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论文:中班幼儿建构水平的提升及其对幼儿空间认知能力的影响——以花园建构主题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幼儿建构水平的提升及其对幼儿空间认知能力的影响
——以花园主题建构活动为例
作者:文客阿D(百度搜索)摘要:本文以幼儿为中心,结合中班幼儿心理与生理特征对幼儿建构活动原则和幼儿建构活动过程进行设计。并以幼儿空间认知能力提升为目的,对幼儿建构过程中幼儿空间观察能力、空间记忆能力、空间想象力和空间思维能力的提升进行分析。希望能为我国幼儿空间认知能力的培养提供参考价值,为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幼儿教育;建构;空间认知能力
近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潜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递减的。若婴儿从一出生就进行潜能激发教育,那他的潜能开发度可以达到100%;若从5岁开始进行,则潜能可开发度为80%;若从10岁开始则仅能开发60%;若放任不管,则仅能开发20%。人类潜能递减原则提出之后,幼儿的潜能开发教育就开始受到关注,加强幼儿潜能激发教育成为现代幼儿教育的热点问题。幼儿建构活动材料丰富多样、搭建方式繁多,将幼儿的空间观察能力、空间记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融会在一起,使幼儿的各项潜能在游戏中不断提升。
一、幼儿建构与空间认知能力
(一)幼儿建构
幼儿建构以幼儿为中心,是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记忆以及
想象力,按照一定的计划或目的来组织、操作建构物体或材料,使之呈现出与现实生活相近的一定的型式或结构的活动。幼儿建构通过多种材料(积木、泥沙、纸箱、社会废旧物等)的搭建(拼接、粘连、接插、垒积、编制、穿、绑等)满足幼儿的表达需求和愿望。
根据幼儿建构的含义和内容,幼儿建构活动具有以下几种特点:(1)是一种象征性的游戏活动,以表征思维为基础,利用建构物作为表征手段,即幼儿在建构游戏中利用建造“建构物”来表征其对周围事物的印象;(2)幼儿通过建构游戏能获得空间想象力、构造结构思维和象征能力;(3)在建构游戏中,幼儿通过表达自己对生活和世界认知、感受和体验,可形象地描述其内心的担忧和冲突、期望和愿望、快乐和困惑等内心真实的感受。
(二)空间认知能力
空间认知能力主要包括空间观察能力、空间记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四个部分。空间观察能力指的是人们对空间物体特征的总结能力。比如看到的颜色是红色还是黑色、线是粗的还是细的;空间记忆能力指的是人们在脑中对某一事物的特征回忆和重构。比如说到太阳,脑海中对其形状、特征的呈现;空间想象力指的是将已知的物品与其他相关的事物特征联想在一起。比如看到桌子可以将其和长方形联系在一起;空间思维能力指的是对空间物体的抽象概况能力。比如对长方体中直角数量的统计。
空间认知能力的四个层次是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其中空间观察能
力和空间记忆能力是基础,空间想象能力是桥梁,空间思维能力是核心。空间观察能力是物体的直观反映过程,不受个体影响,也称为理论阶段;空间记忆和空间想象力是个体信息接收过程,与个体相关,因此也称为感知阶段;空间思维能力是个再利用与创造过程,具有很强的可变性,因此也称为操作阶段。
二、幼儿建构活动的开展原则及过程
(一)幼儿建构活动开展原则
幼儿建构活动的开展要符合幼儿的心理与生理发育特征。4、5岁幼儿年龄较小,空间认知能力水平较低。因此针对4、5岁中班幼儿的建构活动的开展要遵从短时间、多重复的原则。
首先,中班幼儿的专注力和耐力较弱,单次建构活动的开展时间不易过长。中班幼儿的耐心和专注能力较差,若强制性的要求幼儿长时间关注某一特定事物往往效果较差,甚至会因为关注时间过长引起幼儿的负向情绪。所以在进行中班幼儿建构活动时单次的活动时间不易过长。
其次,中班幼儿空间感知能力较差,同一建构主题的重复有利于幼儿空间认知能力的提升。中班幼儿空间观察能力和空间记忆能力都相对较差,幼儿在单次建构活动中从外界获得的信息量较少,因此建构活动的层次性也较低。相反的,同一建构主题的多次重复可以不断深化幼儿的空间观察能力和空间记忆能力,进而提升幼儿的空间认知能力。
(二)幼儿建构活动开展过程
幼儿建构活动的开展主要包括主题确定、材料准备、活动开展和活动总结四个部分。
1、主题确定
中班幼儿的自主意识和独立能力都相对较弱。因此针对中班幼儿特点建构活动的主题由幼儿老师确定。本次组织和开展的幼儿建构活动名称是“花园”。
2、材料准备
中班幼儿的空间逻辑思维能力较弱,因此教师在准备材料时以两种或三种材料为佳。过多的建构材料会分散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花费过多精力在材料认知和材料筛选上,不利于幼儿建构活动的开展。因此本次建构活动准备了两种材料——纸箱和积塑。
3、活动顺序
幼儿建构活动的开展要以幼儿为中心,老师只在旁边进行引导和组织。建构活动的目的是提升幼儿的空间认知能力和非智力能力提升,因此讨论和计划环节必不可少。花园主题中班幼儿建构具体活动顺序如下:
讨论、计划——搭建——整理——讨论、计划——搭建——整理……
(1)计划、讨论
在确定好花园建构主题之后,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讨论和计划。
讨论的目的在于:花园是什么样的?怎么改造?需要什么?怎样
获得?
计划确定内容:如何搭建?怎么进行?怎样分工?
(2)搭建
幼儿在搭建区进行花园搭建与改造,教师在旁边以观察为主。仅当幼儿寻求帮助时,引导解决,其他时间不干涉幼儿建构活动。
(3)整理
一轮活动结束后,引导幼儿整理搭建区。
三、幼儿建构活动对幼儿空间认知能力的影响
空间认知能力贯穿与建构活动全过程。本文在对幼儿建构活动进行结果分析时以空间认知能力四层次为基础,从空间观察能力、空间记忆能力、空间联想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四个层级出发对花园建构主题过程中幼儿的空间认知能力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多次重复建构有利于幼儿空间观察能力的提升
在花园主题搭建过程中,幼儿首先对花园的空间特征和形状进行观察。观察的内容包括花园及内部物品的分布与方位,如前后左右排序、内外结构等等。在幼儿花园建构过程中,中班幼儿观察事物的持续性和概况性与小班幼儿相比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中班幼儿的空间观察能力仍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本次花园建构过程中,通过先后四次花园主题建构活动的重复发现,虽然中班幼儿对空间信息的接纳能力有所提升,但是对复杂事物的认识还较差,需要反复多次的观察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