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神经系统体格检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神经系统的检查,原则上与成人相同,但也存在重要差别。小儿时 期生长发育不成熟,婴幼儿更是神经系统发育的最快速时期。有的表现 如伸直性跖反射,在成人或年长儿属病理性,但在婴幼儿却是一种暂时 的生理现象。临床各种辅助检查中,年龄越小,不同年龄间正常差异也 越大。因此,对小儿神经系统的检查与评价,均不能脱离相应年龄期的 正常生理学特征。
颅神经检查:1.嗅神经 反复观察对香水、薄荷、或某些不适气味的 反应。嗅神经损伤常见于先天性节细胞发育不良,或额叶、颅底病变者。 2.视神经 主要检查视力、视野和眼底。(1)视力:未成熟儿已能对强 光表现皱眉或不安。3 个月婴儿开始用双眼注视并跟随移动中物体。视 力表测试下,2 岁的视力约为 6/12,3 岁前达 20/20 的成人水平。(2) 视野:年长儿可直接用视野计。对婴幼儿,检查者可站在婴儿背后,或 与其面对面地将色彩鲜艳玩具(对婴儿)或白色视标,由侧面远端缓慢移 人视野内,注意婴儿眼和头是否转向玩具或患儿见到视标的表情,并以 检查者自己视野作比较,粗测有无视野异常。(3)眼底:检查婴幼儿眼 底较困难,必要时扩瞳后进行。正常新生儿因血管少视乳头颜色较白, 不要误为视神经萎缩。慢性颅内高压时可见视乳头水肿和视网膜静脉淤 血。3.动眼、滑车和展神经 观察有无眼睑下垂、眼球震颤、斜视等。 检查眼球向上、向下和向两侧的眼外肌运动。注意瞳孔大小及形状,以 及对光反射、会聚和调节反应等。4.三叉神经 注意张口下颌有无偏
能和成人一样完成指鼻、闭目难立、跟膝胫和轮替运动等检查。然而, 当患儿存在肌无力或不自主运动时,也会出现随意运动的不协调,不要 误认为共济失调。5.姿势和步态 姿势和步态与肌力、肌张力、深感 觉、小脑以及前庭功能都有密切关系。观察小儿各种运动中姿势有何异 常。常见的异常步态包括:双下肢的剪刀式或偏瘫性痉挛性步态,足间 距增宽的小脑共济失调步态,高举腿、落足重的感觉性共济失调步态, 髋带肌无力的髋部左右摇摆“鸭步”等。6.不自主运动 主要见于锥 体外系疾病,常表现为舞蹈样运动、扭转痉挛、手足徐动症或一组肌群 的抽动等。每遇情绪紧张或进行主动运动时加剧,入睡后消失。
感觉功能检查:由于疾病特征,对小儿的感觉检查一般不如成人重要。 而且,临床很难在学龄前儿童获得充分合作。既使在学龄儿童,也往往 需要检查者的更多耐心及反复检查。具体检查方法与成人基本相同: 1.浅感觉 包括痛觉、触觉和温度觉。痛觉正常者可免去温度觉测试。 2.深感觉 位置觉、音叉震动觉。3。皮层感觉 闭目状态下测试两点 鉴别觉,或闭目中用手辨别常用物体的大小、形态或轻重等。 反射检查:小儿的反射检查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终身存在的反射, 即浅反射及腱反射;第二类为暂时性反射,或称原始反射 (Primitivereflexes)。1.浅反射和腱反射(1)浅反射:腹壁反射要到 1 岁后才比较容易引出,最初的反应呈弥散性。提睾反射要到出生 4~6 个月后才明显。(2)腱反射:从新生儿期已可引出肱二头肌、膝、和踝 反射。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提示神经、肌肉、神经肌肉接合处或小脑疾病。 反射亢进和踝阵挛提示上运动神经元疾患。恒定地一侧性反射缺失或亢 进有定位意义。2.小儿时期暂时性反射 生后头数月婴儿存在许多暂 时性反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随年龄增大,各自在一定的年龄期消失。当它们在应出现的 时间内不出现,或该消失的时间不消失,或两侧持续地不对称都提示神 经系统异常。表 16—1 列出临床经常观察的暂时性反射出现与消失年龄: (六)病理反射 包括巴彬斯基(Babinski)征、卡道克(Chaddock)征、戈 登(Gordon)征和奥本海姆 (0ppenheim)征等,检查和判断方法同成人。 然而,正常 2 岁以下婴儿可呈现阳性巴彬斯基征,多表现为拇趾背伸但 少有其他脚趾的扇形分开。检查者用拇指紧压婴儿足底也可引出同样阳 性反应。若该反射恒定不对称或 2 岁后继续阳性时提示锥体束损害。(七) 脑 膜 刺 激 征 包 括 颈 强 直 、 屈 髋 伸 膝 试 验 (Kemig 征 ) 和 抬 颈 试 验 (Brudzinski 征)。方法同成人。
一般检查:1.意识和精神行为状态 可根据小儿对各种刺激的反应来 判断意识水平(即意识深、浅度)有无障碍,由轻而重分为嗜睡、昏睡、 半昏迷和昏迷等。少数主要表现为谵妄、定向力丧失和精神行为异常等 意识内容的减少或异常。智力低下者常表现为交流困难、脱离周围环境 的异常情绪与行为等。2.头颅 头围可粗略反映颅内组织容量。头围 过大时要注意脑积水、硬膜下血肿、巨脑症等。头围过小警惕脑发育停 滞或脑萎缩,但大约 2%~7%的小头围儿童,智力仍可能正常。注意囟 门和颅骨缝,过早闭合见于小头畸形。囟门增大伴膨隆、张力增高、以 及颅缝开裂等均提示颅压增高,颅骨叩诊时尚可得“破壶音”。对疑有 硬膜下积液、脑穿通畸形婴儿,可在暗室内用电筒紧贴颅骨做透照试验, 前额部光圈>2cm,枕部>lcm,或两侧不对称时对诊断有提示作用。3.皮 肤 某些神经疾病可伴有特征性皮肤损害,包括皮肤色素脱失斑、面部 皮脂腺瘤、皮肤牛奶咖啡斑、或面部血管痣等。
运动功能检查:1.肌容积 有无肌肉萎缩或假性肥大。 2.肌张力 指 安静情况下的肌肉紧张度。检查时触扪肌肉硬度并作被动运动以体会肌 紧张度与阻力。肌张力增高多见于上运动神经元性损害和锥体外系病 变,但注意半岁内正常婴儿肌张力也可稍增高。下运动神经元或肌肉疾 病时肌张力降低,肌肉松软,甚至关节可以过伸。3.肌力 是指肌肉 做主动收缩时的力量。观察小儿力所能及的粗大和精细运动,以判断 各部位肌群的肌力。年长儿则可按指令完成各种对抗运动。令小儿完成 登楼梯、从蹲位或仰卧位站起等动作将重点测试髋带和下肢近端肌力。 用足尖或足跟走路分别反映小腿后群或前群肌肉肌力。一般把肌力分为 0~5 级,0 级:完全瘫痪,无任何肌收缩活动;1 级:可见轻微肌收缩 但无肢体移动;2 级:肢体能在床上移动但不能抬起;3 级:肢体能抬 离床面但不能对抗阻力;4 级:能做部分对抗阻力的运动;5 级:正常 肌力。4.共济运动 可观察婴儿手拿玩具的动作是否准确。年长儿则
斜,咀嚼时扪两侧咬肌及颞肌收缩力以判断其运动支功能。观察额、面 部皮肤对痛刺激反应,并用棉花絮轻触角膜检查角膜反射以了解感觉支 功能。5.面神经 观察随意运动或表情运动(如哭或笑)中双侧面部是 否对称。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时,患侧上、下面肌同时受累,表现为病变 侧皱额不能、眼睑不能闭合、鼻唇沟变浅和口角向健侧歪斜。中枢性面 瘫时,病变对侧鼻唇沟变浅和口角向病变侧歪斜但无皱额和眼睑闭合功 能的丧失。6.听神经和前庭神经 观察小儿对突然声响或语声反应以 了解有无听力损害。突然响声可引发新生儿惊跳或哭叫。3 个月起婴儿 头可转向声源方向。对可疑患者,应安排特殊听力测验。可选用旋转或 冷水试验测定前庭功能。旋转试验时,检查者面对面地将婴儿平举,并 原地旋转 4—5 圈,休息 5~10 分钟后用相同方法向另一侧旋转;冷水 试验时,检查者以冷水(2~4m1)外耳道灌注。此法可测定单侧前庭功能, 其结果较旋转试验准确。正常小儿在旋转中或冷水灌注后均出现眼震, 前庭神经病变时则不能将眼震引出。7.舌咽和迷走神经 舌咽神经损 害引起咽后壁感觉减退和咽反射消失。临床常合并迷走神经损害,共同 表现为吞咽困难、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及鼻音等。由于受双侧皮层支配, 单侧核上性病变时可无明显症状。8.副神经 检查胸锁乳突肌和斜方 肌的肌力、肌容积。病变时患侧肩部变低,耸肩、向对侧转头力减弱。 9.舌下神经 其主要作用是将舌伸出。一侧中枢性舌下神经麻痹时, 伸舌偏向对侧,即舌肌麻痹侧;而一侧周围性舌下神经瘫痪时,伸舌偏 向麻痹侧,且伴舌肌萎缩与肌纤维颤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