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水运行业综合信息平台建设方案及推进思路
我国综合运输体系发展的理念和基本思路
我国综合运输体系发展的理念和基本思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通运输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快速增长的趋势,对综合运输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构建现代化的综合运输体系,我国的发展理念和基本思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全方位发展,实现多元化的交通模式我国地域广阔,经济发展呈现出多样性和差异性。
因此,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需要根据不同地区和行业的需求,实现多元化的交通模式。
在城市交通方面,要加强公共交通的建设,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网络覆盖率,推进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
同时,要不断优化公路运输,提高公路网的整体运营效益。
在农村交通方面,要加大对农村公路和乡村客运的投入,提高农村居民和农产品运输的便利性。
在水运、铁路和航空运输方面,要根据地区特点和需求,适当调整发展重点,建设更加高效、便捷的运输系统。
二、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综合运输效益为了提高综合运输的效率和效益,我国需要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
一方面,要加强交通规划和管理,提高交通网络的互联互通程度,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碎片化;另一方面,要推进公共交通的发展,鼓励和引导群众转移出行方式,减少私家车的使用,提高公共交通的运力利用率;同时,要推动跨运输方式的衔接和转化,提高物流运输的一体化水平,降低物流成本。
三、推动智慧交通,提升综合运输服务水平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智慧交通应用正在成为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的重要方向。
通过应用先进的信息和通信技术,实现交通系统的智能化、数字化和网络化,可以提高综合运输的运营效率和用户体验,实现交通服务的个性化和智能化。
例如,通过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可以实现交通流的优化调度,减少道路拥堵;通过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可以提供实时的交通信息和导航服务,帮助用户选择最优的出行方案;通过智能化的交通管理系统,可以提高交通安全和交通违法的监管水平。
四、综合发展,促进区域协调我国是一个大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公路水路建设与运输市场信用信息服务系统建设指南
公路水路建设与运输市场信用信息服务系统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前言近年来,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网络规模不断扩大,公路水路建设和运输市场全面开放,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对公路、水路建设市场和运输市场的监管力度也不断加强,市场准入制度基本健全。
交通运输市场具有点多、面广、线长等特点,交通运输流动性、网络化和管理属地化之间的矛盾导致行业监管难度增大,诸多失信行为尚未得到有效监督和惩戒,“失信成本低,守信成本高”、“优难胜、劣难汰”等问题较为突出,影响了统一、竞争、开放、有序交通运输市场的建立和完善。
根据《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交规划发[2011]192号)及《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推进方案》(厅规划字[2012]12号)的要求,加快开展公路水路建设与运输市场信用信息服务系统工程建设,有效解决目前交通运输市场信用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信用信息不完整、信用信息交换不充分、信用信息公共服务水平低等问题,对于提高交通运输市场信用信息管理与服务水平、提升交通运输行业公信力和服务质量,完善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和市场退出机制,加快形成“政府监管、企业自律、社会监督”的交通运输市场信用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为强化对公路水路建设与运输市场信用信息服务系统工程建设的技术指导,统一工程实施的技术路线和技术框架,明确系统间共享与协同要求,使部省两级系统能够形成有机整体,真正实现系统的实施效果,发挥系统的整体效益和规模效益,特编制本《建设指南》。
本《建设指南》适用于部级、省级公路水路建设与运输市场信用信息服务系统的建设和完善。
第1章概述1.1建设目的通过公路水路建设与运输市场信用信息服务系统建设,有效解决交通运输市场信用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信用信息不完整、信用信息交换不充分、信用信息公共服务水平低等问题,提高交通运输市场信用信息管理与服务水平,提升交通运输行业公信力和服务质量,维护市场公平与秩序,加快形成“政府监管、企业自律、社会监督”的交通运输市场信用体系。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水路运输建设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国际航运行政许可业务)上线试运行的通知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水路运输建设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国际航运行政许可业务)上线试运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交通运输部•【公布日期】2015.12.16•【文号】交办水函[2015]985号•【施行日期】2015.12.1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运正文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水路运输建设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国际航运行政许可业务)上线试运行的通知交办水函[2015]985号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运输厅(委):为进一步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和便民服务水平,我部组织开发了水路运输建设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拟于2015年12月30日起开展系统中的国际航运行政许可业务上线试运行工作。
现将试运行期间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网上办理范围适用于申请国际船舶运输经营许可、国际班轮运输经营资格登记、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资格登记,以及报送《海上国际运输业统计报表制度》中的航运公司基本情况。
国际航运其他业务、港澳航线业务行政许可上线试运行时间另行通知。
二、网上办理程序(一)申请人(企业)通过8.0版本以上的IE浏览器登陆交通运输部水路运输建设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申报门户网站(,以下简称“申报门户网站”),进行企业用户注册并凭用户名、密码进入后,方可开展业务申请和信息报送。
(二)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凭网上电子身份证书(以下称“电子密钥”)登陆交通运输部水路运输建设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管理端门户网站(,以下简称“管理端门户网站”),在网上进行审核。
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自受理之日起10个工作日(无船承运业务为7个工作日)内提出审核意见。
交通运输部自受理之日起30个工作日(无船承运业务为15个工作日,但不含相关公示时间)内审查完毕,作出行政许可决定。
三、注意事项(一)使用前请参阅系统登陆页面文件下载区的《综合门户子模块用户使用操作手册》《国际及港澳航运业务管理子模块用户操作手册》《电子密钥使用指南》等文件。
水运信息化顶层设计理论、方法及实践
基 本 原 则 和 主要 内容 , 总结 顶 层设 计 的具 体 方 法 , 并 结合 实 际案例 勾勒技 术路 线 图 , 以期 为 我
国水运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
【 关键词 】 水运 ; 信 息化 ; 顶层设计 ; 技 术路线 图 息化现状和需求 , 论述水 运信息化顶层设计的基本
水 邑 管哩 第 3 5 卷第 8 期2 0 1 3 年 8 月
水 运信 息 化 顶 层 设 计 理 论 方 法 及 实 践
罗 本 成 。 闰 彦
( 交通 运输部 水运科 学研 究院 , 北京 1 0 0 0 8 8 )
【 摘
要 】 为推进 水运信 息化的纵深发展 , 论述水运信 息化顶层设计的体 系构成 , 包括
何有效实施水运信息化顶层设计 。 本文通过对顶层设计 内涵 的剖析 , 结合水运信
1 . 1 基本原 则
做好水运信息化顶层设计 , 要遵循 以下原则 :
收 稿日期: 2 0 1 3 . 0 5 — 2 1 作者简介:罗本成 ( 1 9 7 4 _) ,男,工 学博士、副研究员,研 究方向为水运信息化战略规 划、顸层设计、信息化评估 、标 准规 范。
系统化的要求 , 由“ 浅” 人“ 深” 地精细化设计 , 注重 略 、 业务 、 技术 、 实施 、 保 障等相互依托 、 互为补充 、
个层面( 见图 1 ) 。 各种资源的有机集成 , 综合业务管理与信息技术的 共成体系的 5
( 粤 堂 粤 l ( , 一实 施 环 境 曼l、 : \ : : : : 二 : : :
1 顶 层 设 计 的体 系构成
顶层设计并非一般 意义 的设计 , 是一种被广泛
社会学领域 , 甚至统筹 内政外交 、 制定 国 的不断深入 , 一些关于发展理念 与行业 战略 、 建设 用 于军事 、
水运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 (专业完整模板)
水运“十四五”发展规划(专业完整模板)XXXX部20XX年XX月目录前言 (3)一、现状与形势 (4)(一)发展基础。
(4)(二)形势要求。
(11)(三)阶段特征。
(14)二、总体思路 (17)(一)指导思想。
(17)(二)基本原则。
(18)(三)发展目标。
(18)三、主要任务 (21)(一)建设海运强国。
(21)(二)打造黄金水道。
(24)(三)推进港口转型升级。
(27)(四)加强集疏运体系建设。
(29)(五)发展现代水路运输服务。
(30)(六)提升管理信息化水平。
(31)(七)加强绿色平安发展。
(32)(八)完善法规规范。
(35)四、保障措施 (36)前言水运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和服务性行业,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支撑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优化国土开发和产业布局、促进对外贸易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维护国家权益和经济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迈向现代化、提升国际影响力的关键阶段,也是经济全球化继续深入、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待发的发展阶段。
“十四五”水运发展将紧紧围绕“四个全面”的总体要求、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加快推进“四个交通”建设,突出改革创新,补齐发展短板,增强有效供给,加快转型升级,提升服务水平,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水运业,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全方位对外开放。
本规划是“十四五”时期水运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也是行业主管部门履行宏观指导和公共服务职责的行动指南,各级水运行业政府部门和相关市场主体应遵照执行。
一、现状与形势(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以来,水运行业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强专业化码头和内河航道等重点设施建设,拓展服务功能,推进绿色平安发展,保持了健康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基本实现了“十三五”规划目标,适应了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
1. 基础设施。
水路运输建设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无船承运业务备案操作指南
水路运输建设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无船承运业务备案操作指南2019年4月起,无船承运业务备案通过部级水路运输建设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办理。
各级管理部门登录“水路运输建设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管理端”()进行业务处理,申请人登录“水路运输建设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申报端”()进行业务申报。
申请人如果没有本系统的帐号,需先进行注册。
无船承运人注册流程:点击首页用户登录模块的注册按键。
图1-用户登录模块曾拥有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资格登记证的企业(不含上海地区无船承运人及及通过上海地区代理机构申请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资格登记证的境外企业)通过注册界面中的“已有证书企业注册/已注册企业新增帐号”功能进行注册。
图2-已有证书企业注册/已注册企业新增帐号不具有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资格登记证的企业、上海地区无船承运人及通过上海地区代理机构申请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资格登记证的境外企业,通过“企业注册”功能进行注册。
这是由于无船承运业务改为备案之前,上海地区的无船承运业务不在本系统进行审批,故上海地区的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资格登记证在本系统中收录不全。
验证企业信息时,只填写企业名称(务必与无船承运资格登记证中的企业名称相同,如果公司名已变更先用旧名称注册后后再在具体业务中进行变更。
)图3-企业注册所属机构及业务权限信息,业务种类选择:国内、国际、海峡、邮轮及港口业务。
上级机构选择本省或本市航管部门。
业务选择菜单选择:申报系统国际航运菜单。
否则无法进行备案业务。
图4-所属机构及业务权限信息的选择方法(注意上级机构各企业要选择本省或本市的管路部门)无船承运人注册注意事项:1.如果有上海地区的企业或代理机构发现通过企业注册功能注册时提示“该企业已存在!”,是由于该公司已在系统中注册过或系统中收录过该公司的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资格登记证等证书信息。
也请通过“已有证书企业注册/已注册企业新增帐号”进行注册。
2.申请人务必注册本公司的帐号进行业务申报,切勿用A公司的帐号为B公司进行业务申请。
水务行业智能水务管理平台建设方案设计
水务行业智能水务管理平台建设方案设计第一章引言 (2)1.1 编制依据 (2)1.2 编制目的 (2)1.3 编制内容 (3)第二章智能水务管理平台概述 (3)2.1 智能水务管理平台定义 (3)2.2 平台建设目标 (3)2.3 平台功能架构 (4)第三章系统需求分析 (4)3.1 业务需求分析 (4)3.2 功能需求分析 (5)3.3 功能需求分析 (5)3.4 安全需求分析 (6)第四章系统设计 (6)4.1 系统架构设计 (6)4.2 系统模块设计 (6)4.3 系统接口设计 (7)4.4 系统数据设计 (7)第五章系统关键技术 (8)5.1 物联网技术 (8)5.2 云计算技术 (8)5.3 大数据分析技术 (8)5.4 人工智能技术 (9)第六章系统开发与实施 (9)6.1 开发方法与工具 (9)6.1.1 开发方法 (9)6.1.2 开发工具 (9)6.2 开发流程与进度 (9)6.2.1 开发流程 (9)6.2.2 进度安排 (10)6.3 实施策略与步骤 (10)6.3.1 实施策略 (10)6.3.2 实施步骤 (10)第七章系统集成与测试 (11)7.1 系统集成方案 (11)7.1.1 总体思路 (11)7.1.2 系统集成内容 (11)7.1.3 系统集成流程 (11)7.2 系统测试方法 (12)7.2.1 测试目的 (12)7.2.2 测试方法 (12)7.3 系统验收标准 (12)7.3.1 功能验收 (12)7.3.2 功能验收 (12)7.3.3 安全验收 (12)7.3.4 兼容性验收 (12)第八章运维管理 (13)8.1 系统运维策略 (13)8.2 系统运维组织 (13)8.3 系统安全防护 (13)第九章项目投资与效益分析 (14)9.1 项目投资估算 (14)9.2 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14)9.3 项目社会效益分析 (15)第十章结论与展望 (15)10.1 工作总结 (15)10.2 存在问题与改进方向 (16)10.3 项目后续发展展望 (16)第一章引言1.1 编制依据本方案依据以下文件及标准进行编制:(1)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包括但不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城市供水条例》、《城市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等。
水运信息化建设内容
水运信息化建设内容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水运信息化建设是指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对水运领域进行数字化管理和优化运营的过程。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水运业的快速发展,水运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水运行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水运信息化建设内容丰富多样,可以涵盖船舶管理、航行安全、港口管理、货物流通等多个方面。
水运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船舶管理。
通过船舶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船舶的实时监控、追踪和管理。
船舶管理系统可以实时监测船舶的位置、航速、航向,实现对船舶的全面管理。
船舶管理系统还可以实现对船员的管理,包括船员的考勤、培训、健康状况等方面。
通过船舶管理系统的建设,可以提高船舶的运行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水运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航行安全。
航行安全是水运行业的重要环节,对于保障船舶和船员的安全至关重要。
通过航行安全系统的建设,可以提高航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航行安全系统可以实时监测船舶的航行情况,包括船舶的位置、航速、航向等信息,及时发现船舶遇险的情况,为船舶提供航行路线规划和避险建议,提高船舶的航行安全性。
水运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港口管理。
港口是水运货物的重要装卸点,对于水运货物的流通和运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港口管理系统的建设,可以实现对港口的全面管理。
港口管理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港口的装卸情况、船舶的停靠情况、货物的存放情况等信息,为港口的管理和运营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
通过港口管理系统的建设,可以提高港口的运营效率,降低港口的运营成本,提高港口的服务质量和竞争力。
第二篇示例:水运信息化建设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对水运运输产业进行全方位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改造,以提升运输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输安全等方面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水运信息化建设是水运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推动水上交通行业转型升级、提升竞争力的关键举措。
一、水运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当前,我国水运行业信息化程度普遍较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化技术应用不足。
我国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发展思路
我国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发展思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运输需求也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
为了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我国应该积极推进现代综合运输体系的建设。
现代综合运输体系是指通过各种运输方式(如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相互衔接和补充,形成高效、协同、绿色的运输体系。
本文将探讨我国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发展的思路。
首先,要加强运输基础设施建设。
运输基础设施是现代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支撑,包括公路、铁路、水运等各种交通设施。
我国应该加大投资力度,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提高运输效率。
特别是要加强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地区的运输能力,缩小城乡之间的交通差距。
其次,要加强运输信息化建设。
现代综合运输体系的关键是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
我国应该加强运输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的运输信息平台。
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提高运输效率和准确性。
同时,还要加强对运输行业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信息化水平。
再次,要加强运输管理和规范。
现代综合运输体系需要有一个科学的管理和规范体系。
我国应该建立健全运输管理和规范体系,加强对运输市场的监管,维护市场秩序。
同时,还要加强对关键运输环节的监管,确保运输安全和顺畅。
此外,还应加强对运输公司的信用管理,提高他们的服务质量和竞争力。
最后,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现代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不能仅仅在国内进行,还需要与国际接轨。
我国应该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运输合作与交流,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和技术。
同时,还应推动国际运输规则的制定和实施,增强我国在国际运输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综上所述,我国现代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思路应包括加强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运输信息化建设、加强运输管理和规范以及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这些思路有助于推动现代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提高我国运输效率和竞争力,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水运建设市场信用信息管理系统上线运行工作的通知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水运建设市场信用信息管理系统上线运行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交通运输部•【公布日期】2019.03.21•【文号】•【施行日期】2019.03.2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运正文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水运建设市场信用信息管理系统上线运行工作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运输厅(局、委),长江南京以下深水航道建设工程指挥部,部长江航务管理局、珠江航务管理局,部救助打捞局,部海事局:为加快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水运建设市场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国水运建设市场信用信息数据库,深入推进水运建设领域放管服改革,部近期对全国水运建设市场信用信息管理系统(以下简称本系统)进行了改造升级,扩展了信用信息范围,完善了信用信息审核机制,增加了监理资质网上审批功能。
经交通运输部同意,现就本系统上线运行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工作安排(一)本系统作为全国交通运输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子系统,自2019年3月25日起正式上线运行(登录网址/syjs/)。
原全国水运工程建设市场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关闭,公路水运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系统停止更新,仅提供查询。
(二)各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有关部属单位要按照《水运工程建设市场信用信息管理办法(试行)》(交水发〔2008〕510号)等文件规定,做好信用信息的采集和审核等信息管理工作。
对于从公路水运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系统导入本系统的2013年以后的项目信息,须于2019年5月15日前完成查漏补缺、审核确认;2013年以前的项目信息,须于2019年11月15日前完成采集填报和审核确认。
(三)部向各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有关部属单位和行业协会各分配1个一级账户;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部属单位根据工作需要,可自行设置二级账户并赋予二级账户的工作权限;项目单位、从业单位可在本系统自行申请账户,在本系统试运行期间注册过的账户和公路水运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系统中的监理工程师账户可继续使用,密码保持不变。
水运团体标准发展思路和建议
水运发展与专业石幵讨®»DEVELOPMENT AND DISCUSSION水运团体标准发展思路和建议■唐思远^'2刘楠楠u梁克I2伍海蓉2(1.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8; 2.全国港口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北京100088)▼编者按深化标准化T.作改革,无疑是近年来十分引人注目的一项改革。
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标准化工作改 革方案》(国发〔2015〕13号)指出,要通过改革,把政府单一供给的现行标准体系,转变为由政府主 导制定的标准和市场自土制定的标准共同构成的新型标准体系。
在标准制定主体上,鼓励具备相应能力 的学会、协会、商会、联合会等社会组织和产业技术联盟协调相关市场主体共同制定满足市场和创新需 要的标准,供市场自愿选用,增加标准的有效供给。
在这里,我们之所以推荐“水运团体标准发展思路 和建议”一文,因为此文针对目前水运行业团体标准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水路运输团体标准的发展 路径和4条具体的对策建议水上消防是水路运输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我们也希望举一反三,能够看到相关水上 消防团体标准的制定,以激发社会团体和行业协会的创新活力、调动企业资源、提高市场化程度,推进 社会化消防的全面实现:0引言团体标准是依法成立的社会团体为满足市场 和创新需要,协调相关市场主体共同制定的标准。
团体标准由团体按照自行规定的标准制定程序制定 并发布,供团体成员或社会自愿采用。
随着国家标 准化改革的深人推进和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标准化法》正式实施,团体标准成为我国标准体系 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明确的法律地位。
团体标准 是介于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的需求空间上产生的,作为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团体标准具有创新性、灵活性等特点。
在水运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发展团体标准,能够填补政府主导下的标准体系的空白,加速 水运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体现了政府深化 “放管服”的工作目标,有利于构建现代化的市场 和政府治理体系,满足公众对水运发展的多方位需 求。
水运工作推进实施方案
水运工作推进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运作为一种便捷、高效的交通方式,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目前我国水运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设施老化、管理不规范、安全隐患等,亟需制定实施方案,推进水运工作的发展。
二、目标设定。
1. 提高水运服务质量,提升客户满意度;2. 加强水运设施建设和维护,提升运输效率;3. 完善水运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监管;4. 推动水运产业转型升级,提高整体竞争力。
三、实施方案。
1. 提高水运服务质量。
加强人员培训,提升服务意识和专业技能;完善船舶设备,提高航行安全和舒适度;优化航线规划,提高运输效率和准时率。
2. 加强水运设施建设和维护。
加大投入,更新和改造老化设施,提升运输能力;完善船闸、港口等基础设施,提高运输效率;加强设施维护,确保设施安全和正常运行。
3. 完善水运管理制度。
健全水运管理法规,加强监管力度;加强船舶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应急预案;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效率和监管水平。
4. 推动水运产业转型升级。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高船舶和设施智能化水平;发展多式联运,提高综合运输效率;加强产业合作,拓展水运产业发展空间。
四、保障措施。
1.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实施方案顺利推进;2. 加大资金投入,保障实施方案的资金需求;3. 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实施中的问题;4. 加强宣传和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凝聚全社会力量支持水运工作发展。
五、总结展望。
水运工作推进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将有力推动我国水运工作的发展,提高水运服务质量,加强设施建设和维护,完善管理制度,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水运工作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全国水运行业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实施方案及推进思路
全国水运行业综合信息平台建设方案及推进思路(征求意见稿)交通运输部水运局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二〇一三年四月一、水运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水路运输是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运具有运能大、运距长、能耗低、污染小的比较优势,是综合运输体系中最符合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运输方式。
现阶段我国水运工作的重点是调结构。
水运行业结构的调整,需要信息化技术的引领和支撑。
伴随着我国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在水运行业的应用不断渗透和深入,信息化应用取得了较好的实效,有力地支撑了水运事业发展。
“十一五”期间,部水运局以信息化规划为指导,通过信息化示、试点工程的建设,贯彻了信息化发展的新理念,在水运建设管理、水路运输管理、港口管理、航道管理和综合应用五个方面,分别开展了多个信息系统的建设,形成了水运信息化良好的基础。
“十二五”期间,水运行业继续围绕着交通运输部四个信息化重大工程、两项重点领域示试点工程以及相关的业务领域管理的深化应用,在部的统一指导下,积极推进信息化的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水运信息化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全国性的船舶、企业、港口等基础数据库尚未建立,信息化的整体效益未得到充分发挥;二是现有系统功能单一,主要是为行政许可、数据统计服务,在市场监管、安全和应急管理、公共服务、管理决策等方面的支撑远远不够;三是信息系统资源整合不够,各单位分散开发和使用,数据不能共享,严重缺乏行业综合性、区域性、带动性的项目;四是信息化发展不平衡,难以实现区域协同应用。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既有技术方面的,也有体制方面的,主要原因:一是缺乏全国统一的水运信息化专项发展规划和协调机制;二是水运管理职能条块分割、管理业务交叉的现象导致统一的数据资源平台和应用平台尚未建立,难以有效进行业务协同、公共服务和决策分析;三是标准不统一、数据质量差,难以实现跨区域信息共享。
智慧化海事平台建设方案思路
内河智慧海事安全监管平台建设方案海事监管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实时掌握水上船舶交通态势、动态评估水上交通安全风险、及时发现和处置水上交通违法违章行为,发生水上应急事件时需快速组织跨部门协同处置,有效保障水上交通安全、提升船舶通航效率、保护海洋环境,促进航运高质量发展。
当前,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基于国家新的总体安全观,保障水上交通安全已从传统的安全生产层面,扩展到国家经济安全、战略安全层面。
“保障战略物资运输安全,保证重要战略通道支点安全,实现物流供应链畅通和海运业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新发展阶段海事的重要政治任务,是海事系统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加快建设交通强国重要的抓手之一。
智慧海事是结合AIS、北斗、多用途微波雷达等设备的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数据训练,数据输出的完整系统。
监视监测服务中心通过对前端不同类型的监视监测站点各自采集不同类型的信息进行收集,汇总,过滤,对这些类型各异的信息进行融合大数据处理。
海事平台结合空间位置和AI深度学习算法增强系统的数据综合处理能力,突出系统智能信息处理和预警的功能;平台终将拓展成为由AIS、北斗、GPS、海域望远视频监控、多用途微波雷达、电子海图系统、海洋浮标、卫星遥感、气压,气温,海浪,海风,风场,台风,潮汐等多种监视监测手段和信息采集方式构成的海域全方位的立体监视监测大系统,形成智慧海事安全监管平台。
传统的安全监管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多数以巡逻艇现场监管为主。
对于船舶来说,在狭窄水域和船舶密集的地方,驾驶人员通常思想处于高度戒备状态。
可以说在狭长水域中,船舶多数由船长亲自指挥加之使用安全航速谨慎驾驶,但安全隐患还是没能够得到很好的控制。
特别是内陆船长驾驶超长的大型驳船渡过狭窄的水闸和拐角,将货物交付到目的地时,面临着十分艰巨的航行任务。
当黑夜或薄雾阻碍正常视力时,通常只用明亮的探照灯来提高船长的环境感知能力。
随着安全信息化发展,传统的监控设备由于监控范围小、解晰度低、夜视能力差等问题已经不能满足航道水运大面积安全管理的应用需求。
我国综合运输布局规划的基本原则和思路
2007年第8期21综合运输布局规划研究的是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资源配置(运输结构问题)和各种运输方式内部的资源配置(运输组织问题),它重视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优势互补和有机结合,主要侧重于对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输资源进行配置和优化。
因此,建立综合运输体系的核心要求是按照不同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合理配置各种运输资源,促进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保证运输系统整体运行效率的提高。
综合运输布局规划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交通运输领域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
许多学者都对此进行过一定的研究,如朱伽林从管理体制方面进行了建立和完善我国综合运输体系的研究。
中国工程院分6个专题,从理论方法、建设模式、运输枢纽、管理体制、城市及都市带综合交通等方面进行了构建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研究。
而其中思路和原则是布局规划的前提和条件。
一、布局规划的基本原则在以需求为主导的市场经济中,交通运输的根本目标是尽可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位移需求,而在这一目标下,如何布局规划各种运输方式还需要考虑运输方式自身的经济性要求。
各种运输方式的经济性要求是由运输需求的生成规律与运输供给的固定结构共同决定的。
因此,综合运输布局规划时至少需要明确3个明确的观点:一是综合运输布局规划中运输方式合理配置的基本原动力是运输需求而非运输供给;二是各种运输方式固定结构的不同,引起了不同需求生成规律下运输方式的经济性差异,这是综合运输布局规划中运输方式合理配置的约束条件;三是运输需求的主导性,导致运输需求的多样性、多层次性,必然要求综合运输布局规划中必须分层次合理配置各种运输方式。
因此,综合运输布局规划必须遵循3个最基本的原则。
1.以运输需求为主导的原则运输需求是决定运输方式技术经济特性的主导因素,综合运输布局规划必须首先遵循以运输需求为主导的原则。
有人根据莱茵河、密西西比河的运量进行了简单的推算,认为长江的运输能力相当于14条铁路,因其至今尚未完全利用,所以再修其他运输线路将是重复建设。
水运项目信息化建设要求
水运项目信息化建设要求水运项目信息化建设要求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系统集成化:建立全面、统一的信息化平台,实现航道管理、船舶动态监控、货物调度、港口作业、安全管理等各业务环节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
2.数据标准化:制定和完善水运行业信息标准体系,包括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和应用的标准规范,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3.实时监控与预警能力:构建智能感知网络,利用GPS、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CCTV等技术手段对船舶位置、航速、航向等进行实时监控,并具备安全预警和应急响应功能。
4.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提升:推进港口装卸、仓储、物流等环节的自动化、智能化建设,例如自动化码头、无人港、智能仓储管理系统等。
5.电子政务与服务便捷化:实现水运行政许可、审批、备案等政务服务线上办理,提高行政效率;提供船货主、航运企业在线查询、申报、缴费等一站式服务。
6.信息安全保障:建立健全信息安全防护体系,确保信息系统稳定运行和数据安全,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规定的要求。
7.人才培养与技术研发:注重信息技术在水运领域的研发与创新,培养既懂水运又懂信息技术的专业人才,为持续推动信息化进程提供智力支持。
8.法规政策支持与制度保障:制定适应水运信息化发展的相关政策和法规,为信息化建设提供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
9.可持续发展与绿色智慧理念:在信息化建设中融入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绿色发展理念,推动水运业向绿色、低碳、高效、智慧的方向发展。
综上所述,水运项目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多方面的综合过程,涉及技术、管理、法律和伦理等多个层面。
通过信息化建设,可以有效提升水运项目的管理效率和安全性,进而推动整个行业的现代化和智能化发展。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水路运输建设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航运管理部分功能投入试运行的通知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水路运输建设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航运管理部分功能投入试运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交通运输部•【公布日期】2017.05.25•【文号】交办水〔2017〕76号•【施行日期】2017.05.2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运正文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水路运输建设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航运管理部分功能投入试运行的通知交办水〔2017〕7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运输厅(委):为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航运行政许可网上办理,提高审批效率,方便行政相对人,经交通运输部同意,决定水路运输建设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国内航运、港澳航线行政许可和备案网上办理功能投入试运行。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关于国内航运行政管理业务(一)网上办理范围。
适用于需报部办理的:沿海省际旅客、危险品货物水路运输许可;沿海省际新增客船、危险品船投入运营审批;外国籍船舶临时经营中国港口之间的海上运输和拖航审批;颁发、换发、注销沿海省际客船、液货危险品船运输企业的《国内水路运输经营许可证》;配发、换发、注销沿海省际客船、液货危险品船的《船舶营业运输证》;沿海省际客船、液货危险品船运输企业海务、机务管理人员变更等备案业务。
(二)网上办理程序。
1.申请人(国内航运企业)通过8.0版本以上的IE浏览器登录水路运输建设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申报门户网站(,以下简称“系统申报端”),进行企业用户注册并凭用户名、密码登录系统进行业务申报。
2.根据信息系统三级等级保护要求,地方水路运输管理部门凭网上电子身份证书(以下简称“电子密钥”)登录水路运输建设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管理端门户网站(,以下简称“系统管理端”),在系统上进行材料审核、上报等。
(三)试运行时间。
2017年8月1日起,水路运输建设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国内航运行政管理业务开始试运行,国内航运企业、地方水路运输管理部门应按上述要求进行网上业务申请、审核、上报。
港航转型:省域水运发展思路和战略重点
以港 口为主要节点 , 善公路 、 路 、 完 铁 民 航 和 内 河 航 道 一 体 化 的 集 疏 运 网 络 。同 时 , 快 江 海联 运 体 系 建 设 。以 加 港 口中转 储 运 为 基 础 ,建 设 临港 物 流
基 地 ; 分 发挥 保税 港 区 功 能 , 建 以 充 构
集 中交 易平 台 。 陆 联 动 集 疏 运 网络 。 海
造 竞 争 有序 的 水 运 市 场 , 完 善 港 航 运
输 和 支持 保 障体 系, 为推 动 山 东 由港
航 大省 向港航 强 省跨 越 而努 力。
坚 持 不 懈 抓 好 安 全 管 理 。大
力 推 行 本 质安 全建 设 ,认 真 组 织 实 施
设 , 广 阳光 电 子 政 务 建设 。 推 推进 港 航 科 研 成 果 的推 广 与 转 化 。进 一 步 做 好 节 能 减 排 工 作 , 动 绿 色 航 运 、 碳 型 推 低
港航的实现。
— —
舟 山港 总 体 规 划 》 加 快 梅 山 、 塘 等 , 金
新港区开发 , 大力 发 展 煤 、 、 、 等 油 矿 粮 大 宗 散 货 的 物 流 配送 ,建 设 大 宗 散 货
加 快 发 展 港 口物 流 。 浙 江 港
航 转 型 升 级 的 重 点 是 发 展 港 口物 流 ,
其 主要 任 务 是 构 建 “ 三位 一 体 ” 务 体 服 系 : 宗 散货 交 易平 台 。按 照 《 大 宁波 一
和 京杭 运 河 山 东段 水 运 主 通 道 建 设 两 大战略 , 建设 大港 航 , 展 大 物 流 , 发 构
【 东 省 港 航 管 理 局 党 委 副 书 记 山 张德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水运行业综合信息平台建设方案及推进思路(征求意见稿)交通运输部水运局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二〇一三年四月专业资料word.一、水运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水路运输是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运具有运能大、运距长、能耗低、污染小的比较优势,是综合运输体系中最符合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运输方式。
现阶段我国水运工作的重点是调结构。
水运行业结构的调整,需要信息化技术的引领和支撑。
伴随着我国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在水运行业的应用不断渗透和深入,信息化应用取得了较好的实效,有力地支撑了水运事业发展。
“十一五”期间,部水运局以信息化规划为指导,通过信息化示范、试点工程的建设,贯彻了信息化发展的新理念,在水运建设管理、水路运输管理、港口管理、航道管理和综合应用五个方面,分别开展了多个信息系统的建设,形成了水运信息化良好的基础。
“十二五”期间,水运行业继续围绕着交通运输部四个信息化重大工程、两项重点领域示范试点工程以及相关的业务领域管理的深化应用,在部的统一指导下,积极推进信息化的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水运信息化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全国性的船舶、企业、港口等基础数据库尚未建立,信息化的整体效益未得到充分发挥;二是现有系统功能单一,主要是为行政许可、数据统计服务,在市场监管、安全和应急管理、公共服务、管理决策等方面的支撑远远不够;三是信息系统资源整合不够,各单位分散开发和使用,数据不能共享,严重缺乏行业综合性、专业资料word.区域性、带动性的项目;四是信息化发展不平衡,难以实现区域协同应用。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既有技术方面的,也有体制方面的,主要原因:一是缺乏全国统一的水运信息化专项发展规划和协调机制;二是水运管理职能条块分割、管理业务交叉的现象导致统一的数据资源平台和应用平台尚未建立,难以有效进行业务协同、公共服务和决策分析;三是标准不统一、数据质量差,难以实现跨区域信息共享。
因此,有必要建设全国水运行业综合信息平台,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引领水运行业未来更好地发展,更好地支撑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
全国水运行业综合信息平台建设是落实国家水运战略的必然要求,是水运行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是强化行业管理的必然要求和提升行业话语权,维护政府形象的必然要求。
二、总体目标和总体思路(一)总体目标以信息化智能化为引领,以创新驱动为重点,以“兴内河、优港口、强海运”为着力点,建立全国水运行业综合信息平台,进一步提升水运行业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与综合利用水平;在水路运政港政监管力度、市场秩序规范水平、安全应急处理能力、服务决策支持深度等方面全面提升;水运系统全网联动、协同应用程度进一步提高;在专业资料word.提升水路运输运行效率、服务公众出行方面取得明显突破;在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发展现代物流、实现低碳绿色交通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为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提供坚强支撑与保障。
具体目标:推进水运基础设施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水运基础设施和运输装备运行监测网络基本建成,重点运营船舶监测(包括危化品运输船舶)覆盖率达到100%;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部省两级港口、船舶、企业、从业人员等行业核心的基础性、战略性数据库100%建成;推进水运行业重大应用工程建设,全面提升行业业务协同、科学决策和信息服务能力,对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作用更加显著;创新信息化管理机制,水运信息化发展保障环境基本适应信息化发展的要求。
(二)总体思路依托水运局行业管理职能,建立稳定、可靠的行业数据交换网络,加强行业数据采集和信息整合,形成集成共享的部级水运数据中心,并融入交通运输信息资源体系。
水运行业综合信息平台以目前基础条件较好的水路运政、港政、信用信息等业务系统的部省市联网为核心,依托“十二五”信息化建设,构建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水运业务协同系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全国交通电子口岸等应用平台,开展水运信息资源整合工作,逐步建成支撑引领水运行业发展的水运综合信息平台。
具体要求是:“应用主导、纵向贯通、横向集成、信息共享、保专业资料word.障安全”。
应用主导:紧紧围绕行业宏观管理和信息交换共享需求,优化行业数据采集指标,完善行业数据采集范围,适度、充分、集约地掌握行业信息资源,提高应用支撑效能。
纵向贯通:按照水运行业不同业务特点,推进部、省、市、港航企业间的信息联网,优化上下级机构间的业务流程,提高信息交换共享效率和行业协同管理水平。
横向集成:推进水运行业不同业务数据的整合,并与交通运输部门内外相关业务数据有效集成,以便基于集中统一的数据资源平台开展业务协作,共同支撑行业宏观管理和科学决策。
信息共享:推进水运行业信息与海关、国检等相关口岸部门以及铁路等其他运输方式之间的信息交换共享,以便在更大范围业务协作的基础上提高航运物流效率。
保障安全:强化水运行业信息资源的管理,保障行业信息安全,提高行业信息资源的可靠性。
专业资料word.三、建设内容和实施方案(一)总体架构图船舶基础数据库航道基础数据库船舶基础数据库航道基础数据库EDI港口生产系统管理机构及人员基础库航运企业基础库管理机构及人员基础库航运企业基础库水路空间地理数据库从业人员基础库水路空间地理数据库从业人员基础库铁道部、质检总局...港口基础数据库政策法规基础数据库港口基础数据库政策法规基础数据库基基基础软件服务器及存储机房础础环基础通信网络环基础通信网络境境水运专网全国高速公路光纤网无线通信网互联网层层货船航货船航运运主主交通设施(航道、船体交通设施(航道、船体闸、港口码头、桥梁)闸、港口码头、桥梁)图1 全国水运行业综合信息平台总体架构图专业资料word.(二)主要建设内容全国水运行业综合信息平台将建设一个数据中心、三个应用支撑平台、九个综合应用分平台和两个展示平台,建立并完善水运信息化标准规范和信息安全两个体系。
1. 建设一个水运数据中心“十二五”期间,部水运局将在升级改造现有相关信息系统并整合相关信息资源基础上,形成部级水运数据中心。
水运数据中心建设以水运基础数据整合共享和服务应用为手段,以数据标准体系为保障,按照统一、规范、有序的原则,形成水运信息系统统一的基础支撑环境,搭建上下联动、科学规范的信息交换共享平台,建立实时、准确、全面获取水运港航基础信息的主渠道,构建良好的数据环境,为水运行业的运输监管、行业协同、公共服务提供数据支撑,从而全面提升水运相关信息为政府、行业和社会服务的水平。
水运数据中心建设内容包括“建设两个平台,实现两个服务”。
即建成统一的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建成行业基础数据的统一管理平台,实现基础数据质量管理服务,实现面向管理决策与综合应用的基础数据服务,以统一支撑全国水运行业综合信息平台在运输监管、行业协同、公共服务的职能。
专业资料word.2. 形成三个应用支撑平台——数据交换平台:数据交换平台软件提供异构数据间交换与整合功能。
用其制定水运局内部各处室间、部省管理部门间、水运局内外数据交换策略,构建水运行业数据交换平台,支持部省间、各类业务管理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与共享。
——航道港口地理信息平台:整合全国航道、港口等各类水运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信息,建设全国统一的航道港口地理信息数据库,实现全国航道港口地理信息服务平台,为水运行业规划建设、安全监管、港口航道管理、物流服务及公众服务等应用,提供基础的地理信息支撑服务。
——视频监控服务平台:整合接入全国主要航道、港口视频监控系统,形成全国联网的水运行业视频监控共享服务平台,为全国航道、港口日常监管和应急指挥等工作提供所需的视频监控服务,实现视频监控图像的广泛共享。
3. 建设九个综合应用分平台(1)行业管理类——水路运输与建设政务管理信息平台:水路运输与建设政务管理平台主要是在“六合一”和“三合一”项目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的业务需求,通过新建、完善港口管理信息系统、水路运输与市场信用管理系统、水运建设管理系统、水运生产快速统计与分析系统;专业资料word.新建航道政务管理系统,将部水运局水路运输与建设政务管理工作全面整合在一个平台之下,实现业务数据共享,为行业公共服务奠定基础。
——全国水运经济预警与决策分析平台:依托水运数据中心,汇总全国港口经营、生产数据,采集船、港、货相关动态信息。
利用工具化的ETL、数据仓库、联机分析处理(OLAP)和数据挖掘等软件进行数据挖掘分析,从而掌握港口的运行状态、重点货类的运输运行情况等,为水运行业宏观决策分析提供智能化支持,为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2)业务协同类——危化品存储及水上运输动态监管平台:对全国重点地区(如长江沿线)危化品运输船舶和港区储存实施动态全过程监控,加强现场作业安全监管,加强对危险化学品水路运输企业准入管理和港口装卸作业、储存的安全监管,加强对辖区内危险化学品码头的重点监控,建设危化品运输事故应急救援系统。
——集装箱海铁联运应用平台:依托国家集装箱铁水联运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以现代物联网技术为基础,实现集装箱铁水联运全程的联网联控,显著提升铁路与水路集装箱运输的信息共享效率与质量,提高集装箱在铁路运输和水路运输中的业务协同水平和服务效能。
——水上重点物资运输监控平台:整合水上重点物资多式联运物专业资料word.流信息资源(矿-路-港-航-电或钢),形成部级和地方港口两级物流数据中心,并建立标准统一、上下一体、安全节能的连接港口和铁路的干散货物流平台,实现重点物资物流信息在不同运输方式下不同层次的规范和协同,促进多种运输方式的联动。
(3)公共服务类——交通电子口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通过交通电子口岸分中心、港航EDI中心的网络互联和数据共享,建立全国交通电子口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为运输和物流企业以及相关利益人提供准确、高效的信息服务,促进国际运输和物流便利化。
前期已初步实现国际集装箱船动态信息共享和查询服务,后期将进一步完善功能,并实现集装箱动态信息等运输信息共享和查询服务。
为适应两岸贸易和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加快两岸船舶周转和通关效率,可在交通电子口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基础上建立“两岸运输和物流共享信息平台”。
——水路交通出行信息服务系统:包括内河航运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和水路客运联网售票及电子客票系统。
依托海事、航道和运政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和完善,强化航道状况、水位水深、水上水下施工、交通管制、水文气象等信息服务,并利用网站、呼叫中心、航行广播、短信平台等多种服务方式在内河干线和重要水网地区为通航船舶提供航行信息服务。
进一步完善水路客运出行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在重点水域引导开展客运售票联网和电子客票系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