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力学力学中考物理知识点
物理中考知识点总结大全
![物理中考知识点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bd0d6776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88.png)
物理中考知识点总结大全一、运动的描述1. 运动的描述方式(1) 位移、速度、加速度(2) 匀速直线运动的描述(3) 变速直线运动的描述2. 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描述(1) 圆周运动的描述(2) 瞬时速度和瞬时加速度二、力学1. 牛顿运动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2) 牛顿第二定律(3) 牛顿第三定律2. 动量和动量定理(1) 动量的概念(2) 动量定理3. 质点系的力学运动(1) 动量守恒定律(2) 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4. 万有引力(1) 万有引力的概念和公式(2) 行星运动定律三、静电学1. 电荷(1) 电荷和电荷守恒定律(2) 电场的概念和场强2. 静电场(1) 电场中静电力(2) 电场中电势能和电势(3) 电场中的等势面(4) 中考常考题型:点电荷电势公式、均匀带电细棒的电场问题、点电荷在电场中的势能问题四、电流电路1. 电流和电阻(1) 电流的概念和公式(2) 电阻的概念和公式2. 电阻、电压和电流的关系(1) 欧姆定律(2)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3. 电功和电功率(1) 电功的概念和公式(2) 电功率的概念和公式4. 组合电路的分析(1) 串联电阻的电流分布和电压分布(2) 并联电阻的电流分布和电压分布五、磁场和电磁感应1. 磁场(1) 磁感线和磁感应强度(2) 磁场中电荷的受力2. 运动电荷在磁场中的受力(1) 洛伦兹力(2) 螺线管和荷质比的测量六、光学1. 光的直线传播(1) 光的反射和折射(2) 折射率和全反射2. 薄透镜的成像规律(1) 薄透镜成像公式(2) 球面镜成像规律3. 光的波动性(1) 光的波动特性(2) 干涉、衍射和偏振七、原子物理1. 原子结构和原子的量子化(1) 原子结构模型(2) 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2. 放射性(1) 放射性本质和放射性衰变(2) 放射性探测器八、热学1. 温度和热量(1) 温度的概念和温度计(2) 热量的传递和单位2. 热力学过程和热力学第一定律(1) 热容和等压热容(2) 等容过程和绝热过程3.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分子动理论(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2) 理想气体的分子动理论以上就是物理中考知识点的总结,希望对中考物理的复习和备考有所帮助。
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
![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bb66aae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f4.png)
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1.物理基本概念:物质、质量、体积、密度、力、功等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2.力学基础:运动、速度、加速度等基本概念和相关计算。
有关速度、加速度、等速、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理规律和相关计算。
3.压力和浮力:压力的概念和单位、液体的压强、浮力和浮力原理等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4.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概念与计算方法,机械能守恒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5.热学基础:热力学基本概念与热量的传递、温度与温标、热膨胀、热传导、热辐射等基础知识。
6.光学基础:光的反射、折射、色散和反射率、折射率等基本概念与计算方法。
7.电学基础:电流、电压、电阻等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计算,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的计算等。
8.磁学基础:磁场的产生与磁感应强度的基本概念与计算方法。
除了以上的基础知识点,中考物理还常常涉及一些实验操作和实验数据的解读。
因此,学生在备考过程中,除了对基础知识掌握熟练外,还要注意提高实践能力和解题能力。
在考前的复习阶段,学生应该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技巧:1.题型分析和解题思路:了解不同类型的物理题目的解题思路,例如选择题、计算题、推理题等的解题方法。
2.知识点归纳总结:将各个知识点的公式、规律和定义进行分类归纳总结,形成一份复习提纲,方便快速查找和复习。
3.常见题型的模拟练习:通过模拟试题进行练习,熟悉不同题型的解题方法,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4.错题总结和反思:将做错的题目进行总结和反思,查找出错误的原因,再次进行复习和巩固。
通过系统、有针对性的复习和练习,相信学生可以在中考物理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但需要注意的是,物理是一个对于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科,需要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思考和分析,而不仅仅是机械式的记忆和计算。
因此,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中考物理力学常考知识点及公式(必背)
![中考物理力学常考知识点及公式(必背)](https://img.taocdn.com/s3/m/3d5f7d68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d2.png)
中考物理力学常考知识点及公式(必背)力学常考知识一、力的作用效果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4、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5、力的测量: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弹簧测力计:实验室测量力的工具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二、惯性和惯性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惯性:定义:物体保持原来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3、二力平衡: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
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
4、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力不是产生(维持)运动的原因受非平衡力,合力不为0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三、功1、力学中的功①做功的含义: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②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③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力和距离垂直。
2、功的计算:①物理学中把力与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叫做功。
②公式:W=FS③功的单位:焦耳(J),1J= 1N·m 。
④注意:①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就是这个力;②公式中S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强调对应。
③功的单位“焦”(牛·米= 焦),不要把力和力臂的乘积(牛·米,不能写成“焦”)单位搞混。
中考物理重点知识点
![中考物理重点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e07cc3d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32.png)
中考物理重点知识点一、力学1. 基本概念- 质量和密度- 力的概念及其作用效果- 力的合成与分解2. 运动的描述- 速度与加速度- 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的条件和特点3. 牛顿运动定律- 惯性定律- 力与加速度的关系- 作用与反作用4. 功、能和功率- 功的概念和计算- 动能和势能- 机械能守恒定律5. 简单机械- 杠杆原理- 滑轮系统- 斜面的原理和应用二、热学1. 温度与热量- 温度的概念- 热量的传递方式- 比热容和热值2. 热膨胀与热收缩- 热膨胀的原理- 常见物质的热膨胀系数3. 物态变化- 熔化和凝固- 蒸发和凝结- 沸腾和凝固三、光学1. 光的反射- 平面镜反射-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凹面镜和凸面镜2. 光的折射- 折射现象- 透镜的成像原理- 透镜的分类和特点3. 光的色散- 色散现象- 光谱的形成四、电学1. 静电学- 电荷的性质- 库仑定律- 电场和电场线2. 电流与电路- 电流的形成- 电路的基本组成 - 串联和并联电路3. 欧姆定律- 电阻的概念- 欧姆定律的应用 - 电阻的串并联4. 电能与电功率- 电能的计算- 电功率的概念- 电功和电能的关系五、声学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 声音的产生机制 - 声波的传播介质 - 声速的影响因素2. 声音的特性- 音调、响度和音色- 声音的反射和吸收3. 声的利用- 声音传递信息- 声音传递能量请根据以上概要在Word文档中创建文档,并按照实际文档的格式要求进行排版。
您可以添加或删除部分内容以适应具体的教学大纲或考试要求。
记得在文档中使用清晰的标题和子标题,并保持内容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中考物理力学的知识点超全!
![中考物理力学的知识点超全!](https://img.taocdn.com/s3/m/67d3a745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f3.png)
中考物理力学的知识点超全!一、力学基本概念1.物理学的研究对象、科学方法和研究内容2.力学研究的范畴3.物体的位置、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4.质点和刚体的概念及其特点二、力学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2.牛顿第二定律(力的作用定律)及其计算公式3.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4.万有引力定律三、运动学1.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2.平衡和不平衡力3.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4.加速度的概念与计算公式5.速度-时间图和位移-时间图的绘制与分析6.速度、位移、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四、动力学1.物体的质量、单位质量和质点的概念2.物体的惯性和质量之间的关系3.动量和冲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4.动量守恒定律和冲量定律5.牛顿第二定律与动量的关系6.加速度、冲量和力之间的关系7.动量变化率与力的作用时间之间的关系8.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五、曲线运动1.圆周运动和抛体运动的概念2.圆周运动中速度、加速度的计算3.抛体运动中的水平速度、竖直速度和时间的关系4.抛体运动中的斜抛和自由落体的概念与计算5.弹力、压力、摩擦力等力的分类和作用特点六、动力学1.动能的概念和计算公式2.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3.机械能守恒定律4.海拔高度和流速对机械能的影响5.杠杆原理和浮力的概念与计算七、机械功、功率和机械效率1.机械功的计算公式2.机械功的正负和计算3.功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4.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及其影响因素5.机械效率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八、轻质物体在水中的浮沉1.浮力的概念和计算公式2.游泳圈和气球的浮力计算3.潜水石块和漂浮物的浮力计算4.浮力对物体的作用和影响5.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以上就是中考物理力学知识点的超全介绍。
在复习时,可以结合教材、学习资料和习题进行系统的学习和巩固。
同时,通过做大量的习题和实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掌握这些重要的物理力学知识点,对于中考物理的备考将会非常有帮助。
中考物理力学知识点整理
![中考物理力学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0728a03d0029bd64793e2c9c.png)
中考物理力学知识点整理第七章力第1节力1.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使物体改变运动状态,包括使运动的物体静止、使静止的物体运动、使物体速度的大小方向发生改变;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物理学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2.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要素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3.在物理学中通常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在同一图中,力起线段越长。
有时还在力的示意图旁边用数值和单位标出力的大小。
4.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作用力。
也就是说,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第2节弹力1、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原来的形状的特性叫做弹性。
物体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叫做塑性。
弹簧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就不能完全复原。
弹力是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2.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原理:弹簧受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弹簧测力计结构:弹簧、挂构、指针、刻度牌、外壳。
弹簧测力计使用:使用前: 观察它的量程(测量范围),加在它上面的力不能超过它的量程。
观察分度值,即认清它的每一小格表示多少牛。
检查它的指针是否指在“0”刻度,测量前应该把指针调节到指“0”的位置上。
测量时: 注意防止弹簧指针卡住,沿轴线方向用力。
读数时: 视线与刻度面垂直。
第3节重力1、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地球上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重力的大小通常叫做重量。
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它们之间的关系是G=mg。
安徽初三中考物理知识点
![安徽初三中考物理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4d1034c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1c.png)
安徽初三中考物理知识点安徽初三中考物理知识点涵盖了力学、热学、电学和光学等多个领域,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知识点:1. 力学基础:-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有大小和方向。
- 重力:所有物体都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其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 摩擦力:物体在接触面上相对运动时产生的阻碍运动的力。
- 惯性:物体保持其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2. 运动的描述:- 速度: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 加速度:速度变化的快慢。
- 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
- 变速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运动。
3. 力与运动的关系:-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4. 压力与压强:- 压力:力作用在物体单位面积上的大小。
- 压强:单位面积上的压力。
5. 浮力:- 浮力:物体在流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 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流体的重量。
6. 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守恒: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失,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7. 热学基础:- 温度:物体热状态的度量。
- 热量:物体之间由于温度差异而传递的能量。
- 热膨胀:物体在温度升高时体积的增加。
8. 电学基础:- 电荷:物质的基本属性,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
- 电流:电荷的流动。
- 电压:推动电流流动的力。
- 电阻:阻碍电流流动的物理量。
- 欧姆定律: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9. 电路:- 串联电路:电阻器依次连接,电流相同。
- 并联电路:电阻器两端并行连接,电压相同。
10. 磁学基础:- 磁场:磁体周围存在的力场。
- 磁力:磁场对磁体的作用力。
11. 光学基础:-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 反射:光遇到物体表面时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 折射: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哈尔滨中考物理知识点归纳
![哈尔滨中考物理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92d6f858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b1.png)
哈尔滨中考物理知识点归纳哈尔滨中考物理知识点归纳涵盖了力学、热学、电学、光学和原子物理等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归纳:1. 力学基础:- 力的基本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 力的合成与分解:平行四边形法则、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 重力:重力的定义、重力加速度、重心的概念。
- 弹力:弹性形变、胡克定律。
- 摩擦力: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的区别。
2. 运动学:-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位移、速度、加速度。
- 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的运动。
- 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恒定的运动,包括自由落体运动。
3. 动力学:- 牛顿运动定律: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第二定律(动力定律)、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 功和能:功的定义、能量守恒定律。
4. 压强和浮力:- 压强:定义、压强的计算。
- 液体压强: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 浮力: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计算。
5. 热学:- 温度和热量:温度的概念、热量的传递方式。
- 热膨胀: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热膨胀现象。
- 热机:内能、热机的工作原理。
6. 电学:- 电荷和电流:电荷的性质、电流的形成。
- 电路:电路的基本组成、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 欧姆定律: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 电功率和电能:电功率的计算、电能的消耗。
7. 磁学:- 磁现象:磁体、磁场、磁感线。
- 电流的磁效应:奥斯特实验、电磁铁的原理。
8. 光学:- 光的反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
- 光的折射:折射定律、透镜成像。
- 光的传播:光速、光的直线传播。
9. 原子物理:- 原子结构:原子的组成、原子核与电子。
- 放射性:放射性元素、放射性衰变。
结束语:哈尔滨中考物理知识点的归纳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面的复习框架,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物理基础知识,为中考做好充分准备。
希望每位学生都能在物理学习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中考物理五大板块知识点汇总
![中考物理五大板块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5f7a9c58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b4.png)
中考物理五大板块知识点汇总中考物理主要包括五大板块的知识点,分别为力学、光学、热学、电学和声学。
下面将对每个板块的重点知识点进行汇总。
一、力学1.物体的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
2.牛顿三定律: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第二定律(力的作用导致物体加速度产生变化)、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作用在不同物体之间)。
3.重力:重力的大小和方向、自由落体的特点、竖直上抛运动。
4.动能和势能:动能的计算、势能的计算、机械能的转化。
5.力和运动:力的合成与分解、摩擦力和斜面运动。
6.能量守恒定律:能量转化的过程和规律、能量损失与能量转化效率。
7.物体的平衡:静力平衡和动力平衡、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式。
二、光学1.光的传播: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折射、波长和频率的关系。
2.光的成像:凸透镜成像、凹透镜成像、光学仪器的应用。
3.光的色散:白光经过三棱镜的折射和色散、原色与复色的关系。
4.光的反射:像的位置、放大率、像的性质、像的特点。
5.光的折射:透镜成像的特点、透镜成像的规律、透镜成像的应用。
三、热学1.温度与热量:温度的测量、热平衡和热传递、热量的计算。
2.热传递:导热、对流、辐射。
3.热膨胀:热胀冷缩的规律、热胀冷缩的应用。
4.物质的状态变化:冰的熔化、水的沸腾、固体的汽化。
5.热力学第一定律:内能的变化和传递、功的计算、功的转化。
四、电学1.电荷和电流:带电物体的性质、电流的方向、伏安特性。
2.电路中的元件:电池、电流表、电压表、导线、电灯、开关的作用。
3.简单直流电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电阻的概念和计算。
4.静电场:电场的产生和性质、静电场中电荷的运动规律。
5.磁场:磁力线的性质、电流在磁场中的受力、电磁感应。
6.电磁感应:安培定律、电磁感应现象、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五、声学2.声音的特性:音高、音量、音质的区分和计算。
3.声的反射和折射: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声音的反射和折射规律。
中考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
![中考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977fca72e3f5727a4e96228.png)
中考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中考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力学在中考中所占比例最大,力学知识的复习既是中考复习的重点,也是难点,以下是专门为你收集整理的中考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供参考阅读!中考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一)1.什么是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4.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合是N。
1牛顿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5.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6.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7.弹簧测力计的用法:(1)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2)认清最小刻度和测量范围;(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测量时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⑸观察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
(6)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8.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9.力的示意图就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
具体的画法是:(1)用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2)延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3)若在同一个图中有几个力,则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有时也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标出力的大小,10.重力:地面附近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11. 重力的计算公式:G=mg,(式中g是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9.8 牛顿/千克,在粗略计算时也可取g=10牛顿/千克);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12.重垂线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制成。
13.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14.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是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中考初三物理必背知识点(精华)
![中考初三物理必背知识点(精华)](https://img.taocdn.com/s3/m/9ca34b25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97.png)
中考初三物理必背知识点(精华)
1. 动力学
-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除非有外力作用。
-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到的合力与加速度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 牛顿第三定律:物体相互作用,彼此产生同样大小、方向相反的作用力。
2. 热学
- 温度:物体分子运动的快慢程度的度量。
- 热量:物体由高温到低温传递的能量。
- 热传递方式:导热、对流、辐射。
- 热膨胀:物体受热后体积会增大。
- 热平衡:物体间热量的传递达到平衡状态。
3. 光学
- 光的传播方式:直线传播、反射、折射。
- 光的颜色:光的颜色由光的频率决定,频率越低光越红,频率越高光越蓝。
4. 电学
- 电荷:原子中带电粒子。
- 电流:电荷在导体中的移动。
- 电压:电荷在电路中移动时所受到的驱动力。
- 电阻:电流通过导体时所遇到的阻碍程度。
- 电路连接方式:串联、并联。
5. 声学
- 声音的来源:物体振动产生的机械波。
- 声音的传播:通过介质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 声音的特性:频率决定声调,振幅决定音量。
以上是中考初三物理的必背知识点精华,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考物理“力学”相关考点总结
![中考物理“力学”相关考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15def68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1e.png)
中考物理“力学”相关考点总结中考物理力学部分主要包括以下考点:一、力和平衡1. 力的概念:力的定义,力的单位。
2. 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法则,力的分解法则。
3. 力的平衡:力的合成与分解应用于力的平衡分析,力的平衡条件。
4. 物体的自由度:物体的自由度及其影响。
二、力的效果1. 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力对物体形状和大小的影响。
2. 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对物体运动状态(匀速直线运动、静止、变速直线运动、圆周运动)的影响。
3. 物体的变形:力对物体形变的影响。
三、摩擦力1. 摩擦力的概念和特点: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的特点。
2. 摩擦力的大小: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的计算。
3. 摩擦因数:摩擦因数的定义,静摩擦因数和动摩擦因数的关系。
4. 滑动摩擦力与滚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的概念和特点。
四、斜面上的力1. 平行斜面上的力:斜面上的力的分解和合成。
2. 垂直斜面上的力:垂直斜面上的力的分解和合成。
3. 斜面上的物体滑动:斜面上物体的滑动条件。
五、力的测量1. 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2. 两个物体之间的力:两个物体之间的力的测量。
3. 杠杆原理:杠杆的平衡条件。
六、牛顿运动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的概念和特点,牛顿第一定律的表述和应用。
2.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述,质量、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3.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和特点,牛顿第三定律的表述和应用。
七、小力的测量1. 小力的测量:小力的测量方法,测量误差的估算。
2. 弹簧秤:弹簧秤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八、重力1. 重力的概念:重力的定义和性质。
2. 重力加速度:重力加速度的定义和大小。
3. 物体的重量:物体的重量与它所在的地球上的质量和重力加速度有关。
4. 物体的浮力:物体在浮力作用下的情况,浮力的大小。
九、力的能量1. 力做功:力做功的概念和公式。
2. 功的单位和功率:功的单位,功率的定义和公式。
2024年中考物理核心知识点考点归纳—力学部分
![2024年中考物理核心知识点考点归纳—力学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3ce90a10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6a.png)
2024年中考物理核心知识点考点归纳—力学部分考点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知识点一:长度(1)测量工具:刻度尺、皮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2)长度单位:○1基本单位:米(m)○2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3单位换算:(3)常考长度估测:○1普通中学生的身高大约是1.6 m,腿长大约是80 cm;○2教室每层楼高约为3 m;○3成年人走两步的距离大约是1.5 m;○4一元硬币的直径约为3 cm;○5一百元人民币的长度约为15 cm;○6课桌的高度大约是0.75 m;○7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 cm,宽度约为18 cm.知识点二: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1.量程:刻度尺的测量范围.如图所示刻度尺的量程为0~10m.2.分度值: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它决定测量的精确程度如图所示,常见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0.1cm).3.使用(1)看:看量程、看分度值、看零刻度线.(2)放:零刻度线要对齐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贴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保持平行,不能歪斜.(3)读:视线要垂直刻度线,若零刻度线已经磨损,测量时可使待测物体的一端对准某一整刻度线,待测物体的长度等于末端所对应的刻度值减去初始端所对应的刻度值。
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4)记:测量值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知识点三:时间及其测量1.国际单位:秒(s).其他常用单位:分钟(min),小时(h)等.2.单位换算:1 h=60min=360s.3.常用测量工具:秒表、电子表、机械表、钟表;在操场和实验室,经常用秒表来测量时间.4测量:看清停表的量程与分度值。
停表的读数=分针读数+秒针读数。
知识点四:错误和误差1.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
误差是不能避免的,只能通过提高测量水平、改进测量手段就能尽量减小误差;但错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和主观粗心造成的,或测量方法不正确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也是不该发生的。
福州物理中考知识点归纳
![福州物理中考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8b877db0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fd.png)
福州物理中考知识点归纳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和能量的基本规律的自然科学,对于中考的物理部分,考生需要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
以下是福州地区中考物理的知识点归纳:
1. 力学基础:包括力的概念、重力、摩擦力、弹力等基本概念,以及力的合成与分解、牛顿运动定律等基本规律。
2. 运动学:涉及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速度、加速度、位移、时间等概念,以及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等运动规律。
3. 能量守恒:包括动能、势能、机械能守恒定律等概念,以及能量转化和守恒原理的应用。
4. 热学:涉及温度、热量、热传递等概念,以及热膨胀、热力学第一定律等基本规律。
5. 电学基础:包括电荷、电流、电压、电阻等基本概念,以及欧姆定律、串联与并联电路的规律。
6. 电磁学:涉及磁场、电磁感应、电流的磁效应等概念,以及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安培定律等基本规律。
7. 光学基础: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概念,以及平面镜成像、凸透镜成像等规律。
8. 原子物理:涉及原子结构、核能、放射性等概念,以及原子核的组成和放射性衰变规律。
9. 物理实验:包括基本的物理实验操作、数据记录和分析方法,以及实验误差的来源和处理。
10. 物理思维: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假设、实验、分析和论证等科学方法。
结束语:
福州中考物理的知识点覆盖面广泛,考生需要系统地学习和理解这些知识点,并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解题能力。
希望以上的归纳能够帮助考生更好地准备中考物理,取得理想的成绩。
中考物理60大易错知识点
![中考物理60大易错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08ec22b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51.png)
中考物理60大易错知识点中考物理中,有一些易错知识点经常让学生们感到困惑,下面列举了60个大易错知识点供参考。
一、力学部分:1.计算力的大小时,不要忽略力的方向。
2.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无关,只与物体所处的地球表面上的位置有关。
3.物体受到重力时,要考虑摩擦力或阻力对物体的影响。
4.对于自由落体运动,要注意当物体上升时速度减小,下降时速度增大。
5.考虑物体与地面接触时的运动状态,如通过速度和加速度的正负判断。
6.计算加速度时,要注意方向与质量的关系。
7.当一物体通过一平衡力作用下做弧线运动时,物体所受的等效力为向心力,且向心力是指向圆心的。
8.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有速度但没有加速度时,表明物体做匀速运动。
9.两个物体相互引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10.物体在封闭系统内运动时,机械能守恒。
11.关于滑动摩擦力的问题,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有时候滑动摩擦力是负向,有时候是正向。
12.地球上的物体做垂直上抛运动时,速度大小再下降到零的时候,高度就是最大值。
二、光学部分:13.光的传播路径是沿直线传播,可以通过光的追迹法来解答问题。
14.光的折射,光线从光疏介质到光密介质折向法线;光线从光密介质到光疏介质折离法线。
15.平面镜对光的反射相当于镜面上物体的一种反位。
16.凸透镜成像,物体在透镜的凸透镜左侧,像会在透镜的凸透镜右侧。
17.凸透镜成像,物体与透镜的凸透镜的焦点的距离等于像与透镜凸透镜的焦点的距离。
18.凹透镜与凸透镜成像规则一样,只是成像形式不一样。
19.镜面、透镜成像,画出经过虚像的构造线可以帮助解题。
20.光通过两个透镜系统时,可以按照透镜所在位置和对光线的作用来一一解题。
21.关于光谱问题,可以根据光的频率、波长和光的颜色之间的关系来判断。
三、力学部分:22.流体的压强公式为P=F/A,要注意求解时单位的转换。
23.流体静压力,根据等压定律,压强是相等的,因此静压力只与深度和液体的密度有关。
24.浮力的大小只与物体所处的液体密度和液体中排挤掉的液体的质量有关。
中考知识点归纳2024物理
![中考知识点归纳2024物理](https://img.taocdn.com/s3/m/4c957a5d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42.png)
中考知识点归纳2024物理中考物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概念和原理,还要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以下是2024年中考物理的知识点归纳:一、力学基础1. 力的概念:包括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和力的作用效果。
2.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公式为 \( F = m \times g \),其中 \( m \) 是物体的质量,\( g \) 是重力加速度。
3. 弹力:物体发生形变后产生的力,包括弹簧的弹力。
4. 摩擦力:两个接触面之间的阻力。
5. 牛顿运动定律:包括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第二定律(力和加速度的关系)、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二、运动学1.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速度、加速度、位移。
2. 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
3. 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恒定的直线运动,包括自由落体运动。
三、能量和功1. 功:力在位移方向上的分量与位移的乘积,公式为 \( W = F\times d \times \cos(\theta) \)。
2.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3. 机械能:包括动能、势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四、热学基础1. 温度和热量:温度是物体冷热程度的量度,热量是物体吸收或放出的能量。
2. 热传递:包括传导、对流和辐射。
3. 物态变化:包括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和凝华。
五、电学基础1. 电荷:物体带电的性质,正电荷和负电荷。
2. 电流:电荷的流动,单位是安培(A)。
3. 电压:电势差,单位是伏特(V)。
4. 电阻:阻碍电流流动的物理量,单位是欧姆(Ω)。
5. 欧姆定律: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公式为 \( I =\frac{V}{R} \)。
六、电磁学基础1. 磁场:磁体周围存在的力场。
2. 电磁感应:变化的磁场产生电流的现象。
3. 电流的磁效应:电流产生磁场的现象。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全套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全套](https://img.taocdn.com/s3/m/b30ee973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f9.png)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全套中考物理考试的知识点主要包括力学、光学、电学、热学四个方面。
以下是这些方面的重点知识点总结:一、力学1.质点与力的概念:质点的质量、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2.牛顿三定律: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
3.动能与功率:动能的定义与计算、功和功率的定义与计算。
4.动量定理和冲量定理:冲量的定义与计算、冲量定理的应用。
5.机械能守恒定律和机械能的转化:势能、动能的转化、滑坡和弹簧振子的运动等。
6.重力、弹力和摩擦力:斜面上的物体、滑块和弹簧振子的受力分析。
7.物体在水平面上的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理模型。
二、光学1.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和折射,光的传播速度。
2.成像规律:凸透镜、凹透镜成像规律与图像的性质。
3.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的应用:反射镜、折射镜、光纤等的工作原理。
4.光与视觉:色光的成分,光的色散,光的反射和折射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电学1.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电流的定义和计算、电压的定义和计算。
2.串联和并联电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
3.电阻和电功率:电阻的定义和计算、电功率的定义和计算。
4.压强和电流的关系: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和计算。
5.电能和电量:电能的定义和计算、电量的定义和计算。
6.电流的方向及电路的符号表示:电流的方向规定、电路图中的符号表示。
7.各种电器的基本工作原理:电灯、电热器、电磁铁等的工作原理和使用。
四、热学1.热与物质的热传递:热的传导、对流和辐射。
2.定压和定容热容量:热容量的定义和计算、定压和定容热容量的概念。
3.标准状态的气体的性质: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压强和温度的关系、摩尔和摩尔气体的计算。
4.热能转化:机械功和内能的转化,热量和功的转化。
5.热力学第一定律:内能变化的计算、热量和功的关系。
6.比热容和比热量:比热容和比热的定义和计算,比热容和物的量的关系。
以上是中考物理的重点知识点的总结,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物理中考必备知识点总结
![物理中考必备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13bfb1a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2f.png)
物理中考必备知识点总结一、物理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1. 物理量与单位- 基本物理量:长度、质量、时间、电流、温度、物质的量、光强等- 常用单位制及换算:国际单位制、厘米-克-秒单位制等- 重要物理常数和物理量的量纲2. 运动的基本概念- 位移、速度、加速度、匀速运动、变速运动等- 运动图象的绘制和解释- 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3. 力和压强- 力的概念和计算:力的合成与分解、平衡力和力的平衡条件- 压强的概念和计算:压强的公式和应用4. 动能、势能和机械能守恒定律- 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及计算-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述及应用5. 力和能量守恒- 力和能量转换的基本原理- 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力和能量守恒问题的应用6. 静电场与电路- 静电场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电路中的基本电路元件和基本电路- 电流的概念、电流的方向- 欧姆定律的表述和应用7. 电磁感应- 电磁感应定律的表述和应用- 感生电动势及其计算- 感生电流及其规律-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8.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 光的反射定律及其应用- 成像原理和成像规律9. 解析光- 照明光的颜色及混合颜色的原理- 可见光谱的规律和应用10. 声谱学-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的特性和评价- 微波和音波的特性和应用二、物理原理的应用1. 力学方面的应用- 我国的机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天体运动的规律、工程中的卫星轨道设计和车辆行驶的原理2. 电磁学方面的应用- 电、磁现象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电视、手机、计算机等的原理和应用3. 光学方面的应用- 光学仪器的运用- 光通信原理和应用4. 声学方面的应用- 声音在远距离的传递和传声原理- 声波原理的应用以上是中考物理必备的知识点,学生需要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并能够熟练应用于解答问题。
在复习时,建议学生重点关注这些知识点,多做题,多进行实验操作,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物理是一门基础学科,掌握了基础知识,对于今后学习和工作都将有所帮助。
中考物理力学37个必考知识点
![中考物理力学37个必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b16dc3e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be.png)
中考物理力学37个必考知识点1.误差不是错误,误差不可避免,错误可以避免。
2.利用天平测量质量时应“左物右码”,杠杆和天平都是“左偏右调,右偏左调”。
3.同种物质的密度还和状态有关(水和冰同种物质,状态不同,密度不同)。
4.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被研究的物体不能选作参照物。
5.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气体。
6.乐音三要素:①音调(声音的高低)②响度(声音的大小)③音色(辨别不同的发声体)。
7.防治噪声三个环节:①声源处②传输路径中③人耳处。
8.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9.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使物体发生形变②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10.判断物体运动状态是否改变的两种方法: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其中一个改变,或都改变,运动状态改变②如果物体不是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运动状态改变。
11.弹簧测力计是根据拉力越大,弹簧的形变量就越大这一原理制成的。
12.弹簧测力计不能倒着使用。
13.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14.两个力的合力可能大于其中一个力,可能小于其中一个力,可能等于其中一个力。
15.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16.相互作用力是;A给B的力、B给A的力。
17.惯性现象:(车突然启动人向后仰、跳远时助跑、拍打衣服上的灰、足球离开脚后向前运动、运动员冲过终点不能立刻停下来,甩掉手上的水)。
18.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作用时可能静止也可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19.液体的密度越大,深度越深液体内部压强越大。
20.连通器两侧液面相平的条件:①同一液体②液体静止。
21.利用连通器原理:(船闸、茶壶、回水管、水位计、自动饮水器、过水涵洞等)。
22.大气压现象:(用吸管吸汽水、覆杯试验、钢笔吸水、抽水机等)。
23.马德保半球试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托里拆利试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值。
中考物理知识点全面总结
![中考物理知识点全面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eb761b5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b6.png)
中考物理知识点全面总结一、力学力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和相互作用的力。
力学知识在中考中占据重要地位,学生需要掌握以下知识点:1. 运动的基本概念:包括位移、速度、加速度等。
学生需要理解运动的基本概念,并能够应用到具体的问题中。
2.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是力学中的基本定律,包括惯性定律、动力学定律和作用-反作用定律。
学生需要深入理解这些定律,并能够应用到不同的情景中。
3. 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是力学中的重要概念,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复杂力的作用情况。
4. 功能关系:力学中还涉及到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之间的功能关系,学生需要理解这些关系,并能够运用到具体问题中。
5. 质点运动:质点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学生需要掌握质点运动的基本规律和相关计算方法。
6. 动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是力学中的重要定律,学生需要理解这个定律,并能够应用到具体问题中。
以上是力学部分的知识点总结,考生需要系统地掌握这些知识点,并能够熟练地应用到不同的问题中。
二、热学热学是物理学中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热量和热能的转化规律。
中考热学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热能和机械能的关系:学生需要理解热能和机械能之间的转化关系,以及相关的能量守恒定律。
2. 热力学定律:热力学定律是热学中的重要定律,包括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
学生需要深入理解这些定律,并能够应用到具体问题中。
3. 热量传递:热量传递是热学中的重要概念,包括传导、对流和辐射。
学生需要理解这些传递方式,并能够应用到不同情景中。
4. 热力学循环:热力学循环是热学中的重要概念,学生需要理解不同的热力学循环,并能够进行相关计算和分析。
5. 温度和热力学量:学生需要掌握温度和热力学量的基本概念,并能够应用到具体的问题中。
以上是热学部分的知识点总结,学生需要掌握这些知识点,并能够熟练地运用到不同的问题中。
三、光学光学是物理学中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光的传播规律和光学器件的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物理力学力学中考物理知识点
1.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间有空隙,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刻度尺读数需要读到分度值下一位
3.误差不是错误,误差不可避免,错误可以避免
4.使用刻度尺测量时可以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减小误差
5.量筒不但可以测量液体的体积,还可以用“排水法”测量固体的体积
6.利用天平测量质量时应“左物右码”
7.同种物质的密度还和状态有关(水和冰同种物质,状态不同,密度不同)
8.物质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
9.相对于参照物,物体的位置改变了,即物体运动了10.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被研究的物体不能选作参照物11.平均速度表示一段时间或路程内物体运动快慢程度,而瞬时速度表示某一位置或某一时间点物体运动快慢程度12.水的密度:ρ水
=1.0×103kg/m3=1 g/ cm313.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14.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气体15.乐音和噪声没有严格的界限,与地点、时间、环境及人的心情都有关系
16.乐音三要素:①音调(声音的高低)②响度(声音的大小)③音色(辨别不同的发声体)17.防治噪声三个环节:①声源处②传输路径中③人耳处18.超声波的速度比电磁波的速度慢得多(声速和光速)19.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20.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使物体发生形变②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
变21.判断物体运动状态是否改变的两种方法: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其中一个改变,或都改变,运动状态改变②如果物体不是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运动状态改变22.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23.力的示意图是简单的画法(不用分段)24.弹簧测力计是根据拉力越大,弹簧的形变量就越大这一原理制成的。
25.弹簧测力计不能倒着使用26.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27.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28.两个力的合力可能大于其中一个力,可能小于其中一个力,可能等于其中一个力29.二力平衡的条(四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30.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两个因素:①接触面间的压力大小
②接触面的粗糙程度31.惯性现象:(车突然启动人向后仰、跳远时助跑、拍打衣服上的灰、足球离开脚后向前运动、运动员冲过终点不能立刻停下来,甩掉手上的水)
32.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作用时可能静止也可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33.增大压强的方法:①增大压力②减小受力面积34.液体的密度越大,深度越深液体内部压强越大35.连通器两侧液面相平的条:①同一液体②液体静止36.利用连通器原理:(船闸、茶壶、回水管、水位计、自动饮水器、过水涵洞等)
37.大气压现象:(用吸管吸汽水、覆杯试验、钢笔吸水、抽水机等)
38.马德保半球试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托里拆利试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值39.大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40.浮力产生的原因: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压力的合力41.物体在液体中的三种状态:漂浮、悬浮、沉底
42.物体在漂浮和悬浮状态下:浮力 =
重力43.物体在悬浮和沉底状态下:V排 =
V物44.阿基米德原理F浮=
G排也适用于气体(浮力的计算公式:F浮=
ρ气gV排也适用于气体)45.潜水艇自身的重力是可以改变的,它就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下潜、上浮和悬浮的46.密度计放在任何液体中其浮力都不变,都等于它的重力47.流体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飞机起飞就是利用这一原理)48.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是省力杠杆(动滑轮是省力杠杆)49.定滑轮特点: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省力;动滑轮特点: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50.滑轮组绳子段数越多,越省力,越费距离51.判断是否做功的两个条:①有力②沿力方向通过的距离52.功是表示做功多少的物理量,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53.“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快”这句话是正确的54.使用机械能省力或省距离(不能同时省),但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机械效率小于1)55.有用功多,机械效率高(错),额外功少,机械效率高(错);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大,机械效率高(对)56.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越重,机械效率越高(重物不变,减轻动滑轮的重也能提高机械效率)57.质量越大,速度越
快,物体的动能越大58.质量越大,高度越高,物体的重力势能越大59.机械能等于动能和势能的总和60.降落伞匀速下落时机械能不变(错)61.用力推车但没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阻力(错,推力等于阻力)62.一切物体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都是地球63.物体惯性的大小只由物体的质量决定(气体也有惯性)64.司机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错,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65.杠杆和天平都是“左偏右调,右偏左调”66.杠杆不水平也能处于平衡状态67.1m3水的质量是1t,1cm3水的质量是1g68.在弹性限度内,弹性物体的形变量越大,弹性势能越大。