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版新生儿科健全感染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医院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医院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医院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医院新生儿科是专门为新生儿提供医疗服务的科室,由于新生儿免疫力低下,容易受到感染的影响,因此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感染管理制度对于保障新生儿的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制定医院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以确保新生儿的安全和健康。

二、管理目标1. 减少新生儿感染发生率;2. 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防控意识和能力;3. 严格执行感染防控措施,保障新生儿的安全和健康。

三、管理内容1. 感染防控培训为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防控意识和能力,医院应定期组织新生儿科医务人员参加感染防控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感染防控基础知识、手卫生、消毒灭菌、个人防护装备的正确使用等。

医务人员需通过培训并考核合格方可上岗。

2. 感染监测与报告医院应建立完善的感染监测与报告制度,对新生儿科的感染情况进行定期监测和统计,并及时向医务部门报告。

监测内容包括感染发生率、感染病例种类、感染病原体等。

通过监测和报告,可以及时发现感染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3. 感染预防措施(1)手卫生医务人员在接触新生儿前后必须进行手卫生,采用洗手液或手消毒剂进行彻底洗手或消毒。

手卫生的正确操作流程应进行培训,并在相关区域设置明显的手卫生提示标识。

(2)消毒灭菌医院应建立完善的消毒灭菌管理制度,确保医疗设备、器具、床单、衣物等物品的有效消毒灭菌。

医务人员必须按照规定的消毒程序进行操作,并记录消毒灭菌的时间、方式和结果。

(3)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医务人员在接触新生儿时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口罩、帽子、手套、防护服等。

个人防护装备应符合相关标准,佩戴前必须进行检查和消毒。

4. 感染病例的处理一旦发现新生儿感染病例,医院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病例的处理包括隔离患儿、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对接触患儿的医务人员进行健康监测等。

医院还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病例,并进行溯源调查,找出感染原因并加以解决。

5. 宣传教育医院应加强新生儿感染防控宣传教育工作,向患者及其家属普及感染防控知识,提高他们的自我防护意识。

医院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医院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医院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标题:医院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引言概述:医院新生儿科是一个重要的医疗部门,负责照顾刚出生的婴儿,保障他们的健康和安全。

然而,由于新生儿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他们容易感染各种疾病。

因此,医院新生儿科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医院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

一、制定感染管理政策1.1明确感染管理的责任部门和人员:医院新生儿科应当指定专门的感染管理小组,包括医生、护士和卫生员等,负责制定和执行感染管理政策。

1.2建立感染管理制度:医院新生儿科应当建立完善的感染管理制度,包括感染监测、报告、处置和预防等方面的规定。

1.3定期评估和更新感染管理政策:医院新生儿科应当定期评估感染管理政策的执行情况,及时更新和完善政策内容,确保其符合最新的医学标准和法规要求。

二、加强医院环境清洁2.1保持医院环境清洁整洁:医院新生儿科应当加强对医院环境的清洁和消毒工作,定期对病房、设备和用具进行消毒处理,确保环境卫生符合卫生标准。

2.2严格控制医院感染源:医院新生儿科应当加强对医院感染源的控制,包括对患者、家属、医务人员和访客等人员的健康监测和管理。

2.3加强医院环境监测:医院新生儿科应当建立环境监测制度,定期对医院环境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环境污染问题。

三、加强医护人员感染控制3.1医护人员健康管理:医院新生儿科应当对医护人员进行健康监测和管理,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和职业暴露评估,确保医护人员身体健康。

3.2加强医护人员感染控制培训:医院新生儿科应当加强对医护人员的感染控制培训,提高其对感染管理政策和操作规程的理解和执行能力。

3.3建立医护人员感染控制档案:医院新生儿科应当建立医护人员感染控制档案,记录医护人员的健康状况、职业暴露史和感染控制培训情况等信息,为感染管理提供依据。

四、加强患者感染预防4.1患者健康评估:医院新生儿科应当对患者进行健康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患者的感染风险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感染预防方案。

新生儿病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新生儿病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新生儿病医院的感染管理工作,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和传播,保障新生儿及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与管理1. 成立医院感染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2. 设立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负责日常感染管理工作,包括监测、培训、督导、评估等。

3. 各科室设立感染管理小组,负责本科室的感染管理工作。

三、人员管理1. 医务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严格执行各项感染管理制度。

2. 医务人员应定期参加医院感染管理培训,提高感染防控意识和能力。

3. 新入职医务人员应进行医院感染管理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4. 医务人员发生医院感染,应及时报告并配合调查处理。

四、环境与设施管理1. 新生儿病医院应具备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 医院应定期对病房、洗手间、走廊等区域进行清洁、消毒。

3. 医院应配备充足的消毒剂、防护用品等,确保医务人员和新生儿的安全。

4. 医院应定期对医疗设备、器械进行清洗、消毒、灭菌。

五、感染监测与报告1. 医院应建立健全感染监测体系,对新生儿及医务人员进行感染监测。

2. 医务人员发现新生儿疑似感染病例,应及时报告并采取隔离措施。

3. 医院应定期对感染病例进行统计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4. 医院应按要求报告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六、消毒与隔离1. 医院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感染传播。

2. 医务人员接触新生儿前应洗手、戴口罩、穿隔离衣等。

3. 医院应定期对环境、物品、器械等进行消毒。

4. 隔离新生儿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防止交叉感染。

七、宣传教育与培训1. 医院应定期开展医院感染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医务人员和新生儿家属的防控意识。

2. 医院应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感染管理培训,提高感染防控能力。

八、附则1. 本制度由医院感染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医院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医院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医院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引言新生儿科是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但由于新生儿免疫系统尚未彻底发育,易受感染,因此需要建立科学的感染管理制度,确保新生儿的安全与健康。

本文旨在制定医院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以保障新生儿的生命安全。

二、目的与范围1. 目的:确保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新生儿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2. 范围:适合于医院新生儿科的所有工作人员,包括医生、护士、清洁人员等。

三、责任与义务1. 新生儿科主任负责制定和实施感染管理制度,并组织相关培训。

2. 医生、护士等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感染管理制度,做好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

3. 清洁人员负责医院环境的清洁与消毒工作,确保环境卫生。

四、感染预防与控制1. 手卫生:医务人员在接触新生儿先后必须进行手卫生,包括洗手、消毒等。

2. 隔离措施:对于有传染性疾病的新生儿,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避免交叉感染。

3. 感染监测:建立感染监测系统,定期对新生儿科进行感染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事件。

4. 感染防控培训: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进行感染防控培训,提高他们的感染管理意识和操作技能。

五、环境卫生管理1. 病房清洁:病房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保持环境清洁、无菌。

2. 床上用品管理:床上用品应定期更换和清洗,确保新生儿的卫生与舒适。

3. 空气质量管理:医院应定期检测新生儿科的空气质量,确保空气无菌。

六、医疗器械管理1. 医疗器械消毒:医疗器械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消毒,确保器械的无菌。

2. 医疗器械维护:医疗器械应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七、感染事件处理1. 发现感染事件后,应即将采取相应的措施,包括隔离患儿、进行感染监测等。

2. 对于感染事件的调查和处理,应按照像关规定进行,包括报告、记录等。

八、质量评估与改进1. 定期进行感染管理工作的质量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2. 建立感染管理工作的反馈机制,接受患者及家属的意见和建议。

医院新生儿科感染管理制度

医院新生儿科感染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新生儿科患者及工作人员的健康安全,预防与控制新生儿科感染,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二、人员管理1. 新生儿科工作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定期参加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提高感染防控意识。

2. 工作人员入室前应严格洗手、消毒、更衣,操作前必须进行卫生洗手,指甲不过肉际,不戴戒指、手表等饰物。

3. 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检,凡有皮肤化脓、各型肝炎、呼吸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者,应暂时调离本岗位。

4. 护理人员为每一个婴儿洗澡前后应用肥皂及流动水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液。

5. 工作人员应保持个人卫生,不随意触摸面部、眼睛等敏感部位。

三、环境管理1. 室内空气新鲜,布局合理,各区域划分明确,保持清洁、通风。

2. 每月对空气、物表、新生儿物品及工作人员手进行细菌学监测,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

3. 每日定时对空气进行常规紫外线消毒、开窗通风,地面、物体表面等进行清洁或消毒,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新生儿洗澡台、护理台、体重秤、洗澡盆、游泳设施、门、桌、椅台面等内部设施。

4. 新生儿抚触台上双面中单应每日一换,并有记录。

5. 定期对墙壁、天花板等进行清洗和消毒。

四、消毒隔离制度1. 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原则和操作规范。

2. 沐浴时先洗正常新生儿,再洗感染新生儿。

3. 婴儿用的眼药水、粉扑、油膏、浴巾、柔湿巾、治疗护理用品等应一婴一用,避免交叉使用。

隔离婴儿用具单独使用,并采取双消毒措施。

4. 新生儿沐浴用品如沐浴液、洗发水等应使用一次性产品,防止交叉感染。

5. 对感染新生儿进行隔离治疗,确保其他新生儿及工作人员不受感染。

五、培训与监督1. 定期组织新生儿科工作人员进行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培训,提高防控能力。

2. 对新生儿科感染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3. 对违反感染管理制度的行为,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罚款、停职等处罚。

医院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医院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医院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1.引言新生儿科是医院中最脆弱的患者群体之一,感染对于新生儿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严重的威胁。

为了确保新生儿科的安全和质量,本文将介绍医院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包括感染预防、感染监测和感染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2.感染预防2.1.医院感染预防委员会的成立为了加强新生儿科的感染预防工作,医院设立了专门的感染预防委员会,由院感科、新生儿科、感染科等相关部门的专家组成,负责制定和监督感染预防措施的执行情况。

2.2.感染预防培训医院定期组织新生儿科医护人员进行感染预防培训,包括手卫生、穿戴个人防护用品、清洁消毒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感染预防意识和操作技能。

2.3.患者筛查和隔离医院要求在新生儿入院时进行感染风险评估,并进行必要的感染标本采集和检测。

对于高危患者,医院将采取隔离措施,防止感染的传播。

3.感染监测3.1.感染监测指标医院制定了新生儿科感染监测指标,包括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病原菌分布等方面的指标,用于评估感染控制措施的效果和监测感染的趋势。

3.2.感染监测流程医院要求新生儿科医护人员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感染监测工作,包括感染标本采集、标本送检、病原菌分离鉴定等环节,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感染控制4.1.手卫生医院要求新生儿科医护人员在接触患儿前后必须进行手卫生,包括洗手和使用手消毒剂。

医院提供必要的手卫生设施和消毒用品,并定期进行手卫生操作的培训和考核。

4.2.环境清洁和消毒医院要求对新生儿科的环境进行定期的清洁和消毒,特别是对高风险区域和设备进行重点清洁和消毒,确保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4.3.器械和设备管理医院要求对新生儿科使用的器械和设备进行严格的管理,包括清洗、消毒和定期维护等方面的工作,确保器械和设备的安全和有效性。

4.4.感染控制措施执行监督医院设立了感染控制巡查组,定期对新生儿科的感染控制措施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感染控制措施的有效实施。

医院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医院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医院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医院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背景和目的新生儿科是医院中最脆弱的患者群体之一,感染管理对于保障新生儿的健康至关重要。

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医院新生儿科感染管理工作,提高感染控制水平,减少感染发生率,确保新生儿的安全和健康。

二、适合范围本制度适合于医院内所有相关部门、医务人员以及与新生儿相关的其他工作人员。

三、责任分工1. 医院管理层负责制定感染管理相关政策和制度,确保其有效实施。

2. 新生儿科负责制定具体的感染管理方案和操作规程,指导医务人员执行。

3. 医务人员应严格按照感染管理制度执行,并及时上报感染情况。

四、感染监测与报告1. 医院应建立完善的新生儿感染监测系统,及时采集和统计感染相关数据。

2. 医务人员应定期进行感染监测,发现感染病例应及时报告给新生儿科负责人。

3. 新生儿科负责人应将感染报告情况及时上报给医院感染管理部门。

五、感染预防措施1. 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手卫生规范,包括洗手、戴手套等。

2. 新生儿科应定期进行环境清洁和消毒,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

3. 医务人员应定期接受感染控制知识培训,提高自身感染控制能力。

4. 医院应加强对医疗器械的管理,确保其清洁、消毒和灭菌。

六、感染管理1. 对于感染病例,医务人员应及时进行隔离和治疗,防止感染扩散。

2. 医务人员应定期对新生儿进行感染风险评估,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3. 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抗生素使用规范,避免滥用和不当使用抗生素。

4. 医务人员应加强对新生儿家属的健康教育,提高其感染防控意识。

七、感染事件处理1. 对于感染事件,医务人员应及时进行调查和分析,找出感染原因。

2. 医务人员应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防止类似感染事件再次发生。

3. 医务人员应及时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感染事件的原因和处理措施。

八、培训和评估1. 医院应定期组织感染控制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管理能力。

2. 新生儿科负责人应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感染管理工作的评估和考核。

医院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医院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医院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新生儿科是医院中一个特殊的科室,负责接收和治疗0-28天内的新生儿。

由于新生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彻底发育,他们更容易受到感染的威胁。

因此,为了保障新生儿的健康和安全,医院制定了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二、目的该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防控工作,减少新生儿感染的发生率,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

三、管理责任1. 医院管理层负责制定和修订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并确保其有效实施。

2. 新生儿科主任负责组织实施该制度,并监督医务人员的遵守情况。

3. 医务人员要严格按照制度要求进行操作,并及时上报感染病例和异常情况。

四、感染预防1. 新生儿科医务人员必须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包括勤洗手、穿戴干净的工作服、佩戴口罩等。

2. 所有进入新生儿科的人员必须进行手部消毒,且不得携带任何可能引起感染的物品。

3. 新生儿科的工作区域必须保持清洁整洁,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工作。

4. 医院要建立健全的感染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和报告感染病例,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五、感染控制1. 感染病例的隔离:对于已经感染的新生儿,要即将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病原体传播给其他健康的新生儿。

2. 感染病例的追踪:对于感染病例的病原体,要进行追踪调查,找出感染源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3. 使用消毒杀菌剂:对于新生儿科使用的器械、设备和床上用品,要定期进行消毒杀菌处理,确保其安全无菌。

4. 医务人员的培训:医院要定期组织新生儿科医务人员进行感染控制培训,提高他们的防控意识和操作技能。

六、感染监测与报告1. 医院要建立健全的感染监测系统,对新生儿科的感染情况进行定期监测和报告。

2. 感染监测的内容包括感染病例数、感染发生率、感染病原体种类等。

3. 医院要及时上报感染病例和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七、制度评估与改进1. 医院要定期对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进行评估,确保其有效性和可行性。

2. 根据评估结果,医院要及时修订和改进该制度,以适应医疗技术和管理的发展需求。

医院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医院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医院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概述新生儿科是医院中一个非常特殊的科室,由于新生儿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抵抗能力较弱,因此容易感染。

为了保障新生儿患者的安全,我们制定了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二、目的这个制度的目的是降低新生儿感染的发生率以及传播风险,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并确保医务人员在工作中遵守感染控制措施,减少医院内感染的发生和传播。

三、职责与义务1.医院管理层:负责制定和完善感染管理制度,并监督执行情况;2.新生儿科医师和护士:负责按照医院的感染管理制度工作,定期参加相关培训,并将培训内容应用于实际工作中;3.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科:负责监测感染情况、分析感染原因、采取相应的感染控制措施,并就感染管理制度提供建议;4.新生儿家属:配合医院的感染管理措施,接受相关教育,积极参与感染预防工作。

四、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具体要求1.准入与排除(1)新生儿及其家属必须按要求进行登记和核对个人信息;(2)接入新生儿的家属必须在进入科室前洗手,并佩戴口罩;(3)有传染病史或症状的家属以及带有传染病的新生儿不得进入科室。

2.感染控制措施(1)医务人员必须定期接受感染控制培训,并按规定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2)手卫生:医务人员在接触每位新生儿前都必须正确洗手,并鼓励家属在接触新生儿前后洗手;(3)消毒措施:科室环境、设备、器材等必须按照规定进行定期消毒,特殊器械必须经过严格的高压蒸汽消毒;(4)隔离措施:根据不同的感染类型和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保护新生儿免受感染。

3.感染控制监测(1)对新生儿科的感染情况进行定期监测,提供感染发生率和感染类型的统计数据;(2)对感染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确定相应的感染控制措施;(3)定期开展感染控制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追究相关责任。

4.感染事件的处理(1)一旦发生感染事件,必须立即上报,并启动感染报告流程,进行调查和分析;(2)对感染原因进行溯源,查明感染路径和传播途径;(3)根据感染事件的严重程度和性质,进行相应的处理和惩罚措施。

版新生儿科健全感染管理制度

版新生儿科健全感染管理制度

版新生儿科健全感染管理制度新生儿科健全感染管理制度一、前言感染是新生儿科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感染的发生不仅给新生儿的健康带来危害,还给医院工作人员的业务和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通过健全感染管理制度,加强预防和控制,将有助于降低感染率和死亡率,提高新生儿的生存质量和医疗服务质量,保证医护工作者安全有效地开展工作。

二、制度目的本制度的制定旨在确保医院新生儿科部门能够对感染问题进行全面、科学、标准化的管理,旨在降低感染率和死亡率,提高新生儿生存质量和医疗服务效率。

三、管理内容1.新生儿人员培训(1)新生儿感染流行病学调查与监测新生儿科工作人员应该确保对新生儿感染病情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并掌握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与监测技术和知识。

(2)新生儿感染预防和控制新生儿科工作人员应该掌握新生儿感染预防和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对感染防护用品的选择和使用有深入的理解。

2.基础设施(1)保持清洁和干燥新生儿科房间应该干燥,保持洁净,周围环境与空气应该清新,设备和器械应该定期消毒和清洗。

(2)标准化器械和设备管理新生儿科应该确保设备、器械的选择和使用符合医疗器械的相关规定。

设备器械的存放和管理应该标准化,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3.操作规范(1)新生儿洗浴和更换尿布新生儿洗浴和更换尿布需要掌握规范的技巧和操作方法,避免对新生儿的感染造成影响。

(2)使用抗生素合理用药新生儿使用抗生素需要符合以下原则:对感染源的确定性清晰,治疗原则的选择正确,用药的方法和剂量是合理的。

4.感染防治(1)新生儿暴露危险因素的筛查应该按照科学、规范的原则对新生儿进行暴露危险因素的筛查工作,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

(2)确立感染防治的流程和方案应该确立科学规范的感染防治的流程和方案,明确责任分工,采取有效、科学的手段和方法。

(3)感染防治的隔离和消毒对感染新生儿必须严格隔离,对洗手和消毒程序要严格执行和管理,保证感染的防治效果。

四、管理流程1.新生儿感染防治管理小组应该组织对其职责进行一个全面、及时严谨的评估,并制定解决方案。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新生儿科医院内所有医务工作者和管理人员,涉及到新生儿感染管理的所有方面。

第三条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应当遵循“预防为主、科学治疗”的原则。

第四条新生儿科医院应当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感染管理教育与培训,提高医务工作者的感染管理意识和操作技能。

第二章感染预防与控制第五条新生儿科医院应当建立健全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按照国家卫生部的有关规定、制定新生儿科医院的具体实施方案。

第六条新生儿科医院应当严格执行消毒灭菌制度,对各类医用器械、手术室、病房和配送区域进行规范和管理,保证常规消毒和彻底消毒的质量和效果。

第七条新生儿科医院应当建立严格的洗手制度,医务人员应当经常进行手洗消毒,对于外出、打喷嚏、接触病人等环节也应当及时、正确地进行手卫生操作。

第八条新生儿科医院应当严格管理医疗废弃物,要进行分类、密闭、集中化处理。

废弃物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上报、登记、监测和处置。

第三章病毒性疾病管理第九条新生儿科医院应当建立严格的病毒性疾病管理制度,针对不同的疾病和患者建立不同的工作流程和防护措施。

第十条新生儿科医院对于病毒性疾病的病人应当进行严格的隔离治疗,对于疑似病人也应当进行隔离、观察和检测。

第十一条新生儿科医院应当建立健全病毒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隔离处置标准,提高医疗水平和治疗效果。

第十二条新生儿科医院应当定期进行病毒性疾病防控和感染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和控制感染病例。

第四章感染控制与报告第十三条新生儿科医院应当建立完整的医院感染控制和报告机制,保证病人和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第十四条新生儿科医院应当及时报告各类感染病例,取得病人、家属和社会的信任和支持。

第十五条新生儿科医院应当根据国家卫生部、地方卫生部、医疗卫生机构等有关规定和要求,做好感染性疾病的登记、排查和统计工作。

医院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医院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医院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引言感染是新生儿科医院管理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对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和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保障新生儿的安全,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医院新生儿科在感染管理方面能够遵循科学、规范的原则,预防和控制感染的发生和传播,保障新生儿的安全和健康。

三、适合范围本制度适合于医院新生儿科的所有医务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和其他相关人员。

四、责任分工1. 医院管理层负责制定和实施感染管理制度,确保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管理。

2. 新生儿科主任负责组织实施感染管理制度,指导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3. 医生负责新生儿的感染风险评估、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4. 护士负责新生儿的感染监测和感染预防措施的执行。

5. 其他相关人员负责配合医生和护士的工作,确保感染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

五、感染预防措施1. 手卫生医务人员在接触新生儿先后必须进行手卫生,包括使用洗手液或者洗手液和水洗手,或者使用合适的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

2. 消毒与无菌操作医务人员在进行操作前必须进行消毒和无菌操作,确保操作区域的无菌状态。

3. 隔离措施对于疑似或者已经感染的新生儿,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单间隔离、呼吸道防护等。

4. 废弃物处理废弃物必须按照医院规定的程序进行分类、包装和处理,确保不会对环境和人员造成污染。

5. 设备和器械的清洁和消毒医疗设备和器械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使用时的安全和无菌状态。

6. 空气质量管理医院必须定期对新生儿科的空气质量进行检测,确保空气中的微生物和颗粒物浓度符合规定的标准。

7. 感染监测与报告医务人员必须定期进行感染监测,并及时报告感染事件,以便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六、感染事件处理1. 感染事件的定义医院将感染事件定义为新生儿科在医疗过程中发生的与医疗操作相关的感染。

2. 感染事件的报告和调查一旦发现感染事件,医务人员必须即将报告并进行调查,确定感染的原因和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医院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医院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医院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引言概述:医院新生儿科是一个重要的医疗部门,负责接待和治疗刚出生的婴儿。

由于新生儿免疫系统尚未彻底发育,他们更容易感染各种疾病。

因此,医院新生儿科的感染管理制度至关重要,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新生儿的健康。

一、感染管理团队1.1 医院新生儿科应设立专门的感染管理团队,由感染科医生、护士和卫生管理人员组成。

1.2 感染管理团队应定期进行感染管理培训,了解最新的感染管理知识和技术,提高对感染管理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1.3 感染管理团队应定期组织感染管理会议,对医院感染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制定相应的感染管理措施。

二、感染预防措施2.1 医院新生儿科应建立严格的洗手制度,医护人员和访客进入病房前必须进行手部消毒。

2.2 新生儿病房应保持干净整洁,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确保环境卫生。

2.3 医院应定期对医疗设备和器械进行消毒和检测,确保设备的安全和卫生。

三、感染监测与报告3.1 医院新生儿科应建立感染监测系统,定期对新生儿感染情况进行监测和报告。

3.2 医院应建立感染报告机制,及时报告医院感染情况,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3.3 感染管理团队应对感染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感染问题,防止感染的扩散。

四、感染控制措施4.1 医院新生儿科应建立感染控制手册,对感染控制措施进行规范和指导。

4.2 医院应定期进行感染控制评估,对感染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控制措施。

4.3 医院应建立感染控制应急预案,对突发感染事件进行及时处理和控制,保障医院新生儿科的安全。

五、感染管理宣教5.1 医院新生儿科应加强感染管理宣教工作,向患者家属和访客宣传感染预防知识。

5.2 医院应定期组织感染管理宣教活动,提高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对感染管理的重视和认识。

5.3 医院应建立感染管理信息发布平台,及时发布感染管理相关信息和知识,提高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的感染管理意识。

结语:医院新生儿科的感染管理制度是保障新生儿健康的重要保障措施。

医院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医院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医院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新生儿科作为医院重要的临床科室之一,在日常工作中,面临着新生儿感染的风险。

为了保障新生儿的安全和健康,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目的本管理制度的目的是规范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减少感染发生的风险,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

三、适合范围本管理制度适合于医院新生儿科的所有医务人员、护理人员以及与新生儿接触的其他工作人员。

四、管理要求1. 医务人员和护理人员应定期参加感染控制培训,了解新生儿感染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 医院应建立完善的感染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时发现和报告新生儿感染病例。

3. 新生儿科医院应制定并执行感染预防与控制方案,包括手卫生、消毒灭菌、环境清洁等方面的措施。

4. 医院应配备充足的洗手设施和消毒用品,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5. 医务人员和护理人员在接触新生儿前应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口罩、手套、帽子等,避免交叉感染。

6. 医院应定期对新生儿科的环境进行清洁和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预防感染的传播。

7. 医院应建立新生儿感染的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时发现和报告感染病例,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8. 医院应加强对新生儿家属的教育,提高其对感染预防的意识和知识,减少感染的发生。

五、责任分工1.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并监督执行情况。

2. 新生儿科负责制定并执行感染预防与控制方案,负责监测和报告感染病例。

3. 医务人员和护理人员负责按照制度要求进行操作,保证感染预防措施的有效实施。

六、监督与评估1.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定期对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和监督。

2. 医院应定期进行新生儿感染的监测和报告,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病例。

3. 医院应建立感染事件报告和处理的制度,及时处理感染事件,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七、处罚措施对于违反本管理制度的医务人员和护理人员,医院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罚,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解聘等。

医院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医院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医院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引言感染是医院新生儿科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对新生儿的生命健康和医疗质量产生重大影响。

为了规范新生儿科的感染管理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感染的发生和传播,本文制定了医院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二、目的和适用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医院新生儿科的感染管理工作,确保新生儿科的医疗质量和安全。

适用于医院新生儿科所有工作人员。

三、术语和定义1. 新生儿感染:指新生儿在医院感染了病原体,导致身体出现症状和体征的情况。

2. 感染控制委员会:由医院新生儿科领导和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的专门负责感染管理工作的机构。

四、感染管理职责和要求1. 新生儿科领导1.1. 负责制定和组织实施感染管理制度。

1.2. 指导和监督新生儿科的感染管理工作。

1.3. 负责组织感染控制委员会的工作,并定期召开会议。

2. 医务人员2.1. 具备感染管理知识和技能,遵守感染管理制度。

2.2. 严格执行手卫生和穿戴个人防护用品规范。

2.3. 及时报告和记录新生儿感染情况,配合感染控制委员会开展调查和处理工作。

3. 感染控制委员会3.1. 负责制定感染管理工作计划和标准操作规程。

3.2. 监测新生儿感染发生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控制。

3.3. 组织开展感染预防和控制的培训和教育活动。

3.4. 定期评估和改进感染管理工作。

五、感染管理措施1. 感染监测1.1. 建立新生儿感染监测系统,包括感染指标、监测方法和频率等。

1.2. 对新生儿科的感染情况进行定期统计和分析,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聚集现象。

2. 感染预防2.1. 加强手卫生宣教和培训,确保医务人员正确洗手。

2.2.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确保医疗器械和设备的消毒和灭菌。

2.3. 做好新生儿科的环境清洁和消毒工作,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

2.4. 加强对新生儿家属的宣教,提高家属的感染防控意识。

3. 感染控制3.1. 对发生感染的新生儿及时隔离,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3.2. 对感染源进行有效的控制,包括病原体的消灭和传播途径的切断。

医院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医院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医院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总则
1、本院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宗旨是为了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事故,预防和控制医院内外部的交叉感染,保障患者及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确保患者就诊安全及院内医疗环境的卫生。

2、本院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是根据国家和省市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院内实际情况,编制而成。

二、感染控制组织
1、感染控制组织由院感染控制中心领导,医院领导、新生儿科科室领导、医师、护理人员、护士长等组成。

2、院感染控制中心领导:完成感染控制相关总体计划,协调感染控制组织的工作;
3、新生儿科科室领导:主管新生儿科科室的感染控制工作;
4、医师:实施个体预防措施;
5、护士长:负责科室的日常感染控制工作;
6、护理人员:实施个人预防措施,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

三、感染控制计划
1、清洁消毒计划
(1)病房清洁消毒:定期清洁病房,消毒病床、病房、洗手台、水龙头、洗脸池等;
(2)器械清洗消毒:对使用过的可洗可消毒器械进行清洗消毒处理;(3)密闭容器灭菌:对使用过的可灭菌的密闭容器进行灭菌处理;。

医院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医院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医院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引言新生儿科是医院中一个重要的科室,为了保障新生儿的健康和安全,有效的感染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旨在制定医院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以规范新生儿科的感染管理工作,降低感染发生率,提高医疗质量。

二、目的和适用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明确医院新生儿科感染管理的责任、要求和流程,确保医务人员在工作中严格按照标准操作,预防和控制感染的发生和传播。

适用范围包括医院新生儿科的所有工作人员。

三、管理责任1. 新生儿科主任负责全面领导和监督感染管理工作,并指定感染管理专职人员。

2. 感染管理专职人员负责制定、修改和推广感染管理制度,培训医务人员,收集和分析感染数据,并及时报告上级相关部门。

3. 医务人员要严格遵守感染管理制度,积极参加培训,确保操作规范、科学,及时报告感染病例和异常情况。

四、感染预防措施1. 洗手医务人员在接触新生儿前后必须进行手卫生,使用洗手液或洗手消毒剂,按照正确的手卫生步骤进行洗手。

2. 空气消毒新生儿科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定期进行空气消毒,确保空气质量符合卫生要求。

3. 物品消毒新生儿科使用的器械、设备和床铺等应定期进行消毒,确保无菌状态。

4. 医务人员防护医务人员在接触新生儿时应佩戴洁净的工作服、手套、口罩和帽子等防护用品,避免交叉感染。

5. 感染病例隔离对于已经感染的新生儿,应及时隔离治疗,防止感染扩散。

五、感染监测和报告1. 感染监测医院新生儿科应建立感染监测系统,定期对新生儿进行感染监测,收集感染数据,并进行分析和评估。

2. 感染报告医务人员在发现感染病例或异常情况时,应及时报告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并按照要求填写相关报告表格。

六、培训和教育医院新生儿科应定期组织感染管理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管理意识和操作技能,确保感染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七、质量评估和持续改进医院新生儿科应定期进行感染管理质量评估,通过分析评估结果,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不断提高感染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医院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医院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医院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新生儿科作为医院内重要的医疗科室之一,面临着感染管理的重要任务。

为了确保新生儿患者的安全和健康,医院制定了本《医院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二、目的和适用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和加强医院新生儿科的感染管理工作,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和传播,保障新生儿患者的安全。

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的所有新生儿科工作人员。

三、责任与义务1. 新生儿科主任负责制定和组织实施本制度,并监督新生儿科的感染管理工作。

2. 新生儿科医生和护士应严格遵守感染管理制度,做好手卫生、穿戴防护装备等工作。

3. 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对新生儿科的感染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四、感染预防措施1. 手卫生:新生儿科医生和护士应严格遵守手卫生规范,洗手或使用合适的消毒剂,特别是在接触新生儿前后。

2. 患者筛查:对新生儿患者进行感染风险评估,并进行必要的感染筛查。

3. 防护装备:医务人员应根据工作需要正确佩戴手套、口罩、帽子等防护装备,避免交叉感染。

4. 患者隔离:对于疑似感染的新生儿,应及时进行隔离,防止感染传播。

5. 消毒与清洁:对新生儿科的设备、器械、床铺等进行定期消毒和清洁,确保环境卫生。

五、感染控制措施1. 感染监测:医院感染管理科应定期对新生儿科的感染情况进行监测和统计,并及时报告和分析。

2. 感染报告:新生儿科医务人员应及时报告发现的感染病例,确保信息畅通和及时处理。

3. 感染处置:对于发生感染的新生儿,应根据感染类型和严重程度进行相应的治疗和处置。

4. 教育培训:医院应定期组织感染管理知识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管理水平。

六、质量评估与改进1. 质量评估:医院感染管理科应定期对新生儿科的感染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改进措施:针对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医院应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感染管理水平。

七、附则1. 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医院所有。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如有需要修改,应经医院相关部门批准。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布局流程管理1、应设普通病室、隔离病室、沐浴间、配奶间、奶具清洗问(区)、治疗室及处置室等。

各室分开设置,洁污分开,各类物品消毒符合消毒技术规范要求。

2、新生儿病床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3平方米,床间距不小于1米。

二、人员管理1、工作人员管理:工作人员凡有传染性疾病、流行性感冒、皮肤化脓性疾等暂停与新生儿接触。

严格限制进入新生儿病房人员,进入新生儿病房须更换清洁、专用工作服和工作鞋。

诊疗操作时戴口罩、帽子,必要时戴手套。

禁止未穿工作服随意进入新生儿病室。

2、探视人员管理:新生儿室不设陪护、谢绝探视。

确因病情特殊需要家属进入探视者应严格按要求更衣、戴口罩、换专用鞋并洗手后方可进入。

患流行性感冒或皮肤化脓性疾病者谢绝探视。

三、环境管理1、室内温度保持在22-26℃(足月新生儿22-26℃,早产儿24-28℃),湿度保持在55%-65%。

2、每天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定时使用动态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

每天检查消毒器的运行状况,定期对消毒器进行清洁、维护并记录。

3、桌面等物体表面应保持清洁,每日擦拭,有血液等污染时1000mg/L含氯消毒剂进行局部消毒,作用30-60分钟,再用清洁水擦拭干净。

4、地面每天湿式清扫,保持清洁无尘。

有血液等污染时1000mg/L含氯消毒剂进行局部消毒,作用30-60分钟,再用清水擦拭干净。

所有墙面、角落及天花板至少每月清扫1次,保持清洁无尘。

5、新生儿室应尽可能减少物品摆放,物品的摆放按照无菌、清洁、污染有序分开。

四、手卫生管理1、新生儿病房入口处、病室、治疗室、配奶间、沐浴间、处置室等应配置专用的洗手设施或快速手消毒剂。

2、凡进入新生儿病房及进行各种操作前后洗手或手消毒。

五、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管理1、凡进入无菌组织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标准。

2、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不得重复使用。

3、氧气湿化瓶、呼吸机湿化罐、吸痰瓶应当每日更换清洗消毒。

4、蓝光箱和暖箱应当每日清洁,一人用后一消毒。

同一患儿长期连续使用暖箱和蓝光箱时,应当每周消毒一次,用后终末消毒。

5、接触患儿皮肤、粘膜的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

如雾化吸入器、面罩、体温表、浴巾、浴垫等。

6、新生儿使用的被服、衣物等应当保持清洁,每日更换,污染后随时更换。

患儿出院后床单元终末消毒。

六、各项诊疗护理操作管理1、医务人员在实施各项诊疗护理操作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实施标准预防。

2、每日医生查房应先查新早产患儿再查普通患儿。

3、每日各项操作应先由早产婴开始,隔离患儿最后接受诊疗。

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可疑污染操作时戴手套,操作后应立即脱掉手套并洗手。

4、传染性疾病新生儿应尽快隔离治疗,特殊感染的新生儿应收住隔离室,与正常新生儿隔离,病室或床边应悬挂隔离标识,物品专用,用后严格消毒。

七、配奶与沐浴管理1、配奶间、奶具清洗间分开设置,保持环境清洁;患儿使用后的奶嘴用清水清洗干净,高压消毒;奶瓶由配奶室统一清洗、送供应室高压灭菌;盛放奶瓶的容器每日清洁消毒;一用一更换,保存奶制品的冰箱定期清洁。

奶嘴用无菌镊子夹取。

镊缸4小时更换一次。

2、应保持沐浴间清洁。

沐浴水温控制在38-41℃,防止烫伤。

3、沐浴用品,如沐浴液、洗发液和爽身粉等,取用时应采用非接触式。

4、新生儿使用的眼药水、爽身粉、护臀霜均一婴一用。

5、与早产儿和体重<1000g的新生儿和须保护性隔离的新生儿皮肤接触的毛衫、被套等布类应清洗、灭菌后方可使用八、医院感染的监测按要求对新生室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和环境卫生学监测。

监测结果不合格时,应分析原因并进行整改,如存在严重暴发感染隐患时,应当立即停止收治患儿,并将在院患儿转出。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制度一、按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及时诊断医院感染病例,建立有效的医院感染监测制度,分析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针对导致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实施预防与控制措施。

当出现医院感染散发病例时,经治医师应及时向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人报告,并于24小时内填表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人应在医院感染管理科的指导下,及时组织经治医师、护士查找感染原因,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二、医院应当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和医院感染的暴发,分析感染源、感染途径,采取有效的处理和控制措施,积极救治患者。

三、发现本科室出现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人应立即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医院感染管理科初步核实后于24小时内报告主管院长和医务处,并通报相关部门。

四、主管院长接到报告,应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协助医院感染管理科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与控制工作,并从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予以保证。

五、经调查证实出现医院感染流行时,医院应于24小时内报告卫生局、市疾控中心,同时报市医院感染质控中心。

六、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按《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进行报告。

七、医院经调查证实发生以下情形时,应当于12小时内向所在地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所在地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确认后,应当于24小时内逐级上报至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后,应当在24小时内上报至卫生部:(一)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二)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三)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八、发生以下情形时,应当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进行报告:(一)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二)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三)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九、发生的医院感染属于法定传染病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进行报告和处理。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监测制度一、临床科室感染管理小组必须对本科室住院病人开展医院感染病例监测,以掌握我院医院感染发病特点,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二、医院感染病例由临床主管医生按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进行初步诊断,及时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提高感染病例病原微生物检测率。

三、明确诊断后,由经治医生于24小时内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并且认真填写科内“医院感染病例登记本”。

四、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病例,尚需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进行报告。

五、对疑似医院感染的诊断,主管医生报告科主任,会同该科“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一同讨论,并作进一步的分析及检查,作好讨论记录,讨论后能确定的按本制度第三条的规定进行报告。

六、医院感染管理科根据本院感染病例发病特点、高危因素等每年进行一到两项目标性监测。

七、医院感染管理科及各临床科室监控医生每年联合进行一次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新生儿科感染暴发流行处置及控制措施一、科室发现感染流行时应立即报告科主任、护士长和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

二、立即对病人分区隔离,已感染患儿安置隔离室、新收患儿安置在病区,与已暴露患儿分开安置,诊疗用品分开配置,一切诊疗、护理操作均按隔离要求执行,认真落实洗手制度。

存在严重感染隐患时,应当立即停止接受新患儿,并将在院患儿转出。

三、积极配合医开展流行调查。

四、采样后,组织对室内所有的物体表面、地面、床单位、医疗用品进行全面消毒处理。

五、密切监测发病情况,如有新发病例及时报告。

新生儿科手卫生管理制度一、全科人员人人掌握手卫生概念为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二、经常检查配备合格的手卫生设备和设施,包括洗手池、流动水、干手纸巾、洗手流程图、抗菌洗手液。

生活垃圾桶、必须安装非手触式感应水龙头开关。

三、床头桌配备足够量的快速手消毒剂。

严格手卫生5大指征,禁止将洗手液直接添加到未使用完的储液器中或用水稀释后再继续使用。

四、科室应每季度对手卫生消毒效果进行监测,当怀疑流行暴发与医务人员手有关时,及时进行监测。

不同环境下的手合格标准为:细菌菌落总数:卫生手消毒后细菌总数≤10cfu/ cm2;外科手消毒细菌总数应≤5cfu/ cm2。

五、所有医务人员必须掌握正确的手卫生方法,保证洗手与手消毒效果。

护士长每周三进行手卫生依从性的观察,并及时反馈手卫生依从性的结果,提出分析整改措施六、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应当洗手:1、直接接触患者前后,接触不同患者之间,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接触特殊易感患者前后;2、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之后;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4、进行无菌操作前后,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处理污染物品之后;5、当医务人员的手有可见的污染物或者被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后。

七、医务人员手无可见污染物时,可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八、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时应当进行手消毒:1、检查、治疗、护理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之前;2、接触具有传染性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3、直接为感染患儿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其污物后;九、护士长每月统计手卫生用品包括:干手纸巾、抗菌洗手液、洁肤柔消毒液出入库记录十、护士长每月底进行全科人员洗手正确率的观察和考核十一、医务人员手被感染性物质污染以及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病患者污染物之后,应当先用流动水冲净,然后使用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十二、进行侵入性操作时必须戴无菌手套,戴手套前后必须洗手。

新生儿科医疗废物管理制度一、相关工作人员在医疗废物处理工作中必须做到标准防护。

二、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被医疗废物刺伤、擦伤等伤害时,应当及时报告护士长、医院感染管理科,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并由医院感染管理科登记备案。

医院感染管理科处理后要分析总结经验减少事故的发生。

三、禁止转让、买卖医疗废物,禁止在非收集、非暂存地倾倒、堆放医疗废物,禁止将医疗废物混入其它废物和生活垃圾中。

四、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根据《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对医疗废物实施分类管理,并按照要求及时分类收集医疗废物:五、根据医疗废物的类别,将医疗废物分置于符合《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的标准和警示标识的规定》的包装物或者容器内。

六、在盛装医疗废物前,应当对医疗废物包装物或者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和其它缺陷。

七、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性废物不能混合收集。

少量的药物性废物可以混入感染性废物,但应当在标签上注明。

病理性废物,冰箱低温、防腐暂存。

八、隔离的感染患者或者疑似感染病患者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使用双层包装物,并及时密封。

九、放入包装物或者容器内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不得取出。

十、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者容器的3/4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