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其他细菌动物源性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知识点
第一章微生物基本概念、细菌的形态与结构第一节微生物基本概念【知识点】1、微生物:存在于自然界当中的一类体形微小,结构简单,人类肉眼无法直接看见,必须用光学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直数万倍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2、微生物的种类: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放线菌、真菌、病毒3、三型微生物的特征:1)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有细胞膜;细胞器不完善,仅有核糖体;无核膜及核仁;无性二分裂方式繁殖;属于该型微生物的有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放线菌。
2)真核细胞型微生物:有细胞膜;细胞器完善;有核膜及核仁;以有丝分裂方式繁殖;属于该型微生物的有真菌。
3)非细胞型微生物:无细胞膜;无细胞器;无核膜核仁;以复制方式增殖;属于该型微生物的有病毒。
第二节细菌的形态与结构【知识点】1.细菌的三种形态及测量单位2.细菌基本结构的组成及意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胞浆重要颗粒性物质:质粒、核糖体、胞质颗粒)、核质毛包括性菌毛、普通菌毛,性菌毛为F+菌才有的特殊结构,用于传递质粒,间接不良后果是导致耐药性的传递,普通菌毛介导粘附,寄生于黏膜处的细菌大多有菌毛,避免被分泌液冲刷走;荚膜是某些细菌在营养丰富或侵入机体后为避免被吞噬或杀菌物质破坏而产生的粘液性物质将自己包裹起来;芽孢,某些革兰阳性菌的休眠形(不繁殖),当缺乏营养时(体外),细菌为减少代谢消耗而形成的一种结构,抵抗力强,一般消毒灭菌方法无法将其杀死,杀死芽孢最可靠的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消毒灭菌时应以芽孢是否被杀死作为判断灭菌效果的指标。
5.细菌革兰染色的步骤:龙胆紫-碘液-脱色液-稀释复红第二章细菌生理【知识点】1.细菌生长繁殖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温度(37℃)、pH值(7.2-7.6)、气体(专性需氧菌、专性厌氧菌、兼性厌氧菌、微需氧菌)2.细菌生长繁殖的方式:无性二分裂3.细菌繁殖的速度:大多数20-30min分裂一次,结核分枝杆菌18-24h分裂一次。
微生物笔记
微生物学第一节微生物基本概念1、微生物定义:形态微小、数量众多、结构简单。
2、三大类微生物:(1)非细胞型微生物:包括病毒、朊粒。
---形体最小,纳米为单位,只有一种核酸。
(2)原核细胞型微生物:记忆:原(衣原体)来荔(立克次体)枝(支原体)一裸(螺旋体)放(放线菌)就长细菌(细菌)(3)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包括真菌。
----人体属于第二节细菌的形态与结构1、细菌的基本结构:(1)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或称粘肽,肽聚糖----细胞壁特有,肽聚糖β-1,4糖苷键为抗生素作用部位。
(2)细胞膜:形成中介体(参与细菌分裂繁殖)(3)细胞质(4)核质2、细菌细胞壁结构差异在医学意义:PG和头孢-----抑制G+菌肽聚糖的五肽交联桥;溶菌酶-----可水解聚糖骨架的β-1,4糖苷键,发挥抗菌作用;多肽类抗生素万古霉素和杆菌肽-----抑制四肽侧链的连结;磷霉素-------抑制聚糖骨架的合成。
3、胞质颗粒------用于细菌鉴别诊断。
异染颗粒:鉴别白喉,鼠疫,结核4、细菌的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芽胞。
(1)荚膜:具有粘附宿主细胞核抗吞噬等致病作用,具有侵袭力。
(2)鞭毛:是运动器,具有抗原性并与致病性有关。
(3)菌毛:普通菌毛可促使细菌粘附于宿主细胞表面而致病;性菌毛----噬菌体吸附于F+菌,并使后者获取致病物质。
(4)芽胞:抵抗力强,耐高温。
内含生命物质,可以再生。
通常以杀死芽胞作为灭菌指标。
1.05kpa,121.3℃,15-20分钟------灭除第三节细菌的生理1、细菌繁殖方式:二分裂方式进行无性繁殖,并向不同平面分裂而形成细菌排列方式的不同。
细菌的分裂周期所需时间,称为代时。
2、热源质----引起人体发热的物质,如脂多糖。
3、细菌素:细菌产生的一类具有抗菌作用的蛋白质。
只对近缘关系的细菌有杀伤。
用于细菌的分型和流行病学追踪调查。
第四节消毒与灭菌1、消毒:杀灭物体上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不一定杀灭芽胞2、灭菌:指杀灭所有微生物,--------一锅端3、湿热灭菌法:巴氏消毒法、煮沸法、高压蒸汽灭菌法等(1) 巴氏消毒法:加热62℃----30分钟、71.7℃----15~30秒。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标准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标准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医学护理系《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编码】23000607【适用专业】护理【课时】54学时【学分】4学分【课程性质、目标和要求】课程性质:医学微生物学主要研究与医学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与诊断及特异防治原则等。
以预防、控制和消灭传染性疾病,达到保障和提高人类健康水平的目的。
它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主干基础医学课程。
教学目标:医学微生物学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该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学习基础医学有关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以及由微生物所致疾病的诊断和防治工作奠定基础。
教学要求:(一)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1、掌握微生物、微生物学的基本概念。
熟悉医学微生物学的性质、分类、地位、内容和范围。
了解微生物在自然界及人体的分布以及微生物与人类和其它生物间的相互关系。
2、熟悉细菌的大小、形态、基本结构与功能。
了解细菌的理化性状、营养类型、营养物质、能量代谢。
熟悉细菌生长的物理条件。
繁殖方式及速度。
掌握细菌的基本结构、细菌细胞壁的主要组成、细菌的特殊结构及其医学意义。
掌握常见细菌形态与结构检查法。
了解培养细菌的方法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
掌握细菌遗传的物质基础:染色体、质粒、转座子及噬菌体的概念和特性,质粒的种类及其作用。
掌握细菌遗传变异的机理。
熟悉细菌变异的现象及变异的医学意义。
3、掌握正常菌群、条件致病菌和病原菌、医院获得性感染的概念;病原微生物的致病物质及其作用现制、宿主与病原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抗感染免疫机制。
熟悉感染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结局。
4、熟悉病原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和螺旋体等所致疾病;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原微生物的主要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和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
5、熟悉真菌的形态与结构、培养特性、繁殖方式、抵抗力、致病性、免疫性以及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
动物源性细菌及其他相关
四、防治原则
预 防
重组脲酶幽门螺杆菌疫苗
抗菌(胶体次枸橼酸铋或抑酸剂) +两种抗生素 三联疗法
治疗
假单胞菌属
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位于变形 菌门、γ-变形菌纲、假单胞菌目、假单胞菌科。 该属包括一群G-杆菌,分布广泛 与人类关系密切的有: 铜绿假单胞菌(P.aeruginosa) 荧光假单胞菌(P.fluorescens) 类鼻疽假单胞菌(P. Pseudomallei)
生化反应
不发酵糖类,不分解尿素, 可液化明胶,分解马尿酸盐, 触酶阳性
抗原性
菌体(O)抗原:15个血清型(LP1—LP15) 我国主要流行LP1型、LP6型 鞭毛(H)抗原:
抵抗力
较强,自然界中可长期生存 人工管道的水源中常见 空调冷却水、辅助呼吸机 对常用化学消毒剂、干燥、紫外线敏感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巨噬细胞和中心 粒细胞胞内增殖
数周至数月
致 病 机 制
免疫性
人普遍易感,但病后可获得一定免疫 力,且不同菌种和生物型之间可出现交叉免 疫。 细胞免疫为主,体液免疫发挥免疫调 理作用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标本
血液、骨髓、尿、乳汁及关节渗出液等 双相肝浸液培养基
分离培养与鉴定
玻片凝集试验和补体结合试验。
一、生物学性状
形态与染色
G-短小杆菌, 0.5~1.0μm×2.0~5.0 μm 有鞭毛、菌毛、微荚膜,无芽胞 不易着色,Dieterle镀银染色呈黑褐色 Giemsa染色 红色
培养特性
专性需氧,2.5%--5%CO2可促进其生长 营养要求特殊,需要L-半胱氨酸和铁离子 活性炭-酵母浸出液琼脂(BCYE): F-G(Feeley-Garman)琼脂培养基:
动物源性细菌
第16章动物源性细菌以动物作为传染源,能引起人类和动物某些传染病,所谓的|人畜(兽)共患病(zoono sis)的病原菌称为动物源性细菌。
该类细菌通常以家畜或野生动物作为储存宿主,人类因通过接触病畜及其污染物等途径感染而致病,这些病主要发生在畜牧区或自然疫源地。
动物源性细菌主要有布氏菌、鼠疫耶氏菌和炭疽芽胞杆菌等。
第一节布氏菌属布氏菌属(Brucella)又称布鲁菌属,是一类人畜共患传染病的病原菌,现已知有6个生物种、19个生物型,因最早由医师_David Bruce首先分离出,故得名。
本属对人致病的有[羊布氏菌(B. melitens[S、牛布氏菌(B. abortus,又称流产布氏菌)、猪布氏菌(B. sui®和犬布氏菌(B. canis),在我国流行的主要是羊布氏菌病,其次为牛布氏菌病。
一、生物学性状(一)形态与染色革兰阴性小球杆菌或短杆菌。
无芽胞,无鞭毛,光滑型菌有微荚膜。
(二)培养特性为需氧菌。
营养要求较高,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缓慢,若加入血清或肝浸液等可促进生长。
最适pH为6.6〜6.8。
经37C培养48小时可长出微小、透明、无色的光滑型(S)菌落,经人工传代培养后可转变成粗糙型(R)菌落。
在血琼脂平板上生长不产生溶血现象,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可使培养液轻度混浊并有沉淀。
牛布氏菌在初分离时需5%〜10%CO2。
(三)生化反应大多能分解尿素,产生H2S。
根据产生H2S的多少和在含碱性染料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可鉴别羊、牛、猪等三种布氏菌。
(四)抗原构造与分型布氏菌含有两种抗原物质,即A抗原和M抗原。
两种抗原在不同的布氏菌中含量不同,牛布氏菌含A抗原多,故A抗原又称牛布氏菌(abortus)抗原;羊布氏菌含M 抗原多,故M抗原又称羊布氏菌(melitensis)抗原。
由于两种抗原的比例在菌种中有差异,如牛布氏菌 A : M = 20 : 1,而羊布氏菌 A : M=1 : 20,猪布氏菌 A : M=2 : 1,因此用A与M因子血清进行凝集试验可鉴别三种布氏菌(表16-1)。
动物源性细菌
炭疽芽胞杆菌引起食草动物炭疽病,
人类可经多种途径感染该菌。
19:46
致病性
人类炭疽病有3种临床类型: ① 皮肤炭疽:由直接接触患病动物或受染毛皮所致, 最多见, 占95%。
伤口感染 小疖 水泡、脓包 坏死溃疡 中央黑色焦痂
① 肺炭疽:由吸入芽胞所致。占 5% 。多见于皮革工 业的工人。
② 肠炭疽:由食入未煮熟的病畜肉类、奶或被芽胞 污染的食物所致。少见
免疫荧光法检测荚膜抗体,ELISA检查炭疽毒素, PCR技术检测核酸。
19:46
(四)防治原则
病畜应严格隔离,死畜焚毁或深埋,严禁现 场解剖、剥皮和食用;易感家畜接种疫苗; 患者严密隔离至痊愈。
易感人群皮上划痕接种炭疽杆菌减毒活疫苗。
病原治疗首选青霉素G,青霉素过敏者可采 用环丙沙星及红霉素等。
19:46
第一节
布鲁菌属Brucella
布鲁斯菌属共有6个生物种、19个生物型。 我国流行的主要是羊布鲁菌病,其次为牛 布鲁菌病。
19:46
一、生物学特性
形态与染色
G-小球杆菌或短杆菌
培养特性 需氧菌,营养要求较高 抵抗力 较强:在土壤、毛皮、病 畜的脏器和分泌物、肉和乳制 品中可生存数周至数月
19:46
4.免疫性
以细胞免疫为主 有菌免疫 无菌免疫 Ⅳ型超敏反应(免疫保护及病理损害)
19:46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标本:
血液、骨髓、尿、乳汁及关节渗出液等
分离培养与鉴定:
双相肝浸液培养基
血清学检测:
玻片凝集试验
补体结合试验。
布鲁斯菌素皮肤试验用来诊断慢性布鲁斯菌
医学微生物学名词解释总结
第一二章细菌的形态结构与生理1、微生物:(P1)存在于自然界形体微小,数量繁多,肉眼看不见,必须借助与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甚至上万呗,才能观察的一群微小低等生物体。
2、微生物学:(P2)用以研究微生物的分布、形态结构、生命活动(包括生理代谢、生长繁殖)、遗传与变异、在自然界的分布与环境相互作用以及控制他们的一门科学3、医学微生物学:(P3)主要研究与人类医学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症状、对人体感染和致病的机理、特异性诊断方法以及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的措施,以控制甚至消灭此类疾病为的目的的一门科学4、代时:细菌分裂倍增的必须时间5、细胞壁:包被于细菌细胞膜外的坚韧而富有弹性的膜状结构6、肽聚糖或粘肽: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壁的特有成分,主要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及肽链或肽键间交联桥构成7、脂多糖:(P13)LPS 革兰阴性菌细胞壁外膜伸出的特殊结构,即细菌内毒素。
由类脂A、核心多糖和特异多糖3个部分组成8、质粒:(P15)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双链闭合环状DNA结构,带有遗传信息,具有自我复制功能。
可使细菌或的某些特定形状,如耐药、毒力等9、荚膜:(P16)某些细菌能分泌粘液状物质包围与细胞壁外,形成一层和菌体界限分明、不易着色的透明圈。
主要由多糖组成,少数细菌为多肽。
其主要功能是抗吞噬,并有抗原性10、鞭毛:(P16)从细菌细胞膜伸出于菌体外的细长弯曲的蛋白丝状物,是细菌的运动器官,见于革兰阴性菌、弧菌和螺菌。
11、菌毛:(P17)是存在于细菌表面,由蛋白质组成的纤细、短而直的毛状结构,只有用电子显微镜才能那个观察,多见于革兰阴性菌12、芽孢:(P18)那个环境条件下,某些革兰阳性菌能在菌体内形成一个折光性很强的不易着色小题,成为内生孢子,简称芽孢13、细菌L型:(P14)即细菌缺陷型。
有些细菌在某些体内外环境及抗生素等作用下,可部分或全部失去细胞壁。
14、磷壁酸:(P12)是由核糖醇或甘油残基经磷酸二酯键互相连接而成的多聚物。
动物源性细菌知识
假结核耶氏菌
(Y. pseudotuberculosis)
• 致病性 人类感染多为胃肠炎,肠系 膜淋巴结肉芽肿,回肠末端炎等, 后者的症状与阑尾炎相似,多发生 于5~15岁的学龄儿童,并易发展为 败血症。少数表现为高热、紫癜, 并伴有肝、脾肿大,类似肠伤寒的 症状。并有呈结节性红斑等自身免 疫病症的。
•
严格把控质量关,让生产更加有保障 。2020 年10月 下午5时 55分20 .10.291 7:55Oc tober 29, 2020
•
作业标准记得牢,驾轻就熟除烦恼。2 020年1 0月29 日星期 四5时55 分35秒 17:55:3 529 October 2020
•
好的事情马上就会到来,一切都是最 好的安 排。下 午5时55 分35秒 下午5 时55分1 7:55:35 20.10.2 9
动物源性细菌
动物源性细菌
• 动物源性细菌是人畜共患病的病原 菌,即由一种病原菌同时可引起动 物和人类的某些传染病,称为人畜 (兽)共患病,其中绝大多数是以动物 作为传染源的称为动物源性疾病 (zoonosis)
动物源性细菌
• 布鲁菌 • 鼠疫耶氏菌 • 炭疽芽胞杆菌 • 弗朗西丝菌
布鲁菌属 (Brucella)
预防
• 灭鼠灭蚤是切断鼠疫传播环节,消 灭鼠疫源的根本措施。
• 我国目前应用EV无毒株生产活菌疫 苗,多用皮下、皮内接种或皮上划 痕,免疫力可维持8~10个月
小肠结肠炎耶氏菌
(Y. enterocolitica)
• 致病物质:耐热肠毒素
• 小肠结肠炎分为四型:①胃肠炎 (或小肠结肠炎)型;②回肠末端 炎、阑尾炎和肠系膜淋巴结炎型; ③结节性红斑与关节炎型(自身免 疫病);④败血症型。
动物源性传染病
动物源性传染病一、动物源性传染病的定义和特点动物源性传染病是指由动物病原体引起的传染病,其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等。
这类传染病具有以下特点:1、传播途径多样化:动物源性传染病可以通过直接接触、间接接触、空气传播等多种途径传播。
2、易感动物种类多:不同种类的动物都可以感染动物源性传染病,这使得防控难度较大。
3、危害程度大:动物源性传染病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都构成了严重威胁,如SARS、禽流感等。
4、防控难度大:由于动物源性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复杂,防控难度较大,需要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防控。
二、常见的动物源性传染病1、狂犬病:由狂犬病毒引起,可通过唾液传播,是一种致命疾病。
2、禽流感:由禽流感病毒引起,可通过空气传播,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都构成了严重威胁。
3、SARS:由SARS冠状病毒引起,可通过飞沫传播,是一种致命疾病。
4、猪流感:由猪流感病毒引起,可通过空气传播,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都构成了威胁。
5、弓形虫病:由弓形虫引起,可通过接触感染,对孕妇和胎儿等特殊人群具有较大危害。
三、动物源性传染病的防控措施1、加强动物疫病的预防和控制:对于动物源性传染病的源头,应该加强动物疫病的预防和控制,从源头上减少动物源性传染病的传播。
2、加强监测和检测:对于动物源性传染病,应该加强监测和检测,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控制疾病的传播。
3、强化卫生习惯和防护意识:公众应该强化卫生习惯和防护意识,如不与动物亲密接触、不食用生肉等,以减少感染动物源性传染病的风险。
4、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对于跨国界的动物源性传染病,应该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疫情的挑战。
动物源性传染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和动物健康的疾病,需要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防控。
我们应该加强监测和检测,提高公众的防护意识,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疫情的挑战。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中的动物福利法律问题研究随着人们对动物福利和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的度不断提高,动物福利法律问题在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其他细菌
放线菌属(P184)
革兰阳性 非抗酸性丝状菌 厌氧或微需氧 硫磺样颗粒 属正常菌群 可引起内源性感染
硫磺样颗粒(sulfur granule)
常寄居在人和动物口腔、上呼吸道、 胃肠道和泌尿生殖道 磺
患者病灶组织和脓样物质中有“硫
样颗粒”,压片
生物学特性
流感嗜血杆菌(P150) (H.influenzae)
革兰阴性小杆菌,多形性 无鞭毛、无芽胞,有毒株有荚膜 生长需要X和V因子(新鲜血液) 巧克力色平板上生长较佳 菌落:灰白色,圆形,光滑 抵抗力:弱 根据荚膜抗原分ABCDEF六型,B型毒力最强
卫星现象
(satellite phenomenon)
或组织切片显
微镜下可见颗
粒呈菊花状
菌落:灰白色蜘蛛状、不规则结节状菌落,
初分离(粗糙)
诺卡菌属
1.需氧 2.含分枝菌酸 3.分布:土壤中,多数:非致病菌 4.致病菌: 星形诺卡菌(N. asteroides) 巴西诺卡菌(N. brasiliensis) 豚鼠诺卡菌(N. caviae)
生物学性状
炭疽芽胞杆菌 枯草芽胞杆菌 蜡样芽胞杆菌
炭疽病 败血症及虹膜炎 食物中毒
炭疽芽胞杆菌(P167) B. anthracis
形态与染色
1.0~1.2μm×3.0~5.0μm 革兰染色阳性 杆状,两端平切 芽胞位于菌体中央,椭 圆形,不膨出 有毒菌株产生荚膜 无鞭毛
培养特性
形态:与以色列放线菌相似 革兰染色:阳性 抗酸染色:阳性 脱色时间延长 阴性(与TB区别) 硫磺样颗粒: 渗出液、痰或脓汁中有时可见淡黄、 红色或黑色小颗粒。
动物源性细菌概述
10/31/2018
第一节 布鲁杆菌
一类人畜(兽)共患病的病原菌 布鲁菌属有4个生物种、19个生物型 对人致病的有 牛布鲁菌(B. abortus,又称流产布鲁菌) 羊布鲁菌(B. melitensis) 猪布鲁菌(B. suis) 犬布鲁菌(B. canis) 在我国流行的主要是羊布鲁菌病,其次为牛布 鲁菌病。
10/31/2018
生物学性状
形态与染色 革兰阴性小球杆菌或短 杆菌,经传代培养后逐 渐变成杆状。 无芽胞、无鞭毛、光滑 型菌株有微荚膜特性与生化反应 专性需氧菌,营养要求高,在普通培养 基中加入血清或肝浸液可促进生长。 大多菌株能分解尿素,产生H2S。 抗原类型:A抗原、M抗原 牛布鲁菌A:M=20:1 羊布鲁菌A:M=1:20 猪布鲁菌A:M=2:1
10/31/2018
学习目标
• • 掌握布鲁杆菌的生物学性状和致病性; 熟悉炭疽芽胞杆菌和鼠疫耶尔森菌的致 病性; 了解炭疽芽胞杆菌和鼠疫耶尔森菌的生 物学性状。
10/31/2018
前 言
以动物作为传染源,引起动物和人类发生人 兽共患病的病原菌,称为动物源性细菌 。 主要动物源性细菌 布鲁菌 炭疽芽胞杆菌 鼠疫耶尔森菌
皮肤炭疽
10/31/2018
第三节 鼠疫耶尔森菌(Y. pestis)
俗称鼠疫杆菌,是鼠疫的病原菌 鼠疫一种自然疫源性烈性传染病,历史上曾 发生过三次世界性大流行 通过鼠蚤的叮咬而传染人类,死亡率极高
10/31/2018
生物学性状
形态与染色 革兰染色阴性 卵圆形短杆状 两端浓染 有荚膜,无鞭毛,无芽胞
10/31/2018
生物学性状
抗原构造 荚膜抗原 抗吞噬,与细菌毒力有关 菌体抗原 与毒力无关,能与特异性抗体发生环状 沉淀反应,称作Ascoli沉淀反应 保护性抗原 是炭疽毒素的组成部分,具有免疫原性
动物源性传染病的全球现状及相关政策
动物源性传染病传播途径及特点
传播途径:通 过直接接触、 空气传播、食 物传播等方式
特点:潜伏期 长、传染性强、
死亡率高
影响因素:气 候变化、人类 活动、动物迁
徙等
防控措施:加 强卫生管理、 疫苗接种、隔
离治疗等
各国应对动物源 性传染病的政策
与措施
章节副标题
国际组织政策与倡议
世界卫生组织 (WHO):制 定全球卫生安全 战略,加强国际 合作,提高全球 卫生安全水平
疫情监测等
动物源性传染病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动物源性传染病 种类繁多,包括 禽流感、猪流感、
疯牛病等
这些疾病可以通 过多种途径传播 给人类,如接触、
呼吸、饮食等
动物源性传染病 可能导致人类出 现发热、咳嗽、 呼吸困难等症状, 严重时可能导致
死亡
动物源性传染病 对全球公共卫生 构成严重威胁, 需要各国政府和 国际组织加强合 作,制定相关政 策和措施,共同 应对这一挑战。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共同 应对全球性的动物源性传染
病威胁
提高公众对动物源性传染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公众对动物 源性传染病的认 识
推广健康生活方 式,减少接触病 原体的机会
加强卫生管理, 提高环境卫生水 平
加强国际合作, 共同应对全球性 动物源性传染病 威胁
感谢观看
果及挑战
章节副标题
动物源性传染病防治政策实施效果评估
政策实施效果:减少动物源性 传染病的发生率
挑战:政策执行不力,监管不 到位
评估方法:通过数据分析和案 例研究进行评估
建议:加强政策宣传,提高公 众意识,加强监管力度
动物源性传染病防治面临的挑战
第二十章-动物源性
生物学性状
形态、染色性: G-小杆菌两端浓染,荚膜(+),鞭毛(-),芽孢(-)。 培养特性: 营养要求:不高、兼性厌氧。 菌落: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细小粘稠菌落、高盐培养 基上呈现多形性,液体培养基中可呈现“钟乳石” 状下沉。 抵抗力: 对理化因素抵抗力弱,但在自然环境中可长期生存。 变异性: 基因组容易发生变异。
阳性
抗原构造 结构抗原 荚膜多肽抗原 菌体多糖抗原 保护性抗原(芽孢抗原) 炭疽毒素——三种不同成分蛋白质组成复合毒素
保护性抗原
外毒素
致死因子
单独存在不发挥其活性
水肿因子
三者协同发挥毒素效应
抵抗力很强在室温环境中能存活20年; •对青霉素和碘敏感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致病物质
布鲁氏菌的菌落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流行环节
家畜感染 (隐性感染)
经乳汁、粪、尿排菌
母畜流产
睾丸炎、附睾炎、 乳腺炎、子宫炎
可经完整的皮肤、黏膜
人感染——波浪热 接触 分泌物 污染的畜产品,乳汁、肉 污染的环境
通过
皮肤 黏膜 呼吸道 消化道 眼结膜
感染
致病物质 内毒素
荚膜 侵袭酶
波浪热
在吞噬细胞内成 为胞内寄生菌
炭疽芽胞杆菌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被发现的病原菌, 为芽胞杆菌属主要致病菌
炭疽杆菌
蜡样芽胞杆菌
枯草杆菌
一、生物学特性
形态与染色
G+ 粗大杆菌,为致病菌中最 大者,两端平齐,呈竹节状 排列;有芽胞 有氧条件下形成芽孢(空气 中)、位于菌体中央宽度小 于菌体,椭圆形 有荚膜——本菌特征(其它 芽胞杆菌无荚膜) 无鞭毛
医学微生物学(第七版)
医学微生物学
配套光盘 主 制 编 李 凡 徐志凯 作 丁天兵
第七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目
绪论
细菌学 病毒学 真菌学
录
细菌学
第01章 细菌的形态结构
第16章 动物源性细菌
细菌学
第17章 其他细菌
第18章 放线菌与诺卡菌
第19章 支原体
第20章 立克次体
第21章 衣原体 第22章 螺旋体
病毒学
第23章 病毒基本性状
第24章 病毒感染和免疫 第25章 病毒感染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第26章 呼吸道病毒 第27章 肠道病毒
第02章 细菌的生理
第03章 消毒灭菌与生物安全 第04章 噬菌体 第05章 细菌的遗传变异 第06章 细菌耐药性 第07章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第08章 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细菌学
第09章 球菌
第10章 肠杆菌科
第11章 弧菌14章 分枝杆菌属 第15章 嗜血杆菌属
第28章 急性胃肠炎病毒
第29章 肝炎病毒 第30章 虫媒病毒
病毒学
第31章 出血热病毒 第32章 疱疹病毒 第33章 反转录病毒
第34章 其他病毒
第35章 朊粒
真菌学
第36章 真菌学总论
第37章 主要病原性真菌
丁天兵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用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第01章细菌的形态结构第02章细菌的生理第03章消毒灭菌与生物安全第04章噬菌体第05章细菌的遗传变异第06章细菌耐药性第07章细菌的感染与免疫第08章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第09章球菌第10章肠杆菌科第11章弧菌第12章螺杆菌属第13章厌氧性细菌第14章分枝杆菌属第15章嗜血杆菌属第16章动物源性细菌第17章其他细菌第18章放线菌与诺卡菌第19章支原体第20章立克次体第21章衣原体第22章螺旋体第23章病毒基本性状第24章病毒感染和免疫第25章病毒感染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第26章呼吸道病毒第27章肠道病毒第28章急性胃肠炎病毒第29章肝炎病毒第30章虫媒病毒第31章出血热病毒第32章疱疹病毒第33章反转录病毒第34章其他病毒第35章第36章真菌学总论第37章主要病原性真菌
其他细菌
百日咳鲍特菌
B. pertussis
1906年,比利时细菌学家和免疫学家Jules Bordet和 Octave Gengou首次分离出白日咳鲍特菌。
1919年,Bordet因在补体发面出色的工作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 百日咳鲍特菌俗称白日咳杆菌
* 人类百日咳因病程较长而得名
* 咳嗽呈阵发性或痉挛性 * 百日咳主要威胁:肺部继发感染
分离培养 直接荧光试验 ELISA,RIA,乳胶凝集 PCR 间接免疫荧光
四、治疗 首选红霉素
第四节
假单胞菌属
* 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位于变形菌门、γ-变形菌纲、
假单胞菌目、假单胞菌科。
* 一群G-杆菌
* 与人类关系密切的有: 铜绿假单胞菌(P.aeruginosa) 荧光假单胞菌(P.fluorescens) 类鼻疽假单胞菌(P. Pseudomallei)
心内膜炎、脓胸,也可引起菌血症、败 血症及引起婴儿严重的流行性腹泻
* 医源性感染
3. 免疫性
* 中性粒细胞的吞噬作用 * 分泌型IgA的黏膜表面免疫作用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标本
1.炎性分泌物、脓液、血液、脑脊液 2. 医院病区或手术室的物品、医疗
器材
鉴定
1.菌落特征 2.色素 3.生化反应
预防
1.伤口、手术器械等严格消毒 2.疫苗:OEP疫苗
4. 抗原结构及抵抗力
K抗原:菌体表面成分,又称凝集原, 包括凝集因子1~6
O抗原:菌体抗原
抵抗力较弱,日光直射(1 h)、加热 (56℃、30 min)可杀死细菌。
二、流行病学特征
* 传染源: 早期病人、带菌者 * 传播途径:飞沫传播 * 易感人群:儿童
动物源性细菌复习题
动物源性细菌复习题一、选择题A型题1.下列哪种细菌是动物源性细菌A.结核杆菌B.产气荚膜梭菌C.炭疽杆菌D.霍乱弧菌E.伤寒杆菌2.下列哪项是需氧芽胞杆菌A.炭疽杆菌B.产气荚膜杆菌C.肉毒杆菌D.破伤风杆菌E.脆弱类杆菌3.感染动物后引起母畜流产的病原是A.布氏杆菌B.炭疽杆菌C.鼠疫杆菌D.钩端螺旋体E.立克次体4.在厌氧环境中不能形成芽胞的是A肉毒梭菌B产气荚膜梭菌C膜梭菌D炭疽芽胞杆菌E破伤风梭菌5.下列除哪项外,都能引起人与动物共患病A.布氏杆菌B.炭疽杆菌C.鼠疫杆菌D.立克次体E.淋球菌6.下列归属于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的是A白喉B霍乱C结核D细菌性痢疾E鼠疫7.下列那种细菌感染后免疫为带菌免疫A.布氏杆菌B.肺炎链球菌C.淋球菌D.鼠疫杆菌E.炭疽芽胞杆菌8.人类历史上第一被发现的病原菌是A.痢疾杆菌B.布氏杆菌C.炭疽芽孢杆菌D.霍乱弧菌E.鼠疫杆菌9.阿氏试验(Ascoli test)用于哪种感染的诊断A.炭疽B.鼠疫C.布氏杆菌病D.结核E.麻风10.下列哪项不是炭疽杆菌的感染途径A.经皮肤感染B.经呼吸道感染C.经消化道感染D.多种途径感染E.经血感染11.炭疽芽胞杆菌对人体损害多见于A肺炭疽B肠炭疽C炭疽性脑膜炎D皮肤炭疽E败血症12.与炭疽芽胞杆菌毒力相关的主要是A芽胞B荚膜C内毒素D荚膜和炭疽毒素E致死因子13.控制炭疽芽胞杆菌毒力产生的基础是A质粒B溶原性噬菌体C转座子D启动子E染色体14.青霉素串珠试验在那种需氧芽孢杆菌为阳性A.腊样芽孢杆菌B.炭疽芽孢杆菌C.地衣芽孢杆菌D.多粘芽孢杆菌E.球型芽孢杆菌15.关于炭疽芽孢杆菌的形态学特征,错误的是A.致病菌中最大的细菌B.两端平切,竹节状排列,革兰氏阳性大杆菌C.荚膜D.鞭毛E.芽孢16.炭疽芽胞杆菌的鉴定试验还可选用A芽胞染色B革兰染色C青霉素串珠试验D抗酸染色E荚膜染色17.可能通过皮肤接触感染A.炭疽杆菌B.蜡样杆菌C.破伤风梭菌D.鼠疫杆菌E.肉毒杆菌18.用特异性抗体与少量染料在玻片上鉴定细菌抗原结构的方法是A.Ascoli试验B. 青霉素串珠试验C.荚膜肿胀试验D. 抗人球蛋白试验E. 锡克试验19.导致炭疽病死亡的原因是A. 荚膜B. 菌体抗原C. 内毒素D. 炭疽毒素E. 肠毒素20.在我国流行的布氏菌主要是A猪布氏菌B牛布氏菌C羊布氏菌D犬布氏菌E绵羊布氏菌21.与布氏菌毒力相关的主要是A荚膜B内毒素C外毒素D内毒素和侵袭性酶E透明质酸酶22.对布氏菌病的防治原则重点是A对疫区人群普通预防接种B对病人和病畜治疗C对畜群普通预防接种D焚烧或深埋病畜正切断传播途径23.波浪热是下列那细菌的临床表现A.绿脓杆菌B.结核杆菌C.鼠疫杆菌D.伤寒杆菌E.布氏杆菌24.关于布鲁菌的培养特性正确的是A.兼性厌氧B.最适生长温度26-28℃C.最适PH7.2-7.6D.营养要求不高E.初次分离培养需5%-10%CO225.下列那种方法可用于鉴别羊、猪和牛等布鲁菌A.初次分离培养需5%-10%的CO2 B.是否分解乳糖C.菌体A抗原与M抗原的比例D.是否分解葡萄糖E.血琼脂平板是否溶血26.布鲁菌感染人体导致波浪热是因为A.内毒素的释放B.细菌入血C.反复发生的菌血症D.迟发型超敏反应的结果E.巨噬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的作用27.布氏菌引起的疾病是A波状热B肠热症C猩红热D炭疽E流行性出血热28. 分离布氏杆菌最常用的标本是A.尿B.粪便C.乳汁D.血液E.关节渗出液29.布氏杆菌病早期诊断方法A. Ascoli试验B. 青霉素串珠试验C.荚膜肿胀试验B. D. 抗人球蛋白试验E. 锡克试验30.鼠疫的主要传播媒介是A鼠B鼠蚤C鼠虱D蚊E蜱31.与鼠疫耶氏菌毒力无关的是A Fl抗原B V/W抗原C外膜蛋白D鼠毒素E芽胞32.有关鼠疫耶氏菌描述错误的是A革兰阳性的芽胞杆菌B革兰阴性有荚膜C由质粒编码产生鼠毒素D可通过鼠蚤的叮咬而传给人类E可引起人类患腺鼠疫等疾病33.鼠疫杆菌在细菌分类上属于哪个科A.链球菌科B.肠杆菌科C.奈瑟菌属D.棒状杆菌科E.鲍特菌科34.“钟乳石”征是用于形容A.大肠杆菌B.炭疽杆菌C.鼠疫杆菌D.布鲁氏菌E.绿脓杆菌35.鼠疫杆菌毒力物质中,作用于机体血管系统,引起不可逆休克死亡的是A.内毒素B.F1抗原C.V/W抗原D.鼠毒素E.肠毒素36.对鼠疫作微生物学诊断时,不采用的标本是A淋巴结穿刺液B痰 C ak液D粪便E尸体肺、淋巴结37.控制和消灭鼠疫的关键措施是A对鼠疫病人早期诊断和治疗B疫区人群普遍接种活菌疫苗C灭鼠灭蚤D疫区的流行病学监测E疫区的现场消毒和隔离38.鼠疫从体内清除病原菌主要依靠A.溶菌酶B.调理素C.杀菌素D.抗体E.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39.“黑死病”是用于形容那一细菌感染的临床表现A. 炭疽芽胞杆菌B. 麻风杆菌C. 布鲁氏菌D. 钩端螺旋体E. 鼠疫杆菌40.储存宿主是啮齿类动物的细菌是A.霍乱弧菌B.炭疽杆菌C.结核杆菌D.鼠疫杆菌E.布氏杆菌X型题1.鼠疫耶氏菌的主要致病因素有A芽胞B鼠毒素C痉挛毒素D V/W抗原2.炭疽芽胞杆菌的主要致病因素有A透明质酸酶B炭疽毒素C荚膜D肠毒素3.炭疽毒素的组成不包括A外膜蛋白B菌体多糖抗原C保护性抗原D致死因子4. 大部分细菌有毒株形成S型菌落,而少数细菌有毒株形成R型菌落,它们包括A. 炭疽芽胞杆菌B. 结核杆菌C. 鼠疫杆菌D. 肺炎链球菌E. 金黄色葡萄球菌5. 关于布鲁氏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革兰氏阳性短杆菌B. 引起母畜流产C. 引起波状热D. 我国以牛布氏杆菌为多见E. 感染后形成带菌免疫6. 布氏杆菌致病物质包括A. 外毒素B. 内毒素C. 芽胞D. 透明质酸酶E. 荚膜7. 布氏杆菌感染人类可通过下列那种途径A. 皮肤B. 呼吸道C. 消化道D. 眼结膜E. 血液8. 诊断炭疽病一般取那种标本A. 痰B. 粪便C. 水疱内容物D. 尿E. 血液9. 炭疽减毒活疫苗的接种对象为A. 2-10岁儿童B. 牧民C. 疫区毛纺工人D. 兽医师E. 皮革工人10. 鼠疫杆菌抗原成分包括A. 脂多糖O抗原B. F1抗原C. V/W抗原D. 外膜蛋白E. 鼠毒素11.人类鼠疫包括那些临床类型A. 腺鼠疫B. 肺鼠疫C. 肾鼠疫D. 败血症鼠疫E. 肠鼠疫二、填空题1.布氏杆菌感染动物主要引起___________,感染人类可导致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9章其他细菌动物源性
炭疽芽胞杆菌
(Bcillus anthracis)
俗称炭疽杆菌 引起动物和人类炭疽病 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被发现的病原菌
(1876年,Koch分离) 致病性强,病死率高 是危害性最大的生物战剂之一 近年来,疫情时有发生
5%石炭酸5天 干燥土壤、皮毛中存活
数年至几十年
对青霉素等敏感
第29章其他细菌动物源性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 致病物质
荚膜
抗吞噬,有利于细菌在组织内繁殖扩散
炭疽毒素
保护性抗原、致死因子、水肿因子
2.所致疾病 炭疽 (Anthrax ) 传染源:患病食草动物及其制品或被污染物 传播途径:接触-皮肤粘膜
毁或深埋2m以下
特异性预防
减毒活疫苗 疫区工人
治疗以青霉素为主
第29章其他细菌动物源性
第五节 布鲁氏菌属
(B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ucella)
一类人畜共患传染病的病原菌 人 波浪热 畜 流产
对人致病的有 牛布鲁菌 (B.abortus) 羊布鲁杆菌(B.melitensis) 猪布鲁杆菌(B.suis) 犬布鲁杆菌(B.canis )
绝迹 但是,1991~2000年我国发生人间鼠疫487例,死亡47例 鼠疫仍然威胁着人类
第29章其他细菌动物源性
一、生物学特性
(Wayson 染色)
形态与染色
G-短杆菌、两端浓染、有荚膜 可呈多形性
培养特性
浑浊 24h 沉淀 48h 菌膜(呈“钟乳石”状下沉) 27-30℃
抵抗力较弱
第29章其他细菌动物源性
一、生物学性状
形态与染色
致病菌中最大的G+粗大杆菌,两端平切、排列呈 竹节状、有荚膜
芽胞在有氧条件下形成,呈椭圆形,位于菌体中央
第29章其他细菌动物源性
培养特性
炭疽芽胞杆菌的菌落
灰白色粗糙型菌落,边 缘不整齐-卷发状
有毒株在血平板上产生 荚膜,为粘液性菌落
抵抗力很强
3.免疫性
感染后可获得持久性免疫力
第29章其他细菌动物源性
三、微生物学检查
采标本注意:严禁宰杀食用病死家畜
严禁在无防护条件下剖检病体
直接涂片镜检(荚膜、竹节状) 分离培养与鉴定(菌落形态、串珠试验等) 血清学试验
第29章其他细菌动物源性
四、防治原则
家畜感染的防治和牧场的卫生防护
严格隔离或处死深埋 严禁现场剖检取材,死畜剥皮或煮食,必经焚
临床类型
腺鼠疫:严重的淋巴结炎,使受累淋巴结肿大、 出血和坏死
肺鼠疫:患者表现出严重的支气管肺炎症状 多在2~4天内死亡
孕期动物易感 胎盘-赤藓醇
第29章其他细菌动物源性
3.免疫性
有菌免疫
无菌免疫
细胞内寄生-细胞免疫为主
抗体可发挥免疫调理作用-辅助细胞免疫
羊布鲁杆菌能抵抗抗体及吞噬作用—致病 性最强
细胞免疫与Ⅳ型超敏反应同时存在,即免 疫保护及病理损害同时作用---决定病情的
转归
第29章其他细菌动物源性
流行历史
国际 鼠疫杆菌曾引起 3次世界大流行,死亡人数过亿 6世纪;14~17世纪;19末~20世纪初 1994年印度苏拉特市发生鼠疫流行,10天内1000人入 院,50人死亡,200万人口的城市30万人出逃。两周内 向全国蔓延。引起全球极大恐慌
我国 上世纪初在东北发生过举世瞩目的大流行 1900~1949先后有6次较大流行, 之后50年人间鼠疫基本
第29章其他细菌动物源性
鼠疫耶尔森菌菌落
致病性
罪魁祸首:东方鼠蚤
物质 荚膜、鼠毒素、内毒素等
病 鼠疫,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在人群发病前,先有鼠类的发病和流行
传染源:鼠、病人 途 径:鼠蚤、人蚤、呼吸道
鼠-蚤-人 人-人
第29章其他细菌动物源性
第29章其他细菌动物源性
人间--呼吸道传染
第29章其他细菌动物源性
(法国学者Yersin首次分离出故名)
耶尔森菌属有3个种:
假结核耶尔森菌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感染人类引起腹泻
鼠疫耶尔森菌 简称鼠疫杆菌--引起 plague or pesitis
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烈性传染病
因其高致死率被细菌战犯有作细菌武器
日本侵略军在哈尔滨建立细菌工厂,用该菌制造细菌武器
第29章其他细菌动物源性
消化道-食入 呼吸道-吸入
第29章其他细菌动物源性
人炭疽有4 种临床类型:
皮肤炭疽:接触病畜尸体及皮毛感染 坏死-小泡-溃疡--形成特有的中央黑色焦痂
肠炭疽:食入病畜肉类等被污染的食物而感染 全身中毒症状,连续性呕吐、肠麻痹及血便
肺炭疽:吸入含有病菌的尘埃感染 肺炎症状
炭疽败血症-可引起急性出血性脑膜炎-死亡率极高
第29章其他细菌动物源性
一、生物学形状
形态与染色
G-小球杆菌或短杆菌 柯氏染色—布鲁菌呈红色
其它菌为绿色
培养特性
需氧菌 营养要求较高
抵抗力--较强
在土壤、毛皮、病畜的脏器和分泌物、肉和乳制品中可 生存数周至数月 第29章其他细菌动物源性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自然宿主:羊、牛、猪 致病物质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标本
血液 分离培养与鉴定
双相肝浸液培养基 血清学试验及皮肤试验
第29章其他细菌动物源性
四、防治原则
控制和消灭家畜布鲁菌病 切断传播途径-奶、肉及其制品消毒 免疫接种
减毒活疫苗
抗生素治疗
第29章其他细菌动物源性
第三节 鼠疫耶尔森菌
Yersinia pestis
内毒素 荚膜与侵袭酶
感染途径
人主要通过接触病畜及其分泌物或接触被污染的 畜产品经皮肤、粘膜、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感 染
第29章其他细菌动物源性
2.所致疾病
人类 —波浪热 “布病”
1~6周的潜伏期 细胞内寄生菌 反复形成菌血症及内毒素
血症 发热呈波浪型,故名 慢性病变:肝脾肿大
感染家畜-母畜流产
第二十九章
第四、五、六、七、八节
动物源性细菌 自然疫源性疾病 人畜共患病原体
第29章其他细菌动物源性
动物源性细菌主要有:
布鲁菌属 炭疽芽胞杆菌 鼠疫耶尔森氏菌
学习重点
三种动物源性细菌的 形态、
致病性、
防治原则
第四节 炭疽芽胞杆菌
芽胞杆菌属(Bacillus)的特点
需氧,有芽胞,革兰阳性大杆菌 多数为非致病菌 少数为致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