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环境监测工理论地的知识试卷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考核试卷

B.使用标准物质进行质量控制
C.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数据验证
D.定期对设备进行校准
17.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土壤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
A.土壤类型
B.气候条件
C.土壤微生物
D.植物根系
18.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中,以下哪些指标可以反映土壤的环境质量状况?()
A.土壤重金属含量
10.土壤污染的治理难度与其污染程度成正比。(√)
五、主观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
1.请简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的基本步骤,并说明每个步骤的重要性。
2.土壤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有哪些潜在影响?请举例说明。
3.描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中常用的两种评价方法,并分析它们的优缺点。
4.请结合实际案例,阐述土壤污染修复技术的选择原则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5.采样土壤样品时,应尽量选择具有代表性的______,以避免样品的偶然性和偏差。
6.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中,常用的样品前处理方法有干燥、粉碎和______。
7.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是衡量土壤肥力的一个重要指标,通常用______来表示。
8.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中,潜在生态风险指数用于评估污染物的______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A.城市近郊
B.远离城市的农村
C.国家公园
D.沙漠地区
20.以下哪个污染物可能导致土壤酸化?()
A.氮氧化物
B.硫氧化物
C.磷酸盐
D.重金属
(以下为其他题型,请根据实际需求自行添加)
二、多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
D.采样时间
2013土壤环境监测工理论知识试卷试卷答案解析操作题

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土壤环境监测工高级理论知识试卷注 意 事 项1、考试时间:60分钟。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A 、5B 、3C 、4D 、6 2. 土壤环境监测项目一般分为 ( )类。
A 、3B 、7C 、2D 、5 3. 采样区差异愈小,样品的代表性 ( )。
A 、不一定B 、愈好C 、无所谓D 、愈差 4. 在一组需要相互之间进行比较的样品应当有( )个体组成。
A 、不同的B 、同样的C 、5个以上D 、10个以上 5. 一般环境土壤样品采集,样点布设方法有( )种。
A 、4 B 、6 C 、3 D 、86. 采样单元的划分,全国土壤环境背景值监测一般以( )为主。
A 、土种 B 、气候 C 、母质 D 、土类7. 区域环境背景土壤采样,采样点离铁路、公路至少以上( )。
A 、300m B 、3km C 、30m D 、100m区域环境背景土壤采样,一般监测采集( )样品。
A 、底层土B 、视情况C 、心土D 、表层土 9. 土壤剖面样品的采集应( )进行。
A 、自上而下B 、从中间位置C 、随机D 、自下而上10. 测量重金属的样品尽量用( )去除与金属采样器接触的部分土壤,再用其取样。
A 、不锈钢刀 B 、竹刀 C 、手 D 、水 11. 剖面每层样品采集( )左右。
A 、0.5kgB 、1kgC 、1.5kgD 、2kg 12. 土壤湿度的野外估测,一般可分为( )。
考 生 答 题 不 准 线A、四级B、五级C、六级D、八级13. 一般农田土壤环境监测采集( ) 土样。
A、表土层B、耕作层C、心土层D、任意土层14. 样品采回后,为便于分析和保存,需干燥、处理,样品干燥方法是( )。
A、风干B、晒干C、烘干D、焐干15. 城市土壤采样,每样点,一般( )采取。
A、分三层B、分两层C、分四层D、全层16. 城市土壤监测点以网距( )的网格布设为主,每个网格设一个采样点。
土壤环境监测工理论知识试卷试卷答案解析操作题

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 土壤环境监测工高级理论知识试卷 注 意 事 项 1、考试时间:60分钟。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4、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标封区填写无关的内容。
一、单项选择(第1题~第50题。
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
每题1分,满分50分。
) 根据土壤监测目的,土壤环境监测有( )种主要类型。
、5 B 、3 C 、4 D 、6 土壤环境监测项目一般分为 ( )类。
A 、3 B 、7 C 、2 D 、5 3. 采样区差异愈小,样品的代表性 ( )。
、不一定 B 、愈好 C 、无所谓 D 、愈差在一组需要相互之间进行比较的样品应当有( )个体组成。
考 生 答 题 不 准 超 过 此A、不同的B、同样的C、5个以上D、10个以上5. 一般环境土壤样品采集,样点布设方法有( )种。
A、4B、6C、3D、86. 采样单元的划分,全国土壤环境背景值监测一般以( )为主。
A、土种B、气候C、母质D、土类7. 区域环境背景土壤采样,采样点离铁路、公路至少以上( )。
A、300mB、3kmC、30mD、100m8. 区域环境背景土壤采样,一般监测采集( )样品。
A、底层土B、视情况C、心土D、表层土9. 土壤剖面样品的采集应( )进行。
A、自上而下B、从中间位置C、随机D、自下而上10. 测量重金属的样品尽量用( )去除与金属采样器接触的部分土壤,再用其取样。
A、不锈钢刀B、竹刀C、手D、水11. 剖面每层样品采集( )左右。
A、0.5kgB、1kgC、1.5kgD、2kg12. 土壤湿度的野外估测,一般可分为( )。
A、四级B、五级C、六级D、八级13. 一般农田土壤环境监测采集( ) 土样。
A、表土层B、耕作层C、心土层D、任意土层14. 样品采回后,为便于分析和保存,需干燥、处理,样品干燥方法是( )。
土壤试题

土壤监测技术理论考核试题(考试时间60分钟)姓名:考核时间:2019年4月4日考核成绩:一、单项选择(第1题~第50题。
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
每题1分,满分50分)1.根据土壤监测目的,土壤环境监测有()种主要类型。
A、5B、3C、4D、62.土壤环境监测项目一般分为()类。
A、3B、7C、2D、53.采样区差异愈小,样品的代表性()。
A、不一定B、愈好C、无所谓D、愈差4.在一组需要相互之间进行比较的样品应当有()个体组成。
A、不同B、同样的C、5个以上D、10个以上5.一般环境土壤样品采集,样点布设方法有()种。
A、4B、6C、3D、86.采样单元的划分,全国土壤环境背景值监测一般以()为主。
A、土种B、气候C、母质D、土类7.区域环境背景土壤采样,采样点离铁路、公路至少以上()。
A、300mB、3kmC、30mD、100m8.区域环境背景土壤采样,一般监测集()样品。
A、底层土B、视情况C、心土D、表层土9.土壤剖面样品的采集应()进行A、自上而下B、从中间位置C、随机D、自下而上10.测量重金属的样品尽量用()去除与金属采样器接触的部分土壤,再用其取样。
A、不锈钢刀B、竹刀C、手D、水11、剖面每层样品采集()左右。
A、0.5kgB、1kgC、1.5kgD、2kg12.土壤湿度的野外估测,一般可分为()。
A、四级B、五级C、六级D、八级13.一般农田土壤环境监测采集()土样。
A、表土层B、耕作层C、心土层D、任意土层14.样品采回后,为便于分析和保存,需干燥、处理,样品干燥方法是()。
A、风干B、晒干C、烘干D、焐干15.城市土壤采样,每样点,一般()采取。
A、分三层B、分两层C、分四层D、全层16.城市土壤监测点以网距()网格布设为主,每个网格设一个采样点。
A、100mB、500mC、2000mD、5000m17、污染事故不可预料,接到举报后()组织采样。
A、首先查真相,然后决定是否B、立即向上級汇报,等待指示,研究如何C、根据事件影响决定是否18、污染监测项目确定应()A、根据污染物及其对土壤的影响B、根据受影响人的要求C、根监测单位具体条件D、根据上级部门指示19、固体污染物抛洒污染型,等打扫后采集()土样,采样点数不少于3个。
土壤、底质固废监测理论试卷(含答案)

土壤、底质固废监测理论试卷(含答案)土壤、底质及固废监测理论试卷科室:姓名:得分:一、填空题(共24分,每题2分)1、采集污泥土壤样品,首先要调查地区的、、、以及对现状等进行调查研究。
2、一般了解土壤污染情况时,采样深度只需取和的土样。
3、土壤的蛇形采样法适用于。
4、土壤棋盘式采样方法适用于。
5、土壤的梅花形采样法适用于。
6、土壤的对角线采样法适用于。
7、土壤中有害元素的自然本底值是环境保护和环境科学的基本资料,是的主要依据。
8、无论采新鲜土壤样品或风干土壤样品,都需测定土壤,以便计算土壤中各成分按烘干为基准时的。
土壤分析结果按表示。
9、土壤风干的方法,是将采回的土样,全部倒在,半干状态时把土块除去等杂物,铺成薄层,经常翻动,在处使其慢慢风干。
10、常用的土壤样品布点方法有网格法又称,一般适用于的地区。
第二种是,适用于的地区。
11、固体废弃物中,凡对或者环境造成危害,或产生统称为有害固体废弃物。
12、固体废弃物六价铬测定时的浸出液应在介质中保存,若在介质中保存,一旦有物质存在,六价铬将逐渐被还原,其测定结果明显偏低。
二、判断题(共18分,每题2分)1、土壤酸性增大,使土壤中许多金属离子的溶解度增大,其有效性或毒性均增大。
( ) 例如由于酸雨作用使铅的溶解度增加而造成对植物根系的中毒。
( )2、土壤中样品的全消解方法,分为浸取法和全消解法法两种。
()3、土壤中样品的全消解方法,是将土壤样品用酸或碱,在高温下,将其品格破坏的方法。
( )4、底质样品采集量视监测项目、目的而定,一般为1~2公斤(湿度),若样品不易采集或测定项目少,可予酌减。
( )5、底质采样器材质,一般要用强度高、耐磨性能较好的钢材制成,使用前应除去油脂并清洗干净。
( )6、底质监测包括工厂废水沉积物及废水处理厂污泥的监测。
( )7、底泥样品测定金属等项目的样品,不能暴晒或在高温下烘干,而应采取的干燥方法是自然风干。
( )8、土壤样品的酸分解方法,必须使用氢氟酸,因为它是唯一能分解S i O2和硅酸盐的酸类。
土壤环境监测工理论知识试卷试卷答案解析操作题

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土壤环境监测工高级理论知识试卷注 意 事 项1、考试时间:60分钟。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一、单项选择(第1题~第50题。
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
每题1分,满分50分。
)根据土壤监测目的,土壤环境监测有( )种主要类型。
、5 B 、3 C 、4 D 、6 土壤环境监测项目一般分为 ( )类。
、3 B 、7 C 、2 D 、5 采样区差异愈小,样品的代表性 ( )。
、不一定 B 、愈好 C 、无所谓 D 、愈差 4. 在一组需要相互之间进行比较的样品应当有( )个体组成。
、不同的 B 、同样的 C 、5个以上 D 、10个以上 一般环境土壤样品采集,样点布设方法有( )种。
A 、4 B 、6考 生 答 题 过 此C、3D、86. 采样单元的划分,全国土壤环境背景值监测一般以( )为主。
A、土种B、气候C、母质D、土类7. 区域环境背景土壤采样,采样点离铁路、公路至少以上( )。
A、300mB、3kmC、30mD、100m8. 区域环境背景土壤采样,一般监测采集( )样品。
A、底层土B、视情况C、心土D、表层土9. 土壤剖面样品的采集应( )进行。
A、自上而下B、从中间位置C、随机D、自下而上10. 测量重金属的样品尽量用( )去除与金属采样器接触的部分土壤,再用其取样。
A、不锈钢刀B、竹刀C、手D、水11. 剖面每层样品采集( )左右。
A、0.5kgB、1kgC、1.5kgD、2kg12. 土壤湿度的野外估测,一般可分为( )。
A、四级B、五级C、六级D、八级13. 一般农田土壤环境监测采集( ) 土样。
A、表土层B、耕作层C、心土层D、任意土层14. 样品采回后,为便于分析和保存,需干燥、处理,样品干燥方法是( )。
A、风干B、晒干C、烘干D、焐干15. 城市土壤采样,每样点,一般( )采取。
土壤环境监测工试卷

土壤环境监测工高级理论知识试卷一、判断题(√)1、朗伯—比尔定律通常只适用于稀溶液。
(√)2、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有机磷农药时,所采土样的预处理是先加水过滤再提取。
(√)3、土壤样品采集时,一般无需布设对照采样点。
(X)4、在土壤有机质测定过程中,消化液内存在的绿色物质是六价铬离子的颜色,而橙红色的物质则是三价铬所表现的颜色。
(√)5、第一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一级标准。
(√)6、用直接法制备标准溶液的物质必须是基准物质。
(√)7、Cr3+主要存在于土壤与沉积物中,Cr6+主要存在于水中。
(√)8、施用化肥可增加土壤中重金属的积累。
(X)9、引起土壤砷污染的原因主要是大气降尘与农药的使用。
(X)10、利用高锰酸钾的强氧化性滴定还原性物质时一般在碱性溶液中进行。
二、单项选择题1、为稀释某溶液而用到容量瓶,其正确操作程序可简述为( A)。
A、试漏—洗涤—转移—定容—摇匀B、试漏—洗涤—定容—转移—摇匀C、试漏—洗涤—转移—摇匀—定容D、试漏—洗涤—定容—转移—摇匀2、在纯水中加入一些碱,则溶液中的[H+]和[HO-]的积( C)。
A.增大 B、减小 C 、不变 D、不确定3、对某试样进行多次测定,获得其中硫的平均含量为3.25%,则其中某个测定值(如3.15%)与平均值之差为该测定的( A)。
A、绝对误差B、相对误差C、相对偏差D、平均偏差4、在测定土壤中六六六含量的过程中,土样经石油醚提取后应用(D)净化。
A、浓盐酸B、浓硝酸C、浓硫酸D、高氯酸5、土壤样品溶解中,有时加入各种酸及混合酸,下述属不正确的目的是(D)。
A、破坏、除去土壤中的有机物B、溶解固体物质C、将各种形态的金属变为同一种可测态D、将土样碳化以方便提取被测物质6、用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总铬的含量时,加入NaN的作用是3( C )。
D、防止铬的还原A、用于土样消化B、作显色剂C、除去过量的KMnO47、滴定分析中,指示剂颜色发生突变时的转变点称为( D )。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考试题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考试题一、填空题1.《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中——是指用于种植各种粮食作蔬菜、水果、纤维和糖料作物、油料作物及农区森林、花卉、药材、草料等作物的农业用地土壤。
2.《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中规定在农田耕作层采集若干点的等量耕作层土壤并经混合均匀后的土壤样品,组成混合样的分点数要在——个。
3.《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中规定了土壤采样工具主要包、、、、以及适合特殊采样要求的工具等。
4.《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 166-2004)中规定了土壤样品运输过程中严防样品的、、、对光敏感的样品应有避光外包装。
5.《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 166-2004)中规定土壤样品风干时采用、放置。
—1 —6.《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 166-2004)中规定已制备合格土壤样品主要有、或三种包装容器,规格视量而定。
7.《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中规定测试项目需要新鲜样品的土样,采集后用可密封的聚乙烯或玻璃容器在℃以下避光保存,样品要充满容器。
8.《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中规定每批土壤样品每个项目分析时均须做平行样品;当个样品以下时,平行样不少于1个。
9.《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166-2004)中规定是直接用土壤样品或模拟土壤样品制得的一种固体物质。
10.《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 166-2004)中土壤环境监测的误差由、、三部分组成。
二、判断题1.《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166-2004)适用于全国区域土壤背景、农田土壤环境、建设项目土壤环境评价等类型的监测,但不适用于土壤污染事故监测。
( )—2 —答案:( )2.《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规定在风干室将土样放置于风干盘中,摊成2~3cm的薄层,适时地压碎、翻动,拣出碎石、砂砾、植物残体。
2013土壤环境监测工理论知识试题答卷试题答卷参考答案解析操作题

A 、5B 、3C 、4D 、62. 土壤环境监测项目一般分为 ( )类。
A 、3B 、7C 、2D 、53. 采样区差异愈小,样品的代表性 ( )。
考A、不一定B、愈好C、无所谓D、愈差4. 在一组需要相互之间进行比较的样品应当有( )个体组成。
A、不同的B、同样的C、5个以上D、10个以上5. 一般环境土壤样品采集,样点布设方法有( )种。
A、4B、6C、3D、810.A、0.5kgB、1kgC、1.5kgD、2kg12. 土壤湿度的野外估测,一般可分为( )。
A、四级B、五级C、六级D、八级13. 一般农田土壤环境监测采集( ) 土样。
A、表土层B、耕作层C、心土层D、任意土层14. 样品采回后,为便于分析和保存,需干燥、处理,样品干燥方法是( )。
A、风干B、晒干C、烘干D、焐干15. 城市土壤采样,每样点,一般( )采取。
A、分三层B、分两层C、分四层D、全层16. 城市土壤监测点以网距( )的网格布设为主,每个网格设一个采样点。
A、100mB、500mC、2000 mD、5000m19.A20. 液体倾翻污染型,污染物向低洼处流动的同时向深度方向渗透并向两侧横向方向扩散,每个点分层采样,事故发生点样品点较密,采样深度较深,离事故发生点相对远处样品点较疏,采样深度较浅。
采样点不少于。
( )。
A、5 个B、10个C、10个D、20个21.爆炸污染型,爆炸中心采分层样,样点不少于(),周围采表层土()。
A、5个;0~2cmB、10个;0~10cmC、10个;0~25cmD、5个;0~20 cm22. 事故土壤监测,( )。
A、可以与公布的背景值资料比较,确定其影响B、要设定2~3 个背景对照点AA、送样者应向样品管理员打招呼,确保样品交接顺利完成B、送样者应电话通知样品管理员核实清点,方式样品丢失C、送样者应要求样品管理员核实清点,方式样品丢失D、送样者与样品管理员同时核实清点,交接样品,在样品交接单上双方签字确认27. 样品过多时,可采用四分法取舍,四分法的正确做法是( )。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考核试卷

B.土壤固化/稳定化
C.土壤覆盖
D.植物提取
17.以下哪些是土壤环境监测中常用的分析仪器?()
A.气相色谱仪
B.高效液相色谱仪
C.质谱仪
D.红外光谱仪
18.以下哪些污染物可能导致土壤酸化?()
A.硫酸
B.硝酸
C.盐酸
D.碳酸
19.以下哪些方法可用于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提取?()
A.超声波提取
6.植物吸收(或植物萃取)
7.粉碎、过筛、混合
8. pH值、有机质含量、质地
9.原子吸收光谱法、气相色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10.校验、整理、分析
四、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五、主观题(参考)
1.土壤环境监测的重要性在于保护土壤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保障农产品安全和人体健康。其目的在于评估土壤质量,检测土壤污染,为土壤管理和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A.土壤密度
B.土壤含水量
C.土壤孔隙度
D.土壤颗粒组成
11.以下哪个因素可能导致土壤污染?()
A.农业生产
B.工业排放
C.生活垃圾
D.所有以上选项
12.在土壤环境监测中,以下哪个方法可以用来测定土壤含水量?()
A.烘干法
B.铁铝法
C.石灰法
D.碱熔法
13.以下哪个指标可以反映土壤肥力水平?()
A.有机质含量
A.粉碎
B.过筛
C.混合
D.浸提
2.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土壤污染物的生物有效性?()
A.土壤pH值
环境监测人员基础知识考核试题(土壤监测)附答案版

环境监测人员基础知识考核试题
土壤监测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100分)
1、土壤环境监测中,布点原则是()。
A. 随机
B. 等量
C.随机和等量
D. 随机或等量
2、将监测单元分成网格,每个网格编上号码,决定采样点样品数后,随机抽取规定的样品数的样品,其样本号码对应的网格号,即为采样点。
这种布点方法是()。
A.简单随机布点
B.分块随机布点
C.系统随机布点。
3、土壤环境监测中,一般要求每个监测单元的布点数量不少于()个。
A.1
B.2
C.3
D. 4
4、土壤环境监测中,样品采集一般按()个阶段进行,面积较小的土壤污染调查和突发性土壤污染事故调查可直接采样。
A.一
B.二
C.三
D.四
5、区域环境背景土壤采样,关于采样点的选择,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采样点选在被采土壤类型特征明显的地方,地形相对平坦、稳定、植被良好的地点。
B.城镇、住宅、道路、沟渠、粪坑、坟墓附近等处人为干扰大,失去土壤的代表性,不宜设采样点,采样点离铁路、公路至少 50m 以上。
C.采样点以剖面发育完整、层次较清楚、无侵入体为准,不在水土流失严重或表土被破坏处设采样点。
D. 选择不施或少施化肥、农药的地块作为采样点,以使样品点尽可能少受人为活动的影响。
6、土壤环境监测中,一般监测采集表层土,采样深度()cm。
A. 0~20
B. 0~30
C. 10~20
D. 10~30
1。
环境监测证书土壤监测技术考试 选择题 48题

1. 土壤样品的采集应避免在哪些天气条件下进行?A. 晴天B. 雨天C. 阴天D. 多云2. 下列哪种方法不适用于土壤有机质的测定?A. 干烧法B. 湿烧法C. 重铬酸钾氧化法D. 紫外分光光度法3. 土壤pH值的测定通常使用哪种电极?A. 玻璃电极B. 参比电极C. 复合电极D. 离子选择性电极4. 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哪些途径?A. 自然风化B. 工业排放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5. 下列哪种土壤质地最适宜作物生长?A. 砂土B. 粘土C. 壤土D. 泥炭土6. 土壤中的微生物主要参与哪些生态过程?A. 氮循环B. 磷循环C. 碳循环D. 以上都是7. 土壤样品的保存时间一般不宜超过多久?A. 1个月B. 3个月C. 6个月D. 1年8. 下列哪种仪器常用于土壤水分的测定?A. 烘箱B. 微波炉C. 水分测定仪D. 电子天平9. 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通常用什么单位表示?A. %B. mg/kgC. g/cm³D. ppm10. 土壤中的氮素主要以哪种形式存在?A. 有机氮B. 无机氮C. 氨氮D. 硝态氮11. 土壤中的磷素主要以哪种形式存在?A. 有机磷B. 无机磷C. 磷酸盐D. 磷酸氢盐12. 土壤中的钾素主要以哪种形式存在?A. 有机钾B. 无机钾C. 钾盐D. 钾离子13. 土壤中的钙素主要以哪种形式存在?A. 有机钙B. 无机钙C. 钙盐D. 钙离子14. 土壤中的镁素主要以哪种形式存在?A. 有机镁B. 无机镁C. 镁盐D. 镁离子15. 土壤中的硫素主要以哪种形式存在?A. 有机硫B. 无机硫C. 硫酸盐D. 硫酸氢盐16. 土壤中的铁素主要以哪种形式存在?A. 有机铁B. 无机铁C. 铁盐D. 铁离子17. 土壤中的锰素主要以哪种形式存在?A. 有机锰B. 无机锰C. 锰盐D. 锰离子18. 土壤中的锌素主要以哪种形式存在?A. 有机锌B. 无机锌C. 锌盐D. 锌离子19. 土壤中的铜素主要以哪种形式存在?A. 有机铜B. 无机铜C. 铜盐D. 铜离子20. 土壤中的镍素主要以哪种形式存在?A. 有机镍B. 无机镍C. 镍盐D. 镍离子21. 土壤中的铅素主要以哪种形式存在?A. 有机铅B. 无机铅C. 铅盐D. 铅离子22. 土壤中的镉素主要以哪种形式存在?A. 有机镉B. 无机镉C. 镉盐D. 镉离子23. 土壤中的汞素主要以哪种形式存在?A. 有机汞B. 无机汞C. 汞盐D. 汞离子24. 土壤中的砷素主要以哪种形式存在?A. 有机砷B. 无机砷C. 砷盐D. 砷离子25. 土壤中的铬素主要以哪种形式存在?A. 有机铬B. 无机铬C. 铬盐D. 铬离子26. 土壤中的钒素主要以哪种形式存在?A. 有机钒B. 无机钒C. 钒盐D. 钒离子27. 土壤中的硒素主要以哪种形式存在?A. 有机硒B. 无机硒C. 硒盐D. 硒离子28. 土壤中的氟素主要以哪种形式存在?A. 有机氟B. 无机氟C. 氟盐D. 氟离子29. 土壤中的氯素主要以哪种形式存在?A. 有机氯B. 无机氯C. 氯盐D. 氯离子30. 土壤中的溴素主要以哪种形式存在?A. 有机溴B. 无机溴C. 溴盐D. 溴离子31. 土壤中的碘素主要以哪种形式存在?A. 有机碘B. 无机碘C. 碘盐D. 碘离子32. 土壤中的硅素主要以哪种形式存在?A. 有机硅B. 无机硅C. 硅盐D. 硅离子33. 土壤中的铝素主要以哪种形式存在?A. 有机铝B. 无机铝C. 铝盐D. 铝离子34. 土壤中的钛素主要以哪种形式存在?A. 有机钛B. 无机钛C. 钛盐D. 钛离子35. 土壤中的钡素主要以哪种形式存在?A. 有机钡B. 无机钡C. 钡盐D. 钡离子36. 土壤中的锶素主要以哪种形式存在?A. 有机锶B. 无机锶C. 锶盐D. 锶离子37. 土壤中的钼素主要以哪种形式存在?A. 有机钼B. 无机钼C. 钼盐D. 钼离子38. 土壤中的钨素主要以哪种形式存在?A. 有机钨B. 无机钨C. 钨盐D. 钨离子39. 土壤中的铀素主要以哪种形式存在?A. 有机铀B. 无机铀C. 铀盐D. 铀离子40. 土壤中的钍素主要以哪种形式存在?A. 有机钍B. 无机钍C. 钍盐D. 钍离子41. 土壤中的镭素主要以哪种形式存在?A. 有机镭B. 无机镭C. 镭盐D. 镭离子42. 土壤中的铍素主要以哪种形式存在?A. 有机铍B. 无机铍C. 铍盐D. 铍离子43. 土壤中的锂素主要以哪种形式存在?A. 有机锂B. 无机锂C. 锂盐D. 锂离子44. 土壤中的钠素主要以哪种形式存在?A. 有机钠B. 无机钠C. 钠盐D. 钠离子45. 土壤中的钾素主要以哪种形式存在?A. 有机钾B. 无机钾C. 钾盐D. 钾离子46. 土壤中的钙素主要以哪种形式存在?A. 有机钙B. 无机钙C. 钙盐D. 钙离子47. 土壤中的镁素主要以哪种形式存在?A. 有机镁B. 无机镁C. 镁盐D. 镁离子48. 土壤中的硫素主要以哪种形式存在?A. 有机硫B. 无机硫C. 硫酸盐D. 硫酸氢盐答案1. B2. D3. C4. D5. C6. D7. B8. C9. A10. A11. C12. D13. D14. D15. C16. D17. D18. D19. D20. D21. D22. D23. D24. D25. D26. D27. D28. D29. D30. D31. D32. D33. D34. D35. D36. D37. D38. D39. D40. D41. D42. D43. D44. D45. D46. D47. D48. C。
环境监测证书土壤监测技术考试 选择题 61题

1. 土壤样品的采集应避免在以下哪种天气条件下进行?A. 晴天B. 阴天C. 雨天D. 雾天2. 土壤pH值的测定通常使用哪种方法?A. 滴定法B. 比色法C. 电位法D. 重量法3. 下列哪种元素不属于土壤中的主要营养元素?A. 氮B. 磷C. 钾D. 硅4.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干烧法B. 湿烧法C. 重量法D. 比色法5. 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检测?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红外光谱法C. 紫外光谱法D. 核磁共振法6. 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测定通常使用哪种方法?A. 平板计数法B. 显微镜计数法C. 重量法D. 比色法7. 土壤中的水分含量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烘干法B. 冷冻法C. 蒸馏法D. 滴定法8. 土壤中的盐分含量测定通常使用哪种方法?A. 电导率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9. 土壤中的氮素含量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凯氏定氮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10. 土壤中的磷素含量测定通常使用哪种方法?A. 比色法B. 重量法C. 滴定法D. 电位法11. 土壤中的钾素含量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火焰光度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12. 土壤中的钙素含量测定通常使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13. 土壤中的镁素含量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14. 土壤中的硫素含量测定通常使用哪种方法?A. 比色法B. 重量法C. 滴定法D. 电位法15. 土壤中的铁素含量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16. 土壤中的锰素含量测定通常使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17. 土壤中的锌素含量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18. 土壤中的铜素含量测定通常使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19. 土壤中的镉素含量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20. 土壤中的铅素含量测定通常使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21. 土壤中的铬素含量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22. 土壤中的镍素含量测定通常使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23. 土壤中的砷素含量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24. 土壤中的汞素含量测定通常使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25. 土壤中的硒素含量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26. 土壤中的氟素含量测定通常使用哪种方法?A. 比色法B. 重量法C. 滴定法D. 电位法27. 土壤中的氯素含量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比色法B. 重量法C. 滴定法D. 电位法28. 土壤中的硼素含量测定通常使用哪种方法?A. 比色法B. 重量法C. 滴定法D. 电位法29. 土壤中的硅素含量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比色法B. 重量法C. 滴定法D. 电位法30. 土壤中的铝素含量测定通常使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31. 土壤中的钛素含量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32. 土壤中的钒素含量测定通常使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33. 土壤中的锆素含量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34. 土壤中的铌素含量测定通常使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35. 土壤中的钼素含量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36. 土壤中的钨素含量测定通常使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37. 土壤中的铂素含量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38. 土壤中的金素含量测定通常使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39. 土壤中的银素含量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40. 土壤中的铟素含量测定通常使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41. 土壤中的锡素含量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42. 土壤中的锑素含量测定通常使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43. 土壤中的铋素含量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44. 土壤中的镓素含量测定通常使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45. 土壤中的铟素含量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46. 土壤中的锗素含量测定通常使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47. 土壤中的硒素含量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48. 土壤中的碲素含量测定通常使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49. 土壤中的钋素含量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50. 土壤中的铷素含量测定通常使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51. 土壤中的锶素含量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52. 土壤中的钇素含量测定通常使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53. 土壤中的锆素含量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54. 土壤中的铌素含量测定通常使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55. 土壤中的钼素含量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56. 土壤中的钨素含量测定通常使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57. 土壤中的铂素含量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58. 土壤中的金素含量测定通常使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59. 土壤中的银素含量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60. 土壤中的铟素含量测定通常使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61. 土壤中的锡素含量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答案:1. C2. C3. D4. A5. A6. A7. A8. A9. A10. A11. A12. A13. A14. A15. A16. A17. A18. A19. A20. A21. A22. A23. A24. A25. A26. A27. A28. A29. A30. A31. A32. A33. A34. A35. A36. A37. A38. A39. A40. A41. A42. A43. A44. A45. A46. A47. A48. A49. A50. A51. A52. A53. A54. A55. A56. A57. A58. A59. A60. A61. A。
土壤监测试题

土壤监测试题一、问题背景介绍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土壤环境质量对农作物生长和品质有着直接的影响。
因此,正确了解和监测土壤的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章将重点介绍土壤监测的测试题目,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土壤监测方面的知识。
二、1. 什么是土壤监测?2. 土壤监测的目的是什么?3. 土壤监测的重要性是什么?4. 土壤监测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进行?5. 土壤样品的采集步骤是什么?6. 土壤监测可以得出哪些指标?7. 土壤监测结果如何解读?8. 土壤监测对农业生产有哪些应用?9. 土壤监测在环境保护方面有哪些作用?10. 土壤监测与土壤污染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三、讨论与解答1. 什么是土壤监测?土壤监测是指对土壤的性质、质量和污染程度等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测、分析和评价的过程。
通过对土壤的监测,可以了解土壤的营养状况、污染情况,为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2. 土壤监测的目的是什么?土壤监测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土壤的肥力状况、污染情况以及其他有关土壤质量的重要信息。
通过监测土壤,可以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土壤改良措施,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减少土壤污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3. 土壤监测的重要性是什么?土壤监测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为科学合理的土壤施肥提供依据。
通过对土壤的监测,可以了解土壤的养分含量,从而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的施肥,提高农作物产量。
- 检测土壤的污染情况。
土壤可能受到工业生产、农药使用或废弃物排放等因素的污染。
通过监测土壤的污染情况,可以及时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的土壤污染,并对已受污染的土壤进行治理。
- 保护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
土壤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污染会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通过监测土壤,可以预防和治理土壤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4. 土壤监测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进行?土壤监测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进行:- 土壤采样和样品分析。
从不同土壤层次和不同地点采集土壤样品,进行多项指标的分析,包括土壤养分含量、有机质含量、酸碱度等。
环境监测证书土壤监测技术考试 选择题 60题

1. 土壤样品的采集通常应在什么时间段进行?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2. 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重量法B. 容量法C. 燃烧法D. 滴定法3. 土壤pH值的测定最常用的方法是?A. 电位法B. 比色法C. 滴定法D. 重量法4. 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检测?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紫外可见光谱法C. 红外光谱法D. 核磁共振法5. 土壤中的氮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凯氏定氮法B. 燃烧法C. 滴定法D. 比色法6. 土壤中的磷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比色法B. 滴定法C. 重量法D. 容量法7. 土壤中的钾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火焰光度法B. 原子吸收光谱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8. 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平板计数法B. 重量法C. 容量法D. 滴定法9. 土壤中的水分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重量法B. 容量法C. 滴定法D. 比色法10. 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检测?A. 气相色谱法B. 液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红外光谱法11. 土壤中的硫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滴定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容量法12. 土壤中的钙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火焰光度法B. 原子吸收光谱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13. 土壤中的镁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火焰光度法B. 原子吸收光谱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14. 土壤中的铁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15. 土壤中的锰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16. 土壤中的锌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17. 土壤中的铜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18. 土壤中的镍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19. 土壤中的铅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20. 土壤中的镉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21. 土壤中的铬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22. 土壤中的汞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23. 土壤中的砷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24. 土壤中的硒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25. 土壤中的氟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离子选择电极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26. 土壤中的氯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离子选择电极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27. 土壤中的硫酸盐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滴定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容量法28. 土壤中的硝酸盐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比色法B. 滴定法C. 重量法D. 容量法29. 土壤中的亚硝酸盐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比色法B. 滴定法C. 重量法D. 容量法30. 土壤中的氨氮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比色法B. 滴定法C. 重量法D. 容量法31. 土壤中的总氮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凯氏定氮法B. 燃烧法C. 滴定法D. 比色法32. 土壤中的总磷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比色法B. 滴定法C. 重量法D. 容量法33. 土壤中的总钾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火焰光度法B. 原子吸收光谱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34. 土壤中的总钙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火焰光度法B. 原子吸收光谱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35. 土壤中的总镁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火焰光度法B. 原子吸收光谱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36. 土壤中的总铁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37. 土壤中的总锰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38. 土壤中的总锌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39. 土壤中的总铜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40. 土壤中的总镍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41. 土壤中的总铅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42. 土壤中的总镉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43. 土壤中的总铬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44. 土壤中的总汞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45. 土壤中的总砷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46. 土壤中的总硒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47. 土壤中的总氟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离子选择电极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48. 土壤中的总氯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离子选择电极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49. 土壤中的总硫酸盐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滴定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容量法50. 土壤中的总硝酸盐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比色法B. 滴定法C. 重量法D. 容量法51. 土壤中的总亚硝酸盐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比色法B. 滴定法C. 重量法D. 容量法52. 土壤中的总氨氮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比色法B. 滴定法C. 重量法D. 容量法53. 土壤中的总有机质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重量法B. 容量法C. 燃烧法D. 滴定法54. 土壤中的总pH值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电位法B. 比色法C. 滴定法D. 重量法55. 土壤中的总微生物数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平板计数法B. 重量法C. 容量法D. 滴定法56. 土壤中的总水分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重量法B. 容量法C. 滴定法D. 比色法57. 土壤中的总有机污染物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检测?A. 气相色谱法B. 液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红外光谱法58. 土壤中的总硫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滴定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容量法59. 土壤中的总钙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火焰光度法B. 原子吸收光谱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60. 土壤中的总镁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火焰光度法B. 原子吸收光谱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1. C2. C3. A4. A5. A6. A7. A8. A9. A10. A11. A12. A13. A14. A15. A16. A17. A18. A19. A20. A21. A22. A23. A24. A25. A26. A27. A28. A29. A30. A31. A32. A33. A34. A35. A36. A37. A38. A39. A40. A41. A42. A43. A44. A45. A46. A47. A48. A49. A51. A52. A53. A54. A55. A56. A57. A58. A59. A60. A。
环境监测证书土壤质量检测考试 选择题 53题

1. 土壤中的有机质主要来源于:A. 矿物质分解B. 植物和动物残体C. 大气沉降D. 水体沉积2. 下列哪种元素是土壤中的微量营养元素?A. 氮B. 磷C. 钾D. 锌3. 土壤pH值低于7表示土壤:A. 中性B. 酸性C. 碱性D. 不确定4. 土壤质地主要由以下哪种因素决定?A. 有机质含量B. 矿物质颗粒大小C. 水分含量D. 微生物活动5. 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A. 自然地质过程B. 农业活动C. 工业排放D. 以上都是6. 土壤中的氮素主要以哪种形式存在?A. 有机氮B. 无机氮C. 气态氮D. 液态氮7. 土壤中的磷素主要以哪种形式存在?A. 有机磷B. 无机磷C. 气态磷D. 液态磷8. 土壤中的钾素主要以哪种形式存在?A. 有机钾B. 无机钾C. 气态钾D. 液态钾9. 土壤中的微生物主要参与以下哪种过程?A. 光合作用B. 呼吸作用C. 分解作用D. 以上都是10. 土壤中的水分主要以哪种形式存在?A. 自由水B. 结合水C. 毛细水D. 以上都是11. 土壤中的空气主要由以下哪种气体组成?A. 氧气B. 氮气C. 二氧化碳D. 以上都是12. 土壤中的有机质主要通过以下哪种过程分解?A. 光合作用B. 呼吸作用C. 分解作用D. 以上都是13. 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14. 土壤中的氮素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15. 土壤中的磷素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16. 土壤中的钾素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17. 土壤中的微生物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18. 土壤中的水分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19. 土壤中的空气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20. 土壤中的有机质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21. 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22. 土壤中的氮素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23. 土壤中的磷素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24. 土壤中的钾素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25. 土壤中的微生物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26. 土壤中的水分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27. 土壤中的空气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28. 土壤中的有机质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29. 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30. 土壤中的氮素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31. 土壤中的磷素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32. 土壤中的钾素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33. 土壤中的微生物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34. 土壤中的水分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35. 土壤中的空气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36. 土壤中的有机质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37. 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38. 土壤中的氮素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39. 土壤中的磷素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40. 土壤中的钾素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41. 土壤中的微生物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42. 土壤中的水分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43. 土壤中的空气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44. 土壤中的有机质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45. 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46. 土壤中的氮素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47. 土壤中的磷素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48. 土壤中的钾素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49. 土壤中的微生物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50. 土壤中的水分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51. 土壤中的空气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52. 土壤中的有机质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53. 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答案1. B2. D3. B4. B5. D6. B7. B8. B9. D10. D11. D12. C13. D14. D15. D16. D17. D18. D19. D20. D21. D22. D23. D24. D25. D26. D27. D28. D29. D30. D31. D32. D33. D34. D35. D36. D37. D38. D39. D40. D41. D42. D43. D44. D45. D46. D47. D48. D49. D50. D51. D52. D53. D。
土壤监测工复习题库

土壤监测工复习题库一、判断题(正确的判√,错误的判×)1. 土壤酸性增大,使土壤中许多金属离子的溶解度增大,其有效性或毒性均增大。
()答案:(√)2、由于酸雨作用使铝的溶解度增加而造成对植物根系的中毒。
()答案:(√)3. 土壤的主体元素是O、Si、Al、Fe、Ca、Mg、K、Na、Ti等九种元素。
()平均约占土壤总重量的97%。
()答案:(√)(√)4. 土壤pH值是土壤重要的理化参数,()对土壤微量元素的有效性和肥力有重要的影响。
()它是土壤样品的必测项目之一。
()答案:(√)(√)(√)5. 土壤样品可分为多种类型,一般有剖面样、()整段标本的原状土壤样作层土样、()混合样、()表层样、()深层样()等。
答案:(√)(√)(√)(√)(×)(×)6. 土壤样品的消解方法,分为浸取法()和全消解法()两种。
答案:(√)(√)7. 土壤样品的全消解方法,是将土壤样品用酸或碱,在高温下,将其晶格破坏的方法。
()常用的酸是HCl、HNO3、H2SO4、HClO4、HF及其混合物,()常用的碱是NaOH、NaCO3、Na2O2等。
()答案:(√)(√)(√)8.按照实验室常规质控要求,采集10%的平行双样,用作现场质控样。
()答案:(√)9.采集污染土壤样品,首先要对调查地区的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情况、土壤性状、污染历史以及现状等进行调查研究。
答案:(√)10.土壤pH值是土壤重要的理化参数,是土壤样品的必测项目之一。
(√)11.III类土壤适用于污染物容量较小的高背景值土壤。
(×)12.《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将土壤环境质量划分为三类。
(√)13.水旱轮作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砷采用旱田值。
(×)14.《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污染因子铬的最高允许浓度指标主要是指六价铬。
(×)1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规定,Ⅰ类土壤环境质量的pH标准值为大于6.5。
环境监测人员理论考试试卷(专业知识部分)

环境监测人员理论考试试卷(专业知识部分)环境监测人员理论考试试卷专业知识部分(100分)一、填空题相应的污水采样器技术要求。
答案:玻璃聚乙烯塑料答案:样品类别监测井样品力。
答案:氧化还原答案:阴阳答案:酚酞 8.3二、选择题1. 碱性法测定水中高锰酸盐指数时,水样中加入高锰酸酸钾并在沸水浴中A. MnB. MnOCMnO答案:B.A. 六价B. 三价C. 二价答案:B3.原子吸收光度法用的空心阴极灯是一种特殊的辉光放电管,阴极是由制成 ( )A. 待测元素的纯金属或合金B. 金属铜或合金C. 任意纯金属或合金答案:AA.无二氧化碳的水 B.1mol/L氯化钾 C.0.01mol/L氯化钙答案:A5.根据《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样品分析测试技术规定》,采用红外分光A.三氯甲烷 B.石油醚 C.苯 D.四氯化碳答案.DA. 硫酸盐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B. 天然水中硫酸盐的浓度可能从每几毫克至每升数千毫克C. 地表水和地下水中的硫酸盐主要来源于岩石土壤中矿物组分的风化和溶淋D岩石土壤中金属硫化物的氧化对天然水体中硫酸盐的含量无影响。
答案:DA. 离子选择电极法B. 电导法C. 电解法答案:A8. 氨氮以游离子氨或铵盐形式存在于水中,两者的组成之比取决于水的和水温。
()A. 还原性物质B. PH值C. 氧化性物质答案:BA. 一般地表水B. 含有酸性工矿废水C. 酸再和阳离子树脂交换器的出水答案:A.A. 硫酸-硫酸根B. 硫酸-氯化汞C. 硫酸-硫酸汞答案:A.三、判断题1. 由于PH值受水温影响而变化,测定时应在现场快速测定。
()答案:错误2. 欲配制2mol/L硫酸溶液,取945ml水缓慢倒入55ml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应将浓硫酸缓慢加入水中,不能相反操作,以防浓硫酸溅出。
3.亚甲蓝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中,在测定之前,应将水样预先经中速定性滤弥勒这滤,以除去悬浮物。
2013土壤环境监测工理论知识试卷试卷答案解析操作题

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土壤环境监测工高级理论知识试卷注 意 事 项1、考试时间:60分钟。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每题1分,满分50分。
)1. 根据土壤监测目的,土壤环境监测有( )种主要类型。
A 、5 B 、3 C 、4 D 、62. 土壤环境监测项目一般分为 ( )类。
A 、3B 、7C 、2D 、5 3. 采样区差异愈小,样品的代表性 ( )。
A 、不一定B 、愈好C 、无所谓D 、愈差 4. 在一组需要相互之间进行比较的样品应当有( )个体组成。
A 、不同的B 、同样的C 、5个以上D 、10个以上 5. 一般环境土壤样品采集,样点布设方法有( )种。
A 、4 B 、6 C 、3 D 、86. 采样单元的划分,全国土壤环境背景值监测一般以( )为主。
A 、土种 B 、气候 C 、母质 D 、土类7. 区域环境背景土壤采样,采样点离铁路、公路至少以上( )。
A 、300m B 、3km C 、30m D 、100m8. 区域环境背景土壤采样,一般监测采集( )样品。
A 、底层土B 、视情况C 、心土D 、表层土 9. 土壤剖面样品的采集应( )进行。
A 、自上而下B 、从中间位置C 、随机D 、自下而上10. 测量重金属的样品尽量用( )去除与金属采样器接触的部分土壤,再用其取样。
A 、不锈钢刀 B 、竹刀 C 、手 D 、水 11. 剖面每层样品采集( )左右。
A 、0.5kgB 、1kgC 、1.5kgD 、2kg 12. 土壤湿度的野外估测,一般可分为( )。
A 、四级B 、五级C 、六级D 、八级 13. 一般农田土壤环境监测采集( ) 土样。
考 生 答 题 不 准 超 线A、表土层B、耕作层C、心土层D、任意土层14. 样品采回后,为便于分析和保存,需干燥、处理,样品干燥方法是( )。
土壤环境监测工理论知识试卷新试卷答案操作题

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土壤环境监测工高级理论知识试卷注 意 事 项1、考试时间:60分钟。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4、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标封区填写无关的内容。
单项选择每题1分,满分50分。
)根据土壤监测目的,土壤环境监测有( )种主要类型。
、5 B 、3 C 、4 D 、6 2. 土壤环境监测项目一般分为 ( )类。
A 、3B 、7C 、2D 、5 采样区差异愈小,样品的代表性 ( )。
、不一定 B 、愈好 C 、无所谓 D 、愈差 在一组需要相互之间进行比较的样品应当有( )个体组成。
、不同的 B 、同样的 C 、5个以上 D 、10个以上 一般环境土壤样品采集,样点布设方法有( )种。
、4 B 、6 、3 D 、8采样单元的划分,全国土壤环境背景值监测一般以( )为主。
、土种 B 、气候 C 、母质 D 、土类 区域环境背景土壤采样,采样点离铁路、公路至少以上( )。
、300m B 、3km C 、30m D 、100m区域环境背景土壤采样,一般监测采集( )样品。
、底层土 B 、视情况 C 、心土 D 、表层土 9. 土壤剖面样品的采集应( )进行。
A 、自上而下B 、从中间位置C 、随机D 、自下而上10. 测量重金属的样品尽量用( )去除与金属采样器接触的部分土壤,再用其取样。
、不锈钢刀 B 、竹刀 C 、手 D 、水 剖面每层样品采集( )左右。
、0.5kg B 、1kg C 、1.5kg D 、2kg 土壤湿度的野外估测,一般可分为( )。
A 、四级B 、五级C 、六级D 、八级 13. 一般农田土壤环境监测采集( ) 土样。
考 生 答 题 不 准 超 过 此A、表土层B、耕作层C、心土层D、任意土层14. 样品采回后,为便于分析和保存,需干燥、处理,样品干燥方法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环境监测工高级理论知识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60分钟。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4、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标封区填写无关的内容。
一、单项选择(第1题~第50题。
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
每题1分,满分50分。
)1. 根据土壤监测目的,土壤环境监测有( )种主要类型。
A、5B、3C、4D、62. 土壤环境监测项目一般分为( )类。
A、3B、7C、2D、53. 采样区差异愈小,样品的代表性( )。
A、不一定B、愈好C、无所谓D、愈差4. 在一组需要相互之间进行比较的样品应当有( )个体组成。
A、不同的B、同样的C、5个以上D、10个以上5. 一般环境土壤样品采集,样点布设方法有( )种。
A、4B、6C、3D、86. 采样单元的划分,全国土壤环境背景值监测一般以( )为主。
A、土种B、气候C、母质D、土类7. 区域环境背景土壤采样,采样点离铁路、公路至少以上( )。
A、300mB、3kmC、30mD、100m8. 区域环境背景土壤采样,一般监测采集( )样品。
A、底层土B、视情况C、心土D、表层土9. 土壤剖面样品的采集应( )进行。
A、自上而下B、从中间位置C、随机D、自下而上10. 测量重金属的样品尽量用( )去除与金属采样器接触的部分土壤,再用其取样。
A、不锈钢刀B、竹刀C、手D、水11. 剖面每层样品采集( )左右。
A、0.5kgB、1kgC、1.5kgD、2kg12. 土壤湿度的野外估测,一般可分为( )。
A、四级B、五级C、六级D、八级13. 一般农田土壤环境监测采集( ) 土样。
A、表土层B、耕作层C、心土层D、任意土层14. 样品采回后,为便于分析和保存,需干燥、处理,样品干燥方法是( )。
A、风干B、晒干C、烘干D、焐干15. 城市土壤采样,每样点,一般( )采取。
A、分三层B、分两层C、分四层D、全层16. 城市土壤监测点以网距( )的网格布设为主,每个网格设一个采样点。
A、100mB、500mC、2000 mD、5000m17. 污染事故不可预料,接到举报后( )组织采样。
A、首先调查真相,然后决定是否B、立即向上级汇报,等待指示,研究如何C、根据事件影响决定是否D、立即18. 污染监测项目确定应( )。
A、根据污染物及其对土壤的影响B、根据受影响人的要求C、根据监测单位具体条件D、根据上级部门的指示19. 固体污染物抛洒污染型,等打扫后采集( )土样,采样点数不少于3 个。
A、表层1~2cmB、表层5 cmC、10cmD、0~20cm20. 液体倾翻污染型,污染物向低洼处流动的同时向深度方向渗透并向两侧横向方向扩散,每个点分层采样,事故发生点样品点较密,采样深度较深,离事故发生点相对远处样品点较疏,采样深度较浅。
采样点不少于。
( )。
A、5 个B、10个C、10个D、20个21.爆炸污染型,爆炸中心采分层样,样点不少于(),周围采表层土()。
A、5个;0~2cmB、10个;0~10cmC、10个;0~25cmD、5个;0~20 cm22. 事故土壤监测,( )。
A、可以与公布的背景值资料比较,确定其影响B、要设定2~3 个背景对照点C、根据现场状况,当场确定其影响D、根据分析手段确定监测项目23. 采样的同时,由专人填写样品标签、采样记录,标签一式()。
A、三份B、两份C、四份D、一份24. 含易分解有机物的待测定样品,( )。
A、宜现场采样、分析B、采集后置于低温(冰箱)中,直至运送、移交到分析室C、应立即用电风扇吹干,防止有机物分解D、与普通土壤样品采集、处理方法相同。
25. 样品干燥与处理过程( )。
A、应分室进行B、应避免光照C、应同时进行D、应避免污染环境26. 样品交接时,( )。
A、送样者应向样品管理员打招呼,确保样品交接顺利完成B、送样者应电话通知样品管理员核实清点,方式样品丢失C、送样者应要求样品管理员核实清点,方式样品丢失D、送样者与样品管理员同时核实清点,交接样品,在样品交接单上双方签字确认27. 样品过多时,可采用四分法取舍,四分法的正确做法是( )。
A、用分析天平,随机称取样品总重的四分之一B、将土壤掰碎、混匀,摊成厚薄一致正方形,划对角线,任意留取两份C、将土壤掰碎、混匀,摊成厚薄一致正方形,划对角线,留取对角的两份D、将土壤掰碎、混匀,摊成厚薄一致正方形,划对角线,留取相邻的两份28. 用于农药或土壤有机质、土壤全氮量等项目分析的样品,应全部过孔径()筛。
A、0.25mmB、0.15mmC、1.0mmD、0.10mm29. 测试项目需要新鲜样品的土样,采集后用可密封的聚乙烯或玻璃容器在( )避光保存,样品要充满容器。
A、-4℃-0℃B、≥10℃C、4℃-10℃D、4℃以下30. 土壤环境分析中的“第一方法”是指( )。
A、权威部门规定或推荐的方法B、常规分析方法C、根据各地实情,自选等效方法D、标准方法31. ICP-AES法为()。
A、荧光光谱分析B、火焰原子吸收C、等离子发射光谱D、石墨炉原子吸收32. 记录测量数据,要采用法定计量单位,只保留( )可疑数字。
A、四位B、两位C、小数点后四位D、一位33.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涉及( )。
A、评价因子、评价标准B、评价因子、评价标准和评价模式C、评价标准、评价模式D、评价因子、评价标准、评价模式、测定结果34. 当平行双样测定合格率低于()时,除对当批样品重新测定外再增加样品数10%~20%的平行样,直至平行双样测定合格率符合要求为止。
A、99%B、100%C、90%D、95%35. 质控样测定值必须落在质控样保证值()范围之内,否则,结果无效。
A、99%的置信水平B、100%的置信水平C、95%的置信水平D、85%的置信水平36. 例行分析中,要带测质控平行双样。
A、每批B、每天C、两天D、一个星期37. 在一批试样中,()试样进行加标回收测定。
A、应选择50%B、随机抽取10%~20%C、应随机抽取1%D、根据实验情况确定是否取38. 土壤环境样品检测正常的结果应该是()。
A、每批所带质控样的测定值落在上下警告线和上下控制线之间B、每批所带质控样的测定值与保证值完全一样C、每批所带质控样的测定值落在上下控制线之外D、每批所带质控样的测定值落在中心附近、上下警告线之内39. 土壤环境监测的误差由()等部分组成。
A、采样误差、制样误差B、采样误差、分析误差C、采样误差、制样误差和分析误差D、采样误差、制样误差、分析误差、经验误差40. 样品采集的三个阶段分别为()A、采样准备、样品采样、样品制备B、前期采样、正式采样、补充采样C、样区划分、边界确定、样品采集D、调查分析、野外定点、样品采集41. 剖面样品,每层样品采集数量一般()左右。
A、1kgB、5kgC、0.5kgD、2.5kg42. 农田土壤采样,土壤环境监测单元按土壤主要接纳污染物途径可划分为()。
A、6种B、8种C、4种D、10种43. 一般农田土壤环境监测,单个采样区可以是自然分割的一个田块,也可以由多个田块所构成,其范围以()左右为宜。
A、20m×20mB、1000m×1000mC、200m×200mD、500m×500m44. 农田土壤混合样的采集,主要有()方法。
A、两种B、八种C、六种D、四种45. 除特殊说明,一般区域背景值调查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重金属测定的是土壤中的重金属()。
A、有效含量B、全量C、交换、吸附形态的数量D、有毒有害形态的数量46.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的一级标准是指()。
A、为保障农林业生产和植物正常生长的土壤临界值B、为保障农业生产,维护人体健康的土壤限制值C、为保护区域自然生态,维持自然背景的土壤环境质量的限制值D、联合国规定的土壤限制值47.萃取—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金属镉的检出限为( )mg/kg。
A、≥0.025B、≤0.025C、>1.0D、≥0.548. 土壤环境质量根据土壤应用功能和保护目标,分为( )。
A、五类B、二类C、六类D、三类49. 索氏提取法适用于从土壤中提取()。
A、非挥发及半挥发有机污染物B、重金属污染物质C、土壤中的硝酸盐D、砷化合物污染物50. 碳酸钠熔融法适合测定( )。
A、氮、磷、钾B、氟、钼、钨C、钙、镁、硫D、汞、砷、硒二、判断题(第51题~第70题。
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号中。
正确的填“√”,错误的填“×”。
每题1分,满分20分。
)51. ( ) 土壤是指连续覆被于地球表面具有肥力的疏松物质。
52. ( ) 如果建设工程或生产没有翻动土层,则中下层土壤不会受污染物影响。
53. ( ) 因城区大部分土壤被道路和建筑物覆盖,其质量对城市生态系统影响很小。
54. ( ) 分析取用后的剩余样品,待测定全部完成数据报出后,即可丢弃。
55. ( ) 测定有机污染物用的土壤样品要选用玻璃容器保存。
56. ( ) 分析记录一般要设计成记录本格式,页码、内容齐全。
57. ( ) 记录要更正时,应在错误数据上划一横线,在其下方写上正确内容。
58. ( ) 低于分析方法检出限的测定结果以“未检出”报出,参加统计时按二分之一最低检出限计算。
59. ( )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一般以单项污染指数为主,指数小污染轻,指数大污染则重。
60. ( ) 每批样品每个项目分析时均须做20%平行样品;当5 个样品以下时,平行样不少于1 个。
61. ( ) 加标浓度宜高,体积应小,不应超过原试样体积的1%,否则需进行体积校正。
62. ( ) 采样区域面积越大,样品的代表性愈好。
63. ( ) 区域环境背景土壤采样,必须选在地形相对平坦、稳定、植被良好的地点布点。
64. ( )土壤剖面样品观察、记载、采样完成后,必须将土坑填平,才可离开现场。
65. ( ) 如果建设工程或生产没有翻动土层,则表层土受污染的可能性最大,中下层土壤没有影响。
66. ( ) 采样完成后,在采样现场,样品必须逐件与样品登记表、样品标签和采样记录进行核对,核对无误后分类装箱。
67. ( ) 制样过程中采样时的土壤标签与土壤始终放在一起,严禁混错,样品名称和编码始终不变。
68. ( ) 土壤单项污染指数=土壤污染物实测值/污染物背景值。
69. ( ) 综合污染型土壤监测布点采用综合放射状、均匀、带状布点法,不采混合样,便于掌握工程及生产对土壤影响状况。
70. ( ) 监测单元是指按土壤类型和性质的差异划分的监测区域范围。
三、问答题(每题10分,满分30分。
)1.什么是区域背景值,如何取得区域背景值?2.什么是土壤标准样品,土壤标准品有什么意义?2.监测过程受到干扰时,如何应对?土壤环境监测工高级理论知识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第1题~第5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