行最为严重。
虽然2021年6月WHO宣布我国通过了消除疟疾认证,但是我国仍然面临着输入性疟疾的极大威胁,每年约有4000余例境外输入性病例,输入来源主要为非洲,并且以恶性疟疾为主。
因此,疟疾仍是影响着我国人民健康以及生存质量的重要传染病。
了解疟疾的发病原因,症状,预防以及治疗措施,加强人们对疟疾知识的了解具有积极的意义。
本文就向大家介绍关于疟疾的防治知识。
1.疟疾的发病机制疟疾是疟原虫感染所导致的,疟原虫一方面会对人体本身产生伤害,另一方面其还会导致人体产生免疫反应接着导致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出现。
比如如果疟原虫破坏了人体的红细胞,会使患者出现贫血及肝脾肿大等症状;如果疟原虫寄生在人体的脑毛细血管内的红细胞中,就会导致患者出现脑水肿;如果血红蛋白以及抗原和抗体复合物等大分子物质堵塞肾小球底膜并且引起急性免疫变态反应,会使患者患有溶血性尿毒综合征。
2.疟疾的发病症状2.1普通型临床表现疟疾典型患者可以分为三期,第一期患者会出现低热、身体无力、头痛、恶心等症状。
第一次发作的时侯,患者发热症状会由不规则转为有规律性的周期发作。
患者在整个典型发作期会经历六小时到九小时,但是在中间间歇期一般没有症状。
①发冷期:患者会突然怕冷并且出现剧烈的寒战,同时伴有嘴唇发紫发绀、皮肤发白等症状,患者脉搏也会速度加快,并伴有头痛、肌肉痛、身体无力、恶心想吐、腹部疼痛等。
患者在反复发作多次以后,发冷期可慢慢变长。
②发热期:发冷期过后,患者会停止寒战,紧接着会出现高热,面部发红、口渴,体温在大多数在39℃到40℃之间。
症状严重的时候,患者可出现精神错乱、抽搐甚至昏迷等症状。
③出汗期:发热期过后,患者会突然大量冒汗,紧接着体温会快速下降,虽然患者会感觉身体有些好转,但仍然会有觉得身体乏力,嗜睡。
2.2不典型的疟疾患者不典型的疟疾患者,大多数为年龄较小的儿童,年龄越小,不典型疟疾的患病率越高。
疟疾的防治知识点总结
疟疾的防治知识点总结疟疾的临床症状包括高热、寒战、头痛、肌肉疼痛等。
如果不及时治疗,疟疾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
因此,防治疟疾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疟疾的防治知识点,包括预防措施、治疗方法以及疟疾的传播途径。
一、疟疾的传播途径1. 蚊子叮咬: 疟疾主要通过感染了疟原虫的按蚊叮咬传播给人类。
感染了疟原虫的蚊子吸取人类的血液后,将疟原虫注入人体,从而引起感染。
2. 输血或器官移植: 在罹患疟疾地区,输血或器官移植也是疟疾传播的途径之一。
如果受血者或受体来自一个疟疾流行区域,那么他们可能会感染疟疾。
3. 垂母传播: 孕妇将疟原虫传给胎儿的过程称为垂母传播。
这种传播途径在一些疟疾流行地区尤为常见。
二、疟疾的预防措施1. 预防蚊虫叮咬: 在疟疾流行区域,防止蚊虫叮咬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通过使用蚊帐、使用驱蚊剂、穿长袖、长裤等方式来预防蚊虫叮咬。
2. 避免前往高风险地区: 如果可能的话,尽量避免前往疟疾高风险地区。
如果必须前往这些地区,应当提前向医生咨询并采取预防措施。
3. 疫苗接种: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推出了疟疾疫苗,该疫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疟疾的发病和传播。
因此,在疟疾流行地区居民应积极接种疫苗。
4. 定期检测和治疗: 在疟疾流行地区,居民应定期进行疟原虫检测,并在感染疟原虫时及时进行治疗。
5. 环境卫生管理: 在疟疾流行地区,应该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减少蚊虫的滋生,并定期使用杀虫剂喷洒消毒。
6. 及时治疗: 一旦出现疟疾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导致严重并发症。
三、疟疾的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 目前常用的抗疟药物包括奎宁、氯喹、蒂奎宁等,这些药物可以有效控制疟原虫的感染,并缓解疟疾的症状。
2. 综合治疗: 对于重症疟疾患者,通常需要进行综合治疗,包括抗疟药物治疗、补液和支持性治疗等。
3. 预防复发: 发病后,患者需要严格遵医嘱进行治疗,并定期复诊,以确保疟原虫被完全清除,防止疟疾复发。
四、疟疾的防治工作1. 政府部门的管理: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疟疾流行地区的监测和管理,加强对蚊虫的防控工作,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疟疾防治措施
疟疾防治措施疟疾是一种由寄生虫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按蚊叮咬传播。
疟疾每年导致数百万人感染并死亡,尤其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
因此,预防和控制疟疾是全球卫生领域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从各个方面探讨疟疾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一、疟疾的基本知识1.疟疾的病原体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
主要有4种疟原虫引起的疟疾,分别是疟原虫寄生在红细胞内的恶性疟疾、传入性恶性疟疾和病程较长的三日疟疾和四日疟疾。
其中,恶性疟疾危害最大,是导致疟疾死亡的主要病原。
2.疟疾的传播途径疟疾主要通过按蚊叮咬传播,感染者的寄生虫通过按蚊叮咬传播给健康人。
目前已知传播疟疾的按蚊主要有按蚊和埃及伊蚊。
3.疟疾的症状疟疾的潜伏期长短不一,通常为10-28天。
病症主要表现为发热、寒战、头痛、肌肉酸痛、贫血等。
恶性疟疾的症状更为严重,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出现昏迷等严重情况。
二、疟疾的预防和控制措施1.按蚊防治由于疟疾主要通过按蚊叮咬传播,因此防止按蚊的繁殖和灭除成蚊是疟疾预防和控制的关键。
具体措施包括:(1)环境治理:清除繁殖场所,减少水源、除去积水、清除杂草、破损容器等,避免按蚊在人类居住区的繁殖。
(2)化学防治:使用杀蚊剂喷洒和散布,杀灭成蚊,减少传染机会。
(3)生物防治:使用生物防治方法如注射杀虫剂和释放控制蚊的天敌等,对按蚊进行有效控制。
2.个人防护个人防护是预防疟疾的重要措施之一。
具体包括:(1)使用驱蚊剂和灭蚊药品:在疟疾高发地区,人们需要定期使用驱蚊剂和灭蚊药品,保护自己不受按蚊叮咬。
(2)穿着长袖长裤:在按蚊多的地区居住和活动时,穿着长袖长裤可以很好的预防按蚊叮咬。
3.疫情监测和报告及时监测疟疾疫情,以便及早采取控制措施,遏制疟疾的传播。
同时,对疟疾病例进行及时的报告和管理,有效避免疟疾的流行。
4.疫情干预当出现疟疾疫情爆发时,需要立即采取紧急措施。
包括加强按蚊防治、提供及时的医疗救治、加大宣传力度等,以迅速遏制疟疾的传播。
疟疾防治知识
疟疾防治知识1、病因疟疾是由疟原虫经按蚊叮咬传播的寄生虫病。
【流行病学】1、传染源疟疾患者和带疟原虫者。
2、传播途径疟疾的传播媒介为按蚊,经蚊虫叮咬皮肤为主要传播途径。
极少数病例可因数带疟原虫的血液后而发病。
传播疟疾最重要的是中华按蚊,为平原区间日疟传播的主要媒介。
在山区传播疟疾以微小按蚊为主。
在丘陵地区那么以雷氏按蚊嗜人血亚种为重要媒介。
在**岛山林地区发现其传疟媒介为大劣按蚊。
3、人群易感性人群对疟疾普遍易感。
感染后虽有一定的免疫力,但不持久。
各型疟疾之间亦无交叉免疫性,经反复屡次感染后,再感染时病症可较轻,甚至无病症。
而一般非流行区来的外来人员常较易感染,且病症较重4、流行特征疟疾主要流行在热带和亚热带,其次为温带。
这主要因为本病流行于生态环境与媒介因素关系密切。
流行区以间日疟最广,恶性疟主要流行于热带,亦最严重。
三日疟及卵形疟相对少见。
我国除云南和两省为间日疟及恶性疟混合流行外,主要以间日疟流行为主。
发病以夏秋季节较多,在热带挤压社带那么不受季节限制。
二、分类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和卵形疟.我国虽然四种疟原虫都存在,但主要是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
三日疟原虫少见,卵形疟原虫仅发现几例。
凶险型疟疾主要见于恶性疟。
其他三种疟疾极少见到凶险型。
(1)脑型:多见于无免疫力而又未及时治疗者。
临床上分为嗜睡、昏睡和昏迷三级。
(2)超高热型:以起病较急、体温迅速上升至41℃以上并持续不退为特点。
(3)厥冷型:病人软弱无力,皮肤湿冷、苍白或轻度发绀,可有阵发性上腹剧痛,常伴有顽固性呕吐或水样便,很快虚脱以至昏迷,多因循环衰竭而死亡。
(4)胃肠型:有明显腹痛、腹泻和里急后重感。
本型是凶险型中预后较好、病死率较低一型。
三、临床表现出汗异常、肝肿大、脾肿大、发热冷热交替、血骨髓或痰涂片找到疟原虫、周期性畏寒发热出汗热退病症、血清免疫球蛋白可升高、间歇性寒颤急性面容一般病症四种人体疟疾典型的临床发作大体相似,可分为前驱期、发冷(寒战)期、发热期、出汗期和间歇期。
疟疾防治措施
疟疾防治措施疟疾是一种由寄生虫引起的传染病,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给人类。
疟疾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了广泛的健康问题,特别是在非洲、东南亚和拉丁美洲等疟疾流行地区。
但是,随着医疗技术和科学研究的不断进步,疟疾的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本文将探讨疟疾的防治措施,并提出建议以改善防治工作。
一、疟疾的基本知识1.疟疾的病因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由蚊子叮咬传播的传染病。
疟疾一般通过感染的寄生虫进入人体,然后通过蚊子的叮咬传播给其他人。
在疟疾流行地区,蚊子是主要传播疟疾的媒介。
2.疟疾的症状疟疾的症状包括高热、寒战、头痛、全身疼痛、恶心、呕吐等。
疟疾发作严重时还可能出现意识模糊、昏迷等症状。
3.疟疾的并发症疟疾发作严重时,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肺水肿、肾衰竭、败血症等,甚至威胁生命。
二、疟疾的防治措施1.预防蚊虫叮咬预防蚊虫叮咬是预防疟疾的关键。
人们在疟疾流行地区应穿着长袖衣服、长裤,并使用驱蚊剂来减少蚊虫叮咬的风险。
此外,可以在居住地点安装防蚊网、电蚊拍等设施,有效避免蚊虫叮咬。
2.药物预防对于前往疟疾高发地区的人群,可以使用抗疟药物进行预防。
抗疟药物可以有效减少感染寄生虫的风险,是疟疾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
3.疫苗预防疫苗是预防疟疾的有效手段。
目前,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了一些疟疾疫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疟疾的发生。
未来,疟疾疫苗的研究和应用将成为疟疾防治的重要方向。
4.环境卫生管理疟疾的传播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通过改善环境卫生,可以有效减少蚊虫滋生的场所,降低蚊虫数量,从而减少疟疾的传播。
因此,加强环境卫生管理是预防疟疾的重要措施。
5.蚊虫控制蚊虫是疟疾的传播媒介,因此控制蚊虫数量是预防疟疾的重要措施之一。
可以采取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手段,控制蚊虫的数量,减少疟疾的传播。
6.患者隔离和治疗对于已经感染疟疾的患者,应及时进行隔离和治疗,避免病毒进一步传播。
通过药物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三、改善疟疾防治工作的建议1.加强国际合作疟疾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合作,共同应对。
疟疾防治知识
疟疾防治知识疟疾防治知识1.什么是疟疾?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以周期性发冷、发热、出汗等症状和脾大、贫血等体征为特点的寄生虫病,民间常称之为“打摆子”,分为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和卵形疟4种。
2.疟疾是怎样传播的?疟疾是通过蚊子叮咬而传播的疾病,蚊子叮咬疟疾病人后,再叮咬健康人时就会把疟疾传到健康人的身上,并使人发病。
3.哪些人最容易感染疟疾?到河谷地带从事经济作物开发的青壮年、住在田棚或到森林里从事野外作业的人员、从无疟区到疟区打工的`民工、出入边境留宿人员等均属于高风险人群,最容易感染疟疾。
4.得了疟疾怎么办?如果患了疟疾,应尽快去正规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服食抗疟药进行治疗。
疟疾是一种很容易复发的疾病,在治好后,要间隔一段时间进行抗复发治疗。
如果出现复发,应迅速进行根治。
5.患疟疾后不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危害有哪些?轻则延长病程并引起贫血,重则发展为重症疟疾引起死亡。
6.患疟疾后要吃多少天药才能停止?一般至少要服5~8天,否则疟原虫会残存在体内,造成日后的复发,所以患疟疾后一定要按医生的嘱咐,服完全部疗程的药才能有效地治疗疟疾。
7.用什么方法可以预防疟疾?疟疾是通过蚊子传播的,要防止染上疟疾,最重要的是做好防蚊灭蚊。
个人要做好家庭内的灭蚊,包括用杀虫剂喷洒灭蚊和翻盘倒罐清除蚊子的孳生地。
同时,也要做好防蚊的措施:例如睡觉要挂好蚊帐,避免在野外露宿,有条件的也可以安装纱门纱窗,使用低毒杀虫剂浸泡蚊帐驱蚊防蚊等。
科普小常识疟疾是一种什么病?疟疾是由按蚊叮咬感染疟原虫而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过去俗称“打摆子”、“发疟子”等。
典型症状有间歇性发冷、发热、出汗等,但现在主要为境外输入疟疾,其中多数患者症状不典型,以不规则发热为常见症状。
重症疟疾还会引起脑、肝、肾等脏器损害,甚至死亡。
目前疟疾主要有四种:恶性疟、间日疟、三日疟和卵形疟,其中三日疟和卵形疟在我国少见,但近两年有增多趋势。
哪些人可以感染疟疾?我国居民均对疟疾易感。
疟疾防治知识宣传资料
疟疾防治知识宣传资料疟疾防治知识宣传资料一、什么是疟疾?疟疾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由蚊子叮咬传播的疾病,是被国际公认的最大的蚊媒传播病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传染病之一。
患病的人可能会出现高热,全身酸痛,肌肉痛,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二、疟疾的病原体是什么?疟疾是由一种叫做疟疾原虫Plasmodium的细菌引起的,它通过叮咬该病原体的传播蚊来传播给人类。
三、疟疾有哪些症状?疟疾的症状包括高热,头痛,肌肉痛,全身酸痛,呕吐,腹泻,皮疹,发烧,心律失常,淋巴结肿大等。
四、怎样预防疟疾?1、用蚊帐或蚊帐窗等网状物对蚊子进行防护。
2、清理居家的周围杂物,以免形成蚊子种植的湿热环境。
3、多吃营养丰富的食物,加强锻炼身体,增强自身免疫力。
4、注意进行室内防蚊,如使用添加杀虫剂的蚊帐,定期更换蚊帐,使用蚊香板,虫灯等。
5、涂抹抗蚊虫药物如椰子6、注意预防被蚊子叮咬,尤其是在晚上外出活动时多穿长衣长裤等,以及注意居家预防,尤其是晚上,应该及时关门窗,如果有灯光就应该关闭,并多拥有灭蚊器等。
7、及时就医,如果发现有可疑的疟疾症状,应尽快去医院就诊。
五、治疗疟疾的方法有哪些?1、合理进食补充水分,吃营养均衡的食物,比如新鲜蔬菜、水果、碱性饮料、鱼类和鸡蛋,少吃油腻食物。
2、解热抗炎药物可以使用抗炎镇痛药物来缓解发热和全身疼痛,但若发热超过38°C,则建议就诊。
3、药物治疗抗疟药物,如盐酸咪唑酮和替硝唑等,可以有效治疗疟疾,但病情恶化时可能还需要使用其他药物如免疫抗体,抗凝血物质等。
4、免疫调节为了防止疟疾再次发作,可以服用一种叫做“免疫调节剂”的药物,如果病情恶化,可以考虑服用免疫抑制剂或免疫加强剂。
疟疾防治知识
疟疾防治知识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疟疾防治知识疟疾俗称“打摆子”、“打脾寒”,是目前全球广泛关注的三大疾病之一。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疟疾已得到有效控制,目前已进入消除阶段,“2020年全国消除疟疾”是我国政府对国际社会作出的承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但在非洲、东南亚和中南美洲的多数国家和地区是疟疾的高流行区,尤其是恶性疟流行仍较严重,出国旅游和务工要警惕疟疾!!!一、疟疾的感染疟疾主要是由蚊子(按蚊)传播的。
当蚊子叮咬疟疾病人,病原体疟原虫进入蚊体并在其体内发育后,蚊子再次叮咬健康人时,将蚊体内的疟原虫传给健康人。
二、疟疾的种类疟疾有间日疟、恶性疟、卵形疟和三日疟四种,分别由间日疟、恶性疟、卵形疟和三日疟疟原虫引起。
目前,我省现只有间日疟流行,时常有从非洲、东南亚及我国云南、海南输入恶性疟,三、疟疾的症状疟疾发作的前几天,可有轻度的畏寒、低烧,拌有疲乏、头疼、全身不适等。
典型的疟疾症状有周期性的发冷、发烧和出汗间歇性发作,整个发作历时6-10小时,发作多见于午后和傍晚。
过后患者自感良好,体温常在正常范围内。
有的一天发作一次,有的隔天发作一次。
四、患上疟疾后及时看医生无论是当地居民还是从国外高疟区回归人员,一旦有发冷、发烧、出汗等症状,应及时到当地医院看医生,查血镜检疟原虫,即可确诊。
五、疟疾的治疗一旦确诊为疟疾病人,可得到免费治疗。
1、疟疾病人治疗(间日疟):用氯喹和伯氨喹八日疗法(成人剂量)治疗。
用法:氯喹:第1天:4片;第2-3天:每天2片;伯氨喹:每天3片,连服8天。
2、疟疾病人休根治疗(间日疟):对上一年患过间日疟的病人,于第二年3月份用伯喹八日疗法进行休根治疗。
用法:伯氨喹:每天3片,连服8天。
六、疟疾的预防1、防止蚊子叮咬:在疟疾流行季节使用纱门、纱窗、蚊香等防蚊措施,对野外露宿的人员,应使用驱避剂和使用蚊帐,避免蚊虫叮咬。
疟疾防治健康科普知识
疟疾防治健康科普知识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疟疾防治这档子事儿,这可太重要啦!
你想想,疟疾就像个淘气的小妖怪,一旦缠上你,那可真够你受的!就
说我认识的一个朋友吧,他之前不小心感染了疟疾,哎哟喂,那难受劲儿,又是发烧又是发冷,整个人都没了精神头。
咱可得好好防着这个“小妖怪”,不能让它有可乘之机呀!
怎么防呢?首先得注意卫生,就像每天要洗脸刷牙一样重要。
要把周围
的环境打扫干净,别给蚊子滋生的机会。
蚊子可是疟疾传播的重要媒介呀,就好比是疟疾“小妖怪”的交通工具!咱得把这些“交通工具”给破坏掉。
还有呀,夏天到了,别嫌麻烦,出门的时候喷点花露水、抹点风油精啥的。
晚上睡觉一定要挂好蚊帐,这蚊帐就像是你的保护罩,把蚊子都挡在外面。
你说要是没了这个保护罩,那蚊子不就随便咬你了嘛?
另外,要是你去一些疟疾高发的地区,那可得提前做好准备。
带上预防
的药物,不做无准备之仗,对吧?
总之,疟疾防治真的不能马虎。
咱们得重视起来,毕竟这关系到咱们自
己的身体健康呀!难道你不想健健康康的,每天都活力满满吗?所以呀,一定要把这些防治知识牢记在心,行动起来,别让疟疾这个“小妖怪”找上你!。
疟疾防治知识讲座
疟疾通过雌性按蚊等媒介昆虫叮咬人 体传播。
地域性
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但随 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口流动,传播范 围也在不断扩大。
疟疾的症状与危害
症状
疟疾的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寒战、出汗等,严重时可导致昏迷和死亡。
危害
疟疾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是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疟疾的 流行还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负面影响。
政策与执行障碍
不同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差异可能导致防治政策难以统一和执 行,影响国际合作的成效。
国际合作的前景与展望
加强全球领导与合作
创新融资机制
国际社会应加强全球领导和合作,推动更 多的国家和组织参与疟疾防治工作,形成 更加广泛的共识和行动。
探索新的融资机制,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 疟疾防治工作,包括利用市场机制、创新 融资工具等。
教师培训
对教师进行疟疾防治知识的培训,提高教师对疟疾防治的 认知水平,以便更好地传授给学生。
THANKS
感谢观看
国际合作可以促进疟疾防治相关的科研合作,加速新药、新疗法和新 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为全球疟疾防治提供更多工具和手段。
面临的挑战与困难
01
资金短缺
疟疾主要流行于发展中国家,防治资金主要依赖国际援助。然而,由于
各种原因,国际援助资金常常不足,影响防治工作的开展。
02 03
技术转移困难
虽然发达国家在疟疾防治方面拥有先进的技术和经验,但将这些技术和 经验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并不容易,涉及到技术转让、人员培训等多方面 的问题。
疗效果并降低抗药性风险。
新型抗疟复方制剂
通过多药联合作用机制,开发出新 型抗疟复方制剂,以提高治愈率并 减少复发的可能。
疟疾防治知识
疟疾防治知识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常见于夏秋季节。
疟原虫是一种小型寄生虫,由蚊子传播。
人体内可寄生四种疟原虫,其中间日疟原虫最为常见。
疟疾的传播媒介是按蚊,现症病人或无症状带虫者末梢血中存在配子体时具有传染性。
在安徽省,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是疟疾的主要传播媒介。
疟疾的临床表现与诊断主要根据发作周期,可分为间日症、恶性症和三日疟三种。
症状包括寒战、高烧、出汗、无力、疲乏、食欲不振、头晕、四肢酸困等。
重症疟疾会出现昏迷、谵语、脖硬等严重症状。
疟疾的诊断标准包括血液检测疟原虫、临床症状典型、抗疟药物治疗有效。
预防和控制疟疾的方法包括及时治疗和药物预防。
常用药物有氯喹和伯喹,二药合用连服8天。
为防止复发,第二年春天需进行休止期治疗。
除药物预防外,防蚊、灭蚊也很关键。
清除垃圾、杂草、填平污水坑,宿舍挂好门帘、窗纱、晚上睡觉时放下蚊帐,可喷洒DDV、灭蚊灵,也可点蚊香、灭蚊片及艾蒿等。
个人防护也很重要,穿长袖衣裤、涂敷驱避剂、避免身体紧贴蚊帐。
治疗疟疾病人和带虫的人也是控制疟疾传播的关键。
带虫者通常无症状,需通过普查发现并积极治疗。
疟疾,俗称“瘴气”、“打摆子”,是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25种乙类传染病之一。
疟疾在北纬60度至南纬40度之间的广大地区流行,每年约有3-5亿人感染,且有100万以上的人死于疟疾。
在云南,由于接壤疟疾高发国家,历史上一直是疟疾高发区。
虽然经过积极的综合防治,疟疾的发病率已经大幅降低,但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流动人口大量增加,抗氯喹恶性疟的扩散和蔓延,导致疟疾在边境地区和元江沿岸地区有增多和蔓延的趋势。
因此,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非常必要。
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通过按蚊叮咬传播的传染病。
传染源为带有疟原虫配子体的疟疾病人,传染媒介为吸取疟疾病人血液后带有感染子孢子的按蚊,易感人群为健康人。
三者缺一不可,同时存在才有可能发生疟疾流行。
当蚊子吸取疟疾病人的血液时,疟原虫会被吸入蚊子体内,在蚊子体内增殖和发育,10-14天后发育成熟,准备传播给其他人。
疟疾防治知识
双氢青蒿素哌喹片(双氢青蒿素40mg+磷酸哌喹 320mg):
口服总剂量 8 片首剂 2 片,首剂后 6—8 小时、 24 小时、32 小时各服 2 片。
复方磷酸萘酚喹片(萘酚喹 50mg+青蒿素125mg) :
疟疾防治知识关于疟疾的八件事儿1.疟疾是种传染病 2.一共五种疟原虫 3.疟疾致病有周期 4.蚊子叮咬先别急
5.人人都能得疟疾 6.滴血检测可知悉 7.疟疾可防又可治 8.疟疾治癌莫稀奇
1.疟疾是种传染病
疟疾是由疟原虫感染引起的,通过受感染蚊子的叮咬而传播的传染病。
传染源:外周血液中存在配子体的疟疾患者和无症状带虫者
8.疟疾治癌莫稀奇
谣言:“以毒攻毒”“只打一针血”“已经成功了”
只是免疫疗法中的一种 疗法并非打针那么简单 仍然处在研究探索阶段
感谢!
蒿甲醚肌注,首次剂量3.2 mg/kg ,之后每日1.6 mg/kg; 盐酸奎宁静脉输注,首剂20 mg/kg,之后每8小时输注20 mg/kg 体重。
直至患者可以口服药物,采用完整疗程的ACT治疗。
预防用药
根据任务区疟疾流行严重程度、药物副作用及抗药性情况,综合衡量风险确定是否 使用药物预防和预防药物选择。
无氯喹抗性地区:氯喹或ACT 氯喹抗性地区:ACT
间日疟和卵型疟根治:伯氨喹
A:Artemisinin-based C:Combination T:Therapy
*错误治疗*恶性疟的单药、特别是青蒿素类药物单药治疗
1)ACT方案
青蒿琥酯片加阿莫地喹片(青蒿琥酯 50mg+阿莫地喹 150mg):
防止疟疾传播班会记录(3篇)
第1篇班会时间:2023年10月26日班会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主持人:张老师参与人员:全体师生班会记录:一、班会开场张老师首先对全体师生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本次班会的目的和意义。
张老师强调,疟疾是一种严重的传染性疾病,了解和预防疟疾对于保障师生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二、疟疾知识普及1. 疟疾概述张老师介绍了疟疾的基本情况,包括疟疾的定义、病因、传播途径、症状等。
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
症状包括发热、寒战、出汗、头痛、乏力等。
2. 疟疾的危害张老师详细讲解了疟疾的危害,包括对个人健康的影响、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对国家公共卫生安全的影响。
疟疾不仅会导致患者死亡,还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力,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3. 疟疾的预防措施张老师介绍了预防疟疾的有效措施,包括:(1)消灭蚊虫:清除积水、使用蚊帐、蚊香、驱蚊剂等。
(2)个人防护:穿着长袖衣物、使用防晒霜、避免在蚊虫活跃时段外出等。
(3)疫苗接种:接种疟疾疫苗,提高免疫力。
(4)及时就医:出现疑似疟疾症状时,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三、互动环节1. 疟疾知识问答张老师通过提问的方式,检验同学们对疟疾知识的掌握程度。
同学们积极参与,现场气氛活跃。
2. 角色扮演同学们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在校园内发现疟疾病例时的应对措施。
通过模拟演练,同学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如何在校园内预防和控制疟疾传播。
四、总结与号召张老师对本次班会进行了总结,强调预防疟疾的重要性,号召全体师生共同努力,共建健康校园。
张老师提出以下几点要求:1. 提高对疟疾的认识,了解其危害和预防措施。
2. 做好个人防护,避免蚊虫叮咬。
3. 发现疑似疟疾病例,及时报告并就医。
4. 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预防疟疾活动。
五、班会结束在热烈的掌声中,本次班会圆满结束。
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本次班会,他们对疟疾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将积极参与到预防疟疾的行动中来。
班会记录人:李同学备注:本次班会旨在提高师生对疟疾的认识,增强预防意识,共同维护校园健康。
疟疾防治知识
疟疾防治知识一、概述:疟疾,老百姓又叫做“打脾寒”、“打摆子”,此病为夏秋之季最常见的危害人体健康的寄生虫病。
引起疟疾的病原体是疟原虫,疟原虫是一种很小的寄生虫,由蚊子传播,当蚊子咬人吸血时,把疟原虫带入人体血液,引起传播流行。
寄生于人体的有四种,即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卵形疟原虫。
在我国,间日疟原虫较常见。
二、流行病学:传染源:现症病人或者无症状带虫者,当其末梢血中存在配子体时才具有传染性。
传播媒介:疟疾的传播媒介是按蚊。
在安徽省的疟疾传播媒介主要有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
三、临床表现和诊断:1.疟疾根据发作周期可分为间日症、恶性症和三间疟三种。
得了疟疾以后最主要的症状是“发冷”,并且发抖得很厉害,这在医学上叫做“寒战”,大约持续几分钟左右就开始发高烧了,热度可以高达40℃,大约经过了3~4小时以后就出大汗,体温逐渐下降到正常。
除了发冷、发烧以外,病人常常感到无力、疲乏、不想吃东西,头晕、背部四肢酸困。
若是小孩,有时可出现抽风。
重症疟疾病人,可见昏迷、谵语、脖硬、危及生命。
2.根据卫生部和全国疟疾专家委员会所制定的疟疾诊断标准,凡是符合以下任何一点的即为疟疾:①血液中查检疟原虫;②临床症状典型;③抗疟药物治疗有效。
4、防备和控制:1.患了疟疾,应及时治疗,常用药物有氯喹和伯喹。
其中氯喹能杀灭血液中的疟原虫,伯喹能杀灭肝脏中的疟原虫和血中配子体。
服用方法是二药合用,连服8天。
为了防止复发,第二年春天,还须进行休止期治疗,以达到根治。
此外,亦可以用药物来预防疟疾。
目前常用来预防疟疾的药物有乙胺嘧啶等,一般每星期吃药一次就可以达到预防的目的,但是需要经常服用。
2.除了药物预防外,关键是要做好防蚊、灭蚊。
应清除垃圾、杂草、填平污水坑;宿舍要挂好门帘、窗纱、晚上睡觉时放下蚊帐;可喷洒DDV、灭蚊灵,也可点蚊香、灭蚊片及艾蒿等。
若适当口服些维生素B1片,也能收到防治的良好效果。
个人防护亦很重要,在傍晚时开始穿长袖衣裤,裸露部分涂敷驱避剂,睡觉时应注意避免身体紧贴蚊帐。
疟疾防治知识
“全国疟疾日”宣传资料
一、什么是疟疾?疟疾是怎样传播的?
疟疾俗称“打摆子”、“发疟子”、半日子,是由蚊虫叮咬引起的传染病。
当按蚊叮咬疟疾病人时,病人血液里的疟原虫就被蚊吸入,经过大约10天左右在蚊体内发育后成为有感染性蚊子,当健康人被这种蚊子叮咬后就会得疟疾。
二、疟疾有哪些症状?
典型症状为先冷、后热、再出汗。
发冷时暑天盖了棉被还感觉冷,发热时体温可达40℃以上,并伴有头痛和全身酸痛,几个小时后出一身大汗就退热了。
间日疟一般隔天发作一次,恶性疟每天或不规则发作,还可引起脑型疟等,如不及时有效治疗将危及生命。
三、得了疟疾怎么办?
曾到非洲以及国内疟疾高发区务过工的人员,当您有发冷、发热、头痛等疑似疟疾症状时,要尽快去乡镇卫生院防保科或各级疾控中心找医生,验血可查明血液里有无疟原虫和得了哪种疟疾。
疟疾治疗有特效药,只要按医生嘱咐连吃8天药就能把病治好。
“求神拜佛”、“躲疟子”既损害自己的身体治不好病,还会把疟疾传给别人。
五、怎样预防和控制疟疾?
1、疟疾蚊子传,防蚊叮咬最重要,改变露宿习惯,提倡人人使用蚊帐。
2、得了疟疾找医生,查血可见疟原虫,发现疟疾要报告。
3、疟疾传播危害大,春季复治很重要,一人得病全家预防,多人得病全村预防。
德庆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预防疟疾知识宣传资料
预防疟疾知识宣传资料消除疟疾危害促进和谐发展——4月26日“全国疟疾日”,“消除疟疾:谨防境外输入”一、蚊虫叮人传播疟疾疟疾俗称“大摆子”、“大脾寒”蚊子叮了疟疾病人后,再叮健康人,就把病人的疟原虫传给了健康人,从而使健康人得病。
(蚊虫叮疟疾传)二、疟疾的症状是先发冷后发热得了疟疾,典型的症状是定期发作,开始时发冷,往往要盖几条被子,接着发高烧,发热后,病人大出汗,体温渐退浑身乏力,嗜睡,直至下一次发作。
(先发冷后发热)三、得了疟疾要相信科学及时求医疟疾病人会出现贫血,脾、肝肿大,严重损害健康。
特别是恶性疟疾严重的会危及生命。
发病后不少人往往不去就医,贻误了病情。
因此,得了疟疾一定要及早去找医生看病。
采血镜检是最可靠的确诊方法。
(信科学看医生)四、服足八天药、彻底清除病根医生对疟疾病人,必须进行正规治疗。
针对不同类型的疟疾应服用不同的药物和药量。
要根治疟疾就一定要遵照医生的嘱咐,及时服药并服足规定的药量,切勿随意服服停停。
(服足药除病根)五、防蚊叮咬是预防疟疾最有效的措施蚊子叮吸人血是传染疟疾的主要途径,所以不管是健康人还是疟疾病人,防蚊叮咬是最方便、最有效的预防疟疾传染的好办法,晚上睡觉应使用蚊帐,用有药水泡过的蚊帐更好。
上山下田劳作时,应在裸露的身体部位涂上防蚊药水。
(挂药帐防蚊叮)六、齐动手、搞防治、保健康、奔小康屋内喷洒药水杀灭蚊虫,屋外排除积水,疏通沟渠防治蚊虫孳生。
灭蚊防蚊是预防疟疾的有效方法。
防治疟疾,保护健康是发展经济、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一环。
(灭蚊虫防传病)。
全国疟疾日宣传科普知识
全国疟疾日宣传科普知识2023年4月26日是第16个“全国疟疾日”,今年的宣传主题为“谨防输入性疟疾,持续巩固消除成果”。
一、什么是疟疾疟疾是由按蚊叮咬人体后而感染的一种血液寄生虫病,通常又叫“冷热病”、“打摆子”、“发疟子”。
带有疟原虫的蚊子叮咬人体后,把疟原虫注入人体,通常10-15天后会发病。
发病前往往有疲乏、不适、厌食等症状,发病时经历发冷期、发热期、出汗期和间歇期四个阶段。
热带地方如非洲和东南亚是疟疾高度流行地区。
二、疟原虫的传染源现症病人或者无症状带虫者。
三、疟疾的传播方式1、蚊媒传播疟疾的传播媒介是按蚊。
按蚊叮刺吸人患者或带虫者的血后,再叮刺吸人正常人的血时,就将疟原虫传给后者。
2、血液传播因胎盘受损或在分娩过程中,患疟疾或带疟原虫的母体的血污染贻儿伤口,由母体传给胎儿,造成先天性疟疾;另外。
也可以因输入感染了疟原虫的血液而被感染。
四、疟疾的典型表现典型的疟疾发作过程分为发冷期或寒战期,发热期,出汗期和间歇期。
发作前几天,每天或隔天可有程度不同的发烧,同时伴有疲劳、头痛、腰背痛、肌肉酸痛、厌食、全身或腹部不适、轻度腹泻和怕冷等前驱症状。
重症疟疾患者可引起脑、肝、肾等脏器损害,并可引起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甚至多系统功能衰竭。
五、疟疾的治疗方式根治疟疾要规范,全程、足量服药最关键!疟疾是一种可治愈的传染病,在治疗上已经有很多高效的抗疟药,只要病人积极配合,做到早就诊、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早康复。
否则很容易造成病情延误,导致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发生。
另外患间日疟和卵形疟病例治愈后,第二年3-4月份还要进行抗复发治疗,彻底杀灭肝内期疟原虫休眠子,防止复发。
六、入境人员需要注意什么?1、有疟疾流行地区旅行史的人员在入境前如果具有发冷、发热、出汗等临床表现,应提前申报,配合海关检疫人员进行相关检验。
2、有疟疾流行地区旅行史的人员回国后一段时间内,如果出现发冷、发热、出汗等不适症状,应当及时就医,就医时应当主动告知旅行史。
疟疾防治小知识
疟疾是由寄生虫引起的传染病,它主要通过感染带有疟原虫的蚊子叮咬而传播。
疟疾主要流行在一些亚热带和热带地区,特别是非洲、东南亚和拉丁美洲的一些贫穷国家。
每年全球有数百万人感染疟疾,其中大多数是儿童和孕妇,每年疟疾导致数十万人死亡。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疟疾的预防和治疗的小知识。
一、疟疾的预防预防疟疾的最好方法是避免被感染。
以下是一些预防疟疾的方法:1、避免前往疟疾流行地区在计划旅行前,应先咨询医生,了解你所前往的地方是否存在疟疾传播风险。
如果你前往疟疾流行地区,应该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比如使用蚊帐、避免夜间外出等等。
2、使用防蚊喷雾和蚊香使用防蚊喷雾和蚊香可以减少蚊子叮咬的可能性。
在使用防蚊喷雾时,应该按照说明书上的指示使用,并在必要时重复喷洒。
3、着装合适穿着合适的衣服也可以防止蚊子叮咬。
长袖长裤和浅色衣服可以减少蚊子的吸引力。
此外,使用防蚊衣物也是一种有效的防范措施。
4、接种疫苗疟疾疫苗是预防疟疾的有效手段之一,目前市场上已经有一种疟疾疫苗(RTS,S/AS01)获得了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并投入使用。
这种疫苗是通过将疟原虫表面的一种蛋白质与病毒载体结合而制成的。
在疫苗接种后,人体免疫系统会产生针对疟原虫的抗体,从而提高了对疟疾的免疫力。
5、使用药物预防在前往疟疾流行地区之前,医生可以开具药物来预防疟疾。
这些药物通常被称为抗疟药物,常用的抗疟药物包括青蒿素、氯喹和环喹啉等。
这些药物可以在疟原虫进入人体后,抑制疟原虫的繁殖,从而防止疟疾的发生。
抗疟药物的使用方法和剂量取决于疟疾流行地区的疟原虫品种、病情严重程度、旅行时间等因素。
在使用抗疟药物前,应该咨询医生的意见,根据医生的建议使用正确的药物和剂量,以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6、注意饮食和饮水在疟疾高发地区,饮食和饮水也是一个重要的预防措施。
要选择饮用瓶装水或开水,避免饮用未经处理的自来水或河水等。
同时,要避免食用生的或未煮熟的食物,尤其是肉类和海鲜等。
疟疾防治常识问答
疟疾防治常识问答夏天是疟疾的高发季节,疟疾可以通过蚊子的叮咬而传播,因此,做好疟疾防治知识宣传,灭蚊防蚊是预防疟疾的关键措施。
本文可以作为疟疾防治手册的宣传之用。
、什么是疟疾答:疟疾就是打摆子,也叫瘴气。
热地方最容易得这种病。
2.疟疾是怎样传染的?答:疟疾是被蚊子叮咬而传染的,蚊子叮咬了病人的血后再叮咬健康人就把疟疾传给健康人了。
3.那些人最容易感染疟疾?答:到河谷地带从事经济作物开发的青壮年、住在田棚或到森林里从事野外作业的人员、从无疟区到疟区打工的民工、出入边境留宿人员等均属于高风险人群,最容易感染疟疾。
4.患了疟疾有哪些症状或者不舒服?答:主要的症状有发冷、寒战、发热、出汗、头、腰肌及全身疼痛。
5.您或您的家人患了疟疾怎么办?答:赶快找医生!吃药、打针。
而且越快越好!因为疟疾的迅速治疗可以挽救生命。
6.患疟疾后不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危害有那些?答:轻则延长病程并引起贫血,重则发展为重症疟疾或脑型疟引起死亡。
7.患疟疾后要吃多少天药才能停止?答:一般至少要服5~8天,否则疟原虫会残存在体内,造成日后的复发,所以患疟疾后一定要按医生嘱咐的服完全部疗程的药才能有效的治疗疟疾。
8.既便宜效果又好的疟疾治疗药有哪些?答:治疗间日疟最有效的药物是氯喹和伯喹;恶性疟则从青蒿琥酯、蒿甲醚、哌喹和科泰新(双氢青蒿素)中任选一种加2天伯喹一起治疗。
9.用什么方法可以预防疟疾?答:预防疟疾最好的方法是防止蚊子叮咬。
另外还可通过服预防药、铲除蚊子的孳生地、杀灭成蚊等方法预防疟疾。
10.怎样防止蚊子叮咬?答:正确使用蚊帐和帐屏、涂趋避剂、蚊香熏蚊、从事野外作业穿长袖衣裤等都是防止蚊子叮咬方法。
什么是疟疾的最有效治疗?答:青蒿素衍生物与另一种有效抗疟疾药物的结合(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治疗药物)是目前疟疾最致命类型—恶性疟疾的最有效治疗。
在过去10年内,已越来越普遍使用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治疗药物。
它们产生非常迅速的治疗应答并且疟疾患者的耐受性良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防疟疾教育知识宣传材料
1.什么是疟疾?
疟疾,民间又叫“冷热病”、“打摆子”、“发疟(yao)子”,是夏秋季节最常见的传染病,疟疾根据发作周期可分为间日疟、恶性疟和三日疟三种,得了疟疾以后最主要的症状是发冷,并且发抖得很厉害,这在医学上叫做寒战,大约持续几分种左右就开始发高烧,热度可以高达40℃,大约经过了3~4 小时以后就出大汗,体温逐渐下降到正常。
“寒冷、高烧、出汗”是疟疾发作症状的“三步曲”。
除了发冷、发烧、出汗以外,病人常常感到无力、疲乏,不想吃东西,头晕、背部四肢酸痛。
儿童很可能出现抽风。
重症病人可见昏迷、谵语甚至危及生命。
2.疟疾是怎样传染的?
疟疾的传染源主要是患疟疾的病人和带疟原虫的人。
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
疟疾病人和带病原虫者如果漏诊或治疗不及时、不彻底,不但可反复发作,而且还可通过蚊子叮咬将疾病传给他人,蚊子叮咬了病人的血后再叮咬健康人就把疟疾传给健康人了。
3.那些人最容易感染疟疾?
到河谷地带从事经济作物开发的青壮年、住在田棚或到森林里从事野外作业的人员、从无疟区到疟区打工的民工、出入边境留宿人员、无防蚊设施的青少年儿童等均属于高风险人群,最容易感染疟疾。
4.患了疟疾有哪些症状或者不舒服?
主要的症状有发冷、寒战、发热、出汗、头、腰肌及全身疼痛。
5.您或您的家人患了疟疾怎么办?
赶快找医生!吃药、打针。
而且越快越好!因为疟疾的迅速治疗可以挽救生命。
也就是说疟疾是可以完全治愈的。
6.患疟疾后不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危害有那些?
轻则延长病程并引起贫血,重则发展为重症疟疾或脑型疟引起死亡。
7.患疟疾后要吃多少天药才能停止?
一般至少要服5~8 天,否则疟原虫会残存在体内,造成日后的复发,所以患疟疾后一定要按医生嘱咐的服完全部疗程的药才能有效的治疗疟疾。
8.既便宜效果又好的疟疾治疗药有哪些?
治疗间日疟最有效的药物是氯喹和伯喹;恶性疟则从青蒿琥酯、蒿甲醚、哌喹和科泰新(双氢青蒿素)中任选一种加2 天伯喹一起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